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修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毫无疑问,尽管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汽修行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因而中职学校的教师务必做好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力求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由此,针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规划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也注定是失败的。因而广大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注重引导汽修专业的学生通过以下方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1.明确自己的爱好。明确自己的爱好对于选择以后的职业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兴趣与成功几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充满兴趣,才有可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卓越的成就。因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务必提醒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好。
2.掌握自己的特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的人务必具备一定的技能,世界上没有多少全才,因而在做不成全才的情况下,掌握一技之长是必须的。对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努力学习更多的汽修知识,让自己能在汽修方面有一技之长对于往后的就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3.认清所处的环境。要就业,就意味着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分析这个环境将会给自己以后的就业带来机遇还是挑战。在充分认清环境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尽量将所有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努力铺平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
4.分析社会及自己的需求。分析社会及自己的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就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汽修方面的就业前景很不错,因而学生只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愿意成为一名优秀的汽修人员,就可以朝着目标奋进了。
只要学生明确了上述内容,就可以具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而这个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但是必须具有可行性。这样,就为之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就业做好准备
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学生就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1.保持务实的态度,不要好高骛远。有的学生在就业时,总是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最后错失了许多就业的良机。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保持务实的态度,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从底层做起,走好每一步,这样,方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学好相关技能,有一技之长。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就说明只要我们的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钻研,力求在自己的汽修专业里有一技之长,那么何愁不能就业呢?
3.不断充实自己,具备敬业精神。虽然文凭不等于能力,但是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同时,一定要积极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确保与时俱进,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学生还应该具备敬业精神,爱岗敬业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的,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而广大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务必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在校时间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信心百倍地踏上工作岗位。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师,务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就业做出有效的指导。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获得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宁.浅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意义[J].职业:下旬,2013(4).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修专业;人才培养
一、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那什么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一种为培养现代企业所需专业技术人员所进行的学生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方向、有目标性地为企业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重要举措。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要。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正是很多教育行业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
现如今已经有很多中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为什么我国很多地区的职业教育在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方面做得并不出色呢?其中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困难,更好的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是每个职业教师都应该考虑的课题。众所周知,德国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他们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人才的培养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校企合作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之一。这也说明,校企合作是可以被成功推行的人才培养机制,汽修专业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目的
校企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校和企业构建一个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校企双方能够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职业学校获得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可以拓宽员工的培训渠道。其次,学校可以很好的解决实训设备不足对教育教学的限制,尤其是汽修专业的建设所需的设备庞杂、经费投入大,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的问题。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实操技能的同时,将理论知识得以升华。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习相关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让学生能够具有真正的一技之长,拥有社会生存的能力。
三、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方案规划
作为中职院校,在开设各类专业之前,必须先研究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只有在明白以上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制定出相对于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就酒泉工贸中专汽修专业如何进行校企合作进行分析:
(一)采用学校引进企业的模式。就酒泉及周边地区而言,能够进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一般是大型4S店、大型的汽修厂,汽车制造厂等。
(二)制定校企合作规划方案:由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就校企合作的章程内容、培养计划方案以及校企合作不同阶段的目标和相应的合作模式等进行共同的协商制定。
(三)课程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大纲的制定:学校与企业结合学校原有的教学大纲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商讨并制定出符合社会生产实际的人才培养大纲,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师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可以编写适合校企合作的教材以及实训工作业。
