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抽血室护士论文范文

抽血室护士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抽血室护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抽血室护士论文

第1篇:抽血室护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缺陷;措施

儿科门诊是医务人员接触病儿的第一个窗口,是所有急诊患儿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由于小儿的生理、心理、病理、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因年龄不同而有其特殊性,缺乏主诉能力,常常需要借助辅助检验协助医生行门诊诊断,如果检验结果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如过高或过低),表示病儿有危及生命的状况存在,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儿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门诊医生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检验信息中一些重要的异常检验值,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儿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因此,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也有人将危急值称为“超生命警戒值”。患儿年龄(新生儿、儿童)、性别、种族、地域等不同,危急值界限会有可能不同。门诊患儿的危急值报告是个难点,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门诊患儿联系方式,通知患儿及时就诊,以保证患儿的安全。因此,要做好危急值管理,必须要确保危急值的数据准确、报告及处理及时等。

1.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安全隐患分析

1.1危急值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室未固定专人负责危急值的管理,缺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

1.2挂号室人员缺乏危急值管理意识,责任心不强

在挂号室人员中,有少数人员不懂病儿信息与其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关系,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往往将病儿的年龄、出生日期、性别、门诊号、就诊卡号登记错误或联系电话缺失,有时甚至将其家属的信息登记为病儿信息,造成检验标本错误,有时甚至影响检验危急值的判断或报告。

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低

在护理队伍中,仍有少数护士风险意识低,不了解危急值的意义、对危急值报告的管理不够重视。在工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粗心大意,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采集血标本的方法不当或错误,对小儿动脉静脉穿刺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标本传送欠及时或非医务人员送标本,导致标本不符合要求(质量有溶血、凝血或凝块、量过多、过少、标本有污染等)、标本错误、标本丢失,影响患儿的检验结果,甚至出现“危急值”或影响“危急值”的报告。

1.4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现阶段护理队伍中仍存在着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血标本采集技术不精,不能深刻理解危急值对护理方面的指导作用,沟通能力不强等缺点,这些都是导致在儿科门诊工作中,影响危急值准确性及其报告处理的原因。

1.5病儿及其家属的原因

由于小儿血管细且不合作,静脉暴露不充分,肥胖患儿较多,操作时找不到理想的血管,而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病儿及其家属无电话或电话无电无信号、家属不清楚自己的电话号码、家属提供的不是自己(在场的家属)的电话号码而是别人(不在场的家属)或家里的电话号码,导致有“危急值”报告时,无法联系到病儿及其家属,使病儿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

2.对策

2.1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加强质控与考核

指定专人负责门诊“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并对所有和危急值有关的资料、定期总结,以便能够发现危急值管理各环节的缺陷、漏洞,及时整改,每年至少有一次总结,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2.2提高挂号室工作人员急值管理知识的认识,强化工作责任心

加强挂号室工作人员危急值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准确、完整的病儿信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意义及作用的认识,加强宣教工作,通过口头、墙上宣传栏及网络等方式告知家属:患儿第一次就诊时,家属尽量带好患儿的户口本或准确无误地记录好患儿有关信息;患儿再次就诊时,家属务必带好患儿的病历及就诊卡;为家属提供纸、笔等便民措施,方便家属向工作人员提供患儿的准确信息。

2.3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2.3.1 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危急值相关知识,对新到门诊的护士,要将危急值管理知识常规加入培训内容,深刻理解危急值管理的意义,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对年轻护士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以及危急值对护理方面的指导作用,对如何正确留取标本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对正确留取标本重要性的认识,要定期检查条码打印机,保证(条码卡)贴标本的标签信息完整、清晰,在国外,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标签是强制性措施,要求护士尽量实行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标签,同时一次只能采集一个病儿的血标本,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培养护士的责任心,高度重视危急值管理。

2.3.2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避免血标本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甚至出现“危急值”,强调最基本的“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如病儿姓名、性别、年龄、ID号(其中一项必须为ID号),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保病儿身份识别的有效性。强化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创造条件,减少护士操作的失误,止血带不可扎过久,合理选择静脉,要求护士选择饱满而富有弹性的静脉进行穿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或动脉穿刺技术等各种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其有关注意事项,以保证抽血的顺利进行。避免输液病儿在输液的同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必要时应以生理盐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后获取血标本),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坏,采血后应卸下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最好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管采集血标本,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完整登记好病儿的有关信息,包括病儿姓名、性别、年龄、ID号及其联系电话,保证接到检验科检验危急值报告时能及时通知到病儿或其家属。检验标本尽量由医护人员及时传送,若护工送标本时需要经过血标本检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授权,保证检验标本正确无误,确保病儿检验危急值的有效性,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科室请资深的护士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危急值相关知识和危急值管理制度,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及配合医生处理的演练,培训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要求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和蔼亲切,消除患儿紧张心理,注意询问患者饮食服药情况要做好各种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和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家长和患儿能配合护士正确留取各种检验标本,出现“危急值”时能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有效干预或治疗,确保病儿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的出现。

3.总结

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危急值报告制度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系统分析影响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应对措施,提高护士对危急值的敏感度,有利于门诊护理中的观察和医护配合,以便对患儿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为紧急的抢救治疗赢得时间,从而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同时危急值管理是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为病儿服务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迎春 “危急值”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海南医学》2011年20期

第2篇:抽血室护士论文范文

您喜欢洁白的荷花吗?

