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童年高尔基读书笔记
‘高尔基’这个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听朋友说他还出了许多有趣的书呢。我一直很想了解培养高尔基的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他的亲人又是怎样教育他的?打开高尔基的童年一起分享他的酸甜苦辣吧!
高尔基生活在一个艰苦的家庭中。外公自私残暴,为了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他残酷地对待工人,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来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
而外婆善良、慈祥,她心甘情愿把生活的一切压力毫无怨言的都承担下来。她还能和、歌善舞,善于形形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而且十分伟大,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
与外婆同类的还有小伙子茨网,是一个弃婴,被外婆捡到后一直养着,虽然被当成牛马使唤,但仍然十分善良、乐观。
我最欣赏高尔基书中提到的一句话: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做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量用自己的力量去充实着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
童年高尔基读书笔记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间的时间段,没有确切的定义,时间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和上小学的时间段。所指一般被人们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无忧无虑,在文学作品中常有着快乐的寓意。”
童年和快乐似乎已经被人们划上了等号,原先我也和平常人一样,快乐的童年,幸福的童年,美好的童年······可是高尔基的童年却不然如此,那是个悲惨的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三部自传中的一部。高尔基三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等,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我们的不开心和这个童年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们丰衣足食 ,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 一个是地狱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美好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在这本书中,善良慈祥的外祖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
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这种人关心着我们,或许是我们的存在感太强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似乎忽视了他们的存在。
我们是否应该学会珍惜,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虽然已经不再是童年的时光;学会在意,在意身边爱我们的人,让我们有存在感的人。
童年高尔基读书笔记
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
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与他相比起来,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幸福的;没有痛苦与斗争,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就从这一点上看来我们就与阿廖沙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拥有了许多,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间更好,更多想要的东西。
《在人间》让我领略到了许多人世间的痛苦和道理,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在人间》读书笔记,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01
《在人间》主要写了高尔基从小孩子成长成了一个青少年。
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岁丧父后,她的母亲11岁时,便改嫁了,于是他住到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走向贫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可是外祖母却很爱高尔基,所以就和外祖父离婚了,但还是共居。
高尔基被迫走进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据木工、园丁……年满16岁之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与压迫。
一路上,他遇到了被他暗自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她有很多书,也很愿意借给高尔基看。在高尔基看来,“玛格特王后”总是那么美丽、善良,并且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对读书的爱好。不像裁缝的小妻子那样,光有漂亮外表的瓷娃娃。
高尔基还在他姨婆家呆过一阵子。高尔基在那里受尽了折磨,而且每天都有着干不完的活。有一次,高尔基在学画画,而有个老太婆却阻拦高尔基学画画,高尔基的鼻子撞在桌子边上,流了很多血。读完《在人间》我知道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
02
当我读完了高尔基的《在人间》,我感到无比感慨,因为那时候他和我年纪一样大——11岁,而我却从未领略过去人间闯荡的艰苦经历……
《在人间》主要讲了:在高尔基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高尔基只能走向人间闯荡生活,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他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当过杂工,饱尝了人间的痛苦,接触了各种性格的人物。
她在绘图师家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婆对他很不好,每天让他干很多活,干不好还要打他,她还不许高尔基学画画、看书,这都是我们现在孩子没有经历过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帮助他的,像厨师斯穆雷、裁缝妻子、美丽的“玛尔戈皇后”带高尔基走进了书的世界,从此,高尔基爱上了书,他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看书,要是哪一天没有看书,他都会觉得不舒服,怪不得他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后,他怀着考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我觉得高尔基是坚强的,他没有因为害怕被打或怕苦怕累回到外祖父家,他知道挣钱不容易。他还有爱读书的好习惯,而且他还经常读给别人听。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03
前几天,我读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二部——《在人间》。这一部是写阿廖沙到人间的一段生活,揭示了人间的善与恶、美与丑。
这一部主要讲了:阿廖沙的母亲去世了,外公家道中落,他只好离开外婆家,走向社会,独立谋生。在人间,阿廖沙换过几次工作,饱尝了各种痛苦。他在鞋店当店员,在圣象作坊当学徒,在绘画师家帮忙,在轮船上做杂工等。
