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服务法论文范文

金融服务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服务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服务法论文

第1篇:金融服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型金融 农村 市场发育

一、农村新型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概念界定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私人钱庄、私人借贷、高利贷等。

(二)农村新型金融的概念界定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相对于传统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来说的,国务院《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农村金融市场面向所有社会资本开放,境内外资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机构。

农村新型金融政府服务模式理论

面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金融发展之路这一金融发展理论的难题,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L.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aw)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1973)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1973),首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特征,然后提出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理论和应采取的货币金融政策。并提出了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完全不同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理论”是以麦金农的“互补性假设”为前提,论证了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将储蓄资金有效的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经济也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而刺激金融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与“金融深化论”的出发点不同,金融深化是解除金融抑制的结果。在政府放弃对金融的过分干预和管制,取消对利率和汇率的人为压制,使利率和汇率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状况的前提条件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并使其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向高效的地区和部门;另一方面,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扩展,由此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由于“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因此也合称为“金融深化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其本质是私有制和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一般均衡在金融理论中的运用,是经济自由主义金融理论的代表。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抑制特别严重,除国家准予的正规金融机构以外,所有的民间金融都受到国家的抑制。而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非常之少,特别是随着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后,农行逐步撤离了农村中的网点,农村所剩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全部落在信用社的身上,而农村信用社不健全的体制使其难以担当重任。因此,农村金融的抑制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的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相应建议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第三大显著特征是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由于人口密度低、市场隔离、风险高等特点,加之季节性因素导致的收入波动和高交易成本,使得缺少传统抵押品的农村金融市场面临无法有效分散风险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以利润为导向的商业金融机构只能望而却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先天不足,在放宽农村金融限制的条件下,金融机构的信贷分配容易发生失控或寻租现象,问题的累积可能会使许多金融机构丧失清偿能力而面临破产威胁。毫无疑问,当市场缺乏和制度不规范时,政府应当积极培育市场,为市场成长提供合理的政策环境和必要的法规,加强产权和市场约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监管法规滞后、监管基础薄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缺失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下,农村金融监管处于事实上的低效或无效状态。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逐渐出现,而专门针对这些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法规,如“合作金融法”、“社区银行法”等监管条例尚未明确,这使得农村金融“加速发展”过程中的监管“真空”成为潜在隐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导向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将再一次引发“金融政治经济学难题”:在强势政府主导信贷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政治权利的分布可能会明显地决定信贷的发放过程和结果,并伴随产生大量“权力租”,这对本就弱化的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某种程度说,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监管正处于一种形式与实质的“悖论”之中:形式上的审批制度和行政管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但却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而金融寻租和腐败行为在国家针对“三农”异常优惠的政策环境中有了广泛的滋生空间。毫无疑问,如果单纯以短期内放开和做大农村金融市场为目标,而监管制度又长期滞后的话,隐藏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可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实施农村金融扶植和鼓励政策必须是鼓励竞争与加强监管相结合:除了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规范金融机构的准入、运作和退出外,还应考虑将广泛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正式纳入监管框架和监测范围,通过审慎监管减少在相对宽松的政策导向下可能滋生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真正做到积极推动和稳健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侯希红.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马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第2篇:金融服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 物流金融 风险控制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相关概述

(一)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开始回归主营业务,专注于自身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将诸如包装、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库存管理等业务外包给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所谓的第三方物流,即企业为了将精力集中于主要业务的经营,将原有的内部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处理,并运用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对物流活动进行全程管控。

(二)物流金融服务概述

1.物流金融的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物流金融贯穿于物流供应链活动的整个过程,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有效组织和调节资金流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的运动,涉及各类存贷款、信托、投资、证券、保险、抵押质押及其他金融服务,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狭义上来说,物流金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处于供应链上游、中游、下游的不同企业提供融资和代客结算等金融服务,以促进资金的高效流转和整个供应链的平稳运行。

2.物流金融的特点。物流金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标准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对出质产品的包装及质量的检查验收、出质债权的规范性、监管内容及流程等都有严格限制和规定标准。二是信息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依靠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完成预测市场需求、在出资方和融资方之间进行信息双向沟通、实时有效监控质押物等工作。三是远程化。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覆盖地区很广,即使面对地理距离遥远的融资方,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能通过旗下分支机构为其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并利用计算机实现远程操作和监控。四是广泛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群体很广泛,处于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只要有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以为其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出质产品或债券的形式也很多样,从动产到不动产、从生产原料到仓单都可以纳入范畴。

