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旅游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

第1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渝东南地区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为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聚居区,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优良、民俗乡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众多历史文化名镇星状分布在渝东南幅员1.98万平方公里的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境内,具有独特的区域民俗文化资源优势。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渝东南地区因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科学划分功能区域为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即以渝东南为例,浅议如何基于情感旅游理论来发展民族聚居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情感理论的概念

“情感旅游”是一个新颖的概念,李金早局长在论述旅游业“新六要素”时指出,“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民俗文化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根据这一表述,“情感旅游”既指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也指以情感消费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业态,还可以指情感含量高的专项旅游产品(如蜜月旅游、民俗风情游、孝亲敬老游、缅怀游)。其中的“情感”既涉及人的爱情、亲情、友情等世俗情感,又包括以崇高、神圣为根本特征的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概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由历史沿袭而来,又在现实生活中生生不息,体现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和制度等。

二、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情感旅游是旅游者的主观态度,是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通过所看、所听、所闻、所尝、所触获得的旅游心理体验。情感旅游一方面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因素,另一方面又与旅游目的地呈现的旅游资源息息相关。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既有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又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既有远古巴渝文化的历史印记,又有近代红色革命的遗迹遗址…秀山花灯、酉阳民歌、石柱土家儿调、黔江南溪号子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为国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呈“点”状分布

渝东南六区县同属于武陵山区,都在强调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武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成熟的旅游商业推广走在前列,彭水依托阿依河发展境内旅游产业链,石柱注重打造黄水森林公园,黔江重推古镇建设和乡村旅游,酉阳打造世界桃源,秀山围绕“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目标发展建设。

(二)存在原真性衰退并进一步加速迹象

渝东南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受国外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原有的特色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在民族服饰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另有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文化,更多的是“隐性文化”如各民俗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等。

(三)民俗文化深度开发和整合开发亟需加强

目前,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化程度低。作为重庆东南民俗旅游带,各区县都在争先推出各自的精品,却没有一条主线将六区县的旅游发展串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没有形成渝东南一条明晰的旅游形象,进而导致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如区域内协作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共同打造同一个旅游市场的利益补偿机制;旅游景点宣传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渝东南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联合、统一营销推介方式等。六区县的旅游业大多都是依靠天生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像武隆的天生三桥、彭水的阿依河、黔江的小南海、酉阳的桃花源等都是自然的结果,真正打造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景点却比较少。

三、基于情感理论开发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

根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2008―2020)》和渝东南区域功能定位,渝东南地区以“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以“建筑与设施”为主的人文资源构成了以生态山水峡谷为基调、民族民俗风情为内涵、岩溶地质奇观为亮点的旅游资源基础。要将渝东南“整体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三区’建设”。

(一)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加快构建区域大旅游格局

政府支持,塑造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形成成熟的旅游产业链规模运作,具体如下:

1、点――面――链的发展模式,统合黔江、彭水、秀山、酉阳、石柱、武隆六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比较发达的景区景点优先打造、包装、宣传,进而带动动其他景区开发。优化整体布局,由一个点到周边面的旅游发展,最后形成民俗文化旅游链的发展,形成渝东南黄金旅游线路来带动旅游的发展。像是可以把桃花源、乌江画廊等地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

2、以游客需求为主导,开发体验创新的旅游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对每一个景点、景区进行可行性分析,找准游客的需求和定位,整合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二)科学设计旅游主体(旅游产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区域差异性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当前,社会化进程和现代文明正在逐步消减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传统民俗文化在急需保护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首先需要科学设计旅游产品和商业经营模式。

渝东南民俗文化具有集中、丰富、相对保存完好的特点。根据民俗旅游产品通常所划分的三大类: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和社会民俗旅游资源,设计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需要综合考量旅游者的民俗文化旅游动机,情感旅游中的直接动机源于人们对于另一文化的体验向往,因此开发出体验型、娱乐型、度假型或观光型等多种功能有机组合的区域民俗旅游产品。比如立足民族性和地区性,可以开发土家族的白虎、巴蛇等图腾文化,焚山神、五谷神等宗教神灵文化,苗族的礼俗歌文化等;立足参与性和体验性,可以开发土家族、苗族的民俗生活如土家织锦的制作、苗族酒歌等;立足观赏性,可以重点打造土家苗族的歌舞诗、后河古戏等。同时,渝东南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要坚持其文化内涵。特色是呈现给游客的旅游体验,文化特征则是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命脉和根基。渝东南民俗文化的静态元素如建筑特色、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等需要保留推广;动态元素如民族歌舞、民族礼俗需要提炼传承;具有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俗商品需要开发宣传。利用和挖掘有价值的特色文化符号,营造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加之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科学设计渝东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是必要之举。

(三)合理开感旅游线路

1、情感漫旅游线路

罗尔夫・詹森(Jensen)提出“情感漫步”的名词,指人们“不必太当真地展示情感”。它允许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热情或失望;事件过后,人们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他指出,人们想锻炼情感生活,就像锻炼身体和头脑一样。像是一些感情的宣泄就是情感漫步的体现。在内涵和表现形式上,情感漫步与情感宣泄、情感教育和戴恩提出的“情感梳理”有密切关联。渝东南的彭水,三山相拥,二水环绕,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孕育了这里大美的山、湛蓝的水、深邃的史、浓郁的情,被人称为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块圣洁的爱情治愈圣地,旅游线路开发可以开展情感旅游系列活动,打造重庆彭水爱情圣地体验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围绕摩围山“ 呐喊谷”、鞍子“ 爱情磐石”、保家“ 桃花山”,千古情歌绝唱《娇阿依》等开展…… 让游客走进彭水,总能在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中,让疲惫的心灵获得净化,让倦意的情感得到升华。

