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四大名著的作者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大名著的作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大名著的作者

第1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一、链接文本,拒绝内外剥离

功利化的阅读,功利化的教学,让四大名著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色,一些形式化的东西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注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烦。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深入文本,品读词句,自主探究,而非猎奇或者消遣。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文本出发,拒绝课内和课外的剥离,真正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在《失街亭》一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向对话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评论者对话,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提高名著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三国演义》情节入胜,很多学生喜欢看,但需要知道其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回目”的形式来概括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从“马谡拒谏失街亭……到周鲂断发赚曹休”,学生们各显神通,自创回目各具特色。例如“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劝告,魏军四面包围成功破敌”,还如“马谡三笑显张狂,孔明三哭实无奈”等。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们对情节有了准确把握的同时,也对人物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深化拓展环节,我们就“马谡三笑、孔明三哭、蜀兵三败”等做了精彩的点评。学生说:他从马谡三笑中读到了马谡的狂妄自大、轻敌自负,这为后边的失街亭埋下了伏笔。有的学生说:他从孔明三哭中读到了诸葛亮的多情和决绝,诸葛亮也有识人不佳的时候,人无完人。层层铺垫,步步为营,整个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四大名著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解读文本,在有必要时才会适当的引用课外的补充材料,不能直接跳过课本,而直接就将现成的、大维度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样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无济于事的。

二、结合影视,升华全新感受

四大名著作为经典作品,反映的社会环境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而在作品语言上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加之篇幅过长,很多学生很难坚持都下来。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不读书,不阅读名著,实际上,我们也要从社会实际出发,改变名著教学的方式,结合影视作品,升华全新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基本情节等又一个全面的把握,让教学做到与时俱进。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对《红楼梦》仰慕已久,但真正能坚持读下来的则寥寥无几。就连课文中节选的部分,他们也会选择跳读。经过了解,他们对文中繁杂的服饰描写,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非常头疼,一时间很难掌握。如果我还是选择按部就班的教学,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或弄清人物关系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效果也不理想。于是,在课下布置好预习问题的同时,我也在资源平台上了1987版和2010版《红楼梦》的剪辑视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经典,用声情并茂的表演来吸引学生,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受。等到课上讨论时,根据预习学案,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不同于过去的无话可说,不同于照搬参考书上的意见,这次,学生们有了自己的主见,还对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进行了点评,效果超出预想。

合理运用影视作品,让学生倍感亲切,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授课效率也会更高。

三、开展活动,迸射时尚活力

随着快餐文化的影响,中学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深度大打折扣,很多人更倾向于那些轻松、幽默、娱乐的题材,更乐于通过新媒体观看各种娱乐视频。他们当中很多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形式上的功利化阅读”,并没有真正理解到四大名著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韵味。为此,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做起,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周、人物名称竞猜、经典片段表演、相关讲座等活动,让四大名著迸射时尚活力,体现名著阅读教学的开放性、多样性原则。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之后,我要求大家在读书周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精读《水浒》,并搜集有关《水浒》的相关知识。随后,我们进行了《水浒传》知识大竞赛,我精心布置了几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谜语精彩“斗转星移”(时迁)、“左右开弓”(张横)、“单刀赴会”(关胜)、“古往今来”(史进)等,妙趣横生,很受欢迎。通过这一环节,很多同学都能熟记一百零八将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我还精剪了百家讲坛上的品读《水浒传》视频给大家播放,名家新颖、独特的视角带给大家别样的领悟,让大家感受到名著的独特魅力。

第2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阅读心得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阅读心得1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一本名著,但是大多数人在看《三国演义》时候,总会被那兵戎相见、刀光剑影的场面所吸引,可《三国演义》当中还有一大看点那就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微妙的描写。比如,曹操,有人评价他是_诈的小人,而我认为,用乱世_雄来称呼他是最恰当不过得了,因为曹操虽说在做人方面毫无可取之处,而且让人感觉很不厚道,不憨实,十分地_诈,但此人求贤若渴、爱惜人才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在看了多遍《三国演义》之后,我还真找到了一个让我仰慕、敬佩,觉得几乎十全十美的人——赵云。他不仅是三国中吕布死后武艺最为高强之人,而且其义薄云天也能比关羽差不了多少,并且他比其它的三国名将还多了一个优点:有谋略,知轻重缓急。有一点就可以证明:在《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分,关羽、张飞相继死去,刘备决意要伐吴,为兄弟报仇。但赵云却劝说:“我们应认准我们的大敌——魏国,不应该转移目标去伐吴。刘备不听,即大败,最后还在白帝城把他那个被赵云救下的儿子托孤给了诸葛亮。尽管作者有一百个不愿,可历史就是历史,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淘尽的是前人的英雄事迹,淘不尽的是后人的英雄情结。《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英雄情结的产物。虽然结局有些悲凉,但其中的正面人物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也赶紧找来读一读吧!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阅读心得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自从我对历史有所了解后,我的朋友不知什么时候就来到了我的身旁,你想知道吗?它就是《三国演义》。

