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报告范文

企业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报告

第1篇:企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XBRL 社会责任信息 披露 应用

一、XBRL的简介和意义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简称XBRL)是一种根据信息需求的不同,将财务报告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数据元,然后根据信息技术规则赋予数据元一个唯一的计算机数据标识,以形成的数据标准化规范为前提来进行财务数据报告的计算机语言,是目前财务信息处理和交流方面的最新技术。XBRL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对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尤其是后者)带来商业沟通上的历史性革命。在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和企业提供的信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应用XBRL正是这个矛盾的解决之法。对信息提供者而言,XBRL可以更为全面地采集、交换其业务数据,促进管理者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信息使用者来说,XBRL能够大幅度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和成本,提升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分析能力。

二、XBRL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构想

(一)社会责任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在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引起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企业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社会责任报告日益流行。而从当前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不仅具有传统财务报告的不足,而且形式各异、内容缺少规范,不能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特定所需。因此,若将XBRL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那么及时、规范、个性化的社会责任信息将会极大提升使用者的决策质量。

(二)XBRL的组成及运用

XBRL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架构层的技术规范(XBRL Specification);第二部分是应用架构层的分类标准(XBRL Taxonomy);第三部分是实例应用层的实例文档(XBRL Instance Document)。在三个组成部分中,第二部分最为重要,这些信息元素是组成电子文档的数据元,它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了将来生成的电子文档的质量。

当前一些企业、软件公司通过积极开发XBRL报告软件或在现有ERP软件中添加XBRL报告功能模块,来实现XBRL财务报告实例文档的报送。财政部于2010年确立的XBRL通用分类标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标志着适应于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XBRL数据“字典”编撰完成,此后企业使用该语言就有了依据和标准。

(三)应用XBRL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

要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XBRL报告模式,本文认为关键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已制定的XBRL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扩展制定关于社会责任信息的分类标准;二是开发适用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报告软件。

因XBRL社会责任信息分类标准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可执行性,所以该工作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来完成才能予以保证。我国当前的XBRL通用分类标准中涉及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数据元较匮乏,由此生成的XBRL报告必然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信息需求的意见,并结合我国社会责任活动的实际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适用的社会责任信息XBRL分类标准。

此外,由于目前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使用者较少,所以用于XBRL财务报告的专门软件不多,在这些软件中能够实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自然就更少。软件开发商需要认识到XBRL这种计算机语言将要形成的未来巨大市场,积极自行或联合研发符合国家XBRL通用分类标准和社会责任信息分类标准要求的XBRL软件。

三、应用XBRL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

(一)XBRL分类标准的合理性

XBRL要求存在一套普遍接受的信息标准体系,但各国经济文化、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标准的制定仍然处在不断的调整当中,XBRL应用于财务报告的标准尚且有不少不明朗的地方。因此,将XBRL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如何建立XBRL系统中适用于具体国家或者组织的第二层次的分类标准。

(二)XBRL组织与协调的复杂性

虽然XBRL技术产生于会计领域,但其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影响到经济社会中的多个方面,已成为涉及到社会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工作。XBRL的实际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软件开发商、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共同努力完成,协调。但现实中,由于组织和协调工作的开展牵连众多机构和群体,这必然是一项极为复杂、困难的工作。

(三)企业对应用XBRL的接受程度

现实中,众多的企业还不知XBRL为何物,根本不会使用这项新技术;对一些了解XBRL或对XBRL有一定认知的企业而言,是否应用XBRL还不确定。在当前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主要还属于自愿性披露,且披露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体的比例较低。若应用XBRL,实质上将变成强制的性质,可能会引起不少企业的反对和抵触。所以,一些企业在主观上对应用XBRL的接受程度要打折扣。

第2篇:企业报告范文

一、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由各类风险因素的未来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可能的亏损,将导致资产价值减少与负债价值增加的可能性称为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分为: 市场 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三类。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减少或负债价值的增加的风险。信用(违约)风险是指交易的某一方失去支付能力导致另一方的损失的产生。经营风险:是指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外的其它风险,通常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特殊风险。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必须而且只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应对能力。在 经济 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 环境 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的兴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企业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1.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是建立在明确的企业监督框架和适当的人员责任分配基础之上的,其目标是使风险成为企业 文化 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一定要和企业的技术及战略管理相结合,要在全企业范围内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将其与企业业务、战略及业绩目标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由全企业层次集体支持的风险管理过程。

2.探素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更加关注风险,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的风险评估要素,进一步细分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对策等要素,通过风险评估将各要素紧密联系起来。而风险评估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技巧熟练的风险责任人;二是一套风险管理的共同 语言 ;三是识别、分析、度量风险与机遇持续过程。要评估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收集、分析并综合处理相关的内部及外部数据以便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风险管理信息。了解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性风险性质,分析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建立风险参数与限制,权衡风险与收益,评估不同战略的风险,并最终选择应对风险的措施。这种风险评估体系一旦发展起来并投入实施,就逐步走向了企业风险管理。

