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史怀泽;敬畏生命;德育
The Appliance of "Reverence for Life" Principle in Moral Training
GAOQing
Abstract: Albert Schweitzer, who was a humanitarianism in France, has built moral principle on reverence for life, requiring people to be concerned about and help the lives around them. Applying this principle in moral training in our school will be great significant for students to value their lives,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spirit of humanitarianism.
Key Words: Schweitzer;Reverence for Life;Moral Training
阿尔贝特・史怀泽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于为非洲丛林居民的义务医疗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他终身关注伦理和文化的问题,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史怀泽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①“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②在这里,史怀泽拓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认为伦理学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关注人与其活动范围之内的生物的关系,这样的伦理学才是完整的伦理学,而人只有达到关注一切生命的高度才成为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
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使人与一切存在于人活动范围之内的生命发生了联系,使人们的思想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意识到人必须与周围的生物休戚与共,共同发展。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饱受战乱的破坏。由于人类不断扩张的野心和不顾后果地开采资源,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就连人类自己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核武器的恐吓和伤害,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更应该要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协调,因此当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时, 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那么,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的基本理论具体是怎样的?
一、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论
1.敬畏生命的含义
敬畏生命是如何定义的?史怀泽说:“敬畏生命的伦理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给予需要他的人真正人道的帮助。”③ 敬畏生命不允许个人放弃对周围的人和生物的关怀,敬畏生命促使个人同其周围的所有生命交往,并感受到对他们负有责任;这种责任不局限于保持和促进他们的生存本身,而是要在任何方面努力实现他们的最高价值。因为敬畏生命伦理学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认为一切生命是神圣的。所以 ,人对周围的所有生命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关怀和帮助,维持和促进其生存和发展。
2.敬畏生命的伦理目标
伦理规范必须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它提倡人关心他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它的目标是“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的物质、精神、伦理的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④
敬畏生命伦理原则不仅在于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命间和谐、互助的秩序,而且在于促进人类道德上的完善,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我们摆脱了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⑤ 因此人们必须遵循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关注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才是道德的,才能不断达到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这也是史怀泽的伦理学为人类树立的更远大的道德理想。
3.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敬畏生命”⑥,史怀泽认为,人要给予任何生物善意,这种善意是一种帮助,它有益于保持和促进其生存和发展。
史怀泽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⑦ 是否伤害生命成为敬畏生命伦理学评价一个行为的标准,维持生命和促进其发展的行为是善的行为,应当肯定;毁灭和伤害生命的行为是恶的行为,应当否定。人们应当依据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来评判行为,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
二、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在德育中的运用
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是大而空。向学生传授理论,却忽视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导致学生一知半解,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不可能把理论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联系起来,更不用说要求学生去践行那些道德原则。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收不到预定的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的恐惧和厌烦。
1.珍视自己的生命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对周围的其他生命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遵循敬畏生命的原则。同样,人也要敬畏自己的生命,必须认识到只有自己的生命存在,才能够承担对其他生命的责任。
那么,如何才能敬畏自己的生命?“敬畏生命本身包括顺从命运,肯定世界和人生、伦理”⑧,“顺从命运,就是人在其对世界过程的从属地位中,内在地摆脱决定他的外在存在的命运……人找到了能对付各种困难的力量,并因此而变得深刻、内心丰富、纯洁、宁静和温和”⑨。
人只有正视自己所面对的各种困难,找到了对付的手段,才能使自己摆脱外在的约束,实现内在的自由,这就是真正的顺从命运。真正的顺从命运并非消极地任外在因素左右人生,而要积极寻找方法解决各种困难。
学校德育中,要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自己对周围一切生命所承担的责任,要正视自己遇到的困难,积极去克服它们,而不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2.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史怀泽认为,“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那些保持着敏锐感受性的人,都会同情所有的动物的需要是自然的,”⑩那些关心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人,就会认为其实动物跟人一样,都会有快乐、痛苦、恐惧的感受,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去关心动物的生存和需要,帮助它们。
3.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良知的一个体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了解史怀泽在非洲丛林中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居民义务医疗的故事,感悟到一个行动人道主义者的伟大精神,认识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必须是在实践中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不止是在医疗救治中,而是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也要求我们要抵制战争。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战争的威胁却随时都存在,人们正面对着核武器的恐吓。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是对生命的极大破坏和毁灭,我们要努力避免战争,给所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
史怀泽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是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他表达了希望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有道德的善良愿望,而这个愿望也是我们全人类的理想。
注 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均引自阿尔贝特・ 史怀泽 . 敬畏生命.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第8、9、26、10、19、92、9、130、129、88页.
