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护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医护人员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56-02
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划中有明确的阐述: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医学及护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极其重要,不容出现丝毫的错误。就像有人曾经形象描述道:“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学习期间,扎实专业基础,熟练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工作中所需要的人文素质,如爱心、细心、责任心等,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阶段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方面还存在很大上升空间,多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学生的欠缺反映的是教育理念的偏失,更直接反馈教师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的陈旧与落伍。坐而论道容易,立足建设艰难。一线教师不是教育理论家,不应面对恶劣的教育生态背过脸去,做着理想教育的美梦,而应思索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当前“实然”的教育困境转化成“应然”的理想教育之境。笔者从高职教育主体——教学入手,从三方面开展探讨。
一 教学方式
1.重视提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只作为旁观者,只听、只看,却很少有机会参与进课堂,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发挥自主性的机会,对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一类陈述性课程来说,难免会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但若在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策略,重视提问,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只剩“听老师讲”这一件事,他们会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或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如在讲解“微生物”与“病原生物”的概念时,让学生自己理解这两个专业术语,再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补充或纠正,在无形中慢慢纠正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而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求知欲
朱光潜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启发人性固有的求知欲。在细菌生长繁殖与培养教学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为重点,可在课前布置任务——制作酸奶,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学生通过翻阅课本、查阅资料,并借助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帮助,最后确定实施方案。待酸奶制作完成之后,再根据同学制作酸奶口味的不同,来进行讨论,并由此引出细菌代谢这一章节内容。这一任务的布置可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在无形中督促学生自主去学习如何培养细菌,深究实施方案步骤背后的支撑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细菌繁殖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而且用事实让学生明白课本知识可以指导实践,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扭转学生脑海中普遍盛行的“知识无用论”这一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其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建立起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求知欲。
3.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对比性实验
随着我国人口的大幅增长,国民对医护人员的需要也水涨船高,然而现阶段各个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医院因医生或护士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医疗事故屡见报端。在职业教育课堂中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细菌消毒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实验中,可采用对比性实验,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温度、规定的时间较低的温度和规定的温度较短的时间三种不同方法,对新鲜配置的细菌培养基进行灭菌,并将灭菌之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最后通过对比观察三种方案的灭菌效果,并结合“安徽——欣佛”事件,让学生理解如何彻底消毒灭菌,深刻明确了彻底灭菌的重要性,进而强化学生的责任心。
二 教学态度
1.改变教育心态,严中带爱
古人道:“严师出高徒”,认为严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于是教师上课一脸严肃,对学生要求甚高。对一些自律性不强、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多数教师出于方法欠缺,轻则批评,重则打骂。而老师得到的回馈是学生的不屑、充耳不闻、油盐不进,有的甚至开始逃课、旷课。这是一种跟教育期待完全相反的结果。〔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不必然”说的正是此理。课堂上老师教育违反纪律的学生,本意是希望学生能认真听讲,但学生则极可能会误解成老师对他们不友善,甚至抱有敌意。学生毕竟是孩子,老师虽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很难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信任老师。人性和时代的特点证明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应具备应有的教育智慧,改用其他方式,如当学生上课讲话时,老师需调整好心态,怀着一颗平常心,变发怒为宽容谅解,可用眼睛紧盯学生或点名进行课堂提问,亦可直接走到学生的身边,无论哪一种做法都可起到暗示作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做可以避免将学生物化,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及对他们的尊重,进而避免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那么接下来的说服教育就很容易展开,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2.摒弃个人情绪,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的老师对学习好的或讨人喜欢的学生格外关心,而对一些性格孤僻、自闭的学生则不闻不问,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受到爱的不平等,对他们的心灵有着很大的伤害。长此以往,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因此老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个人情绪,将理性教育实践到底,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学生心中可亲可敬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地将公平的意义展示给学生,以期将来学生能公平公正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及工作中遇到的病人。
3.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爱意
高职教育的学生与任课教师的接触时间较少,仅限于上课阶段及上课前后。要想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则需要老师好好利用课堂时间及课间休息时间,在课堂上老师应多走下讲台,虽三尺讲台是教室的天地,然而讲台本身的高度会令学生产生疏离感,教师应适时在教室循环走动,同时可多拍拍学生肩膀,多摸摸学生的头,通过善意的、欣赏的肢体接触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课间休息时间,老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学生平等自由地互动,相互学习彼此的思维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各自的观点,再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可用价值观引导优秀学生,用制度来约束中等学生,用关注来促进后进学生,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学生的正面作用。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力求与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共振,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内心的尊重与敬畏,学生也只有在爱意包围的教育氛围中,才会呈现心情愉悦、自愿求知的学习状态,才能轻松快乐地接受课堂知识,最终达到老师讲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双显著的目标。
三 教学检测
现在高等院校施行期末考试这一检测制度,而对于主观学习能动性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寄希望于学生平时自控学习,扎实基础知识,这未免有点理想化。为了使学生在校能有一技之长,可使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反馈机制,将期末测验内容分布在平时,在相关内容章节学习结束后,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供学生分析思考解答。这样做有三个好处:(1)短期测验中,学习内容较少,容易掌握,则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很大,而优异成绩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成就感,而老师对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表扬则可以提高学生在群体中的威信,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相反若在单调乏味的学习过程中,面对的全是需要记忆背诵的枯燥知识点,则相应的学习成就感就无法得到认同,长期的学习只会变成冗长的枯燥的乏味的体验,最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动机,甚至有可能逃避学习。(2)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改变学生“60分万岁”这种观念,帮助学生点滴积累,最终能技有所长,学有所获。(3)短期检测可作为一把双标尺,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若学习效果不理想,则需教师进行分析评估,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寻找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现阶段教育背景下,将“实然”的教育困境转化成“应然”的理想教育之地,还需走很长一段路,路途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困难和障碍,但只要教育者怀着坚定的信念,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就不愧对教师这一称号。
