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化学研究生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研究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研究生论文

第1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一、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根据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制取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实验。

2、有关阐明概念,证明基本理论和定律的实验。

3、有关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4、有关定量方面的实验。

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在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着重掌握:①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②混合物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能否相互发生反应(若能反应,需要弄清反应条件)。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①所用各种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关物质的溶解、过滤、结晶、再结晶的操作方法。

二、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

中学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讲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时,就可以从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

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就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好仪器。

三、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

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

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下列反应:C12+H20HCl+HC1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让学生便于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称(对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操作内容和要点,独立地进行实验,往往能提出一些改进某些实验的设计。如教材中关于氨气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若按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先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制取氨气,用于燥的烧瓶收集,再接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因为在化学实验室里,很难将烧瓶搞得十分干燥,而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同学分析了上述方法实验失败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该实验的要求,所用药品的性质,提出了改进方法:即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3毫升浓氨水,然后摇晃烧瓶将浓氨水迅速倒掉,立即演示“喷泉”实验,实验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好得多。

四、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呵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五、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二年级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

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2、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第2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的考核,应该全面、客观、公平地反应学生的实验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使实验教学考核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对原来的考核体系进行修改,构建了新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增加对实验预习的考核

新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进实验室前做好预习报告,课堂上随机抽查几名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进行讲解,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也请同学进行演示,最后由指导教师有针对性总结。通过这种透明的检查方式有利于指导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仅仅是把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现象与结果采用常规实验报告的形式书写,同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讨论;综合性实验的考核主要是对实验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现象进行逐一分解与分析,对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创新设计型实验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采用科研论文的方式,包括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等内容[7]。

量化考核评分标准

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建立了生物化学不同实验考核的量化标准[3],如验证性的实验主要从到课率和清理整洁(5分),预习(10分),实验操作(15分),实验数据(1,0分),实验报告(30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综合性实验主要从实验原理(10分),实验步骤(20分),实验分析及要点(10分),实验结果(30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创新设计性实验主要从科研论文格式(10分),技术路线(20分),创新性(20分),实验结果分析(20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期末考试成绩评分标准:1)口头测试(10%)。口头测试为10分钟。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得到相应的试题,根据学生回答的要点评分。2)操作考核(20%)。操作考核为40分钟。考试前由相关教师根据考核内容确定考核题目、评分标准,并明确考核目标。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择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操作项目,给与评分。

第3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提倡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真谛,把生活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适时引入,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把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起来。比如,在复习“函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想在淘宝网上选购一款手机,单价是850元,为了得到更多优惠价格,我找了11位同事,准备一起团购这款手机,其中,甲店给出的优惠价值是买一部手机优惠10元,买两部优惠20元,以此类推......但是,每部手机的最低售价则为700元。乙店给出的优惠措施则是购买10部手机,就免费赠送一部。接下来,请同学们推算一下,我应该去哪家店购买合适呢?问题一提出,课堂的氛围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饶有兴趣地计算着、讨论着,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也逐渐高涨起来,很大程度上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出来,指导学生体验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真谛,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情景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都能够更形象直观地感知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有效过渡,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化。例如,在几何画板被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也验证了数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也会主动投入到动手实验、主动去发现、去创造的活动中,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这个软件去构建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去研究他们所关心的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有效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也能较直观地向学生演示一些几何问题,同学们在接受、理解起来也就会较容易了。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生活化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是基于教学与生活相互融合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思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融入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以此来作为知识应用的例题,有助于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理解的更为透彻。数学学科,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且学习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无论难度多大,数学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可以说,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也是课堂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延伸。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针对球面距离的概念,列举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实例,先给出地球上两个地区的经纬度,让学生们计算两地之间的球面距离,学生既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活动当中,而且还能够调动起学生对相应的地理知识的有效运用,加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4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人性假设;“文化-生物人”;“经济人”;“文化人”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为此,人性就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绝对不可能绕开的核心命题。休谟就曾说过:“显然,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1]但是关于人性,笔者在此并不想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只想紧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来看看我们应当怎样研究人性,才更有助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我们注意到,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人,并不是一种静止不动、死气沉沉的东西,而相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会思考会行动的一种生物,并且显然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一切有意义的结果。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人,不是要去解剖它的生理构造,而是要去观察、说明和解释人的行为,这才是社会科学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这个主题出发,笔者以为,要使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具有意义,那就只有把人性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行。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人性,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的人性假设去解释人的行为;反过来,社会科学解释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探讨人性。这就正如有学者所言:“多年来,已有许多人提出多种理论解释人的行为。对其中包含的人性的基本观念和它们所主张的原因需要作仔细分析。这是因为,理论家相信人是什么样的,这种信念既影响他们最充分讨论人的行为的哪些决定因素和机制,也影响他们未考察哪些决定因素和机制。”[2]