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

替代采购模式。替代采购是一种比较初级、简单的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代替融资企业向生产企业采购产品并垫付货款(不包括物流费用),融资企业交纳保证金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再根据保证金的比例向融资企业发放部分或全部产品直至融资企业结清所欠款项。

代客结算模式。代客结算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最早推出的物流金融服务之一。具体又可分为代收货款模式和垫付货款模式。在代收货款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后,根据合同的要求将用户采购的产品送货上门并代供应商收取货款,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结清供应商的应收货款。在垫付货款模式中,供应商与用户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分别签订《购销合同》和《物流服务合同》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供应商采购用户所需的产品并垫付部分或全部货款(不包括物流费用),用户收到货物后在一定的期限内结清第三方物流企业事先垫付的款项。

仓单质押模式。仓单质押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最早的融资模式,现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具体又可分为静态仓单质押模式和动态仓单质押模式。静态仓单质押模式是该模式的基础。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助银行对融资企业进行贷款资格认证和审核后,三方签订正式协议。融资企业将协议规定的货物量运到指定的仓库并由第三方物流企业验收入库、现场开立专用仓单,融资企业对仓单做质押背书,第三方物流企业盖章后将仓单送交银行,银行根据质押物的市值向融资企业提供贷款。融资企业每次到仓库提货,必须首先向银行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经银行同意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解押指令及提货通知单后,融资企业方可提货。动态仓单质押模式对静态仓单质押模式进行了改良,由银行设立一个库存警戒线以便进行更好的控制。当仓库中的质押物数量处于库存警戒线上方时,融资企业按原有的流程进行货物自由的出入库。当质押物数量处于库存警戒线之间时,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允许,融资企业方可提货。当质押物数量处于库存警戒线下方时,融资企业必须补充同等差额的货物入库或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经银行同意后才可提货。

保兑仓模式。保兑仓模式涉及的主体较多,包括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和融资企业。四方签订正式协议后,融资企业向银行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银行开具承兑汇票并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担保承兑,生产企业收到承兑汇票后,将货物发到银行指定的仓库,货物入库后按仓单质押模式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循环往复直到融资企业的保证金账户余额与银行开具的承兑汇票的金额相等,汇票到期后由银行兑付。

融通仓模式。融通仓模式实质是对仓单质押模式的一种简化和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银行的资格认证和审核后,可获得相应额度的贷款,并以此向融资企业提供灵活便捷的质押贷款服务。银行不再参与对融资企业的审批和过程监管,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控制仓单质押的全过程,融资企业只需经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批准即可提货。

物流保理模式。物流保理模式适用于国内企业进口原材料或商品并以信用证方式结算的情况。在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国内进口企业、国外出口企业四方签订正式协议后,国内进口企业向银行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申请开具信用证,银行对该企业和国外出口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评估后,向国外出口企业开具信用证,并在国外出口企业提交质押单据后预先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货款。第三方物流企业受银行的委托代为报关、提货、入库质押监管。国内进口企业可一次性或多次还款,在银行审批后经第三方物流企业到仓库提货。

我国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国内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开展了与仓单质押业务相关的物流金融服务,积极与各大银行合作建立定点融资仓库、提升仓储管理专业水平、完善物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此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金融涵盖的客户对象持续扩大,提供的产品种类不断创新。

然而,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的起步较晚,企业自身的规模、资本实力和运营经验远不及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因而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法律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像国外企业那样通过收购或投资银行从事金融业务,只能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这使得物流金融服务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其次,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服务的开展中由于规范标准缺乏、技术储备不足,导致流程进展控制不力,业务操作复杂混乱,银行、融资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有效监管。此外,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科学手段,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较高的监管成本使企业的收益和利润降低。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经营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为供应链上的各企业提供多种物流金融服务,经营范围扩大,风险相应增加。具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内部经营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组织结构老化落后、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员工综合素质不足、管理层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二是市场风险,在质押物的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或是汇率浮动改变变现能力时产生。三是安全风险,质押物品存储在仓库的期间很可能因为仓库本身安全管理措施不足、管理人员的诚信问题或融资企业提单诈骗等原因发生损失。四是客户资信风险,部分融资企业可能不按合同还款甚至恶意骗取贷款,使金融物流服务遭遇信任危机。

(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有时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会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委托人因为信息不足无法得知,因而蒙受损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时,既是合作企业的人,又是银行的委托人。第三方物流企业比银行掌握更多合作企业的信息,又有质押物或保证金作担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了保证长远的发展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会与银行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向银行提供合作企业的真实信息,确保了物流金融服务的顺利进行,这些都降低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道德风险。然而,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向众多的客户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多项委托关系并存的局面及协议、合同中存在的漏洞都使得物流企业无法完全避免道德风险。

