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屠暮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种类型父母易养出不孝子(资料图)
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种
著名心理专家、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尹邓安说,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种。孩子潜意识里仇恨、埋怨父母,平时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触发后才会爆发出来。从廖天野发给《南方都市报》的《致歉信》来看,除工作压力之外,其与父母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婆媳相处的琐碎矛盾是他打骂父母的导火索。
尹邓安说,不孝子完全是父母培养出来的。特别是以下几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不孝子: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最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啰嗦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
包办溺爱的父母
父母包办溺爱,就是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孝顺的机会,让孩子心理变得越来越冷漠。
另外,廖天野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单位必须要将各种个性和情绪收起来。这种压抑积压到一定的程度,必会寻找宣泄的出口。工作中低调而温和,而面对最亲密的家人,却无法再继续“自我压抑”下去。
三种类型父母易养出不孝子(资料图)
父母应该学会“装”
尹邓安说,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
尹邓安说,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官大、钱多、关系硬,这样的人不仅绝对培养不出孝子,还会培养孩子的非道德行为。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体验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医院,并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道德体验感,今后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同样如此。所以,父母平时要试着让孩子为家里做点事,并及时称赞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行业英语 教师 发展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各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它的教育特点是“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要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引入相应的行业英语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为行业英语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又为行业英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
行业英语,也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是指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与其今后的职业相关的技能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其课程特点是紧跟市场、结合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基于此,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行业理论功底、全面的行业业务知识和行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且在本行业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二是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即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讲解行业知识,能够胜任双语教学。三是行业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行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其他相应的职业技能。四是行业英语教师还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定期到企业、行业实践,亲身体验毕业生的工作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
二、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途径
根据应用语言学家克兰多尔(Crandall)的论述,教师发展是一个终生持续成长的过程,包括集体或个人自主的学习,教师发展只能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高职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设计和调整发展目标,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使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专业素质及教学技能在实践和反思中获得提升。
(一)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协同合作
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其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方法作了相应研究。笔者认为,同事间互利和谐的合作能促进各自的健康发展。
1.行业英语教师应当积极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承担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行业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通常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不是单纯地缺乏专业知识或英语技能,而是无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行业英语教学中,英语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可分割的。行业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及学生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其中的每一方都需要其他两方的协助和反馈。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行业英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目标情景(target situation)有足够的认识;而行业英语教师又能让专业教师明确学生以及行业英语教师自身所面临的语言问题;学生则需要从语言和专业知识两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来自行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反馈意见将有助于学生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以行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为基础的模式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行业英语教学模式。一方面,其合作的模式可以是长期且固定的,双方教师结成对,共同确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材料,并在长期合作中不断摸索总结适应有效的学习方案。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也可以是短期和灵活的,专业教师只在有需要时充当顾问,帮助行业英语教师解决一些专业知识难题。
2.行业英语教师之间要积极开展观摩课活动。这有益于促进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拓展。在观摩课活动中,观课者与授课者都抱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解决教学难题的美好愿望,并且不涉及褒贬评价和奖惩利益。授课者注重学习与发展,能主动尝试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乐于反思、请教与切磋;观课者以学习者、研究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身份观课,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与课堂行为的有效性。同事互助观课能够全面满足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各时期的职业发展需求,促进同事间的真诚合作,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型团队。
3.行业英语教师要调整心态,营造既有竞争又合作共进的良好氛围。同事合作的延伸形式是对外交流,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要经常与校外同行交流教学心得,经常阅读学术刊物,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对外交流受限的情况下,则要善于充分利用本校或者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机会。
(二)注重教学体验,形成独特风格
1.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第一,要淡化短期功利观和应试教育思想,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为学生行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第二,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三,要加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第四,要分析行业英语的语言结构特点和语类类别,注重语类情景下的读写教学,以读促写,以写促学。除此之外,还要导入跨文化意识,不要过多强调语法的作用,组织学生模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真实场景等。第五,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拓展行业知识,训练英语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
2.加强自我反思,形成自己的风格。对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师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自我提高的途径就是反思。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这是一个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和需要教师相互合作的过程,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转贴于
