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b),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提问艺术性 提问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等上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一、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
1.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引起学生兴趣?为引起学生争论?为促使学生思维?为总结归纳?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
2.启发性
启发性是指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提问有启发性,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3.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提问要紧扣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教材的重难点,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段落、关键字句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4.适度性
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提问适度,就是要掌握好难易间的“度”。太易,脱口而答,无法引起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太难,难以下手,造成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二、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2)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一定是非常的简单,如几何题“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的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我们认为:问题的难易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理解的就是难的,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从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螺旋递进式”问题
人的认知发展并非是线性上升的,因此,问题模式的设置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和活动发展态势,“螺旋递进式”动态设置.具体而言就是由问题进行知识的引入,再由知识的质疑生成新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规律,整个流程思维活动呈现螺旋式、逐渐递进.
教学案例1: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以后,首先用一道常规题作为第一个问题.
问题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其底边长为15,腰长为12.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在问题呈现后,学生很快得到了2组答案,有些学生说是39,有些学生说是42.笔者并没有点破答案,而是进一步追加了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有一条边是15,另一条边长为12,那么第三条边多长?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立刻反映出,这个有两种情况,如果腰长为15,第三条边为15;如果腰长为12,则另一条边为12.
在问题2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学生反思问题1,答案很快就浮出了水面.顺着学生的思维,笔者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陷阱,抛出第三个问题.
问题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5,周长为多少?
学生在完成了前两个问题后,信心十足,因为没有说哪个边是腰,因此,这个问题要讨论,最终有两个答案,一个为9,一个为12.
问题4: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吗?能不能画出这两个三角形呢?
在问题4的追问下,有的学生很快做出反应,不对,2不能作为腰长,因为2、2、5不能构成三角形.反应慢点的学生,通过尺规作图的方法,发现无法作出三角形,同样能够将思维点转化到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之中.
二、提供实践与学习相联系的平台,设计“立体交互式”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应用与发现,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本源,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使课堂的呈现形式多元化,教学由平面向立体交互式转变,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有利于更多的问题被发现.
教学案例2:笔者在和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及其性质以后,安排了一节研究课,提出了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问题: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想想如何去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
在问题抛出以后,笔者将学生进行了探究小组的划分,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思考如何借助于现实生活中的器材和条件进行问题的解决.当然,在小组成员内部的思考过程中,刚开始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在交流和探讨中逐渐趋于统一,并按照方案进行实践测量活动.
最后回到课堂,让各小组汇报活动的过程与最终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三、加强思维的演练,注重探究推理意识的浸润
对于具体问题的呈现可以借助于几个相类似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推理.
教学案例3: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对于归纳完全平方公式的规律特点,笔者将其转化到如下计算题的解决之中:
(1)(a+b)2;(2)(3+x)2;(3)(2a+x)2.
待学生求出答案后,笔者再进行问题的追问.
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题目的计算结果,你能从中发现出什么规律?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 重要性
“问题”产生于“好奇”与“质疑”。“问题”是主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与应答。“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与定势,有助于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要形成一个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需要多种条件和多方面的努力。
一、好奇始于“问题”
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的解答的历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好奇与思索:“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正是注意到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1932年6月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试想伽里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二、“问题”产生于“好奇”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
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缺乏好奇心,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枉论创造与发明。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
三、“问题”的分类与价值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曾经把“问题”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呈现型问题。它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由教师或由教科书提出),答案往往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也是现成的。问题解决者只要“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不需要也无机会去想象或创造”。
其二,发现型问题。它们有的也有已知的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自己发现,而不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
其三,创造型问题。这类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例如,那个困扰、折磨了爱因斯坦十多年的问题:“如果我以光速C和光线一道运动,我是不是将观察到光线仍是静止在空间的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这一问题本身就具有科学创新价值,就是对牛顿以来经典物理学的一种突破。
以上三种“问题”是不等价的。有人干脆将“呈现性问题”称为“虚假的问题”,因为第一,它们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第二,它们往往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总是压抑求异、质疑的精神,妨碍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性的问题”因其独特、新颖而且富有科学意义而弥足珍贵。我们所说的“强化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这种质疑和探索并非每一次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大量的“发现型问题”,也只有为数不多者能够产生有科学价值的创见。因此有人称之为“智力探险”。实际上,“智力探险”的意义主要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正是着眼于这一目标和价值取向,有人主张教育应在系统的学习和有意识的研究探索之间“寻求平衡”,主张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而这种“智力的探险”“即便不能导致积极的结果,也应受到重视,并得到系统的支持”。