虽然阿廖沙受尽了苦难,但他还是结识了一些可爱可敬的人,比如:正直的厨师斯穆雷,美丽善良的“玛戈尔皇后”,朴实英爽的裁缝妻子……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读书。虽然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也没有学习到多少技术,可是他也有非常大的收获,那就是博览群书。五年后,阿廖沙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吧,你的人生将因此而精彩!》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对课外阅读一直非常重视,本学期我们在部分班级开展了“享受阅读,享受童年”读书活动,目的就是要倡导大家勤读课外书,遨游浩瀚书海,享受童年。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读书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也许,有些同学会小嘴一撅,很不情愿地告诉我:是爸爸妈迫的,是老师布置的,我要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如果是这样,你知道吗?此时,读书就变成了苦差事,文章中再美好的味道也会被你忽略过去,再横溢的才情也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读书成了一种痛苦,一种煎熬,读书也就彻底地失去了意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东有个以色列国家,那里的犹太人在小学生入学第一次听课时,须穿上新衣服,由有学问的人领到教室里,在那里放着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有几行用蜂蜜写下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然后让孩子们一边诵读字母,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意思是让小学生知道书是甜的,要热爱读书。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平均每人的读书量高居世界各国之首。正是由于犹太人有热爱读书的优良传统,使该民族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能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和一流的经营者。马克思、爱因斯坦、门德尔松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诺贝尔奖得主中的犹太人,历年来比例惊人。大量的阅读所产生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徜徉于书的海洋,我们的心灵会更自由和幸福,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和久远,我们的思想会更充实和健康。
同学们,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方式去读书吧!带着兴趣去读,带着好奇去读,带着疑问去读,你就会被书中的知识吸引,被书中的情节感动,你就会发现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只要你用心读书,你就会发现,不出家门就能领略自然界的美丽风景;未曾谋面却获得了与伟人、精英对话的机会。高尔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是的,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本学期我校开展的诵读活动,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这将为同学们阅读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交流的平台。
如今,各年级在读书活动中已各显身手。有的班已建立起图书角,有的科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引领学生品味赏析,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总结有效的读书方法。有的班开展了“名着共读”活动,他们灵活运用读书笔记,或摘录优美词句,或概括故事情节等。有的班准备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大家分享。有的班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即针对课本每一单元的主题,精选与课文相关的美文,集中阅读,重点品味。在加强阅读的同时,老师们注意将阅读分析与做读书笔记结合起来,做到阅读积累、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步增长!
一、营造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首先,我们班建立了班级小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很多学生学生都能把好书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共享了。学生也可从学校班级借阅书籍,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浓厚起来了。
二、开展多彩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在营造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思考把学生引导阅读道路上来。首先在班级氛围中,督促学生读书外,还要通过平时开展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如我们每周必须要进行的就是阅读之星评比。这项活动由班委会统一组织。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小组内的推荐、然后结合一周来的阅读数量来评定。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这项活动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其次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美文诵读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三、经常灌输学生读书的好处和推荐好书。
正如高尔基所言“热爱书籍吧,书籍能帮助你们生活,能像朋友一样帮助你们在那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它能教会你们去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的感情,来鼓舞你们的智慧和心灵。”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个学期中,每人都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感恩父母》等书。
四、保证读书时间
关键词:语文阅读;创设环境;科学安排;鼓励博览;展评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42-01
作为一名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教育时阅读书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环境,指导阅读。
要保证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必须得到各方面的积极配合,除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语文教师的认真指导外,还必须有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图书室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是有效的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图书室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教学需要,提供优质、充足的图书,经常利用集会或学校“红领巾”广播室向学生推荐、介绍图书,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阅览室应经常保持整洁、宁静,洋溢着书香,吸引学生前去采集知识的花蜜。
班级设立图书角。在我校的小学高年级,差不多每个班都有一个简易的图书柜或图书桌。鼓励学生踊跃将自己读过的好书捐献给图书角,并向同学推介自己的图书以及读书后的心得。
二、科学安排,稳步进行。
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要在正常的教学中给它一席之地。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学初,学校教导处在制定《教导计划》时就明确地提出了课外阅读的三个保证:即图书保证、指导保证、时间保证。
