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建议书范文

高中建议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建议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建议书

第1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表述上的变化,觉得难以理解。

2.由感性层次向理性层次跃迁的思维方法。初中数学有很多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很多教师将各种题分类,教给学生统一的解题思路,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能力的发展又是渐进的,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知识在“量”上急剧增加,使得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增加了许多,而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二、学生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

1.依赖心理过重。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很明显,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跟不上了,许多同学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3.学不得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因上课不专心听,对要点没听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却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对难题很感兴趣,好高骛远,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自主学习能力弱。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自主学习,必然跟不上高中学习进度。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1.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进入高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历史,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和他们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卓越贡献,也可请高二、高三的优秀学生讲讲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勇于进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专心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时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第2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一、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应当能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很多对于新课.我们有时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有时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建立数学模型,探求新知识,而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可采用图形法,让一个个定理用图形来生动地展示,并把基本图形作各种变式,数型结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例如在这届学生的平面几何教学中,对于几何定理的教学笔者采用首先让学生从图形探求出定理,教师再文字叙述,然后,再用几何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记图形,对应几何语言表述,这样通过数型结合,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记得牢固,对于复杂图形的解题也善于分解出基本图形和基本定理,化难为易效果较好。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灵活地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方法。有的时候,在一同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句话叫做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和细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因此,调控教学的情感,创设一种民主交流、亲切和谐、师生情感思维共鸣的课堂气氛,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细心、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也算是非智力性错误的一种,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其实克服粗心大意、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要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对数式真数位置大于零、直线的斜率等问题。然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品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自身的教学必须是细心的、严谨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和自我“适教”能力

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在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四、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自己回忆,不要一遇困难立即翻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不完全赞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3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素质;示范;学习;创作

国家的强大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主要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归结到教育,所以一个国家的教育办得怎么样,常常关乎一个国家长久的发展大计,不可等闲视之。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我们国家提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教育的宗旨,成了我们办教育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当然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提出的方向目标是好的,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比如我们的美育,人人都知道美育对一个人审美、趣味和创新思维有很好的启智作用,会让人更懂得美、发现美、创造美,显而易见,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就如现在的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这是国家看到艺术教育重要性做出的明智举措,如何才能让高中鉴赏课更有成效和作用呢,当然不同地域和环境等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实际措施,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就十年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谈一点我自己的感受,那就是加强示范教学的作用。

高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有各自不同的美术基础和知识结构,所以美术基础知识和技法及审美能力都有差异,要缩短差异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改观呢,我自己认为应该从示范课与理论相互结合开始。高中的鉴赏课主要是要求学生会鉴赏,那么怎么去“鉴”和“赏”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要去对一幅作品,鉴高下、品优劣,这很不现实,因为有的学生甚至连一幅画是什么画种都不知道,让他们从何鉴赏。

美术鉴赏课中要求学生要有大量理论和知识的积累,有的是美学的,有的是历史学、政法学的、哲学等理论知识的特点,既广泛又枯燥,必然会让学生对高中鉴赏课的兴趣大打折扣。

所以用一种直观、现实、有效的方法是每个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以美术作品为例的鉴赏课来讲,我们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准备简单的工具,师生先以一些熟悉和大家容易接受的对象为例,进行现场讲解创作。示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也能近距离的感受老师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目的,以及所采用的工具材质、风格语言,这要比借助一张历史的画空洞的来讲解,要生动有效得多,这会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观察思考、发现美,找到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去探究的欲望和动力,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同时在示范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很多书本上看不到的细节和问题处理,这样会把很多越说越复杂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目了然,这样也就节省了很多去思考的时间、精力。

在中国画的具体学习中,我们都认识到工具材料的性能运用是我们学习中国画艺术的具体难题,因为时代的变迁,现在学生的主要书写工具已经不再是毛笔了,文房四宝也很陌生,其他工具如钢笔或电脑代替了毛笔,要很好地掌握毛笔的性能,就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示范,这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专业水准的要求,否则学习中国画必将不得要领。所以在具体的示范课中教师可以专门针对中国画的笔、墨、纸、砚、水等工具进行现场讲解、示范,这样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学生知道了工具的正确运用、笔墨的变化和控制、线条的变化及水的无限性等知识,加于练习也就会有新鲜感,这才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成教化,助人伦”,我想这也是绘画的社会功用。

