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硕士扩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扩招的结果不仅影响到了本科生与院校规模建设,而且扩招的结果还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此外,也加剧了社会就业与竞争压力,并进一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生源和在读研究生的大幅增加。据调查,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规模一直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以2011年为例,2011年的招生人数是1999年的6倍多,报名人数是1999年的4倍多,这是世界范围内乃至有史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创造的历史之最,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然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一些弊端也渐渐地显露出来,如本科生入学时,学生素质就良莠不齐,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了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加之扩招后许多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多半是只教书不育人,淡化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对学生成熟的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上述种种问题,就成了高校高层次人才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校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规模也呈爆炸式增长,而本专业老师的规模变化却很小,增长幅度有限,与此配套的教育设施和培养方案却没有大的改进,还停留在扩招前的状态。因此,凡此种种问题,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硕士生扩招与指导教师资源不足的矛盾;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陈旧或偏离了正确方向;③硕士研究生就业与社会广泛需求的矛盾,特别是最近几年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不理想,经常出现与本科毕业生争夺就业岗位的现象。
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是根据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构建专业、能力、素质及其他各方面相关知识和结构,反映的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达到最佳优化组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摒弃那些以培养单纯的专业型或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旧理念,取而代之的是应当以培养专业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特别是强调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最终达到既重视学术培养又能注重应用与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面,应调整与改善传统老旧的专业讲授形式,取而代之应该广泛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开设专业讲座、展开课堂讨论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结合硕士研究生自身成长规律与所学专业特点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
3.1积极采用导师团队负责制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窘况,有必要首先从导师指导方式人手,实行导师团队负责制——由具有相似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由该小组实施对某一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全面、综合、具体的指导。指导小组的每位教师都要身体力行,切身融入到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由于团队中每位教师受教育背景和知识面不一样,这就有机会让学生开阔眼界,接受多种学术风格的熏陶,这将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在导师团队的这一模式下,统一支配和调整本学科内的资源,共同参与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共同参与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最终使所有的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从课堂到实践、从理论到实际,实实在在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培养出合格有用的人才。
3.2按期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研究生培养方式不仅仅实行导师团队负责制,而且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在导师团队指导下,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学习小组或团队,针对学习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进行讨论,并在讨论期间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文献资料和其他研究成果等等。通过学习团队的小组讨论形式来解决该问题,通过交流,启发自己的灵感,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果学习团队通过自身的讨论无法解决难题,可以向导师团队提出,由导师团队和研究生通过讨论与辩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方式,可以锻炼研究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3鼓励硕士研究生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建议硕士研究生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多多参加校外或校内专家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自己也要适当去作学术报告,与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这样实施的效果会更加明显。研究生在听取报告之后要及时整理好学术报告笔记,从中总结心得、体会,并且可以在学习团队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与大家共同分享,并组织相关感兴趣的或前沿问题进行讨论。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除了学生自身努力之外,学校要舍得花钱多聘请国内外一些优秀专家学者讲学或举办讲座,鼓励研究生适当跨学科进行研究。增长见识,不断为学生补充新的学术营养和最新的专业知识,从整体上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
3.4增强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与健全的人格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要关注其专业水平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其学风与学术道德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学术与科研领域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要有严谨的作风,不要心浮气躁,要踏踏实实做人。在引用别人成果观点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注明出处,学术态度要端正。另外,做学问时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戒骄戒躁,切忌急功近利,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进行学术研究以使自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严格禁止在学术领域弄虚作假、对别人的成果实行全盘“拿来主义”。注重硕士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培养,使其更好地感恩社会,不要辜负国家对其多年的培养。研究生在进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应该铭记这样的原则,即先做人后做事。研究生无论在学校或到工作岗位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学院与研究生两者共同努力,使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做到诚实、正直与有责任心,在油田或者石油企事业单位争取为母校树立良好的口碑,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就业压力;对策
