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

第1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关健词】 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sease constitution of inpatients,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for the hospital,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Methods Disease classification relevant data of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 . Results The first 5 system diseases inpatients is 70.75 percent of total inpatients,it is a major source of our hospital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hanges in disease constitution,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ealth care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epartments,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Inpatients; Disease constitu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为了解本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点, 探讨本区居住人群发病规律及常见病、多发病, 寻找发病的主要原因, 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 提高本区人民的健康水平, 为医院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医院特色科室的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本院3年来住院疾病及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年~2012年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报表。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 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3 讨论

3. 1 住院疾病前5个系统疾病占住院总数的70.75%, 是本院住院疾病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 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应成为本院医疗工作的重点和研究发展的方向。

3. 2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主要分布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比较低的状态, 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不够强, 据统计资料显示, 每年春夏季节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 儿科住院病床经常爆满, 因此, 医院管理层应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 在其高发季节做好相应的医疗护理准备工作, 增加医疗护理技术力量, 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保健宣传工作, 做好春夏季节的儿童卫生保健工作, 增强儿童监护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机会。

3. 3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以梗阻性分娩为主。本院妇产科专业技术力量配置比较合理, 加之本市是粤东片经济较发达地区, 外来人口较多, 这些人群生育多选择收费标准较低的区级医院。

3. 4 损伤和中毒的主要疾病是骨折, 内部构成比是48.52%。损伤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各类车祸和各种伤害事件增多。近年来, 私家车激增、交通管理水平和道路设施相对滞后等原因引起意外交通事故频发[1], 再者, 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大、多数人群心理浮躁, 各种伤害事件和意外事故相对增加, 由此造成的各种损伤患者数也就相应增多。针对这种情况, 医院管理层应加大相关科室的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 引进人才, 注重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骨外科的诊治水平,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医疗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关部门也应注意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加强各种车辆的管理和严格驾驶员的培训考核, 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法规教育,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3. 5 循环系统的常见病为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 内部构成比为77.98%, 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是21世纪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 并随着人口老年化越来越突出[2],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 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如何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和研究的方向。心脑血管病由于病程长、医疗费用高等因素,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所以, 尽早发现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为关键。本院是一所区级医院又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双重性质的机构, 充分利用优势, 对本片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同时针对老年人发病规律和特点做好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提高老年人防病、治病的自我保护意识。

3. 6 眼和附器的主要疾病是老年性白内障, 近年来, 本院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全称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是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较常用的手术, 效果好, 是本院眼科的特色项目, 3年来收治患者共280例, 占眼和附器疾病的77.35%。

通过对住院疾病的统计分析, 了解疾病构成现状, 对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3]。医院应密切关注疾病构成的变化,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 巩固专科优势, 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和利用, 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 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为医院生存和发展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日孜万古丽.10922例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中国病案, 2012,13(10):48-50.

第2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一)我国老年护理单元现状

中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其老年护理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大型综合性医院中老年病科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立足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危急重症救治、中长期照护、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老年病专科医院在逐渐兴起,例如北京老年医院、郑州老年病医院等。但是,专业化、高质量的老人护理与服务设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贫乏。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分析,当前养老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医疗机构承担着十分繁重的疑难重症诊疗任务,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康复和生活养护要求;养老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条件简陋,不具备后续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

(二)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随着医学观念的更新,医疗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的设计不仅需要从生物医学角度,而且更需要在视知觉、行为心理学以及建筑环境学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条件。老年护理单元是老年人在医院诊疗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空间环境的塑造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的康复。作为感觉的主要通道——视觉,可以使人体获得外界80%的信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视觉环境要素包括空间形态要素,色彩和光影要素,材质要素和视觉诱导体系。本文主要从色彩、光影要素和视觉诱导体系分析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二、基于色彩和光影要素的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一)老年护理单元色彩设计

色彩是营造空间气氛最生动、最活泼的因素。色彩不仅具有美化医疗护理空间的功能,而且能够影响人的视觉、行为和记忆,甚至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1.墙面色彩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来看,因疾病而入院的老年患者,其生活大部分局限在医院的室内空间中,若整日看到的是单调的颜色,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进而影响到身体的康复。明快的色彩使人产生愉悦、欢快的感觉。但是,若大面积采用高纯度色或色彩种类过多,容易产生不和谐感,引起老年人的视觉疲劳。老年护理单元病房空间墙面色彩以简洁为宜,可选用有镇定作用的浅绿,浅蓝或是给人以温馨之感的浅米色、米黄色,局部配合饱和度高的色彩,以给人兴奋感。公共空间墙面可色彩丰富一些。例如,廊道的墙面可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色调,局部适当采用高彩度的色调,适度的色彩和材质对比可以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激发老年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积极性。

2.地面色彩

护理单元地面的色彩应选用浅色调、高明度色彩。老年人色彩认知能力较差,应该选择明度高的色彩作为地面色彩,给老年人亲切、轻松的感觉;反之,则会使老年人对地面的识别度差,引起压迫感。地面的色彩最忌讳的是黑、白、灰色。而高明度色彩,例如:米黄色、浅绿、浅蓝等,能够营造温馨、优雅的氛围,符合老年人的情感诉求。

3.顶面色彩

顶面的色彩应起到加强室内漫射光反射效果的作用,颜色宜浅,降低空间对老年人视觉及心理的压抑感。护理单元公共空间顶面可采用艺术化的吊顶进行装饰,丰富空间的构成。病房、医疗辅助区顶面宜为灰白、蓝绿色系,可选用铝塑板、抗菌型钢化石膏板,或者抗菌防霉白色乳胶漆。

4.家具色彩

家具在符合护理单元的使用要求,材料符合绿色环保指标的基础上,要努力使护理单元空间向更活泼、舒适的医用色彩空间转变。沉稳的木色是老年护理单元家具色彩的首选,同时配以粉色、橙色等温馨色彩的小家具,丰富空间色彩。合理的增添艺术品也是丰富色彩的有效途径。优化环境的同时良性刺激还可以帮助老年患者早日康复。西方一些国家对医院中陈列艺术品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如瑞典政府规定,医院建筑投资的1~2%要应用于艺术装修和陈列艺术品。

(二)老年护理单元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首先要考虑满足医疗功能的发挥。其次要满足老年患者康复、交往、休息、锻炼等需要。

1.自然采光

老年护理单元光环境设计重要之一是自然光的引入。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是大自然赐予的最佳礼物。充分利用自然光不但可以节能,符合人眼对光的适应性,而且昼光可以强化人的生理节律,有益于老年病人的康复。因此,在设计窗户的朝向、开窗的位置、窗户的大小上要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引入。

