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不良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中成药品种的增多、用药频度的增加,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简称ADR)有上升的趋势。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用药提供参考。现将湖州市中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的中成药ADR报告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中成药引起的ADR共46例。
1.2 方法:对46例报告的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用药时间、所致ADR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2 治疗结果
2.1 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见表1。
2.2 中成药ADR报告中一般、新的、严重的报告比例关系:一般反应14例,占30.43%;新的反应29例,占63.04%;严重反应3例,占6.52%。
2.3 发生ADR剂型:见表2。
2.4 ADR分类和主要临床表现:见表3。
3 讨论
ADR报告中,男性占41.31%,女性占58.68%。这与女性生理状况有别于男性,且对药物较敏感、耐受性差有关[1];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28.26%。原因是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代谢、排泄功能降低[2],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ADR报告表中,新的ADR比率较高,占63.04%。由于中成药说明书较简洁,一些说明书中没有ADR一栏,患者无法获得警示。由注射剂引起的ADR比率最高,可能与药物的分子量较大,某些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些决定了注射剂内在的质量不稳定[3],导致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4];中药注射剂中成分复杂,其中的动植物蛋白、鞣质等也极易引起ADR。ADR的临床表现,皮肤及附件表现21例(45.65%),消化道表现18例(39.13%),原因是这些部位ADR易于发现,临床医护人员务必高度重视。
4 参考文献
[1]贾毅婕,王育琴,常,等.7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4):23 .[2]袁惠南,王春仁.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J].中国中药杂志,1991,19(1):52.
[3]王宝琴,苏健,鲁静.黄芪甲苷的检测在中药质控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3):161-163.
【关键词】手足口病;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发生特点;报告分析
临床儿科疾病中,手足口病为常见病,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也越来越多,随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由于儿童正处于一个生长期间,脏器系统功能均不完善,且肝脏对药物的分解、肾脏对药物的排泄等功能明显低于成年人,免疫力较低,因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成年人[1]。本文针对180例手足口病患儿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分析,促使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采用回顾性的具体研究方法,对本文180例患儿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和时间等进行统计分心。
1.2方法首先,建立数据库。采用ACCESS建立相关病案数据库:①制定完整的数据库字段,包括序号、年龄、性别、原发病、过敏史、用药剂量、用药途径、配药、合并用药、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②在所建立的数据库中完成病案的双份记录;③调整和完善数据库;④对数据库的相关功能进行集成处理。其次,整理、分析、处理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上报制度实施以来,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0例。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质量分级标准: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规范分级标准》,对报告来源、报告类型、报告各填写项目是否缺失等内容进行分析,对填写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共抽取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4.5~82岁。
涉及的药品主要有抗菌药、中药注射剂、心血管系统用药,分别为31、52、17例。按给药途径计算,静脉用药89例(总例数的89%)。
报告均为一般不良反应,对患者原患疾病并无明显影响,但累及多种器官,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最多(48例),心血管系统12例,皮肤系统39例。累及两种器官3例,其他还涉及眼、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在药品过敏史栏中,家族过敏史不详52人,既往过敏史不详23人,只有2人表示表示有家族过敏史。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大多为用药2小时内,其中口服后发生2例,输液中发生43例;输液后05小时内49例,涂抹后6例。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在填写的报表中,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患者的体重,出生年、月、日项有少量报告漏写3例;患者联系方式大部分未填写13例;有23例药品生产厂家、批号;16例个人过敏史填写为不详;负责上报省级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县局药师需要在医院填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填写,内容经询问医生、护士、药库、查询患者病历才能使报告的质量分级标准达到3级或4级。在怀疑药品和并用药品的填写项中,有73例报告只写有怀疑药品项,无合并用药的资料。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过程处理结果的描述过于简单,尤其是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情况下,89例有关静脉用药的报告中近80例没有关于护士执行时的药物输液时间、输液速度、输液浓度、输液间隔、配置液体等的相关描述;关于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变化、相关体征、辅助检查等,也较少在报告中看到。
讨论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填写质量3级报告81%,4级报告仅19%。负责上报省级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临床药师需要一定程度的补充填写,才能使报告的质量分级标准达到4级以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整体提升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质量。
提高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书写质量: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医院应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提高医药护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减少漏报、迟报、上报质量较差等现象,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专业知识的宣传工作,整体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质量。临床药师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患者的认知程度以及与医护人员的对话能力,从源头上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总结、归纳,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整体情况,这样可使临床药师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学习和归纳,为医院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使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上报的质量。