(三)法律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由于涉及的主体众多,当质押物在各主体间流动时,很可能就其所有权归属问题产生纠纷,这是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涉及物流金融服务的条款还不完善,如对仓单的内容、转让、遗失和法律效力等就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问题发生时物流企业无法可依。此外,我国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并购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保证企业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内部经营管理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物流金融服务运作模式,分别制定标准、量化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 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并辅之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严格的业务流程操作,实现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针对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应建立灵活迅速的市场产品信息收集及反馈体统,实现实时有效监控;对质押物的选择,尽量以适用范围广、价格涨跌幅度不明显、处置简单、质量稳定的产品为主,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完成对质押物的科学估价,然后确定合适的质押贷款比例。针对客户资信风险,要建立合作企业资信评估指标系统,加强对合作企业的信用管理,与其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与银行合作实行融资项目的信用及风险评估。

(二)道德风险控制策略

为了有效避免道德风险,物流企业应建立合适的客户评判标准体系,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并按照合作时间的长短划分不同的信任等级。此外,为减少委托对委托人的损害,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服务合同中应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三方之间的有效合作;二是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负激励督促三方各自履行相应义务。

(三)法律风险控制策略

我国必须加快对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改革和完善法律法规中有关物流金融服务的相关条款规定或制定专门的物流金融服务法,使物流企业在面对所有权纠纷或业务流程中的相关问题时有法可依。物流企业与合作企业、银行签订合同时,要事先研读涉及物流金融服务的相关条款,找出其中的空白、互相矛盾及不明之处,写进合同,防止三方中的任一方有法律漏洞可钻,有效控制法律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服务需要有效识别和评估风险,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保证物流金融服务的持续进行,实现自身、供应链上各企业及银行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俞特.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商论,2012(4)

2.袁光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的分析与决策[J].企业管理,2011(8)

第3篇:金融服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协同效应;银保深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90-05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ncassurance is an increasing prevalent channel for insurance distribu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banccasura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ncassuranc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bancassurance an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he bancassurance penetration. By the stud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bancca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should be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ideway. In bancassurance practice,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of China should develop new type bancassurance products adjusted to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and the current policies, keep the cost advantage of bancassurance, and prevent vicious competition.

Key Words: Bancassurance;Development Mode;Synergic Effect;Banccasurance Penetration

20世纪70年代末,在各国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扩张、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过程中,银行保险应运而生。银行保险,由银行提供保险服务的模式,已逐步成长为一种有效的保险销售渠道。在西欧,采用银行保险极为普遍,在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地区等, 银行保险也已成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的新亮点。2005年的数据显示,亚洲银行保险寿险保费收入在总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8%。目前, 欧美的一些国家,如法国、西班牙等甚至超过60%。

高效的银行保险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银行柜员向客户即时销售简约化产品。由此,仅凭借较低的银保深度与有限的销售渠道,银行保险便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银行与保险之间的业务整合有助于降低成本,增强合作功效,但是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受到了正在进行的制度变革(如有些国家开始禁止银行与保险的相互参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新的制度将使得银行保险原有的资本优势不复存在。不过,银行保险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成熟市场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各类寿险与非寿险产品将被相继推出,银行保险销售也将进一步增长。在新兴市场,新的市场进入者已成功地运用银行保险与同业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一、银行保险的发展

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对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分销协议合作――银行保险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银行保险还处在萌芽时期,银行简单地充当保险的中介,纯粹合作关系,没有竞争,银行介入保险业务的分销环节,主要是销售寿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和佣金。银行保险没有真正出现,但银行积累了从事保险业务的销售经验。

(二)战略联盟――银行保险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不仅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销售渠道的管理以及客户资源的共享,销售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但在组织结构上,银行与保险是松散的协作关系,欧洲是此阶段银行保险的主要市场。

(三)股权渗透――银行保险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科技的进步,金融管制的放松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内部和保险业内部的竞争开始加剧,向外拓展各自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成为必需。因此双方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银行主动参与保险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并采取协议、新设、并购、合资等方式相互渗透和融合,将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 通过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共享,提供综合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组建金融服务集团――银行保险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和保险公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相互合作和渗透性质,寻求银行保险的一体化运作,采取自身培育、合并、收购等手段,组建金融服务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优势。银行保险出现两种经营趋势:一是金融集团化趋势;二是部分地区金融机构重新回到专业化经营,在银行主营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同时,银保业务变为协议销售或战略联盟。

