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一部诗歌范文

第一部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一部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部诗歌

第1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第一次见眼镜,是在一家茶社,我把他哥哥的意思传达给了他,可是眼镜却是一脸不在乎,他说要去深圳发展,那里的机会更多,不想留在这里,我看他很坚定的样子,便没有再多说什么。临走时,我给他留了张名片,告诉他如果改变主意的话,可以来找我。

十天后,眼镜背着行李找到了我,我一见到他很高兴:“决定留下了?”眼镜勉强地点点头。于是我通过朋友给他联系到了一家电脑公司,眼镜上班的第一天便抱怨那里工作不太好,我劝他慢慢来,以后有的是机会。还没有干满一个月,眼镜便找到我:“这边待遇太低,我不想做了,一个同学给我电话,让我去苏州合办一家公司,我想这可能对我来说是个机会,我不想错过,大哥,你看能不能借我一点钱。”

出去闯闯当然是好事情,我取了一万元给他。两个月后,我突然接到眼镜的电话,说要回来想继续住我这,我答应了。眼镜回来后,我才得知,他和同学合开的那家公司被人家骗了,所有的投资都没了,临来时的车票还是同学帮他买的,他说借我的钱,等打工赚到钱后再还我。我安慰他,没有什么,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

接下来的几天,眼镜到处翻阅报纸,查找各种招聘信息。他找到了一家设计公司,于是我白天见不到他,他总是很晚才回来,每次见他都是一身的疲倦,但感觉他对工作还算满意,就这样,干了三个多月,他又来找我:“这里发展机会太小了,我决定要去深圳发展。”

眼镜又走了,时常还会打电话过来,说在那里很好,但我总感觉他还会回来。果真如我所料,半年后,眼镜再次回来了,谈起在外的那一段经历,眼镜一脸无奈,说老板太黑了,工作环境太差……他说还是家乡好,在外他总是想家。

眼镜又回到了那家设计公司上班,我明显地感觉,经过几次磨砺后,他比以前成熟了,更加务实,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公司里的一个小头目。

一天,眼镜请我喝茶,他告诉我:“一万个机会不如一步脚踏实地,以前拼命地抓机会,但都不切合实际,经过这两年的折腾,让我懂得了很多。只有脚踏实地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才能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看着眼镜现在自信的样子,我真心地替他高兴。他还告诉我,要搬出去住了,已经租好了一套房子,不能总是给我添麻烦,他感谢我这么长的时间一直的收留照顾。

最后他有个请求,在搬出之前,想为我的家重新装饰一下,他说自己是做设计的,目前也有这个能力了,他要用所得所学为我做些事情。

虽然家里装修过时了,可一切好好的,用不着重新装,但眼镜坚持。眼镜搬出去了,面对焕然一新的家,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第2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就我执教的《太阳的话》来说,《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以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课前,我预设学生对本课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能不容易理解,通过课前让学生查艾青的资料,课堂上我予以补充,让学生初步了解艾青的生平和思想,为学习本诗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猜谜语,播放歌曲,设置情境:同学们,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你想对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的太阳说些什么?通过设置情境,学生很快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气氛立刻活跃了,这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如,学生在谈到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时,学生谈到,他认为诗歌很美,我就引导学生谈出他的看法,他从哪儿感受到了美,为什么感觉这里很美?

诗歌的内容理解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读就成了最好的体会交流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段学习诗歌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本课教学,我以朗读、背诵作为学习诗歌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我请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用心地去读、去品、去悟。师生在共同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读中品味诗歌的情,读中加深理解,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本课教学只进行到背诵环节,仿写没有完成,为教学留下了遗憾。

另外,对于诗歌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学法,特别是现代诗的学习,如何把握深度,如何让学生会读,读得有感情,读得有自己的收获,这些方面我做得还不好,还要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继续摸索。

万丈高楼平地起,脱离了实践,脱离了师生实际,就只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实践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是空口练兵,静下心来才能有真正的研究。

第3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朝鲜自去年10月承认正在研制核武器并于12月解除核冻结后,2003年1月10日又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使这场核危机再次升级。自朝鲜承认核计划后,美国的态度忽软忽硬,一会儿是布什“美国没有入侵朝鲜的意图”的表白,一会儿是拉姆斯菲尔德“不惜同时打两场战争”的威胁,一会儿又是为朝鲜“定身制作特别遏制”政策的宣示。不过美国在今年1月7日与韩日两国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立场有所松动,同意在没有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和朝鲜展开对话。而朝鲜此番宣布退约则很可能使美国对朝政策重趋强硬。

美国会对朝鲜动武吗?

