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第1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同学中有的在这个假期去了北海香格里拉实习,有的回家找了工作历练自己,也有同学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增长见识,还有的回家参加学习班提高自己……我在这个假期中到了重庆大足县服装城进行了社会实践,在这次社会实践当中,我接触了社会,做了服务人员,了解到服务行业的种种规矩与其中的艰辛,我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也是第三产业服务行业,这次暑期实践让我对服务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相信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东连铜梁县,南临永川市,西接荣昌县,北依潼南县、四川省安岳县。西距成都市269公里,东离重庆市80公里大足县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水湖-玉龙山森林公园、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椤桫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示范景区、首批AAAA景区,重庆市最佳旅游景区等殊荣。……本文来自范文中国① ②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大足县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很多游客以及境外旅游者来这里参观游览,因此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暑期实践的服装城位于大足县步行街口,地理位置很好,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以及本地人在店里购买衣物。

在暑假实践这段时间,我是服装城里面的导购员,该店一共有12名服务员,每名导购员负责几排衣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区域,衣物都由自己保管归类,衣物遗失也由自己负责赔偿。作为一名导购员,每天早上是八点半上班然后在自己打扫自己区域的清洁,拖地,抹灰,擦衣架等等。晚上九点半下班,时间很长,不过该服装城的管理体制是三天休息一天,然后每名服务员轮流到各个卖点。在实践期间,我最怕的是收钱,有时候很可能收到假钱或者给别人返错钱,这些都是自己负责赔偿的。该店有几名管理人员,负责看守货物和兑换零钱,如果电力人员特别多的话,他们还会帮忙买衣服。总的来说,该点的管理和体制都还好,不过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改进,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该店应当装修适宜,门面太过老旧。在步行街,服装城共三家,其余两家装修都很好,空调设备很齐全,而本店则没有。本店的顾客对象主要在普通大众,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店里试穿衣服,而店里又没有空调,就会导致很多顾客试穿衣服的情绪烦躁,这就不利于买卖成功,而且其余两家服装城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从成本问题来看,电风扇与空调,从长远的说,这种改进都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该店应该设置收银台。对于这样大型的商城来说,收银台似乎是必要的,让店员负责不同区域的衣物,一面要收钱,一面要警惕小偷,还要热情的面对顾客,这对于服务员来说似乎有困难,难免会发生错误,或者导致服务员顾此失彼,不能很好的面对顾客,对服装城来说也是不利的。

第三:该店的管理体制应当修改。例如工作时间太长了,虽然是三天休息一天,但是一天超过八小时的工作,再加上挂货,排货等工作,都对服务员来说很是严峻,我觉得该店应该采取两班倒的工作制度,并且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比如说每个月的总收入达到两万就奖励五十块钱,在每组当中选取一名组长,有组长管理她的三名服务员,…本文来自范文中国① ②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她来分货,排货等等,这样让服务员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也能更加激励服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也减少了管理上的难度,让管理人员能更好的对店里的运作进行了解和处理。

第2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校基层 共青团组织 大学生就业 作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客观上反映出学校的教育质量及综合实力,广而言之,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应该适应时代需求,贴近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前沿,加强机制建设,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其创业精神、就业能力,推动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体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关键环节及问题,把服务落到实处,求得实效,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性优势和作用,服务大学生就业,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承担起服务青年学生、服务党政大局的重担。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发展到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并参与市场竞争。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随着第一批扩招的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迅速增长达212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各增长到495万、559万、611万和630万之多,2011年毕业生更高达660万。近年来社会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基本稳定不变,甚至受到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大学生就业岗位反而减少,这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及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目前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就业期望偏高,对职业的理解偏差,导致对就业形势判断不清,对就业方向掌握不准,对就业机会把握不住。很多毕业生希望到沿海城市、发展好的城市,而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同时,许多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起点薪资待遇等。毕业生的这些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社会需求产生了严重的错位,大量的这种“有业不就”的现象造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三)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不够完善

当前,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体制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不够系统规范、信息收集和渠道不够通畅、自主创业和实践创新的机制不够健全、信息反馈和就业登记制度不够完善,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职责与优势

