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芙蓉楼送辛渐诗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知人论世――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细读文本――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
3、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三、解读作品――作品内涵教学
每一首作品,结合当时的实际都蕴含着无穷的意境。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记得我在进行这一首诗的教学时,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读了题目后,找出了“送”这个重点词,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从题目看,这首应该是送别诗。我们学过几首送别诗,有的表达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的感情。这首诗看起来似乎是写荷花的,到底是不是写送别情景的呢?如果是,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他们一下子被激发起了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阅读,有的还展开了讨论。终于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很肯定地认为它也是送别诗!还基本上表达出了诗中蕴含的意思:作者祝林子方在天子身边成为红人。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作者:闻 俊
自洪荒的世纪迤逦而来,人类已越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几千年。千年历史,千年文明,古诗词作为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我国文学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由于我国古代文化注重“含蓄”之美,所以古诗词大都“深文陷蔚,余味曲包”。因此需要我们后学者运用鉴赏来领会他们的“韵外之致”,把握他们的“味外之旨”。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文学鉴赏的层次是“初步”,主要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为古诗词鉴赏能力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不仅需要知识基础,还需要阅历、见识、思想、情感,以及个人的气质等。从对作品的鉴赏本身来说,又包括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如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对艺术技巧的评析,对艺术语言的咀嚼,等等。
所谓“初步鉴赏古诗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感受作品的形象、品味语言及表达技巧。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具体指能初步把握思想内容,分析作品思路,理解艺术形象,评价艺术技巧,鉴赏文学语言。
纵观高考题目中的古诗词鉴赏,可以归纳此类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课外取材,但难度均小于教材内同类作品。一般不用教材以外的典故,倘用典故,则多系教材中提及的事件或人物,有助于课内外结合上考查学生。当然有些典故也还需要我们从上下文具体语境来推测。
2.注重艺术鉴赏。从作品的整体认识、意境、风格上体会和评价。
3.逐句分层理解。要求我们从原作的遣词造句中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4.考查内容仍主要在唐诗、宋词、元曲的范围内进行,主要从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手法来把握命题。
古诗词鉴赏问题属主观性命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此类题目呢?
1.整体把握诗意。首先,通读全诗,找到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点,也即“意象”,再通过“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然后再将它归入古人论述的诗歌审美意境类型的“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中的某一类。将本诗的理解先定位。同时注意古诗词创作意旨――“诗言志”,一首诗必定要体现作者某一主观意愿。
2.分析本诗作者。注意调集大脑中的知识储备,搜索名作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和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小环境。然后从大小环境的交点上理解诗词反映的社会生活。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就很容易从当时“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大动荡和杜甫的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把握住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明白诗歌含蓄类型,从含蓄立意上,归纳为三种类型
1.寄寓形象,含蓄隽永
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将自己千思万绪凝结定格于一个画面,托物言志,借景抒怀,手法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2.侧面迂回,虚中见实
优秀的诗人追求含蓄的境界和浓郁的诗味,落笔往往不在正面的具体的描写上,而是从侧面、对面迂回地表情达意,务求从虚中见实。
3.以“反”见“正”,曲折有致
“反笔”和正笔相反,是指构思从反面切入,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与环境相反的状态,表意曲折而有情致,体现出立竿见影或见影知竿之妙处。
二、从含蓄造景上,归纳为三种方式
1.以景启句,欲露还藏
一般来讲,诗忌露忌尽,所谓“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下语三分,不说到尽,留有“空白”,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思索想象,诗也就耐人寻味了。