随着我国本科生扩招之后,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扩招也迅速跟进。据笔者统计,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与上一年相比,1999-200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5.7%,43.0%,28.7%,23.4%,34.0%,24.0%,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增长,而2005年仅硕士研究生招生就达31.6万多人,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更达34.4万人,初步统计2007年多达36.4万人。河北省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中,2005年达7721人,2006年达8937人,2007年更是突破1万人。研究生扩招虽缓解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由于前几年来硕士研究生总体上供不应求的态势,人们对硕士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国加入WTO当前背景后,国外的资本,技术介入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就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WTO后国内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硕士研究生的素质,能力以及培养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地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培养单位及研究生个人的关心的共同课题。
一、调查
(一)研究对象
为研究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情况,在长期的资料收集和大规模的各案访谈基础上,于2006年对河北省高校有研究生院处的单位已签约的和正在找工作的研究生做了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正式调查于2007年上半年进行,基本上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样本。具体要求为:各学校以院系名单为抽样框,随机抽取系院; 以抽中的各班为抽样框,再随机抽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样,共抽取2007年已找到或正在找工作的研究生200名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统计分析用excel版软件包。
根据问卷统计,在196名被调查者中,男生为96人,占48.9%,女生为100人,占51.02%;研究生一年级学生92人,占46.9%,研究生二年级学生65人,占33.2%,研究生三年级学生39人,占19.9%;文科生109人,占55.6%,理科生71人,占36.2%,工科生16人,占8.2%;应届生136人,占69.4%,往届生60人,占30.6%,其中已婚的29人,占14.8%,未婚的占85.2%。
(二)研究生群体特征
在分析调查结果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概述一下研究生的群体特征。
在各类学生中,研究生在知识层次、社会化程度、培养规格等方面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群体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河北省内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事实上其群体特征对其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学业以研究为主,注重创新性、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2.群体构成较复杂,社会阅历差距较大年龄跨度大。
3.思想较为成熟,自立意识较强。
(三)结果分析
1.硕士研究生对就业普遍不满意。本次调查将就业调查问题设置为: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选“满意”的8人,选“基本满意”的68人,选“不太满意”的84人,选“很不满意”的36人。调查表明,研究生总体上的就业满意度不高。尽管现在各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甚至有的学校高达100%但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并不十分看好,只有23.26%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表示乐观,而14.73%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明确表示悲观,还有13.40%的学生表示茫然。
2.硕士研究生择业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就业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社会,一份好的工作同时代表着好薪水、好的工作时,不仅看重工作的外部“光环”,越来越关注工作的体验: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1)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研究生选择单位的首要目标;(2)河北省内硕士研究生倾向于留在省内;(3)硕士研究生希望得到就业指导和一些必要的帮助;(4)硕士研究生对就业的相关政策问题不满意。在就业政策问题里面,筛选出以下四项:认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导致用人单位片面强调用人自主权的有89人;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滞后的有77人;人才市场起步较晚,在组织体系和市场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的有112人,行业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有113人。(5)硕士研究生对薪水的期望值逐渐趋向理性化
三、缓解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要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重点需要从社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着手。
(一)继续深化改革, 积极优化就业市场体系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对在校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
1.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具有年龄更大,见识更广,世界观、人生观更趋成型的(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5页)特点,他们在思想政治上既有更成熟的一面,也具更有主见、教育工作难度较大的特点。我们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对他们的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之确立恰当的择业期望值,把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个人价值与个人对社会应尽责任结合起来。
2.高校要针对河北省的特点加强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成立经验丰富的指导就业工作的专门队伍,提高就业指导质量。(1)开设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2)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3)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创业,特别是鼓励跨省创业;(3)提升研究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4)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求职中的作用。
(三)研究生在校时要注重培养技能,就业时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求职期望值,降低标准,拓宽视野,找准定位
扩招后一些学生的个人素养有所下滑,但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据了解,现在用人单位青睐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交际能力出色的硕士毕业生。研究生本科如果有其他学科的学习背景,属复合型人才,易被用人单位看中。持有律师、注册会计师等各种证书的研究生适用面较宽,受到市场欢迎。此外,如果有在国内外著名公司企业实习的经历,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会为就业增加砝码。研究生除了提高个人学术水平和技能,还要注重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避免出现违约毁约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要寻求个人的长远发展,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正确认识和处理职业理想与职业本身的关系。此外,研究生也应该掌握一些应聘的策略,在招聘中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振东.研究生就业:在沼泽中挣扎[J].教育与职业,2006,(7).
[2]谢红梅.对新时期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关键词:工科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助教;助管
一、引言
因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因素,我国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连年扩大。自1999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扩张。2002年制定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提出:到2010年在学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规模将达到120万人[1]。
