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零售营销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橱窗设计是服装陈列设计的重中之重,不同的服装品牌卖场橱窗设计的陈列风格定位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服装卖场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的服装品牌逐一分析,总结出不同品类橱窗设计的陈列风格。
关键词:橱窗设计 服装品牌 陈列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5.2 文献标识码:A
一 当代橱窗的艺术形式
橱窗是树立品牌形象和建立与顾客交流的最直接的陈列方式,是传递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专业手段,无论何种商铺,橱窗都是招揽顾客最有效的途径,是综合运用模特、道具、灯光组成展示空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大规模玻璃的生产促进了橱窗艺术更上一个新台阶,视觉营销的角色远不止充当商品的陪衬,现在的橱窗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 服装品牌对于橱窗的陈列风格需求
如果你在一家商铺外,对它的橱窗陈列之美欣羡不已,忍不住走进去一览商品时,说明你已经被它的橱窗征服了。如果把一家服装卖场看成一本杂志,橱窗就是它的封面;如果把一家百货公司看做一场电影,橱窗就是它最精彩的电影预告片。橱窗既是一种广告手段,也让顾客深入了解店内待售商品的情况,不同类型的服装销售商,在不同的商场、不同的品牌和规模的服装零售门店,橱窗设计的风格应有所区别,根据企业或零售商的不同需求动机定制。接下来,本文将分别探讨橱窗设计在不同服装卖场的陈列风格运用。
1 高端服装品牌的陈列风格
高端服装品牌多坐落在较大型服装卖场中,在城市的高消费商圈中,并在卖场中处于重要的黄金地理位置,甚至于很多商场的橱窗也被高端服装品牌占领,或者占领了商场外部的橱窗展示区,这样的服装品牌历史悠久,深入人心。橱窗往往担负着维护企业形象、传递企业文化理念、凸显品牌高贵身份的任务。橱窗设计一定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品牌历史、品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强调品牌精神。在高端服装品牌橱窗设计中,往往橱窗的空间足够陈列师发挥创意,橱窗设施齐全且橱窗投入经费大,并且有统一的道具制作管理,因此,常常高端服装品牌陈列师可以把设计创意发挥到极致。
以CHANEL品牌为例,我们从CHANEL品牌文化历史说起,COCO CHANEL是至今为止最具影响力与反叛精神的时装设计师,她认为女人必须像男人一样独立,才不会成为男人自由恋爱的牺牲品或附属品,这正是CHANEL品牌的精神。她证明了一个事实:奢华和高雅的极致是简洁。在CHANEL的服装设计中,黑与白是经典的搭配,COCO CHANEL喜爱的山茶花是CHANEL服装中不可缺少的图案与配饰,装饰性强的珍珠项链是CHANEL最常用的配饰。在理解CHANEL品牌服装文化的基础上,CHANEL的陈列师运用橱窗设计把企业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出来。
首先,我们从CHANEL的一季橱窗分析,从色彩上看,橱窗与CHANEL惯用的黑白色调紧密相关。橱窗里的礼服上经常设计有山茶花朵的元素,那些巨大的黑、白色山茶花朵,将时装产品的设计细节无限放大。平时普通的顾客通常不会去关注这些设计细节,CHANEL橱窗设计师帮助品牌把想要呈现给顾客的设计细节拿到橱窗展示中,可以保证每个经过CHANEL橱窗的顾客看清楚每个花朵的纹理和结构,而这些花朵元素在CHANEL的商品中均可以找到。
在橱窗的结构中,这些立体的山茶花朵图案呼应在橱窗的前景和背景,前景使用道具,背景使用广告画,将一个设计元素演绎到印象不可磨灭的程度。CHANEL时装经由特制的模特,将品牌价值传递得滴水不漏,模特手中的珍珠项链,也被陈列师采用放大的夸张手法演绎出来,完美呈现CHANEL品牌的高档奢华感,传播了企业的文化精神。
其实,我们从历年来的CHANEL的橱窗风格上看,黑白始终是贯穿橱窗的主角,其会、饰品、道具更是与黑白色调紧密相关。在每一季的会上,CHANEL都会推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饰品,比如大蝴蝶结、大别针、串有品牌标识等,这些经典元素,源源不断地在橱窗内蔓延。CHANEL成功地把思想体现在卖场和橱窗设计中。
2 中端服装品牌的陈列风格
中端服装品牌多坐落在较大型服装卖场或中型服装卖场中,在城市的中等消费商圈中,属于流行性大众消费品,在卖场中的地理位置属于二线位置,但通常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橱窗,是构成大众卖场的主要力量。中端服装品牌的橱窗通常既要维护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梦想,又要促进销售,提升业绩,使企业良性发展。因此,中端的服装品牌橱窗陈列风格需具备双重功效,品牌陈列师在橱窗设计中建立在兼顾企业文化形象和提升销售业绩的基础上进行,在发挥创意的同时注重当季产品形象特征,打造大众心目中喜爱的品牌形象。
以ZARA品牌为例,ZARA的梦想是用低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最流行的服装。这个品牌认为消费者的购买目的是立刻拥有“流行”的服装。对消费者来说,“流行”就是时装杂志上看到的服装和明星们在电视节目里穿的衣服。ZARA的卖场通常非常大,甚至有的相当于一个百货卖场,在ZARA中集合了几乎所有其他品牌的流行服装,男装、女装、童装一应俱全。
ZARA品牌从不做广告,杂志、电视中都没有,ZARA的店铺里也没有专门的人做购物引导,因此,所有销售梦想都要通过店面陈列来体现和完成,因为ZARA货品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每周两次。由此,ZARA店铺的陈列外观也是常常更新,通常ZARA的橱窗按功能或品类分类至少2个以上,而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在橱窗的设计上,往往定位中端却模仿大牌,给消费者一种奢侈品的错觉。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在ZARA品牌初期,店面形象是木质构造,而在企业发展4年之后,企业更换了店面风格,模仿大牌的陈列手法,使消费者从橱窗中便以为即是“奢侈”品牌,可见陈列橱窗设计对于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只有在少数的打折期,ZARA才会在橱窗中标识折扣,促进销售。因此,ZARA是完美结合提升品牌形象和促进销售的中端服装品牌。
最新的ZARA在伦敦的旗舰店开业,其主要特色就是它的外立面和橱窗的设计,色彩上设计师选用了棕褐色的面板,并用金属包边。所用的81块豪美斯面板和3张钢片,通过结构把它们按一定角度折好,形成有趣的三维形状,把橱窗紧紧地包裹着,创造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在橱窗中,黑白线条的背景,通过线条的变形形成膨胀感,直逼人眼球。模特的摆放形成黄金三角形,穿着ZARA当季最新的服装,既有大牌的气势,又宣传了货品,提升了货品价值,成功地塑造了中端品牌的形象。
我们再来看一组ZARA在促销期间的橱窗设计风格,在这一季度促销期间,ZARA在橱窗中没有摆放任何货品,而是选用了一副大的招贴画,使用黑白光速的效果使顾客目光能够瞬间集中在招贴中间的打折字母上,即使距离很远,也非常吸引目光,十分醒目。ZARA的陈列师有效地利用了人的视觉错觉,仅用一幅招贴布置在橱窗中,就达到了有效的宣传力度,增加了顾客进店率,发挥了橱窗的有效作用。ZARA是中端服装品牌较成功的典范,它的橱窗陈列风格也是值得我们国内中端服装品牌学习和借鉴的。
3 小型零售店的陈列风格
小型的零售店通常坐落在时尚街头的商铺,或者是聚集在年轻的商业卖场中,通常在城市的大众消费商圈,且年轻时尚人士聚集地,通常商铺的面积不大,也不一定有固定的品牌售卖,但店内服装货品风格通常统一且鲜明,独具特色。这样的服装零售店视觉营销要根据营业面积大小具体实施,大多数零售店不能形成封闭式橱窗,以半封闭式或开放式橱窗为主,甚至有些卖场没有橱窗区,只能用一组VP区域代替橱窗的功能。小型零售店虽然小,但因为小更容易掌控整体风格,易统一,易更换面貌和氛围。小而精的橱窗往往是小型零售店独具特色的设计,是陈列师可自由发挥创意的小舞台。
以FLIGHT 001品牌为例,001号航班是一家专营旅行用品的概念店,他们在纽约的第一家店就吸引了公众和媒体的注意,在视觉营销的完整形象,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他们的创意,已经被很多零售行业人士所效仿和追捧。001号航班概念店在陈列设计上考虑了每一个细节设计,这家店在陈列设计中,立足于品牌“旅游”的概念之上,有了明确的理念,从整个的商店外形到内部,都以国际航班候机室为商店原型,充满趣味。
在FLIGHT 001橱窗设计中,首先在店牌上面有清晰的店标,色彩上白底蓝条的店牌巧妙借鉴了航班特点;清晰的标识犹如对白,在向顾客传递品牌信息。其次,从结构上看,下面的橱窗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前景,仅简单饰以店标,橱窗背板是航班的内仓廓形,做成半封闭式的橱窗,既突显了VP的展示区,又可以使顾客直接看到内场的货品,吸引顾客进店;橱窗中的道具设计犹如飞机的仪表台,使机仓的风格深入人心,全白色的橱窗,陈列红色、黑色的旅行包,相得益彰。整体风格时尚、统一。
从001号航班的橱窗陈列中,我们看出,店不在小,主题要明确,在一定理念上形成一定的陈列风格,是小型零售店橱窗设计应遵循的法则。此外,因为店小,货品摆放更应该精美。成功的小型零售店橱窗设计风格一定是充满趣味性的商品组合、创新的商店设计和有助于支撑品牌形象及激发顾客购买兴趣的商铺。
三 不同服装卖场橱窗陈列风格的运用
通过分析不同卖场中橱窗的风格设计,我们发现,橱窗的风格一定是建立在陈列师充分了解品牌文化,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有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说评判橱窗好坏的标准就是能否促进销售,我觉得还不够,橱窗不只要促进销售,还应该蕴含和宣传品牌风格及其文化。巴黎春天百货创意总监弗兰克・邦谢说:“设计橱窗时,首先应明确你要陈列的商品中蕴含的主题与精神,然后赋予其一种理念。注意,只有独特的理念才能让设计中与众不同的东西呈现出来。”
