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就业决策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决策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不当产生的原因
1.外边环境变化带来的投资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利变化,由此引发多种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诱发建材价格上涨,工程造价跟着上涨。第二,货币发行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如银行紧缩银根对房地产商就意味着筹资或变现风险。第三,房地产供求形势的变化。房地产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已成历史,现在的情况是供过于求,房价自然就要下降,销售难度增加,促销成本加大,期房销售几乎成为不可能。第四,房地产政策及由此形成的大气候。如当前银行对房地产业的支持重点从开发变为购买,这不利于刚开发并需持续投入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展。
2.开发商主观投资失误
房地产开发商主观上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房地产政策,金融政策的理解、判断或把握上出现偏差。如有的发展商过分地相信自己会容易将项目转手,而实际并未如愿;有的开发商在决策上项目时只考虑、分析了一时的市场供求形势,而没把开发的周期因素考虑进去,或者对市场的估计及项目自身的优势的判断过于乐观,最终导致销售困难;还有的开发商经营实力(开发实力、管理能力、行销能力)不足,项目运作中难于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
3.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准确对成本预期不准确
由于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信息获取采集手段,造成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依据的信息不够准确,或前期调研不细,对购买力及项目的销售前景预期过于乐观,都会导致在运用中出现与当初的估计有较大偏差,从而导致后期的成本变化,在预期基础上加大了项目的开发成本。
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控制的措施
1.降低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
(1)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
风险是指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从而减少这种偏离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市场调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得尽可能详尽和准确的信息,把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较好地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趋势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中选择社会最需要的并能够取得较大收益的投资项目,这部分工作可以由投资企业的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也可委托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
(2)采取多样化组合投资
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3)提前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2.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1)运用保险手段转嫁风险
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
(2)通过非保险手段转嫁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可通过正当、合法的合同条款的拟定等方法将开发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化,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3)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
如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直接摊入日常经营成本,又如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或建立自保公司。近年来,以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的自留风险手段,已在国内外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手段,而这种主动自留风险手段的选择与实践,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对法定保险、强制保险的风险标的能否自留,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还要受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
关键词:招生;培养;就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40-02
一、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部分高校已经启动了招生、培养、就业方面的联合改革。一些学者对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王茂涛把社会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将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运行机制概述为四个“三”的一体化工程,即树立三种观念、组建三个机构、实现三项对接、构建三个联动机制。谢爱军、王慧等提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新途径探索方向上需要把招生、培养、就业三者联合起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内在规律并应用在办学实践中,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空间再拓展。黄兆信指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改革。虽然相关论述为数不少,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基于联动机制的分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仍属空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模式必须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适应时代的要求。本论文就是在分析大数据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在分析了招生、培养、就业等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出系统内容,并最终完成该系统的研发和调试工作。
二、研究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元化和自主化的招生方式开始出现,高校之间愈发激烈的优质生源竞争,日趋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同程度的教师紧缺现象,以及专业结构与学科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都需要尽快提出改革方案。有的高校盲目扩大招生,不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出现。此外,高校在人才选拔方式上,还存在以高考分数为主的选拔模式,导致招生、培养与就业之间的沟通不畅,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形成。这些突出问题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研究如何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共享信息资源,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如何使高校在每年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已经成为高校有待研究的新课题。地方高校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决策机制进行研究,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将招生计划管理系统、招生录取系统、新生迎新报到系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以及学校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等数据汇总,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使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更高;第二,基于大数据处理模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产生结果,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决策提供相应依据;第三,针对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招生、培养、就业信息的和交换,扩展系统的运用功能。
三、解决方案及预期效果
以某省属高校为例,经过十余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招生数据,联合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的多届学生学籍信息和就业管理系统采集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学生入校、在校、离校的一套完整的学生联动数据。通过应用联动机制,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高校招生、学生管理领域,建立一个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具有智能特征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提取出隐含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科学地指导招生、培养、就业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根据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出招生情况、培养情况、毕业情况、就业情况等有效信息,同时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一)保障公开、公正、透明的录取
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录取的原则、招生录取的方法、录取信息的公布等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要求更严。同时,高考考生从现场报名已经发展为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录取查询等多种方式。
(二)招生数据处理的迫切需要
近十年来,多数高等学校在教育部研发的“全国高校招生远程录取子系统”中开展招生远程录取工作。该录取系统因不同省份的招生数据定义格式的差异会产生大量冗余松散的数据。因此录取数据、统计数据报表等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梳理,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处理这些数据,也给各个院校的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对招生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科学设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对日益复杂的招生数据进行简化处理。
(三)新生入学报到手续简化
