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

第1篇: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 规划 建设 管理 职教园

为适应黑龙江省深入推进建设“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哈尔滨市实施跨越发展新战略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有限的学历教育、无限的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启动建设国家级、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职业教育园区。

1 三年规划职业教育园区宏伟蓝图

经过近三年艰难、艰苦、艰辛的积极争取和努力奋斗,从做好立项、规划、征地等各种程序性审批工作,到做好资金测算工作,再到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园区,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方案终于通过哈尔滨市委常委会的审议。哈尔滨地域相对偏远,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高,需求也非常大,哈尔滨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人才。只有职业教育得到大发展,才能满足哈尔滨产业发展的需求。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方案已经根据区域整体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规划出了符合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宏伟蓝图,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征程迈出了第一步。

建设职业教育园区不仅仅是增加新的建筑群,它对今后哈尔滨市的高速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把哈尔滨市职业教育做大、做精、做强。要做好职业教育园区项目立项、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对哈尔滨市职业教育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出建设详规,要注意建筑风格的多样统一、错落有致。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建设进度,争取尽快形成全面建设职业教育园区的。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要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有利于地区的长远发展。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要抓紧时间做好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园区规划要有前瞻性,要具有设计规划的整体理念。要注重内涵发展,既要形成建筑群的统一风格,又要各具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要尽早动工,同时要解放思想,加大协调力度,积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实现职业教育园区的最大效益。

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突出重点,建设一流,运行顺畅。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就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蓝图的基本原则具体解读为---在总体规划上:有整体构思,形成了完整的规模和体系;在分步实施上:有总体规划的指导和定向,行政规划、土地等政府部门,同时形成园区建设的大联动机制。认真研究起步区建设,努力安排好建设的顺序,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先建设适应哈尔滨产业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需求的项目。在基础设施上要先行,就是要有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园区的大布局奠定基础。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帮助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重点:就是根据建设顺序,先建设急需的,能突出哈尔滨产业特色的项目;建设一流:就是要求园区功能非常齐全、适应需求;运行顺畅:就是要在建设初期设计好园区的运行模式,保证园区建设工程的运行顺畅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占地124万平方米。将主要建设机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气工程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现代服务业、艺术与设计、会计金融等七个教学实训区,校企合作生产区,市属职教资源整合区,成人教育和公共教学区,哈尔滨地域产业文化传播中心,职业教育培训大厦,国际交流中心等。

职业教育园区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职业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业生产、地域产业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播等六大功能。

2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园区

为实现职业教育园区的六大功能,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借鉴美国社区教育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积极引进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费斯托公司、西门子公司、联想集团、思科网络、中兴通讯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并在七个教学实训区分别建设一座与企业环境基本相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楼。

先进的实训楼建成后,不出园区在实训楼中,师生就可以边教边学边做,共同以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为核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使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过程有机融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在职业教育园区内,还设有校企合作的生产区,同时建设企业公寓,引进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轴承集团、固泰电子公司、博实公司等一流企业的生产线,建设“校中厂”。学生可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实训学生”和“企业员工”两种身份,使用新设备,掌握新技术,生产新产品。

职业教育园区还将建设哈尔滨地域产业文化传播中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化手段宣传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地域产业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锻造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3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管理

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建成后,在管理上将采用应用数字化校园技术、物联网技术、3G通讯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开办空中课堂,进行远程教育和培训。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精细化,将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成为智能、高效的智慧园区

建成后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将会是绿树成荫、郁木葱葱、人和自然共存是园区环境建设的最大特色。园区内规划建设大小不等的十几片树林,及建筑风格协调又各具特色的教学楼、宿舍楼、企业公寓等,这些建筑设施交相掩映在成片的乔木、灌木林中。职业教育园区建成后,将要向社会开放,哈尔滨市民可以自由进入园区,徜徉在大自然的和谐静谧中,体验感受人人受教育、终生受教育的职业教育文化。

