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学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中国家征服发行的债券,风险较大。LTCM基金通过统计发现,两类债券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涨则齐涨,跌则齐跌,且通常两者间保持一定的平均差价。当通过计算机发现个别债券的市价偏离平均值时,若及时买进或卖出,就可在价格回到平均值时赚取利润。妙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无论如何价格上涨或下跌,按这种方法投资都可以获利。难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资金增长高达300%。不仅其合伙人和投资者发了大财,各大银行为能从中分一杯羹,也争着借钱给他们?率筁TCM基金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竟高达25:1。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8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群起抛售第二类债券的狂潮,其价格直线下跌,而且很难找到买主。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保本,纷纷寻求最安全的避风港,将巨额资金转向购买美国政府担保的联邦公债。其价格一路飞升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LTCM计算机所依据的两类债券同步涨跌之统计规律刚好相反,原先的理论,模型和程序全都失灵。LTCM基金下错了注而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但未随机应变及时撤出资金,而是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过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反败为胜。就这样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亏损高达44%而濒临破产。其直接涉及金额为1000亿美元,而间接牵连的金额竟高达10000亿美元!如果任其倒闭,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LTCM基金亏损的金额过于庞大,而且涉及到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德主,这对数学金融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华尔街有些人已在议论,开始怀疑数学金融学的使用性。有的甚至宣称:永远不向由数学金融学家主持的基金投资,数学金融学面临挑战。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必须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关于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关于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call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必须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方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社会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
”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社会、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将其计及。
非线性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必须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预警方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方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方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研究金融突发事件的目的在于因应,因应可分为事先与事后两种,这里主要讨论事先的,因为事先防范可以减少损失。事先的因应之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机制:对于“能量”积累型的,可采用“可控释放法”,即在控制下多次释放小“能量”以避免突然一次释放大“能量”。就近
>> 《外国小说欣赏》的写作价值研究 如何开发课文的写作价值 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 新课改中随笔写作价值的探析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选题方向及其可行性研究 金融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写作中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开放本科会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工作问题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研究 从研究设计看社会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 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写作的衔接和连贯研究 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的研究述评 员工工作价值结构维度的实证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价值观研究 中国员工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 为谁而写作:写作价值的应然取向 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 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价值对比探究 关于大学生写作价值观的心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
③研究会.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7.
④高小和.学术论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1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view/208414.htm,
2012.7.
[2]培根.何新,译.人生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3]研究会,与现代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9.
【关键词】套汇 路线 计算方法
套汇是国际金融学中外汇交易理论的重要内容。所谓套汇,指的是外汇交易者利用不同外汇市场在同一时刻的汇率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上卖出,赚取不同市场汇差收益的外汇交易。根据所涉及交易地点的不同及交易货币种类的不同,套汇交易可以分为两地套汇和三地套汇两种主要的套汇方式。关于两地套汇的计算,由于只涉及两种货币和两个交易地点,只要掌握到“低买高卖”的原理,计算方法并不难掌握。但是对于三地套汇,涉及三种货币和三个交易地点,仅仅掌握“低买高卖”的原理是不够的,到底选择哪个地点先做交易?是买入交易货币还是卖出交易货币?本文将介绍一套通适于两地套汇和三地套汇的计算理论。
一、目前流行的套汇计算方法介绍
针对两地套汇,目前大部分的教科书都以“低买高卖”的原理为核心,简言之就是利用两种货币在两个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的差异,低买高卖,以获取汇差的外汇交易。
针对三地套汇,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学术论文,都不外乎采用三个步骤来设计套汇路线并计算套汇空间。
一是判断是否存在套汇空间,即将统一标价法后的三地汇率(一般是用中间汇率)相乘之后与1做比较,若不等于1,则存在获利空间。
二是确定套汇路线,若三地均为直接报价法,中间汇率乘积大于1,则采用“买本卖外”的方式确定套汇路线,也就是使三地的外汇交易均表现为“卖本买外”即可获利;中间汇率乘积小于1,则采用“卖本买外”的方式来确定套汇路线,也就是使三地的外汇交易均表现为“卖本买外”即可获利;若中间汇率乘积等于1,则无套汇获利空间。若三地均为间接标价法,则情况正好相反,中间汇率乘积大于1,则“卖本买外”;中间汇率乘积小于1,则“买本卖外”;中间汇率乘积等于,则无套汇获利空间。
三是根据套汇路线计算套汇收益。
还有部分教科书有介绍“三地变两地”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三地套汇,即任意选定一种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将其中均包含该种关键货币的两地的汇率根据汇率套算的方式计算出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再与第三个交易地点的汇率结合成“两地”,最后根据两地套汇的方式来计算套汇空间。
诚然,两地套汇的计算没有问题毋庸置疑,但是三地套汇的方法,目前我国高校正在使用的教科书或者学术论文中的方法大多有缺陷,不能通用于所有的情况。尤其是针对同时考虑买入价和卖出价的汇率报价情况,不能简单的将统一标价法下的买入价相乘与1做比较,或者将统一标价法下的卖出价相乘与1作比较,亦或是将统一标价法下的中间汇率相乘与1作比较,原因在于当统一标价法下的买入价乘积小于1,卖出价乘积大于1时,无法做出是否存在套汇空间的判断,也无从确定讨回路线,而实际情况是,此时并不存在套汇空间。针对此缺陷,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计算两地套汇和三地套汇套汇空间的理论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二、两地套汇的计算方法
(一)只考虑中间价的情形
三、三地套汇的计算方法
(一)将三地套汇转变成两地套汇的计算方法
1.只考虑中间价的情形。假设两地套汇不存在交易成本。假设A国的货币代码为A,B国的货币代码为B,C国的货币代码为C。在A国的外汇交易市场B国的外汇交易市场以及C国的外汇交易市场,A货币、B货币和C货币之间的汇率分别为:
四、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传统的两地套汇和三地套汇的套汇路线的确定方式以及套汇获利空间的计算方法的有点和不足,在继承传统方法精髓的同时加以改进,提出了一套更为系统适用的理论方法。在外汇交易过程中,外汇投资者可以加以借鉴,形成一套自己的快速判断套汇获利空间的方法;对于国际金融学实际教学,教师则应综合考虑所有的情况将两地套汇和三地套汇的计算方法加以完善和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注释
①本文均采用“间接报价法”的汇率报价方式,不意味着本文中提到的套汇计算方法只适用于间接报价法的情况,若换成“直接报价法”的汇率报价方式,得出的结论也不会发生改变。
②假设A、B、C国外汇交易市场的汇率报价采用的均为间接标价法。若实际情况中三地的报价不全为间接标价法,将汇率报价方式转变为间接标价法即可套用。
参考文献
[1]朱孟楠.国际金融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陈雨露.国际金融(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陈茜.国际金融[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5]刘玉操.国际金融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刚毕业不能报在职研究生?