当然,各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主要是基于银行保险最发达的欧洲的情况进行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国家和地区是阶段混合式的,有的则是阶段跨越式的,即使是在欧洲,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

二、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金融监管政策放松。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对金融业放松管制,允许银行、保险和证券混业经营,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在1986年就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意大利在1990年公布了阿玛托法案,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美国也于1999年11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这些法律都对各自国家的金融制度进行了调整,废除了金融分业经营,确立了金融混业经营,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最近亚洲各国,如印度、韩国,也开始相继放宽对银行保险的政策限制,为银行保险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国虽然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开始允许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允许银行可以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允许保险产品可以通过银行网络进行销售。

(二)优惠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推动了欧洲一些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法国银行为了迎合客户追求税收优惠的需要,主动推出一种“契约资本化”的保单,它实际上是一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简单的养老保险产品,具有避税功能。此外,在法国,截至1995年,政府对于25%以上的保费或长达8年以上的资本收入以及大多数遗产并不征税。法国银行保险商充分利用税收上的优势,以简易、低价、长期的储蓄型产品取代由传统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复杂产品,银行保险的市场份额在2001年就达到60%,2006年达到64%(Swiss Re,2007)。日本也规定个人寿险保费的最高免税额可达50000日元,寿险业的发展加快了日本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程。

此外,从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发展情况看,不同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影响银行保险的重要因素。如2004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西班牙的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寿险中的占比高达60%-70%,而英国、德国、荷兰和瑞士等国的这一比例只有20%(见表1)。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影响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银行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DR指数(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急剧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金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局面,西方国家政府采取了各种方式以刺激私人养老金计划,这极大地促进了寿险行业的迅速发展(沈爱卿、贾悠然,2006)。同时,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期望,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储蓄方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此外,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资本市场上日益增长的复杂的投资工具也比低收益的银行存款更具有吸引力,人们的储蓄逐渐从银行的存款账户转移到寿险产品。以上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银行存款比重不断降低。与此同时,银行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银行收入的比重大幅增加。

(四)银行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伴随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金融监管放松、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表现在: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加剧;新进入者的威胁与挑战,极大地侵占了银行的市场;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银行客户的谈判力量加强,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质量、范围、信息、收益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等。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利润率不断降低,这迫使银行不得不积极开展其他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事实上,由于银行具有广泛的分支网络,大量的客户群,银行业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

(五)银行保险的低成本比较优势。由于充分利用了银行固定成本,依托了银行区域品牌效应,共享了银行网点渠道与客户资源,银行保险具有其他销售渠道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在韩国,中小寿险公司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同大型寿险公司进行竞争,极大地降低了国内前几位寿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银行保险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保险公司在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用银行的网点与大量的客户资源,快速进入市场。同时,保险公司还对银行的职员进行保险销售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取代专门的保险团队,进一步降低了培训的成本。与其他销售渠道相比,银行保险的成本与利润的数据不易搜集。但意大利与法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却显示,银行保险确实具有其独特的成本优势(见图1、图2)。

(六)银行与保险合作的协同效应推动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银行保险的成功在于银行保险可以实现银、保双方的协同效应。银、保协同效应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模经济。通常,在不改变产品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扩大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就存在规模经济。银行保险也存在规模经济,一般而言,因为借助银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技术的支持,保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总平均成本是下降的。第二,范围经济。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比各个单独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总成本更少的话,就存在范围经济。对银行保险来说,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从生产层面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品间共同分担管理费用,技术成本以及其他的固定成本费用。从消费层面看,顾客将可以通过购买银行保险集团的产品而不是在各个专门的公司购买相同的产品来体验到更低的搜寻、监督与交易成本,而且可能为这种方便的购买方式支付更高的价格。第三,服务一体化。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投资观念的增强,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在于力求满足客户对不同的金融产品的需要以及对投资增值的关注,通过一体化的服务稳定既有的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扩大新的客户群。

以上这些因素从客观上可能促进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在现实中也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阻碍银行保险的推广。例如,客户的消费习惯、客户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保险公司对市场的定位等。在此不再赘述。

三、国际银保深度的变化态势

银行保险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普遍,但银行保险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从表2中看出,在欧洲许多国家具有很高的银保深度,寿险收入占到了保费收入的50%以上。在北美的加拿大与美国,银行保险的深度明显偏低,这反映了政策对银行销售保险的严格限制。而在日本,政府对银行保险的限制直到2007年底才会彻底解除,因此,其深度依然较低。与此相反,澳大利亚在寿险方面有着较高的银保深度,因为,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寿险产品主要由银行集团提供。而新兴市场中的银保深度则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政策规定、市场开放度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银行保险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入亚洲市场,尤其是在寿险领域。同时,银行保险在中欧、东欧以及拉丁美洲也相继取得了成功。