荷花,被赋予了仙子般的灵性,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圣洁,无私地释放着自己的芬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洁白的荷花——天使的心!

我们的职业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还在我刚刚受到医学的启蒙教育时,我的老师曾说,你选择了这一行,就选择了奉献。假如我当时还不太明白这“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的话,那么,从我第一次进病房起,白色的燕尾帽一戴,白大褂一穿,我才明白这天使称号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无私的奉献;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我才真切地感到我们的工作中是多么的苦和累!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在苦中感受着呵护生命的快乐;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累中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我们走过了清纯的少女年代;从血染的伤口边,我们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蒙蒙的氛围中,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丈量无数个夜晚的漫长;在亲人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我们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身患疾苦的病人……

记得一次值晚班时,一对夫妻外伤后前来就诊,妻子腹痛得厉害。求医心切的丈夫要求给妻子打止痛针,可在预诊时我发现这个病人面色苍白,仔细询问病史和初步体查后,发现左上腹皮肤青紫,血压偏低,判定是脾破裂内出血,在通知医生前,立即把病人送入抢救室,迅速抽血合血,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液。论文百事通可病人家属不但不听医嘱,反而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我只要你打一针止痛就回家,而你却是小病大医,谁要你这个小护士来管东管西?”旁边的其他病人的家属实在看不过去,似乎在说:“这种人管他干啥,反正后果他自己负责,签个字让他走不就行了。”可是,想到病人即将可能发生的危险,看看自己身上的白大衣,我任眼泪流湿了让我憋闷得慌的口罩,继续抢救病人。后经b超检查,证实了我的判断,而且需要马上手术。由于发现及时,抗休克措施得力,手术第二天病人就脱离了危险。虽然,事后这位男子非常自责,专程前来道歉,他一连串“对不起”声中,我相对无语,泪水流湿了我的衣襟,是委屈、误解,激动还是崇高,神圣还是伟天,总之,各种情感轰击着我的心灵,从病人来时的愁容满脸,走时的眉开笑意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看到了护士的价值,我们整天做的是一件件小事,但从一件件小事过后,我体会到了平凡中的伟大,选择了这一行,我无怨无悔!新晨

岁岁年年多少事,迎来送往何其多。有人算过,一个晚上,上班的护士全部走下来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那么,一年、十年、二十年中呢?中国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之路,登极之路,我们脚下的路能与之媲美吗?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条路同样用热爱、执着、奉献和牺牲刻写着里程和路标!

曾有一件这样真实的事情:有一个胆道结石的病人,他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手术后咳嗽而导致伤口疼痛得厉害,做了超声雾化效果不佳。这样的病人单纯依靠医疗手段是不够的。于是我将病人扶起来,轻轻给他拍背,然后又用双手捂在伤口两边并向中间托起,以减轻腹压,同时鼓励病人咳出了脓痰。几个回合下来,病人咳嗽就明显好转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病人出院后给我送来了一幅他亲自作的的书法作品。在装裱得非常精美的轴面上这样写道:“人间清品如荷极”。他把我们医护人员比作洁白的荷花,他说:“你们穿着洁白的衣服,戴着洁白的帽子,真象一朵朵洁白的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和那濯清涟而不妖的清纯。与人但求有益,与地不争肥田,即便是生于淤泥沼泽,也固守着碧玉般的纯净,释放着自己的芬芳。”这幅作品被我慎重地挂在家里显眼的位置,那天夜里,我作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已真的变成了洁白的荷花仙子,在默默地向人们释放着生命的芬芳!

