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大语文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语文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语文教育论文

第1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一、通识教育简析

目前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教育。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尤其是两次经济衰退的危机引起西方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并竖起通识教育的大旗,为后来近半个世纪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响至今更为显著。中国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方式而言,从孔子开启教育之后,经几百年发展其实已经有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历经各朝的变迁,中国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获得较为长足的发展,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性的大师与大学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人文氛围浓厚,重文轻实,并且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中西通识教育相同点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国早期教育的六艺和西方早期通识教育提倡的七艺有诸多的相同点,并且中西通识教育的目标均定位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质课程为主体。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也是居于人文素质类首位的课程。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然而无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还是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高校排名情况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道出了几千万中国高等教育师生的心声。大师与大学之“大”历来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又都殊途同归地承认“大”之底蕴是文化体系,或者说是知识体系的问题。哈佛的学生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对本国和外国古今文化精华的系统性把握,进而有了精准的判断和引领,便是得益于该校近三十年的通识教育。民国时期我国的教育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辈出,学术精神令人振奋,究其根本得益于当时母语教育的重视和对通识教育的推崇。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遭受的打击和摧残人所共见,当下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呈现荒漠或泡沫状态。曾经民国时期的中国是靠母语教育为民众打开了启智的大门,也是靠语文打开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门,而在当今再次面临的精神荒漠阶段,我们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语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的综合性人文课程。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识教育来竖起呼唤民族文化崛起、呼唤民族文学觉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础与社会号召力实在堪忧。这在众多高校呈现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母语教育中可见一斑。虽然众多的高校都在试图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但中国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首先不是考虑“人”的问题,而考虑的是课程数量和学习的时间搭配,只有极少数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基本知识的检测并分类施教。由此可见,我国通识教育处于尝试阶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辐射性与开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学语文这个核心来拓展通识教育体系则是科学可行的途径。

二、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依据

首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能适应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其融汇性特征足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探索,如何满足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素质需求也是各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二者其实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所有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思维,所有引进的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几乎都忽略了或者说在掩盖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层次性或者说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问题。美国和欧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适应中国所有的教育土壤,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认,哈佛、麻省的通识教育效果与经验的确让人钦佩,也的确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顶尖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俗称的一本、二本、高专,这样的现实建立在学生高考之后的自动分层。这种分层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能力、素质和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分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的融汇性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文与素质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其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丰厚的文化蕴含足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举步维艰,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质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国地域广阔,所带来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甚至生存哲学等方面的极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相对较短,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复杂,但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纵横交错,西方思想上的开放也令通识教育的各类知识易于相互贯通与接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连基本的日常语言几乎都需要重新学习的大学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这是不能持乐观态度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须走西方通识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现成的大学语文的平台塑造通识教育的实用性构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已经为大学语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子,也为大学语文打下了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足以让其担负起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学语文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这也令其具有通识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当今教育界,无论是借助网络平台,还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大部分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识教育的核心观念都是两个字:全人。而学做人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中国名言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需要各种亲身体验,如情感、诵读、演说、写作、心理等。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质受到挑战,教育中大量的教育过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识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们自然会失去对通识教育所谓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细研读有关西方的通识教育经验介绍和教育过程,笔者发现西方通识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读与研习,教师基本上不讲课,多是以学生自学和助教辅导为主。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在中国的孔子时代,也是中国教育的启蒙时代。现在的中国高校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呼唤返璞归真,做到用简单的方式去挖掘深层的文化和文学精髓,在回归传统中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关于人性与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进行人格完善和创新思维培养,这也是大学语文可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台湾著名通识教育家黄俊杰先生曾对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这样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意义。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人的连续体,它既是‘身心连续体’,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个有本源而与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来的人。”由此可见,黄教授在基于对儒家传统精神研究的基础上又整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深刻领会到当前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复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台湾的国学教育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瞩目,通俗地说台湾的国学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陆的语文教育。台湾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奠基、关联、辐射等功能,其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哲学已经成为台湾学人的共同信仰。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台湾的国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脚点。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若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和涵括的精神内质与哲学思想,都必须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重新整合,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禀赋进行与当今社会人文素质需求相吻合的调整。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大学生的学情现状简析。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大学生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根本变化:一是身份社会化。从中学到大学,是大学生真正社会化生活的开始。虽然大学仍然是学校,但已经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切实的社会化身份。他们开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角色选择极少受到家长、师长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动竞争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竞争,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典型的社会消怠情绪。二是生活独立化。目前许多高中在毕业前夕会举办成人礼,让学生通过成人礼感知自己的成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从大学开始的。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大多数甚至离开家乡,大学求学的日子从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启动了独立的模式。在脱离依赖的初期,大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茫然期。大多表现为失去目标、生活失序、沉迷玩乐、心理空虚等情形。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据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遵循一个一致的程序:公共课程在先,专业课程在后。这样固化排课的后果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基本上是思政课泛滥,外语课扎堆,大学语文课跟风。对那些刚刚从高考过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绝大多数都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种重复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基于我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和本科生普开的现状,教师们进行了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后期的影响效应。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大学语文课程大致分为四大块:导言——审美教育——爱的教育——结课讨论。课程将不遵从教材的编订次序和文学史的历程,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讨一些语文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审美教育和爱的教育板块中实行专题式教学,审美教育分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体悟之美、创造之美5个专题,爱的教育大致分成爱家、爱国、自爱、爱侣、爱人等5个专题。这些板块与专题都应用通识教育的思维与理念,一方面侧重人格的健全。如爱人教育将从爱的哲学及爱人的正确方式导入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引导学生将爱建立在尊重与生命的基础上,将施爱与受爱置于正确的三观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汇思想,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进行创新梳理与组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学尝试。如在体悟之美的专题中精心选用悲、欢、苦、乐四种情绪,分别以音乐、画面、文字、讲述等形式体验情感的触动。在这些情感体验中回忆或结合文学篇目进行共鸣情感感受,尔后辅之以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寻求智力与精神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阅与思考。这些教学的方式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积极探究,深入钻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上得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是人学,追求美,追求艺术境界,追求精神愉悦。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其知识性与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显了它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性差异,也铸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创新水平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效能。这些效能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培养一个完整人、一个健全人的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来一段长时期内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作者:李婷 单位: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陈琦.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与特点[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56.

