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师德表现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1)何谓师德师风?《礼记》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师德师风,是指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由个体职业道德素质所形成的职业氛围和风气。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者,更是全面推进教育的重要主力军。其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校园风气和社会声誉好坏。由此可见,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学生和学校整体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引领具有重要作用。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教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教育部在2014年8月出台针对高校教师师德的“红七条”,这意味着,遵守师德,对教师而言,不仅是应尽的义务,更是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二、我校师德师风现状及问题分析
(1)趋功利,淡敬业。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在岗不爱岗,从业不敬业,“无心教学,一心向钱”,把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最高理想,过于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过于讲求实惠,信奉“生存主义”,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工作敷衍了事,忽略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信念正在缺失。(2)只教书,不育人。个别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业务教师,抱着“打工者”的态度给学生讲课,只履行了“授业”之职,却淡漠“传道、解惑”之责,忽略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有情感的人,只注重给学生传授具体的专业技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人为地割裂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体功能。 (3)重学历职称,轻道德修养。个别教师只注重学历职称的提升,忽略了个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不及时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与时俱进,课堂枯燥单调,理论知识“满堂灌”,出现“五年一教案”、“东拼西凑”等 “混日子”现象,为人不师表,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 (4)缺乏责任感,畏难情绪浓。个别教师不能正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待暂时遇到的困难,在行为的选择上,有时会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初探
(1)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召开教师节庆祝、表彰暨师德建设动员大会。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等媒介,营造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师生员工向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高尚师德。(2)建立制度,完善考核。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将师德内容渗透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师德修养和师德建设有章可循。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3)陶冶情感,以情激德。要激发民办高校教师强烈的自豪感和事业心,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固化于制,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高校教师要升华职业理想。(4)加强修养,提升品味。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所谓“名师出高徒”,没有高水平、高素质、高品位的教师就难以出高水平的学生,。如果我们每位教师能做到为人师表,身先垂范,将丰富的人文精神展现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润物细无声”从而建立学生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是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自身文化品位。(5)改革创新,提升能力。引入竞争机制,继续推进“挂牌授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对 “挂牌授课”试点经验进行总结,逐步推行至各二级学院。试点“教考分离”改革,引导教师自觉地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一、抓教育,强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这是我院制定活动方案时,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确保师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1、领导带头,党员带头。师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事,而是全院教职工的事。所以,我院的师德教育工作首先从领导班子自身和党员干部开始。成立了我院师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孙智同志担任组长。活动过程中,全体院领导和党员都认真写出了个人师德学习体会和整改方案。孙智院长和邵小慧副院长还共同带头撰写了高质量的师德建设论文。
2、根除教职工“打工者”心态。针对民办高校不少教职工把自己当成“打工者”来看待的情况,在活动开展之初,我院就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在师德教育动员会上,院领导强调:全体教职工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担负起育人的职责,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来做,根除“打工者”心态。在教职工上交的体会中,纷纷表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关爱学生;只有干一行、受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抓学习,强意识
学习是保持进步的法宝。活动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项学习活动,强化全体教职工师德意识。
1、切实开好师德集中教育动员会。10月13日,我院召开了师德教育动员大会。会上,孙院长对我院的师德教育活动作了动员讲话,他肯定了我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强调在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意义,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四个不足,九条表现,两大任务和三点希望。邵小慧副院长就我院的师德教育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大会由罗永全副书记主持。
2、搞好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全院教职工参加了学校的两次师德教育辅导报告。以学校编写的师德教育读本——《师德如光》为主要学习内容,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系统学习。在全院营造了浓厚的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氛围。学院还要求做到两结合,即一是与落实本学期学校整体工作相结合;二是与办好应用型本科,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相结合。
3、抓好自学的检查落实。我们要求教职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明确学习要求:在学习期间,每位教师撰写学习记录和心得体会,院领导分到各科室,参与和指导学习活动。每位教职工都已经上交了个人XX字以上的学习心得,周义龙、李丽、孙玲玲、郑坤丹四位老师还撰写了高质量的师德论文,辅导员刘骞老师在全校师德讨论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4、向先进典型学习。我们组织教师对《师德如光》读本上当代名师的师德故事进行了重点学习。并以学校“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评选活动为契机,对我院周义龙、雷石标、许鸿等12位老师的典型事迹在师生中进行了广泛宣传,身边的这些“典型”述说平凡的故事,全院师生获得了心灵的感动,反响强烈。
三、抓活动,强氛围
关键词:师德建设;高校;教学;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76-03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体系和分配机制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对高校和教师的评价也体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社会、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人们的信仰、观念、价值追求出现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处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端,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其劳动价值体现在对学生心智的开启和人格的塑造上,因此,大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则会直接影响对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会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一、师德的内容和内涵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包括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体现在职业上的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承担并履行其教书育人职责所应当具备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情感、职业原则与规范等,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爱国爱校爱学生;守岗敬业肯奉献;治学严谨有耐心;因材施教甘为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概括。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建设,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由此可见,教师要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前提,立足本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并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崇高的追求。
二、高校师德现状的调研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与教师、学生座谈两种方式,对部分高校目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主要从教学、职业态度、对教学以外事物的关注、对师德问题的理解等方面做了调研。简单总结如下:
1.教学方面。同学们普遍认为老师能够做到为人师表,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较满意,学生比较认可。备课:8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见过老师的备课教案。任课老师在授课时能讲解熟练、重点突出;50%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面貌: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的言行和仪表;学生反映教师上课时精神面貌良好。教学态度:93%的学生对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是认可的,上课认真、不少老师多次主动安排答疑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十分关心。但也有的学生反映“少数老师只上课不育人,有的一门课结束,任课教师能叫得出名字的学生数不超过10个”。80%的同学提到了上机等试验课程时,老师的态度不太认真。不少学生提出,好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容易亲近、关心学生、讲课生动、热爱工作,能教书更能育人的人。
2.职业态度。调查到的教师,普遍对教师职业有感情,珍惜教师工作的岗位,表示自己有敬业精神。100%的教师能对自己的职业认识有明确的定位;当问及如果有重新选择职业机会时,选择“大学教师”占大部分80%,另20%的选择依次为:国家公务员、大公司、经商及其他;当问及若有机会让你在校内选择工作岗位时,选择“教学”占75%,其它依次为科研、行政、其他;当问及对自己工作态度的自我评价时,选择热爱教育事业,做好教学工作的占95%,另外的5%表示因为生活各方面压力,有时不能百分百的投入工作,但至少不会耽误工作。总体来说,高校教师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对教学以外事物的关注。时政方面:问及是否了解科学发展观?大多数人表示只知道基本内容,只有20%的人表示认真学习过。学校发展:当问及是否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多数人表示并不是十分清楚。学生工作:当问及是否知道自己学校每年度的学生工作要点或共青团工作要点时,多数人表示不知道。学生培养上:当问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时,教师认为依次是:忧患意识、具抗打击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认为依次是: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学科发展的建议:当问及你认为学科或者专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依次建议为:有科学合理的学科规划、有良好的管理体制、争取社会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对师德问题的理解。高校教师认为师德在传授知识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中都比较重要。当问及“您认为当前最需要倡导的师德是什么”时,52%的教师认为当前最需要倡导的师德是“严谨治学,勤以敬业”;27%的教师选择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1%的教师选择了“关爱学生”;另外10%的教师选择了“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理想”,“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学生普遍认为师德建设对于学风校风建设、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对于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认为当前最需要倡导的师德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和“关爱学生”,然后是治学严谨和乐于奉献。当问及您认为当前改如何做好高校师德建设,教师认为目前的师德建设工作需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确保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居第一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居第二位;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排第三位。
三、高校师德现状的分析
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总体来说,教师在职业领域内有较高的道德,但是对于个人的道德素质的作用认识并不深刻。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社会对大学道德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道德建设疲软和滑坡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心一下可以发现,近年来各种教育刊物几乎期期刊登有关师德的内容,在说明对师德重视程度加大的同时,也说明目前的师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2.高校对师德师德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从校领导到学院领导到教职工,虽然意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或者必要性,但是如何加强师德建设、保证师德建设的效果、具体实施师德建设的途径等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开展。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使得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地位产生了困惑与失落感,从而使其在职业观念产生一定偏差。
4.对“高等教育”理解不深刻。大学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高层次道德素质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与大多数学生的接触多数限于课堂的短暂接触,课下接触交流交往的比较少。这使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情都减少了,期望也降低了。另外,评职和晋升等各种压力,使得老师把教学看成软任务,科研视为硬指标,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状况。
5.对教师精神层面关心不够。高校对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关注,生活上的关心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对深层次的教师职业精神和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深入的不够;高校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方面也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教学管理长期以来一直以校院各级教务管理部门主观控制,忽视了直接创造教学质量的教师的职业心态、意识、观念对教学过程控制的作用。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
我认为推进师德建设可以考虑从以前几个方面入手:
1.大环境的支持和投入。要想做好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需要社会、国家、学校都高度重视,加大经费的投入和各项师德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营造倡导弘扬师德的良好氛围。
2.提高思想认识。师德师风是教师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教师是把从教作为一种求生存的活计还是看作自己的事业,会在自己的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不同。调查得知,教职工思想状况整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针对这些,做好思想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一要把思想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提倡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意识。二要把思想统一到学校的改革发展的目标上来,树立大局意识。三要把思想统一到教学科研上,教师思教学、钻研学问,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带动师德的建设。
3.建立协调机制。高校师德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可以考虑从领导、评价、激励和监督四个方面来健全协调机制。首先,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可以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也可以在政策上给予引导,让高校教职工既重视业务,又重视师德。其次,根据师德建设的目标,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明确规定师德的底线,只要有教师滑落了底线就该受到相应的惩处。对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应用,可以建立计入师德档案,作为晋升、进修和长期考核的依据。再次,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的奖励力度,努力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风气。最后,发挥校内民主监督的作用,可以借鉴教学督导组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建立师德监督网页和师德意见箱等,督促高校教师完善道德形象。
4.全员参与。师德建设的对象不仅是授课的教师,包括专兼职学生工作者、团的工作者、行政教工以及后勤工作人员,他们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与学生接触较多。这部分人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整个高校的师德建设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5.师德和学生德育建设相结合。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准备德育评估,我们的师德建设可以结合学生德育评估体系开展和完善,积极探索师生德育协调发展的递进程序。根据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内容的结构特点,按照“基本道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价值观理想道德”的思路协调德育内容,设计德育协调发展的进程。在教学相长的同时,师生道德素质共同提升。
6.开展师德培训和实践教育。可以采用日常考核、定期的方式,加强高校教师在政治理论、理想信念、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学习。我校组织青年教职工实践活动,让处于象牙塔中的老师走进社会,认识到社会对教师职业赋予的期望,会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
7.重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师作为一名社会人,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学校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大家的实际困难,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掌握一些缓解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如我校开展的请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老师为全校教职工做如何缓解压力的讲座,就在一定程度上让教职工了解了心理学常识和排解压力的小技巧。
8.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学管理上,变表层形式管理为深层质量管理,变“终端”控制为“源头”管理,变领导、专家管理为教师全员参与管理,变单纯的制度管理为教师职业精神保障管理,保证教学制度切实有效地转化成具体的管理行为,转化为教师的职业行为,从而加强师德建设。
综上所述,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件非常重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只有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高尚的师德师风视为承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坚强基石,才会使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发挥出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BD/OL].(2007-08-31).