第3篇:抽血室护士论文范文

一、围绕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积极开展工作

(一)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评审标准要求,今年2月份,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再次认真学习每一项的评审标准,要求各科室按照各项要求完成每一项工作。

(二)加大护理质量自查力度,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护长不定期检查病区的各项护理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检查整改再检查整改的程序狠抓各项护理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三)加强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各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模拟练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水平。

(四)认真抓好各项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组织护士长学习新的**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各科室能严格按照《**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书写,做到及时、准确、如实记录病人的动态情况,为病人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病者安全

护理部定期召开护士长安全管理会议,并定期到各科室进行护理行政查房,查找安全隐患,督促改进。在管理中做到护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层层把关,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安全隐患,保障病人安全。各科室护士长把安全检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检查病区的环境,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病患者生命安全。

三、加强护理管理及深化护理服务意识

(一)加强病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各科室护士长根据病床的设置,设立护理责任小组,由科内主管护师及护师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护理质控及督促。护理部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结合临床科室持点,不断完善护理质控制度,修订护理人员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护理文件的书写及各科室的护理质量等。

(二)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按要求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各科室护理措施完成率达90%以上,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三)对护理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进行讨论及分析,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知晓率达100%。

(四)各科室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急救物品、药品、设备做到“四定”,及时补充急救药品,帐物相符,做到完好备用,确保其完好率达100%。

(五)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护理部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对每份病历进行了终末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三级控,严格把好护理病历书写关。1-11月出院病历1713份,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了95.61%。

(六)强化动机,培养责任感,发扬“主人翁”精神,人人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积极性,使每人都能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招呼,文明用语,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尽情关注。

四、积极做好护理中期评估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发挥团队核心战斗力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卫生厅颁发的《关于开展**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护理部制定健全可行的实施方案。邀请护理专家授课,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中期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分析要点,对照标准,制定和更新了护理工作流程和指引。(二)加强政策学习,保障工作开展。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护士条例》、《护理工作管理规范》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有关制度和章程,并对照《护理中期评估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了护理管理工作和护士日常行为,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中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11月12日护理中期评估工作中,我院的护理工作得到市护理专家的认可。

五、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年来,我院护理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和谐、富有激情的护理工作氛围,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推进我院护理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一)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层级管理。

1、重新修订护理管理委员会。以“业务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组长”为主体的护理管理体系,明确了岗位职责、任务和要求。健全和完善了“护理部—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委员会—科室”三级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和监控的职责和任务。

2、科室建立了“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质控网,强调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责任到人,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在科室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临床经验、敢于管理的护士当“质控员”监控科室护理质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实现护理质量的现场监控。

(二)加强培训,理顺管理流程。

今年分两批安排全院护士长参加**市护士长管理培训学习班,增长了管理知识,开拓了思路。强化护士长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坚持每月护士长例会制度,做好上传下达,努力协调各科室之间工作。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报告流程。

(三)勇于探索,突出专科特色。

统一管理标准,强调制度管理。护理部结合专科护理的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医院的护理制度、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应急预案、流程和指引。为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部指导老年一科率先开展apn排班、层级护理、五常法管理,重新制定工作职责、流程和指引、总结经验,目前3个老年科室开展了apn排班、层级护理(护理组长—护士—助护)、应用护理专科单。apn排班解决了护理不中断,减少交班次数,更有效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在病房布置方面,各科室护士长能积极开动脑筋,美化病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住院场所。

六、注重教学,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护理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护理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一来年,护理部围绕队伍建设的目标通过教学、进修、讲座、交流、技能竞赛等形式不断加强在职护士综合能力。

(一)接受江门中医药学见习护生463人次,带教实习护士12人,荻海医院进修护士1人;接待护理同行来院参观87人次,接待卫校生来院做义工438人次。

(二)选派12名护理组长到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临床带教技能培训班学习;选派2名护士到香港学习精神病社区康复护理,37名护士分别参加了省级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5名护士参加省、全国护理学术交流。

(三)举办院内护理业务11次,护士服务礼仪培训1期,护士职业素质教育5期,护理管理学习班1期,邀请市中心医院护理专家和卫校和老师授课,共968人次参加听课。

(四)护理部为了使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护理英语培训班,邀请专业英语老师授课。全院护理人员涌跃参加听课,这将为明年我院选拔护士参加全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赴港考试打下了外语基础关。

(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2期、护理技能竞赛1次,并邀请中心医院护理和市护理学会护理专家作操作培训指导和评委。今年4月,护理部选派曹九英护长、岑洁容护士参加市卫生局主办的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取得了理论并列全市第一名、总分第三、第五名,获得了“江门创新能手”称号,曹九英护长还代表市参加省技能竞赛获得了理论三等奖和技能优秀奖。

(六)选派老年精神一科王桃护士长参加省护理学会举办的《静脉输液技能竞赛专家评委培训班》和《**省护理工作中期评估专家组培训班》学习,对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为配合医院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工作,护理部加强对毕业五年内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狠抓新护士的技能考核,要求每人熟练掌握12-16项护理操作,病区护长每月考核护士操作,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参加人数为100%,全院平均成绩93.5分,合格率为96.7%。

七、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一)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老年精神一科积极配合护理部工作,克服困难,抽调护士到门诊注射液室帮忙,确保了注射室护理人员的配备。各科室能根据科内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从主观方面及时解决病人需要,并且美化病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