2.人工照明

由于老年人视觉要低于一般成年人,在病房照明设计时应该适当提升照度水平,灯具选择时也应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灯具,以提高显色性。利用光环境为老人营造家一般的治疗环境。灯光设计还要满足医务人员从事不同医护工作所需要的照明条件的差异,合理运用基础照明和局部照明。基础照明光线柔和,营造宁静温馨的诊治环境。局部照明为医护人员医疗操作提供保障,宜选用可调式旋臂壁灯,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走廊是联系护理单元内部各空间的交通桥梁,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也是老年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活动空间。走廊照明的情感需求高于工作需求,宜采用偏暖色光源,给老年患者温暖的感觉。安装在走廊天花板上的灯具,可能会对躺在推车上的老年患者产生不舒适的眩光,多采用格栅遮光的方式,避免直接的眩光。此外,走廊应采用动态照明方式,在白天和晚上采用不同的配光和照度。营造不同的氛围。

三、基于视觉诱导体系的老年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

标识导向系统是对老年护理单元室内空间的人流、物流提供指示目的地和指示护理单元各功能区域的分部位置的目标导向系统。标识导向系统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字标识、色彩标识和图形标识。文字在老年护理单元空间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中占有很大比重。文字准确,易给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不仅容易记住,也容易寻找。由于老年人视觉功能的衰退,要求标识中的文字适当放大,字体规范、清楚。在医院室内空间中观看标识多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在兼顾到美观的前提下一定要选择可读性高的字体。例如,黑体字、圆体字为室内空间标识导向系统常用字体。色彩标识设计最好与本科室的色彩需求进行设计,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增加环境的认同感。图底色彩对比需明显,有区分度。图形标识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出特定的视觉信息,引导患者达到目的地。在老年护理单元图形标识设计中,应注意设计的简洁、直观。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简洁明了的图案能够迅速唤起他们的记忆,方便其寻找目标。同时,由于老年人视力下降,尽可能的选择对比强烈的色彩。标识导向系统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应该能够对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起到缓解作用。例如,标识上的一句安慰话,一句鼓励的话,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图画,都会给老年患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治愈疾病的信心此外,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也逐步引入了医疗空间。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彩色及单色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及语音信息接受器等。这些较为智能的导向方式也能为老年患者提供便利。

四、结语

第3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一、“十一五”全省老龄工作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改善老年民生为出发点,围绕大局,积极作为,创新发展,狠抓落实,基本完成了《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较快,已有400万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领到养老金。全省百岁老人长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5个市、82个县(市、区)建立了由当地财政保障的高龄补贴和贫困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200多万老年人受益;1.8万个村(居)实行了发放养老补贴办法,160多万农村老年人受益。老年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纳入了“低保”对象;积极实施“银龄救助工程”,各级救助特困老年人204.8万人次。

(二)医疗保障能力增强,老年人健康服务条件得到改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断扩大覆盖范围,230多万城镇老年职工和150万城镇老年居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农村老年人基本上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有5个市由财政承担70岁以上老年人个人缴纳的参合费,187万老年人受益。以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内容的“银龄安康工程”顺利实施,“十一五”末全省有272万老年人在保,承保金额300.8亿元,1万多名老年人获得2000多万元医疗费等赔偿。基层和社区便民医疗服务机构发展较快,老年病医院、老年门诊、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增多,有效改善了老年人健康服务条件。

(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社会为老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对养老服务业给予减免税费、以奖代补、水电燃料价格优惠等方面的扶持,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十一五”末,全省各类养老机构总床位达到30万张,占老年人总数的2.17%。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全省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等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和信息化呼叫服务机构1万多个,为110多万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和鉴定制度初步建立,专业教育、在职培训、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逐步展开,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四)老年维权工作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省优待老年人规定》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老年法律服务组织网络不断建立健全,全省县以上建立老年法律服务机构800多个,以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为依托的基层老年法律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打击涉老犯罪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老年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案件审理、来信来访等工作进一步加强,3.8万老年人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各级法院审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1万多件,全省老龄系统办理老年人来信来访4.2万多件。优待老年人工作得到加强,老年人在津贴补贴、减免各类筹资、免费进公园、免费或半价进旅游景点、免费或半价乘坐公交车、免门诊普通挂号费等方面的优待得到落实。

(五)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较快,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层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得到较快发展,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逐年增多,全省各级老年活动中心(站、室)达到6.8万多个,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发展到7200多所。“银屏惠老工程”启动实施,省级财政和省慈善总会投入760多万元,为农村没有电视机的老年人赠送彩电1.26万台。老年文体组织健康发展,省、市成立了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书画、摄影等社团组织,省连续举办了“银龄之春迎春音乐会”和“重阳欢歌文艺晚会”,打造出了受老年人欢迎的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全省老年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全省老年人运动会,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六)老龄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老年用品市场开始形成。老龄产业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参与,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目的、以养老服务业为重点、以开发老年用品为增长点的老龄产业发展模式开始形成。机构养老、康复护理、老年家政、老年旅游等养老服务行业初具规模,老年用品、产品明显增多,面向老年人的通信、网络、金融、理财、保险等新兴服务项目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全省生产老年服装、食品、保健品、交通工具、健身和康复器材等老年用品的企业2020家,年产值378亿元。

(七)老年人才资源受到重视,老有所为成效明显。各级高度重视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开展老年人才交流、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等,积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指导帮助。广大老年人踊跃参加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公益事业、养老服务、生产经营、科技指导、咨询服务等活动和工作,省、市成立了“银龄爱心志愿团”等老年志愿者组织,70多万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敬老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立体老龄宣传格局逐步形成。各级高度重视敬老文化建设,把尊老敬老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公民道德建设重要内容,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组成部分,定期评选表彰敬老楷模,树立尊老敬老先进典型,建立敬老文化基地,广泛开展敬老教育,大力弘扬齐鲁孝德文化,强化了全社会的敬老观念。大力加强老龄宣传工作,形成了立体化、系统化、多样化的老龄宣传格局,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和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省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领导和省直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各市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全省老龄系统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也是分不开的。五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做好老龄工作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老龄工作方针,形成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依靠各部门、单位的扎实工作和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服务大局,促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增强大局意识,把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全省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全局,使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老龄事业发展水平。从老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不断创新和完善老龄工作机制,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老龄事业发展质量。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的根本利益作为老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多为老年人办实事、谋福祉,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老龄事业发展的根本。

“十一五”期间我省老龄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发展不够平衡,规划确定的任务指标有的没有按期完成或完成的质量不高;二是老龄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够健全完善,有些惠老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三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服务机构、服务网络、服务水平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和社会需要;四是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歧视、漠视和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依然存在;五是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和机构人员配备尚不能完全适应老龄工作需要。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老龄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和银龄幸福和谐工程,推动老龄事业加快发展,让广大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是“十二五”时期老龄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