作为招生分析决策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迎新报到系统除了可以实现填写个人信息、申请户口迁移、绿色通道报到,还可以进行教材、服装和生活用品预订,提前完成部分报到程序。个人信息录入、物品预定、教材预定、户口迁移、贷款申请等一系列报到流程的前移,将大大缩短现场报到的等候时间,同时也使相关职能部门更方便、更直观地看到新生报到的动态,便于相关数据的查询和统计。迎新报到系统的研发,也为学生提前了解学校,尽早融入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迎新报到系统简化了报到程序,在为新生及家长提供了便捷报到服务的同时,也便于校方提前掌握新生报到动态,相关职能部门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查询及统计工作。
(四)为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通过对学生报考志愿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汇总各个学科专业的招生变化情况,便于学校确定哪些专业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抑或侧重哪些专业的发展,作为学校品牌吸引优秀生源。同时,可以根据新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信息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五)为学校招生录取和计划编制工作的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通过收集学校历年的招生录取生源情况、各招生专业计划数和实际报到人数、各专业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历史数据,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提炼出大数据蕴含的有用信息,为今后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部署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六)使招生、培养、就业管理形成闭环
打破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条块分割状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决策管理系统,科学分析相关数据,使招生、培养、就业管理形成信息联动的良性循环。从源头招生工作开始抓起,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体系。
四、结论
本论文研究采取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探究性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前期调研获取各地方高校在决策管理系统方面的有益经验,并对海量的招生、培养、就业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在探索决策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同时,建立数据库,设计相关内容,对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现有的迎新报到系统、计划编制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拓展其相关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招生―培养―就业分析决策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数据转换、数据加工、数据统计等过程,为地方高校日后的招生管理、人才培养和就业管理等工作提供精准的数字依据和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总的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初期的孕育、中期的探索、发展期的稳步推进和近期的调整几个阶段。根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2018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近10年,我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长27.2%,2018年1—7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6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增大了沿线国家(地区)与我国企业之间的各年度投资流量。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经过数年的结构化调整后,分布更加合理,结构日益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向也由资源获取型向构建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引导型转变。
二、国企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决策分析研究
受世界经济影响,2017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大幅下滑。进入新时期后,国内企业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走出去”的步伐全面加快,面对经济新常态,为了减少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国有企业需对所投资的国家进行战略性分析,在兼顾投资策略差异性的同时,着重分析当前对外投资面临的新形势,减少由于破坏性竞争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造成的影响。
为此,企业需要从系统化的角度以长远性的目光来重新审视对外直接投资。据《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8)》显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心将偏向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能源领域、航路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将影响着企业资源的配置,多元化的投资调整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决策。国企投资者在目前特殊投资阶段更需要格外重视最佳投资区位的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全面助推国企对外直接投资的良性发展。国企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需关注如下竞争决策。
(一)构建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决策模型
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决策理论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实物期权的基本理论,一类是传统的投资决策基本原理。实物期权的基本理论排除了针对其他企业与该投资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而是集中于分析单一性的企业决策与企业投资对策,不必注重自身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投资关联性。传统的投资决策基本原理依照企业投资领域的传统理论思路,给出的各项投资决策都是可以确定的。一般而言,企业投资决策在根本上遵照净现值的基本原理,对决策者而言,只需要给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即可,而不必再去对其予以修正或者进行决策评估, 但从实际企业投资的视角来看,需要在原有的投资模型中适当融入不确定的多种投资条件。并且,重构投资模型还要参照实物期权的全新企业投资模式。因此针对跨国性的企业投资而言,全面优化现有的投资决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在重构现有的投资模型时,关键在于将直接投资风险纳入模型分析中,并且将其中的决策变量限定为多种要素的不确定性。通常来讲,不确定要素主要涵盖了初始投资条件、企业投资成本与未来市场价格。因此从实物期权的角度来讲,企业在某个投资阶段可以获得的实际收益将会直接决定于上述各项基本要素。投资决策模型赖以存在的核心与基础应当在于不确定条件,并且确保该模型能够完全匹配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垄断状况下的企业投资现状。
国企在构建投资决策模型时,首先应当假定为V的项目总价值,并且設计为I的项目投资总体成本。也就是说,对于沉淀成本应当将其表述为I。在此基础上,企业针对V的项目价值以及I的沉没成本探寻二者的最佳吻合点,并且将其作为最佳的投资模型假设。在建模过程中,企业将会用到项目价值的标准差、预期的对外投资增长概率以及投资增量等相关因素。对于模型分析来讲,应当能够确定其中的投资成本与项目价值,并且将不确定要素设计为未来的项目价值。
(二)凸显国企直接投资多元化转型策略
国企要获取综合竞争优势,必须转变传统的投资方式,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关注协调沟通,健立投资信息领域的全新服务体系。当前国企对外投资需要应对多变性与复杂性更强的对外投资新环境,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风险的多种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需要国企对自身投资行为带来的多层次影响进行精确分析。由于不同的国家国情有别,突出表现为各国政局的波动性,国企需密切跟踪投资所在国的某些政策变动,关注东道国当前的整体投资氛围与投资环境,同时还需广泛搜集现阶段竞争国企业的信息,形成有效的风险规避系统,对于被投资的地区有必要重构企业现有的协调与沟通机制,达到切实保障我方权益。
制造业范畴内的国企有必要维持自身特有的综合竞争优势,从而全面达到金融业整体投资水准提升的目的。国有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中,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尚未建立较完整的国内工业体系。但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制造业优势突出,因此,国企有必要在这些国家或地区重构建材行业、钢铁行业以及富余产能的全新投资布局,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能源与资源丰富,若能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制造业独特优势,则可增加更多的投资点,逐步健全企业现有的投资信用体系,如此,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会达到更高层次的投资便利性与金融服务性水准。
非国有企业应增加海外投资份额。针对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建设情况,有关部门应摒弃单纯扶持国有企业的片面思维,可针对非国有企业在适当范围内予以更大的投资政策扶持力度。国有企业并非能够适合于目前所有的海外投资项目,需依托多元化的海外投资主体,在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决策过程中,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的非国有企业都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创建多元化的全新对外投资模式。目前,某些国企海外投资项目亏损严重,若要在整体上达到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宗旨与目标,则需对跨国性的多种非国有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培育,鼓励其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三)增强国企综合性竞争实力
国内企业自身如果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作为保障与支撑,即便参与了对外直接投资,也很难实现最优投资收益。国企应秉持如下的主要思路增强综合性与整体性的企业竞争实力。
首先是国企在进行投资东道国的选择时应确保投资的科学性,准确评估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国企要着眼于灵活选择特定的对外投资区域,最好优先选择经营经验较为丰富并且整体实力较强的投资东道国。同时,国企还应逐渐整合现有的对外投资资源,做到紧密衔接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唯有如此,才能拥有相对更强的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最终达到优化与升级企业自身结构的目的。