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08/31/content_6638495.htm.
[2]习谏.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建设及其创新机制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5):81-84.
新时期师德建设高校育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其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莫不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等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能否担当育人重任其根本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
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其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及其大学生的素质。高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的先锋,其师德水平直接关乎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高校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些教师道德水平有所下滑,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损害,制约和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师德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师的言行及其教育教学投入的程度取决于师德,因此,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支高水平、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师德的科学内涵
师德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我国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无不倡导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外,更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师德观。传统意义上的师德内涵包含着教书育人,即指教师的主要工作分为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从教书方面讲,就是教师传授知识;从育人方面讲,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成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古代师德的精髓应予以继承和发扬。不同的时代对师德要求不尽相同。而在各领域职业道德中,师德作为教育领域的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师德也必然富有新的内涵。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信息时代职场观念的影响,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无不对师德提出新的挑战。时代在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是教育的核心,教书只是一种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一种手段。育人不仅仅靠教师的博学多才,靠课堂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这是因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工作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在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品德。
中外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道德人格力量,教师的人格与魅力大小高度相关。人格魅力源于何处?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良心,教师要有一颗育人的良心才能安心在岗位上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其次,人格魅力来自于渊博的学识和对事业的忠诚,教师不仅需要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更要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自善良和慈爱,来自于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因此,时代的发展赋予师德以新的内涵,即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格力量和渊博学识双重魅力的人。
二、加强新时期师德的建设
青年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在步入大学校园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关键的定型阶段,由于他们的自主分析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加之,青春的好奇和对新环境的新鲜感,使之很容易去接受新鲜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此时若没有正确的教育导向,极易被社会中各种非正向思想影响,从而导致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意识弱化,对传统教育产生质疑和反感。青年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正向引导,负面影响很容易侵蚀他们的个性,造成心理上的危机,久而久之,这种危机就会以心理疾病、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另类等形式表现出来,如通宵上网、行为不检点、攀比消费甚至盗窃等都是这一问题的体现。如果学校教育不能占据学生的主要思想阵地,那么就必然会由外来形形的思想来占领。学校学生的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可以说是学生最鲜活的范本和最直接的“镜子”,教师的言行将或多或少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因而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塑造和被塑造的关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学生易学到真知;教师的品行、师德高,身体力行对学生的影响胜过说教,恰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之所以及其重要,是因为师德建设不仅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而且师德建设也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校”的基础,更是转变社会风气的需要。教师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具有辐射效应,它不仅影响一所学校的风气,而且影响到社会的风气。高校教师的道德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道德水平的学生来影响社会的道德风气,这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作用所在。教师通过自己的道德教育和影响,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道德水准的个体,这些个体的道德水平如何,必然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气。此外,对于高校来说,要在学校形成一股良好的道德风气,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依靠教师。教师以身作则、以德育人,是培养品德优良学生的前提和基础,而师生双方道德共建,又是以德治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道德建设实现“以德治校”的源头性工程,是实现“以德治校”的关键环节,同时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
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无论有什么样的变化,其变化的只是做人的具体要求,而学会做人是不变的。学校建成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师德建设是关键。教育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道德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师德的水平;没有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就不可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的现状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的主流是勤勉敬业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好的,他们的学历层次高、知识视野广、思维活跃,多数人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教书育人,能够为人师表,为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呕心沥血。达到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涌现出了不少专业过硬、教学一流。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中文系孟二冬教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动要求支教,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在他49岁的短暂生命中,诠释了教师职业的深刻内涵。在当下这个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谱写出了感人至深的华美乐章。西南财经大学张树民老师为提升教学水平给学生上好课,勤奋钻研,废寝忘食,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累到在教学岗位上,去世时年仅36岁。还有许许多多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他们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全身心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些教师“流露出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情感,交织着向往、困惑和迷惘的矛盾情绪”。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一些教师丧失自我,丧失职业道德,体现在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态度不端正、职业良心有所欠缺、职业理想不明确、职业纪律有所涣散、职业作风有所滑坡;教学工作投入不够,热衷课外“走穴”;为人师表意识弱化,不注重自身言行;育人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对学生缺乏爱心,缺少责任心;价值观念失衡,名利思想严重,随波逐流,有时甚至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将社会不良风气带入学校,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纵观新时期高校师德缺失的现象,其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个人的内在因素。就环境而言,高校师德问题是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缺失与教师面对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讲,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迷失、不能抵御外界诱惑、自律意识弱化的结果。首先,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难免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市场经济带来了教师价值观念的冲突;其次,受高校制度建设滞后的影响,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平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再次,由于工作压力大、个人心理素质较弱使教师心理失衡;最后,传统师德教育提倡教师无私奉献,而教师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教师的经济压力较大、科研任务较重、晋迁困难等等。面对形形的诱惑和各种压力,高校教师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保持不为一斗米折腰的清高品质“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随波逐流、物质至上,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复杂问题。
四、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师德是一个历史性、发展性的概念,在社会转型的当下社会,师德也处于嬗变之中。”“师德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有新鲜的血液输入,否则,它将会失去生命力,也无法面对新时代的要求。”高校育人在新时期必须认真思考师德建设的问题。