学生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中结合自身实践能认识体会基本的技法,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鉴赏的知识和要求,慢慢地会知道绘画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能鉴别什么是笔墨功夫好,哪些是构图有创新,什么地方的线造型和艺术处理很精巧等等,这无疑是最好的传承教育。正所谓见多才能识广,这样慢慢地才能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才能真正初步具备一个鉴赏者的要求。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以自己的创作示范为例,引导学生艺术创作,同时把一些艺术审美的规律和法则在实践中穿插讲解,这样就生动而有内涵,有说服力,如果只是一味重复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学生是不大对艺术品、美术创作感兴趣的,教师也就很难把这个课做到扩展和结合教学实际有所创新,也就不可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艺术的研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往往是对上课老师本身的艺術思想和感兴趣的东西开始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4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健美操;课堂教学;艺术欣赏力

健美操包含了运动、艺术美等多种元素,是一种集体育、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运动项目。进行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够锻炼形体,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

一、健美操教学中艺术鉴赏力培养的重要性

健美操是一种力和美结合的运动项目,包括了舞蹈、音乐、体育、美术等多种学科,其艺术鉴赏力是非常强的。在高校体育中,健美操是一项很重要的选修科目,受到很多大学生的欢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健美操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不同,健美操教学不仅要通过健美操的操练来锻炼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健美操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在健美操运动中,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不断体会到优美体态和挺拔身姿的感受,不断追求更优美、更悦动的健美操,最后达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这样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而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健美操锻炼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美丽灵巧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的方法

1.加强学生对健美操艺术美的理解

要想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鉴赏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健美操中的艺术美。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注重健美操动作的教授,而是应该更加注意对健美操艺术美的理解,多对学生讲解健美操中的艺术美、动作美,加强学生艺术欣赏。在教课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美和创造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健美操视频或是相关影片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健美操动作内涵的理解,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会健美操的动作,而且还能够体会动作本身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健美操运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升。

2.改变健美操考核方法

要提升学生健美操艺术鉴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和感受健美操的艺术美,还应该从考试方式上进行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考查学生健美操动作的熟练程度,而没有对健美操中艺术美进行考核,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健美操的运动动作,而忽视了对健美操中艺术美的感受,因而高校中的健美操课程应该改变考核方法,考核学生的艺术欣赏力,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加强对健美操艺术欣赏力的重视。教师可以加入艺术欣赏或是艺术表现部分的考核,对学生对健美操艺术美的理解进行考查,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和体会健美操中的艺术美,加强对健美操中艺术鉴赏的学习,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而在考试上教师要注意不要用刻板的答案来考核,而是应该重视学生自己的理解,对于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理解,教师应该进行鼓励,激励学生不断自己去思考健美操中所蕴含的艺术欣赏。

3.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在平时多浏览和学习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健美操中的艺术美。同时,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行健美操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消除对健美操学习的紧张和困难情绪,在和谐的课堂中学习健美操知识,而这样的教学环境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发现和理解健美操中的艺术风韵。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进行健美操学习的关键,优良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健美操中所包含的艺术。因而高校应该重视健美操教学,支持健美操教学的硬件建设,不断加强对健美操场馆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干净、明亮和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也更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将环境和健美操学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健美操的艺术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健美操深受现代年轻大学生的喜爱,既富有跃动感,又有锻炼身心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让学生加深对健美操中艺术美的理解,更多地发现健美操的艺术美,同时通过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也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管珈艺.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3(34).

