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专业实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校中厂”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极大地锻炼学生适应工厂的实际要求的能力,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学生通过在“校中厂”的锻炼,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校中厂”中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还有利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三是学生在“校中厂”双环境中,能深刻地认识自我,更好地树立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四是学生深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学生走进教室是学生,走进“校中厂”是工人,学生在学校就是双重身份,在“校中厂”里与工人师傅、企业领导打交道,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从而提升学生到社会的适应能力。
2.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升。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许多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然后也直接到学校工作,在社会实践、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建立“校中厂”办学模式,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教师通过“校中厂”真实的环境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提高教师本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利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3.企业在“校中厂”中效益显著。在经济效益方面,企业将工厂建在校园内,厂房和办公楼的用地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员工的吃住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学校里有现成的宿舍和食堂;降低了人员工资成本,对学校里实训的的学生支付的报酬相对于企业正式工要低很多;在人才招聘方面,企业在学校建“校中厂”,可以直接从学生中挑选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
4.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在“校中厂”校企合作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与教材建设等各个环节,以真实的工作情境、真实的生产任务和真实的工艺流程实施教学,实现了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紧密结合,使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充分满足了不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相融的文化环境,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促质量的育人目标。
会计专业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大部分院校未建立,已建立起来的也难以作为校内实训教学的主要平台。直接让一家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置在学校里也不大现实,易于操作的方式就是与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事务所将其记账业务放到学校来,学校提供专门场地、设施和电算化软件,在校内成立了记账部,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记账部属于准公司性质。记账部成立后,分批安排学生进行实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记账公司能够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的财务处理方式,同时有利于养成对财经法规的切实认识水平。
三、“校中厂型”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和注意事项
1.进一步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①教学实训功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化、企业化的教学环境,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环境,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和校内顶岗实训。②经营服务功能。记账部是一个经营服务公司,其基本职能是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和开展业务咨询的一种会计服务活动。③培训功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本校年轻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也可以为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但没有实务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提供实战培训。
2.注意事项。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与育人功能,前者决定了“校中厂”与社会工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直接联系,可是由于其还具有育人功能,这就决定了不能草率地把“校中厂”与社会工厂之间画等号,毕竟“校中厂”与社会工厂之间除了应有的关联性,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校中厂”的活动对象是高职学生,社会工厂活动对象则是产品;“校中厂”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社会工厂活动的直接结果则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职业院校必须要注重高职学生的全面价值,要把学生视为有着发展需要的相对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仅将其看作社会工厂生产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做贡献,而且要为高职学生高质量生活做贡献。
四、结语
关键词:职业学校 会计 技能实训
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关键,对会计专业而言,借助实践教学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效为目标的会计技能教学。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的现状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弱点:
1.学习主动性不强。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就属于班级中差等生,学习一般都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督促。宽松的学习环境使进入职业学校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降低。
2.学习能力不强。职业学校学生其掌握基础知识不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时间较短;学习技能欠缺,不懂得听、问、学等学习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差,不懂得分析前因后果等。
3.学习信心不足。由于就读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是考试的失败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另外,在学习中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和企业知识的欠缺使其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对专业的学习表现出厌学情绪。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但从目前会计实训教学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1.重课堂实训,轻生产实训。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专业课的理论内容,对手工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进行理论转换,学生缺少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课堂实践有限,学生被动接受,只能完成基本层次的理解,没有形成系统认识,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钩稽关系。而加强实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因此重视会计技能的实训也是中职会计改革的重要手段。
2.重理论课程,轻实训课程。目前会计专业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安排实训,结合理论教材将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训延伸,只会使得实训教学内容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另外,企业类的实训课程,虽然也会从模拟企业的真实情景,分析企业的工作过程,分解企业的工作任务入手,但往往由一个学生完成整个企业某一时期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处理,一个学生就是企业的财务部门,所有的单据没有传递,直接由教师一次性下发。这样的实训方式并没有使学生获得对未来会计工作的整体感悟,一旦踏入社会独立工作,面临千变万化的情况就会无从下手。
3.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主体。教学方法使用中,不管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还是情景式教学,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分析,目前会计教学的重点仍落脚于教师主体,学生仍是被动接受者,很少参与实训改革。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作为教学目标的贯彻者,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教学主体积极参与改革,才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实现实训教学的目标。
