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从前,它只是―个社会现象。现在,它还是一个“钱”景美好的新兴市场。

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这就意味着,全国约26亿.八正在为择偶而忙碌着。

1.8亿单身者中,有人在托媒婆,有人低调潜入婚介所,有八在大街上搭讪,有人玩网游邂逅……但更大一批人则“潜伏”在婚恋网站上。

庞大的婚恋需求和网络的结合进发出巨大的能量。各婚恋网站如同24小时不歇业的门店,自动聚集会员,收集并出售会员信息。每年数亿元的营收、200%的增速,让许多人艳羡不已。

有人对你感兴趣,但请先付费

北京单身女白领小陶,3年前在世纪佳缘网注册为会员。但因为当时该网站的会员数量不多,小陶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儿。2011年,28岁的小陶重新登录了该网站。她发现,自己的个人资料还在,且3年来不断有男性单身者在浏览,总计达1.2万多人次,其中,许多人还在站内发来了意图进一步交流的邮件。

但与3年前不同,小陶发现,现在,在世纪佳缘网上找对象,已经不再免费了。比如,要想看到那些想和自己进一步交流的邮件内容,必须付费。这类邮件―般都只显示诸如“一位男士,29岁,月收入1万元~2万元,有车”之类的关键词,点击后会转到―个付费页面,上面显示着多项支付套餐和付费途径,比如可通过网银、手机卡付费、上门送卡服务等来支付1个月、半年或是1年的看信费用,费用100元~500元不等。

此外,不同的费用将注册用户分为普通用户、高级用户和钻石用户,对应的则是不同权限的服务内容。比如钻石用户可以直接在站内进行在线聊天,获得首页推荐等。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陶选择用手机支付了2元钱,看了一封单身男性发给自己的邮件。这时,网站管理员发来邮件,建议小陶使用包年套餐,这样更划算。看着不断有人浏览自己的资料,和其他的未读信件,小陶简单计算了一下,用信用卡网上银行向佳缘网支付了248元,成为包年看信用户。她想:“试试看吧,毕竟多了一个找对象的渠道。”

于是,婚恋网站的一笔客户业务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完成了。

据百合网首席执行官田范江介绍,在中国,每年有2000万的单身男女成为婚恋网站的潜在客户。据初步统计,2010年,已经为“找对象”在婚恋网站付费的人数就达到了300多万,哪怕仅按看信费用的中间值计算,2010年便有近10亿元花在了在婚恋网站“找对象”上。

珍爱网表示,“迄今,已帮助200多万会员找到了爱人”。世纪佳缘网首席执行官龚海燕,在佳缘网的后台监测中,客服人员也可以监测到会员的状态变化,每天都有很多会员将“征友进行”改为“正在约会中”或是“找到意中人”。

“剩男剩女”的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仅北京,28岁以上的“剩女”就已超过50万。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男女找不到另一半?

“去年,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择偶的超价理论,即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比自己实际条件更高的理想的对象;今年我们又提出了择偶错位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半的期望是合哩的,但它是不对称的,比如男性的择偶期望和女性的择禺期望不吻合,整个的单身人群的择禺期望跟整个社会情况不吻合。”田范江表示,据《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24%的女性认为自己结婚的黄金年龄是28岁~30岁,但只有72%的男性认同这一观点。这意味着百分之十几的女性可能成为“剩女”。另外,在择偶标准里,7@A以上的女性认为对方要有房子,50……左右的男性也要求对方有房子,可在大城市里,这样的要求和现实不吻合。

相亲网站一个多人对多人的公众平台,单身者希望借助这样平台,在大范围内找到自己理想的配偶。

“剩男剩女”当道和“闪结闪离”等社会现象为婚恋网站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被称为“剩斗士”的80后和即将步入这―彳亍列的85后构成了婚恋网站的主要客户群。

此外,离婚率的攀高也为婚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增长的空间。民政部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力、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比2008年增加19.9万对。调查表明,因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善于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离异人群在婚恋网站的付费率是未婚人群的5倍,离异单身人群已经成为相亲网站的忠实客户群。

数亿元的线上收入

两年前,在所有的婚恋网站上查看信息都是免费的,这方便了单身者,却煎熬了相亲网站。“这几年其实都是一个市场教育期,也是一个投入期,我们做了一些线下的活动,比如线下找人、安排约会等来获得收益。”田范江。然而,这种营收来源非常有限,在过去5年,百合网一直处于投入期,每年服务器、人员、推广等开销达上千万人民币。

在行业刚刚起步,而且没有信誉积累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贸然收费。“因为你收别人不收,这样会员会大量流失,而规模化的会员数量才是立足的根本。要是没有耐心,你就做不了真正的婚恋网站。”田范江。

收多少也是一门学问。单身白领朱小姐曾被推荐过珍爱网的一套类似“线下贴身红娘”的服务,为都市白领寻找条件优秀的结婚对象,收费几千元人民币。朱小姐,当时她就谢绝了,因为作为都市的白领人群,可能还无法消费起这样的服务。如今,世纪佳缘网2元一封信,一年数百元的收费额已经是大多相亲网站通用的标准。

如果婚恋网站的线上服务是大众消费,那么线下服务就是VIP服务了。据了解,线下一对一的推介和见面,会员要支付数千元甚至上万的服务费,甚至有人支付数百万元的费用,委托婚恋网站来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

如果此前的5年是中国婚恋网站的市场培育期,那么,今后5年则是婚恋网站的商业化阶段。据了解,2010年,有1600万人注册成为世纪佳缘网的新会员。当前相亲网站的付费率为15%左右,如果保守按照信息服务费平均每人200元来计算,世纪佳缘网线上业务就能实现4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

第2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中心城市城镇居民家庭住房基本状况,为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中心城市解决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决策依据,为有关部门力争在3—5年内基本解决中心城市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提供服务。

组织实施

市建设局、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具体负责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新罗区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各项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本辖区调查工作的开展,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和调查员的培训工作。各村(居)民委员会选派出调查员直接负责调查的具体工作,包括:接受调查培训;负责调查表格的发放、填写、回收、初审;发放宣传材料,解释调查有关政策。

市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市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要在调查摸底、入户调查工作期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免费做好社会宣传、动员工作。

中心城市城镇居民家庭住房基本状况调查时间紧迫、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此次中心城市城镇居民家庭住房基本状况调查工作。

调查时间

调查时点为2012年10月1日零时。调查时期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新罗区辖区内居住的具有新罗区城镇户籍的居民,以户为单位(包括单身户)进行调查。包括夫妻至少有一方具有新罗区城镇户籍的家庭、新罗区城镇户籍的单亲家庭、新罗区城镇户籍的单身家庭(男年满30周,女年满28周岁),不包括集体户,不包括居住在新罗区辖区内的具有新罗区城镇户口的军营、学生公寓等非传统住宅中的人群。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口、收入、居住等情况,详见附表:《中心城市城镇居民家庭住房基本情况摸底表》、《2012年中心城市城镇户籍住房困难家庭情况调查表》。

调查经费

调查经费由市政府统一安排,要求按厉行节约原则,专款专用、严格管理。

进度安排

第3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答案是:2.6亿人。

从前,它只是一个社会现象。现在,它还是一个“钱景”美好的新兴市场。

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这就意味着,全国约2.6亿人正在为择偶而忙碌着。

1.8亿单身者中,有人在托媒婆,有人低调潜入婚介所,有人在大街上搭讪,有人玩网游邂逅……但更大一批人则“潜伏”在婚恋网站上。

截至2011年1月,国内三大主流婚恋网站中,世纪佳缘网拥有注册会员3200多万,百合网和珍爱网分别拥有2600多万名会员,三者的会员数量简单相加,几乎囊括了中国近半数的单身人士。

庞大的婚恋需求和网络的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各婚恋网站如同一个24小时不歇业的门店,自动聚集会员,收集并出售会员信息。每年数亿元的营业收入200%的增速,让人艳羡不已。

有人对你感兴趣,但请先付费

北京单身女白领小陶,3年前在世纪佳缘网注册为会员。但因为当时该网站的会员数量不多,小陶也没有把它当回事。目前,她便重新登录了该网站,发现自己的个人资料还在,许多人还在站内发来了意图进一步交流的邮件。

但与3年前不同,要想看到那些想和自己进一步交流的邮件内容,必须付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陶选择用手机支付了2元钱,看了一封男性单身发给自己的邮件。这时,网站管理员发来邮件,建议小陶使用包年套餐,并表示,这样更划算。看着不断有人浏览自己的资料,和其他的未读信件,小陶向佳缘网支付了248元,成为包年看信用户。

于是,婚恋网站的一笔客户业务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完成了。

据百合网CEO田范江介绍,在中国,每年有2000万的单身男女成为婚恋网站的潜在客户。据初步统计,2010年,已经为“找对象”在婚恋网站付费的人数就达到了300多万,哪怕仅按看信费用的中间值计算,2010年便有近10亿元花在了在婚恋网站“找对象”上。

“剩男剩女”的市场

“相亲网站”是一个多人对多人的公众平台,单身者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在大范围内找到自己理想的配偶。