1 橱窗设计风格的基础和前提
无论何种服装卖场,橱窗都是维护品牌形象风格的重中之重,设计的方案不仅要与品牌形象吻合,更要能发扬它。毫无疑问,在色彩和结构上充满新意的橱窗能起到促销的作用。除了最初的建设成本,橱窗是仅有的无需付费的主要促销手段,因为它是商店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值得充分利用。很多零售商投入大量营销预算去做一些艺术品;而有的零售商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产品呈现出来,却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然而,有些商家从没有把橱窗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像百货商店那样的大橱窗,还是服装卖场里的中型橱窗,亦或开向街道的小尺寸橱窗,都需要认真规划。精心布置的橱窗陈列不仅能把购物者引入店内,还强化了零售商的品牌形象,形成独到的品牌陈列风格,它既是一种广告手段,也让顾客深入了解店内商品的情况。
2 三种服装卖场的橱窗设计风格
高端服装品牌橱窗较大,设备齐全,可以发挥创意设计,制定橱窗主题方案,进行系统实践,或者是分类、专题设计;更可以多种手法并用,提升品牌形象,从而促进销售;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美法则搭配高档、有价值感的橱窗风格。与高端服装品牌相比,中端服装品牌及小型零售店铺应更偏重于提升销售,在保证销售的基础上进行橱窗设计,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良性发展。其中,中端服装品牌的橱窗风格应贴近大牌,同时引人注目,应结合促进销售、提升品牌形象的规律来做好橱窗;小型零售商的橱窗应该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当风格存在了,才有助于形成固定客户群体,从而促进销售。综合以上分析,好的陈列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服装品牌掌握橱窗设计风格方案,掌握橱窗设计风格的基本原则。在变换品牌的时候,陈列师要立足品牌,及时分析消费定位,了解品牌文化背景,根据不同品牌运用适合的橱窗设计风格,才能做好橱窗,导演好整个服装品牌的“开场式”。
参考文献:
[1] [英] 托尼・摩根,陈望译:《视觉营销――零售店橱窗与店内陈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版。
会员卡的兴起与会员制有着密切联系,会员卡的背后都是会员制这种商业促销形式。会员制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美,特别在中高档服装专卖店中应用广泛。当时顾客通过经常性光顾某商店、定期购物而与商店达成信任,专卖店自愿为老主顾实行价格折扣、紧俏商品优先供应提供以及其他特殊服务,而顾客会自动成为会员或者拿到专卖店提供的贵宾卡。如今,各大零售商也纷纷采取会员卡销售形式
一、会员卡销售对零售商的影响
由会员卡的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出,会员卡销售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建立稳定的顾客资源、与顾客建立长久的关系方面,会员制顾客管理的模式是商家为了维系与客户的长期交易关系而发展出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关系营销模式。
会员卡销售对零售商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会员卡对零售商的积极影响变现在:
1、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会员卡销售的最大好处莫过于缩短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直接与目标顾客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从而把顾客姥姥地团结在自己身边,免受竞争者的侵扰。
2、加强营销竞争力。会员卡销售可以使零售商的单项信息传递改为双向信息交流,零售商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及他们对产品、广告、促销的意见,进行更合理的市场细分,开发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实行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
3、隐蔽性强。由于商家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商家在新的优惠促销政策、新的产品改良等方面的做法不易被竞争对手察觉,可以免受竞争者有针对性的攻击。
会员卡销售对零售商的消极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回报效果慢。零售商要与会员进行多次的交往沟通后才能赢得会员的认可与归属,同时会员也只有发展到足够的规模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零售商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所建树。二是费用较高。会员卡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活动、会员资料管理以及相关的广告宣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其相应的产出却相对滞后,这笔有风险性的前期投资常常使零售商望而退步。三是效果难以预计。会员卡提供的服务是否真正受欢迎需要操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检验,这给事前效果评估带来了难度,况且会员卡销售立足于一个长期的过程,若不能随会员的需求变化而转变,即使运营之初广受好评也会因被会员所抛弃而难逃最终失败的厄运。
二、零售商的会员卡类型
目前零售商的会员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性商场的会员卡。这类会员卡的用途首先是积分,根据积分多少给消费者一定的回馈;一类大型超市会员卡,这类会员卡的主要功能是享受低价会员商品,但会员商品一般不参与积分;一类是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店会员卡,由于这类品牌商品很少举行优惠促销活动,且商品价位又很高,所以该类会员卡的用处较大,入会的门槛也较高,消费者大多是以积分回馈方式得到代金券。
会员卡的办理方法各有不同,管理严格的会员店要求顾客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办卡费用后才能为该会的会员,并且设置了会员卡的使用年限;绝大部分的大卖场、超市是免费办理会员卡;也有一些零售商要求顾客在本店当日购买一定金额的物品后凭收银条免费办理会员卡。
三、零售商会员卡销售存在的问题
1、会员卡泛滥成灾。眼下几乎所有的卖场都发行了自己的会员卡,打开消费者的钱包,你会很容易地看到大小不
一、形式各异的各大商家的会员卡,从百货店、专业店到超市等各个零售业态,从服装、鞋帽、家电到化妆品等各类商品,会员卡无所不在。然而有关调查却显示,目前只有30%左右的消费者对会员卡表示了认同。显然,大家都发卡渐渐地演变成了相对“没有卡”,会员卡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会员卡背后的真正意义被埋没掉了。
2、会员卡销售运作水平低。目前零售商实行的会员卡销售大多停留在低水平运作状态,缺乏一整套的营销方案,忽略了由会员制引申出的注重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的定向营销方式,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表现之一是过于迷信低价的作用。尽管实行低价是目前实行会员制销售的零售商的制胜法宝,但在会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零售商把供货商的产品价格定得过低,打破了供货商现有的价格体系,从而零售商面临着失去供货商的风险,难以持续经营。表现之二是营销手段缺乏特色。零售商对会员提供的服务大多数停留在折扣、积分和参加促销活动等项目上,营销手段单一,缺乏特色,这些停留在价格层面和短期利益上的做法极易被竞争者模仿,不仅会引发同行内的恶性竞争,各重要的是最终仍旧失去了顾客的信赖。
3、会员卡游戏规则缺乏吸引力。从表面上看,会员卡功能很多,对会员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仔细推敲和解读其内容,却发现里面暗藏着的许多游戏规则对消费者并不具备吸引力。表现之一是积分与赠品的不对称。如某超市对会员推出积满一定分数后就能获得相应赠品的举措,但这些赠品往往是一小包面巾纸或洗衣粉等含金量很低的商品,而你需要消费的金额却要在50元乃至百元以上,同时对积分的确定零售商也视销售的商品不同配以不同的分值,如食品、生活用品等一般10元积1分,而家用电器商品或促销品的商品积分则被要求到更高,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巨大悬殊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表现之二是会员卡的时限性。目前零售市场上很多会员卡的消费积分都是有时间期限的,一般为一年,在规定期限内,会员的积分会发挥作用,一旦超过期限,卡上的消费积分就又会从零开始,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在正常消费状况下,在积分期限内,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消费尚在使用期内,不具备产品更新换代的理由,于是会员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随之被打了折扣。