可以设想: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一个小学生平均每学期如能认真地读好和教材紧密相关的《综合阅读》以及教师推荐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那么,在整个小学阶段就能读30――50本书。如果再加上学生养成了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从各类报刊上吸取营养,这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充实、拓展,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理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三、推荐好书,鼓励博览。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曾对颜黎明说关于读书的方法:“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他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做到博览群书。因此,教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应是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互兼顾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教学需要和语文素养,兼顾劳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其读书活动。
从以前的《教学大纲》到现行的《课程标准》,都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大类。对于必读书目,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表中安排的阅读时间,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选读书目,语文教师则向学生提出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读书效果。在向学生推荐图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学推介自己喜欢的图书。
四、展评交流,提高水平。
1、展评读书笔记。为了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效果,我们严格遵循杨再随教授所说的“凡读书,必动笔”的原则。要求学生在读书时,理清思路,进行圈、点、评、画、勾、勒,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评点图书内容,要求学生带着提出某些新见解的目的去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答案,能超越作者本意、产生创造性结论的阅读,从而发现新的意义,受到新的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得出更完备、更精细、更有说服力的结论,更要求每学期学生写读书笔记3――5篇,学期结束时,再由学校图书管理员收集并整理装订成册。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在每学期都能将学生的读书笔记装订成厚厚的两大本。
写读书笔记的要求,我们要不拘一格,可以摘抄佳词妙句,也可以摘抄精彩片断;可以写出读后感,也可以评点图书内容。例如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时,我们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摘抄佳词妙句和精彩片断,为作文积累材料;阅读名言、警句时,要求学生摘录、评注,以陶冶其情操;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求学生能说出人物性格、品质;能从某一方面评点人物,锻炼其分析能力等。总之,读书笔记形式要多样,切不可一刀切。对于好的读书笔记,我们还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室进行广播,让同学们都来欣赏小作者的读书心得。
一、当下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缺乏课外阅读时间
由于素质教育、德育、思想教育任务繁重,学生作业繁多,学习和生活时间都比较紧凑,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中学生大多围绕着辅导书和教科书打转,时间大多花在习题、试卷、作业、补习班上,以致没有多余的时间计划看课外书。
(二)课外阅读内容世俗化、娱乐化
由于网络信息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类阅读不断受到各种因素诱惑冲击。目前,很多文化作品都以图画或者视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普及版、图画版、戏说经典版不断充斥图书市场,让学生接触不到原版原味的美,缺乏对作品真正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由于学生压力过大,关注的重点一直在题海上,为了适应时展需要,五花八门的习题、同步试卷、辅导书充斥了大部分的图书市场,缺少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学生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很多选择八卦、世俗、娱乐的书籍,从而为校园漫画开辟了良好的图书市场,而真正的经典难觅踪影。
(三)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指导,效益不高
由于教师、家长缺乏重视课外阅读的观念,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表现出低效、无序的现状。无序主要表现在:没有选择的盲目阅读,看见哪本书就读哪本书;同时,所读的课外书本缺乏“精”,有的学生把卡通、漫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从根本上导致了阅读的无序性和低效性。
(四)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随意性、懒散性很强,不仅浪费了阅读时间,让阅读也失去了该有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没有效率和收获。因此,鉴于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教育部和学校应该制定对学生切实有用的书籍目录,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的措施
(一)推荐有益的课外阅读
在中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心理特点、学段等方面的差异,在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书籍,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欲望。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路遥的《平凡世界》、塞万提斯的《唐吉珂德》、高尔基的《童年》、雨果的《悲惨世界》、莫泊桑的《羊脂球》以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著作。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提高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开始时,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从根本上避免学生盲目、随意乱读书。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要求学生写周记、读后感、批注等掌握学生阅读进度和状况,在科学指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例如: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锻炼学生书法和写作能力,通过分析人物、性格、服装、语言、建筑等特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内涵和精华。从而拓宽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心得交流,让学生在自我和他人观点的比较中,得到学习和进步。
