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一部诗歌范文

第一部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一部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部诗歌

第1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第一次见眼镜,是在一家茶社,我把他哥哥的意思传达给了他,可是眼镜却是一脸不在乎,他说要去深圳发展,那里的机会更多,不想留在这里,我看他很坚定的样子,便没有再多说什么。临走时,我给他留了张名片,告诉他如果改变主意的话,可以来找我。

十天后,眼镜背着行李找到了我,我一见到他很高兴:“决定留下了?”眼镜勉强地点点头。于是我通过朋友给他联系到了一家电脑公司,眼镜上班的第一天便抱怨那里工作不太好,我劝他慢慢来,以后有的是机会。还没有干满一个月,眼镜便找到我:“这边待遇太低,我不想做了,一个同学给我电话,让我去苏州合办一家公司,我想这可能对我来说是个机会,我不想错过,大哥,你看能不能借我一点钱。”

出去闯闯当然是好事情,我取了一万元给他。两个月后,我突然接到眼镜的电话,说要回来想继续住我这,我答应了。眼镜回来后,我才得知,他和同学合开的那家公司被人家骗了,所有的投资都没了,临来时的车票还是同学帮他买的,他说借我的钱,等打工赚到钱后再还我。我安慰他,没有什么,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

接下来的几天,眼镜到处翻阅报纸,查找各种招聘信息。他找到了一家设计公司,于是我白天见不到他,他总是很晚才回来,每次见他都是一身的疲倦,但感觉他对工作还算满意,就这样,干了三个多月,他又来找我:“这里发展机会太小了,我决定要去深圳发展。”

眼镜又走了,时常还会打电话过来,说在那里很好,但我总感觉他还会回来。果真如我所料,半年后,眼镜再次回来了,谈起在外的那一段经历,眼镜一脸无奈,说老板太黑了,工作环境太差……他说还是家乡好,在外他总是想家。

眼镜又回到了那家设计公司上班,我明显地感觉,经过几次磨砺后,他比以前成熟了,更加务实,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公司里的一个小头目。

一天,眼镜请我喝茶,他告诉我:“一万个机会不如一步脚踏实地,以前拼命地抓机会,但都不切合实际,经过这两年的折腾,让我懂得了很多。只有脚踏实地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才能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看着眼镜现在自信的样子,我真心地替他高兴。他还告诉我,要搬出去住了,已经租好了一套房子,不能总是给我添麻烦,他感谢我这么长的时间一直的收留照顾。

最后他有个请求,在搬出之前,想为我的家重新装饰一下,他说自己是做设计的,目前也有这个能力了,他要用所得所学为我做些事情。

虽然家里装修过时了,可一切好好的,用不着重新装,但眼镜坚持。眼镜搬出去了,面对焕然一新的家,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第2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就我执教的《太阳的话》来说,《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以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课前,我预设学生对本课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能不容易理解,通过课前让学生查艾青的资料,课堂上我予以补充,让学生初步了解艾青的生平和思想,为学习本诗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猜谜语,播放歌曲,设置情境:同学们,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你想对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的太阳说些什么?通过设置情境,学生很快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气氛立刻活跃了,这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如,学生在谈到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时,学生谈到,他认为诗歌很美,我就引导学生谈出他的看法,他从哪儿感受到了美,为什么感觉这里很美?

诗歌的内容理解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读就成了最好的体会交流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段学习诗歌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本课教学,我以朗读、背诵作为学习诗歌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我请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用心地去读、去品、去悟。师生在共同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读中品味诗歌的情,读中加深理解,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本课教学只进行到背诵环节,仿写没有完成,为教学留下了遗憾。

另外,对于诗歌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学法,特别是现代诗的学习,如何把握深度,如何让学生会读,读得有感情,读得有自己的收获,这些方面我做得还不好,还要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继续摸索。

万丈高楼平地起,脱离了实践,脱离了师生实际,就只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实践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是空口练兵,静下心来才能有真正的研究。

第3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华县少华乡刘家河村南,在县城东南约五公里处。东连小夫峪,西郊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少华山不仅是中国道教名山,而且是西岳华山的姊妹山,自古并称“二华”。

华山,又称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为五岳之一,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华山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她刚一现身,就惹得三位评委哇哇惊叫,即使是明眼人,要想做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征服所有评委都很难,更何况是一个盲人?