4.重课程考试,轻能力考核。教师是具体课程的承担者,也是学生考核的执行者,因此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往往还是集中于某一门课程的考核。由于具体课程考核很难将学生平时所学的各门课程中的相关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评价,加上目前实训教学还缺乏一套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使得实训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实训教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发展到目前,不管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政策背景来看,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社会的共识。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落后,而工作岗位上是没有教师时时指导的,因此一次性学习的思维定式必然过时。另外由于竞争机制的加剧,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服务于一个岗位或一种职业,因此简单的知识复制或是技能复制都不能使学生从容面对未来,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在。
会计岗位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岗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工作的人才。而目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学习能力非常欠缺,因此知识技能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实训平台构建
目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训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不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实践技能。如何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核心技能实训进行有效结合,并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而构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化实训平台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核心技能“单项化”
核心技能单项化是对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后,确定会计核心技能点,然后逐项进行单独训练。分解出的单项技能可以包括:数码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珠算、点钞和假币识别、会计凭证编制和审核、账簿登记、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等。这些技能点不仅是根据会计职业分解出的核心技能,也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体现,因此逐项进行单独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较深的了解,还可以强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技能实训方式“课外化”
新生入学初步了解专业后即对其提出实训任务,并告知实训手段,如利用第二课堂讲座、视频等开展培训,然后由学生自主训练,自主报名参加考核。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各项技能任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技能任务,并使之与学生毕业证书挂钩。技能任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技能任务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部分技能任务是由学生选择完成的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通用必备技能有所了解,同时又可以根据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所选择。
二是教师制定各单项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考核要求。专业要根据各单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制定学习指导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采用讲座或者网络视频的方式讲解技能训练方法,同时还要提出明确的技能达标要求。
三是学生利用实训平台自主学习。专业应提供实训平台。包括:数码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点钞、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告编制等练习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技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训练。
(三)技能考核方式“证书化”
实训指导部门每学期循环组织各单项技能的考核,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考核的技能。另外,学生考核合格后应颁发相应的“校内技能证书”或“技能手册”,让学生本人、指导教师和用人部门随时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四)技能提高方式“比赛化”
定期组织技能比赛,可以是单项技能的比赛,也可以对单项技能进行组合比赛,并评选出技能能手,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择优推荐就业单位,以提高学生实训的兴趣。
(五)技能单项化实训平台不断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的特点使得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以培养实践型的人才为主,同时企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始意识到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并在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了尝试,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目前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可知,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的主要策略。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中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来讲,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构建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校内构建实训基地,然而校内实训基地在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比较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校内构建实训基地,主要的投资方是高职院校,但是仅仅依靠高职院校一方的投资,很可能造成构建实训基地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无法达到一定的要求;第二,没有与校内其他资源或者设施形成一体化的构建格局,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来讲,在开始建设之前没有做好整体的规划和布局,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无法有效地依靠学校内的其他资源进行发展,无法形成一体化的建设格局;第三,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数量都需要得到相应的提高。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不断扩张,相关教师队伍的数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由于很多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所以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力量有待增强。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不仅仅在校内实训基地构建过程中存在问题,而且在校外实训基地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合作的企业对象选择不合理。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大企业或者是小企业,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会计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有着较多的合作对象可以选择。但是,同样对于企业来讲也具有很多高校可以选择进行合作,这样在双方选择的过程中,都互相选中的概率就比较低,尤其是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表现比较被动和冷淡;第二,缺乏一些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在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讲,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如果企业看不到校企合作的利益所在,很可能会影响校企合作的办学效果;加上目前政府没有真正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作用,使得校企合作办学变得异常艰难;第三,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很多高校认为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习,就不需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另外企业认为学生依然属于高校管辖,对于学生的实习表现不太上心。
二、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策略