(一)服务大学生就业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

共青团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共青团的四项主要职能。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门之一,应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所作为。

(二)高校基层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高校基层团组织具有许多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基层团组织有着许多显著的优势。第一,高校党委往往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为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第二,共青团具备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它覆盖范围广泛、组织结构严密;第三,共青团组织直接负责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工作,在联系大学生方面具备优势;第四,共青团具备相对稳定的面向学生的大的活动场地和宣传阵地,拥有丰富的学生理论教育、科技学术、艺术训练、文化教育等活动阵地,团刊、团讯、广播电台等宣传阵地;第五,拥有一支责任心强和工作能力强的团学干部队伍;第六,对青年学生具有明确的教育引导职能,具备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第七,在拓展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第二课堂工作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共青团组织一定能够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三、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及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努力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成功就业。同时要坚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活动、大学生讲堂、高校论坛等活动,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推进大学生就业,通过引导实现就业的转变:一是引导大学生转变一次就业的观念,在暂时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时候,采取先就业后择业;二是引导大学生转变唯外企、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观念;三是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的地域观念,放宽视野,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支边、支教;四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思想,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能力差造成了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失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本质要求。

1.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统揽,其基本内容是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团队精神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增长才干,促进全面成长成才。共青团组织应当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契机,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为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供机会;为学生科技创新、开拓进取提供支持;为学生增强能力、完善自我提供指导。

2.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走进社会、进入人才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能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提高大学生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开展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和领域,从而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历程中经受磨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得到公关交际、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训练,使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得到补充和修复。

(三)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共青团组织的固有优势,高校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完善大学生创业平台,不断增强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能力。

1.搭建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各级团组织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向社会推荐优秀毕业生,形成良好的机制,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的随访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加强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联系,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稳定大学生就业渠道。通报就业政策和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再次,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有效载体,将共青团网站与大学生就业网、就业门户网站进行链接,公布最新的就业咨询,提供实习、招聘、求职信息,积极拓展网上就业渠道。

2.搭建学生就业实践平台

高校团组织应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和领域,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可能转变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并进一步成为潜在的大学生实际就业渠道。

第3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预就业;见习制度;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23 — 0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进入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问题与国际经济形势近年来连遭经济危机的打击有关,也与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国家整合现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出台以“预就业”为核心的就业体制。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亦忧亦喜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国务院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专门文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就业领域、就业形式、就业服务和指导给予规范,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地方政府和高校积极提早行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良好开局打下了基础。

国家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渠道,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实施好“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重点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

地方就业部门和高校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力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

2008年起,国家启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部分省(市、区)在本省范围内开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如黑龙江省2009年起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彩虹工程,决定每年至少开发2000个左右援助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或提供救助岗位。辽宁省2007年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为未就业提供见习补贴以及购买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等。

当前,我国大学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直接体现在每年度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上。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未就业人数100万;2008年毕业生560万,有150万没有就业;2009年有 610万毕业生,196万未就业;2010年631万,85万未就业;2011年毕业生达660余万人,2012年有680万毕业生,2013年将达699万毕业生。数量巨大的就业人数,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可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理解。

客观上看,由于经济形势、大学毕业生人数等原因,大学生就业确实很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受经济危机影响,大量中小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用工荒等影响下无法继续经营,出现了半停工、停工现象。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也出现减少用工和裁员情况,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在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巨大的失业人口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浪潮阵阵袭来,2010年3月,总理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主要代表时说中国失业人口达2亿,这可能包括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内的全口径统计。2011年教育部长在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谈到,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2011年应就业大学毕业生达700万之多。一方是就业岗位锐减,一方是应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二、社会上就业难局面的原因

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小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可能并非直接由就业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造成,而是大学生过于挑剔的择业观,企业过于短视的择人观,社会过于片面的就业观,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的假象。

