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科学与工程

第1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食品4班

蔡尤华

1931421

曾几何时,我以为我所选择的这门课是无比枯燥乏味且没有多少色彩的,当我真正接触到它之后,才发现,它是真的很枯燥,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是,很庆幸我们的授课老师是个资历深厚的人,他在课上总是满脸笑容,而且其讲课方式也十分幽默诙谐,细致讲解的同时也能够适当活跃气氛,与我们交流互动,让我们在相对较为愉悦的氛围中对这个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我们的将来发展奠基。

食品科学工程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农、林、牧、副和渔业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贮存、保险、加工、营养、卫生和深度开发利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部分,是食品与民生之间重要的桥梁。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要求的上升,食品已经不再只是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品,它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味觉享受,于是对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因此,这一项目在各个领域发挥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门课既然叫做导论,那么顾名思义,它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从空白如纸走向较为了解。从前,我觉得食品就只是吃的,现在,我知道了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简而言之就是有益于人体健康并能满足食欲的物品。我曾经认为只要是吃的就是食品,殊不知食品还要具备安全卫生、含有营养成分、感官性状良好、包装合理、食用方便与耐储藏运输等特点。

老师说,我们这门专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专业,正如食品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一样,但是它现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安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近几年的太空蔬菜、转基因蔬菜等新兴技术,不正是食品科学迅速发展,比重日益上升的证明吗。我们完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把这个领域发展成为尖端的存在。

第2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1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了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促进了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2.1核心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涉及的主干学科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整合或重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形成内容先进、观点新颖和结构合理的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程。

2.2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衔接,构建课程群工程教育指工程技术人员所应接受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水平提高。现代工程教育观认为工程的、科技的、人文的和社会的教育内容本身都是工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程体系,应完整、有机地把这些学科的知识和内容融成一体,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系统。因此,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首先要确立整体工程观的指导思想,确立整体的课程目标包括毕业生所能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围绕确立的课程目标,在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下,整体设计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搭建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是构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平台,其中化学类、生物类和机械类课程是贯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的三大支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优化后应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是建立在核心基础课程基础之上的、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优化后应包括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机械与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工艺学、发酵工艺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课程;同时根据自身长期人才培养中的积淀和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将功能性食品、食品分离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资源与环境学等设为核心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特色核心专业课程。此外,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塑特色、求创新”基本思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科类课程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梳理,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和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形成课程群,以理顺课程的衔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学科类课程核心课程群建设见表1。以食品化学课程群为例,对于水、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食品中的常量与微量成分,在无机、有机化学中已初步认识其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生物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的生理生化性质及代谢与合成过程,食品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功能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而食品分析则从常规手段及仪器分析、感官评定的角度介绍各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重要的内容则在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中通过验证性、综合性及设计性试验加以实践。通过将课程依照“课程群”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变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之间“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课时削减但效率反而提高的目的。

2.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四级实践教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建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建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级实践教学层次。四级实践教学层次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有机结合,既突出了专业的工科背景,又形成了由理论到应用、由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由一般应用到科学技术创新逐级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层次。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层次,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验、有机化学试验、物理试验、物理化学试验和化工原理试验等基础课程试验。在试验内容的安排上,除大部分的验证性试验,还有一定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在保证基本试验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层次。该层次主要由专业基础类实践课程组成,包括生物化学试验、微生物学试验、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农产品工艺试验、畜产品工艺试验和发酵工艺试验等。在试验内容的设计上,既考虑试验的基础性,注重试验技能与方法的培养,又注意将试验与甘肃特色资源的利用开发紧密联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互补教学、渗透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层次: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层次。通过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对强化学生工科背景、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体现学校培养特色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将大学四年学习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的阶段,通过该阶段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以运用,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四层次: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层次。产品设计系该层次的亮点,在第七学期利用三周时间,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开发产品,通过该环节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工程的本质就是创造,因此,必须对工科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除了鼓励学生参与省级试验示范教学中心开放试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其他各类创新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外,还开设创新课程,包括研究型教学课程与创新案例解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授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裨益。综上,通过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完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架构,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效果

第3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创新

A Brief Discus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in Major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u Yan,Lou Ai-hua,Zhang Yu,Tan Si,Deng Fang-ming

Abstract: In this context, we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the major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qualities education, and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achievements. Integrating the qualities education with experimental teaching, establishing the comple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suitable for quality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for the major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ill be good for training of innovation talents of the major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words: teaching;reform;quality education; innovation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通常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三个部分。其中,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的比重。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给学生教授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科学作风乃至科学世界观等方面,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看,实验教学无论是其所处的地位,教学体系及教学的安排等,都与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改革实验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1-4]。