[3]李曼丽,汪永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究,1999,(1):96-101.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7):142-148.

[5]刘刚.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12):32-33.

第2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一)大学英语教材中英美国家意识形态的色彩浓厚

英美国家一贯实施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特别是美国在谋求“全球霸主”的道路上不惜利用文化渗透的手段改变他国公民的政治取向与价值观念,最终达到影响和控制甚至颠覆他国政权的罪恶目的。语言是交际和知识传播的工具,在当今时代也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霸权的有力载体,借助英语中包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使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不自觉的认同和接受。另外,英语教材中大多以英美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为内容,甚至存在带有强烈政治意识的词汇。

(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为“90后”,他们大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缺乏深入透彻的了解,他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抱以漠视和批判的态度,却盲目崇拜和推崇西方文化与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且缺乏科学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此外,当代社会存在的分配不公与贫富差距现象致使部分学生出现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理应成为实施者;英语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英语教师理应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德育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

(三)英语教学的功利性倾向明显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充满了浓郁的功利主义色彩,学生的学习目的或为考证,或为读研,或为职称,或为出国,或为增加就业筹码……大部分学习者仅仅关注英语的实用价值;大学英语教学中亦是如此,很多学生抱着获取学位证、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就业等功利性目的学习英语,缺少对于语言自身文化魅力的追寻与探索。

(四)大学英语教学误区

英语教学界存在“大学英语是工具”的认识,导致教学中普遍重视技能性与操作性知识的传授,也就是“听说读写译”能力;很多英语教师重在教学语音语法、词汇讲解、怎样顺利通过等级考试等内容,忽视了语言的育人功能,导致英语教学死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丧失,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谈英语“色变”,讲英语“卡壳”,英语教学的深度和感染力极度匮乏。