其次是国企应当注重于风险管理和海外运营的综合实力增强。进入黄金的对外直接投资期后,国企尤其需要具备更强的海外运营实力、跨国竞争实力和風险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国企对外投资的平稳状态。就目前而言,国企有必要科学地评判当前海外市场基本动态,强化自身的组织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与培育全新市场的综合实力。在软实力方面,企业应储备更多的后续力量,逐步达到健全企业管理体系的宗旨与目标,通过建立综合性的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确保顺利施行多种多样的对外投资项目。
最后是适度降低东道国对国内企业设定的投资壁垒,同时应强化建设更广范围的对外直接投资平台。国企应遵照共赢与共建的基本思路强化不同国家间的企业协同与配合,同时更要尝试建设更多的跨境产业区和经贸合作区域。东道国企业和国企间若能协调配合,国企不但可以积累对外投资的丰富经验,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从而有效化解潜在的对外投资矛盾,规避投资风险,取得强化互信的良好投资效果。此外,国企通过建设全方位的企业投资平台,将有助于投资壁垒的显著降低和企业协作关系的不断强化。
一、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现状
在我们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取得如此进展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随之而来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比如,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观念问题,有些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物业管理相关知识,还有些企业的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不够高,对业主的服务态度不好;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较低;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并包括物业服务费收费难,房屋维修资金的问题等;物业服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的不健全导致自己的工作严重受阻,影响业主的满意度以及召开业主大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等等。虽然物业管理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纠纷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只有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区建设这项重要的任务圆满的完成。
二、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类型
1.物业服务收费纠纷
物业收费纠纷是物业管理纠纷中的重头戏。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一是因为部分业主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收支不够透明,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够明确,收费标准与服务水平不相符等,据此不缴纳物业服务费;二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造成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之间产生矛盾,相互间缺乏信任,工作不积极、主动配合,致使物业服务费难以收取;三是极个别业主有意无故拖欠物业服务费等情况,从而引发纠纷。
2.物业管理日常服务纠纷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物业管理公司也会与业主之间发生各类纠纷。一是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意,从而引发的纠纷。二是物业管理公司对业主的不合理行为管理不善、调解不利而引发的纠纷。例如,有的业主侵占共用通道、任意丢弃垃圾、噪声扰民等,影响相邻业主的正常居住,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纠纷。三是因房屋及附属设施等修缮不及时、提供维修服务时价格不满意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纠纷。四是因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不善,影响业主正常生活,从而引发的纠纷。
3.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侵权纠纷
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侵权纠纷占纠纷总量的第三位。但此类纠纷是物业管理公司最棘手的纠纷,处理难度较大。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侵权纠纷主要是一些物业管理项目,尤其是旧住宅区共用部位产权归属不明确,收益分配不合理。从而出现物业管理公司擅自出租,甚至出售公用部位,擅自改变小区内的共用部位、公用设施的用途、结构等,引起业主对这些共用部位、公用设施产权的强烈主张,从而导致矛盾冲突。
4.物业管理装修纠纷
一是物业管理装修认识纠纷。部分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装修管理认识不到位,认为房子怎么装修是业主自己的事情,不愿服从管理,因此产生分歧引发纠纷。二是业主在装修过程中,损坏建筑物结构或造成渗漏等,影响相邻业主的正常居住而引发纠纷。三是业主在居住过程乱搭乱建,例如搭建私家花园、车棚等,其他业主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出面制止。如物业管理公司查处乱搭乱建行为,则存在无行政执法权的越权行为;如仅对乱搭乱建的业主进行劝阻而不拆除违建物,则可能造成大部分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不满,由此引发纠纷。
三、解决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管理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进行服务和行使自己的有效权利的重要依据,业主应根据合同的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自己主人翁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遵守合同所规定的内容,而物业服务企业更要以《物业管理条例》为服务依据,借鉴国内先进的服务经验来规范自己的管理,从而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让物业管理活动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
2.完善市场机制,制定和完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
为了防止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纠纷,确保行业的持久稳定发展,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物业管理市场准入机制、物业管理市场退出机制。为了确保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企业的行为,防止或减少纠纷的产生,政府还应该在透明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规则,监督其实施。对于退出小区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要按程序退出,物业服务企业需要在小区内张贴退出小区物业管理的公告,并把相关资料一同移交。另外,主管部门对于那些擅自退出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
3.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管理,培育良好职业道德
物业服务企业不仅要有管理企业的意识,同时要有为业主服务的意识。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业主考虑,对业主真心、细致、热情,视业主的事情为自己的事情,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让业主有一种归属感和家的温暖,这样一种良好的关系才会让业主有什么好处都会想着物业。
4.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及时解决物业管理服务纠纷
沟通是解决一切复杂问题的钥匙,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使矛盾缩小化。在沟通的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业主多为物业服务企业着想,物业服务企业多为业主着想,做事前,勤沟通,注意语言用词,同时,物业服务企业还要及时了解业主的内心诉求,在进行不断地交流之后,了解业主的真实想法,找准重点,及时准确地为业主解决问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实施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介绍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二、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1.就业权利不平等
根据我国劳动法,凡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都应当有报名应招的平等机会,任何人或用人单位都不得加以剥夺、排斥、损害和限制。然而,在我国现实经济社会里,农民工的应招权被限制和应招机会被剥夺、排斥、损害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许多人看来,进城农村劳动者抢走了城镇市民的饭碗,甚至连一些政府部门也认为农民进城工作造成城镇就业紧张局面。于是,一些旨在限制使用农村劳动力,优先满足本地劳动力就业需求的行政法规先后出台。
2.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
【1】同工不同酬
农民工的工资通常要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水平或者低于该地区劳动力的最低水平。一些企业经常搞所谓的“承包制”,只包工作任务,不包工作时间,来逼迫农民工加班加点,无形中取消了农民工应得的加班费用,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2】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却普遍偏低。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最为重要的还不是工资多少的问题,而是能否最后拿到自己的辛苦钱的问题。许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年底却拿不到应得的工资。
【3】农民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证
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同时也应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但是,民工普遍反映劳动超时现象严重,长时间的加班严重损害了民工的身心健康。用人单位为降低成本,争取更大利润,往往延长工作时间,是造成农民工休息权受侵犯的主要原因;而农民工缘于找工作的不易,往往对此采取的态度是默认和忍耐。
【4】工作生活环境恶劣
目前,有些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为节省开支,或存侥幸心理,忽视对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随意取消劳动防护用品的供应,对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经常发生的矿山企业矿井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大多都是因为这些企业缺少安全生产设施及企业安检人员心存侥幸、疏忽防范所造成的。恶劣的工作环境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各种对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调查资料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受到很大的伤害。