扩招如此快,但对应的物化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知识资源及社会资源却严重缺乏。这些资源的核心指标就是经费投入。从总量上看,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快增长,但以生均指标计算,实际上却是下降了不少。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2500亿元,国家投资1200亿元,资金缺口过半[2]。这直接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工科类的,造成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下”,到基础用所学专业技术解决现场问题;亦不能“上”,做好科研工作。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当培养其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但工科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严重制约着培养目的的实现,这一问题近年来尤其突出。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践能力差原因分析
1. 扩招的影响
研究生生源的质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研究生扩招后,生源质量大幅下降。招生规模的扩大,考生动机趋于复杂,功利性过于严重,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同时,出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优秀生源大量流失。
其次,师资等的增长严重滞后。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研究生扩招的步伐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却没有同步增长,这成为实践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在一些热门专业已经出现了一个导师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放羊”式局面。
再次,本科的大规模扩招亦产生深刻影响。本科的教育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如何自学的本领。但因为扩招太快,绝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亦不知学了什么知识,更谈不上会如何自学。这样素质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自然只懂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差。
2. 本科培养不够重视
本科生培养可以说是“亏本”的,尤其是工科本科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设备仪器,各种相关实习基地及职业道德水平高、能力强教师。在大扩招之前,相关资源基本上能满足对应数量的学生培养,但之后却远远不够了。上理论课时,一二百人聚在一起上已是常事;实习时,就如逛工厂,带队教师领着长长一队人,走一遍就完事;上实验课时,把仪器药品一摆,任学生自己做,带课教师根本管不过来,有些院校干脆大量减少实验学时数。
理论知识可以在课后,学生认真自学补救点,但实践能力却无法自补,这亦是从“根”上造成工科硕士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差。
3. 学生自身等因素
因就业形势不好等因素,很多学生基于功利等动机,想在往后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不顾其他因素考研,进入深造。但他们往往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进入校园学习,为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不得不在学习期间从事于各种兼职,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更不可能有较多时间进行各种“无偿”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提高实践能力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的工科硕士研究生虽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弱,不善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工程问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先解决能“下”问题,也就是强化动手能力,然后才有必要去谈能“上”问题。
加强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与学习。学校和导师鼓励或介绍学生利用假期或空余时间参与到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或设计工作中去,以达到锻炼和加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
2. 加强对工科硕士研究生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实验设计等技能的学习与培训。撰写学位论文最能锻炼研究生实践能力。因此,研究生毕业课题的选题应该包含绝对比例的实验或结合生产的技术性工作[3]。
3. 开设助教助管等岗位。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对于实践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参与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工作中去。
通过协助准备实验及做预实验,可以让研究生学到如何更好更快地去做实验,从中学到扎实的动手能力,认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实验员,为往后的科研实验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协助管理贵重仪器。通过对仪器的管理,能很快地掌握仪器良好运行的条件,出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如何分析数据的准确度等等。
还有,还可以协助管理本科各种实习、实践。通过带领本科生去各种厂实习,能给予研究生很大的激励,让其了解生产工艺等等,而且也弥补了本科师资不足。
通过开设这些岗位,一是可以提供兼职的岗位,给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生活问题;二是提供了实践的岗位,而且这些岗位承前启后性很好,可以为其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三是给本科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可以较好地解决师资力量弱这一问题。
开设助教助管岗位需要一定的经费,但从总的成本上估算看,不一定会增加经费。因为有助教的参与,本科专业实验每次开设的实验项目就可以变多,每个实验项目所需要的仪器套数就可以减少,从而可以大量减少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因为有助管的参与,贵重仪器的管理也会变得更良好,仪器使用效率也会变高,而且出故障的机率会变低,这减少大量运行维护费。
四、实践案例——以A校为例
自2006年,A校发出《关于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管工作的通知》后,各院系根据院系情况申请助教助管岗位,基本上按每70名本科生配1名的助教或助管比例进行,并制定相关待遇标准,如:批改作业0.4~0.6元/份;辅导答疑20元/学时;辅导实验15元/学时;兼任助管的工作报酬为10元/小时等等。
研究生助教、助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 维护各种仪器。平时有些仪器不用,但也要通电维护,如紫外分光光度计;有些仪器也要定期运转,如离子色谱仪。维护好这些仪器,能很好地保证实验课能如期开出。
2. 准备实验。有些实验需要配的药剂太多了,而且亦有时间因素,因此需要较多人手准备实验。研究生助教的参与,能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而且亦锻炼了研究生的统筹实验的能力及做实验的耐心。
3. 做预实验。有些实验项目虽然已做了多次,各种应注意的事项也基本了解,但因药品批次不同带来质量有点变化等因素,还是会造成做这些实验项目时,出现意外现象。如做水中总氮的测定实验,往往就会因过硫酸钾的自身含氮纯度不定,而造成吸光度变化很大。因此,一定要做预实验。研究生通过做预实验了解情况后,亦可以协助指导实验教学,从“根”上加强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
4. 批改实验报告。A校不同工科学院制定相关标准,让研究生批改实验报告,把有关问题汇总,最后处理问题,如此不断良性循环,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A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每年都能培养一批实验能力强的研究生,再由他们辐射到一大片学生。此外,也为解决经济困难的研究生生活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力量。还有,实验教师等有了较充足的时间,可以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改进或开发实验项目,编写有关教材,更新实验仪器等等。
五、结语
研究生教育连年招生规模急速扩大,教育经费投入不能同步扩大的情况下,使得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下滑,实践能力更下滑得利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设助教助管岗位等方式,能直接高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依然可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游玉华. 未来十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9):17.