参考文献:
[1] 阿尔贝特・ 史怀泽 . 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关键词】德育课 情景教学 原则 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179-02
德育课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门人生关怀课程。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程要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德育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在经济发展快速、文化思潮交叉丰富的环境中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德育教育教学工作,深入走访许多医药企事业单位、回访毕业学生,总结个人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笔者对情景教学有了清晰、明朗的思考。现就中职德育课情景教学的原则及运用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情景教学的含义
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认知情景和氛围,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促进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发展。所谓情景教学,就是一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参与情景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景,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 情景教学的原则
情景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与快乐。它架起了一座从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理解信息、加工信息、建构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设计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灵活运用一些方式方法,就需掌握一些原则。
1.平等原则
情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价值平等,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形成平等的个体,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个体敞开心扉地参与到情景教学中,与教育者积极地交流。教师应切实地认可并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的同等价值,“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上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因而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更不可因此对学生有偏见和歧视。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的同时才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增强互相之间的信任,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营造。
2.互动原则
所谓互动性,是指呈现的教学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从而能主动积极地开展对话、交流。好的教育有利于人的智慧的发展,不良的教学条件有可能会限制和压抑人的智慧的发展,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人。互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在班级环境中通过交往而进行,不仅包含了师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个体认知性的学习,还应包括生生之间的学习交往。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统一。“互动性”的教学情景,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动态生成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它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各自独立地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通过“表达”和“交流”形成“思维场”,引起“思维碰撞”,激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因而能更好地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价值,形成以“倾听”“理解”“反思”“表达”为主要元素的课堂教学。
3.差异原则
在德育课上面对的是很多具有不同独立思想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经历,因而对事物的认识会因人而异。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具有不同意识的主体,情景教学是基于不同意识主体之间的心灵碰撞,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多元,意味着“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多层次性”,教师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对于正确的给予积极的肯定,对于认识有偏颇的学生更应注意倾听,了解其思想深处的想法,用正确的理论指引他们,用事实和真理说话,而不是单纯地用权威压制他们,,使其信服,这样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开放原则
开放原则就是能让课堂的参与者围绕主题各抒己见、敞开自我、沟通他人、相互理解、相互提升。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自我的重新发现和认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完善,使自身的某些方面得到改变、某种片面性得到克服,从而使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思想观点不断丰富、拓展、改善。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可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给予引导,完善学生的认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5.生活原则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接触的学生是活泼的,情景创设只有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才能被他们所接受。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背景,自己预设的情景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尽快地引到知识的学习中来。也就是说,只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才会在课堂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情景教学的具体运用
1.提出问题,培养思维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而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要学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前一周,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什么是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与成本、利润、生产规模、生产速度是什么关系?(2)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怎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不能依靠扩大生产规模?或依靠提高生产速度?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学习教材,访问公司与企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感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案例教学,提高兴趣