教师是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各种教育因素影响,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人格。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净化学校的道德环境,从而有利于发挥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深远的。教师的道德人格以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作用于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影响其一生。在新的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方面在于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师德标准立足于规范行为、主流引导,高校应依据国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做出科学的总结概括,同时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把一般师德标准具体化,从而建立和完善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规章制度,制定更贴近学校实际、接近教师的道德水平、具体而细致,便于评定和考核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宏观层面,走向可操作的微观层面。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长期以来关于师德问题的导向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商业化倾向,教育产业化对师德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些高校为提升办学实力或者获取经济利益,单方面的追逐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忽略了师德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在高校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为推动师德建设,学校政策导向的重点在于通过深化教学管理、分配制度改革,把师德摆在首要地位,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形成有利于教书育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在教师资格认定、注册和职称评聘中实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充分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和有力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2013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师德红线”的问题,师德评价已经成为当前师德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教师总体及个别的道德现状应进行经常的、及时的评价,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发现这一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评价的结果与任职的基本条件挂钩,又强化了提高道德素质的导向作用。因此,师德建设对师德修养起着极为重要的指挥棒和调节器作用。建立积极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十分必要。目前高校在师德评价方面比较欠缺。开展师德评价,要避免流于形式。当前高校开展师德评价中应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师德评价标准,二是师德评价方式,三是师德评价结果的功用。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地规范和引导教师道德行为,促进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还应引入激励机制,为师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内在动力。要弘扬伟大师德,褒扬先进、崇尚进步、追求卓越,在成就教育事业中体现个人价值。同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要视具体情况给予惩戒和处罚。通过惩处、鞭笞后进,促进教师师德不断提升。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师德建设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创造条件解决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待遇。只要求教师“无私奉献”、而不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是不符合实际。只有充分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优越地位,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爱业的精神,使之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因此,切实落实《教师法》,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让全社会“尊师重教”,真正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师德建设的首要方面。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唯有高尚的师德才能为学生所敬仰,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为学生正确导航,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肩负着这一重要的神圣使命。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过程中,师德建设是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黎开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2]刘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4).
[3]王颖.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09,(5).
[4]张桂春.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教育科学,2001,(1).
[5]郭连杰,谢亚勃,张国兵,班.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师德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浅谈新老教师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6]钱逊.从“以德治国”看教育的地位和师德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7]陈宁主编.师德建设:多视角的分析与构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
关键词: 师德建设 综合素质 师生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就是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家庭及社会环境。高校是大部分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后一站,他们最终会从这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每个不同岗位,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社会及生活。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渴求,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是需要我们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一名专业教师角度出发,我所理解的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综合状况。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加强教师教风建设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核心。教风、学风、校风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风对学风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教风与学风的互动融合形成良好的校风,因此,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基础,而教风是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关键。在高校,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和依靠,同时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主力,教师必然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良好的教风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智慧、意志和情感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导向作用。必然要求教师自身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如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等。教师师德直接关系我国广大劳动者尤其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校教师应秉持教书育人的基本观点,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在科研工作中不弄虚作假,在论文写作中杜绝抄袭。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认识人、关爱人、教育人、尊重人,开发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道德水平,追求对人本身的关怀。同时注重师德建设,落实师德师风规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维护学校利益,关心集体,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并遵循教育规律,严谨治学。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以高尚师德、优良师风、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工作之余不断努力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日常生活中尊重领导,关心学院改革发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团结同事,乐观开朗,尊重老同志,关心爱护年轻人,积极参加工会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班主任和专业老师也要勤于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沟通交流。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注意把握“尺度”。教育学生时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既不能太过严厉而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又不能和学生毫无距离感,无原则地放任学生自由,教师应该站在较高水平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向,正常情况下不需过多干预,必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思想问题,乐意同学生谈心、交朋友,用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影响他们的思想,传播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牢固树立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观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树立广大教师的良好形象。
我主要承担本院《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的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及其他实验课教学工作,承担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及管理工作,负责食品分析、理化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本科实验常用仪器的养护、维修工作。辅助其他老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培养、帮助年轻教师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完成实验中心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及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关心、爱惜、尊重、理解学生,始终保持同学生的良好关系,竭尽所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热爱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和良好品德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我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侧重于“填鸭式”课堂教学,教学中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偏重知识的累积而忽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潜能、特长的自由发展,进而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在实验课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分组准备实验,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实验课课堂上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当场讲解部分实验内容,其他同学通过提问、补充、总结等方法完成完整的实验课讲解,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发挥潜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于我指导的毕业论文及“SRP”项目的同学,我经常带领他们探讨实验内容,一起做实验,出现问题后每位同学都要独立思考,提出见解,然后小组同学交换意见进行讨论,改进试验方案等。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尽可能帮助他们排解烦恼,不知不觉中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团队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宽容、合作、谦让,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
今后除了专心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外,我也不忘继续学习,提高自我,提高科研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丽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高校教师队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109-110.