(三)加强沟通学习,促进内涵发展
1.加强师生关系情境下的教师学习。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在师生关系情境中的学习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为学生而学、因学生而学、向学生学习。“为学生而学”是指教师为了教好学生而进行学习。“因学生而学”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无意中因学生而学到新知识或获得新领悟等。“向学生学习”是指教师主动地、有意识地向学生学习。这三类学习活动可以促进教师在智能方面的发展,促成师生的知识拓展和重构。师生关系情境下的教师学习,有利于师生所在的文化圈的重建。教师的学习不仅可以促进班级学习文化的建设,还有助于社会文化圈的重构。师生关系情境下的教师学习还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间接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想在师生关系情境中做好学习者,需要重视两个要素。第一,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师生关系理念是前提。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的建构性质决定了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没有人是知识的权威,师生之间应通过平等交流,实现知识、智慧、情志的共赢。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个交互生成的过程,教师应积极更新理念,正确看待学生的价值。第二,增强师生交往是实现这种学习的重要条件。高职行业英语教师需要在授课前熟悉学生的情况,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
2.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高职行业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备课所需的行业方面的资料。高职行业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工具,如百度、谷歌等,查找与行业有关的图片、音像和文字等资料,同时还可以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网站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扩大知识面,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许多问题都不能深入开展讨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而网络恰好能弥补课堂的不足,师生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交流各自的学习结果,共同提高。
(四)积极参加培训,加强对相关行业的了解
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它的教育特点是“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因此,行业英语教学应与行业特点相结合,行业英语教师更要深入了解行业,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
1.培训是促使行业英语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承担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接受一定的培训,这种培训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培训与专业培训。具体来说,包括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和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及所教专业的英语语体特征等。培训形式包括学术讲座、科研进修、访学、网上学习、国内外短期培训、合作研究等。
2.到相关行业兼职学习,熟悉行业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到企业兼职,融入行业,熟悉行业文化氛围,领会行业文化内涵。这样就有利于教师结合原有的纯语言教学和单一的技能训练,尝试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行业文化,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及行业文化适应能力。进行适时适度的行业文化导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以及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在行业英语教学中,通过行业文化的导入,可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感受行业(或职业)文化,逐步了解、认同和自觉遵守相关行业的素质要求,形成较好的职业素质,为高职生完成从专业知识到职业能力迁移架设桥梁,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艺;沿海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前建筑业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混凝土的使用量上,我国一直据世界前茅。针对混凝土在施工当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本文给出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性能
1.1和易性
在混凝土拌合物当中,和易性是最主要的性能。其主要表现在可塑性、流动性、易抹面性和拌合物的稠度等方面。
1.2强度
在施工过后,当混凝土硬化,其抗弯、抗拉、抗压等能力才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来说,水灰比、搅拌、用料、成型等工序都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对于混凝性来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的比值提高都是关键。
1.3耐久性
在正常标准范围内,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但是如果在寒冷的区域,如在饱水状态下受到冻融频繁的作用,就很容易损坏混凝土。所以,工程当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冻性。对于不透水的工程而言,就需要混凝土拥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及抗渗性。例如:在沿海工程桥梁建设中,这就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了更多的要求。
2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
2.1.1 配合比例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当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有的性能,特别是针对沿海地区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尤为要注意。另外,在试验与试配当中还需要以一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等手段作为标准,只有当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了项目建设要求,才能够将其运用到正常的施工当中,禁止凭借施工人员以往的经验随意的配置配合比,为工程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另外,在配合比的设计当中还需要考虑到工程造价和建筑物性能等方面问题。如果在配料环节出现了漏配、错配或者少配的现象,应该禁止混凝土进仓。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相对标注值,石与砂的含水率都会产生一定的偏离。因此,应该对石与砂的含水率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提出的要求,然后再进行施工。
2.1.2搅拌
想要发挥材料最优质的性能,就需要做到混凝土的均匀搅拌。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期间,施工人员首先要选择好搅拌机械,然后再采取适合的搅拌方式,其中最需要掌握的是投料的量(每次)、顺序以及混凝土搅拌时间的长短。在投料中,无论是何种形式下的搅拌机都会存在一定的进料容量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将搅拌机确定在超载范围之内,这样才可以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不受到任何的影响,当然投料量也不能够超过搅拌机承受的限度。在混凝土配料时主要是根据搅拌机型号以及施工配合比进行,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原材料量的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投入上,都需要将所有材料经过仔细的计算之后,才允许其投入到搅拌机当中。在沿海区域,很多混凝土搅拌都是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主要是由于其一,由于专业化,原材料控制较好,配合比较优化,原材料计量较准确,混凝土质量较好;其二,减少了现场搅拌对环境的污染;其三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因此,在沿海区域的工程,很多都选择使用商品混凝土来减少对工期、质量等方面的控制。
2.2运输混凝土
当配置混凝土的环节完成后,就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需要施工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来进行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如果是从现场搅拌站来,一般都是采取的双轮手推车或者是小型机动翻斗车。在垂直运输混凝土的时候主要是使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或者是井架等方面的工具。在现场使用中,最常用的运输方式就是双轮手推车。在运输混凝土中,对于运输车辆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现场条件、施工路径等方面。
2.3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程序
2.3.1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于模板的尺寸、强度以及标高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预埋件数量、钢筋、保护成厚度也需要严格检查,确定详细的数据;对于钢筋当中的杂质以及模板上残留的杂物也需要做好清理工作;如果模板当中存在缝隙和孔洞,也需要将其堵塞严实;然后再使用清水将木模板做好湿润处理,但是不能够有积水的存在。如果浇筑是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上进行,就需要将上面的杂物和淤泥加以处理,并且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尽量避免露天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都需要遵守从低向高的顺序,并且参照捣实和构造形式等严格把好每一层厚度的关卡。在浇筑竖向的混凝土时,需要在底部添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并且在浇筑的时候严格禁止出现离析现象;在浇筑3米之上时,需要采用串筒、振动等方式让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当中,对于预埋件、钢筋、模板等使用情况都需要严格监视,如果出现了位移或者是变形的情况,就需要立刻进行调整。在混凝土完成了浇筑之后,还需要确保混凝土均匀性,能够将模板空间充分地利用。在新旧混凝土连接时,也需要确保其紧密型,能够在拆模之后保持表面平整。当然,持续不断地浇筑混凝土,才是最好保持完整性的方式。