目前在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实训基地作用的发挥,无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需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在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校内实训基地,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二,外聘一些企业的会计教师,通过外聘的方式,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内部的会计师作为学校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能够通过这些教师,了解到目前企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外聘一些会计师,能够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
(二)对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严格的管理。为了更好地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对实训基地进行严格的管理,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校内实训基地来讲,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由高职院校的哪些部门进行管理,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同时对于管理内容及效果要进行严格的考核;第二,对于校外实训基地来讲,由于涉及到与企业的合作,因此管理企业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也需要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更好的管理。例如: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制定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够共同遵守;另外,需要找到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利益点,使得双方的合作建立在相关利益点的基础之上,能够形成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不断发挥政府在构建实训基地中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对于当地的教育和当地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构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时,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利的状况,因此还需要当地政府进行参与,不断发挥政府在实训基地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规范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行为,从而使得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法律保障,能够按照正常的建设规范进行;第二,目前高职院校和企业单独进行合作的过程中,由于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出发点和目的的不同,可能效果没有那么好;如果加入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那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进行得更加顺利,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随着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会计专业相关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很多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在会计专业中开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本文在论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问题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相信,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专业人人才的实践能力,更加符合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炜倩.会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商业会计,2014,9:121~123
[2]凌学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高教论坛,2013,11:116~118
关键词:全真综合实训;模拟综合实训;岗位能力
高职会计学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加强会计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目前,国内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都是以仿真模拟实训为主,极少进行全真综合实训,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做到“以训练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全真实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前,就能如亲临企业管理第一线,进行全面的技能训练,实现“零过渡期”的培养目标,是我们会计专业急需探索的一个实践教学内容。会计专业只有进行全真综合实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重要性
会计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尽管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与企业的真实业务仍有一定差距,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只能根据已有资料被动地进行经营核算处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全真实训能够使学生真正面临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经营核算,经营成果与自身利益挂钩,自负盈亏,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对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谨慎从事。所以,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进行全真实训,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实际业务的处理,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可操作性
我们进行的是商业企业全真综合实训,该实训由我院提供场地和经营资金,并指派专职教师进行实训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一)设置岗位,分组实训
在全真实训过程中,根据商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具体设置执行经理、会计、出纳、采购、销售、仓库保管等岗位。但会计专业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分组进行实训,每组实训十天。
(二)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根据所设岗位,对学生明确职责。要求学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服从执行经理的统一领导,并注意与其他岗位的配合,尽全力保证完成本组即定的经营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全面考核,奖罚分明
根据学生具体的实训情况,从出勤、岗位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经营业绩、实习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经营业绩高且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对经营业绩低且表现差的学生进行处罚,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综合分析,总结经验
每学期末,对本学期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经营成果、实训报告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成效
通过全真综合实训,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巩固理论,加深理解
通过会计全真实训,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提高技能,突出特色
通过会计全真实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了高职院校“重实践,强技能”的培养特色。
(三)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通过会计全真实训,学生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锻炼自己全面观察市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做到诚实守信,务实创新,坚持原则,精明理财,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进而使学生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为其就业,奠定基础
在会计全真实训过程中,由于从采购到销售,到成本核算,均由学生在市场环境中独立完成,这使他们对社会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从而为今后顶岗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完善
