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第1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兵库教育大学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10-03

一 日本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众所周知,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是在设定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由“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前身为旧制的师范学校)和“一般大学、学院”(前身为旧制下没有考试审定许可的学校)在对立、并立的形式中实施的。“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要目的,而以接受教职课程认定的私立大学为中心的“一般大学、学院”主要培养的是初、高中教师。这种开放的、非定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使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达到了和欧美各国持平的水准。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社会激烈且大规模的变动,以及学校现场中诸如“欺侮、暴力、不上学、药物乱用等”和教育相关问题的深刻化,特别是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在入学定员削减、教师培养课程的毕业生采用率低迷、新课程认同的淡薄等原因之下影响力下滑,在此背景下,近年日本开始了非常活跃的初等教师教育改革浪潮。这一改革的契机是2001年11月在《关于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应有状态的恳谈会》中提出的报告书,该报告书强调了在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中应“重视目标培养的态度”,并对课程安排以及硕士课程的应有方向进行了修改。2002年则提出了作为中央教育审议会汇报书的《对于慎重采用教师资格更新制的议论》和《促进社会人活用特别资格证书》等文件。200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就《今后教师培养、教师资格证书的应有方向》回答了文部科学大臣的咨询,并提出了《教师资格证书十年更新制》、《新设师资培养练习时间》以及《教师专业研究生院》等议案。从以上政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教师教育改革已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以上这些政策方针可以说是日本政府特别是文部省对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所做出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自身也未忽视保证教师教育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性的课程改革。2001年1月在《关于国立教师培养系大学、学院应有状态的恳谈会》中提出制定《标准的教师培养课程》,同年日本教育大学协会设置了研究项目,通过3年制作出了《教师培养“样板核心课程”的提案》。这一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摆脱原有“学科专业”“师范专业”“学科教育”这三者之间的互相对立,谋求关于超越这三者专业领域的连接和发挥其共同教育能力的“教育实践”。而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的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则是这一课程标准的典型应用,它是“样板核心课程”中所体现的教育目标与理论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桥梁。

二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是创设于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的新构想教育(国立)大学。建立初期便以“为了教师的大学”与“开放的大学”为宗旨。内设以培养初等教育教师为主要目的的学校教育学院(本科),确保现职教师学校教育研究机会的研究生院――学校教育研究科(硕士课程)。平成八年(1996年)4月与上越教育大学、鸣门教育大学、山教育大学携手合作,在兵库教育大学内设置了作为独立研究科的研究生院连合学校教育学研究科(后期3年博士课程)。此后平成二十年4月,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报告书,开设了作为教师专业研究生院的“教育高度实践化专业”。兵库教育大学的学校教育学院分为学校教育专业和学科、领域教育专业,专业培养方案是“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这一课程是以培养具有全学科、全领域的优秀指导能力的小学教师为主要目的。从平成二十年开始,根据日本现代学校现场和社会的激烈变化,在修改原来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教养科目群”“教育职业科目群”“教育实践、内省科目群”“专攻专业科目群”。各科目群中的科目设置及所占学分见图1。

教养科目群、教育职业科目群、专攻专业科目群中设置的一般都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教养科目群是内容与复杂、激烈变化的日本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课程,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学问领域所积累的知识,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来把握学校教育问题的全面本像和本质。专攻专业科目群是在初等教育教师共同必修科目群的基础上(教养科目群、教育职业科目群、教育实践、内省科目群),为了适应师范生的素质与适应性,提高他们在特定专业领域的指导能力,同时为了保持终生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培养他们开展和推进研究的能力与态度,根据学生的选择和专攻方向,开设了关于特定领域的专攻专业的理论课程。教育职业科目群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与学校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而开设的科目群,它的基本内容见图2。