4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20世纪末期,大学本科的扩招,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职教园区以缓解办学空间不足的难题。同时,对于许多新兴城市来说,也通过建设职教园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起步较慢的问题,逐步实现高职教育大众化。但是职教园区建设,在发展定位、园区规划、资金投入、资源共享等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4.1 定位不准确

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在全国建立高职教育园区后,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效仿。但是部分地方的职教园区,在建设前期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立项论证,特别是对未来的学龄人口发展趋势把握不准,进行了巨额的投入,给城市的发展造成沉重负担。

4.2 规划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有些地方的职教园区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味追求规模大,很多职教园区占地几千亩甚至几万亩。职教园区的建筑物都很现代化,设备设施也很先进,但园区设计不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筑物和实训基地设计往往较多考虑建筑风格因素,而对课程、实训等因素考虑较少。有的职教园区还远离市区、工业区,割断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纽带,建设的成效甚微,实用性不强。

4.3 投资主体单一,后续资金匮乏

目前,国内职教园区的建设投资主要由政府牵头及投入,这使得资金投入与需求成为一对矛盾。这种矛盾在中小城市的职教园区建设中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职教园区建设还是由政府一手包揽,由政府承担筹措资金的责任,这与以前由政府独家办学并无本质差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教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面对几个亿乃至几十个亿的资金投入,如果不靠市场化运作,很难保持职教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4.4 资源共享不足

职教园区建设规划之初,在园区公共设施建设、二级院校间人力资源以及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尚未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利用率低等一系列现象。职教园区内院校之间即使有共享,也只限于体育、娱乐和生活等设施,对专业、课程实训基地等的共享机制、模式探索还不够。

4.5 职教园区内涵建设不够

很多地方政府建设职教园区主要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往往比较注重职教园区的规模建设,但对于职教园区内涵建设考虑较少。比如,对于如何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建立开放教学平台,如何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以及如何构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5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调研,科学预测,合理布局

一是充分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及各行业人才需求状况,构建科学合理、适应当地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努力做到职业教育结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匹配。园区内应结合自身传统办学优势,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特色和品牌专业。二是科学预测学龄人口,根据目前招生数量以及未来几年可能的学龄人数来规划职教园区规模。按照支柱产业和紧缺专业的人才需求缺口来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园区内二级学院的专业,使之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做到产销对路。

5.2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划实训基地,整体设计职教园区

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通过讲授形式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直接“操练”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按照这种职教课程观,实训基地的功能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还要以技能训练为基轴,融理论传授与技能训练于一身;实训基地不仅要注重设备等硬件的陈列,还要注意配以相关的讲授设施,把两者有机融合起来。为了节约成本,可以由政府用公共财政投资,建立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为园区内职业院校、职业培训中心提供实训的场地和设备,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

运作资金的筹集可以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继续滚动投入,二是通过有偿使用来获得一部分维护资金,三是向企业出租。同时,应完善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确保公共财政为公众服务。此外,职教园区建设应规划好教学、生活、娱乐、体育和休闲区域,每个区域既要发挥各自功能,又要相互贯通形成整体。职教园区建筑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园区文化建设应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个根本目标。

5.3 创新筹资机制,探索职教园区多元投资融资体制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园区的建设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当地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然后交由引入的高职院校管理使用,自主办学;二是以学校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和提供一定的办学条件,如政府将部分教育基本建设拨款改为贷款贴息,学校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或土地置换方式来建设;三是以社会投入为主,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甚至提供土地,由企业投资兴建,还可以是教育集团或教育投资公司参与建设,学校以长期租赁的方式办学,实现园区所有权和办学权的分离。资金是职教园区建设的根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职教园区建设就寸步难行。因此,应创新筹资机制,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为职教园区顺利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如何保证建设资金的充足: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提高城市教育附加费在职业教育上的比例,设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专项经费,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步建立以在校生和生均培养成本为主要指标的新型财政拨款机制。二是制定园区企业制度化投资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设施资源,构建园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科研基地。三是探索社会投资融资机制,用市场的办法吸引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资,引导社会各方面投资入股,共建共享,扩大高职院校融资渠道。四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项目、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经费及其它中央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等。