[关键词]师德制度;规范制度;保障制度
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多元化社会的突起,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笔者认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修养和自律,还必须完善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最大程度地抑制因为个人道德失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拟从师德制度建设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的师德制度建设路径,以期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
一、高校师德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师德制度是针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而特殊的伦理制度,是将对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明示为一系列规则和规范,是师德建设制度化的一种方式。整体而言,目前高校师德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规范制度不健全
笔者以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道德规范》)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师德规范制度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关系范畴不完整。檀传宝认为从师德调整的关系上看,有师生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同行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重点谈及了师生间的道德规范,还另设单项谈论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但教师同行、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规范未曾谈及。二是,核心价值观不突出。作为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规范,编写者应准确的找出几个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突出或强调以便广大教师清晰、快速地掌握。《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应该就是编者想强调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爱国守法”名目之下却出现了与之不符合的“维护校园和谐”、“不得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在“服务社会”之后出现了“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由此来看,编者尽管用了六个关键词来统领全文,但并未突出专业核心价值观,使规范失去主次,重点未凸显。三是,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师德规范是为了指导教师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应当具体化、细致化,具有可操作性。与之前颁布的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道德规范》中类似“循循善诱”这类虚无缥缈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词语正在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四是,适用对象单一。我国目前颁布的所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均是单独针对某一学龄段的某一类教师,而不是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
(二)保障制度薄弱或缺失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师德的养成需要完备、清晰、明确、统一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师德规范制度是否能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关键在于师德保障制度是否能有效运行。就当前师德制度建设的实际而言,师德规范制度受到较高的重视,而对于配套的师德保障制度却相对比较薄弱。笔者将从师德培训、师德监督和师德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师德保障制度的不足。我国师德培训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要针对新入职教师,缺乏有关任职中师德培训的制度。第二,仍处于职业技能训练范式之内,呈现出培训目标空泛化、培训内容伪圣化、培训方法灌输化和培训效果虚无化。一个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其意义和价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我国师德监督机制还未受到较大重视,其方式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书信,作用效果不大,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估的活动。近年来,人们对师德评价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还处于经验水平层面,缺乏公信力,缺乏对反映师德本质特征的行为的分析和观察”。首先,师德评价趋于形式。如年度考核中优秀轮流评,考核结果不公示,考核结果与分配制度不挂钩等;其次,方式主要为定性评价缺乏定量评价。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德、能、勤、绩”难以用量化只能定性考核,事实上对于教学一线教师可以量化其教学量、科研项目、论文数量等;行政人员可以量化其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此外,评价方式单一。师德评价不仅可采用领导评价,还可采取学生评价、同行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
二、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专业核心伦理价值,完善师德规范制度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化,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必然,即从最初的“教师职业”向“教师专业”转变。教师专业化运动要求从专业角度出发讨论师德规范的建立,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使其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而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种制度规范只有找到其在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依据之后,才能使之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因此,师德规范想真正约束教师道德行为,提高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就必须具有强大的专业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劳动过程不仅具有其他劳动过程不具备的教育性、劳动主体及对象的可互换性,还具有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劳动过程管理和评估的艰难性。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处理教育活动事务关系,他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制约。这就要求约束、制约教师的规范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细致而具体,并且具有较强的对象适用性。作为具有最高规范性作用的国家层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要适用于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还应适用于幼儿教师;不仅适用于一线教学授课教师,还应适用于不直接参与教学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实验人员、科研人员等。
(二)重视师德培训,加强监督,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岗前培训是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的过渡性培训,它不仅是帮助新教师了解基本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熟悉岗位环境、培养主人翁意识的好途径,也是培养教师良好师德的好渠道。岗前培训是基础,在岗培训是关键。教师师德的培养和培训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高校应设立师德培训课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师德活动,让师德伦理价值观深入人心。师德监督是对教师职业行为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的过程,包括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师德监督不仅应包括群众监督,还应建立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机制;监督方式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书信方式,还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纪委监察处、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应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做好调查、、回馈及解释等工作。对于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科研中剽窃他人成果、出现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师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言行、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的教师,在岗位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奖优评选、出国深造等方面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能全面、合理地评价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师德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制度应具有科学的评价标准、重视自我评价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师德评价的标准即依据什么来具体评价教师的“德、能、勤、绩”。制定师德评价标准时应注意根据工作性质制定符合各自工作实际的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教学一线教师应注重教学能力及态度,行政人员及教辅人员应注意工作效率,实验科研人员应注重科研能力。师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进行反省与改进,因此笔者认为科学的师德评价应更加重视教师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进行师德评价时应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客观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从而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终而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强调自我评价并不是否定他评形式,而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他评形式包括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评价结果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使其能“对症下药”。对于具有优秀专业道德水平的教师应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具有不良道德水平或道德水平失范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处罚并督促其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于进,于源溟.从灌输到交往:师德培训问题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4(10).
