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长自我反思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专业化成长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师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经验将大受限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更有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进行回顾反省,思考其得失的一种行为。其目的在于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调整、改革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地更快、更专业。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关注和重视。业界普遍认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1.课前反思,高效课堂的基础
在课前反思阶段,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来进行课前反思,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反复的思考和设计,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相应的教学预案,让课堂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前反思时,教师也只有以上对两点考虑周全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完善和统一,使课堂鲜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环境中,最终为实现高效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中反思,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课前备课无论准备得多么详细、周密,学生都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都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反思一:教学环境是否民主、和谐、宽松。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轻松愉快的、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反思二: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分。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或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经验去感受,或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体验、感悟……这样,通过精心的设计既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课后反思,高效课堂的提升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师生交流的结果进行反思,它是教师对整节课的一个总结思考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如果教师能够自觉地将已有的经验进行积累,将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整理,并将改进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的教学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且更为以后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反思一:教师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对课堂效果做出正确的反馈和客观的分析,整理、归纳、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积累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即使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教师在课后对它们进行认真反思和剖析,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或向学生征求各种意见,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矫正偏差,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反思二: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吸收的知识常常有独到的见解,甚至回产生一些“智慧的火花”,对此,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更要及时利用课后反思记录下来。
一、反思――痛并快乐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考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和不懈地仔细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都知道,反思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的形式进行。个人的反思多像是自己教育随笔一样,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小组的,可以是教研组业务学习时对某位教师教育活动的剖析与研讨。诚然,每个教师在他(她)的职业成长生涯里都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然而初为人师的时候,我们可能一度对反思产生憎恶心态,为何非要自己挑自己的毛病?为何那么多教师围攻我,如此咄咄逼人?难道自己真的存在这么多的缺点?在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就真的有那么多的“刺”可挑?殊不知,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坎坷,却是一条捷径。记得我教学《画里少了什么》一课时,在顺利学完课文后,为了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画海底世界”的活动。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殊不知,活动仅仅让特长生大显身手,而每个小组都有无所事事看热闹的学生。尤其在草草的活动后(由于时间有限)我指名让学生说说活动的体会时,却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好。课后我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出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还不行,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顿时就措手不及了,太呆板,心里只有一份教案……随即,教研组成员对我的这次活动也展开了讨论,就这一问题大家谈了很多。A教师说:“活动应该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服务,而不应只是一个空架子。活动初衷很好,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形式化。”B教师说:“教案只能起一种指导活动组织的作用,活动中我们要大胆地抛开原有的教案,去尊重学生,满足学生。”C教师说:“如果活动前让学生谈谈如何分工合作,也许学生们都会有动起来的机会。如果想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也有必要用一个课时进行。”在大家的评议中,我的一点反思显得那么微小,一个小小的问题却有这么多的讲究!尽管收到了那么多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丰富了我的头脑!今后在教育实践中,再遇到类似情况,我就会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使它不再成为问题。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在我脑海时常响起,然而在经过课改实践后,我才意识到它的真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
二、反思――需要自觉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我们经常要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再次,要形成习惯性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的状态。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只有在自我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思考,审视、判断、总结,才能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过程,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己不断获得专业成长走向成熟。在一次“游什川体验农家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正与学生们一同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尽情放松时,不经意听到一句“老师你吃橘子”的话语让我备感欣慰。这句话是出自成绩不理想、不爱写作、令我平时比较头痛的某位学生之口,这的确让我有些震惊。我高兴激动的同时,也忽然觉得自己平时“站得太直”,仔细想一想要是不谈学习,他还算是一个爱劳动、有礼貌、团结同学的学生,的确也有他的可爱之处。看着那橙色的橘子我越发自责,如果平时自己调整心态,放平姿态看学生,就会发现他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也许会给他更多的爱,让他更自信。我把自己经历后的反思写了下来,把教育反思文本化,使反思更有效。
在反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两个变化:由单纯的教师变为研究者,由“传道”“授业”“解惑”者为“学习者”,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反思教学作为教师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既不同于个人经验的无意识积累,也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它是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所以很容易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关注,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更自觉更理性地去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自己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在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反思――关键要得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教学前的反思:我为什么要进行今天的教学活动?怎样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学生当时的反应是什么?他们当时需要什么?问题是什么?我该如何及时调整,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活动之后的反思,在行动结束之后进行批判性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如我怎么上课才会更好?为什么?这一系列的反思会促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型教师