例如,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主要由静滴引起,以中成药和抗菌药的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在用中成药和抗菌药时应慎重选药,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变化等。
又如,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中药制剂单独使用,减慢滴速不停药,停药不处理,停药并处理,停药好转后再输液等。
临床医生,对药物过敏或具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重选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方式,减少再次使用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危险。
在此基础上,根据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处理的结果和患者的预后效果,逐步建立对不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及时判断和正确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能力。
的危险因素减至最小,而且完全能被患者接受。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与药物剂量有关外,还与患者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用药前,需要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在开始治疗后要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清钾、血肌酐、血糖、血酯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莉.高血压治疗:从临床指南到临床实践.中国临床医生,2007,35:67-71.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尤其是人造系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它的其他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于这一目标。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也必然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一个不明确自身目标的人造系统是不可想象的。关于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曾经有过许多讨论,“受托责任观”是早期财务报告目标的主导观点,而现在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的“决策有用观”,即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两者并不排斥,正如Solomons所言:“可以把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作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而在财务会计目标基础上所建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
前已论及,一个人造系统所应发挥的功能,所应采用的方法、程序和所包括的内容都必须服从于系统的目标。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会产生多种信息输出,那么在财务报告中信息取舍应该以财务报告目标作为衡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决策有用”这一目标具体化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财务报告中的符合质量特征的信息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标准。
二、产生分部信息需求的背景
由于以现值为基础会计的很不可靠性,历史成本会计虽然不断受到挑战,但最终成为人们对相关性与可靠性进行权衡后而作出的无奈选择。在保留了历史成本框架后,人们不断致力于提高历史成本的有用性,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扩大年报的披露信息。
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经营业务涉足多个行业、遍布国家各个地区甚至世界各地,这样合并数据不再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他们需要更加详细的分解信息以更好地预测企业面临的未来机会与风险,从而作出理性的决策。因此,分布信息就成为人们在扩大年报的信息披露范围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了第14号准则《企业分部的财务报告》,之后又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正,了一系列与分部财务报告有关的准则。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了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亦不断发展壮大,分部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我国至今尚未制定出一套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这与我国日益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发展状况极不相适应。因此,在我国研究分部信息披露具有现实意义。
三、分部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标准,那么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部信息必然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被认为是较成熟和成功地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具体化。美国学者Gregory J. Jonas和Jeannot Blanchet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质量特征。他们在《评价财务报告质量》(Assessing 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Accounting Horizons,Sep. 2000)一文中指出,评价财务报告质量的不同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需求型,另一类是股东或投资者保护型。用户需求型的评价方法首先关注于为用户提供与他们资本配置或估价相关的财务信息,而股东或投资者保护型的方法则关注于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和尽可能透明的信息。不过这两种方法的目标未必相互排斥,他们在很多方面相互初充。两位研究者认为应该由报告使用者来定义报告的质量,也即以用户为中心。因此,在综合考虑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两位学者对FASB所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他们所建议的质量特征框架。这个框架是建立在FASB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基础上的。因为他们认为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代表了迄今为止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和质量特征最先进的思想,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因此他们将其他评价方法中有独到见解的要素融入FASB的框架中,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质量特征框架(虚线部分为新增部分)。
图1 质量特征框架
从图1可以看到,这两位外国研究者已经将分解信息列入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框架中,也就是说,分解信息也成为了达到财务报告目标的会计信息所应具备的特征之一。而分部信息正是具备了这一特征,符合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此,分部信息的披露无疑会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二)来自实证研究的证据