四、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传统的以“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为宗旨的教师观,显然难以适应以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为重任的21世纪的教育。“流言止于智者”是一大幸事;而“问题(思索)止于智者”则不但令人遗憾,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大局。不幸的是,“问题(思索)止于教师”却成为中小学校的常态。当前亟待明确以下一些新的理念――
(一)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
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认识并消除学业上、人生道路上碰到的困惑,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而且,“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而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有时甚至要“设疑”。
(二)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
教师决不可能通晓一切。尤其在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教师再也不可能像古代和近代社会那样,垄断知识和信息。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应当是21世纪师生关系的聪慧选择。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对于增强年轻人的自信心,对于形成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和露短的氛围大有好处。
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十分自由、宽松地探究问题的环境。鼓励大胆质疑,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他人分享。有人将之称为“去除思想的车闸”。因为如果要求“问题”都有创意或者都很成熟才能发表、交流,那就等于在事实上取消提问、质疑。不因似是而非的回答遏止了学生的好奇创新冲动。
1规范的形体语言能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除了要有规范的口令、体育术语外,还有特殊规范的形体语言。其中包括眼神、表情、姿态、手势、教师动作示范等。体育课堂上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鲜明区别。教师犀利的眼神、丰富的表情、雄健的姿态,漂亮潇洒的示范动作,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运用时应选择好合理的时机,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趣味性语言能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师的语言有时需要有很强的趣味性。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有新鲜感,而新鲜的东西又易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注意,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例如:体育课中鱼跃前滚翻练习,用起身像飞燕,滚动一条线,“团身象个球”,同时,幽默风趣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用于正面教育胜过枯燥的说教,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3激励性语言能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时教师需用激励性语言激励学生敢于面对竞争和挑战,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田径教学中的跳远,在强调一只脚踏板起跳后,只要不踩线尝试任何方法都可以。教师的语言可用:如“别怕,你能行!”“再试一次,你会跳得更好!”“再拼一次,相信自己!”等。又如“你们能甘拜下风吗?要不要再比一次?”“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要看看谁是这节课的英雄。”“其他的小组,你们想得第一吗?”等。因此激励性语言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成功体念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当学生鱼跃前滚翻动作完成得很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做得很漂亮”、“动作质量很高”等。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你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的进步”、“我相信你做得更好”等词语赞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4启发性语言能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探究性体育活动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用启发性语言说“你不试一试,那知行不行”?“试一试,以前不行的说不定现在行”?让他们跃跃欲试,体验成功,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了。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去练习,体验自主学习,这样让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技术动作,还可以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
5准确精练的语言能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师的讲解一般而言不宜长篇论述,讲解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用词要确切、语气要肯定、重点要突出,比喻贴切、表达要形象生动,语言应爽朗干脆、亲切感人、充满活力、铿锵有力。以最短的时间收到最大的讲解效果。使学生感到既有趣又有益,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如在做跳山羊练习腾空时用“身轻如燕”,落地时用“稳如泰山”等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动作质量的追求,效果就非常好。在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讲解繁琐,说不到点子上,学生听不明白,更记不住,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教后滚翻时,如果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变成通俗的词语如“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动作快,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如果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
6艺术的口令能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教师的口令要刚健宏亮,疏密相同,张驰适宜,力度浑然。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起到迅速指挥调动队伍和组织教学。教师语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变速,把重要内容的表达速度放慢或有意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被无意注意分散时,可骤然提高音量或略作停顿,以排除外来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再“牵”回来。因此,预令和动令要开合有度,比例适当,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节拍要鲜明,抑扬顿挫、语调要协调、余味无穷。这样体育教师在应用口令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沉着应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击发出来。
7赞美性语言能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一、研究教材 以生为本
教学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发现,听优秀教师上课,很多精彩的提问环节拿到自己班里来用,却怎么也达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不如我们平时的课堂精彩。这是因为,每个教师的风格是不一样的,面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要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来,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思考、完善。
课例:在现代与经典舞台上顾洁老师的Stone age people一课中,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问答导入到教学主题。T:You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me. S: I think you like eating. T: Yes, I like eating meat. How about you? What do you like? S: I like reading. T: I like reading, too. Last week, I read a history book.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book) What is it about? S: This book is about stone age people.
顾洁老师与学生的Free talk十分精彩,内容也十分发散,但是顾洁老师能够巧妙的拉回话题并引到自己预设到的问题上,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过渡自然并且巧妙,而这种巧妙正是由于她对教材的把握,更是由于她对学生的了解和预设。
二、难易相当 激发兴趣
有些教师的提问超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思维,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还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这样就浪费了课堂时间。课例:在上到PEP四下At the farm Let’s talk一课时,教师处理文本时,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回答问题。
Q1: What animals are on the farm?