本课题通过深入思索实验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及内容;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新的专业主干课实验教材,规范和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实验教学手段创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才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服务。

一、认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爱学、愿学,通过实验,可以发挥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实验教学能满足他们的好动性、好奇心。素质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源动力,挖掘他们的多种潜力。因此,实验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培养过程,具有从思想品格、心理素质到实践技能、创新意识等全方位的培养作用。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7-8]。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1.组建由专业带头人、实验室主任和各主干课程主讲教师参与的课题组,通过多次研究现行实验教学体系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弊端,从而在新的教学计划中进行调整,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

2.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制定适应创新教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同时组建实验中心,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调整各功能实验室的结构和布局,培训实验教学专业技术人员,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编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教材,更新实验内容,变实验项目“验证型为主”为“综合型、设计型为主”。

4.添购先进的、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采用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等电子媒体进行教学;制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探究信息等方面的创造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从资金、硬件建设、人员配备均予以大力支持。添购新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实验教学。对由于开放式教学所带来的实验室经费超支进行补助,对开放实验室造成人员的超时工作,适当进行补贴。通过对实验教学人、财、物的配置,来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成绩

第4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食品专业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你是什么学历,当然这个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高的。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

拓展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制药、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农/林/牧/渔;

4 餐饮业;

5 新能源;

6 贸易/进出口;

7 互联网/电子商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化验员、食品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化验员;

2 食品研发工程师;

3 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培训生;

5 业务员;

6 品控官;

7 研发经理;

第5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44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iochemistry Course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ZHOU Wei, HU Liangbin, LI Hongbo, MO Haizhe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for its wide range of content, strong theoretical,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t has brought great pressure to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s were explor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iochemistry will definitely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elp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iochemistry.

Keywords biochemistry; teaching exploratio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近年来,世界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也逐年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在食品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和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作为与农学、化工、医学等同属一级学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要培养熟练掌握食品营养和加工工艺的技术人员,更应该是能够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并富有科学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化学知识为背景,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食品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生物化学在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来说是却之不可的重要专业课程,其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生物化学这个专业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对后续的食品化学、食品生物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知识储备,其基本理论也可与食品生产、加工、保藏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技术相互联系。①②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本专业后续学习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大、既包括阐述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静态部分,也包括阐述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等的动态部分,还有涉及中心法则的分子生物学部分的理论和知识等,加上工科院校安排的课时量又极其有限,因此学生普遍反映生化课的概念多、理论多、知识抽象、难以记忆、实验操作困难等。③结合生物化学这个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兼顾食品专业的教学要求和模式,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做出探索和尝试,在此基础上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

1 多种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上好第一节课,树立信心、激发好奇心

通常第一节课均为课程的绪论课,这节课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对课程的设置和知识体系有个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生化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生化课掌握好生化知识的信心,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充分地信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笔者是一名青年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更多地是以一位学长的身份去带动和激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生化世界。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常会结合一些生物学现象和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们展开讨论,比如怎样让“火树荧花”成为现实?如何健康减肥?多吃蛋白质好不好?让学生意识到生化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具有相通性。同时,深入剖析与人们生存和生活相关的生化领域国际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新闻报道,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生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动力。

3 重视实验设计与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生化实验是整个生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由教师负责降解原理和步骤乃至注意事项,学生仅仅是照着实验流程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仅能帮助学生对生化实验留下简单的印象,甚至有厌烦情绪,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⑧为了适宜新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一方面精选基础实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理论,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合理地整合并设计了一些实验内容,将多个小实验整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给出既定的目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索实验,验证原理。我们在开设生化课的学期会给学生一周的时间专门用来进行生化实践,比如让学生从培养的蓝藻细胞里提取藻蓝蛋白并进行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这个实验涉及生化分离技术的多个方面,从提取、分离、纯化到纯度和含量的鉴定,均需要学生去自己思考,查找资料,动手验证,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培养作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食品科学和工程能力人才的责任。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围绕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行。⑨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优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新时代食品学科的发展,在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巩固和改善。

*通讯作者:莫海珍

资助项目:河南科技学院2016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科技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 2014YB03)

注释

① 张劲,裴高峰,梁N鸿,赵惠贤.“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林业教育,2015.33(3):56-59.

② 闫景坤.高等学校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探讨.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2:137-139.