(五)德育渗透是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途径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语法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讲授,导致教学无热情、学习无兴趣,学生的学习模式单一且枯燥。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必将促使教师重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给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提出有效的整改思路。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英语教师的榜样示范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需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以真诚的从教态度、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使课堂教学不再索然无味,令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教育。另外,英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在生活中关心、在学习上指导、在情感上帮扶,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待之以诚、勉之以恒,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英语霸权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涌入,中国文化呈现“失语”的状态,晨读学英语、宿舍听英语、自习做英语……一些学生过于关注中国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把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原因归结于文化,从而盲目地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贬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很多大学生都无法运用英语介绍、传播和宣扬中国文化,他们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跨文化的英语交际,使学生既能运用英语流畅地表达西方文化,也可以讲解中国文化,一定不能因为强调国际和全球视野而忽视了本土立场和本国文化。

(三)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希望的灯塔,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引领人生的航向。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带给他们前进的力量,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勤勉工作、刻苦奋斗,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英语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及道德理想,进而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和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养成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学生关心集体、乐善好施,使个人主义服从集体主义,实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辨证统一。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他们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成长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严重等问题。在王守仁主编《实用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三单元TextAMyFirstDayatMcDonald’s一文中,主人公第一天在麦当劳上班,由于她不能熟练使用收银机,一位总是对“临时工”特别关照的麦当劳工作人员便帮助了她;如果没有人对她施以援手,可能导致她错误地输入食品金额。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教育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勇于承担责任,以大局为重,乐于助人,讲诚实守信用,懂感恩会报恩。

(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育大学生养成世界眼光、具备国际知识,又要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他们在坚持民族价值规范体系的同时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努力成为“有根”的世界公民。从本土性视角看,“有根的世界公民”指人们在热爱自己乡土的同时更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全球性视角来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仅能传承民族精神,更能够欣赏和借鉴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努力做到为我所用。

三、结语

第3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及与大学体育的关系

(一)终身体育的由来

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的教育家保罗•郎格郎在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终身体育这个概念。我国终身体育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且经验还不够丰富。

(二)终身体育的概念

针对终身体育,国内外体育理论专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国外体育理论专家比较倾向于将终身体育定义为人的一生坚持接受体育教育,并进行体育锻炼。并把终身体育的含义分为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是指人的一生都接受体育教育,并坚持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和对于体育的热情,并能够依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长期的、有效的、适合自己的练习计划;另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人们通过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信念来影响其一生的体育行为。国内体育理论专家将其定义为:终身体育是指人通过接受阶段性的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育伴随一生。终身体育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创新和进步,它是将终身教育的理论应用于体育教育的创新成果。终身体育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在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体育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自己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应用在学校学到的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坚持锻炼身体,进一步增强体质,并且针对社会体育活动要具备应有的组织和裁判能力,使体育伴随一生。

(三)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

大学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它是体育教育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做好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大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最重要场所,大学的体育教育的设施、项目、课程设置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步出校门之后的社会体育而制定的,其一般都具有周密的时间计划和课程强度安排,这对于学生培养体育热情、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知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将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体育教育的前一阶段,它衔接着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其体育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体育锻炼。因此,做好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前提与保证。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各项体育活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终身体育教育开展以来,我国各大高校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健美、太极剑、中国武术、跆拳道、体操等体育项目,新增的体育项目进一步满足了学生的体育爱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2.灵活的教学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避免了传统的强制性课程安排、不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不考虑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考虑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其课堂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学生通过自选体育课程的方式与和自己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会更容易、更高效地掌握体育技能和方法,在课下还可以与同学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必定会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丰富的社团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大学中的社团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关体育活动的社团也越来越多,社团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内容越来越新颖。这些社团,如滑板、街舞、轮滑、台球、拳击、健美操等,它们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学生们通过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在各种竞技比赛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相关方面的体育技能,又能在组织这些社团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在自己步入社会之后的体育实践中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在社团之中,学生们又可以结识很多与自己有着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这对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意义重大。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角色,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授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教学内容只针对考试范围,同时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只注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部分,而忽视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导致终身体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学生没有端正对体育教育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学习好专业知识就足够了,对于体育教育根本不予重视,没有把体育课程当做正规课程来对待,参加体育教学完全出于一种随便、散漫的心态,有些男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不进行体育锻炼;女同学则整天担心体重增加,又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于是采用节食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导致营养不良,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基础设施不全

