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环境;教学效果

1 创设诵读环境,培养学生兴趣

古诗文诵读教学最突出的一点,是通过诵读来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所阐述的理。因为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在吟诵品味之中,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惊叹折服,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强烈兴趣,体会到古诗词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正因为古诗文教学要通过诵读来传达作品的精神,而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等因诵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理解,而且许多作品本身存在理解的多义性,这些都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创造性地诵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经常通过“朗诵”“吟咏”“歌唱”“配画”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总之,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体现了“环境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2 发挥教师主导,促进理解

叶圣陶先生指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情趣,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增出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学生在计算机提供的情境中感知、感悟古诗,然而由于古今异义及古诗的特点,总难免还会存在疑难。建构主义也强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那精要之点还是需要教师去精心点拨的。

我们教师在熟悉教材、钻透古诗、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意精心设计思考题与讨论题,使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总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跳起来摘到苹果”。

3 明确任务情境,迁移扩展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帮助意义建构。要完成意义建构,需要确立好教学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以解决知识迁移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好学生环境的核心——任务情境。

我们在实验中,首先确立了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的基础上感知、感悟古诗文句的优美、意境的深远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总的教学目标。在学生操作电脑自主学习中,我们还设计了读通古诗、读懂古诗、品味古诗、巩固检测、迁移扩展几个学习环节,以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意义建构。

4 灵活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加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检验、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古诗的网络教室里,采取了小组协作、人机交流、分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相结合,既给了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又提供给学生间协作讨论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5 运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自主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教学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领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如何运用多媒体加强古诗教学提点见解。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它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要使学生领会古诗的意思,关键是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理解、想象。为教好古诗,教师可以运用播放录音、投影幻灯的手段,化枯燥为情趣,化深奥为浅显,通过形象、生动的讲授,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使之易懂和易理解。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词】 环境教育的素材 渗透环境教育 拓宽环境教育空间 对话

一、挖掘本学科环境教育的素材

由于语文科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显性和隐性的,显性的比较容易找,隐性的则需要教师认真的分析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

九年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一册共有二十七篇课文、八单元,其中第一、二、五单元中编入了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课文,共九篇课文,占全册课文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些课文中环境教育显性教材的有《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鹿和狼的故事》《宇宙生命之谜》其它五篇均为隐性的。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天堂》、《第一场雪》、《索溪峪的‘野’》这几篇描写美丽景色的课文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知识结合点,着重培养学生热爱优美的环境,是他们在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懂得这么美好的环境要靠人们的爱护和创造。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渗透环境教育

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我们要根据各课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教育,有许多环境的公害能够铲除,失去的美有些可以寻回,但如果毫无节制的破坏地球资源,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我们人类将无家可归,因为除了地球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居住的地方。

可见,人类的家园是靠我们去精心的呵护与创造的。如果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留给子孙的将是“石头林”,为了给子孙留下碧水蓝天,一方净土,让我们都来保护环境吧!此时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心灵深处埋藏下热爱环境保护地球的种子。

三、注重横向联系,拓宽环境教育空间

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与周围环境相接触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官认识自然界中的事物,从而尽早唤醒他们的环境意识。因此,要把课内的教育向课外延伸。作文指导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要特别重视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指导写一处景物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使学生在习作时学习到考察某地地理环境的方法。要求:在图上准确填上途经的各种建筑物名、甬路名,找出水源的位置与走向,讨论建筑物的风格、年代、建筑材料,然后再让学生有条理的有重点地写下来,突出某一景物的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环境,懂得校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写作训练的好办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好途径。

小学的环境教育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因人施教。应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逐步渗透。一个有觉悟的、成熟的公民是逐步形成的,决不可企望十几岁的孩子一下成为环境专家。几年来,由于我校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构建了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提高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懂得了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而,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环境。夏季,校园里百花盛开,却看不到一枝花被折,在操场上看不到杂物、纸屑。

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小学中高年级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因为这是一次让学生与先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教材所叙述的内容中初步领会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者们的聪明智慧,虽然学生的领会深浅不一,但都能注入个人成熟或不成熟的见解,包括困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包括:⑴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⑵受到情感熏陶;⑶获得思想启迪;⑷享受审美情趣;⑸体验作者的生活。

