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 复习课程 知识竞赛
一、传统教学弊端多
我从事教学4年时间,对于某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一言堂”等并不认同,因为这些教学方法往往收效甚微。长期以往,不仅学生会对学习专业学科产生厌倦,而且教师也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同时由于师生缺乏沟通,就会对彼此丧失信心。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学习外科护理学各论时,具体疾病的开篇可以采用案例法引入本课的学习;针对多个需要鉴别的疾病,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而针对阶段复习,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三、知识竞赛的实施
(一)赛前的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1.教师根据复习范围,设计一套高质量的竞赛题目。试题应难度适中,涉及面广,不局限于重难点,题型以具备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为主。每组成员还可以自行准备题目,以备竞赛“反败为胜”这个环节使用。
2.分组的多样性
将30人的中专小班进行分组,可以按照宿舍来分,有利于宿舍的团结;也可以按照上学期期末成绩划分,高分者带动低分者,有利于互相促进;还可以按照性格划分,外向组员带动内向组员,等等。然后,组长带领本组成员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3.主持人和评委的确定
在早期举办知识竞赛时,先由教师担任主持人,班长和学委担任评委。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可以推举学生做主持人,从而达到锻炼“场控”能力的目的。
(二)竞赛现场――竞技的舞台
首先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环节,分值,获胜条件。可以安排“每人必答题”“每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反败为胜”等环节。其中“每人必答题”是非常必要的环节,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又能使学生体会到“踏踏实实一分一分争取的艰难”,当然这也是小班授课才可以做到的环节。而“抢答题”“风险题”给了积极的学生很大的施展空间,可以促使学生勇于攀登。而“反败为胜”环节,是我用心安排的。为的是让大家感受到“不到最后不能言败”的哲理。
(三)知识竞赛的尾声――感受收获的喜悦,反思失意的原因
教师根据分数表彰获胜小组和表现突出个人,并总结陈词。此时学生最容易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失利的沮丧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白真正需要在乎的并不是竞赛的成败,不仅仅要从一场竞赛中学到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如何面对生活道路上的成败,如何挖掘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
简短的总结由教师完成,后续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大家完成总结和反思的延续,使学生能够升华自己的思想。
四、知识竞赛的优势
我在教学中已将“知识竞赛”实施两年时间,和传统的“带领大家勾画重点,然后统一完成阶段练习”相比,这种复习方法确实具备很大优势。
(一)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越发受到当今学生的排斥,因为他们成长于新时代,更加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法,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知识竞赛的实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如此便达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所以,它最直接的好处便是:把学生提升为了积极的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作为主人,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他们要求独立思考,要求自己组织课堂形式,要求自己决定表现的机会,而这些目的的达成,务必需要给他们一个独立的空间。知识竞赛就像一支兴奋剂,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勇于攀登。
(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毋庸置疑,枯燥乏味的传统复习方法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也成了照本宣科、讲解习题的机器。而知识竞赛的形式,需要大家在赛前“结组”复习,在互相提点、说说笑笑的过程中便将知识印入脑海。而竞赛场上,掌声、喝彩声、感叹声、惋惜声,此起彼伏,浓烈的气氛使大家沉浸其中,学生兴致盎然,呆板无味的知识在此刻也显得那么生动有趣。所以,知识竞赛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赛前准备中迅速扩充,而又在紧张的竞赛现场上牢牢巩固。
(三)使学生意识到团结的力量
个人奖学金的获得,往往代表了一个人的成功,而知识竞赛的荣誉,却需要小组每一名成员竭尽全力。赛前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便需要所有成员团结起来,攻坚难关。
而竞赛场上,更需要同心同德。每人必答题的分数都反映了整体的素质,一个人的得失可能就关乎到了整个大局。风险题抢答题的环节,要求大家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所以说,整个赛场,就是小组成员团结起来,挑战知识、克服难关的战场。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会更加意识到个人的光辉,在完美的聚集之后,才会有无限大的力量。
五、教学体会
优越的生活铸就了学生自私,意志软弱,难以面对失败,待人接物不够坦诚的性格弱点。而知识竞赛的实施,给了学生一个培养高情商的平台。
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享受到付出的快乐;他们一路艰辛,克服难关,而最终攀登到顶峰,又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喜悦;比赛如战场,有输就有赢,失败的小组,不得不互相鼓励,一起寻找知识的薄弱点,探索学习方法的不足。当然,他们也极有可能互相指责,那么在解决彼此矛盾的过程中,却也多了一个培养和锻炼“沟通艺术”的机会。所以,看似是知识的竞赛,却更是情商的较量。哪个小组成员更热情,更无私,更有信心,更有毅力,就更容易获胜。
总之,知识竞赛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竞赛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情商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不再是口号,就让我们的复习环节从知识竞赛开始,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年秀荣.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精彩――小组合作,知识竞赛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3(26).