田范江表示,几大择偶观念的改变也注定了婚恋市场的繁荣。第一,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第二,物质要求更明显,即房子、车子和资产。第三,更加看重感情,尊重自我感受。“很多人既要有爱又要有钱,这样,能找到对象的难度就增加了一倍。”田范江说。

“剩男剩女”当道和“闪结闪离”等社会现象为婚恋网站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被称为“圣斗士”的80后和即将步入这一行列的85后构成了婚恋网站的主要人群。

此外,离婚率的攀高也为婚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增长的空间。因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善于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离异人群在婚恋网站的付费率是未婚人群的5倍,离异单身人群已经成为相亲网站的忠实客户群。

数亿元的线上收入

两年前,在所有的婚恋网站上查看信息都是免费的,这方便了单身者,却煎熬了相亲网站。“这几年其实都是一个市场培育期,也是一个投入期,我们做了一些线下的活动,比如线下找人、安排约会等来获得收益。”田范江告诉记者。然而,这种营业收入来源非常有限,在过去5年,百合网一直处于投入期,每年服务器、人员、推广等开销达上千万元人民币。

在行业刚刚起步,而且没有信誉积累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贸然收费,而收费多少也是一门学问。如今,佳缘网2元一封信,一年数百元的收费额已经是大多相亲网站通用的标准。“这套模式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成熟。”佳缘网CEO龚海燕告诉记者,但还有一些缺陷,比如有些人非常优秀却淹没在几百万的会员中无法被识别,所以线上服务还需要结合线下,比如一对一的推介、婚恋指导等等。

如果说婚恋网站的线上服务是大众消费,那么线下服务就是VIP服务了。据了解,线下一对一的推介和见面,会员要支付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服务费。当然,也有不太昂贵的线下服务,比如上百人的相亲聚会,人均花费在150元左右,但这种活动对于婚恋网站来说,收益有限,更偏重于品牌推广。

同样,婚恋网站线下收益与曾经的婚介所的收益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据田范江介绍,2010年,百合网线下享受VIP相亲服务的会员达数千名,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每位线下会员收费为1万元左右。如此算来当年就能收入几千万元人民币。

超高速的增长

如果说此前的5年是中国婚恋网站的市场培育期,那么,今后5年则是婚恋网站的商业化阶段。

龚海燕对婚恋市场的增长速度十分感慨:“我们做第一个300万的会员,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而最新的300万个会员,我们只用了两个月,这是一个非常加速度的发展。”

即使如此,中国的婚恋网站依然处于发展的起步期。预计今年内,百合网在营业收入上会有一个更高的增速,而这个速度可能是200%~300%。

在世纪佳缘、百合等网站壮大的过程中,很多中小型的相亲网站正在慢慢被淘汰。

2005年田范江创办百合网时,国内大大小小的婚恋网站有100多家,如今寥寥无几,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已经销声匿迹。“现在,如果你要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婚恋网站,先准备好两三个亿吧!”田范江笑着说。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规模效益,这就是婚恋网站的特点。”龚海燕表示,婚恋网站如同一个24小时不关门的商店,而且还不需要售货员,会员自动付费。但是,并不是所有注册会员都会成为活跃用户,“有的注册一次就再也不来了,有的呆在上面就是不付费,当前的付费率还是较低的”。而且,很多人只看到婚恋网站赚钱,却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投入。

第4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恋爱小白不再抢手 爱过更受欢迎

谈过几次恋爱、有几个前任这几乎是单身男女每次相亲都避免不了的问题,隐瞒到底、留给对方感情史一片空白的印象?还是从实招来、坦诚相待?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昔日的恋爱小白已不再受欢迎,有恋爱经验更加抢手。

在一项针对配偶恋爱史看法的调查中,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异。数据显示,相对于未婚男女来说,离异人群更不在意另一半的情史,且男性比女性更看得开。

对此,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对于另一半恋爱经验的态度反映了国人恋爱观的逐渐开放,以前男性可能都会有一种初恋情结,总是希望自己是对方的初恋,恋爱对象越单纯越好,但初恋成功的概率很低,张佳芮说,恋爱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大部分男女,只有经历过一两次恋爱,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理想中伴侣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他们更加需要找能彼此体谅包容的对象。

谈过恋爱的人才会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才会吸取以前恋爱的经验,在以后的恋爱和婚姻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懂得去呵护和珍惜另一半,来自江苏的张先生表示,自己跟女朋友在遇见彼此之前都经历过几段感情,我们彼此并不介意对方的感情史,现在感情很好,准备年内结婚。

离异女不care房车 未婚女公然要聘礼

来自福建的林先生跟女友相恋三年了,今年准备结婚,但谈起即将到来的婚礼,林先生却一脸惆怅, 本来去年就想结婚的,结果因为聘礼的问题耽搁了,女方不仅要求买房买车,还得按照老家的风俗,出一笔聘金和价格不菲的金银首饰作为陪嫁,我自己的经济能力无法担负这些,最后只能由父母出一部分钱,林先生无奈的告诉记者。

女方向男方要聘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像林先生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很常见,但据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报告显示,对于聘礼的问题,未婚女和离异女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数据显示,在对待结婚是否需要父母出钱的问题上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的看法大不相同,大部分离异男女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自己就可以搞定,其中94%的离异男性和84%的离异女性不关心或者不需要对方父母的补贴,但有近一半的未婚女性认为结婚这件事公婆当然要出钱,有13%的未婚女性觉得结婚需要公婆大放血。

离异女不care房车,未婚女却公然要聘礼?对此,张佳芮表示,这与双方的经济条件和情感的经历有关。离异女经历过一次婚姻,相比于未婚女,她们更加懂得婚姻的重要性,对于再一次的选择,她们对物质的要求不会那么高,相反的,会更加注重其他的软性条件,比如对方的性格、双方的兴趣爱好等,而对于未婚女来说,房子车子是婚姻安全感的来源之一,特别是在高压的生活和同龄人的相互比较之下,结婚买房买车已经成了一种潮流,这让很多未婚女性在潜意识会认为,结婚找公婆要聘礼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自己挣的钱根本就担负不起一个家庭的支出,公婆一直在催婚,那就只能由他们出钱来办婚礼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王小姐说道。

婚前同居不再新鲜 再婚要求先试婚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鲜事,但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对婚前同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对于离异男来说,在婚前试婚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据世纪佳缘婚恋报告显示,离异女性比未婚妹子更能接受婚前同居,77%的离异女性愿意尝试婚前同居试婚,未婚女性的这一比例只有64%,还有34%的未婚女性表示没结婚怎么能住到一起而坚持婚前试婚的离异女性和未婚女性只占到3%和2%,婚前同居这件事,普遍来说,女性比男性更谨慎、接受程度更低。

而超80%的男性接受婚前同居试婚,而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男性则认为婚前试婚很有必要,有12%的离异男表示不试婚怎么行,试婚成许多离异男再婚的必修课。

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在情侣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婚前同居试婚有一定的必要,因为恋爱不像婚姻,恋爱时,双方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对方面前,但爱情最终都要走进婚姻,婚姻远远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婚姻更多的是两人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磨合,恋爱中觉得是小问题,当上升为两个家庭时就是大问题了,所以情侣在婚前同居试婚有一定的必要,提前模拟婚后生活有助于情侣更清楚彼此到底适不适合一起生活。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的失败,所以再婚会比未婚男女更加谨慎,顾虑也会比较多,婚期试婚对于离异人群来说显得更为必要,张佳芮说。

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就是因为结婚之后发现两人在生活习惯各方面很难调和,小矛盾慢慢积累,最终导致了离婚,32岁的王女士说道,现在再找结婚对象会考虑婚前试婚,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这样会比较放心。

单身男女梯度择偶 男人爱小个性 女神不吃香

光彩照人的女神和有点小个性的可爱女孩,谁才是最受欢迎的结婚对象?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报告显示,在对结婚对象的选择上,男女的差异很大。

48%的未婚男性希望找到有点小个性的女朋友,38% 的则表示普普通通就好,离异男性在择偶上与未婚男有一定的差异,找个有个性的女朋友和普通的女朋友的比例,离异男均占比38%,相反的,选择各方面都优秀的女神做女朋友的比例却最低,未婚男仅有9%,离异男占比10%。在择偶上,男人普遍青睐有点小个性的异性,女神反倒不吃香。

张佳芮表示,在中国,男女择偶都是梯度择偶,差异大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与男女的角色分工不同有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但女性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主导,所以男性倾向于选择小个性的普通女孩,这样婚姻生活既不乏味也能有一个靠谱、稳定的后方。女性则相反,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总希望在恋爱和婚姻中找到安全感,所以有闪光点、各方面优秀的男士更受女孩的欢迎。

女神适合远远的欣赏,真正一起生活的还是希望找一个比较靠谱和稳定的女孩,当然性格好,有点个性、有点可爱的女孩更好,28岁沈阳小伙在谈到对结婚对象的选择时说道。

单亲家庭择偶难? 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对象是单亲家庭

据世纪佳缘婚恋观报告显示,在对待另一半是单亲家庭的问题上,男女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对方是单亲家庭,且离异人群对单亲家庭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未婚人群。