一、“经济人”与“文化人”假设的对峙及其整合

社会科学在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所形成从而所依据的人性假设有好多种,比如“生物人”、“精神人(心理人)”、“经济人(理性人)”、“社会人”、“文化人”、“进化人”等等。我们注意到,在这些人性假设之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体上形成了“经济人”与“文化人”两大假设相对峙的局面,其它的人性假设则分别依附于它们。这种对峙,既表现为它们在社会科学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也表现为各自的支持者不断争论,相互排斥甚至是相互攻击。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自然在经济学中非常流行,“经济理论家们总是预设,经济行为就是人们寻求最优化某种清晰可辨的目标函数的行动。在经济学中,理性是在工具的意义上来说的,即选择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3]。简单地说,“经济人”总是选择以最好的手段达成目的。

在笔者看来,“经济人”假设其实是和“生物人”与“精神人”假设站在一边的,它就是在这两种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际上,“经济人”假设与成本-收益分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人们被假定是在对其行为的成本与收益(预期)进行权衡的基础上而作出决策的,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手段就是人们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达到目的则是其行为的收益,所以选择以最好的手段达到目的,也就是选择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之所以“经济人”会这样进行选择,这完全源于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毕竟人首先是一种生物。在“经济人”假设中,手段形成成本,所以是害,而达到目的形成收益,所以是利,因此选择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说以最佳手段达到目的,还原到底,就只不过是人们趋利避害(有利则趋之,有害则避之;取大利舍小利,迎小害避大害)的表现而已。因此“经济人”假设其实是建立在“生物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吸收了人作为一种生物而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一要点。又由于在“经济人”假设中,人们进行利害权衡从而作出选择的过程,需要理性思维,所以这个假设又从“精神人”假设中吸收了一部分养料,并且正是在此意义上,“经济人”亦被看成是“理性人”。

(二)“文化人”假设

与“经济人”假设唱对台戏的是“文化人”假设。这种假设在社会学和人类学别流行。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说:“没有文化,我们便根本不能被称为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人’”。“社会学家们提到文化时所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它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一个社会的文化既包括无形的方面——信仰、观念和价值,这是文化的内容,也包括有形的方面——实物、符号或技术,它们表现着文化的内容”[4]29-30。照此说来,人只不过是文化塑造的产物,人性就表现在文化之中,而文化就是社会化。文化既然塑造了人,那么当然也就塑造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就是按照文化的指示而行为的。所以有人类学学者说,关于文化,“最近的定义,倾向于清楚区分实际行为的一面与存在于行为背后的抽象价值观、信仰和世界观的另一面。换句话说,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那么,可为人所接受的现代文化定义便是:文化是一系列规范或准则,当社会成员按照它们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应限于社会成员认为合适和可接受的变动范围之中”[5]241-242。这就是“文化人”假设对人的行为的解释。

“文化人”假设是与“社会人”假设站在一边的,二者也实在不好区分开来。比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6吉登斯就说过:“社会就是把个体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内在相互关系的系统,……所有社会的整合都依赖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的成员是在共同文化造就的结构化的社会关系中被组织起来的。没有社会,文化就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没有文化,社会也不可能存在。”[4]29不仅如此,由于文化总是跟一定的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文化便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这样一来,“文化人”假设与“进化人”假设[7]也是站在一边的。

(三)过去整合的失败

总的来看,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看似诸多人性假设林立,实则是以“经济人”和“文化人”假设为代表的两大阵营相对峙的局面。这相对峙的两类人性假设,分别强调人的生物(自然)属性与文化(社会)属性,或者说塑造人性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各执一端,从而在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一个走内向路线,一个走外向路线。这两类各执一端的极端假设,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人也因此被分裂了,从而从根本上损害了它们的解释力。

实际上,人显然是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文化性的,是二者的统一,人的行为也必定是这二者共同作用的产物[8]76。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两种假设整合起来,也就是要把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统一起来,恢复一个完整的人,以获得对人的行为的完整而合理的解释。

应当说,这种整合的尝试早已有之,但在笔者看来,过去的努力是失败的。之所以失败,关键就在于,过去人们尽管看到了应该将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整合起来,但却没有把握住和揭示出二者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的,从而大而化之,浮于表面[9]。有的学者也试图去探索这两种属性的相互关系,但只是泛泛地谈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说[10]。还有的学者试图根据的实践观,将二者整合在人的实践中,但依然是空洞的泛泛而谈[11]。更有甚者则是简单地罗列这两种属性,或者简单地将二者相加了事,那更是失败[12]。