(二)精神科克服人员紧缺,临床工作繁忙等诸多困难继续开展精神病人社区防治工作和出院病人的随访服务。1-11月,各病区完成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人3891人次,家访271人次,回访率达93.2%。在随访服务过程,得到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多次,也收到许多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三)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参与满意度调查的病人数达748人次,平均满意度98.32%。对调查中病人认为不满意内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见并作为下一轮考核的重点。

(四)一年来,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护理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护理过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1.2%,有效投诉为0,护理满意度比去年提升1.34%,收到病人的表扬信5封,锦旗12面,口头表扬多次。

八、注重护理文化建设、打造团队核心凝聚力

护理文化建设是护理品牌建设的基础,护理品牌的建设是护理工作综合实力与团队核心凝聚力的表现。通过建立团队文化,创建学习型团队不断打造护理团队核心凝聚力。护理部带领全体护士在护士节、重阳节、精神卫生日精心策划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护士征文比赛及重阳敬老、精神卫生日等大型庆典活动,活跃护理文化氛围。强化护理团队意识,展现护士风采。

(一)为迎接医院“三级”评审,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于3月底举行了全院女职工进行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比赛决一、二、三等名,并选拔前2名参加**市卫生系统女职工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曹九英、岑洁容2名选手理论成绩并列全市第一,技能竞赛总分获得全市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我院护理部获优秀组织奖,并接受市总工委、市卫生局、市护理学会颁发荣誉证书。

(二)护士节前夕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我对人性化服务的理解和对策”征文比赛和“优秀护士”的评选活动,6名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给予王桃、曹九英、冯锦妹、冯锦解、王莉、林连英、岑洁容、吴淑华、彭晓梅、梁顺艮、梁丽卿、文英十二名护士被授予了**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度“优秀护士”称号,林连英、岑洁容获市“优秀护士”称号,王莉获市“优秀护士长”称号,这对全院护士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三)2009年5月11日晚,在医院会议大厅,举办了以“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护士演讲比赛和表彰大会。大会对在系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团体和个人、优秀护士进行了颁奖。

(四)今年重阳节,护理部按照院长办公会议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策划了院内院外“温馨重阳节,情暖老人心”活动,与各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在迦南社区开展慰问老人义诊、邀请市退休老人来院座谈以及院内举办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我院护理人员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九、护理人员出色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一)1-11月全院共收治了住院病人1467人次,出院1328人次,一级护理144433人次,理发1539人次,鼻饲2408人次,皮下注射519人次,灌肠166人次,换药74339次,抽血21694人次,静注2640人次,静脉输液16239人次,肌肉注射64089人次,皮试519次,导尿209人次,冲凉109949人次,口腔护理13469人次,会阴冲洗11429人次,膀胱冲洗21065人次,吸氧4810人次。

(二)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8篇,参加省护理学会学术交流5篇,参加全国学术交流2篇。

第4篇:抽血室护士论文范文

周易清以13岁的弱小生命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携带人工心脏时间最长的患儿。这个男孩经受了一次次惨不忍睹的“治疗”,最终留下一个流淌着鲜血的生命句号。

“我们去医院为的是给儿子治病,不是拿生命创纪录!”他的母亲郭永倍气愤地说。

“东方医院给周易清做的人工心脏植入术、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心肌细胞手术、肌细胞移植修复心肌细胞手术,根本就不是正规的治疗!我们以几十万元的代价挽救儿子的生命,医院却把他当成小白鼠和狗做了试验!”父亲周振华说。

这对夫妇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要为儿子那13岁的生命和15个月的痛苦遭遇讨个公道。2007年11月1日,他们收到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的“医疗事故争议鉴定受理通知”,艰难的起诉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心衰”男孩,“幸运”地植入“柏林心脏”

2004年4月22日晚上10时,上海东方医院,周振华夫妇和四位亲朋惶惶然守候在三楼手术室门外。

窗外夜色浓浓,远远近近的灯火闪烁,像一颗颗跳动的心脏。随着夜深,灯光一盏盏地消失,消失得让人心悸。儿子周宜清那颗衰竭的心脏,还有新安置的柏林心脏(BerlinHeart VAD),能否执著而顽强地跳动下去?