(一)积极推动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标准。二是完善养老补贴制度。积极推动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不断扩大发放范围、提高发放标准,有条件的市率先扩大到80岁以上老年人;鼓励更多的村(居)集体组织对老年人给予多种形式的补贴;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三是健全贫困老年人救助制度。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低保”范围。继续实施“银龄救助工程”,对重点对象给予特别救助。优先将城镇低收入和住房困难纯老年人家庭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农村贫困老人无房户和危房户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四是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继续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使更多老年人享有“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保险”。

(二)积极推动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将老年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范围,并在老年人个人缴纳费用、报销比例、保险病种等方面给予照顾。优先对特困老人、高龄老人、残疾老人进行医疗救助。确保落实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一次的制度。政府兴办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要设立老年门诊和老年病房;乡镇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站(所、室),要进一步健全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制度,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增加方便老年人就诊、治疗、护理的设备器材。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全民健康的重大影响,加强老年病研究、预防和咨询服务机构建设,建立老龄人口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对老年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

(三)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以扩大规模、合理布局、强化管理、提升水平为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末,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功能完善、基本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兴办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住养服务机构,重点扶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型养老院和能够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收费价格较低的照料型养老机构。积极推动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市场化运作的大型养老服务项目。加强机构养老服务管理,制定有关标准,提高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十二五”期间,机构养老床位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2015年城乡机构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依托和利用社区服务、卫生服务、家庭服务、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的服务资源,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网点,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要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加强对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的管理。三是积极开展老年心理关爱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干预,重点满足病残、空巢、高龄、临终老年人的心理关爱需求。市、县(市、区)要建立老年人爱心护理院,有条件的社区建立老年人心理关爱站(室),开展长期护理和心理关爱服务。四是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城镇和农村求职人员到养老服务行业就业。认真落实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加快养老服务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大力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四)加快发展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要将改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文化惠民工程,增加面向老年人的项目。要继续推进老年文体活动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增加一批老年活动中心和室(站)。“十二五”期间,省、市要建成综合性老年人活动中心,各县(市、区)和30%以上的乡镇(街道)至少要有1处示范性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村(居)全部建立老年活动场所。要加强老年文化体育组织建设,发挥各级各类老年文化艺术团体和各级老年体协的作用,省每两年举行一届“银龄风采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届老年运动会。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完善公办老年大学(学校)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教育机构。形成由老年大学(学校)和老年广播、电视、网络教学等构成的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网络,注册学员达到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

(五)全面保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老年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工作和《省优待老年人规定》的修改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水平,按规定减免老年人法律服务费和诉讼费。要依托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建立老年法律服务网点,积极为老年人开展法律服务。要建立健全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协作机制,认真做好审理涉老案件、打击涉老犯罪、调解涉老纠纷、办理涉老等工作。

(六)积极推动银色经济发展。要按照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发展银色经济的要求,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机,科学规划,积极推动,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要优先发展养老服务业,重点发展养老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项目,并在家庭服务、社区服务、农村服务、商务服务、餐饮、文化体育、科技信息、旅游、金融、物流等行业和领域开拓养老服务市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需求。要积极开发老年日常生活用品、老年护理用品、老年辅助用品、老年健身器材等老年产品和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计算机、家用电器操控装置等产品,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要加强银色经济运行管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适时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制定各类老年产品标准,加强生产、营销、宣传、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七)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公共服务压力增大等问题,认真做好老年资源的开发工作,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引导老年人参加适宜的工作与活动,在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层社会治安、基层自治管理、移风易俗、民事调解、养老服务、文教卫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加强服务与管理工作,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组织开展老年人才交流活动。要维护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当权益,充分尊重老年人的劳动,给予应有的报酬。要加强老年志愿者组织建设,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开展科学合理的志愿活动。

(八)做好老年人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基层老龄组织建设,乡镇(街道)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居)老年人工作委员会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老年人的管理服务工作。引导基层老年群众组织规范发展,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逐步健全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老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探索老年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新途径,加强疏导沟通,引导老年人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促进社会和谐。

三、2011年全省老龄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老龄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意见》精神,认真落实姜大明省长《政府工作报告》对老龄工作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深入地抓好《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是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省老龄委近期要下发贯彻《意见》的部门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分工要求,结合各自职能,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本部门《意见》要求的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市要根据《意见》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出台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省老龄办抓好协调调度,推动各级、各部门把《意见》确定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将尽快出台。规划出台后,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把规划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年度、各个部门,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深入推进。要加强规划实施的调度检查,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保证规划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实际,争取上半年全部出台规划。

(三)深入开展养老服务业突破年活动。根据省老龄委统一部署,在全省开展养老服务业突破年活动,重点推动在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居家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养老服务骨干项目建设、农村老龄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居家养老服务,突出做好“空巢”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扶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彩霞工程”。省里将开展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服务队伍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试点。继续做好牵手骨干企业兴建养老服务项目工作,促进一批大型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和老龄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各地建立政府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支持农村兴建老年公寓(老年房)。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具有文化养老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大力促进文化养老服务。继续做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和鉴定工作,筹备举办“全省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推出“金牌养老护理员”。成立省老龄产业协会,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

(四)深入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意见》部署要求,推动各级、各部门深入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推进措施,发挥品牌优势,形成既有全省统一名称、标志,又具有各地特色的省银龄幸福和谐工程品牌体系。重点做好以优待老年人、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为内容的“银龄优惠”,以救助困难老年人为内容的“银龄救助”,以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为内容的“银龄安康”,以省财政扶持养老机构为主要内容的“银龄公寓扶持”,以向农村贫困老年人赠送彩电为内容的“银屏惠老”,以及银龄孝德、银龄之家、银龄健康、银龄长寿、银龄通信等10个项目,根据老龄工作特点和老年人需求,不断打造新的项目,扩展新的内容,创造新的亮点,通过这一敬老惠老平台,动员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使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4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关爱老年人,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了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是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山东省老年人现实状况

据省老龄委通报的《山东省2008-2020年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对策研究》成果报告,山东省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337.2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14.20%,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10年每年将净增约72万老年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县级市。

山东老年人口五大特点:一、农村老龄化程度高。全省农村老年人有794.0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6.09%,城镇老年人有543.21万,占城镇总人口的12.12%,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3.97个百分点。二、低龄老人为主体。60~69岁的老年人为709.42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3.05%;70~79岁的老年人为478.88万人,占35.81%;80岁以上高龄老人149.03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1.14%。三、空巢老人比例高。生活在纯老年人家庭的空巢老人有956.8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1.55%,其中城镇空巢老人比例为66.73%,农村为74.72%。四、受教育程度较低。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4.02%,其中城镇占42.36%,农村占61.72%;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老年人,城镇为12.66%,农村为1.01%。五、多子女老人居多。老年人平均有子女3.51个,有2~5个的占81%。