案例教学法一直是教学过程中被广为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且效果良好。在教学中,采用内容鲜活的案例,往往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画龙点睛的作用。案例为教学服务,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并尽可能清晰、简明地向学生展示案例。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讨论出现激烈交锋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教者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而且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就德育课而言,案例随处可见。
3.贴近生活,提升能力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天接触的学生是潜在的思想宝库。情景创设只有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才能被他们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且以此促进自身的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才会在课堂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合理消费”这一内容时问:“有哪两位同学愿意把上个星期的消费情况写在黑板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分别把自己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的花费情况写在黑板上后,全班同学对他们的消费情况展开了激烈讨论。这时提出讨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消费呢?”这时同学们都畅所欲言,纷纷就应怎样消费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授并总结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掌握。由此可见,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开心怀,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视听结合,传递信息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爆炸为代表的网络社会、信息社会。这样的现实对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与以往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新的要求。在网络社会、信息社会中,集体性的知识传递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字面传播或口口相传,而代之以视频、音乐、语音相结合的立体传递方式。这种立体传递方式的好处在于它能在相对固定的时段内,集中提供大量的音视听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场”,使受众完全陶醉于预先设定的情景之中,最终被感动、感染、感化,达成既定传播目的。视听资料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历来备受重视。其直接超常规的传播模式,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片刻间便在受众头脑或心里建立起全息影像。如在讲述侵华日军对我军民的大屠杀时,若仅仅列举数字,学生不易感知日军之残暴与我国民众之苦难,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如辅之以大量触目惊心的骇人照片与视频,配上悲壮低沉的音乐,附加以教师适时、简练、精准的短评,学生往往在几分钟内就被打动,进而对日军在华残暴行为有了深刻认识。因此,教师教学借文字、音乐、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做到教学信息的立体传递,最大限度上提高德育知识传递的效果。
5.设定游戏,增强趣味
网络德育工程是近年思政教育的热门话题,但目前学界和实务界理论探讨多,实践操作少,有突出影响的网络德育工程更少。本文尝试从博客和博客圈出发,探索网络参与德育工程构建中的作用,对创新大学生思政网络系统做一些有益尝试。
[关键词]
网络德育工程;网络民主;学科关联参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的结合催生了新的思政教育形式——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方法、手段、载体,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如何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的确是一件应该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综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又称“网络德育”“网络思政”。其研究内容是指有效地解决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道德问题的活动[1],或是指利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政进网络”或“思政教育网络化”。网络思政研究有如下3个特点:一是网络思政研究文献众多,但多数只停留在网络对思政教育冲击和应对网络冲击的挑战理论探讨上;二是对网络思政教育功能和作用倡议多,构建有效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和措施得力的实践少;三是网络思政教育手段和模式构建相对匮乏,效果不佳。与网络思政的理论研究相对应,网络思政的实践也出现了实践多、效益差的特点。有学者引用调查结论显示:目前我国已有90%以上的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教师办公室联网率已达到80%以上。却普遍存在着应用软件、教学资源匮乏和严重浪费与闲置并存的现象。校园网应用领域狭窄,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服务功能,这也最终导致效果不佳的情况[2]。有数据表明,“经常浏览”思想教育类网站的大学生仅占4.5%,“有时去看”的占36.3%,“想看,但不知道网站”的占21.7%,“暂时没兴趣”的占19.7%,“从没看过,也不想看”的占17.8%[3]。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关注。网络思政横跨了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网络技术人员不熟悉思政教育规律和思政教育者不懂网络技术特性导致了网络思政教育主体的集体失语。因此,目前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思政教育在网络载体上的传播和网络对思政教育的挑战和机遇,而网络技术人员则主要是从网络技术角度添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领域的简单应用,也不是网络技术简单的添加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我们应该重新盘点网络资源和思政教育规律,从深度合作交流的层面审视网络思政的作用。
二、网络德育工程建构原则探析
在网络世界,“新的社区形式的诞生把具有相同价值观和兴趣的在线者联系在一起并结成了相互支援和友谊的纽带,这也有可能发展成当面互动”[4],基于兴趣或者目的建立的QQ群、BBS、贴吧、聊天室、博客圈、SNS交友平台(以人人网为代表)都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使用者。在这些网络使用者中,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占据着大多数。因此,不是我们的学生在网络里潜水了,而是我们思政教育者的雷达根本就对这些青年学生视而不见。以网易博客圈为例,随意以“中国大学生博客圈”或者“老王热线”为名称注册的博客圈[5],都能汇集起万名以上的博友。网络社区虽有逃离真实的虚幻和重构,但是作为现实的延伸,“平行地生活在屏幕前的人们仍然受制于欲望、痛苦和个人的死亡”,网络身份“真实性很强,很可能大多数计算机媒介下的通讯使用者以自己的线下身份创造了相应的在线身份”[5]129。因此,要增强网络思政的实效性,就必须从学生加入的网络社区出发,凝聚网络社区人气,让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健全人格和自我成长。
(一)网络民主:激发大学生网络热情的基石