2.3.2 施工缝
在项目建设当中,设备、施工技术、人员都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对于浇筑混凝土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连贯性。如果出现不得不中断浇筑的情况,中断的间隔时间应该比初凝所利用的时间长,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针对施工方案将施工缝的位置做好选择。考虑到新旧混凝土结合力较弱,因此选择的位置应该选择受剪力结构较小的位置。
2.3.3捣实
捣实主要是为了混凝土的密实以及成型,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外观,其性能以及强度也能够满足施工设计标准。在浇筑开始时,就需要立刻做好振捣工作,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模板之内的所有位置之中。另外,必须将混凝土中的所有气泡排除掉,才能够将混凝土搅拌物的密实度最大化。振捣主要分为了人工与机械两种方式,人工振捣主要是通过人力夯实混凝土,从而让其成型。如果施工设备不够或者是出现了塑性混凝土的时候,就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如果使用机械进行振捣,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操作效果,也能够确保混凝土拥有较大的强度,对于模板周转速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2.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养护混凝土有利用水泥的水化,能够将混凝土硬化速度大幅度提高,也能够避免在成型之后,混凝土受到了天气的影响出现收缩或者裂缝。在浇筑完毕之后,就需要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始终维持在湿润的状态,但是在沿海地区,缺少淡水,一般是采取薄膜法等方式,尽可能节约淡水的使用。养护中主要是:其一,在浇筑完成之后的2到18h之间进行洒水养护(塑性混凝土),如果混凝土塑性低,在养护时需要尽快完成喷雾;其二,在养护中,也要保持养护连贯性,尽可能保持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湿润;其三,一般保持养护时间在28d以上。
总之,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区域,更要注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所以,在施工期间,不论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还是监理单位,都需要把握混凝土施工工艺,从材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多方面入手,确保混凝土质量不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此才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这样也是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维护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红霆.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J]. 职业时空. 2011(07):113-115
从培养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索,为此,组织开展了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模型竞赛。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结构模型竞赛的比赛设计、结构模型设计及制作的主要过程、比赛结果及问题分析总结。通过这一创新活动,学生掌握了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提高了实践能力。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竞赛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主动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意识到重教学、重实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模型;竞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3006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模型设计大赛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的一个新兴实践教学环节[1-3]。一些著名高校有多年举办全校性结构设计大赛的传统。
从培养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东莞理工学院以举办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这也是学校每年定期举行的重要竞赛。
结构模型设计过程是熟练运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一创新活动,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等[4-6],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及研究开发等实践性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教师通过结构竞赛活动能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更加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
目前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中,模型主要受力构件的材料多为白卡纸、竹条、木条或塑料管,为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木条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组委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条、铁钉、螺丝、万能胶及工具箱,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简支桥梁模型。竞赛所制作桥梁需同时满足承重及跨中挠度要求,不考虑桥梁在设计使用期的疲劳问题,只考虑强度和刚度问题[7]。制作完成后进行称重、加载,按比赛规则得出各参赛队伍成绩及排名,并颁发奖项。特邀专业评委打分、点评及总结发言,以期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竞赛细则
(一)竞赛要求
比赛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跨度为1 800mm的缩尺人行桁架天桥,模型总长度为2 000mm,两端各留100mm搭接在加载支座,桥体宽度不超过400mm,上承式桁架桥梁模型深度不超过300mm,下承式桁架桥梁模型高度不设限制,详见图1。
加载装置设置两个支座,距离1 800mm。支座为模型提供竖向支承,不提供水平作用力和转动约束,支座高度为400mm。
(二)指导与监督
进行桥梁模型制作前,学生需进行结构选型及设计,并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必须包括结构选型、力学计算、构件连接方法、施工方法以及施工顺序的安排等内容,指导教师对设计及计算进行审核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模型制作在实验室中进行,学生自由选择空闲时间,并且可以借用实验室工具。在制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保证制作的规范,并避免在模型裁剪和装配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三)结构测试及评分
结构测试在实验室进行。学生需在模型上标记对应的组号,以便于评委教师和参赛学生辨认;工作人员提前使用电子秤对模型的自重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
在模型结构测试前进行答辩环节,学生对作品进行简短的介绍。评委教师对作品的建筑造型、结构方案、理论分析、制造工艺等进行提问,根据学生答辩表现和对作品的观察评分。为活跃现场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场所有学生均对建筑造型这一项进行评分。
测试步骤分两步:(1)将桥梁模型按规定要求放置于两个支承支座上,见图1。该作品参赛组中的一位成员匀速步行通过桥梁模型,如桥梁发生破坏则该作品直接被淘汰。(2)工作人员对桥梁模型进行重力加载。模型采用砝码进行静力加载。加载直至破坏,以此获取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根据评分及计算标准,得出每组的最终成绩及排名,并颁发奖项,评分标准详见表1。
二、模型制作
(一)材料选用
目前实际工程常用的结构材料有混凝土、钢材、砌体等。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土木工程竞赛中的混凝土轻舟和钢桥项目,所用材料为轻质混凝土和钢材,模型的设计、加工和制作与实践工程更为接近。但制作此类模型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较高,较难在高校中普及。国内举办的各种级别的结构竞赛活动,一般模型尺寸很小,钢材、混凝土、砌体等常见建筑材料并不适用,多以便于手工制作的木片、竹片、有机玻璃、PVC材料、硬卡纸或铝材灯作为模型制作材料,杆件之间采用胶水或白胶作为粘结剂[8]。通过论证,本次结构模型设计大赛采用木条作为桥梁的主要制作材料,铁钉、万能胶、木板及螺丝作为节点连接材料。竞赛所选桐木条容重轻、力学性能均匀,为较为合适的结构模型制作材料,相关力学性能详见表2。
参赛材料由组委会统一提供,包括:(1)4根2m长截面尺寸为30mm x 12mm的木条;(2)22根1m长截面尺寸为30mm x 8mm的木l;(3)8根1m长截面尺寸为 30mm x 12mm的木条;(4)6块150mm x 150mm 大小厚度为3mm的木板;(5)螺丝、铁钉和万能胶作为构件连接;(6)工具箱(包括锤子、锯子、螺丝刀和卷尺等用品);(7)一块工作木板(约为900mm x 500mm 面积,30mm厚度),以供学生用作操作平台对材料进行切割、钻孔及使用万能胶等。
(二)设计原则和理论计算
此次结构设计竞赛,参赛作品结构形式以上承式或下承式桁架桥为主。学生赛前可通过查阅专业教材、桥梁书籍、桥梁设计规范、网络信息等,激发设计灵感,进行结构选型论证,开展桥梁初步设计,并通过力学计算对结构进行优化,验算受力最不利位置作强化处理。竞赛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讨论互相学习,遇到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请教指导教师,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强化所学力学等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三)制作过程(图2)