肯尼和科林斯先后于1971年和1975年发现,与仅使用合并数据的预测模型相比,使用行业分部数据的预测模型具有相对较小的盈利预测误差。另外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披露分部信息的企业未来经营报酬和经营风险的分析比不披露分部报告信息的企业准确的多。这些都说明,实践中分部信息也确实具有预测价值,符合倌息质量特征。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于1991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企业报告用户调查他们对现存报告的意见及其信息需求,并在调查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阐述了调查的结果及委员会的建议。其中就提出了对分部信息披露的关注和改进,充分表明了分部信息在美国是具有相关性的信息,他在企业报告用户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相类似地,厦门大学会计系博士后吴联生在我国也作了一个调查,并写成《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求分析——兼论如何改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告》一文。根据该文所列示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非常需要”或“需要”披露经营业务分部信息(占93.53%)、市场(国家)分部信息(占76.67%)和产地(国家)分部信息(占86.66%),需要程度高。同时,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也认为,上市公司“非常需要”或“需要”披露经营业务分部信息(占88.89%)、市场(国家)分部信息(占71.11%)和产地(国家)分部信息(占75.55%),需要程度也很高。
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分部信息如此关注,需求程度如此之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认为分部信息有助于他们的投资、信贷等决策。这再一次证明了分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此,分部信息的披露将有助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从而其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贡献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论述说明了分部信息披露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还很不规范,许多上市公司只求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即可,而不懂得利用分部信息向资本市场传递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同时广大报告使用者却对分部信息有巨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加快对分部财务报告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促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论改进企业报告[C].陈毓圭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 William R Scott.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丁兆军,卢文彬.分部信息披露:制度比较与会计难点[J].财务与会计,1999,(1):15-20.
[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5] 课题组.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J].财务与会计,2000,(4):27-29.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 监测是通过总结ADR个案,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的一种方法,对临床安全用药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ADR 监测制度在我国不断深入实施, ADR 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并已成为当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为了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我院2008~2010年各科收集的183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各科收集183例ADR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及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
2结果
2.1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183例ADR患者中男性109例(59.56%),女性74例(40.44%),男性的ADR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3个月~83岁,其中ADR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1~83岁48例(26.29%),其次为1~10岁36例(19.67%)。
2.2用药途径及临床表现
183例ADR共涉及17类43种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 127例,所占比例最大(69.40%),且包括严重过敏性休克4例,其余多数为皮疹等过敏样反应。ADR病例中,给药途径见表1。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症状,严重病例极少。
表1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ADR情况统计
2.3单一、合并用药
183例ADR患者中,单一用药65例(35.52%),合并用药118例(64.48%),其中2种药物合并用药42例(22.95%),3~5种药物合用的76例(41.53%)。单一用药与合并用药ADR发生率比为1:1.61。这说明联用药物越多,导致ADR的几率越高。
2.4ADR治疗结果
ADR患者好转、治愈的例数分别为121例(66.12%)、53例(28.96%),总有效率为95.08%,肾功能损伤1例,无死亡病例,说明绝大多数ADR在停用可疑药品或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对症抗过敏治疗后可好转或治愈。
3讨论
3.1不同年龄段ADR发生情况
本组结果表明,儿童、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在不同年龄段患者血浆与药物结合能力、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不同,致使引发ADR 的几率、严重程度也不同。儿童患者易发生ADR与身体各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药物的吸收代谢不规则,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易发生ADR的相关因素为[3]:(1)老年人各器官随着年龄增加逐年退化,靶器官有时表现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使药物作用增强或作用时间延长;(2)老年人肝肾体积缩小,血流量减少,肝肾血流量只有青年人的 40%~50%,其代谢能力较低,首过效应减弱,生物利用度增加,从而延缓药物的排泄,半衰期延长;(3)老年人口服药物时消化道的吸收率偏低,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血浆中白蛋白浓度降低,使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蛋白结合减少,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导致中毒几率增加。此外,许多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较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用药依从性差也是引起老年患者ADR 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生应根据老年人和儿童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慎重选用药物,,坚持合理用药原则,调整药物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并在给药过程中加强监护,从而降低药品ADR 发生率。
3.2不同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
本组结果表明,静脉给药较易诱发ADR,183例ADR报告中,143例(78.14%)是静脉滴注给药。这主要是因为静脉给药直接进入人体循环,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温度、微粒、肉毒素等均易诱发ADR[4];同时静脉配制操作不当,药物浓度过高(过低),药物配伍不当,配制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过慢)等均会引发ADR的发生。因此, 建议临床给药时, 应尽量减少静脉给药, 遵循“可口服勿注射”的基本原则[5、6]。静脉输液时除有特殊要求, 否则应注意控制给药速度, 尤其是对某些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更应谨慎。