目前,国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把其实施主体限定为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他们“既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因此,改善网络思政就是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创造最佳的传播条件[6]。但信息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身份的平等性和网络局域性,任何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都是接受者。网络社区的大学生群体也具有既是教育受众又是教育者的特性。
1.大学和大学生的智慧需要网络民主的凝聚。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有着多元的价值取向。他们比较功利,注重自我,敢于表达自我,但也不一定很高调;对社会现状感慨多,关注多,但不一定事事都保持一致的价值观;自我成长成材愿望强烈,却不一定能有恒心和毅力扎扎实实的去实践。面对如此复杂和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当代大学生,想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引导其成长成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自我决定自由的前提下,不断凝聚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网络民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手段和模式。主要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交流、集中和反映,以及政治意愿的表达等。但在高校范围内,网络民主又有着更深一步的意义。网络民主不仅是大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教育的新平台。
2.网络民主提供了“自我关注”的平台。新的网络媒体为学生的自我关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种学生完全做主的“学生门户网”、网络班级、网络社团里,同学们可以发通知、组织讨论活动、投票等,这样的网络工具将每一个学生都变成网络集体的建设者。强调参与性和自我教育的特性使得自我欣赏的大学生能踊跃的参与网络媒体的建设。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提升,作为博客集成的博客圈为博客智慧的凝聚提供了新的革命性平台。在一个博客圈里,圈主可以设定各种专题类别的日志项目[7],各个圈友在自己日志里将不同的日志推送到圈里。这种既有集体又有个人表达的方式能够系统性的建立学生资料库、话题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关注和更新也能建立起网上归属感。以博客圈构建的网络组织群体可以让每个有意愿的人都能参与圈的建设。每个参与者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隐名的特征又消融了师生的区别,人人都可成为知识的传播者。
(二)学科关联参与:网络思政生命力的保证
所谓学科关联参与,就是指网络思政教育的网络媒体必须以学生学习、研究切实相关的学科教育相结合。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不仅要体现学生群体的参与热情,更应有持久生命力学科的深入和与日常教学的关联性。必须在思政教育的网络空间里体现学科的深度和自由参与的民主广度。深度保证人人有获取知识,学习提高的成长机会,广度拓展了个人的参与和兴趣。
1.学科要素:网上网下衔接的教学实践系统。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因此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人才培养进行。我们必须把现有的网络思政系统和教学相结合。网络系统只有在完成学生学习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和赢得学生的青睐。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延伸阅读少,自主交流和表达意见的机会少。因此,网络思政系统可以从学生拓展阅读和学习实践出发开发一些新的网络功能。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暑期社会实践专题网、文学专题网都有这样的功能。
2.关联参与:网络思政的辐射功能实现途径。“关联参与”定义为交际双方“不断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8]。学科关联参与即以学科为中心所形成的学科系统的参与。这种学科所延伸的系统包括学科教学之外所形成的网络教学系统、教学实践环节,也包括因为在同一网络系统内所形成的网络近邻关系。学科关联参与的优点是在学生实现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又能顺便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和感染。由于学科参与的需要,学生必须访问特定的网络系统,这就在学生网络参与上得到了保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一直以来重视高校门户网的建设和网络BBS等的舆情监控,应增加兴趣性互动参与,使学生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得到有效的引导。
三、网络德育工程构建实践与展望
在国内,对于网络德育工程的建设又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使用德育工程一词更可以体现综合开发网络媒体,实现资源整合。目前,国内高校利用新媒体构建网络德育工程成功经验鲜见报道。但是我国的网络思政教育研究毕竟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有不少成功的探索。研究构建网络德育工程的建构原则及其实践应该学习借鉴这些经验教训。总的来说,目前网络德育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网络课程和红色网站形式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另外一种是以学生BBS、QQ群空间、飞信等形式出现的学生通讯和信息交流平台。这些网络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便捷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但从批判的视角而言,这类传统的网络媒体并没能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该有的职责,甚至延伸出负效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研究网络媒体特性和传播规律,也缺乏对信息时代大学生网民“网络身份”的把握。现有的网络德育工程不是以占领网络就是以监控网络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殊不知,网络世界的无限性、自由性和隐蔽性完全消解了施教者有限的教育手段。以网络课堂为例,丧失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参与,则该类网站的关注度被减弱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因为隐名形式出现的学生完全可以“潜水”或者“潜往他处”。大学生处于一个学习生活信息化、价值多元化和交际网络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网络新鲜事物的目不暇接导致学生选择审慎原则的丧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虚化,同时也导致了网络依赖、游戏成瘾、文化存疑和学习成绩滑坡等系列问题。因此,在网络德育工程的建构中,我们应该以学生自主参与的网络民主为基石,从学科关联参与的角度重塑网络文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自我表达和自我教育的网络平台。未来的网络德育平台,必须摆脱校园网和传统红色网站单项传输的模式,从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最迫切追求的兴趣点出发,着力解决下列问题:一是打造“网络课堂”,化解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少,专题学习研究缺乏的课堂教学现状。二是利用网络民主,凝聚大学生网络注意力,培养大学生博客文化兴趣,化解游戏成瘾和网络依赖的不良习惯。三是实现知识存储网络化,解决目前学生学习资料散落和不成体系的问题,有效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沉淀和传承。四是学生自主开发网络资源,提升网络搜索和学习能力。
作者:麻法全 单位:浙江温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黄东桂.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透视[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2):96.