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
1.农业内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受到制约
随着我县人均农用耕地的不断减少,再加上现有农用土地使用制度、资金、技术的限制以及农产品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资源的开发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也限制了通过农业内部扩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2.城市就业形势的压力大
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城市就业面临着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强大压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了阻碍。
3.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经济力量较为薄弱,不具备强大的财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经济上的支持。由于各级财力都较紧张,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另外,二元经济及相关制度的约束,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目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等,也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合理的转移的不利因素。
四、促进我国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
总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局的健康运行,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甚至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下,寻求多层次多形式的转移通道,以循序渐进方式逐步缓解我国农村就业的巨大压力,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质的飞跃。各级领导和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统筹考虑,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职业兴趣
(1)喜欢与人交往,愿意积极的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
(2)喜欢直接与客户打交道,发现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3)喜欢那些经常有外出机会,果断和行动导向的企业。。
2.职业能力
(1)工作中有较强的变化性,挑战性,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
(2)能承担责任,可以充分发挥组织和决策能力。
(3)工作中可以突破旧观念,探究新方法,尤其那些可以帮助他人改善的方法。
3.职业价值观
认为工作应该不断推陈出新,有所冒险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工作的内容、场所、方式等应该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而且工作应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能感到愉快、自然。希望通过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帮助他人或贡献社会,直接为别人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4.个性特征
(1)善于交际,易感应,善劝服。精力旺盛,热情洋溢,能很快理解他人情感上需要,动机和所忧虑的事情,能做到与他人高度协调。
(2)性格平和,心胸宽阔,且圆滑,很会促进周边关系的和睦,对于批评和紧张特比敏感。
(3)非常理想化,经常忽略理想中所需要的现实和细节问题。
(4)急于英迎接新的挑战,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假设或过于草率的决定。
(5)对于批评非常脆弱,容易忧虑,感到内疚,失去自信。当压力过大时,会变得暴躁,慌乱,吹毛求疵。
二、职业探索
1、目标职业一:报关员
2、目标职业二:酒店公关
三、决策与应对
s1分
第二目标
s2分
第三目标
s3分
1.首选职业目标:报关员
(1) swot分析:
我的优势:
能够通过运用嘉许和赞扬,而不是争吵和威胁,赢得了他人的合作。
在对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计划而且果断坚定。
在行动之前通常会仔细地考虑。每次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造成一段时期的专心致志,达成目标。
有稳定平和的心境。
对自己所信仰的事业尽职尽责。
我的弱势:
在没有收集足够证据前,易于仓促决定,容易轻率犯错误。
易于满足小范围的管理,决不放弃控制权。
斗志不足,容易松懈,通常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
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不够坚持。
我的机会:
将来工作的地区靠近港口,报关人员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可观。
专科学校比本学校提早一年的实习,为我们赢得先发优势。
我面临的挑战:
经济危机导致货物进出口贸易减少,影响企业对报关员的需求。
大学生数量日渐增加,每人都争取自我增值,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报关员专业性比较强,而且关系到税收等国家利益,于是进入门槛很高,考试难度逐年增加,考试通过率低。
(2) 决策分析:
通过在校的时间,努力进修,争取考到报关员从业资格证。
根据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最大程度地吸收经济贸易的有关知识。
大二的暑假,积极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实习,吸取经验。
由于该职业的特殊性,可以创建更大的人际关系网,有助于发展事业。
2.备选职业目标:酒店公关
(1) swot分析:
我的优势:
有条理,有组织能力,有较强的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能够促进和谐,尊重不同的意见。
能统观全局,洞悉行为与意识之间的联系。
善于与别人感情交融,能预见别人的需要,真诚地关怀别人。
有领导才能及凝聚力,鞭策自己做出成绩,达到目的。
我的弱势:
不愿意干与自己价值观相冲突的事情。
不愿与别人产生分歧或冲突,容易把人际关系理想化。
很难在竞争强,气氛紧张的环境下工作,逃避矛盾冲突,疏忽不愉快的事情。
对那些没有效率或死脑筋的人没有耐心。
我的机会:
身处地区酒店业属于刚起步阶段,对各类酒店人才的需求大。
专科学校比本科学校提早一年的实习,为我们赢得先发优势。
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
我面临的挑战:
由于所读专业并非对口专业,与酒管类专业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就业机会减少。
(2) 决策分析:
由于个人的兴趣,所以能够积极的进修公共关系的有关知识,自我增值。
在校期间会做一些酒店的兼职,了解酒店的运作,观摩酒店经理处理事情的态度和做法。
会为将来的发展积累一定的人脉。
4.行动计划
(1) 大学期间的行动计划:
英语四六级证书
报关员资格从业证
学习德语基本知识
(2) 职场适应计划:
课余时间多做兼职,积累经验和人脉。
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多了解职业的需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在学校部门里,多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
(3) 长期发展计划:
报关员(积累人脉,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酒店公关(拓展更大的人际关系网,锻炼自己处理应急事情的能力,磨练自我性格)
四、自我监控
1、评估的时间
用10年的时间进行评估
2、评估的内容
【关键词】 在线房产租赁; 分期付款; 市场利率; 竞争比
一、引言
我国市场改革深化、城镇化加速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口流动迁徙的过程。这部分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去异地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持续租房还是买下住房。住房是不动产,其购置金额对于一个收入一般的家庭或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美国著名房地产经纪人Haimow.D.A在《洛杉矶时报》上撰文论述了房价与购买者收入的比例关系,房产购房者能够接受的住房价格是其年收入的三倍,事实上,在我国对于这部分新市民、新就业职工,其现实购买力与高昂的房价之间的差距已远超出Haimow.D.A所说的预期。在这部分人租赁住房过程中即便是想购置该房产,多数购房者也无法一次性支付购房款,而选择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使每月的还款额在购房者支付能力以内,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支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此方式成为多数购房者在转租为购时的首选。但如果在工作尚未稳定的时候分期付款买房,个人并不能确定在该地区将工作多长时间,一旦工作调动,在此地不再需要住房,购房者将会遭受很大的损失;或者购房者的收入突然发生较大的改变,房款将会给购房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导致无力再购置该房或者出现还贷危机;再者由于政策的调整(提高首付款、增加房贷利率等)使得购房者决策过程的提早或延续,无疑也会增加房产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对购房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此看来,对于购房者在不知道居住时间的情况下,要作出是继续租赁还是购买,以及何时购买的决策,显然是一个在线租赁问题。
在线算法和竞争分析理论是研究在线租赁决策问题的一种新工具。为研究方便,把在线租赁决策问题简化为两人(零和)博弈的情形,其中一方为在线决策者(又称局内人或占线人),另一方是离线对手。关于租赁决策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租雪橇”问题(Karp,1992)。该模型假设在线决策者需要某种设备(雪橇或游艇),由于不能事先确定到底将会使用多长时间,这位在线人每期必须作出决策,是购买或者是继续租借设备。因此,有两种解决问题的决策:一种是每期只需付较小的费用租用;另一种是付更高的费用将其买下,之后不需再付租费。由此在什么时候购买使得在线决策者花费与离线对手所用最优策略花费比值最小就是问题的目标。karp在其文章中给出了模型与相应的结论。随后,结合现实租赁中实际的情况,许多学者对这一基本模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扩展。然而,对于住房这一价值较高且具有使用期限较长的资产,在租赁过程中会出现无法一次性付清款项(延迟)买下该房,采取分期支付房款贷款和利息,不能购买即停的特点,本文在文献[2]的基础之上运用传统的竞争分析方法来探寻具有分期付款方式下的在线租赁最优策略。
二、在线决策方法分析与分期付款静态在线房产购置决策分析
四、实例分析
针对本文得到的最优竞争比公式(4)和(8),通过具体实例比较静态与动态的在线房产购置最优竞争比。同时分析市场利率对最优竞争比的影响,具体数值结果见表1和表2。
五、结论
由于分期付款情形下的在线房产购置决策问题具有很强的在线租赁问题特征,因此,本文首先对基本的在线租赁决策模型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具有分期付款因素的在线房产购置模型,并对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形下的购置策略进行了在线决策分析,给出了最优的投资策略及其竞争比。动态情形下最优竞争比的结果更优,且会使购房者更早地作出购房决策。此外,市场利率与竞争比成反向变化。另外,本文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和方向:如何考虑现实中住房首付、利率波动及分期付款方式多样性的情况下作出购房决策。
【参考文献】
[1] El-Yaniv .Competitive solutions for online finaneial problemslJI.ACM Computing Surveys,1998,30(1):28-69.