四、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学生与学生心灵的交会。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缺泛沟通合作,学生表现在对话上仅仅是个体的片言碎语,一种形势上的热热闹闹,学生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

五、知识碰撞,实现学生与知识信息对话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字: 多媒体 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新的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感以及怎么实施。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结合语文这个载体,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使学生在教师鲜明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下,体会到高尚的道德情感对每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以及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培养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

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情动而辞发,情动而理明。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智慧”,更在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育德导行”,即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美的情感、美的心灵、美的思想、美的行为,提高素质,完善人格。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的贡献

.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比例为视觉8 3%,听觉1 1%,触觉1%……根据这个规律,教学中运用投影、录像、录音、实物等多种多媒体素材,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观察事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多媒体手段真正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变远为近、变无为有的作用。以适当的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多媒体在现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此来创设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音乐和画面往往比语言文字更为形象,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可以让情感得到最直接的调动。如学习《咏华山》这篇课文,运用多媒体的图片元素展示华山的“高”和“险”山路的“陡”“窄”再配之以各种适合登山之用的音乐,给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配乐朗诵更能营造气氛、唤起感情、引导想象。

三、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结合的不足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缺点,如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阻断师生间直接情感接触等。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感情、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按照一定原则以实现二者更好的整合才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提升教学质量。

原则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然而,现在有些讲究形式的课堂、多媒体课件却成了主体,课文的内容多用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学生眼睛盯着屏幕,思维跟着教师的操作而变化,学生的语文课本放在桌子上成为摆设。教室光线昏暗,学生看不清课文,也无法记课堂笔记,学生没有也不可能有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时间和机会。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分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次,明确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在语言锤炼上多下工夫,通过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情感,更多关注学生思维与情绪的变化。简要地说,教师语言应该做到“言中有情、言中有趣”。

原则二:直接交流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直接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给学生的激励,远比教师口头的表扬要强得多,这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隔断了师生间直接的情感接触,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眼睛盯着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脑子里思考着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这样严重阻隔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为此教师在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也应注意和学生的直接情感沟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活”的老师和“活”的课堂和“活”教育。

原则三:现实性原则

在语文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情感教学时,选择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要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二是典型的、时效的材料。很多教师只关注多媒体课件的美观性与趣味性而忽视课件的真实与实用性,使呈现的内容不仅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故教师在选用多媒体课件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多媒体元素,能更好的调动学生情感和情绪,必要时自己参与课件的制作,使之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口语表达

G623.2

当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新鲜的体验。信息化环境中,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也逐渐引入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口语表达中的人文精神、信息资源、逻辑思维等形象的展示出来。本文结合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对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进行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大量的交流活动,只有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形成独特思路的能力等。不少小学生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形成相对内向的性格特点,对周边的事物失去热情,口语表达能力逐渐下降,对人生的成长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激发他们对口语表达的热情。

例如在成语故事会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抓住儿童爱说故事的心理,首先让他们提前准备几个有趣的成语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如胸有成竹,通过多媒体展示文与可画竹子场景的图片,然后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请感兴趣的同学上台为其他同学讲述这个故事。小学生的思维逻辑神奇的地方在于他可以创造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上台的同学是这样描述故事的:从前有个叫文与可的画家,他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先体验事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再进行创作,因此他在画竹子的时候,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了很多品种的竹子,并在生活中仔细照顾他们、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和动态。后来他创作的时候,已经在心中形成竹子的模样,他画的竹子是最生动、最形象的。我们应该学习故事中的文与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做充分的准备,就像今天的成语故事会的开展,我昨晚准备了很长时间,所以我现在胸有成竹的讲述了这个故事。等这位同学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其他同学主动为他鼓掌加油,他已经学会用亲身经历去感染其他人,学会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语言组织能力上有所提高,这是语文教学中最成功的地方,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自信。

二、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师生多向交流互动

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不仅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方便师生之间进行多向的交流互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如电子邮件、学习论坛、QQ、微信等,在虚拟的学习空间里面,小学生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羞涩,展开轻松愉悦的交流,在虚拟的交流环境中,学生可以为自己定义不同的角色和人物性格。