(三)做好阅读指导和阅读心得交流
读书,是人们掌握知识、认识生活、开阔视野、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书倡议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一封读书倡议书1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亲子共读是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古人云“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精髓,阅读是孩子毕生的财富。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4月是书香弥漫的日子,我园在此拉开了“读书,带孩子打开多彩的世界”读书月活动,特向各位家长朋友和宝贝们发出倡议:
与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不一样的人生财富。
我们倡议:
全体家长和孩子把亲子阅读作为家庭生活中的基本生活方式。建立“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帮助孩子建立“读书存折”,积极为孩子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让书香充溢在每一个家庭,家长努力成为孩子阅读的好榜样,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传递良好的家风家教。
我们倡议:
全体家长和孩子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阅读是孩子最珍贵的宝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我们的孩子受益终身。家长朋友们,无论您的工作有多忙碌,请您每天留出半小时作为亲子阅读时间,离开电视,放下手机,与孩子亲密依偎在一起,共同享受幸福的阅读时光。
我们倡议:
请帮助孩子准备已闲置的一本最喜欢的图书,积极参与“图书漂流”活动。请陪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拍摄“亲子阅读”照。积极参与读书月的各项活动,与孩子一起体验阅读的快乐,争做“书香家庭”“阅读明星”。
我们倡议:
常常带您的宝贝一起去图书馆阅读,到书店选购好书,建立书香家庭,让迷人的书香溢满您的家。
我们倡议:
把你和孩子的每一次读书活动花絮和感言,拍下来,发送到朋友圈和班级群,把你和孩子的亲子阅读的喜悦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亲朋好友,影响他们一起爱上读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就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书的亲密关系吧,我们无法呵护、陪伴孩子的一生,而一本好书却可以超越时空引领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继续当孩子爱的滋养。
我们衷心地希望:当您的孩子回首童年时,能很骄傲地说“我拥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好妈妈、爸爸”。
我们期望通过家园的合作,为孩子营造理想的早期阅读环境,引领孩子们进入那多姿多彩的图画书世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可爱的宝贝们:
1.每天认真读书并持之以恒,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2.分享自己的好书,体验阅读的快乐,让自己最爱的图书来一次神奇的漂流旅行吧。
3.积极参与每一项的读书活动,让书成为你最亲密的伙伴。
亲爱的老师们:
1.营造良好的书香环境,各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展开活动评比,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积极主动参与读书活动,做到一月一读,起到“身教”作用。
3.积极组织家长开展班级读书月系列活动,让孩子在“悦读”中健康快乐成长。
各班系列活动将由老师逐步发送到班级群,请大家及时关注配合,积极参与,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一本本好书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读书,带孩子打开多彩的世界,让迷人的书香溢满校园,溢满每个家庭!
请抓住孩子宝贵的成长黄金阅读期,通过阅读打好人生底色吧!
倡议者:
一封读书倡议书2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是一个骄傲孩子的诗,也是一曲亲子阅读的赞歌。它仿佛让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了,风儿不吹了,鸟儿飞回了家。一家家窗户的灯亮了,一个个孩子的声音响起:“妈妈,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妈妈把孩子搂在怀里,轻声地读起了一本本书。
这是书香沉醉的晚上,这是美妙的阅读时光。当我们为孩子打开书,就是把一个世界带到了他的面前,就是把一份爱意带到了他的心里,就是把一种生活方式植入到他的未来。读书给孩子听吧,就好像和孩子手牵着手到书里去旅行,分享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读书给孩子听,是一种简单又切实的教育,你要告诉孩子的事,书里已经帮你叙说;读书给孩子听,是另一种“喂饭之恩”,孩子会经由你的手奔向明亮的远方。我们知道这样的浪漫情景太少太少,大部分孩子的夜晚,不是消磨在电视机前,就是飞驰在作业本上。
我们倡议,父母每天陪孩子阅读至少十五分钟,让着十五分钟成为孩子的期待,成为亲子沟通的渠道。
我们倡议,教师不要把习题塞满孩子的童年,让亲子阅读成为孩子的享受,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
今天,我们在哈儿园,邀约全园的父母们,和我们一起加入亲子阅读的队伍,用阅读彩绘孩子的童年,让读书充盈孩子记忆的天空。
一封读书倡议书3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更是全人类的精神营养品。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白事理,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勇于创造。在书籍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魂丽。总之,读书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
为此我校特向全体教师、学生、家长提出倡议:使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为人生奠基。希望同学们能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为自己提供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好书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1、制定一份读书计划。
每一个同学结合自己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做到有计划地去阅读,保证每学期至少读2—3本课外读物。
2、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鉴赏水平,读书摘记可以增长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同学们要像蜜蜂采蜜般从书籍中吮吸知识,大量阅读书籍、摘录好词好句、记录自己的阅读随想,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利用好工具书,科学实践课堂中所学读书方法。建立一本书目手册,及时记录自己看过的好书题目及该书的内容简介,并将自己的读书手册随时与同学们交流。
4、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因为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希望人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5、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读书活动开展好的班级评为“书香班级”,积极参加读书活动,且有收获的学生评为学校“阅读明星”。
同学们,读书吧!让读书为我们进步与成功奠定基础,为开拓与拼搏注入活力。让浓浓的书香洋溢校园,让读书成为我们一生的习惯,让书籍伴随我们更加充实自信的走向未来!