国家政策规定的是想要读统招的在职研究生需要满足时间条件,本科毕业需要3年以上,专科毕业需要5年以后,研究生博士需要两年以上。今年政策下来,取消对年限的要求,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参加统招的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研修不止一种,同等学力申硕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尤其是刚毕业的同学可以先读书后考试,研修研究生课程以后,到满足年限然后申请硕士学位。因为在职人员申硕,不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所以最终毕业拿到的是单证的证书,也就是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结业证书。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与其他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证书是完全相同的,这对以后工作的晋升、加薪等都是有很大帮助。
在职研究生考试为通过制,毕业相对简单
在职研究生指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同时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参加研究生课程班不需入学考试,学分修满者,可获得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硕条件者,通过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分数只要达到60分即为合格,所以只要不是太贪玩,考试之前复习一下,通过考试还是相当轻松的。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同样获得硕士学位。
社科院等院校保留终身学籍,方便申硕
现在的在职研究生确实有很多便利的地方,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金融学专业企业金融管理在职研究生能让学生从基础系统掌握金融、财会、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适应实际工作技能的、具有创新思维。终身保留学籍,对于申硕的同学来说是很大的福利。
经济学院于2014年前半年进行了专业自评估,根据我院自评估情况,计划对金融学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综合改革。改革方案将从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改革的亮点主要体现在:网络课程的大范围开设;教学大纲的调整将紧密结合各类专业证书的考试大纲来制定;课程考核形式的大幅改革;对专业选修课的课时进行整体规划,开设小课等。
【关键词】
综合改革;改革方案
【基金项目】
本论文由西北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001-10013501。经济学院于2014年前半年进行了专业自评估,根据我院自评估情况,计划对金融学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综合改革。
一、改革目标
本次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围绕着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期更好的实现培养目标。总目标中有七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服务于总目标。第一,完成对金融专业的网络课程建设,以网络课程来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第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彻底转变教学中师生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第三,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落实在教学的每门课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第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校企合作来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科研资源等,强化学院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以期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机制。第五,对金融学所有课程的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紧密结合金融专业各类证书考试。第六,改进实践教学工作,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工作较好的衔接,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整个本科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第七,建设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团队,包括科研方向将逐步转向实务领域,教学团队的成员的实务能力的培养等。
二、现状概述
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金融学专业现有在编教师12位,校外实习基地外聘教师多位,专业方向分为银行、证券、保险、理论四个方向,其中在编教师中证券方向4人,银行方向3人,理论方向4人,保险方向主要依托于保险教研室的师资。金融学专业现开设课程60门,总修读学分为170学分。所有课程分为四个模块:通识平台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平台课、实践创新平台课,四个模块之间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围绕以上四个方向展开,以2012版修订后的《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汇编》为依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辅助的传统讲授为主导,并依托金融实验室开展实验与部分课外实践活动。在考核方面,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专业基础课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组卷考核,选修课和主要专业课的考核形式多以闭卷考试或课堂考查为主。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有课内实验、课外实验开放项目、各类实习、毕业论文几个方面。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开办了多期全校性的“模拟炒股大赛”、“期货模拟交易比赛”;实验室开放项目成果对实验教学的支持作用表现突出;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比重不断增加;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方面,主要依托于学校与学院层面的相关制度开展工作,目前,金融学专业教研室层面主要从事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对新进教师进行辅导,定期针对教学、科研集中开会等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机制。
三、改革方案
本次专业综合建设改革的亮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网络课程的大范围开设,学科平台中的大部分课程和专业平台中的所有课程借助教师发展中心的BLACKBOARD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力争在3年内彻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由选课的自和自愿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对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金融英语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内容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考取这些证书。第三,考核形式的改革,主要分三个方面:1.基础理论课程要进一步加强题库建设与闭卷考试,除了期末采取计算机组卷的闭卷考试外,还应加入计算机组卷的单元考试。2.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成分将有重大创新。比如:与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考核将加入资格证书考试的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部分;期货、股票等金融产品的限期模拟交易的收益率以及排名将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现场答辩、上机操作、当日行情分析讲解等将作为期末考查的新形式。3.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单位共同进行课程内容的建设与考核改革。部分选修课程将实行考教分离,考核环节由证券公司或银行等合作单位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方案,由合作单位完成评分环节,最终由任课教师、教研室审核评分工作。第四,对专业选修课的课时进行整体规划,开设小课。加入体现金融理论前沿研究成果的课程,服务于计划保送研究生和考研的学生。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具体的改革措施将从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几个方面展开。
(一)团队建设改革