3.3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本组结果显示, ADR共涉及17类41种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在临床上使用频率高,引起ADR所占比例最大(127/183,69.40%),这与临床使用抗微生物药的频率、剂量逐年增大,细菌耐药性增加,普遍存在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有关。因此,需要关注抗微生物药特别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问题。引起ADR的抗微生物药以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为最多,其中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纳最多,其次是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由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毒性反应低,临床疗效好,临床用药比较普遍,因此相关ADR病例也较多,不过大多ADR症状较轻。要充分重视抗微生物药物引发ADR,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3.4ADR涉及的脏器
ADR影响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这四类不良反应比例虽高,但病情相对较轻,一般经停药或对症治疗,ADR症状很快减轻,对身体、原患疾病均影响不大,累及身体重要器官的严重ADR病例较少。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这可能是由于皮肤症状易于发现、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症状相混淆,另外临床常用药物,如各种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抗感染药等,本身即为全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后易引起变态反应,而引发皮炎、皮疹等症状。
各级医院应建立并完善ADR监测网络,提高医护人员对ADR监测的认识水平,做好重点药物品种ADR的监测,定期对各科收集的ADR报告进行分析、报告,及时向临床通报。做好医、药、护三者之间的合作,从而提高对ADR的监测。
参考文献
[1]金桂兰,唐文,赵美菊. 528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47~248.
[2]赵泉,梁延平,程东升,等.770 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9):1694.
[3]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
[4]王慧媛,赵捷,赵志刚. 我院2007 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7):1345.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为掌握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对2011年1~12月期间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期间上报的ADR有效报告139例,通过对其引起的ADR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用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139例ADR中涉及的年龄分布情况,1~10岁35例(25.18%),11~20岁14例(10.07%),21~31岁24例(17.27%),31~40岁20例(14.39%),41~50岁10例(7.19%),51~60岁20例(14.39%),61~70岁14例(10.07%),71岁2例(1.44%)。
给药途经与ADR的关系:139例ADR报告中,静滴给药引起ADR者126例(90.65%),口服给药12例(8.63%)。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139例ADR报告中,药品种类排首位的是抗菌药物有79例(56.83%),其次是中药制剂有28例(20.14%),循环系统药物18例(12.95%),中枢系统药物4例(2.88%),消化系统药物2例(1.44%),免疫系统药物1例(0.72%),其他7例(5.04%)。
ADR涉及抗菌药物品种类及构成比:头孢菌素类41例(51.9%),喹诺酮类16例(20.25%),大环内酯类13例(16.46%),青霉素类2例(2.53%),硝咪唑类2例(2.53%),抗真菌类1例(1.27%),其他抗生素4例(5.06%)。
ADR临床表现和涉及器官:皮肤及附件58例(41.73%),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红肿等;心血管系统26例(18.71%),临床表现为面色潮红,心悸,头晕,胸闷,血压波动;消化系统22例(15.83%),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呼吸系统18例(12.95%),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哮喘;神经系统11例(7.91%),临床表现为失眠,发热,寒颤,头痛;其他3例(2.16%),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出汗等。
讨论
本研究显示,1~10岁儿童占25.18%(35/139),居首位。这与机体功能状态有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方面尚未发育成熟,易产生ADR。
显示不同的给药途经对发生ADR的影响,静脉给药是发生ADR的主要原因占90.65%(126/139),明显高于口服给药,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正确选择给药途经,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前提下,除特殊情况应首选口服给药。
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56.83%(79/139)。这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在抗菌药物ADR中头孢菌互居首位51.9%(41/79)。其次为喹诺酮类占20.25%(16/79),与国内某些地区的ADR报告分析基本一致。中成药引起的ADR例数居第二,占20.14%(28/139),注射剂比口服制剂引起过敏的概率要高,因此临床上应用时要严密观察ADR的发生。ADR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红肿为主这与相关报道一致。
参考文献
1杨茂春,杨哲.中药安全性评价与监护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07,4(1):31.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Analysis of 162 Cases of Anti Infective Drug Adverse Reaction Reports/XU Mao-x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6):127-13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hospital anti-infectives adverse reactions (ADR) characteristics, and targeted analysis.Method:Outpatients collected 162 cases of anti-infective ADR reports, by patient sex and age, mode of administration, drug typ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were analyzed.Result:The result in 162 cases of ADR,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travenous fluids caused ADR was 124 cases (76.54%) in the first place, cephalosporins class caused ADR was 106 cases (65.43%)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kin and its annexes damage was 63 cases (38.89%). Cured in 145 cases (89.51%), improved in 17 cases (10.49%);no sequelae and deaths occurred. Causality assessment:positive in 7 cases (4.32%), most likely in 115 cases (70.99%), the possible in 41 cases (25.31%).Conclusion:On clinical anti-infective drugs must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order to avoid and reduce the ADR fo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always anti-infectives make emergency preparations.