学生进行结构选型、设计、力学验算后,可以着手开始模型的制作。首先,学生须对竞赛组委会所提供材料和工具进行一定的熟悉,并对用料进行恰当的选择及合理的规划,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提供材料为作品服务。接着,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对木条材料进行切割,完成后便可以对结构模型进行试组装,根据组装效果进行调整或重新切割木条材料。最后,对模型进行最终的拼装、固定及节点处理。节点处理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其制作质量及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模型的整体性、极限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进而影响到比赛的成绩。此次作品,节点处理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同时利用铁钉铆接和万能胶粘贴加固,此处理方式在正式加载中表现出较为优越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不易在节点处发生破坏或失效。模型制作完成后,学生可对模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简单的测试和评估。桥梁模型试通行后,对测试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模型进一步加固和完善。
(四) 决赛
结构模型创新设计考核内容和成绩评定标准如下:模型除需满足造型、方案、工艺、理论计算等要求外,更为侧重桥梁模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所用材料数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成绩的高低。决赛前抽签决定各队模型上场顺序,并对模型逐一进行称重,如表1,按“承载力”除以“质量”换算分数,模型满足轻质高强的原则,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理解结构设计概念,优化结构设计,减轻模型自重,优先考虑较为经济、合理的结构选型。
加载环节开始前,先请每组学生代表从自行制作的桥梁模型步行通过,如桥梁未发生破坏,进行后续加载工作,以此增加竞赛趣味性、互动性。
模型使用砝码进行静力加载直至破坏,单个砝码20kg,即重力为200kN。在桥梁模型跨中顶部按每级荷载200kN进行逐级加载,每次加载停留5秒,如模型发生破坏则加载结束,并记录极限承载力。
参赛作品中以节点破坏、失稳破坏、极限荷载破坏等破坏模式为主,而优秀作品更多地表现为节点破坏、极限荷载破坏,具有较高极限承载力、较好稳定性能。通过对比发现,具有较高承载能力、刚度性能的作品的结构选型更为合理,节点处理更为精细。
(五)竞赛分析
此次结构模型竞赛,大部分作品均具有较为美观的外形,表现出质轻高强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满足刚度要求。部分作品因节点处理不当或制作工艺粗糙,造成作品发生节点断裂破坏;部分作品设计及制作过程重点考虑承载能力,而忽略稳定性要求,侧向未设置连杆,造成作品发生扭转失稳破坏;部分作品整体刚度较低,跨中挠度变形过大。从竞赛模型出现的问题可看出部分学生对结构力学课程中桁架设计部分知识仍存在掌握不牢固、结构概念不清晰、专业知识仍有待加强的问题。
结构模型竞赛是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专业课程关键力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检验。学生在设计、制作及加载破坏环节充分学习、思考相关力学概念。加载过程的受力及破坏模式较为形象地展示出极限承载力破坏、失稳破坏、节点破坏等破坏过程及形态。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并通过评委教师与参赛学生的问答环节、讨论环节,达到了与课堂、课件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对于专业教师、学科负责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者而言,通过指导参赛队伍及过程中的师生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角度发现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难点及重点,从学生参赛作品设计及竞赛加载破坏模式,总结出学生对结构设计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薄弱环节,以便在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中进行针对性的加深讲解和强化训练。
三、结构模型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
(一)学科建设
举办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模型竞赛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培养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及发展。以结构模型竞赛为契机及载体,检验本科教学水平及质量,从中发现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中的短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院系学科建设与发展。
此次结构模型竞赛,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学生积极思考结构选型、设计计算、节点处理等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查阅专业教材、文献,甚至超前学习相关知识并请教指导教师。由此可见,结构设计竞赛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二)师资队伍建设
以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模型竞赛为载体,通过对学生选拔考核、学生赛前指导教师遴选、赛前培训、竞赛等环节,调动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专业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促进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教师教学梯队和科研团队,进一步夯实青年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学生能力的提升
设立结构模型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知识体系有效地串联起来,并且对结构设计形成初步认识。在竞赛中促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对土木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的能力[9-10]。同r,通过此次竞赛,为学校进行其他综合性实验及开展相关的科技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开设这样的创新性试验课程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结构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模型设计与制作、受力分析与计算、加载试验等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的主动学习及思考,实现教师讲授为主转换为学生是实验的主体,达到“以练促学”的目的。
竞赛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过程,参赛学生在反复多次的尝试、失败、改进中得到专业的锻炼,并树立面对障碍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铸就坚毅的品格和必要的专业素质,激发了创新意识和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此次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的设计理念和基本过程的介绍,阐述了竞赛对学科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传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计算、受力传力的理解,无法对破坏模式有较为形象的阐述及展现。通过设立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突出加载破坏环节,学生能直观地观摩、理解节点破坏、失稳破坏、极限承载力状态等不同破坏模式的差异及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对后续结构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设立结构模型设计竞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掌握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把“学生枯燥的书本学习”转换为“学生灵活理解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主动创新”。该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桥梁常见结构形式上承式桁架、下承式桁架的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桁架发生承载力破坏、失稳破坏、节点破坏等不同破坏模式的原因及其设计加强措施。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从结构设计初步选型到结构优化及制作环节,对结构力学概念及原理进行主动思考并进行创新创作,遇到困难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克服阻力完成比赛,提高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比课堂教学而言,结构竞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工作性能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以外,教师队伍通过本次结构竞赛活动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参考文献:
[1]金伟良,2005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选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戴洁.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2~43.
[3]顾凌赞,殷怡,徐燕,刘宝兵.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研究与竞赛指导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131-132.
[4]程涛.结构模型竞赛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33-139.
[5]吴勇明.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07,34(5):22-24.
[6]袁剑波,郑健龙.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37-140.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8]陈俊岭,黄皇.结构模型竞赛在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103-107.
[9]金凌志,曹霞,李豫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 (2):16-18 .