有87%的离异男和74%的未婚男能够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但女性的这一比例要低于男性,仅有74%的离异女和50%的未婚女可以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近一半的女性介意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

男朋友是单亲家庭的话,我们结婚以后就需要跟婆婆在一起生活,我很担心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来自山西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不接受单亲家庭的女性主要是不想跟婆婆一块住。

婆媳关系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来自世纪佳缘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结婚后是否愿意跟对方父母住一起的问题上,有超过60%的女性直接拒绝,有80%的女性表示这个问题需要慎重的考虑,可见婆媳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学问。

第5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主题词:单亲贫困 救助机制 对策 建议

1、__x街道单亲贫困家庭状况

1、1__x街道单亲家庭概况

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单亲家庭468户。单亲家庭绝大多数由离婚或丧偶者构成。近年的离婚率增长速度惊人,形成的单亲家庭无疑呈上升趋势,加上因一方丧偶形成的单亲家庭,数量就更多。

1、2__x街道单亲贫困家庭基本情况

生活状况: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有37户单亲家庭;月均收入在300-800元的家庭共124户。其中以女性为家长的单亲家庭收入又比以男性为家长的单亲家庭为低。经济状况:收入来源方面,调查显示家庭成员的主要微薄收入、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帮困卡、亲友资助、社会援助排在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前四位,分别为57.5%、41.4%、14、7%。支出方面,96户家庭认为基本可以支付一些日常生活必要的开支;61户家庭认为家庭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必要开支完全不够。住房状况:调查表明,单亲贫困家庭拥有自有住房的有103户,其中仍居住在以前老房子的有69户,一次性付款购买房子的25户,租住房屋的家庭有81户,其中收入支付房租有些困难,只能租一般性的房子的有56户;勉强能够支付房租的有19户,完全可以支付房租的只有6户。医疗保障情况:由于单亲贫困家庭成员的生活大多处于贫困之中,生存压力大,患病率也往往高于其他家庭,尤其是承受大病风险的能力则更为脆弱。从身体健康状况看,单亲贫困人群的确是一个弱势群体。这种状况既是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也是妨碍家庭脱贫解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从业人员的状况:从职业构成看,调查显示,48%的单亲家庭主要劳动力是普通工人,技术工人只占1%。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公务员比例很低。

2、单亲家庭贫困成因

2、1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影响

国企改革滞后,对单亲家庭贫困化特别是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贫困家庭产生深刻影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低收入、高就业”平均主义分配的后遗症日益显现出来,一些企业破产、停产、半停产、转产或被兼并收购,职工收入下降,下岗、失业剧增,部分职工特别是女职工下岗成为必然。

2、2现行婚姻法律制度保护不完善。

我国的法律制度,包括《婚姻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妇女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中,都有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夫妻财产权利的许多配套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做出处理夫妻财产男女平等方面的司法解释。但在实际中,女性的财产权益并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2、3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不完善

目前,城市相对贫困的人口中,单身母亲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了特殊的一群,这一群体的人数还在逐年增长,但目前政府的福利政策和传统的社会保障系统都远未顾及到他们,没有特殊的、专门的优惠政策,单亲家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子女抚养、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单亲家庭自身的努力来解决。

2、4单亲贫困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其竞争就业岗位的能力

和机会。在经济体制转轨中之所以产生大批的下岗、失业人员,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往往是低素质者。我市单亲贫困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低。调查显示,单亲贫困家庭适龄就业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3,初中及以下的占83.3。二是劳动技能低,缺乏就业能力。缺乏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素质,或靠做零工为生,或靠政府救济。下岗职工中40岁以上的下岗职工,年龄大、体力差,无特殊技能,再就业困难,加之赡养父母、抚养子女,不仅生活困难,精神压力也很大。3、__x街道现有单亲贫困家庭救助政策措施及发挥效用状况

3、1单亲贫困群体享受政策性社会保障的状况

“三条保障线”不断完善。“三条保障线”即最低工资标准线(包括退休金)、失业和养老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线。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失业保险、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实现100按时足额发放。加大“低保”工作力度,做到单亲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帮扶活动成为风尚。政府、社会携手救助困难群体,开展“结对帮扶”、“春风行动”等活动形成文明互助、友爱相帮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拿出巨额资金帮助单亲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困难。

形成多层次帮困机构和网络。全市现在己有市、区(县)、街道、社区的三级机构、四级服务信息网络。社区全面完成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每个街道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个社区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人员经费和信息网络建设经费全由市和区两级财政配套解决,就近、就地服务把帮困就业落到了实处。

3、2单亲贫困群体享受其他社会保障的状况

单亲贫困家庭获得社会援助状况。调查显示,除去政府援助外,父母救助是单亲贫困家庭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兄弟姐妹的救助。这说明目前家庭亲情关系的帮助仍是解困济贫的重要途径;其他亲友和邻居对单亲贫困家庭的援助作用微乎其微,此外,社会慈善机构、社会民间公共救助机构提供的救助也是单亲贫困家庭社会援助的来源之一,但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充分发挥。

4、影响单亲贫困家庭救助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效用的因素

4、1仍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城市单亲贫困家庭救助体系。

城市单亲贫困家庭救助体系是城市扶贫帮困体系的一部分,包含在各种经济改革与发展政策之中,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而不是以反贫困为专门目标。由于现有机制对反贫困的现状考虑较多,而对于城市单亲贫困问题的相对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对于城市单亲贫困问题的系统考虑,以致现行的救助政策政策具有明显的对策性、应急性特点。

4、2现行“低保”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的低保是一种绝对平均的低保,这就必然存在着不公平。从理论上讲,低保应和积蓄等隐性收系起来,但由于国家对隐性收入还缺乏评估手段,所以“低保”也会存在漏洞。主要有:一是低保含金量很高,养了一批懒汉。一些低保对象不愿就业,情愿在家里打麻将,也不愿从事低工资职业。二是如实核查低保对象的真实收入十分困难。人户分离,由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承担核实工作难以操作;一些企业为了本单位职工利益不如实提供情况;对核查对象的隐形收入无法查实。

4、3优惠政策难落实。

如前所述,政府为救助单亲贫困家庭已经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对于帮助单亲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出台的政策不具有实际效用,只是留于文件和会议,给基层工作人员造成工作中的许多无奈。社区建设的推进和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规模大,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相对少,对单亲贫困状况的了解、动态管理的力度有所削弱,使得优惠政策形同虚设。

5、完善单亲贫困家庭救助机制的建议对策

5、1提高对单亲贫困家庭救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宣传力度,将单亲贫困家庭的救助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把单亲贫困家庭救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单亲男女大多处于中年阶段,又有未成年子女,在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岗、失业、内退者明显较多,加上浩劫年代造成他们教育、技能、信息等自身资源的不足,往往缺乏市场竞争的资本。加上单亲者须独自抚养子女,承受着职业、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生活状态明显差于双亲男女,再就业难度也更大,是弱势中的弱势。

5、2政府制度保障与社会援助支持有效结合

认真落实现有的各项救助措施和优惠政策。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优惠和扶持,对单亲贫困家庭提供帮助。我们在提供帮扶时也应充分考虑单亲当事人的特殊困难,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贷款、收费和税收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政府在同等条件下应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有所倾斜。

充分发挥社会群团、非政府组织及社区特殊优势。借鉴发达国家资金筹资方式变现收现付制为基金制,即将所征资金存入基金会,用于直接投资,使其增值,到需用时再支付。通过设立"单亲特困家庭专项援助资金"等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筹集善款,为单亲特困家庭献爱心。

争取家人及亲朋好友的物质帮助。父母及亲朋好友是最原始的、也是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之一,是单亲家庭获得资助的另一主要途径。因此,单亲家庭要善于处理与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关系,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物质上的帮助。

5、3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

适当放宽审核单亲贫困家庭救助标准。单亲家庭由于成员少,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人均费用也相对较多。因此,对其享受的救助标准做相应的调整,体现救助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完善“低保”运行体系。加强低保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健全现有低保工作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工作和人员经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低保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政策业务水平,规范工作程序,完善配套政策,增加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过程透明度和公正性,做好低保工作。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考虑单亲贫困群体的特殊性。一是应多建社会福利医院,以较低的治疗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伤病残单亲贫困人口提供康复和医疗救助。二是在医疗制度改革中,应把城市单亲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考虑进去。制订相关的措施,保障他们也能享受医疗保障或福利。

5、4单亲贫困家庭自身要积极努力

单亲贫困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政府、社会等给予多方面资助是应该的,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但是,单亲家庭在接受外界帮助的同时,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克服困难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单亲家庭的自助行为。

5、5关注单亲贫困人群心理健康。

调查显示,单亲贫困人群生活面窄

、社会交际贫乏、存在一些自卑、精神压抑等心理问题,他们的挫折经历和多重角色身份,除了需要社会的尊重和理解外,更需要亲属和社区网络的支持和援手,希望有交流接触、重组新家的机会。为此,社区和社会公益性社团组织可以成立单亲家庭俱乐部或类似的互助网络,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互助、交友、职业介绍、心理咨询及其他帮助的平台。参考文献:

1、《单亲家庭贫困问题》作者王世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第1998.2)

3、《击碎贫困不要城市贫民窟》关信平

4、《我国社区就业状况及对策建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杨宜勇

5、《城市妇女社会保障情况调查》(重庆市妇联)

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摘自《安康经济》)

7、《北京市城市居民贫困问题调查报告》

8、《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钧)

第6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国内一研究小组对1000名女性进行了关于“什么样的男子是最完美的?”的问卷调查,要求被访者写出自己心目中完美男人的特征。

调查发现,一个完美男人必须拥有英俊、财富、幽默、性感、浪漫、成功、健康、忠诚等8项特征,而首先相貌英俊的男子比例为20/1,其它对应的数字分别30/1,20/1,40/1, 30/1, 30/1,1/1,60/1。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算式:1/30×1/20×1/20×1/40×1/30×1/30×1/60= 1/25920000000,即要找到一个“完美”的男人的可能性是259亿分之一

英国曾经超过60%妇女有外遇

据英国一份妇女杂志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英国已婚妇女曾发生过婚外恋情。

在这些“不忠”的妇女当中, 36%的人选择同事作为婚外情的对象, 52%的人选择生活中的朋友,这表示这些思想前卫的妇女并不仅仅是为了性而发展婚外情。她们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遇上不开心的事或者婚姻关系遇上红灯。

1月21日是英国人最郁闷日

据英国卡蒂夫大学Ernell教授几年前制定的一个公式来计算一年中最郁闷和意志消沉的一天是1月21日。

计算公式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月份阴沉和湿冷的天气、拖欠钱款的数额、支付能力、刚刚过去的圣诞长假、自己承诺过但没有履行的诺言,例如减肥、戒烟和减少借贷等。心理学家建议,在这一天不要向郁闷情绪屈服,正面积极的看待所有周围的事物,并向不认识的人展示你的笑容,为你身边的人做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高离婚率影响环境

近日,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阐明了离婚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离婚是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离婚后的夫妻,各自会成为更小的住户或单身户,那就意味着人均消耗的资源更多。以美国为例,2005年的离婚者需要多用3800万个房间,人均多用50%的水电。由此而增的还有家庭日用品、天然气及汽油消耗等。

最差爸爸

美国洛杉矶政府仿照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的“十大通缉犯”名单,制作张贴了“通缉”十名最差父亲的海报,以阻止家长逃避抚养孩子责任的行为。

这次列出的十名遭“通缉”父亲共拖欠17名子女抚养费总计200万美元。而其中拖欠抚养费最多者达427252.25美元,同时,欠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洛杉矶政府此举也实属无奈,只是希望名单能成为追捕这些不合作父亲的新工具,让他们支付抚养费,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

蓝牙丘比特

在男女间的自由交往几乎被禁止的沙特,人们曾使用过各种特殊的办法,来获得爱情主动权。比如,在取款机旁假装闲逛,看到心仪的女孩来取钱,就悄悄把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扔到女孩脚下;或者把电话喷漆到自己的车上等。不过,随着手机蓝牙技术的推广,这种不用知道电话号码就能互传短信、照片的方式以一种旋风般的速度改变着沙特青年人的爱情命运,开启了他们的寻爱之旅。

宣读离婚声明败坏心情

颁布于2005年8月北京市民政局印发的《北京市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市民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时,离婚双方必须宣读离婚声明,否则就不予办理离婚。“离婚声明”大致包括:“我们双方申请离婚登记,谨此声明。”以及曾经的结婚日期、结婚证登记号以及离婚原因等。

多数离婚当事人都表示这项规定会让自己“心情不好”,但对此也非常无奈。据介绍,通过宣读离婚声明,婚姻登记员可以辨别夫妻双方是否是真实、自愿离婚,也可以观察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80后“闪婚闪离”飙升

据婚姻登记部门统计,去年全北京有2495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有5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而“闪婚闪离”人群中,“80后”占了相当大比例。

专家分析,经济不独立、“家务低能”等问题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软肋”,加之缺乏宽容、理解的个性往往容易成为轻言离婚的导火索。有调查显示,在已成婚的“独生代”家庭中,有30%聘用计时工来做家务,20%由父母定期为其整理房间,80%的家庭长期在双方父母家里“蹭饭”,30%的夫妇自己的脏衣服要拿到父母家里洗。

各地防自杀口号

在世界各地易发生自杀事件的地方,政府都曾贴出劝人转念的标语,比如,被称为“自杀天堂”的美国加州的金门大桥上便挂着的标语是:“花上三分钟想想家人,你就可以当做看风景。”

德国汉堡的阿尔斯特湖边的标语是:“再给自己五分钟,你就有能力从这里重生!”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顶端的标语是:“用两分钟环顾美丽的巴黎,你的生活将不再黑暗。”

莫斯科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上的标语是,“给自己一分钟冷静一下。”

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厦防止自杀的宣传口号是:“多想一分钟,你就不用跳下去。”

在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同样贴有善意的标语,写着:“做一个深呼吸,你便转头回家。一个深呼吸的时间不过十秒钟。”

坏情绪和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老板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晚了,“啪”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上,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却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死了。可见,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在许多情况下,有人冒犯你时,你会了解到那是有人踢了他的“猫”的缘故,而它跟你并不相干。

第7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这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活在当下,我们拥有的,究竟是来自内心的真实的幸福,还是虚有其表的伪幸福?倘若是后者,那么,真正属于我们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名词解释:伪幸福,顾名思义,伪装出来的幸福。人们把大城市这些看着光鲜、内心幸福感并不强的状况称为“伪幸福”,与幸福对应,“伪幸福”是今人创造的新概念。“伪幸福”命题的提出,反映了对生存状态的焦虑。

本刊调查:今天,你幸福吗?

来自一线大都市居住者的声音:

案例一:大城市里的小幸福

出镜人物:曾兰 34岁

居住地:深圳 自由职业者

我离开过深圳,又回来了。也许还会离开,又还会回来,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定。

我为什么要回去呢?因为那时候刚生下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从职业女性转为家庭主妇,我的世界骤然缩小了无数倍,只剩下了家、超市、门外的小公园,女儿与1/4个老公。

说是1/4个老公,是因为老公要加班到夜里十来点才回家。回到家后疲惫不堪的他几乎匆匆吃完我给他留的饭,然后逗一下孩子又立刻睡了。如果说生孩子前还有1/2个老公――他一半时间在上班,一半时间在家。现在我只剩下1/4个老公了。忽然被外部世界隔开的我,本来极渴望老公回来带给我一些外面的信息,可是老公却因为劳累和压力突增而越发沉默。那个时候,我不了解他的心思,只是觉得他对我不好不体贴,我们开始争吵。争吵时他说:你在家带孩子多轻松呀,啥事也不用管,有吃有用有穿,你还想怎样?我气极了:我为他生孩子带孩子,为他放弃我正上升的事业,可他却觉得养着我与孩子是他对我莫大的恩赐。

我一气之下就抱着孩子回了老家所在的小城。我想,行,只要有人帮我看孩子,我也可以上班,我压根儿不用你养活。

回到小城父母家后,父母帮着看孩子,而我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果真就不用老公养了。小城的生活费用低,有亲人在旁,又兼顾了工作,按理来说应该过得不错。可是很快我就觉得窒息,那种无法自由呼吸的窒息。

在小城,几乎每个人都能相关联,有一阵子,有个高中男同学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而与我走得近了些,结果,邻居、单位同事全都议论纷纷。闲言传到母亲耳朵里,母亲气得不行。还有,去很多企事业相关单位办事,对他们的拖拉与推诿,我却只能用请他们吃饭、送礼来解决,而不是我在深圳习惯的投诉;还有小城里的交通及环境卫生,都让我无比失望。这些也许能习惯或者克服,深圳还有一些让我极其渴望而小城里几十年后也没办法给予我的东西:图书馆、电影院以及文化讲座。

深圳的图书馆,每个区都有一个,很多街道也有分部,任何地方的身份证都可以办理借书证将书籍外借,也可以坐在有空调的图书馆里看一整天书;文化讲座则是市政府为市民办的实事之一,每到周末,只要你喜欢,便可以去各区图书馆的会议厅里听各个方面的专家讲座:文学的、音乐的、婚姻的、养生的、心理的、亲子教育的,等等。

更何况,老公也在深圳,虽然我们吵过、闹过、气过,但我依然爱他。

在老家待了一年后,我抱着两岁的孩子再次回到了深圳,回到了那个小出租屋里,回到了老公身边。

离别的一年中,我与老公都思考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我开始懂得与老公心平气和地沟通,告诉他我的苦恼与我的需要,而他,也会向我诉说心中的烦恼。我们在这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握着手相互鼓励、相互支撑、相依为命。