浅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所谓继续教育,又称后继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认识到持续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最后还要精心地组织管理。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等);
3.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我国当前会计人员领域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
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三是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增强继续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在第七条又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1)立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
(2)“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4)其他相关法规制度。《暂行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内容的规定从总体上讲是合理而明确的,它涉及到了对会计人员工作胜任能力各项要求的要素。同时也不难发现《暂行规定》对继续教育目标的规定不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在现实培
训过程中往往将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和不同对象的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出现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知识深度两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培训对象的现象,进而影响培训工作的实效。因此,从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出发,笔者认为继续教育必须做到分层次、分对象地进行。
三、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立足基层,筹划未来,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检查督促,保证质量。
l.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财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投人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态度决定一切”,针对成人教育,只有调动起学习的热情.才能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否则流于形式,白白浪费时间,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
2.明确主体,形式多样。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的机关是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培训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为依托,发挥其他部门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学习,有自学、有培训;可自己组织,也可委托办班;有函授、电教、录像,也可课堂讲授、网络查询、实地演练户j集中上来,也可分片下去等。
3.成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增强对继续教育管理的力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毕竟是一个教育问题,而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经验因职责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培训资格的确定上、培训计划的制定上、培训监督和评价仁就一直存在问题。在财政部门中设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将有利于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该委员会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智囊团和决策机构,由教育界、会计界和财政部门的高层次人员组成,总体上以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专家为主,同时吸收部分大中型企业高级会计师和会讨一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财政部门本身(会计管理处)也要有专人参与,除财政部门人员外,其他成员可以采取个人自荐、财政部门审核聘任的办法。
工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工学结合期间,学生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学习,角色和学习情境的转换让学生直接接触鲜活的现实,企业的运行模式和企业人特有的思维与行动方式不断冲击和重塑学生对企业和职业的认知,真实的职业情境和职业训练不断激励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获取职业经验、领悟职业智慧。另外,工学结合也是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企业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并存,而优秀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围绕企业宗旨和目标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层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遵守共同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实现企业目标净化环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外化的渠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企业追求社会价值,有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从社会舆论要求还是企业的具体实践来看,企业的价值追求发生了很多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利润,不再仅是对税收、GDP的数字上的贡献,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社会影响已成为企业新的价值观。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成长的道路中,与社会外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相适应,主动建立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一致的企业价值观,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辱观、社会理想的践行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例如,皇明集团,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为了子孙后代的蓝天白云”,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太阳能,专注于太阳能,在太阳能应用、绿色能源科普、中国能源环境立法等方面大胆创新,引领太阳能行业进入全新发展的时代。皇明人都是“精神贵族”,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怀着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写中国能源历史、产业报国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类幸福的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担当。