5.4 充分共享职教园区内资源

第2篇: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在这之后,作为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高炜主持了大连软件园的规划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成为国内最早从事软件园区投资运营管理的人士。

现在,“老软件人”高炜遇到了软件行业的新一轮变革。“这种骤变是每 30 年才遇到一次。”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描述说,“上一次行业革命创造了今日的巨头,像微软、甲骨文和 SAP,同样的事情会在这5 年内重演,新的行业巨头和技术将崛起,也有一部分旧公司退出历史的浪潮。”

5年内的暴风骤雨

高炜对这个骤变已有预感。

在印度考察时,他发现当地著名的塔塔集团,当年从软件服务外包起步,现在为印度中小企业创立云平台,客户可按月付费使用最基本的会计和销售管理软件。另外两家印度企业Cognizant和Wipro,利用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搭建了家庭护理解决方案,承接美国病人的家庭护理外包业务,这些公司建立了美国运营中心、印度运营中心和外勤护工团队,并为此配备了IT设备和基础设施。

在国内,高炜他们在北京见过一家公司中启创,创始团队从西门子出来以后,创建了云计算公司,专门为一些不愿在IT上做大投入的小企业提供服务。客户只要按月付费,例如每月支付200元,就可以远程使用OFFICE等云平台上提供的软件,不同的费用标准所能使用的软件也不同。

在上海,高炜接触过的一家名为美库尔的公司,虽然是做客户管理的,但他们不开发软件,而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某个人、公司或者组织设计营销方案。比如说你上淘宝买东西,左边有一栏东西,你看了什么、你会喜欢什么,他们利用这些数据,会自动总结出属于你的营销方案,然后把类似的东西都推送给你。“不久前,大连软件园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SSOW会上,有个专题研讨会就在讨论大数据和海量数据间的区别。当时大家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大量的数据并不就是大数据,所谓大数据,是围绕对象相关的数据给它整合起来。”高炜说。美库尔做的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生意,他们目前基于大数据在做上海迪士尼的消费体验分析。

这些“新”企业,与高炜他们过去做软件园10多年中接触的传统软件企业有着一些根本的不同:

首先,它们对地域概念不再那么强了,身处何方都可以开展它们的业务。

其次,它们通过网络来运营、管理业务;而且这些公司更加活跃,它们会熟练利用互联网和新兴的社交媒体来做营销推广。因此,它们对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看重。

再次,很多新型软件企业不再像传统软件开发那样依赖大量人力。这些新型企业规模通常不大,更加关注成本,关心有没有便利的软件服务,不用他们自己做投资,因此,它们对云服务更有需求。

此外,新企业更年轻,更喜欢创新性事物,更强调不拘一格的创新。

那么,高炜自然而然地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变化下,软件园要做哪些改变呢?

追随新生代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现在由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和运营管理的武汉软件新城,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智慧城市”的部分畅想:智能一卡通系统将园区内的门禁、停车收费和生活配套设施等服务都集成在一张卡片上,这张卡片同时接驳至区域内的公交系统,让企业员工的生活和出行更为便利。园区内主要路口的大屏幕信息屏、楼宇内的多媒体触摸查询系统、电梯内的液晶电视屏,进行实时的信息、传播和查询,同时向园区内的移动终端用户发送实时的信息推送通知。

在软件园中规划的公共服务平台,除了那些满足马斯洛基本需求——像吃饭、交流的基础设施外,现在也少不了云平台。高炜想起多年前,在大连软件园建设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园区中有很多企业在接大型机软件改造的外包业务,但却没有大型机开发平台。当时,高炜他们就与IBM谈合作,租赁了一个大型机平台,拉线到那些软件企业中去,让大家来共享这个平台做开发。