[2] Karp R. Online algorithms versus offline algorithms: How much is it worth to know the future[A]. Proc. IFIP 12th World Computer Congress[C]. 1992:416-429.
[3] Karlin A R, Manaees M S, McGeogh L, Owichi S. Competitive randomize algorithms for nonuniform problems[J]. AI-gorithmica, 1994, 11(1): 542-571.
[4] 魏立力,张文修.几何分布的一类贝叶斯停止判决法则[J]. 应用数学学报,2003,26(1):181-185
[5] Borodin A, El-Yaniv R.Online computation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M]. 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El2Yaniv R, Kaniel R, Linial N. Competitive optimal on-line leasing[J]. Algorithmica, 1999, 25:116-140.
[7] 徐寅峰,徐维军,卢致杰.存在市场利率条件下的在线租赁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2005, 23(3):29-34.
[8] Xu Weijun, Zhang Weiguo, Hu Maolin. Competitive analysis for online leasing problem with the depreciation factor[J].Information. 2006, 9(4):665-672.
[关键词]农村低保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群组决策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1-0113-06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的基本前提与关键环节。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使用群组决策分析法来构建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价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关于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的文献,尤其是定量研究的成果目前并不多见。归纳起来,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一)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总体绩效进行归纳性描述分析。多吉才让最早以民政部长的身份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农村低保政策在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干群关系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时正新也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巩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效应进行了分析。[2]其他学者,如童万亨[3],邓大松[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低保制度”课题研究组[5],唐钧[6],何宏莲[7],李海金[8]等都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社会与文化等效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估,以获得准确的量化结果。张秀兰、徐月宾通过对湖北、江西等省4515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首次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量化研究,认为农村社会救助未能向绝对贫困人口提供充足的帮助,在减贫效果方面“只降低了10%的贫困率”。[9]关信平在基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深入比较分析了农村低保政策取得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效益。[10]洪大用依据社会照顾、社会规制、助人自助、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等五个政策目标对我国城乡社会救助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11]王增文通过引入低保救助力度系数与生活救助系数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对中国农村低保政策的济贫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12]吴军民以江西省为例,通过收集与整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的弹性问题。[13]谢东梅基于福建省的实地调查,通过运用LORENZ曲线的 GQ 模型和β模型,对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与分配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15]。何晖、邓大松基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低保数据,对农村低保政策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体性评价 。[15]戴建兵运用比率模型与标准值模型揭示了我国各省区2008年至2010年度的农村低保的保障情况,分析了各省区的保障力度与横向公平性。[16]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绩效进行了归纳描述性分析或量化评估,且相应地构建了一些评价指标,对推进农村低保政策的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学界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比较零散,缺乏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咨询相关专家与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引入群组决策分析模型,尝试性构建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价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进一步优化农村低保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原则,如评价指标的完备性、可比性、代表性、可行性、层次性等,又要与低保政策的实施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与农村低保政策自身的政策目标相结合,指标的选取应更多关注政策本身“瞄准功能”的发挥;二是与绩效的复杂性相结合,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绩效会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应突出其社会性效果;三是要强调政策本身的特性,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应强调政府首责,通过财政支出反映相关部门重视程度及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有文献中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是建立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之上,主观性较强,未能有效的兼顾上述三个方面。本文尝试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层次分析法作为复杂决策评价的主要定量方法之一,利用评价者或专家在两两比较中给出的偏好进行一致性分析与决策,兼顾了主客观因素,实现了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尤其适合于测量难以量化的复杂问题和评价数据不能完全收集到的情况。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绩效是多方面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相关工作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政策实施效果与一系列非政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在数据上无法完全收集。因此较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
参照层次分析法原理,本文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三个层次来设计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评价指标。一级指标的设计应突出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政策目标,从实施基础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保障条件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从政策目标来看,实施农村低保政策主要是为了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益,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本文设计的一级指标包括了经济基础、保障投入、生活改善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下面对此四个一级指标作进一步说明。
(一)经济基础指标。一个地方的经济基础是决定农村低保标准的关键因素,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制定的低保标准越高。经济基础可以从贫困基础与生活水平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其中贫困基础可以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就业劳动力3个三级指标来衡量,生活水平可以人均居住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家庭文盲率3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二)保障投入指标。投入力度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农村低保政策的重视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从低保投入状况和政府投入力度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其中低保投入状况可以覆盖率、覆盖面、待遇水平、平均变化率4个三级指标来衡量,政府投入力度可以资金及时拨付情况、支出比重、波动系数、投入缺口4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三)生活改善指标。改善低保家庭的生活状况是实施农村低保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低保家庭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具体可从基本利益保障程度和生活质量提升程度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其中基本利益保障程度可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额、参加新农合户数3个三级指标来衡量;生活质量提升程度可以人均奶类消费量、人均肉类消费量、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四)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反映了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整体绩效,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方面,可从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和家庭效益改善程度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其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可以社会保障给付水平、低保给付水平、贫困残疾人低保覆盖率、医疗救助支出4个三级指标来衡量;家庭效益改善程度可以学龄儿童辍学率、低保户定期救济月末支出和拥有电视机、电话用户数4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所初步构建的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目标层)、二级指标8个(准则层)、三级指标28个(方案层),如表1所示。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处理与确定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旨在将拟评估的复杂系统分解成简明的多准则多层级系统,经由群体评估与多方的共识加以整合,以标准的尺度通过准则的成对比较评比量化后,建立成对比较矩阵,以此求得特征向量,代表层级的准则权重,得出最大特征值,用以评定成对矩阵一致性的程度,作为评估结果取舍与否或再评估的参考指标。各层次准则的权重依次推算求得后,加以关联层次的串合,获得评估分析所需信息,而推估特征向量及特征即构成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核心。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是建立在判断矩阵的基础之上的,而判断矩阵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为了减少这种主观性带来的缺陷,本文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引入群组决策分析模型(Multi-AHP Model),即通过模拟人思维中的分解、判断和综合,将一位专家扩大到m位专家,将一组判断矩阵扩大到m组判断矩阵,通过对比较判断结果的综合计算处理,得到关于指标重要性的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群组决策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层次分析法是一致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家数量不同,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只依靠单个专家给出的权重,随意性较大,而群组决策分析模型依靠的是多个专家给出的权重,更加科学合理。[17]