3.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 人力 资源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其数量、质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才相对比较缺乏,而且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人才特别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员工的潜能,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3篇:企业报告范文

一、回顾2013年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情况

60份 截至2013年10月31日,采掘行业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0份,同比增加15%。其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30份,同比上升10%。

国有及国有控股 报告的企业中,89%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是由于采掘行业的企业性质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

4次及以上 半数企业连续报告次数达4次及以上。

51页 报告篇幅在51页及以上的比例最高,达43%,内容较为丰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也就越全面。采掘行业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大,且受关注程度较高,较多的篇幅有助于披露更为全面的社会责任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绝大多数的报告名称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为52份,占比约为87%;另外3份报告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G3/G3.1 50%的报告采用了多种编制依据,其中全球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主要参考依据,这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关于采掘行业的补充指引密切相关。

8% 仅有5份报告接受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占比约为8%。

二、对2013年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做出判断

我们依据得分的不同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层次。采掘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8.97分,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其中,有3%的报告质量已达卓越,具备较高的水准;30%的报告处于优秀阶段,披露水平也较高,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超过半数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报告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采掘企业报告质量整体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但创新性和可信性还有待提升。

三、我们的发现

1.与社区相关的履责信息披露特点突出

采掘企业报告非常重视对社区议题的披露,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从指标披露的具体情况来看,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和促进社区发展项目,披露程度接近80%。

需要指出的是,采掘项目本身就是攫取资源的过程,但多数企业并没有重视对社区资源利用补偿的信息披露,忽视了与采掘业本身业务相关的社区发展指标。这反映出企业在对社区资源利用的补偿方面的实践与信息披露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聚焦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在资源、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报告着重披露资源有效利用与降污减排的内容,展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约61%的报告披露了资源节约与利用,60%的报告披露了降污减排。

与此同时,接近半数报告披露了环境管理体系,反映出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负责任的经营理念。

3.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披露引领生态关注新趋势

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物种保护信息,占比近56%,展现了多数企业对项目周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程度和履责意识。但仍需清醒地看到,报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和专项资金方面的披露还比较欠缺,仅有23%左右的报告进行了披露,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有待提升。

4.重点关注劳工权益与安全保障的落实

采掘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线员工多以农民工为主,且工资水平较低,劳资冲突时有发生。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社会保障和劳资内容,特别强调公司能够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工工资和福利发放。

由于开采作业风险较高,工伤和职业病成为劳工管理中的重要议题。多数报告着重披露健康安全内容,系统梳理了管理体系、制度措施、工具设施支持和资金保障。

四、我们的建议

1.提升社区议题披露与行业特点的关联度

采掘行业企业应建立与社区沟通的常态机制,充分了解社区利益相关方的关注重点,并将其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在巩固和提升社区公益项目和助力社区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提升对社区的资源补偿力度,系统收集资源补偿实践和优秀案例,进一步提升社区议题信息披露的质量。

2.增强生物多样性议题披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采掘行业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重点领域,挖掘和梳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实践,在报告中进行系统性地披露,有条件的企业可生物多样性专项报告。

第4篇:企业报告范文

(一)研究背景财务年报作为公司年度财务信息的关键载体,其重要程度已广为人知,但许多投资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相对较陌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社会责任报告是指企业或组织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业绩、环境业绩和社会业绩等非财务信息为基础的自愿性公开报告。有时也称为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安全报告、HSE(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三重底线报告、环境报告等。

社会责任报告自上世纪50年代,得到了会计理论界、会计职业团体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社会业绩会计委员会、企业社会行为会计委员会等五个专门组织,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报告。198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SC)出版了《公司报告》一书,鼓励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另外编制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股东以外的、关心企业发展状况的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

我国企业从2005年江西移动《200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始,宝钢、中石油、中国平安、中海油、中铝、国家电网、上海浦发行、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中远集团等纷纷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正式央企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远洋集团世界第一份按照GRI2006版要求编写的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是企业非传统财务报告的开河之举,也是该行业其他企业效取的榜样,代表着企业先进的社会责任理念、高度开放性和透明度,是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标志。这些报告已经开始系统性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和较强的分析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选取2006-2007年时间窗内我国企业首次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由于企业近两年才单独较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报告,我国学者前期的研究只能从企业定期报告中萃取分散于其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研究。如刘长翠、孔晓婷(2006)选取了2002―2004年沪市171家A股公司年报分析后认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仅停留在自发原始阶段,既不规范又不完整,披露也无规律可循。杨亚娥、刘建红(2007)选取我国2002。2003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中的48家不同行业公司,发现有意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少,真正自愿披露的企业更少;披露的连续性差;个别企业有连续披露的发展趋势且披露逐年详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差异大。