我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最喜欢赵云的形象,一个智勇双全,品格高尚的将领。

赵云武功高强,可他并不是武夫,他还很聪明。赵云在长板坡救阿斗中表现出了他有勇有智。曹军追杀刘备的妻儿至长板坡,围住刘备的儿子阿斗和靡夫人,赵云一个人去曹军救阿斗,他直冲曹军阵地,七进七出,顺利救出阿斗。还有在刘备招亲时,诸葛亮单派赵云去护驾,最后在赵云的保护下安全脱身。赵云的智勇让人佩服。

赵云这个人忠直、深明大义,谦虚的品质值得人学习。在刘备要出兵伐吴,替关羽、张飞报仇,赵云苦苦劝阻,让刘备顾全大局,不要轻敌。还有,赵云劝阻刘备不应该将成都的田地分给诸将官员,而应分给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可以得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赵云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善”,他的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三国演义》中还涌现出了许多非凡之人,如:关羽、张飞、曹冲……我以后还要多读几遍《三国演义》,这本书真是有意思。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阅读心得3今年暑假,我又在图书馆中借阅了一本书——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战争,最终晋国夺取天下的故事。这本书中刻画的个个都是英雄豪杰,但书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几位。

首先是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个隐士,后来经过刘备的真诚邀请,才出山担任刘备的军师的。他出山后,一直为刘备出谋划策,每次蜀国经典的战役都是经过他的指挥才会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

第二是赵云,当年曹操带领百万大军袭来,他为了能保住主公刘备亲近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很强大的武器,单枪匹马,杀死曹军数位猛将,几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还不禁赞叹说:赵云真是势不可挡呀!

第三是刘备,他从当年的桃园三结义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义,在之后的战斗中有看出他富有爱心,当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弃城败逃,而他在逃跑路上还关心着老百姓,让他们与他一起走。刘备有一个缺点,也是他的优点——重情义,在关羽被东吴所杀时,不听劝告,导致进攻东吴时被火烧连营,西蜀实力大衰,令日后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暑假重读这本书,令我明白了许多:只要取长补短,移多补少,就能战胜一切的拦路虎!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阅读心得4词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首词刻画了一副文武双全的周瑜形象。年轻的周瑜,英俊潇洒,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是《三国演义》中明青春偶像代表。周瑜最杰出的成就体现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年轻的水师都督周瑜统帅五万军队,在长江边上的赤壁抗击号称雄师百万的曹军,他不畏强敌,团结官兵,不断使用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等奇谋计策,再利用火攻,彻底击溃曹军,让曹操仅率几百人逃窜,一举成就了他在《三国演义》中名将的地位,为《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三国演义》中周瑜却以悲剧结尾。赤壁之战后,周瑜不顾吴蜀联盟,连连使出美人计、假途灭虢等计策,想从蜀国夺取荆州和南郡。然而,他这些看似高明的计策却被技高一筹的诸葛亮看破,步步被动,招招失利,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只能高喊“既生瑜何生亮”含恨而死。周瑜虽然年轻有为,才华出众,但他的教训给人尤为深刻。他不顾大局,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最后反而害了自己。如果他心胸能平和一些,多多忍让,能以吴蜀联盟的大局为重,至少他不会那么年轻就死去。反观后来的司马懿,他虽然才能不及诸葛亮,但他能从容接受诸葛亮送给他妇女服装表示怯战的侮辱,坚持持久战,同诸葛亮斗智斗勇,以时间换取了最终的胜利。

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切忌再犯周瑜那样类似的错误。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阅读心得5《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写关羽的外貌:“面如重枣,唇若图脂,丹凤眼,蚕卧眉。”相貌堂堂但感觉表情永远是很严肃的,尤其是在战斗中,一副骁勇善战的样子,十分威猛。

关羽不仅武艺超群,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还非常勇敢,刮骨疗毒不怕疼。真是所向披靡!