③ 赵敏,徐安莉,周艳艳,陈会敏.《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119-120.

④ 孙海丽,丁位华,徐海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科技资讯,2015.33:140,141,143.

⑤ 郑君芳,贺俊崎.“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71-73.

⑥ 孔祥珍.食品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43-144.

⑦ 孙永林,余海忠,李玉奇.PLB教学法在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学园,2016.2:65-66.

第6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将达到 1:1,成为全国第一大产业。基于这一发展趋势,食品行业将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如何使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适应食品行业的市场需求,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困扰着我们。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生产、建设、科研、管理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专业人才,科学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亟需培养大量的高、中、低人才,而在人才竞争中,应用和创新能力也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作是首选要素之一,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应用型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可改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

根据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对食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迅猛增加。高等院校中的轻工、农林、理工、经贸以及综合性院校,几乎都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层次、类别的需求会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经济在很长时间内,是传统的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十一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上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内需求不断扩张,为新产业的成长和传统产业的规模扩张创造了需求空间。在食品行业未来发展中,需要一大批拥有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知识,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基本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系统把握,而且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2社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食品产业是“朝阳产业”,食品工业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产值比例大。食品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动手型人才”,因此,除了培养学生过硬的基本理论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必须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工作,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一般来说,社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有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听从指挥,兢兢业业工作。

(2)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4)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5)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6)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化教育的内在要求。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建成一个相对独立,并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概括来讲,主要包括实验性实训、生产性实训、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4个环节:实验性实训主要在实验室和实训室进行,通过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规定的若干“课程项目”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生产性实训则在高仿真的生产车间或试产车间进行,学生需以某种程度上的准员工身份参与完成有关“企业项目”的产品生产或研发任务,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认识实习是学生进入企业,到生产、管理现场进行观摩、交流或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工作,从而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接受职业文化熏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从事真实的生产、管理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为就业做准备。

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措施

4.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强化基础性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针对该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和具体要求进行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属于最基础大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提高科学研究素质的基本训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12年以前执行的教学计划中,涉及有实验教学内容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有近40门,且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 实验课教学时数偏少,而且多数实验是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实验,甚至有个别实验在不同课程里重复的现象。实验课教学方法简单,很难满足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院在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遵循学科特点、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自身规律的原则,于2014年修订了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环节教学总时数,压缩了理论课学时数,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优化更新了实验课程,统一规范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验教学计划中主要设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实验等,且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为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增开了一批与现代食品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实践性强的选修课程,如:《食品资源利用与开发》、《焙烤食品工艺》、《园艺产品与人体健康》、《食品生物技术》等,从而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为综合性实践环节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4.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

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该专业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在校外建立了一批教学实践基地,如:雨润畜产品加工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华盛果汁饮料有限公司、汇源果汁陕西分公司、陕西咸阳市酿造厂、庆阳市瑞丰面粉厂等。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为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提供了必要条件。学生每学期利用2周时间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基地观摩、车间亲手操作等实习工作,提前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践相接触,接触到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认识和了解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设计方法,领略了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和效果,使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为学生就业在思想和技术上打下了基础,也为在企业中聘请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企业在对学生的直接观察和使用中,增强了对学校培养质量的直观认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岗位。

教学实习基地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尤为重要、功能齐备、覆盖面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校内基地的建设上,发展校办产业是一个很好的路子:①利用学校人力、技术优势发展校办产业,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②通过教学向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产品”。教师和学生有条件不断进行实践,共同研发新产品,为解决办学经费来源问题开辟了多种渠道,并挖掘了内部潜力。

4.3 进行顶岗实习训练,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顶岗实习是缩短学生在心理素质、社会承受能力以及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能方面与企业的差距的最佳途径,也是一种适合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从第六学期开始主要在寒暑假和第八学期进行,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安排在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带教师傅,与本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管理、技能指导及考核工作。学生在全真的工作环境中,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真实习实训,完成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员工和学员双重身份,学生不仅提高了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更加强了职业素质的培养。顶岗实习也极大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完善,做到校企育人相结合,校企环境相结合,校企资源相结合,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高、职业技能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需要“零的对接”。大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由于资金、人力及教学观念的不同,在实施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和阻力,需要大胆探索,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金福,边立云. 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10):18―20

[2]李书国,陈辉,李雪梅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02,74(4):30―32

[3]郭元新,李先保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改革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0,(12):108―110

[4]陈鸣,刘淑波.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 学理论. 2009(15)