二、“文化-生物人”假设的提出

为了把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整合起来,要避免重蹈过去失败的覆辙,我们就必须攻克两种属性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这个关键性的难题。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经济人”和“文化人”两大假设的缺陷和贡献。

(一)“经济人”假设的缺陷与贡献

如前所述,“经济人”假设,还原起来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生物人”假设。应当说在这一点上,这个假设并不是错误的。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3]1540但是“经济人”假设的确有问题,就在于它有一个错误的假定,这是直到晚近才为个别经济学家所开始注意到的问题[14]5。

我们知道,尽管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但人们所追逐的利和所避免的害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而完全是主观的范畴,那是一个人根据其需要而进行主观判断或预期的结果。即,对于任何人来说,符合其需要的,就会被认为是有利的,反之则会被认为是有害的,因此需要是一个人判断何者为利及何者为害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人来说,需要是有生物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之分别的。比如吃喝拉撒和是生物性需要,而爱情、家庭、友谊、形象、隐私、尊严等等则是文化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先天的生物本能,是人作为一种生物而产生出来的需要;文化性需要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习得并产生出来的,即是社会化的结果。如果说生物性需要是人所共有且稳定的话,那么文化性需要则有所不同,它是有差异且会变化的。显然,正是文化性需要彰显了人之为人的特性。然而也正是在这里,“经济人”假设作出了错误的假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鼓吹者加里·S·贝克尔认为[15]7-8,经济分析假定一个人的偏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即使是在来自于不同社会和文化的人们之间,其偏好也没有很大的差异。稳定的偏好不是指对具体产品或劳务的偏好,而是指选择的实质性目标。这些实质性偏好和市场上的具体商品或劳务没有确定的联系,它们显示的是生活的根本方面,比如健康、声望、肉体快乐、慈善或妒忌。也就是说,贝克尔所说的偏好并不是指一个人对某个具体商品或劳务的需要,而是指抽去了具体对象的形式上的需要。但即便如此,“无差异的稳定的偏好”这个假定也是错误的,因为在人的需要中,只有生物性需要才是如此,而文化性需要则是有差异且可变的。比如说对人权的需要就不能说是无差异且稳定的,因为这个文化观念在过去没有过,甚至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或者未被人们所接受。

由于坚持“无差异的稳定的偏好”这个错误的假定,“经济人”假设就存在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假设的过度简化,导致对人的行为的解释同一化,而难以解释人们行为的差异(在相似的情境下);二是对人的文化性的轻视或忽视,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上。照这种假设分析起来,好像只要向一群饥饿的人投下面包,每个人就都会并且总是会像狗一样去扑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总之,“经济人”假设的贡献仅限于提出了人的趋利避害的行为机制,而不是“无差异的稳定的偏好”这一错误的假定。

(二)“文化人”假设的缺陷与贡献

尽管相对于“经济人”假设,“文化人”假设注意到了并且也特别强调文化属性的作用,但它也有两个重大的缺陷。

首先是作为“文化单一决定论”,“文化人”假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人的生物性,仅仅用文化性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这是行不通的。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告诫说:“我们必须立即承认,如果不与环境和他人发生联系,人类动机几乎不会在行为中得以实现”,但是“一旦承认了这一点,也应继续告诫理论家,要防备过分注重外部、文化、环境或情景。我们的中心研究对象毕竟是有机体或性格结构。情景理论很容易走这样的极端,使有机体仅仅成为情境中的一个附加物体,大概等同于一个障碍物,或这个机体试图获得的某个对象。我们必须记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他的障碍物和有价值的对象”[16]33。“遗传的或其它生物方面的因素既非唯一地起着作用,也非丝毫不起作用;这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一个多或少的问题”[16]150。比如说在文天祥的案例中,文天祥就并不只是产生了维护个人名誉或尊严的文化性需要,他也产生过求生的生物性需要,因为文天祥在与元军的对抗中,曾被元军俘虏并一度逃脱过。若他并无求生之需要,又何来逃脱之行为呢?可见“文化人”假设仅仅用文化性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

其次,“文化人”假设虽然看到了文化性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但对于这种作用的机制的认识却是错误的。这个假设以为文化是直接针对行为的规范,人的行为就是接受文化的指示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文化性仍然是通过趋利避害这个生物机制而对人的行为起作用的。也就是说,文化并不能直接促发和指示人的行为,它仅仅是塑造人的文化性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这种需要再通过趋利避害的机制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如若不然,文化上说我们要懂礼貌,那岂不是人人时时都有礼貌行为了?