在对黑龙江省个别大型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发现,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就业。如2011年12月3日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举办的2011年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参会大学毕业生达5000余人,参展招聘单位达35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其中农、工、商、服等各行各业岗位应有尽有,从数量上看,基本满足参展求职毕业生的需求。2011年4月,我们对大庆市重点企业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进行调查得知,65.9%的用人单位完成了前一年的招聘计划,25%的用人单位没有完成前一年的招聘任务,且缺口很大,说明大学生就业不是无岗可就,而是有岗无人就。社会公众对大学毕业就业状况仍然存有恐慌心理,可能与以下几个主观因素有关。

一是由于各种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闻报道造成恐慌的局面。每年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闻报道中,铺天盖地的信息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的招聘市场、各种令人恐怖的统计数字、各种失业大军的数量、未满足自身就业愿望的大学生的埋怨之词,如此性质的大量信息,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难以正确处理信息,并形成遵从压力,从而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是社会新闻过度在表面层次上关注大学就业率。大学就业率从2007年的70%,到2010年的89.6%,就业率不断上涨。但由于庞大的毕业生基数(2013年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口径统计应就业毕业生人数仍可能达800万人。其实,未就业毕业生应包括无就业意愿、出国留学、考研及一些无法统计是否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就业意愿、个人能力、技术技能等原因,存在一定比例未就业毕业生是合理的。国家和社会公众应将注意力从就业率转向如何对待未就业毕业生上来。如提供见习岗位和培训机会、加强就业信息和服务、提供援助岗位和补助资金。据2001年统计,美国大学当年就业率为86%,一定比例的未就业毕业生是人力资本的暂时储存,应该被社会认可。

三是大学毕业生择业观不理智。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学得一技之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理所应当。但由于过于自信和贪图享乐,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高薪岗位、国企及政府机构,形成自我评价过高、对现实的要求过度、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等不理智的择业观。2009年统计,毕业生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区和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达59.1%,而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仅0.2%。不理智的就业观也使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2011年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见图1),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首要原因是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说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不成熟、不够理智,实践经验不足,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缺失。

四是用人单位过度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技能。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意进行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培训,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招聘择人工作中,缺乏培养意识,简单地以高学历、富有经验、背景可靠等作为“潜标准”,有高学历不聘用低学历、有经验丰富的不用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一年以上实践经验”、“有某某技能”等等,甚至打字员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我们在对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见图2),用人单位对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要求位居第二位,个别单位还附加一些苛刻条件,甚至一律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就业的满意度低,大学毕业生认为企业给予的发展平台、薪资标准和就业环境没有符合他们的期望,企业认为大学生未能满足企业急需的人才条件,公众媒体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进行渲染可以吸引眼球。这样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公众印象,其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是存在的,但这种就业难的局面更多是主观感受。

三、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要由政府、社会、大学毕业生个人、家庭共同建构科学的“预就业”体系,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个人和家庭更新就业观念起内在作用,由社会整合建构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

1.尽早出台《就业保障法》,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规范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制定灵活就业模式、制定实习(见习)制度、改革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给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一定的生活补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2.中央加大对各大产业投入、扶持,尤其加强关联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投入和扶持,增强他们的经营生产活力,提高就业容纳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深度改革大学生培养模式,注重实践、灵活学制、灵活学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实行“3+1”培养模式,或“3+1”、“3.5+0.5”见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也可尝试“订单式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如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他们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陆续开办了“海信班”、“钱江班”等46个“订单班”,三年来先后为企业“订单培养”近万名专业人才。这种模式高校培养目标性强,学生就业目的明确,企业用人用得上,使得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从中获益。

4.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就业观是人们对于某一职业的一种观念、态度、认知及心态,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不理智的就业观可能导致大学毕业生对父母和政府的依赖、对未来迷茫、盲目追求高薪和发达大城市等等。转变观念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着手,高校建立完善的就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正面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正确处理择业与就业的关系。

四、制定完善的大学生“预就业”制度

英国政府为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推出“全国实习计划”,大学生减薪实习,既化解了求职危机,又获得了工作经验。我国从2008年起就实行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由政府选择合适的企业,设立见习基地,如2009年辽宁省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见习期为3—6个月,企业每个月至少为见学生发放当地最低工资的补贴。同时,每聘用一个见学生,省市财政将补贴企业当地最低工资70%的资金,鼓励企业多提供见习岗位。