银行保险的重要性在多数市场中日渐突出。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银行保险便开始对欧洲(除德国之外)、大洋洲的市场高速深化。而非寿险的银行保险销售,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仍保持着增长态势。由于制度上的解禁,如今,美国与加拿大已开始全面接受银行保险。在2000年之前,银行保险并未在日本生根发芽,但现已成为了日本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保险销售渠道。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银行保险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兴市场上,拉丁美洲、中欧、东欧和亚洲的银行保险销售虽然启动速度较慢,但在寿险市场上,均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另一方面,银行保险在非寿险领域内的发展则相对较弱,但拉丁美洲却是例外,在其市场上,银行保险的非寿险销售已赶超寿险。同时,在中东与非洲,银行保险却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深度水平。

四、国际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加大银行保险产品开发力度

目前,中国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内嵌价值低,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小。中国银行保险产品99%以上是趸缴型分红保险产品(罗志勤、傅国尧,2008),这种产品期限短,现金价值高,保险公司可计提费用很低。在很低的计提费用中,保险公司还要支付高额银行手续费、销售人员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 实际费用盈余非常微薄。由于期限短,中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比较低。并且,各保险公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上较为相似,削弱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代销协议的非稳定性。

银行保险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要吸收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在产品创新上下工夫,打造具有特色的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可通过利用银行完备的客户资料库对各类客户如企业、个人等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客户的保险需求,设计各种不同的保险产品。

在寿险领域,保险公司应根据国外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成功销售经验,加大对信贷寿险产品的开发力度,设计与银行业务配套的寿险产品,加大力度研发养老保险产品,大力发展保障型人寿保险产品和储蓄型人寿保险产品。在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银行销售的特点,尽量简化产品,做到条款清晰易于理解。此外要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从经营银行产品的替代品转向开发银行产品的补足品,提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倾向,增强协议的稳定性。

在非寿险领域,国外的银行近几年也作了有效的尝试,银行正在加速向非寿险领域进军。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开发与银行服务存在关联的产品,拓展财产险的银保营销渠道。

(二)保险产品应适应客户的消费需求

从近年来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银行保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连险与万能险的销售。这说明中国客户对于银行保险寿险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或资本化消费倾向。因此,保险公司可在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设计中,体现出保险的资本化功能,满足客户的投资性需求(吴韧强,2008)。

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连险与万能险片面强调保险投资功能,在保障功能上偏弱。目前中国股市正处于调整时期,金融危机正向全球蔓延,股市的振荡已对投连险与万能险的销售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也削弱了保险公司的资本基础。鉴于此,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发新型的投资理财保险产品,平衡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以作为投连险与万能险的替代品。在满足客户投资性需求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

(三)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

低成本是银行保险的比较优势。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以较低的销售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借助银行与客户之间已形成的信任关系及银行的品牌形象,拉近了保险产品与客户的距离,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经营成本。目前,中国的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主要采取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方式。一个银行或保险公司可与多家保险公司或多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掌握大量网点资源的银行因在渠道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具有按照手续费与佣金的高低选择合作伙伴的先天优势,迫使保险公司之间展开手续费交替攀升的恶性竞争,银行保险滑入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商业陷阱(闻岳春,2007)。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遭到削弱。为了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避免恶性竞争,发挥银行保险的经营效率,有必要探讨银、保协作模式与客户市场分析等问题。

1.创新协作经营模式。目前,银保合作还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协议合作方式。在此方式下,银行对于保险销售的积极性并不稳定,易受到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干扰。同时,银行利用其自身优势进行讨价还价,竞相抬高手续费,造成了银保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银行和保险应建立起长效的、稳定的合作机制,突破现阶段粗放式合作阶段,寻觅深层次合作。如,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中国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已逐步朝这个方向进军,如中国光大集团拥有中国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信集团拥有中信实业银行,同时又控股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银、保还可以实现股权联姻。随着中国由分业向混业的发展,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探索尝试新的银行保险模式,其中就包括成立专业保险公司或参股保险公司等。银行、保险公司相互参股、相互融合,合作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是未来银保业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2.做好客户市场细分。大型银行是各大保险公司的必争资源,争夺焦点集中于银行保险产品代销业务上,易引发过度竞争。鉴于此,保险公司可依据自身实力与发展需要,适当避开代销业务竞争,转而挖掘大型银行的软性资源,与银行互连电子销售平台,将合作领域拓展至网络、电话销售。以即时出单的简易产品,扩大对银行低端客户的销售面;同时,开发银行高端客户,向其提供一体化理财与资产管理服务,将定制的个人或团体年金、保险计划纳入其中,改善产品功能,提高边际利润。

参考文献:

[1]郭金龙,石晓军,郑海涛.我国的银行保险战略视角及其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2]罗志勤,傅国尧.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初探[J].浙江金融,2008,(1).