2、亲子游旅游线路

武隆是个特别受大片、电视、电影青睐的地方。不仅《满城尽带黄金甲》将武隆作为主要取景地,还有《变形金刚4》、《爸爸去哪儿》等多部经典之作在武隆取景。在这里,山、水、瀑、峡、桥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情感旅游中的亲子游,是以家长为决策者、出资者和监护人,以儿童为主角,以亲子互动、寓教于乐、体验式教育为重要形式,以增强情感关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旅游活动类型。武隆可以开发“爸爸去武隆”的亲子游旅游产品,让日常忙碌的父母与孩子有亲密互动的沟通时间和机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通过三至五天的行程安排,打造亲子互动游戏等,让小家庭体验城市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别样生活。

3、缅怀纪念游旅游线路

第2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难点,对策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重要内容,其旅游吸引功能广泛而显著,其魅力是众多旅游者所神往的。因此很多地区都把开发民族旅游作为重点,尤其是西部地区,有着我国众多民族,各族皆有绚烂风情,在这里,民风民俗旅游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西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很多地方在民风民俗旅游开发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致使许多资源还未被开发出来,而开发出的资源,又还不是很完善。究其原因,除了开发条件的限制外,还在于民风民俗旅游资源有着与其他旅游资源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一.民风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内容

民风民俗资源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特殊人群长期特定生活中形成的,因其与其他人群的不同,故在满足人们基本旅游需求——好奇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传统节日、礼俗、文学艺术、宗教、民族服饰、风味饮食、民居、风物特产。这其中节日、礼俗、文艺、宗教属于非物质性范畴,而服饰、饮食、民居、特产则属于物质层面的内容。

二.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特点

(一)广泛性。虽然民风民俗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上几类,但也只是窥豹一斑而已。因为世界民族众多,民风民俗又涉及各族各个方面,甚至同一民族因地域及历史原因在民俗表现上亦或有所不同,并且对旅游者来说,凡能对其形成旅游吸引的事物均可视为旅游资源,所以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是非常广泛的.

(二)自在性。民风民俗是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因此即使没有任何外在目的(包括用于旅游)也会照常进行,故有其自在性.

(三)体验性。当民风民俗作为旅游资源时,审美者往往需要充分地参与其中才能体验其魅力,尤其是对于精神层面的内容更是如此。

三. 开发难点

由于民风民俗旅游资源有上述特点,旅游者对民风民俗资源进行审美活动时,与对其他旅游资源审美的特征有明显不同,这就使得民风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上形成难点.

(一)旅游者有限滞留与民俗旅游资源广泛存在之间的矛盾.

旅游者在一地旅游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尤其是一般观光旅游,大多是走马观花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审美.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美的外在表现是较少的,物化的层面往往不足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旅游资源的全部内容.当然,可视性的物化层面也有其特定美.比如服饰,建筑,风味饮食,特产,甚至特殊民族的特定生活环境等.但有些更加独特的民俗文化内容,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则显得内敛而不容易通过走马观花的方式体验到其美感。因此旅游者想要以较短的时间通过观光的方式对内容丰富的民风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彻底的审美是不可能的。如泸沽湖母系社会文化,其吸引力的最核心内容是母系家庭结构及走婚文化,但是,旅游者进入该地区旅游,往往只能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走访一下摩梭家庭,尝尝当地的风味食品,听听导游或摩梭人叙述的民俗,而真正的摩梭生活却无法感受到,尤其是其男女的“走婚”更是一般旅游者无法“欣赏”的,就不用说去体验了。

(二)旅游者对民俗自然性要求与旅游开发规模化、商品化的矛盾

旅游者所要求体验的民俗旅游资源美感是它的自然之美。然而,其自然表现又不适合规模化地开发旅游。因为一方面大多数独特的民族旅游资源都处在一些特殊的地域,旅游条件有限,为了大规模接待来访者,则必须在接待条件上有所改变。而这些改变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自然状态,包括民俗存在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本身表现的自然状态。民俗旅游资源的与众不同往往是因为它处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受外界影响较小才得以保持下来。而开发的第一要务是增强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这使得旅游地居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大增,强势文化必然迫使当地居民审视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民俗的保持将会变得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开发施工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另外,有很多民俗现象都是即时性的,比如节日庆典,婚丧礼仪,宗教祭祀等。这些民俗现象的非经常性表现与旅游者的经常性旅游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很突出。于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开发者往往把这些活动搞成经常性的商业表演,但是很难让旅游者满意。

(三) 旅游者的体验要求与民俗禁忌的矛盾

旅游者对民俗旅游资源的鉴赏与对其他旅游资源的鉴赏有很大不同。尽管不同民俗的存在大多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并且这样的环境常常有很强的独特性和美感,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审美的对象,但民俗资源美的核心在其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这也是旅游者更看重的。免费论文参考网。而精神层面的内容在旅游者来说又是不可能仅凭观光的方式就能获得足够美感享受的。旅游者必须要亲身参与其中,去体验,去品味。但是文化的差异性又使得很多民族都有自己民俗的排他性,隐秘性。因此常常有很多民俗内容是不会轻易展示在外来旅游者面前的。如泸沽湖摩梭人的走婚,一般旅游者既无法看到,更无法参与体验,只能是凭导游的口头叙述,或向当地人打听而已。又如彝族人的祭祀仪式,真正的祭祀是禁止外人观看的。现在的毕摩,苏尼等的表演,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俗意味了。

四.民俗旅游开发的解决思路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困难,实际上既有其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原有开发思路的原因。特点我们没法改变,但思路可以调整。原来的思路往往只注重开发而轻保护,或是完全把两者对立起来。事实上通过客观的分析民俗资源,因地制宜,是可以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的。免费论文参考网。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市场结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

(一) 典型民族村寨

这是在某些原有的典型民族聚落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旅游开发,增加旅游接待能力,主要以自然展示来让旅游者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开发方式。这种方式照顾到了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的自然性,能让旅游者体验到更真实的资源美感,但其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地方开发旅游,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如果不进行较大力度的开发,则很难满足旅游者在生活方便上的要求,而一旦进行开发,又势必对资源的自然状态造成影响。所以在开发的时候难度较大,处理得不好甚至可能对资源造成破坏,必须要有非常审慎的态度和全局观念。在规划时充分体现以保护促开发的理念,引入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方法,严格进行功能分区,把旅游接待区和民俗展示区分开,同时激励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事业,并从中获得实际的利益,使其认识到民俗的价值,自觉地保持和展示民俗文化。