兵库教育大学“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教育实践、内省(reflection)科目群。此科目群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往返,以学科指导为中心来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课程群中安排了初等教育中各学科内容和指导法的学习。在初等学科内容科目中设置了初等语文、算数、社会、理科Ⅰ~Ⅱ和初等生活等初等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教材内容,学生必须修满20个学分。在初等学科指导法科目中则设置了初等语文、算数、社会、理科和生活科等学科的教育法与教学研究,学生必须修满22个学分。除此之外,在科目群中的实地教育科目是在以往教育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彻底改革。根据新的构想,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将师范生应具备的必要且基本的事项广泛地采纳并使之系统化,兵库教育大学设置了在大学4年间持续学习的实践科目,从“学校观察实习”到“中等实习内省”总共18个学分,其中有7个科目共12个学分是必修学分。在实地教育科目中学生从第一学年开始学习实地教育体系的意义,通过对各种校园的参观、参加培养学生成为初等教育教师的意欲和心理准备。第二学年学习属于社会教育中青少年教育的野外活动等的意义和指导法,通过对野外活动等的参加来观察儿童和学生,并加深对此的理解;同时通过微格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到关于教学、保育的教材编成与活用的基本思考方法、技能,并培养师范生在教学和保育中的反省思考能力。除以上内容之外,第二学年中还必须通过“关于教育方法和技术的科目”,使学生学习到教育中信息机器的活用方法和参与信息社会的技术与态度,培养学生将之运用于学校教育实践的能力。第三学年是对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的全面实习,学习基本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和儿童特性的能力,同时作为初等基础实习的事后指导,对幼儿园和小学中的指导法及指导内容进行实地反省,探索能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成果与课题。第四学年学习与地域社会、幼儿和儿童实态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在实践对应地域社会、幼儿和儿童实态教育的基础上,充实指导方法和技术,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这种在学校中的体验,经过了“观察”“参加”“实习”三个阶段,使学生体验到多种多样的学校现场。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学校现场的体验,由于它的指导内容、检讨、考察与大学中的教育研究是互相对应的,因此不会使学生堕入经验至上主义的旋涡。学生可以将体验中所得到的实感与主观认识、大学课堂中讲授的抽象理论,通过研究的视点不断进行回顾,从而超越个人原有的思维脉络,衍生出对儿童指导的有效方法。同时“实践”与“研究”的内容一个是以教学为中心,另一个则是以学科外活动为中心。教学中心的研究科目是由学科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大学教师在教学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建议;学科外活动的研究科目主要是由教育学和教职专业的教师来承担。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对学校活动和学校外活动进行非常平衡的体验,将实践与研究、理论学习紧密地结合促进其体验与内省的往返运动(见图3),从而形成了以观察――参加――实习为顺序的螺旋状上升的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 启示与思考

1.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鲜明地突出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特性

课程结构是指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综合国内各高校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包括通识文化课、教育专业课、学科专业课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四大模块,这也是众多学者所认同的最为适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的课程模块设置。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同样也采用了此种模块设置方式。但是综观国内各大学的模块课程分配比例,其实并没有突显培养小学老师的特殊要求(比如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的不协调等),同时,小学教育专业从总体上看,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都将达到90%左右,而教育实践课程则相对薄弱。与此相对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的课程设置比例则比较适宜:通识课程占28%、教职专业基础课程占34%(26%)、教育实践内省科目占54%、专业课程占20%(28%)。这种比例的设置使各模块的比例相对平衡,而且增加的实践课程比例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小学教育的真实现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自我反省。

2.通识课程中涵盖的各学科知识由单一向综合转变,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知识面。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是政治类、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所占比例太大,从而很难满足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对综合性知识的需求。兵库教育大学的通识课程在四个板块中涵盖了人文素养知识、数学和理科知识、外语知识、能力训练等,培养小学教师“宽”且“博”的学识素养。特别是日本新近改定的《小学生学习指导要领》中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应注重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并运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因此这对小学教师的英语发音、口语表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兵库教育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表现,交往科目中就设立了英语交往1~2、英语表现实践、英语发表、英语音乐欣赏、英语文化理解、英语文章表现、英语口语交往等课程来训练师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再是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更加贴近小学教育自身的特色