目前金融学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学副院长1名、院长1名、川大在读博士1人、专职辅导员2人、兼职辅导员1人、特殊情况休假1人、实际以教学工作为主的人员只有6人。根据目前的情况,团队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将一些有教学能力的,对教学工作有热情的,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吸收到专业的团队建设中来。这样既可以解燃眉之急,又可以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在编教师为主导。可以考虑每年定期向教务处、人事处报送外聘计划,该计划包括外聘人员的基本信息、拟从事的工作(课程建设、课程考试、独立授课、课外指导等)、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第二,鼓励在编教师考取金融领域的职业证书,对于国际性的、考试费用较高的证书考试,学院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三年之后,金融学专业的年轻任课教师的授课资格方面,应考虑其是否持有金融领域中与课程相对应的证书。该项条件也可作为后续进人的标准之一。第三,组建科研团队。目前金融学专业的教师科研方向不统一,专业背景差异大,需要进一步作资源整合。另外,为了达成培养目标,日后的科研内容应侧重于实际的、微观领域的问题研究。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考虑加入合作单位的人员。第四,继续引进人才。近几年可以抓住国有银行降薪的契机,引进银行的一些管理人员、证券公司的中高级投资顾问等。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借助BLACKBOARD平台使用翻转教学法,对专业课程进行网络平台课程建设。网络平台课程建成后要能实现三个目标:1.所有课程重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资源完成对课程完整的学习。2.网络课程的资源丰富,足以支持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完成自学,并能通过课程考试。3.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将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案例讨论、在线答疑解惑、组织考试三部分工作。网络课程建设成形后,选修课部分可以允许学生提前选择网络课程学习形式获得学分。4.采用网络课程教学后,大幅度丰富教学内容,难度较低的知识点全部由学生课外自学完成,课程的总体信息量比传统讲授模式下要有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对课程学时进行调整。选修课部分可以采取课程学时分割、课程配对选择的新模式。本次自评估中,专家提议开设18—20学时的小课,以提高授课效率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本条建议,本次教学改革将银行、保险、证券三个方向的选修课进行重修整合,对关联性较高的两门同方向选修课程压缩课时,两门课总共36学时,一门课18学时,1个学分。学生在选课时,必须两门课同时选择。在开课时,两门课同一学期开设。例如:证券方向的选修课中《金融衍生工具》与《期货理论与实务》两门课程关联紧密,内容叠加较多,可以在同一学期开设,学生必须两门课程同时选择。前半学期开设《金融衍生工具》,18学时,后半学期开设《期货理论与实务》18学时。在二年级初次进行选修课选择时,给学生安排一次选课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组合对专业方向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第三,结合专业类证书考试,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目前,根据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金融学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主要针对以下几个考试进行课程内容调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金融英语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课程内容调整的大致思路如下,以证券方向为例。基础课部分:证券方向主要结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和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包括五门课程:《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证券投资学》为该方向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在进一步调整教学大纲时应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的《证券基础知识》课程为蓝本进行课程内容调整。该课程需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网络授课资源与课堂讲授资源的内容加总起来,必须全部涵盖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证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的所有考点。选修课部分:《证券投资分析》对应《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对应《证券发行与承销》;《基金管理》对应《证券投资基金》,这些选修课全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使学生可以提前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尽早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再比如,《金融英语》课程应直接与金融英语考试挂钩,在每年前半年开设,因为金融英语后半年考试。该课程的教材选用金融英语考试的指定用书,并配备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辅导用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考取金融英语初级证书。该课程需要建设网络课程资源。银行方向、保险方向也将以以上思路展开课程改革。近几年,金融学专业从事保险专业工作的人员较少,建议压缩保险类课程门数。第四,加入体现金融理论前沿研究成果的课程,主要有《Matlab在金融领域的应用》、《ARCmap在经济领域的应用》、《ARCview在经济领域的应用》、《金融物理学导论》、《金融地理学》、《金融职业道德操守》(参考注册金融分析师一级考试必考课程《金融职业伦理道德操守规则》)等课程。这些课程有一定难度,主要服务于科研。因此,每门课在正式开课的前学期,先开设几次课外讲座,为任课教师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另外,该类课程主要适合于计划考研、保研的同学学习,因此在课程选择时应设置一定的基点标准,符合标准的同学可以选择该课程,该课程的考核应尽量宽松,目的只是为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普及该课程得基本知识。第五,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改革的主导思想有四:1.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选修课都应加强分阶段考核;2.强化计算机组卷闭卷考试在基础课中的作用;3.选修课的考核形式要趋于多样化;4.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考核。下面针对以上几点,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改革思路。例如《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选修课,其总评成绩可以分为三部分:考勤、收益率排名、期末现场投资分析三部分,各占一定的比重。其中,收益率排名可以针对选课的同学开一学期的模拟证券投资组合大赛,即学生通过实验室的比赛,自由选择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组合,最终期末时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总收益率排名来确定该项成绩。最后期末时,教师选择当日的一支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个分析报告,该报告交由与我院合作的证券公司评分,评分标准应事先由证券公司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再比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可以考虑建设计算机题库,题目的选择应加入银行从业考试的题目。题库建成后主要用于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采用上机操作加现场答辩的形式分小组进行。上机操作主要使用金融实验室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模拟软件》。第六,积极联系实习基地,邀请其工作人员参与到我院的教材编写、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
(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将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案例讨论、在线答疑解惑、组织考试三部分工作。网络课程建设成形后,选修课部分可以允许学生提前选择网络课程学习形式获得学分。另外,翻转教学法在当下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基础课全部采取网络课程———翻转教学法和传统接受两种教学模式并行,以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听课方式。各门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都应注意同一个问题,就是不再将一些简单的理论讲授来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基本概念、理论等简单内容全部放到网络资源中去,由学生自学。课堂上应大量使用案例和讨论等新形式。为了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计划在部分课程中,留出2到4学时的课时,使用在线视频由合作实习基地的人员参与或在线视频或音频讲授课程。
(四)实践教学改革
第一,模拟比赛改革。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理论教学的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基本处于单独运行的状态。下一步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应着力于将实践教学的工作逐步分解到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自学平台等多个方面中去。例如:股票模拟大赛与期货模拟大赛可以逐步变为经济学院对外宣传的途径之一,以及为全校学生普及金融知识的平台,而不再作为专业实践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日后将直接面向不同的课程,根据课程的需求,专为金融班学生开设比赛,比赛的规则设定将更为严格。比如,当前期货模拟大赛的起始资金为1000万,而日后的专业性比赛中,起始资金仅10万元,操作不慎极易暴仓。比赛的结果也会在相应的课程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毕业论文改革。本专业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的毕业论文撰写完全遵照学术论文的撰写模式进行,与培养目标相背离。计划加入体现实践性的行业研究报告、行情预测分析报告、银行金融产品设计方案等新形式,计划在未来三年中,实践性论文题目应占到论文总题目的50%。教研室在进行论文题目拟定时,可以邀请合作单位参与,共同给出论文题目,最后的论文答辩学术型题目和实务型题目分开答辩,实务型题目的答辩必须由合作单位的参与。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改革。目前我院申报的该类项目中,金融占比最高,但创新项目全部属于学术研究类,创业项目与金融完全无关。建议下一步创新项目应与实务创新或科研领域涉及MATLAB、金融地理等前沿挂钩,创业项目应鼓励学生使用立项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或是投向银行理财产品,项目运作过程邀请实习基地的相关单位参与指导。