(二) 民族风情园

这是将民风民俗移植在距离旅游市场较近或是可进入性较强的地方以现代化手段仿造的人工建设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把资源人为的移动到了旅游者身边,极大的方便了旅游观赏,同时也降低了开发建设的难度,并且不会涉及保护的问题。免费论文参考网。但这由于是仿制,虽然形式逼真,却是形似而神非,是完全商品化的体现,不能很好的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要,旅游市场效果难以保证,只能是不得已的选择。

(三)民族文化演艺团体

组建专业的演艺团体,利用专门的演艺场所,以文艺演出的方式集中展示民风民俗内容的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性强,内容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变化,而且专业水平高,美感效果好。但是市场面不够广泛,有销售难度。在非旅游热点地区不宜开展。

参考文献:

〔1〕华国梁.中国旅游文化.中国商业出版社(北京).2003.8

〔2〕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2000.9

第3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国内外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我国更被视为拉动乡村经济、带动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规划和治理,加大投入、培训和宣传力度,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营销网络,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宏观治理力度不够

在治理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农业旅游治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调解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统计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行业治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农村“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治理体制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靠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即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扶持、治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2、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本土文化遭到破坏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完整、有效地保护好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辨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害。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甚至还形象地把发展民族地方经济与保护民俗风情的关系比喻为没有开发的保护是“等死”,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找死”。同时,相关研究却指出“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面临着消失和破坏的威胁,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严峻滞后”,“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作为文化传统之一的民俗文化,至少是其中结构性较松散、稳定性较弱的那些部分,呈现出急速的变形或消亡之势”。可见,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至少在现阶段并非卓有成效。对此,旅游开发者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详细的建议、对策和措施,如政府主导、法制规范、保存教导、物质激励等,这些对策及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研究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细分,对它的构成和来源认识不足,对造成资源被破坏的原因的复杂性分析不够。因此,提出的建议不能涵盖全部的资源范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在明确保护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保护的方式、方法问题。

3、基础设施建造不完善

基础设施问题也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业基础建造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与乡村旅游发展息息相关的交通、电力、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建造水平的落伍,由此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游客苦于交通上的不便放弃出游;清新奇丽的乡野风光和恶劣的住宿条件带给游客心理上的巨大反差:不卫生的饮食造成了疾病却没有配套的医疗救治……可见,一个乡村社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再优越、民俗文化再深邃,假如让基础设施建造拖了后腿,发展乡村旅游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4、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伍,服务水平低

在我国,乡村中第三产业发展严峻滞后,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不发达,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由于我国乡村教导事业落伍,造成了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而乡村旅游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农民,农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伍很难高水平的投入到旅游服务工作中去,而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所以,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实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治理层中也普遍存在着治理者素质不高、经营治理的科学水平低、治理不够规范、开发中缺乏保护意识、重设施建造轻服务环境营造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积极的发现改善它。二、实现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对实现和谐旅游的支持和指导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健全相应治理体制

实施规范化治理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旧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治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

2、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

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造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造,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辟、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造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造,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

3、结合生态旅游,保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综合开发旅游功能,结合生态旅游,保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不仅是经济的目标,而且应该充分地把旅游景区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使旅游业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加强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一是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适应旅游者不断加强的文化需求。我们保持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把教导人、熏陶人、开启人的心智和开阔人的眼光作为开发、经营旅游景区和产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让文化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和媒介传播并发扬光大,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有益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新的旅游文化。二是保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依存于生态环境之中,同时也是旅游业生存之本,非凡是以海滨旅游为主的旅游业,有赖于海水、沙滩、空气等自然生态环境。而蓝天、碧海、金沙滩又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我们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保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严格的防范、保护措施,严禁粗放式和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资源;限制污染项目、强化环境治理;立足以更经济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效益产出,切实做到发展旅游业为当代人谋利而不以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为代价。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保护和利用,两者兼顾,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展示旅游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调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前、曾莺:绿色经济——21世纪经济发展新模式[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J].旅游研究与实践,2009(2).

[3]楼凌雁、李国振、胡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旅游开发与市场,2009(2).

[4]郭焕成、李少芬:新世纪中国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广东省肇庆市天一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2009.

第4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洋文化 蓝色经济区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所蕴含的物质资源和政治经济价值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魅力,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有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进展状况,又可以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文化融入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鉴于此,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基础,对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以期对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性呈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现状

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山东海洋文化”和“山东蓝色文化”作为检索关键词,对近十五年来(2001-2015)发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删除重复文献、新闻报道、会议简讯等无关信息,共得到相关论文223篇,硕博论文87篇,会议论文22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角度新颖,但也存在局限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2.1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逐年增多。通过对所得文献进一步梳理,笔者发现,2001-2005年期间发表的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为16篇,2006-2010期间为59篇;2011-2015期间为257篇。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五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海洋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促进了山东海洋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成果的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同时营造出了日益繁荣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

2.2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涵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海洋语言文学和海洋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邵世英介绍了山东沿海地区的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并以青岛天后宫的妈祖文化、荣成的渔民节和蓬莱的鱼灯节为例描述了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金月梅对山东沿海乡村聚落中民居单体的外部建筑构造和内部装修进行了研究,指出山东海洋文化对沿海地区的民居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敏梳理了古代山东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海神信仰,勾勒出了山东海神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其生成基础和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吴雪凤总结了山东海洋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和文本内容,并通过梳理“五四”以来的海洋文学作品,对山东海洋文学中“寻找”这一母题进行了探究。别敬伟介绍了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认为山东沿海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海洋体育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他指出半岛海洋文化的发展面临规划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赵红从军事角度出发,对明清时期山东半岛海防建设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海防建设与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赵彦彬就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入手,指出了目前山东半岛海洋环境立法管控的不足,并对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建议。