【Key words】 Anti-infective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zhou City,Pizhou 221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6.038
感染性疾病是各医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抗感染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在对感染和控制的治疗上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之而来也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在各类ADR中在居第一位[1-2]。其造成的后果是除了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直接导致患者病程延长,严重地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有的还引起患者某些误会,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本文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采集的162例抗感染ADR报告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全院各科室上报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除外资料填写不完整及重复的,符合要求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共162份,资料可靠、准确、完整。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采用Excel建立相关报告表表格,依据WHO公布的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分为Ⅰ~Ⅳ级[1],国家ADR监测中心确定的因果关系判断进行评价,分别报告所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种类、发生例数、临床表现、发生时间、原发疾病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发生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本组的162例抗感染ADR报告,其中男77例,女85例,男∶女=1∶1.22;年龄4个月~91岁,平均(46.2±10.3)岁。各年龄组构成和性别分布见表1。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27例(16.67%),无家族或个人过敏史126例(77.78%),不详9例(5.56%)。
2.2 ADR发生与抗感染药物品种的关系 本组抗感染ADR内涵盖了六大类抗感染药物,涉及品种37个。其中头孢类106例(65.43%),喹诺酮类22例(13.58%)分别居前两位,见表2。
2.3 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出现时间的关系 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关系密切,不同的给药途径所占的比例不同。162例ADR其中静脉输液发生ADR 124例(76.54%),口服28例(17.28%),肌肉注射8例(4.94%),外用和静脉注射各1例(1.23%)。ADR出现时间最短3 min,最长至14 d,30 min发生39例(24.07%),2 h内发生92例(56.79%),见表3。
2.4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参照《WHO不良反应术语集》对ADR涉及的系统及器官进行统计分析,与文献[4]报道基本一致。涉及器官系统和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附件多见,包括皮炎、皮疹、荨麻疹、瘙痒、面部水肿、过敏样反应,63例(38.89%);局部反应40例(24.69%);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失常等,28例(15.29%),以喹诺酮类居多,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口服和静脉输液均可以发生,详见表4。
2.5 关联性评价及因果分析 依据《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督管理办法》,将ADR严重程度统计分为一般、新的和严重3个等级,其中一般156例,新的5例,严重1例。依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评价结果,按治愈、好转结果统计,其中治愈145例(89.51%),好转17例(10.49%),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因果关联性评价:肯定7例(4.32%),很有可能115例(70.99%),可能的为40例(24.69%)。
2.6 ADR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本组162例,其中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2例(1.23%),未用药物处理;其他ADR 160例(98.77%),其中9例未用抗过敏药物,停药后症状好转自行消失,151例使用相应抗过敏药物治疗痊愈,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其ADR的发生率也与日俱增[5]。ADR可发生于任何人群,但以老人和儿童居多,与文献[6-7]报道基本一致。本组研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比例较高,占20.98%(34/162),其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肝肾及个器官功能减退,血浆血红蛋白浓度低,结合药物能力降低,致使血浆中药物半衰期长,药物代谢慢,血浆中有游离的药物增加,并且多伴有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使得ADR的比例较高。10岁以下的患儿较多,占40例(24.69%),儿童的器官、系统功能未发育成熟,肝药酶发育不全,各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而且对药物敏感性高。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应考虑对老人和儿童的影响。在性别方面,与ADR关系不显著(男∶女=1∶1.22)。