[3]蔡军.论师德评价中的应厘清的几个基本关系[J].教育探索,2011(5).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就确定下来,目前,它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者,他们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学生相比,表现出如下群体特征: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勤奋不够。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强;等等。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青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师德建设不仅影响着教育,还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起着深远的影响。
1.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周济部长曾经指出,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古训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古为师,当德才兼备。因此,师德建设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是内涵性和基础性的建设。
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上。当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有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应付等。鉴于此,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4.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的主要方式
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如何根据我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合格的人才是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实践的重点之一。本人在总结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新时期大学培养人的要求,结合体育课程的育人优势,在个人师德修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明显。
1.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广博的知识
第一,体育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热爱本职工作,辛勤耕耘,这是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第二,体育教师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第三,体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运动基础,精通的专业知识,这两点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标志。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投入体力,还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因此,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只用体育术语描述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的作法,而是采用体育术语与大众语言相结合,以及用生物力学原理来分析动作技术的做法。这样的讲解揭示了健体的本质,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其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许多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并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因此,体育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涉猎丰富的各学科知识,这样其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适当、准确、灵活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2.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体育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固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为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班级的学生在体质上和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上课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的体现。
3.德育要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理论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理论教材思想性强,教师通过理论课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信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但教师切忌脱离教材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也要避免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的作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意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阐明体育课既要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又要增强体质的双重任务。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事物,其运营机制、学生特点与公办高校都有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适应独立学院的运营机制,了解学生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献身教育、服务学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而实现体育育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宏斌.试论体育教师的师德[J].中州大学学报,2001,(8).
[2]张德顺.对加强教员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5,(6).
[3]张志会,孙小锋.独立学院学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教学研究,2005,(11).
精神层面、机制层面、表现层面的“三内化”构成了“内化”视角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实现行为对象的内外转变为首要目标。本文从促进高校的廉政制度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理论更加全面、教育实施更加深入、文化建设更具特点的角度出发,对“内化”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廉政文化;高校建设;“内化”视角;廉政制度
相对于复杂的校外社会环境,国内高校校园内显示着比较健康向上的风貌,但在经济发展迅速、思想愈加多元的时代潮流中,高校中逐渐滋生出更多的腐败事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于教育系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十分关注,并提出要创新教育反腐机制,提高反腐力度,为新时期的高校廉政建设设立坚实保障。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化”视角阐释
“内化”视角下的高校廉政文化要求行为对象将廉政理念扎根头脑深处,将其作为指导客观行为的思维方式。“内化”视角下的高校廉政文化系统而广泛,涵盖以下具体方面:在精神层面,是指高校教师队伍中主动带有的廉洁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在廉洁自律上有很强的自觉性。例如依托师德师风带动,在教师队伍中充分发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师德价值。发挥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良好廉政文化氛围的塑造。在制度层面,高校往往规模较大、组织机构复杂,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科学制度保障,包括校院级领导干部追责制、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还有基建招标、招生等重点工作的廉政风险控制细则等,有效规避和约束高校中不利于廉政建设的行为。在行为表现层面,学校依托科学管理制度,使高校内的领导管理层和教师队伍表现出风正气清的廉洁行为,结合各自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点,展现出独特校园廉政文化风貌。
二、“内化”视角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寻
(一)增强管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方面要增强管理力度。高校各层级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协调,组织高标准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队伍,对相关工作合理细致的分工,确保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都涵盖其中,不留“死角”和“盲点”。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并将这些机制充分落实到校园工作的日常管理中,形成稳定的、常态性的制度细则。
(二)创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形式。