2.3引入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山东半岛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发展状况,对于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学者们注重实地调查,以数据为支撑,同时运用SWOT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使研究结论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所谓SWOT分析,是指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加以列举,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得出一系列结论,以全面、准确地对研究对象所处情况进行研究,并确定发展战略和对策。该方法被学者们广泛运用于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韩明杰,2010;王r萱,2014;荆晓燕,2014)、海洋渔业发展(杨涛,2013;李慧茹,2011)、海洋城市建设(任涵,2008;高莲莲,2012)等方面的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创立,通过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信息的不确定程度,“灰色”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该理论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预测。江海旭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山东省沿海7城市2000―2009期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旅游指标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滨海7城市2011年―201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山东省滨海7城市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4加强了不同区域间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海洋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各沿海城市地缘临近,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地区文化彼此融合,互相影响。对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内涵和优势,明确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海洋文化品牌。刘晓彤对比了山东和浙江两个地区海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现实发展状况与当前困境,找出了二者共同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特色,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倪浓水就山东海洋文化和浙江海洋文化的特质进行对比后指出,山东海洋文化是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文化,是内陆文化的延伸和折射,具有坚实的根基和务实性;浙江海洋文化的本质是诗意的和神话的,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特质对不同的海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意义。

2.5关注海洋文化资源到海洋文化产业的转变。海洋文化产业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部分构成,其本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蕴含的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审美情趣使其本身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深入挖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形象和魅力。王颖在博士论文中分析了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并运用SWOT方法探讨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宋而宁认为要发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潜力应充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各沿海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吸取优秀经验,鼓励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郑贵斌指出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海洋历史、海洋民俗和海洋节庆等文化资源,但是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人才匮乏、资源开发不均衡、创新能力弱和资源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内容均有较大的提高和丰富,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3.1研究成果数量较其他省份偏少。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但笔者通过梳理近15年发表的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发现,在所有论文中,以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居多,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0%以上,但从论文数量上看,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远不及浙江和广东,这与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不相称。

3.2研究内容扎堆严重,新鲜议题少有涉及。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的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与经济相关的领域上,对海洋民俗、海洋军事、海洋法律法规、海洋考古和海洋语言文学等内容的研究寥寥无几,存在明显的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研究的倾向。

3.3各城市海洋文化研究不均衡,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发达城市。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及滨州市部分区域。笔者将以上沿海城市名称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当地海洋文化研究文献数量在15篇以上的只有青岛(39篇)、烟台(22篇)和威海(17篇),而关于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局限性,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4.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需要用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海洋文化诠释海洋世纪的理念,帮助人们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彰显山东半岛圆融开放、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涵。展望未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可以看出:

4.1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成果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山东是海洋大省,同时是我国海洋科技的“富集区”,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研究领域,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有利于营造关注海洋、热爱海洋的浓厚氛围,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4.2关注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互动研究。山东由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构成,齐鲁文化是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两种文化虽然风格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机交融。科学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助于实现海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4.3海洋文化的宣传与传播研究得到重视。海洋文化传播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山东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陆地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海洋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长期滞后。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山东海洋文化的宣传策略和传播方式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邵世英.论山东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J].城市旅游规划,2013(12).

[3]金月梅.胶东沿海乡村聚落海洋文化初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

[4]张敏.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5]吴雪凤.“寻找”在路上:山东海洋文学母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别敬伟,杨|.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发展困境研究[J].体育世界,2015(11).

[7]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济南:山东大学,2007.

[8]赵彦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9]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0]王r萱.全球化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5).

[11]荆晓燕.山东省海洋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

[12]杨涛.山东半岛海洋渔业SWOT及规模实力分析[D].烟台:烟台大学,2013.

[13]李慧茹,董志文.山东海洋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1(1).

[14]任涵.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5]高莲莲,荆晓燕.青岛市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SWOT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6]江海旭,李悦铮.山东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基于GM(1,1)模型[J].海洋经济,2012(4).

[17]刘晓彤.基于海洋开发背景的鲁浙海洋文化比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9-35.

[18]倪浓水,刘晓彤.“海上浙江”和“海上山东”战略中的文化支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12).

[19]宋宁而,贺柳笛.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J].中国海洋社学研究,2015(00).

[20]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第5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内容提要]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策。我国近年来农家乐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当充分肯定,但大发展与大浪费、大污染并存,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深刻反思近年来全国农家乐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对于促进我国农家乐旅游又快又好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用以留宿过往客人,并为客人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农家乐”旅游的先河。此后,农家乐旅游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农家乐”旅游以其浓厚的乡土、田园文化气息,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类型中一个新的亮点,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许多城市游客的眼光。一些地方随之也兴起了“农家乐”旅游的热潮。在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上海等省市“农家乐”已形成了产业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一是“农家乐”经营户认识模糊,对发展乡村游的前景未抱乐观态度,只讲当前利益,不讲长远发展。经营上不够主动,缺乏技巧和营销意识。二是急于求成,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生态性原则被忽视,主观意志占了上风。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中,要坚决反对绝对商品化,要坚持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生态性和有限性,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性。三是贪大求洋,贪大贪快。近年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建“农家乐”项目的热潮,一些乡镇甚至有村村建“农家乐”的态势。但不少项目由于环境缺乏打造,尤其是自身缺乏特色,打着开展农家乐的旗帜,建筑装饰城市化,乡土环境氛围不足,片面求大、求洋,旅游方式缺乏参与性,让人感觉乡村出游与在城里住行没多大区别,降低了“农家乐”的吸引力、影响力,这种情况显然并不科学合理。

2.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性原则的缺失。一是相当多的农家乐旅游规划存在“城市化”倾向。农家乐的优势在“农”字,农村风光,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宝。而在当前,一些“农家乐”定位不准,建筑装饰城市化,乡土环境氛围不足,吃的是城里买的菜,住的与城里价格一样的标准间,多数时间也只是玩牌、聊天,片面求大、求洋,旅游项目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文化内涵,农家乐活动存在“城市化”倾向。