皇明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不断为社会创造并输出价值:寻求企业与社会、同业、自然和谐相处,将“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谋取福利、为社会贡献财富、为行业树立标杆、为国家增添光彩”作为企业和谐发展观念;与竞争对手一起“种西瓜”,将科学、发展、可持续的竞争观念融入企业的价值观中,维护太阳能事业的整体发展,做行业的守护神;皇明尊重人、发展人、培养人,视员工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彼此配合,共同撑起企业发展的天;皇明扶危济困、热心公益,为贫困学校、弱势群体、西沙驻军、海岛部队捐款捐物;企业家黄鸣开通博客,以自身的经历、经验和思考与社会沟通,为改变国人的观念而努力,尤其是对激进的年轻人,黄鸣愿意“顶着口水前进”,以微言大义影响年轻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皇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社会价值的追求无疑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企业追求社会价值,改变了社会对企业的看法,为企业赢得了尊重,也为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企业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模拟样本。在职业成长的初始阶段,部分高职生的急功近利的想法、不切实际的期望、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与企业主导价值观必然发生冲突,企业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将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对金钱、地位、名誉、快乐的理解与追求,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目标与路径,将兴趣特长的发挥和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融入社会利益的实现中,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摆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
二、企业优良工作作风,有助于培养高职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58-01
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社会及高校应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分析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表达感情、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介人到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从根本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日益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依据其独有的特点对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新课题。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更加顺畅,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新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让大学生能够自主获取信息并自主的分析和判断;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了模式。
(1)新媒体克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障碍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毫无障碍地向大学生[1]。大学生通过博客、QQ、微博等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因而新媒体传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进入大学生意识。如新媒体中有关正确的政治观念、爱国主义事迹、当今公民道德事迹等,能让大学生有明确是非观和荣辱观。
(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多维度的传播,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同时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多种渠道与老师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的单纯说教方式,增加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2],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
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化,很多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这些信息与我们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巨大差别。很多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产生了困惑。而大学生对新的观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在开始就有许多错误观念占领阵地,这无疑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2)导致大学生功利化倾向
新媒体中一些信息对市场经济现象过度宣传,导致大学生浮躁心理,产生急功近利心态。并且随着一些西方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的传入,更多大学生倾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崇高精神、为社会作贡献人生价值观念淡薄。因此,高校中着享乐、攀比之风盛行,功利化倾向明显。
(3)导致大学生个人意识膨胀
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特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唤醒,对一些网络红人、网络词汇盲目崇拜和支持,越来越认为标新立异可以得到外界的关注,导致个人认可和和崇拜被误解[3],因而致使个人意识膨胀,个人主义盛行。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新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
要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必须创新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尽可能大众化、贴近大学生实际,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因此要通过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动,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在行动中逐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4]。
(二)营造高效良好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高校应该合理规范、建设校园新媒体网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并且完善新媒体运营中的监督管理模式,严厉打击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大量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
要充分让大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自我,促进自己全面发展。首先,应该给大学生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提供给他们实践活动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其次应该以优秀事迹、作品来激励大学生,让他们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这需要媒介从业人员与高校发挥合力作用,因势利导,以思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总之,发挥新媒体中社会与高校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势必将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2] 周巍.论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J].湖南大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案情简介】小刘2003年5月在某房地产公司上班至2006年2月13日,公司未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2003年6月被聘为售房部内勤员,工资实行基础工资400元+浮动工资100元+岗位津贴50元。2004年3月18日公司安排小刘从事售房业务工作,工资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销售提成。小刘多次要求公司为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但公司迟迟不予办理。