大学生“预就业”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承担责任,为就业前的大学生或未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时间的见习岗位,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这是一个以就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就业制度体系,旨在确保大学生就业,并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预就业”制度安排。“预就业”制度体系应包括就业保障法、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大学生实习(见习)及实习(见习)基地建设办法、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制度、大学生就业生活补助体系、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制度体系及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实习(见习)专用经费体系的建立。

1.完善、规范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甚至可以制定就业保障法,既保障就业,又保障因特殊原因未就业大学生的生存需求、就业培训、待就业期间的社会见习;

2.高校不断改革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弹性学制、3+1或3+2模式,改革实习(见习)方法;

3.出台大学生见习制度,为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时间灵活、形式多样、生活有保障的制度化的见习机会,规范用人单位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并约束其严格执行,确保大学生有机会获得实践经验并在待就业期间得到实践锻炼。

“预就业”制度是一个由多部门共同出台的保障毕业生就业的体系,既包括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也包括资金的投入和用人单位单位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这个体系的建立完善必将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入常态化。

〔参 考 文 献〕

〔1〕此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并根据年度就业率进行估算,实际数据可能与此有差距,但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未就业人数大量沉积是不争的事实。

〔2〕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2011、2012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3〕本报记者.民企提供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N〕,工人日报,2011.11.28,第2版.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271

〔5〕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6〕杨伟国.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

〔7〕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4

〔8〕任腾霄,陈灏.我国尝试“订单式培养”化解大学生就业难〔N〕.报,2011.12.4,第3版

第4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相对降低的高校入学门槛使得高校毕业生逐渐失去了往日精英化高等教育时代的荣誉与光环,一时间拿着大学文凭而徘徊在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以百万计。由于迅速增长的大学生劳动力规模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劳动力市场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势。体育专业大学生也不例外,就业创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且影响因素复杂。为此,积极探索应对措施迫在眉睫。

1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比2010届略有上升,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约70万人“用非所学”,自愿或非自愿地处于“低就业”状态〔1〕。报告预测,近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未减,形势依然严峻。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其大学所学仅仅限制在与体育教育有关的课程内容及由此形成的单一的就业能力,其就业出路相对较窄,加上严峻的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短时间内增加的相对有限的社会岗位,造成了较非体育专业更加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本研究在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旨在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寻找出路。

2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

2􀆰1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人才需求因素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前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和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体育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之路,必将为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些既有高等教育背景又有专业技能的新型综合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社会岗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用人种类也日益增多,总的来说,从“体育人才”的分工上讲,社会要求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毕业生增多,从事体育教育的毕业生增加不明显,从事体育竞技的毕业生逐渐下滑,从事管理的毕业生数量将显著降低〔2〕。因而,社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需求通过调节体育人才的就业创业趋向,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起到了无形的指挥棒的作用,这一因素,简称为“人才需求”因素。

2􀆰2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专业设置因素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直接因素。一是由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过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切入口不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体育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选择。二是由于部分高校为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确定专业及决定专业规模并没有严格地基于社会调查基础,有关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高等院校的培养计划仍然按照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办法,没有革新,不顾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实,造成培养的学生“学无用处”,从而解决不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在“教育部门”〔3〕,但是限于教师的编制及其它如教师待遇、学校地理位置等原因,体育专业毕业生去“教育部门”就业依然是棘手的难题。另外,由于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目标的学校并不重视或者根本就没有开展体育课的愿望,大部分还是把教师缺口让给了其他科目,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2􀆰3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就业理念因素

“就业理念”,通常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就业理念”也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因素。由于依然存在浓厚的所谓的“精英意识”,对自我没有一个恰当的认知,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有相当一部分体育专业学生仍然坚持有了高等教育背景就有机会当国家公务员,就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不菲的工作报酬;大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去公共事业机关;在就业的空间分布上也热衷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而相对偏远的西部和农村地区,很少能够吸引待业大学生的目光;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思想仍然与时代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这种就业理念严重影响了其就业成功率。