前期学者研究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主。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眼光的学者则侧重于社会责任报告研究。宋献中(1992)提出社会责任报告包括简单、中级和高级三种模式,简单模式包括叙述性反映,中级模式包括污染报告、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和环境交易报告等独立报告,高级模式主要包括社会收益表、社会一经济营运表、综合社会效益一成本模型、增值表和社会资产负债表等。赵文娟(1998)认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模式宜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在初创阶段采用简单模式,在现有报表中添加新项目,单独列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以货币信息和非货币信息结合的方式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情况;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采用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等较复杂方式披露。阳秋林(2005)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认为我国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应以传统三大会计报表为核心,对外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提供给社会有关部门和使用者。沈洪涛(2007)对国际上三种广为接受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GRI(全球报告行动)的G3报告框架、SAI(国际社会责任)的SA 8000标准和ISEA(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的AA 1000系列详解基础上,提出了借鉴思路。陈政(2007)选取了20份深交所2006年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社会责任报告是公司传递社会责任信息的有效途径,政策指引对报告披露具有良好的引导推动作用,公司实力是践行并报告社会责任的基础,公司之间形成了披露的示范效应。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社会责任报告理论和实施操作上的规范性研究,囿于样本数量和代表性,实证性研究凤毛麟角,相关研究成果较零散。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解析

(一)研究数据选取本文选取数据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公开网络披露途径获得:商道纵横、中国企业公民网、深交所和上交所网站、各上市公司网站。数据剔除了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得和数据不完整的企业报告。遴选出39家公司为本研究数据资料。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分布、报告主体分布、报告内容分布,社会责任履责分布、报告时间分布、其他特征分析以及报告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行业分布。行业划分标准按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共分为22类,具体行业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c类(制造业)共有16家,占41.02%,D类(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6家,占15.38%,I类(金融业)4家,占10.25%,C类(信息技术业)3家,J类(房地产业)3家,共占7.69%,F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L类(传播与文化产业)各2家,共占10.25%,H类(批发和零售业)和K类(社会服务业)以及z类(综合类)各1家,共占7.69%。分析可知,在2006年,随着国家电网、中海油等数家中央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逐步升温,行业延展至能源、冶金、金融等,到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势头进一步上升,行业进一步扩大至食品、传媒、网络、房地产、汽车、电子等其他行业,表明越来越多行业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大提升。

从表1可看到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c类)。这主要由于制造业直接面对环境污染,处于社会责任顶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绿色地球”、“绿色生产”、“以人为本”、会人居要求日益严格,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企业被迫更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报告。另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由具有国家垄断地位的通信、电力、石油等行业率先,这与其特殊地位、盈利能力、声誉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二是报告主体分布。地区发达、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成为CSR报告主流。经统计,企业(或公司总部)在北京的有10家,浙江4家,上海3家;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深圳、海口等,有11家;北方地区(陕西、山东、呼和浩特、沈阳)7家;内地包括四川、湖北、河北、安徽的公司有4家。企业地域以北京、南方沿海、江浙一带为多,这些地区改革开发领先于全国,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责情况也领先于其他地区。大

部分企业为社会公众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既有世界500强或国内500强,又有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特大骨干龙头企业,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普遍较高,2006年和2007年报告企业中人选中国企业500强的有21家,重复人选19家,2006年人选世界500强的有7家,2007年有10家,国资委所属的中央企业有10家。这些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资产规模庞大,业务影响面广。很明显,优良的经营业绩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也更容易实现责任角色转换,也有利于企业形象提升。

上市公司成为CSR报告的主体。研究数据中,上市公司28家,占72%。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6家,沪市8家,深市18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其余11家非上市公司中,有6家的子公司上市,如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中化化肥”(股票代码:0297)和“中化国际”(股票代码:60050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中石油”(股票代码:60187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服(股票代码:601808)”和“海洋工程”(股票代码:600583)等。

三是报告内容分布。报告的内容详细程度、规范性存在较大差异。报告内容分布见表2。

经比较,约70%的企业对企业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近50%的企业在报告中有企业管理层致辞、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以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未来展望或措施,约30%-40%的企业有开篇语、公司使命介绍、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界定、公司治理结构、社会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和报告编集适当说明。大部分报告缺乏详细的企业责任构建内容以及治理实施政策,约5/6的报告没有提及利益相关方和第三方审计意见,附有读者反馈意见表的更是甚少。

报告反映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详细程度、侧重点和规范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报告只是简单陈列企业的礼会责任业绩,内容较空泛;有的报告内容详实,按照全球契约或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C2~C3版本等国际指标体系来编写,体现出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处于国际化转型适应阶段。

事实上,报告长短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理念的不同认识和文化氛围。39份报告中,报告平均页数30页,厚薄不一,详实不等。最长报告为中远集团总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长达104页,分为“公司概括、总经理寄语、远景构想与战略、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安全和环境报告、社会业绩、经济业绩、第三方审计意见、报告与GRI指南条款对照”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成更详细的子部分中间层次如宝钢报告,在提出“绿色报告,和谐报告,我们共同的家园”企业社会责任纲领后,第一部分包括“管理者致辞、公司愿景、公司概况、企业文化、投资者的参与”,第二部分为“报告主题,从环境、社会、经营以及附录”四个方面阐述了其社会责任实施情况。而最短报告只有3页。