[10]杨晓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 , 14 (4):28-30 .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ap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civil engineering, som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of training innovative ability were carried out by organizing a structural model design competition. This paper presented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al model design competition, including the competition design, main process of structural model design and manufacture,competition results and problem analysis. Through this competition, students deeply understood and mastered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mechanics, basic propertie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alculation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members, and their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were improved.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the competition guided students to initiative innovation through flexible us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ir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and actively thinked about new direction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关键词】“五型城区”;旅宣翻译;文化特质;凸显策略
2013年对于未央区来说,既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又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的关键时期。建立“经济增长先导区、城市形象展示区、社会管理示范区、现代都市宜居区、执政为民模范区”的“五型城区”,既是未央践行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的具体路径,也是未央交给历史考题的一份时代答卷。2013年是汉长安城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关键时期,提升未央区旅游形象,不得不重视未央区旅游景点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问题。西安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未央区也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域,今后往来于西安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并且会经常举行国际性会议。西安景点标牌上的英文翻译如果不准确一定会闹笑话。在跨文化交流中,博物馆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是传递某种文化传统的主要渠道之一,而在任何一个博物馆展览中,文物的选择定位和解释对有效的文化传递都有重要的意义。精当得体的考古词汇翻译对中国文化文明传播能够做出重要贡献,准确、规范的跨文化翻译对塑造国际化都市形象意义不可小觑。因此本文重点考察旅宣翻译中的文化特质及应对策略。
一、中华文化特质的内涵
国学大师曾仕强在《中华文化的特质》一书中写到中华文化的特质包含“至圣先师、易为源头、持经达变、维护和平、天人合一、虚怀若谷、孝道为先、实事求是、泰然自足、明礼守法、从容就义、利用厚生、与时俱进、和谐人生、精神不朽”。“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一个是点点滴滴摸索着建立起来的,一个是全盘了解以后,才开始形成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做学问的方式。”这些特质至今仍对中华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西安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 其丰厚的人文旅游文化资源在体现中华文化特质和精神之余, 还蕴含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主要表现在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遗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两方面。
二、旅游宣传材料翻译的现状
旅宣材料涉及面广, 影响范围广泛, 旅宣翻译中如果采取不加推敲的直译或者意译, 不考虑文化特质等因素, 那么不恰当的译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会很大, 而据观察和调研, 这样的译文依旧存在。本研究选取西安市未央区的旅游资源为例, 仅以未央区两大主要旅游景点——汉阳陵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所考察的情况分析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问题, 进行简要的归纳和述评。
(一)译名的规范问题
就文化特质而言, 旅宣翻译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译名的规范及一致性问题。这是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中所发现的最为直观的问题。
1. 在某些景区景点公示牌的翻译中竟然会有明显的语法甚至是拼写错误, 这一点让人颇为意外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里,圆形下水道井盖上的英文是daminggo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ork,井盖制作方把英文“公园”park译成了“猪肉”pork。类似的错误和不恰当的翻译在西安市城市公示语中常有发生,给城市旅游形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汉阳陵博物馆官网对苑区旅游路线图的英文翻译中“地下博物馆(外藏坑展示厅)”的译文为“UNDERG ROUND MUSEUM”很明显,出现了拼写错误,应改写为“UNDERGROUND MUSEUM”才对;汉阳陵博物馆解说词中有这样一句描写:“帝陵坐西向东,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其四周则分布着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及礼制建筑遗址等”,英文译文为:“The emperor’s tomb is surrounded by 81 burial pits radiating from the centeral mound.”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307页,这里的centeral应为central, 属拼写错误,centre可以写为center, 但central不可写为centeral。
2. 译名的矛盾和不一致问题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些旅游景点翻译中出现的矛盾与不一致问题,例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官网给出的英译为“Dami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ark”, “汉阳陵博物馆”的官网英译为“Han Yang Ling Mausoleum”, 参考其它著名景点的翻译发现,“秦始皇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英文译名“Th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早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可及使用, 所以,大明宫和汉阳陵是否应该使用汉语拼音译为“Daminggong National Heritage Park ”和“Hanyang Mausoleum”,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二)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是旅宣翻译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即没有完整呈现原语和语言文化内涵的翻译,最简洁准确的翻译是能够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找出传达同样意思的语句,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民族特色,要把蕴含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用英语表达出来绝非易事。例如,汉阳陵的简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141年)是西汉第四位皇帝,在位17年。执政期间,他崇奉‘黄老之术’,轻摇薄赋,减笞去刑,和亲匈奴,与民休息,据史书记载,当时社会“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共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治国安邦的黄金时代,被后世赞誉为“文景之治”,为其子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汉语短小精悍的一段文字却反映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向游客介绍了西汉时期盛世太平的渊源, 以及“文景之治”的名由。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段英译文: “Emperor Jindi (188BC—141BC), named Liu Qi, was the fourth Empero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During his 17-year reign, he adhered to the philosophy of Yellow Emperor and Saint Laozi, whose main doctrine was to follow the natural principles. He developed a peaceful relationship with the Huns through intermarriage, and reduced the burden of tax and penalt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state revenue of the ancient capital was brimming with coins that the ropes, used for tying, decayed, leaving them impossible to count. Foods in state storage was permeated, most of them decayed”.Emperor Jindi, together with his father Emperor Wendi, opened a golden era of harmony in the early feudal society, which was later regarded as “the Great Reign of Wen and Jin”, 译文简洁介绍了文帝景帝在位时的盛世局面,但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却稍显流失,例如“黄老之术”对于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国友人显得陌生,在“follow the natural principles”的基础上还可以补充出“无为而治”的内涵意义,即“govern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es against nature”,“减笞去刑”可以补充翻译为“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向游客解释出“笞”为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一种刑罚。“文景之治”可以译为“Glorious Tim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Administration of Wenjing”或者“Wenjing’s Flourishing Age”。由于文化差异,原语文化中的特质很难用英语生动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典型的欠额翻译。
三、文化特质与凸显策略
作为旅游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旅宣翻译必须符合国际化的趋势,在做到符合国际规范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除了传递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彰显地方特色,使更多的受众群体接受和认可,有效地达到传播和发扬地域文化。本研究中针对文化特质所提出的凸显策略就是希望在国际化语境下和打造未央“五型城区”目标下如何彰显特色、提高服务水平。
(一)规范和“音译+注释”的创造
规范的翻译实际上就是凸显了文化特质,同一文化概念可能会因为不规范不一致的译名而影响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王德刚等指出, 解说词要避免错字病句和其它不规范的现象, 书面材料解说内容要突出旅游区的文化和科学的内涵。Newmark分别讨论了翻译专有名词、机构名称及文化概念应该注意的细节及技巧。如果某一文化概念已有权威部门或机构给出的译名, 而且这一译名已获得广泛的认可, 这就是既有的规范。比如前文中说提到的秦始皇陵的英文译名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的认可,体现了其科学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下,遵守规范的翻译就是凸显了文化特质。
在旅宣翻译中许多文化专有词汇或文化负载词在英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述,这种文化、词汇“空缺”是翻译者面对的一个问题,将英文中没有对应的标注成拼音是我们见到的普遍做法,笔者认为,从凸显文化特质角度看,拼音加括号中的注解不仅表明该词汇是中国文化有的概念,而且可以让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外国友人进一步了解更多的信息,这就是通过“音译+注释”的方式达到翻译中在规范的同时有条件的创造,这需要灵活掌握。例如,汉阳陵的解说词中关于刑徒墓地有提到”钳”、”釱”等类铁制刑具,译文中用“clamp”和“Di”表达,从文化角度讲不够清晰,查阅资料得知钳和釱是古代的两种刑具,指以钳束颈,以釱箍足,因此,凸显文化特质的翻译便是用注释的方法加以说明,即 “clamp the neck, bind feet with metal hoops.”