4、会员卡购买使用率低。一是会员卡销售名存实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会员卡使用管理环节,一些零售商为了拢住客源,在商品结算环节,收银员虽然也会询问客户是否有会员卡,但在很多时候,顾客不用会员卡也能享受会员价,这对于以付费方式获得会员卡的会员来说显然是一种不公平,会员卡因此也就成了一种摆设,导致购买使用率低。二是会员卡太多。在零售实践中,研究者发现,对许多热衷于逛街购物的顾客来说,因为同时持有的各大商家的会员卡数量太多,使得一部分会员卡不能够被随身携带而导致持卡购物使用率低,特别是购买地点分散的消费者,在各家商场的购买都形成不了多少积分,也降低了会员卡的使用率。
四、零售商会员卡销售的几点思考
1、牢固树立以会员为中心的零售观念。零售观念是零售商组织开展零售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它表现了零售活动的出发点,是实现零售活动目的的纲领。零售店要对会员产生吸引力,就必须树立以会员为中心的零售观念。而会员卡能否圈住消费者的心,关键是看消费者能否从会员卡消费中真正受益。调查资料表明,消费者对商店有三个期望:一是能够获得到满意的商品;二是能够得到良好的服务;三是有舒适的购物环境。具体到会员卡消费中,上述这些内容则细化到价格、时间、服务等方面,零售商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最周到地为消费者服务、提供最舒适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真正从价格、时间和服务等方面得到收益,会员卡销售才有根基和活力。如苏宁凭会员卡购买各种特价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价格受益内容;而国美发展会员制,推出的延长营业时间和上门服务,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时间和服务方面的受益内容。只有以满足会员的真正需要为宗旨,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才能将会员紧紧团结在零售商周围。
――阮东明
加强服饰品牌系列化意识
虎门服装发展已日趋成熟,但是与服饰产品的配套、系列化产品方面才刚刚起步。在服装行业,小商品特指那些可以搭配服装的所有配饰,如鞋、帽、皮带、首饰等等小配饰。
阮东明先生说:“现在这块市场的可开发性很强。因为国际知名品牌早已实现服装服饰系列化,而国内品牌的服装服饰系列化才刚起步。”市场上出现的服装与配饰搭配的现象绝不是商家的一时促销之举,它是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消费者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配”的问题,现在的关联设计已经成为时尚的焦点。消费者考虑的是“我的这件衣服应该用什么搭配呢?”“我的车和我的表是不是够配?”等等这样的具体问题。很多厂商已经行动起来,考虑“绝配”的营销模式,就好像每一款甲壳虫与一款表搭配、swatch为新款服饰设计新表一样,时尚是同步的,而不是孤立的。目前,到虎门裕隆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的大多数是一些零售店主,他们在附近的服装商场采购了衣服之后,就来裕隆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服饰搭配,但是由于零售店主的审美眼光各有不同,很难找到合适的配饰,难以达到预期想要有效提高服装档次的目的。
所以加强服饰系列化不仅可以提升整体品质提高档次,还可以提供给消费者优秀的整体搭配方案,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加大服装的销售几率。目前品牌服装对抗抄袭现象暂时还没有很好的方法,部分国际品牌采用一些很麻烦的工艺,比如打很多很多的褶子或碎布拼花等,但这样做成本很高;作为服装厂家抄袭同行的服装产品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同时还要抄帽子,饰带等等,就比较不易操作。
加快形成产业联盟模式
针对目前服装行业发展形势,更多的服装企业现都把主要力量放在了主品牌的建设上,无暇再分配资源去单独做配饰的设计和生产。那么就需要服装企业和一些专门做配饰的厂家合作,共同开发、设计和主品牌相配套的、同系列的产品,给服装做陪衬。提出产业联盟这个概念的初衷也是基于此种现状,产业联盟就在于服装和配饰两种不同的企业采用合作开发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服装企业的精力,还有利于配饰企业增强设计力量。
2010年,绝对是该行发展史上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不仅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收官之战”的圆满完成,也掀开了农行发展新时代的帷幕。作为盈利增长动力之一的零售业务,在该行IPO时便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去年该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下一步,又该如何布局呢……
新年伊始,正值播撒希望之际。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中国农业银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印金强欣然接受了《金融理财》记者的采访。“与前几年相比,农行零售业务在2010年应该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两株生机盎然的绿植中间,平和而不失严谨的他,通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工作向记者娓娓道来,思路清晰,如数家珍,讲到动情处便畅怀大笑。
两个来小时的采访,气氛颇为热烈,而印金强谈吐间的从容不迫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987年毕业便加入农行从事个人金融业务至今,自认为“个人经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只是专注于这一领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农行特别是在基层,这样的人太多了。”他这样说道。
当提及下一步深化网点转型、营销导入、服务品质提升时,他略显激动,对该行零售业务的未来发展更是信心十足。“因为我们当时制定了一份为期三年的转型方案,所以今年主要还是根据方案,深化做实,争取尽早把农行打造成国内一流零售银行。”
全线飘红
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状况都高度关注,因为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银行的投资价值与股东回报。为此,该行早在2009年1月便制定实施了《中国农业银行城市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用10年时间将农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零售银行”的发展战略,加快了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进程,2010年,该行零售业务更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并由此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去年12月末,该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5.0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995亿元(不含结构性存款和理财资金),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比为31.5%,增量位居同业第一;实现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93.32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同业第一;销售基金1118亿元,实现基金业务收入12.30亿元,市场份额提升一位;实现个人理财业务收入11.56亿元,增长率高达136%;而个人实物黄金交易量13.07吨,实现收入1.0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73%;发行国债387.25亿元,实现收入2.58亿元;个人结售汇业务累计发生额99.8亿美元,实现个人国际结算收入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截至去年12月末,该行个人贵宾客户达972.7万户,比年初增加346万户,个人贵宾客户金融资产占比达55.45%,较年初提升了3个百分点。
一路飘红的数字,超额完成的业绩,无不显示着农行零售业务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究其原因,与该行发展零售业务的良好条件与独特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不仅拥有中国最庞大的客户群体,具有明显的客户基础优势;还拥有中国最广泛的经营网络,具有覆盖全国、纵贯城乡的渠道优势。”印金强坦陈,截至去年末,该行拥有3.5亿个人客户,位列同业首位;其营业网点多达2.3万家,在四大行中拥有最多的境内机构,网点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和99.5%的建制县。
“人是最关键的。”印金强进一步补充到,“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广大农行员工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了;我们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领导层到基层,都确立了一级法人的观念,形成了总分行之间的服务联动;此外,我们提出了“以客为尊、激情创新、团队合作、合规经营、追求卓越”的零售文化和网点服务精神,并积极实施网点文明标准服务导入,全行网点的服务水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得到了监管部门和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软硬兼施