我们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会计全真综合实训,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由于场地较小,设备较少,学生人数较多,造成实训时间较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高职院校主要采用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其共同的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综合会计技能检验和实践对理论的反思改进。为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发挥优势加强校企深入合作,探索全真型会计专业实训模式,进一步提高会计实训效果。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全真型;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37-01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大多数专业特别是如会计等应用型强的专业急需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不少高职院校往往在校企合作方面建设乏力,因长效实训基地缺乏等原因而以手工模拟实习代替校外会计实务的真正有效实习,甚至干脆取消专业教学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不仅不能取消或减少会计实训,更应积极加强校企深入合作,创新全真型会计专业实训模式,不断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1 会计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知识产生于实践,能力形成于实践,素质在实践中养成。会计专业比其它社会科学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会计实训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其重要性主要体现:一是通过会计实训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点,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二是通过会计实训能增强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反思、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会计实训能增加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应对压力,增强毅力的能力,并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四是通过会计实训能培养学生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
当前,在会计专业人员就业方面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是会计专业应届学生经验不足,上岗适应期太长,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二是企业急缺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业人员,即使是高薪也难以找到。这充分反映了搞好会计实训教学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 会计实训通常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训方面多采用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
文字描述实训模式要求教师用文字或语言设定并描述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内容和金额等前提资料,再推出相关原始凭证要求学生进行实训的模式。其优点是学生可比较快熟悉会计实务操作的流程,但其缺点是这种实训场景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有很大差距,只比较适合会计专业初学者学习。
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是指只对仿真原始凭证进行实训,而没有上述的文字或语言描述。此种实训模式虽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识别和操作能力,但是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比前面的文字描述实训模式更加割裂了原始凭证与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联系,只能培养学生的某项单一技能。
在本质上,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文字叙述的会计业务事项还是具有近似性,其共同的缺点是忽视学习者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把原始凭证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紧密联系起来,也无法感觉到会计工作在企事业单位运行中的具体作用。学生按照实训大纲的操作要点就能够很容易的完成各项会计模拟实训任务并取得好成绩。当学生就业后到了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就会发现很多的知识和能力在学校没有学到,尤其是难以辨别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内容,无法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导致学生上岗适应期被迫延长,也影响学生的职业后续发展。
3 加强校企深入合作,探索全真型会计专业实训模式之思考
3.1 “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内涵与核心
“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即是指立足校企合作平台,真账实作,并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进行会计实训。
“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的核心:走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现场,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搬进课堂,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的直接对接,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增强会计专业学生根据真实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所做出的职业判断能力。
3.2 “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建设要点
(1)争取企业支持,严守商业秘密。“全真型”会计实训所需要的原始凭证及所反映的有关企业经济业务运行信息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范畴。为此,院校首先要积极获得企业自愿、真心、真诚的支持。同时,院校也要采取以下措施严守商业秘密:一是院校与企业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明确保护商业秘密的责任;二是可以对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复印或扫描、打印,并实行封闭管理,确保商业秘密不泄露、不外传。
(2)优选企业,分类选择代表。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建设成“全真型”会计实训基地。院校必须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根据具体培养目标选择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既可以是工业、房地产、银行等各具特色的企业,也可以是会计记账机构。
(3)注意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的典型性。及对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应当有所取舍,避免重复,不能照搬照套,而是应选择一些不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实训,所选择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典型性。
(4)关注连续进行的企业会计业务实训。既要考虑“本月合计”之类的通常实训,又要考虑“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会计实训项目,使会计实训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会计的连续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必备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争取让学生对企业3-5月经济业务运行原始凭证进行连续实训。
(5)加强校外会计实践专家全程指导工作。高职院校教师的优势是理论知识扎实,但比较缺少经验。企业会计骨干的优势是经验丰富,但理论可能不够系统。在会计实训工作中,要切实发挥校外会计实践专家的积极作用,提高会计实训的针对性,弥补校内教学的短板。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聘请企业会计实践专家担任学生会计实训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真账实做。当然,他们应具备比较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会计处理程序,具有较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分析能力。高职院校会计教师要积极当好配角,协助校外会计实践专家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组织工作,并把握机会学习体验交流会计知识、技能和技巧。
3.3 校内模拟会计实训与“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的有效衔接
要真正建设好“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需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非常不易。同时,重视“全真型”会计实训也不意味着不再需要校内其它模拟实训。根据专业技能形成规律,我们不仅不能忽视校内其它模拟实训,反而要更加重视两者的衔接。其目的是通过两者的衔接,构成一个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的递进体系。当然,校内其它模拟实训的重点应是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而“全真型”会计实训应着重于实践对理论的反思、综合技能的检验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锻炼。为切实让“全真型”会计实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全真型”会计实训前,可以聘请退休会计师提前指导学生校内其它模拟实训,以便更好的做好两者的衔接。
3.4 “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教学质量考核
“全真型”会计实训模式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建立和落实“全真型”会计实训质量考评体系是关键。此体系应遵循“过程+结果”原则和企业院校共同评价原则。具体指标可从综合会计专业技能、职业习惯养成、职业判断能力、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郑维.校企合作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项目研究[J].科技信息,2012,(27).