(二)解释性翻译中的增加与省略
解释性翻译,也称释译,释译, 就是一种带有语言之间解释性的一种翻译方式。鉴于文本功能,释译可以是增加信息,也可能省去一定信息。在旅游宣传材料翻译语境下,有效地传递出原语的信息和内涵才能实现引发读者的兴趣。由于文化差异,中英双语翻译很难做到语言形式上的完全对应,所以,在旅宣翻译中,释译中的增删可以凸显文化特质。例如汉阳陵简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帝陵坐西向东,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其四周则分布着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及礼制建筑遗址等;宽110米的司马道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英文译文为:“To the west of them, lies the emperor and empress`tomb, northern and southern burial pits and the remains of ancestral construction. The emperor`s tomb is surrounded by 81 burial pits radiating from the centeral mound.”巧妙地增加了 “central mound (中心丘)”这一词汇,便于国际游客更好地理解陵墓合葬坑的地理方位。另一处描写为:“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美轮美奂的出土文物、独一无二的地下遗址博物馆、秀丽宜人的园林风光,使汉阳陵博物馆日益发展成为国内外独具魅力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置身其中,一定会使您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英语译文为“Profound Han culture, exquisite relics, unique underground museum and pleasant scenery make Han Yangling Museum the most charming and attractive museum locally and abroad.”对最后一句信息的省略完全不会影响译文的总体完整性,而且避免了译文的冗长。因此,在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中适当的增删和改动是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灵活处理,目的都是更好地凸显文化特质。
(三)语义整合
为了凸显文化特质,在旅游宣传材料翻译中汉英文化审美和欣赏角度的差异,在突出汉语文化特质的同时也要考虑英语读者的接受度。考虑到英语和汉语行文习惯的差异,翻译中可以做结构上的调整和信息的整合,既能符合目标与读者的阅读习惯,又能达到突出重点,行文流畅、生动,层次分明的效果。这一点对翻译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即力求达到翻译中的“信”、“达”、“雅”,在充分体会原语语言的所有信息点的前提下,把握重点,吃透内涵,用最恰当的方式在译文中自然地呈现出来。例如汉阳陵简介中有一段对陶俑的描写为:“陵区内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鋭、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累千成万、生动异常。”英语译文为:“Objects unearthed from the 200 odd burial pits include armored warrior figures with weapons, elegant palace maids with Han costumes, countless animals with vivid expressions.”整个句子的翻译结构正确,思想完整,表达准确,清晰简洁。句中对意义相近的并列成分使用了词性一致的排比结构,即词性相同的词连成一串,形成平行结构。这种结构使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增强了感染力,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选择正确的结构和对原文信息的整合无疑能够使逻辑关系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因此在凸显文化特质时,注意选择合适的主动或被动结构凸显主题,整合原文中的重点信息,采用符合文体要求的句型结构的同时突出文化特质信息。这点也同样适用于所有旅宣材料的翻译。
四、结语
在未央区打造“五型城区”的目标下,在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环境下,旅游宣传材料翻译中凸显文化特质符合旅游资源策划和开发的要求。本文以汉阳陵博物馆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分析了目前未央区旅宣材料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凸显文化特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然而文化概念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对其特质的理解和挖掘需要有更为丰富的语料基础,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更为科学的指导意义,从事翻译和旅游职业的人员必须注意这些细节,才能提高旅游文化的内涵,为西安市建立国际化旅游品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Nord 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 Oriented Text Analysis(Second Edition)[M]. Amsterdam:Amsterdam New York,2005.
[2]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 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4] 吴敏焕.汉阳陵地下遗址博物馆文本的汉英翻译浅析——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J].西部文化,2012(9):29.
关键词:实习;校内基地;校园景观;三位一体;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01-04
土木工程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致力于培养在土木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实习(通常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效、高质量的实习教学,对训练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和社会大舞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拟以雨母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提出“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将为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开辟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单一依靠校外基地实习的模式及实习管理方法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了学生实习效果,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往往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施工现场实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学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如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一个年级8个班(包括船山学院)约320名学生。如此庞大的队伍在往返施工现场的交通住宿过程中管理组织难度大,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场地通常比较狭小,300多名没有任何现场经验的学生涌入工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实习地点、内容和时间难以和实习企业相协调。目前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事先安排好的,而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地点、作业内容和时间是不定的,这就往往导致在实习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工地、合适的项目作为实习项目。而且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无法固定,每年都需要更换和重新联系,大大增加了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实习单位的难度。
3.实习经费不足。由于物价飞涨,实习交通住宿费大幅增长,使得实习经费支出不断增加,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增长缓慢,导致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