一封读书倡议书4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中牟县建设路小学第一届读书节。“品味书香奠基人生”是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伴着一路花香,我们将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徜徉。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国的圣贤告诉我们“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可见,古今中外,读书都为世人所推崇。一个人不读书,他会变得无知,一个民族不读书,会变得落后。读书的多少更成为一个人、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象征。
为了让全体师生爱上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使我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使每个师生的素质在书本中得到提高,学校特举办了读书节。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选择好书,并坚持阅读。
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志向,选择所喜欢的书籍,每天挤出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读书,并持之以恒,使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博览群书,并写下读书笔记。
让我们怀着渴求和虔诚的心,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在这些凝结着人类千百年文明的经典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同时,做个读书的有心人,养成读书就动笔的好习惯,读读写写,随读随写
3、朗读语文书上的经典课文。
让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校园,让朗读的快乐充实我们的心灵。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如讲故事、朗诵、办读书手抄报、书签设计等等,为我校读书节增添光彩。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如体裁的混淆、语言衔接不流畅、内容枯燥无新意,作文的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淡薄等问题,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视而不见,很少关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因而在作文中很难表达出新意。
作文是最富情感性的创造活动,无“文”则不能“作”。这“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认识是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真实体现。作为作文的教学也就成了一项开掘人的情感空间和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要在这个工程中让学生不断挖掘新的 内容,创造出新的成果,写出内容有新意的作文。
那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呢?
首先,用生活丰富学生写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是一切文学作品之源,也是作文之源。老舍以他的生活成就了《家》《春》《秋》。高尔基以他的生活,诞生了自传体三部曲《我的大学》《在人间》《童年》三部曲。由此可见,生活材料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感受,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祖国的 激情,发现新的题材,同时还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到自然保护区、工厂等地去观察、体验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源源不断地涌进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写作提供丰富的、形象的、真切感受的写作材料。
其次,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生活材料包括直接生活材料和间接生活材料两种。间接生活材料是指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时尚流行音乐、民族古典乐曲等各类材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创作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阅读课文。教师要“少讲、精炼、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读书千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二是阅读报刊。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报刊,而且要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互相传阅,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质颖,互相评点。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激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67-01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难题。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往往题材狭窄,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不少学生平时作文总绞尽脑汁,但写出来的文字总觉得平淡无味,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呢?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 寻生活趣味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语)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五彩斑斓的,关键就是你是否注意观察。观察,能够因“仔细察看”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某一件事物,因而也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描绘一样事物。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文中对外祖母的描写饱含深情。如写头发:“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这样贴切传神地描写,使我们如见其人,正是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塑造出了这么一位读来亲切、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又如《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等许多名篇佳作,也正是因为作者“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才给我们展现了无比灿烂的生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人和事,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而农村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我们可以着力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农村生活及周围生活中的材料。譬如假期里,孩子经常喜欢去钓鱼、钓虾。到农忙季节,老师可以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既体会其间的甘苦,又能观察自然界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临近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更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民俗民风,体会展现具有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节日习俗。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向农民学习,去观摩农村生活,描写田园风光,去观察农贸市场,叙述老百姓的故事。或者也可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参观德育基地、开展班队活动、观看爱国影片。这样,真正走进农村生活,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象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的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2 品阅读甘味
农村初中的学生普遍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相对于城里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少,社交能力也相对较弱,眼界狭小。另外,一般的父母只要求孩子考好成绩,不少家长把课外阅读当作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再加上进入初中以后学业负担加重,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读物。久而久之,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让学生感受阅读的趣味。平时笔者极力提倡学生多看新闻、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如《读者》、《格言》、《美文精粹》等,学生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要求学生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摘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在课堂上朗读“我最喜欢的短文或片段”,推荐课外阅读,说说课堂体验或心得等。这样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3 仿名家笔法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作文也和学习绘画、书法一样,进行模仿,也是必经的学习阶段。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诗人的诗歌。他还爽快地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
初中语文课本上选编的课文都是名人名家的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是很高的。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可以让学生也去尝试刚学到的方法。如学习了《童年的朋友》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同学,抓住人物的一两个特点来写外貌和神态。学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后,也回忆自己的老师,围绕老师的特点选材,试结合叙述和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这样的写作效果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提倡学生学以致用,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4 激成就之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白费力气的无结果劳动也变成令人厌恶的,使人糊涂,没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孩子。假如孩子们看不见自己的劳动成绩,渴求知识的火花就会熄灭,他们的心上就会结冰。”
在作文中,对学生不可求全责备,要多鼓励,以免挫伤其写作积极性。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不仅会挫伤自尊心,还会打击他们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