现在,去农行办理业务的客户都会发现其网点的新变化:标准一致的形象标识,格调高雅的办公家具,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统一规范的空间布局,标准统一的员工行服工装等,无不让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大堂经理,还是客户经理,其文明的举止,温雅的谈吐,认真的态度,热情的服务,都让客户为之折服。
“网点转型,是我们去年的中心工作。”印金强一语道破玄机,“网点转型包括硬件转型和软件转型,其中软件转型对整个农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首先是通过组织架构梳理,初步建立了‘资源共享、渠道整合、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大零售’发展格局。在硬件转型方面,我们通过聘请国际知名公司IBM做了网点转型的咨询项目,并让他们精心设计了网点的功能配置与功能分区方案,要求各个行根据其网点进行功能分区。不管网点是方的圆的,基本几个区的功能是要具备的,包括分流区、自助区、理财区和柜台等。”
“其次就是全面推进‘绿色行动’,加强网点标准化形象建设。以新一级LOGO的规范使用为核心,设计制定全行营业网点形象建设标准、一级LOGO标识和门牌标识制作工艺标准、一级营业网点员工行服制作标准,使营业网点形象建设和服务逐步走向标准化、精细化。”
“这个标准统一还包括网点人员服装、柜台、沙发、椅子等等,我们都是通过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的,以向客户传递标准统一的农业银行形象。你看所有的肯德基、麦当劳几乎都是一样的,农业银行作为优秀大型上市银行更应如此。”印金强补充道:“为此,我们还专门在山东和河北做了样板间,让各分行行长来参观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各个网点门面、内部布局都是一个风格。”
随着去年私人银行在上海隆重开业,该行还加强了财富管理中心与新渠道平台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精品网点、金钥匙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等多层级理财格局;新一代网银、手机银行、一体化信息服务、总行版电话银行和自主服务终端正式投产,网上商城、电子商务系统优化项目全面上线,新一代门户网站(中/英文版)全球上线;自助设备投放也达到空前规模,截至2010年末,全行各类自助设备逾7万台,其中现金类自助设备数量居同业首位,电子渠道交易笔数占全行总交易笔数的比重达到56.30%,同比提高6.51个百分点。
印金强坦言:“以前也许有些客户会觉得农行和外资银行及国内的招商银行等有较大差距。但经过两年的转型,农业银行已出现了明显变化,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而且完全有可能做得更好。”这个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硬件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软件方面的实质性突破。
“我们在软转方面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立了一支3500人的内训师队伍。这两年,通过内训师深入基层网点大力开展滚动式培训,着力提升网点文明标准服务水平,大大提升了农业银行形象,得到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谈及内训师,印金强颇为自豪,“内训师是农行的一个特色,其主要职责是开展文明标准服务的培训,比如客户进来,怎样迎客,怎样把他引导到柜台,怎样讲解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这就需要内训师层层讲解。我们对内训师实行包片包点,比如说一个内训师负责的10个网点,整个软件的考核如网点文明服务导入、营销技能提升、所管辖网点的营销业绩等都与内训师的绩效挂钩。”
再者,该行在培训方面也创新颇多,除了各种各样的集中培训之外,还有每月穿透式专题视频培训。“视频穿透式培训是农行比较有特色的培训,就是总行有视频培训教室,从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到县支行,我们在总行这边讲,县支行都可以组织人员听。”印金强介绍说,新颖的培训模式,常规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让该行员工受益良多,截至去年底,该行有近10,000 名国内金融理财师(AFP)、1,200余名国际金融理财师(CFP)以及超过450 余名理财管理师(EFP),数量居同业前列。
此外,为全面做好软转工作,该行还配备专职大堂经理16703人,网点配备率达72%;增配营销服务人员,开放式柜员总量增至11251人,较年初增加8761人;加强零售业务队伍规范化管理,修订了网点主任、大堂经理、个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低柜柜员等五类人员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明晰了零售队伍岗位序列与职责要求;建立和推行了零售岗位资格认证制度,组织全行8.5万人参加了网点负责人、大堂经理、个人客户经理持证上岗资格考试。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体会他们的不易,李庆萍总监要求个金部所有处长带领部里员工下网点‘做一天的大堂经理’,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印金强笑言,“这次真是动真格的了,一天下来,我们很多处长的脚都肿了,但这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创新为先
农行零售业务之所以能够获得飞速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网点软硬件转型,还得益于其产品线的不断创新和丰富,营销服务的导入、营销活动品牌打造和管理,以及其“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服务和维护工作。
在产品方面,该行零售产品种类齐全、覆盖面广,涵盖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投资理财、借记卡、信用卡、电子银行等共7大类、167种个人业务产品;其产品极具针对性,例如,个人自助循环贷款、存贷双赢房贷理财账户、气球贷款等融资类新产品,并首批获得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资格,首创“传世之宝”实物黄金销售业务,在业内率先开展西联汇款业务。
“近年来,我们产品创新的步伐显著加快,如第一时间跟进推出自助循环贷款、‘一对多’专户理财等几十项新产品;成功上线了电子商务系统、手机银行等新业务系统;个人账户综合管理、自动转账及资金归集产品创造了同业产品最高的性价比。”印金强如是说。
与此相应,产品综合营销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该行建立了柜台、自助设备、网上银行等多渠道营销体系,推动实施了零售板块综合营销和交叉营销,与对公部门的联动营销,并且制定了多产品联动营销和套餐式金融服务方案。
印金强向记者表示:“2010年,我们在网点营销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应该说做了很多工作。具体而言,一是落实‘神秘人’制度,固化网点文明标准服务导入成果。二是积极开展‘营销技能提升年’活动,累计完成了37家分行251名营销技能内训师培训,导入网点5402家;三是推广普及网点转型软转工作;四是圆满完成世博、亚运金融服务工作,大大提升了服务水平。”
而在品牌管理方面,该行对“金钥匙”产品品牌及其VI应用进行了统一规范,确立了私人银行LOGO和“恒业行远,至诚相伴”的服务口号,了金e顺电子银行品牌新形象,构建了包括“金e通”、“金e达”、“金e航”及“95599”在内的完整电子银行子品牌体系。在零售产品综合营销方面则成功组织了“春天行动”、“激情仲夏•金彩生活”、 “爱在金秋•情系万家”、“聚焦2010 盛世金e顺”等综合营销活动,全面实行营销计价。
“‘金钥匙’、‘金e顺’、‘金穗卡’、‘好时贷’是我们零售的子品牌,有了品牌就要做营销,春天有‘春天行动’,夏天有‘激情仲夏•金彩生活’,秋天有‘爱在金秋•情系万家’,从年初干到年尾形成一个循环。当前,我们就正在搞‘春天行动’。”印金强笑声爽朗:“现在我们的‘春天行动’的品牌在业内已经非常有名气了,另外还有一个‘基金宝’财富讲坛,这两个品牌要不断地深耕细作。”
谈及“基金宝”财富讲坛,印金强颇有兴致:“‘基金宝’财富讲坛我们已经做了9期,从北京开始到上海、广州、大连、内蒙古、云南、青海,河南、广西,每次都会邀请国内顶级的经济学家到场演讲,包括巴曙松、金岩石、王一鸣、龚方雄等如雷贯耳的经济学家,请他们就市场形势、宏观经济变化等发表主题演讲,之后我们挑选1-2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或者我们的理财师,跟这些经济学家搞一个互动性较强的圆桌论坛,讨论的话题都围绕‘大理财’这一概念,中间还会穿插听众提问环节。由于听众都是我行高端客户,所以论坛主题涉及领域非常广,如股票、房地产、黄金、艺术品等等,都有谈到。”
“比如,前不久在云南做的活动就很有意思,上午搞理财沙龙,下午搞财富论坛。理财沙龙分两块,一块是玉石鉴赏,请玉石鉴赏师,讲玉石、翡翠;另一块是讲茶文化,普洱茶,客户反映非常热烈。”
“我们以后会挖掘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搞一些既有针对性、客户又感兴趣的活动。”印金强侃侃而谈,无论是产品线的丰富还是营销服务的导入、营销活动品牌打造等都无一不与“创新为先”的理念有关。
夯实深化
提及今年农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新变化,印金强表示,我们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抓落实、促深化,把网点转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夯实筑牢。