1993年朝鲜宣布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就曾经震动世界,引发了朝鲜半岛的第一次核危机。美国也曾一度考虑动用武力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但朝鲜战争失败的历史教训和朝鲜半岛大国利益交织的复杂因素使美国未敢轻易“造次”,朝美两国于1994年在日内瓦达成核框架协议,使那这场核危机最终以和平方式得以化解。时隔八年,此次核危机还能否以同样的方式得以解决,则存在很大变数。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美国会不会再次做出重大妥协以满足朝鲜的又一次要价?当前美国的朝鲜政策是压制朝鲜放弃核计划,而不是要改善美朝关系。朝鲜承认核计划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即明确指出:“美国不能再像1994年那样,以美方做出让步、妥协来换取朝鲜方面的妥协和让步。”布什政府甚至认为朝鲜当前的要挟正是克林顿当年的妥协一手造成的。尽管布什政府新近表示同意以谈判方式谋求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但仍表示对朝政策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根据布什政府的表态并结合当前情况来看,美国暂时会将伊拉克和朝鲜区别对待,并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的次日,布什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表示:“我希望美国人民开始思考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每一个问题……换句话说,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有军事反应的潜在必要。维持和平的方式可通过外交压力和通过我们目前在朝鲜半岛推动的联盟等方式。”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当天在回答为什么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不同于对伊拉克的政策时也说:“伊拉克的局势涉及有一方在过去曾动用武器进攻和侵略其邻国,而朝鲜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却不是这样。所以,这并非一个可相提并论的问题,不能将世界当作复印机来看待。”

然而,这种表态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的真实意图,它是否只是一种外交策略,还有待观察。美国不止一次宣称“没有意图也没有计划入侵朝鲜”,这一表态到底透露出什么信息呢?表面看,美国只寻求和平手段解决而不会诉诸武力,但实质上,这种外交表态并不意味着美国有妥协的意愿,而是基于三方面考虑:朝鲜问题局面复杂、牵涉面广,美国需要从长计议慎重对待;美国对朝鲜问题尚未做出最后决断,很大程度上将视伊拉克问题如何解决以及韩国和中俄日等周边大国的态度而定;在致力于“倒萨”战争的同时,美国没有过多精力关注朝鲜问题,也同样没有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把握。因此,如果把时间看远一点,美国是否会用伊拉克方式解决朝鲜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朝动武的掣肘因素

一是是否要对伊动武以及“倒萨”战争能否顺利实施。

二是朝鲜能否并在多大程度上屈从于美国的压力而主动放弃核计划。尽管朝鲜在宣布解除核冻结时也预留了和平解决的余地,并声称朝鲜是否重新冻结核计划,“完全取决于美国”,但与上次危机不同的是,朝鲜这次好像决意要试探到美国最后的底线。朝鲜在承认核计划后,坚持美国首先同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立场至今未有变化。另据朝中社2003年1月6日的评论称,如果美国政府胆敢对朝鲜受到怀疑的“核计划”研发基地发动军事打击,那么美国将面临“毁灭性”报复。朝鲜已驱逐联合国的两名监查人员并已开始恢复曾被冻结的核设施的运行。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朝鲜驻联合国大使朴吉渊在新闻会上指出,朝鲜不准备重新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同时重申朝鲜核问题必须通过谈判解决的立场。他还明确警告美国,“任何针对朝鲜的制裁决定都将被视为对朝宣战”。

三是韩国和日本的态度。在朝鲜核问题上日本的立场与美国基本一致,某些方面甚至更为强硬。韩国心态则复杂得多,因为朝鲜半岛发生军事冲突,韩国首当其冲,故韩国一直主张和平解决。新当选的总统卢武铉在胜出后,不仅表示要以和平方式推动朝鲜核问题的政治解决,还表达了韩国必须主导半岛形势的立场。近来韩美关系微妙,韩国在半岛核问题上同美国拉开了距离,转而同俄罗斯和中国协调并谋求俄中两国发挥作用。但另一方面,韩国也未尝不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吃掉朝鲜”,以早日完成半岛统一。

四是俄罗斯和中国的态度。俄罗斯在朝鲜核问题上倾向于朝鲜并一直主张对话解决。但普京执政后推行务实外交,“西靠”政策不可逆转,9.11事件后俄又抓着历史机遇大幅缓和俄美关系,故不大可能在朝鲜问题上同美国发生新的冲突,而使刚刚缓和的两国关系夭折。中国在这场核危机中的处境同俄罗斯颇为相似。中国在朝鲜半岛具有重大地缘战略利益并对朝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中国一向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并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

第4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她刚一现身,就惹得三位评委哇哇惊叫,即使是明眼人,要想做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征服所有评委都很难,更何况是一个盲人?