3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3􀆰1拓宽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经济的“发展规模”将日益得到充实,其“应用空间”也将逐步得到扩展〔4〕。日后为体育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升职机会的既有专业单位、非体育专业单位也会与日俱增。然而,多年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变少的状况,致使大部分招聘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的素质现实严重脱节,产生了不顾实际的攀比现象。因而,有关高校及培养单位必须认真研究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所遇到的难题,积极拓宽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以提高其就业创业率。

3􀆰2深化体育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改革”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而轻视社会实践的课程内容,既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又是学习态度上的根本革新,因此是一个渐变的需要深化的过程。深化体育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深化体育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改革”是形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用人单位招聘所反映的对大学生成功求职的要求,整合体育专业内部各个方向的课程内容,遵照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从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出发,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好指导工作。高校应该革新课程教育过程,重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课程实习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之间的契合度和一致性,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养成教育;更新革新教学工具,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增加学生实习所占的比重;出资鼓励各科教师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养成能力的研究。高校只有从深化体育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改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5〕。

3􀆰3转变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

第一,改变一步到位的就业创业理念,做好“随时移动”的就业创业思想准备。体育专业毕业生在择业途中,应该从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及所选择单位的发展状况出发,经过不止一次地选择而实现自己的就业创业梦想〔6〕。第二,正确地认识自我。具体讲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应该有深刻的自我认知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客观恰当地分析自身所学知识及大学期间所习得的本领,根据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情况、自己的职业规划及人生理想,践行“先就业,后择业”的求职理念,抛弃那种不切实际的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偏狭的落伍的就业理念,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第三,彻底转变非大型企事业单位不予考虑的就业创业理念。第四,改变“非体育教师岗位不去”的想法。第五,锻炼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就业创业。

4结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才需求因素,专业设置因素和就业理念因素;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主要有拓宽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深化体育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改革和转变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

参考文献

〔1〕陈亦冰􀆰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不能放弃理想〔N〕􀆰中国教育报,2012-7-20􀆰

〔2〕李英玲􀆰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途径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2-103􀆰

〔3〕张艳霞,等􀆰山东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渠道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42-43􀆰

〔4〕高亮,李慧云􀆰浅谈体育大学生就业渠道与实践

〔J〕􀆰科技信息,2011(15):153-154􀆰

第5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产业;消费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1-78 -03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1997年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1999年起,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社会性问题。2011年2月22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报告“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1]。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直接“供应者”,更需要优化对学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以便能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这将有助于解决有些学者提出的“就业鸿沟”问题[2]。 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这对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的职业特点

本文界定的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指居民生活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产业,包括娱乐、休闲、咨询、金融、保险等。本文以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为代表。通过对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的用人单位的访谈,我们发现,该产业的专业学生面向市场,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知识更新快,需要较强的积极学习知识的能力;业态变化快,更强调创新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新业态不断涌现,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聚集性,要求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创意经济、创意文化,急需新产品的构思能力;品牌效应,需要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产业化,实践性强;综合性,要求情商和智商均同,不能有偏颇;广泛的人际交往,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产业发展,需要主观能动性。

二、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理论依据

(一)就业理论

就业理论最早诞生于国外,检索就业理论的资料,可以发现,国外的马克思就业理论和西方就业理论最具有代表性,国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理论最具有代表性。我国就业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刚刚起步,总体来说,我国就业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的就业理论(1949-1977);改革开发初期的就业理论(1978-1993);市场经济初期的就业理论(1994-199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理论(2000年至今)。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理论正在走向成熟,其基本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其目标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作用,最终实现充分就业。[4]

依据上述理论,在市场经济导向就业机制的市场中,大学生通过自主择业就业,使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要在大学生的培养上要多下功夫;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尽快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更高层次上成为新型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劳动者。可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也就是说要使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专业的学生充分就业,要提高该专业的综合素质。