一、案例介绍
为了解当前中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情况,笔者曾针对教学反思的目的、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等,在200多位中学各学科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分析回馈的信息,发现教师在反思上存在一些误区。
对于教学反思的目的,一些老师深有感触:每天7:30上班,下午5:00回家,6:30辅导孩子、做家务,直到9:00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时,除了要备课外,还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每课反思。教师只能硬着头皮上网去抄一些人云亦云的话语,往往东拼西凑,敷衍了事。与此相反,也有一些教师积极性高涨,片面追求反思的数量,把教学反思当作积极表现的工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价值所在。这种流于形式的反思是影响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的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教学反思的内容,绝大多数教师反思的着眼点都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教师怎样教”的层面,而弱化了对“学生如何学”层面的反思。因此,在反思的案例中也出现了格式基本一致的状况。有些教师还将教学反思的形式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何其精辟、凝练!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无疑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它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削弱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还是集中使用撰写日记和制定教学问题清单的方法进行反思,依赖于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来进行,很少能在与同事的交流中进行反思,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
影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因素有教师认识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时间不足、学校管理不当等客观因素。其中,对教学反思重要性认识不足占了35.0%,同时还有30%的教师不知道反思的有效途径,有22.0%的教师不清楚应该反思哪些内容。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13%的教师认为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他们的反思。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对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成为了影响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的最大障碍。同时,学校未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反思氛围也是教师不能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分析研究
从案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教学反思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思型教师的养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缺少反思的意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教师对反思价值和作用的认识都只停留在任务层面,缺乏对教师教学反思价值的深层探讨,不视其为促进自我成长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其结果势必会影响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相关概念,如教学反思的定义、内容、方式方法等,达不到有效的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不能及时总结提炼。究其原因,在于“为什么这样教”、“好在什么地方”、“题目适合谁做”等有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意识薄弱。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和梳理。如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就会把反思当成外界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被动地应付差事。这种有反思之名却无反思之实的假反思,不仅无法准确查找教学瑕疵,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而且还会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磨灭教师的激情和灵感。
2.缺少反思的方法。缺少反思方法的主要表现: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只关注教学现象描述,而缺乏深入思考。这些都是由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欠缺引起的。
出现以上现象,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理论认识的学习。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还应具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课程教学原理基础等宽厚的理论功底。否则,反思实践就只能处于浅层次的阶段,难以有质的飞跃。即使有些教师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分析,但多凭个人的感觉进行,经验性的认识较多,主观认知成分占了很大比例,没有达到真正反思意义的水平。同时,教学反思还需要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回归到具体学生和特定情境,寻找特有的情感体验;要善于细描情境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进一步寻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再有意识地寻求相关理论作支撑。
3.缺少反思的氛围。学校开始普遍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对教师教学反思的管理与评价方面仍有误导倾向。有的学校搞教研做秀,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的主打内容,强行规定教师教学反思的字数,并且课课都要有反思。这种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急功近利搞教育科研的做法,不可能形成鼓励教师反思的氛围,教师也不能正确对待教学反思。有的教师在学校管理模式下保持了沉默,他们独自地进行备课、上课,在反思中独来独往,冥思苦想,相互间缺少深入的交流和真正的合作,强化了教师的孤立感,泯灭了他们试图提出批判性问题的任何冲动。事实上,“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对于反思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话交流,思想就有可能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通过对话交流,有利于教师自我优化,避免陷入“独思”的尴尬局面和自我封闭的泥潭。
4.缺少反思的机会。一线教师整日忙于写教案、讲课、改作业、写批改录,还有班级管理、家长访谈,日复一日地陷在备课本里、作业堆里、试题海里,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公开课、观摩课等,工作量比较重,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腾出时间去反思。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学习的时间,不熟悉教育科研方法,缺少研讨手段和形式,也就很少有反思实践的机会。
三、启示建议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能使教师取得教学实效和更加主动地发现自身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背景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这一反思的过程能帮助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融会贯通,从而使教师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知识体系,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学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大家已经意识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如何针对反思型教师的要求及当前教师的反思状况,构建反思型教师培养方式就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1.增强反思的意识――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前提。教师的反思意识,首先来自于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才能促使教师主动地去进行教学反思。
在学校管理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和提升自身价值。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改进对教师的评价系统,要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遇到的问题的认识和建构。这包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多样化解释的能力以及运用论据支持或评价问题情境与决策的能力等,从外部增强教师自我反思的动力。