(五)教学管理改革
这部分改革主要涉及教研室的制度建设问题。在学校和学院的框架下,进一步给出具体的措施来保障以上改革的顺利进行。除以上几方面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内容简单阐述。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学本营的作用,除了招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辅导外,还应加入各类专业证书的辅导。改进奖惩机制,对于辅导同学考取证书的导生应按考取证书的人数给与奖励。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邀请导生,申请教室和实验室的使用,自发性的开展学习。鼓励导生自定辅导课程计划,招募学生开展证书考试类的辅导,学院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次,由于教学改革的工作量巨大,金融教研室人力有限,可以考虑借助大学生学本营,为需要助教的老师招募网络课程建设助理。第三,对于每门课程的建设思路与规划,应由教研室主任单独约见每位教师共同商讨,关联课程的改革方案应由相关课程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共同讨论,及时将改革进展报送主管院长。第四,改革过程本着转变思想、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推进。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给老教师足够的空间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科研长项,与年轻教师和校外合作人员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作者:孙光慧 杨黎琼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Abstract: Taking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applied research",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gap betwee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he "applied research"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of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in constructing "applied research",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n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road suitable for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关键词:应用型科研;新建本科院校;河北金融学院
Key words: applied research;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05-04
0 引言
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高层次需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独立或与多所不同类型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达725所(含民办),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203所的52.3%,已占领普通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国内众多学者也对高校科研建设作了有益探索,李琪(2014)以武夷学院为例,提出开展应用型科研是促进学科特色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纽带,徐燕刚(2011)、张宝秀(2010)等人从科研评价考核、科研途径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王宗篪(2009)提出新建本科高校的科研定位。
梳理各学者对高校科研的研究可以发现,部分学者对高校实施“应用型科研”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定位问题也有了一些探索,但是针对何为“应用性科研”尚无定论,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特点提出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体系性实施措施,还存在研究上的空白。本文力求探索“应用型科研”的内涵,并以金融学院为例,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新建本科“应用型科研”发展路径。
1 “应用型科研”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多由地方性专科院校演变而来,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建制时代“不讲科研”到新建本科时代“初识科研”,对科研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如何精准定位,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无我有的科研发展之路,对新建本科院校加快发展、树立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有较大不同,如果照搬这类院校的科研发展模式,只能是亦步亦趋、做“跟随式科研”,不可能体现出后发优势;如果仍然沿用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发展模式,只是为了评职称而做科研,永远在较低层次做重复性研究。既不能没有科研,也不能像老牌大学一样搞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发展之路在哪里?经过八年的探索,河北金融学院走出了一条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的、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研”之路。
2 “应用型科研”的内涵剖析
“应用型科研”的题中之意应包括:“应用性”、“行业性”和“地方性”。
“应用性”,指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展开的,科研方向是与特色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的,致力于为行业、为地方、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创新+应用”。
“行业性”,指新建本科院校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展科研,依托行业、面向行业、服务行业,以解决行业、企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多赢局面。
“地方性”,指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走“行业+地方”的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3 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科研与“应用型科研”的差距
新建本科院要想切实提升科研水平,就必须具体分析自身发展情况和科研特点,发展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现状距离“应用型科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3.1 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积极性不高
新建本科院校完成从专科到本科的角色转换时间不长,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专科院校阶段,没有科研意识,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低、科研意识差、科研热情不高等现象。很多教师认为科研仅仅是职称评聘的工具,没有自发的科研动力和热情;有意向进行科研的教师对科研了解不够深入,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明确,对科研方法和技巧不了解,无法将所在专业和自身特点统一到科研工作中来。
3.2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科研产出与行业和地方需求脱节
由于起步较晚、合作双方地位差异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并不畅通,同时存在合作形式单一,重形式、轻成果转化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外科研项目和成果从立项、研究到结项整个过程没有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这样就导致科研工作缺少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科研成果数量很多,但大多束之高阁,成果难以转化、更不用说产业化,造成了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
3.3 科研政策导向模糊,科研制度不健全
新建本科院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与传统综合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如出一辙,以在SCI、核心期刊的数量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必然导致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发论文上。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较弱,无法短时期内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而这种没有面向市场和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势必导致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短期性投机行为。
3.4 科研与教学分离,教学型科研能力欠缺