我国各类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包括一般性的教育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从总体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类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大于中等师范学校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同类课程,但较为突出的核心问题便是小学教育专业特性不突出,课程设置表现为简单杂糅。兵库教育大学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首先是根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特点设为四个基本模块(见图2),以此作为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基准。同时在各模块下以日本小学现状为基础规定它所应包含的内容不仅使学生在学习时一目了然,而且也杜绝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它的教育类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同时也为师范生以后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奠定了基础。

4.实践课程以学科指导为中心,并通过“研究”的视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课程在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不是我们的学者和专家对此不重视,而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这种课程应如何设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兵库教育大学的教育实践分散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且不是简单的见习、实习,而是通过体验各种学校现场及研究的视点,使学生完成“与情境的对话”。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必须完成各学科教材内容及指导法的学习,这才能够帮助学生将各学科的知识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产生新的方向和见解。这种实践课程颠覆了以往培养小学教师的“路线图”,它是一种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反思(包括实践过程中的教育理论学习、提高)的教师自主成长模式(见图3)。

在通识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的学生还必须进行学科专业科目的学习。

通过以上对兵库教育大学“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课程体系解决了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但考虑到两国之间经济、教育的政治和政府机构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应在借鉴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今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岩田康之.日本の教成と公教育システム[J].教育学研究,2008(4)

[2]林俊夫.教大中告:教成[モデルコアカリキュラム]のをどうむか:教成能の新たな、展をめざして,香川大学教育践合研究[J],2004(8)

[3]兵库教育大学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部履修案内(2009年度):hyogo-u.ac.jp/course/

第2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一、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的定位

信息素养及其职业素养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系统提出来的,简单讲就是指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懂得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为,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职业素养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信息技术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直接从事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等相关职业或其他职业时所需信息素养的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实施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学科教学并不一定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学科专家,将来从事相关职业。但是,蕴含其中的职业素养教育对学科素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从来就不可或缺,更不能削弱。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全面发展,而且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中考、高考压力,反而能够更好地实践素质教育理念。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上述定位要求,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与技术割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有信息但缺乏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技术但缺乏信息。由于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从计算机与网络课程发展而来,还没有完全构建起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等在内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范畴,以及基于此范畴的信息技术课程逻辑体系,可以说当前中学教育阶段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适合学生全科学习和全面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课程。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当前人生职业规划教育逐渐向中小学教育介入的趋势下,要防止将学科教学与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割裂开来的做法,不能单搞一门所谓的人生职业规划课程,因为对于人生职业的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将来偏重于以什么信息和技术谋取幸福的选择和规划,因此应该将其融入到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中来。

二是技术色彩太浓。狭义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当然是基础,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制作电子文档、网页、动画、编程,上网、发邮件、搜信息等,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信息与技术割裂”,将大量课时、资源和人力耗费在“技术活”上,致使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本身被湮没。而且,所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也仅仅是将计算机及其网络作为一种手段、工具来使用,对学生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是该类研究课题的重点。另一方面,现行信息技术课程强调技术而缺乏信息,是造成学生厌学,而热衷于游戏厅的原因之一。

三是窄化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当前,还没有形成以计算机教师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科教学为阵地,整合学校图书馆,其他学科教师全员承担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机制。学校校长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在本校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从而推动信息社会的全员信息教育进程。其中,最可行的变革应该是打通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网络教室等信息节点,成立学校信息中心,统筹实施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并使其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智囊机构。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制度安排上加以引导和支持。

三、建设新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打破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技术活”的尴尬局面,需要我们敢于杀出重围,敢于走出新路,建设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课程的基础性。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将整合散布在各个学科学习中的信息技术需求、学生职业理想所需的共性信息素养需求,按照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的范畴,着眼于奠定学生信息基础,进行编排,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构成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

二是课程的信息技术性。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安排,毫无疑问,这是新体系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信息的本质在于交流,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交流和创造为核心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是课程的应用性。学生将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营造出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掌握技术、发展技能,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及其职业素养。这就决定了要在新体系中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信息与技术的关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

四是课程的统筹性。新的体系和机制最大特色在于全员参与,全学科参与,全信息节点参与,统筹实施。一方面,它立足于为全科学习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体现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和综合运用。

五是课程的阶段性。打破现行按年级划分的旧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按四个阶段实施新体系,即小学中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高中段。与年级段相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自身的阶段性划分,划分的依据是全科学习阶段性发展理论。

第3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改革和蓑学方法改革.要注t培养和曩高学生的蓑学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套需要的适应性。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一门专业性基础理论学科,它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教育部领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目录》中,均把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学课程为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培养人才的思路和模式变化很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加大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力度的要求,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的学校体育学,应走在改革的前列.为此,就我校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情况与同仁进行初步探讨.