2.掌握反思的策略――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可以由教师自己总结发现,由学生反馈发现,由同事互助发现或者是由专家指点发现。问题的关注点不仅可以是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不满意之处,也可以是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发现问题后,仅靠自我反思不能有效解决时,还需要通过同事间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合作反思。有时候甚至需要专家的指点,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个人提高策略的主要过程为:个人备课―个人听课―调整教案―个人上课―学生评课―课后记的模式;互助提高策略的主要过程为:个人备课―组内说课―集体备课―上课听课―教师、专家评课―课后记的模式。
3.丰富反思的方式――成为反思型教师的途径。通过丰富反思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实现:①撰写教学日志。从教学日志再现教学工作中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自己学习的点滴欢乐与忧虑的事件,促使教师不断认识自身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成功与不足,进而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记录过程,也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③观看录像反思教学。通过录像再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让教师在自我分析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分析等,这样可以找出在语言和体态上的一些问题。④学习文献的经验。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审视学生、审视课程,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教师的成长。⑤加强交流合作。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必须学会与专家、同事、学生交流,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使自己的认识得以不断提高。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学校还应该向教师提供和展现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反思的途径与方法,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情形下,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思考,以丰富反思的方式。
关键词:教学反思;意义;内容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也遵循这种规律。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里的“思”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完善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石,更是促进教师再学习、再发展的动力。教师养成反思习惯是提高和走向成功的基础,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如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反思性教学依赖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与方法,是教学主体自我解剖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后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并有几点体会。
1.课后反思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
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更能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地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课后反思能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教师把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到的新颖的课堂导入法、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者对偶发事情处理的巧妙方法等等,在课后认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理论,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另外,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广开言路,善纳雅言,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乐于倾听其他教师和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建议,要时时处处注意收集、处理这些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动笔反思,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课后反思是“实践—探索—总结”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它要求教师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后,对本节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再思考、再创造,为下一节教学做准备,通过在反思中找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写教学反思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发,切忌面面俱到。一般说来,写“教学反思”应遵循指导性、实用性、具体性、借鉴性等原则,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侧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的?(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的?
2.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加之年轻教师对其估计不足,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年轻教师更应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催化剂。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6)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教学反思可以是“课后思”,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教学经验,把反思这一单纯的内省活动外化,通过反思,不断分析、回顾、研究、提炼,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成长。
反思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从看似没有问题中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的地方聚焦问题。一个教师只有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或他人,认真反思自己,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反思内容 形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5-0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自觉地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客观分析和总结的过程。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实事求是地考察自我主体行为的表现和行为的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合理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能。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
乔姆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地“扬弃”。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自我反思是教师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那么,在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下,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体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以往,教师的教学反思偏重于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方面来反思,偏重于反思教师本人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情况下,教学反思包含传统内容之外,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反思并记录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敢于提问、乐于交流、勤于动手等方面的得失,以便参考、改进、不断提高。
2.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定位于三个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会了吗; 能力目标——会学了吗;情感目标——学得有情趣吗。教师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成功与失败之处,反思学习的难点是否突破,关键性的内容是否掌握,情感目标是否达成,一一记录下来,或在行动中补救,或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3.反思学生的创新之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是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4.反思理论联系现代生活实际的情况
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革新快。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的目的就是把知识运用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及时更新知识,注意生活中的科学,达到学以致用。反思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之处。
5.反思自己角色的把握情况
在新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于长期以来,教师都是监督者、传授者、指令者,要完成这个转变时很难的,所以需要教师经常反思,不断改进。