四是社会责任履责分布。在报告中,企业都以较长篇幅报告了其社会责任的履责情况,归纳如表3。

从表3可知,企业对环保和节能降耗、员工和社会公益方面的信息披露最为关注,97%的企业报告了这三个方面的履行情况。在员工贡献方面,企业主要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学习和交流、安全和健康、文体活动和职工权益保障的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披露。在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方面,涉及的社会责任活动主要有建设和谐社区,帮困扶贫、捐学资教、赈灾捐款、新农村建设、关注弱势和特殊群体、创造就业等。在经济收益贡献方面,企业主要通过列示销售额、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所得税等方面详细的财务数据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接近60%的企业认为提供安全可靠、质量优越的产品和规范高效的服务从而服务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近50%的企业向公众报告了企业本年度的经济业绩;51%的企业披露了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关系,强调企业与其共同成长,合作双赢。

五是报告时间分布。从报告年份看,2006年公布7份(2006年报告份数总计应为11家,还有4家报告资料无法查到),占17.95%;2007年公布32份,占82.05%。在2005年以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据统计只有2家通信业)。从中看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速度很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社会责任报告意识和实践行动。从报告的社会责任时间跨度看,基本以当年度(会计年度)为主,并适当延至以前年度,也有企业报告跨越年度大,如中国移动为2000年4月-2006年9月,浦东发展银行为1993―2005年,西子联合控股为1981-2006年,反映部分企业注重历年社会责任累积贡献。从报告的月份看,29家企业选择在上半年,其中1月份1家,2月份3家,3月份9家,4月份11家,5月份5家;10家企业选择在下半年,其中7月份1家,8月份2家,9月份3家,11月份2家,12月份2家。在上半年的报告中,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份,下半年时间较均匀,这与上市公司年报须在4月30日前有一定关系。

六是其他特征分析。从报告名称规范性上看,冠名“社会责任报告”有28家,占71.79%,成为报告名称的主流;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公民报告”,分别是6家和2家,占15.38%和5.13%;其他名称为3家,占7.69%。名称各异说明企业对于“社会责任”、“公民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实践中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从符合我国国情出发,应规范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报告可读性和说服力方面,和传统的财务报告相比,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多样,案例生动,图文并茂。许多报告引用大量案例、图表和数据,以文字表述的方法论证观点或说明事实,更具清晰性、直观性和说服力,信息使用者能够直接有效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情况。在报告宏观因素影响方面,25家企业在报告中论述了政府政策、相关指南或国际指标体系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其中国内政策影响主要有《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证券法》、《公司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国际相关组织影响主要有全球契约、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G2或G3版本、AA1000标准等。这表明,政府相关部门正站在外部监督者角度,逐步采取措施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和披露;国际相关指南或指引也得到一些企业认可和应用。

七是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在所研究的39家企业中,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企业按照国际报告指南来编写,在可读性、规范性、全面性和可比性方面远远超过其他一些企业,应当说是样本中的优秀范例。但也有一部分报告总体策划和设计欠佳,编排出现小错误,各部分内容均衡失调,各有侧重,重点难以呈现;缺乏有说服力、生动的案例;缺少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方内容,委托撰写机构专业水平有限;不注重信息的提供和反馈,报告跨度和时间不统一。说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性完

善和规范性操作还很艰巨。

在调查样本中,个别报告缺乏实质性内容,仅描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谈论更多的是较空洞的原则,缺乏实际行动方面的披露信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情况表现含糊。虽然有少数企业谈到了社会责任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但没有从具体事实中去分析。由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提升的过程,即便是大型跨国企业,在安全、环保等社会业绩方面也会有差错,真正负责任的公司不是选择回避,而是坦承自己不足或失误以获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信任和谅解。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思考与建议

(一)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我国现有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事务的法规主要是财政部的相关准则和会计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规主要有2001年3月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尚未制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法律(曹红飞,200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未能全面规定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内容,导致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时没有法律依据,造成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在我国社会责任意识尚不普遍的阶段,相关法律的出台十分重要。

第5篇:企业报告范文

一、企业价值报告革命的提出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以财务资源和财务状况为核心,忽视了企业未来财务潜力、企业核心能力等信息的披露,导致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全面;二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忽视了企业现行价值等信息的披露,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信息有用性;三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体,以财务报告附注为补充,形成企业财务三表报告体系,形成供给主导型信息披露体制;四是以货币计量为手段,忽视了其他计量手段的运用,使许多重要信息拒于信息披露门外;五是以定期信息披露为方式,忽视了企业适时信息披露,致使财务信息披露模式单一。