例如在《动物王国的故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动物种类将他们进行分组,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网名或者代号改成动物的名字,这样不仅体现交流环境的有趣性,还有利于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交流组里面,大家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述,可以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还有这种动物对人类和大自然有什么用处,我们应该怎样和这些动物相处。教师在交流群起着引导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交流活动,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敢于表达和提问的勇气,从而提高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

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文字发音更加准确的音频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达到发音正确、表达清晰以及语音柔美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口语表达测试,让学生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信息技术纠正学生发音不标准的地方,丰富学生口语表达的实践经验,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注重声、形、情、态的配合,声就是声音,是表达最基础的东西;形是口语表达训练时候的站立姿势,要抬头挺胸、堂堂正正;情是口语表达的感情,是体现语言魅力的重要环节;态是神态,是说话时的状态,是面部表情最直接的展示,是口语表达中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关键。

例如在学做主持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认识作为主持人工作的基本内容,观察他们主持节目时候的神情、动作、语言、感情以及表达方法。主持人的口才训练是非常认真的一项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在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主持人这个角色的理解,并通过动作、语言、感情等方面的训练,让他们体会主持人的工作方式。主持人的站姿一定要表现优雅的一面,主持节目的时候要带有丰富的感情,在语言表达上更要深入人心。然后教师可以模拟节目现场,请一些同学对主持人这个角色进行尝试,如播报天气预报、学校新闻、娱乐活动、学习实践比赛等,并参与到最佳小主持人的u选活动中,评委是由学生自行组成。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拓宽他们的视野,掌握更多语言表达的技巧。

小结:

在信息化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开展多样化的交流活动,通过形式多样性的口语表达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社会培养能言善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德洪.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02:214.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22-01

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教育也开始走进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品读美文时寓入环境教育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之类的散文。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落实到行动中去发现、保护美的事物,创造美的事物。因此,可以通过品读美的语言文字,把环境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学生心中。

如教学《林海》,文中写道:“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教读这一段时,笔者则以抒情的语言导读:“多么美的语言,老舍笔下的兴安岭已经纯粹是一位灵秀的姑娘,一位穿着绿袖红鞋随风轻舞的少女,让我们跟着她走进兴安岭的怀抱,去闻一闻花香,去采撷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吧!”学生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和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笔者因势利导:“徜徉于这么美的环境中,你想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想把她捧在手中,放在心中;也有的说,希望兴安岭永远美丽。在这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能达到“自能通解”,“自求得之”的境地,环境教育也已经深入学生心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描写风景环境的散文,通过多种品读的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环境教育的渗透就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在视听情境中孕育环境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努力创设一种优美的、清晰的视听情境,使学生乐意接受。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产生相应的情感。

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运用录像手段,在荧屏上展现了大榕树的美姿和鸟儿欢叫的热闹情景,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且和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一颗大榕树就能成为鸟的天堂呢?”学生回到课文中的阅读才知道:那里的农民不允许人们去捉鸟。笔者还通过相关资料告诉学生当地人通过保护大榕树和保护鸟而取得了经济效益。学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在辨析讨论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有关现象及问题的辨析讨论,也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能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和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明辨是非,进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如在教学完《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已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界的生物链如果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如果课文就此结束,学生受到的情感教育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理性地加强环境保护。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生物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了蛇是老鼠的天敌,可是社会上乱捕捉蛇的现象也不是个别,有的人故意捕捉蛇来卖、来吃,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通过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各自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蛇与人类生活、人类环境的关系,明确保护蛇的重要性。在教学《朱鹗飞回来了》和《金色的脚印》时,笔者也设计了类似的问题:动物也有性情,他们也有生死相依之情,也有亲子之爱,那怎么样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成为朋友呢?学生在辨析讨论中逐渐明晰:给动物生存的空间,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四、在小练笔中融入环境教育