如今,这个平台经济和资源整合的基因仍然是软件园最重要的特质之一。“阿里就是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建立起了一个生态圈;软件园也需要搭建好的平台,建起一个生态圈。新时代下,云服务也成为公共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炜说。不久前,高炜与北京云基地等组织做了交流,现在云的生态链引进和商业运作,是他们尝试做的一件事。

同时,怎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去抓住客户,服务客户也是软件园尝试的一件事。

孵化器在近些年也已成为软件园和开发区的一个必备功能。现在新型软件公司发展非常快,不断涌现出新企业。在这个阶段孵化器的作用很大。软件园正在尝试为小微企业提供打包式服务,采用分成形式,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软件园也联合风投一起运作,如果看好一家公司,可以给它免租,但是可能占它5%的股份,等这些企业上市或者有了发展后再来获取回报,这些新的运营机制都在探索之中。

实际上,类似的模式,像打包服务,过去曾在巨型企业身上尝试过、成功过。早在2002年,IBM日本公司有意把一部分软件服务外包业务拿到大连来做。但跨国企业论证、审计流程繁琐复杂,一般需要一年时间。“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来做这件事?”IBM相关负责人找到了大连软件园。最终,高炜他们独创了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IBM把核心业务拿过来、核心团队派过来,大连软件园负责楼宇装修、网络设备安装、人才招聘培训,直到建立一个可以运营的公司,然后把公司整体移交给客户。之后,软银、思科也都采用了这个模式入驻大连软件园。“现在IBM在中国有1.6万人,大连就有8000人。”从零起步做这个项目的高炜每次提起来都非常自豪。如今,这样的孵化思路又要结合新时代小企业的特点来调整和再复制。

快速的复制

万达商业地产在全国各地快速地建设,让高炜有很深的感悟。“王健林曾经讲过,做商业地产、做ShoppingMall、做城市综合体,过去没有标准。但现在万达为什么能做这么快、这么专业?就是因为它摸索建立起了一套最符合客观规律的商业地产标准,设计从一开始就按照标准,设计完了一次成型”。

在中国,产业园区本身也是新生事物,产业楼宇的建设和设计也并无成熟先例。高炜他们在过去10多年做软件园区的摸爬滚打中,在与世界500强客户的合作切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令高炜最难忘记的是2003年,美国GE公司请大连软件园为它建设一个定制楼。当时GE给出的英文技术标准文档有厚厚一摞,不仅包括配电、采暖、通风,就连休闲区、提款机、咖啡机的配置甚至卫生间的蹲位都有精细的标准。今天,大连软件园也有能力做自己的精细化标准。今年是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年”。高炜说,只有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多东西变成标准、流程,产业园区的复制才能实现高效和专业化。

例如在实践中,大连软件园发现,在数千人的软件公司,男女比例通常达7:3,而服务型企业,如后台服务中心则正好相反,所以,在产业楼宇建设中,他们引入了“预设机动卫生间”这个设计,随时根据业主的情况来调配男女的蹲位比例。在软件园中,加班现象比较常见,但常规写字楼中央空调一般无法在非工作时间内运转。大连软件园就对空调进行分区控制,实现在非常规工作时间内可以针对局部区域集中提供空调服务,还能降低客户加班时的空调延时费用。大连软件园还通过科学设计与提升电梯操控,实现员工在高峰时段候梯时间不超过30秒的设计。通过优化平面设计,使办公室最远工位距离窗边的长度不超过两个柱距,保证每个工位都有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这些经验已被整理为标准流程,作为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规范。

在移动互联时代,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员工的创造力。依赖创新的企业相信这样一种理论——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美国《时代周刊》曾过一组有关Google总部Googleplex的照片,描述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Google总部那些不拘一格的设计,像在企业总部中融入高尔夫球场、游乐园、美容院、游泳池、水族馆等等康乐设施和设计思路,来促进员工的创新性和协作能力。在新一代软件园区建设规划中,这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高炜称新的软件社区也正在引入这样的思路,提供适合创新群体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配套设施。