小刘于2005年12月、2006年1月全额补交了2003年5月至2006年的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费。2006年2月13日公司以没有新的开发项目为由辞退小刘。小刘要求公司补缴社会保险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公司以业务人员工资为提成工资,与小刘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裁决结果】某房地产公司1、支付小刘2003年6月至2006年2月应由公司承担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2、支付小刘4年工作期间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评析】本案争议的焦点有三:一是某房地产公司与小刘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二是没有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应该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没有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应该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据法律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三、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招用劳动者之日起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某房地产公司在聘用小刘时,应当按照规定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小刘虽未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小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公司,而公司将小刘辞退后,又以此为由,不补缴社会保险费,此种做法与法律法规相悖,应予纠正。因此,公司应支付小刘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并补缴小刘被辞退前公司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费。
栏目责编:知行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040-02
Abstract: Intelligent campus is developed on the digital campus, Intelligent campus is a new stag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telligent campus covers all functions of the digital campus, using th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of digital campus, to realize the campus resources highly integrated, to offer service of full intellisens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intelligent campus;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开展,为师生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为学校节省了大量人财物等资源。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以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数字化校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内涌现了以浙江大学为首的智慧校园建设潮流,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字化校园建设改造中,为师生用户提供全面智能感知、用户个性化需求、决策支持等服务。智慧校园代替数字化校园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
1 智慧校园特点分析
智慧校园利用智能感知技术,收集校园人、物等信息,拥有无处不在的校园网络,连接传送各种校园资源信息,使用云计算等平台,实现校园资源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等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处理海量数据,形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供决策层使用。因此,智慧校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智能感知
智慧校园利用二维码、RFID、视频监控、无线传感等感知技术和设备,连接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和物件,使得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连相通,并能根据识别的信息构建有关模型,使得智能感知的校园环境得以呈现在用户面前。
(2)网络无处不在
智慧校园致力于校园网络全覆盖,不仅拥有无线网、有线网、校园网、移动网等多种形式网络,而且提供数量充足、方便接入的网络终端接口,使得师生用户随时随地可以接入自己想要接入的网络。
(3)提供个性化服务
智慧校园中遵循“用户至上”的服务原则,数字化校园平台等资源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等对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显示友好的服务平台界面,根据师生用户实际需要,提供多样化、快速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4)海量数据处理使用
智慧校园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数据,且数据存在种类多、字段长、结构复杂等特点,智慧校园中使用大数据等先进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形成高价值的数据信息表,供学校管理人员决策参考。
2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介绍
智慧校园除了包括数字化校园有关技术外,还包括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技术种类具体见图1所示。
智慧校园中除了使用传统数字化校园中有关基础设施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门户网站、应用系统平台等技术体系外,还使用到的关键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物联网技术
传统数字化校园中,对物体的定位、信息的收集等存在不准确和盲区现象,为此,智慧校园采用RFID、无线传感器、二维码、视频监控等多种无线传感设备及技术,将校园中的所有人、物全部“连接”起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定位、识别、监控管理等成为一体,实现校园环境智能全面感知。
(2)移动互联技术
智慧校园使用移动互联等技术突破传统数字化校园中网络使用瓶颈,不再局限于有线网的接入和使用,提供无线WIFI网络、3G网络、4G网络、自组织自治网络等多种网络接入和使用,并提供多样化终端接入方式,致力于打造性能佳、种类多、全覆盖校园网络环境。
(3)云计算技术
智慧校园中利用云计算平台等技术,提供教学等资源上传功能,并整合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为师生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地域性差异、分配不均、更新不及时以及共享难等问题,师生用户不仅可以随意使用校内教学等信息资源,还可以浏览、下载其他高校教学信息资源。
(4)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及数据结果呈现等技术,智慧校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构造复杂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分析,并提炼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结合可视化等技术的使用,将数据表呈现给用户以及管理者决策使用。
3 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前景