[5]刘学文.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第7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32-02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就必须继续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石,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针对农业院校特点,对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以期通过合理的改进,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级科学家和工程师。具体来讲,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具有科学的思维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或能力:(1)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和食品工程基础;(2)掌握食品原料的生物学特性、加工特性及食品贮藏、加工与原料综合利用的原理与工艺设计的知识;(3)具有食品加工与贮藏设备的选型及一般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4)具有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分析检验的能力;(5)具有食品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组织管理和流通营销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7)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要完成以上知识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通过教学来传授给学生,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厚基础、宽适应、重素质、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和贯彻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发挥的人才培养原则,根据专业定位,确定培养计划,办出各自特色。课程体系优化须坚持减少课内总学时,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强化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学生自主性、注重教育实效性和人才培养特色性的原则。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1.课程体系总体结构优化。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可按照“3+4+4”的模式设置,即3种规格(主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4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与个性化教育平台),4大部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设置。整个课程体系中课内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以内,理论教学课程16学时为1学分,实验、上机等环节每32学时1学分,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每周为1学分。实行按“学科大类培养,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应占总学时的20%~30%甚至以上,选修课的开出量应超过选修课量的一倍。

2.体现专业特色及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学科基础知识内容多,专业方向多等特点。为了体现农业院校专业特色及优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有重点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可依据地域特色确定核心课程。如西北地区可将《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食品物料学》、《食品营养与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工艺学总论》、《采后生物学与技术》、《畜产品工艺学》、《食品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感官与评价》和《食品包装》13门确定为核心特色课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以这13门课程作为核心和重点,加大力度,重点授课,并适当加大实验比例或学时数,充分体现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

3.突出工科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要到食品行业从事生产、研发等工程技术性工作,需要坚实的工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而多数农业院校在这方面又相对薄弱,因此,必须考虑重点强化工科课程,突出工科特点。可将《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厂设计》和《食品包装》等列入主干核心课程,适当加大理论及实验学时数。

4.合理设置课程顺序。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工程和工艺两条主线,课程由基础到专业,层层递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每条干线根据课程需要在同一学期或后一学期开设实验与专业实践,使课程顺序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能够有机衔接。

5.实验内容多的课程单独设课。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操作技能,开拓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就必须将一些实验内容多,有利于培养本专业工程技术能力的内容独立于理论课开设,单独设课。

实验独立设课,不单是将部分课程的实验部分剥离,如开设《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与分析综合实验》、《畜产品工艺学综合实验》、《果蔬工艺学综合实验》等,还要进行整合优化,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使整个实验内容更加完整和系统,如《食品工艺学综合实验》可整合畜产品加工、园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及饮料加工等内容。

四、结语

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须结合自身特点,凸显地域特色,依据社会需求,不断探索、优化与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宇翔,刘玉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5):80-81.

[2]张顺堂,张代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5):115-124.

[3]洁,胡文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1):72-75.

[4]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5]张剑,刘红才,李梦琴,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0):153-155.

[6]侯伟伟.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33-34.

[7]顾仁勇.食品专业“三层次、三阶段、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2):53-55.

第8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食品营养学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yjy101016)。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综合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法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于2000年左右引入我国,陆续被国内许多医学院校采用,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已将PBL教学模式全面推广到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最近,在法律、化学和计算机等其他专业的高等教育领域也有报道开始使用这种教学方法[3],而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还比较少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工科专业,也是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涉及面较广,国内院校普遍采用理工结合、化学生物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依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交叉学科课程,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讲授过程中不能补充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掌握。因此,我们选择食品毒理学和食品营养学两门课程作为试点,引入PBL教学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进一步完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方案提供参考。

PBL教学法的实施

1.课前准备。课前作好宣传和动员,让同学们了解PBL的概念和实施过程,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结合教学大纲设计问题,提前1周分配到各个小组,对同学们课下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解答。学生课下通过教材、文献和互联网等媒介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如何运用所获知识回答问题,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将研究成果制作成课件,撰写成讲稿。将制作的课件和讲稿在课前两天提交给教师批阅。

2.课堂实施。教师组织教学,切入导言后抽选小组代表发言,每一小组对知识的讲述时间为15分钟左右,讲述完毕针对该小组的讲述,大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其间教师对学生讨论中有争议或疑问的地方给予评议和指点, 并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拓展思维。

3.课后评价。课后发放教学反馈调查表用于评价分析同学们对PBL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包含4个模块:对PBL教学的了解与总体评价;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与水平的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评价。此外还设有两个开放式问题,让同学们对PBL教学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结果与讨论