小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延伸,即从具体的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联系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一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诸如不许践踏草坪、不许伤害生物、要节约用水、要爱护树木等多种保护环境的读写训练。这种方式的环保教育与以上几种方式相比,更容易对学生的行为和环境道德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地球母亲的诉说”的练笔训练。通过这样听说读写的结合方式,让环境教育渗透并扎实推进。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体验型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笔者认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高效课堂的境界,语文老师关键要着眼于“未知――好奇――兴趣――探究――求知”的学生学习心理轨迹,坚持以革新教学模式、方法为切入口,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及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体验为主要因子,按需施教,将教学目标、要点寓于“体验型、多元化”教学模式中,使学生在新型(参与、沟通、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中切身体验到兴趣自主、融入自我所产生的乐趣、激情,进而自然升华其思想和能力。

一、“体验型、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的要素概论

何为“体验型、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它有如下几个要素和特点:

一是教学内涵的多元化、包容性。即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工具、考核体系等方面讲求多元化;还要求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类、分层级进行因材施教,让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切实体验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激励”。

二是教学方式的体验型、多样性。从学生参与、体验的方式来看,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表现为阅读、视听、感悟、写作、续编、表演、演讲、讨论、辩论等。从另一角度上分类,其表现形式可为情境式教育、背景式教育、拓展式教育、体验式教育、互动式教育、视听式教育等许多教学形式。

二、“体验型、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语文老师需不断强化自我感悟,并做细、做好备课工作,且在运用各种模式时,既做到因材施教,又做到融会贯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研究了八种有效的信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并注重于具体运用。

(一)注重营造好奇、兴趣、自主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背景式”教学――此模式突出“引导”功能。开课之时,把背景资料、问题争议、疑点悬念等作为“噱头”、“引子”、“关子”,学生往往会因此迅速集中注意力,他们的思维也会随之迁移到老师的下一句话或稍后讲解。如为了教学好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我在开讲这组课文之前,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利用网络资源,下载苏联儿童与德国兵战斗的故事,下载在中国的中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并与学生一起观看,不时提提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因现在的学生处在和平的年代对战争年代的背景了解不多,我们就要利用网络资源为载体,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通过这样的课外学习,学生能领悟到:战争会让无数人失去生命,现代战争同样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灾难;通过这样的课外学习,学生能心愿的闸门说出自己的呼吁:“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战争中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们要和平的环境,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而读书!”这样学习这一组课文就很轻松了,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因此,老师在备课时结合课题需要,搜集、筛选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故事等等,做好背景铺垫,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式”教学――此模式突出“启发”功能。有时可讲到一定的地方不往下讲,引导学生对以后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我让学生先看课件后感知故事主人公雨来的品质,再默读课文,在学习小组把课文中的六个小故事分解,每人讲一复述一个小故事,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六个小故事的小标题,再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小标题,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讲雨来的感人故事,这样拓展延伸,就更能拓宽学生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如讲述“曹冲称象”,当讲到该怎样称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的重量时停住,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称象”,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又如讲完科学幻想故事后,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长大以后对发明创造的理想,让学生大胆地想象。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边听,边动脑筋,发展了想象力。

(二)注重培育参与、合作、探究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1、“体验式”教学(或称“参与式”、“场景式”教学)――此模式突出“参与”、“合作”功能。老师可以供给学生必要的道具,让学生进行“演戏”――亲自扮演故事人物,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体验和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夜莺的歌声》,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借助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诱敌―-传信---摆脱”为主线, 让学生扮演德国军官、“小夜莺”、游击队员,让学生展示出各自扮演角色的语言、内心、行动和神情。让学生去表现敌人的愚蠢、凶恶;让学生去展示“小夜莺”的沉着、机智和勇敢。这样让学生主动“体验”、“参与”和“合作”可以加深对课文、故事内容的理解,促使其想象力不断发展。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现实社会活动的“看医生”、“当警察”、“扮老师”等,或者续编小故事,有时还可以拿着图与学生一起看图说话。这些生动活泼的体验式游戏可以让学生改变社会身份,模仿、预习未来的社会角色,还能丰富他的语言词汇,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使他从中获得快乐,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起自信、自立。