结合自身展开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多样化的廉政设施设置和廉政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首先校园中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可充分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包括各种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社会劳动等;其次应当致力于凝聚文化建设合力,将管理层级与规模较大的师生群体有机结合,体现团队优势,如树立模范先锋典型等;最后还尝试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借助新媒体覆盖范围大、效率高、互动功能突出等长处,以建立校园廉政文化交流平台为例,引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凸显廉政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促进相关理论研究更加全面。
充分发挥高校中强大的学术研究实力,组织专家学者对廉政文化理论建设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抓住与院校联系密切的问题,或者备受社情民意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反腐的机制原理、教育方法、监督手段等进行研究;基于高校自身的独特身份和特征,分析其相对应的廉政文化建设定义与特点,给出可操作的改善意见;在大局上准确洞悉国内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点与未来发展方向,总结高校廉政建设与国家反腐建设统筹的联系,力争建设出适合高校特点的廉政文化体系。
(四)推进主体教育实施更加深入。
廉政文化的主体教育对象包括领导管理层与教师队伍,推进主体教育实施更加深入,在领导管理层首先要加强对廉政规范的基础学习,组织高校内管理层进行讨论探究;其次,高校应当进行岗位规范培训,使管理层加深对自身岗位的理解,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再次,应当组织法律知识讲授活动,使高校管理层知法懂法,明确行为将承担的法律后果,时刻铭记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最后,要在高校管理层中推出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烘托出各部门极为重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领导群体的思想观念。在师资队伍的廉政文化教育方面,可以依托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可以组织爱岗敬业教育,强化教师对“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这一教师天职的认同,热爱职业,无私奉献,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职业中得到自我实现。其次应当组织学术道德教育,在师资队伍中明确学术规范的鲜明准则,要求教师绝对维护学术良知。最后还应当进行为人师表的职业教育,鼓励教师注重维护严肃、向上的教师形象,改善自身文化专业素养,彰显“学高为师”的人格魅力。
(五)力争校园廉政文化更具特色。
高校中种类丰富、个性张扬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号召力,将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与这些校园文化相互结合,能够有效的增添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在校园晚会中编排能够表现廉政价值取向的相声小品、在话剧社组织排演能够表现廉政文化风貌的剧本。各个高校都在长时间的摸索和尝试中,建立起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文化往往也是符合学生特点和当地文化背景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如果将这些出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校园廉政文化的“顺风车”,以山东临沂地区为例,依托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一直以来在临沂故里的影响力,临沂大学掀起“廉政楹联书法展”的活动,结合了地域特色,迎合了师生的兴趣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内化”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总结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在促进校内腐败防微杜渐、规范校内廉政行为、改善校内师风面貌等方面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为。立足于“内化”视角,在精神层面,要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充分认知和认同,能够对改善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起到明显作用;在制度层面,要高逐步完善本校彰显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在行为表现层面,高校要拓展对廉政文化的实践形式,尊重自身发展情况与师生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作者:卢英娜 单位:国网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面上教职工 理论学习 基础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培养人才,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只有通过培养人才方能得以实现,育人的根本是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与内在素养。在教书管理服务、育人与教职工素质三者中,教职工素质是基础、是根本,教书管理服务是手段、是连接教职工素质和育人的桥梁,育人是目标,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面上教职工学习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职工素质,提升育人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的需要,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需要。
一、凸显高校面上教职工学习基础性的意义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学习已成为人类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具有高素质的面上教职工虽然有着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但政治理论学习是仍需要坚持的集体学习形式,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进而统一行动。所谓集体学习形式,是指面上教职工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规定内容进行集中学习的基本形式,它承担着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本领和引领教职工正确履行大学使命的任务。这一任务凸显了面上教职工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它既不同于领导干部的学习也不同于教职工党员的学习,而是面上教职工通过互动交往沟通达到交换信息、思想碰撞、精神升华。
第一,所谓面上教职工,是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医疗、后勤等工作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他们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面上教职工的学习不同于领导干部和党员的学习,领导干部的学习是从战略高度学理论、议大事、谋出路,教职工党员的学习是为更好发挥其先锋带头作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坚守在一线岗位的普通教职员工的学习,是通过学理论、提素质、长知识、强能力,着眼于做好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着眼于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面上教职工学习虽然也包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内容,但它却不是从战略层面上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执政能力,也不是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而是着力于从基础层面加强师德教育,它涉及一切新思想、新经验、新知识,适应不同层次教职工思想多样化的需求,但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基于增强面上教职工的育人本领,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服务。
第三,面上教职工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本领。作为育人主体,高校面上教职工既要担负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需承担传道的使命,而高尚的师德,是对受教育者最具体、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目前,虽然广大高校教职工的师德主流是好的,在各自岗位上,培育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并引领文化发展。但仍有部分教职工却在多元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出现了职业理想信念弱化、教书育人思想淡化、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爱岗敬业精神缺失等师德失范现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它既是营造和谐育人的关键,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面上教职工学习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武装教职工头脑,使其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自觉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高度做好育人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保障。
二、当前高校面上教职工学习的困境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对许多高校面上教职工学习现状的真实写照。总地来说,面上教职工学习存在针对性不强,主观能动性不高、时间难以保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面上教职工学习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而学习制度缺失、学习主体缺位、学习载体缺乏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制度缺失