作为国家高级人力资源财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而且事关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成功地完成职业化转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知识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生就业难的实质是知识精英向职业精英转型遭遇路径障碍,这不仅是对研究生个体正常职业生涯的破坏,而且也是对国家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独特的性别特征与社会上的各种性别歧视,在高校研究生中占绝大多数的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面临的困难与窘境更多。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队伍扩大,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影响下,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就业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从2000年起,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仅2008―2012年间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增加13.46万,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增加38.96万,其中女硕士研究生增加23.51万,所占在校硕士研究生比例上涨3.3个百分点,毕业硕士研究生人数增加13.36万。因此,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加,大量高素质人才涌入人才市场,势必使市场趋于饱和。
2.就业错位现象较为突出,女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们遭遇就业尴尬,和当前研究生的培养“鱼龙混杂”有关。由于扩招,一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根本无暇“因材施教”。尤其在2004年部分高校实行两年制硕士教育以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内容随之减少,毕业硕士生的含金量也随之降低。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把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然而持续扩招虽然加大了高校师资的需求量,但相比于名校博士、海归博士,女硕士研究生仍难以进入教育和研究机构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尤其是哲学、中文等文科类女硕士研究生,专业的限制导致他们难以进入企业发展。
3.女硕士研究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硕士研究生凭借高学历、高起点,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期望过高、目标短期化、功利化的倾向。多数女硕士研究生把收入多、地位高、工作安逸作为选择职业的首要因素,而以“社会需要”为标准的人仅占一小部分。在这种倾向下进行择业,导致一些女硕士研究生难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不仅影响其个人进入劳动市场,同时造成人才结构性浪费。
4.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处于特殊境地。随着研究生群体的壮大,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也越来越多。相比于男硕士研究生,女硕士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将面临更多问题。传统上的偏见、性别上的歧视、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差异及年龄问题都是困扰女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求职过程中,大多数女硕士研究生都会遭遇到如婚姻状况等尴尬问题。由此可见,女硕士研究生就业日益成为研究生就业中需要尽快解决的棘手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高校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矛盾。首先,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快速增长。尽管中国的宏观经济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每年对应届毕业的研究生都有一定的需求,但受研究生快速扩招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精简人员等因素影响,包括女硕士研究生在内的研究生群体内部出现了阶段性的岗位竞争激烈的局面。其次,由于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社会需要不相匹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再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对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但是女硕士研究生就业时,仍首选沿海开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这使得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吃不了”,其他地区人才“吃不饱”。
2.劳动力市场存在统计性歧视。中国虽然在教育上基本消灭了性别歧视,但在社会上求职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文化仍然导致女硕士研究生在求职中遭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即雇主在雇用女硕士研究生的时候,除了对其个人教育特征做出判断,还把女性群体的一般工作特征强加给女硕士研究生。部分雇主认为女硕士研究生就业时正处于女性结婚和生育的高峰年龄,其生育和家庭责任必然会影响工作效率,还有人认为高学历女性不好管理,其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独立意识对团队合作有消极影响。因此,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统计性歧视对女硕士研究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排斥态度。
3.女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因素。(1)个人竞争力不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一些女硕士研究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学习兴趣不大,自觉自律性差,对自己所研究的学科既没有宏观的把握,更弄不清学科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所以当面对用人单位的考核时,就显得底气不足,缺乏竞争力。(2)就业预期不合理。据调查,许多女硕士生具有择业目标短期化、功利化倾向,她们把目光盯在了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及区域中心地区,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成了她们较量的“三大战场”,这种择业倾向,不仅加剧了人才竞争,而且会日益加重当前国家人才地域性失衡的现象。
三、促进高校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1.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女硕士研究生合法就业权益。针对目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健全研究生就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政策的相关配套设施。同时改革教育模式,把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同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此外,完善保护女性就业权益的法规。对《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出有操作意义的保护女性就业权益的法规,为女研究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带有奖惩措施的法律法规,对侵犯女研究生就业权利的用人单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惩罚细则,同时对保护妇女就业权利方面做出榜样、女性在同行业中比例高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大力发展经济,协调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岗位,使整体就业形势得到缓解,这样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会得到改善。同时,针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和就业结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需要和女性的特点调整专业结构、招生人数、男女生招生比例,争取做到超前预测,超前培养;力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以实现培养与需求相匹配,从根本上解决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为适应第二、三产业的升级,研究生教育应由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问题一:招生人数是否合理?
2000年全国联考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当然,报考人数同时也在暴涨),28所高校法学院(系)的研究生人数翻了几番。比如:清华大学2001和2002年计划招生30人,2003年增至100人;复旦大学2000和2001年计划招生70人,2002和2003年均增至150人;山东大学2001年计划招生50人,2002和2003年均增至110人;中国人民大学2000和2002年计划招生均为200人,2003年增至300人……(资料来源:相关院校招生简章)。不错,招生规模的扩大给更多的考生以深造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包括法律硕士研究生们)也在担心正在出现的问题:法学院(系)有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来保证日益增多的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是师资力量方面:一些院校缺乏足够的具有给研究生上课资格的老师,再加上数目有限的导师们还要兼职、讲学、出国等等,所以师资配备的随意性很大,甚至华东某著名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还要从外校临时借用刑法学老师。且不说这些老师们的学术能力和授课态度是否令人满意,单单法律硕士研究生们得不到 “研究”能力培养上的有效辅导就让其苦不堪言。其次在图书资源方面:在没有法律硕士研究生大量进入法学院(系)的时候,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们可以占有的学校图书资源相对比较充裕。但是,随着法律硕士研究生们数量的剧增,图书馆法学图书不足的现象出现了。再次,某些院校的住宿条件不能满足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需要,如北京地区的一些高校在招生时公开表明不提供住宿,这给法律硕士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问题二:复试(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是否公平?