参考文献
[1]杨梅.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36)
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化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建设是龙头、校企合作是平台,课程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可见,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和实施的重点。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知识框架结构,这个框架设计的要科学合理,在这个框架中要反映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在职业教育中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只有深入体现学生知识面、能力结构的课程内容和组织结构的创新,才能将课程体系的改革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真正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体系。而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笔者在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课程构建与开发过程得到一些启示。
一、专业现状分析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分析,结合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办学层次上不是中职教育的简单上移;在教学模式上不是普通专科的翻版;在教学内容上不是本科的简单压缩;在教学设计上不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任意拼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从人才培养方案看,课程相互独立,有些内容深度不够,实践课程独立设置,相关知识和技能未能有机的渗透和融合。
2.从知识方面看,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因不能及时与应用“接口”或与相关知识接轨,在专业教育阶段很难形成综合应用能力。
3.从能力方面看,在实践教学环节,延续着传统的模拟训练方式,实训的项目、方式方法、要求与生产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与生产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4.没有注重对学生个性、专业情感培养。高技能人才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专业情感,形成稳定的专业情感,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具备持久的从业情感,热爱所从事的专业,形成为之奉献终身的高尚的职业情怀,从而有利于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选择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有经验层面的技能和策略层面的技能,高职教育应该注重的是策略层面的技能培养,具体到高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从事热能动力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确立本专业培养目标上基本一致,但是在能力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有的院校着重满足第一岗位能力需求,强化专业能力训练,有的院校主张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同的指导思想,对课程设置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热力发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城市热源厂等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热能动力设备与系统运行、检修、安装、检测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管理工作,课程体系的设置目标以此为基础和依据。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能力培养为核心原则
能力的培养应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要以能力应用贯穿始终,突出实用性实践技能,要把职业标准中应知、应会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要覆盖本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并把素质教育融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适应、调解能力。
(二)主干课程整体优化原则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按照岗位工作流程优化各个模块的课程。教学内容确定后需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处理好各模块之间和每门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做到既防止疏漏,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还要合理排序,才能实现主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三)开放性原则
将高新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特征的多学科知识,反映到课程设置中去,使人才培养适应技术快速变革社会的需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适合高职教育的新课程,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密切联系。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课程体系保持一种开放性,有利于及时追踪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职业岗位的变化及职业的岗位要求,将这些变化与要求体现于课程设置中。
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
(一)校企合作,明确岗位群
以市场为基准,以行业标准和岗位设置为依据,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工作方式,我们先后去了本地及周边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提炼。通过调研,了解了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与标准要求、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等,形成了调研报告,明确了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岗位(群)设置及要求。
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有热力设备运行岗、热力设备检修岗;相关工作岗位有热力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控制、热工仪表使用及维护、检修等;发展工作岗位有专业技术管理。
(二)明确职业岗位技能
通过我们对企业的调研分析、对专业标准的学习,和企业人士共同对本专业岗位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明确了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
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及能力的要求,从而确定了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的知识和技能,提炼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三)围绕核心职业技能设置主干课程体系
在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虚实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方企业,融合社会资源,体现学做一体;强化教学实践性,构建从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框架。
基础教学阶段(1、2学期)系统地设计培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领域认知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掌握工程制图、热力学定律等内容为主,懂得欣赏自然美、科学美,培养与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职业素质相关的基础能力。
单项专业能力训练阶段(3、4学期),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热能动力设备以及辅助设备工作原理,通过专业训练,使同学们掌握专用工具的使用、各种泵和风机的检修、换热设备检修、转动机械转子动静平衡、转动机械转轴弯曲测量和校正等技能。
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阶段(5学期)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接近“准职业人”的能力。运行和检修两门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更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真实项目,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接近就业岗位的基本标准。
毕业实践阶段(第6学期)是实现从“准员工”到“职业人”转换的预就业阶段。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岗位,独立承担相关工作任务,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全达到“职业人”的培养标准,从而完成从学校到企业就业的过渡,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是名片,课程是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只有构建符合学生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真正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德新,李军,李爱萍.高职院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5-7.