总之,“文化人”假设的贡献仅限于指出了人具有文化性需要,文化性对其行为也具有作用,而不是它对文化性如何作用于行为的错误认识,即以为文化是行为规范,直接指示人们如何行为。

(三)“文化-生物人”假设的提出

通过比较“经济人”和“文化人”假设的缺陷与贡献,我们可以确认:第一,人首先是而且始终都是一种生物,它不仅具有先天的稳定的生物性需要,而且固有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机制——这是其永恒的行为法则。这就是对人的生物性的基本界定。第二,人同时也是文化(社会化)的产物,由此塑造了人的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的文化性需要——这是人之为人的特性。这是对人的文化性的基本界定。第三,人的文化性并不能超越趋利避害这个生物机制,而恰恰就是通过它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的。据此,笔者提出“文化-生物人”假设:人是在生物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的推动下,通过趋利避害的生物机制而作出行为选择的。

具体说来,“文化-生物人”假设意味着:人类首先是而且始终都是一种生物,它总是产生人所共有且稳定的生物性需要,但人类同时还过着社会生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出人各有异且会变化的文化性需要。其次,需要(无论是生物性需要还是文化性需要)是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因或者说动力,由此导致人们产生动机,即采取满足需要的行动的冲动。再次,产生动机的人们将寻找满足需要的手段并通过趋利避害机制而进行选择。即人们将首先根据其需要而对所找到的手段作出主观的利害判断(能满足需要的就有利,妨碍需要满足的则有害),然后在利害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利害权衡(有利则趋之,有害则避之;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根据利害权衡的结果对手段作出选择,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选择)。

笔者以为,“文化-生物人”假设应该是很好地整合了“经济人”和“文化人”两大人性假设,从而恢复了完整的人。因为我们没有轻视或忽视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中间的任何一个,并且找到了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相互结合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的方式,即趋利避害的生物机制。

三、“文化-生物人”假设的运用

笔者提出“文化-生物人”假设,是着眼于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去运用的,否则这项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我们就需要说明一下究竟应该如何来运用这个假设。

(一)运用“文化-生物人”假设的前提

任何假设的提出和成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因此在运用时,就必须要首先指出这些前提条件。对于“文化-生物人”假设来说,其前提条件为:首先,该假设只对有意识状态下的人才适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比如昏迷、睡眠、麻醉等等,人不能产生需要和动机,不能采取行为,当然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分析了。其次,该假设只对能够社会化的人才适用。能够社会化的人才具备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才能习得人类的文化,才算是真正完整的人。而那些无法社会化或者社会化过程出现严重障碍的人,比如先天性痴呆、精神病人、植物人等等,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的人,顶多算是一种生物。对于这些“人”,按照一般生物来分析就够了,这里的假设对此是不适用的。

不过总的来说,上述两种情况,或者只是极少数的非常案例或非常状态,比如植物人、昏迷者,因而不必予以关注;或者即便是正常状态,比如睡眠,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不具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人类是在这种状态下创造历史的。所以,如果有人以上述情况来反驳这里的人性假设,那么我们将认为那不值一驳。

除去上述两大前提外,“文化-生物人”假设也的确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只能用于分析和解释单个人的单个行为,至于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那就必须要用到博弈模型了,因为人际互动是双方甚至多方的战略互动行为。但由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单个人的单个行为所构成的,所以我们说“文化-生物人”假设不适于用来分析和解释人际互动,那仅仅是说不能够直接用于分析和解释人际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但却可以用于分析和解释博弈某一方或某个人的单个行为。其实,“文化-生物人”假设与博弈模型并不冲突,相反,前者正是后者的前提、基础和起点。

(二)运用“文化-生物人”假设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步骤

根据“文化-生物人”假设,分析和解释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切入点在于把握此人当时的需要是什么及其相对程度如何。

首先,把握一个人的需要是什么,也就是需要的具体内容或内涵是什么,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解释这个人对于为满足需要而寻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判断的情况,因为利害判断的一般法则是:能满足需要的就有利,妨碍需要满足的则有害。而要把握一个人的需要是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当时的情境,包括行为者自身的生理状况和所处的环境状况,因为一个人的需要不是由内在的生理刺激,就是由外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刺激而引起的。通常来说,在相似的情境下,人们所产生的生物性需要会是相同且稳定的,比如在口渴时产生对水的需要。但是对于文化性需要来说,这却未必成立,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化经历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化经历背景。比如说,在饥饿且走投无路的情境中,有的人会去乞食而有的人却不会。不去乞食的人,可能就是深受“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教育的人,他们在那种情境中,可能产生了对尊严的文化性需要。