[2]汪银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其分析[J].江淮论坛,2005(01):170.
[3]贾洪鉴.浅析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7(04):55.
[4][美]曼纽尔•卡斯特著.郑波、武炜译.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0.
[5],中国大学生博客圈,老王热线(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人民检察院员工设立的以维护权益,预防犯罪为宗旨的博客圈)
[6]徐绍华.影响和制约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4(08):23.
1、以思求智。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传说一个得道高僧擅长赶山,有人向他请教秘诀,他笑着答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从中领悟到的道理就是:一个人是没法改变社会或某个群体固有的习惯和作风的,必须融入到社会或集体中。尤其是进入到一个形成了良好习惯和作风的集体,就更要保持它的稳定性。在认可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尊重原来的工作习惯,使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然而,只靠稳定原则,学校是难以发展的。伴随稳定原则的是“和平演变”,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悄悄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叫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转变。主要是在办学理念上渗透了自己的思想,受大庆靓湖学校的办学理念“桥”和我校七年一班用学生照片组成一个“家”字的启发,我与学校领导研究,初步把我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家”,要把学校办成教师与学生的文明之家、知识之家、发展之家、温馨之家,最终成为和谐之家。为了把这个家建设的更美,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班级和走廊文化的建设,给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当然这个办学理念还只是个雏形,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完善,但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2、范中求效。一学期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很充实,有人问我的感受,我开玩笑的说:忙并快乐着。既然说到勤勉,我觉得我校的老师做得最好。开学初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老师上班极其困难,有时要倒好几次车,走五六里路。晴天还好,一到雨天,那些女同志常常弄得浑身泥巴,有时还要挨雨淋。每当我看到他们疲惫的走进校园时,那种感动真的无法言表。老师如此,班子同志更是率先垂范。那段时间里,大家骑摩托上班,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最让人难忘的是有一次早上下雨,我们没有雨衣,只好买了几米塑料布,裁开,套在身上。冯老师很有创意,从头到脚都套上了,只在鼻子、嘴处挖了个窟窿,路上交警看到他这个样子都笑了。那天没有照相机,要是拍下来,我相信,那将是独一无二的。
3、朴中求新。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给学生们做演示实验,连一个铁架台都没有,就是将就着把实验做完了。几年来学校的实验器材已经基本耗尽了,原有的药品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损耗。由于资金问题,近几年没有得到补充。到库房里看了看,很难过,所有器材与药品,就是左一箱,右一箱,拼拼凑凑一大筐。说实话,要想完备、补充实验器材与药品,学校的能力也做不到。怎么办呢?穷则思变。没有条件就得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老师们研究了一个新方法,就是安装多媒体,用实验课件来上实验课,变做实验为看实验。前一段我们安装改造了两个多媒体教室,理化老师用它来“做”实验,演示得很到位。这种做法,也算是实验教学的一个创新吧。现在,不仅实验课用多媒体,也带动了其他老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也把多媒体很好地利用了起来。
4、学中求进。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在抓好业务学习的同时,我校经常组织学习各种教育文件和和社会中发生的大事小情,这很大程度上统一了教师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增强了教师的乐业、敬业意识,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完成,这些和学习是分不开的。在教师长远目标建设问题上,确定了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即学习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准备通过学习,让我们逐步成为学科的教学专家,进而全面发展各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层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三贴近”原则;参与体验;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生大部分是抱着来“学专业、学技术、练技能”的想法,所以,德育课程的教学往往不受学生关注和重视。此外,传统的德育课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太空洞抽象,学生不感兴趣。在2009年新版的中职德育课教材中,强调了“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职业”的三贴近原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践行“三贴近”原则,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文章就此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不是靠“灌输”,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考,最后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的内容,以社会热点和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找准学生关注的兴奋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体验到,德育课学习并不枯燥,完全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贴近学生实际,突出知识亮点
教师要根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纪律自觉性差、学习主动性差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德育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每节课要在众多的知识点中筛选出两三个知识亮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所谓知识亮点,就是教学内容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实用价值大,是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中“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一节时,教材涉及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发展的实质、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知识点。如果按照教材顺序来讲,很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为此笔者灵活处理教材,先不讲空洞的理论和条款,而是从发生在学生中的打架斗殴事例入手,引导出具体导致此行为的原因,然后归纳出量变的概念和质变的概念,再进一步讲解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际案例。通过灵活处理教材,知识亮点更加突出、条理更加明晰。而且,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来接受知识更加容易,改变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三、贴近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现实问题,思考未来
讲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点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身边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请把这些事例列举些出来!学生们纷纷列举了自己家乡的小纸厂、水泥厂、煤窑、乱垦乱伐等事例,还列举了寝室里水龙头不关、教室里大白天还开着日光灯、粉笔满地扔,食堂餐桌上到处都是剩饭剩菜,等等,气氛非常活跃。笔者接着就引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个基本概念及其要求。因为先让学生感触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认识清晰、理解透彻,知识与应用同时把握。接着顺势提醒同学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时关灯、关水龙头、检垃圾等等。后来一段时间,每一次上课前都要提醒学生: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他们一听这样说,就马上把大白天开着的灯关掉,把自己面前地上的垃圾检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教室里,大白天开着灯、地面到处是粉笔、垃圾等这些现象就少得多了。
四、设置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释放自己