大家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但克莉丝汀很镇定。她运用视觉以外的各种感官,用手和心,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做出了一道完美的越南料理。

克莉丝汀出生在美国多佛,父母是越南移民,经营着一家小饭店。从小,她就在饭店厨房里的饭菜香气中长大,在家人的熏陶下,她喜欢上了做菜。高中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职高学校的烹饪专业。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了几大菜系的理论知识后,克莉丝汀便开始在自己家的饭店里实践。渐渐地,她在自家饭店里小有名气,很多客人专门点她做的菜。

但是,就在克莉丝汀想在美食世界里大展宏图时,不幸悄悄降临在这个美丽的女孩儿身上。一天,正在厨房帮父亲做菜的克莉丝汀突然眼前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见了。被送到医院后她经医生确诊得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十余次手术仍然没有治好。医生惋惜地告诉她的父母,克莉丝汀无法再看到这个世界了。

从此,她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中,色彩缤纷的世界在这个心怀梦想的女孩儿眼前突然消失了。克莉丝汀整天闷闷不乐,母亲开导她、劝慰她,得到的是她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了,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我还能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母亲用手给她擦眼泪时,少言寡语的父亲拍了拍她的肩膀,俯在她的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丈夫对女儿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女儿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母亲发现女儿早早就起来了,她端坐在镜子前,问母亲自己脸上的微笑是不是还像从前那样甜美。然后,她摸索着重新回到厨房,她要把做菜的很多食材都尝个遍,靠味蕾感知莱的名称和调料的味道。接着,她摸索着刀具,又摸到一根黄瓜,于是她在案板上小心翼翼地切着……克莉丝汀坚定地说:“我要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知练了多少遍,渐渐地,她找到了感觉。她幸福地对母亲说:“我的感觉还是很准的,虽然慢些,但再也不会切到手了。”33岁时,克莉丝汀终于以精湛的厨艺在多佛扬名,正好这一年美国《厨神当道》节目来多佛招募选手。她欣喜若狂,在父亲的支持下报了名。

报名之初,评委对克莉丝汀身体的缺陷是心存疑虑的,但是当他们品尝完她做的拿手菜――越南料理后,立即拍板定下,她可以直接参加决赛。而决赛那天,三位评委也都给她围上了代表“厨神”的白围裙。她成为了这个节目有史以来第一位盲人“厨神”。

接过围裙,克莉丝汀对世界公开了来自父亲的改变了她一生的那句耳语:“不要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是,你还有手,还有心,你完全可以用它们做出精美的菜肴……”

第5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从我加入校学生会那天起,我一直在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回首过去,在这一学期,我们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共历风雨,携手并进,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下面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

在这学期,我们一起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活动。

1. 部门纳新

这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学期,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结束了在部门的工作,我们迎来了大一的新成员。在学期始的那新活动中,我们部门在大一新生中吸收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我们部门注入了新活力,为以后部门工作的展开做了一个充分准备。

2. 拉赞助

这既是对部门成员的一个考核也是为部门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刚刚开始写拉赞助的策划书时大家都是懵懂的,由最初的不知从何入手到现在的驾轻就熟;在出去实际拉赞助时我们也由最初的羞涩到后来的落落大方,这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提升。

3. 艺社系挑战杯

挑战杯是各高校大学生的一项盛事,在每学年都会进行挑战杯项目的立项及团队的组合。在这一学期我们部门对我系各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完整的统计,对有意愿参加挑战杯的同学给予帮助。

4. 实习平台创建筹备

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虽未在本学期内完成,但本学期我们部门也是贯穿始终在做这一项目的筹备工作,以期在下学期能将此工作整体展开。

以上几项不过是我们部门在本学期内的主要活动,还有更多的活动在本部门内开展。总的来说,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但感到的是充实和欣慰,因为与部门成员一起奋斗,一起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一起享受活动成功的喜悦。每一个部门的人员都是那样的团结上进。他们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实践部见证了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为自己能在学生会这样一个大家庭和大家一起工作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第6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气候变化