自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5年发表《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以来,企业财务报告改进就成为国内外财务会计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学界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进行了激烈批评,认为传统财务报表现在比过去更不能反映创造财富的资产,财务报告正陷入加速失去其有用性的困境。还认为有相当大数量的资产被历史成本会计低估了,不仅如此,我们的整个资产分类并没有被完全确认,并且问题还在变得越来越糟,且对财务会计和公司报告跟不上商业活动的变化步伐而深感担忧,因而财务报告势在必改。西方国家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上,并认为不相关的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无用。葛家澍教授也早在1996年就认为:财务会计核算本来是经济核算,但多年来被成本所取代,从成本回归价值,以促进财务报告能够真正披露企业的价值,可能是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二、企业价值报告研究设想

我国对全面损益报告、现值会计计量等与企业价值报告相关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但与国际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企业价值报告作为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目标,它涉及企业财务报告改进、企业现值会计系统、企业财富变动计量、资产价值评估等理论与实际的重大问题,其未来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价值研究。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的目的是改变现行通过报告企业盈余,间接报告企业价值的状况,而直接报告企业的公允价值与财富变动。但企业价值在外界环境(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率,也就是取决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可见,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是企业价值报告研究的前提。企业无形资产、企业研究与开发、企业价值链、企业组织创新、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客户关系、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家的才能等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如何计量这些影响是未来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外会计学界将企业无形资产、企业研究与开发会计一直作为研究重点,我国又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研究列为十五规划重点研究内容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2.企业经济收益与财富变动研究。现在广泛使用的会计收益显然与经济收益的概念背道而驰。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发展,会计学家们和会计职业组织正在试图扩展会计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是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严格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过程,采用了与传统净收益确定即收入-费用观不同的资产-负债观。真正全面的收益是经济收益,也许经济收益在现行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上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但人们不应放弃对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的探索。因此企业经济收益与财富变动研究仍将是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

3.企业现值报告基础与现值会计技术研究。现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企业财务报告局限性分析表明,企业财务报告改变历史成本基础,关注价值计量,并研究引入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可能性是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方向。企业现行价值和财富变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基础,如果取代现行的成本基础,将极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企业现值会计是企业现行价值的计量技术,并非完整的企业会计系统,也非企业价值报告本身,而是企业价值报告的基础。企业价值报告涉及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确认和计量,包括确认和计量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只有通过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确认和计量才能找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方法。而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以企业现值会计为基础,应用企业现值会计技术。所以,企业现值报告基础与现值会计技术研究将是未来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

第6篇:企业报告范文

摘要:经济绩效指标分经济绩效、市场表现和间接经济影响三个方面,共包括7个核心指标及2个补充指标,这9个指标的绩效数据能够反映资金在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流动,以及机构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经济绩效指标并不是传统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业绩指标,前者在范围和目标方面都超出了后者。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其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

而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下的经济指标除了企业自身的经济绩效指标之外(这部分指标通常可以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得到),还侧重于报告机构如何影响与其有直接和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因此,经济业绩的评估着重于利益相关方的经济情况如何因报告机构的业务活动而发生变化,而不局限于报告机构本身财务状况的变化。当前,一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先行者,已经尝试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整合,统一企业年度报告,这可能也是将来企业报告发展的一个趋势。

G3把经济绩效指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绩效。这方面的指标旨在反映报告机构的运营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这些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济附加值。(2)市场表现。该方面的指标将提供在具体市场上的交易信息。(3)间接经济影响。这方面的指标旨在评价报告机构的经济和交易活动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参见表1)。

经济绩效指标的解读与范例

《指南》中的经济绩效指标包括7个核心指标及2个补充指标,这9个指标的绩效数据能够反映资金在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流动,以及机构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

EC1(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1要反映的是机构为利益相关方创造财富的基本情况,在编制这些数据时,应该以机构经审核的财务报表、损益表或经内部审核的管理账目为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反映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通常根据重要程度按国家、地区和市场分层次来陈述这些数据。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以机构的总收入来体现,分配的直接经济价值则通过营运成本、员工的工资与薪酬、向资本提供者支付的股息、利息、总税额和捐赠总额等来反映。

范例:西班牙AECA公司在《2005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按经营成本、工资、金融机构费用、税收、捐款等项目说明其对利益相关方分配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的情况(表略)。

EC2(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2所要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给机构、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带来的风险和机会,它可能影响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因此,编制这个指标时,要参考机构相关治理部门以及环境委员会的档案和资料。在陈述这个指标时,主要说明高层管理是否考虑了这个议题,描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具有实际财务意义的风险和机会,如由于气候变化使经营活动重新部署的成本、热气候致使员工疾病上升带来的成本、为符合政府管制增加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披露管理层是否对气候变化引发的财务影响进行过定量评估。

范例:华能集团在《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说明了其通过开发CDM项目来获得应对气候变化的收益机会,详见下框文字(略)。

EC3(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3所要反映的是机构固定福利计划覆盖的范围,它对机构和员工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包括退休计划和其他固定计划,如固定贷款计划等。编制数据时,主要依据财务或会计资料,要披露员工退休计划的结构、养老金的管理等。

范例:拜耳在《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按区域说明了相关福利计划的覆盖员工比例。(图表略)

