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

第1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企业信息管理准确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运用日益成熟,慢慢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已深入到各个行业,基本实现了很多领域的智能可控管理,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长期是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对于各个控制环中的各控制点的信息采集均是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经常会出现信息收集不规范、对系统缺陷的归类、缺陷频次的统计不精确、信息可追溯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同时人工操作必然带来了出错率高,效率低、保密性差,大量的耗费了时间及人力物力,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给数据资料的查找、更新及维护都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麻烦及难度。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一套实用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了其实际的意义。

2系统业务分析

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客户订单处理流程、生产管理流程、原材料采购流程。

客户订单处理流程为:订单录入(看板自动扫码)集货发货。

生产管理流程为:看板回收制定生产计划书生产完成品入库。

采购流程为:看板回收制定采购计划原材料采购采购完成入库

客户订单流程触发生产管理流程,生产管理流程触发采购流程。触发其流程的纽带看板循环。

一般商品生产分为计划生产、消息生产模式和后补充生产模式。后补充生产模式是保证仓库中具备一定的库存数量,客户来订单时,从库存里面直接取货。消息生产模式是库存里面不备货,在客户下订单时,再进行生产。计划生产是按月制定生产计划,按日发放生产计划书和看板。无论那种生产模式,都可以用以上的流程模式来进行处理。

调整看板:在下达生产任务之后,有时出现原材料剩余的情况,而且如果保存到明天,原材料将作废,因此要使用这些原材料生产一些商品,生产课领取一些调整看板领取调整看板时,由管理课扫码,制定生产计划书。调整看板的生产在系统要单独标志。

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3系统功能分析

本文设计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完成系统管理、人员管理、客户订单管理、集货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发货管理、查询报表等功能。每个功能说明如下:

(1)系统管理包括维护系统用户、操作权限,维护系统基础数据(商品信息、材料信息、生产线、仓库信息、客户资料、供货商资料等),设置系统运行参数(看板循环周期、商品生产周期、商品预警库存等),看板管理。

(2)人员管理包括人员资料维护,人员绩效考核等。

(3)客户订单包括客户订单资料维护查询,客户看板扫码,生成集货指示书。

(4)集货管理包括客户看板是生产看板一一对比扫码,自动录入集货指示书完成状态,集货订单编号和客户订单编号一一对应。

(5)发货管理对客户订单(或者集货指示书)进行扫码,更新订单状态为(已发货)。

(6)生产管理包括制定生产计划书,对生产看板进行扫码,编排生产任务,完成品入库时通过手持终端扫码自动入库。

(7)采购管理包括制定采购计划书,对供货商供货材料进行扫码入库。

(8)仓库管理包括库存查询,库存预警监视,特殊情况下的商品、材料入出库,制作盘点单,盘点结果扫码录入。

(9)查询报表包括客户订单统计,欠品状态查询,集货状态查询,发货状态查询,生产状态查询,采购状态查询,库存查询,库存预警。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4关键功能实现

4.1客户订单处理

物流班长在定期(一般1小时一次)客户看板架上查看客户看板信息,如果有客户看板,就对这些看板进行扫码处理。扫码完成后,按照系统提示自动生产集货指示书,之后把集货指示书和客户看板放置在集货看板架上。如果这些订购商品是属于消息生产的,系统会提示制作这些商品的生产计划书,并把生产计划书和生产看板(一次性)放在生产看板架上。

4.2 材料采购

生产班长在生产过程中,从仓库中提取所需要的材料,并将材料看板取下放置到材料回收看板架上。采购主管定期从回收看板架上取下材料看板,通过扫码的方式制定采购计划书。并将采购计划书和采购看板发送到供货商,供货商将所采购材料、采购看板、采购订单一并发货给新明纤维。采购主管收到货物后,将材料放置到指定仓库,并对材料看板进行扫码入库,

最后签收订单。有欠品时把订单先扣下,等补齐后,扫码入库再签收订单。

5小结

随着我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多,原先的纸质记录、手工服务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如今企业的管理和业务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此提出实施无纸化的企业管理办法,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基础资料、订单业务审核流程、项目实施流程、库存报表等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09-03

受资金短缺、人才流动性大、管理粗放和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北京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存在诸多障碍。为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政策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1.规模不断扩大,领域实现“四扩展、一转变”

近年来,纳入北京政府采购范围的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已发展到上百个。2014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货物与服务项目达到26个品种60个小类。政府采购规模已从2002年的45.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5.6亿元,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1%,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1.3亿元。

北京中小企业新技术产品采购实现了“四扩展,一转变”,由行政办公类用品采购向政府投资类服务产品采购扩展,由市级采购向区县级采购扩展,由地方采购向军事采购扩展,由采购产品向采购技术和服务扩展,实现政府采购中关村创新产品试点工作向经常性、日常性和长效性工作转变。截至2012年,已累计实现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200亿元左右,涉及轨道交通设备、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和数字化医疗器械等10个领域。

2.管采分离,监督“四位一体”

为适应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政府采购工作实效,在市政府采购中心从财政局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流程,建立并形成“管采分离、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财政局作为政府采购的监管部门,政府采购中心作为具体执行和操作部门。

同时,北京政府采购工作已形成行政、市场、司法、供应商“四位一体”的监督框架。在市场监督方面,积极引入专业担保机构,对供应商的信用进行审查和追踪,加强对供应商投标、履约行为的第三方监管。引入了公证机制,积极拓展公证范围。进一步畅通供应商投诉渠道,提升业务投诉处理能效,及时分析查找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初步形成配套规章制度

为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北京市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采购管理办法,并对采购监管考核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机构管理,对政府采购机构履职服务进行考核,实现考核结果与纪检审计部门有效对接。由财政、政策部门组成联合考核小组,对每年政策供应商的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下一次入围挂钩。

4.政策功能日益显现

近年来,北京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日益显现,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渐提高。政府采购的功能从最初节约资金、治理腐败等较为基本的层面,提升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一些重要的政策功能的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日益增强。例如,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民族产业、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有效拉动中关村乃至北京市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等等,这些都是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集中体现。

5.从业队伍进一步壮大

目前,在北京市级备案的政府采购机构有140多家,建立了政府采购专家评审库。结合政府采购政策、业务变化的特点,北京市每年组织若干期对政府采购人、采购机构、供应商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仅2012年,参加政府采购培训的机构从业人员就达2 000人以上,有效推动了政府采购队伍职业化的进程。