德育课教学的质量,应与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行为习惯的改善密切联系。如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问题情景、或选择与学生实际贴近的案例,抛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释放自己,就能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接触所要讲授的知识和观点,通过自身的理解牢牢掌握知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践中,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时,讲到“常见的消费心理”——“求同心理”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时,叫学生预习两分钟时间后,首先抛出学生中的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家里吃着“低保”,自己吃着国家的“助学金”,还享受中职生“免学费”的国家政策,但是,看到身边许多同学都有手机上网和打游戏,于是千方百计哄骗父母、或节省生活费、甚至借钱也要买个手机来上网打游戏。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我们寝室就有!他们经常吃一个面包就当一顿饭,有时还不吃饭,借钱也要买手机……”。笔者马上抓过话题总结:这种现象就是“求同心理”。“求同心理”就是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受到周围或相关群体的影响,不由自主地与之保持同步、跟着去购买的消费心理。如果是健康合理的“求同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比如:人们在餐馆吃饭都不用一次性消费的饭盒和纸杯,在市场购物都自己带环保袋去,而不用塑料袋,这样的绿色消费习惯,就会减少白色污染,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一涉及学生现实问题的教学互动,学生深刻理解了“求同心理”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五、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德育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民主和谐,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诉说,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可以运用以下这些方法:
1.讲事例故事法。教师在执教德育课时,可以多使用故事、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资源,将枯燥的基本概念、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有趣的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解。
2.朗读体验法。教材上的名人名言、温馨提示或诗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齐声朗诵,体验和感受其情与理,强化印象、加深理解。
3.意见收集讨论法。在课堂中适时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感悟对错,在潜移默化中校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4.心理干预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暗示。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堂教学 “三贴近”原则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依旧存在学生不想学、不爱学的状况,学生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德育教学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过于重视专业技能教学,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师配备不齐,课程开设不正常,不仅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严重影响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二)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某些老师仍在死死地坚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甚至教师的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未有改变。不少教师对教育教学功能的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仍留恋老一套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教学脱离学生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并未真正以中职学生思想、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大多仍旧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没有将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导致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所学知识,就会感到德育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极大地削弱德育课的教育实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讨论。少数教师教学手段落后,仅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一张嘴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多,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中职德育课程考核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利用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体现考试分数高就意味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的错误观念。所以现阶段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显然有失偏颇,不仅难以切实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还会对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目的形成误导。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建议
(一)坚持贴近学生,以人为本,打造生命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要注意:第一,德育就是“育德”,学生是学会做人的主体,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教工具。第二,把学生看成具体的人、有个性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正确对待学生个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如果在教学中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对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其结果必然是制约人才的培养。第三,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克服灌输多、引导少,讲解多、思考少,抽象道理多、行为指导少的弊病,而代之以引导和激励为主,并耐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坚持贴近社会实际,打造时代课堂。
坚持贴近社会实际,就是要紧密结合社会现状和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对出现的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行为。在课堂上,要努力缩小社会实际与课堂内容的差距。现在的中职学生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欢关注国内外大事。德育课教学要把最新的时政材料融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贴近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这就是说,教育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教育。教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原教育部长周济说:“德育工作要做到孩子心里去。”因此,我们要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课堂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只有贯彻好“三贴近”原则,紧密联系实际,更贴近学生和生活,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摘要:按照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应成为道德的主体,他们的道德认识应该在其自身活动与情感体验中获得,而不是接受外在的灌输;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应该以自我的道德觉醒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站在“人性本善”的视角中,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彰显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实效,使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道德教育;主体性;人性;生活世界
道德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着的道德的本质性特征,同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前提性原则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状况却是不容乐观,对主体性原则的漠视和误读依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一、当前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
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一直是道德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有不少学者对于主体性原则的认识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这其中也有不少是对学校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误读。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不少学者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者只是将主体性原则当作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主体性原则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变成了一种噱头。然而,学校道德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能动地、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而不是成为道德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这就注定了主体性必然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之一,主体性原则必然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本身,而不是其他。