有些大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或没有真正理解终身体育的理念和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削减或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以节省办学资金,这使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甚至因基础设施配备不完整,或经费不足而无法开展部分体育课程。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体育课程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基础设施配备不全,必然会导致师生的部分体育教学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基本要求都无法满足,更无从谈起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教育。这将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得终身体育教育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3.考评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时只注重学生在体育考试中,相关课程的运动技能是否达标,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提高了体育热情,增强了身体素质,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树立了终身体育观,这是一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表现,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差异,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比较好,那么其掌握运动技能的速度就比较快,可能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在体育考试中拿到优秀的成绩。相反,有些学生本身体制就比较弱,或体育水平比较低,可能其经过刻苦努力,体育考试成绩也不够理想。因此,如果只单一地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标准必然有失公平,也不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提高重视程度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实践者,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树立终身体育观。并且要对学生做好正面教育与引导,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促进其增强体育锻炼,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勤于锻炼、乐于锻炼。教师要改变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也要注意讲解知识时语言的生动性和动作示范时动作的优美性。另外,教师要多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其学习信心,对于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千万不可讽刺挖苦,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3.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负责,更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能,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意义,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要提高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得随意削减、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与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交流,进行专项资金申请,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体育教学仪器、设备等,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高校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掌握学生体育水平,并针对其程度完善下一步的教学方案。高校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要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将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加入到考核机制之中,使考核机制能够反映学生在体育教学整个过程中的心理、身体、技术水平、体育意识等多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教师要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个性化的主体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辅导。

四、结束语

第4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必不可少。从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认为老师是自己的指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接触,就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们大都认为英语教师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包括了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四种知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基本都具有所教英语学科专业知识的本体性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而通识性知识和实践性的掌握情况则参差不齐。高校英语教师对英语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我们课堂中讲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游刃有余,在适当的时候也加入了各国文化,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较为专业的礼仪知识及其实践性知识较为缺乏;而有一定专业礼仪知识并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往往少有能承担英语教学工作的。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谓“双师型”教师师资的缺乏。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的路径

目前,我校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根据教材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的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文化拓展等板块。现以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实施国际礼仪教育。

(一)读写方面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注意到了各个单元的重难点,比如语言知识面,语法结构等方面,往往忽略了其中渗透出的礼仪知识,那么我们该怎样具体实施呢?教学内容Unit5讲的是李娜,关于网球运动的。我们在引入课文时肯定会提到大满贯四大赛事,那么为什么参加温网的运动员都要穿上白色网球服?为什么运动员在进入或是离开球场时,男运动员要行鞠躬礼,女运动员要行屈膝礼呢?简而言之这是温网一百三十七年发展历程中一直坚持的传统及其英国传统的皇家礼仪。对这些内容的介绍让我们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国际礼仪知识,促进相互了解。再以为例,该单元主要内容为肢体语言。我们根据SectionB的三个小故事引出不同文化背景里不同的肢体语言,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圈,其他三个手指伸直或微微弯曲的手势(OK手势)。在日本人看来这是“钱”的意思;而法国人认为是“毫无价值或是零”的意思;突尼斯人则认为是“傻瓜”。再比如:我们在交谈中是否都是“点头Yes,摇头No”,目光是否应该一直注视着对方,谈话时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因此我们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才能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礼仪,体现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那在实用写作教学中,我们又有哪些地方可以融入礼仪知识呢?比如Unit2SectionCBusinessCard,我们需要学习名片的构成,中英文名片的区别及使用。其实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掌握名片的使用对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加有用,所以在基本掌握名片之后,跟学生们谈谈名片礼仪是非常好有必要的。比如我们应该怎样接收和递送名片,在接收和递送名片时该说什么样的客套话,递送的顺序该是怎样,接到名片后读名片时应该重读哪些部分的单词……如果将在学习英语名片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这一系列的礼仪知识,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今后也会更加实用,符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原则。

