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贫困户扶贫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户扶贫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贫困户扶贫标准

第1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四率一度”:贫困识别漏评率、贫困识别错评率、贫困退出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综合认可度。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纠“两错”补“一漏”:纠错评、错退,补漏评 

建档立卡贫困户属性:一般贫困户 、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三看:一看房,看农户实际居住房屋是否安全,是否应纳入鉴定范围(如需要,看是否有鉴定证明;如是危房,是否改造及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情况)。二看水,看农户取水方式,饮水是否困难。三看人,看农户家庭人员情况(重点了解农户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情况,可根据家庭人口的年龄分布了解)

三问:一问农户属性。其中贫困户要问其是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还是五保贫困户;脱贫户,要问其是哪一年度的脱贫户;一般农户要问其不符合建档立卡识别条件的原因。二问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根据家庭人口状况,分析收入来源情况,包括工资性收入(务工、生态护林员、扶贫专岗等)、生产经营性收入(种植、养殖等)、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等)、转移性收入(生态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等)、生产经营性支出等情况;看其家庭刚性支出情况。三问群众政策知晓情况。一方面,要问农户是否了解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养老扶贫、生态扶贫、精准防贫等有关政策;另一方面,要问农户是否了解自身享受扶贫政策情况。

三核:一核对农户户籍人口与长期居住人口是否一致;对脱贫户、贫困户要核查其系统人口与扶贫手册人口、共同生活人口、户口簿人口是否一致。二核对贫困户(脱贫户)致贫原因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及户档管理情况。三核对贫困户(脱贫户)扶贫手册填写情况,是否按照要求精准填写基本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内容,重点核查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是否填写精准规范。    

“A”类户(稳定户),主要是村里经济相对富裕的农户,实行列表管理(对争当贫困户的,要搜集整理该户“六不评”等佐证资料)。

“B”类户(脱贫享受政策户),主要是村里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属于错退的,要及时回退;属于脱贫不稳定的,要采取防返贫措施;属于正常脱贫的,要落实好后续巩固提升措施,提高脱贫质量。

“C”类户(未脱贫户),主要是村里的未脱贫户,要在一户一档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对档案资料充实完善。要收集整理能够说明其符合贫困户条件,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佐证资料。属于错评的,要及时予以清退或标注;属于正常贫困户的,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确保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D”类户(边缘户),主要是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但居住房屋相对破旧或家中有病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特殊情况的边缘户,要核实其家庭有“六不评”、无“六优先”,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因家贫困线标准等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必要佐证资料。符合防贫对象条件的,及时纳入防贫台帐,进行预警监测。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象管理,防止增贫返贫等现象发生。

六不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①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且有稳定工资收入的;②家庭成员中有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③家庭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门市房等的(不含因灾重建、易地扶贫搬迁和拆迁建房);④家庭成员中拥有小轿车(含面包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的;⑤家庭成员中有作为企业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且有年审记录的,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⑥家庭成员中有高费择校读书、在高费私立学校读书或自费出国留学的。

六优先: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贫困户识别程序:贫困户识别要遵循的程序中有“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两公示”指村级评议公示和乡镇审核公示;“一比对”指县级对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比对;“一公告”指县级对乡镇上报数据比对审核完成后在行政村进行一次公告。具体识别程序:(一)向村委会提交《贫困户申请书》。(二)确认识别对象。村“两委”根据入户调查服务情况,集体研究确定,然后与申请农户进行对接,符合贫困户条件确认为识别对象。(三)入户核查。对确认的识别对象,由驻村工作队或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对收入和“两不愁、三 保障”情况进行核查。(四)村级评议公示。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识别对象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公示(时间5天) 无异议后,由村“两委”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五)乡镇审核公示。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审核,由乡(镇)政府在行政村公示(时间5天)。无异议的,将拟定贫困户名单报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六)县级比对公告。县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公安、民政、住建、国土、工商等单位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将确定的贫困户名单在行政村公告。(七)采集贫困户信息,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

贫困村退出标准:以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以下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1)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

(2)通硬化路;

(3)通动力电;

(4)实现安全饮水;

(5)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6)具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贫困户退出标准:贫困户退出以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衡量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的地区,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视为脱贫人口。以下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一)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确保吃穿不愁;

(二)有明确的脱贫路径和具体的帮扶措施;

(三)实现安全饮水;

(四)实现住房安全;

(五)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

(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年度贫困线(人均纯收入)

1.识别标准:2014年2800元:2015年2855元;2016年2952元;2017年32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