2003年,许多高等院校拥有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划定的自主权,而没有这一权力的高校的招生复试的分数线由教育部推荐划定。这样,各院校的复试分数线(指总分)悬殊之大令人吃惊,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为332分,北京大学为330分,中国人民大学为330分,复旦大学为329分,辽宁大学为325分,南开大学为320分,吉林大学为315分,清华大学为313分,厦门大学为310分,……而教育部为没有自主权的一些院校划定的分数线为:A类应届325分、历届320分,B类应届322分、历届317分,C类应届320分、历届315分(上述几所高校均属A类。资料来源:fashuoonline.com.cn/1nd)。读者诸君不难从中体会:一些有复试分数线划定自主权的著名高校的复试分数线比教育部划定的还要低,这公平吗?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联考还有“联”的意义吗?造成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某些高校不负责任的盲目扩招,不惜尴尬地降低分数以求完成招生计划。
【关键词】专业学位;就业;政策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专业学位硕士比重较去年明显上升。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下降趋势明显。2013年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毕业生为35%,硕士研究生就业面临着尴尬处境。但从各高校的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型硕士专业针对性更强,培养方向定位清晰,实践项目和履历也很丰富,一旦与对口的用人单位接洽上更像订单式培养,常常“一拍即合”,就业情况比学术型较好。这和政府就业政策和专业型硕士自身的特点有关。本文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深入探讨,旨在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规律,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创新发展。
1.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效应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国务院下发16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以上政策制定实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产生了系列的政策效应。
1.1 实施政策,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就业
近年来,为了更高的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促进就业,政府及教育部门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多项优惠政策。首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一是改革户籍制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按照国发[2011]16号规定:对各类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各自有关规定执行)。二是推动到西部基层或贫困地区就业。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主要组织实施了4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包括: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6年实施“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其次,对用人单位而言,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培训费、社会保险补贴。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64号规定: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按其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等等政策实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就业。
1.2 运用政策,拓宽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渠道
为了给专业学位毕业生创造有利条件,劳动行政部门运用政策,项目拉动、鼓励扶持、感情凝聚等方式积极疏通、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0]49号)规定: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主要政策效应表现一是扩招公务员以增加就业渠道。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扩招千余名公务员,2011年上海扩招公务员拟录4048人,2012年广东公务员选拔再扩招130名等政策对于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二是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按照《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2009]97号规定,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所承担的民口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重大重点项目等,可以聘用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工作。三是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等政策支持。2010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从2009年开始扩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进一步享受国家在“资助”“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1.3 提供政策,建立专业学位毕业就业服务体系
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也是顺利促进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保障。2010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2010]3号,要求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知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例如有为专业学位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就业与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等各项公共服务。此外,还定期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如《关于2012年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的通知》等政策提供了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2.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实践中存在问题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造成专业学位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学位就业政策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提升社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三年来,专业型硕士生逐年递增,专业学位就业难度也不断加大,从目前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政策在实际执行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小陈是某大学的法律硕士,已通过某法律事务所面试,因为诚信说明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立刻遭到招聘单位否决录用。其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但是由于相关的保障政策的不健全,导致现实就业过程中还是存着歧视。
2.2 专业学位就业政策的可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
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和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都不一样,它是以新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高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的,所以,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不同。但是教学厅[2010]3号政策文件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然而,专业学位是它更强调实践能力、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翻译硕士就是培养翻译方面的应用人才,强调应用能力,毕业后可从事口译和笔译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则主要培养临床诊断能力强的人才;建筑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是建筑设计能力强的人才。现在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不能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为其提供明确性、可操作、针对性、指导性的政策指南。
2.3 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职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正规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在内容上,只是简单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召开就业指导讲座、办理就业派遣、统计就业数据等工作,缺乏职业规划、就业观指导、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另外,就业指导一般局限在应届毕业生,缺乏研究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统筹安排。
3.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若干政策建议
3.1 进一步健全就业政策体系
积极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必然选择。教育部[2010]3号提出“努力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别,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例如,法律硕士属于专业性学位,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运行中涉及法律监督与服务的各专业领域培养中高级业务和管理人才。如果在就业中遇到阻力时,可以运用政策体系为之服务,建立工作责任制;要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切实将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解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后顾之忧。