实际上,高炜做标准、提升产业园区建设复制能力是有根本动力的。现在,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高炜认为,这个新型城镇化要以产业为核心载体,而且作为核心载体的产业要更为绿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吸收更多的大学生就业。“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新毕业大学生达到690万。可是未来10年,每年预计会新增700万大学生,而总的新增就业人口是1500万左右,大学生将占到一半。” 高炜说。这就是新的形势。他打了个比方,如果他们和某知名全球电子制造巨头一同去一个地方投资,在过去,人们肯定会热烈欢迎后者,但现在,高炜他们做得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将更顺应时代的潮流。

目前,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进驻了苏州、武汉等地,与当地一起进行生态科技城开发以及软件园的投资运营。

第3篇: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敢想才能敢干,敢干才能成事。__把解放思想作为开展大讨论的首要任务,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扫清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进一步树立敢为天下先、敢有大作为的发展勇气和敢闯敢干、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合力推动__加快崛起。

去年12月11日,在该县召开的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会上,县委书记刘金龙说:“要达到市委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目标要求,必须抓住新理论、新理念学习这个首要环节,学细、学实、学活,用新理念更新观念,梳理思路,指导实践,实现全县又好又快发展。”

于是,一场空前的再学十七大报告热潮在全县拉开了帷幕,从机关到学校,从城里到农村,到处是学习的浓厚氛围。

为把大讨论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__县委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县委常委会、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等一系列会议,对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进行了研究部署,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座谈会、情况汇报等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阶段工作任务,协调调度活动进展情况。督导组深入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督导,及时解决大讨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各级各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了表率作用,通过真学、活学,学议结合,掌握了先进的理论精髓和发展理念,在学习中认清了自我,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动力。

涤荡旧思想撞击新理念

思想的解放,总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时刻,成为引导我们勇往直前的智慧之光和精神动力。__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认为:能不能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得深入彻底,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是不是敢于揭丑亮短。

为此,该县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深挖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消除影响发展的思想根源、观念羁绊和机制障碍,直面现实,解剖自己。很快,“三种差距”浮出水面:理论学习不够、工作创新不够、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转变。针对这些差距,__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全县树立起了大干大发展的拼搏意识,奋起直追、破难攻坚的进取意识,“全力服务,优化环境”的开放意识。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__干部群众激情迸发,人心思进。旧思想被涤荡,新理念在撞击中迸出,彰显了思维创新的奇效。“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理念深入人心。

新理念随之带来了思路上的创新与发展,一个个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思路逐一明确。建设京南近海温泉城市,打造中国最大的温泉度假区,成为__发展的目标和有形抓手。围绕这一目标,该县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大力实施两轮驱动战略。一方面,立足产业优势,实施工业强县。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两大基地、两大园区,即:全省塑料包装创业基地、全国生殖健康用品产业基地,规范提高革塑园区、乳胶制品园区建设,抓紧运作新建高能电池项目和帅康座椅企业上市,壮大“红丝带”安全套生产规模,把__打造成全省的新型绿色包装、生殖健康用品等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兴县。充分发挥地热温泉、白洋淀、矿泉水资源和毗邻京津的优势,打造新的增长极,以__为中心、以温泉城为龙头、以白洋淀景点、白沟市场贸易为依托,打造中国温泉旅游度假区。

凝神聚人气 迸发新活力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名单公布,__位列全国33个地方政府之中,是河北省7家上榜政府之一。县长王义民说:“以解放思想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是我们担负的历史使命。解放思想,就要进一步凝神聚力,就要进一步破解难题,就要进一步加快发展。”

思想的解放,优化了__这片创业热土的环境,转变了干部群众的作风,各项工作步入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__把环境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生命线,着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该县以提速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了“县级领导捆绑分包重点项目”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高。旧城改造、“四新一建”活动、大清河工程、大街小巷治理等无不让群众拍手叫好。

第4篇: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张谷英村;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22-05