2.退出标准:2016年按3026元,实际按3100元掌握。2017年按3200元。

政策包:贫困户“精准扶贫优惠政策证册包”资料包括①“五证一册”,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证、低保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农业综合补贴证和扶贫手册。②贫困户个人有效证件(残疾证、户口本、身份证等)。③政策明白纸。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医疗保障救助、教育扶贫、社会帮扶、危房改造、金融扶贫政策等。④资产收益扶贫股份股份合作协议书或股权证。⑤《贫困户月收入帐》⑥贫困退出入户核查表。⑦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连心卡”、结对帮扶走访记录本(蓝皮)、公示牌⑧易地扶贫搬迁户农户与乡镇签订的搬迁协议。

    主要致贫原因(13个)“六因、五缺、一落后、一不足”: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婚、因丧、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1.因病:长期有重病患者在家,医疗费用支出超过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2.因残:因治疗家庭成员重大残疾造成花费超过家庭支付能力或因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故致残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3.因学:指家庭成员的教育支出(一般指高等教育)明显超出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4.因灾: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事故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5.缺土地: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农户,因缺少土地或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家庭缺少主要收入来源。

    6.缺水:水量不足或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取水距离较远。

7.缺技术: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少发展产业或就业的基本技能,导致家庭无法通过发展产业或就业产生稳定收入。

 8.缺劳动力:指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因病、因残、因老丧失劳动力,或家庭缺少处于成年劳动力年龄阶段的成员导致家庭缺少稳定收入来源。 

9.缺资金:主要指有意愿发展产业的农户,因缺少必要资金无法实现有效收入,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10.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主要指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自身懒惰,缺乏上进心,不愿通过发展产业、从事就业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

11.交通条件落后: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条件落后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12.因婚。13.因丧。

 

常见的帮扶措施:

1. 医疗帮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一站式报销、分类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

2.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3. 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4.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5.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特困帮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6.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7.产业帮扶:光伏产业、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扶贫微工厂,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8 .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9.旅游农家乐帮扶:依托坝上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0.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是因为自身原因而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协助申请“雨露计划”、“生源地贷款” ;

11.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

12.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

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精准帮扶:

1.因病、因残——医疗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帮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等;光伏入股;五保低保、危房改造等;土地流转增加收入等。

 2.因学——教育帮扶+产业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如“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种养殖、扶贫微工厂等。

3. 因灾——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属于临时性的救助);

 4.缺技术——技术培训帮扶:培训家庭成员,学习养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5.缺土地——就业+产业+创业帮扶:介绍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入股光伏、种养殖合作社、扶贫微工厂,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6.缺水——基础设施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易地扶贫搬迁。

 7.缺劳动力——土地流转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入股光伏;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特困供养等。

 8.缺资金——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2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村入户调查的决策部署,围绕确保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的调查摸底,切实找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摸清脱贫需求、明确帮扶措施等,做到按我省现行贫困标准,精准识别,不多报一家,也不漏报一户,逐户逐人完善帮扶措施,为打赢“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调查内容

(一)摸清扶贫对象。通过入户调查,逐户摸清贫困户的家庭人员结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教育水平、就业技能、住房情况、家庭财产、收入来源、林地耕地、致贫原因等,确保挤出水分,查漏补缺,找准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二)找准致贫原因。通过入户调查,采取“问、访、看、查”等方法,逐户摸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帮助贫困户查找和分析致贫原因,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在基础设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能力提升、帮扶政策等要求,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

(三)选准脱贫路子。通过入户调查,进一步细化每个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帮助贫困户选准脱贫路子。一是按照“十项重点扶贫”措施,提出一户一策的帮扶清单;二是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提出一户一策的脱贫计划。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三、调查范围

进村入户调查的对象为2015年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和新申请为贫困户的农户。

四、人员安排

按照全省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设立以省药监局云震处长为组长的调查小组,组员为陈德文(市民政局科员)、王善洪、黄连英、何夏、李达军、窦诚。

五、时间安排

入户调查工作从2016年6月8日起,时间约一个月。

六、工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由镇农业服务中心从市扶贫办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导出并打印《贫困户列表》,并提供新申请农户的《贫困户申请书》,交调查小组备查。

(二)入户调查。调查小组根据贫困户相关资料开展入户调查,填写《贫困户情况调查表》。通过核算2014年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对贫困识别标准(按我省现行贫困标准2650元以下),结合家庭人口、住房、医疗、教育等实际支出情况,确认农户是否为贫困户,并在《贫困户情况调查表》中,写明意见及理由。对确认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脱贫措施调查表》,并根据贫困户的帮扶要求,按“五个一批”的要求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提出帮扶措施建议。对不符合条件的,纳入2016年脱贫名单或剔除。