[3]沈爱卿,贾悠然,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2).

[4]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7,(6).

[5]吴韧强.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8).

第4篇:金融服务法论文范文

近日,爱尔兰政府颁发了一个关于国际学生的策略,它是2010到2015年的计划,在这一部分发展规划中,首先提到爱尔兰会在未来五年提高教育质量;其次,会提高全球的战略性。其中包含了学费体制的改革,也包含了很多的优惠策略,对于国际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2011年起瑞典留学无“免费午餐”

随着外国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瑞典各高等院校将从2011年起对来自欧盟和欧洲经济区以外的外国留学生收取学费。据了解,目前在瑞典的留学生享受的是与本国学生相同的免学费待遇。然而据瑞典教育部门统计,近10多年来,到瑞典求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骤增,目前就读于瑞典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已超过3.1万人。为缓解经济压力,政府考虑对非欧盟学生收费。瑞典政府估计,一名外国留学生每学年需交纳约7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万元)的学费。

瑞典政府将推出高额奖学金项目

瑞典政府将从2011年起对自欧盟和欧洲经济区以外地区的外国留学生收取学费,但为了缓解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瑞典政府将推出两个高额奖学金项目:一个是将颁发给与瑞典有长期合作发展关系的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奖学金项目每年达3000万瑞典克朗;另一个奖学金项目将由各高校直接管理,向所有非欧盟国家的国际学生开放,2011年该项奖学金总额为3000万瑞典克朗,2012年该奖学金的总数将增加到6000万瑞典克朗。

荷兰名校2011年对华招生展开

荷兰作为最早使用英语授课的欧洲非英语国家,在世界留学市场一直广受青睐。荷兰政府每年将国民收入的20%投放到教育领域,截止到目前,荷兰共有11所大学跻身世界大学前200位。目前,荷兰高校已开始接受2011年入学申请,由于荷兰多所大学的招生都采用招满即止的规则,因此,提前一段时间准备非常重要,留学专家介绍,鉴于荷兰入学时间多为每年九、十月份,学生提前一年准备可高效保证录取。

美国部分社区大学学制改为4年

最近,美国部分社区大学的学制从两年提高到四年,且颁发四年制大学的文凭。这种现象被美国高等教育界视作社区大学的转型之举。这种新趋势正在打破社区大学以往的“跳板”定位,社区大学升级主要是迎合了市场需求,升级专业包括消防、电焊、护理等,修习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的同时,还接受管理方面的知识。业界认为,社区大学的转型顺应了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特点,同时也不失为美国就业供需市场的风向标。

加拿大致力提高公立教育质量

滑铁卢大学校长约翰斯顿先生于10月1日担任加拿大总督职务。他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要将加拿大建设成为一个“聪明与关爱的国度”。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3个支柱:支持并关爱家庭、儿童;鼓励学习与创造;提倡慈善和志愿者精神。他尤其强调要关爱并尊重教师,并通过公立教育使每个人的才智得到充分发展。留学专家指出,随着加拿大教育变革不断深入,本土学生以及留学生都将从中受益,享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初中生留学热抬高美国中学门槛

在中国,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寄宿中学协会在京说明会上,初中生家长成为现场咨询的主流。涨幅迅速的初中留学热潮也悄然抬高了美国高中的门槛。10月底,美国寄宿中学协会(TABS)率43所美国寄宿制高中在京集体招生。不过,相比去年的75所学校,今年来京招生的学校规模已明显缩水,招生计划预计比过去减少二三百人。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美国高中名校的招生条件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考试成绩是重要方面,而学生社会经历、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其个性与特长,将是招生时更为看重的。

英国留学生生活压力将变大

英国国家统计局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在今年三季度内的增速达0.8%,比预期值高出一倍。专家表示,一般来说GDP向好意味着有更多的工作岗位。但是因为过去几年,政府裁减了太多公共部门的职位,因此这些岗位的失业人员大多涌向私营企业和部门。虽然这些部门提供的岗位数目不少,但是因为求职者的成倍增多导致了求职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未来海外学生想在英国找到工作的困难仍然很大。