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省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由2008年的6539.1万人下降到6079.5万人。在劳动人口减少和老年抚养比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我省的人口红利期于2027年比全国提前5年结束。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群体日益高龄化,大部分亲缘家庭将呈现4:2:1结构,即一对夫妇在抚养一个孩子的同时要照顾四位老人,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

机构养老需求急剧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老年人对机构养老需求呈剧增趋势。目前全省有养老床位29万张。按打算5年内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4.23%、74.11万人的调查数据计算,到2013年需增加养老床位45.11万张。

医疗服务压力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上涨1个百分点,医院床位需增加2.15万张,医生数量需增加1.18万人。到2020年,我省因老年人口增加所需要的医院床位数为38.05万张,医生数量为22.9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万张、6028人。按2008年全省老年人平均医疗费支出1805.18元推算,2020年全省老年人医疗费支出总额将达398.66亿元。

老龄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变化。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保健、金融、旅游、房地产、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和长期照料等的服务需求,必将大大带动老龄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带动产业、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按国家相关部门的测算标准测算,到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到2020年将接近3600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1万亿元。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压力加大。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养老保障标准的不断提高,我省将面临巨大的养老保障压力。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价值观念改变,老年群体对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都将不断增大。

2.老年人拥有的权利

(1)受赡养权,指老年人有受到子女赡养的权利。老年人应该老有所养。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四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一是老年人的配偶;二是老年人的成年子女;三是老年人的弟妹;四是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一般情况下,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另外,赡养人的配偶对老年人虽没有赡养义务,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第3款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义务。”

(2)社会保障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内容。

(3)婚姻自由权和居住权。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权包括结婚和离婚两个方面的自由。《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4)自由处分遗产权。指老人对其生前积累的财产,有根据自己心愿、子女和配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情况,决定由一人或数人继承自己的遗产以及他们的继承份额,或者决定把自己生前积累的财产无偿地赠送给他人。

(5)继承权。指老人作为子女、配偶的法律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子女、配偶死亡时享受依法继承的权利。那种认为老人不能继承子女的遗产的认识是不对的。此外,女性老年人享有依法继承其男性老年配偶遗产的权利,那种认为男性老人的遗产只能由其子孙继承的说法是不合法的。

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老年人还享有相应的养老优待,如高龄津贴,将百岁以上老年人长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少于300元。住房优先保障,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纯老年人家庭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对农村贫困老年人无房户、危房户的住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医疗保健优待,如鼓励和帮助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落实好符合条件老年人个人缴费的政府资助政策。老年人优先就医;需要住院治疗的,优先安排床位住院。政府兴办和支持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老年人免普通挂号费。生活服务优待,如有条件的市公共交通(汽车、电车、地铁、航运等),可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乘车免费;其他市、县(市、区)公共交通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半价优惠、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逐步实现65周岁以上老年人乘车免费。老年人优先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文体休闲优待,如政府兴办和支持的公共体育健身场(馆),凡是收费的,应按时段对老年人免费或实行半价。各类公园对老年人免门票费。维权优待,如法律服务机构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咨询自身涉法事务,免收服务费。各类律师事务所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因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聘请律师的,应视情况减免不低于30%的律师服务费。

3.老年人工作取得的总体成绩

多年来,山东省的老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老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基本权益得到维护、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各界对老龄事业更加关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不断高涨,积极应对老龄化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一是努力推动各项老龄政策落到实处。《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后,省老龄办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的意见,制定了省老龄委成员单位落实《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任务分工,召开了老龄委成员单位联络员座谈会,明确了有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加强督导,确保各项惠老政策及早惠及全省广大老年人。

二是积极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2012年以来,“银龄安康工程”新增投保老年人数已达221.8万人,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投保老年人已达1009.3万人次,理赔4.13万例,赔付金额达8405万元。协调中信银行济南分行积极推进“信福年华”老年理财卡发行工作。在济南、淄博、东营、济宁四个城市进行了试点。大力实施银龄公寓扶持工程。积极协调省财政划拨资金1000万元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进银龄长寿工程。召开了长寿问题专家研讨会,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山东省老年健康与长寿研究,重点突出老年健康教育、长寿地区因素、影响健康因素、疾病与衰老、社会参与与健康长寿、精神关爱与健康长寿、制度保障与健康长寿、传统文化与健康长寿8个方面的内容,共收到论文100多篇。

三是积极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和老年文化建设。开展了多项老龄宣传和文化活动。举办了“银龄之春——2012山东省老年人迎春音乐会”、“喜迎十,颂歌献给党”全省中老年歌咏大赛等活动;与韩国旅游发展局有关负责人就加强老年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等进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中韩老年人手拉手文化交流活动合作协议书》;组织评选表彰了2011年山东省十佳敬老企业、十佳敬老企业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多形式、多层次老龄工作宣传。全省各级老龄部门抢抓机遇,积极开展老龄工作宣传,营造了有利于老龄事业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省老龄办在山东广播电台经济频道开办了老年类栏目——《关爱夕阳》;《山东老年》编辑部与省国资委联合开展了“省管企业老干部工作30年巡礼”征文活动。

四是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老年学学会工作得到提升。经过积极协调,山东冠华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向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捐款600万元;银色世纪集团有限公司也向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支持发展山东老龄事业。召开了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长和新一届理事会。积极做好省老年学学会的换届筹备工作,督导各市建立老年学学会组织,目前,全省已有8个市成立了老年学学会,为全省老年学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4.山东省老年人工作的不足

4.1 无障碍设施亟待完善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市公共场所出现了很多无障碍设施,如洗手间里的扶手、上下楼梯的滑坡等。它们的出现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也体现着整个社会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希望全市以后能增加一些这样的设施。”我市目前的无障碍设施虽然逐渐增多,可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希望相关部门多关注他们这一群体,让更多更科学的无障碍设施能够出现在公共场所,让无障碍设施更加人性化,切实做到公共设施无障碍,让他们的出行能够更方便。

4.2 专座不专令人遗憾

“各位乘客您好,请主动为老弱病残者让个座。”乘坐公交车时,每当我们听到这句广播时,总会看到车厢前排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坐的并非“专人”。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我市每辆公交车上都设置着写有“老弱病残孕专座”提示语的座位。近日,笔者随意搭乘了几辆公交车发现,专座上难见“老弱病残孕”乘客的身影,多数情况下坐的是一些年轻人。

4.3 空巢老人问题亟待解决

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

4.4 老年人体育活动较少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体质,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较为有限,加之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场所较少,老年人体育运动不论从种类上还是时间上空间上都收到制约,老年人体育运动较少。