3.2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静脉输液ADR发生率高[8-9]。原因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肝脏的首关效应,故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叫其他途径给药迅速而强烈,且注射剂的pH值、渗透压、内毒素、微粒、杂质、滴注速度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9]。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输液的ADR发生率高,占76.54%(124/162),低于胡爱钰[6]报道的92.2%和钟燕等[10]报道的90%的比例。而且静脉输液发生ADR的临床表现多严重,口服和局部用药的ADR少,引起严重的ADR也少。因此,临床医生要尽量减少静脉给药,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3.3 ADR与药物品种的关系 本组162例中,头孢类106例占首位(65.43%),喹诺酮类22例居前两位(13.58%)。系因头孢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酸、碱作用稳定,药物毒性低,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比青霉素小,且价格适中,加之近年来研发的口服剂型的增加,倍受临床医生青睐,临床使用普遍,ADR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高效、品种繁多、新药层出不穷、临床应用较广有关[11]。在其引发ADR中,不乏近年来新上市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等,说明在临床中,应加强对新品种的安全性进行密切关注。有学者报道18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中,喹诺酮类有80例,高达43.72%,远高于本组的比例[12]。所以,临床使用药物,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按规定合理使用,不超剂量和超期限用药,认真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
3.4 ADR与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的关系 表4显示,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器官损害以皮肤及附件多见,与文献[7,11,13]报道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皮炎、皮疹、荨麻疹、瘙痒、面部水肿、过敏样反应等。因其属药物变态反应,易于观察和发现,故上报较多[14]。本组研究显示,162例ADR涉及的皮肤与附件的过敏反应,占38.39%,与李越云等[15]报告的43.27%接近。但是,其反应大都轻微,经过停药或对症处理后,都缓解或逐渐消失,不影响后续的治疗。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失常等,反应也都较轻,12例在及时发现诊断后,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均恢复正常,未留有后遗症。本组报告发生严重ADR 2例,1例由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引起的Steven-Johnson综合征,多形糜烂性红斑Ⅰ型,发现后立即停药,给予激素冲击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支持治疗,预防并发感染,并加强皮肤、黏膜、口腔及眼部的护理,经过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预后良好。对于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口服阿莫西林基本是安全的,临床上阿莫西林大多为门诊用药,医生对此比较容易麻痹。此患者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发生ADR后因及时发现和抢救治疗而愈。因此门诊患者需要服用阿莫西林首剂时,最好应在口服观察30 min后再离院,并嘱患者若有不适应立即就诊。1例是5%葡萄糖250 mL+头孢曲松钠3.0 g,ivd,2 min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经立即停药,按照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进行治疗,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张朝阳,欧阳权,罗润嫦,等.我院2009-2011年36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首都医药,2012,19(14):60-62.
[2]张冉,张晓玲.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9):849-851.
[3]钟世敬,陈伟民,张全英.20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9,6(1):59-61.
[4]易爱玲,胡芙蓉,叶芳,等.3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5):682-685.
[5]马全明,王亚峰.我院2006年~2008年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0):76-78.
[6]胡爱钰.我院2009-2012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4):86-88.
[7]张海霞,葛爱红,吴宝萍.65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9):2296-2298.
[8]方辉,张振财.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2012年9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事,2013,27(12):1316-1320.
[9]黄强增,张慧玲.2012年我院52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7):216-217.
[10]钟燕,于杰.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119-121.
[11]刘晓琰,崔敏,邓维,等.抗感染药物171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1):67-69.
[12]陈荣玲.18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180-183.
[13]李敏.390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2):169-172.