(二)听说方面

在听说教学中,以第一单元说的部分“问候”为例。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礼貌的问候用语及其回答方式,在学习了英语语言表达之后,我们还应该给学生补充我们见面问候时会肢体语言上应注意的礼仪问题。例如我们的握手礼,时间一般应控制在3-5秒钟,特别要注意的是谁先伸出手来:如果对方是长者,领导或是女士则应该等到对方伸出手时再与之握手。除握手礼外,通常还有鞠躬礼,拱手理,吻手礼,合十礼,挥手礼及贴面礼。不同的国家习惯不同,禁忌也不同,如果违背了当地社会风俗习惯,也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三)文化拓展方面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文化拓展相关知识是我们学校英语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途径。按照教学计划,本期文化拓展内容包括:茶文化、中国菜系、感恩节、万圣节及圣诞节。那么在介绍茶文化本身时,如果能对比讲讲中国人喝茶与英国人喝下午茶相关的礼仪知识,相信在茶文化的教学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介绍西方节日时,如果能顺便介绍一下西方国家在过该节日时的相关礼俗和禁忌,那么我们的文化拓展就能“拓展”得更加全面一些。

三、结语

第5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者能独自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选定恰当的学习途径,监控学习过程,合理评价学习效果并及时作出调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影响。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从培养学习动机和信心、训练策略的使用着手。而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独特的魅力和视角,从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学、教育、人文风俗等方面,生动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和高贵的人文精神,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指导学生课外自主查阅相关信息,师生互动共同发掘课程内部各种人文信息的丰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对自身、社会以及世界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导向,以人文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自主学习理论等为指导,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1~2册)教材为依托,以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在2012级四个普通平行本科班(共122人,实验组60人,对照组62人)中分别设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其实施为期一学年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教学。

2.研究实施

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选料的权威性,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实施前测,材料都用学生未做过的CET-4全真试题。实验前,用2011年6月的真题对两组学生进行前测,并按比例以100分计算成绩,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访谈,了解错误的原因以及两组学生的英文及文化知识水平,测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分析前测数据及访谈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后,两组学生于2013年6月参加后测,此次用的是2011年12月的真题,操作方式与目的与前测一样。然后,在两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0人进行访谈,了解人文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发展的影响。最后分析整理收集的数据,评估实验成效。实验中,在实验组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人文教育,对照组则按常规教学,不刻意对其进行人文教育。教学中借助教材的人文知识内容,通过课堂文化导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多渠道资源查阅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信息,并作纵横拓展。在随后的课堂中分享探讨、辩论、比较,后期不定时回放、检测,督促学生对教材内涉及的人文信息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其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经济、教育、历史等领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价值观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后测成绩统计按100分计算,并将得分划分为五个段: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0~59分和50分以下,其中70分以上为高分段,60分以下为低分段,60~69分为中分段。然后,统计各分数段得分人数与比率,并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组60人中80分及以上有17人,占28.33%;70~79分有22人,占36.67%;60~69分有13人,占21.67%;50~59分有5人,占8.33%;50分以下3人,占5.00%。对照组62人中80分及以上有12人,占19.35%;70~79分有16人,占25.81%;60~69分有14人,占22.58%;50~59分有11人,占17.74%;50分以下9人,占14.52%。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两组得分人数在高分段和低分段差异显著,而在中分段很接近。高分段中实验组得分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80分及以上段高出近9个百分点,70~79分段高达11个百分点;而在低分段,情况则相反,对照组在两个分数段都高于实验组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对英语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四、访谈与分析

1.英语学习兴趣

访谈表明,两组学生普遍对英语和英语传承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实验组表示课程学习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且学习后兴趣更浓。另外,从受访者英语基础及四级成绩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英语课程及英语文化的兴趣更强。这也折射出英语课程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英语基础不好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传达的人文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英语及其传承的文化的兴趣。