孩子三岁时上幼儿园,我依然因为要接送她而不得不在家。我忍不住打开电脑,开始写一些有感而发的文字,而那些文字百分之七八十都发表在了报纸杂志上变成了铅字。我获得了稿费,还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我依然没房子,因为房价的飙升太超出我们意料。但还好,我们一直住在最开始租住的房子里,房租还能承受。关于未来,房子与户口其实也有希望。老公的单位因为成了纳税大户,已经有了迁户口的指标,老公能迁过来,我们也能随迁。我们都有了深圳户口后,便能申请经济适用房,虽然是远景,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孩子上小学了,虽然是外地户口,同样不需要交任何费用。而且居住证港澳自由行也开通了,去香港买一些比深圳便宜的化妆品、日用品都十分方便。

当然,最令我觉得幸福的是老公现在工作没那么忙了,他多出来的时间,都在陪我与孩子。每个周末的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坐在家里吃我煮的红薯粥时,阳光从窗口透进来,我们三个人说说笑笑,那一刻,千金也不换。

其他居住者跟帖:

杜冷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等生活理念,本无可厚非,但脱离一线城市的“伪幸福”,所奔向的就一定是真幸福吗?这可能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对于幸福的理解,人各不同。幸福在于对生命的积极发现,在于创造,在于对生活的选择与舍弃,幸福还在于人的感受能力的强弱。没有这一切做背景和基础,人挪活就难以成为可能,结果倒可能是从一种“伪幸福”奔到了另一种“伪幸福”。

子夜:金钱的多少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幸福感是多维度考量的。深圳的打工妹一个月2000块也有过得挺幸福的。我在深圳年入7万,每月房贷+水电物业等3100元,小孩幼儿园学费1200元,每月家庭开销1000~1500元,其他零散开销不算,真正的月光族,可我也觉得挺幸福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你的幸福感就来了。

来自二线及其他小城市居住者的声音:

案例二:幸福就是放自己一马

出镜人物:徐英子 31岁 居住地:重庆 某文化传媒公司

我是在北京读的大学,毕业后本想留下来跟同学们一起磨刀霍霍去打拼,然而在北京打拼半年后,我仍旧跟同学合租在城中村当“蚁族”,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死活把我“绑”回重庆。

休整一个月后,我硬着头皮去竞聘,出乎意料的是我这个在北京多如牛毛的本科新闻专业生在这里居然成了香饽饽,习惯了被竞聘单位不屑一顾的我,第一次在重庆的人才招聘市场找回满满自信。

重庆的生活节奏比之北京何止是慢了半拍,简直就是巴适(惬意)得很。北京是继拉斯维加斯、澳门之后的第三“堵”城,还有户口问题,招聘受阻、租房受阻,考公务员是想都不用想。二线城市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让人可以选择在创意园区靠头脑吃饭,也可以穿着人字拖在巷子里开家小店铺,一边招揽生意一边跟美女帅哥搭讪。

去年网络上流行玩校友群,大学同学们也建了一个群,我加入后被群主(就是当年我们的班长)要求先介绍简历,我实话实说:月薪3500元,但生活成本不高,有一套房款全清的130平方米住房,全家一年三次出游,与老公成婚6年,儿子4岁……我一边说一边汗,要知道我们班可是不乏藏龙卧虎之辈,有不少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都市打拼得风生水起。结果,居然是他们比我更汗,一个接一个发来额头冒汗的QQ表情,人在北京的李娅吼道,我从年头忙到年尾,压根儿就没时间操持自己的终身大事,知道全国人民管我们奔三的剩女叫什么?中级剩客!过两年就是“斗战剩佛”,等你儿子上中学时我就被奉为“齐天大剩”,徐英子,我恨你!人在上海的班长李涛悻悻地说,我儿子念双语幼儿园、特长班、钢琴课,还有物价不菲的吃穿用度,已经让我沦为实打实的“孩奴”,根本不敢想自家那套70平方米的天价房贷款何时能还清……我原本是抱着后进生的态度去接受励志教育的,结果当晚成了坚守在一线城市的老同学诉苦大会。

2010年清明节,下班的我顺路逛超市买了一堆新鲜的瓜果肉菜往家走,突然横冲出一辆鲜红马六在我身旁戛然而止,从车窗里探出一张妆容精致的脸,是李娅!走下车来的她通身国际名牌,像个刚从天桥下场的模特,而我则是一身简约得叫不上牌子的职业装,是有些相形见绌。李娅跟我都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她这次回来是休假探亲的。当晚的接风洗尘宴席上,李娅的母亲望着她,一会儿就红了眼圈。李娅很愧疚地扣着母亲的手,她这些年只顾在北京打拼,平时加班加到连轴转,偶尔休息一天全都用来补觉,明知薪水挣得很辛苦,难以鼓足勇气去高消费,看看工资卡上的亏空只好宅在家里。这些年母女俩都没有坐在一起摆龙门阵的机会,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家人寄一堆名贵补品,而母亲需要的只是一份触手可及的亲情偎依。

李娅回北京时,我去送行,我们彼此拥抱彼此祝福。一等幸福不一定非要在风口浪尖,退一步从此海阔天空,最好的幸福或许就是放自己一马。

案例三:夫妻养生控的福分

出镜人物:杜君豪 28岁 居住地:河北省香河县 香河县某事业单位

“冲豆浆不要放白糖啊。”

“核桃吃了没?还有钙片,这些都要饭前吃哦。”

大清早的,君豪还睡眼惺忪呢,梅琳就在盥洗室里呼来喝去了。他皱着眉头将油条向嘴里塞,梅琳一个箭步从盥洗室蹿出来:“油条有什么营养啊,包子不是在锅里吗?”

君豪扎煞着双手晾在那里,看着梅琳顶着一张黑黝黝的海藻面膜的样子,哭笑不得。

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可真能蛊惑人心啊,当初那么生熟不忌的梅琳,现在成了一枚标准的养生控,吃什么都先讲营养,喝什么都要有价值。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冰箱里的肉少了,桌子上的各类零食多了,抽屉里多出了各种各样的小瓶子。他们这个小县城,根本就没有单双号的禁车活动,可是梅琳愣是私自出台了政策,一三五开车,二四六骑车。君豪一点都不想配合,他已经不习惯顶着太阳吭哧吭哧地骑自行车了。可是梅琳的手圈住他肥硕的肚腩:亲爱的,当心计生委喊你去做B超啊。

女人可真麻烦。四月天,君豪一边骑着车子慢悠悠地走着,一边在电话里向远在北京的哥们儿林彦抱怨:还是晚婚好,看看你嫂子现在,我真后悔没有坚持做单身贵族啊。

林彦不尴不尬地干笑了两声,君豪还要埋汰老婆,那里已经匆匆忙忙扔过一句话:老板来了,回头再聊。电话咔哒一下挂上,君豪扫兴地闭上了嘴巴,他觉得自己同林彦越来越远了。想当初,两个人凑一块儿,啤酒一干就是五六瓶,彻夜长谈都不够,现在可好,他发个牢骚林彦都没时间听。

君豪内心有浅浅的失落,好在,办公室的同仁们善解人意,他还没进门呢,就听到大家正在讨论野荠菜到底怎样吃才好。春天到了,地里的桃花粉了一树又一树,粉红的桃树下,葱绿的荠菜长了一地。小县城的人,看见田地里的绿树红花,不用特意郊游,挖野菜的工夫就和春天亲密接触了。

没用多长时间,君豪手里的塑料袋就鼓鼓囊囊了。经过这番活动,君豪觉得自己的筋骨都舒展开了,他笑嘻嘻地飞车回家,钻到厨房又是洗又是涮,等梅琳下班回家,盖帘上已经躺满了圆鼓鼓的荠菜饺子。

不是养生控吗?野菜是最环保的蔬菜,今天就彻底圆老婆这个健康梦。

吃着鲜味十足的荠菜饺子,喝着醇香扑鼻的绿茶,君豪将脚丫子搁在茶几上一个又一个地调台,电视上播放的是某个海龟的成功创业史。有那么一个短暂的瞬间,看着电视上的成功男豪宅靓车的潇洒样子,君豪的心里闪过点滴的失落。当年的他,也曾有过冲天的美梦,只是现在,他看一眼自己慵懒的肚腩,有点悲伤地想,怎么就沦落成一头无所事事的猪了呢。

梅琳却颇为怡然自乐,她塞一个削过皮的苹果给君豪:哎,今天我碰到林彦的老妈了,老人家一提到林彦,就特别闹心。

怎么了?

还不是林彦的婚事。听伯母说,林彦是什么蚁族,几个人合租一套民房,女朋友吹了三四个,眼看快30岁了,还没着没落呢。

老婆还在喋喋不休,君豪眼前却浮现出林彦那张英俊的脸。他还真不知道最好的哥们儿就是报纸上常说的蚁族。他有点后悔上午打的那个电话了,电视上说,蚂蚁们结婚的概率是7%,他同林彦抱怨老婆太贤惠,这不纯粹是臭显吗?

那天晚上,君豪第一次不用梅琳催促,就将核桃、钙片塞到了嘴里,梅琳说了,所有的一切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所以,把身体养得棒棒的是必须做的。他不再讨厌梅琳是个养生控了,能在小县城做一个悠闲的养生控,这是他们的福分。虽然他也许一辈子都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能健步如风地同梅琳携手到白头,这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吗?