大家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但克莉丝汀很镇定。她运用视觉以外的各种感官,用手和心,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做出了一道完美的越南料理。

克莉丝汀出生在美国多佛,父母是越南移民,经营着一家小饭店。从小,她就在饭店厨房里的饭菜香气中长大,在家人的熏陶下,她喜欢上了做菜。高中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职高学校的烹饪专业。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了几大菜系的理论知识后,克莉丝汀便开始在自己家的饭店里实践。渐渐地,她在自家饭店里小有名气,很多客人专门点她做的菜。

但是,就在克莉丝汀想在美食世界里大展宏图时,不幸悄悄降临在这个美丽的女孩儿身上。一天,正在厨房帮父亲做菜的克莉丝汀突然眼前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见了。被送到医院后她经医生确诊得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十余次手术仍然没有治好。医生惋惜地告诉她的父母,克莉丝汀无法再看到这个世界了。

从此,她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中,色彩缤纷的世界在这个心怀梦想的女孩儿眼前突然消失了。克莉丝汀整天闷闷不乐,母亲开导她、劝慰她,得到的是她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了,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我还能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母亲用手给她擦眼泪时,少言寡语的父亲拍了拍她的肩膀,俯在她的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丈夫对女儿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女儿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母亲发现女儿早早就起来了,她端坐在镜子前,问母亲自己脸上的微笑是不是还像从前那样甜美。然后,她摸索着重新回到厨房,她要把做菜的很多食材都尝个遍,靠味蕾感知莱的名称和调料的味道。接着,她摸索着刀具,又摸到一根黄瓜,于是她在案板上小心翼翼地切着……克莉丝汀坚定地说:“我要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知练了多少遍,渐渐地,她找到了感觉。她幸福地对母亲说:“我的感觉还是很准的,虽然慢些,但再也不会切到手了。”33岁时,克莉丝汀终于以精湛的厨艺在多佛扬名,正好这一年美国《厨神当道》节目来多佛招募选手。她欣喜若狂,在父亲的支持下报了名。

报名之初,评委对克莉丝汀身体的缺陷是心存疑虑的,但是当他们品尝完她做的拿手菜――越南料理后,立即拍板定下,她可以直接参加决赛。而决赛那天,三位评委也都给她围上了代表“厨神”的白围裙。她成为了这个节目有史以来第一位盲人“厨神”。

接过围裙,克莉丝汀对世界公开了来自父亲的改变了她一生的那句耳语:“不要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是,你还有手,还有心,你完全可以用它们做出精美的菜肴……”

第5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从我加入校学生会那天起,我一直在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回首过去,在这一学期,我们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共历风雨,携手并进,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下面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

在这学期,我们一起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活动。

1. 部门纳新

这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学期,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结束了在部门的工作,我们迎来了大一的新成员。在学期始的那新活动中,我们部门在大一新生中吸收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我们部门注入了新活力,为以后部门工作的展开做了一个充分准备。

2. 拉赞助

这既是对部门成员的一个考核也是为部门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刚刚开始写拉赞助的策划书时大家都是懵懂的,由最初的不知从何入手到现在的驾轻就熟;在出去实际拉赞助时我们也由最初的羞涩到后来的落落大方,这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提升。

3. 艺社系挑战杯

挑战杯是各高校大学生的一项盛事,在每学年都会进行挑战杯项目的立项及团队的组合。在这一学期我们部门对我系各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完整的统计,对有意愿参加挑战杯的同学给予帮助。

4. 实习平台创建筹备

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虽未在本学期内完成,但本学期我们部门也是贯穿始终在做这一项目的筹备工作,以期在下学期能将此工作整体展开。

以上几项不过是我们部门在本学期内的主要活动,还有更多的活动在本部门内开展。总的来说,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但感到的是充实和欣慰,因为与部门成员一起奋斗,一起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一起享受活动成功的喜悦。每一个部门的人员都是那样的团结上进。他们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实践部见证了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为自己能在学生会这样一个大家庭和大家一起工作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第6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气候变化