关羽忠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拒绝了曹操的封侯赐爵,为了寻找他的大哥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同时,关羽又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不管谁对他好,他都会知恩图报。赤壁大战曹操大败,逃跑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义释了他。所以,现在许多庙宇都供奉关公的神像,使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你们别看关羽有这磨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骄傲。有一次,诸葛瑾为了吴蜀两国友好,特意来为吴王之子提亲,关羽却骄傲的喝道;“吾虎女肯嫁犬子乎?”后来他水淹七军取得一场大胜,更加骄傲自大,结果中了吴国大将吕蒙的计谋。最终兵败麦城,被俘杀害。

第3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第4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沙丽

《西游记》乃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是我们中国文学中的精华,它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听说最近西游记又拍新版的了,我非常期待,心里格外高兴,迫不及待地想看新版的西游记。

有一天,我打开电视机,意外的发现浙江台每晚的黄金时间都播出新版西游记,我便每晚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欣赏由中国四大名著的内容拍成的电视剧。

我觉得新版的西游记跟原来的大有不同,比原来拍的好。它有比原来更加动听的歌曲,丰富的故事情节,动人心弦的情感画面,让人看了备受感慨,浮想联翩。

第5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关键词 文化语文;高职院校;文化创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50-0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应以“文化语文”为原动力,建构阅读经典课堂、对话交流课堂和感悟体验课堂,并增设选修课程,使学生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提高文化创意水平。

一、文化语文的内涵

语文“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类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思想,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诠释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因此,文化语文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交流、体验和分享教材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唤醒和培育学生高尚的价值感。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应将文化自觉与自信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进教材和课堂,通过体验传统文化,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二、建构特色课堂,丰富文化意蕴,品味文化创意的特性

(一)建构阅读经典课堂,突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教师课前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精选传统经典作品,课堂上采用讲练结合方式,边分析边引领学生挖掘经典著作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建构阅读经典课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使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的心底,成为他们文化创意思维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建构多媒体课堂,丰富课堂文化内涵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教学主旨。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唐之韵》,将唐诗的经典作品以经典的方式诠释,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容量。阅读古典四大名著时,教师播放《百家讲坛》,让学生在评析经典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魅力。

(三)建构对话交流课堂,增强文化创意的情感性

文化语文是一种与不同文化对话交流的活动,这种对话交流是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它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对话、和谐沟通并相互融合。这就需要师生双方在一个语言环境中都敞开心扉,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交换思想,沟通情感,扩展视野,升华境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的话题,通过这种情感交流与写作,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意性思维。

(四)建构感悟体验课堂,感受文化创意的现代性

文化语文为满足学生敏锐的文化需要,必须及时吸取现代文化的精华,迅速反映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如将《文化正午》《第十放映室》《百家讲坛》《记忆·百花》《文明之旅》《人物》《流金岁月》等电视栏目引入文化语文课堂。在《记忆·百花》中展现建国以来的影片,使学生了解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为电视剧的过程,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文化创意过程、创意思想及手法。

(三)体会多元文化,感受文化创意的世界性

世界文化的统一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不断演变,在文化语文教学中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对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各具特色的西方文化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才是科学的文化态度,这才是文化创意的基础。如在讲魏晋南北朝文学时,教师播放了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突出同一时期东西方在文化创意上的不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突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也为学生指出其文化创意的独特性。

三、增设选修课程,融贯艺术审美,彰显文化创意的艺术性

增设影视、戏剧、民间文化等选修课程或讲座,通过阅读名著及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和鉴赏名著及其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如将《红高粱》的小说描述和电影创作进行对比,突出张艺谋大胆采用色彩的创意;比较舞台创新版的《牡丹亭》和《桃花扇》,让学生充分领悟现代艺术的综合美,以及创意所带来的画面美。教师在选修课上要积极营造充满美的教学情境,教学中既要以心灵打动心灵,以热情带动热情,以善良唤醒善良,又要处处洋溢文化艺术气息。巧妙设计选修课,既恪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吸收外国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创意的艺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涵[C].北京: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2005.

[2]苏彤.创意中国[C].北京: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2005.

[3]董渊.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64-65.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hinese” Class

SHA Tong

(Liaoyuan Branch Campu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Liaoyuan Jilin 1362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hines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use the traditional classics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means to mak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modernity and diversity of culture by dialogues and exchanges. Beside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hinese, cultural Chinese class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vocational schools, so as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creative thinking.