其他居住者跟帖:

紫丁香:伪幸福,没幸福。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压力往往透支了所谓的幸福。2009年年底,一部反映大都市“房奴”生活的电视剧《蜗居》,引发了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强烈的共鸣。一线大城市就是有钱人的天堂,没钱人的地狱。我有一些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朋友,为了房子、车子都感到生活压力很大;反倒是那些生活在中小城市的朋友,因为消费水平适中,感觉还挺幸福的。同样的收入,在不同的城市,感觉截然不同。当年老色衰的时候,在大都市挣扎的你是否还具备生活的能力?是否还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没能力在大都市混,那就赶紧撤吧,这就是现实的“杯具”。

冬日星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使关心自己以及自己关心的人幸福开心。大都市固然繁华,可是虚高的房价却让我们感受到它残酷与冷血的一面,为何一定要留在那里,成为房奴、卡奴、车奴、孩奴?难道只有那里才可以得到幸福吗?不如搬到另外一方乐土,说不定在那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不必和别人攀比,毕竟,生活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满意就可以了。人生一世挺短暂的,怎么幸福怎么办吧!所以,给我生活,地方随便!

专家支招: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吴稼祥:不幸福源于对比

不幸福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现在的诱惑太多,品种复杂,但人们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一定要拥有,这样的现象让人们产生了焦灼感。人类是追求超越的动物,总在和别人对比,如果别人拥有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就会有落差,觉得痛苦。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是不提幸福感的,因为大家都处于没安全感中,这种感觉来自相互斗争,是可辨认的恐怖。但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拥有了足够多的财富,这就好比我们突然来到一个什么都可以买到的大超市,但手里的钱是有限的,我们又没想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感到无所适从。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弄清自己想要什么,要靠自己的分辨力,而不是取决于别人的做法。同时还要自我修炼,让自己恬淡,充实心灵。

心理专家李子勋:幸福感的衡量标准是自我相处的能力

其实幸福感是对自我、环境、人际关系交往的满意度,这不是用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感到不幸福是因为对无法实现的事物产生期待,很多人需要更多东西来支撑自己,证明自己。其实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搞好了,全然接受了自己,喜欢自己的生活,这样世界对我们的冲击就不会那么大,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自取所需,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与自己达成和解的人必然和这世界以及他人和平相处,幸福对于他们完全是自我抉择,而不是追随其他人的步伐。

我们的幸福究竟在哪里?

资料链接:

关于“幸福”的数据

从收入看

家庭年收入在11万~20万的人群幸福感最强,但当家庭月收入超过1.5万元时,幸福感不升反降,可见,更多的金钱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

从年龄看

30~35岁的人群家庭幸福感最强,35岁至40岁的人群次之,40岁以上的人群幸福感最差,其次是90后。

从婚龄看

婚龄在1~3年的家庭幸福感最强,其次为结婚10年以上的,结婚3~10年的家庭幸福感最低,甚至低于未婚人群。

从职业看

公务员的幸福感名列第一。公务员的职业优势,给他们的家庭、婚姻带来好处,公务员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尤其显著。

从学历看

文化程度越高越幸福。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带来幸福。知识分子的工作、交际和娱乐幸福感高,高学历(硕士及以上)群体从工作中体会到的幸福感远高于其他群体,他们拥有更满意的工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从工作中获得不小的经济回报。

从地域看

杭州幸福指数中国第一

杭州市统计局近期对30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17.6%的杭州人感到幸福,比较幸福的占32%,幸福程度一般的占47%。浙江人平均快乐指数是6.68。以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的快乐指数为最高,达到美国人快乐指数的平均水平。

成都人幸福指数很高

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杭州、成都和上海人最愿意留在自己的城市。成都这个城市养人,安逸慢节奏的生活、不算特别高的房价,也为很多国内百姓推崇。

放弃北上广的N个理由:

近日,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线城市,有部分年收入在5万至10万元的家庭,正准备摆脱大都市带给他们的“伪幸福”,去二、三线城市追寻真正的幸福。理由如下:

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

北上广靠高房价获取红利,靠户口高门槛集聚精英,靠高物价挤掉流动人口,强者云集又暗藏经济危机、情感危机、人际危机,是冷漠江湖;二线城市往往靠宜居突围。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

地产巨头已将目光移到二线城市――到一线去争的是空间,到二线去争的是时间。挑好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

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

一线城市有白领文化,但白领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二线城市没有艺术电影院和话剧小剧场,唯独有很多吃饭比你早、睡觉比你晚的闲情逸致。

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

你说你属于这座大城市,却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你说你在这个城市创造了人生价值,其实存款还不如二线城市的公务员。收紧的一线城市能给予你优越感,宽松的二线城市却能创造属于你的归属感。

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

有的白领到二线城市,发觉收入少了一半,积蓄却多了一倍;城市营销专家王志纲举过一个例子,在上海要1万元钱买到的幸福,在成都3000元就够了。

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

小众者在故乡是异类,但一到一线城市,总能找到志趣相投者;但若你是拥有平常心的生活家,反而适合留在二线城市,因为它的节奏往往与慢生活能够合拍。

本刊感言:日前,由范伟主演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各电视台黄金档热播,也引发了人们对幸福要义的热议,人们开始探讨剧中“老大”所说的“幸福”的真谛――属于普通老百姓的幸福。

对于“幸福”这个美妙的词汇,人们从没有停止过追逐它的脚步。

第8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偶遇性;情境性;互动性;不确定性

Concept, feature and practical logic: local study on casual sexLIU Zhongyi.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The casual sex is the sexual behavior, in a particular social context, based on sexual attr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ntac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sual sex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it is happed in situation of situationality; second, it i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ird, the expected development is uncertainty. Meanwhile,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asual sex makes the process of random act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ealth and social risks.

【Key words】Casual sex; Situation; Interaction; Uncertainty

【中图分类号】R167【文献标志码】A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往后推迟,绝大部分人婚前都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单身生活。同时,由于婚姻不稳定性增强,越来越多的离婚人士选择非婚生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18岁以上非婚人口数量已达2.49亿。如此大规模的单身成年人群体如何处理正常的性需求?2013年,国内某知名网站历时一个月的网络调研,发现21%单身人士会通过发生偶遇性来解决性需求[1]。另外,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中国人的与性关系:历史发展2002-2006》调查报告结果表明:自从2000年到2006年,在短短的6年时间之内,我国成年女性自报发生过多伴侣的比例从8.1%增长到29.6%[2]。根据对我国成年女性性伴类型的初步分析,我们发现不仅多数性伴都来自熟人、同学和同事等,并且有相当比例的婚外属于偶遇性。

1研究基础

什么是偶遇性?西方的学术界目前仍然是见仁见智。客观地说,每一种概念定义都有合理之处,也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研究者认为偶遇性就是指与陌生异性初次见面就发生的()[3]。这类定义言简意赅,重点强调了陌生和初次两个纬度。但是,在这个定义中,一些发生在熟人或者先前就认识的当事者之间的偶遇性却未被合理地涵括;也有研究者以当事者双方保持的时间长短来衡量一段是否属于偶遇性。这类定义强调(关系)的存续周期的长短,特别主张如果与同一性对象维系(关系)超过30天以上,那么这种就不能称为偶遇性,如果双方的不能维系超过30天以上,则属于偶遇性[4]。客观地说,以维持周期作为判断某种是否属于偶遇性稍显牵强。虽然多数的偶遇性维持的周期不会超过30天,甚至更短,但是这类定义却没有凸显出偶遇性与其他短期的不同,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把任何短期(例如,商业性、短期情人行为等)都归于偶遇性。还有研究者认为偶遇性是一种纯粹的或者说行为,当事人双方之间是不存在情感或者承诺的成分[5]。对于此种定义,早有研究者明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若将情感行为或承诺行为当作衡量偶遇性的具体指标,就很难清楚地去界定一段是否属于偶遇性[6]。因为,牵涉到情感因素或承诺成分等主观指标,概念界定就会受到当事者自我心理归因差异的影响。

美国学者还对偶遇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1931名18到59岁之间有偶遇性经历的成年人中,有8%的女性和11%的男性声称他们最近一次是和刚见面的人发生的[7]。还有研究者随机采访了美国社会中700个18岁到22岁的青少年,其中36%表示他们在过去两年内有过偶遇性,89%表示他们最近一次偶遇性是和他们已经认识的人发生的。其中20%表示他们与其伴侣认识超过一年。61%的受调查者表示,最近和那位伴侣的并不是第一次,65%的受访者表示某些时候他们会和前男友或者前女友发生性关系,而与刚刚认识的人发生性关系的比例少得可怜――只有13%的男性和10%的女性 [8]。这样的调查结果颠覆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人们习惯性地将和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视为典型的偶遇性,但是调查结果表明这类过于偶遇性的“艳遇”只占偶遇性性关系中的很小比例。大部分偶遇性性关系中的都是熟人或者朋友,而且大部分人之间不止发生过一次性关系。