二是未能很好地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农家乐开发随心所欲,特别是郊区农家乐大多按长官意志办,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忽视农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项目设置的单调性和同质性。经营户普遍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面的扩张,各类资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农家乐经营项目还比较原始单一,品位不高,仅局限于展示农家活、农家菜、农家景,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谷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局限于“凡座茶楼、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三是“农家乐”项目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由于无知和商业的利益驱使,农家乐旅游中,“乡、野、土”三味不浓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有一些景点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旅游方式中“瞎编”农家乐;还有的景点所谓的开发者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当然的编造农家乐;也有一些地方打着开展农家乐的旗帜,不考虑资源、市场等情况而任意开发、建设,导致农家乐缺乏品位、泛滥化、庸俗化。

3.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施工混乱无序。一是有规不依的现象比比皆是。农家乐旅游规划未能得到严格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随意更改和违反规划盲目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零星建设,禁而不止,农家乐旅游综合开发率低的问题仍在不少地方存在。二是忽视地域性的生态要求。农家乐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难以复原。如果开发失当,事后再来纠正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各地的农家乐旅游资源蕴藏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景点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经营者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家乐开发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发展,带动了新一轮农家乐热,一些农户看到农家乐生意火爆,在没有统一规划、市场预测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盲目开发,存在乱搭建、滥开发的现象。加上农家乐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特点,如果缺乏空间布局规划和发展体系规划的引导和指导,势必造成个别区域整个农家乐产业的发展处于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

4.农家乐保护与管理的缺位。一是对农家乐旅游规划实施的管理体制不严。由于没有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开发监管机制,在开发中政府引导乏力,各地各自为阵,导致农家乐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致使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开发的许多项目雷同,模拟照搬别人的项目较多。还有一些农家乐景区虽然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但也只停留在规划文本上,不依规划办事。二是规划管理体制层面上的混乱。农家乐旅游规划一直未能纳入到旅游规划管理职能部门的审批管理之内,而是由农业或林业部门一手操办,形成管理上的两张皮现象,因此,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就会出现农家乐之间、农家乐与饭店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这类现象在景区的旅游饭店与农家乐之间尤为突出。三是存在破坏资源和环境现象。大部分农家乐的生态环境都比较好,随着农家乐的大力发展,游客大量的涌入,一些农家乐环境卫生条件越来越脏乱差,随意处理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这与回归自然这一旅游主题相背离。加上旅游立法、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开发者把农家乐旅游当成一种标签招徕游客,许多农家乐旅游点一开发就变味,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这不仅造成农家乐旅游资源的永久性破坏,还对旅游者产生误导。

二、出路和对策

1.端正认识,规范政府的主体行为,走节约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农家乐旅游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农家乐旅游项目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急于求成将于事无补。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切实加强对发展农家乐旅游的领导,将发展农家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将发展农家乐提升到培植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位置来抓,把发展农家乐旅游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当地现有农家乐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在现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家乐中扶持培育龙头,让其发挥标杆、示范作用。通过组建农家乐专业协会,提高其组织化程度。通过市场运作,行业规范,引导当地农家乐有序竞争,良性发展,逐渐形成气候。

2.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开发农家乐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正确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真正把文化特色融入农家乐旅游中去,农家乐旅游才能持续发展。要通过文化的挖掘、整理、弘扬和保护,将零星分散的地方文化和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旅游项目群,形成供游客可参与的旅游产品,留住游客。同时,还要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资源,使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

3.提高农家乐旅游规划设计水平。科学规划是农家乐开发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彰显特色又是提升规划水平和品位的基础。农家乐是一个投入较小、市场较大、收益较快的旅游项目,要避免项目雷同、一哄而上、盲目竞争、无序发展的现象,就必须按照农家乐发展的趋势和旅游发展的大环境进行精心的规划,既要适应大众消费,又要体现不同层次的消费要求,要根据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及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有序地发展,避免相互效仿、雷同,而培育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又是其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以差异和特色确定主题,以民俗和建筑体现风格,以淳朴和温馨营造氛围。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深度挖掘农家乐的内涵,充分开发农业旅游、生活体验、绿色饮食、乡村度假等多样化功能,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绝不能走“公园化、景区化”的道路。

4.打造农家乐精品,塑造区域整体品牌。按照农家乐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农家乐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特色,确定各自的具体主题,组织开发农家乐产品,将农家乐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努力形成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区和旅游线路。开展农家乐既不能为满足少数客户要求而使之“城市化”,也并非越“土”越好,而要花大力气,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和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城乡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异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因此,各地发展农家乐要与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劳动休闲旅游相结合,推出精特节目,提升旅游品位,扩大农家乐的活动内容,增加农家乐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如植树节,土地日、环境保护日等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加深游客的印象和受教育的效果。

5.加强农家乐建设施工管理,确保农家乐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农家乐项目施工建设环节直接影响到农家乐的质量和效益。针对近年来农家乐项目建设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农家乐项目建设环节应做好施工管理。一是农家乐建设项目要严格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建设。二是加强对农家乐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三是坚持项目建设生态化原则。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应与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建建筑不得个体突出,独具一格,破坏整体氛围和美感,即所谓“开发建设性破坏”。建筑材料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体量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村景交融,意味隽永,尽量降低白瓷砖建筑所占份额,控制使用有害或对环境不友好的石棉、杀虫剂以及有毒、腐蚀性和感染性物品,避免使用不可回收使用的一次性产品和塑料容器。建筑施工标准达到生态环保标准的“农家乐”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占有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6.加强对农家乐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农家乐旅游产业整体效益。农户在申请开办农家乐时必须四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俱全。“农家乐”协会有规范该项目的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游客合法权益及村民基本利益合理体现等义务。协会应制定章程规范服务行为,坚持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坚持以“政治思想好、个人素质高、居住环境美、配套设施全”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批,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可借鉴星级宾馆评定办法对农家乐进行等级划分,从基础条件、安全标准、卫生标准、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接待设施、服务质量要求和选择项目等几个方面对农家乐进行综合评价。农户家中的客房在面积上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干净整洁、明亮通风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6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广西瑶族村寨;传统社会组织;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31-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 oil pan" organization of Baiku Yao (Yao people wearing white pants) in Nanda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analyses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villag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are patriarchal clan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blood relationships. Its special social functions construc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rue in villages. In today’s cultural change, the functions such as organizaiton management, inhabiting in a region and offering sacrifice to ancestors still play their roles in preserving and spreading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minorities groups.