Key words cultural 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ultural creative; Chinese teaching

第6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关键词:四大名著 主题曲 特性 变迁

一、四大名著主题曲变迁

四大名著的拍摄,无论哪个版本,都算得上是鸿篇巨制。优秀的音乐,明显的风格,精良的制作,势必给课题的研究带来一个清晰的思路,我们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歌曲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先从《红楼梦》说起。

(一)《枉凝眉》与《开辟鸿蒙》

《枉凝眉》以宝黛爱情悲剧为基点,作者把握好了分寸,缠绵哀怨的曲调使人不知不觉地陷入剧中人物的悲喜纠缠中,听后久久不能忘怀。其旋律发展紧扣词意,音乐结构按照重复、变化、对比、发展、平衡、对称等原则精心组织,统一中不忘变化,变化中力求统一。旋律优美、凄婉深沉、主题鲜明,这为全剧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新红楼梦》的主题曲是《开辟鸿蒙》,新版给笔者的第一感觉是片面追求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为求摆脱流行音乐元素植入带给主题曲不严肃的感觉,歌曲配器简约,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新旧两版都是以原著中的诗词作为歌词,而旧版给人以亲切感,这与选词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创作观念的问题,作者自己对这部名著、对音乐、对社会等等诸多领悟糅合在一起才造就了这首乐曲,是心血之作,也是代表之作。而新曲太着重于歌曲给人的艺术感受,当歌曲的某一方面达到极致时也导致其它方面无法跟进而失衡,不能不说是遗憾。

(二)《敢问路在何方》

1988年《西游记》搬上银屏,这是改革开放的转型期,而剧中的音乐也有了开创性的思维,结合电子音乐、民乐、管弦等元素。这样使得剧中出现的音乐内涵丰富,格调清新。而一首《敢问路在何方》,旋律高亢舒展,意境悠远深邃,不失大气又保有民族韵味。歌曲为二段体式结构,前段舒缓,后段激越,非常贴切地与电视画面契合。

《新西游记》没有主题曲,和旧版延用同样的风格。新版的片尾也是用《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老歌新唱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无论社会给予张纪中导演怎样的评价,个人对他还是很敬仰的。在新版筹拍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没有想过超越旧版,每个时代应该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这句话他说了也做到了。通过这首老歌新唱就可见一斑。电子音乐元素的融入让歌曲与流行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胡琴等民族乐器的加入又让乐曲有了民族特色,加上刀郎苍凉质感的声音。虽然还是那首歌,但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经典,打下了时代的烙印。那是发展中的沧桑,听到这首歌,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三)《滚滚长江东逝水》与《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三国演义》那段历史的荣辱兴衰通过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厚的男中音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篇两句非常豪迈悲壮,曲调开阔悠远。起句在羽音上展开,句尾落在角音,有功成名就后的失落,也有功成身退的淡泊。用不返的江水来比喻历史进程,用后浪赶前浪来喻英雄辈出。曲调采用无休止的咏叹式,休止符与装饰音的运用,厚重了音乐的沧凉感。第一乐段后面的两句重复的间奏,将音乐引入第二乐段。第二乐段托志渔樵,有隐士的孤独,也有相逢的慰藉,为宁静的气氛增加了些许动感。音乐最后落在羽音上终止,可是并没有刚劲不足的缺憾,相反将人带入更为深邃的意境。

新版的主题曲名为《还我一个太平天下》。听到新版本的主题曲第一印象倒是没有与《滚滚长江东逝水》作比较的心理,然后是两首歌曲一起对比听,这才将两个要比较的对象联系在一起。那么从词曲唱全方位来论述一下。首先是词,笔者的感觉是“强驽之末未穿鲁缟”,其实这与原著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很贴合的。最后一句“还我一个太平天下”与前面所描述霸气雄强的场景结合起来,有一种在历史潮流的无力感。旧版的歌词毕竟是古诗词,这里就不予评价。然后是曲,这里值得称道的是编曲风格,层进式的编曲,利用交响乐营造了整曲的激烈氛围。在对称性上做得也很好,两段式的结构使层次感增强。整体看来,的确是一首好歌曲。

(四)《好汉歌》与《兄弟无数》

《好汉歌》从民间音乐的沃土中挖掘素材,让受众一下子就接受而喜欢上歌曲。开篇用比兴的手法,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常用的手法。开门见山的八度大跳起首,显得粗犷大气。值得一提的是帮腔旋律,英雄们万众一心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铺陈手法的运用为点醒“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主旨。全曲浑然一体,将江湖好汉的豁达豪爽与大无畏精神恣意地挥洒。