[2]邓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D].西北大学,2010,7.
[3]孔德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改革探讨[J].科教新时代,2012,(12).
[4]金蓓蓓.高职学生专业情感培养的意义与途径探析[J].商业经济,2007,(9):114-115.
[5]张桂香,王传永.成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0,(8):46-47.
[6]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7]蔡宏标.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财会通讯,2009,(4):43-44.
[8]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1.
【关键词】高专护理;中医教学;困境;对策
中医是其它现代医学无法替代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临床技能操作。虽然世界各国早已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但在以西医为主的高专院校里,中医教学还是而临诸多困境,可谓举步维艰。
一、高专护理专业中医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有教材无大纲,课时少内容多
当前中医的学习和其它很多课程一样,完全是一种应试学习,即为了完成规定的学分。现有《中医护理》教材,其内容包括了中医护理的哲学基础、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程、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饮食和心理疗法、内妇外儿五官等各科护理,可谓而而俱到,好比中医护理专业的浓缩版。据了解,目前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中医课时不等,多至50学时左右,少至30多学时,我校目前是36学时,由于课时少,制定的大纲只能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列出选讲部分的要求。不容置疑,这样选择的内容,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而性。
(二)方法老效果差,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各种实用型、技术型高素质卫生人才需求的增加,高专教育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中医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其模式仍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突出重点,讲透难点,一讲到底”为主,虽偶尔运用其它教学方法,无奈时间紧,杯水车薪,效果欠佳。中医是一门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应用性课程,无论是原来使用《中医学》还是现在使用《中医护理》教材,其理论与实验课的比例都远达不到要求,按规定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但目前的中医教学计划规定是理论30学时,实验6学时,实践只占总课时17%左右,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下降。
(三)继承多创新少,缺经费进展慢
近年来对中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由于科研经费的严重短缺,不少课题和占典经方还是让外国学者捷足先登了,中医学的发展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则经新闻》7月30日报道,耶鲁大学一教授用中国一张1800年前的中药处方,启用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药剂,与其他化学药物合用,治疗肠癌的效果非常好,且副作用少。出现这种局而的原因,一是经费少,二是缺乏创新,在研究方法上滞后和现代科学技术方而引入不足等。所有这些都制约着中医的发展,严重影响了该课程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故而高专护理专业将中医列为选修课也就不足为奇。
二、对高专护理专业未来中医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材,统一大纲,统一计划
现今当务之急是根据新版教材,尽快组织制定统一配套实用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主要授课内容、考试考查、理论与实践比例等,有了大纲,可克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制定中医大纲时,在不影响高护专业教学计划总时数的前提卜,可通过对一些学生能够自学的课程进行调整而适当增加其学时,使目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改变教法,加强实践,注重实用
在教学中为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困难,应充分运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录像、VCD,多媒体课件等,以浓缩、直观、形象、省时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形式。同时教师在现有教材、大纲和计划未得到满意修订之前,应多花时间和精力来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精心确定所讲内容,改变早已驾轻就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事实证明,只有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注重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训,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目前医院整体护理模式和社区医疗服务等形式的优秀高级护理人才。
(三)更新观念,崇尚创新,促进发展