从1997年9月到200。年5月,分别对我系1998届、1999届和2000届毕业班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法进行改革.1998届学生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个别章节的个别间题进行集体讨论,仅仅对“体育课的密度与负荷”一节,运用讲授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评估和教学实习均不尽人意.针对这种现状,系领导汇集任课教师,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认为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组织形式缺少吸引力是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一般,教学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并及时研究对策,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和课时分配的荃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1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改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开设特色课,专门讲述教材与教法,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技艺,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设计,体育课场地器材分布的合理性探讨等.

教学方法改革:把原课程教材和特色课同步进行,同时,把斑级分成5}fi个学习小组,把一周的6节课分成3次进行.第一次上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圈绕实现目标提出4}5个问题,供学习小组自学和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解,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给学生当场打分,该分参与学期成绩评定.第二次上实践课,结合第一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各学习小组自已设计一节实践课,并推荐一名学生上课,各小组交叉进行观摩.第三次上评讲课,在交叉看课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认真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并打分,该分同样参与学期成绩评定.本教学改革方案分别在我系1999届.2000届毕业班进行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我系学生并在学校举行的19”届、200。届毕业生教学能力大奖赛上连续两次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注盆教学能力的培养

C1〕加强实践环节,增强教学能力培养的力度.21世纪的中等体育教育要求高师生的教学能力趋向高质量、多元化,这势必要求改革现有的教学和实践模式.首先是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时间,拓宽实习内容,其次是实践形式多元化,根据学生教学能力内涵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实践形式,如针对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普遍较差的状况,增加“说课”环节,从而将学生的教学设计实践由原来的个体封闭式操作变为开放的、透明的、有较强的研究与指导性操作.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一状况,增加课后集体评课,让所有看课的学生各抒已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间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逻辑思维的能力.另外,针对学生组织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能力普遍较差及不了解中学体育实际等情况,我系与市内体育设施较好的学校长期保持联系,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观摩体育课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让学生适量承担一些中学体育的辅工作,培养他们的组织和指导能力.

C2)增加指导性、渗透性及示范性.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素质形成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针对过去学生教学能力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体育学任课教师个人指导的状况,我们采取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全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每小组学生的备课、上课及相关事项,并定期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形成了广大教师共同关心并切实参与学生教学能力素质培养的良好机制.

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项理论教学与实践外,高师教育的诸环节、诸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把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到高师教育的各个方面,如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知识竞赛,在社会调查中注重对中学体育现状的调查,经常参加中学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等。

C3)注重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能力素质向高层次发展.在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加强学生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如写“说课”稿、评课稿,举办体育教学研讨会等.对一些有价值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普遍推广和应用,并给予一定的荣誉,从而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3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

(1)加强学生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通过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让学生站在大教育的角度上,调查研究中学体育现状,为以后进一步实施中学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C2)通过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技能,围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核心目标,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了解教育信息,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较好地掌握教学科研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4建议

目前我校体育系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探讨之中.面向21世纪,培养素质全面发展、教学能力较强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继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开设特色课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C1)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教师、教材、学生、教法、知识、能力的辩证关系,抓着解决间题的主要矛盾.