(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在于智能感知,因此,在智慧校园中,可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安全监控、教学、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为师生用户提供便捷服务。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用视频监控、无线传感设备及有关技术实现校园每栋教学办公楼、每栋宿舍、每个食堂,甚至校园每条道路、每个角落都处于完全监控之中,实现人物准确定位识别,达到可视化精准管理,如果出现偷盗等安全问题,能够智能报警,这些应用中应保证监控数据、感知设备数据传输及保存安全可靠,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给师生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管理以及教学信息资源使用中,主要包括智慧课程学习、智能课堂点名考勤管理、智慧图书馆等,在智能课堂点名考勤管理使用中,要注意学生私人信息保密问题;三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学生管理方面,比如智能学生宿舍管理、智能学生证等,智能学生宿舍管理能够实现学生寝室分配、就寝、缺寝等情况的精准管理与统计,及时发现学生缺寝违纪等现象,智能学生证能够对学生身份进行有效管理,并作为学生身份识别有效依据,为智能考勤管理作铺垫;四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校园生活管理当中,包括智能一卡通、智能食堂管理等,为师生提供生活便捷服务,特别是对学生消费情况进行统计,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为评审奖助学金提供参考依据。
(2)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前景
大数据技术包括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等技术,其中处理技术包括对静态数据的批量处理,对在线数据的实时处理以及对图数据的综合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会用到Apache Hadoop、Spark等处理平台系统;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绍深度学习、知识计算和可视化等关键技术,解决如何对图像、声音、文本等数据进行有效表达、解释和学习。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结构复杂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处理,因此,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智慧校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监控管理、一卡通管理、财务管理等应用系统平台中,以提炼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供校方使用。
4 结束语
智慧校园中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平台等前沿信息技术对传统数字化校园进行提升改造,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为师生提供全面智能感知环境,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防止信息系统平台之间出现信息孤岛,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供学校决策层使用,真正使得智慧校园造福学校、造福师生。
参考文献:
[1] 杨现民.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关键词】 4G 通信技术 应用 前景 措施
一、4G通信技术概述
4G通信技术是在传统的通信平台上通过融入新技术,不断地提高无线功能的使用,所以4G通信技术成为手机媒体的最大受益者。4G与前几代产品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它的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最高甚至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这种速度会相当于2009年最新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第三代手机传输速度的50倍。可以通过手机直接传递资料、图片、视频等大内存文件。
二、4G通信技术的发展优势
1、通信速度快。4G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最高甚至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在未来,速度就是取胜的唯一途径,所以4G就是快速的网络体验。
2、通信灵活性。4G已经超越了传统通信的目的,在未来,4G通信网络应用到手机终端上,手机就相当于一部小型的电脑,可以直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电视直播等一系列功能。可以通过网络与未知虚拟的人和物进行交流,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3、智能性强。4G通信技术的智能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和功能上。例如:4G通信可以通过网络状况进行随机调节,适应不同的环境,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因此可以满足各种软件的应用,加强4G通信终端的功能多样化。
4、综合功能强大。4G通信技术可以把媒体终端与以上功能相互融合,通过媒体终端进行资料分享,并且4G通信可以提供无线通服务讯平台,不限地点、时间、环境的进行数字信息传播。利用4G技术可以进行双向下载传递资料、视频、图片,实现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广播(DVB)、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
5、通信费用便宜。4G通信有效的解决了兼容性问题,所以通过4G可以下载各种通信软件,减少了通信资费。目前的运营商竞争形势使得4G的某些服务项目比3G更加便宜,更加实用。
三、4G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趋势
1、在“智慧家庭”中的应用。“智慧家庭”服务平台,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对家电进行控制等技术。为家庭生活增添乐趣,有效的把家庭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加强无线沟通的。4G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智慧家庭”朝智能化、科学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更多人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情绪释放,充分的享受生活,体验生活。
2、在“智慧课堂”的应用。“智慧课堂”服务平台,就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育,包括多媒体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云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育丰富多彩。结合网络的流通性,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主机对学生的电脑进行控制,形成一个连接式互动平台,提高学生的虚席乐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3、在智能手机中应用。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为4G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先天条件。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高达百分之七十,可谓人手一台,所以4G的高速性能适用于手机终端的使用。通过4G通信技术,可以快速的进行图片视频上传下载,还可以素食进行网络互动,分享资料和文件。基于手机的智能化特征,再加上4G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设置形成提醒系统,随时随地提醒主人做事,还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随意购票,形成完整的智能操作体系,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
4、其他技术应用。其他技术包括在医疗、抗洪救险、抗震救灾中的应用。由于4G有强大的网络覆盖功能,可以通过无线覆盖的形式准确的提供数据资料,为救灾工作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从而加强人员和物资的准确调度,通过智能天线发射波束网络,加大信息采集的容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
结语:综上所述,4G通信技术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非常乐观。由于网络化、信息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所以4G技术正好迎合了人们对网络的需求。4G通信不仅提高了网络的速度,还加强了网络的综合功能,把4G技术运用到家庭生活、教育管理、智能手机中,甚至医疗救助、抗洪救灾等多方位的技术应用中。由此可见4G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4G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参 考 文 献
[1] 张小伟. 4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信息通信. 2013年03期