本文设计好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后,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各邀请了两名专家共六人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两两比较矩阵进行判断,得到了六份专家判断矩阵表,然后根据群组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群组层次分析过程体现了人的思维过程,即分解、判断、综合。计算步骤如下(对本文而言,设有m=6位专家,n=28个评价指标):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应用群组决策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最高层。这一层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评价目标或理想结果,也称为目标层,本文是指“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绩效”。
2. 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评价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可以由若干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也称为准则层。本文的准则层包括经济基础、保障投入、生活改善和社会效益四个指标,子准则层包括贫困基础、生活水平、低保投入状况、政府投入力度、基本利益保障程度、生活质量提升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和家庭效益改善程度等八个指标。
3. 最底层。这一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具体评价指标或措施、决策方案等,也称为指标层、措施层或方案层等。本文的最底层包括所有28个三级评价指标。
(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或优劣、偏好、强度等)的认识,一般可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标度法来表示。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说明时,判断矩阵相应的值则可取这个比值。
(三)判断次序一致性
若bij>1,bjk>1能导出bik>1,则称判断矩阵具有次序一致性,若导出的是bik
4. 计算满意一致性比率CR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A的每行元素的积:
Mi=∏nj=1bij(i=1,2,3,…,n)
然后计算Mi的n次方根Wi:
wi=n∏nj=1bij(i=1,2,3,…,n)
再将wi进行归一化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wi=wi∑ni=1wi(i=1,2,3,…,n)
根据第k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得出的指标i的权重可记为Wki(k=1,2,3,…,m)。
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
λmax=1n∑ni=1∑nj=1bijwjwi
第k位专家的判断矩阵Ak的最大特征值可记为λkmax(k=1,2,3,…,m),则第k位专家的判断矩阵Ak的满意一致性比率为:
CkR=λkmax-n(n-1)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根据矩阵阶数n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照表查询得到。
当CR
5. 专家相对权重的确定
利用CR求得专家相对权重:
Pk=11+aCkR(a>0,k=1,2,3,…,m))
其中参数a起到调节作用,当a的取值过大或过小时,专家的权重往往难以辨别,此处a取值为10。将pk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专家的相对权重:
P#k=Pk∑mk=1Pk
6.多专家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在求得专家权重P#k和指标权重Wki之后,就可以求得多专家指标的相对权重了。
Wi=∑mk=1Wki×P#k
对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多专家指标的相对权重W#i
W#i=Wi∑ni=1Wi
7. 因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由三层指标组成,所以最终的三级指标综合权重记为W#xyz(其中,x为该三级指标对应的一级指标的序号;y为该三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的序号;z为该三级指标自己的序号)。则有:
W#xyz=W#x×W#y×W#z
通过上述计算方法和步骤,就可以得到所有专家指标的相对权重了,进而得到最终的各级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六名专家的判断矩阵,本文运用群组决策分析法专门软件yaahp 0.6版本的群组决策功能计算得到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表2中第一行是4个一级指标,第二行是一级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三行是8个二级指标,第四行是二级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五行起是28个三级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不仅可以用于评价时对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同时也反映了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反映了判断专家对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因此,从表2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 对一级指标而言,综合六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后,经济基础指标的权重系数为0.1633,保障投入指标的权重系数为0.3236,生活改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0.3028,社会效益指标的权重系数为0.2103,说明专家们最重视农村低保的基本保障功能,这也体现了农村低保政策是保障农村低保户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其次对农村低保政策在保障对象生活改善方面的贡献程度较为重视。
2. 对二级指标而言,在经济基础指标中,贫困基础的权重系数要显著大于生活水平的权重系数,说明前者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更大;在保障投入指标中,已开展的低保投入状况的权重系数要略大于政府投入力度的权重系数,说明专家认为两者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相当,但低保投入状况稍微更重要;在生活改善指标中,基本利益保障程度的权重系数要明显大于生活质量提升程度的权重系数,这说明专家更看重农村低保政策对保障对象基本利益的保障,也进一步印证了农村低保政策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在社会效益指标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权重系数要显著大于家庭效益改善程度的权重系数,说明专家认为农村低保政策在收入分配方面应更加重视公平,尽量实现“应保尽保”。
3. 对三级指标而言,贫困基础的3个三级指标、生活水平的3个三级指标、基本利益保障程度的3个三级指标、生活质量提升程度的3个三级指标之间的权重系数相差不大,说明在专家看来这些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是相当的;在低保投入状况的4个三级指标中,农村人均低保待遇水平(B13)的权重系数最大,说明其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他影响较大的三级指标还有B22、D12、D22。
4. 从三级指标的总权重系数总排序来看,权重系数最大的是低保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0.0715),其次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数(0.0657),第三位是低保户家庭人均消费额(0.0635),第四位是农村人均低保待遇水平(0.0607),第五位是低保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0.0556)。这五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均在0.05以上,要显著大于其它指标,说明这五个评价指标是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五个评价指标。
四、简要结语与建议
本文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一般原则,结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反复咨询多名专家意见,构建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群组决策分析模型来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门软件yaahp 0.6版本的群组决策功能计算得到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低保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数、低保户家庭人均消费额、农村人均低保待遇水平、低保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是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五个评价指标。
结合群组决策模型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在着力提升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绩效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加大农村低保政策的保障投入力度。从分析结果来看,保障投入的权重系数最大,说明最为重要。因此,应同时加大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政府工作的投入力度。在低保资金投入方面,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保障标准,以保障低保户基本的吃、穿、住等日常需求;在资金来源方面,在政府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向企业、慈善组织等吸纳捐款;在政府工作方面,应加强资金监管,专款专用,避免资金缺口,并及时足额直接下发到农村低保户的账户。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低保户的基本需求。解决温饱问题和改善居住条件是当前农村低保户的迫切需求,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考虑由村委会统一建设专为低保户提供的“低保住宅中心”,房屋数量及面积大小等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来制定,并建设“公共厨房”供低保户使用,乡镇政府应对这些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三是完善其他配套政策。如搞好农村低保对象技能培训及就业援助工作,加大财政对农村低保对象技能培训的投入,加强技能培训组织与机构建设,并实行鼓励社会培训组织与机构给农村低保对象提供免费职业技术培训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就业。健全以农村低保为基础,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救灾、扶贫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并注意农村低保政策与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等制度的衔接。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Doje Cering.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a's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Beijing:People's Press,2001.