1.PBL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在98名同学当中,71.9%的同学愿意接受PBL教学法,只有7.6%的同学反对在本课程实行PBL教学改革试点,而对于是否有必要在本专业进行全面PBL教学改革普遍持观望态度。采用PBL教学法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对教师所起的督促和引导作用认可程度不高,可能由于班级人数过多,课程时间有限造成的。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同学们面对PBL教学法主动学习有些不适应,认为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查找资料的过程占用课余时间太多。另外,有46%的同学认为虽然PBL教学过程大家的兴趣很高,但主要关注课堂讨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属于拓展内容,不利于系统学习课本知识。

2.PBL教学法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中国学生大多自幼接受被动式教育,习惯于死记硬背。对于应试能力强,考试成绩好的同学会不会更难适应和接受PBL主动学习模式?为此,我们选择研究对象自大学入学以来的其他课程的加权平均分X(学分为权重)作为自变量,PBL接受程度评分Y作为因变量,Y与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 0.5627X-7.2739,R2 = 0.1286,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3.765,P=0.003<0.05,可认为二者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提示,历年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即习惯于传统教学法的同学,对PBL教学法的接受程度较高。(2)小组分工的影响。在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组内互动学习是一个关键环节,要求组员分工协作,积极参与讨论。各小组组长负责跟教师沟通交流和协调组内分工,比起组员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主动性更强,会不会对PBL教学法的接受程度更高?为此,我们比较分析了组长和组员对PBL接受程度的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长(n=17)和组员(n=82)的PBL评分分别为38.24 ± 4.85和35.78 ± 5.85,自由度df=97,双侧概率P=0.109>0.05,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组长和组员对参与PBL教学的积极性相当高。

结 论

大部分同学愿意接受PBL教学法,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接受程度更高;采用PBL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 Problem-based, self-directed learning[J].JAMA, 1983,250: 3077-80.

[2]郑东明,宗实,尹萌,等.医学生眼中的PBL教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3:3273-4.

第9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

【关键词】 新疆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大学,并以培养边疆各族农业专门人才为己任。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则于2010年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药学院的基础上合并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这个学院,此专业于2007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的重点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进行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原理、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它不但涉及化学、物理、药学、农学、医学、生物、机械等专业,并且与管理科学、环境科学、人文、市场营销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1]。这就要求作为有着60年悠久历史的新疆农业大学,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培养人才这一核心,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走创新之路,力争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成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新疆处于领先地位、特色鲜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高且示范作用强的本科专业。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贮藏、加工、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商品检验等食品行业从事产品研发、科学研究、质量检测、质量安全控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和培养,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八项能力[2]:

1、了解食品原料的生物学和加工特性及食品保藏、加工与原料综合利用的原理与工艺设计和完善的知识;2、掌握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3、掌握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分析检验方面的技术;4、具备食品生产中技术经济分析、市场流通营销和组织管理的能力;5、能进行食品加工贮藏设备的选型及一般工程的设计规划;6、学会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查阅本专业外文文献;7、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于本专业中;8、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业务要求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质量管理、检验检测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时使创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适应现今日新月异的学习型社会。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新疆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服务自治区的农村经济,立足自治区的特色资源,不断推动自治区农副产品的精细加工。为了达到上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具备国际化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累积和能力的不断培养,才能将本科学生训练成为出色的食品行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并重,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最重要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校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能力,使得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能更容易的适应工作环境,并在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

此外,人才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学生品格方面的培养,结合知识与能力,确定品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3]。即优化品格,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品格的发展与平时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着手,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优良品德,以及工作之后的职业操守。

因此,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现代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逐步形成了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结构体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4]。在知识结构体系中包含素质平台和专业核心知识平台,其中素质平台建设中主要建立了公共基础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素质三个平台,这三个平台所含课程学分各占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26.1%、24.5%和7.8%,专业核心知识平台占总学分的20.8%,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拓展课程;在能力结构体系的建立中主要从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现场操作能力和创业实践综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能力培养占总学分的20.8%。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始终,可见其重要性,以下重点探讨课程体系的构建。