2.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对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进行了访谈。对照组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在英语学习中带有考试合格、便于找工作等功利性动机;实验组受访者也承认在开始课程学习时,动机与对照组相似,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加上教师的指导,他们逐渐产生了对英语的热爱,用英语交流会话等内部学习动机,并认为只要持之以恒,“通过考试”等不过是英语学习的副产品而已。可以推断,实验组实施的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喜爱,进一步认识英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内部学习动机,进而推动学习者长期、自主的学习。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当问及“你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频率?如看英文图书、浏览英文网页等”时,实验组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他们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计划能力;同样,在自主学习途径的选择上,实验组的选择更多样,且大多数受访者承认能从英文阅读材料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在自我监控方面,对“你是否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任务?”的回答,实验组有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通常能”,这高出对照组25个百分点,而认为“开始可以,后来放弃”的为15%,比对照组低20个百分点,这表明实验组有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更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自我调整方面,实验组对“如果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任务,你如何调整?”的回答也更全面,且自我调整形式更灵活主动,能有意识地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多方面进行调整;在自我评价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多数受试者均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四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相符。总体来看,实施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元认知策略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更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研究参考付永钢(2003)等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对学生在时间观念、会话原则、非语言交际行为等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交际失误的问题进行访谈,检测实验组人文教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在回答“上课、工作或开会迟到几分钟,你心里的感觉?”时,实验组受访学生回答“十分不安”的比例高出对照组15个百分点,可见,实验组的时间观念更趋近英美人士的时间观念,但对于接触英语及跨文化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时间观念仍过于保守。在会话原则方面,当问及“英语人士请你吃饭,你的饭量太大,当主人问你要不要时,你会”时,实验组回答“想吃多少就要多少”的学生明显多于对照组。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实验组学生对“当你坐着与英语人士谈话时,该不该跷二郎腿?”的回答,更接近于英美国家原则,虽然好于对照组,但正确率仍较低,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是比较复杂和隐蔽的。在教学中应进一步重视英语语言使用者的非语言交际信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

4.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一问题的访谈从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感受开始,实验组受访者普遍认同这样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因而学习更加“自主”、“有趣”,有学生甚至提到“英语课程很享受”、“学习英语很快乐”、“文化差异很有趣”等。在人文精神提升方面,实验组80%的受访者体验到了“人文关怀”和“精神鼓舞”,而对照组仅有30%有此感受。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能使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对生命的关照和启迪,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同时,实验组对课程及跨文化交际理解更为准确细致,如有学生提到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能够学习国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国内不一样的生活理念”,“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国的文化特别之处,以及外国与中国不同的法律、生活方式,人们的习惯”等。此外,实验组还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批判思维能力,有受访者对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如下意见,“没必要大众学习,作为全校性小班开课,无学分,全自愿,全英文式会话课堂。”相比之下,对照组对课程开设的理解则较肤浅,如有人提到“为考试而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喜欢英语交际”,“英语应用广泛,能够提升知识技能”等。可见,实施人文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其情感和精神品格的成长,开拓视野,促进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五、启示

第6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一)人文素质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多高校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也许是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本就薄弱,价值取向更加偏向功利性。因此,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更加不均衡,人文知识的缺乏导致人文素质较低,而人文精神也就更加无从说起。当代高校人文素质与高校发展更像是“上半身”与“下半身”分离前进,让人担忧,人文素质教育更多是“贴在墙上”,而不是落在实处。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地像是一种辅的安排,学时与学分安排明显不足,甚至安排相关课程只是一种制度安排,流于形式。另外,相关投入少、规划乱、内容陈旧、形式刻板,大学生更多只接触理论,无法融入生活,这样只是一种资源浪费,对素质提高一点作用都没有。

(三)校园缺乏人文气息

对大学生而言,除了专业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不可或缺,是向学生展示文学艺术魅力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然而,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课余时间便放任自流。在数据化时代,许多大学生都将时间消耗在计算机、手机等网络平台,甚至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中国传统文化被弃之脑后。在这种形式下,很多高校却只注重单纯提升人文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创新,相互模仿。校园文化创建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格。

二、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文学可表现人类的文化性格特征

人类的文化是漫长而瑰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无数的璀璨明珠不断吸引人们的眼光,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而现代欧美电影的大量涌入,也给东方传统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争夺文化阵地,武器便是文学和艺术。因此,文学所特有的深厚影响力不可忽视。

(二)透过文学艺术可以透视人的心灵

优秀的作品总是会被世人传诵,究其原因,是它们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扎根于生活与历史,高度传神,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更深入透视人的心灵。人们的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大学生仍需要被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而这时学校给予正确的指导便有重大意义。

(三)文学教育是延伸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历史延续五千年,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体验。同时,传统文化包含很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此,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方面展示给大学生并加以引导,提升人文修养。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策