2.层层布景,亦景亦情
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些诗句句写景,但情寓景中,极具含蓄之美。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着诗由苍茫的暮色至荒漠的山村,最后至依稀的柴扉和清晰的狗叫,一步步展示出诗人顶风冒雪投宿山村的情景。着墨不多,而人物形象鲜明,蓄意丰富,耐人寻味。
3.以景结句,情韵悠长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乐府指迷》)。诗歌在抒情议论是,戛然而止,转而以景作结,或以景衬情或情寓景中,就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从含蓄炼句上,归纳为三种办法
1.弃直就曲,引人入胜
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比方,明是心愁而眼中泪难止,偏怪风儿往眼里吹;心中有结,而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2.疑问作结,发人深省
问而不答,构设悬念,供人思索玩味,使诗具有含蓄不尽的韵致,是古人营造含蓄美的又一手法。
3.避实就虚,授人以柄
特别以梦境、声音作结,创造一种清幽缥缈的境界,也是古人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自不必多言。
第一步,通过筛选意象初步感知诗歌。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即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秋雨连江,客隐楚山,渲染离别之愁苦。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冰心玉壶”自喻来告慰洛阳亲友,自然是情蕴景中。
第二步,由诗的意象推及诗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通过诗词中“雨”这一意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不同诗词中写雨句子的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雨是天空的眼泪,雨是河流的源头,雨也是诗人的笔墨。
雨从《诗经》中姗姗走来,传送着悲欢离合;雨从唐诗中款款走来,寄托着爱恨离愁;雨从宋词中纤纤走来,蕴含着人生况味。她,曾在王维的笔下飞舞;她,曾在陆游的梦里放歌。志和在斜风细雨中沉醉,元稹在寒窗冷雨中哀叹。因了雨,迁客骚人多了一份情感的寄托,才子佳人多了一份浪漫的情怀。雨中飘洒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飘洒在远古天空中的一场雨。
一.阅读欣赏《诗经・风雨》,领会“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指名读。思考:诗中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场景?
描写了一位女子与久别的意中人相聚的情景。
2、女生读。思考:诗中的风雨起什么作用?
以哀景写乐,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气氛,烘托出了女子忽然见到久别意中人的欣喜心情。
3、研讨:
(1)“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后一句都是“以乐景衬悲”,诗句脍炙人口,给读者留下了深切的感受。
(2)反复吟咏的好处。
本诗一咏三叹,逐层递进,反复咏叹,更加突出女子见到意中人的欣喜之情。
4、齐声读。
小结过渡:
《诗经》中的雨凄凉而幸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诗人,撩拨着他们的才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从唐代和宋代天空飘落的两场雨。
二.比较阅读欣赏《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和《约客》,理解先叙事后写景与先写景后叙事这两种不同的写景形式。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指名读。男女生各一名,看谁读得更有韵味更精彩。
2、研讨:
(1)“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闻》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用“残灯”“冷雨”“寒窗”等意象,融情于景,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2)《约客》中的雨是“焦躁”的雨还是“闲适”的雨?
“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用貌似内心焦躁的动作,反衬出诗人闲逸的姿态。约客不来,听夜雨沙沙,蛙鸣池塘,也别有一番风味。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淡泊,从下面一些诗文中不难发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崖前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赵师秀
松江几闲客,日夕听波鸣。――赵师秀
(3)两首诗一首后写雨一首先写雨,各有怎样的妙处?
《闻》诗先叙事后写景,情景交融,在凄风冷雨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担忧与挂念,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约客》先写景,后叙事,缘情设景,在雨落蛙鸣的背景中,引出诗人的闲适人生,韵味绵长。
3、朗读背诵。
小结过渡:
宋代的雨飘洒进崇尚闲适、淡泊的文人心中,迸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催生了许多写雨的华章,而其中独步词坛的则是宋末元初的词人蒋捷写的《虞美人・听雨》。
三.阅读欣赏《虞美人・听雨》,理解相同的意象在同一首词当中表现的不同的情感。
虞美人 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指名读。思考:词中写了几幅画面?
三幅画面
2、听录音。思考:词中写了哪三幅画面?(可以从时间、地点、境况三个角度概括)
少年寻欢作乐享受陶醉;壮年四处飘泊触景伤怀;老年寂寞独居孤独悲苦。
3、集体读。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三幅画面的特点。
浪漫,沧桑,无奈。
4、总结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高度的浓缩性,鲜明的画面感,高超的技巧性。
小结过渡:
雨滋润了诗人的心田,雨激发了文人的情怀,雨浇灌了诗歌的原野。雨洒落在诗的国度上,汇成了一条大河。
四.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写雨的诗句?