一、合理界定实践教学内容
在传统会计教学中,普遍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原因就是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不好,针对性不强,实做业务太少,所以要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一)强化实践性教学
中职会计教学必须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1、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项目设计、论文撰写、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加实务部分,教学尽可能与实务相结合。通过一套实验材料,不仅让学生掌握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也熟悉其财务管理工作。这样的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效果良好。
3、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投资、筹资、营运资金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等财务管理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训练、灵活性训练、自信心培养、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良性循环。
(二)倡导案例教学法
引进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将某一个真实的单位和组织的财务活动引进课堂,并向学生呈现出该单位所面临的问题或需要作出的账务处理决策,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决策者的地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应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消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从课前见习,课中模拟实验,课程结束之后的实习这三个环节上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
(一)课前见习
《财务会计》课程安排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财务会计》课前见习既是理论付诸实施的过程,又是《会计学基础》与《财务会计》课程联系的桥梁,同时还可验证和延伸《会计学基础》的内容。见习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使见习单位核算内容与将学理论内容相吻合;时间约两、三天即可,可根据见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分组交叉进行;见习单位的老师现场讲解核算程序、内容、方法、特点等,并出示相关帐、证、表。选择的实习单位,既要有独立核算单位,也要有集团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的成本中心,既可以是商贸营销公司,也可以是生产型企业或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通过这样的见习安排,既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还为后读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拟实验
《财务会计》应着重搞好两个实验即:单元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
1、单元模拟实验是在某一单元(或某一章)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以单元的板块形式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房(须事先购买商品化会计实验软件)进行的阶段性实验。该实验在教学中的安排目的是分段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报告方法。如货币资金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都可分别进行单元模拟实验,或按企业销中资金运动的过程安排单元模拟实验。单元模拟实验中的技能训练比课堂作业更为复杂,而单元模拟实验又使复杂的会计技术分散化、简单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将乏味的理论和操作规范变成看得见的实验,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又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学习中的兴趣。
2、综合模拟实验是指模仿一个企业某一会计的全部经济业务,经过再设计和加工形成系统完整的会计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所进行的仿真操作演练。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财务会计实验具有易进行环境假设和方便操作的优点,由于实验资料是模拟代表性企业的经济业务,所用凭证、帐表均与实际相同,业务全面、系统。这种综合模拟实验可弥补单元模拟实验条块分割、系统性差的不足,且不致产生校外实验中由于实习单位生产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学生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实验过程易控制、出现的问题也方便解决,不论业务类型、内容,还是其繁简程度都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控制、引导下,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综合模拟实验对于学生全面理解财务会计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处理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三)校外实习会计
专业实习是在《财务会计》课及模拟实验完成之后,到单位的定点实习,时间约一个月。据会计年度的特点,专业实习最好安排在十月下旬到次年元月中旬,由于此时学生对企业核算的程序、内容、方法等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能独立处理一般业务,此时安排校外实习对学生和实习单位都有好处,学生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既能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同时因企业年终需办凭证汇总、试算平衡、结转、编制报表等业务,实际做账机会多、实用性、针对性强;实习单位的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操作指导和检查,可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完成技术含量高的(如调帐、财务分析等)业务。目前企业财务会计采用无纸化操作的并不多,多数单位仍是手工做帐,或机帐手帐一起做,若实习单位实行了电算化,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录入凭证、修改凭证、理解电算化核算程序及其特点等将得到良好的锻炼,并为电算化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以上三大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互相促动,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就业能很快上手,甚至让用人单位感觉是一个熟手、能手,再也不会出现财会专业的毕业生不敢接账簿的尴尬局面。实践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实践教学的书面报告。
三、会计实践教学达到的效果
(一)实践教学借助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教育,学生对企业、经济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并且能从课堂教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前进入了社会,熟悉了具体工作环境。
一、高职会计专业的实习现状
1.校外实习是学生就业的必备需求