Key words: Yao village in Guangxi;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sport anthropology

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是以农耕经济、宗法制度血缘伦理及求神拜祖的祭祀仪式或活动等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1],并由此而形成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组织,是传承传统文化重要的发展载体,作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潜力,值得学界研究和挖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以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为核心而形成的村寨内生型“自组织”,它利用传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心理信仰(即习俗)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千百年来根深蒂固,即使在当代,也是反映村民利益诉求和精神依托的重要载体。村寨传统体育,源于村寨生活,是村民对信仰和习俗的身体活动展示,也是长期浸入原住民心灵的生活内容,因此,必然受着传统社会组织的影响和约束。

在2009年1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上,白裤瑶的打陀螺、打铜鼓等传统体育活动作为民族文化及民俗旅游文化的代表而被传扬,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了解广西少数民族瑶族的“石牌”和“油锅”、侗族的“款”、苗族的“鼓社”以及仫佬族 的“冬” 等传统社会组织的相关资料;然后,于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期间进行田野调查,在南丹白裤瑶的丧葬、白裤瑶小年、春节三个活动期间,对南丹县文体局负责人、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馆长、“油锅”头人及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尤其是对“油锅”组织的运作进行参与性观察和记录,最后,分析和确认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发展村寨传统体育及其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

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概况

传统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具有宗法性的村寨组织。广西少数民族有苗族“鼓社”、侗族“款”、瑶族“石牌”、“油锅”以及仫佬族“冬”等传统社会组织,因其宗法性和权威性,即使在文化变迁的当代,仍约束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信仰,因此对于保护与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研究原生态体育萌芽的活化石。广西至今仍存在的少数民族及传统社会组织见下表:

鼓社,苗语为“江略”,“江”是一片地方的意思(也有一届之意),“略”是鼓,汉译“鼓社”。苗族鼓社是由共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集团,是一个祭祀、亲属、政治、经济与教育的氏族外婚制团体,形成于原始社会而沿袭下来[2]。每一个鼓社都是以血缘为纽带而成的宗族组织,血缘关系是鼓社形成的核心。鼓社组织紧密,设鼓头,主管全宗族事务。鼓社中有由鼓头与全社成员讨论通过的社规。鼓社共同财产的最普遍形式是“社鼓山”、“社鼓田”和共同的墓地及其它财产。鼓社有严格的财产族内转移的规定,禁止财产外流。在鼓社中,成员的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利益结合起来,具有利益相关的整体感[3]。

“款”为侗语记汉字,按侗语的含义一是指交谈或座谈,二是指村寨自治订立的约法。是侗族建立在宗族组织基础上的地域组织,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的联盟组织”[4]。它大体上由小款、中款、大款和联合大款四个层次构成。侗族主要以村寨聚族而居,具有建立在宗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款有款首, 款首平时跟村民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没有特殊权力与待遇,遇到案件需要公断或发生战事需要指挥时才出面召开款会或聚众起款。一般说来,款首秉公办事,品行端正,熟悉款约,有一定组织能力,多由最有威望的寨老或乡老担任;“款”有规范全体款众行为的款约,其最古老的形式是无字的“法石”(也称埋岩、栽岩、立岩),后演变为“碑记”,这是一种类似于族规的成文的习惯法规,内容涉及婚姻家庭、行为规范、违规处罚等,具有明显的宗法遗存。

石牌主要分布在大瑶山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内,目前已发现的属于“民族习惯法”的瑶族石牌共74块(含纸写),其中金秀石牌律和料话为45块,占全部习惯法的61%[5]。石牌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和社会组织,包括石牌头人、石牌会议、石牌法律、石牌兵等。石牌组织中有头人,但他不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拥有最高权力的是石牌会议,这与封建血缘宗族组织中族长的族权是完全不同的,其头人的产生既不是世袭的,也不是选举的,而是自然形成的。石牌内部存在着维护父系家族制度的血缘关系,血亲情感强。其内部有规范全体民众行为和维护宗法关系的石牌律,律中有保护买卖婚姻形态和族内婚、明显保留宗法血缘裙带因素、男尊女卑、严格禁止财产外流、违律惩处等内容。[3]

白裤瑶主要居住在南丹县的里湖乡,每个村寨都有“油锅”组织,瑶语为“威要”。“油锅”是汉壮民族的他称,是同一祖宗同锅、同桌吃饭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油锅”就是同一祖宗的后裔在同一“油锅”里,凡有婚丧大事,大家互相帮助的意思。“油锅”基本上是由血缘亲属组成,它以同一姓氏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油锅都有一个称谓,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实行油锅外婚,不能和汉壮等其它民族通婚。成员有互相继承财产的权力,财产依然保留在“油锅”内,“油锅”成员若是无子,经“油锅”同意可以接养继子。“油锅”成员有互相帮助的义务。有公共墓地。[6]

仫佬族人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聚“冬”而居,即同一姓氏的人们聚居于同一地域之内,“冬”是仫佬族同姓人之间用于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宗族社会组织。 [7]“冬”设有冬头或首事,由族众选出年长有资历而能干的人担任,以管理“冬”内各种事务。“冬”设有宗祠,是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其它宗族活动的场所。“冬”的习惯法,在实施中更重于自觉遵循,如有违背侧重于社会谴责。

广西的其它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如壮族的峒、瑶族的瑶老制、京族的翁村、仡佬族的族老制等,对本宗族成员集体参与仪式性身体娱乐活动均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2 南丹白裤瑶的一般情况