二、政府采购促进北京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参与领域狭窄

近几来,北京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小企业有效参与并实现创新的领域仍十分狭窄。一些成功案例大多出自工程采购领域,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由于货物和服务采购领域中采购的商品多数为办公用品、电器、耗材等,除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大多为产品定型、技术含量不高的商品,实现自主创新的范围狭窄、可能性不大,造成中小企业很难参与货物和服务采购领域的竞争。

2.中小企业缺乏相应资质与经验

通过调研发现,多数中小企业在获得政府采购前,已有数年发展历程,具备较强的研发、管理、营销能力和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但这些企业缺少在相应领域内参与政府采购的资质、业绩和口碑效应。而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企业很难获得采购人的青睐。“没有资质就没有中标的机会,而获得中标机会又需要先有资质”已成为北京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难以逾越的一条鸿沟。

3.大型企业的长期垄断

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需要跨越技术创新、资金规模、企业资质等多个障碍,而在克服化解这些障碍以后,中小企业还需打破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同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如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阿尔卡特)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长期垄断北京乃至中国地铁信号系统领域的采购项目,使得我国中小企业难以涉足地铁信号领域。

4.企业融资难,市场风险大

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初创期企业,创业期科技型企业资金缺口大,而这些“三无”(无可抵押物、无担保方、无银行信用记录)状态企业很难得到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风险投资的青睐。这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初次进入市场的新技术产品需要一个磨合期,若在此期间发生质量、运行管理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部门运行和信誉。很少有政府部门愿意购买中小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并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

三、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路径

1.创建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北京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聚集地。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北京应创建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相关平台(中心),下设新技术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的工作小作组,负责推动和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北京市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2.造就企业市场地位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政策的切入点就是要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环境、搭平台、找市场”,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造就市场地位。通过政府采购为中小企业树形象、增资质、挣信誉、积经验,打破中小企业面临的“没有资质就没有中标的机会,获得中标机会又需要先有资质”的循环困境。

3.以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参与到政府采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垄断能力。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这些企业牢牢掌控着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同时,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信用资质。中小企业要想在这些领域打开政府采购的门槛,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国外的长期垄断,走出一条特色的技术创新路径。

4.拓展融资渠道和机遇

资金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血液,初创期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大,其“三无”(无可抵押物、无担保方、无银行信用记录)状况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拓展融资渠道和机遇是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一条便捷路径。政府采购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雪中送炭的“救命钱”,为中小企业打开市场、造就口碑,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拓宽通向金融市场的渠道。

5.疏解市场风险,发挥政府影响力和扶持力

正是在资质、经验、新技术产品推广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中小企业的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存在较大风险。政府采购可充分发挥在市场信用和资质担保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建立相应的科技保险机制,转移科技创新风险,使政府自身参与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环节,帮助中小企业疏解市场风险。

政府部门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政府部门应转变陈旧观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进一步发挥在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关键和积极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创新创业的基础性工作,为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政策环境。

四、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

1.建立采购体制,激励自主创新

在明确政府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具体可行的激励机制。在市、区县两级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对中小企业的采购比例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上。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中关村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对采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安排评估、审批和财政预算,确保面向中小企业的资金额度。在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对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先给予技术产品推广支持。

2.扩大信用担保,降低中小企业成本

在《北京市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用担保覆盖面,更多惠及中小企业。通过实施信用担保,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资质,使其更易获得政府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风险投资的青睐。同时,政府采购信用担保将减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保证金支付,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成本。

3.构筑诚信体系,加强考核监督

结合政府采购政策推介会等活动,面向中(下转38页)(上接10页)小企业普及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发的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与审计、监察、金融和信用担保等部门协同联动,积极参与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信用库。

通过开展政府采购供应商专项检查、建立退出淘汰机制和“奖优罚劣”等措施,加强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的考核监管。通过年度公示考核,督促中小企业供应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市场危机意识,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工作能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4.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政府采购发展

在传统体制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优势,让中小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采购相关信息。以公共采购网为平台,优化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打破采购内部操作,进一步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开放化、透明化,真正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

第3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PPP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解读问:制定《磋商办法》和《PPP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制定《磋商办法》和《PPP办法》主要是顺应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立法先行和依法采购。本届政府提出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广PPP模式等重要改革任务。与此相关的采购活动,在采购需求、采购方式、合同管理、履约验收、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需要在政府采购现行法律框架下,作出创新和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引和规范,以确保采购工作顺畅、高效开展。另一方面,政府购买服务、推广PPP模式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其采购活动应当充分发挥支持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以促进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明确相关采购活动的法律适用和操作规则。

问: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核心内容、主要思路是什么,与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答: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是财政部首次依法创新的采购方式,核心内容是先明确采购需求、后竞争报价的两阶段采购模式,倡导物有所值的价值目标。

竞争性磋商和竞争性谈判两种采购方式在流程设计和具体规则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明确采购需求阶段,二者关于采购程序、供应商来源方式、磋商或谈判公告要求、响应文件要求、磋商或谈判小组组成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在竞争报价阶段,竞争性磋商采用了类似公开招标的综合评分法,区别于竞争性谈判的最低价成交。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在需求完整、明确的基础上实现合理报价和公平交易,并避免竞争性谈判最低价成交可能导致的恶性竞争,将政府采购制度功能聚焦到物有所值的价值目标上来,达到质量、价格、效率的统一。

问: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磋商办法》规定了五种适用情形:一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二是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三是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四是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科研项目,以及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五是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前三种情形主要适用于采购人难以事先确定采购需求或者合同条款,需要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的项目;第四种情形主要适用于科研项目采购中有效供应商不足三家,以及需要对科技创新进行扶持的项目;第五种情形主要适用于政府采购工程类项目,并与招标投标法律制度和《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做了衔接。综合来看,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在政府购买服务、PPP、科技创新扶持、技术复杂的专用设备等项目采购中将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问:为什么PPP项目选择社会资本合作者适用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答:《PPP办法》主要适用于PPP项目实施机构(采购人)选择合作社会资本(供应商)的情形。将PPP项目选择合作者的过程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主要考虑是:

一是PPP是政府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转为提供者而进行的特殊采购活动。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第七款规定本法所称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对政府采购服务做了兜底式定义。从法律定义上看,PPP属于服务项目政府采购范畴。同时,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在选择PPP合作方时都遵循政府采购规则,并把服务和工程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也视为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监管。因此,将PPP项目选择合作者的过程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与国际规则对接,也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GPA)对政府采购的定义为了政府目的以任何合同方式开展的采购活动。

二是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五种采购方式,并授权监管部门认定新的采购方式。这些法定采购方式(包括竞争性磋商方式),能够比较好地适用于PPP项目采购中公开竞争、选择性竞争和有限竞争的情况,并充分实现物有所值的价值目标,使PPP项目采购更具可操作性。

三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了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支持中小企业等宏观调控和政策功能目标。将PPP项目选择合作者的过程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将更加有利于PPP项目发挥公共性和公益性作用。

问:《PPP办法》的主要创新点有哪些?