学习能否取得效果,制度是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一种相对“软性”的活动,这种“软需求”只有通过建立刚性的制度,才能使其成为一种没有弹性的“硬需求”。当前高校面上教职工学习制度缺失主要体现在:第一,缺乏组织运行机制。一方面,对于面上教职工的学习由“谁来抓”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是按“党委部署、宣传部安排、党支部组织”的直线式组织管理体系推进,这不但将非党员教职工排除在学习范畴之外,而且不利于整合和调节各方面力量推动学习的持续开展,这种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设置欠科学、有待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对于“抓什么”的问题,原有的学习组织制度不规范、存在缺陷,制度内容过时、设计不合理,缺乏可行性、可监督性等问题。第二,缺乏学习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没有切实提出“怎么抓”,造成学习落实执行过程中应付了事,搞形式,走过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变成一句空话。
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只要抓好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即可,而学习是软任务、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将其置于可做可不做、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地位,更不用说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制度创新意识不强。制度作为现实的客观反映与总结,常落后于现实环境,永远没有一成不变、一以贯之的制度,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面上教职工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在不断变化,用以规范学习的制度相应地也需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然而目前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从而造成学习制度的显性和隐性缺乏。
2.学习主体缺位
所谓学习主体缺位,是指在政治理论学习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作为学习主体的教职工没有参与学习活动或虽然参加到学习活动中,但没进入学习状态,“人在心不在”的“应景式”参学,完全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导致学习实效性不强等现象。这是高校面上教职工学习比较突出的问题。
造成学习主体缺位的原因从浅层次来看,是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深入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者本位的价值取向,即组织者把学习活动看成是简单的信息授受过程,将面上教职工置于学习活动的客体地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没有从其内在需要和自身特点出发,去激发面上教职工理论学习内在动力,这严重剥夺了教职工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和地位,使教职工被动学习的多、自觉进取的少,导致学习主体缺位。
3.学习载体缺乏
学习载体是贮存、携带学习信息的载体,是组织者针对一定的学习目标,在相应的学习策略指导下为传递学习内容而设计编制的学习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学习载体所传递的是付诸于内在认知反应的学习内容,但它本身不是学习内容,不是学习者认知的对象,它只不过起到促进认识的作用。面上教职工学习需要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利用载体来让教职工高效能地达到学习目标。学习载体可分为符号信息载体、活动载体和网络载体三种基本形式。目前,许多高校主要采用学文件、读报纸、开大会等载体,在活动载体这一块基本是空白,即便是符号信息载体仍然停留在“你讲我听”的固化模式阶段,缺乏多样有效的载体。事实证明,这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式下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这主要是人们对学习载体的认识不到位造成,没有意识到学习载体对强化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因而忽略了对创新学习载体的研究和应用。
三、凸显高校面上教职工学习基础性的举措
加强高校面上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目前面上教职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学习新机制、新路径、新载体,促使面上教职工学习经常化、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
1.完善学习机制
一是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建立“党委把关,逐级负责”的组织运行机制,校党委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并主持制定学体规划和重要学习制度;宣传部认真安排,制订学习全年学习计划、学习专题;工会具体组织实施。此组织运行机制中,重心是在工会这一级,强化组织执行力,加强基层运行机制建设,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动员、有辅导、有讨论交流、有内容、有记录、有考勤、有档案、有总结考核等。
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明确考核的内容、形式。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主要从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考查,最终落脚在教职工的师德状况、育人能力、单位的科学发展水平上。对学习内容、方式、载体、次数、效果和参学情况等逐一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其次,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将面上教职工参学的综合情况及表现作为硬性指标作为年终考核、评优活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重要依据之一,着力完善学习激励机制。再次,学校不定期地对各单位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促,促进学习务实有序开展。
2.强化主体地位
强化教职工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习取得实效性的根本。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面上教职工学习主体地位:
一是制度设计上保障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摈弃组织者本位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教职工为本,树立组织者和学习者互为主体的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面上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理论学习需求,无论是考核机制还是激励机制设置都要着眼于激发教职工的学习动力,从制度上促使教职工自主生成对学习的需求与期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思想交流与信息整合中。
二是改进方法激发面上教职工学习的主体性。政治理论学习不是为学而学,也不是为纯粹完成政治任务而学,真用是目的,真学是基础,只有让广大教职工感到政治学习管用,他们才会真学,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使学习既入耳又入脑入心。因此,要注重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面上教职工学习与育人职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学校的发展状况、教职工本职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习的主体性。
三是学习内容符合人的主体需要。在内容选择上紧扣面上教职工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圆满履行育人职责的内在要求,这是增强学习供需一致性和学习吸引力的关键。一方面,从横向拓展和丰富学习内容,不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学习党的理论、国内外形势政策,最重要的是学习完成高等教育中心任务所开展一系列活动所需要一切内容,特别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高教改革发展内容,全方位把握趋势,转变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另一方面,从纵向把握面上教职工深层次需要来提升学习内容深度,学习内容从“是什么,做什么”到“为什么”、“发展结果和趋势是怎样”层层深入满足面上教职工学习需要。笔者建议教职工学习内容以专题设计按理论学习、道德建设、教育论坛、时政学习、校务工作等板块进行开展。
3.创新学习载体
一是努力完善符号信息载体和网络载体。首先,开拓适合面上教职工的形势政策讲坛,拓展面上教职工理论学习的课堂。着力建设一支由校内校外知名专家组成高水平宣讲团,以提高政治学习资源配置的效率。其次,可在校报开辟定期或不定期的理论学习专版,充分发挥校报在面上教职工学习中营造舆论氛围、提供学习资料、引导观念转变的作用。再次,不断完善丰富“理论教育网站”,通过网络载体展示最新理论成果、播出生动感人的先进人物报告、播放经典的教育影视片,开展网上讲座、网上论坛等,使理论学习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二是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改原有灌输式为互动式活动,开辟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主题报告、考察调研或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参加短期支教或街头义务法律咨询等活动载体,同时精心组织开展一些为广大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譬如,建立教职工“学习月”制度,在“学习月”期间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技能比赛、文化沙龙等活动,让教职工在活动中交流思想、提高师德修养、激发创造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王荔.论高等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J].昆明学院学报,2010,(4).
[2]何爱华.高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