护理工作是直接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专业,在临床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约90%是护士执行或配合完成的,由此可见护理工作之重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工作已由医院扩大到社区,由单纯的疾病护理扩展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而护理,扩大到健康的人群。为了适应这些变化,目前的护理教育应尽快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现代护理教育理念,以人的健康为目标,充分重视在国际社会中有一定影响的、疗效显著的中医各种保健疗法,改善目前的中医教学条件,将中医护理中临床运用较多的针灸、推拿、饮食和心理护理等行之有效的疗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介绍中医学科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如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大人合一论等反映着生物全息特性,即整体与部分及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全息相关,整体或局部发生病变,可在全息相关的对应部位有反应,对该部位进行观察和调节,可以诊断和治疗所发生的疾病,……这些理论无疑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古法新用,只有这样才能重新确立中医课程在高护理专业中的目标定位,才能改变目前中医教学所而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一)“消瘦”和“肥胖”吕探云主编的《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39页)、贾民谊主编的《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9页)指出“长期消耗增多,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10%称为消瘦,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而可排除水肿等原因者称为肥胖。”汪及元主编的《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70页)指出“长期消耗增多,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者为体重减轻,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王克惠主编的《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50页)指出“体重减少,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称为消瘦。”按照上述教科书中的定义,假设某女身高160cm,她的标准质量=160-105-2.5=52.5kg,标准质量的10%就是52.5×10%=5.25kg,也就是只有质量小于5.25kg时方才称为消瘦。同样,标准质量的20%是52.5×20%=10.5kg,也就是只要质量超过10.5kg就可以视为肥胖,显然有悖于消瘦和肥胖概念表达的初衷。严格地说,消瘦的定义应该说成:“消瘦是指身体质量的降低超过标准身体质量10%以上”,但国人通常不这样说。然而,采用“消瘦是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的说法,带着重号的“的”绝对不可取,必须说成“消瘦是指身体质量低于标准身体质量10%以上”!实际上,最简捷、最清楚、最正确的表达是:“消瘦是指身体质量低于标准身体质量的90%”。同理,肥胖的定义可以说成:“肥胖是指身体质量高于标准身体质量的120%以上”。
(二)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指数的定义是“指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按:有些书称体质指数,看来是按英语直译过来的,但中文定义却是“指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请问英语中“mass”何解?实际上换汤不换药,依然用的是“体重”的概念,重蹈覆辙。)实际上,“体质指数”更为科学(英语原文是mass,不是weight),尤其是以千克为单位来衡量的,千克是质量的单位,不是重量的单位。
二、对教材编写的深层次思考
(一)医学教科书是临床实践的理论反映,是医学教育的理论依据。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材中的缺陷和不足,使编写的教材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示范性。
(二)要与时俱进,概念必须准确,表述必须严密,与国际接轨。
一、正确定位人才的培养方向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和财务会计专业的整体就业前景非常的广阔,但是作为用人企业对于自身对于人才需求有着比较明确的目标。虽然现在的高职院校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通过调研之后能够准确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继而制定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明确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和目的。但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其对于人才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要求也是有区别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注定了其无法将其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企业在培养人才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培养的目标和培养的规格。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级公路维护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不断的提升其使用技能,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的素质,确保其可以在步入工作环境中快速的融入到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中。在为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具备超强的职业能力,比如高等级公路维护专业的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路的设计、建设、养护、维修和管理等基本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的理论知识就是基本的素质的培养、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熟悉各项技术功能。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会计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法、信息获取能力等。但是在企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非常注意其核心能力的塑造和锻炼,比如高等级公路维护专业的学生需要找到桥梁道路维护的和施工的基础技术、专项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等。不同的专业的人才其职位、位置和负责的工作内容均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便是核心能力。