(一)变革思想,重置课程体系

高校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文学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素质教育投入,将文化教育课程提升到与专业课程并重的高度,重新设置学时学分。另外,可重新编纂系列教材,尤其是能凸显人文精神的优秀教材,尽力开展相关课程,让大学生能意识到学校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在全世界掀起“中国热”的时候,中国特色文化走向世界,而国内高校更加不能丢弃,应该将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作为神圣的使命,培养大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精髓,提升人文素质的责任感,铸就民族精神。

(二)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在很多高校也设置相应的文学教育的课程,最主要的便是大学语文,注重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但这并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大学阶段更加注重的。因此,文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学习文学作品的表面意义,更应该理解它的真正内涵,使学生的欣赏水平和人格魅力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文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把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发挥到极致,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改革考核机制

人文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人文精神是其核心,而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是其重要内容,对于人文素质的考察若是像传统的考试那样肯定是行不通的,人文素质教育成果更多的会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因此,考核机制的变革势在必行,对于文化教育的检验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例如,观察学生在平日参加活动时候的表现,也可以在平常教学中举办一些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各种考核机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观察其可行性,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为了实现人文培养的目标,大胆积极地探索都是值得的。

(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人文氛围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积极作用。文化课程的学时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相反,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培养的。因此,利用课下的时间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举办各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活动。比如,人文讲座、文学社活动、开办汉服社等,延伸文学教育空间,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文化方面的交流,拓展知识面,塑造思维方式。更重要的,要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其创造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又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四、结论

第7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反思”一词由来已久,从中国的儒家思想到西方哲学中都强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反观、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或行为观念。但最先对教学行为中的“反思”(reflectivethinking)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在1933年,他论述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能够使人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是个体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反复、持久和周密的思考。考文德希德曾说过:“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美国学者C.L.Posner也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单公式,Experience+Reflection=Growth(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总结了杜威、伯莱克等国外著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将“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和理性,是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总言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

国内学者将教学反思活动涉及的方面内容做了归纳,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7]Bailey等人归纳出反思型还有以下表现:审视、制定计划并试图解决课堂实践中的困境,意识到他/她带入教学的假设和价值观并对它们进行质疑,注意他/她所工作的学校环境和文化环境,参加课程开发,为学校的改变付出努力,为个人的专业发展负责。根据上述关于教学反思的内容和表现的总结,“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研究”教学改革项目对54位浙江树人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含专职和外聘)进行了有关“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多年龄层的大学英语教师是否有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行为、是否成为反思型教师。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紧迫性在受问卷调查的54位大学英语教师中,40周岁以下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79.6%;教龄在10年以下的有35位老师,占总人数的64.8%。这一结果也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朝气活力,同样也说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正处在事业上升阶段、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和紧迫性、更需要不断地通过反思提高自身水平。在回答“是否感到职业带来的压力感”的问题时,共有34位老师选择“经常感到压力”,占63%;另有35.2%老师会“时而感到有压力”;54位老师中只有1位选择“没有压力感”。同时受调查老师中没有一位老师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87%的大学英语教师共47人觉得“非常有学习的必要”。这两个问题都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对职业发展紧迫性的充分认识,明白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息息相关。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自主反思绝大教师意识到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以达到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在这些受调查的大学英语教师中30位老师认为“最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式”就是“自我反思”,占总人数的55.6%。关于回答问题“您是否会在课后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时,没有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选择“很少”项,所有的受调查老师都进行不同频率不同层次的教学反思;而且同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把反思结果运用到之后的教学中去。同时课下94.5%的教师会进行专业相关的学习充实自我,仅职业相关书籍的阅读就有79.6%老师能达到每周5小时。而所有的这些自动反思行为都与教龄、年龄、性别、职称、学位无显著性相关,P值均大于0.05,说明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整体都较具有反思精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不同程度的反思型教师。