“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准人生的哪个路口会伸出一只魔爪。2004年4月初,在上海南洋初级中学读预科的周易清对郭永倍说:“妈妈,我肚子不舒服,有点儿拉肚子,您带我去医院看看吧!”郭永倍29岁才生下这个宝贝儿子,将儿子视为生命。她先后带儿子看了三次医生,病都没有明显好转,而且还出现咳嗽等症状。当她再要领儿子看医生时,儿子说:“妈妈,等我考完试您再领我去吧。”对他来说,学习是头等大事。

4月19日是期中考试的最后一天,周易清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周振华劝他不要去考试了,他请求道:“爸爸,您先送我去考试吧,考完试您再带我去医院。”那天,他走到半路说很累,可是仍坚持要去学校参加考试。

考试结束后,周振华带儿子去了上海龙华医院和上海儿科医院,经X光片检查后,医生冷淡地告诉周振华,周易清患的是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这种病非常危险,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在那一瞬间,周振华的心碎了,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周易清是个聪明孩子,很快就从父母的脸上读出了不祥。每当见到护士把医药费的账单交给郭永倍时,他就说:“请你不要把账单直接交给我妈妈,还是交给我吧!”他见每天要花1000多元,不安地问道:“妈妈,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怎么一天要花这么多的钱啊?”他知道爸爸、妈妈是公司的普通员工,收入有限。小学毕业时,妈妈让他报考离家很近的民办中学。他一听那所中学每学期要收4500元的学费,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报考公办的重点中学,他们每学期只收300元。哪怕学校离家远也没关系,你给我买张公交IC卡就行了。”于是,他报考了南洋初级中学。那是一所很难考取的学校,280名考生仅录取26名,结果他考上了。

周易清的病不仅令亲朋好友震惊,而且牵动了他父母所在的中美合资企业庄臣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大家纷纷想办法拯救这个可爱的男孩。有人建议请上海东方医院中德心脏中心的医生过来会诊。

22日下午4时,郭永倍和婆婆正在病房陪护周易清,一名穿着白大褂、年近半百的男医生走进病房。他走到病床旁,先在周易清的胸部敲了敲,又用听诊器听听,最后捏了捏孩子的手臂。

“你是他母亲吗?请跟我到办公室去一下。”那医生说道。

“你的孩子今晚过不了了,他的皮肤已没有黏性了。”

“那怎么办啊?”郭永倍蒙了,顿时感到天崩地陷。

医生说:“你不要着急,我们有办法。我们可以给他安装一个人工心脏,让他自己的心脏休息一下。”

“人工心脏?休息后怎么办?”她第一次听说人工心脏,紧张地迫问道。

“这位就是东方医院的刘医生。”有人向她介绍道。

刘医生说,心肌不像皮肤,皮肤坏了还能再生,心肌坏了就不能再生了。“不过,我们可以将他的骨髓干细胞采集后,像撒种子似的播撒在坏的心肌上,这样很快就能生长出好的心肌。三个月后,你的孩子就能背着书包上学了。”

周振华正在外边奔波给儿子买药,郭永倍立马给他打电话,让他速返医院。

周振华问清情况后,问刘医生:“这一治疗方案的成功率有多少?”

刘医生说可达90%。

“那么需要多少费用呢?”

他说:“20万~30万元。你儿子很幸运,正巧德国柏林心脏公司总裁到上海出席一个国际会议,带来了一个最先进的人工心脏。另外,德国心脏中心的专家也来了,我们共同抢救你的孩子。”

“我们真的遇到菩萨了!好啊好,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治儿子……”郭永倍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绝境中的一根稻草转瞬问变成了大树!7点钟,东方医院的救护车将周易清和家人接到东方医院中德心脏中心。周易清一进病房,守候在那里的医护人员立刻紧张地忙碌起来,抽血,挂盐水,拍X光……晚上10时,周易清被推进三楼的手术室。

窗外灯火稀疏,眼前走廊沉寂,周振华夫妇和亲友一脸凝重地望着手术室的门,似乎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凌晨3时,手术室的门开了,刘医生说:“手术做完了。你儿子的心脏像小皮球一样鼓着不动,幸亏我们有人工心脏,否则他就没命了”。

“谢谢,谢谢!谢谢你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这时,任何语言都那么苍白无力,任何举动都无法表达对救命恩人的谢意。

凌晨3时30分,已植入“BerlinHeart VAD――人工心脏”(又称“柏林心脏”心室辅助装置)的周易清被推出手术室,径直送到13层的ICU(重症监护室)。

希望还没有升起,就一个接一个地陨落了

周易清植入“Berlin HeartVAD”之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八个月。周振华夫妇在门外守候了八个月,尽管见儿子的机会很少,可是他们还是不肯离开医院,白天郭永倍守在那里,晚上周振华睡在监护室外边的椅子上。

第一次见儿子是植入术后的第六天,他们抑制着激动的心情,穿上隔离服走进ICU。周易清躺在床上,满脸通红,身上插满管子,一枚巴掌大小,羊头状的“Berlin HeartVAD”卧在他的腹部。它的两只金属角连接着两根管子,管子植入体内。它“噗噗”搏动着,殷红的鲜血在里边循环着。它的下边有一根管线连接在有轮可推的辅助机上。

这是沉重的心脏,周易清被紧紧地拴在那辆辅助机上。

“你好吗?”郭永倍问儿子。

“妈妈,我没什么。”接着他悄声 说,“妈妈,我在发烧。”

她看一眼监护器,心跳180次/分钟。从监护室出来后,医生说,周易清的人工心脏植入左心室,目前他的右心室也不行了。

“不行了?那么再给他装一个人工心脏好了。”郭永倍焦急不已地说。

医生说,一是没有人工心脏,二是费用你们也承受不了,三是装上也没用。

郭永倍蒙了:“怎么会这样啊?你们不是说有90%的把握么?怎么能说不行呢?”她带哭腔地说。

医生说:“阑尾炎手术也会死人的。我们再想想办法吧!”