Abstract: the low carbon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to review and summarize, put forward the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major atten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urban form, land u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ergy use, traffic mode, city building and party, and in the light of low carbon cities and ecological city, the relations between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of orientation, theoretical basis and low carbon cities such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arty and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put forward a low carbon cities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climate chang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的提出。世界各国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概念的提出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UK, 2003)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城市理论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探索性地开展了低碳城市的有益实践,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探索也越来越关注。通过对低碳城市理论研究的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外对低碳城市理论的研究依然处在探索阶段,还不是特别系统。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拉什(Edward L.Glaeser)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城市二氧化碳的排量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他对美国10个典型大城市中心与郊区单位家庭采暖、空交通及生活能耗进行了实证分析,按照CO2/t排放折合43美元的经济成本核算,从碳排放的经济学角度,科学的提出了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英国学者Chris Goodall通过对英国国民家庭生活中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统计,把国民的生活支出及各种物质消耗定量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以数据形式展示了英国家庭排放的未来情景及低碳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英国国民生活的低碳标准。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

各国行动计划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计划,主要针对工业、汽车、能源等领域,通过颁布法案、政府政策以及国际公约等方式,来研发推广高性能技术,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最终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指标。2007年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人会,初步提出了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 25%-40%的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国外的发展案例

目前国际上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某些领域起到了领跑的作用。例如伦敦制定了包括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东京逐渐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柏林建立了完善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发展微型发电等;哥本哈根则建立了广阔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人力发展风力发电等;巴塞罗那则规定所有新的开发建设都需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用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尚无得到公认的低碳城市。

低碳能源

丹麦目前是欧洲乃至世界上风力发电和热电联产发展最好的国家。据丹麦电网(Energinet.dk)公司统计,2007年丹麦风力发电达到了其总发电量的19.4%,风能发电机在全国均有广泛分布(图1),同时建立了高效的热电联产循环系统。

德国在太阳能供热和光伏发电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根据德国太阳能协会(BSW)的统计,2007年德国利用太阳能共供热658MWth,占整个欧洲市场的68%;近年来,德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2008年德国新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为1500MWp,目前装置总额为5334MWp,光伏发电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丹麦的风能发电分布(图1)

国内研究与实践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

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某城镇的能源分布(图2)

低碳城市建设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市,于2006年提出“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业群,现有新能源企业已超过160余家,同时于2007年又提出“太阳能之城”的概念,截至到2007年底,保定50%的公共场所、40%的生活小区、40%的旅游景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太阳能照明和建筑太阳能供热等。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同时城区80%的固体废物实现循环利用。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行有效落实,避免停留在炒作理念和新概念阶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定位,构建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并融入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有以下3种编制类型:一是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以外的低碳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规划;二是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三是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从今后的发展看,笔者认为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是主要方向,是城市规划自身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语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但大多停留宏观的目标层上,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办法,我们只有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中,并推动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才能不让低碳城市成为一个乌托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 0 0 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Fong Wee-Kean,Hiroshi Matsumoto,Ho Chin-Siong,etal.EnergyConsumptionandCarbonDioxideEmissionConsiderationsintheUrbanPlanningProcessinMalaysia[J].JournaloftheMalaysianInstituteofPlanners2008(6):101-130.

3 Glaeser Edward L,Kahn Matthew E.The Greenness ofCities:CarbonDioxideEmissionsandUrbanDevelopment.[EB/OL].2008[2008-08-06].省略/papers/w14238.

4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0.

5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6解振华.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6):7-12.

7台湾节能减碳趋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R].经济部工业局,2008.

8潘海啸,汤,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9 MinistryofEconomicDevelopment.NewZealandEnergyStrategy to 2050[R].NZ.2007.

第7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 粮食、土地、生活:一个中部县城的嬗变 警惕土地流转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为了粮食的“粮食” 坚持三个到位,抓好粮食主产区土地治理前期工作 粮食安全的制度基础——“恒产恒心”的土地制度 广西县域粮食安全评价与虚拟土地战略的初步研究 粮食补贴与土地流转的政策协同及政策建议 浅析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 粮食主产区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的再思考 从成都粮食种植困境,看中国的现实与趋势 土地如何“转”起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土地有序流转的探讨 粮食价格下跌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发展土地托管 保障粮食生产 高压旋喷扩底桩在处理某粮食平房仓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流转与粮食补贴发放的研究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粮食、土地、生活:一个中部县城的嬗变 粮食、土地、生活:一个中部县城的嬗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燎原")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南坑村一角。村庄如今已经人去房空,唯剩钟兆武一家还在坚守。

11月10日,早8时许。吃过早饭,钟兆武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南坑村驶往安义县城。车上颠簸着几把青菜。一小时后,他来到县城,拐入杨梅头农贸市场。在几家米铺前,钟挑挑拣拣,但很难找到本地产的大米了。最终,他买了两袋50斤装的东北大米:一袋留给在县城带孙女的老婆,另一袋他带回南坑村。