第4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物业管理行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因此财务管理相比较于其他行业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加强和完善物业公司的财务管理,不仅关系着物业公司自身的发展,还涉及到社区的和谐稳定。

一、当前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一)物业管理者缺乏现财观念,不重视成本管理工作

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走的是“谁开发,谁管理”的路子。随着物业管理需求的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开始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智能化。但长期以来,受“物业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维修保养、清洁卫生以及环境绿化和保安”等观念的影响,致使一些物业公司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物业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市场定位,没有长远的经营谋略,形不成规模效益,再加上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未能优化配置,甚至存在严重浪费,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因此,物业企业经营者应树立现财观和成本核算观。

(二)物业管理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不规范

总体来说,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不够规范,物业管理公司还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可供遵循,而且有的物业公司由于核算简单,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内部财务制度,这对于物业公司来说都是不合理的。大部分企业需要设立账目,但会计基础管理薄弱、依法建账不到位,并没有按照会计科目的要求分门别类的设置明细的账目,这不仅不利于公司及时的向业主客户反映物业管理费的使用情况,而且会计信息也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

(三)物业管理公司的资金管理力度不够

资金不足和筹资能力差是当前物业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物业管理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数量都非常有限。主要包括物业管理的启动资金,即资本金;物业维修资金;日常综合管理服务费及经营性收入。至于其他渠道,如银行借款资金,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几乎都是中小企业,其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资产数量较少,缺乏信用保证,所以难以银行贷款。

(四)物业管理公司财务报表过于笼统,无法满足各层次的管理需要

物业公司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外提供的报表,只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过于笼统和宏观,缺少管理需要的各种报表。如提供给业主的各房屋维修基金使用情况表、提供给业务部门的各小区各楼宇、各项目成本费用明细表和利润表、应收未收物业费明细表、提供给公司决策者使用的资金状况表、客户付款周期表和客户信用档案等各种财务信息,只能采取统计办法获取,耗时耗力,且容易出现差错,无法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关于完善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要强化成本观念,建立财务成本分析控制制度

物业管理作为服务性行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成本管理,因为其最重要的成本支出是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支出,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该树立全员成本控制观念。物业管理企业一方面应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目标,提高全员成本素质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科学整合,激活人才潜力,减少冗员,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要通过职业道德及服务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敬岗爱业、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要全面展开财务分析,保证资金合理运用

物业企业在开展经营的过程中,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为客户提供物业管理,收取管理费。另一个就是开展多种经营,多元化、分散化投资。如果企业想从中获取利润,使得企业发展壮大,就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保持企业良性运行。物业管理的财务分析就是以物业企业的报表为依据展开分析,从而为客户及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

首先,财务管理部门要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了解公司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水平,从而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合理运作。企业在发展壮大时需要投资筹资,企业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的构成比例,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合理安排长期借款或者是短期借款,有效控制资金成本。

其次,财务分析要评价企业的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高低是企业管理能力的集中反映。企业要分析自身的管理效率,及时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要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检查,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健全财务控制,保证业务流程流畅运作。

最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分为三个部分,投资、融资以及利润分配。企业要进行利益分配,就要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赢利多少不仅跟自身有关系,而且跟投资者、债权人都息息相关。因此,对企业赢利能力的评估是必须的,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活力能力及时做出财务预测。

(三)就是要加强物业管理资金的筹措及运作管理

物业管理资金的来源,除资本本金或者银行贷款外,其他物业管理收入都是向业主或使用人收取的管理费用,所以资金的筹措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加强资金有计划及合理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必要的物业管理项目上,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另外,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积极防范投资风险。物业管理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更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尽可能地采用中短期投资,扬长避短,在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下,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同时,加强项目投资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搞好监督工作。

(四)要建立和健全物业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结合本身的经营特点和内部管理要求,制定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办法》。同时,还要不断细化完善这项制度,配以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分支管理办法。如:《收费员管理办法》,《预售电费系统工作规则》,《空置房、报停房管理办法》,《兼职收费员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等等;制定小区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和收费员考核指标,并对小区台账、上交的各种财务资料进行日常核对;对小区的收入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落实好理财自,形成一系列适应物业公司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才能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5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通信 运营商 销售队伍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50-02

通信运营商销售性质的公司主要是指公司的产品终端使用用户为在我国范围内的三大通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对于如何才能够有效地管理销售队伍,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情况分析

通信运营商销售企业指的是公司产品面向通信行业,目标客户主要针对我国现有三大通信运营商所需产品进行销售。目前随着我国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通信行业每年的采购量不断的增加,从最终客户所使用的手机到网络发展所需要的主设备以及运营管理中办公用品和营业厅内为客户提供服务所需的服务设备。采购种类越来越多,产品使用规模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通信运营商行业每年的基础建设及维护费用都以千亿规模来计算,市场非常庞大,全球所有知名通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全都在国内设有分公司,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但是这些主流的设备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主要在主设备上的市场竞争,其他的一些办公及维护和服务所需的设备基本都是由国内一些中小企业进行生产销售,但是随着国内通信运营商采购管理越来越规范,市场采购越来越集中,基本上每一款新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一年以后,通信运营商企业都会采取集中采购模式进行采购,因此将以往的一些不规范的销售方式所淘汰。在这种条件下,销售机会尤其重要,如果在一年的采购中企业没有在通信运营商的集中采购时入围产品采购名单,那么就意味着在这一年内,所在区域内通信运营商的市场销售机会已经丧失殆尽,而中标公司在这一年内在中标区域将获得长足发展,公司竞争实力不断加大,公司有着充足的资本支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因此在下一年度的集中采购中将会有很大的产品降价空间,导致市场竞争不断加大。每一个市场机会的把握都极为重要,因此公司销售团队的能力将变得极为重要,销售团队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二、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在每一个公司当中都会伴随着销售人员在公司的工作时间内,从最初的公司规章制度的培训到产品的培训以及后期研发产品,培训是持续不断的。