白裤瑶分布在广西西北一带,总人口约三万人。据历史资料记载,白裤瑶在宋前就已从湖南、贵州两省迁徙而来。主要聚居在河池市南丹县里湖、八圩瑶族乡,部分散居于与之毗邻的金城江区拔贡乡及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白裤瑶以男人穿白色紧膝五指裤,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最早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到“其男子着白裤衫,无中裤,女子青布衫斑布裙,皆无鞋履”。白裤瑶主要聚居区里湖瑶族乡总人口约 2万人,其中白裤瑶人口占 67%, 有着“中国白裤瑶之乡”的美称。怀里村是里湖瑶族乡的一个村民委员会,全村有 11 个自然屯,19个村民小组,共 442户2166人,仅有汉 、壮族各一户,其余全是白裤瑶,且距里湖乡只有一公里,处在白裤瑶分布范围的腹地,我们田野调查的主要区域就确定在这里。此处也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及中心周边的蛮降、化图、化桥三个自然村寨的原生态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由此可观察到白裤瑶最本真的民族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文化。

3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与村寨传统体育

所谓传统就是储存,储存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过去世世代代的知识传到这一代,经过某种程度的修改再传给后代[8]。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对村寨传统体育即是这种储存。村寨体育活动构筑的是一种村寨特有的熟人社会网络,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它既是民众生活的内容,也必然有着生活上的传承与延续。传统社会组织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递者,其特有的社会功能,构筑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村寨体育文化。

3.1 组织管理功能使村寨传统体育具有习俗性和传承性

随着田野调查的展开,笔者发现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因其血缘关系和宗法性,不仅在生产劳作、婚丧嫁娶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组织和管理的社会功能,还表现于联络和安排村寨的传统赛事、节庆的身体娱乐活动及聚众狩猎等村寨体育活动。白裤瑶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相对闭塞,与外界交往少,至今仍保持着原生态的传统生活样式。白裤瑶“油锅”在圩日、春节、瑶年都会组织打陀螺、斗鸟等传统体育活动。而类似经常在村寨举办的体育活动,组织比赛的方式也已经约定俗成。笔者在调查中当问及参与者进行村寨体育活动的原因时,人们并不认为斗鸟、打陀螺就是体育活动,而是他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圩日或节日时,他们就会带上心爱的画眉鸟和精心制作的陀螺和族众较量一番。而此也是白裤瑶“油锅”成员之间交往和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已成为民族习俗。调查材料表明,村寨体育活动的习俗性和传承性,是传统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具有权威性的真实体现。尤其在当前国家行政权力从基层农村相对收缩,民间自组织权力系统逐渐受到重视后,人们的精神依赖更多归属族群,具有民族特色并根植于村寨文化的村寨传统体育活动,越来越多获得传统的生命活力。因而,在广西少数民族的村寨生活中,传统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已内化为村寨的传统文化,使得村寨体育具有民族习俗性和传承性而得以代代传递。

3.2 聚居功能确定了村寨传统体育成为传承文化的向心力

聚居功能是传统社会组织最显著的功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和宗教观念等,因其聚族而居,而得以长久保持。而对于村落文化,聚居就是群体模式,即是古代血缘宗法关系的长期遗存,它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各村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就是一个自足的社区,相对稳定的环境、绵长的历史、外在的威胁,这些都使得村落和族群显得格外重要[9]。村落者乃氏族部落之延伸,并以其为单位而形成封闭型和内聚性的村落文化。而村落传统体育来源于民间传统,是村落文化的一部分[10]。社会组织的聚居功能将村寨传统文化形成为一个“生活场”,约束、展示、辐射而使其民间传统身体活动可以获得更多族众的认同。从形式上看,各种村寨体育活动均在这个“生活场”内,尤其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传统体育,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向心力。笔者对白裤瑶深入的调查中发现,怀里村现在仍存有21个“油锅”组织,其中除了同宗同祖的意识及父系家族的血缘联系是油锅组织维持其凝聚力的主要手段外,还因铜鼓在白裤瑶族众心理权力的维系。白裤瑶铜鼓一般由油锅头保管,平时埋于土里或家里,没有征得他的同意,谁也不准动,据此油锅头的权威性与铜鼓亦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村寨传统体育促成了村寨文化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白裤瑶丧葬仪式的“打铜鼓”作为民族原生态文化一直保留至今,并多次参加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传统社会组织的聚居功能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3.3 祭祀功能承载着村寨传统体育的“文化场”

各少数民族每年都有祭祀祖先的族群活动,这是农耕民族祖先崇拜的最直观表现。有学者认为:“祭祀礼仪能够使属于个人的宗教体验变成群体成员的共同体验,产生群体化的宗教情感,是为了要显示进一步加强它们彼此认同与凝聚的意识。”[11]村寨传统体育本身就带有原始宗教成分,所以一些祭祀活动中的各种身体活动,也成为村寨体育的一部分。田野调查材料表明,竞技游戏的出现远早于成熟的体育活动,不少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是借助于巫术活动及宗教仪式流传下来的[12]。白裤瑶凡是有人去世(三岁至一百岁)都可举行葬礼,届时都会为死者砍牛、送葬、打铜鼓 、跳铜鼓舞“勤泽格辣 ”(即猴鼓舞)。打铜鼓的方式较简单,而跳猴鼓舞则犹如一幅灵动、活现的顽猴嬉戏图,由此可窥知,在白裤瑶心目中,先祖之灵只不过隐蔽在莽原丛林中,一旦听到祖鼓的叩击声,先祖们便会像猴子一样,穿林越壑,蜂拥而至。“砍牛祭丧”仪式也是白裤瑶跨越村寨的主要社会交往方式,千人甚至千人以上的壮观场面经常是会有的。铜鼓也是白裤瑶族群崇拜的“神器”,清人李文淡《庆远府志》卷十《杂类志•琐言》说:“瑶壮俱尚铜鼓,而所用之时不同,有用之于吉礼,有用之于凶礼。南丹惟丧事用之,犹须吉日,可击则击,不可击则止。”[13] 据调查,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的21个“油锅”,就有铜鼓40多面,有3/4都是祖先留下来的传世铜鼓。族众在祭祖、葬礼时,仍会去找“油锅”头人,由他组织整个祭祀仪式。据此确定,没有传统社会组织的作用,白裤瑶的“砍牛祭丧”仪式中的打铜鼓,不可能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而白裤瑶油锅组织的正常运转与铜鼓也密切相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铜鼓起到了增进白裤瑶内部联系,增强了“油锅”成员的认同感及内聚力的作用。当参加者置身于这一特定的气氛中就会主动去体验和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从而收到“行不言之教”的效果[14]。白裤瑶“牛肉换人肉”的传说和老猴舞、铜鼓舞等,皆是借助砍牛祭丧的仪式和习俗,才得以代代相承,沿袭至今的[15]。因此,传统社会组织的祭祀功能传递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村寨体育“文化场”。