按目前来看,由于我国的高职招生的规模越来越大,使的人才供大于求,让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的就业形势大不如以前。具体表现在,在会计企业单位招聘会的时候,往往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有十足的工作经验,不仅要求应聘者会基本的财务处理纳税申报的工作,还要求懂的生产,管理经营,能够做到妥善处理各种关于经济的业务,同时还要能够积极的协调同事之间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硬性的标准,使的好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机会应聘自己满意的岗位,所以也就要求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必须学习好各方各面的技能,使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目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校并未达到这些标准,所以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2.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比较困难,首先是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许多企业不愿意让其在自己的单位进行实习,即是愿意在本公司,也是以让学生自己翻翻已有的帐浦,并不能让学生接触能够锻炼自己的专业的工作,其次,企业首先以赚钱为目的,接纳实习的学生也只是企业单方面的想法,所以在企业里的工作的工作热情并不高。最后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一般企业都有配置,所以对会计专业的人员配备数量有限,这也增加实习基地建设的困难,使得好多的高职院校缺乏实习的必备条件。
二、高职建立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在市场的经济体制下,只有建立在双方都互赢的情况下,才可以使校外实训基地具有持续的生命力,这也是高校与实训的单位关系之间的立足点,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帮助事务选择优秀的人才,进行对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做蓄水池。同时事务所实训基地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理论相结合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这里学到知识,帮助其成长,双方之间各有优势,做到双赢互利,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一个长久的稳定的关系。建立一个优秀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必须还要有一个完善的团队,应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权威的人士,同时在各行各业都应该有涉及,比如在金融,法律,计算机,会计等等方面。关于会计事务所的人士也要有严格的要求,不仅在专业方面有强硬的基础,也应当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教育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三、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前辈的经验我们可知,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会计,首先我们要学会做人,要学会做人的道德,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会计本身是一门非常枯燥无聊的职业,同时会计要求在岗工作的时候必须树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勤劳刻苦,爱岗敬业,坚守原则,保守秘密,是每个人都要必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等都比以前要优越的多,都没有经过什么坎坷难处,所以我们要让大学生通过会计事务所所在岗位上的培训要教会在课堂上难以培养成的素质,比如:服务社会,以事业为重,责任心,团队精神等等,提高其的思想品质,为以后从事会计职业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现在社会的需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好学习账务处理业务,也可以学习在审计部门跟随已注册的会计师到客户的企业中进行审计业务实习。通过下户审计的实习,大学生可以更加广泛的了解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工作,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该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向已经注册的会计师学习经验。能够做到在已经给定的审计材料中,能够迅速的找到切入点,从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中找到问题,利用职业的敏感性进一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致命所在。注册会计师要有综合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在审计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与业务上的锻炼,提高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对于职业敏感的判断力。
四、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实施的重点就是要创造一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重量级的队伍。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基地的建设,增强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并且也加强了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青年教师到事务所实习锻炼的重要制度,并且有规划的选择精英教师到事务所挂职锻炼,可以和学生一起接触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新型技术,脚踏实地地实践新技术;通过定期的聘请事务所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教师作专业的演讲,拓展教师的技术,通过和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一起完成实践教学作业,面对面的交流,提高每个人的技术实践能力。在“实战型”的锻炼中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发掘专业教学团体和教师资源,根据事务所专家的研究,不断的增强他们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课程开发能力。
[关键词]实训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20-01
现行许多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仍多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由教师一支粉笔讲天下的局面。随着我校示范校的建设及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加强对学生专业认知的教育。现就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1、学生的生源的需要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淘汰下来的,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学校为他们提供较真实的就业场景,使他们能更直观的面对就业中的问题,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来弥补其不足。
2、现有训练场地紧缺,技术条件落后
现有中职院校强调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重视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些都对实训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对各专业实训基地的投入资金来源有限,对会计专业的实训场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情况造成了会计专业实训场地建设的滞后。
3、机房普遍,有专业特点的实训场地建设不足
在现有的会计专业实训场地中,比较多的是机房建设,借助一些教学软件满足专课程的实训要求,即使是诸如会计岗位实训室,也多是采用机房形式,在位置上挂上岗位标牌就形成了所谓的岗位实训。会计专业的技能特性要求和对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特性的要求在实训场地建设中没有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4、实训场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会计专业实训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场地功能单一,场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往往仅能满足某一方面的实训要求,不能兼顾各学期各阶段的实训要求进行有机组合,提高实训场地的多功能性是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提高场地利用效率就是提高了学校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也能比较好地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多功能的技术服务与推广的中心。