其二是有学者对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存在合理性的误解,比如蓝江就认为:“这种理论在德育体系中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独列出,结果是只见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树木、不见德育的森林。这种一叶障目的主体性势必会导致目光短浅、仅仅盯在受教育者主体之上,而不顾及德育的整体和全局。”其实这种顾虑是无需担忧的,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强调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实践反思,只是因为过去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忽视,与道德教育的整体和全局规划并不矛盾。道德教育不可能绕开道德教育主体及其活动而存在,其目标就是为了达到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外化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内化,主体的活动与实践是道德教育研究现实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方式。
要改变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首要做的就是对主体性原则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具体意义的确定和厘清。
二、人性本善: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人性基础
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包含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学生成为道德教育中的主体。道德因人而存在,学生在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而言,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道德灌输的“美德袋”,较忽视人在思想层面上的主体性,特别是在道德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对道德知识的创造性理解。而这正是当代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切入点。其次,道德教育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道德是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活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道德首先是“为人的”,是人类完善自身本性、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内在方面。同时,道德又是“人为的”,它必须以人的充分主体自觉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道德实践行为,没有强制,也没有外在约束,唯有行为者内在良心或道德能动意识的作用,这是人类道德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根本标志。然而,要实现道德对人类自身本性的完善目的,首要的就是正本清源,澄清人类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对人性善恶的判定,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人性本善”具有两层含义:人性中具有先天的“向善性”或“善端”;同时这种“善端”使在道德教育中确立主体性原则具有合理的基础和可能性。把“人性本善”作为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预设,是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内在特征和要求,也是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就认为德行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行。所以道德教育不能是灌输,而是在外界的引导下,通过儿童自身的主体认识和提升来进行。孟子也认为,人的内心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都存有仁、义、礼、智四德。这四种善端、善德都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内心,而不由外力灌输而来。关于如何将四种善端发展成善德,孟子同样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他认为善端只是人拥有善德的前提条件,拥有善德的关键在于人能不能保存善端并将其发扬开来。孟子由此提出“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自我修养方法,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反省自身,使自己的道德和人性不断提高,并最终达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境界。而孔子同样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论述。所以,充分发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道德自省,一直是中外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
所以,只有进行“人性本善”的价值预判,确定人具有向善性和善端,才有可能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中的“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就是认定在人性中先验存在各种道德的萌芽(善端),塑造有道德的个体就是培育人内在的道德可能性。
以纪律为名压制儿童的天性,反映出的是教育上人道思想的缺失,它所产生的后果不会在短时内表现出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这正好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漠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着的宝贵的“善端”,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是非之心等,道德教育不可能有切实的成效。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基本上天生是恶的,那么现实教育中就必然会出现过多的不信任、控制和警戒行为。
“人性本善”使教育者肯定受教育者具有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使教育者始终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充满信心,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埘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行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道德相关知识”的“美德的集合体”。
三、生活世界: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税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道德作为调节改善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和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缺乏道德的生活是不协调的、混乱不堪的生活。
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狂热迷信与追求,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率先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以同“科学世界”相区分,并提醒人们不可忘却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们自身的生活。“生活世界”被界定为由与个人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涉”的世界的总和所构成,正如胡塞尔所言:“现实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由此可知,生活世界与主体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而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样离不开生活世界的作用。道德教育就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构成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道德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和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所主张的生活世界并不完全相同。胡塞尔在构筑其“生活世界”时,其目标在于重塑理性,而海德格尔则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关注于人的存在,以及在“日常共在世界”中,“人是什么?”以及“人怎么活着?”。道德教育视界中的“生活世界”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和活动为根本特征,注重的是人的活动的现实性。但“生活世界”同“现实生活”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生活世界”倾向于人生活于其中,更注重人的主体性;而“现实生活”则将人与所身处的现实情境割裂、对立起来,更注重生活的客观性。
在现今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教育内容政治化、教育方式的简单化、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偏低等道德教育困境争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疏离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世界作为对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以一种尊重人的主体性、重现道德的现实本质的姿态指导学校道德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现实落脚点和实践基础。
“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属于人的、极具感性色彩的人的现实生活场景,而不是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僵化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世界中,也包括在我国,受技术主义和惟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物化”以及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忽略,其直接后果便是在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在有限的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造成道德教育方式的教条化和过程的简单化。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一是没有将个人主体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是将人仅仅当作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二是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受到抑制。