“今年我们是‘服务品质提升年’, 要通过微笑服务、首问式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所谓首问式服务就是首问负责,一旦你接触这个客户,所有的事情都得由你来做,从头至尾,不能推来推去。”他补充道,“其次还要继续加大零售业务内训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质量监控、神秘人检察等制度;其三,在财富中心推进客户分层,落实客户名单制管理,按照‘1对1+1+N’模式配备个人客户经理、理财顾问和专家团队,提升中高端客户关系营销服务能力,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私人银行签约率,针对这类客户推出个性化专属理财产品;继续丰富产品线,加强营销活动。”
他坦言,目前该行在公私联动营销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将公司客户的高管发展成贵宾客户,将其员工发展成普通客户。另外,该行还将进一步加大整个零售板块的整合力度,建立从市场出发、适合客户需求的“大零售”格局。
很多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员将ERP在零售终端的智能补货功能提升到BI系统功能的高度,期待完全依赖软件功能去解决管理决策问题,这是该功能应用的一个典型误区。
智能补货原理
零售终端智能补货的核心是满足市场需求,智能补货系统及时调整门店与配送仓之间的商品库存分布,才能降低零售终端缺货率,提升零售终端的服务水平。智能补货通常在软件中有两种应用形式:
设定库存上限与库存下限库存上限可高于或低于期初库存水平,当有零售产生,库存下降至警戒库存下限时,系统自动提示,发出补货通知。其补货的需求量:最高库存水平与最低陈列水平的数值差。
卖多少补多少将期初库存设定为库存上限,根据其即销即补的特点,也就是销售多少商品补多少货,保持库存量为期初库存水平。
以上两种形式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维持一定的零售终端的库存水平。
图1中最低陈列水平在目前的智能补货功能中通常不设定该参数,这个参数其实是一个隐性条件,服装行业是不允许店铺出现货架空置的情况的,设定补货警戒水平时,其最低陈列水平是主要考虑因素,避免店铺出现有店无货的渠道资源浪费现象。最低库存下限=最低库存水平+补货单前置期内零售量,意义在于发出补货申请至补货到达的期间不允许出现有店无货的情况。从公式中得知,预期零售的定量方面只考虑前置期内的零售,缺少对于较长期的零售关注,此类补货模式我们称之为静态补货模式。
服装行业零售终端智能补货功能必须从零售业绩和库存风险两方面考虑,以平衡考虑零售业绩和库存风险,由此产生了动态智能补货模式。基本的动态智能补货有两种应用原理:
考虑市场预期需求量因素。在服装ERP中通常有趋势预估、权重、系数等设定,名称各有不同,但主要应用目标都是提升零售业绩的同时达到季末的合理存货量。基本的示意图如图2。
最主要的特征:针对静态智能补货模式上只有短期的零售预测进行调整,在设定季末存货目标的前提下,根据预测的未来零售需求量制定补货量。
考虑市场需求时机。在服装ERP中常有零售终端智能补货的时间设定,其主要应用目标为:保证商品在主要的零售周期内不发生缺货情况,智能补货功能只在主要零售周期内有效。
最主要的特征:对静态智能补货模式无商品零售周期规划的情况行调整,确保商品在主要零售周期内不缺货,其后周期内允许缺货以达到存货目标。结合主要零售周期的动态智能补货模式,企业需要很好地与商品企划方案结合,考虑商品的市场零售曲线导入、成熟、高峰、衰退期对于利润的影响。
四大因素导致失败
利用ERP在考虑市场时机和存货目标的情况下设定智能补货功能,似乎可以解决零售终端的缺货问题,然而到了企业应用阶段,该功能却很难有效执行,原因何在?这里就需要考虑智能补货功能实现需要基本的条件、自身的局限以及服装行业的特点。
智能补货准确性问题
智能补货准确性依赖于补货参数(零售预测、智能补货执行周期等)的精度。
补货对象的预期零售难于预测。不同款式、不同颜色商品的市场需求会不一样,零售周期也不同,较为准确的补货需要系统定义每个款式、每个颜色的补货参数。服装行业的零售数量预测是相对准确的,然而在零售终端智能补货的预测需要定义到款式颜色,款式颜色的零售数量受商品组合、价格、气候、市场环境等不稳定因素影响,特别是在服装企业越来越强调降低库存风险的情况下,同款同色商品库存的储备意味着高库存水平,对于库存管理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如果该款该色销售因为相关市场原因突然零售量急剧下滑,这个“炸弹”就引爆了。当然如果未来是稳定的,则不需要预测,虽然有很多预测方法。许多环境因素影响着市场需求,人们不可能测量出他们能够带来的结果,在预测时便需要识别主要影响,不能完全判断其具体的零售数量,只能力求判明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零售预测、执行周期的不确定性对智能补货产生的影响可以用图3表示。
结合主要零售期的动态零售终端智能补货模式中,不考虑主要零售周期外的零售趋势则很可能造成后期库存偏多或库存不足。库存偏多直接带来库存积压,库存不足影响企业的零售业绩。
智能补货的管理成本问题
在智能补货参数设定上做得相对准确时会产生很大的管理成本,对于零售准确性预测必须把握预测时机,预测的条件因素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企业为什么需要一个不断的“现状―分析―决策―执行”的管理循环。当未来零售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就需要重新预测,需要设置多次预测时间点,“现状―分析―决策―执行”管理循环的操作频率随之增加。当预测对象为款式颜色时,服装企业通常有成千上万个款式颜色,预测对象数量非常庞大。在参数制定环节的管理成本就变得非常高。
另一方面,从目前的许多ERP软件来看,人与软件的数据交互做得并不好,多数ERP软件功能模块需要进行逐条的信息输入,而不能进行批量的数据交互,在款式颜色智能补货参数设定时,将产生较大的工作量,考虑到管理成本及精确度问题,很多企业就放弃了智能补货功能的使用。
服装行业人才能力水平问题
在智能补货准确性依赖于补货参数时,人为因素就显得非常突出,目前服装企业缺少综合性及高素质人才,这也让零售终端智能补货的功能因为执行力不够而大打折扣。
服装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问题
不同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有很大差异,这影响其对于市场需求信息的管控能力,为减少库存风险,很多企业通常不做备货,即使有智能补货指令也会发生无货可补的情况。企业面对的是很多未知的市场因素,在备货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信心不足,“零售终端无货可补”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
服装的商品流行周期商品特征(款式、面料、颜色决定自然穿着时间)及商品零售周期(从进入店铺零售开始到不适合零售截止)的缩短,企业商品管理周期也缩短,在发现市场需求时已经来不及调整,该类商品留仓等于留风险,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商品则不需要智能补货功能。
智能补货的执行落地
从智能补货的原理及行业应用现状,我们不难看出:智能补货的真功能是具有预警机制及效用,伪功能是复杂的商品管理决策过程被简单替换为一种数组公式。因此,智能补货顺利执行落地的公式可以设定为:管理意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团队决策执行能力。
在加强管理意识方面,从服装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服装品牌创建初期为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企业会采用“借鸡下蛋”的方式进行渠道建设,分销渠道会占据品牌渠道组成的主体部分,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应用却多样化,在初期因为市场规模及品牌认知度可以牺牲所谓的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求生存,而后谋发展。优秀的品牌服装企业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从原来的“分销制胜”到现在“零售为王”的变化,从完善企业管理逐步发展到注重对于零售终端的管控,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从企业局部管理提升到品牌全局管理转变。因为有管控所以会了解真正的市场需求是什么,从而具有应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够对企业目前的备货预期进行及时地规划、调整,减少无货可补的现状。多数所谓的“服装品牌”其真实的身份是拥有注册商标的服装批发商,在喊了多年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后,实际做的却是推销而不是营销,缺乏商品零售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对分销商的经营现状了解也非常少。
在基础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进行有效的品牌全局管理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关键点,信息系统对企业带来管理提升的效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好的信息系统则无法获得真正的“市场需求”。
管理团队决策执行能力。如果未来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采用智能补货系统的自动预测功能,然而未来时刻都在变化,加之很多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目前的智能补货功能难以满足需求,这是智能补货的缺点。如多家零售终端同时缺货而配送仓库存不能满足总的补货量该如何进行分配(在智能补货中是常以单据发生时间为准),这里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保证将合适的商品配送到合适的店铺。利用智能补货的警戒提示辅助以人为决策,将很大程度提升管理水平。