Abstract: the low carbon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to review and summarize, put forward the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major atten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urban form, land u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ergy use, traffic mode, city building and party, and in the light of low carbon cities and ecological city, the relations between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of orientation, theoretical basis and low carbon cities such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arty and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put forward a low carbon cities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climate chang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的提出。世界各国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概念的提出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UK, 2003)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城市理论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探索性地开展了低碳城市的有益实践,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探索也越来越关注。通过对低碳城市理论研究的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外对低碳城市理论的研究依然处在探索阶段,还不是特别系统。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拉什(Edward L.Glaeser)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城市二氧化碳的排量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他对美国10个典型大城市中心与郊区单位家庭采暖、空交通及生活能耗进行了实证分析,按照CO2/t排放折合43美元的经济成本核算,从碳排放的经济学角度,科学的提出了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英国学者Chris Goodall通过对英国国民家庭生活中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统计,把国民的生活支出及各种物质消耗定量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以数据形式展示了英国家庭排放的未来情景及低碳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英国国民生活的低碳标准。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

各国行动计划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计划,主要针对工业、汽车、能源等领域,通过颁布法案、政府政策以及国际公约等方式,来研发推广高性能技术,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最终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指标。2007年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人会,初步提出了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 25%-40%的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国外的发展案例

目前国际上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某些领域起到了领跑的作用。例如伦敦制定了包括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东京逐渐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柏林建立了完善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发展微型发电等;哥本哈根则建立了广阔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人力发展风力发电等;巴塞罗那则规定所有新的开发建设都需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用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尚无得到公认的低碳城市。

低碳能源

丹麦目前是欧洲乃至世界上风力发电和热电联产发展最好的国家。据丹麦电网(Energinet.dk)公司统计,2007年丹麦风力发电达到了其总发电量的19.4%,风能发电机在全国均有广泛分布(图1),同时建立了高效的热电联产循环系统。

德国在太阳能供热和光伏发电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根据德国太阳能协会(BSW)的统计,2007年德国利用太阳能共供热658MWth,占整个欧洲市场的68%;近年来,德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2008年德国新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为1500MWp,目前装置总额为5334MWp,光伏发电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丹麦的风能发电分布(图1)

国内研究与实践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

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某城镇的能源分布(图2)

低碳城市建设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市,于2006年提出“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业群,现有新能源企业已超过160余家,同时于2007年又提出“太阳能之城”的概念,截至到2007年底,保定50%的公共场所、40%的生活小区、40%的旅游景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太阳能照明和建筑太阳能供热等。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同时城区80%的固体废物实现循环利用。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行有效落实,避免停留在炒作理念和新概念阶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定位,构建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并融入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有以下3种编制类型:一是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以外的低碳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规划;二是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三是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从今后的发展看,笔者认为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是主要方向,是城市规划自身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语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但大多停留宏观的目标层上,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办法,我们只有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中,并推动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才能不让低碳城市成为一个乌托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 0 0 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Fong Wee-Kean,Hiroshi Matsumoto,Ho Chin-Siong,etal.EnergyConsumptionandCarbonDioxideEmissionConsiderationsintheUrbanPlanningProcessinMalaysia[J].JournaloftheMalaysianInstituteofPlanners2008(6):101-130.

3 Glaeser Edward L,Kahn Matthew E.The Greenness ofCities:CarbonDioxideEmissionsandUrbanDevelopment.[EB/OL].2008[2008-08-06].省略/papers/w14238.

4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0.

5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6解振华.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6):7-12.

7台湾节能减碳趋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R].经济部工业局,2008.

8潘海啸,汤,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9 MinistryofEconomicDevelopment.NewZealandEnergyStrategy to 2050[R].NZ.2007.

第7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摘要:地质成矿作用研究始终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的高度重视,其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宏观和定性方面,特别是地质找矿深度研究薄弱,开展和加强此项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既可了解成矿规律,又可提高找矿效率,减少找矿的盲目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是地质找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后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地质找矿 找矿深度

地质成矿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成矿系统。其研究始终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内容及其广泛,涉及地层、侵入岩、构造、成矿等,截止目前研究成果堪称丰硕。主要包括: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成矿物质来源乃至成矿系统等等。上述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研究了地质成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使地质成矿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系统,从而推动了我国地质找矿研究、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宏观和定性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工作也逐渐向定量方面展开。目前此项工作还很薄弱,特别是在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应大力加强,意义重大。