第5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学习;建议;思维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以助大家适应高中学习,尽早进入数学的天堂。

一、数学的本质是思维

它在内体现于人的思想,在外表现为解题的“通法”,即解决一类问题都适用的思想方法,同学们在课堂以及练习时,无论是通过老师的渗透还是自己的亲身体会,应注意总结老师的讲解及参考答案中所蕴含的通法,将知识学透,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尽早地完成思维的培养提升。

二、学好数学的关键是方法

题海战术早被大家扔到了阴沟里,但不做题或做题少是万万不行的。在题量与效率的矛盾中,同学们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堂―练习―总结―课堂这样一种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下面对此加以阐述:

1.提高课堂效率

除了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这些之外,在学习新知识的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带着问题听课,同老师一起剖析知识,得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课堂是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浓缩,课上练的例题不容忽视,它既可及时巩固知识也可对数学思想进行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学生课上对某个环节没有听懂,下课后应及时请老师将这些疑难解决掉。即使没有疑难,课后也应先将这一节课的知识重温一遍,将记下来的例题再做一遍,这样才能学得扎实。

2.抓好数学练习

做题的时候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浪费时间又不能扎实掌握,做题时应先做简单题巩固知识,提高熟练程度,再做难题以深化对知识的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3.及时总结,学思结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天的学习作业、练习完成了的时候,就应该总结了,总结是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这样,我们的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而不是学一点忘一点,到头来什么都没学透。

三、时刻保持学习的高昂热情

有些同学可能会惊讶学习数学为什么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说白了,习惯成自然。当课堂―练习―总结―课堂的流程成了习惯,数学的学习就会变得很轻松。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6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教”数学,“学”数学,“做”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32-02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主动者,学生是知识的获得者。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

现代教育学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明确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数学教学中“做”的重要。

1 “做”数学的含义

“教学做合一”是指“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同时,陶先生还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上,在做中学的是学生,在做中教的是教师,我们应在做中求进步。先生还讲“做含有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产生。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破坏。”细细品尝先生的论述,我们定会有这样的感悟:先生所讲的“做”,其实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从中可以看出:“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创新,从而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怎样“做数学”?

怎样让教师的“教数学”和学生的“学数学”的过程都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2.1 教师变学生——“做”数学的前提。

陶先生一贯主张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要剔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变敬重,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变成协助。 

比如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我们变纸上谈兵,为师生合作。用一些简单的物件一起制作一些教模,通过直观教具,让学生从具体的物体当中切实感受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里,愉快地接受知识,通过“做”,“教”和“学”都得到提高,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友谊。

2.2 教学生活化——“做”数学的关键。

要让师生真正能“做数学”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自主实践经验,自主创新。教学生活化就成了“做”数学的关键。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化,那么,怎样做到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2.1 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熟悉,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函数》部分时,教者可以联系我们当地的GDP、CPI,重大工程的建设,了解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身边的事,身边的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是生活的道理。

2.2.2 例题生活化,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很抽象的东西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讲解《集合》知识时,它与中文中“集合”的概念完全不同,这时我们教者就可以以所在班级为例题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把“集合”的概念弄懂、掌握。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线线平行、线线垂直”位置关系时,可以结合我们身处的教室里黑板的边框线、教室墙角线、天花板边框线所在的直线间的关系为例题来讲解,通过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学生也就学会了,学活了。

2.2.3 练习生活化 ,凸显“做”数学的价值。

师生共同“做”数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面积、体积等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下自家的室内各房间的实际面积。再比如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自己编题,相互检测,分有序和无序,再变通一些条件编出不同的问题,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素材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目的是为了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更有趣。

2.3 思维创新性——“做”数学的目标。

无庸置疑,“教”数学、“学”数学和“做”数学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做”数学,而“做”数学的中心是创新。教师变学生,教学生活化,还仅仅是为“做”数学创设条件,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教学效益,发挥出学生内在的创造力。

为此,我们要把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类似于数学家的探索、创造过程。从而激发探索意识,养成探索习惯,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公式,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列。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同时也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特点。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公式。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分别为:an= a1 +(n-1)d 和an= a1*qn-1。

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做”数学,学会创造,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亲身经历,记忆深刻,知识点也就灵活掌握了。

数学学科教学一般都可以用“做”数学的方法进行“再创造”,它可视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不断实践“做”数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也深刻体会到从“教”数学和“学”数学到“做”数学的重要,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美术鉴赏;科学教育;科学精神