(四)教师队伍建设:现如今,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很多教师,都是理论知识扎实而实操技能较弱,为提高教师在生产实践中的技能操作水平,增强教师指导学生生产实践的能力,学校可以结合与企业制定的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定期让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实践,并由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指导,通过不断的亲自实践,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同时学习汽修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不断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学生实习培训: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习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罩贫ǎ学校安排汽修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协同企业技术专家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汽修实训项目,不断提高其实际生产操作水平,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六)教学效果评估: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效果评估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鉴定,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将教学效果评估的制度标准不断的完善。
四、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困境
(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法制保障。国家已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出台相关法律对校企合作的推进进行保障。很多企业担心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违反相关协议条例,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二)职业学校的教育认可度不够。很多家长依然坚持“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职业院校,这也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而三校生高考在这几年也越来越热,这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有一定的冲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校“技能训练月”活动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展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操作熟练程度的重视,经部领导研究决定,我部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实施方案如下:
一、 组织机构:
二、 比赛时间:
选拔赛时间:2014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8日 决赛时间: 2014年12月11日
三、比赛项目名称:
(1)、轮胎拆装个人赛
(2)、汽车二级维护作业
(3)、轮胎拆装团体竞赛
四、比赛项目内容:
(一)个人赛
选拔赛:
内容:拆装轮胎、汽车二级维护作业
用时:100分钟
参数人数:110
评委:
决赛:
内容:拆装轮胎、汽车二级维护作业
用时:100分钟
参数人数:22人
评委:
(二)团体赛
团体赛内容和个人赛基本相同,把全部学生分成10组每组11人,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训练时间
1、专业课上训练;
2、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到汽修实训室强化训练。
六、奖项设置:
个人奖: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团体奖:
关键词:回炉教学;校企合作;培训
一般中职学校安排学生高一、高二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高三参加专业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毕业找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完成了学生从学到练再到就业的过程,符合职业高中“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毕业就能找到工作”的基本教学理念。在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毕业后缺少继续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实习遇到的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做点什么。
一、回炉教学可行背景
在一次实习走访中,学生提出:“实习后才知道自己在学校有太多东西没有学会,如果再有一次学习的机会该有多好。”深思后,发现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够用;第二,学校教的东西在企业用不上。这就是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够认真,该掌握的技能没有掌握,实习后才知道自己学得太少。
第二个问题,学校应该负责,学校教师所教技能与企业工作所需技能不完全匹配,这是学校与企业衔接不紧所致。
相比于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中职学生工作年龄相对较小,处理问题的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工作中的困难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更大。
经过实习期的挫折,学生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如果给学生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回炉教学应运而生。
二、回炉教学操作方式
回炉教学是现有培养模式的一个补充环节,是学生在4S店实习结束后,正式工作之前安排一个月时间让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学校开展提升学生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相关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实习时遇到的问题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回炉模式的时间安排与现有模式基本相同,只将高三实习期提早一个月结束,学生利用这一个月时间返校参加回炉学习。
■
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许多针对“大学生”回炉教学的研究,但中职学校和学生有其特殊性,学校要做得更加基础、更加细致,才能符合中职学生的需求,具体包括:
1.提升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1)答疑解惑,提升技能水平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实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完成实习之后,就能非常明确地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此时学生急切地想要获得所需的技能知识。
“回炉教学”提供的学习机会将原本学生艰难的自学过程变成了有专业教师帮助的学习,将师傅“不愿详说”的技术分解成详细易懂的技术要领,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发现的“同样的东西,师傅随便就弄好了,我怎么都弄不好”的技术难点。
此外除了教师的帮助,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提升技能的良好途径。回炉时期,学生想学、要学,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2)言传身教,完善交际能力
在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途径并不多。在回炉教学时,学校可以开展职场、人际交往方面的专题讲座,还可以邀请企业领导来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同样的活动,不同的时期,因学生已经亲身经历,体会会更深,更容易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学生还可以向自己的老师寻求一对一的帮助,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相比学生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教师可以看到的更多,为学生提供的帮助也会更加私人定制。
2.架设桥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信息互通,接轨企业
现今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滞后于企业工作内容,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导致学校教的东西在企业用不上,学校就成了一潭死水。
“回炉教学”将学生作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桥梁,学生在一年实习之后,将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企业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企业文化和特点都带回学校,学校就可以根据学生带来的信息针对性开班开课,调整课程,加入企业所需知识技能的教学,称之为“企业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如福特4S店新型喷枪的使用教程等,缩小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差,不断补充学校教学的新内容,让学校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教授符合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
(2)企业课堂,教师先行
教师在回炉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建立问题信息库,用于信息的收集和汇总。
②走访4S店,收集学生在企业工作遇到的困难,包括知识的困难、技能的困难、人际交往的困难等,加入到问题信息库。
③收集回炉时期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入问题信息库。
④针对问题信息库中的信息,通过教师集体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准备回炉教学内容。
⑤将部分回炉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加入到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中。
教师一直走在回炉教学的第一线,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第二座桥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满足学生和企业对教师队伍的高要求,教师的进步又促进了学校的进步,最终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3.收获人才,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每个企业都会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个稳定、能干、即招即用的员工会受到每一个企业的欢迎。学生在实习期经过企业一年的培养,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此时,如果学生决定更换工作,必定会对企业造成损失。