那些日子,周振华夫妇整天惶恐不安,心一天到晚悬着。两天后,医生告诉他们,原因找到了,是动脉插针头的部位发炎了。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6月中旬,医院为周易清做干细胞移植术:先在ICU内抽取骨髓,进行干细胞分离后,在冠脉介入室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

“妈妈,我怕。”在手术前,周易清神情紧张地跟妈妈说。

“孩子,你不要怕,去做吧!医生说了,做完三个月后,你就可以回家了,就能背书包上学了。”郭永倍安慰道。

“妈妈,那么我就坚持一下……”他太渴望回家,太渴望上学了。每当父母问他需要什么,他都说,再给我带几本书来吧!

“妈妈,我疼死了!你为什么要救我,为什么啊!”当周易清从手术室出来时,他满口鲜血,抱着母亲哭道。

医生解释说,在手术中,周易清痛了就使劲咬牙,结果把口腔里边咬破了。在植入“Berlin HeartVAD”后,为防止出现血栓,他每天都要抽血做PT(凝血时间)检验,要服用“华法林”(抗凝药),因此他的血凝度非常低,一有创口就流血不止。郭永倍与儿子抱头痛哭一番,目送痛苦的儿子回到ICU。

医生给周易清移植的哪里只是干细胞,还有生命的希望啊!周振华一家等啊,盼啊,忍不住了就去问医生干细胞移植什么时候能见效,得到的答复是半个月。半个月后再问,得到的答复是一个月,再问,又变成两个月了。似乎那希望太笨重了,怎么也追不上现实。

接近三个月过去了,撒在周易清心肌上的干细胞像丢进海里的贝壳,没有引起大海的变化。2004年9月初,刘医生对周振华说,看来干细胞在周易清的身上没见效,不过美国耶鲁大学实验中心主任要过来了,他们有一种最新的技术――肌细胞移植,用腿肌细胞移植来修复心脏,比干细胞效果更好。

一个希望陨落了,又一个希望升起来。2004年10月7日,医院说,做肌细胞移植的器械已经从美国运到了,正在调试;10月14日,周振华夫妇接到医院通知,准备做肌细胞移植手术。随后,医生列出肌细胞移植手术病人的顺序,周易清排在第三位。

“儿子啊,为了早点回家,为了上学读书,你要挺住啊!”郭永倍狠了狠心,右手颤抖着在肌细胞移植手术协议书上签了字。事后儿子告诉她,他的大腿被划开一道5厘米左右的刀口,缝了四针,输了600毫升血。医生将取下的肌肉放在药水瓶中,随后送去做分离繁殖。据说经过两周繁殖就可以移植到心肌上去了。周易清说,他的血凝度很低,血流不止,医生只好用绷带把腿绑上。尽管如此,他仍然血流不止,只好换了好几张床单。

希望是灿烂的,等待是漫长的。儿子那浸泡在药水里的肌肉像种子似的在周振华夫妇心里生长着,繁殖着。两周后,郭永倍跑去问。

“两个星期?没那么快,耐心等待吧。”

又过两个星期,周易清的主治医生说:“这机器在美国做的肌细胞分离繁殖都成功了,怎么到这里不行了呢?”周振华夫妇像被推进冰窟窿,从头凉到脚。他们去找刘医生,刘医生遗憾地说:挖错地方了,不该挖大腿的肌肉,应该挖小腿的肌肉,我们重挖。郭永倍的脑袋“嗡”地响了一下,儿子那5厘米的刀口在她眼前晃动,那止不住的鲜血在眼前流淌着。儿子遭受了切肤挖内之痛,一句“挖错了”就没事了。

“你们还想挖?爱挖谁就挖谁吧,我们是坚决不让挖了!”她气愤不已地说。

“为什么不把机器调试好再做?”周易清听说后悲愤地喊道。

另两位病人也拒绝再挖,那种滋味他们受够了,无论如何也不想再来一遍了。

再见!他对着DV跟父母诀别

周易清是聪明好学的孩子,读过的书很多,涉猎很广。在生病前,他荣获过上海市徐汇区“机器人拔河”比赛中学组的第一名。在ICU住了八个月,他的所知所想早已远远超出了父母的想象。从ICU搬到VIP(贵宾病房)后,他告诉妈妈,他在监护室里不仅能听懂中外医生的英语对话,而且还学会了日语。“日语?你怎么会说?”妈妈瞪大眼睛,惊异地问道。他笑了笑,叽哩呱啦地讲了几句日语。作为“世界携带人工心脏时间最长的患儿”,经常有外国人来参观,他从那些人的交谈中知道了许多。