2、朗读并选择背诵下列写雨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赏析交流。
运用这样的句式:我喜欢“ ”,因为这一句中的雨 ,表达出了诗人 。
示例:我喜欢“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这一句中的雨清新、细腻,雨中融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小结过渡:
中国现代的诗人也钟爱写雨,酷爱吟雨,其中给后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戴望舒的《雨巷》了。
五.欣赏视频《雨巷》,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意象。
淅沥的小雨,悠长的雨巷,淡淡的哀愁,惆怅的姑娘,诗人用这些朦胧优美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诗意盎然的境界,也为自己留下了“雨巷诗人”的美名。
六.课堂小结。
下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带着情感把它采撷到诗里,创设成了优美的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相同的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传送出不同的情感。雨和风、花、雪、月等美好的事物一起,都成了诗人的心爱之物,汇成了诗意的海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诗意的栖居,尽情享受着诗意的芬芳!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我非常喜爱的校园歌曲《三月里的小雨》,与大家一起分享。
七.播放视频《三月里的小雨》。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古诗词阅读欣赏课,旨在通过对五首诗词中“雨”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不同情感,进而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雨,飘洒着诗情,流淌着画意。雨是富有浪漫气息的一种物象,为迁客骚人钟情之物,也倍受普通百姓青睐。触摸春雨,感受爱意温情;沐浴夏雨,享受舒心酣畅;凝望秋雨,涌动才思诗情;品味冬雨,回眸人生况味。听雨、观雨、吻雨、品雨,都能给你心灵的悸动。选择“雨”作为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切入口,无疑为学生找到了一把打开写景诗歌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读雨、赏雨、品雨中读出了雨的多情、赏出了雨的浪漫、品出了雨的意境。一节课,学生畅游雨中诗海,愉悦地读、尽情地赏、快乐地品,在诗中乐而忘返。身为语文教师,愿做那位永远的“丁香”,在诗巷中带领学生尽兴踱步。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古典诗歌 阅读教学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于灵气与情感的言说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而且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它的内容含蓄而隽永,形式灵活而多变。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结晶。
一、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的意义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1.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古典诗歌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精髓。优秀的诗歌作品,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和创造生活。
读诗、诵诗,可以感受诗人一颗颗鲜活的心,可以领悟他们所传达的高尚情操,每诵读一首优秀的古诗,就像和一个高贵的灵魂在交流。吟诵古典诗歌,可以使学生感悟人生百味,体会真善美的情感,塑造美好心灵。
2.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一至二年级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小学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不高。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没有兴趣,即使有的学生阅读古诗,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然而真正能完全背诵出来的究竟有多少人呢?
2.教师缺乏现代阅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没有创造性。
有的教师仅仅局限于对教材和教参的了解,而对诗歌相关的背景等知识一片空白,上课时侧重于对字词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而学生在学习中也只进行囫囵吞枣的背诵、记忆。这样一来,本应该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诗词欣赏便变得枯燥乏味。诗歌对学生所应有的濡染心灵、陶冶性情等功能几乎丧失殆尽。而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赋予古诗时尚元素,创新阅读教学
优美的古诗韵律和谐,声情并茂,不仅可吟唱,而且可入画,更可表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够记忆65%。我们可以将诗歌阅读融汇在音乐、绘画、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中,赋予古诗以时尚的元素,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将音乐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我们认为,赋予古典诗文时尚的流行元素,将之改编为流行歌曲进行传唱,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宋词不见得能完整背诵,但是对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却是耳熟能详。王菲对声线飘渺处的处理技巧,恬淡的演唱风格,正切合此词的意境,远比教师的范读要深情得多。
诗歌富有音乐之美,选用相应的乐曲或朗读,或歌唱,让慷慨激昂、轻松欢快、委婉低沉、凄美悲怆的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带动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达到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用古筝曲《梅花三弄》,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用古琴曲《高山流水》,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可配江南民乐《紫竹调》等等,动情的乐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许,在这些赋予了流行元素的传唱里,那些静默千年的古典诗歌的传统精髓,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一生。
2.将绘画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动人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旖旎,“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秀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雄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幽美……这些诗情画意,倘若只从文字上去理解,那是不可能悟其精髓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想象色彩与画面,想象那无边的莲叶、朦朦的细雨,那皎洁的明月、灰黄的夕阳,还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拿起画笔,借助线条、色彩、构图,描绘出所想象的古诗的画面。这种绘画和美术课上的绘画有很大的区别。美术课上对画法有一定的要求,古诗的绘画应尽可能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不管学生画得如何,教师都应尽量进行鼓励和表扬,并且适时评议,还可选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使赏诗、赏画相得益彰,从而将教学推入一个。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的理解,又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将表演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朗诵和可有可无的回答,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作品的深处,揣摩诗人的内心;学生的视野、思想不会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而是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最好是把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中演,在演中学,体悟诗歌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这里的表演,可以是教师的、学生的,也可以是师生同台献艺。
如教学《游子吟》:母亲密密缝着衣裳,儿子躺在床上渐起鼾声,一盏油灯,一轮明月,勾勒出了一副慈母情深的美丽图景,让人倍感温暖;教学《赠汪伦》:一叶扁舟载着李白,汪伦举杯踏歌而来,李白不禁吟诗赠友,情深意长……每一首古诗都可以演绎成一个个动人的情境故事,师生分工合作,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意境,而且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参考文献:
[1]董宗森.读画歌古诗教学法[N].语文报・教师版,2009.1,(136).