4.5 如何关爱老年人

首先,关爱老年人要尊重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合法利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以及《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都规定了老年人享受的合法权益以及享受的优待。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较易受到侵犯,且维权比正常人较难。作为中青年人,我们必须主动尊重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应积极主动帮助老年人维权。

其次,关爱老年人,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理解他们的精神要求,营造和木有爱德家庭氛围。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关爱老年人,不只是物质生活上的关爱,衣食住行当然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但更重要的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老有所养,更应老有所乐。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空巢老人现象,要值得我们去解决。第一,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第二,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第三,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第5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人口老龄化,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也步入老龄化阶段,现在“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增多,及时开放“二胎政策”也抵挡不住老龄化的脚步。

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一)子女养老问题压力大。

独生子女这一代的夫妻家庭组成是: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个孩子,形成“421”结构的家庭。这种模式的家庭面临的压力,比“70”“60”后要打很多。现今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各个方面的花销较之往年成本要高出来很多。经济实力、人力或者是精力上都是很重的负担。大多数的“80后”表示生活压力让他们力不从心,想把父母接来养老,可是四位老人不太实际;高额的房价无法购置另外的房子;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没法使用,不敢生病;养老院等地方无法让人放心,自己又无暇照顾,无法兼顾,陷入两难。

(二)“空巢老人”的需求带来的机遇。

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80后”的父母通常都是独自生活,儿女只有假期才来看望,平时缺乏关爱成为空巢老人。因此在物质生活上,这些老人可能不太追求,在精神层面上更需要关爱。单纯的伺候和活着已经不能让老龄化的问题得以缓解,从经营、服务上应该去满足老人的需求。

二、老年消费市场有活力

(一)老年人消费潜力大。

老年人的收入分为四个部分:退休金、积蓄、子女供给、工作所得。很多老年人会在退休后找工作,在固定的收入来源上加上其他的收入,大多数的老年人有很强的购买力,老年人中城市老年人占大多数,在拿着退休金的同时还有子女的补贴,乡镇中的老年人还会自己做生意赚取生活费。

(二)老年人的消费比重不断扩大。

老人年消费快速上升,现在的年轻人十分会享受生活,购买力很强,今日的年轻人是未来的老年人。所以未来的消费市场一部分会被老年人占据。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自己的父母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未来的老年人市场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会比较旺盛。老年人的消费和其他人也会有区别,老年人上了年纪,在听力、视力、活动能力各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他们会需要一些仪器来帮助自己,比如助听器、轮椅、纸尿裤等。市场可以根据高龄老人的需求研制一些辅助工具等。例如一些报警工具,自救工具,帮助老年人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十分注重食品卫生,老年人由于独特的体质,对油腻、辛辣、甜咸的食物比较回避,因此餐饮业也可以迎合老人胃口开发新的菜品。老年人对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也比较高。老年人上了岁数需要身体保养好维护。可以引导老年人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和定期的体检。社区可以推出一些保健服务,比如为老人提供一些交通工具,一些人工服务等,例如陪同看病,满足一些空巢老人的需求。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老人无人长期看管的问题。我国老年人的衣食起居、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尚待开启。社区服务也只是简单的打针和护理。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攀升,社区应该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医院的床位问题要增加基础服务设置。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要增设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去甚远,一些临终关怀机构也很少,发展比较滞后、迟缓。

(三)老年文化娱乐的相关需求。

我国大多数娱乐场所不是收费比较高昂,就是不太适合老年人娱乐。比如密室逃脱就适合二十五岁以内的年轻人。这几年老年人旅游业发展起来了,老年人喜欢那种休闲度假式的旅游项目。退休后时间充足,外出旅游变得十分方便,他们会选择这种休闲方式来放松心情。开展境外旅游的潜力也很大,因为这一代老年人一直在奋斗,退休后有时间多看看世界各地的风情。

三、养老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我国养老业发展存在养老企业不正规、实力弱的问题:我国企业中,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企业很少,一些产品都是衍生的产品和业务。有的还是为了诈骗,因此社会中不仅种类少,可信度也小。难以适应老年人比重越来越高的社会,也不能满足日益破却需要来年人产品的需求。老年人的市场十分狭窄,包括饮食。服装、生活用品等休闲项目。服装方面,没有真正为老年人量身打造和研发的品牌,大多数老年人会选择运动服或者其他年龄段的衣服来替代。饮食也是会选择其他年龄段喜欢的餐厅。我们整个国家和社区都应有这种养老模式,让社会都有这种养老的责任感,让更多企业参与到位老年人服务中来。

四、养老业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来说不仅有挑战还有很多机遇,会创造很多新兴产业和很多工作机会。而且还可以雇佣老年人,根据他们的需求设计出来更符合实际的产品。

(一)推出相关政策扶持发展,健全法律法规保护相关权益。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将养老产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明确发展规划的方向。鼓励社会创立为老年人服务的平台和业务。为了产业布局,在条件好、环境好需求大的地区先开展试点,政策倾斜,大力发展。成功以后大力发展全国范围的养老行业,让老有所依,老年人得到关爱。

(二)加大政策扶持,健全法度法规。

呼吁政府颁布相关法规,确保养老这个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让养老业在发展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据可查。在现行的法律和法规上,根据我国的综合国情和老年人口数量和现状,明确规定让养老的产品和服务,资金和人力,开发和建设等方面的产业链健康发展,形成一整套养老的法律体系。

(三)加强服务人员的培养,提高专业化、提升服务质量。

政府应该把服务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一个企业的衡量标准,如果专业素质不过硬,不能让这个服务团队达标和进入社会为老年人服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比如护理学、心理学、营养配餐等,外加考察服务人员的人品,配置一套行之有效的岗前培训,设立资格认证考试。另外,还要大力发展义工和志愿者的团队,完善义工注册制度,不仅在社会范围中招收服务人员,也要在全社会中感召所有人尊敬老人。同时,提高舆论氛围,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地位,规范社区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五、结语

第6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0(c)-099-02

白内障好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有自己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护理也有独特的要求,掌握老年性白内障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4~12月76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为本科住院手术患者。其中,男362例,女406例,年龄56~89岁,术前视力光感均0.2;单纯性白内障619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46例,高血压合并白内障103例。

1.2 护理

1.2.1饮食护理

多进食清淡、易消化、不含刺激性、富含纤维素的营养饮食,多吃水果和绿色蔬菜,多喝开水,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利于切口的愈合及保持大便通畅。

1.2.2心理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有着视力降低、感觉减退、智力减退、情绪和行为改变等特点。加上社会角色改变,家庭地位下降,及长期孤独寂寞,总觉得眼睛会瞎,于是显得十分悲观。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对术后效果、视力的担心等等。因此,解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是术前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1]。针对这些情况,护士首先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患者来住院,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做好耐心细致的交流,在护理工作中多给予照顾和谅解,讲解白内障相关知识,告知手术方法和过程,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1.2.3术前护理