四、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落脚点[5],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时,学院必须以服务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的,结合新疆食品领域的发展特点,制定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合理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加强完善基础理论、优化调整课程结构、拓宽增加知识面、重视实验教学内容、增设人文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建立系列相关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2]。从点到线,线到面,最终形成课程体系网络,全方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程总学分不宜过多。为了减轻本专业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因学时过多而造成的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及课外活动脱节[6],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格外控制课程的总学分。要适时地淘汰一些不能适应本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课程,并要避免因人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的发生[7]。课程贵在精而不在多,减少课程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任务及机会,一切都以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2)要突出工科特点。新疆农业大学虽然作为一所农业类院校,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加强工科类学科的学习,增加工科性质课程数量与课时,突出本专业的工科特点[8],从而使得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好的服务于食品领域各行各业中。工科知识不在广而在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能力,加大工程类学科基础课程的深度,基础是构建一切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流砥柱,加强工科基础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使学生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基础积淀。

(3)要注意课程的衔接和递进规律。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不能盲目地随意设置,必须注意课程的衔接和递进规律。如[6]食品工艺学是先修课程,应先于各门加工课程包括粮油、软饮料、果蔬、畜产品等的开设。只有将课程完美的衔接,并一定程度的递进加深才能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4)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生产实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的设置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本科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应尽量涉及到具体的生产实际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多增加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像组织一些与学生互动的实践型讲座;在食品生产企业参观时,让学生亲自接触一些食品的加工工艺;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工艺对食品色泽、口感、品质的影响。

(5)课程的设置需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学院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自治区的经济建设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资源和优势来开展教学和科研。例如学院可以利用新疆丰富的马资源这一优势,在畜产品加工这一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将新疆马产业的发展概况融入其中,深入讲解马奶、马肉、马脂、马骨等的加工工艺,通过对马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新疆的经济建设需求,从而更好的为新疆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6)要充分重视实验、实践和实习。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除了学习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外,相关的实验和实践过程的学习同样重要,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非常重要,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只有将每个过程都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7)要严格规范教材的选用。对于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要选用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新版教材,甚至是一些国外的优秀教材[7]。同时,进行教材体系的改革,推广国家优秀教材和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并且积极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将反映专业发展前沿和教学实践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融入教材,融入课堂的学习中。在讲授教材的同时,应当把世界最前沿的信息资料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及拼搏意识。

3、课程结构的确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这就给本科教育增加了难度。我们只能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梳理本专业各课程的知识点和单元,形成跨课程的知识构架,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的确定在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上主要分为三条干线:(1)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线性代数、专业英语文献检索食品实验设计及统计分析(2)大学物理物理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工艺学(3)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采后生理学、发酵工艺学、食品质量管理学。

在课程结构中,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由基础到专业,形成了强大的专业知识发展脉络,并与专业实践相联系,为今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除了上述专业课程的建设之外,还可以考虑适当地增加一些特色课程[6],如食品标准与法规、内部检验员、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营养师等专业职业教育,这类课程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综合素质任意选修课的开设也是必要的,其中包括人文社科类、管理经济类以及体育类课程等,这样才能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五、本科教学方法的研究

学院有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还应进行本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只有通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才能使得构建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才能培养创新人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食品行业的专业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具体要求,我们需立足现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探寻适合学院的具体教学方法。以下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1、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

德国的“全民教育”思想、seminar教学法、“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思想等[9]先进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些教学思想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于学生养成整体性思维的习惯,培养创新型人才。

2、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9-10]

将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效果。通过活生生的实验举例,深入剖析企业的生产实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具体的生产实践。

我国的食品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国内外食品生产加工具体案例的对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原理,同时还能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1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很多专业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专业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的有机组合,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充分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在喷雾干燥这一干燥工艺的讲述过程中,可将常用的喷雾干燥机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将喷雾干燥设备的原理及操作规程以视频的形式给予讲解,这样在加强学生记忆力的同时,也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4、推进双语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双语教学在本科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将双语教学应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不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和本领域的先进技术[11],而且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利于培养全方面的创新人才。尤其在教育程度较为落后的新疆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内地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形成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一个弱项,只有将语言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才能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才能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六、展望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卫生、品质等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行业也随之进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这就给高校培养创新型食品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坚持运用多年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经验,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研究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相信经过多年建设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更好的为新疆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注 释】

[1] 杨胜远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思考与体会[J].科技信息,2008(18) 9-10.

[2] 邓尚贵等.面向21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 (5) 17-20.

[3] 王维坚等.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6) 84-86.

[4] 梁峙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09(1)28-30.

[5] 刘彬让.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3):47-49.

[6] 黄业传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50-52.

[7] 李忠海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之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75-177.

[8] 张剑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1(10)153-155.

[9] 包海蓉等.国内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方法的比较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78-179.

[10] 孙庆杰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59-61.

[11] 赵金梅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2011(9) 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