大学教学与科研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有力支撑,教学是科研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只有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把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教学型大学,教师往往只重教学、不看科研,即使硬着头皮做点科研,也是为了评聘职称,根本谈不上在研中教、在教中研、教研相长。
4 河北金融学院在“应用型科研”之路上的有益探索
河北金融学院前身是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创办的保定银行学校,2007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升本后,在探索建立“金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应用型科研为主,涵盖教学科研、学生科研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大科研”格局。
4.1 优化科研制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增强科研动力,制度建设是基础。学校根据“大金融”财经学科群和“应用型科研”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额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一是出台针对教学科研单位业务负责人和引进人才的科研考核办法。对教学科研单位业务负责人的科研考核,侧重点放在落实学校科研政策的能力、建立本部门科研发展战略的能力等方面,形成多层次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对引进人才的科研考核,侧重点放在协调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能力等方面,充分激发他们的科研潜力。二是建立分类考评体系。根据教学学术、专业学术、学生学术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政策研究的不同特征和规律,建立分类考评体系,不单纯把论文、纵向课题的数量作为科研考核标准,强调成果转化、强调服务教学,从而能够保证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随着学校科研政策导向的明晰化、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工作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课题立项级别、成果发表级别、获奖级别和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目前,我校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74项、市厅级课题1111项、横向课题8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99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40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3项。(如图1、图2所示)
4.2 构建“大科研”体系,联通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大科研”格局是指定位于应用型科研,打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固有框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以双向协同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建立涵盖教学学术、专业学术、学生学术在内的、整合国际和国内、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的、上可为国家决策提供咨政建言、下可为行业企业出谋划策的、顶天立地的科研格局。河北金融学院为此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建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框架。这个框架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包括多层次的学生培养和多学科交叉的青年教师的培养),落脚点是产学研用,抓手是教学和科研。通过大学联盟、校企联盟的建设,提升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能力,形成网格化协同创新新机制。
4.3 实施科研能力提升工程,释放青年教师科研潜力
河北金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60%以上,且这些教师大都毕业于985、211院校并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激发这样一个高知群体的创新活力和科研热情,对学校“科研强校”战略的落地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实施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这一工程包括科研骨干甄选计划、科研精英培育计划、咨政精英培育计划等。科研骨干甄选计划定位于为团队、平台甄选人才,从每年新进教师中选拔有科研兴趣、科研潜力的教师,采取“老带新”的方法,促成青年科研骨干的尽快成长;科研精英培育计划瞄准省级、国家级科研人才项目,主要面向已经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设立,每年选派青年教师赴海外或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研修;咨政精英培育计划定位于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高水平咨政建言,主要面向具备行业、企业工作经验或熟悉政策环境的青年教师设立,为智库建设储备校内人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的启动,不仅培养了青年科研人才,而且形成了团队科研的良好态势。
4.4 立足地方和行业需求,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一方面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合作体系。河北金融学院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民生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政府、企业、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地、校企、行校、校校等多维、立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而且也为学校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提供了重要途径,为学生实习实践和教师挂职锻炼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地方、合作共赢”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学校出台一揽子激励政策,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硕导评选等方面对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师和团队给予倾斜和照顾,从而激发全校师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和激情,营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专业课教师走向社会、深入行业和企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如图3、图4所示)
4.5 打造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提升科研支撑能力
平台,特别是高层次科研平台在集聚人才、项目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河北金融学院升本以来,在平台培育和建设方面下足了力气。2013年,河北金融学院申报的“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立项,并成为河北省唯一一个经济类协同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学校拥有河北省唯一社科类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金融研究中心”等3个市级科研平台、“河北省民营企业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等9个校级科研平台,平台数量和层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学校在平台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做了大胆探索:一是建立平台协同创新的机制,打破平台各自为政、闷头建设的现状,打造开放式平台体系,建立平台主任联席会议制度:主管科研相关领导、相关行政处室负责人、平台主任、协同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协调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平台考评机制,建立平台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激发平台创新活力和创新热情,提升平台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平台培育机制。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定向遴选校级科研平台进行培育,为申报更高层次科研平台奠定基础。
4.6 打造高端金融智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又一重大举措。早在2012年,学校就启动了“高端金融智库”建设工程。一是人才集聚工程。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建立了一个涵盖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民间智库在内的多源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库。学校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汉唐教育集团联合成立了国际金融研究院,通过整合校内外金融资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研究支持。二是金融咨政工程。联合省委政策研究室成立咨政选题委员会,定期咨政选题,并创办了《金融咨政》,开辟为省委、省政府咨政建言的“绿色通道”;依托科研团队的建设,建立了5支咨政团队,面向河北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结合河北省经济建设发展特点,重点开展应用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为保定咨政建言,成功完成了《承德市金融业2010-2020年发展规划》、《保定市金融业2010-2014年发展规划》和《邢台市金融业2016-2030年发展规划》。三是服务行业、企业工程。河北金融学院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学科优势,依托民营企业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联合攻关,为河北省金融行业和各类民营企业提供研究咨询。学校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完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系统性融资规划》、《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系统性融资规划》和《河北省旅游业系统性融资规划》等三个系统性融资规划,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充分认可并鉴定为优秀。