1.2.3.1术前准备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做好血、尿常规,血糖、肝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特别是角膜曲率、厚度的测定及眼轴B超,以使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更为精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空腹血糖<6.7 mmol/L[2],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者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3],术前剪睫毛,用0.9%NaCl溶液常规冲洗泪道。

1.2.3.2术前用药 ①术前眼部用药:目的除了保持眼部清洁外,还与其他眼病的控制及保证术后的安全有关,在术前1~2 d,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每天3~4次,以保持眼结膜下清洁[4]。②术前散瞳:术前0. 5~1.0 h用美多力散瞳,术眼10 min 1次,连续3次,至手术时瞳孔充分散大,直径在6 mm以上,药效作用处在高峰,且术前散瞳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掌握时间,随时观察瞳孔变化。

1.2.4术后护理

术后卧床休息,嘱患者不要低头及过度活动,不要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不要大声说话,不要用手抓眼,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术眼有无敷料渗液、渗血,有无感染征兆[5]。如术后眼痛、恶心、呕吐应立即遵医嘱及时处理,对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压及血糖情况,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 d,次日开放滴眼药水复方新霉素,每日4~6次。

1.2.5出院指导

1.2.5.1出院前指导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一方面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另一方面要写好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交给家属,以保证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得到延续[6-7]。

1.2.5.2出院时指导 ①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②注意用眼卫生,术后1个月避免触及术眼,避免视力过度疲劳,用眼应以眼不觉得疲倦为度,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和距离,光源要充足,用眼1 h左右,便让眼睛放松休息一下。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工作,避免强光刺激。③睡觉时请尽量维持平卧,如需侧卧,须向健侧卧。④告知患者及家属医院的回访电话,如有感觉不适,可电话询问或来院就诊。

2 结果

手术后768例患者均顺利痊愈,术后视力达到0.8以上者有526例,0.5~0.8者94例,0.5以下者148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尽管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但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亦均渴望复明,这就要求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护理工作,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素虹,陈绮华.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强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208.

[2]彭广花,李志杰,李辰.现代眼科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07.

[3]黄梅,顾跃,赵亦炯.单眼重度烧伤后自体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4344.

[4]吴乐正,高汝龙.现代眼科门诊手术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153.

[5]李玉珍.基层医院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7例分析[J].中华实用眼科杂志,2008,26(7):700.

[6]汤志铮,李土坤,陈金艳.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23.

第7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关键词】 快速康复; 老年; 髋关节置换; 骨科;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ast-track surgery(FTS) program i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aged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Method:Total 120 patients who received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FT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FTS group was given fast-track surgery nursing.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work,length of hospital stay,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re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FT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usage of FTS i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aged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improve the recovery of hip joint activity,so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ast-track surgery; Old;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Department of osteology;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Eastern Area),Qingdao 26607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4.022

快速康屯饪疲fast-track surgery,FTS)是一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从而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急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外科护理方法[1-2]。此方法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节省医疗费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研究已经在许多择期手术中应用并取得成功[3-4]。随着我国老年化的加快,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作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终极手段,其数量亦随之增加。然而,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差,术后自理能力下降,所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大,要求高[5-6]。如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进行优质的护理,成为了决定患者术后是否能够迅速恢复伤前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7]。本研究针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外科护理,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为护理对象,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60~85岁,平均(71.24±6.73)岁;髋关节疼痛64例,功能障碍47例,畸形4例,关节活动度5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快速康复外科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62~83岁,平均(70.43±5.83)岁,全髋关节置换35例,半髋关节置换25例;快速康复外科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72.05±6.37)岁,全髋关节置换38例,半髋关节置换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手段,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康复锻炼指导、出院随访。

1.2.2 快速康复外科组 因为FTS并非针对老年骨科患者的特点提出的,所以在应用此项方法时,必须要认真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

1.2.2.1 术前宣教 由于老年患者突然进入陌生的医院环境,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因此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8],从而使其适应环境并积极配合治疗。主要是详尽地告知患者康复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并给予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如鼓励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等,还包括一些术前的准备。

1.2.2.2 优化麻醉的方法 使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全麻使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剂,使患者麻醉后能够快速清醒,有利于术后的早期活动;而局麻(外周神经阻滞、脊神经阻滞或硬膜外止痛)有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和术后肠麻痹,更有效止痛和减轻应激,起到保护免疫功能的作用。

1.2.2.3 饮食管理 患者不需要术前彻夜禁食,在无误吸危险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嘱患者20∶00口服10%糖水500~1000 mL,手术前2 h给患者口服10%糖水300~500 mL,糖水均加温至38~40 ℃,以防止冷饮引起患者胃肠道不适。糖尿病患者术前1 d 20∶00口服牛奶200~300 mL,手术前2 h给口服温水300 mL。术后3~4 h在患者无恶心、呕吐等情况下协助饮温水50~100 mL,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通饮食。

1.2.2.4 限制输液 传统的康复过程中,手术当天会输入3500~5000 mL的液体,后续的3~4 d输入2000 mL/d的液体,体重增加3~6 kg[9]。快速康复外科组的患者均为传统用量的2/3,控制输液量。

1.2.2.5 围手术期保温 术中电子加温仪加温静脉输液液体保持在37 ℃,术中、术后均注意头和肢体的保温。

1.2.2.6 术后镇痛 术后遵循三阶梯镇痛原则采取多模式镇痛[10],术后持续使用24~27 h的静脉镇痛泵,口服NSAIDs类镇痛药物。护士统一使用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每班评估、康复活动前后评估等多个节点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评分≥4分时及时启动第二、三阶梯的措施,有效控制疼痛,确保患者早期活动。

1.2.2.7 早期活动 老年患者本身运动量就小,一旦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就更难进行活动。依据老年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当的方式活动。手术后即可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6 h后逐步鼓励患者主动肢体活动。术后1 d协助半坐位进食并逐步进展为床边坐、站立、行走。在进行老年患者的恢复训练时,一定要循序渐进,耐心少量多次,防止活动过度的同时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1.3 评价标准 出院当日记录患者的出院时间,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本次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术后8周随访其再入院率并记录并发症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11],Harris评分标准包含髋关节畸形、疼痛、关节活动及功能,满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及格,70分以下为差,分别在患者术前1 d、出院当天、及术后4、8周进行评估[12]。

1.4 y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5±3.61)d,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82±2.94)d,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Harris评分比较结果提示,快速康复外科组与对照组术前的Harri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出院当天、术后4周、术后8周快速康复外科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4 两组并发症及再住院率比较 随访中快速康复外科组有1例发髋关节后脱位,经手法复位后未发生再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后未发生脱位;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再次住院治疗。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且多合并有其他系统或者器官的并发症,因此在治疗和康复方面存在其自身特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尽快使其恢复下地及日常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治疗效果[13]。本研究从外科护理方法的角度探讨FTS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根据老年骨科患者的特殊性,主要从优化麻醉方法、减少输液、注意保暖、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14]。