以前,进城看孙女,他总能从家里带些米,但现在只能抓几把青菜了。去年春节后,他就没再种粮了。不过,他仍是南坑村最后的耕种者。多年前,其他村民就不种地,都进城定居了。住在县城的村民,也靠买米度日,耕地则或给外人耕种,或抛荒—有连片的耕地里,长满两三米高的杂草。

南坑村是安义县新民乡下属的一个自然村。村里本有32户、共136人,但目前只有钟兆武在无奈坚守。原本喧闹而充满活力的村庄,一夜之间,成了荒郊野外。

现代化进程,像一台台大型的推土机,横扫中国。在钟兆武面前,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已经历嬗变,并且,正在剧烈嬗变。 “变味”的大米

安义是南昌市下辖的一个郊县,距南昌市区65公里。从南昌出发,驱车沿赣西北前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安义县城。这是江西省面积最小的县,只有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多,全县就32万亩,人均耕地也就1亩多。

中部很多县域也是这样:一户人家粮食除了够吃,还够喂养十来只家禽和几头猪。平日,偶尔也可拿少许的米去换钱—在安义街头或农贸市场里,农人撂下盛满大米的箩筐,就米质、米价与购买者争论、讨价还价。不过,这是20多年前的场景。

如今的村庄里。早年盛行的耕牛、“铁牛”、碾米机,相继逝去。那时,碾米机发动,震得满村响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当下,粮食的生产、包装,早已打上深深的工业化烙印。人们从市场买到的米,都是整袋包装好了的。米袋的封面设计,也搞得充满了乡村气息。很多米都是从黑龙江等全国重要产地运来的。安义人吃到的大米,也不再是过去那种纯产自安义的谷物味道了。

“安义也种些米,但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了。”在钟兆武看来,外地大米的“入侵”是市场化充分的结果,也是供给不足的写照。因为土地的利用率,已比不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了。那时,一年种两季水稻,冬稻结束后,还种油菜。如今,绝大部分村民的田地,要么荒芜,要么是给别人免费代耕。即使是别人代耕,通常也只耕种一季。 “大户化”隐忧

免费代耕,一般出现在那些耕作条件不是太好的区域。安义县28万人中,有12万人常年在外务工—这几乎囊括了全县的青壮年劳动力,剩下在村的,主要是些老弱病残。也正因人力大规模地出走,抛荒的土地才有了被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可能。耕作条件较好,水源充足,便于连片耕种的区域,通常有种粮大户来流转。2012年,安义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15.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其中,流转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442户,流转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6户。在鼎湖镇,土地流转率甚至高达80%。

土地流转在安义渐成风气,是最近三四年的事。10年前,安义的耕地也出现了严重抛荒,粮食产量在2004年以前,出现了“连续减产的局面”。2004年,粮食才有了难得的增产,但总产量就13.3万吨。可惜,这一扭转局势的增产,也不过是昙花一现。2005年,安义粮食产量跌到10.8万吨,同比锐减了18.6%。

随后减少的,还有耕种面积: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比2006年减少2389亩。改革开放30年后,农民对土地的兴趣越来越淡了。不少种粮大户从2010年起,开始有机会大面积地流转农户的土地。即使这样,2012年,安义县提出的粮食生产任务—“播种面积达57万亩,总产量达5亿斤”,也无法完成—无论是亩数,还是产量。

这不妨碍人们对安义土地成功流转的赞誉,毕竟散户不种地,大户来种地,不仅解决农田抛荒问题,且规模化经营,可减少成本,提高效益。看起来,这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令人神往的路子。但潜藏在背后的问题一旦爆发,是比散户抛荒更可怕的行为。

鼎湖镇,随着种粮大户增多,市场的无序竞争不断推高地租。2010年,这里每亩地流转的经营价是200元,但此后每年每亩上涨80元至100元不等,现在这里的地租已涨到460元每亩。有的甚至冲破500元一亩。

“种粮能有多大利润呢?”安义县农业局经济管理站站长谢邦根告诉《南风窗》记者,他们曾做过调研,一般情况下,一亩水稻地就挣400至500元。很好的水田,一亩能挣到600元。“如果租金乱涨,种粮大户无利可图,一旦退出,十几万常年在外的安义人,谁来种田?”谢邦根说,这是他最为焦心的。