回炉教学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工作;注重人际交往问题的处理,只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学生才愿意留在企业工作。在解决“软件”问题的同时,还对学生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等“硬件”能力进行了提升,不但能使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还减少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对企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回炉教学瑕不掩瑜
回炉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可以预见的不足:
1.在回炉教学时,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先学再教,在教学模式开展初期必定会给教师带来相当繁重的工作量,需要教师通过长期努力,才能总结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不断增长,这个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2.学校在教授新设备、新技术时,需要相应的教学设备,购买相关设备会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学校可尽量转买为租,利用校企合作与企业的关系,将企业的设备借到学校,作为学生的学习设备。
3.对于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学,教师的体会基本局限于学校工作,对企业的了解相对较少。这部分的教学需要企业领导、师傅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典型来做相关教育会更有说服力,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饶是如此,回炉教学仍旧具有强大的发展前途,它深化了校企合作,使得学生、学校、企业三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回炉教学小中见大
回炉教学模式是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还可以开展针对已工作学生的再次回炉学习,让学校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上的好伙伴,优秀的学生能成为学校的招牌,也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最大动力。
眼下中职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职发展任重道远,回炉教学虽是小课题,却起大作用,它不在“课中”,在“课后”,是顺应潮流的必然选择。改革大业需要全体教师的群策群力,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这样的小课题。
参考文献:
[1]周静.大学生回炉技校热下的冷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3).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势必给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是,从目前我国的状况来看,汽车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现实在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其中追根溯源,就是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而导致了行业的落后。
汽车维修专业是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一门重点专业之一,它主要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服务业发展需求,掌握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使用、汽车故障诊断等多方面的汽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及整车的检测流程,具备汽车检测专业较高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指导技师层次,具有一定汽修企业管理的高级知识技能复合型行业人才。他们的今后主要就业方向是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装饰、汽车改装、汽车营销等相关职业。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使汽车维修专业成为了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短缺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也使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追捧,这给汽修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从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毕业生无法就业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就业。就目前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影响了学科教学。近几年,虽然受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学阶段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着困难。而在汽修专业学习中,理论学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机械设计、工程图学、汽车概论、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等课程,知识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相对困难,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学不懂、吃不透,理论知识的困难,往往导致学生的知识不成体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下我们的汽修专业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作出相关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汽修人才。作为长期从事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在当前社会需求下开展教学的认识。
一、整合教材,从而优化教学内容
从汽修专业的设计来看,虽然当前汽修专业涉及较多,如汽车电路、钣金喷漆、汽车改装……但其中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三个专业,即汽车的钣金喷漆、汽车美容和汽车机电,这与社会上部分汽车使用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和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针对社会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既然社会主要需要的是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那么我们就要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设计,重新整合教材,要在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学科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新发展优化教学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主次分明地向学生呈现知识,同时也能够减少知识容量,从而降低知识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职业教育有时候又被称作是技能教育,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的三年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归根结底来说,教育最终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实际需求。
这就说明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核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安排和设计我们的教学环节,要注意做到全面育人,坚持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教材的要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力争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合格汽修专业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为我们的毕业生大多数毕业以后就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必须要重视实践,抓好实践教学,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将过去集中在最后一学期的生产实习根据不同阶段理论课程的安排,分散到三年中的各个学期。打破先学结构和原理再学使用和维修的传统方法,尝试先学使用操作,再学结构和维修,最后再深入学习工作原理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总结提高。努力做到教学设备的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进行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为此,应有计划地投入资金、装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产设备,建立发动机故障测试、汽车电控系统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在专业教室进行《汽车构造》课的理论教学,可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生动、直观地显现出来,“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也要与条件较好的检测维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把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以弥补实习条件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汽修专业 后进生转化