EC4(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4所要衡量的是东道主政府对机构提供支持的尺度,编制时可依据财务会计账目。披露的数据包括从政府获得的减免税额、各类补助金额、各类奖项金额、财税激励措施等。

范例:印度ITC在《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按年度说明了其从政府计划中的获益情况,见下图(图略)。

中央以及州政府在一些重点行业采取支持措施。ITC从一些适用的政府计划中获益。根据Andhra Pradesh 和 Tami Nadu政府的激励计划,纸板和特种纸张企业享有一些激励机制,如为了建立新单位或国家现有企业的现代化 / 扩大化 / 多样化而暂缓开征销售税。

EC5(补充指标)

指标解读:EC5是要体现机构如何为员工的经济福利做出贡献,还体现出机构在工资方面的竞争力。编制数据可依据工资发放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资料,以及当地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报告要披露机构是否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定薪,用百分比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与机构标准起薪点进行对比,如果当地没有最低工资标准或标准不同,要说明公司定立起薪点的依据。

范例:西班牙CAIFOR公司在《2006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GRI指标对照表中,对其遵守员工的最低工资法律规定的情况做了如下说明(略)。

EC6(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6指标所要体现的是本土化采购对经营所在地区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报告要披露机构是否在整体或个别经营地点实行给予当地供应商优先考虑的政策或惯例,如果有的话,要重点提供在主要经营场所用于当地供应商支出占采购预算的比例。

范例:中电集团在《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说明了其支持本地供应商政策的情况(略)。

EC7(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7是关于机构在主要经营场所雇用当地员工的程序和聘用当地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雇用当地员工与高级管理人员能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利益,还可以提高机构了解当地需求的能力。数据的编制主要依据人力资源部门的资料,报告要披露机构是否有招聘人员时优先考虑当地居民的政策或管理,要重点披露来自当地的高层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

范例:中电集团在《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说明了其本地员工政策的情况(略)。

EC8(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C8是关于机构通过商业活动、提供实物或免费专业服务而开展的主要面向大众福利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服务及其影响。除了创造和分配经济价值外,机构还可以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影响经济,该指标可衡量机构对经济发展的资本贡献。编制数据主要依据金融、财务、会计部门的资料,报告要解释机构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和支持的程度(规模、成本和持续时间),以及对当地或社区现在和预期的正、负面影响。

范例:荷兰Rabobank公司在《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展示了其绿色贷款的分布领域和年度额度,表明了其绿色贷款对社会的影响,见图表(略)。

EC9(补充指标)

第7篇:企业报告范文

完整性要求报告对所有相关问题从正反两方面予以披露,不能够只提到某个子公司(或业务),却不提到另一个子公司(或业务),或者只提到好的方面,忽略了差的方面。

这一问题前文已经有所论述。花旗集团和浦发银行都能够对下属的分支机构的相关表现做了描述。相比之下,花旗集团报告的完整性要更好一些,因为其绩效指标中都尽可能将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绩效计算在内;而浦发银行只是运用案例描写的手法提到了分支机构,并不一定完整。

至于“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则同时存在于两份报告之中。两家银行都未披露对银行不利的负面信息。

回应性要求报告对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问题、政策、相关标准予以充分的说明。回应性的关键是报告是否回答了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问题,并且有持续改进的承诺。

花旗集团的报告对利益相关方比较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报告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都予以阐释,基本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二是集团非常重视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报告中多次引述了一些利益相关方的言论;三是报告对持续改进给出了承诺,并且将去年的承诺与去年的绩效做了对比分析,反映出花旗集团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与之相比,浦发银行只做好了三方面中的第一条,提到了三方面中的第三条。报告比较全面地对银行的不同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问题予以阐释。可以说,花旗报告中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在浦发银行的报告中也基本上提到了。报告最后提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工作指引,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标准,其中仅有少量的定量目标,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承诺。

总的来说,花旗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其企业公民报告尽管并不是业内最出色的报告,根据2006年英国组织SustainAbility的排名,全球范围内最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由英国合作金融服务(Cooperative Financial Services)。但也给同行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而浦发银行的报告是其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是国内银行业的第一次尝试,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能够从多个维度总结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情况,实属不易,值得鼓励。

2 报告中的问题与不足

除了上述提及的问题外,两份报告还存在其他问题。

花旗集团的报告尽管内容繁多,却缺少最基本的一些元素,比如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价值观与基本战略。另外,花旗集团的报告中也没有明确整理出利益相关方的列表,读者看完整份报告后并不能形成利益相关方的完整图像。如果报告能够用一张图来表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与花旗集团相比,浦发银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报告中量化数据太少,多数内容都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说服力还不够。另外,报告没有深入剖析可持续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影响,这恰恰是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最核心的内容。最后,尽管报告中提及的案例很多,但缺乏细致深入的刻画,通常叙述一两句话就结束了,案例的效果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

两份报告都缺乏坚实的理论框架作支撑,这便直接导致内容结构的安排缺乏系统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归类。而且,由于没有使用国际认可的指南框架,两份报告的可比性会大打折扣。