其次,把握一个人的需要的相对程度,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解释一个人对于其所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权衡的情况。事实上,在对寻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判断之前,没有人会仅仅产生一种需要。如果说把手段所用以满足的需要称作一级需要的话,那么随着手段的出现,人们就会产生其它一些基于手段的刺激而产生的需要,可称之为二级需要。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对食物的需要是一级需要,一个人为满足这个需要所找到的手段,即乞食,就会刺激二级需要,即对尊严的需要的产生。正因为多种需要的连锁产生,才导致人们对于所找到的手段在进行利害判断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进行利害权衡,这样才能最终确定该手段是有利还是有害的。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从对食物的需要来说,乞食是有利的,但从对尊严的需要来看,乞食又是有害的。那么乞食这一手段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这就需要进行利害权衡了。可见利害权衡是更加复杂的利害判断。

而在利害权衡的过程中,某一项需要的程度越高,其所占的权重就更大,从而决定着利害权衡的结果。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对于那些深受“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教育的人来说,对尊严的需要的程度就远远高于对食物的需要,从而在利害权衡的过程中,前者占据更大的权重,所以决定着利害权衡的结果,即判定乞食这种手段是有害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握一个人各项需要的相对程度,才能解释此人对于其所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权衡的情况。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一个人某种需要的相对程度呢?这确实是有难度的。在乞食的案例中我们已经看到,即使是在相似的情境中,同一种需要的相对程度也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就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会因时而异。但是人们的需要的相对程度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即生物性需要的相对程度与一个人的生理失衡程度成正比,而文化性需要的相对程度则与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成正比。比如说,饥饿是一种生理失衡的状况,因此这种生理失衡越严重,对食物的需要程度就越高;而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深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价值观教育,那么他对贞洁的文化性需要程度就越高。这样的话,通过仔细调查一个人的生理失衡状况和社会化经历背景,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一个人某种需要的相对程度的。

最后,在利益权衡最终作出后,一个人对于所找到的手段的选择也就出来了:如果手段被判定为有利,那么就采取,否则就抛弃,转而寻找替代手段。不管怎样,这种对于手段的选择,都将导致人们作出某种行为选择:采取某种手段,或者抛弃某种手段而寻找新的手段。而人们的这些行为选择,无不体现出趋利避害的特征。这样,根据“文化-生物人”假设,我们就解释了一个人的行为。

(三)“文化-生物人”假设的理论意义

“文化-生物人”假设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解释单个人的单个行为,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为复杂的行为模型(比如博弈模型),以分析和解释更为广泛和复杂的行为和活动,因此该假设的运用是前景广阔且充满希望的。可以说,如果“文化-生物人”假设确实能够将从前四分五裂的各种人性假设,特别是“经济人”和“文化人”假设都统一起来,从而恢复一个完整的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元假设,那么社会科学研究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基础,“经济学帝国主义”和“社会学帝国主义”这两种偏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张则必将坍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同主义则有望实现。

有人可能会担心人性假设的统一会使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失去身份特征,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可能正是一件好事。社会科学的出路,本来就在于破除学科壁垒和偏见,而走上一条融合统一的道路,因为那才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休谟.人性论:上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

[2]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上[M].林颖,王小明,胡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Bill Gerrard. The Economics of Rationality[M].London: Routledge, 1993:1.

[4]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 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哈维兰.当代人类学[M].王铭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41-242.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普洛格,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吴爱民,邓 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基辛.人类学绪论[M].张恭启,于嘉云,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76.

[9]孔宪铎.基因与人性:生命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J].文史哲,2004(4):6-14.

[10]郭俊永,王圣松.正确理解人性的二重性[J].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5-55,96.

[11]刘泽民.论“人性”[J].益阳师专学报,1984(2):2-9.

[12]陈冬华.人的本质与人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77-80.

[13]二十四史全译·史记:第2册[M]. 许嘉璐,主编.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540.

[14]海恩,勃特克,普雷契特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M].马昕,陈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5.

第5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关键性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字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超级秘书网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9.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第6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关联理论 跨文化意识 培养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谈一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加以探讨。

一、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1986)的关联理论是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有关言语交际的认知与语用基础理论。他们认为,交际活动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而话语的关联性是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关联理论提出了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本质就是明示和推理。明示行为是相对于说话人而言的。说话人必须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做出适当的判断,并以此为基础选用恰当的话语方式“明确地向说话人表示意图”(S&W,1986),以此明示听话人。这实际上是说话人的编码过程。推理是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而言的,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激活相关认知语境(认知语境通常由三个方面信息组成: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努力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以有效的信息处理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说话人必须在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做出判断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话语方式对听话人加以明示。为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则需要依赖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所组成的认知语境寻找最佳关联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推理。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的差异较大,极易造成语用失误和误解,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为了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避免语用失误和误解的发生,必须对大学生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