农户不愿和大户一次签几年合同,只希望一年一签。由于有种粮大户的竞争,他们不愁土地没人租了,所以坐地起价。但一年一签,也让大户缺乏持续经营的信心,他们不可能在水利建设等方面进行投入,因为不清楚,明年这地还是不是他种。他们甚至可能采取掠夺性经营。一旦如此,老百姓也将遭殃。

大户与农户的博弈如果不能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将两败俱伤:无序竞争导致地租持续上涨,农户会逼走种粮大户。种粮大户减少后,粮食产量降低,供不应求会致粮价上涨,农民买粮的费用增加。当然,粮价上涨,也会逼着农户提高地租,甚至收回土地自己经营。但自传统农业被大资本嵌入的那一刻起,未来农业所呈现的,绝非只有高效,还有诸多不确定风险与隐忧。过去多年里,从官方到民间,一直召唤现代化,但对现代化的另一面往往反思不足。

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目前流转了安义县1.8万亩耕地。据他向《南风窗》记者透露,去年,60%~70%的种粮大户都亏钱,特别是流转面积在200亩以下的。“我本人保本也是亏钱”,凌继河说,因投入大,加上机械折旧,对他而言,没有挣到就是亏了。不过,他已经和老婆商量好了,“打算再亏5年,如果继续亏,只好退出了”。

种粮大户在连片耕作中,已轧平了一些机耕路,并摧毁一块块耕地间用于引水的小沟渠。所以,如果种粮大户退出连片耕地,单家独户要恢复到原先的小农耕种模式,会面临很多困难。仅靠单家独户而不是发动集体力量去修造沟渠,是很难搞好农业生产的。可农户个体此前已被裹挟进现代化的生产关系中,进退维谷,不能自已。 畸形的消费

不能自已的,还有这个县城的畸高消费。在安义汽车站下车后,破败与萧条,是安义给外来人的第一印象。穿行在这座县城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三轮车,还有少许的手扶拖拉机和小车。即便它们这样杂乱地奔跑,这座县城也不会塞车。

这里的公交,开通得也比较晚。南昌至安义的公交车,2011年才开通。城内的无人售票公交车,2009年8月才开通。跨镇的乡村巴士,更是少得可怜。从县城前往新民乡南坑村,就25公里,路面平坦而顺畅,但一天只发两趟车:早7点和下午3点。错过了,通常就只能等第二天再出发了。即便这样,车内依旧没什么人。

县城主干道两旁,主要是些门面破败的杂货店、快餐店。很多饮食店的门前道路,因常年倾倒潲水油等餐厨垃圾,路面黑乎乎的。踩上去,鞋底与路面发出“咯吱,咯吱”声。

县城文峰路上,道路两旁的绿化树,已有一段时日没修剪了。晚上7时许,昏黄的路灯开始绽放,但树叶将路灯遮蔽得愈显暗淡。灯光将稀疏的人影,拉得很长很长。

但这座县城的消费,和它所呈现出的面貌并不一致。这里的房价,一平方米高达5000块钱,而一个约4平方米、只能用来停放摩托车的车库,得花7万元。这里的日常消费也很高,豆芽在春节时,一斤甚至卖到10元。在网吧上网,一个小时5元,春节要10元。无所事事的出租车司机,好不容易才逮到客人。一路上,司机就跟记者抱怨,这里的消费比南昌还高,但服务水准又极低。

而不塞车的现象,只出现在平时,到了春节,整个县城几乎成了停车场。“除了港澳台的车牌外,全国各地的豪车云集安义!”安义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帅如琼告诉《南风窗》记者,这些车都是安义人在外做生意,过年开回来的。那时,即便是村道也塞满车。所以,在县城的人,那星期基本不开车。

房价及日常消费被推高,和这些外出人的“贡献”有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安义人到发达地区务工,主要从事铝合金门窗生意,且是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目前,12万在外务工的安义人中,80%以上从事铝合金生意。生意越做越大,并已从当初的开门店组装铝合金,到现在的铝合金、开厂做品牌。一波波先富阶层,先后将家从农村撤离,来到县城定居、生活。2012年,安义县城人口已升至8万人。 工业的诱惑

10年前,安义县的GDP只有1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农业和工业的产值竟相差无几。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30︰33︰37。安义县统计部门直言,三大产业的结构“不尽如人意”,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大。2005年,安义县统计部门再次提及,“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旧偏大,二产业不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进行快到30年的时候,安义县的三产业结构,才走到了被当地称之为“历史性转变”的时刻:第二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三产业,成为安义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力。