(2)认清当前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4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方法 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担负着培养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奠定高师生扎实从教的基础,又要培植其专业发展的潜能。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依然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上,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很少下功夫。尤其是面对新课改提出的新问题,比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小学语文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上显得乏力。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懒惰。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造性组织教学的意识,不愿主动自觉的去了解学生,钻研教材习惯于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消极处理教学问题。另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时数普遍偏少。目前高校里普遍对理论教学比较注重,但对师范生实践与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投入的精力过少。比如,被认为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在很多本科师范院校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笔试遥遥领先,但面试往往出问题,不是语言不规范就是字写得太差。

正因为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最具师范特色的课程,多年来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难以适应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革落伍的教学方法,从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着手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夯实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指导,对于即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师范生来说,他们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才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涉及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小学语文课程论、小学语文学习论、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研论、小学语文教师论、小学语文评价论等。理论范围很广。单靠规定的学时很难深刻掌握这些理论。具体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自学指导。改变传统的本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进行“导”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进行“学”。

具体操作是:自学指导是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制定自学提纲。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自学思考,指导的方式可以由教师来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学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下快速阅读本节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以丰富本节的内容。根据个体差异允许理解的深浅有别。

2.交流研讨。在学生通过读书、独立思考,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师生的交流研讨,深入探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对理论的研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展,可以采用以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成立研讨小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也可以确定教学内容分板块、分专题的形式讨论,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聘请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或者该方面的名流专家一起讨论。比如在习作教学中探讨如下问题,“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淡化知识的教学?”“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等作为专题进行研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与思考,为专业能力的形成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基础。还有助于他们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3.案例观摩及点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鉴于此在学完一个课题后,围绕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成功的具体的教学范例,采取观摩――评议的方法。使学生加深领悟所学理论。“观摩”的材料必须精选,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可以是教材上选载的教学案例。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时选取教材中《捞铁牛》教学札记让学生观摩赏析,并点评这位老师在教学《捞铁牛》时是怎样体现语言教学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这条规律的,你认为做得好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也可以看精选的教学录像,比如学完习作教学,看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写话教学”的教学录像并进行评议,观摩还可以看典型的教学实录等。“评议”是依据所学的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评议探讨,明白这些案例好在哪里,还应让学生敢于质疑,找出案例的不足,并探讨弥补办法。以间接的角色体验来丰富对教学理论的感性认识。

二、加强实践训练、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学方法体系

针对实践环节训练薄弱的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方法

1.化整为零,逐步过渡法。针对实践课时偏少的情况,利用课下零星时间加强基本功训练,例如:每人发一块小黑板每天抽出20分钟写字练习,并且在规定时间放在教室的走廊里,以备互相展览、评阅、观摩、学习。每天晚自习抽出20分钟时间练讲,按学号进行,每人五分钟,到讲台前练讲,讲的内容不限,可以即兴回答下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讲故事等。下面同学认真配合,目的是克服登台的紧张感,练习说话的逻辑性和同学之间互相正音,学习普通话。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就会有多次登台的机会。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对师范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就是小学语文试讲训练,也要以学生为本,由浅入深,化整为零,降低技能的训练难度。主要包括:分解教学内容,比如,识字教学中再分解为: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分项练习。再如在学习“教学工作常规”中的“上课”时对“导入”、“板书”、“布置作业”、“结课”等进行单项训练。分解时间段,由原来的8-15分钟的试讲变2-3分钟的热身训练,从触手可及的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应变技能训练入手,让学生在2-3分钟的试讲热身中克服羞涩、害怕等心理,初步体验成功,使其树立信心。由于每个学生占用的时间缩短,课堂教学中得到训练的学生数就会增加。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2.整体入手、综合训练法。通过化整为零的训练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讲课技能,树立起了讲课的信心后,试讲的时间逐渐延长,试讲的内容逐渐扩大和加深。这时候就从整体入手,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备课、上课和说课。通过微格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模拟、讲评等教学实践、综合提高教学技能。如:在学习了“口语交际教学”一章后,指导选择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充分备课后,写出教案和说课稿。然后在小组说课和讲课交流。在说课中不仅说出自己是怎样分析、设计的。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后,修改教学设计,分成小组到微格教室试讲。试讲完后,组内相互评议,填写《评课意见表》,并选出最优案例,供全班交流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试讲情况。

结语: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当然这个方法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在随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的构建。

[本文系潍坊学院教研立项资助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院政字[2007] 140号)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辛涛:《对转型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状的思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2]商晶:《小学语文教学论课改初探》,《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第5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目标必须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统一,没有课程支撑的学校特色培养目标定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