需求量与供应量的不均衡会产生多种决策组合,如果再全面考虑商品组合、市场时机、市场竞争、渠道分布、促销策略、价格策略等多方面要素,这时就需要决策能力与智能补货的完美结合了。
举例分析
管理团队决策执行能力提升智能补货水平
比如X款货品,A店、B店、C店、D店、E店、F店6家店铺同时段补货。店铺总缺货50,配送仓库存量为30。从智能补货功能中我们可以得出该款货品缺货,缺货量以系统自动预测为50。
团队决策则需要考虑缺货量50是否为真,人们可以结合较为清晰的市场变化因素进行判断,可能销售趋势走高,50缺货量偏少,也有可能销售趋势走低,50缺货量偏多。
一、最优化支配营销预算
不论公司处于价值链条的什么位置,面对着日益多变的动态市场环境,都需要庞大的营销预算。营销经理们都应该知道,单凭自身的资源是难以满足市场启动和市场运作的巨大开支的。因此公司应积极寻求合作营销策略,寻求一种最佳支配营销预算的途径。
在市场启动阶段,公司可以与上下游厂商进行合作广告,把联合信息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渠道向最终的目标顾客传播。如此,整合使用自身与上下游厂商的广告预算。在市场推广阶段,公司可以利用合作促销的形式,实现与合作伙伴促销费用的相互对接,节约促销的实际开支。
在公司与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合作营销中,可以非常显著地体现这一优势。著名的芯片厂商Intel公司,就曾经成功的运用合作广告策略为其新产品开路。Intel公司宣布,只要下游电脑厂商能在他们的广告中和产品上加上“IntelInside”的标识,Intel公司将支付其部分的广告费用。此合作广告政策一经宣布。Intel公司迅速获得了许多下游厂商的认可与订货。公司的386和486芯片也迅速占领市场。公司在支付一定合作广告费用的同时也获得了销售额和利润的成倍增长。
二、延展和嵌套品牌效应
合作营销可以实现产品品牌的延展,也可以实现公司产品品牌与其它公司品牌的嵌套与联合,从而增进公司的品牌竞争力。
公司与上下游厂商进行的合作营销,是一种纵向整合式的合作,可以使公司品牌在更大范围得到延展。通过选择与自身形象和品牌定位一致的上下游厂商,进行合作广告、联合传播等协同运作活动。在消费者的认知领域内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集合”,从而实现公司品牌的延展。
我国的家用电脑市场,因为充斥着大量的“水货”,电脑销售就更依赖于品牌感召力。因此,对于品牌电脑的营销来讲,就可以采用联合上下游品牌,塑造强强联合的品牌豪华阵容。例如:联想品牌电脑配上IntelInside标识,加上形象和信誉俱佳的“联想1+1”专卖店品牌,以及联合名牌主板厂商和其它零部件品牌,协同进行广告和其它市场推广活动,在消费者脑海里形成一个以联想品牌为首的强势品牌集合。同时,也通过品牌的协同传播,彻底打消消费者担心买到水货的疑虑,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
公司也可以与(非)相关行业的其它厂商合作营销,这是一种横向联合式的合作营销,它往往能够取得一种珠联壁合的品牌效果。这种合作往往是以公司之间的战略业务联盟为基础,选择具有优势互补背景的公司进行合作营销,创立合作品牌。
在我国手机市场上。昔日的通信巨头爱立信与消费电子巨头索尼之间的品牌融合可称为合作品牌营销的典范。索尼和爱立信在手机业务上建立了全面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并且投资4000万欧元组建了索尼爱立信公司。由此诞生了“索尼爱立信”手机,两家公司的手机品牌进行了全面融合。索尼爱立信致力干将索尼在消费类电子领域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长、丰富的娱乐内容资源与爱立信在通信领域领先的科技和经验相结合,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附加价值。
三、巩固价值链成员关系
公司通过与上下游厂商的合作营销,彼此协同运作,维护稳定的关系,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内部的管理成本和信息交换成本,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合作各方之间的联盟关系。现代的市场竞争是速度的竞争,而速度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因此,信息是发展商业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零售商与分销商喜欢相互竞争,而链条内的相互竞争也必须依靠信息的快速获得和高效处理。因此,公司依靠对市场信息的成功收集和掌控,利用这一诱因加强价值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而不是过度竞争,就能维护和巩固各方的合作关系。
公司通过与下游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合作营销,使得公司销售人员向多职能化发展。销售员不仅仅是将产品卖给下一级厂商的销售代表,也是维系和加强与分销商关系的亲善大使。销售人员不再局限于将产品推到分销商的仓库里,而是要千方百计协助分销商和零售商卖出更多的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销售。
四、实现跨行业交叉销售
公司与(非)相关行业建立合作促销关系,可以实现跨行业交叉销售。由于合作各方的市场定位一致,合作各方就锁定了相同的目标顾客群。基于此,公司通过与相关公司的合作,可以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特别是忠诚客户提供打包服务。通过交叉销售可以使客户获得更好的满足需求的打包服务,从而获得最大化的价值和利益,也可以为公司带来销售增长。
航空公司在促销的时候,经常使用合作促销策略。航空公司经常与旅游公司、与酒店宾馆之间组织联合促销活动,向顾客提供一揽子的打包服务。比如:针对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航空公司提供一种数量折扣促销其折扣的方式不是用实际货币支付,也不是直接降低价格,而是提供同等价值的酒店服务或者汽车租赁服务。通过这样的联合促销方案,双方实现交叉销售。
这不仅要求企业掌握了解市场营销和社会营销等一级观念,更重要的还应积极导入整合营销、关系营销、信息营销和文化营销等一些次级的营销概念和竞争新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生和兴起,使得企业不再也不可能单纯地以目标市场上的顾客满意为中心,更需注重顾客价值的实现。
《经理人》对近百家中国优势企业营销个案进行研究,梳理了5个典型的最新营销创新模式。
病毒营销:创造关系营销新形态
目标问题:后发企业,如何迅速博取市场眼球,迅速上位?
代表企业:凡客诚品
核心创新:利用独创的“凡客体”进行战略性病毒营销。
解决方案:
凡客诚品的病毒营销体现企业的战略,在契合当今潮流文化中,抓住目标消费群。
在“病源”对象设定上,针对的是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个性上虽然具有出位倾向,但消费选择上,属于绝对的“低免疫力”。
在“病源”制造上,采用网络“酷语”,以第一人称广告语,使80后、90后“主动对位”;启用同时代生的明星代言人,进行平民化形象改造,以游戏般的调侃,形成有效“病毒”。
在传播渠道上,通过80后、90后流动性最广的虚实区域,如地铁、户外和互联网等,进行立体式布局。
在整个散播过程中,一方面升级“病毒”,一方面提供低价诱惑产品:从早期个人声明式的“酷语”,演变成“私话”。如明星黄晓明的新广告语:“七岁,立志当科学家,长大后……人生即是如此,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另外,凡客以低价策略博取眼球。如29元T恤、49元帆布鞋等。
凡客预计今年销售额将增长200%,达60亿元。
凡客的病毒营销正在波及同行。“聚美优品”最近复制这一营销策略。它绕过了凡客体臃肿的描述,直接打出“我为自己代言”口号。
借鉴要点:病毒的制造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紧紧围绕制造病毒目的展开营销。
风险提示:当手法被对手复制、消费者产生“抗毒”能力的时候,病毒营销将面临突破难题。
汽车电子商务:争夺新兴消费群
目标问题:如何用最便捷的方法,推动新生品牌销售?
代表企业:吉利汽车
核心创新:将传统线下汽车零售转变为网络销售模式。
解决方案:
吉利在业内首开汽车电子商务先河,补充传统零售渠道的同时,争夺新兴消费群。
在最新的吉利营销体系上,除了帝豪、英伦继续传统的门店营销渠道之外,全球鹰进入到新的营销渠道—淘宝旗舰店。
吉利网上卖车究竟是否不得已?另外,这一全新的营销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全球鹰是5万元级的汽车,消费对象是收入并不宽裕的新兴消费群,这部分人最敏感的就是价格,如果和竞争对手一起出现在零售市场,来自各地渠道商的利润,以及门店的经营成本要求,实际售卖的价格在各地市场就会不一,影响到销售。
吉利抓住消费心理,通过免费的淘宝网店,首先突出的就是价格不变、价格透明、价格统一,其次,吉利在淘宝上承诺与线下销售的同等待遇。比如,一旦出现维修、零配件更换,网上消费者可到线下的实体经销店进行维修与保养。由此,消费者可以安全、放心地通过淘宝购买全球鹰。
从企业角度,吉利针对的是新型的80后消费者,以期培育吉利的新兴用户。目前,全球鹰已经连续6个月突破3500辆以上的销量。吉利甚至考虑未来将帝豪、英伦引入淘宝。
借鉴要点:通过零成本的淘宝B2C,为未来自身发展寻得试验田。
风险提示:对于客户价值理解不透,直接影响到营销模式的创新成功与否。
双免式体验营销:经营风险换市场
目标问题:如何让已体验过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为真实的购买者?
代表企业:创维电子
核心创新:让消费者购物风险趋向于零。
解决方案:
将顾客选中的产品免费送货上门,让顾客尽情试用,甚至可免费调换或退货,直到满意付费为止。创维的这种“双免营销”,彻底打破传统“体验式营销”的桎梏。
但“双免营销”虽降低了消费者风险,却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创维如何保障“双免营销”的有效经营?