二、跨文化意识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给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外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张丽丽(2009)认为跨文化意识就是学习者对目标语所处的社会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外语学习者至关重要。跨文化意识的提高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民族所有社会生活经验及民族文化特征的反映。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文化的语言。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将具体的培养途径归纳如下:

(一)进行文化对比

要提高跨文化意识, 自觉地识别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关键在于熟悉目的语文化, 了解母语文化, 并且清楚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进行文化对比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利用多媒体传递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各方面情况,如人们吃穿的喜好、如何与朋友交往、怎样庆祝节日、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示范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的语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中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使之转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

(三)文化旁白

文化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Stern提出“文化旁白”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堂授课的机会结合所学的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介绍。如当时的文化背景知识、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通过“文化旁白”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阅读国外文学作品。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反映,而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现象发生的基础,因此,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五)教师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教师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尽可能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以西方人的行为方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西方人的穿衣打扮方式来装扮自己。

(六)课后自学

除了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之外,课外学习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如鼓励学生课后多收听外文广播、收看电视中的外语节目和外文电影等。另外,通过网上聊天室结识外国朋友聊天也是一种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好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获得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努力的过程,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必须具备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总之,时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它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进行高效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将日趋明显,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动摇。

参考文献

[1] 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86.

第7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沉淀下来渗透在民族行为和意识当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体现在相关的经典著作、文化用品等客观物体之中,也体现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性格特点、知识构成、习俗礼仪等主题之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结晶。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儒家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和坚定的信念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永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艰难。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枯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众多的学习方法:孔子强调的思考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兴趣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学习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思维限制。大学生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学习到海纳百川的思维和心胸。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法道佛儒墨等学派,相互之间和谐联系,共同存在,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要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第一位。要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反复地仔细挑选,开设各种课程,首先需要开设一个基础的文化欣赏和学习课程,之后开设不同的文化课程,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要。比如经典文化著作选读,先秦代表著作欣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断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

大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里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校园之中,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竞赛、征文;观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开展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每天生活中耳熏目染,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路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常客,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受新的生活方法非常快速。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网络平台和图书馆的使用。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学生们的读书兴趣的了解。根据专业的不同,推荐不同的读书目录,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作用和意义,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阅读经典的思想历史名著,并且结合社会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4.美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举办各种活动属于软件设施,还应该加强对于校园硬件设施的美化。校园的图书馆、教室、操场、寝室、篮球场等地方,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操场树立孔子的石像,在教师和寝室悬挂名人事迹、书画作品,张贴文化知识海报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中华优秀文化浩瀚众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精彩的文化价值,通过加强学校的文化课程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等路径,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研究[J].学园,2014(25):38-39.

[2]李林洪,杨兰.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

第8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自我效能 后进学生 教育转化

[作者简介]冯成(1978- ),男,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81-02

新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高校学生群体逐步呈现出成分多元化、个性凸显化的趋势,学习后进学生是高校在这一趋势下产生的特殊群体。笔者认为,学习后进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技能与方法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往往不如其他学生,常常会表现出封闭、自卑、焦虑、敌视等较为畸形的人格特质,部分情节较为严重的会形成歪曲的社会价值观,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成才。因此,做好后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促进学生学业人格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概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提出,认为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或者性格特征迥异的人群在同一种境遇中,其自我效能反应是有差异的。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极富挑战性,遇到困难时一般能够坚持己见,表现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并以最大的努力战胜困难;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截然相反,面对逆境尤其是在新领域中,容易焦虑、抑郁,可能形成回避倾向。高自我效能感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往往能集中注意力于未完成的工作及对困境的突破上,对自己的环境驾驭能力较为自信;反之,低自我效能感者更多考虑不利的发展因素,注意力多集中于可能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后果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心态,阻碍已有的行动能力。

通过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我效能感反映个体在对待困难时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并受个体过去的成败经验和与己相近人的经验影响;同时,个体在面临新事物、身处新环境时表现出的信心和态度也有差异。基于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不同个体在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坚持性、自信心和情绪反应都会有差异,这说明自我效能感对个体所做的行为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产生高校后进学生群体有多方面原因,但后进学生所表现出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特征恰恰反映出其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下。由此,可以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高校后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上,通过对后进学生群体的思想实质及学习后进成因的深入剖析,找出影响他们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关键因素,指导他们改变自我,重拾自信,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实现对后进学生成功转化。

二、后进学生群体产生原因及思想分析

1.缺乏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和教师的指引,进入大学后,部分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对新的环境感到无所适从,当遭遇挫折、个人理想与现实存在有着较大差距、人际交往存在问题时,网络的自由、虚拟和社交的便捷性使他们找到了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情感慰藉,诱惑难当,甚至产生严重的网络依赖心理。笔者在多年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多后进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克服网络诱惑,倾注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于网络上,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学习时间投入不足,导致学习困难,甚至学业荒废。