优化麻醉方法,使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全麻使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剂,使患者麻醉后能够快速清醒,有利于术后的早期活动[15]。而局麻(外周神经阻滞、脊神经阻滞或硬膜外止痛)有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和术后肠麻痹,更有效止痛和减轻应激,起到保护免疫功能的作用[16]。做好饮食管理,患者不需要术前彻夜禁食,在无误吸危险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骨科患者无胃肠损伤术后3~4 h可进水,这样做的优点是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17],减少恶心、呕吐、口渴、烦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减少老年患者术中的补液量,早期恢复口服进食,可以提前停止输液,使患者快速康复。限制输液量在快速康复外科的研究表明,在维持生命体征正常的前提下减少液体的输入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注意保暖主要是因为低温可引起应激反应,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细胞功能,同时还可能增加切口感染率等不良影响。电子加温仪加温静脉输入液体(37 ℃)、术中头和肢体的保温等方式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感染及并发症,规范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可以减少由于手术引起的神经及内分泌代谢的应激反应。术后持续使用24~27 h的镇痛泵,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后的应激反应,同时它还可以缩短患者早期床下活动的时间,有利于展开早期康复锻炼,先可以活动健康肢体,然后可以稍许受伤肢体的运动,避免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的危险[18]。早期的下床活动,利于机体合成代谢,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并且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9]。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康复过程中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相比较常规方法,可以明显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通过讲座等交流方式,消除疑惑,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才能实现最佳效果[20]。老年骨科患者是极其需要耐心的群体,对老年患者的了解和认识,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护理,才能促进老年骨科患者地快速康复。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且获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Riemen A H,Hutchison J D.The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of hip fractures in older patients[J].Orthopaedics and Trauma,2016,30(2):117-122.

[2] Pozzi G,Falcone A,Sabbatino F,et al.“Fast track surgery” in the north-west of Italy: influence on the orientation of surgical practice[J].Updates in Surgery,2012,64(2):131-144.

[3] Zhao G,Huang Y,Chen X,et al.Research on Fast Track Surgery Application in Lung Cancer Surgery[J].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2010,13(2):102-106.

[4] Arora V,Philp S,Carter J.Early discharge after major gynaecological surgery: advantages of fast track surgery[J].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1,1(2):32-34.

[5]陈文君,陈碧珠.骨科高龄患者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9,30(12):1101-1102.

[6] Yang G,Chen W, Chen W,et al.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wo-day discharge after fast-track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Chinese experience[J].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6,31(8):1686-1692.

[7] Larsson G,Str?mberg R U,Rogmark C,et al.Prehospital fast track care for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Impact on time to surgery, hospital sta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a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J].Injury,2016,47(4):881-886.

[8] Jaruzel C B,Kelechi T J.Relief from anxiety using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 principle-based concept analysis[J].Complementary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2016,24(4):1-5.

[9]林秀群,何\文,龚秋云,等.优质服务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64-165.

[10] Jessica L,Chapman R,Lalkhen A G.Postoperative analgesia[J].Anaesthesia &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6,17(3):144-150.

[11] Nilsdotter A,Bremander A.Measures of hip function and symptoms:Harris Hip Score (HHS),Hip Disabilit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 (HOOS),Oxford Hip Score (OHS),Lequesne Index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LISOH), and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edic Surgeons (AAOS) Hip and Knee Questionnaire[J].Arthritis Care & Research,2012,63(Suppl 11):S200-207.

[12] Chahal J,Van Thiel G S,Mather R C,et al.The Patient Acceptable Symptomatic State for the 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 and Hip Outcome Score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for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5,43(8):1844-1849.

[13] Bethge M,Bartel S,Streibelt M,et al.Improved outcome quality following total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y in an integrated care setting:results of a controlled study[J].Die Rehabilitation,2011,50(2):86-93.

[14] Ansari D,Gianotti L,Schr?der J,et al.Fast-track surgery:procedure-specific aspects and future direction[J].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2013,398(1):29-37.

[15] Malenkovi? V,Zori? S A,Ran?elovi? T.Advantageous usage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in abdominal surgery[J].Srpski Arhiv Za Celokupno Lekarstvo,2003,131(5-6):232-237.

[16] Jacobson E,Forssblad M,Rosenberg J,et al.Can local anesthesia be recommended for routine use in elective knee arthroscopy? A comparison between local, spin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J].Arthroscopy: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y and Related Surgery,2000,16(2):183-190.

[17] Blixt C,Ahlstedt C,Ljungqvist O,et al.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glucose control on postoperative insulin resistance[J].Clinical Nutrition,2012,31(5):676-681.

[18] Fleege C,Arabmotlagh M,Almajali A,et al.Pre- and postoperative fast-track treatment concepts in spinal surgery : patient information and patient cooperation][J].Der Orthopaa?de,2014,43(12):1062-1064.

第8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尿毒症是目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即通过人工肾脏将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过滤干净,并且补充血液中的基本养分,通过血液透析可以代替肾脏的排毒,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进而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是进行血液透析需要建立体外的血液循环,即建立人体和机械的一个血脉通路。将人体内的血液引出,经过滤后再回到人体。透析过程中血液的流量大约250 mL/min,而正常人的手臂的血流量大概为十几mL,无法满足血液透析的流量,因此就要建立血管通路,通常的血管通路有两种,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τ诔て诮?行透析的患者来说,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首选。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指经透析针管接入人体的大动脉或者静脉。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指将患者一侧的少动脉和头静脉相连,形成自身的动静脉系统,即内瘘。内瘘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自身条件,不同的人形成的时间不同,对于老年患者,更需要细心的呵护,该文就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进行分析,来提高内瘘的成功率,同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2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这些患者都进行了动静脉内瘘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在58~78岁之间,随机抽取其中的13例作为试验组,进行内瘘专项护理,另外13例做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