学校升本以来,为实现“建设金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目标,围绕“应用型科研”定位,以“科研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为宗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强化特色,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路径,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着力点,以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人才的培养为抓手,打造“大金融”学科群,全面提升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和互促共进,走出了一条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研”之路。
参考文献:
[1]鞠铭.应用型科研院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活力和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及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
清华大学法学院大四,她把在园子里的奋斗概括为专注和情怀。以下是蔡泽洲同学在2014~2015学年度清华大学学生奖励大会上的发言。
附:2015年清华大学本科生
特等奖学金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建筑学院 商宇航
水利系 侯时雨
机械系 杨韵芳
精仪系 张贶恩
计算机系 矣晓沅
工物系 沈奇舱
化工系 王瀚森
材料学院 憨家豪
物理系 沈汇涛
法学院 蔡泽洲
China Campus
特别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佳述
在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是一个颇受师大学子关注,颇有分量的奖项,至今已举办了十六届。
每一届,都会诞生北师大十佳大学生。
赵芸赫
物理学系2012级本科生
就让我对大学四年做一个受力分析。最先受到的是重力,只有脚踏实地才不至使梦想落空。身边的人曾问我,你既然只是想当个中学老师,为什么还要这么拼?我说,如果我自己都没有把学问学明白,以后如何有底气站在三尺讲台上讲学问。
从不敢上讲台讲课到现在,我抓住一切机会走上讲台,得以获得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大赛一等奖。
作为物理老师更应该在实验技能、科研创新方面提高自身的修为,因此在课余生活中我也释放出了很多创造力,我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已撰写成两项专利,现已过初审。我两次参加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设计过的Sagnac演示实验仪是全国高校第一个用来演示光纤陀螺仪原理的设备,在2015年10月的全国高校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上获一等奖,这些成果也已总结发表在《大学物理》等核心期刊上。
张新奇
环境学院2012级本科生
我是一名国防生。
以心求学,我牢铸学业根基,愿成宏才报家国。深入挖掘科研创新潜能,我参与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发表两篇专业学术论文。在2015年的研究生推免中,我凭借优秀的专业成绩和优异的综合素质被顺利保送至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以身报国,我锤炼戎装精魄,誓将壮志献国防。从大一入学至今,作为我校国旗护卫队队员,我在坚持每日做好升旗工作之外,还与队友一同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升旗任务。
张文凯
外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
这三年半来的大学生活经历了两样东西,既是肩膀,也是翅膀。
说其是肩膀,是因为在大学阶段挑起了家中的大梁。2013年10月,父亲去世后,我便带着患病的母亲来北京接受治疗,两年来医院和学校两头跑成为生活日常。我用小小的肩膀扛起整个家,没有惊天动地,却总是一点一滴。
说其是翅膀,是因为师大赋予了我无穷的飞翔的力量。进入师大后,我从一个不会说英语的乡村小伙,蜕变到现在同学们戏称的口语大神;我并非一直都优秀,但我从未磨灭自己成为优秀的可能。每天早晨6:30起床进行晨读;每个课间10分钟都朗读英语短文。
姚文杰
哲学院2012级本科生
在师大三年,它鼓励我要多读多思,我丰富了政治学、哲学领域的知识,大大拓宽了思维视野;它告诉我大学生的关注里除了书本,还应走向田野去实践,直面社会,我逐渐具有了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它支持我去不同地方支教,让我在讲台上感受教育的意义和责任,三年支教下来的积累让我教育筑梦的热情变成了切实的素质提高;它鼓励我用行动去探索一个人的影响可以有多大,于是我坚持用三年时间组织起一个支部的壮大,一路助力支部85名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成长,先后影响过550余名中学生和北京市的盲人群体。
杨文琴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012级本科生
汗水见证了我的成长。曾埋头看书作业备课度过1000多个深夜,感受了师大每一个静谧的夜晚;曾为获得一手科研数据,在北京近40℃高温下,背着十多斤的装置赴上百公里外采样,三年半间行程达10000多公里;曾在实验室探索实验失败原因,从早到晚连续尝试7天,因呆得过久中毒;曾为支教实践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周末假期,三年来每个暑假只回家四五天;曾为助力成长坚持朋辈交流……
我成长在甘肃一个落后的小山村,我立志改变山区教育。初入大学,我便投身于多个教育类社团,多次参加未教赛,7次支教,200多次讲课,5次调研与思考,我对教育痴迷。
夏陈马雅
化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化学人独有的情怀!有人说,女生学什么化学,但是我要说,我热爱化学,我要为化学代言。我喜欢早上七点等在图书馆门口,坐在我最喜欢的二楼五号位置,探索分子轨道的组合;我喜欢晚上十点钟伴着闭馆音乐响起,回忆电子云的重叠;我喜欢每天睡前对自己一天的收获小小暗喜,期待睡梦中与凯库勒的苯环相遇。
三年来我每天坚持规律作息,没有拼搏的豪情壮志,却有坚守的静水深流细水长,最终我以年级第一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一次竞赛二等、两次国奖,三年三好学生是对我敬化学之业最好的认可。
化学无聊枯燥吗?不,化学人有份平凡中的坚守,细微处的求真。反复实验几百遍只为调出一个最佳浓度;一个女生,半夜被锁在漆黑寂静的化学楼,最后只能翻墙回到宿舍。研究的离子发不出光,几乎想要放弃,独自一人在操场上狂奔20圈后,发现自己依旧不忍,决心从头再来!还有人说,我们恨化学!但是,我要为化学正名。我组织策划化学文化节、化心慢递活动,将化学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马思源
教育学部2012级本科生
我的大学故事是一个“跨界狂人”的心路历程。从教育技术到新闻传播,我在学业跨界。教育技术以数理、计算机知识为基础,同时面向教育,我修习了全学院最多的学分,得到了最好的成绩。同时,我旁听新闻传播主干课程,保送传播学方向继续研究生学业。没有午休的日子是我大学生活的缩影。我的大学科研经历从接触社会网络分析法开始,此后内容分析、努力了解机器学习,再到课程设计、个案访谈,我尊重数据体现的客观规律,也叹服每个个体的复杂与精彩。
代园t
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本 科生
个子小小的我已习惯被“呵护幼小”的眼光看待,大家潜意识里把瘦小当作弱小。我要证明:“小块头也有大能量!”于是,大家便看到了课堂上认真笔记,用目光与老师思想碰撞的我;图书馆中与高数物理战斗一整天的我;期末复习时朝7晚11的我。我参加科研、竞赛,取得骄人成绩。在飘雪的暗夜贴海报,独自走遍大半个海淀拉赞助。我参与多项志愿活动,在猛禽救助中心一干就是三年。我承接三份家教,勤工助学的所得基本满足学习生活。元旦晚会、12・9合唱比赛、教师素质大赛,均有我全情投入的影子。
慢慢地,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我,看似娇小却能连续拿国奖,几乎每次考试霸占年级第一,学习、科研、社会工作样样出类拔萃。惊讶并赞叹于这个小女生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于是班委连任,院会部长,学长计划,众望所归。
我怀着自信带领队伍参加了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这一生物学科中最顶级的大赛,并斩获银奖。经历过几乎崩溃的困境,经历过从零开始、时间紧迫却又无人帮扶的迷茫。但是,一切困难我都带着27人的队伍扛下来了。2309张照片记录,282个不眠之夜,9次国内外交流,4次实践调研,2个wiki搭建。一年中我体会过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也收获了超越一切汗水和疲惫的成就与成长。
车茂立
励耘学院2012级人文科
学试验班
我自入学以来便加入北师大科学技术协会和正在实践的飞鸽传书项目组,接受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的双重打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和酸甜苦辣之后,我终于获得了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多项创业类大奖,更成为了格致工作室、BEA工作室CEO,管理创业团队30余人,并兼任搜易科技工作室市场总监和IAMLL公益电商原始合伙人。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更是深深体会到,创业不能仅仅靠梦想和激情,更需要学习与创新,因此我更是把握所有的时间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三年平均分92、综合测评专业第一的优秀成绩,并获得京师一等奖等十项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4篇。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我深深感悟到创业实践与学术创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白明浩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2级本科生