4.学生实习真正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少,实习效果差。由于施工现场条件不足、学生人数过多、实习时间短、现场工程师或施工员出于工程进度与安全考虑等原因,学生多是跟着施工人员参观工程施工现场,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走马观花,未达到实纲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三位一体实习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实习基地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拟以南华雨目校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提出“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实习模式的构想,将实习理念融入校园景观建设,建设校内教学模型实习基地,并以校内景观和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所,在学生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新的实习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经费不足、联系校外实习基地难度大、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问题,并将实习教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程,能有效提高实习的效果。
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建筑教学模型基地建设及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建筑教学模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观与实训操作的场地,土木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将丰富实习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1)建筑教学模型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实习基地中建设新型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见图1)。该建筑教学模型,包括基坑支护工程模型、承重筏板基础、基础工程模型、主体工程模型,所述基坑支护工程模型设于承重筏板基础四周,在承重筏板基础上依次设基础工程模型和主体工程模型。该教学模型通过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按基础工程、基坑支护、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实训操作区等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模型内,建筑类院校教学时用到的建筑节点全部涵盖其中。通过本模型可进行参观观摩、质量检测,也可进行砖墙砌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测量放线等工种操作。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主要展示内容和实训内容展示见表1和表2。
(2)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建立。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土木工程建造施工组织过程,计划广泛收集国内外建筑尤其是先进施工技术和著名建筑建造资料,采用多媒体资料,以立体模型、多媒体教学软件、图片等多种手段,创建施工现场立体氛围,全方位展现房屋、桥梁、道路、基础、隧道等建筑的建造过程,构筑形象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上述资料上传到网上或制作成光盘,建成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供学生在线观看或借阅观看,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校园景观建设与学生实习的有机结合。在南华大学雨母新校区建设中融入学生实习的理念,并利用现有校园景观进一步充实校园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实习基地与校内景观游园二合一的设想,真正寓学习于休闲。(1)现有校园实习资源的利用。校园内都有办公建筑、文教建筑、体育建筑、居住建筑等各种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同时校园内还存在一定的道路系统,甚至可能存在常见的桥梁。对于建筑认识实习来说,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层数等角度选择实习对象,一般有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教师公寓、实验楼、体育馆、文化科技中心等建筑,以这些建筑为对象,使学生获得建筑分类、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构造等知识。对于道路桥梁认识实习来说,以校内各种道路系统为对象,使学生获得道路的基本知识;如果校内存在桥梁,还可以获得桥梁的基本知识。对上述实习资源进行选择,采用标志牌予以标示、介绍,作为校内景观实习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把实习的理念纳入到校园景观环境规划中。在新校区建设中,在保证校园道路、绿化、水体、休闲设施等景观要素的设计符合校园景观设计风格的前提下,把其中的一些雕塑、假山、建筑小品等用建筑构件(如砖砌条形、钢筋混凝土等各种基础,仿真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等空间结构,圆或方攒尖顶亭子等梁柱结构)来替代,使实习基地与校园景观一体化,完成实习与校内景观游园二合一的设想,真正使学生寓学习于休闲。在校园水体上设置各种类型的桥,不仅可以作为实习对象,又可以解决交通问题。结合道路与水面的交汇情况,设置独木桥、砖或石砌拱桥、浮桥、亭桥或廊桥等传统桥梁;仿真设置钢筋混凝土或钢材梁式桥、钢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现代桥梁。桥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比例,但基本构造要完整,同时考虑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校园内设置的一些休闲桌椅,除了考虑美观效果外,适当考虑实习的需要,在选材上采用钢材、天然石材、木材、水磨石板、水泥制品等。
3.新实习模式适用学院及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成后将适用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多个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及学科方向,能够为近1200名学生提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验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场地和教学条件(见表3),甚至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实验场地。
三、新实习模式的优势
1.实习更加便捷,提高了实习效果。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不再受时间场地限制,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部分课程实验在校内进行,学生还可以动手进行操作实训,使实习更加便捷高效,大大减少了传统实习的舟车劳顿,节约了实习的成本。
校内实习可以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指导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教学材料和指导学生实习,而学生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场地继续动手实干,甚至是科学创新。学生在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先在校内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施工过程有所了解,将更加明确自己的毕业实习目的,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效果。
2.学习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校园景观建成以后,既是校园内特色的休闲场所,又是进行实习教学的场所。各个实习构件均有名称标志和相关介绍,学生完全可以在日常休闲、散步、观景的同时,学习到建筑、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真正达到寓学于乐的效果。
3.增添了校园特色及人文景观。以建筑构筑物为景观要素的校园景观及校内建筑模型实习基地将成为人文特色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实习教学的场所,同时也是校园特色景观。