2.缺乏有效的自主能力和竞争意识,影响学业成绩。(1)自主能力不强,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后进学生处理困难和挫折的经验不足,很少主动思考解决困难的对策,总依赖外来帮助,在关键问题上失去主见,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愿接受困难或失败的事实,抱怨心理和不适感反应强烈。这说明自我效能感较弱的个体在处理困难和挫折时,无法树立不同领域情境下面对挫折、挑战的自信心,没有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从而学习后劲不足,失去耐心,影响学业成绩。(2)竞争意识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由于目前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高低的重要标准,一旦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很难跟上学习节奏。大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竞争时,树立明确的目标是需要正视的关键问题。后进学生由于没有做好直面竞争的思想准备,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自身状态与现代大学严肃紧张的治学风气和育人目标格格不入,逐渐脱离学业,甚至被淘汰。

3.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影响学业成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具备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基础。笔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发现,后进学生受家庭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破裂型家庭。这类家庭的父母多为离异或再婚,亲子关系不和谐,造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鸿沟,导致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2)不完整型家庭。这类家庭多表现为单亲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照料,导致孩子过度放任自流。(3)溺爱和苛求型家庭。这类家庭多表现为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情迫切,对孩子赋予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如若孩子不能达标,往往招致父母的责骂,孩子逆反心理强烈。(4)贫困型家庭。贫困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勤奋刻苦、独立自强,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远强韧的社会理想。但也有部分贫困学生因物质生活的差异,导致戒备心理强,不合群,对国家资助和别人的帮助表现漠然,感恩之心不足。消极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时常困扰着他们,从而导致他们学业荒废,最终转化成后进学生。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育极易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高中直升大学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不足。一方面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了解和认识,思想上对社会诱因认识和判断存在很大偏差;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社会磨炼较少,导致性格特征与思维情感稍显稚嫩。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或陷入困境时,不是积极面对,并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反而产生沉重的自责感和高压感,忽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继而陷入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中。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后进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外在的言语劝说、个人情绪的唤起,以及不同的情景环境是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一理论成果,笔者从以下方面着手,探寻能够对学习后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帮扶途径。

1.学会自我认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信力。首先,自我效能感理论把个人的需要、认知、情绪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社会性。要想取得学业的成功,学习后进学生必须认识“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经常性的学业失败容易使后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自我积极性被压抑,甚至丧失自信心进而产生自卑感、迷茫感,导致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因此,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后进学生认清自我,分析成败的原因,全面了解自己,挖掘内在的潜能,确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自我效能理论要求人在新的环境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绪面对困难。后进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教授大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正确运用大学的学习方法,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有选择性地吸收有用知识,最终取得成功。

2.合理规划学习,确立适当目标,体验成功人生。自我效能感并不是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学习效果。首先,要确立奋斗目标。目标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内在动力。对教育者来说,要千方百计帮助后进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做出客观的定位,确立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找准人生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正确引导其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合理的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后进学生实现目标,不盲目从众。教育者要加强对后进学生的生涯指导,细化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分解大学总目标,让他们的规划具有灵活性、弹性、前瞻性、可行性、方向性、激励性,能够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安排。最后,要指导督促他们将目标付诸于实际。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严格要求从当下做起,抓紧、抓好已规划好的每一环,勇于面对挑战,极富韧劲,持之以恒,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在帮助后进学生进步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对后进学生的每一个小目标或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验,针对不符合实际的环节及时进行纠偏,使之朝着预期目标发展。已经完成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总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体验对提高后进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从容面对困境,积极克服网瘾,增强自控力。首先,自我效能理论要求后进学生正确面对逆境,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反应。教育者要主动关注后进学生的形成原因、生理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思想上的干预,促使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预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保持乐观情绪,以期顺利完成学业。其次,正确引导后进学生对网络环境的认识。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认知网络世界的真实状况。结合后进学生沉迷网络带来苦涩后果的鲜活案例,让他们认识到严格自律、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回归现实社会,准确把握自己,正确利用网络。最后,自我效能感理论要求人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教育者要加强与后进学生的沟通,动员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融入集体中。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现他们的长处和成功之处,及时进行宣传,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集体关注带来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还要积极促进其认真接受教育引导,纠正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正确面对人生,逐渐养成积极乐观、刚毅坚韧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勤奋努力、严谨务实的学习工作态度。认识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作用,激发学习动力,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最终取得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超越。

[参考文献]

[1]栗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启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2]傅晋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3).