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当代价值

4.1 传统社会组织聚居形式的村寨使传统体育活动成为族众的重要生活内容

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伴随着文化变迁。调查表明,当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虽已由血缘组织扩大为血缘和地缘共同组织,但仍以社会组织为单位聚族而居。只要这种聚居方式存在,社会组织的权威性仍会依然存在,而源自民间传统生活样式的村寨传统体育也将会保持其民族性和传承性,作为族众的重要生活内容,传承原生态的村寨文化。白裤瑶由于居住地相对闭塞,与外界的接触很少,且由于民族教育比较落后,“油锅”虽然已没有固定的活动地域,也不再定期召开会议,其政治权利逐渐削弱,但“油锅”基本上是由血缘亲属组成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因此,“油锅”组织的聚居功能仍是其维护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职能。同时,在组织公共活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也凸显其权威性和认同性。族众的生活内容也将保持其传统性,打陀螺、斗画眉、打鸟铳及打铜鼓等传统体育活动也将会继续存在。笔者于2011年春节期间在里湖乡白裤瑶聚居区的调查,看着满街的人遵照约定俗成的时间从山中的村寨结伴而来,穿着五彩斑斓民族服饰的白裤瑶族众参与和观看各种比赛,证实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在聚居山寨的村落生活习俗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的特殊价值。

4.2 传统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对传播村寨传统体育文化有重要作用

组织管理职能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中具有传统文化共性,是其基本职能。包括婚丧嫁娶、田地买卖、伦理道德教育、社会组织之间及与外界的交往等大小事务,都必须得到社会组织头人或寨老的认可,他们的威信往往比当地政府还要高[16]。调查发现,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传统的社会组织发挥组织管理功能,至今仍是村寨传统体育的主要组织方式,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在成员婚、丧、建房等社会生活中互相帮助的传统习俗也仍然存在。从形式上看,尽管一些较大规模的活动大多是由乡镇政府牵头挂名,但执行和具体运作的大多是传统社会组织领导者或传统体育带头人。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因为当地村寨的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就是民族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自组织在行使管理职能方面则更趋自然。无论是集体狩猎、斗鸟,还是打陀螺、打鸟铳比赛,人们觉得一切顺理成章,从久远的年代到现在,生生不息,和谐传承。

4.3 传统社会组织通过祭祀仪式维系村寨体育的“文化场”,以传递民族文化

传统社会组织在传统仪式中仍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祭祀仪式。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间传统,至今仍是传递村寨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而祭祀功能所承载的文化场,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展示台,也成为村寨体育文化的集聚地。在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的丧葬仪式中,打铜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铜鼓是白裤瑶崇拜的“神器”,诚如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所言:“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17] 白裤瑶的每个铜鼓不仅有自己的名字,打铜鼓时必须先祭鼓,因为铜鼓是向祖先传递哀思的器物。祭祀后,要在铜鼓上贴上一张小红纸挂上一剑糯谷,表示给它挂“红”,藏在家里最黑暗的地方,不能随便给人看、动[18]。丧葬仪式至今仍是白裤瑶“打铜鼓”、跳猴鼓舞最主要的适用场合,由此而来的一整套身体动作也历经千百年而传承和发展。祭祀功能使村寨传统体育得以保存和传承,并以此为民族文化场传递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5 结 语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受族众认同和有精神归属感的,拥有一套悠久的、自发的习俗秩序规范的村寨内生型自组织,至今仍然存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其特有的社会功能构筑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村寨体育文化。通过个案研究,可以起到解剖麻雀以小见大的观察效果。

白裤瑶的“油锅”组织,在管理白裤瑶社会的传统仪式中发挥主要作用,即使在文化变迁的当代,仍然具有其组织管理功能、聚居功能以及祭祀功能,特别在保存、传递和传播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具有难以取代的独特性。通过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的体育人类学考察,获取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关系密切。在广大农村尤其是特殊地域和少数民族村寨,传统的社会组织至今仍然是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全民健身条例和计划颁布实施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传统社会组织在开展村寨体育活动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11.

[2] 杨柳.苗族古老的社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J].丝绸之路,2006,6:54-55.

[3] 唐仁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共性成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3:151-156.

[4]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19:20-21.

[5] 莫金山,潘远益.瑶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习惯法中的地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28):26-30.

[6] 玉时阶.白裤瑶社会[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1-36.

[7] 王溯,张萍.试析仫佬族传统社会组织“冬”与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变迁[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 51-54.

[8] 朱炳祥等.宗族在村治中的地位周城白族村的田野观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3(25)3:5-9.

[9] 杨国.民族村落文化:一个“自组织”的综合系统[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69-72.

[10]

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以一个自然村落为个案[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4.

[11]雷文彪.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的审美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10,(3):110-114.

[12]胡小明等. 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田野调查――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一)[J].体育学刊,2009,(12):1-8;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J].体育学刊,2010,(1):1-8.

[13]玉时阶.广西南丹县白裤瑶丧葬制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66-72.

[14]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为例[D]. 2006:25.

[15]韦丽春.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8,5(30):101-106.

[16]崔昆仑.浅议仫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与社会稳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2002: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