2、“展示式”教学(或称“体会式”教学)――此模式突出“探究”、“感悟”功能。首先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辅助下进行自主预习、自我感悟,然后,在老师提供的平台上,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认知成果、感悟体会,并接受师生们的询问、质疑、赞许等。如赣州市组织部为我拍摄专题片时,我上了一节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展示课,先由我的梦想引出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激情飞扬、放飞梦想。一个孩子说:“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好老师!因为赖老师教了我们两年的语文课,我觉得赖老师认真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耐心细致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我感到很快乐,很幸福!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希望,一定要实现我的梦想―当一名像赖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另一孩子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师!设计出未来的电脑住宅、电脑火车、电脑航母、宇宙飞船、宇宙地震探测仪、宇宙接待站,让人类幸福美好!”这种“体会式”和“展示式”教学模式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力及想象力;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易提升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引起学习共鸣。

(三)注重追求关联、拓展、实用效果,有效催生学生的想象力。

1、“关联式”教学(或称“迁移式”、“拓展式”教学)――此模式突出“拓展”功能。基于语文与英语、品德、自然与数学等不同学科之间,在渊源、语法、逻辑、应用等不同角度、层面都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学习迁移”之规律不可忽视,运用得好则可获事半功倍之效。关联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阅历,可以启发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寻找联结点,通过对关联信息、拓展知识的比较分析,可以悟出它们的共性、规律及差异。譬如,字词认识、语义理解及写作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人们日常学习、交流的必备能力。若单靠老师的“说教”、“填鸭”式教学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免过于枯燥、抽象。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课的三首古诗词,借助网络资源在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和诗意后,我就引导学生根据《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诗意画三幅画,描绘出诗中的景物,表达好诗人的思想感情。若老师将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引入语文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又刺激了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分析、发散思维触角,陶冶情操,培养美感。

2、“生活式”教学――此模式突出“自主”、“参与”功能。笔者注重确立“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实用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有些标语或广告牌的宣传词、宣传语,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在新课程理念下和信息化的环境下,我们要让“体验型、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注入鲜活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最佳落实与体现。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一、字词入手巧妙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而字是最小最单一的教学,然而它就像乐谱中的七个音符一样,会谱写出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篇章。字组成词、词连成句、句构成段、段串成篇,可谓奇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巧妙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则更生动,更直观,成效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如学生在学习生字“惯”时,除了让他们掌握“惯”字的读音、字形,引导其理解字义外,还要启发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组词和说话训练。在教学中,许多同学把“惯”字组词“习惯”,并用这个词说了好几个句子。有的同学说:“我们从小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有的同学说:“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针对这些句子,教师可及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这些句子都说得很好,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环境、不随地吐痰,既文明又卫生,减少疾病,健康成长,这都是保护环境的表现,老师相信同学们说到也能做到。这样,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字词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应学的知识,还在识字教学中促进他们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二、阅读课文自然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巴金先生通过细致地描写将一株适合鸟儿生活的茂盛的大榕树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在文中很自然地插入了一句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回味文中优美的文字,领略大自然美好情趣的同时,不可忽略这句话,而应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孩子们留心这句话。教师可让学生嗣绕“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榕树庞大,可供鸟儿居住造巢。”有的同学说:“位置好,在河中央。远离人群。”有的同学说:“河给鸟提供食物和水。”有的同学说:“树叶茂密能为鸟儿遮风挡雨。”有的同学说:“人们保护鸟,不伤害鸟儿。”由此,孩子们明白了这美好的自然景象的存在得益于当地人朴实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正是这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才使人们拥有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资格和条件。这样,孩子们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与美好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表情朗读正确渗透

朗读训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能与文章产生共鸣,并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之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天堂》、《美丽的小兴安岭》、《七月的天山》等这类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还要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学生通过人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读出生动优美的画面,感悟和领略不同景象美的意境,以唤起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大自然,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

四、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之中,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每当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一个公园,或参加一次活动后,常常要求学生把活动记录下来,作为练笔,以提高作文水平。而练笔的角度,又往往与他们是否有意地观察某些事物有关。因此,在活动前,如果教师能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放在环境保护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暑假前向学生布置任务: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这样,通过有目的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内容的一个范例。