1 村落现状分析

1.1 村落历史沿革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县境内,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始祖张谷英定址起造,历经明清两代多次兴建而成,聚族而居,历600年沧桑,至今保持着明清传统民居建筑之风格,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有当大门、王家煅、上新屋三大部分,总面积51000m2,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房屋1732间。因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物价值,使其获得我国湘楚民居“活化石”的美誉,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2 村落历史遗产构成分析

张谷英古村落历史遗产由明清时期建成的遗产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要素构成,其中遗产本体指200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所涵括建筑,即当大门、王家、上新屋、东头岸、西头岸、聚龙湾东片区(包括洋溪廊、议事厅等)、石大门片区(包括石大门、绣楼等)。遗产环境包括历史建筑({∈沙、聚龙湾西、何风等)、构筑物(古井、古桥、古道、古墓葬、古迹等)和自然环境要素(水系、山体、植被等),记载了明清时期当地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重要的湘楚文化历史信息。

1.3 村落特色分析

村落背依龙形山走势,傍渭溪两侧而建。前抱大峰、旭峰、笔架3座山,四周分别有桐木、梓木、大墩、芭蕉4个山坳,呈负阴抱阳围合及之具村大门拱卫之势,村落建筑以一章厅为一组,呈“丰”字格局横竖组排,主堂屋与横堂屋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分则自成庭院,合则连为一体,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同时巧妙地因地制宜而使渭溪贯流于村寨之中,建筑格局、轮廓形象、风貌特色浑成一个整体,提供了一个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村落的规划与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和”哲学、风水土木学说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共存,生生相息的紧密关系。

1.4 村落价值评价

张谷英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深蕴在它那立体的建构之中,质朴的风韵,聚于一居,深邃的文化,钟于一村,构成了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建筑、民俗和艺术等多种研究价值。

张谷英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古村落选址和建筑群体布局的科学性,强调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统一,反映出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乡村聚落择址模式;古建筑群独特的院落组合模式,体现了受中国传统血缘宗亲制度支配的家庭聚居生活文化,具有重大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价值,古建筑群的院落群体布置,采用独特的主轴与次轴垂直的模式,在群体空间组合上具有重大的建筑学研究价值,是较为典型的明清湘楚村落建筑遗存,记载了明清时期当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工艺等建筑历史信息,反映了地方性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显著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价值,再者古建筑中梁上枋上,屏门挂落,窗棂柱础,明清风格的木雕、石刻与古村珠联壁合,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美景欣赏价值。

2 村落保护规划

为了整体地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根据张谷英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环境要素的构成分析,确立了“前对笔架群峰,后靠龙形山脉,大屋卧于其中,尽显古村聚华”总体保护的空间框架。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内涵,突出“湘楚明清历史文化融合地”、“张谷英民俗风情的大舞台”的主题;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自然生态格局,突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彰显名村特色,延续历史风貌。具体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等加以阐述。

2.1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在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同时,对传统街区、民居街巷等有保护价值的对象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对其进行划级保护,依据遗产价值、保存现状和相关地形环境等因素将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划当大门、王家断、上新屋等建筑范围保证其安全性的相关界域为重点保护区,占地7.4hm2和一般保护区北起皇帝冲、沿龙形山东北坡水渠东岸向东南,经东头岸、何风至与渭溪河汇合的拱桥处,南由拱桥沿渭溪沙西岸向西北,经当大门、西头岸、聚龙湾、王家煅、上新屋、长沙、庙里至皇帝冲,占地19.5hm2两个等级,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设置建设控制地带(北以皇帝冲为界,东北及东面以后峦水库西岸山背沿线为界,东南以雨头咀、螺丝吐眼东南坡为界,西面及西南以梅城线西扩250m为界,占地183Bhm2)和环境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之外,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占地293.7hm2),根据不同性质的区域,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制定不同的保护、整治措施。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保护与更新应体现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对保护区内的每一幢建筑,通过综合评价其建筑建造年代、保存质量、历史价值、风貌状况条件,划分为修缮(文物建筑)、维修改善(历史建筑)、保留建筑(建筑风格与环境基本协调,质量尚可的一般建筑)、改造建筑(建筑风格与环境不协调,通过整饰尚可协调的建筑)、拆除建筑(无风貌保留价值,建筑质量差,对古村落风貌和文物保护造成明显破坏作用的建筑)。并针对不同类型建筑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