(二)人才培养的规格
在企业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除过优秀的思想得到素质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均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只有在不断的培训和锻炼中逐渐成熟并且具备完善的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因此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比如会施工、能养护、懂管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其职业能力的训练,比如能识别工程施工图、会放样检测、会设计和维护、工程造价预算、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能力等;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核心能力是财务报表的制作和统计分析,而职业能力是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能够实现的重要途径,课程设置中一定要以就业为主要的导向,将学生的实践技巧和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因此在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不断加强其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等级公路维护管理专业是经道路桥梁专业细分之后的新型专业课程,因此在课程的编制上一定进行全新的编排,而不是使用原来的桥梁道路专业的教程课本,尽量不要出现克隆版的道桥专业的内容,同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工程管理有关的课程内容,让其了解和掌握工程投标、合同的管理、工程项目的管理甚至是企业的管理知识,以高等级公路的维护管理为学习重点,并向周围的学科进行辐射的教学模式来拓宽学生就业的范围,帮助学生规划职业方向。对于会计专业的课程优化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设置观念。在会计课程的编制上不要使用本科会计教材,尽量聘请大企业的管理高层、专业的技术人员等参与课程的编排设计,作为大型企业的管理层其对于人才的需求无疑是渴望的,但是他们更加了解企业中需要掌握什么技能的会计人员,而从业多年的专业会计技术人员会根据自己的新的体会进行对课程设置的指导,这样的会计课程也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需要和政府、企业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这样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反馈能使学校第一时间了解人才的供求状况,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对课程进行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优化培训导致的团队
作为企业在进行培训是一定要不断加强各专业导师的培训能力,和高职院校老师不同企业的培训课程则以实践操作为重点,寻找优秀的导师团队和培训机构签订长期的培训协议,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在公司内部执行以老带新的机制,对于指导和领导的实习生能力提升较快的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并将这种方式形成一种机制不断的贯彻和实施下去。
1、高级护理专业的其实在就业的时候,做的工作与护理专业没有差很多,主要是高级护理专业能够从事的工作比护理专业广一点,比如高级护理专业是可以从事临床护理或者是护理教学等,如果是学习护理专业同学,是不可以从事这些的,高级护理专业的也是护理科研的一个高端人才。
2、高级护理专业学习内容也会比护理专业多一些,但是基本从事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同学们在报考的时候,如果你的成绩能够报考高级护理,可以报考,有一些同学是很喜欢护理专业的。
3、在医院里,一些有难度的工作都是需要高级护理的工作人员去做的,特别是遇到非常急或者是病种、病危的人,都是需要高级护理专业的同学进行去护理的,其实高级护理的工作和护士长也是很相似的,有些和护士相关的麻烦的问题,最开始还是需要高级护理的人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才去上一级或者是领导。
(来源:文章屋网 )
由于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医疗管理流程等知之甚少,同时接触社会少,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士等沟通的能力,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时显得手足无措,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着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我有点羡慕也有点怀疑自己是否也能做到这样。第一天我呆在妇科病房里。导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看到指导老师给破腹产的产妇插导尿管的时候,很小心翼翼,我不禁也有一种冲动,很想自己实践一下。导尿包满了,指导老师叫我,在学校没见过导尿包,也不知道怎么,但是我还是蹲了下来,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是护士,这是我的职责,不是我嫌脏嫌累的时候,就这样自己摸索着,把尿放完了。当我站起来的一瞬间对自己的看法顿然不一样了,尽管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可是我做了,并且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一丁点价值,一种久违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由于我是个刚见习的小护士,妇产科人多而杂,,护士长把我调到了外科,对此只能服从。外科人很少,负责指导我的也是一个小护士,年纪还没我大,我很庆幸,这样我们能好交流,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吧!