当我们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们一般用以下几种形式完成:
1.教学后记
它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的一种较简捷的方式。主要是结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可以记课堂教学成功之处、失败之处,也可记教学灵感、对学生活动的思索等。
2.课后备课
课后备课,即再教设计,指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总结上述反思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3.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主要针对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一课时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要求新教师写下教学的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学中所遇到的或所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学事件,并分析其造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与指导教师讨论。这样做层次清楚,针对性较强,便于操作。反思日记通常表现为随笔的形式,书写格式随意。
4.案例研究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5.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堂;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授;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之,教学反思都应该有一个“问题——反思——新问题——调整和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并且把这一行为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养成一种思维的品质,要让反思成为习惯。当然,教学中的反思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将反思得到的体会和对策转化成后续教学的具体举措,深化对教学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和实践能力,这是教师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表现,它既有利于学生发展,又有利于教师成长,是整个教学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教师更应做教学中的有心人,一有所得,及时记录,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在改革实践道路上不断成长,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奠基石。
参考资料:
[1]万伟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冯老师说得好,说到底,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
一、积累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书中指出,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作为老师有必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他说:"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这一公式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同时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反思,他还说过这样的两句话:"课堂没有彩排,每一节课都是现场直播。""永远没有成功的课堂,只有遗憾的课堂。"课堂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成败,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中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取长补短,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有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回出现一些落伍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他们太笨,还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呢?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再幼稚的学生,也是有个人思想和感情,有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灵魂。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需要的学生。我想,今天的老师要想做最好的自己,恐怕要拿起书来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那么和我一起读书吧。
三、学会合作,实现双赢。
一、反思什么――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1.课前反思具有预测性,能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更富有创意。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还要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哪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等。
2.教学中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
3.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即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二、怎样反思――反思的方法
1.掌握反思的策略。
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可以由教师自己总结发现、由学生反馈发现、由同事互助发现或者是由专家指点发现。问题的关注点不仅可以是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不满意之处,也可以是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发现问题后,仅靠自我反思不能有效解决时,还需要通过同事间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合作反思,有时候甚至需要专家的指点,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个人提高策略主要过程为:个人备课――个人听课――调整教案――个人上课――学生评课――课后记的模式。互助提高策略主要过程为:个人备课――组内说课――集体备课――上课听课――教师、专家评课――课后记的模式。
2.丰富反思的方式。我们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写反思日记来实现的,教师写反思日记主要依赖于自我的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且多是教师个体单独进行,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容易囿于自我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事实上,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日记反思法等等,若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方法还可划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
教师提高个人反思能力,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实现。
撰写教学日志。从教学日志再现教学工作中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自己学习的点滴欢乐与忧虑的事件,促使教师不断认识自身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成功与不足,进而扬长避短,对以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是很有益的。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记录过程,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
观看录像反思教学。通过录像再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让教师在自我分析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分析等,这样可以找出在语言和体态上的一些问题。
学习文献的经验。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审视学生、审视课程,也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教师成长过程。
加强交流合作。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必须学会与专家交流、与同事交流、与学生交流,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使自己的认识得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纯赤,孙红莲.在案例的开发和运用中训练教师的反思能力.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关键词】教学反思 重要性 成长
1.导入语
人,欲要成长,则需反思,若要成熟,需要成长,所以人生一直在反思中才能成长,在成长的反思里才能成熟。实则,教学亦如此,一节课若如人生的一个片段,也需要反思。要反思教学的得失,要反思其中的喜悦与忧愁,更需要反思其中的不足和失误,或许只有这样方能成名师、大师乃至巨师。另外,反思是认真的、仔细的,是需要冷静思考的,需要独享内心的平静和纠结,要正视自我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势,在循序渐进中把握,在困惑无奈里进步。其中,真正的反思无需书写,应该在心里,在脑海,反思也是一种牢记,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但当下物欲横流的年代,是否需要倡导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反思呢?
2.教学中到底该反思什么?
2.1 反思自我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需要勇气,需要平常心,一定要对自己苛刻、客观、公平和公正,一定要丧失自我课堂保护意识,要乐于批判自我和检讨自己。要深刻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剖析设计思想、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剖析自己的作业布置,反思自我的板书设计。更要反思自我在课堂中的情绪、语言、语气、肢体语言等。需要反思的真的太多,所以需要冷静,你说呢?