首先,“双免营销”体现的是一种将经营风险换市场的策略,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在作“牺牲”,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增加他们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有利扩大市场占有率。
其次,对“双免营销”进行风险控制。与消费者需要签订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的体验期,且规定试用期间必须保证产品的外观完好。
最后,创维对“双免营销”进行有效的营销管理。比如建立消费者的电子档案库,将每一位曾经购买或试用过创维产品的消费者的资料,存入档案库,如果消费者有更换产品或购买其他产品意向,创维销售人员会以最快的速度上门,根据档案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可行性试用和购买方案。另外,不仅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而且定期对免费使用产品的消费者进行电话沟通。
这样,一方面取得大量的顾客信息,一方面有效监督免费体验产品在消费者手上的整个过程。
通过这一营销模式,创维业绩连续增长。截止今年6月,前12个月的总营业额达243.39亿港元,比上年增长6.9%。
借鉴要点:免费经济对消费者心理、行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风险提示:先试用后付款的营销服务,考验的是企业产品的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新”怀旧营销:创造品牌第二春
目标问题:老品牌如何唤醒消费者记忆,进而争取年轻一代的认同?
代表企业:上海家化
核心创新:利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创造“价值收藏”。
解决方案:
怀旧营销并非简单的“坟墓复活”,而是借助老品牌,实施高端品牌战略。
上海家化将诞生于该厂1898年的老品牌—“双妹”化妆品进行复活。该案的核心在于如何对老品牌重新定概念、定战略、定策略、定战术?
概念上,主要突出品牌历史,并给予其应有的战略地位,就是中国式奢华化妆品。
战略制定,不仅仅限于化妆品领域,而是使用“高端跨界”的概念,之后还会衍生至鞋包、音乐人产品领域,整个产品线的基调为上世纪30年代整体上海风情的“文艺复兴”。
策略上,走高端路线,做奢侈品营销,直接与国际大牌竞争。
战术上,借助企业早已成名的“佰草集”现有资源,采取完全独立的品牌运作模式。此外,借鉴“佰草集”海外运作时取得的“部分欧洲消费者抵触中国制造,但对上海制造、上海设计有较高认同度”的反馈意见,以“上海制造”为市场切入点,打造“属于中国上海的高端时尚化妆品”的品牌形象。
双妹品牌目前属于“战略性培养”阶段,但根据过去在“佰草集”上的经验(直至第七年才出现盈利,每年增速超过60%),双妹可成为上海家化中又一个获利来源。
借鉴要点:恢复一个老品牌同样需要现代战略包装。
风险提示:新兴的消费者对老品牌的陌生感,仍然需要投入市场教育成本。
微博营销:让市场成为营销决策者
目标问题:如何挖掘微博营销深度市场潜力?
代表企业:去哪儿、春秋航空
核心创新:通过微博,让关联企业、消费者影响营销决策。
解决方案:
去哪儿和春秋航空,通过在微博,与消费者共同讨论“石家庄—香港的¥199往返机票方案”,进行有效的营销联手,为消费者提供了优惠出行机会。
该案例中,如何做话题、如何推广话题,是进行有效营销的核心。
话题营销,首先抓消费者最敏感的内容进行布局。去哪儿和春秋航空讨论的是如何在廉价基础上再优惠,这就触发了消费者的兴趣。
接下来,就是做局。两家企业开始彼此转发“评论”,吸引消费者加入。
最后,就是破局。两家企业给出一个“再优惠”,就是“如果北京消费者愿意去石家庄,接受199元的航空飞行,那么就可以免费巴士接送”。
整个过程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优惠”需求心理,进行“满足—不满足—再满足”心理测试。双方企业发挥微博的话题功能,吸引网友们关注与讨论,使得企业信息通过转发、评论,以此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消费者在其中,一方面成为营销方案的最终决策者。一方面又成为受益者。两家企业在其中,一方面满足了消费需求,一方面找到新的营销创新渠道。
微博营销远不止此,包括针对如今热门的“秒杀”也可以进行传播。比如企业在微博上挂上“秒杀”网络链接,让众多网友直接通过鼠标点入。
借鉴要点:通过开放的微博互动,挖掘到消费者未知需求。
风险提示:微博的开放性特点,让企业经营行为暴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来源:经理人)
电商会议:“2011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峰会”火热报名中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06-02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经济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如:随着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形成完整商业闭环的O2O商业模式(Online to Offline)悄然兴起。O2O模式是将线下交易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上与线下融合,以线上推广带动线下交易,加大了商户的参与和体验,所产生的价值十分惊人。本文深入分析传统零售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及与O2O商业模式相结合的必然趋势。
一、O2O商业模式概述
O2O商业模式(Online to Offline), 即Online线上网店Offline线下消费商业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线下商务的机会与线上商品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满足用户全方位消费的需求和体验。O2O最初的愿景是把线上用户带到线下来, 团购模式就是其中最经典之一。比如我
们团购电影票、餐券等, 只要将收到的短信中的号码告诉营业员, 就可以看电影吃饭了, 这就是典型的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相结合的O2O应用。
二、传统零售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根据中商情报调研数据显示, 2012年全国零售业经营单位共2354 万个, 从业人数6134万人, 实现全年销售额16.17万亿元, 实现增加值1.9 万亿元,占G O P 比重仅为3.7 % , 对当年G O P增长的贡献率为5.9 % , 但企业净利润率也只有2.46 %
互联网企业网络营销的结果使很多实体零售店的销售量下降,商品大量地堆积,同时消耗着资源,如水、电、人员、时间、租金等,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销售收入,结果有可能导致入不敷出、持续亏损、经营不善,销售额也持续下滑。2013 年国家统计局了数据:全国重点大型服装零售业的销售额较上年下降7.3%,全国化妆品与食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达到了2008 年以来的最低点;另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表的调查数据看出,在2013 年,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的幅度相比上年而言,下浮了0.9 个百分点,是百强统计以来销售额变动幅度最低的一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在或者在未来的更长时间里如果不找到解决零售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的措施,零售业将处于很危险的境地。同时,据Forrester 的数据统计可得:2014 年中,线上零售企业与受线上零售企业影响的零售商的规模,共计占全年零售总额的52%。从Forrester 的预测可以推断出:拥有线上零售的企业,因为线上行业的发展推动线下销售的上升,并且线上与线下的企业共同挤压只有实体店的传统零售行业。以上数据足以表明,现在传统零售业的前景不禁令人感到担忧,零售店急需商业模式上的改革以解决目前正面临的紧迫困境。
三、O2O商业模式在传统零售业中的应用举例
1、O2O商业模式在传统餐饮业中的应用
据统计,2012年全国的餐饮商家达到2万亿的巨大数额,这也是目前应用O2O 商业模式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比较成功的行业。目前,O2O 在餐饮行业如火如荼地推广,甚至很多大企业也在觊觎餐饮行业,这样就会将餐饮行业应用O2O 推至另一高峰。在餐饮行业的O2O 应用软件中,最成功的属于美团网,占总体销售额的58.2%。在O2O 的消费者中,北上广占比最多,O2O 的购买用户中来自北京、广东、上海的用户名列前茅,江浙地区紧随其后。O2O 模式的消费者特征是以21—40 岁的女性青年为主,收入属于中等或中等以上,消费比较积极。
为什么美团可以取得如此高的成绩呢?美团网创立于2010 年3 月4 日,是中国的第一家团购网,也是目前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客户端。打开美团网的应用软件就可以看到,在美团网的上方可以出现定位城市、周边服务,如餐饮、电影、美容、SPA、旅游、健身、租车、租房等等全方位的服务信息。在它所提供的这些服务中,餐饮是美团网的杰出代表。现在很多消费者只要提到美团网,就很快会想到美团网提供的周边特价美食。美团网的在线支付进行购物,可以打折,消费面广,购买餐券,支持多种消费方式,出现问题可以退款,消费过后对商家进行评价等系列用户体验都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美团网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抓住了营销的好时机,更重要的是将用户体验与线上消费的方式紧密联系起来,成功地将O2O 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营销方案中。此外,美团网可以开通一个论坛页面,通过这个页面,消费者可以向商家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并且交流信息,消费者与消费者也可以在这个页面上进行消费体验的交流,进而提高美团网上商家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建立更牢固的客户粘性。