在外科的第一天我只叠了被子,看着指导老师给病人挂水,到了第二天老师就叫我给病人穿刺打点滴了,这个比我想象的要快,我以为我只能看看暂且还不能动手。她找了一个经脉比较粗的病人让我来实践,当拿到治疗盘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紧张,什么消毒,排气通通都忘了,好在病人竟然安慰我说,谁都会有第一次动手,不要紧张,看这个小姑娘手长得挺漂亮的,这点小事难不倒你的。为此,我很欣慰,一般的病人是不会轻易牺牲自己当做实验的,我就在慢慢的思考着静脉输液的步骤。尽管不是很完美,但是还是很顺利的给第一个病人做好了静脉输液,指导老师也对我点点头,渐渐也就熟悉了,老师对我也放心了,后来病人的输液都是我负责。换药水的过程中,我有一次没有对床号,仅有的一次却被院长看到了,我是该说我不幸呢,还是庆幸呢,不幸的是就一次,却被看到了,幸运的是还有人指导我,教育我,是的我应该老老实实按步骤来,三查七对。在病人的生命面前容不得我半点马虎。见习了几天我很小心翼翼,可是还是遇到了问题,有一种药现配现用,由于的疏忽,提前配,当我配完了才发现自己可能做错事了,我很慌张,我不停的上网搜索会出现什么不良症状,可是没搜到结果,我纠结彷徨,最终我还是向值班护士汇报了,幸好没什么,护士说不超过几个小时没什么大碍。我这才安心。原来我还不够细心,需要学习的真的很多。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现在实践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但我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见习 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无止境。其实我们也知道,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年后的我们也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然而社会看重的不仅是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多的要看我们是否掌握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就必须去适应,去融入。那么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踏实的基本功,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标。
见习也无声无息的结束了,时间虽不长,但是我学到不少,理论与身体力行同样重要,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里好好掌握该学会的知识。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翻转课堂;重要性;问题;对策
一、高职护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能够帮助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发展。翻转课堂还有助于学生对照自身情况,对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与内化。第二,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中过分依赖书本和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教学,可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翻转课堂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环境,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学掌握并内化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特别是对于需要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灵活的思维及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等的护理专业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知识的关联性,并能够通过实例对知识学以致用。最后,翻转课堂也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二、高职护理专业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方面
从高职护理专业招生情况来看,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笔者在该校还没有推行翻转课堂教学之前对学生随机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教师也认为学生普遍没有学习积极性,且缺乏创新思维和岗位实践技能。对于翻转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只是一个课前预习的方式,甚至有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是对学习的加压,翻转课堂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2.教师方面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师没有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不能全面认识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延续学生是客体的思路,单向、枯燥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计划设计水平十分有限。很多教师没能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也不管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过于重视“教”的过程,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而且教师对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单一,方案制定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总之,职业院校教师由于没有经过完整和系统的培训,因此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学历高,但是教学经验和护理临床经验还十分欠缺。
3.资源方面
首先,在护理专业相关的配套教学资源中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欠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翻转课堂后,学生们可以在课前借助网络技术、其他终端来查阅文献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找出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或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和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教学或者课题分析等方式,对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认知,并逐渐吸收和内化,而所有这些的前提都是需要现代化的先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补充和提升。其次,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翻转课堂的要求。比如多媒体相关设备比较陈旧,不利于有效开展相应的情景教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数量有限,仪器老化,使得实验课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4.管理方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翻转课堂时,没有做到科学地统筹安排,而是一股脑地对所有课程都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或许有些“激进”,因为学生需要同时适应多种课程改革,使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骤增,心理负担加重,更不利于翻转课堂作用的发挥。另外,学生课堂评价体系匹配度不合理,过程性评价少,且缺乏综合、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标准,现有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评价依据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低。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院校也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也大大挫伤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改革的积极性。
三、优化高职护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根据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角色、教师素质、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其护理专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1.重新定位学生角色
学生首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也是翻转课堂改革的“主角”。翻转课堂摒弃了传统单一的课堂环境,帮助师生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氛围,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意开展学习和交流,而应当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遵从相应的课堂活动标准。在翻转课堂改革过程中,应首先让更多的师生认识并了解翻转课堂的优势,然后再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灵活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也应当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转换多种角色,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树立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积极通过合作探究参与到学习中来。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应当更多地做学生的解惑人、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只有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教师应当摒弃落后的“授业”角色定位,多观察学生,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尤其是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视频的录制、学习目标的设定、课后任务的安排等方面。同时也可通过教师专业素质大赛等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3.优化资源搜集与使用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通过增加与课程学习相关的现代化设备,开展护理专业终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同时积极通过微课或其他视频教学方式,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评价。教师要深入挖掘同方或者知网等专业数据库,丰富教学资源,并通过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等方式,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按照计划引导学生使学习渐入佳境。也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选取护理学相关资源,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内化、巩固和复习知识,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重点和难点,个性化地提升学习水平。
4.强化管理措施
首先,要合理限制翻转课堂改革的课程数量,一般应当首先以1—2种课程为试点,并针对这一两门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记录和总结,然后根据情况再逐步规模推行,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反作用,同时也给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翻转课堂的应用还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健全评价方式及标准,通过多方位、全角度的评价来促进翻转课堂的改革与推行。对于涉及到的教师,也应当利用个性化的教学考评体系,鼓励教师多参与,多提建议,提升教师的课堂改革热情和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翻转课堂构建方面走在了同业的前列,并将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尤其在高职护理方面,更加需要翻转课堂的应用,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相关教师和院校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翻转课堂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戈瑶 陈玉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2]潘炳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83—88.