[2]时正新.对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J].中国民政,2002(12).
Shi Zhengxin.The Thinking of Establishing a New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China Civil Administration,2002(12).
[3]童万亨.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Tong Wanheng.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Guarantee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5(1).
[4]邓大松,吴小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Deng Dasong,Wu Xiaowu. Some Thoughts On Improving the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6(9).
[5]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低保制度”课题研究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15).
Research Group for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s System”On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Economic Research Reference ,2007(15).
[6]唐钧.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评析[J].东岳论丛,2008(1).
Tang Jun.China's Policy of Social Security.Dongyue Papers,2008(1).
[7]何宏莲,王威武.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J].商业研究,2011(12).
He Honglian,Wang Weiwu.Farmland Scale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Rural mercial Research,2011(12).
[8]李海金,汤玉权,黄加成.惠农和社会保障政策:运行逻辑与减贫效应——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J].求实,2012(6).
Li Haijin,Tang Yuquan,Huang Jiacheng.Benefiting Farmers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Policy: Operating Logic and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s——Examples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Truth Seeking ,2012(6).pp90-93.
[9]张秀兰,徐月宾.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8.
Zhang Xiulan,Xu Yuebin. An Outline of Chinese Social Policy for Development. Beijing:China'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ess,2007.p48.
[10]关信平.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原则及模式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Guan Xinping.On China's Rural Social Relief System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Mode Selec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6(6).
[11]洪大用.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J].甘肃社会科学,2007(4).
Hong Dayong.Social Assistance Goals and the Assessment of China's Current Social Assistance.Gansu Social Sciences,2007(4).
[12]王增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济贫效果实证分析——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低保状况比较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12).
Wang Zengwen.Empirical Efficiency Analysis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Based o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tatus Quo in China's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Guizhou Social Sciences,2009(12).pp108-111.
[13]吴军民.社会救助的弹性分析:以江西“农村低保”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0(5).
Wu Junmin.Elastic Analysis of Social Assistance:Taking Jiangxi “Rural Residents” as an Example.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2010(5).
[14]谢东梅.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与验证——基于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家庭瞄准效率的调研数据[J].技术经济,2009(9).
Xie Dongmei.Th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rmers' Livelihood Assets and Verification——Survey Data Based on Fujian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Objectives Aimed at Efficient Household.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9(9).
[15]何晖,邓大松.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绩效评价——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AHP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11).
He Hui,Deng Dasong.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hinese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Based on AHP Method research in Chinese 31 provinces. Jiangxi Social Sciences,2010(11).p212-218.
[16]戴建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及其横向公平性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5).
Dai Jianbing.Analysis of efforts and horizontal equity in China's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Population and Economy,2012(5).p72-79.
[17]戚涌,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Qi Yong, Li Qianmu.Scientif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昌330013)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Polic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Decision Analysis Model
He Zhimin
[Abstract]Reference to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reiterative consultation from expert advice, we established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policy implementation, which includes 4 first grade indicators, 8 second grade indicators, and 28 third grade indicators.We also applied the group decision analysis model to confirming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special software yaahp 0.6 in group decision func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getting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low-income household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household in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the low-income household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the rural per capita low salary level, and the percentage of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expenditure in local fiscal spending are five most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exes. We finally provide with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group decision analysis.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个人投资 收益率 回收期 风险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个人(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投资行为,高等教育固然有其适当的收益回报性,但同其他物力资本投资一样,个人针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同样具有风险性及一些不确定性,对此,我们需要对此投资行为进行认真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预期心理分析
2007年高考刚过,国家的计划招生数已达567万,还有很多没能考上大学的人在想尽办法通过网络或者自考等方式接受高等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个人创业渠道仍然不够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环境不稳定等外部原因之外,“唯有读书高”、“掌握一门技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观念及父母望子成龙等内在动因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不仅仅是消费行为,相反,人们自觉花费教育投资为的是获得这样一种生产性积累:这种积累包含于人体之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将来的收入,将来的经营能力,家庭活动的能力以及满足消费的能力。因此,教育这种人口质量投资应当看作人力资本投资”。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们投资教育能获得回报,因为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配置能力和生产能力,这种能力既能优化资源配置,又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因此,企业愿意为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支付更高的工资。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年龄收入曲线(如图1所示)对个人投资心理进行理论说明:年龄收入曲线说明一个受教育者可以提高他的生产技能,从而增加产出与收入,增加的收入就是他的投资收益。正如图中所示,受教育越多,年龄收入曲线越高,反之越低;文盲虽然在年龄很小时就挣得收入,但起始收入很低,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获得最初收入的年龄则会不断增大。