作为一个成熟的管理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来讲,培训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这些,还应当包含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待人接物培训、人生价值观的培训等等一系列的对销售人员自身成长有帮助的培训。也许这些培训在很多大型的公司或是企业内已经能够贯彻执行,但是一些中小企业从企业自身的能力及投入上来讲,要将这些培训都融入到对人员的培训当中或许有些难度,那么如何在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源来保证这些培训能够进行就是一个销售团队的管理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些时候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培训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有着专业的结构进行培训能够让每一个参与到培训当中的人员有种成就感,认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从培训开始就已经在进行投入。

任何一个团队的管理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团体内出现那些销售业绩很好但是个人素质或是修养落后和粗俗的销售人员。如今销售工作是针对人的销售,产品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一家垄断,如果说在产品无差别,销售人员对于产品的理解都相同的情况下,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或是个人修养就成为销售成功的关键。一个言谈举止非常得体、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诚实守信的销售人员是每一个企业采购人员或是领导所喜欢接待的,相反一个言谈举止粗俗、待人接物毫无尺度、不能够诚实守信的销售人员很难做到被客户所接受,更别说形成销售机会。细节决定成败,不要因为销售人员的一个毫无干系的不良习惯让销售机会丧失。因此企业的培训当中,产品的培训必不可少,但是培训的关键是要把握对人的培训,只有对人的培训完善了,才能够证明培训是成功的,才能为企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忠诚的销售人员。

三、人员管理办法

销售团队的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在不断摸索和改进的重点,当企业做好各方面准备的情况下,对于销售人员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销售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经常出差拜访客户,寻找项目信息,长期在外工作时间及工作内容无法掌握,公司管理人员对于销售人员的工作内容都依靠电话沟通及公司的工作汇报表格。这就要求汇报表格内容的详细性及内容的周密性,表格的内容一直是各大企业在探讨的关键,根据行业的不同或是销售性质的不同,管理表格的内容也会有所区别,但是不外乎对每日的工作进行记录,拜访客户的单位、部门、职位、联系电话、谈话内容、项目初期判断、竞争厂家在所拜访企业的基本情况等等内容,但是如何能够通过表格上的内容,来反映出销售人员的日常拜访工作情况及项目进展情况,做到详细而细致的管理,是每一个销售团队管理者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市面上有很多做管理类型的公司,会根据公司的基本情况来制定适合于公司销售人员管理的表格,但这些表格往往会相当的繁琐,有些甚至于管理人员都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地填写表格。有时只能是让销售人员根据个人的理解来填写。还有些表格的内容设计也是不合理的,如果在一个长期做大项目的销售团队中,每周都要填写客户成交纪录或是回款预期,那么对于销售人员来讲是一个非常让人讨厌的事情。日常管理表格既要做到能反映基本情况,同时也要给销售人员个人能力发挥的部分,有时销售人员的一个思维跳跃就会带来销售机会。同时表格中要附带销售人员建议栏,根据一线人员的想法和建议进行部分调整。销售团队的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地参与到销售流程当中去,亲自考察市场的基本情况,只有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熟悉市场、了解市场、跟进项目,才能够明确制定公司的管理方式,不能采取管理体制一旦指定就一成不变的原则,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公司的管理流程,分配公司资源,根据报表进行市场规划是极其可怕的。

销售人员希望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是一个基于公司对销售人员职业道德基本信任的情况下而制定的表格,销售人员不希望公司像防贼一样防着自己。对于销售人员的信任,加强其自身的自律性,恪守销售人员的职业操守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

四、薪水及奖励机制

销售工作目前已经成为一份高危职业,即使有种种的困难,仍然有很多人投身于销售工作,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很多销售人员看到销售工作的投入与产出。良好业绩带来的高收入是每一位投身于销售工作的人员的最主要原因。销售人员喜欢这种挑战性的工作,但前提是在能够保证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所以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需能够保证销售人员正常的生活,很少会选择无保障的销售工作,因此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制定薪水就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公司的奖金制度。奖金的目的是为了鼓励销售人员更好地工作,标准的制定极其重要,百分百能够获得奖金的制度不是一个好制度。奖金的设立要求百分之八十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而另外百分之二十不能获得,这样的奖励机制才是好的机制。

奖金的制定要考虑全面,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奖金的制定不应当只针对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在制定奖金制度的同时要考虑到市场开拓及项目信息,但是这些考核指标在销售业绩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不要过高,最好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五,毕竟销售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销售产品,不要让其他非销售因素对考核指标干扰过多,容易造成考核不公平,也容易使公司在奖金发放上花费过多。

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有较好的发展,单纯的奖金制度有时也并不能完全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职位的晋升会是销售人员在保证收入的前提下所要考核的第二因素。公司对于在工作中有着优良表现的员工可以提供合适的领导职位,但是职位的晋升一定要考虑到被晋升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考虑被晋升人员是否适合于从事团队管理,能够从事好销售工作的人员未必能够很好地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让销售队伍有更好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以上几点是关于在通信运营商行业销售团队管理的浅谈,基本为个人的观点。相信在科学的管理下,销售业绩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丹尼尔・A・雷思.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阮平南.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第6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集中采购;审计分析;操作规程;询价;协议供货

集中采购,作为会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各行会计财务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的调整,其内容日趋合理,对各核算主体业务指导的操作性加强,但实际中,对于地市中心支行,因人员构成、职责分工、观念等因素影响,集中采购业务操作流程仍未实现标准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各行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行会计人员配备方面的差异。本文将对近年审计实践中可能涉及的、典型的部分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一、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零星采购的异同分析

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同属政府采购范畴,组织、实施中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强调内部控制有效性、采购方式合理性,零星采购不在政府采购范畴,程序简单,限制少;相比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有明确的采购目录及标准,根据采购项目及标准,划分各级机构权限,实施中注重计划、统计分析,更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采购作为集中采购的补充,在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一定限额以上,由需求机构实施,强化对其他重要项目采购资金管理、控制。

二、集中采购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

1.单位层面。目前,大部分中心支行实现了财事权分离,由会计财务科承担会计管理职能,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科技科、人事教育科、货币金银科等部门承担相应的事权审核职能;但实践中,个别行财、事权部门未实现相互制约,典型表现为后勤服务中心具备财务费用审批权,集中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丧失。