此外,两份报告也缺乏明确的报告政策。一般来说,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会在报告正文前(或后)注明企业报告的基本原则:报告的周期、报告使用的方法、报告的范围、上次报告的时间、预计下次报告的时间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读者了解企业的报告政策。

3 对金融机构撰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启示

从花旗集团的报告与浦发银行的报告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机构撰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些启示。

首先,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须牢牢把握“实质性”这一原则,将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金融机构的社会影响与环境影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影响,如金融机构在经营的时候消耗的各种能源;另一种是间接影响,如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流入工厂企业后对社会与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金融机构对社会与环境的间接影响要比直接影响大得多,因而是金融机构的报告中需要着重论述的、具有实质意义的部分。具体地说,金融机构需要在报告中陈述两个问题。第一,金融机构如何在业务流程中考虑到社会和环境因素,从而降低金融业务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在花旗和浦发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好的银行需要在贷款审核的环节中引入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避免支持一些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项目。第二,金融机构如何运用金融工具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福利。这一方面体现了金融服务社群这一理念,同时也帮助金融机构寻求与社会福利共赢的经营模式或新的业务。对于银行来说,小额贷款、碳汇交易(Carbon Trading)就属于这一范畴。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主营业务有很大差别,其报告所涉及的实质性内容需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确定。

其次,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以人为本,对员工和客户予以足够的重视。人们常说,银行的生意其实就是人的生意。没有优秀的员工、没有忠诚的客户,银行业务就难以为继。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也有类似特点。因此,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定要突出人,尤其是员工和客户(或消费者)。关于员工,报告应描述金融机构对员工的培训、关怀,肯定员工为企业所做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应描述企业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这些志愿服务最好也能与员工的专业知识挂钩,比如花旗集团和浦发银行都提到的金融知识教育项目。如果企业有关于员工满意度的调查,也可以将相关的数据放到报告中去。关于客户和消费者,金融机构需要明确陈述企业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责任以及企业采取何种具体措施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其中需要引起金融机构重视的一点是客户和消费者的数据安全问题。随着电子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数据安全成为客户和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资料会被金融机构滥用或者因安全漏洞而泄露。因此,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强调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就可能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此外,对于那些直接面向个人客户的金融机构,如社区银行、人寿险公司等,则还要在报告中阐述金融机构对社区、公众的关怀活动。

第8篇:企业报告范文

首先,是感谢。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在我的工作中所给予的照顾、支持和批评指正,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提醒我及时改正错误,变得更努力、更上进。这也将为我以后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企业保安人员申请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企业保安人员申请报告一

尊敬的公司领导:

首先,是感谢。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在我的工作中所给予的照顾、支持和批评指正,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提醒我及时改正错误,变得更努力、更上进。这也将为我以后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我的突然离职,给领导和同事增添了许多麻烦,也给部门的开展工作增加了诸多不便,在此,我致以深深的歉意。

站在平时的岗位边,看着这眼前刚刚适应的环境,回想自己在这三个多月时间里...要说自己对这个岗位有多深的感情,那是虚谈。但是,再怎么样也是自己辛辛苦苦努力过将近三个月的地方,都将成为我即将过去的回忆...突然的离开让我变得很不舍.经再三考虑,还是决定提笔写此报告,呈请部门领导批准。

最后,我想感谢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领导的提携和照顾。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有这么丰富和美好的一个回忆。

祝愿公司在以后的日子里稳步发展,

祝领导和同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工作顺利。

辞职人:___

时间:20__年__月__日

企业保安人员申请报告二

一、离职条件

1、在公司工作满6个月以上。

2、工作表现良好,无严重违纪行为。

3、急需办理的需核实确认并请示公司后酌情办理。

二、离职程序

1、保安员办理离职需提前三十天向保安管理部递交离职申请书,申请书需有驻勤项目班队长把关后签字确认。私自离职或连续旷工2天以上的队员,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人力资源部将不予办理或做辞退处理。

2、保安员办理离职需携带离职申请单和当月考勤。

3、每月20日公司办理保安员离职手续,逢节假日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逾 期不予办理。

三、离职人员控制

50人以上单位每月报批不得超过2人,50人以下单位每月报批1人。

保安业务管理部

20__年1月1日

企业保安人员申请报告三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首先对我提出辞职深表歉意,心怀内疚的写下这份辞职报告,我也算是我们酒店的老员工了,很遗憾今后不能继续留在酒店上班了。