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依据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取得未来更多的工资等收入。对于个人来说,在确定高等教育投资目标、合适的投资方向后(如学校专业等),应确定最佳投资方案。因此,个人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支付的费用、时间、就业机会以及未来收益,经过权衡比较,决定是继续上学还是立即就业。本文主要运用成本收益、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来分析理性的个人教育投资决策。其中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是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理论的核心,并且已成为高等教育投资者制定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是经济学中成本-收益法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对一个人因增加其接受高等教育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因此需要在确定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确定内部收益率。
1、高等教育个人现值成本与现值收益分析
在投资高等教育时,成本支出和预期收益的比较与把握,是研究个人内部收益率的理论基点。为此,假设某一级教育第t年的直接成本为C1t,主要是接受高等教育所需支付的学费、书刊费、住宿费等;间接成本为C2t,主要指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就业所得收入;教育年限为n;贴现率为r。则接受高等教育个人现值总成本为
而高等教育个人现值总收益是预期收益进行贴现回归的结果,假定某一级教育引起的第T年教育收益为BT,贴现率为R,收益年限或工作年限为m。则接受高等教育个人现值总收益为
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BT数值时,BT并不是个人第T年的总收入,而是个人因受某一级教育而多增加的税后收入。即
BT=高等教育个人税后年纯收入-高中教育个人税后年纯收入
据中华英才网的一次薪资调查数据显示,学历高一档次,年薪高1万元左右。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进行高等教育投资,以达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获得人力资本收益的目的。对此,我们可以依据工资报酬流曲线,对成本和收益予以说明(如图2所示)。不难看出,工资报酬流A开始出现得很快,但却不可能上升得太高,这是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报酬流。工资报酬流B开始是负收入,还经历了一段比报酬流A更低的时期,但最终会超过A,这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工资报酬流。
2、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分析
当高等教育个人现值总成本等于高等教育个人现值总收益时,即净现值为零时,可以寻找到投资的损益平衡点,求得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的个人内部收益率IRR可用数学迭代法求得。在实证分析中,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及机构对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了测量。如北京大学的学者采用1996年的数据,计算了高中、中专、大专和大本的各级教育内部收益率分别为5.47%、6.91%、4.48%和5.23%。又考虑转移支付等对收益的影响以及用不同的α系数(收入的增加归功于所受教育的程度),得到高等教育的内部收益率(如表1所示)。
由此表可以看出,90年代末期,我国城镇个人教育收益率水平就已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高等教育收益率大于初等教育收益率,个人教育收益率是递增的;教育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就业途径的选择来实现。但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也应当考虑到,个体在专业、学校等选择上的不同,因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同,收益率也不会完全相同。此外,内部收益率作为一种相对性评价指标,需要参照基准收益率作比较分析。目前,对高等教育投资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不如工业、建筑业、房地产等物力资本投资领域那样精确化。由于个人预期收益率难以准确量化,通常我们可利用一些无风险或低风险利率作为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指标,如银行利率、国债利率或是低风险的基金利率等;或者将各种低风险利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定的权重,加权得其均值后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基准收益率,以此作为内部收益率的比较参数,当内部收益率IRR>i(基准收益率)时为合理投资。另外,在估算基准收益率时,也应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机会成本、预期收益、投资风险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以便较为精确的确定基准收益率。
3、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回收期分析
投资回收期(PBP)以投资回收速度作为投资方案的取舍标准,因为投资就存在风险,时间越长,风险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回收期可以作为一种度量风险的工具,即投资回收越快,蒙受损失的可能越小。虽然其不考虑回收期以后的赢利情况,但对于那些期待尽早收回资金、或对风险较大但又缺乏预测能力的个人投资来说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如对于研究生课程班或自费留学等形式的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通常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动态的投资回收期是投资方案净现金流量累计为零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累计净现金流量,i为市场利率,m为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计算投资回收期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影响投资人的积极性,在教育费用各阶段差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各阶段受教育者收入差距越大,则教育投资回收期越短,此时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等教育投资。以武汉地区为例,根据调查,目前武汉地区高中毕业生(含中专生)的月平均工资约1200元,医疗、养老保险等其他福利费约300元,假设年可剩余存款约7000元,则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机会成本为28000元。为简便计算,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直接成本只考虑学费、生活费、书刊费与住宿费,大约为12000元,则父母对孩子大学四年的投资总费用为48000元。可见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总投资费用约为76000元。目前,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月平均收入接近2000元。假设年可剩余存款为10000元,以长期储蓄年利率2.25%,依据(1+i)-n复利现值系数通过计算得到贴现系数,则所计算大学投资总费用的投资回收期为9年(如表2所示)。
再考虑到年轻人结婚、购房、买车等重要支出,投资回收期将更长,可见接受高等教育后所增加收入的多少是尽快回收资金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目前国家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录取比率,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化教育,面对巨大的竞争,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此外,对于学校、专业、受教育形式的选择、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及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等原因,均使得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加大。因此,在风险较大的一些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领域进行高投入性支出时,需要认真分析,慎重决策。
三、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分析
要全面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必须考虑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风险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通常,根据可规避程度,风险可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都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市场风险、就业风险、科技风险和环境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指某些因素对单个高等教育投资者的投资造成损失。其中,非系统风险由于各投资主体的主观因素或其他一些偶发性因素的存在,难以准确衡量;而系统风险则可用期望收益率来测评,并通过统计调查和实证分析来调节个人投资决策,以实现风险的优化。
在此我们仅以GDP增长率来界定市场风险,从而衡量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系统风险。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以增长率10%以上定义为景气,以下为一般,负增长为萧条。依据新华网提供的中国1953-2006年GDP增长率统计显示,这一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景气的年份有24个,概率为0.44;经济发展一般的年份有24个,概率为0.44;经济萧条的年份有6个,概率为0.12。由于数据统计的困难,本文仅以1961年(增长率-27.3%)、1990年(增长率3.8%)和2006年(增长率10.7%)为萧条、一般和景气的代表年份。并利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毕业生月工资的调查数据:1961、1990及2006年本科生月工资中位数分别为42.5元、800元和2317元;高中生(含中专、职技校)分别为30.5元、600元和1486元。在忽略主观努力程度并假设本科生和高中生毕业后收益同步增长的基础上,可以算出三个统计年份本科生相对于高中生的收益率分别为3.2%、5%及5.56%。通过期望收益率计算公式
,可以算出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期望收益率为5%(如表3所示)。
计算出期望收益率后,再利用标准差来衡量个体期望收益率的分散程度,个体期望收益率的标准差越大,则收益率分散度越大;概率分布曲线越缓,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相应也越大。依据标准差计算公式
代入表3所得数据,计算出σ=0.728%,3σ=2.184%,所以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预期收益率将有66.7%的概率为5% ±0.728%,将有99.8%的概率为5%±2.184%,其正态分布如图3所示。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风险性既可以增大收益也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经统计分析看出,目前在国内进行的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仍是正值,但在决策时需要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以做出最佳决策。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传统性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因此,如何预期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收益率、回收期等评估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将风险因素量化,正确选择合适专业及学校,规避未来风险尤为重要。总之,在进行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及影响投资收益率的风险因素,以利于投资个体作出更客观、准确的理性决策。
【参考文献】
[1] 朱国宏: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
[2] 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