5、创新性实训基地缺乏
新形势下学校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场地建设基本雷同,缺少学校自己的特色,与产学研工作结合也不够紧密,不能体现学校创新型实训室的建设理念。
6、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实训基地建设途径之一是校企合作。也是因为会计行业的严谨性和保密性,目前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深度合作和校企双赢的局面较难形成。
二、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围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常包括专业认知、学科内实践教学、岗位实践、综合实践等内容。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满足各需要,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点的实训基地。天津市河东财经学校就已经建设除了实训基地,其建设思路和成果值得推广和学习,其“展示中心”以各种直观的素材和训练场所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其各种“实训中心”满足了学生各项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操作技能的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等;其“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满足了学生进行会计岗位手工实训和动手操作审计业务的需要。
2、创设条件保障基地建设的先进性和多功能性
(1)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进步会很快地应用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学校实训场地建设应跟紧企业的步伐,保证学生在学校的能力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接轨,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应具备超前性。如当企业报税由人工转向网上报税时,当出现了网银时,学校的相关教学软件就要跟上企业的发展;在今天企业信息化管理 蓬勃发展时,ERP实践教学就必须在学校内得到运用和发展。
(2)建设一室多功能的实训场地。
在会计专业实训场地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些场地在功能设置上比较单一,造成一个场地可能只是阶段性地被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我们在天津某会计专业较强学校的参观中,银行、报税实训室非常宽敞明亮,考虑到学校的教室使用上,在设计场地时应该考虑其多用性,一室几功能地使用。如现在较多学校使用的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就可以与 ERP 沙盘实训室以及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室融合,真正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再如将低年级学生的教室与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融合,只需要将学生的课桌进行改造,就可以在满足学生上课的同时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和手工实务的训练,达到传统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功能。
3、建设有学校特色的会计专业创新成果实训室
校内举办会计专业的各种技能型的创新大赛,许多创新的高招妙招往往来自于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学生对学习实践的不满足,来自于教师教学的新需要。这些成果如何在开发成功后让其产生真正的价值,手段之一是将其运用到学校的实训基地中。
4、校企多方合作,加强实训室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校企合作的范围很广,仅以校内实训场地建设而言,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参与实训室的建设规划、借助企业的成果(如软件)运用在相关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中,如多方引进企业会计人员与我们的专业教师合作参与实训室建设,如记账公司、影子公司等,对我们的教学、技能比赛更能提出建设性、符合实际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5、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加强实训室管理
实训室的建设资金对于各学校来讲是非常紧张的,我们建设的实训室不仅针对所有会计专业学生,也可以面向社会,如会计电算化机房的使用,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考虑到会计证的培训,建立电算化培训基地。在使用过程中提高其使用效率,才能物有所值,避免面子化、花瓶化工程,提高教师的实训技能,让教师到企业中去实践。使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比赛机制,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强化、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有利于避免浪费教学资源。
实训基地的建设时会计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面对很多问题,作为专业教师应勇敢前行,才能不会被潮流所淘汰,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业竞争力及学校生源的竞争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基地;措施
一、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非常注重实务操作的专业,中国会计学会会长金莲淑曾在2007年的学术年会上谈及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特别强调了对学生会计实务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然而在过去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务操作,所以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以至于在实务操作能力上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强化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方面加强力度、丰富形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具体的方式就是加强对高校会计专业校外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们得到充分实践,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校外实践基地不易建立,所以会计专业社会实习教学的“内部化”尤为重要。在此,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校内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做一些探讨。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现状
1.实训与实际相脱节
一直以来,高校的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大多采取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实验的方式,在教室或机房里进行。在教室里进行的手工模拟实验往往是拿背后附有原始凭证的实训资料让学生学习填写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和报表,在机房里进行的电算化实验是让学生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简单的电算化软件操作,这样的实训无法模拟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和会计实务操作有相当大的差距,学生只是被指导着机械地进行手工操作或者上机填写凭证和登记账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高校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与评级,设施配备不足,实验经费不多,也并未真正用于会计实训目的。