2.职责分工层面。不相容岗位分离是集中采购内部控制环节的又一风险点。对于地市中心支行一级,因人员等因素制约,一般未设立采购中心,普遍表现为会计财务科、后勤服务中心在采购实施、评标、验收环节职责划分不清,流程未实行标准化,管采不分离,不利于相互制约。

三、集中采购管理

1.需求调查、统计分析。实践中,通常,需求部门在报送采购目标的核心技术规格、参数方面会出现定位不精确的情况,或直接指定某款产品,且市场调查止步于价格比对层面,不利于实现资金高效使用;同时,日常使用环节,未建立在用商品、服务的维护档案,对其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反映其优缺点,供今后采购参考。需求调查、统计分析不完善易形成需求与实际背离,表面节约费用,使用周期内受维护成本高、故障多等因素影响,资金实际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2.采购方式选择。审计实践发现,多数中心支行采购中,或者在采购档案中表现的多为询价方式,部分标注为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的项目,因其操作环节缺少成立谈判小组、谈判记录、正式标书等要素,实质上也是询价方式,这反映出一方面可能由于时间紧、竞标和谈判成本过高而被迫采用询价方式实施采购;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对询价方式适用的范围尚不完全清楚,认为询价简便易行,进而任意使用该方式进行采购;竞争性谈判的特点是因行业标准不一致或有差异等因素,不能直接取得报价,需要供应商详细描述所售商品的性能、参数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报价,供采购方选择,但实际中,会计财务人员往往忽略了这一实质特征,为满足采购多样的要求,将本应划为询价的项目定义为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作为公开招标的补充形式,执行中应重点关注标书的全面性,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3.典型采购项目实施。耗材类商品采购方面,因其种类较多且需求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多数中心支行对大额耗材支出采用询价方式采购,面对紧急、小额需求时,选择直接购买,该行为属于零星采购,与制度要求不符。

车辆加油、维修保养、保险采购方面,多数中心支行在油料采购方面,仅与谋加油站、公司签订一份协议,未针对具体情况就采购事宜进行例外、事前约定,实际执行中出现未在协议公司加油的现象;维修、保养方面,多数中心支行通常只与当地1家汽车维修公司签订定点维修协议,实际执行中,进口车在协议公司无法维修,便交由品牌授权机构维修,与机动车管理办法相违背;定点维修并非要求仅可在一个固定公司维修,而是应将机动车分类,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维修、保养机构,提高机动车养护水平;机动车保险采购中,多数中心支行对保费金额、投保项目进行推敲,通常直接选择与知名财险公司缔约,而不关注具体的条款约定、赔付标准,在极端情况下机动车事故的出现易诱发大额免赔、自担风险的情况。如各保险公司在三者险赔付方面,针对责任比例与赔付的约定不同,共分为A、B、C三类,其具体表述存在明显差异。

2015-2016年总行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文件要求分支行下载采购目录,实践中,部分机构仅将该文件直接提及的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计划,对政府采购目录中投影仪、扫描仪、计算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会议音频系统、服务器、钞票处理设备等未予以关注。

4.公示。集中采购涉及的公示主要是采购年度结束后,对本年采购情况以适当方式公开的情况,分支行在该环节因时间、恰当方法等原因,多未能较好执行。

四、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常见、典型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完善内部控制,全面实现财、事权分离;调整职责分工,将不相容岗位分离;根据日常采购实际,改进、完善操作规程,规避随机风险;其次,改进需求调查、统计分析,由需求部门综合成交价格、使用年限、维护费用、便利程度等因素,提出备选方案,再由会计财务部门结合本年、历年预算,兼顾项目特点,选择合理采购方式,交后勤部门实施;同时,应追加使用周期养护情况作为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在相似、相同采购中作为参考,从根本上实现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再次,在采购项目认定、方式选择上,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及分行、省会中心支行下发的集中采购文件,及时调整、修订本行实施细则,明确项目、标准要求。

具体实施中,耗材等项目具有在一定期间,规格和标准不变,采购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实行定点采购、协议供货应为最佳采购方式,但该方式下的供应商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考虑公开招标费用、人员不足等因素制约,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 93号)中“应当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或各省市地方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协议供货商、定点采购供应商或电子商城中选择”的建议,从中央国家机关或所在地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协议供货商处采购,继而降低费用、减少舞弊;同时,通过登陆政府采购网,利于分支机构实现对节能、环保产品的认定、预留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目标实现。

机动车保险采购应综合报价,赔付标准、方式以及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最大限度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客观要求,选择出具A类条款的保险公司较为合适,其代表为人保财险;机动车维修保养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如,运钞车的维修保养,介于其用途特殊,可定点运钞车制造厂商指定维修点;其他车辆可视情况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如,针对进口车应优先选择品牌4S店,合资、国产车应综合考虑技术水平、服务价格等因素选择定点维修机构;当然,也可选择政府公务用车指定维修厂作为定点机构。

公示环节的操作需要会计财务科人员综合采购价格、数量、使用人等因素,合理选择公示范围,对涉及敏感信息的部分可以选择备案、报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审核的方式不公开;公开是采购完成的后续环节,是否可以合理公示,一方面需要会计财务科汇总采购数据、分析后商定;另一方面则由集中采购的方式决定,如,机动车维修、耗材等日常支出频繁、金额较大的项目,选择地方政府协议供应商、摘录其公示信息可减少工作量,该方式下,会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责任相对较轻。

集中采购的实质要求是在会计财务科统筹全行资金,在期间连续、资金有限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各行因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素质差异,所选择的方式也不会完全一致,但都应以计划、有效节约、连续可行为基本操作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银发〔2010〕21号).

[2]《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银办发〔2007〕1号).