他悄悄地对妈妈说:“妈妈,能从ICU出来是很幸运的。我不想跟你说那里边的事情,如果你们听了会很伤心的,过去就过去了。”他还多次跟妈妈说,“妈妈,你和爸爸千万不要救我了,不要救了。”为什么不救呢?是怕父母背负太重的债务,还是另有原因?郭永倍当时只顾流泪,没有细问。

2005年4月底,医院要周易清从VIP病房搬到普通病房。他说,我不出去啊,我出去就完了。4月25日,周易清还是挂着“噗噗”跳动的人工心脏,连着笨重的辅助机被推到普通病房。果不出他所料,一周后,他的创口和口腔开始渗血,医生给他停用了“华法林”。5月11日,他出现脑血栓症状,脸部扭曲,左半身瘫痪,手脚没有反应,又搬回VIP。过去,人们都称赞他是坚强勇敢的孩子。植入人工心脏后,伤口经常感染,换药是一桩非常痛苦的事,几乎相当于一次地狱之旅。在换药时,他总是高喊一声:“医生,来吧!”说罢将卷纸塞进嘴里,死死地咬住,两只手僵直地拉住床栏,创口搐动着。其他病人忍不住流下了泪,他却从来不喊不叫不流泪。他说,我就想早点回家。当身体偏瘫时,这个坚强的孩子哭了,愤愤不平地喊着:“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为了上学读书,他顽强地锻炼着自己的左侧肢体,左脚奇迹般恢复了行走功能,左手则失去了灵活。这位阳光而幽默的孩子变了,总像一只被迫捕的小兔似的惶恐不安。一次,医护人员推着辅助机带他到楼下做核磁共振扫描,辅助机突然没电,发出报警信号,他当场就急哭了。事后,他对妈妈说:“妈妈,它一叫就是出问题了,如果它这样不停地叫两分钟,我就没命了。”

在人工心脏植入术后,刘医生在查房时经常问:“怎么样,周易清?这个(指人工心脏)卸下来你就可以回家了,就可以上学读书了。”没想到,这竟是比梦还要脆弱的幻想,15个月过去,周易清不仅没有背着书包去上学,甚至连病房这幢楼都没下去过。7 月8日是他的生日,医生问:“周易清,你有什么要求?说吧!”

“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了。我就想到楼下的花坛里去踩踩泥土。”他可怜巴巴地看着医生,请求道。医生默默地看了看他,没有吱声。

几天后,他在走廊散步,还在为上学读书而锻炼左腿的功能,郭永倍推着那辆辅助车陪着。一名医生走过来,查看了一下他那留有密密麻麻针眼的手臂说:“周易清,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啊,我们马上就要给你做手术了。”

“做什么手术?”几乎每个月都要做手术的周易清问道。

“心脏移植手术。”

“妈妈,我们回病房吧,我脑袋里一片空白。”他心绪不宁地对妈妈说。

2005年7月15日上午,周易清身着肥肥大大的病服,像枯萎的禾苗似的站在病房的阳台上,右臂弯着,似乎在抚摸衣服里挂的“柏林心脏”。他茫然望着楼下,目光闪现着恐惧。

“回过头来。”周振华将DV的镜头对准儿子,想让儿子忘掉恐惧。DV机是向朋友借的。那位朋友见周易清很郁闷,于是送来DV机,让他拍着玩玩。可是,他早已没有玩的心情了。

周易清听到爸爸的喊声,勉强转过头,目光游移在镜头之外,说道:“如果有什么不好,我的所有财产,储蓄罐里……”

“5毛钱。”周振华想让儿子轻松一下,有意逗道。

“两张100元钱,一张给我爸,一张给我妈……”那张像青石板似的面孔挤出一丝笑容,在那一瞬间,仿佛回到纯真年代。

“谢谢。”爸爸说道。

“再见!”周易清说。

也许他在用那声“再见”跟父母诀别。

对着DV镜头跟父母说完“再见”数小时后,周易清便被推进手术室,再也没有走出来。据护理记录和会诊单记载:16日,他对光反射已经消失,出现脑水肿和肾衰;28日,凝血机能衰竭,口鼻出血。医院提出要开颅查究竟,周振华夫妇悲痛欲绝地说,有好的治疗方案就治,没有的话就放弃,不要再折腾孩子了。2005年7月30日晚上9点20分,医生无奈地关掉呼吸机和起博器,宣告周易清已经死亡。