Q2:How many cows does the farmer have?
当听完一遍录音后,课堂出现了短暂沉默,原因是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偏难,这是一个细节性的问题,学生很难通过听一遍录音马上判断出农场上有哪些动物,所以建议教师先让学生圈出所听到的动物,然后设问“Are these animals on the farm?”,由这个问题为主线,牵引到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回答问题,从而理解课文。
为避免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难,教师可以运用测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诊断、评价,找到学生的现在发展区,据此设计提问。所设计的提问目标要略高于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即达到最近发展区,才能推进学生的发展。
三、提高质量 启发思维
提问的智慧不仅在于提问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在于提问能否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力。要真正实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应精心准备课堂所提问题,严格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要相对较大,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四、突破预设 动态生成
教师处理学生的回答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教学很难收到相应效果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无法自拔。这时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教师由于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致使有效问题也不有效了。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提的问题有些荒谬,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看到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的优点,并能指导学生通过相关的渠道去寻找答案。
五、重视倾听 及时反馈
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策略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紧迫性
(一)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课改将高中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调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1]因此,传统填鸭式的“满堂灌”显然已行不通,这一根本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新课改根本目标的关键
创新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一切创新都开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空谈。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已成为了高中数学新课改推进的最重要的一环。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会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学习的动机也才会更加的强烈。
培养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对所学知识只能被动接受,那么这种主体地位将无法发挥。
培养问题意识能够更好地推进新课改的落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达到新课改要求的重要推动力,它既落实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把这种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一)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是首要条件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学生对教师必须充满着敬畏心理。这种观念下,学生们是无法培养问题意识的,因为他们失去了问问题的能力和环境,他们只能够按照老师所讲的去做,不能够质疑权威。而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平等”方式进行。因此,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首要条件,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将教学中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使学生想学、善学。[2]
(二)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提问兴趣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一个一个来回答。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需求。[3]《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既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完整的“问题意识”。[4]只有最终让学生自己将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让他们真正收获到知识。这比老师纯粹的灌输给他们要好得多,而且这种知识是无法忘记的,不需要学生强行记忆。
(四)注重引导,使学生会问问题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要创设条件,提供质疑的机会,让学生能有问题可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给学生作出示范,教他们如何进行进行思考,如何产生疑问。在充分的示范后,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演练,刚开始的时候,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诱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教师应该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小结
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越具开放性,就越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笔者浅薄经验的总结。
参考文献:
[1] 陈文姬.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途径[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S2)
[2] 郭桂容.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关键词 艺术形式;科普场馆;应用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18-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普及是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标的,然而,我们在进行科普教育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文化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艺术。具体到科普场馆中,采用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展示科学技术、进行科普教育,对于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杰出的科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曾当面向国务院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这样说道:“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其实,科学与艺术本是相辅相成的,再高深的科学,再奇妙的技术,如果没有文字功底,如果没有艺术想象,也很难表达出来,难以被世人理解,更不用说是应用了;而文学艺术家们搞创作,懂一些科学技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自然、社会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许多科学界的事件、现象、都与艺术密不可分。典型的例子就是分形艺术,它是这样一些图形,当你把它的某个区域放大,它的结构就在变化,展现出新的自相似的结构元素,而且不断延伸、重复。这些图形都是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数学计算式做出来的,它们可以形成各种奇妙而美丽的图形(见图一、图二)。可以说,分形艺术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一座桥梁。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分形艺术”,如大树无限生长的树干树枝、云朵的边缘、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等等。