工业成为第一推力,是安义县蚀骨渴望和漫长等待的结果。30多年来,安义的劳动力优势,没有内化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资源,人们纷纷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出走。2009年,安义县搞了个旨在吸引本地老板返乡创业的“三回”工程,即“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这年,安义一般预算收入首破2亿元。去年,安义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

和稍微发达的县相比,这数据并不引人注目。但对安义而言,其发展已进入了工业化轨道。安义县工业园区是安义工业聚集地,也是该县的主要财源。目前,园区有193家企业落户,其中以铝合金等新型建材的企业居多,有113家—这些企业老板,九成以上是本地老板返乡创业。本地民间的资金优势,开始转化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资本优势。

只是,劳动力优势并没有彰显。“在工厂打工的,主要来自河南、湖北、贵州等地。”安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熊勇告诉《南风窗》记者,安义人大都去做生意,不打工的。

第8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我怔住,还没想好要如何回应,就看见一则新闻跳出来:湖北某地27岁的某某某确认在MH370上,其为剑桥博士,新婚仅一个月,父母已赴京。祈福!

我不知不觉看了好几遍,心里冰冰凉凉: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个年轻的男孩,从哪所大学毕业,也许我有哪一位当教授的同学曾经教过他;他在剑桥住哪里,我的一个女友去年刚刚去剑桥做了访问学者,也许与他点头打过招呼,喂过同一只鸽子。甚至,就在这一刻,我的熟人与他的父母,就在同一个机场……不想了,不想了,还有好多工作要做。面对灾难,我们大部分人宁愿效仿鸵鸟,把头深深地埋进土里,假装岁月静好,现实安稳。

第一次接触到大难后的遗留人,是我小学毕业那一年,邻居有亲戚家的小孩要来过暑假,早有嘴长的街坊在传:那是个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孤儿。漫长的暑期相当无聊,能来个新伙伴,简直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何况我从小就爱看《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苦儿流浪记》等小说,孤儿在我心目中就是不羁如风的行者,大地上的旅人。我还曾暗自遗憾自己的亲爸亲妈都在身边,抚养我的不是叔叔婶婶,否则我也会随汤姆・索亚在密西西比河畔徜徉,或者带着心爱的小狗踏在黄砖路上,像多萝西一样向翡翠城出发。

他来的那一天,左邻右舍的小孩都围在邻居家的房前屋后,我挤在人群中,看到的是一个瑟缩的男孩,他很瘦,可以说是瘦骨嶙峋,他的头发蓬乱得像野草,眼神呆滞,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他不理我们,他谁也不理。

晚上,家人在饭桌上叹息他的命运:他父母双亡,在不同的亲戚间辗转寄养。但大家各有各的困难,于是他的众位亲戚决议:要送他去孤儿院。

当时的我是怎么想的,如今已经难以描述了。我只知道那之后我没羡慕过任何孤儿。悲剧即使以诗或小说的方式书写,仍然是悲剧。

我慢慢懂得:灾难往往发生在一瞬间,悲伤会以极其缓慢的方式扩散。小区里有一对老夫妻,很吃力地拖着购物车,看到他们就会记起,他们的女儿在多年前早逝;萍水相逢的男孩子,说东说西,突然问我还记不记得某一年一场火灾――他说,网上有当天的新闻链接――葬身火海的,是他至爱的人,温暖从此离他而去。也会有人断断续续告诉我,某一年韩国空难的失踪人员里,有他们同事的儿子……

灾祸无处不在, 我们以各种方式看见他人的苦难。痛苦会像滴在水里的血,缓缓地,越来越浅、越来越淡地扩散。也许到最后看不见了,但每一滴水都尝到了腥咸的味道。

所谓同情,就是“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我的感情”。我们不是为别人的父母子女而哭,而是透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我们为之痛哭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我们要祈福的,也不是不相干的陌生人,而是我们的家人亲戚、同事朋友。

因为我们就是他们,正如海明威所言:没有人是独自存在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蒙受损失,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怦然心动]