1.2 护理方法

⑤术前护理。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的身体条件比较差,血管比较脆弱,病变导致血管硬化,血管壁的弹性较差以及血管较细等因素都容易导致内瘘手术的失败或者造成内瘘堵塞。因此,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护理,对于进行内瘘手术的动静脉在进行手术前不要再进行扎针、抽血等项目。手术前要对血管进行检查,通过血管造影或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来明确血管的情况,并且要及时关注动脉的波动和静脉的充盈情况,只有符合手术标准了再进行手术。为了保护血管,增加血管的张力,可以用温水浸泡或者用止血带反复扎紧动静脉等。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②促进内瘘成熟。内瘘手术后,血液循环改变了,部分动脉血会直接流进头静脉,长期的动脉血冲击,会增大血压使得血管壁增厚,血流量增大,以满足血液透析所需要的血流量。但是老年人血管条件不好,动脉硬化,静脉萎缩,血液无法循环,容易引起局部的肿胀,不利于内瘘的成熟,因此,在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观测和护理。首先注意要抬高造瘘肢体,注重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注意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时对于高凝者配合使用抗凝血类药物。手术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血液流动情况,确保术后血液通畅,一般可以通过听诊器来查看是否有颤动,如果没有要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检查和处理。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后,要让患者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出院后,要叮嘱患者多运动,多活动,多进行热敷,促进内瘘的成熟。

①注意内瘘使用的时间。内瘘手术后,需要时间形成,老年人血管条件不好,要形成内瘘一般需要6~8周,因此,内瘘的使用要注意时间,不能过早的使用,使用过早,内瘘还未形成,会造成内瘘的失败。

④穿刺的方法和技术。老年人的抵抗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在进行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感染,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进行的要彻底,穿刺点和吻合口之间的距离要在5 cm以上。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动静脉之间的距离,并且注意不能多次穿刺同一个地区,应该采用纽扣式穿刺,避免因为多次的穿刺造成血管硬化和坏死。对内瘘手术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能促进内瘘的形成,防止内瘘血栓,坏死,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穿刺过程中要选择技术熟练的护士,减少穿刺的次数,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血管,防止损伤。

⑤防止低血压造成的血管堵塞。老年人多数身体素质差,心脏功能不好,在血透过程中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因此,在进行血透的过程脱水不能过快、过密,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在血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状况,一旦出现低血压,容易造成内瘘血管的堵塞,如果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出现了面色发白、恶心、呕吐的状况,要及时减缓血透的流速,并及时做补救措施。患者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血压状况,过高、过低都不易于内瘘的使用寿命。低血压是老年患者可怕疾病,一旦低血压容易产生眩晕等不适感,让患者产生抵抗心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低血压还易造成血管堵塞,因此,要加强护理,防止血管拥堵,有利于内瘘的形成。

⑥防止血液粘稠。血液过于黏稠会导致血管堵塞,老年人一般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等疾病,因此,在进行血透的过程中要注意为患者注射抗凝剂,防止血液过稠。血透后也要对血凝情况进行观察,防止内瘘血栓的形成。血液黏稠是老年的常见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尤其是进行内瘘手术的患者,血管更加脆弱,血管弹性差,血液循环不好,因此要防止血液黏稠,避免内瘘手术并发症的产生。

⑦血液透析后的护理。血液透析后,首先要进行拔针,护士拔针一定要快速,并且要及时按住针眼部位,力度要适中。并且确定动静脉内瘘血液循环正常后,再用胶带固定,当不再出血时,逐步清除止血棉球,防止内瘘闭塞。血透后要指导患者对内瘘进行护理,不宜负荷过重的物体,不宜干重活。及时进行血压的测定,并且注意睡觉时不要长期压迫内瘘部位。定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老年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血管变得脆弱,容易产生透析处血管坏死,因此,血透后的护理很重要,作为护理工作者,要细心地为患者讲解平时的注意事项,很多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被病痛折磨,情绪低落,或者乱发脾气,应该给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顽强的与病魔做斗争,患者信心增强,心情愉悦也有助于对抗疾病。

2 结果

经过试验,经过护理的患者内瘘形成率为100%,5年内内瘘失败的患者有3例,经过使用其他部位重新手术应用效果良好。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随机抽取其中的13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系统护理,剩下的13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正常护理,依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9篇:心理医院老年人工作范文

【关键词】 麻仁软胶囊; 果导片; 功能性便秘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of Maren soft capsules and Guodao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XIAO Li-xiang, TAN Yi-hong. Nanhai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 of Maren soft capsules and Guodao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9 to March 2011, 9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C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n=45) taking Maren soft capsules, and group B(n=45) taking Guodao tablets. Improvements in constipation and medication response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 abnormal stool score of the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P

【Key words】 Maren soft capsules;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Guodao tablets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15

近年来受到社会压力变大,饮食习惯紊乱等因素的影响,便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对于老年人而言,功能性便秘较常见,治疗药物也很丰富。笔者所在医院现对麻仁软胶囊和果导片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61~82岁,平均(68.3±2.4)岁,病程6个月~10年。诊断标准: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1],功能性便秘需要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病因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1)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每周少于3次排便;②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③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⑤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⑥至少25%的排便有直肠的阻塞感。(2)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服用麻仁软胶囊,B组45例使用果导片。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B两组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需证实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并且在15 d内未使用过其他缓泻剂或影响胃肠道动力药物。A组口服麻仁软胶囊,2次/d,每次4粒,饭前温水服用。B组口服果导片,2次/d,每次100 mg。两组连续治疗3周,在治疗期间均未口服其他通便药物,每天记录患者有无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以及其大便的性状和次数。

1.3 疗效判断 痊愈:大便间隔不超过2 d,大便变软,排便顺利。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每次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大便质地稍干结,但排便间隔时间在3 d以内。有效:排便间隔时间较前有缩短,便质干结情况有所改善。无效:服药后便秘症状无改善[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排便异常指排便苦难、排便不尽感,其评分标准时无症状出现为0,偶尔为1,经常为2,持续为3。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后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均较轻,其中A组中有1例出现恶心现象,B组中有2例出现口干现象。A组治疗后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和有效)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是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老年人中也较常见[3]。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本身慢性炎症刺激、滥用泻药、体内激素、神经递质以及个人心理因素等有关,尤其近年来城市居民受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较大等因素的影响[4]。

对于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较常用的有聚乙二醇、乳果酸、麻仁软胶囊,其中麻仁软胶囊是根据《伤寒论》中麻子仁处方改进而来,其主要成分有火麻仁、大黄、苦杏仁等中药,具有润肠、通便、下补上正的特点。吴怡等[5]认为其作用机制是使肠平滑肌振幅增加,收缩度增强,频率加快,从而软化肠内容物并增加排便次数。从笔者所在医院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麻仁软胶囊的A组治疗后大便异常分数明显低于B组,就在于其软化肠道内容物,从而也提高了它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在药物不良反应发面,两组患者反应都较轻,对患者影响不大。

本研究显示,麻仁软胶囊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果导片,特别是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上。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要选择好治疗药物,还应该考虑到患者心理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指导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80-1491.

[2] 钟英强,朱兆华.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2006,37(8):497.

[3] 吴佳媛,刘晓红,刘巍.慢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多中心临床调查[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9,29(3):237.

[4] 林征,朱芬芬,林琳.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胃肠病学杂志,2008,13(2):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