[3]刘萍,薛梅,马连娣,李晶.翻转课堂教学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6,(2):109—112.
[4]景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7):98—101.
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定位是实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2005年始开始开设护理专业英语强化班,重视学生专业背景中英语的应用能力培养。一直以来,我们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加大普通英语听、说、读、写课的学时,但学生专业英语的教与学还面临很多问题。2008年引进1名护理专业的外籍教师,2010年在2009级英语强化班的学生中进行了《基础护理学》(以下简称基护)的双语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在高职护生中使用双语开展专业课教学的可行性、意义和形式等。通过探索实践,有了一些经验体会,愿和同行分享讨论。
我们的目标定位
通过《基础护理学》的双语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基护的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实际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升其英语文化素养,帮助其毕业后可以尝试在英语环境中开展专业实践。
我们的作法
具体的措施:①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实践,2009级护理专业英语强化班一年级62名学生,大学英语三级通过率88%,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62%,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集中进行,实验教学分两个小班在护理实训中心分别操作示教和练习。②教师:美籍外教Debby Holm,其在美国作过38年的执业护士,曾在内科病房、手术室、病区计算机中心等不同临床环境中工作,会讲简单的中文。中文专业教师,由一名中级职称和一名初级职称承担,一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一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均可给外教和学生即时翻译。一中一英两名教师同时授课:在理论课堂上以外教英文授课为主,中文翻译为辅,在实验教学中以中文示教和辅导为主,外教补充辅导为辅。③教材:学生用书——由外教和中文老师合作备课的ppt讲义,英文为主,关键词汇或专业词汇中文标注(提前1周发给学生)及中文基护教材;教师参考资料——《基础护理学》双语等。④考核:专业考核——期末考试(中文卷面)占本门课程的70%;专业英语考核--外教面试口语(设计的场景提前5分钟告知,和外教交谈)占本门课程的10%;学期中间两篇英文文章和课堂提问发言表现20%。
结 果
该强化班的基护期末成绩在同年级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英语水平在同年级中处于领先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好;学生对两个老师授课,双语教学持完全认同态度。
讨 论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她们的听、说、读、写英语应用能力较薄弱,对于教学是个瓶颈。在本院开展这样的双语教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底线,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反映曾多次调整英文置入和中文翻译的比例。学生课前要预习中文专业课知识,也要预习教师提前准备的PPT讲义;建立班级网上学习社区,课前课后学生和老师,和同学都有畅通的交流通道。
外教英文授课抢占先机:①语言的学习不是朝夕之功,但如果教师的母语就是英语,学生有机会和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交流,语言应用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②引进的是具有护理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Debby老师非常热爱护理事业,她介绍她自己亲身经历美国护理30余年的发展变迁,护士在美国社会的诚信认可度一直很高,并且她自己即以作为1名护士为荣,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更新了护理学生的理念,也给她们都带来很大的鼓励。
中外两名老师要充分配合:我们所看到大多数高校进行双语教学都是一名教师,即英文经过强化培训过的中文教师。但在目前我们的师资队伍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如此双语教学的,因为专业教师英语受限,而英文教师又不懂护理专业。当采用中外两名教师一起备课上课,取得了较理想地效果。①在备课中,中文老师和外籍老师通过交流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文老师了解中文教材和学生知识背景水平,外籍老师有国外接受的教育背景和临床护理经验,如此互补,中文教师可从外籍老师那里受益良多,在不知不觉中观念就得以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丰富。而外籍教师借着中文翻译也消除了语言障碍,可以在现有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双方在这样的合作中都感到轻松、愉快。②在课堂上,理论课我们是英文为主,教学内容主要由外教展开;实践课是以中文为主,中文教师主导课堂,同样的知识点学生听一遍英文又听一遍中文,久而久之就掌握了专业上的词汇和用法,也熟悉国外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为今后学生的境外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③在考核时,中文考专业知识技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达成,英文情景对话是专业英语的实战。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训练,这分别由两名教师处理效果很好。
通过实践,我们收获很多,但同时也感受到难处很多。比如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都非常的辛苦,无论是学生的课前准备还是教师的备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因双语教学效果和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及双语的运用比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针对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来调整双语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2],对于教师来说是不容易把握的事情;学习效果评价即考核还缺乏较好的标准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