2009年伊始,IBM 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宏伟战略。一年来,“智慧的地球”在全世界风行。3月25日,“IBM论坛2010”又将重装上阵,这次,IBM会给业界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一年前我在纽约访问美国外交委员会时,介绍了IBM的一个重要看法,即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从那以后,如何让世界更加智慧成了全世界共同讨论的话题。”这是IBM全球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彭明盛于1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一场演讲中的开场白。
正是2009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的宏伟战略,并在IBM论坛上与业界分享了其深远内涵。一年来,“智慧的地球”以其“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深刻洞察和对科技趋势的精准把握,正在得到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大量的成功实践更是印证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美好愿景。
3月 25日,“IBM论坛 2010”即将在中国北京隆重举行。本次盛会将以“共领智慧时代”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及媒体高端人士,展望智慧时代大潮中的中国产业发展趋势;剖析企业运用智慧科技实现商业的成功之道;分享众多中国及全球企业的智慧实践成功经验。
创新技术
取得务实成果
彭明盛表示,“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是地球确实变得更智慧,领导者们也正抓住机遇推动这有意义的变革。”
事实上,2009年以来,“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对挣扎在金融危机里的所有企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0年,虽然世界经济已经企稳,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战。彭明盛认为,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制定的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发挥作用,但这些计划不会也不应该永久持续下去。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而可使用的资源却在进一步减少。
“应用智慧的技术降低成本,以得事半功倍之效,对我们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前景将是至关重要的。”彭明盛表示。
好消息是,改变已然呈现。每天,无数智慧的举措在世界各地、各个行业、各个城市和社区涌现。比如,智慧的城市、智慧的铁路、智慧的电力、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银行等等。它们都旨在借助灵活的IT技术、IT系统更高效地服务全人类。
在这种改变的驱动下,IBM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其创新的技术和应用在世界很多国家及城市都取得了务实的成果。
依据研究结果,为应对城市发展趋势,IBM帮助世界各地积极设计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侧重的领域集中在:缓解交通堵塞及其导致的空气污染;实现病历数字化从而整体改善病人护理的现状;推进教育普及,改善教育质量;加强监管系统,降低犯罪率;提高电力资源智能化管理与分配;改善水质,增加水资源供给,使更多的人可以喝上干净水。
四大论坛
阐释“智慧时代雏形”
彭明盛认为,“构建一个更智慧的地球是切实可行的,因为这一计划是如此的清晰和具体。”但是,如何才能让地球更智慧呢?即将到来的2010年IBM论坛似乎试图给我们答案。
3月25日下午一点,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钱大群将给业界带来一个精彩的报告,讲述IBM“智慧的地球”具体部署,以及当前我们该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IBM论坛还有三大亮点,首先,最为前瞻的“智慧观点”:揭示中国产业发展趋势与智慧地球战略的结合契机,深入剖析科技对智慧地球及智慧企业的推动力。其次,最具影响力的“智慧展现”:实时分享国内外成功案例,现场演示行业解决方案。最后,则是最为互动的“智慧碰撞”:以多媒体形式丰富呈现各界人士对智慧地球实施的观点,诚邀与会人士在会议现场与各方精英一起见证智慧成果,共领智慧时代。
据IBM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上午的主会场,IBM论坛2010还包括下午的四个分会场,分论坛将从“智慧的城市”、“智慧运作”、“新锐洞察”和“智慧的基础架构”四个方向,阐述智慧时代的雏形以及实现的技术和方法。
“智慧的地球”理念自从提出后,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赞,但仍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比如,“从哪里开始”、“我们应该以多快速度前进”、“如何获得市民支持”、“指挥系统该由谁负责”、“如何整合整个生态系统”等等。IBM相关负责人强调,人们这些疑问的存在,正是推动“智慧的地球”前进的引擎,而这一切疑问的答案都将隐藏在“IBM论坛2010”大会中。
彭明盛认为,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上,争论仍将继续下去,如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卫生保健和改善经济等问题上的争论,以及对政府职能、私有行业角色和新兴民间团体的作用的探讨等。但是,整个系统一定会变得更加透明、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具平等性、更具弹性、更加“智慧”。
关键词 云计算;物联网;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50-03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阶段形态,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这两个当前学术界、技术界的热点技术是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二者对构建智慧校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发展。
1 云计算
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1]。它是对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及负载均衡等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云计算的主要特征是虚拟化及对IaaS/PaaS/SaaS服务模式的创新。除此之外,云计算还有超大规模、高可靠性、通用性、可扩展性、按需服务等特征。其中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随着云计算模式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学校、教育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处理会逐渐迁移到云上,这将对校园网络应用带来积极的影响[2]。
2 物联网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并重新定义了“物联网”的概念,人们对物联网的认识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简而言之,“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目前国内较为多见的定义为: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就是使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得识别和管理更加方便[3]。物联网通过传感技术、RFID、二维码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感知技术将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扩大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的连通,成为今后“人、物、事”管理和流通的重要载体。
一般而言,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包含3个层次:全面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其中,感知层利用各种可用的感知手段实现物体动态的即时采集;网络层通过各种信息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感知的信息实时、准确可靠地传递出去;应用层利用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设备与人之间的交互[4]。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特征是泛在的感知、互联互通与共享以及智能的服务[5]。