[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7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电子化政府采购是全球政府采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政府采购改革的方向。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政府电子采购系统建设,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并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

一、政府采购电子化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采购活动主要是以纸质为媒介,依靠人工操作。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第一对于财政部门,面对众多预算单位的各种需求和数以万计的商品,无法把握市场行情,准确了解各单位的真实需求,容易造成盲目审批采购预算;第二对于使用单位,首先要申报各种表格,往返于各个部门之间,逐级盖章审批,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对于采购机构,公告、组织招标、邀请专家评标、签约验收,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第四对于供应商,没有一个集中全面获取招标信息的渠道,为参与招标多次往返,需花费大量的人工和差旅费用。第五采购工作必须现场办公,碰到节假日,采购活动只能顺延,延误了时效,异地投标更是无法实现。

另外,政府采购具有范围广数量大的特点,很容易造成“买方垄断”,一些部门权力较大,人为干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变招标采购为定点采购,对“关系”供应商透露招标信息,真“内定”、假投标,抬高竞标“门槛”等“暗箱”行为,这样不仅使竞争机制不复存在,而且还容易产生在政府采购包装下变非法为合法的腐败现象。

为解决以上传统政府采购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推行政府电子采购。电子采购就是通过互联网完成采购作业,其实质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改造政府采购流程,在形式上和技术上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障碍,从而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达到提高采购透明度,增强竞争和减少欺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抑制腐败现象发生的目的。政府电子采购主要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一)实现信息披露的公开化、及时化

政府采购执行机构可以通过网站及时政策法规、招标、询价、中标结果等信息,采购相关方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掌握政府采购动态,而且可以达到最大范围的告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标,增加了采购的选择性,使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更趋充分。

(二)节省了采购的时间和费用

政府采购的整个流程全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供应商可在网上获取信息并及时提交标书,极大地减少了时间。传统采购方式在采购计划的拟订、招标和投标文件的发送,以及采购合同的签订等方面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工、差旅、印刷和邮递成本,实行电子采购可以节省这方面的全部支出,大幅度地削减采购成本。

(三)提高了政府采购的效率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拓展,传统政府采购方式无法进行高效的管理。电子采购缩短了采购各方的时空距离,大大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即时地互动交流,减少了由人工操作带来的不便以及容易出错等问题,从而使采购各方可以做到最优采购,提高采购效率。

(四)更有效地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电子采购使采购由政府代表(人)――厂商(人)转化为政府代表(人)――网络(机)――厂商代表(人)的互动过程,人人界面改为人机界面,所有采购行为都记录在案,交易流程一览无遗,提高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消除了人为干预,作弊机会大大降低。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有利于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有利于实现政府的各项政策功能

电子化采购变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形成政府采购规模。利用规模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采购保护环境,支持节能环保,支持自主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功能。政府采购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扶持,使中小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并可通过获得政府订单取得资金上的支持,这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非常有利,同时也有利于政府采购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政府采购的公平宗旨得以更充分地实现。

(六)推动我国经济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

政府电子采购就是政府信息化工程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对扩大内需具有强大的拉动效应。初步估计,实施我国县级以上政府采购网络化就需要1000亿元的投入,而IT 产业具有高度关联性,对IT 产品的消费需求将直接促进和拉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政府采购的总额通常占到本国GDP的10~15%,而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发展空间更大,因此,通过政府采购的电子化,促使相关企业既成为网络供应商,同时也成为网络采购商,这将引导、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对推动我国整个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政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起到积极作用。

(七)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我国已加入WTO,马上面临着签署《政府采购协议》的压力。一旦加入协议后,我国必须履行协议所规定的义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与政府采购有关的项目将逐步由政府包办转为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采购交易及信息的和公开需要一个正式并得到成员国承认的平台,管理更需要规范化和科学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个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政府电子采购,建立统一平台与国际接轨。

二、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政府采购的电子化建设,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及欧盟等国家的政府电子采购系统,都是利用电子商务的理念再造传统采购流程。如韩国的电子化政府采购KONEPS系统,第一步由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在系统的相关模块上填写采购需求;第二步系统自动合并同类项目并公布招标公告;第三步采购各环节均通过系统操作,并对全部过程实施即时监控,直至交易最终完成。美国联邦事务管理总局建立了专业的电子化采购平台和科学全面的数据库,框架协议及其他方式的采购全部通过电子化采购完成。新加坡1997年启动了“GeBIZ”的计划,创建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交易平台,全面公布采购商品和服务清单,把政府各部门与机构的财务系统和采购软件整合,具有竞争充分、存货更低和自动采集数据等优势,使信息快捷地到达世界各地供应商。

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起步较晚,大多数地方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现实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法规的不完善是我国发展电子化政府采购的 瓶颈之一。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法律。我国《政府采购法》与《招投标法》两法冲突,政府采购制度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执行责职定位模糊不清,大量社会中介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大部分地方还只是停留在信息阶段,并且系统兼容性很差,形成“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国家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及全国统一政府采购市场的形成。

三、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新趋势

我国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要求政府应当率先应用电子商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入市场机制,采用特许经营模式,适时建设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政府采购部门、采购机构、供应商等政府采购当事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采购信息和交易等方面的全程服务。二是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实施服务外包,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的市场需求,既有效降低政府的信息化成本,又切实带动信息技术外包等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加快政府采购的电子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化采购模式。

首先,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相关法律作保障,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如韩国在筹备电子化采购系统时开展了庞大的“e-Korea”计划,组成了“总统特别委员会”,由11个掌握行政权力的部门联合组成。因此,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应该建立领导协调机构,由专人负责。同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漏洞及电子采购所需要的制度环境,及时修改和调整政府采购相关法律;研究制定信用管理、在线支付、隐私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虚拟货币、电子合同、在线产品信息管理办法等,为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其次,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步伐,借鉴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做法,设立政府采购垂直管理体系及相应的主管部门,改变目前政府采购各自为政、群龙无首的状态,保证政府采购政策法令通畅;统一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使得电子化采购系统的建设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政府采购电子化要根据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设计、开发和应用,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为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第三,在投资机制的建立上,应该通过政府特许经营的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建立适应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与市场相结合是国际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如加拿大的政府采购网站“MERX”是通过供应商付费来维持运转的,政府不用投资;韩国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初始阶段也鼓励企业加入。我们应该研究制定促进金融业与电子商务相关企业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在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及电子交易平台的维护运转方面,走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道路。

第四,加强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既掌握政府采购专业知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电子化政府采购提供人才支持;尽快建立电子化政府采购培训的制度和办法,推行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政府采购师资格认证体系;同时,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不可缺少,对政府采购的投入和最终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第8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集中采购 审计分析 操作规程 询价 定点采购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37-02

集中采购,作为会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各行会计财务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的调整,其内容日趋合理,对各核算主体业务指导的操作性加强,但实际中,对于地市中心支行,因人员构成、职责分工、观念等因素影响,集中采购业务操作流程仍未实现标准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各行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行会计人员配备方面的差异。本文将对近年审计实践中可能涉及的、典型的部分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一、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零星采购的异同分析