(一)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即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又要有放眼世界的宏伟志向;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主动发展,形成个性特长。

我们拟在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和实现德、智、体、美等具体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达到如下个性特长目标:能在校本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1-2门课程,并为该课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参加一个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并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研究;至少还要娴熟掌握一种运动技能;娴熟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至少做60个小时的志愿者或社区服务;至少要以合作小组形式探究4—8个“五洲文化名城”课程设计,并能明确分工完成巡回演讲或一幕话剧演出;阅读10本世界名著、4本(数学)科普读物、2本英语原著;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德育系列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完整心灵成长和完美人格塑造;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德育活动课程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成为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1.国家课程校本化。即通过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达到重复的内容有效调整,把零散的内容系统整合,通过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国家与地方课程,真正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目标的自主实现。

2.学校课程特色化。根据学校实际和老师现状开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课程,同时通过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德育活动课程化。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努力将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化,形成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发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赋予德育活动以生命张力。

二、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我们立足于打造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在基于政策、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校本特色,突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如下。

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该体系从课程资源的设置、课程实施方略的制定到课程评价的引领,都突出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实现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整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切实可行、富有效果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4.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为重点,以诚信做人、习惯养成和感恩励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系列课程,凸显德育实效。

5.突出课程的自主选择性。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确立课程实施方略

(一)有效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1.利用《学思导纲》整合国家课程。《学思导纲》是我们实施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有效载体,更是将必修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拟将现有课程内容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适度整合和二度开发,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将预习作业前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将自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2.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研究课程之间相似、关联、重合的部分,有效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资源。如思品课、历史课与语文课、环境课的部分教材内容重合或互相关联。

3.教材内容的系统整合。我们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系统训练等方面不断探索,在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如下整合策略:统筹三类课程整合、进行专题教学、注重实验教学;序列化分解学年段的教学目标;系统化构建单元教学目标;核心化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立足一套教材,吸纳多套教材的长处,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二)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学校课程

第6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教学;教学分析

引言:截止2013年全国共有1256所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在校学生达900多万。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虽然高职院校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但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学现状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就缺乏现代化的人文教育。

1.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公共体育课因其人数众多而变得简单。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授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学习。造成教与学不同步,学生纪律涣散。

1.1体育教学思想滞后。由于受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片面强调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受传统体育教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仍是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程并没有跟上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培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体育课体育教育,应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致,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考虑高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树立体育教育为未来从事专业服务的意识,推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又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实行传统一刀切式的教育,很少根据学生自身的要求,让其自由选修体育课程。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所学专业是有所差异的,应结合学生的天生素质和其所学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既可以增强体质,同时又能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

1.4体育课程的不连续性明显。现代国家提倡“以人为本”,首先要求人要具有健康的体魄,社会的发展趋势已是全民健身、终生运动。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一般只设置在低年级时期,到学业后期体育课程已中断。使体育教学的系统性、稳定性受到冲击,难以更好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2.基于新形式下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分析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偏重于应用和实践,提倡学以致用,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更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具有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又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即要为专业技能教学和专业特点服务。

2.1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大都要从事生产、管理等领域第一线的实践操作,对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必须从严要求。目前,要采取切实措施,把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重点放在提高他们的职业德素养、敬业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水平上。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个性特点和不同要求,并使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增加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有良好的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职业特殊性体育素质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克服外界特殊环境影响的能力,包括生存、发展、抗自然、抗挫折能力,等等。

2.2新形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2.2.1更新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体育的多功能性,将体育的健身、教育、娱乐功能,以及培养、提高职业体能融人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身体关键部位的体能和素质,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体现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特点。应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开展适应未来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实用性体育教育。

2.2.2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其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因此,应发挥体育在培养知识复合型、思想开放型和能力综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从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改革高职现有体育教材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院系、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职业功能和健身、健心功能,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密切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更能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岗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