(二)竞争力理论

关于竞争力理论,说法不一,有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家管理与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理论、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资源和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大学生就业层面,应研究基于资源和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管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分析,并形成了基于资源和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关注的问题是某些资源和能力是有价值的、稀有的或特制的,难以模仿或不可替代的,拥有这些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如何获取高收益和竞争优势。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内部尚存在诸多分歧,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是一系列具有密切联系的理论集合体。近年来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的扩展有:第一,动态能力论。传统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观的区别在于传统观念认为当前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与市场中的机会相匹配的,而在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需要发展动态能力以识别新的机会并迅速与新的机会相适应。按照动态能力理论的观点,一个企业要创造、保持其竞争优势,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发现存的企业独有的能力;二是开发新的能力,即更新现存能力的能力。现存的企业独特的能力是内隐的,存在于企业的技术、知识优势中,存在于企业的日常事务的处理流程中,存在于企业的惯例中,而这种内隐的能力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至于更新能力,企业在熊彼特式的竞争中所面临的战略问题有二:一是如何识别企业独特的能力,二是决定在几个可能会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中投入多少。而这种决策还常受到企业以前的进化路径、以前决策的影响,即决策是路径依赖的。第二,网络分析理论。网络分析理论对体现在企业内或企业间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结构中的企业优势的关注充实了企业资源基础观。社会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强调人际关系和强烈的团体倾向。由于其在网络中的地位,个人能够识别机会并与合适的人选一起开发这些机会。形成战略联盟的能力依赖于企业高层管理的社会和人际网络,以及要实现哈默和普拉哈拉德的战略意图要求的外部的“操纵能力”——对社会政治联系的利用以及塑造环境的能力。第三,知识论。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认为,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智力资本理论强调企业员工创造与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认为知识与劳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人力资本,知识的生产使用和配置都必须依赖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载体。体现在员工身上的智力资本主要以隐含知识的形式存在。隐含知识难以通过语言表达,个人之间转移缓慢且成本昂贵。[5]

借鉴竞争力理论,本文发现当前高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对学生能力要求的相互匹配度不高。高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与不断涌现的新业态相适应。高校学生要保持就业的竞争优势,需要一是提高自身已具备的能力,二是不断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力。据于此,高校培养的学生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不能只培养学生已有的能力,要培养符合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的能力,所以,针对市场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这应该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既应该重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培养,提高积极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又应该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的锻炼,可以成立学校和企业的联盟组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多从就业竞争力的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就业指导等经验层面对就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已经有学者对就业竞争力从各自的角度做了不同的概念界定。

对于就业竞争力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多数没有定论。施炜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了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系统,并从横向上由内而外分为核心精神层、核心资源层和核心技术层;从纵向上分为初级就业核心竞争力、中级就业核心竞争力和高级就业核心竞争力三个层次,表现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从成长、成熟、跃进到衰退的四个发展阶段。[6]姚德超,晏月平在综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求职能力、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等要素构成。[7]美国权威机构SCANS(美国劳动部就业技能委员会)对21世纪美国就业市场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作了调查研究。此项调研铺面甚广,从制造业到政府部门,涉及所有各种类型的工作,结果发表了综合报告,报告指出,在20世纪最后25年中,由于工商业的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就业市场已对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需要具备知识并能以知致用的人才,才能做好工作。报告归纳综合了各类工作的要求,指出为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就业人员需要具备五项能力和三方面的基础 [8] 。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把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定义为:毕业生初次进入就业市场获得、胜任工作的能力或创业的能力。

四、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分析

根据就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我们知道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有学习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实践管理能力、新产品的构思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本文根据美国SCANS标准,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的职业特点,初步归纳出这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征求相应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意见后,进一步归纳出,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简称“4力”)由人际沟通力、逻辑思考力、积极学习力、综合执行力构成。人际沟通力,以“和谐”为取向,这是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需具备的重要能力,沟通要在复杂的博弈中求得平衡,在学习、实践中都可得到锻炼;逻辑思考力,以求“真”为本质,是探究各种业态的运营规律进行业态创新的基本能力层次;综合执行力,以“实”为特征,要求行知合一,干实事、出成效,在社会大课堂中独当一面地执行任务,解决问题;积极学习力,以“主动”为起点,是具备创新能力、有关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根据“4力”对不同层次的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的职业要求,把“4力”细致划分,如表4-1所示。

五、结语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依据就业、竞争力理论,结合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的职业特点,根据美国SCANS标准,对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了界定,在征求相应用人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提出了现代消费型服务产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4力”构成,即人际沟通力、逻辑思考力、积极学习力、综合执行力。

参考文献:

[1] 尹蔚民在2011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2011-03-03 .