惊回首:医院用我的儿子

做人体试验了

周易清在东方医院住院治疗15个月,所花医药费近90万元。在人工心脏安装手术后的第二天,医院通知周振华夫妇先付15万元,不然会影响继续治疗。从那之后,周振华夫妇先后交付29万元,少儿基金支付了18万元。此后,医院没有再次催交。

7月31日,医院对周振华夫妇说,你们欠的42万元医疗费就不用还了,医院免掉了。这又让周振华夫妇心头一热,感激不已。可是,口说无凭,立字为据,他们希望医院能给出个字据,免得以后有麻烦。2006年4月底,周振华夫妇来到东方医院,经过一番交涉之后,医院拿出一张单子,上面写着:根据病人的家庭困难,考虑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意免掉所欠的医药费。但是有三个附加条件:关于周易清的治疗,不准向新闻媒体投诉,不准向公检法部门举报,不准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

“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郭永倍读完之后,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

她似乎被自己的问话惊醒了,医院为什么要在协议上列了这么三条?难道这里边有什么猫腻?

“这样吧,我们先把这份协议拿回家,跟老人商量一下。”她说。

“不行,这张协议你们是不能拿出去的。”

“那样我是不会签字的。”她坚持说。

“你不签?那么随便你,愿意上哪就上哪告好了。

在儿子偏瘫后,周振华夫妇对医院有过不满,可是从来没对治疗的动机产生过怀疑。医院的这种变化,不能不让他们夫妇反思和梳理儿子的治疗过程,不得不去破解曾经有过的疑惑。

周振华突然想起,儿子死后,“人工心脏+干细胞种植术”在中德心脏中心的宣传册上悄然消失。这种疗法是否存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呢?周振华夫妇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数据库,没有找到“BerlinHeart VAD”的注册信息。他们开始走访其他病人和病人的遗属,不走访不知道,一走访吓一跳:东方医院先后给九位病人安装了人工心脏,仅见到两例存活,其中一人还全身瘫痪。中德心脏中心所谓90%的有效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随着调查的深入,媒体记者的介入,专家学者的仗义执言,周振华夫妇对人工心脏和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修复心肌细胞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卫生部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邱仁宗说:“不管是人工心脏还是干细胞治疗,在国内刚进临床实验阶段。”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专,家裴雪涛说:“据我所知,国外科学家们还从未肯定骨髓干细胞移植最后一定能发育成心肌细胞,能使坏死的心肌再生。”

“难道我们把儿子送到医院做人体试验了?”周振华夫妇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想起儿子所遭受的惨不忍睹的折磨,他们痛不欲生,悔之肠断!

邱仁宗认为,周易清“虽然有乏力、呕吐、咳嗽多痰等症状,并没有出现安置人工心脏的适应症”。一位著名的心外科医生认为,所谓“皮肤没有黏性,过不了今晚”的说法在医学上很难成立。周易清在人工心脏安装手术前,东方医院有两个诊断,一是心功能是心衰四级,另一是二三级。这位著名的心外科医生认为,在孩子的心脏未完全衰竭的情况下,医生应该先进行其他更安全的治疗,不应安装“人工心脏”。

在医院给周易清做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心肌细胞手术两年之后,周振华夫妇在2006年11月出版的《中华实验外科》第23卷第11期上,看到刘医生等七人撰写的论文《Cx43转基因自体成肌细胞移植对犬急心肌梗死后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及作者对24条狗进行试验的过程和效果。周振华夫妇不禁想到,他们是否在周易清等三位病人的肌细胞分离繁殖失败之后,才选择了狗呢?

2007年6月初,正当周振华夫妇收集“人体试验”证据时,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传票,东方医院起诉他们拖欠近42万元医疗费,将在6月19日开庭。郭永倍的血压陡然上升,高达165/110。他们始终没有拿到“Berlin Heart VAD”非法性的证据,这场官司必输无疑。

当周振华夫妇欲哭无泪,走投无路之际,想到了“打假医生”陈晓兰。他们持传票找到陈晓兰。陈晓兰很同情他们,让他们不要着急。第二天,陈晓兰就去了北京,专程到国家药监局咨询“Berlin Heart VAD”注册的事情。九天后,陈晓兰带回一份国家药监局出具的证明:“经调查,Berlin Heart AG公司生产的BerlinHeart VAD――人工心脏产品未曾在我局进行过医疗器械注册。”

邱仁宗教授指出,“由于人种差异,在白种人身上安全有效的不一定在黄种人身上安全有效,而且剂量也会不同。德国的人工心脏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也未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就贸然用于病人,而且是儿童病人,即属于脆弱人群的病人,这既违反相关法规,也违背医学伦理学的‘不伤害’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