(2)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绝对不允许拆除与改变,并必须按照风貌要求原样原修,或者改善内部环境及赋予其合理的功能,对不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新旧建筑,除影响较大而必须搬迁及拆除之外,其应逐步改造其外观形式和建筑色彩,以达到历史村落整体环境的统一。

(3)环境协调区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小密、多留绿化”的原则,其建筑形式要求在不破坏古村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新建建筑应鼓励低层,建筑形式和色彩应与历史建筑有机联系,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加强周边山体、植

被、水系的保护,禁止一切破坏性建设活动,保护山水与田园之间的视线通廊,突出古村的外部环境特色。

2.2 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的基础,是人类祖先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珍贵产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积淀,是一种历史文化,其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没有历史的国家、民族、地域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必将显得苍白、浮浅及缺乏深沉的背景。现代文明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正是通过从历史的长河中吸取营养,才显得绚丽多彩。

张谷英村已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有丰富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遗址、古桥、古井、古墓等文物古迹,为了对此进行切实保护,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的原则,综合考虑视线分析、噪声环境分析、文物安全保护要求、观赏要求及历史村落的整体保护要求,划定文物的四至界线、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通过文物古迹的识别与评估(进行遗存考古、确认,记录遗存现状信息)、日常保养(屋顶防漏、台基防水、材防腐防蛀,防护结构防渗、防壅、防坍等)、现状装修(归整歪闪、坍塌、错乱的构件,修补少量残损的部分,清除无价值的近代添加物等)、重点修复(恢复结构的稳定状态、增加必要的加固结构、修补损坏的构件、添配缺失的部分等)、环境整治(清除可能引起灾害和有损景观的建筑物,制止可能影响文物古迹安全的生产及社会活动,防止环境污染造成文物的损伤等)、遗址保护(仅存遗迹或遗址、无复原依据的,应保存原状,保护工程以保护加固为主)等措施,对文物古迹执行不同等级的保护规定。

2.3 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

民俗是民族文化贯彻社会生活的机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表征和传承延续方式,是激发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文生态空间,是历史相沿而积淀形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

张谷英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如民间礼仪、民间风俗、民间演艺、雕刻艺术、陶瓷艺术、传统民间节庆活动和民间信仰等。对于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保护,结合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保护、村庄旅游规划及村落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为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生存与展示的舞台。通过博物馆保护方式、家庭传承方式、长效保护机制方式、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数字化与网络传承方式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具体可通过名村展示体系、广场规划和村庄雕塑小品系统规划来实现,结合旅游开发建立文物古迹和遗址标识系统、博物馆系统、表演系统、数字化网络系统,让人们在参观游乐中感受张谷英村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唤起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村落内外现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并表现建筑和村落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与村落能够具有特征的必备条件。因此,保护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质上是保护建筑与村落的生存环境,保持自然与古村落之间相容的协调关系,保证建筑与村落特征及其含义的充分表达,避免相互间的对立和冲突。

张谷英古村落的选址、兴建、发展与其周边的山水环境紧密联系,村落背依龙形山走势,傍渭溪而建,四周环山拥抱,闭合聚藏,观其屋舍村庄、点穴居中、以屋包山、依山傍水,“U”形闭合,坐北朝南,因势象形,其规划与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藏风聚气”之风水精蕴,“天人合一”之儒家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精神。然而,由于多年来对环境资源的滥用而导致古村落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势在必行。