科学和人文是一对孪生姊妹,构成了人类文明殿堂的基石。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科学素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是现代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认为,美术鉴赏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质的同时,不应排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美术教学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现代人格的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进行了科学教育的渗透,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学习艺术家的优良科学品德,树立科学精神

世界著名的艺术巨匠均是人类的精英,他们传奇的经历、激进的思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品德和光辉的形象往往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以巨匠为榜样,激励自己积极上进。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艺术家的科学品德。

在鉴赏学习《走进具象艺术》一课之《蒙娜丽莎》时,我首先深入观察作品,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画家力图使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然后研究其善于运用光学与透视学的方法来描绘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用明暗转移法更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与凹凸感。除了作品之外,对于达・芬奇本人,学生一般也都略有耳闻,笔者然后根据学生对达・芬奇的初步了解,引导他们从多方面认识,提出问题1:“你除了知道达・芬奇是一位艺术巨匠、天才画家之外,还知道他在哪些领域有突出成就呢?”同学们非常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共同描绘达・芬奇:还是“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等,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提出问题2:“你认为达・芬奇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呢?”引导学生剖析达・芬奇除了先天聪颖之外,更多的是勤奋、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毅力与恒心、探索精神、造福人类的献身精神等。并深刻理解达・芬奇能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待科学,以科学家的思想方式审视艺术,并努力使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为人类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

二、解读美术作品的科学内涵,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比如,在学习鉴赏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介绍几千年的中国建筑文化符号――斗拱时,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其衬托出深远、雄浑的屋檐,体现出建筑雄强而壮丽的风姿,与古希腊的柱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建筑语言的功能与原理:斗拱在力学上将单点支撑变成了多点支撑,斗拱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保证了建筑结构上的安全。

三、探究科学技术在美术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说过:“当科学被应用到技术领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革命。”如果脱离科学技术的作用,美术只能是缓慢发展的,科技与美术之间没有鸿沟,科技与美术相得益彰。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在不断揭开美术发展史的新篇章。

如远古时代只有石凿技术,所以产生的岩画壁画粗犷豪放;正因为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产生,彩陶上面才留下漂亮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形花纹;正因为冶炼技术的发明,人们才可以铸造出司母戊大鼎;19世纪的物理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法国化学家谢弗雷尔等人对光和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许多新的色彩科学理论,有力推动了绘画色彩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印象派绘画应运而生;19世纪工业技术的高度发达,让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能屹立百年而无恙;榨油技术的产生使扬凡・爱克兄弟发明了油画颜料,达・芬奇才留下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

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家贝尔纳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如果我们将艺术看成一种视角,科学是另一种视角,那么这两个领域提供的视界会使人类不断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人类的思想和精神飞得更高更远吧!

参考文献:

[1][英]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张岩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科学素养的设计:21世纪科学教育书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第8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高中物理; 应用探索;

随着现代社会教学条件的不断改进,信息化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运用到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使学生以往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易懂起来,从而为拓宽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就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图文结合的物理课件激发兴趣

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而采用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物理讲解,没有各种配图的说明使原本丰富的物理知识变得索然无味,从而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将信息技术普及到高中物理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黑板展示课堂教学模式,制作丰富生动的物理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形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授课,强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程度。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对学生进行课堂教授,在进行问题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在屏幕上分别放置一张工人运沙子的图片、一张学生推墙壁的图片、一张田径运动场上起跑的照片,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图片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摩擦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将自己理解的摩擦力的图示画出来,然后让其余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在运送沙子的过程中,车轱辘与地面、人的鞋子与地面都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存在物体才能进行运动”。有学生说:“人在推墙时由于墙的重力太大,人给的推理小,因此脚下的摩擦力不足以引起墙的移动。”对于最后一张图片所展示的内容也是脚下、和手的摩擦力使得人在起跑时获得不一样的初始速度。利用物理课件,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将重点内容进行不同颜色和加粗的标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到标红或加粗的字体,就会自觉重视学习的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二、融入物理情境便于学生理解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微观和宏观的理论及实验,其中具备许多无法用眼睛分析理解的现象,如果学生的思维程度达不到要求就很难理解某些知识点,更谈不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以致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就能够突破这些难以捕捉和察觉到的界限,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进行可视化,并通过屏幕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和现象,提高教学效果的理想化程度。