关于偶遇性的实践逻辑,国外研究者也有很多重要的探索性研究成果。比如,有初步的研究显示,偶遇性与情境的开放性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如果情境开放(假日或假期所引发的想法,包含认识新朋友、放松心情、充满浪漫气氛)的相关因素增加,那么也就随之增加,也容易促成发生偶遇性的机会[9]。由此可知,情境开放的条件,容易导致偶遇性的发生。另外,还有研究发现饮酒和,也是诱发偶遇性发生的主要来源。研究同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赞同偶遇性的想法,在研究的所有调查个案中,男性比女性有更多想要发生偶遇性的意图,但是,男性和女性在实际发生偶遇性比例上,却是相似的[10]。

3.2关系的互动性

偶遇性是一种具有人际互动性质的。无论性接触的程度如何,一定要通过当事者之间的人际互动,才能够达成。偶遇性实践过程中,当事者人际互动的频率不仅往往直接影响到双方性接触的效率;而且人际互动的深度也往往决定着双方关系的持续程度。

3.2.1行为的自我合理化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合一”主流性意识形态,规范了人们在性方面的行为举止,多数人都奉行“先有爱、才能有性”的行动原则。然而,偶遇性却割裂性和爱的紧密关系。在偶遇性当中,一些人由于受到传统的性和爱合一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会在偶遇性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其中有些人发现自己无法在这种行为中取得心里平衡之后,除了试着调整自己的道德范畴的边界之外,也会发展各种策略以松动主流性意识形态,以合理化自己的行动。

我总在想,我们到底是什么行为,是情人吗,不是。因为我们基本上没有情人之间的那种卿卿我我;是单纯或吗,好像也不是。我对她,她对我,都还是有一些感情的。(个案20。基本情况:男,34岁,已婚;对方情况:女,29岁,已婚;接触途径:单位同事。)

3.2.2交流方式的简单直接现实中男女之间的聊天,通常需要某些正当性的理由,例如是同学、朋友、同事等等。然而对于偶遇性说,由于双方目的性都比较强,所以很多当事者即便刚刚认识,也会交换个人的身高、体重、性喜好等,甚至是性器官尺寸、形状等十分隐私的“特许身体知识”。尤其是一些通过网络途径结识的当事者,他们在网络上跟潜在的目标对象谈“性”或者“”,除了为了对对方的性观点和“特许身体知识”有个初步的判断之外,更主要是作为一种性试探,以观察对方是否有意愿与自己发生现实中的。

在QQ上她告诉我我经常能给她渴望的感觉,于是我们开始了电话和视频。她答应我,如果我们有机会见面,她一定会让我偶遇性的在床上折腾她。我也答应过她,我会给她一次很特殊的贵宾待遇。于是我们就接受了对方,并强烈的想拥有彼此。(个案16。基本情况:男,36岁,已婚;对方情况:30多岁,新婚不久;接触途径:网络聊天)

3.2.3人际互动的肤浅性当事者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对于彼此以往的经历以及疾病史等相关议题大都“悬置”,最起码坚守不能“刨根问底”的原则。因为,很多的当事者都在无数的教训中发现若一方经常地提及会唤起对方的“反感”。认为这是对自己经历的介意和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怀疑和不信任。轻则可能引起对方的责怨;重则可能造成行为倒退甚至中止。

在以后的交往中,我才逐渐了解到,她已经和老公离婚快2年了。很多关于她前夫的话题她都经常含糊其词,不愿提起,我也不大好问得太多。(个案24。基本情况:男,25岁,未婚,职业不详;对方情况:女,33岁,离婚,个体户;接触途径:网络聊天)

3.3结果的不确定性

很多当事者愿意把偶遇性归因于彼此之间的缘分因素。缘分到了,双方的关系就会突飞猛进;缘分没了,双方的关系就会很快终结。对于偶遇性而言,激情或者性吸引是缘分的主要成分和内容,也正是由于这些成分的非理性特征,使得偶遇性发展方向遍布着各种不确定性。

3.3.1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很大在偶遇性中,很多人只是想藉由偶遇性来满足性需求,不希望让自己原先的生活因此而受到干扰。一般说来,双方在这种行为或关系中得不到任何的承诺和保证,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面临一些很难抉择下一步举动的时刻,当事者之间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表情”,就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行动效果。

我去了她的办公室,她自己的办公室。和她聊天,因为之前有些话语本来就有些暧昧的成分在里面了,所以在她背对着我的时候,我偷偷的亲了下她的脖子,她也没有明显的拒绝。当时我却是心跳的厉害。后来,我试探的抱住了她,她没有反抗,就那么抱着,然后我吻了她,到最后的激烈的亲吻。(个案12。基本情况:男,30岁左右,婚姻状况不详,公司职员;对方情况:女,40多岁,已婚,公司职员;接触途径:公司同事。)

3.3.2没有任何道德责任在偶遇性当中,亲密持续的时间长短或者两次亲密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什么样的角色和身份参与亲密,都是由当时的情境和双方互动的效果决定的。若遇到不喜欢的亲密对象或遭遇尴尬局面时即可退出,或者以新的角色身份重新进入亲密。过程中没有任何道德责任,完全从取悦自我的立场出发,一段段的关系不再需要长时间相处与互动的累积,而是由片段的快乐时刻或短暂的愉悦组成。

说实话,她的长相和身材都很差。这个年纪的女人,浑身都是赘肉,经常抽烟,牙齿都有点黄。但坦诚与内心的苦闷却是可以理解的。她和我说过这些之后,莫名其妙地又来了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我被她感动了。如果她不说自己的那段有点传奇的情感经历,我想不会再来一次的。(个案11。具体情况:男,40岁左右,已婚;对方情况:女,公务员,50多岁,已婚;接触途径:网络聊天)

3.3.3性吸引是双方关系维系的主要力量由于偶遇性发展过程中,双方对性的“预期”都十分明确。偶遇性强调的当事者之间的性吸引,是推动和维持双方关系主要的力量。所以当彼此对于性的态度或对的感受出现不一致时,偶遇性会随时地终结。很多时候,这种行为的中止是一点前兆都没有。前一分钟也许两个人还卿卿我我,后一分钟可能两个人就形同陌路,让很多人产生了恍若隔世的感伤。

可后来的发展竟然是急转直下,真是世事难料。过了一段时间,我给她发短信,她也不回,连发几次都是如此,有一天我就打电话过去了,没想到她竟然大发雷霆,问我到底想干吗,发那么多短信骚扰她,有完没完?我当时就好象懵了一样,怎么会变化如此之大呢?(个案8。具体情况:男,30岁出头,已婚,两地分居;对方情况:小学老师,40 岁,已婚;接触途径:网络聊天)

4初步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得出来,偶遇性就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中,以人际互动为基础,基于激情或性的吸引而发生的短暂性接触行为。

首先,行动的情境性。虽然人类的性接触虽带有本能色彩,但偶遇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当事者所处的情境使然。情境可以理解为能够引发偶遇性的时空要素集合。情境是偶发性的起点,但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当事者在偶发性过程中会改变目标和计划,会在途中甚至之后舍去其中一些目标和计划,发现另一些目标和计划。这一点正如社会学家加芬克尔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临时性、权宜性的情境,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当事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8]

其次,人际关系的互动性。作为一种产生于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行为,偶遇性是个体人际互动行为与社会情境共同作用的人际互动结果。换句话说,在偶遇性中,偶遇性的发展方式和方向是有多种可能性的,人际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偶遇性的发生、发展和终结速度。此外,偶遇性中对对方的期望、要求等都不是很高,导致了双方人际互动的表面性和欠深刻性。

第三,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虽然不能盲目认为偶遇性的当事者总有明确的情感关联,但也不能反过来认为,偶遇性都是与情感无关的。在偶遇性发展过程中,双方充满暧昧情趣的互动,常会使人产生一种类似于“亲密感”的心理感觉。但是,由于当事者双方之间的关系缺乏承诺性和契约性,如果偶遇性仅仅因性吸引而维系,将面临着随时关系终结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偶遇性本身固有的情境性、互动性与不确定性使之相较于当事者价值观、需求和动机等个体性因素,对于了解偶遇性的本质特征和实践逻辑更具有索引性。换句话说,偶遇性发展过程中遍布的情境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偶遇性不仅仅是对主流社会“合一”性意识形态的简单“背叛”,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今社会高风险性质的有力“注解”[9]。 因为,偶遇性不同于一般的非婚多性伴行为。一般的非婚多性伴行为(无论是商业性还是婚外行为)多是在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相对理性的情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相对而言,偶遇性受情境、互动、激情和性吸引等等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更直接。尤其是在彼此不熟悉,甚至对彼此健康状况一无所知的情境下发生的偶遇性,往往伴随着罹患艾滋病以及遭遇待和性暴力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调查称21%单身人士会寻找临时解决性需求,http:///20131111/n389893038.shtml

[2]黄盈盈,潘绥铭.21 世纪我国女性的多伴侣变迁之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2):58-63

[3]Traeen B, Lewin B. Casual sex among Norwegian adolescent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92 (21):253-269.