[14]徐茂星,张传军,郭以杭.药物不良反应176例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125-126.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17
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医院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现对2010年1~12月收集的147例有效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2010年收集到的147例报告由我院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ADR,以自发呈报方式上报到药剂科,经审定筛选后由不良反应报告员上报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方法:对每例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所用药物、用药时间、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反应类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 果
ADR报告例数的一般情况:1年间收集到147例,其中发生ADR的患者中男42.85%,女57.14%,提示女性对药物较为敏感。一般情况下,若发生药物性皮炎时,男女ADR发生率之比3:2[1]。本调查与此接近。ADR患者年龄1~78岁,见表1。
ADR的因果关系评价: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147例ADR中评价为肯定12例(8.16%),很可能54例(36.73%),可能48例(32.65%)。
ADR的转归:147例ADR患者停药后经临床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和治疗,治愈率100%,无1例死亡或造成严重后遗症。
不同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147例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位居榜首130例(88.43%),口服给药17例(11.57%)。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与构成比:147例报告中,涉及药品10类24种,单一用药49例(33.33%),联合用药98例(66.67%),其中以抗菌药物构成比最高,其次是中药制剂。见表2。
[CSX]
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构成比:引起ADR比例最高的是喹诺酮类(27.21%)、头孢菌素类(20.40%)、青霉素类(18.36%)分别位居第2、第3。
ADR的临床表现及涉及到的系统分类:147例报告中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4.21%),其次为消化系统(24.48%)和神经系统(14.28%)。
讨 论
ADR报告来源:我院ADR报告的来源以门诊、急诊和有临床药师下临床的呼吸科、普外科为主,这可能与患者用药数量、种类、及科室对ADR监测和报告的重视程度有关。
ADR的类型:ADR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我院ADR报告中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与国内文献报道的排序基本一致[2,3]。
ADR与年龄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患者ADR的发生率较高(48.57%)。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用药后药物代谢速度慢、血中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且老年人体内自我稳定功能减弱,药物效应相对增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药物敏感型增高,而机体免疫功能退化易出现变态反应,使得老年人ADR的发生率较高。有学者认为老年人ADR发生率为中青年的2.5倍[4]。其次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这也是引起老年患者ADR和加重ADR的又一原因。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147例ADR中静脉给药的比例最高(88.43%)。这种给药方式是医院目前采用最多的治疗手段,提示临床应保证注射剂的质量,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合理配置,正确操作,正确的选用溶媒,控制药物的浓度和滴注速度,避免ADR的发生。
加强抗菌药物ADR的监测:147例ADR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相当大比例(84.35%),这与抗菌药物的高效、广谱、新品种不断上市而使用频率高有关,其次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偏大,起点偏高等也是引发ADR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制度在我国不断深入实施,ADR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受到人们日益重视。为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现特对本院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60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门诊8例,住院部52例。按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订的标准[1],进行统计分类。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85岁。
2.2 ADR与用药途经的关系 静脉滴注发生ADR 41例,占68.3%;口服给药发生ADR 10例,占16.7%;肌内注射发生ADR 6例,占10.0%;皮下注射发生ADR 3例,占5.0%。
2.3 ADR涉及药品种类 60例不良反应涉及8类药品,具体见表1。不良反应及药品名称和例数见表2。
2.4 不良反应涉及系统较多,以皮肤系统出现的各种皮诊最多,见表3。
3 讨论
3.1 本组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在各类药物中占首位,其中喹诺酮类最多,与董宪法等人的报道一致[2]。与这些抗菌药物在院内使用范围广,消耗量大有一定关系,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菌素,减少和避免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频繁换药、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等问题。
3.2 不良反应涉及系统中的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原因跟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判断有关。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抗感染药、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等,其抗原性强,最易引发该类反应。尽管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病情相对较轻,停药或治疗后,症状即可消失。
3.3 引起ADR的因素复杂,如药品质量问题、患者机体条件和所患疾病状况,药品的毒副作用和药品的相互作用等,都对药品的使用有一定影响。目前,本院的ADR报告主要来自住院病房,在搜集ADR病例报告中,上报如皮肤损害、胃肠反应、寒颤发热症状上报数量较多,对其他不易观察到的反应,如潜在的、慢性的ADR存在漏报现象。所以,必须强调重视临床中ADR的监测,促进ADR监测的健康发展,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