例如,高中物理体系中存在的许多微观与宏观的知识点,电压、电流、电磁场以及物体产生的向心力、离心力这些都是被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教师就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此进行可视化的转换。在学习《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这一章时,经过之前所学,某个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外力,因此存在一定的加速度,教师用视频展示小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到的力,并结合视频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就能对这一章的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如在学习电流与电压这些概念时,对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移动这种抽象的知识无法进行具体的想象,运用实验学生也无法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情况,而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使这些物理现象变得形象化,利用视频将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进行演示,使学生通过观察电荷定向移动的视频对电流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刻的理解,对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真实的还原。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辅助演示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而发现总结出来的,而现在多媒体所具有信息含量大,展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协助教师对课堂上的实验进行再现,使学生通过多媒体屏幕观察到实验的画面,并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动手实验。对一些由于实验器材受到限制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实验步骤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效果。

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使学生在观察教师操作并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教师准备毛巾、棉布、木板等三种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按照实验的要求将斜面与不同粗糙程度的材料拼接在一起,将斜面高度调整至统一。教师将这些放在视频的展示屏前,并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自己的操作步骤进行放大,学生在屏幕上就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教师的操作,然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刚刚要将斜面调至同一高度?”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印象,进而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变量的控制。学生通过屏幕中展示的在不同粗糙面上的小车行驶的不同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一过程参与到课堂实验中,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更高水平的授课,通过展示杠杆平衡尺、浮力工具、电路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对于现阶段物理实验室中缺乏的器材,教师也能够利用多媒体的3D画面进行演示,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率[1,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他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中死板抽象的缺点,填补物理课堂枯燥乏味的短板。利用不同的现代化技术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通过借助教学PPT为学生展示物理情境、辅助教学实验等方式,极大提高了高中物理课堂灵活度,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化,为学生展现了物理世界的强大魅力,从而为探索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关键词】艺术实践 舞蹈 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23-01

1 引言

舞蹈教学需要实现对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对舞蹈学习者而言需要在课堂以外来拓展自身知识,实现艺术潜力的开发,这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担负起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学习的责任,将教学纳入到社会实践中,切实提升学生舞蹈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2 艺术实践对学员艺术表现力提升的作用

舞蹈主要训练和表演场地是在舞台之上。但是不可否认,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提升需要学员自身修养和对艺术领悟深度和广度的良性配合,舞蹈教学包括的内容应该配合这种教学目标,即在,实际表演教学的同时加入论文、编导和创意培训等的内容。这些都可以对进行舞蹈学习的学生增强对艺术的理解领悟能力,综合而言这些艺术实践锻炼的正是学生艺术的表现力。

2.1积累知识,提升艺术表现力

对于过于侧重实际教学指导的课堂,一般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这主要源干学生主动学习机会的缺失。艺术实践比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机遇,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参考实践比赛,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为成表演能力,将知识通过实践积累,不断固化。

2.2增强模仿能力,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艺术作品具有思想内涵,因此在表演中要饱含深情,融入感性思维。舞蹈艺术实践可以增强对情感和自然生活的模仿能力,很多艺术作品均源自生活,一些动作也是从生活中的劳作动作演变而来的,风靡世界的骑马舞,大多数动作就来自于骑马动作,加入节奏音乐来实现表演性,一些类似舞蹈采风的实际,能够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原味思想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激发灵感,增强学生表现力。

2.3提高学生创作、表演、欣赏能力,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对于一些思想性较深的舞蹈作品,仅靠讲解很难使学生得到实际的艺术感受,需要使学生实际走向自然,增强表演能力。因此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开阔眼界的一个重要机会,可以实际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提升他们的个人品质,表演者自身的品质提升了,其表演固然艺术表现力更强,创作能力也能得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