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同属政府采购范畴,组织、实施中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强调内部控制有效性、采购方式合理性,零星采购不在政府采购范畴,程序简单,限制少;相比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有明确的采购目录及标准,根据采购项目及标准,划分各级机构权限,实施中注重计划、统计分析,更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采购作为集中采购的补充,在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一定限额以上,由需求机构实施,强化对其他重要项目采购资金管理、控制。

二、集中采购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

1.单位层面。目前,大部分中心支行实现了财事权分离,由会计财务科承担会计管理职能,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科技科、人事教育科、货币金银科等部门承担相应的事权审核职能;但实践中,个别行财、事权部门未有效相互制约,典型表现为后勤服务中心直接拥有费用审批权,集中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难以保证。

2.职责分工层面。不相容岗位分离是集中采购内部控制环节的又一风险点。对于地市中心支行一级,因人员等因素制约,一般未设立采购中心,普遍表现为会计财务科、后勤服务中心在采购实施、评标、验收环节职责划分不清,流程未实行标准化,管采不分离,不利于相互制约。

三、集中采购管理

1.需求调查、统计分析。实践中,通常需求部门在报送采购目标的核心技术规格、⑹方面会出现定位不精确的情况,或直接指定某款产品,且市场调查止步于价格比对层面,不利于实现资金高效使用;同时,日常使用环节,未全面建立在用商品、服务的维护档案,对其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反映其优缺点,供今后采购参考。需求调查、统计分析不完善易形成需求与实际背离,表面节约费用,使用周期内受维护成本高、故障多等因素影响,资金实际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2.采购方式选择。审计实践发现,多数中心支行采购中,或者在采购档案中表现的多为询价方式,部分标注为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的项目,因其操作环节缺少成立谈判小组、谈判记录、正式标书等要素,实质上也是询价方式,这反映出一方面可能由于时间紧、竞标和谈判成本过高而被迫采用询价方式实施采购;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对询价方式适用的范围尚不完全清楚,认为询价简便易行,进而任意使用该方式进行采购;竞争性谈判的特点是因行业标准不一致或有差异等因素,不能直接取得报价,需要供应商详细描述所售商品的性能、参数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报价,供采购方选择,但实际中,会计财务人员往往忽略了这一实质特征,为满足采购多样的要求,将本应划为询价的项目定义为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作为公开招标的补充形式,执行中应重点关注标书的全面性,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3.典型采购项目实施。(1)种类多、单价低、需求具有不可预见性商品采购方面,多数中心支行对大额支出采用询价方式采购,面对紧急、小额需求时,选择直接购买,该行为属于零星采购范畴,与制度要求不符。(2)车辆加油、维修保养、保险采购方面,多数中心支行在油料采购方面,仅与谋加油站、公司签订一份协议,未针对具体情况就采购事宜进行例外、事前约定,实际执行中出现未在协议公司加油的现象;维修、保养方面,多数中心支行通常只与当地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签订定点维修协议,实际执行中,进口车在协议公司无法维修,便交由品牌授权机构维修,与机动车管理办法相违背;定点维修并非要求仅可在一个固定公司维修,而是应将机动车分类,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维修、保养机构,提高机动车养护水平;机动车保险采购中,多数中心支行对保费金额、投保项目进行推敲,通常直接选择与知名财险公司缔约,而不关注具体的条款约定、赔付标准,在极端情况下机动车事故的出现易诱发大额免赔、自担风险的情况,如,各保险公司在三者险赔付方面,针对责任比例与赔付的约定不同。(3)2015-2016年总行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文件要求分支行下载采购目录,实践中,部分机构仅将该文件直接提及的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计划,对政府采购目录中投影仪、扫描仪、计算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会议音频系统、服务器、钞票处理设备等未予以关注。

四、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常见、典型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完善内部控制,全面实行财、事权分离;调整职责分工,将不相容岗位分离;根据日常采购实际,改进、完善操作规程,尤其是非招标方式流程、基本要求;其次,改进需求调查、统计分析,由需求部门综合成交价格、使用年限、维护费用、便利程度等因素,提出备选方案,再由会计财务部门结合本年、历年预算,兼顾项目特点,选择合理采购方式,交后勤部门实施;同时,应追加使用周期养护情况作为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在相似、相同采购中作为参考,从根本上实现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再次,在采购项目认定、方式选择上,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及分行、省会中心支行下发的集中采购文件,及时调整、修订本行实施细则,明确项目、标准要求。

具体实施中,鉴于部分商品单价低、采购频率不易确定的特点,定点采购应为最佳采购方式,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中“应当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或各省市地方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协议供货商、定点采购供应商或电子商城中选择”的建议,从中央国家机关或所在地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协议供货商处采购,继而降低费用、减少舞弊;同时,通过登陆政府采购网,利于分支机构实现对节能、环保产品的认定、预留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目标实现。

机动车保险采购应综合报价,赔付标准、方式以及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参考车辆使用频率、行驶范围、整零比,选择合适险种,固定合作关系,减少赔付环节难点;维修保养方面,应当根据现有车辆状况,合理分配场所,做到相对固定,批量结算,提高资金效率;当然,也可选择政府公务用车指定维修厂作为定点机构。

集中采购的实质要求是在会计财务科统筹全行资金,在期间连续、资金有限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各行因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素质差异,所选择的方式也不会完全一致,但都应以计划、有效节约、连续可行为基本操作原则。以上表述是在工作中对集中采购业务的一些见解,文中典型问题以地市中心支行审计发现为主。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银发〔2010〕21号)

[2]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银办发〔2007〕1号)

[3]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2015-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2014〕53号)

第9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强化;公路建设物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DOI]10.13939/ki.zgsc.2015.11.107

当前中国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公路建设里程逐年增加,在道路建设工作中,抓好施工管理是关键,施工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其中物资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部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物资材料占用资金的比例较大,是工程施工必备条件之一,是工程核算中的重要戏,公路管理部门都会高度重视的,不会因物资管理不好而损失经济利益。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抓好公路建设物资管理,才能压缩公路建设成本,降低损耗,促进施工任务圆满完成,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强化物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几年来在公路物资管理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加强管理必须建立在统一领导以及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完善管理办法,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在建立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的前提下,才能管理好物资材料工作。