[2] 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107-110.

[3] 2011年2月22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报导[EB/OL].光明网-光明日报,2011-2-22 .

[4] 王鹏飞.就业理论综述与研究新动向[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12):16-19.

[5] 朱春奎.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4,(01):187-188.

[6] 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祈[J] .江苏高教,2010,(02):102-103.

[7] 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09,(01):75-77.

[8] 21世纪美国对就业人员素质的要求——美国劳工部就能技能委员会(SCANS)报告(摘译)[J] .太原大学学报,2000,(01).

作者简介:

沈逸君,女,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讲师;

第6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进入到大众化时代,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出现了“无业可就”、“有业不就”的供需结构不对称的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建立适应时展的就业观,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思考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一路攀升,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高校毕业生成为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这其中既有教育体制机制问题,也有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人因素。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学校、大学生个人和政府三管齐下:政府应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并出台促进就业政策;学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方案;学生个人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强化素质能力训练。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舆论界争论不休。其实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就业环境不宽松,二是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需求,三是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1.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而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加之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

2.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脱离市场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多数学生应职后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适应周期长,一般要经过1年至1年半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仅2个月到3个月。

(二)学生个人素质观念落后导致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预期偏高,创业意识不浓。据2007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行业、假期和专业对口要求等方面。2004年至2007年,中华英才网对大学生择业观进行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就业预期普遍偏高,期望薪金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04年14%下降到2006年的4.3%。

2.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偏低。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加之当前多数大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学校缺乏艰苦环境锻炼,学生普遍不能吃苦耐劳。

(三)社会宏观就业环境不理想

1.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发展与晋升空间大是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个人长远发展是最主要的求职动机。但当前大多数私营企业用工缺乏长远规划,只使用不培训;部分私营企业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并且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2.信息不对称。对大多数求职者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是最主要的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但当前多数企业的招聘信息不能在网上公布,加之一些假信息的干扰(如传销组织的虚假招聘信息),求职者能获取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因此也就出现了招聘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有些企业为了寻到合适的职员焦头烂额。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方法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体现高等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要立足自身办学要求,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来提炼、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训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是推动就业的重要保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把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此外,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参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场所,也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二)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变学历教育为能力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必须以人为本,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灵魂,以全球为背景,服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服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四个学会”的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学会”内容相当丰富,它不仅指知识,而且还涵盖了除知识以外的素质和能力。高校毕业生凭借“四学会”定能由专才变通才,由通才变专才,从容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三)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建立和完善就业网络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采取授课、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与此同时,高校还应适应市场化就业的需要,努力使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变传统方式,努力做到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加强信息沟通,帮助学生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加强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注意建立长期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供需关系和就业基地,注重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广开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网络设备,给毕业生提供充足而准确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王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

[2]杨伟国.国外促进政策平衡大学生就业“跷板”[J].中国教育报,2006-0-06.

第7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岗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作者:陈红 詹榕 单位:泰安技师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第8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例:《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例:《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

二、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例:

在经过了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由此可以看出,进了大学我们同样“睡不成安稳觉”。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数据收集上的原因,统计分析只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1.08%15.13%17.59%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43.23%46.50%46.33%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31.37%25.17%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7.01%10.91%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二、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例:

在经过了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由此可以看出,进了大学我们同样“睡不成安稳觉”。

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数据收集上的原因,统计分析只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1.08%15.13%17.59%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43.23%46.50%46.33%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31.37%25.17%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7.01%10.91%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比较(元/月):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500-1000元3.66%5.57%1.56%15.71%