3.2 提高专业学位就业政策针对性和激励性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学位的设置是应该面向行业的,它主要以职业导向为主。因此,我们在制定促进就业政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位的特点,通过对专业学位的职业性、行业性调查研究,提高专业学位政策的针对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通过具体、针对性的政策指南,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程序。另外,可通过进一步实施激励性就业政策促进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就业,对于在工作中利用专业技能产生重大社会效益者,可进行运用激励就业政策产生持续力,同时也促进专业学位的教育产生就业示范效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政策鼓励优势,保持与社会的衔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带动专业学位的招生、培养和发展。
3.3 建立完善专业学位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职业指导是指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做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决策,也给研究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办公厅[2010]3号《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工作》提出“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建立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与国家重点行业、大型企业、行业组织等的联系,密切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工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完善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专业学位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4.结语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分化愈来愈细,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政策是行动的纲领,是促进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就业政策的优势可引领、促进专业学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个人成本 个人收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越来越成为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先决条件。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在提高个人能力、技能、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到21世纪初,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然而,随着教育费用逐年攀升、大学的逐年扩招以及就业形势的逐年严峻,接受高等教育似乎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良好的回报。由此,引发出很多思考:个人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收益是否在下降?什么原因阻碍了高等教育产出效益?本文将回答上述问题。
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计量
成本计量。我国的教育成本研究是在国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袁连生教授在《教育成本计量探讨》(2000)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成本的概念。他从财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成本的内涵,界定更加科学规范,对教育成本的内涵体系建立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不同的主体。个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的成本分为可货币化成本和不可货币化成本两部分,可货币化成本包括学费、因上学损失的薪金收入等,不可货币化成本包括投入时间、因上学放弃的机会和娱乐、学习压力等。
收益计量。教育收益分为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社会收益主要体现在减少犯罪、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科技发展等,而个人收益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属得到的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收益。个人收益又可以分为可以货币化的外部收益和不可以货币化的内部收益。外部收益是教育给教育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带来的可货币化的收益,常表现为工资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以及进而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福利的改善;而不可货币化的内部收益,包括教育给受教育者及其家属带来的精神上和社会地位上的改进等。
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前后的薪资变化分析
为了简化研究过程,本研究只关注个人的可货币化收益,并以学费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投入,毕业后的薪资涨幅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产出。本文主要关注外部收益。
数据来源。2009年初,中华英才网联合国内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太和顾问制作了《六大行业应届生平均起点薪酬调查报告》,该报告根据500家企业为新员工提供的入职薪酬编制而成。本文选取整车制造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房地产行业、高科技软件行业的毕业生起点薪酬作为分析数据。
研究过程。据调查,现在大学普通专业本科的学费比十年前涨了六、七倍,每学年通常为5000元左右,一些如艺术类的特殊专业,每年的学费则普遍在1万元以上。2007年,全国17所高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经过几年的摸索调整,研究生收费模式也日渐清晰。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自费研究生学费自理,无国家助学金,也不享受公费医疗,通常硕士研究生的学费在每年8000~10000元之间,学制在2~3年之间。
为了简化研究过程,本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仅计算接受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高等教育的收益净现值。假设本科生的学费为5000元/年;硕士研究生的学费为8000元/年,学制为3年,即接受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学费成本为24000元。年收入增加值=(高一级学历毕业生的起点月薪―低一级学历毕业生的起点月薪)×12,投资回收期=(学费成本+接受教育期间损失的薪金收入)/年收入增加值。
结果分析。从分析数据来看(此处省略薪酬报告以及分析过程),专升本以及攻读硕士学位带来的收益并不高。以薪资增加值来看,本科生比专科生的年薪仅高8513元,而本科教育的平均学费就已经达到5000元/年;硕士毕业生比本科生的年薪高15171元,但是攻读硕士学位的学费高达8000元/年。从投资回收期来看,专科毕业生选择专升本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平均需要7.53年才能收回专升本两年学习期间的投资(包括学费和损失的薪金收入,因为即使不接受教育也会产生生活费用,故此处投入产出不包括生活费用);而一名本科毕业生如果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平均需要5.61年方可收回投资。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情况对于不同行业的就业者来说不尽相同。在专升本阶段,整车制造行业带来的教育回报相对较高,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年收入差额超过万元:而在房地产行业,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起薪点差异并不是太大。而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在房地产行业就业的毕业生起点薪资变化依然是最小的,投资回收期是最长的,3年的学费和薪资损失需要在毕业后6.62年回收。与本科生相比、沟通能力强、热情、富有激情、能吃苦的专科生更收企业青睐,尤其是销售部门的岗位,大专生甚至比本科生更适合。房地产行业代表了这样一些行业,虽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但做出录用决定时更主要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由求职动机、性格、价值观、综合素质等方面决定)。这样,只要岗位层次相同,即使学历不一样,收入却可能没有什么差距。随着企业薪酬制度不断完善,“高学历未必高收入”的现象会更加明显。另外,学历的分量会因职位类别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市场营销、行政、公共关系等实践性强的岗位,一个人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对工作业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历对这些岗位薪资收入的影响就相应减小。
总之,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带来的经济回报降低了;第二,高等教育的成本在不断提升;第三,高等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益在各行业、各职位类别是不尽相同的。