日本大学“泡沫化”扩招留学生

10月27日,日本新华侨报网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文章称日本高等教育实施“大众教育”后,“泡沫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大量扩招将会使得许多学校因无法达到招生名额而倒闭。文章还提到,日本“大学泡沫化”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狂招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大学泡沫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不再有“精英意识”,他们把这段时间当作高中“升学战争”和毕业“就职战争”之间最快乐的人生时光,尽情地玩耍、享受。在世界500强之一的三井物产,对一个进入公司的大学毕业生,要花500万日元进行培养,其费用基本上与大学4年的学费相同。因此,他们也认为日本的大学正在“泡沫化”。

南加州大学向中国学生全面开放

排名全美第23位的美国南加州大学是中国优秀学子向往的名校。该校招生办副主任Megan Wang近日表示,作为拥有最多国际学生的美国大学,南加大会继续招收并录取全球的优秀学子。南加大的150个本科选项全部开放给国际学生。南加大提供经济补助给拥有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身份的学生。如果学生有经济需求,校方会以助学金、工读金以及贷款等满足他们的全部经济所需。国际学生虽无法得到经济补助,但他们可以与其他的报名者一起申请并竞争奖学金。去年,中国有4位同学得到全额奖学金。

法国私立院校不断扩张

多年来,法国私立院校广泛结合所在地地域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践行课堂理论,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学校好评与日剧增,从而也引发了大众对法国私立教育的关注。面对庞大的私立教育机构规模,专家提醒学子,选择入读法国私立院校一定要注意查看学校资质,通常有3点衡量标准:一、能为学生办理一年的学生居留;二、有专属的教育编号;三、国内教育部备案。

新西兰博士受学子认可

近3年出国读博的学生有明显增长,其中又以新西兰博士项目发展最迅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子认可。据统计,2009年所办理的博士生数量同比增长170%,再创新高。新西兰读博之所以受国内学子认可,除学历含金量高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费低廉,只需要2~3万元人民币即可;其次,博士配偶可申请与其课程时间一致的无限制性工作许可,申请人子女在新西兰的学习费用也和新西兰居民一样享受优惠;此外,国际博士生可申请新西兰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NZIDRS),这项全额奖学金资助覆盖了学费、生活费、交通补助、保险补助以及书本和论文费用多个方面。

澳大利亚拓展中澳大学交流

11月8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部长克里斯•埃文斯参议员(Senator Chris Evans)在北京宣布澳大利亚政府将出资拓展创新性的中澳大学校长能力建设交流项目。埃文斯参议员说,吉拉德政府将出资10万澳元用于拓展“中澳大学校长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由澳大利亚大学协会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创办。在该笔政府资金的支持下,2011年和2013年参与该项目的澳大利亚大学数目将翻一番,达到16所大学,这将有助于中方参与者丰富其交流体验。

美国移民收入锐减

美国丕优西语裔中心10月29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自经济危机结束以来,移民迅速恢复就业,但美国本土出生者继续失业。移民失业减少的原因不明。不过,自去年以来,移民的工资比一年前大幅减少。外国出生移民的周薪中位数字比一年前下降4.5%。美国出生上班族的工资降幅只有不到1%。2010年第二季,美国出生上班族的周薪中位数字为653美元,外国出生移民的数字则为525美元。

移民加拿大曼尼托巴不设学历门槛

曼尼托巴省属移民计划(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PNP计划)的产生是在加拿大政府和曼省(Manitoba)政府协商基础上制定的。近两年,曼省投资移民计划以资产要求低,文件要求简单,无学历、语言要求,投资方式灵活以及曼省投资移民名额最多的省提名计划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不符合加拿大联邦以及魁省投资移民申请条件的申请者所接受。

美国第二代移民收入更高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3亿多人口中有12%是外国出生者,除了少数在美工作学习的非移民外国人,其余的多数基本上等同于第一代外来移民。此外美国还有3302万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外国出生者的第二代移民。人口普查局的调查发现,第二代移民比第一代移民获得更好的教育,有更高的收入,从事专业工作的比例更高,贫困率较低。25岁以上的第二代移民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8%,比第一代移民高13个百分点。人口普查局官员格里科说:“这显示移民的孩子继续像过去几代人那样融入美国社会。”

中国成澳洲第二大移民来源国

澳洲移民部长宝文(Chris Bowen)日前表示,澳洲的移民政策将继续以国家经济所需的技术人才为吸纳对象。根据统计数字,中国成为澳洲第二大移民来源国;而在技术移民类别中,会计是最多人提名的职业,其次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和注册护士。政府宣布下年度将增加5750个技术移民名额,以满足澳洲的需求,技术移民的比例将提高至67.5%。宝文表示,政府的技术移民政策以目标为本,有助纾缓医疗、工程、金融服务和信息科技行业人才短缺问题。