2.2.3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观念

正确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以人为本,重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强调对学生个体的个性、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和重视,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积极提供多种体育锻炼平台,让学生从被迫状态下解脱出来,进入到积极、宽松、和谐的锻炼氛围中,形成双向互动,从而奠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基础。现代体育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使学生明确学校体育只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学校体育的完成并不是体育实践与身体锻炼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其中一个环节。只有在认识层次上的提高,他们才能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才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智能人才。

3.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开拓思路,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课程教学评价列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1问题的提出

课程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引导课程实现正确目标的轨道。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质量特点进行研究,了解课程教学性质和评价范围,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和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2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特性

2.1抽象性和具体性

从宏观上看,课程教学质量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反映教育者的观念和思想意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的观念也在进一步更新,正在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现代健康观涉及到“社会尺度”、“生理尺度”、“心理尺度”这样的三维立体层面。因此,反映在体育教学质量中的道德、情感、意识是抽象的。从微观而言,教学质量则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概念。它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任务确定、教学手段实施情况等,也就是学生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合作行为、意志表现,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研水平、管理能力等,直至具体落实到课的每种类型、每个专项内容、每一节课、课的每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也就是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穿到体育课程的每个环节。

2.2统一性和层次性

教学质量要求有统一的规范,也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目标。反映在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方面,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以有统一的要求。但体育又是一项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由于同一年龄段群体身体运动能力的差别,教学质量又具有层次性。也就是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因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完成情况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如果按着统一的技术内容来衡量教学质量,就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情况。因此,体育教学质量在理论知识方面有统一的要求,而在运动实践方面要区别对待,教学质量评价应有不同的内容和尺度,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才能客观地衡量教学质量。

2.3延时性和动态性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更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部,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学质量及时检验和快速反馈的重要阶段。所以从总体上看,衡量体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是看受教育过程中的即时所得及接受程度,另一个重要方面还要看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要具有健康思想、健身意识、参加体育锻炼主动性,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指导、组织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知识、技术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能够根据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和进行科学实践才是根本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质量也是动态的。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需要。只有这样提高教学质量才具有实际意义。

3影响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3.1人的因素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学校系统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典型的“人—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高水平的教,才会有高水平的学。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又有各方面文化的含义。体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型”,也不应该忽视技术一味追求“知识型”,而应该是专业技术“一专多能”和知识广泛、文化素养高的“全面型”,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能善于总结研究、不断改进提高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3.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是指除人以外所具备的物质条件。也就是体育场、馆面积和体育器材质量、种类、数量等。由于近几年来高校扩大招生,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减少,体育器材缺乏,影响了教学质量。物质条件是维持活动正常运转的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保障。高校应该想办法,利用学校周边环境、郊区地形和野外地貌等自然条件,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以保证教学质量。

3.3管理因素

教学管理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成功的操作性因素。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问题;教学效果评价与激励机制的问题等。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上有特殊的方法和程序,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场地设施器材管理等。搞好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的科学化和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必须制度化、规范化。本着科学的指导思想,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4.1加强教学质量评价

教育发展着重培养智能,即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教育活动,因此通常的教学质量评价偏重于感性认识的技术评定和身体素质、机能活动效果的达标,这样的评价限制了体育在文化方面的发展。就其机能而言,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的,也是认知过程的发展和文化实体的传递,这是体育作为教育内容的根本目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反应教育体制和教学目标,对学生又具有动机强化和导向作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从掌握健身方法、增强健康意识、促进体育文化发展入手,重视健身效果和情意功能发展以及进步提高幅度。把学习态度(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和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不求“更难、更精、更险”,但求参与运动、合作愉快、巩固提高。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养成锻炼身体习惯是有帮助的。

4.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学校体育教学应设法把目标规定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质量标准,分解到有关教学环节和课程中去,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见表1),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以制度管理和激励政策为基本要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第8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双外语教学;校本课程;探索

一、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背景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发双外语教学特色课程,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多元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中学多语种发展的新机遇

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世纪,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国际接轨。学生学习双外语课程,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业、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因此,推进多语言教育,推进多元文化分享,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新使命。初中多语种教学发展是培养开放性人才的需要,初中生学习外语,可以理解外国文化、增强其跨文化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新探索