个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收益下降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体制层面。一、高校扩招幅度过大。如果说扩招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严进宽出”,那招生和毕业人数同比扩张意味着现在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宽进宽出”的模式。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张,影响了大学新生的生源质量,学生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努力成本降低,却面对毕业后就业机会减少的困难。同时,与扩招的速度相比,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缓慢。二、学费制度改革。自199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普遍实行成本补偿制度以来,学费收入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0.5%增加到1998年的13.4%,又增加到2002年的27%。学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学生的资助相对滞后,使得居民的支付能力受到挑战。过去十年,中国大学生的人数增加了5倍。在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中,学生的学费增加了18倍,而政府部分的投入只增长了3.5倍。三、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首先,实用型人才供给低于市场需求。发达国家大多是借助于高职高专层次的短期高等教育大发展来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该类人才的大量需求的。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教育在高教层次结构中的比例总体偏低。其次,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从整体上看,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不适应社会需求,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企业对各类人才需求变化的速度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调整的2~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市场供需的时间差。供给与需求错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高等教育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教学内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未能在教材中得到充分、及时的体现,导致了教育质量与市场需求相比存在差距。就教学内容来看,仍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主宰,教学内容具有超稳定性和单一性的显著特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多数仍停留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和动口不动手的阶段上,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成功的互动式教学实践不多。
关键词:研究生扩招;教育质量;信息不对称;失业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简介:
丁飞(1980―),女,汉族,甘肃省临泽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
一、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就业的现状
(一)毕业生的供需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毕业研究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就业。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生全国平均供需比约为:2000年1:4;2001年1:2.5;2002年1:2.6;2003年第二季度1:1.4;2004年第二季度仅为1.5:1,即一个职位平均有1.5个人竞争。
(二)研究生的流向失衡和集中化
从研究生的报考中就可以看出:报考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考生较多,集中了大部分的考生,而中西部欠发达或经济环境不理想的地区则无人问津。毕业后多数都想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地区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2001年毕业研究生在北京、上海、广东就业者占42.47%,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研究生明显较少。这就使得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难度也比其他地区更大。
毕业研究生的单位流向集中化趋势。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向主要集中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需要高学历层次的金融单位等。目前,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处于裁员缩编的转型期,政府公务员必须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审查才能通过,这样就更增加了就业难度。
(三)硕士研究生就业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
现在研究生就业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关注工作体验: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乐趣;是否有发展的潜力。
(四)期望、理想薪水过高
以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为例,在对毕业后期望月薪的调查中:有6.2%的同学选择1000~2000元;4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41.8%的同学选择3000~5000元;10.2%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在现实中,研究生的期望值和用人单位给予的报酬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实际与期望的薪水不符时,研究生就会放弃这次就业机会,久而久之就会没法就业。
(五)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为明显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女研究生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由1999年的在校女研究生占总数的32.2%提升到2003年的39.91%,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研究生就业难,特别是女研究生就更难。由于女生毕业后就面临着结婚生子,这样许多单位为核算自己的人力成本自然会降低对女性的录用,就使得女研究生就业的难度加大。
二、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原因
(一)从研究生自身上看
1.“被动考研”现象
通过近几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带来了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同时加大了就业难度。为了推迟就业,考研成为众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动机。《北京晚报》与搜狐教育频道的调查显示,由于毕业生过多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是考研的最大动力。调查中,60%的人明确表示考研是为了提高择业竞争力,有21%的人考研的原因是“择业压力大,先考研再说”,只有16%的人会因为“对专业有兴趣”而考研。
2.自身素质不高
一些研究生学习兴趣不大、自觉性差,加上没有太多的硬性考核,使得好多人没有学习目标。特别是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没有掌握学科特点,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业止步不前。有些研究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只是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得太少。用人单位则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自身素质低的人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3.自身定位不准
许多的研究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了解自我,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在哪里,对自己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在制定目标、就业规划时,定位不准,把自己的“身价”定得过高,使得自己在工作的选择上,由于标准过高而错过就业机会。
(二)从用人单位上看
1.企业用人观念逐渐理性化
成本已经成为现在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重要考虑部分。论应用型,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就不用研究生,这样就可以节约工资成本;论学术研究型,从理论上讲,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强于硕士生。并且现在单位已经不完全看重学历文凭,用人单位日趋实际和理性,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强素质高的研究生会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能力弱、素质低的研究生竞争乏力。
2.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
文凭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类的市场信号。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筛选信号是因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信息对称而言的。所谓信息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拥有或者获得均等的信息;而信息不对称,则指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拥有某些信息而另外一方没有拥有该信息,即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在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研究生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而雇主则处于信息的劣势,掌握的信息高度不完整。通常,雇主虽然对劳动力市场上应聘者的生产能力的统计分布有充分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应聘对象的劳动生产能力却缺乏了解。雇主能够观察到的是他们认为与生产能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某些特征,比如年龄、经验、教育程度以及其他个人特征等。在这些特征中,教育程度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因而它在劳动力筛选中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作用。
(三)从学校看,研究生扩招后的教育质量
1.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逐年增加
近几年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逐年增加,重点院校构建综合性研究大学的远景规划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趋近于1:1,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样,也开始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2.报考学校和专业过于集中