132签证成国内精英移民澳洲首选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理想的移民国家之一,其商业移民深受国内认可。在多种澳洲商业移民签证类别中,132类签证已然成为国内商业精英移民澳洲的首要途径。该签证属州政府担保商业杰出人士类签证,适合在国内拥有大型公司并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成功人士。澳洲商业移民类别163、164、165需两步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临居”再“永居”的过程。惟独商业天才132类可一步到位拿到永居签证。

加拿大公民入籍考试新条例生效

自加拿大联邦公民及移民部今年3月15日推出新版的公民入籍考试范围后,该部门近日修订考试内容:包括扩大考试范围的重点;取消笔试中的必答题;考试未过可延长考生重考的期限;至于测验考生语言能力的口试部分,则由以往的简单对话,改为需要表达能力较强的题目。有移民律师指出考试范围虽然经过修订,但对一般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的移民,仍然十分艰辛。

“美国猫”测试或成名校录取指标

10月16日,美国大学网公司推出了全新的国际生测试项目――美国文化评估测试(the US Cultural Assessment test)。该项测试简称为USCAT,第一阶段实施工作将于明年秋季展开。由于简称中同时包括了US和CAT两个的单词,因此被网友戏称为“美国猫”测试。以USCAT为代表的美国文化评估类标准化测试或将在未来成为主流,为众多美国学校录取国际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美国高校对国际生要求一向严格,无论是偏重托福、雅思、SAT等经典测试方式,还是偏重USCAT类的新兴文化测试,其实都反映了美国各类院校对国际生素质的要求。

留韩语言门槛降低

10月1日,韩国教育部调整了大部分院校的本科招生语言要求,语言关从原来必须通过TOPIK考试4级,调整至入学申请时只需提交3级证书,毕业前通过4级考试即可。不过,此次降低门槛不包括以下7所大学,即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成均馆大学、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和西江大学。而此前韩国教育局在今年8月也出台放宽留学签证,令八成中国学生受益。两个月内,赴韩留学利好消息一传再传,一股不小的留韩“风潮”正在刮起。

GRE考试成绩取消冲击留学计划

10月23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举行的GRE普通考试时,发生了“错误重复使用先前旧试题”事件,导致考试成绩失真,ETS决定取消所有考生成绩。目前GRE考试在中国大陆一年仅有两次考试机会(6月和10月),同时GRE考试是申请美国理工科、文科等专业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所以此次事件必然对申请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带来影响。ETS将为所有受影响的考生提供3种选择:参加于2010年11月20日举行的免费重考;或免费转考2011年6月11日举行的GRE普通考试;或全额退还10月23日GRE普通考试的考费。

SLEP成国内学生读美国高中捷径

SLEP是中学英文程度测验(Secondary Leve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的缩写。由托福考试主办机构ETS主持,因此SLEP在国内也被称作“小托福”考试。除多数公立中学通过SLEP选拔学生外,美国90%的私立中学都通过SLEP成绩衡量学生的语言成绩情况。对多数学子来说,SLEP是进入美国高中的必经途径。相比托福等考试,SLEP的难度更小,考点和考试方式更灵活。

2011年美国国际交换生开始招生

2011年美国国际交换生招生已经开始。年龄在15~17岁的中国高中生符合相关条件,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公立高中,修读一年的高中课程。专家建议,美国高中交换生项目招生名额有限,采取先报名、先通过、先录取的模式,额满即止。想参加2011年春季交换生的学生现在就要开始报名和准备材料,学生要通过严格的英文笔试和由美国机构专门设置的面试,合格者才有机会到美国进行为期10个月的文化交流项目学习。建议提前半年准备为宜。

南京市为引进海归人才再次“筑巢”

南京市政府近日公布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为了让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安心发展,南京计划建1万套人才公寓,将规划4个大型片区来建人才公寓和城市中低收入者用的保障房。今年南京还将建设500套商品房,为特别优秀的海外人才解决住房问题。未来3年,南京将投入30亿元,全面实施“紫金人才计划”,着力构建政策优势突出、服务环境一流、创业氛围浓厚、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人才集聚高地。

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数量下降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协会本周公布一组数字,称由于技术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国际留学生人数下降,2012年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经济将损失近26亿元。该协会呼吁在海外和国内大力宣传维州国际教育产业,给国际留学生提供公共交通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