《兄弟无数》这首歌如果要与《好汉歌》对比评论的话,以个人角度是无话可说的。《好汉歌》胜就胜在给每一个听到的人一个独有的感受,就如同看《水浒传》一样。说到《兄弟无数》,音乐太过严肃,虽然用到很多民歌的元素融入其中,但感觉很正式,热血兄弟嘛,做军旅歌曲是很合适的。新版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好汉歌》匪气太胜主题不明评论的影响,有点亦步亦趋。毕竟主题曲是为电视剧服务的,但细究其意境,《兄弟无数》似乎就少了《好汉歌》些许宽广。

二、结语

电视剧音乐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主题曲又是这个产业中的重中之重,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培养。它有影响力,电视剧是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音乐是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艺术形式,电视剧主题曲随同电视剧登场必定更为受众所喜爱,这是一片传递精神文明的沃土,值得重视。它有时代感,电视剧反映人们的生活或是反映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历史的看法,电视剧主题曲值得我们去研究。它有商业价值,当电视剧主题曲传唱度空前时,它也就与流行音乐等值,至少在商业价值上等值,值得我们去开发。所以,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借此机会希望能携手有志于此的同仁们共同关注这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陈其射.中国音乐历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2]王安国.音乐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8.

第7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xiū sè wú rǔ jì diàn sī zì kě lián tuī cí nài rén xún wèi wú jià zhī bǎo 二、 形近字组词。(4分)

{推( )准( ) {钩( )钓( ) {陪( )赔( ) {梁( )粱(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9分)

( )重( )长 ( )劳任( ) 垂( )丧( ) 绞( )( )汁 ( )中送( ) ( )瞪( )呆 ( )雨 无( ) 完( )归( ) ( )造( )设四、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2、“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A、林海音 B、徐光耀 C、老舍3、《草船借箭》出自哪一部名著( )。

A、西游记 B、 水浒传 C、红楼梦4、《舟过安仁》是哪位诗人写的( )。

A、 吕岩 B、 杨万里 C、 辛弃疾5、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吴承恩 D、吴敬梓6、( )来了,( )多住几天。( )

A、与其……不如…… B、只要……就…… C、既然……就……7、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五、修改病句。(4分)

1、《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子里挤了十五个人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阿姨今天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梨子、桃子、西瓜和豆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的作者是林海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

3、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路曼曼________,_________而求索。

2、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

3、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

4、上联:___________,下联:天连碧水水连天

5、________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八、连线题(4)

红楼梦 吴承恩

水浒传 刘义庆

杨氏之子  施耐庵

西游记 曹雪芹

九、下面都是表示“看”的一些词语,请选择合适的填空(4分)。

瞅 凝视 盯 瞥

1、楚王( )了燕子一眼,冷笑一下。

2、中尉( )了泊诺德夫人一眼,很不满。

3、泊诺德夫人( )着烛台喃喃自语。

4、爸爸( )着远方,想了很久很久。

十、 阅读感悟。(22分)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 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2分)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才干——( ) 妒忌——( ) 推却——( ) 惩罚——( )3、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三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但为什么周瑜还要摆设酒席招待他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予是幸福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

摇摇欲坠——( ) 小心翼翼——(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3分)

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如果他把这壶水喝了,会发生什么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作文:(24分)

把一件令你最感动的事写下来。

要求

1、感情要真是,催人泪下。

2、语句通顺,语言流畅。

3、中心突出。

4、字数不低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红楼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大概内容:林之孝家的查夜,催促快睡,宝玉答应了。林之孝家走后,丫头们请来了姑娘们,大家宴聚玩耍,时已二更,薛姨妈派人接黛玉。姑娘们走后,宝玉与丫头又玩到四更。第二日早,袭人向平儿夸昨晚“热闹非常”。妙玉下帖祝寿,署名槛外人,岫烟说宝玉应署“槛内人”。贾敬死,尤氏理丧,尤老娘母女三人到宁府着家,贾蓉戏二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

郭之翰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我可喜欢看了!里面的诸葛亮可聪明了,有勇有谋。我真希望变成现代诸葛孔明!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原著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我最敬佩的人是赵云和诸葛亮、关羽。赵云,字子龙,我之所以敬佩他,是因为他在长坂桥救阿斗。赵云自己在长坂桥对付曹操十万大军,不怕牺牲誓死保卫阿斗。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有勇有谋,是个蜀国的好军师。他全力辅助刘备对付孙权和曹操。关羽,字长云,是刘备的二弟。关羽,五虎将之首,武圣,我就是敬佩关羽,打仗非常勇猛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