[3]虞蓉,高锡文.大学生学习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和对策探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

第9篇: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能力培养

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教学教育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上模糊,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面缺少了孕育创新精神的意识。在培养模式上,一般采取的是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不少的还是师傅带徒弟的单向灌输和传授,研究生关注的问题长期局限于导师所熟悉的领域,导致了其研究生的视野狭窄,对科学前沿了解的并不多。同时,限于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客观条件,有的硕士研究生直到毕业也没有参加过本学科有影响的学术会议,有的很少接触到原版的英文教材和文献资料,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阻碍了学生进行开拓性思考。

(二)导师队伍良莠不齐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步入科学殿堂的领路人,也是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的指引人。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些不利之处,主要表现在:

1. 部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研究生采取放任的态度;一些教师没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直接参加科研课题的机会。

2. 由于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中大部分是以前教育体制的产物,部分教师不注意对学术前沿的追踪,以致他们的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有些教师吃“老本”,综合素质不高。

3. 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在招生上基本无自,不能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满意的学生,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谈不上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我国研究生的师生比太低,有一些热门专业一个导师可以带十几甚至几十个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太多,往往无暇精心培养,这不利于年轻学生的成长。

5. 在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有的不够条件也带起了研究生;部分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或忙于兼职或忙于行政事务,无心思也无时间看书做学问,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业务水平、科研能力都很欠缺,有的以让学生锻炼为借口,将研究生作为自己的苦力,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在能力的培养。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研究生学习热情,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不高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研究生不安心求学,学风浮躁。一部分研究生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在写作论文时,根本不进行调研活动,而是根据能找到的资料盲目堆砌或四处剿窃别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干脆直接移用别人的论文,于是出现学位论文“开头几章原封不动,最后一章发发感想”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人直接高薪聘请“” 代劳。这些学术道德水准低劣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推行开放性教育

实行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能力与思想会对研究生的能力与思维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首先应重视建设具有创新性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鼓励教师进行自由式探索,创造自由、民主、公平、积极进取的创新氛围;同时大力支持教师探索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模式;对有意向的教师积极推进其与社会、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注重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期间积极与同学、其他高校及企业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了解企业生产实践,掌握学术前沿及产业现状,在产学研合作中开展科研活动。

(二)改革课程设置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载体,研究生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注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研究生教学的新方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今后的课程设置方面,要针对每一学科的特点,设置好前沿课程、跨学科课程。不仅要体现科学、新颖、拓宽、分层次的原则,还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规律。课程内容应体现本学科的新进展,删除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在二级学科和所属的一级学科层面上设置课程,部分课程可以考虑在相关的学科层面上设置,避免按个人的研究方向设置课程,部分课程可以考虑在相关的学科层面上设置,避免按个人的研究方向设置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硕士生课程应注重基础性、宽厚性和实用性,博士生的课程应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

新的环境、新的机遇需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我们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创新的意义。大学要提倡学术批评,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去孕育,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通过有形的活动和无形的氛围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及身心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教育。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在尊重学术权威的同时,鼓励研究生向学术权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义。

(四)建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1. 打破导师聘任终身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首先导师遴选机制要创新。要实行导师上岗遴选制度,改革传统的和变相的导师终身制度,淡化博导、硕导概念,建设一支能上能下、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动态导师队伍。

2. 建立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重视和发挥老教授、老专家在学术承传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新任导师的上岗培训,听取老导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了解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导师的基本职责、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与责任、因材施教的经验等,了解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有关规定。通过培训,使年轻导师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3. 强化导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不断采取各种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要根据研究生的能力、水平和天赋因人施教;要以创新的思想来教育和指导研究生,引导他们逐渐摆脱习惯思维方式;要启发学生的思路进入想象的天地,不断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在试验设计,课题实施,乃至工作总结时都要考虑到给研究生留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五)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

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成果总结,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对研究生论文的管理。首先,要严格控制论文的选题和开题。论文选题要有创新性或开创性。现在研究生论文选题一般比较重视能否完成,而不重视选题的质量。选题好可以开创出新的研究方向或发现新的问题,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当然选题的创新性也要以有资料为基础,不能盲目乱选。开题是研究生论文总体思维的表述,要严格控制。首先要审查选题是否有创新性,是否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学术问题。其次,要检查文献综述,考察研究生是否把握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是否有自己创新的设想。最后,加强论文过程管理。可以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包括文献查阅情况、写作情况等方面,对论文写作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以评价得分决定答辩权的申请资格。同时,严格论文审查制度。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和导师回避制,从而保证评阅人对论文评价的客观性,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扰。

参考文献

[l] 黄伟.浅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2).

[2] 张新民.高等林业院校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广东化工,2012,39(2).

[3] 郝志伦.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现状与措施[J].文化学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