在酒店上班的这些年里,我自认为对工作认真负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时也见识到了很多的东西,虽然只是一个保安,但是在酒店里学习到的知识也有很多。我们保安的工作和服务也是衡量酒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维护酒店、员工、顾客财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酒店的这几年里,非常感谢酒店对我进行的技能培训,使我对保安这项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也让我学习了更多的服务礼仪,这些都提高了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尽管酒店对我做了很多的培养,我的工作也越加的顺利,但是我还是需要提出辞职,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知恩图报,而是我觉得现在的保安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工作有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我们的工作尽管做的很到位,但还是会有很多出人意料之处。比如停在酒店的宝马车被人刮坏给酒店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双重损失,这样一些意外的事情让我更加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要维护酒店周边环境的整洁,于是对于附近居民在我们酒店旁边乱停车会进行管理,结果弄得周围的居民对我个人有意见,并且有时候会有一些辱骂的行为,还有很多类似于此的.事情,都让我觉得工作没有得到尊敬,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我之前的工作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对保安的职责没有很明确的执行,经过学习之后认识到了保安工作的严格执行的重要意义,于是在之后的工作中都更加严格要求,工作要求提高了,但是顾客并没有提高相关的意识。鉴于此,我还是觉得应该换个环境。

离开工作这么多年的酒店,确实有很多的不舍,特别是舍不得这么多年之间的同事友谊,更加觉得对不起酒店领导的栽培以及酒店的信任,但还是很荣幸成为酒店的一员,最后希望酒店的发展更加顺利,财源滚滚。

祝酒店生意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辞职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企业保安人员申请报告四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安管办的保安。我今天正式递交个人辞职申请书。

我自20__年7月23日进入___股份有限公司,20__年8月4日调入到筹备组,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在这里我真正真正成为一员专业的保安,学到了很多外面小公司学不到的专业安保工作,很感谢公司给我这样子的机会。

今天我选择离开纯属个人原因(我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因为我爱人在那),不是因为承受能力不行,也不是工资待遇问题。希望领导能够体谅我的苦衷。

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公司最近的安防任务艰巨,上上下下都崩紧了神经。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推进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人员调配紧张,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望公司给予批准。

祝公司项目顺利推进创造辉煌,祝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第9篇:企业报告范文

南宁宁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李南经万万没有想到,两年前在南宁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拖欠了598万元的贷款,竟然被桂林的贷款银行知道了,该行当即终止了宁安公司的贷款审批。公司的财务人员告诉他,是全国联网的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中记录了宁安公司所有的信贷情况,如果拖欠的598万元贷款还不赶快归还,公司以后就很难获得银行的信任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像宁安公司这样的企业缺乏诚信意识,隐瞒真实情况向多家银行借贷,导致了大量的银行坏帐,同时企业之间“三角债”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人民银行为了解决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于1997年开始组织商业银行建立全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商业银行提供企业信贷信息查询服务,2006年6月升级改造成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2006年7月正式全国联网运行。目前,企业征信系统已经为全国1700多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根据采集的信息生成企业信用报告,能够看到每家企业在国内所有银行发生的每一笔信贷业务。

企业信用报告中包括的信息非常丰富,基本涵盖了银行授信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如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高管人员信息、企业的资本构成信息和对外投资信息、财务信息。而最核心的还是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业务的信息,它能够直观而且客观地告诉信用报告的使用者,企业当前的负债状况,也能够帮助银行判断贷款申请人的还款意愿。就像之前提到的宁安公司,就很快发现他们存在骗取银行贷款的嫌疑。500家金融机构信息监督员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上半年,通过查询征信系统,商业银行拒绝的企业贷款申请额占企业贷款申请总额的2.2%,企业征信系统成为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的防火墙,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已经成为银行进行贷款审查的一个必要环节。

同时,企业信用报告中还包括了企业在其它领域的一些信息:包括法院诉讼信息和执行信息、社保缴费信息、企业环保信息、企业公积金缴存信息、企业拖欠工资信息。将企业在环保、质检、劳动用工等领域涉及企业信用状况的行政执法信息全面纳入企业征信系统,是要依托征信系统建立多个部门的联动机制,利用信贷杠杆提高企业和个人在其他领域的违法违规代价,促使企业和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从制度上合力构建“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社会氛围。例如2009年11月,某公司向长沙银行申请418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该行从征信系统获知该公司在08年曾因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经济处罚,进一步调查得知该公司曾因“建设项目生产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实际产量超过环评批复产量,未向环保部门重新报批”受到环保部门的查处。以上内容引起该行的高度关注,该行立即要求企业提供后续环保整改计划、建设项目环评申报及批复情况等详细资料。在该企业环保未整改到位的情况下,该行不再审批该公司授信。再如2009年10月某建筑企业向建行湖南省分行申请1400万银行承兑汇票额度。该行查询企业征信系统,系统显示该企业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后经上网查询该情况属实,该企业曾被省建委通报批评,最后建行拒绝了这一笔授信申请。

企业信用报告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基本概况、财务状况、信贷活动等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的用途广泛,既可以作为其它企业在与本企业进行经济交易前,考察本企业信用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又可以作为本企业向其他企业展示自身良好信用的一项重要证明,能够帮助本企业获取其合作伙伴的信任。随着企业信用报告所包括信息的不断完善,企业信用报告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不管是融资还是投资,不管是要发展还是要壮大,企业的信用报告就像是企业的身份证一样,离开了它,企业的经济活动都难以展开,企业的发展都寸步难行。所以,现在大家都形象地称企业信用报告为企业的“经济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