在当前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工作中,后进生群体是影响整体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与现状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
中职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学对象大部分是来自于普通高中招生之后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普通学校教学工作差别较大。中等专业学校汽修专业后进生的成因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不可否认,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学生除了要强化专业课程学习之外,还要强化与专业相关的文化课程学习。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文化课学习基础不够扎实,进入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习之后难以赶得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了后进生。
2.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在社会传统观念中,职业学校并非学生的第一选择,许多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职业学校属于“三流学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选择。在这样的片面认识影响下,一些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习之后,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学校与专业没有前途,将来最多做一个汽车维修工,自己在学习中缺乏足够的动力与中长期发展目标,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3.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汽修专业在中职学校的专业中属于动手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生在进入汽修专业学习之前,对汽车的接触几乎为零,对于汽车各部分的结构、电气电控技术,以及相关故障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初次接触汽修专业课程,在操作性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具体操作中不知所措。也有的学生习惯于注重理论内容学习,对于操作性教学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自身操作能力不强。
4.部分教师教学兼顾不够。由于中职学校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升学率这样的硬性指标,学校的考核体系也相对缺乏硬性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教师教学中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这也是导致汽修专业学生中后进生群体被边缘化,不仅没有缩小和有效转化,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
二、有效转化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后进生的几点思考
后进生群体是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中必须面对的群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回避,应当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基础,以及整体发展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转化后进生。
1.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夯实学生文化学习基础。在汽修专业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补习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师要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在接手一个班级的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检测,对将要学习文化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发现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的不足,尤其是要对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重点分析,给予更多的帮助。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找准学习的薄弱环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补习计划,并呈现出动态管理方向。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建立学习小组,发挥学生相互帮助的作用,提高后进生转化成效。
2.结合职业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学生思想方面的片面认识,教师还应当从心理角度对学生进行转化,从而帮助汽修专业后进生增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着力让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具有清晰的认识,可以列举当前大中城市,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于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良好待遇,尤其是对汽修专业技师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提高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发展前景的乐观认识,增强后进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选取本校及本专业学生中较为成功的典型,对小师弟、师妹们进行现身说法,让他们明白,职业教育也是实现人生发展目标的良好途径,事在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思想支持。
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素质。针对汽修专业后进生操作能力不强的现状,教师应当强化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强化实用性与先进性,不能局限于教材,要与时俱进增加与汽车行业发展相关的理论内容,如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将这些方面的维护、检测、诊断,以及故障排除作为完善内容。在实践操作中,教师一方面要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形象演示,有可能进行实际设备操作,如向学生直观演示电动汽油泵类型与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拆卸、检测等不同内容的操作,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汽修专业的教学状况来看,虽然总体上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认可度增加的状况下,中职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和生源等发面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纵观各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缺乏奋斗目标。在教学及平时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汽修专业的现状和就业形势不了解,认为汽修就是拆拆装装、简单易懂的专业。其实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修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维修操作技能,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需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发现汽车维修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就失去了学习的激情和奋斗目标。
第二,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教师从院校毕业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担任教师,自身没有经过汽车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更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双师型”骨干教师、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不能有机结合。汽修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知识离不开实践操作,理论教学离开了实践操作,根本无法讲清。在教学时,不管是汽车构造还是汽车修理,重理论轻实践是学好本专业的大忌。有的学校因为条件的限制,既无实物更无实践场所;有的因为教师要赶进度,而无法及时安排实践。这就造成理论课与实习课比例往往为3∶1,这不符合培养以动手为主的技能人才的教学规律。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中职汽修专业学科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最终影响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实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教育处于时展的前沿。教师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确实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课理论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成为一名知识与技能过硬的新时期中职教师。
二、教育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培养职业意识
自入学开始,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多了解所学专业,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从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沟通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等;持之以恒地向学生灌输职业意识,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通过往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邀请汽车企业的相关人士开设讲座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等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明确今后就业方向。