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其终端可以是任何物品。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其可视化程度、管理效能及安全防卫水平等[6] ,推进智慧校园的进程。
3 云计算、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3.1 智慧校园
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理念。2009年,奥巴马对该理念进行了积极的导向,使“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得到高度关注。许多学者积极地将智慧地球引申到智慧校园,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多角度解读智慧校园的内涵,而且在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理论层面。综合学者对智慧校园的解读,可以认为智慧校园应具有以下特征: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7]。
2)实践层面以浙江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为高校代表。浙江大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8]。南京邮电大学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慧校园规划,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5]。
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端形态,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将智慧校园的建设落到实处,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2 云计算、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社会为方向,以深化应用、优化服务为核心,以业务协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主线,以打造统一、高效、智能的管理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重点,在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全而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4]。
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搭建是智慧校园的重要支撑,是智慧校园“智慧”的体现。云计算平台是支撑智慧校园的高集成、高效率、高智能的网络数据平台,是结合虚拟化技术,以借助网络为载体提供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模式[9]。在智慧校园的云计算模式中,用户的数据存储和应用软件的运行都是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即“云”上,并由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数据的安全和程序的正常运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存储和读取数据、使用软件等。云计算作为具有革命意义的第五代计算范式,它以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架构为基础,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因此,利用云计算技术并综合统一标准规范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是消除“信息孤岛”并避免形成新的新的“信息孤岛”的有效形式。
物联网技术为智慧校园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协作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师生全面地感知教学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获得智慧化的学习、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将学校打造成感知的、服务性的、环保节能的、安全稳定的智慧型校园[10]。将物联网应用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实现校园中物理对象的互联互通,使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有机融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习环境的真实性,而且拓展学习空间。这种多领域跨区域的资源整合能提供一种泛在的智慧学习服务,大大缩短空间距离,充分利用以及共享资源。并且通过传感器获得对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实时对物体进行控制并反馈相关的信息,增加互联的深度和广度,使校园管理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和智慧化。当然,学校、教育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处理都将迁移到云上,而云计算服务平台则通过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智慧成为可能。
总之,智慧校园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校园服务和管理,它通过物联网实现校园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载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海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智慧化的业务和服务模式[11]。
4 对智慧校园的思考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是分阶段、分步骤有前瞻性地进行,既要避免盲目推进,又要规避认为技术等不成熟而停滞不前的倾向。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形态,要理性对待云计算、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也面临很多问题。
1)标准规范问题,既有宏观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规范,也有细节的标准规范,如标准不同的传感器及电子标签作为感知手段所感知的信息数据格式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兼容性的问题,给管理和控制带来难题。因此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标准,实现跨平台统一管理。
2)安全性、可靠性问题,智慧校园建设涉及基础设施、系统运行及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尤其是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将资源存储在云端,这些资源就涉及第三方并对第三方是完全透明的,而且在智慧校园中通过全面感知的数据的处理过程有很多环节,服务系统的成熟度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广泛使用,都增大了信息泄漏的可能。因此,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密系统。
3)系统整合问题。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要考虑与原有基础设施兼容的问题,避免对数字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智慧校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它代表着未来校园的建设理念,其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赵佩华.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10.
[2]王鹏.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11):2590-2599.
[4]陈明选,徐旸.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2.
[5]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4):15-19.
[6]杜晓静,姚高峰,何秋燕.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0):9-10.
[7]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8]吴颖俊.浙江大学:基于“云”的智慧校园[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
[9]许晓冯.浅谈云计算及其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