我用两个词向大家介绍我的大学。第一个词是转专业。初到师大,当时还在化学学院的我有一份对金融的热爱。我励志要到经管学院学习,于是开始每天在课上学习化学,在课下学习经济学。在这一年中,我不断鼓励自己坚持走下去,终于以考核第一名的身份转入了金融系,同样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结束了在化院的学习生活,取得了国家奖学金。
刚到金融系时,由于学科跨度大,我在一年里修读了31门课程,其中24门是专业课。周围的同学有时学化学,我独自学习金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曾经有很多次,我很迷茫;那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这是我选择的道路。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一点点追上了同学们的步伐,大二在新的专业再次排名年级第一,第二次取得国家奖学金。三年里我的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均位列年级第一。
面对这个同龄人博士,除了敬佩,更是拉近了距离,采访像是兄弟和同学之间交谈,思绪与话题也就随之打开。
名师高徒
在谈到如何进入证券行业时,范为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他就读于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在这种氛围下,刚开始范为对金融不甚了解,“10多年前,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当时还以为金融专业毕业就是进入银行,然后到柜台数钱,那时觉得这对于一个理科生是多么无趣。想到此事,现在还觉得当时略有些青涩可笑。”范为坦言。
后来经几位恩师的引导,使范为走上了金融正轨,范为说“应该说对我影响大的老师有三位吧,他们在学界和业界都是很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者。我的硕士导师让我对金融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金融学不但不是纯文科的内容,更有像金融投资、资产定价这样充满逻辑和理性的领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后来对金融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才能在金融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的博士导师对我的研究体系和人生哲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给了我很多锻炼和增长见识的机会;另一位老师在我硕士还没毕业的时候,破格将我招入金融行业,让我能有机会在金融行业崭露头角。”
知恩图报,过去有很多师长帮助范为在金融研究和从业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关心下一代的优良传统也被他继承了下来。现在范为博士虽在身在业界工务繁忙,但在百忙之余也没忘自己的教书育人心结,记者注意到范博士的名片上写着“研究生导师(兼职)”,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范为开心的说道“我现在在几所大学做兼职的金融专业研究生导师,经常会去高校做一些关于金融和经济的讲座,并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应当如何学习金融知识以更好的适应金融行业的需要。我过去得到很多师长的帮助,现在也应该帮助年轻的同学们。”
成绩斐然
从事金融行业一路走来,一边在业界,一边在学界,范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的首席分析师,他刚到业界的时候曾设计了中国第一个黄金投资的结构化产品,设计了连华尔街人士都觉得很先进的资产证券化产品CMOs定价模型及系统。从事业界研究5年有余,在主流金融媒体发表了数万篇商业评论,给市场投资者及政策决策者提供了及时的专业评论及指导,并被多个部委聘为债券评审专家,成为了我国债券市场颇有名气的专家学者。
如今,虽然业务工作繁忙,但他一直都很关注学术研究的动态和进展,积极和教授学者们进行学术探讨。他从事宏观经济和资产定价研究10年,在《International Finance Review》、《New Mathematical and Natural Computation》、《运筹与管理》、《管理学报》、《管理评论》、《经济观察报》等国际、国内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金融会议。其中2009年更是受到美国金融协会(AFA)副主席Cochrane教授的邀请,参加第69届美国金融年会,得到了和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流的机会。此外,他还获得过“挑战杯”一等奖、“京东方杯”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主研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谈到此,范为说到:“我过去的理想曾经是当一位大学教师,成为经济学界的学者,如今虽然到了业界工作,但过去的梦想不曾磨灭,说不定等我退休的时候,还想再去高校当当老师”。
激情挑战
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如此成绩,他到底有什么成功秘诀呢?范为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过人的天赋,反倒觉得“努力和坚持是自己能够一路走来的最根本原因”。据其介绍,有段时间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特别大,身体不适,很多亲朋和好友都劝他放弃,但他最后还是靠坚持走了过来,“坚持过来就是一路光明”,他微笑地说道。
范为认为: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激情和挑战性的行业,包括对人的学识、与人交流沟通、吃苦耐劳等各方面素质,都是一个挑战。现在中国的经济正面向全球化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相当迅速,我们大量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当然,从事金融业也不一定必须是金融专业出身,数学、计算机、法律、财务会计等专业的学生照样可以从事,因为现在的投资、并购等金融活动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复合型人才。
见解犀利
范为对宏观经济及资产定价领域颇有见解。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困境,他犀利的指出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供需严重失衡,产能过剩导致供给过剩,而需求明显不足。他认为过去的5年我国年均名义GDP增速高达15.6%(2007年底为26.6万亿,2011年底为47.2万亿),不啻于一轮“经济”,这样的经济增长造成了过剩的产能,留下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而需求却不能持续提升(投资需求昙花一现,消费需求无从提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增加需求,在外需不能有效增加的时候,应该刺激内需。范为讲到“今年前7个月,我国有1.1万亿的财政盈余,这一万亿可以用来促投资,也可以用来保民生。诚然,两者都可能会让通胀抬头,但前者只会更加加剧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而后者却可以缓解供需矛盾。因此,政府加大减税和增加民生领域的投入,方为正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范为也深深地为我国的民生问题担忧,“我个人提议的话,就是减免个人所得税,它占我国的总税收比重不大,2011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额才6000亿左右,即使减免一年也不会对国家的财政税收构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现在物价上涨很厉害,如果能减免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扩消费、缓解供需矛盾将大有裨益。”
提及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下滑,PPI不断走低,但CPI却开始抬头反弹,滞涨风险上升时,范为博士还幽默的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的经济情况,就像一个人下半身是冷的,但上半身是热的,很难治。范为指出按理说经济下行,PPI持续下行,物价压力应该不大,但中国的“PPI—CPI”的传导效应却不甚明显。由于产能缺口和价格管制的存在,这一传导在中国市场上是断裂的。同时由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较大,衡量货币过剩情况的马歇尔K值(M2/GDP)已经达到了1.8倍,导致我国局部市场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得不到根治。他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降低我国经济增长对资金的过度依赖,而通过完善制度、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并有效控制通胀。
在谈到现在券商的经纪业务和创新业务时,范为坦言“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大的牛市不太可能出现。现在的经纪业务确实不太好做,明显下滑,一个是佣金率下滑,一个是交易量下滑,量价齐跌。目前证监会正在竭力推进券商创新业务,这至少给了投资者以希望,表明我国的证券业发展仍然在不断推进,不是一潭死水”。证券业的创新的确得到了大多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尽管今年股票市场仍在不断下跌,但证券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却是一枝独秀。
关键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调查;建议
基金项目:河北金融学院应用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5月4日
企业进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通过人力和资本的投入,最大限度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培训成果的迁移,持续改进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笔者通过调研广大河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得到了一线员工培训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总结中小企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员工培训有效性低下的种种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改善中小企业的员工培训效果。