诗歌鉴赏作为必考题近年已渐趋稳定。
首先是内容趋向稳定:一般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
其次是考查的形式趋向稳定:即主观简答取代客观题成为主要形式。02年把客观题改为主观表达题,并由Ⅰ卷移到Ⅱ卷,这就出现了完全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即对诗歌既要理解透彻又要表达清晰。06年至今只有北京上海两卷设计了选择题和简答题。11年北京卷另有200字的小作文,12年则是 “由景及理”诗歌技巧拓展赏析。题型稳定的同时数量也基本稳定在两小题,分值则普遍从09年之前的6分上升到8分。
第三是诗歌的样式趋向稳定:选材以诗为主、词为次、曲最少。06年17套试题中诗占12套之多,词3套,曲2套。08年18套试题中考查词的有3套,09年升到6套,曲两年都只有2套。近三年(2010——2012)则渐趋集中考查律诗、绝句和词三种体裁。
第四是取材范围稳中有变:以唐宋诗词为主,其它朝代作为点缀。唐诗高地名家辈出佳作如林。除了李杜双峰对峙的艺术颠峰外还形成了流派纷呈群星璀璨的局面。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另一支奇葩。宋人一生勤奋创作,著作等身,宋诗自有其独特魅力。唐诗代表了高度成熟的典范,宋诗则代表了求变求新的典型,形成了两大系统。宋人以议论理趣入诗,其哲理诗成为诗歌史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感忘忧国。”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满怀赤诚地唱出了忧国忧民的时代最强音。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和国家命运完全融为一体。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结晶的作品受到重视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正是宋代诗歌渐受重视的原因。09年的江苏卷以岳飞的《满江红》入题,四川卷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入题就是明证。
09年的出题者也和08年的一样依然对唐宋诗词青睐有加,宋诗均占到50%,10年和11年分别有9首和10首,2012年有所下降考了7首,却也占了比例最高的41%。甚至在同一年有诗人的两首作品均入选(10年陈与义、12年杨万里)。唐诗则基本稳定在3首或4首,因此宋代诗词的复习应成为我们备考的重点。同时,从作者来看,以名家作品为主,但作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例如,09年的试卷中,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辛弃疾等名家大家的诗占到18套试题的77%。10年之后名家名作淡出,作品陌生化渐成命题者的共识。2012年“李杜欧苏”等著名诗人一个都没有,比较熟悉的仅贾岛、杨万里、元好问等六七个,学生少见甚至老师也感陌生的则不少:晚唐的修睦(大纲卷)、金朝的王寂(重庆卷)、元朝的白珽(广东卷)和曹伯启(四川卷)等。
以上简要梳理了近年诗歌鉴赏的几个变化,它是复习备考的基础。下面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和复习迎考要点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之有方、习之有得、用之有效。
一、积累
感性积累对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笔者常引用香菱学诗鼓励学生乐于积累勤于积累。我们不妨来重温一下天才作家曹雪芹的高见:“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当明白诗歌得用王、李、杜三家共计五百首左右的名作作为底子时,他们再次悟到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复习
授之以渔,纲举目张。高考多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下文就前三类进行举例分析。
(一)表达技巧历来是主要题型,我们要熟悉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答题时要准确全面地判断并规范地表达。典型例题:裴潾的《裴给事宅白牡丹》。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思路: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要先整体把握从诗作的艺术构思入手。其次指出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分析该手法的效果。参考答案:用“玉盘”作比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的高洁。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了白牡丹的超凡脱俗。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问津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构成了鲜明对比,写出了二者迥然不同的际遇。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却无人赏识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