开设基于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既可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路径。大连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太原街与高尔基路交界处太原街151号,是处于待改造的老城区,学生外来流动人口占总人数的40%左右,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或城市郊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而学校的日语教学从零基础开始,这便弥补了一些小学阶段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短板。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对学生学习小语种政策上的倾斜,即学生中高考都能享受加5分的政策。这样,学生便增强了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建设基于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符合了学校学情。另外,大连外企对外语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开设基于双外语教学校本课程的助推力。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外资企业较多,人才短缺,学生学习双外语课程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挖掘校内外资源,以国家必修课程为主体,以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和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为支撑,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双外语教学特色,着力构建双外语教学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从而,大幅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全体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外语素养都有较大的提升。

(一)专业化平台构建

专业化平台构建是以课程专家的课程管理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双外语教学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具有双外语教学特色课程实践的发展平台。

(二)特色化资源整合

特色化资源整合是注重双外语特色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整合;注重校内双外语特色资源与校外、国外特色资源的整合;注重外语教师队伍与国际外语专家资源的整合。

(三)个性化发展提供

个性化发展提供是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双外语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外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外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外语学习的兴趣;利用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体验成就感。

三、双外语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建构双外语教学体系

我校实行英语、日语两种外语并行教学方式,即学英语的学生每周有两节日语课,学日语的学生每周有两节英语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两种语言,为学生将来储备第二种语言奠定基础。学校也允许学生同时学习英语和日语,每周各五课时,学生中考的时候可以选择考英语,也可以选择考日语,让学生多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

(二)培养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敬业上进、不断追求、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从学校而言,必须培养一批校本课程开发的骨干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中起到推动作用。对于这些优秀教师,学校既要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也要为他们创造学习、成长的平台,促使他们迅速成长。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全体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从教师个体而言,要在教育舞台有所突破,就必须有挑重担的勇气和不断学习的,这样可以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第9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应聘工作时较好的通过了笔试,但到了面试的时候却木讷慌张、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不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纵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其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方法陈旧的问题,课堂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以上这些现象都说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作业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现在教育界一直在强调减负,即减少作业量,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经常会产生疲惫甚至是高压,对于一些课文的理解,作文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此外,语文学习的枯燥性以及教学方式的乏味单一性,让很多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很多中学学生轻视语文的学习和小学时语文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上现象经过分析可以得知:负担重,可以理解为学习效率不高,知识掌握不及时,不深入;厌学情绪,说明教学方式有问题,教学标准没有达到,属于失效教学。而提高与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在课堂上就可以实现知识验收以及巩固。此外,有效教学让学生们有成就感,以此也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二、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以及主旨。小学语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读与写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拓展。因此,在进行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在课堂上,小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快速教课对于小学生们而言,绝对是不实际的,按照教学目标硬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在这方面小学教师应该制定独有的教学计划。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例如,在学习课文《早》的时候,文中提到作者用刻字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不要迟到。教师就可以决定,本篇课文需要学生们掌握什么?是分段的能力,阅读朗读的能力,还是学习写作的能力?还要让学生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影响自己的思想。教师在这些备选中调出侧重点,然后针对不同的课文来进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先不告诉学生们要讲解哪一课,而是先问学生们是否有迟到的经历?迟到对不对?怎样才能避免迟到?给予学生们几分钟的时间去回答与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入正题,讲解这篇课文。在课文讲解结束以后,学生们自然知道了教师问的那些问题,并且在这篇课文中学到了生活中的道理。就是说,教师以教育为目的进行授课,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引入一个话题,让学生们以这个话题为主线进行学习,这样教学目的性明确,效果好,课堂效率也高。

2.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从小学生自身的情况考虑。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们不配合不学习,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学生的积极配合,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把古板的语文教学生动化,在讲解景色描写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便利条件,让学生们亲自去观察。再如写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先进行观察,让学生们多去接触实际,而避免空想。一些教师采用出游的方式,让学生们去接触自然,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有东西可以写,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语文学习也是非常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有效教学也得以提高。

提高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们学习的负担,更能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此外,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形成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玉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都市家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