具体来说,在科普场馆教育中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技术的表现形式,往往被认为是古板、纯逻辑的,而文学艺术是属于形象思维范畴,靠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激情来创作。教育者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思考时采用些形象思维方式,可以提高自身对科技的理解层次,理解得深入、透彻,再通过浅显易懂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则更容易被受教者接受。受教者在接受运用了丰富艺术表现形式的科普教育时,有助于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形象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有助于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者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往往需要右脑的形象思维形式,而科学技术往往属于左脑的逻辑思维形式,将文学艺术融入科普教育,在学习、领悟科技的同时,提高文艺修养,同时开发左右脑,促进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其实,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画家,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非常喜欢拉小提琴,“炸药大王”诺贝尔爱好文学写作和创作剧本等等。
第三,有助于加深教育者和受教者对科普教育内容的印象。文学艺术具有直观、形象、多感官刺激的特性。科普教育中运用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对科普教育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多感官的了解,从而印象更为深刻、理解也更为透彻。比如给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这个展项起名为“怒发冲冠”,就是将成语形象的运用到科普展项中,在这里,观众不用发怒,头发就会根根竖起,有“冲冠”之效,通过这种对比,观众对静电的理解更透彻,能够留下很深的印象,很多观众再次来到科技馆进行参观时,还记得要参观这个展项。
第四,有助于教育者和受教者更好的理解生活,从而对科技、文艺产生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其实并不是完全如此,它有着逻辑推理那一面,却也有美丽艺术的另一面。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小现象、大事件,都会使我们对于科技与文艺的完美结合而感动。比如我们身边的水,结晶成雪花以后,其永不重复的六角美丽造型,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的一个美丽奇迹。
在科普场馆中将艺术形式融入科普教育有很多方式。
1)在展厅布置上,可以充分采纳艺术的表现方式
优美的几何造型结构,变换的展示布局,不同的展示区域配以不同的灯光效果、色彩搭配、甚至搭配上不同的背景音乐,可以达到不同的展示效果,营造不一样的展示氛围。
其实,这些理念在某些场馆中已经有所应用并悄悄发挥着作用。比如河北省科技馆的展区布局,不同的展区采用不同的颜色、造型设计。电磁展区,用红色蓝色两种颜色,代表着磁铁的南极北极,而整个展区则采用环形的电磁螺线圈结构;力与机械展区采用了代表着这一展区特点的木纹色和铁灰色,整个展区设计也体现着刚性的结构布局;应用技术展区采用了代表着未来科技的梦幻蓝色;生命与健康展区则采用了红色,代表着奔腾流动的血液;等等。
2)在单个展项的设计中,艺术形式更有其发挥的空间
展项所用的材料、颜色、造型,都可以具有艺术性美感,甚至可以利用高科技、多媒体展示,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展示目的。
现代多媒体高科技幻影成像技术,已经在各大场馆、展馆广泛展示,它通过“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将所拍摄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中,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其展示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非常直观,使人在观看故事的同时,感受到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如果某个展项拥有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河北省科技馆地震展区的“不平静的地球”展项,展示的是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影像,快速放映着日夜交替、四季轮回的影像,还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展示出地球几大板块,以及地震带、火山带等等,“不平静的地球”这个名字就充分代表了这些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夸张的艺术展示效果往往更为观众所喜爱。只要是在科学技术的理论范围内,稍带一些夸张的表现形式,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些科技馆的儿童展区,展示有人体内部结构展项,将人体各个器官放大到人可以进出的程度,入口就是一个孩子脸上的张开的大嘴,进去后,依次是人体的各个器官。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能身临其境,因此很受小朋友的欢迎。
3)展厅辅导员的讲解、辅导,也可以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优势
这主要体现在语言上。优美、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技奥妙。如果延伸开来,比如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编成个小快板、小儿歌,可以让来参观的青少年观众更容易接受;在科普辅导员讲解某个展品的时候,在语言中加入一些幽默段子,那么观众对这个展项的理解和记忆一定是很为深刻的。还有,讲解时,采用的手势、动作,如果具有舞者的优美,对于观众既是美的享受,又提高了讲解层次。在辅导员培训课程中,就有简单初级的练声、形体训练,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讲解达到更高的水平,让观众得到高水平的讲解服务。
4)目前在科普场馆中广泛开展的科普实验剧,则就是属于文艺形式
它通过“剧”的形式,将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展示给观众。在这里,辅导员可以是老师、学生,也可以是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展示方式可以是做小实验、可以是话剧、音乐剧等等。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形象的语言,灯光、音响、道具等舞台效果,内涵丰富的剧情,都将会极大的吸引观众尤其是小朋友的兴趣,使得科普展示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还可以让小朋友也参与进来,亲身体会这种文艺展示形式中的乐趣。
在科普场馆教育中应用各种艺术形式,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文学艺术与科普场馆中科学技术展示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发掘出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结合,使得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在科普场馆教育中,共同发挥作用。“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它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表现。” 李政道如是说。
参考文献
[1]许延浪.科学与艺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9-1.
一、乐于提问题。
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徐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泣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人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二、敢于提问题。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不但如此,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1)让学生形成你问我答的好习惯。(2)不懂的知识在学习小组中讨论。(3)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
三、善于提问题。
1、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
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通过讨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让学生计算下列的算式哪些能被3整除:15÷3= 18÷3=
32÷3 = 21÷3= 81÷3= 222÷3= 342÷3=
256÷3= 待学生计算完,并对算式进行分组,再组织讨论: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围绕着教材的重难点,不断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学校开田径运动会:100米、400米、15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为什么跑100米的几位运动员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跑400米与1500米的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了400米与15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