1001-2000元30.97%34.08%28.29%55.71%

2001-3000元36.99%29.14%33.41%18.57%

3001-4000元17.85%19.27%21.60%8.57%

4001-5000元5.59%6.69%7.57%1.43%

5001元以上4.95%5.25%7.57%0.00%

3.大学生区域样本就业分析(北京 广州)

本次调查采集了北京、广州两城市(典型代表南北两方)的大学生数据作样本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两地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就业时更自信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生在对待06年就业形势看法上比广州的大学生更自信。北京大学生选择"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广州大学生的选择比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看法选择:

北京广州

自信可找到合适的工作23.44%16.6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40.11%46.9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 28.02%29.92%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42%6.44%

(2)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国企。这可能和被北京广州本地的企业性质比例有关系。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期望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比较:

北京广州

民营企业2.93%7.58%

国营企业27.29%14.39%

外资企业36.26%43.94%

私营企业6.23%1.52%

合资企业6.59%9.09%

政府机关16.30%18.56%

自主创业4.40%4.92%

4.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每年都招聘:71.17%偶尔一两年不招聘:12.52%

偶尔一两年招聘:15.71%从来不招聘:0.60%

(2)对招聘的大学生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满意:11.93%一般满意:47.91%一般:29.62%

不太满意:9.54%不满意:0.99%

(3) 多数企业年度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多数企业年度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301人以上:3.58%201-300人:2.58%101-200人:4.77%

51-100人:12.52%11-50人:40.76%10人以下:35.79%

四、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最后得出的结论:

a.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b.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c.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籍贯性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方面也不尽相同。

d.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a.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b.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c.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不要徘徊在事业的端口,勇往直前吧!

第9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就业总量大以及结构性的矛盾,急需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全球化不断加强,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也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来适应全球化的竞争。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我国经济长久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拓展更多的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很难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不平衡。大量的新岗位出现,而人们的能力却达不到新岗位的要求,导致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大量的岗位空缺。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教育结构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提供不了,而学校培养的大量人才社会需求很少,或已经饱和。[1]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式严峻。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大学扩招政策,招生人数逐年攀升,导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网易教育估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671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4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也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挑战。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不匹配。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快速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岗位,造成就业困难。

3、劳动力市场欠完善,就业机制不成熟。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的问题在现今这个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非常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毕业生需求信息不畅通,人才市场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缺乏及时的、稳定的信息交流等都是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

4、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与社会现实不协调。在经济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中仍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预期高于社会能为其提供的实际工作条件,并且在观念中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信任,大学生必须接受基层工作的考验。这两方面的矛盾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阻力之一。[2]

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高校专业设置

要想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关键是从国家、地区和高校层面建立专业预警机制,调控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招生数量,逐步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的专业结构,使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相符。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引导,并及时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着眼于自身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尝试面向普通和基层岗位就业,而不要过于强调待遇、地域等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思维敏捷、市场适应能力强、最具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等优势,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基层、农村就业的好典型,形成基层就业大有可为、基层就业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急需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对承担这项使命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训大学生的专职业务水平,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还是从大学生就业实际看,都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于2011年5月22日。报告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风险排前三位的是资金 (本科30%,高职高专 33%)、企业管理(本科 30%,高职高专 28%)、营销 (本科 16%,高职高专15%),这显示了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缺乏的三大创业能力---融资能力、管理能力、销售能力。因此,应该在受教育阶段就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政策方面应给予应届大学毕业生尽可能多的融资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毕业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就业空间

第一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第一产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产业间的关联性是双向的,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就业时首选东部沿海地区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西部地区去的较少,这就造成东部地区人才过剩,而西部地区人才不足的现象,造成区域人才流动的严重不平衡。西部受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制约,无法提供较多的岗位给大学毕业生,国家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缺陷,需要政府加强保障体系的建设。在设立保障体系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避免大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托宾宣称,要解决失业问题单靠宏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运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3]因此,要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缺少信息化平台,就业信息不畅通,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沈斌.经济转型对我国就业的制肘[J].现代企业,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