三、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活动的强大动力。任何人进行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要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目标,就犹如一艘在茫茫大海里失去舵的航船随波漂流。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其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帮助他们树立专业信心,让他们知道汽修专业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有“今日学习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热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师生之间建立了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训操作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汽车数量逐年递增及汽车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相应产生的汽车服务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规格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职学校是这些行业人才的主要培训场所,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必须对这些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度的改革。
一、中职汽修专业现状
1.教师基本状况
中职学校教师有相当数量的是从电子、机械等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转行而来,自身没有经过汽车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大多数汽修专业教师是从院校毕业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担任教师,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而少部分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又大多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师资培训。“双师型”骨干教师、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材内容落后
中职学校多数汽修专业教师,由于自身条件、学校设备条件等,教案和大纲的实施基本上以照本宣科为主,完全依据某种教材进行教学,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内容进行讲解。然而,由于当今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材没有呈现相对应的改进,里面有相当的内容需要更新,而且部分内容已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比如汽车发动机部分,以前大多数教材都讲化油器式发动机,而如今绝大多数是电喷,淘汰了化油器,采用节气门体。相对的对现代汽车新技术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3.教学形式
汽修专业的教学,过去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生缺乏学习激情,整个课堂气氛缺乏生气。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虽说讲授之外有一定量的实训,但由于理论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好,而理论课与实践课场地一般没在一块,学生进行实训时,对理论知识已没有很深的印象。教师在安排实训时,还需把理论内容再复习一遍,使本来为数不多的实训课时大打折扣,达不到实训强度。而且学生实训操作时,很多时候只能限于模仿性的机械操作,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无法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然而汽修专业是一个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的专业,并且就整个专业建设来说,其实训设备的投入要求非常大。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还不能达到要求。黑板上开汽车、修汽车的状况到处都是。
二、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加快教材的修订建设
组织专业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参照相关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以满足职业技术需求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尽快的完成汽修专业教材的修订。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删去那些可要可不要的冗长介绍,保证核心内容的精华教学,缩短了教学课时,以够学够用为原则,同时充实现代汽车新技术。模块化教学设计,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觉得学得有重点、有收获,技能熟练得到了保证。以理论为需,实践为主,加强能力的培养。
2.提高师资队伍
对学校里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师资培训,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严格进行考核。分批次把教师送到相关汽车企业进行培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融为贯通,很好结合。成为“双师型”教师。适时的派一些专业教师去高级院校学习深造,或企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到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汽车技术,先进的成功经验,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的更新。同时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高级院校高专业人才来校讲学,优化教师结构,达到师资队伍的科学结合。在提高师资质量的同时,也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让学生感到每个教师都能传授绐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加实践课时,缩短理论课的教学。对汽修专业的各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项目化教学。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地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探究和发现,使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动态的锻炼和提高。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为一。
4.增强校企合作
由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急需大批一线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中职学校要真正承担起培养在一线从事生产、服务等各类技术人才的重任,就必须强化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以“订单培养”办学方式为主的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中职学校可以与他们进行洽商,寻求合作。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学校提供师资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为企业输送其急需的人才,学校可解决资金缺乏的窘境,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企业与学校实现双赢。完善和丰富现有校企合作办学方式,发展和完善以“订单培养”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方式,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市场办学,是实现校企合作、办好中职学校的另一种选择和思路。
三、结束语
>> 浅析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勘测单位的经营策略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日语专业人才的教学策略 浅谈市场经济下开拓电力市场的策略 市场经济下的大热门专业 中职汽修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电力营销策略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发展策略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销策略 市场经济下的商品购销渠道与策略 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初探 中职院校汽修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思考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经济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市场经济下的师德建设 1993,市场经济下的喧嚣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统计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生思想教育的难点及其对策 市场经济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德育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对市场经济模式下中职学校会计核算制度的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 周发枝.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4(3)
[2] 吴中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3(6)
[3] 覃群.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9)
[4] 孙锦明.中职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探析[J].前沿,2006(7)
[5] 孙琳.转型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昆明市交通技工学校 云南昆明 6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