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其建设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是永无止境的。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雨母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提出了“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提高土木专业实习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屠彬以高分考上北京大学经济系,带着“经世济民”的理想来到北大。入学后,屠彬既无法忍受花大把时间学数学,也不认同老师们所说的方法论。在她眼里,世界充满偶然,而非模式化,并不能用经济学里的“建模”来认知。不久,屠彬转到英语系。她加入了山鹰社——一个以远足、登山、攀岩和社会科学考察闻名的学生社团。因为科考活动,她去了、新疆,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出的巨大火花。“去田野考察!”这声音在她心里响起,再也按不下去。
2007年,屠彬毕业。“回想起刚毕业那会儿,自己可真够愤世嫉俗的。”她笑着说,“那时候的大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这么焦虑。”不喜欢条条框框,屠彬的就业目标不是进政府、企业。跨专业保研到人类学和考研接连失败,她索性决定直接到基层去,报名参加了“青年实践者项目”,成为一名“青年实践者”。
因为这项目,屠彬在张家口某县待了近两年。她和同事常跑驻点的十个村,与村民们一起开会商议怎样使用有限的项目拨款,是在村里打井还是修路,或者是办文化活动中心。拨款怎么用,得全村人开会,每次开会,屠彬都要想清楚怎么引导村民讨论,有了冲突矛盾要怎么化解……村里人看她是“城里来的姑娘”、“学问人”,可是一开会村民们就各说各的。开始的时候,屠彬害怕村民们背地里议论她:“连个会议都组织不好。”一来二去地商谈中,她成了没底气的那一方。
慢慢的,从陌生到熟悉,从害怕到主动,屠彬学会了跟村民协商、跟地方官员打交道,她最大的个人成长是明白了怎样去理解不同的个体。“批判离自己很远的群体很容易,可以很轻易地批判他们官僚、腐败。我不再轻易地把他们背后丰富的故事抽象成一句简单的话,一个草率的判断。”
屠彬找到了和村民们的共性,学会理解他们的生活。村里有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跟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是他知道什么是志愿者。看到村头的地面不平整,他会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去压地。和屠彬熟了,有次他开玩笑说:“你们大学生来到农村,就是体验生活吧。体验体验也挺好的。我之前去城里打工,也是去体验生活的。我体验了很长时间,现在的冬天也还去。但是,我回来了,觉得种地最踏实。”朴素的道理和深刻的认知让屠彬触动。“知道什么对自己好,这感觉真好,我觉得我们很像。”曾经的课堂上,屠彬讨论过城市化、流动人口等问题,那些讨论大多停留在理论上,离她的生活很远。后来,屠彬在地铁上看到农民工,会特意站得近一点。那一点点的善意和亲近的感觉,对她来说是很私人化的联结。
两年的志愿者生活,让初生牛犊的屠彬不再抱有过度批判的态度。“这种理解和宽容恰恰是成为一个文化交流者的必要条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状,存在都有一定原因,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她说。
回回血
2009年,屠彬准备出国留学。那时候,gap year(间隔年)和基层经验还没有那么火,也很少有申请人将基层经历写进PS(个人陈述)里。考过了托福和GRE的屠彬,凭直觉选了感兴趣的方向,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和想说的话。最终,她拿到斯坦福大学的offer,漂洋过海去念“国际比较教育”的硕士,探讨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政策。
屠彬在北大修过心理学双学位,之后一直坚持选修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结束学业回国后,屠彬确定自己想做与年轻人成长相关的职业方向,还没细想,有人推荐了一份工作,做跨文化领导力培训,她接受了。
“我之前很草根,但是这份工作听起来很高端。”屠彬的工作是负责安排并陪同对中国感兴趣的外企高管在中国主要城市开展考察,拜访当地不同领域的机构和公司。于是,她成了五星级酒店的常客、高级晚宴的座上宾。“有机会体验了那样的生活,才确定不是自己最在乎的东西……”她淡然地说。
2012年8月,一直心有他属的屠彬开始休长假,试图找到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回回血”。3个月的假期结束后,屠彬下定决心,辞职。放弃了比下有余的工资,她不是没有恐惧,事实上,做出决定的最大障碍就是恐惧,不然她也不会等待这么久。她在人人日志里写:“可是,我要自由,从来没有这么确定我要自由,代价是把和自由一起的动荡、风险、责任、不安全感全部一起接过来,只能成套购买,不得打散零沽。”
辞职后,屠彬成了自由职业者,她参与到几个公益性的青少年成长项目里。听上去不靠谱,可她完全没闲着,甚至还更忙一些。在给朋友的信里,屠彬写:“我终于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中心都放回青少年的群体,以及个人成长、亲密关系、文化觉察的主题。这个感觉,像回家一样。”
84亩地梦想空间
2013年8月底,在北京青公馆的黄油青年会上,屠彬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出场,用艺术的方式介绍他们在做的事情。
戏剧是屠彬在做的项目“84亩地梦想空间”要推广的一个方向。这个文青的主意来源于她在基层时就在做的项目。那时,她为乡村的孩子组织过“成长夏令营”,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后,让志愿者们带领孩子画画、唱歌、做各种剧场游戏。大学生和孩子们都玩得很好,反响不错。在美国的硕士生活,让她加强了“艺术是展现人真实一面”的想法。
教育剧场、创意艺术、社区共融、一人一故事、行为艺术……屠彬他们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他们还请来香港的导师开工作坊,和青年人一起用艺术探索自己,创造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探讨各种社会问题。
最近,屠彬在尝试“一人一故事”剧场形式,即兴演出,观众分享自己的故事,演员把故事演出来作为礼物送给观众。“这是探索自己的过程,并不要求你分享很隐私的东西,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说到很内心很深的东西,也可以说很日常,刚发生的事情,当下的感受。”对年轻人来说,探索自己,就是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在黄油青年会上,他们用压缩版的“一人一故事”形式分享了三个故事。第二个故事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分享者弹着夏威夷吉他,一敲一打,语音单调:“我之前的生活就是这样,挤地铁、上班、下班、挤地铁、挤地铁、上班……”随后,分享者放下了吉他,用舞蹈动作表达艺术给他带来的解压和探索。在场的人看懂了,并且被打动了。
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其实是屠彬的故事。在工作不顺、心情一塌糊涂的状态里,屠彬被两个朋友拉着去看她们发现的一幢“别墅”。屠彬清楚地记得,那天回家时,朋友笑着看着她的眼睛说:“屠彬,你终于又找到你的梦想了。”那时她才恍然大悟,这个别墅、这个可能的青年空间,就是她几年前就一直想做的事情。所以,表演“绚紫色梦想”的段落是屠彬重新被点燃时,看到美丽的夕阳西下的颜色。那天,她站在天通苑北站门口的台阶上,人们来来往往,这些人好像一下子都和她有了关联。后来,屠彬知道那个下午是她找到生命中meaning的一天。“也许你会有看不到生命里的色彩的时候,那么你要问自己,是什么曾经让你兴奋,激发你不眠不休创造的冲动。找到它,然后追随它。”她说。
2、《叙世》:这首歌词由苍梧洛书填词,阿杰和清弄一起演唱的,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负心悲伤的故事,像网友说的那样,“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书生可能再也不会回头了。这首歌真的是悲伤又超好听。
3、《初心共老》:这首歌是由慕斯和小乖歌唱的,开头便是烟花爆竹的声音,让人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良辰共许,初心共老。小鹿觉得这首歌唱得温柔,词也很美,真的是很好听的一首歌。
4、《日暮归途》:这首歌是由橙翼和阿杰一起唱的,这首歌想必是对单身狗的暴击,有一种夫唱妇随的感觉。这首歌更是一种侠客夫妇仗剑行走江湖的感觉,真的是超级超级喜欢这首歌,画面感十足。
5、《夜雨陈酒》:这首歌由流浪的蛙蛙演唱,流浪的蛙蛙又被叫做牛蛙君,觉得哇婶唱歌真的有一种特别的韵味,怎么说呢,网友说这首歌就像是成龙在唱,哈哈。这首歌有种“桃花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首诗的感觉,里面戏腔也是超好听。
6、《人间朝暮》:这首歌由少司命和CRITTY一起演唱,真的是超喜欢小司的这种独特而又有魔性的声音,让人欲罢不能。这首歌的词也是非常的美,“都道初心不曾负,而初心是何物”听到这句真的是心生感伤,人间从未如此深情过。
7、《扶桑树》:这首歌由孟萌和刘泓君一起演唱,是《侠岚》第五季的主题曲,小鹿真的是偏爱这种戏腔的歌曲,而这首歌的戏腔配上这部动漫的剧情,一种悲伤之感让人心痛。
8、《倾尽天下》:这首歌在熟悉不过了,是由河图演唱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首歌爱上了古风,更是被称为经典,所以这首歌被称为古风圈最好听的一首歌,燕儿觉得并不过分,虽然近两年兴起的古风歌很多,但是这首歌的人气依旧无歌超越。
9、《上邪》:这首小曲儿的上邪也很不错,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要从陕西西安考古学家发现的墓说起,根据墓志铭来断,这是古代一位将军与一位皇室公主的合葬墓,但馆内只有一具男尸,根据实际记载,墓志铭女子封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