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我国会计教育一贯实行封闭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所以理论课教学学时偏多,对于实验教学的学时安排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造成课程衔接不合理。受实验课学时、实验经费和实验室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因素所限,实验课多以财务会计的手工操作业务为主,上机操作机会较少。实训课程较单一,实务操作的内容没有拓展到其他会计类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复合性差,缺少财经与管理方面的多专业综合实训。
3.实训教材滞后
优秀的实训教材是保证学生完成校内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质量要求的重要资料。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会计实训教材虽然种类众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在难易程度上受控性较低,不能适应校内实训基地的需要。有的实训教材中的数据有误或是漏写条件,有的实训教材里没有什么讲解,即使是数据无误也有讲解的教材,其仿真性和全面性又很难达到会计实务工作的水平。很多实训教材中是象理论教学的练习题一样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单项业务让学生来做,业务范围窄,即使有少量的综合训练的经济业务也是与实务脱节的,而且在教材背面已经附上每一项业务所需要的原始凭证,学生只需根据业务写明的条件和提供的原始凭证来编写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即可,这割裂了经济业务之间的关系,也忽视了培养学生在财务工作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
4.实训指导教师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
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实务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是提高校内会计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的保证。然而,目前高校中具有这样素质的会计专业授课教师太少。主要是因为目前高校的发展趋势对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教师往往为了拿学位和评职称而去研究理论,不愿带课,更不愿从事费力的实践活动和指导学生实践。此外,很多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本来就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让他们指导实践教学也是勉为其难。即使是从校外请行业专家来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校外专家往往没有教学经验,很难因材施教,而且他们不是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主,所以很难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为了配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可能就要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增加教学成本。因此,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教学的“双师”,对于发展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三、解决校内实训基地现存问题的措施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引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将“会计虚拟实习”产品与“会计全真实验室”相结合,一方面建立能通过网络教学并能全面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与流程的会计仿真实验室,另一方面与会计服务外包公司共建真帐真做的全真实验室,其中尤其是会计全真实验室值得关注。会计全真实验室实质就是把会计记账公司搬到学校里来办,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由会计服务外包公司对外承揽业务并提供兼职老师协助校内指导老师一起指导,由学生负责一年以上的记账、纳税申报等业务。通过这样的全真平台,可以将真帐模拟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全程的全真会计职业技能训练机会,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2.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先进行理论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专业会计知识之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做到讲练结合。在校内实验课中,应先学会手工做账,然后在计算机上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这两个部分的时间、核算内容和方法要安排合理,先易后难。要不断完善校内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和提高实践课指导老师的素质。应强化案例分析教学和情景教学、增加实务操作。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合理衔接。除了基础会计和专业会计的实训之外,还要设置财经与管理的多专业综合实训,以拓展和强化学生的财务素质与能力。
3.编制实训教材
在实训教材的编制上,应尽量仿真,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致,并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全貌。编制教材要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虑本专业学科的系统性,难易程度要适当,能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可以考虑采取校企共同开发实训教材的方式,从不同行业不同业务规模的企业那里取得真实的会计资料,这样就能编制出更体现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要求的实训教材。在校企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方面,可以先由校内的专业教师编写符合教学计划要求的教材大纲,具体内容由校内外的专家共同商讨。编写的教材中应有相当篇幅的对企业具体情况(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资产负债情况、管理结构、销、投融资状况等)的描述,以利于学生体会真实的企业环境。要能全面、系统、完整地记载企业的全年经济活动,业务范围要宽泛,相同业务不要重复太多,要配齐所有的证、帐、表并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凭证。在每笔经济业务后面并不直接列出所需要的原始凭证,而是让学生思考该获取什么原始凭证。应多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把不同行业的会计实务操作展示给学生看。为了适应学生将来在不同行业就业的需要,编制的实训教材应在考虑通用性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特殊性。
4.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校内的专职教师,应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分批去企事业单位和事务所挂职锻炼,培养其实务操作能力。可以适当减少其理论学时的授课量,让其有时间去社会实践,可以在职称评定上对于去挂职锻炼过的教师有所倾斜,并且提供相应的实践补助。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中身处会计行业第一线的专家来学校做讲座,担任兼职教师,弥补校内授课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可以经常开展校外的指导教师与校内授课教师的交流会,互相交流经验,以加强校外指导老师的理论授课能力和增加校内专职教师的实务经验。但是请校外专家来做兼职教师终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专职教师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1(3).
[2]周云凌.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精品课实践教学建设[J].商业会计,2011(11).
[3]帅先富.会计专业全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0(1).
[4]付智勇.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6).
[5]姚晓君,付晓兰.记账实训模式的应用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