1 规范物资管理,抓实环节管理

加强对物资管理控制重要环节管理,强化全过程管理。

第一,要抓物资成本的预测和目标计划环节。物资管理部门要与工程建设施工部门同步了解工程的概况,介入施工前做好施工图预算工作,掌握项目工程所需投入的物资成本,单独把物资成本计划作为一个控制目标,并依据相关进度安排、资金计划等编制物资进场计划,以保证物资的资金使用和物资供应有序,掌握市场行情、掌握工程物资与进度同步。

第二,要抓好物资消耗环节。此过程也就是项目工程建设对各种物资进行有计划需求的阶段,要建立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和费用开支审批制度,对一切施工用物资费用进行随时随地的审核,及时制止不合理开支,制定物资调整具体措施,避免出现物资供应过量和停工待料。

第三,加强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即将竣工时的初步核算,应对其消耗的物资进行全面清点、核算,将所消耗的各类物资成本汇总,与预算目标成本相比较,可对项目实际造价作出准确有效的评定。

2 综合采购方式,完善物资采购管理

充分利用网络的实时信息,做好物资价格采集工作。构建物资价格信息平台是公路建设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从网上广泛收集所用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沙石料)的价格信息,然后通过电话沟通、当面洽谈,多次召开办公会议议价等细节过程进行多方价格比对后,有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协同财务、用料单位、试化验等相关人员,组织统一采购,严把价格、质量关。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又达到了“价格低、质量好、效率高和服务优”的目的,只有这样同商家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才能确保工程物资的质量达标和数量准确。

2010年年初单位负责人在掌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在得知钢材、水泥、砂石料价格在波动后有可能涨价的信息后,单位领导班子运筹帷幄,积极组织筹措资金,在凌源钢厂一次性订购钢材1000吨,占工程计划的50%,提前冬季储备水泥20000吨,占计划的40%,相对工程开工期的市场价格,仅以上两类物资的提前订购就为单位节约资金近100万元。

在物资材料采购中,实行招标采购,阳光透明。单位制定切合实际的《物资材料管理办法》和《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成立物资材料管理招标办,严格贯彻落实,对采购范围内的材料按规定上报,对自购材料坚决实行招标采购不具备招标条件的实行询价采购,从符合条件的供应商中确定不少于三家向其询价、报价、比较及确定最优价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比三家,它是一种相对简单而又快速的采购方式。通过“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择优采购”,实现效益最大化。对5万元以下主要材料或1万元以下其他材料,不具备招标条件,必须进行“货比三家”择优采购。建立采购信息网络,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选择质量好、价格低、运费少、服务优的多家厂商进行分析,比较论证,由项目部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集体研究决定供货厂商,努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对批量小、品种杂,单种物资采购价值低,零星采购次数频繁,较难形成招标采购的物资,由单位部分管物资工作的领导、财务、物资等人员一同广泛调查市场行情及价格信息后制定限价,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实行限价采购,控制采购成本。

比如,在碎石的采购上进行招标采购,以市场最低价购得了优质石料。把握了解市场最新行情、最新动态和相关行业政策及规则为基本任务,以便更好地掌握物资采购主动权,不受供应商单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工程物资采购价格明显较以往有所下降,如我们在采购沙石料时,首先提取样品进行试化验,符合工程设计质量标准方可采用。同时还考虑到运距、道路、产量、供应范围等事宜,做到了价比三家,择优采购。由于我们事先进行详细调查,对各碎石供应商的情况掌握的比较清楚,分析供应商对这个市场的心理,充分利用“大市场”资源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单位采购石料的竞价,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价:碎石大料小料由40元/m3和28元/m3分别降到32元/m3和21元/m3,相对同期市场价节约资金近20万元。

3 注重采购细节,完善物资入库管理

在工程物资购进过程中,仓库管理员要进行物资的验收与检验,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物资进出库制度,实行大材料多方检验,多方经手核实,小材料由使用部门具体人员负责收验,核算人员、经手人、使用人都要对物资接收数量、质量负责,并在财务发票上签字备查。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进货时发生的物资缺少损坏等现象发生,工程物资入库后,仓库管理员负责将以验收合格的货物搬入仓库,摆放在正区正确的区域,并按要求入库货物进行标识,仓库管理员要按月进行实物盘点,防止在领用过程中发生差错与流失,尽量把物质损耗降至最低程度;在仓库管理中,保管员填写的入库记录应明确、完整、清楚,做到账、物、单相符,在验收时如果发现不合格或货单不符实,由仓库管理员通知物资采购人员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009年单位在长深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材料的供应采取了货到检验与直接提货两种方式,针对货到检验的方式,要做到质量的抽查与数量的核对,对于相同的工程物资验收,要观察规格是否相等。列入钢材的长短、壁厚、重量等都要严格检查,对于无法检查的物资(如沥青、散水泥),除去上述方法外,还要利用地磅进行整车过磅,要求其重量达到允许的数量误差范围内。在直接提货的方式下,要派采购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上门提货,在货物销售当地进行现场验收,并签署详细的验收合同和提货单据,做到采购双方及提货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减少了在采购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在工程项目物资的管理流程中,也要有入库验收,出库清点,按月盘存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对于公路工程物资的管理尤为重要,上百万、上千万的物资需要物资管理人员精心的管理,认真的核算,组织好项目物资的保管和发放工作,监督和指导工程人员节约使用物资,减少消耗以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这也是为公路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4 重视人员管理,强化激励机制

凡是有物资存在的地方都离不开人员管理,人是物资管理的决定因素,有了高素质物资管理人员,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思想素质方面要求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遵守物资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抵制物资流通领域里的不正之风,做到廉洁自律,不,不以物谋私,尤其要警惕商业贿赂。工作作风方面物资管理人员要勤跑勤问、要认真负责精神,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业务上要有经营意识及核算能力,熟悉各种物资的性能和用途,掌握施工方法和程序,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物资供应,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机制,由于价格的不断变动和不确定性,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机制,对采购过程中确实低于考核价格的,应对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对高于信息网络价格的,要责成有关人员作出分析说明,对明显不合理情况要有相应的处罚,强化物资消耗定额管理、限额发料,实行材料总量管控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教育培训,同时严格执行制度管理。好的表扬,差的批评,严格要求,奖惩严明,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物资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之,在公路建设中,物资材料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关乎工程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对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有着关键作用,强化物资材料管理是公路建设中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姚文莉.谈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的工程物资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