一、中小企业培训中的问题
(一)培训体系环节缺失
首先,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有48%的河北省中小企业没有在培训前进行必要的培训需求分析,此外还有23%的员工并不清楚企业是否进行过培训调查。可见,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深入落实。进行过培训需求分析的中小企业也有很多没有准确的定位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更多的是根据领导自身的想法主观的确定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员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执行培训制度和规划的力度不够。有27%的河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有培训制度,但是基本不执行,还有3%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培训制度。在一年中,仅有54%的中小企业进行三次及以上的培训。在每一次的培训时间上,有47%的企业只用半天的时间。许多河北省中小型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没有把员工培训作为一种制度和规范长期执行下去,在此项工作上所做的投入也是虎头蛇尾,不可持续,严重制约着培训的有效性。
最后,缺乏科学培训效果评估。我们发现,仍有31%的河北省中小企业偶尔进行培训的评估,5%不进行评估,有12%的员工对企业是否进行过培训评估并不清楚,这样的评估工作不利于员工和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河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的培训,内容过于宽泛,缺少针对不同岗位而进行的差异化培训。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有60%的员工希望得到管理能力的培训,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员工希望在企业的培训中看清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看到自身和企业的发展前景,这样能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而在实际中,培训的内容多是企业规章制度,这与员工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培训的组织方式不合理。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现在有94%的中小企业采用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42%的企业采用师徒制和音像视听培训。但是,培训师将现成的理论搬到培训课堂上,缺乏针对性,使培训目标和培训结果相去甚远,课堂讲授的方式也因为缺乏团队合作的方式、枯燥乏味而一直为员工所诟病。经调查发现,有62%的员工希望通过参观考察来进行培训,还有26%的员工希望通过高校进修的方式完成培训,这些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一个发展方向,予以试行。
(四)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培训的认识程度不够。员工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企业领导能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对于培训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调研中发现,有25%的河北省中小企业领导并没有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其中还有10%的领导不支持培训工作。此外,领导和员工对于培训的态度存在着较大差异,79%的员工希望接受必要的培训,而只有75%的企业领导重视培训工作,这样一来,培训明显供给不足,不利于员工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长期下去会阻碍企业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员工对培训的认识也并不深刻。广大中小企业员工看到的只是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对工作的适应性,没有认识到还能起到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二、提高中小企业培训有效性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第一,完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培训的基石。首先,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当前员工的绩效水平、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总体能力水平,在确定当前绩效与目标绩效存在差异后,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好记录;其次,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根据之前与员工沟通记录草拟出几个培训开发的草案,再就这几个方案向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在获得培训需求信息后,整理有效信息,形成培训需求报告,对培训的方式、内容、时间和人员进行初步规划。
第二,完善并严格执行培训制度和规划。河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须将培训放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位置,依据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绩效水平明确规定培训的部门、时间和次数,形成制度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
第三,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评估不只局限于培训后,它包括培训中的实时信息反馈和培训后的绩效水平改进,在培训中通过实时反馈及时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在培训后,从不同层次对培训进行评估,比如柯式模型包含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次,应至少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估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撰写评估报告,分析培训的不足以及改进方向。
(二)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河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培训除了要涉及技术层面,还要渗透到员工的职业生涯方面,这也是广大一线员工的心声。河北省中小企业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培训中来,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帮助员工设计上升通道。在调研中发现,员工希望得到管理能力和理论的相关培训,这也为员工的成长奠定基础。同时,中小企业领导应鼓励员工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员工内部竞争,通过内部的上升通道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使各部门的人员调剂余缺,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三)促进培训组织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河北省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内训与外训结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取长补短。经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员工热衷于参观考察的培训方式,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企业之间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增加实际操作性。此外,河北省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课堂培训,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满足员工的个性培训需求,而且培训时间灵活,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培训方式,与其他培训方法搭配使用。
(四)提高领导及员工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培训成果的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和全体员工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其中领导的态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训制度的落实和贯彻离不开上层的支持,只有将培训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将培训结果不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整个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联动机制,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通过领导的支持与推动,鼓励全体员工将培训结果迁移到工作环境中,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增强组织的活力。同时,也要深化员工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培训不仅能增强员工对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还能够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起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促进员工在企业内部正常流动,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主要参考文献:
[1]钟珊.企业培训有效性研究.学术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