[4]Townsend JM, Wasserman TH. Sexual hooku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ex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actions. Achie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1 (40):1173C1181.

[5]Grello CM, Welsh DP, Harper MS. No strings attached: The nature of casual sex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6 (43): 255-267.

[6]Heidi Lyons, Wendy Manning, Peggy Giordano. Monica longmore: Predictors of heterosexual casual sex among young adult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3 (42):585-593.

[7]Herbenick D, Reece M, Schick V, et al. An event-level analysis of the sexu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 among adults ages 18 to 59: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010,7 (Suppl 5):346-361.

[8]Lyons HA, Manning WD, Longmore MA,et al. Youngcasual sexual behavior: Life-course-specific motivations and consequence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2014 (57):79-101.

[9]Carter S, Horn K, Hart G, et al. The sexual behavior of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at two Glasgow GUM cli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 AIDS, 1997 (8):336-338.

[10]Egan CE. Sexual behaviors,condom use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casual sex among backpackers and other young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2001 (10):41-58.

[11]刘中一. 偶遇性中是否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5):283-285.

[12]潘绥铭.艾滋病给社会学带来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1(1):89-98.

[1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54.

第9篇:单身人群调查报告范文

一、婚庆旅游概述

1.婚庆旅游,是指以婚庆为目的,将旅游服务和婚礼策划、婚礼服务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旅游专项产品。由于旅游者以婚庆活动为出行目的,婚庆旅游区别于一般的观光度假旅游。接待宾客、婚典设计、婚典执行等婚庆活动以及观光、度假等旅游活动都可以列入婚庆旅游的范畴。

(一)我国婚庆旅游发展现状。我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11年3月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全国有811.3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每年的婚庆产值超过12000亿元。其中,婚庆旅游市场的发展,又拉动了酒店、餐饮、婚纱、摄影等多达43个行业的发展,国外婚庆旅游的发展较中国成熟,其中相对知名的马尔代夫、爱琴海与普罗旺斯等旅游目的地,一直以来都以“浪漫”与“爱情”冠名,获得众多新人的青睐。婚庆旅游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虽然也有部分旅行社开始关注这一产品和市场,但婚庆旅游产品跟婚庆活动结合在一起,比一般旅游产品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使得旅行社在婚庆旅游产品开发中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缺乏婚庆的经验,使得婚庆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婚庆旅游线路趋于大众化,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等,婚庆旅游产品开发面临着不少挑战。

(二)婚庆旅游产品类型。观光度假类,指旅行社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的旅游方式如新婚游、金婚游、夕阳游等。婚典仪式类,指举行集体、中式、西式、民族、草坪、农家、水上婚礼等。婚庆纪念类,指已婚夫妇周年纪念游。纪念晚宴、植纪念树、刻纪念碑、挂同心锁、放爱情鸽等。婚庆节事类,以婚庆旅游为主题举行的节庆,如三亚的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

(三)婚庆旅游产品特点。1.服务要求高。婚庆旅游的主要对象是新婚夫妇,新婚对他们来说是人生最浪漫、最温馨的时刻,他们希望在这个重要时刻留下深刻记忆,作为今后幸福生活的美好开端。因此,婚庆旅游贯穿全程的主题,就是整个行程给人以幸福的氛围。而现代人的幸福追求早已从物质转向精神,新郎新娘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层面,更多的追求健康、文明,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时尚化,这使得婚庆旅游进入的门槛更高,要求更多的从文化体验来策划、包装和推广产品,单纯的价格竞争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突出。

2.对目的地资源要求高。为了满足新人对个性化、时尚化的服务要求,婚庆旅游要选择具有一定浪漫色彩及设施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在国外,许多著名的婚庆旅游目的地都有着悠久的爱情历史传统,如寻找爱神丘比特的希腊雅典,有“情侣天堂”、“蜜月天堂”之称的夏威夷,以及承载仙人与公主神话故事的韩国济州岛,由于悠久的爱情历史以及浪漫甜美的氛围,这些地方成为婚庆旅游消费者的首选目的地。另外,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婚庆旅游目的地,其国际化本质不在于巨大的目的地规模和接待量,而在于良好的旅游功能。要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做后盾,如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高品质的绿化系统、完善的旅游救援服务体系等,这些直接关系到婚庆旅游者直观感受的好坏。

3.消费档次高。结婚是人生大事,为了在新婚期间充分享受快乐和幸福,也为给将来留下难忘的回忆,许多人都愿意为婚礼及蜜月出行准备充足的金钱,甚至不惜重金操办。基于婚庆旅游者对价格不敏感,婚庆旅游产品多走高档路线。目前婚庆旅游市场上大部分以豪华团为主,利润空间大,多数情况下旅游的产品和资源都没变,但通过婚庆这条浪漫的金线一串,就变成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金链。仅就目前海南旅游市场而言,普通的5天4晚地接报价,几百元就属于不错的产品,上千元就属于豪华产品了;但对于蜜月婚庆产品,同样是5天4晚,或许景点也还是那些景点,经过文化提升和创意包装,千元左右的产品仅仅是起步,而每对报价近8000元的集体婚礼产品,依然吸引着新人们。

4.季节性强。近年来我国对假期制度进行了改革,不再有原来五一、十一黄金周的说法。由于假期时间的零散和工作时间的限制,年轻人不得不避开旅游高峰,选择过年的长假期举行婚礼和进行蜜月旅行。另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环境景观的差异性,有富足时间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在婚庆旅游目的地最适宜度假旅游的季节前往婚庆游。

二、我国婚庆旅游市场细分

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称为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关键在于识别相似的消费者需求,并在营销计划中根据识别消费者差异进行获利性调整。提供婚庆旅游产品的企业或部门由于自身资源实力有限,不可能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一切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了集中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竞争,必须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最有利可图的目标细分市场。

(一)新婚蜜月游。此变量中青年人人群数量大,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高,是新婚蜜月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人活泼好动追求新奇的特征使得他们在结婚时,出游的可能性最大。另外,在现今时代,青年人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的改变一直走在国人的前面,随着西方出行观念的传入,青年人追求浪漫的思想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蜜月游无疑会成为青年人结婚期间的最佳选择。青年人巨大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决定了婚庆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金婚游、银婚游、纪念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转变,中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传统的“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价值观念逐渐弱化,中老年人的消费需求逐渐向高品质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中老年人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他们希望并且有能力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幸福和欢乐,重弹爱情的赞歌,重享青春的温馨。此外,越来越多的子女愿意自己单身的父亲或母亲再次选择伴侣一起度过余生,享受天伦之乐,结婚热也开始在不少独身老年人中兴起。[ LunWenData.Com]

三、我国婚庆旅游发展对策

(一)整合婚庆旅游资源,设计婚庆旅游路线。婚庆旅游路线的设计至关重要,游客的年龄、教育背景、消费水平、生活理念以及家庭条件等等的差异,都客观地影响着游客的选择。因此,在设计路线的时候需根据实际调查,设计具有“蜜月”“婚典”“夕阳红”等不同性质的婚庆旅游路线,还要在旅游的时间、花费、路途上做出相应区分,同时要强调劳逸结合,让参与婚庆旅游的游客都能享受到这一特色旅游的魅力。由于婚庆旅游的游客不能像传统旅游一样以十人、几十人成团的形式发团,基本是成对发团,游客往往更加追求浪漫与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在设计婚庆旅游路线时要特别注意住宿条件。设计婚庆旅游路线及对应特色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的层次。

(二)走“旅行社+婚庆公司”模式,完善婚庆旅游一体化服务。“结婚”这件人生大事,在中国人心中自当是凡事要亲力亲为,做到本该是享受喜悦与幸福的时刻,却经常被各种繁琐的事弄得自己筋疲力尽,甚至神经衰弱。因此,旅行社和婚庆公司的合作包办模式给了大家一个更轻松、更方便的选择,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追求时尚的都市年轻人热衷于到国外举办婚礼或度蜜月,婚庆旅游市场需求日趋旺盛,而“旅行社+婚庆公司”这一新兴的合作模式,论文格式既有利于旅行社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也有利于婚庆公司拓展新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此外,婚庆旅游市场细分的目的是对顾客需求差异化定位,聚焦婚庆旅游消费者价值主张,但是产品的差异化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的相应增长,“旅行社+婚庆公司”合作模式不仅为市场节约很多成本和资源,使两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同一个合作平台上共享客源,优势互补,还可通过双方核心资源的联合,提高各自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

(三)多样化营销传播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销传播包括广告、促销、公共关系和事件营销等主要传播方式。目前人们的婚庆旅游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相关企业及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推广、旅游营销展览会等现代化旅游营销传播手段传递婚庆旅游产品信息,引导人们的婚庆旅游消费意识。以三亚为例,为进一步提升三亚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断拓展客源市场,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营销传播方式,一方面,积极参加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会议和奖励旅游展等;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业界交流活动,增进友谊,扩大合作,进一步巩固重点客源市场。同时,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等载体,重点宣传推介婚庆度假旅游、海洋旅游、温泉旅游、生态旅游、高尔夫康体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通过多样化的营销传播手段,三亚“婚庆旅游圣地”的形象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