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120多万考生报考全国800多家研究生招生机构,前63所学校就集中了51.3%的考生。2007年,从报名人数第一的北京大学到第65名的首都经贸大学,也集中了53.4%的考生。从专业来讲,我国总共有12大学科门类,近400个研究生招生专业。2005年报考人数最多的是法律硕士,前44个热门专业集中了近一半的考生。2006年,前10个热门专业集中了当年近20%的考生。过度的集中使一些考生高分被淘汰出局。而有些学校生源不足,在本校生源无法满足招生计划的情况下,跨专业、跨学校调剂录取,同时高校多以招收报考本校考生为主,那些成绩优于报考本校考生的调剂考生,受到招收名额的限制,最终不能被录取,致使生源平均质量有所下降。
3.研究生的教学模式
现在虽然实行了“导师制”,可是随着连年的扩招使得各校的研究生导师紧缺,由从前的一位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发展为现在的一位导师指导20~30名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几乎成了“放羊式教育”,很多研究生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据了解,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对导师所指导研究生的数量进行了限额,但是推广的力度不够。
三、解决研究生就业的办法
(一)多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引导,并建立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中西部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并要设法留住人才,从而改善就业流向区域的失衡。
(二)采取措施缓解本科生的就业压力,来改善“被动考研”现象。
(三)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客观的、合理的自我定位。
(四)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变生育时期给用人单位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给女研究生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五)加强研究生学业教育,并灌输关注相关专业学习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六)改变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大量的限制导师所指导学生的名额。
参考文献:
[1]孙百才,赵宏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就业:文凭筛选视角[J].高教探索,2007,(3)23~25.
[2]张国宁.研究生就业趋势调查[J].中国研究生,POSTGRADUATES.44~45.
[3]钱舟扬.“考研热”产生的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74.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压力 原因 对策 导师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40-02
2012年5月,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被诊出患有急性精神障碍,就医时不辞而别。失踪三日后被发现浮尸河中,警方排除他杀嫌疑,判断是跳河自杀身亡。家属称其精神变化导致轻生的原因“可能是学业压力大”,同学也证实,时常听到严俊说论文有难度,怕无法顺利完成。对于严俊的死,家属分析,可能缘于毕业前产生的一系列压力。因心理问题导致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事情时有报道。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促使我们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询其压力产生的原因,以便寻找解决的对策,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重演,让研究生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1 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思想和心态是表现为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研究生正处于学业、求职、恋爱、婚姻等人生的关键阶段,与本科生相比,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术和就业上的压力,更要承受日益增加的来自经济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因此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出现的研究生自杀事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已经成为影响到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 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客观原因
教育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同步提高。自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高校招生规模迅速增大,即过快升级可能导致高校教师的质量呈下降态势,而招生人数增幅过大,可能导致学生的素质下降,师资队伍建设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高等教育总体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2.2 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
2.2.1 经济压力
随着研究生收费制的实施,很多研究生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而现在很多学校研究生的学费达到了上万,这对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而且有些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已经办理了助学贷款,所以在他们读研期间,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虽然高校提供研究生补助,但是这些补助是难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部分研究生为了减轻经济负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兼职。
2.2.2 学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学校也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力度。为此,培养单位在学业和科研方面对研究生毕业提出了更高的限制条件。每个硕士生导师带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导师总体能力不足以应对扩招的局面,就出现的放羊的现象,导师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只能依靠师兄带师弟的模式或者自己去摸索,很多研究生出现了焦虑的心情。
2.2.3 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有精英教育转为大宗教育。研究生已不再是“黄金女儿不愁嫁”。如今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是,找个工作不难,但是找个理想的工作不容易,很多研究生不得不“低就”。研究生读研、读博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们读研的动机都决定了他们对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报了很大的期望,而现实却给了他们研究生的心理落差,很多人开始失眠、焦虑。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2.4 情感压力
现在的研究生由于学业、科研压力大,生活圈子较小,而研究生阶段都是小班教学,能接触到的人很有限,特别是女研究生,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专科生是小龙女,女本科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些位于社会金字塔结构中的中上层的被人们视为精英群体的女硕士研究生,却成为了婚恋塔下的困难户。
2.3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次要原因
当前,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心理健康纳入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本科生开设,而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的老师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3.1 研究生要加强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要不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加强自我教育,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努力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困难时多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一方面,研究生刚入学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建档,掌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或治疗的针对性;其二,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并特别注意做好新生入学适应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做好咨询和指导,避免产生心理障碍。
3.3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导师参与是研究生心理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目前导师在研究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生在学期间,远离父母,联系紧密、接触最频繁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导师成了他们最得以亲近、依赖和敬仰的人。因而,导师在研究生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培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导师自觉地将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带教职责中,拓宽导师对研究生关心、指导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湖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简要报告[C].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论文选编(二),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