五、实践活动有效渗透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环境教育;渗透融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而加强环境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教育来说,由于具有很强的基础上,因而加强环境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这就需要在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环境教育的渗透和融合,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发,积极探索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渗透融合的有效模式,着力提升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能力是当前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加强对小学生的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进而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因而必须重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模式创新,在“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环境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想将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到语文教育当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

二、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措施

环境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如何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的渗透环境教育,一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使环境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改进语文教育理念。理念至关重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其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一定要将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教育渗透、融合模式的探索,进而才能更好地促进环境教育取得成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环境教育上升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把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深度整合,只要与环境有关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拓展和渗透。比如在对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教育,说明环境与人的关系,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人的发展等等。二是加强环境文化教育。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都必须以文化为载体,要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大力推动小学生环境文化的教育。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对环境理念、环境道德、环境规范等进行渗透,让小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将环境保护在小学生内兴起,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教师还要重视“绿色课堂”建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小学生保护环境。还要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在讲解有一些消费内容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绿色消费。三是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将小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环境教育的“渗透性”,还必须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最从重要的就是要做“两个结合”:一方面,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环境好的地方以及环境遭受破坏的地方去实践,并且让学小学去感悟,要求小学生写一些与环境有关的小作文或者日记等等;另一方面,要将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又要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观察环境、保护环境,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知行合一”。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机制的改进和创新,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特别是要在改进语文教育理念、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使环境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步渗透到小学生的内心当中,使小学生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小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这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都具有重要价值,各级各类小学以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芳珍.对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2]陈继红.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改革

新课改环境下的“创新教学”定义是指在整个人类活动中,人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现到再创造的行为被赋予了新的代名词,并根据这些代名词作为教学基础和动力以此来开展创新型教学活动,创新教学主要以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人整体发展为最终目的。单方面针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讲,语文科目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是人类最早接触有关文化、文字、文学的课程,也是人类思维习惯养成的必经途径。

一、创新教学与素质教学的联系

当前,面对新一轮的素质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摒弃了老旧的教学思想,更改了死板的教学方式,开拓创新,把课堂与实践、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的改革落实在每一点上。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创新教学是建立在素质教学的基础上的革新模式,它能给教学增添不少的新色彩,让新的教学模式注入进来。这些创新教学正好应于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创新教学,作为教师就理应确立创新改革意识,以素质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自身的发现与练就,把创新教学的新鲜活力正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去。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发展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开展创新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将担当重任,必须练就较强的业务本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探讨的精神和勇于尝试的心理,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引导课堂创新教学活动的发展。开拓创新教学课堂的活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每一位学生最重要的引导者,教师的身份总是在多元化且多样性的变化着,北宋哲学家李觏曾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①语文理论知识的提高,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本身拥有的特质和内涵都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只有教师成熟地驾驭了学科知识,才能在整个基础上游刃有余地开展创新探讨的新途径;②个人素质的培养,教师的威信首先是建立在自己的个人素质基础上,言行举止与道德思想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尤为突出,良好的行为和语言总是会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优秀的表率作用,树立标准的道德模范,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

第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创新观念

开拓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创新观念,同时学生也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广泛吸收,更快的收获更多的知识成果。经过教育学家的探究发现,阅读教学对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并对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也有良好的积极作用,针对小学语文学科而言,阅读教学方式无非是最适合语文教学的新手段,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培训、思维能力、道德情操都能通过阅读训练获得明显的成功,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观念的形成是相当必要的。在设计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细节,以激发学生兴趣为首要前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情境,抓住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合理自如地开展阅读程序,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示更多的有关阅读的不同点,例如:阅读书籍、生词生字、问题质疑、实践动画等有趣环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创新教学

为了与时俱进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新手段来融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氛围变得有时代感并充满动力。多媒体的普遍发展大力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多样化,广泛的应用使教学步伐变得快捷且轻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把所有知识点传授给每一位学生,教学情境的优化把本来枯燥的课堂内容一下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直观动向,教师备课的负担也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了,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受学生教师的热捧,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有条有理。

总之,开展创新教学首先应理清它的本质和原则,再依据小学语文学科别有的特征,再加上创新的快速发展与形成,还要继续不断地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吸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勇于发现总结,大胆尝试,善于应用最新的教学观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为新课改下的创新教育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罗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导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