2、O2O商业模式在传统服装业中的应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服装行业网上商店的销售比实体零售店的销售状况要好得多。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实体零售店成了试衣间,消费者在实体店寻找自己喜欢的衣服,并且试穿衣服,记下衣服的编号,然后再去网上商店进行比价并购买。这样,就造成了实体零售店的销售量的迅速下降,而网上商店销售额的上升的不协调发展的问题,淘宝商家成为最终受益者。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呢?通过分析市场状况可以看出,价格是造成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同时最敏感的是价格。而网上商店与实体店的差异正是价格上的差异,出现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网上零售店的管理费用低,较实体零售店而言,有廉价的租金、水电费用的支出与员工的工资。这样,使得实体零售店有较高的费用支出,商品的价格也就更高。同时消费者又存在着一致的心理:同样的商品,为什么要花费更多的钱购买?从而,消费者倾向于去网上商店消费,用更少的成本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
要想解决服装行业价格差异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实现线上线下价格的统一,并且商家可以开发一些有趣的服装搭配的秀、游戏或者线上应用程序,来促进实体零售店与网上商店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强顾客在实体店中的体验,提高顾客的价值感。
四、O2O商业模式与传统零售业相结合的要点
O2O商业模式应用于传统零售业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杜绝轻率转型、反对盲目跟风
在面对电子商务的强烈冲击下, 企业显然感受到了传统商务模式发展的压力和瓶颈, 但企业仅因此就冒失前进、轻率转型, 盲目跟风打造自己集团电商O2O, 所取得的效果很有可能不尽人意, 甚至得不偿失, 如广州的天虹百货, O2O 转型只是选择了与微信合作, 共建微信微商城, 凭此打通线上与线下交易,其效果是不明显的。
2.摒弃落后思想、发扬互联网思维
在O2O转型过程中, 企业内部一定存在着两种思维意识形态, 一种是传统利益集团的传统思想, 另一种是网络新势力的互联网思维, 两者之间的形态意识之争或利益之争, 势必影响O2O的顺利转型, 万达集团高薪打造的电商团队因工作不利被解散, 就是最好的例子。
3.打造精英电商团队、创建O2O高效闭环
在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虽然电商人才越来越多, 但如何聘请适合企业集团实际情况的电商高管和人才并非易事, 何况在高报酬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
“伪人才”常常浑水摸鱼,在这个市场四处打酱油, 如国内电器两大零售巨头国美和苏宁, 在转型过程中, 不惜重金大量招兵买马, 但效果都不尽人意, 便是最好实例。
总结:
O2O商业模式是真正意义的颠覆性创新,影响到各行各业,带动的是全球商业生态的创新和变革。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终端消费体验,而且还会促进整个产业链结构整合和优化。传统零售业必须尽快转型,与O2O商业模式相融合,凭借原有的商业资源、人才储备、知识积累和O2O商业模式一起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l] 卢益清; 李忱.O2O商业模式及发展前景研究[J].企业经济,2013(11)
[2] 楼永俊.基于O2O模式的连锁零售企业营运模式探析[J].江苏商论, 2014(2)
[3] 王祺.中国O2O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J], 2014(5)
品牌市场营销定位的“错位延展”
创立于1980年的衣恋(E.LAND),是以美国东部哈佛、耶鲁等大学青年的消费风格为主线的时尚服饰品牌,在经营系列中包括:大学校园、运动、美国田园、野营郊游等不同的产品经营间隔。在进入中国大陆之前,此品牌服饰一直出口美国,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大学生,品牌标志是装扮成大学生的模样拟人小狗熊:手拿课本、肩背书包,再配上棒球帽和格子衫、卡其裤、篮球鞋,与典型美国大中学生的样子毫无二致。衣恋在当时所定位的消费群体也是介于16~20岁之间的在校学生。
在品牌进入中国之初,由于与其品牌相定位的群体在服装消费水平、品牌购买认知度、当时的社会消费习惯及穿着理念的不同,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然而,当中国的发展在短短十余年后形成“爆发”之际,衣恋依然与原有定位有差距:有资金实力购买衣恋产品的消费群已不是学生而是20余岁已进入社会的青年,而定位针对性强的学生消费群依然购买力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错位延展”便成为品牌是为中国现有市场而改变风格体系与价格体系,还是在延续不变的前提下寻找其他解决之路的最佳解决方案。
现在的衣恋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格与产品个性,但在品牌宣传与终端展示方面却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活泼、明朗、动感、富有朝气的形式,转变为现在带有复古、怀旧、回忆及部分经典样式的风格。例如:我们可以看到衣恋在终端展示及营销过程中出现的米白及深棕色展具、经典的格子样式服装、近似国外传统校服的外衣、毛衫,以及简单的装饰线条和整体偏暗的产品色系。一方面,这种展示措施,可以让现代青年人在现有的社会嘈乱环境和并不久远的简单校园生活回忆的对比之下,形成与产品、品牌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交易几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产品开发体系上迎合现代中国都市中青年一代的性格,将简单、随性、天真、更富于运动气息的设计元素融进产品之中,更适于他们的生活穿着与个性展示。因此,这种“错位延展”是在保持了品牌原有经营定位与个性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诉求对象的变更及形象展示的系统内调整来提升品牌的生存空间。
企业市场规划的“错位延展”
自1980年韩国衣恋集团创建E.LAND之后,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又陆续推出了Scofield(高级休闲型男女装)、EBLIN(成熟型时尚内衣)、ROEM(淑女装)、TEENIE WEENIE(男女休闲服饰)、BODY POPS(少女型时尚内衣)、PAW IN PAW(童装)、SCAT(牛仔休闲女装)ELAND KIDS(童装)等30余个时装品牌,从单一的品牌经营向多品牌化经营进行转变。虽然现阶段集团在时装领域依然以衣恋(E.LAND)品牌的销售额及利润额贡献率最高,但随着其他品牌在市场中的认知度提升,以及消费群体的再次深入划分,其他品牌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多头经营支点将会为集团带来更高的市场回报。
虽然多品牌经营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也不仅仅是某一个企业经营的特例。但从衣恋集团现有市场经营较好的几个服饰品牌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其进行多品牌化经营时,品牌与品牌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市场联系,并没有以产品为属性进行简单的市场切割。因此,无论是E.LAND与EBLIN、ROEM、WEENIE还是BODY POPS,它们在市场定位及产品属性定位中面对的是同一消费群体,通过同一个消费群在不同环境下的穿着“错位”而提供的不同服饰类型。因此,针对此类客户一个品牌群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也会更加容易地从多个销售渠道中获得企业利润。
此类“错位延展”的经营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集团型品牌企业所掌握,例如面对奢侈型的消费客户:LVMH(路易威登-轩尼诗集团)、PPR(巴黎春天集团)、RICHEMONT(历峰集团)都是在为同一消费客层的用户提供从时尚服装到应用配饰、家居产品乃至酒水、饮料等的高档同质生活。在大众型的服装消费领域,例如班尼路集团除持续经营原有的大众休闲类品牌“班尼路(baleno)”之外,还为同一消费客群提供:个性时尚的“生活几何(S&K)”、街头文化的“互动地带(I.P.ZONE)”、天真纯洁的“纯真传说 (Bambini) ”以及时尚高雅的“水虹(BalenoAttitude)”等系列品牌产品。虽然此类品牌在不同的子品牌间会具有一定的定位差异,但品牌与品牌间总会有更多的线性联系,以保持品牌客层在进行消费时的情感统一。
企业战略发展的“错位延展”
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集团在2006年第二季度将其在韩国的32家超市出售给当地时装零售商衣恋集团,这个信息虽然已经过时,但其反映的背景却值得我们思考。虽然衣恋集团现今已涉足服饰服装外的餐饮、宾馆、家居、房地产和IT等行业,但零售业却已成为集团第六大经营产业。随着时尚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超额竞争阶段,卖场也已经成为品牌企业所需掌握的一类经营资源。
现代都市人希望能够达成“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以减少消费时间的支出,如果能够在一定区域形成众多满意产品的聚集,就会达成多产品的购买。此外,从消费享受的角度去考虑:宽畅而舒适的空间能够给予消费者更多的购物满足心理。对于一个品牌化经营的企业而言,一方面在市场中需要实现品牌的价值化与产品的利益化;另一方面,则要尽量避免自身在经营上的失误,以及提高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最大可能地利用合理手段打压对方的产品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