以生活世界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世界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一种积极探讨式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的那样“……但是,假定以善良和同情为题进行谈话,然后布置相应的作业,指望用这种方法培养出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那是不可能的。用这样的方法最容易培养伪君子和伪善的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机械、简单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道德教育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的低层面,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样,甚至出现“5+2=0”的窘况。学生的生活世界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就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是道德教育能真正产生实效的场所。
“生活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向度的、主体间共有的世界,而不是单向度的、由抽象符号所构成的封闭世界。因而人在“生活世界”之中具有两重性。一种是与外在于自身的物之间发生联系;另一种则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人处于世界中,也即处于同为主体的人之中。阎生活世界中的人与人之间是互主体关系,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人们不仅承认自我的主体性,而且同时也承认他人的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与盲目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自主、合作的关系。正是因为生活世界中个体之间这种平等、自主的关系,使价值多元的形成成为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并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冲突。而正是这种价值冲突,成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正是利用这种价值冲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彰显,道德教育的生成和发展才成为可能。
1.理实一体化原则。中职学校的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行动,学生在获取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理论联系实践需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并陶冶无尚的道德情愫。波尔茨曼说:“理论是思考的根本,是实践的精髓。”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组织中职学生开展以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前提并且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增长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随之提高。
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的原则。教师在种植思想政治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对于探究的知识正确指导。首先要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然后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发现问题所在,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争辩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交流研讨,并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控,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中职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3.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素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誉,从古至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经过言传身教、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反省自己、克制约束自己、坦荡自律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历经几千年文明史,发展到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要求,为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摒弃旧的观念与方法、推陈出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二、中职政治创新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历史背景教育创设教学情境。从目前情况看来,中等职业学校中除师范学校与导游专业外,其余所有专业均不开设历史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来看,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历史教育本身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历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关键,通过历史教育,能使青少年真正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中国人民反抗腐朽统治,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披荆斩棘、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建设祖国捍卫祖国的情怀。
2.多媒体网络教育丰富教学内容。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创新了教育的模式。学校可以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学校网站、网页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供学生上网浏览、阅读;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心理咨询服务。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来承载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学生的网帖,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网络条件下学校育人环境的新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让网络成为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要扬长避短,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即扬弃。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有重义轻利的偏激倾向,而今就应该倡导义利合一;又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有忽视个性的刻板弱点,而今则要提倡张扬个性;再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崇尚中庸、不为天下先的封闭保守成分,而今要培养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要有系统性,既要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备课中来,有计划、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每一处德育资源,也要在授课过程中,不失时机、见缝插针地进行宣传,即全面系统地将传统美德如甘霖一样普降于学生的心田。同时,在对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有选择性,应结合时代需要适时适度开发利用。
正因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在运作的过程中必须以全局性、前瞻性的眼光预先规划、设计、编排,应未雨绸缪,对有关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时还应注意灵活性,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随机应变,针对课上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施以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营养,进一步丰富、拓展、调节、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
道德建设事关民族、国家、社会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对德育工作充满使命感,应高度重视,自觉地、主动地做好育人的工作,不可松懈倦怠。但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持久的、千锤百炼的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绝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把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带到教学中来,而是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正所谓“为教也,勤而不怠,缓而不迫”。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资源,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并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生的性情就会得到陶冶,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比如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方面,可以通过每一节课的学习,渗透给学生学习的明确目的,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坚定学生的报国之志,从而增长学生的建国之才。经过这样持久的渗透和熏陶,就会使学生养成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坚定的道德意志,逐渐积淀、凝聚成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