例如地质找矿深度研究,以往只注意从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共生组合进行研究,并确定其形成于地壳还是地幔,或者是使用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成矿深度,而忽视了或忽略了同一矿种或紧密伴生的矿种在成矿深度上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以及在同一地区乃至全球垂直方向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和对比。这样就使得地质找矿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乃至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盲目施工、盲目开采。所以说在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针对不同矿种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并受物理化学条件制约形成于不同深度,应该分门别类地在同一地区不同深度上寻找不同矿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地质成矿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性的。如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杂岩体多金属成矿规律:在水平方向上,由岩体接触带向围岩,成矿由含铜磁铁矿矿化向铅锌矿化转变,矿床类型由接触交代型热液型。在垂直方向上,成矿也表现为有序性:早期(氧化物阶段)形成温压较高的含铜磁铁矿矿化,晚期(硫化物阶段)形成温压较低的铅锌矿化。即使相同的矿种在空间上成矿也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如产于王安镇杂岩体围岩裂隙中或远离该杂岩体的围岩裂隙中的连巴岭矿区的铅锌矿床,在岩体边部或接触带,铅锌矿化较普遍,主要沿闪长质岩脉两侧或蚀变破碎带产出,形成深度较大,即海拔高度较低,由开采平硐海拔高度可知,一般在900m以下800m以上;但在远离岩体的围岩裂隙中或蚀变破碎带中形成的铅锌矿化,形成深度较小,即海拔高度较高,由开采平硐海拔高度可知,一般在1400m以下,而以上海拔高度均无开采平硐,表明该海拔高度无铅锌矿化。

上述事实说明铅锌矿化无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成矿深度表现为一定的深度范围。在地质成矿过程中不仅铅锌矿化如此,其它金属成矿同样具有这种现象和规律。因此在当前地质成矿中除了注意研究有关矿种的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成矿条件、成矿构造环境,更重要的是应该注意研究有关矿种形成的区域成矿深度及其相关的地质体剥蚀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地质找矿具有针对性、可比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找矿效率,并将取得较大的或重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很大的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程裕祺等,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J],1979,第I号,33~38.

[2]翟裕生、姚书振、崔彬等著,成矿系列研究[M],1996,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编著,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1981,武汉地质学院勘探教研室.

[4]季克俭等,热液矿床的矿源、水源和热源及矿床分布规律[M],1989,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8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第一场景:《快手阿修》现场

背景色:发愤

背景卡片:主人公拉尔夫是《快手阿修》游戏里一个专搞破坏的反面角色,游戏设定他总是不断对社区搞破坏,因此很不受人们待见。

台词现场:被人讨厌的拉尔夫只能和来自《超级玛丽》中的喷火龙、《吃豆》中的小鬼魂等反派“坏蛋”做朋友,他向朋友们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拉尔夫:做坏人好难、好辛苦,每次下班都要独自回到垃圾堆里看快手阿修开派对,看邻居们崇拜他、爱戴他,我好羡慕……

“坏蛋”们:兄弟,这是我们的命运,你要认真过好每一关啊!(一起宣言)我们是坏人,那又怎样,既然不可能改变,那就继续坏下去,只做自己,别无所想!

第二场景:《英雄使命》现场

背景色:幽默

背景卡片:在《英雄使命》游戏中,你需要和你的朋友在自己的世界中战胜对手,消灭所有的恶魔,成为最伟大的英雄。

台词现场:朋友们的劝说并没有打消拉尔夫的英雄梦,他离开了自己的游戏,穿越到《英雄使命》,并通过一系列搞笑经历获得了一枚英雄勋章。不过,在最后关头他又不小心穿越到了另一个游戏《甜蜜冲刺》中,勋章也落入了小女孩云妮的手中。

云妮:这个勋章是从你的游戏里得来的?

拉尔夫:不,它是我在《英雄使命》里得到的。

云妮:英雄“屎名”?哈哈哈,这个英雄可真难当,是不是清理大粪池的?哦,希望你拿奖章的时候洗手了。

拉尔夫:不许你这么说《英雄使命》!

云妮:为什么英雄要去扫厕所呢?因为他们要“发粪图墙”!