第9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一、站在课程的立场反思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军校的教学改革探索一直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一方面,广大教员对于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现状表示不满,希望通过一点一点的改革行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员们不断地发现,局部的教学改革并不能够对军校的整体状态带来大的改观,反而加重了教员和学员负担。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军校的教学改革大多是从单项、单科改革开始的。虽然单项、单科教学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进展,但由于缺乏整体结构上的规划,它们的成效十分有限,无法带动整体教学状态上的好转,特别是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时间一长,甚至连单项改革也很难坚持下去,因为各个单项改革单科独进,难以协调,以至于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总量,甚至不断地滑向“难繁偏旧”,许多教员和学员都感到不堪重负。

针对单项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把教学改革从整体上加以考虑,才有可能促进教学状态的根本好转,于是在80年代后半期纷纷提出整体性教学改革的话题。应当说,这时候已经开始触及许多教学实践问题的核心――“教什么”或“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或“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但由于广大军校教员长期以来没有课程的权利和意识,不可能也不太愿意去动课程,只能把教学改革限定在“怎么教”范围内,整体性教学改革始终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无法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由于课程权利的缺乏和课程意识的淡薄,整体性教学改革后来却转向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向了教员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员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表现反而不大关注。

比如听课、评课,我们往往侧重于教员的仪态仪表、怎么设计教案、怎么复习、怎么导入课文、怎么讲解新知识、怎么板书、怎么提问、怎么布置作业、怎么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怎么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怎么把握教学节奏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员。他们怎么感受、怎么反应、怎么学习、怎么思考、怎么发展和怎么成长,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直到今天,我们的教学观摩课、评比课等,都十分注重形式化的设计,按照预定的目标、预定的进度、预定的环节、预定的方式和预定的时限来展开,甚至提什么问题和由谁来回答等都预先规定好,甚至把这些本来属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作为某一节课所必须体现的具体指标。结果,一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非常紧凑,极具观赏性,却恰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现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是动态生成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预测它,却无法预先规定它。教员的教学智慧,恰恰应该表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做出即时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员现实的学习状态、学员困惑、疑问和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教员和学员在相互激发下,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身获得进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所以,脱离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法的改革,最终演变为教师基本功的表演,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它应有教育意义。

军校教学改革探索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许多重大的教学问题,往往都牵涉到课程问题。教学改革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必须跟课程改革联系起来,从课程教学的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

二、课程意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课程改革,在自发地对课程改革提出要求。一是当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实际的操作层面时,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大量适应现行课程框架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开始显得对新课程很不适应,急需要相应的教学改革作为支撑。反过来,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也将对新课程起到支持和促进、丰富与完善甚至超载的作用。两者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那么,什么是课程意识呢?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如站在教学的立场看,有些教学改革成果是很有效的,表现出较强的教学意识。但如果站在课程的立场看,这些改革成果恐怕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这样的教学改革目标本身是否有必要、是否合理。这的确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学员学习军事知识,必须确定学习这些军事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学员不只需要学军事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习很多将来胜任本职工作的东西,我们必须确定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学员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学员不只需要学习,还需要运动、需要娱乐、需要休息、需要睡眠等等,这都是需要时间保证的。我们所实现的教学改革目标,很要以是以牺牲学员其他学习时间、活动兴趣乃至休息睡眠时间为代价的,很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就需要认真分析和充分论证了。当我们这样看问题时,就表现出较强的课程意识。

课程改革涉及更为根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定位、结构设计、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以及评价、考试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从理论研究上来看,必须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局限,要增加课程论的话语方式。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它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教学是课程实施的的一个环节。对于课程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教学改革或者教材改革是很难完成的,应该从更大范围的课程改革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三、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的区别

大致说来,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所关注的重点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看待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意识的重点在于,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种种途径去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有效教学;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如果这个目标本身不合理,那么即使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这个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是低效或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同样,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是不恰当的或者不具有教育意义甚至是反教育的,那么即使这个教学目标实现了,也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例如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方法得出或记住正确的知识结论以及公开课教学中的“表演”和“造假”等现象,就很值得从课程的立场上去进行反思。

第二,在看待某项教学活动的意义方面。

教学意识可能关注把这项活动尽可能做到最好;但课程意识关注的重点可能在于这项活动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即要恰到好处,要和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联系起来,这项活动要恰如其分地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与学生的其他各项活动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否则,就会挤占学员的其他学习时间甚至应有的娱乐、运动、休息和睡眠时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

第三,在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方面。

教学意识可能性更为关注掌握的程度,特别是考试的分数;而课程意识则可能更为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特别是考试分数的获得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相反,后者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长远的根本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