三、大学英语教师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教育关系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过程都被赋予了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这时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焦点势必受到教学媒介的影响。(本项目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多媒体技术,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VCD、DVD(digitalversatiledisc)、电脑、网络等。)在大量使用教育技术和设备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思会有些怎样的转变和特征呢?大学英语教师是否已经适应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呢?教改项目继续通过研究上述54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内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来了解他们的教学反思。使用多媒体、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和设备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后,85.2%的受访老师认为备课时间有所增加;同时72.2%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的课件使用的反馈情况。最终54位教师中的52位认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课堂和课下网络平台的结合模式比传统英语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学习效果;88.9%的老师认为课堂内外的教育技术学习运用也促进了自身职业发展。85.2%的教师会根据不同班级的课堂反馈情况调整上课内容、课件制作、技术运用等;90.7%的教师会为了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查找整理教学资源;经常从网络获取资料的老师占总数的77.8%;其中资料以音频、视频为主,占各类网络资源的74%。同时通过SPSS相关性数据研究得出结果,年龄与教师教学资料的选择途径和形式、年龄与教学资料重组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7。反映出年龄越轻的教师更愿意通过互联网查找、多媒体使用、网络平台搭建等手段反思充实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更积极地不断修正教学资料。

四、结语

第8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是情感教育模式的关键点所在。没有情感的教育活动是没有灵魂,但要实现情感教育,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好情感的度。电大语文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学科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提高学生情感能力的重要实践。在电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出发,抓住其中的情感点,落实情感教育。在开展情感教育时,教师要乐于将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真实事例或者情景转移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在多个角度得到激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满腔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行调动,从而让语文学习的氛围得到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情,情感教育活动普遍具有明确的吸引力,能够感召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学生会因为喜爱自己的教师,崇拜自己的教师而成为学科学习活动的追捧者,从而提高自己的学科学习能力。在电大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通过落实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感化,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到语文学习中。只有学生具有情感体验,情感教育的特征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突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比如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以“扶与不扶”这样的话题进行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挑选一些经典事例,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公交车上老人摔倒无人扶身亡的新闻图片,给学生讲一下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社会实事。也可以将自己扶老人或者帮助他们的真事与学生分享,在自己投入感情的同时,唤醒学生的情感,促进良好情感教育基础的打造。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作文的构思与创作,有利于学生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促进写作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落实情感教育,创设良好语文学习氛围

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是促进情感教育实施的外在条件。教学技术水平,是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教学氛围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在电大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面对学生是具有情感知觉与体会能力。加强情感教育作用的发挥,老师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去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也可以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让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得到传达,从而促进师生距离的拉近,让情感教育的实施作用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比如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感地朗读活动,分角色对文章进行情感化朗读,自己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促进情感因素的扩大,加强语文教学效率提升。

三、结语

第9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音乐是一门感染力非常强的艺术,是以美育人、以情感人、以声音动人的学科,它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展现的是人类心灵的幽静、气质的高雅和道德情操的高尚。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等心理问题,音乐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愉悦作为教育目标的,优美多变的音符、清新悠扬的旋律、活力四射的节奏、极富生命力的曲风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在不同层面强烈的吸引着当代的大学生们。经常欣赏音乐作品和从事与音乐有关活动的人,都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稳定的心理,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也显得应对自如,因为音乐能够启动人们情感的闸门,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旋律轻快的音乐会让人精神焕发、心情放松;节奏鲜明的音乐会让人充满斗志、勇往直前;忧伤凄凉的音乐会让人无比沉静、心如止水;极富特色的音乐更会让人心情舒畅,这样的音乐,不仅培养人们高雅的气质,更是促进人们内心世界的和谐。鉴于此,作为普通高校的教育方,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投其所好,有计划的引导他们选择一些乐观、向上、积极、阳光的音乐作品,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开设音乐鉴赏课等途径,进行不断地品味和欣赏,为大学生们在面对各方面压力及难题的时候开辟一方心灵的世外桃源,帮助他们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控制力和心态调节的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音乐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

“德育和美育均是通过作用于人的心灵,触动人的精神,来达到使受教育者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作为美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感性去感染人、打动人、熏陶人,并将此种情感内化为理性认识,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动力。通过审美教育的熏陶,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天地,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理解、鉴赏等能力,在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的同时,也培养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正如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的那样:“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把音乐教育看作是一种道德力量,视作一种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让广大的学生自觉的按照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荣辱观,主动的调整各种关系,理性的应对各种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这样的美育教育效果是一般德育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必然更加切实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