第三场景:《甜蜜冲刺》现场

背景色:温情

背景卡片:赛车游戏《甜蜜冲刺》中,女主人公云妮其实是系统的一个漏洞,她渴望上赛场却永远都没有机会。

第9篇:第一部诗歌范文

一、站在课程的立场反思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军校的教学改革探索一直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一方面,广大教员对于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现状表示不满,希望通过一点一点的改革行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员们不断地发现,局部的教学改革并不能够对军校的整体状态带来大的改观,反而加重了教员和学员负担。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军校的教学改革大多是从单项、单科改革开始的。虽然单项、单科教学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进展,但由于缺乏整体结构上的规划,它们的成效十分有限,无法带动整体教学状态上的好转,特别是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时间一长,甚至连单项改革也很难坚持下去,因为各个单项改革单科独进,难以协调,以至于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总量,甚至不断地滑向“难繁偏旧”,许多教员和学员都感到不堪重负。

针对单项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把教学改革从整体上加以考虑,才有可能促进教学状态的根本好转,于是在80年代后半期纷纷提出整体性教学改革的话题。应当说,这时候已经开始触及许多教学实践问题的核心――“教什么”或“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或“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但由于广大军校教员长期以来没有课程的权利和意识,不可能也不太愿意去动课程,只能把教学改革限定在“怎么教”范围内,整体性教学改革始终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无法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由于课程权利的缺乏和课程意识的淡薄,整体性教学改革后来却转向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向了教员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员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表现反而不大关注。

比如听课、评课,我们往往侧重于教员的仪态仪表、怎么设计教案、怎么复习、怎么导入课文、怎么讲解新知识、怎么板书、怎么提问、怎么布置作业、怎么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怎么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怎么把握教学节奏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员。他们怎么感受、怎么反应、怎么学习、怎么思考、怎么发展和怎么成长,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直到今天,我们的教学观摩课、评比课等,都十分注重形式化的设计,按照预定的目标、预定的进度、预定的环节、预定的方式和预定的时限来展开,甚至提什么问题和由谁来回答等都预先规定好,甚至把这些本来属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作为某一节课所必须体现的具体指标。结果,一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非常紧凑,极具观赏性,却恰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现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是动态生成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预测它,却无法预先规定它。教员的教学智慧,恰恰应该表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做出即时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员现实的学习状态、学员困惑、疑问和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教员和学员在相互激发下,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身获得进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所以,脱离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法的改革,最终演变为教师基本功的表演,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它应有教育意义。

军校教学改革探索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许多重大的教学问题,往往都牵涉到课程问题。教学改革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必须跟课程改革联系起来,从课程教学的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

二、课程意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课程改革,在自发地对课程改革提出要求。一是当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实际的操作层面时,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大量适应现行课程框架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开始显得对新课程很不适应,急需要相应的教学改革作为支撑。反过来,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也将对新课程起到支持和促进、丰富与完善甚至超载的作用。两者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那么,什么是课程意识呢?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如站在教学的立场看,有些教学改革成果是很有效的,表现出较强的教学意识。但如果站在课程的立场看,这些改革成果恐怕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这样的教学改革目标本身是否有必要、是否合理。这的确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学员学习军事知识,必须确定学习这些军事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学员不只需要学军事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习很多将来胜任本职工作的东西,我们必须确定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学员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学员不只需要学习,还需要运动、需要娱乐、需要休息、需要睡眠等等,这都是需要时间保证的。我们所实现的教学改革目标,很要以是以牺牲学员其他学习时间、活动兴趣乃至休息睡眠时间为代价的,很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就需要认真分析和充分论证了。当我们这样看问题时,就表现出较强的课程意识。

课程改革涉及更为根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定位、结构设计、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以及评价、考试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从理论研究上来看,必须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局限,要增加课程论的话语方式。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它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教学是课程实施的的一个环节。对于课程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教学改革或者教材改革是很难完成的,应该从更大范围的课程改革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三、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的区别

大致说来,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所关注的重点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看待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意识的重点在于,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种种途径去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有效教学;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如果这个目标本身不合理,那么即使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这个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是低效或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同样,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是不恰当的或者不具有教育意义甚至是反教育的,那么即使这个教学目标实现了,也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例如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方法得出或记住正确的知识结论以及公开课教学中的“表演”和“造假”等现象,就很值得从课程的立场上去进行反思。

第二,在看待某项教学活动的意义方面。

教学意识可能关注把这项活动尽可能做到最好;但课程意识关注的重点可能在于这项活动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即要恰到好处,要和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联系起来,这项活动要恰如其分地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与学生的其他各项活动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否则,就会挤占学员的其他学习时间甚至应有的娱乐、运动、休息和睡眠时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

第三,在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方面。

教学意识可能性更为关注掌握的程度,特别是考试的分数;而课程意识则可能更为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特别是考试分数的获得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相反,后者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长远的根本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