(二)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和诗歌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首先理解记忆参考资料中那些具有象征和比兴意义的自然物象即自然意象。它们往往是喻人之物,或是寓志之物,或是寄情之物,诗人借助特殊意象抒感。比如,诗人欲抒发闲情雅致,多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意象入诗;诗人想表达高洁坚贞之志,多借助松、菊、梅、竹等意象写意;诗人要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孤独惆怅之情,又多凭冷雨、梧桐秋蝉、落日、古道等意象传递。意象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诗歌中人和物的形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融合。所谓“意境”就是寄托诗人情感的一系列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而成的意蕴丰富的境界,具体包含景、情、境三方面内容。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提出“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同时,他把境界分为三类:物镜、情境、意境。意象是诗歌的基础,意境是诗歌的画面,诗情是诗歌的内涵。鉴赏一首诗歌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诗歌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常用的意境术语有“雄壮开阔、壮阔深远、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
古诗中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诸如沙场将士与居所闲人、得志官宦与失路文人、建功立业者与报国无门之人、积极仕进者与江湖隐逸者等。这些知识多用于解答用典类题目。例如,08年浙江卷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中的“大夫”和“司马”各指谁?12年江苏卷第二小题“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历来讲究“炼字”“炼句”“推敲”,所以“诗眼”的考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例如06年福建卷的“只有空床敌素秋”的“敌”,11年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以及12年简要赏析“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精妙的描写。09年四川卷中分析“入”和“摩”的表达效果以及12年简析“空”字(11年天津12年湖北安徽均为炼字题型)。其次是语言风格的考查,答题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壮、简练生动、都用口语等。
三、追本溯源,以简驭繁
复习当然不能集中突破,而应细水长流,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涵咏陶冶。12年所学的古诗是个重要宝藏,尤其高中三年的所学应充分挖掘其价值。分析讲解时要尽量联系课本知识,追本溯源以期源清流明。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免于题海跋涉。下面以2005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说明如何在课内外架设知识之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甜头。
第一小题平易而直接,学生也多能从许多学过的思乡念亲的诗歌中推断出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寂之情。第二问是“作者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一是通过“抱膝独坐”的细节来表现;二是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三语言特色是朴实无华。这里考查了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不难,“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爱唱《琵琶行》”白居易文如其名,老妪能解自然明白晓畅。前题难度较大,学生的答题情况也说明了这点。但笔者感到很遗憾,毕竟我们类似技巧的诗学了不少了。笔者开始引导他们温故而知新:很快找到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手法很重要,想象出来的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感将延续到未来而不断绝。对面落笔,往往虚写,诗人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方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杜甫的《月夜》堪称典范。安史之乱,作者妻离子散,自己身在长安,妻子却远在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诗人内心情感激荡,如波涛汹涌;但表现时却从对面落笔。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也都用此法。经过这样的举例联系使学生看到了希望和方向,最重要的是克服了他们恐惧、浮躁心理。前者是从无从下手到无所是从最终无所事事一塌糊涂;后者是急于求成抛弃课本最终欲速则不达。
无独有偶,06四川卷又考了这一知识点:第二小题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所以,只有真正扎实地掌握了技能,方可以不变应万变。
诗歌是美的,即使作为考题也无损她的艺术魅力,所以教师要授之以渔使之纲举目张、善于追本溯源教会以简驭繁。我们要突破诗歌鉴赏这一难点,使之成为亮点、兴奋点和审美点,既要学习继承灿烂的古代文化又要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盘点[J].语文建设,201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