首先应从整体空间格局进行保护,重点加强古村落与周边大峰、旭峰、笔架3座山及桐木、梓木、大墩、芭蕉4个山坳和渭溪河的植被、绿化、水系、景观节点、轴线、视廊、标志物等保护,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禁止一切破坏性建设活动,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保护资源的再生能力,彰显充满活力的“山水、村落、人家”和谐共生的村落特色。其次,加强古建筑群周边环境整治,通过“保留、修整、拆除、搬迁、迁埋、绿化、亮化”等措施,对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现代墓葬等进行优化,改善人居环境。再者,加强古建筑群自身环境整治,通过“改善、保留、装饰、拆除、更新、重建”等措施,使得整个古村落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突出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2.5 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规划

对于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来说,如何谋求既能符合遗产文化价值,又可促进村落经济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规划中最根本的问题。《华盛顿》指出:“为了发挥最大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

在张谷英村保护规划中,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历史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将保护历史古迹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在进行环境生态承载量评估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居民点调控和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历史遗产本身的保护与利用。

首先进行合理的居民调控,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居民容量控制,规划将张谷英村居民点分为搬迁型、控制型、缩小型三种。针对不同类型,制定不同调控措施。在文物保护范围中的新农村建设要依法规划建设,对确需改造的建筑物要做到建新如旧、修旧如旧,与历史风貌和环境相协调。同时,在坚持以文物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改善居住环境,增设纪念标志,树立新的村风村貌,让古老的历史文化焕发新的光芒。其次,加强农业结构调整:①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调整农林作物品种配置,建设农业高效特色园区(在满足遗产保护的前提下,结合现有环境条件和农业结构,发展竹林、果木、茶叶等特色园区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收入)。②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在保护区划内建立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联结联地,带动农户;在保护区划外建立加工和批发交易市场,提高遗产保护区划内农户的经济收入)。再次,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从而找到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3 规划实施策略

3.1 建立古村保护与建设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张谷英古村保护与建设管理机构,该机构直属岳阳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由岳阳县领导担任。机构组成成员应包括岳阳县建设局、规划局、文化旅游局、张谷英村委的业务主管人员,规划建筑设计、文物保护和古建维修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职责应负责张谷英古村的日常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参与政策制定、保护和建设的指导、协调

保护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建设方案审查、建筑施工监督等相关方面,明确规定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越权审批,的行为追查到底,切实保障张谷英古村保护规划的实施。

3.2 坚持政策管理与民众参与相结合

在传统村镇的保护中,目前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由执行机构进行“自上而下”式的管理,保护工作中还多表现为“从专业人士到非专业人士”的状况。但这种“强势话语”(行政的、专业的)的存在,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量显得很单薄。因此,应在遵循“政府协调支持、专家指导把关、企业具体运作、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配合”的原则下,不排斥市场运作机制介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允许并且鼓励企业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保护更新与再开发利用,应该充分调动广大民众自发保护历史遗产的意识,对其进行专门教育,采取财政措施进行鼓励,提高民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自上而下”的力量与“自下而上”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法律的、行政的、专业的保护与民众自觉的保护行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3 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系统

为使对建筑的保护和管理能有可靠的根据和基础,对古村落范围内的每栋历史建筑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档案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历史情况、现状使用情况和对建筑保护、修缮和变更建设行为的规定等。历史建筑档案信息系统可以作为对历史建筑项目审议制度的主要依据。

3.4 建设项目审议监督验收制度

对古村落内建筑的任何维修或改造,都必须由当事人向村委和县城市规划的管理机构申请许可,管理机构根据建筑档案和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个案审议,审议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功能、建筑立面、建筑材料、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等,对符合要求的维修改造工作应予许可。

建筑的维修改造在经过许可的基础上,在施工改造的过程中还应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管理部门应及时纠正。在工程结束后,管理部门应预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不适的改造,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如恢复原状等,对符合要求的改造管理部门应出具书面验收意见。

参考文献:

[1]蒋敬中,随心走笔张谷英村并题咏,湖南城市规划2005,1。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2004-2020],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2006。

[4]周霞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2005,8。

[5]周俭,张恺,建筑、城镇、自然风景一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目标、对象与措施,城市规划汇刊,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