2.2 反思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准备和使用。
2.2.1 反思三维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寓情于教。
知识与技能:知识讲解一定要到位、分析要入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把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要能把知识点深入浅出,要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技能,是一个需要长期提升的过程,需在无形里言传身教甚至需要学生自己实践操作,应用提升。技能者,技巧与能力也。若能二者完美结合综合体现,将会为成功课堂奠定基础,为学生终生发展立下榜样。
2.2.2 过程与方法:“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一节成功的课堂,过程一定是注重细节的,环节是齐全的,衔接必须紧密,方法一定得当且与优化组合。教具使用定得得当,必须贴合学生和教学实际。故过程中有方法,方法里有思想,有目的、有教具使用和教法与学法的体现与指导。
2.2.3 情感态度价值观,寓情于教,不成才者须成人。一种情感是内心世界黑白的直接体现,态度消极或积极是对待生活的根基,但态度决定一切。价值观是一个宽泛且深刻的概念,需要逐层深入和渗入。价值观能一个人对待人生、他人、社会和世界的根本内在。故寓情于教的必要性显得迫切又任重道远。但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严重缺失,着或许也是国民文化素养下降,道德伦理逐渐沦丧的原因之一吧!故,深情的希冀着,培养要从小抓起,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2.2.4 反思教学重点、难点。要做到有的放矢,胸中有重点,怀里有难点,能做到凸显重点 突破难点。重点的把握对于一节课而言显得至关重要,若重点不凸显或偏失,那么这节课可谓无效课堂,也谓时间的糟践、子弟的耽误、缺憾的错误和需要无数次的思考和扪心自问。故一定要研读教材、课标、教学资源,然后深刻思考,抓住重心毫不松懈,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重点非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难点需要有效方法突破,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在讲解中突破,在突破下练习,要强化练习,拓展提升。
2.2.5 反思教法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胜于知识,教自己,学别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而提高课堂实效。一定要落实课改理念,优化组合教学法。增加课堂兴趣点进而激发思维,创新颠覆传统,体现新理念,新思想。
2.2.6 反思教具准备的有效性,反思教具使用的贴切性和准确性。一定要使用得到位,该用则用,不用则坚决不用,以防引导失误,偏失方向。虽然教具有千千万,但适合你我课堂或只有那么几个,所以教具的使用也是关注点之一。
3.反思教学过程
紧凑环节,导入要新颖化,巩固复习化,活动有效性和探究性,练习设置要有层次性,要能透射重难点,要有面向全体的简单习题,亦要有彰显重点的中心题,还要有拔高提升的难点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整体成绩,提升升学率。另外,下课前的小结与回顾不容忽视,教师要能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总结一节课的重难点。要强化重点,甚至可以迁移到下节课内容,回顾,引导预习,设立疑问与悬念,何乐而不为呢?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心的书写,之于板书设计要突出设计二字。(1)设计主副;(2)设计重点位置;(3)设计典型例句的色彩;(4)设计细节的突出;(5)设计教学理念的体现;(6)设计学生的配合;(7)设计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素养及内涵;(8)设计思路与思想。
关键词:音乐教学;反思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40-01
反思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观察、回顾、诊断与自我监控等方式予以强化,学会教学与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合理性与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新课改之后,反思教学成为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教育实践方式之一。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课堂教学存在哪些不足,并用笔记记录下来,以便对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一些策略进行调整,进而改进音乐教学。音乐教师该怎么样反思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考验。音乐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有反思意识,培养自身评价习惯和能力;完善自身教学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课堂反应的敏感度等。在反思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学会处理各种突况,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最终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反思教学的相关情况
首先,反思教学的含义。所谓反思就是主体者对某一件事进行思考,考虑其是否符合事件发生规律,进而得出结论。反思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方法、教学理论、假设、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在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分析教学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这样一个过程。其次,反思教学的类型与方法。第一,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教师需要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过程的方法、方案、手段、理论等进行修改,使教学过程更易受到学生的接受。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开展交流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兴趣所在,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三,个体反思与总结法。教师需要在课后、周后、月后与期中后进行反思教学,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第四,同事的集体反思和对话法。教师之间相互反思,集体讨论研究,使得自身专业能力得以提升。最后,反思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一,可以增强音乐教师的职业感。缺乏职业感的教师,一般不会反思自身教学行为。音乐反思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二,理性回顾教学过程。音乐反思教学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音乐实践教学提供参考。第三,帮助教师自我反思教学得与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结果。第四,音乐教学反思为以后教案完善提供实践依据。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应用教程,这样有利于教学。第五,音乐反思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二、音乐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音乐教师重形式轻实质。在音乐教学中,一些教师把反思教学当成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活,他们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勉为其难的完成任务,这种反思不会注重自己教学哪里存在问题,也会忽视学生到底哪里存在问题,这样反思存在于形式中,不利于反思教学策略的完善,更不利于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二,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成果,不仅需要教师教授好的知识,还需要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达到两者很好的结合,这样才利于教学效果的达到。然而,音乐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吸收度,一味的输送知识,忘记学生的吸收能力,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这导致教学知识的浪费,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第三,音乐教师叙事多,分析少。有的音乐教师一般罗列几个事例对一些知识进行总结,很少去发现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行为和理念,还要分析一些情感体验,总结一些知识,形成文字性的东西,为今后教学提供依据。但是,音乐教师很少分析课前、课中与课后的相关情况,这不利于音乐反思教学。
三、完善音乐反思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