(三)数据上报。调查小组每天将当天调查结果整理,填写《进村入户调查工作“五个一批”每日情况表》和《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十项措施”每日情况表》,并上报至镇政府。镇政府每周汇总,填写《进村入户调查工作“五个一批”每日情况表》和《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十项措施”每日情况表》,每周五上午上报市政府办,并抄送市扶贫办。

(四)配合复查。我镇完成调查后,要认真配合由调查总队牵头组成的省第四调查组对调查结果进行复查。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镇成立了镇扶贫开发进村入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委副书记、镇政府主要负责人黄田平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善洪同志担任,组员为黄连英、何夏、窦诚、李达军。各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进村入户调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并委派分管扶贫工作的一名村干部专职做好调查工作,至始至终全力参与调查工作,以铁的纪律确保调查工作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第3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对脱贫攻坚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行“省负总责、市抓推进、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群众认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用“绣花”功夫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贫困退出纳入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内容

(一)贫困人口动态调整

1、贫困人口退出管理。以户为单位,凡经过帮扶和自身努力,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省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的贫困户,严格按照《xx省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规定的“一评议一公示一公告一告知”程序实施退出,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为“脱贫”,脱贫时间标注为2017年。同时,要对照《办法》所列8种不能退出的情形,逐一进行评议审核,确保贫困退出质量。

以往年度已脱贫和2017年底未脱贫人口,参照前期调查摸底情况及信息比对结果,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对致贫人员自然减少、经过帮扶或自身努力,户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或明显不符合贫困标准群众意见较大的农户,经民主评议,本人认可,可在系统中按相应年度标注“已脱贫(不再享受政策)”。

2、新纳入贫困人口及返贫人口管理。各社区、村街要将符合《办法》规定贫困标准和条件,但仍“应纳未纳”的贫困人口,以及以往年度标注脱贫又返贫的贫困人口,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一告知”程序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或返贫人口,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新纳入贫困人口应重点关注低保人口、外出务工人口、新入户籍和无户籍人口、“回头看”清退不当的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因灾等突发原因造成的支出型贫困人口以及虽然收入超过省扶贫标准但“三保障”问题未解决的人口。

返贫人口应重点关注户年人均纯收入达不到省扶贫标准或虽然收入超过省扶贫标准但没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包括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关注因病因残因灾等突发原因造成支出型贫困的人口等。

3、贫困人口自然增减管理。对贫困户成员因出生、嫁入、迁入等原因增加的,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作自然增加处理。对贫困户成员因死亡、嫁出、迁出、判刑收监等原因减少的,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作自然减少处理,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

(二)审计督查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发现问题整改

各社区、村街要对今年以来审计部门审计,省扶贫办审计调研、交叉检查、第三方评估以及建档立卡数据清洗核准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组织核查,对核查属实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上报街道扶贫办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做相应的标注调整,调整后的数据作为2017年底的数据。

(三)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录入

贫困户、返贫户、脱贫户信息采集;新纳入贫困户信息采集;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变更信息采集。

农户家庭收入等情况计算周期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

三、工作步骤和进度安排

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根据要求,分以下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一)动员培训阶段(2017年11月5日前完成)

省扶贫办11月1日召开视频培训会议,直接培训部署到街道;县扶贫办11月3日对街道分管负责人、扶贫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街道必须在11月5日前对第一书记、脱贫责任人、社区及村街干部全部培训一遍。

(二)信息采集阶段(2017年11月10日前完成)

1、贫困户信息采集。包括贫困户、脱贫户、返贫户和新纳入户。由2人以上进行入户采集,形成贫困户和脱贫责任人签字的入户调查记录(不能书写的,写明代签人)。贫困户、返贫户、脱贫户通过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打印《贫困户信息对照表》,入户核实采集发生变化的信息;返贫户要采集“返贫原因”。新纳入贫困户使用《贫困户信息采集表》(附件1);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变更信息分别使用《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情况表》(附件2)和《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减少情况表》(附件3)采集。

新纳入贫困户、返贫户,要由农户自愿提出申请。申请书由本户自己手写申请,不再采用统一的打印模式。

2、公布相关采集信息。社区、村街和脱贫责任人提出贫困户动态调整名单,包括脱贫户、清退户、新纳入贫困户和返贫户。

(三)评议审核和公示公告阶段(2017年11月30日完成)

1、社区、村街和脱贫责任人根据采集贫困户信息,2017年11月11日前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贫困户动态调整名单进行民主评议,确定该村预脱贫户、清退户、新纳入贫困户和返贫户名单。经社区、村街和脱贫责任人核实、贫困户认可,在村内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7天,11月17日前完成),无异议后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脱贫户、清退户履行“一评议一公示一公告一告知”程序,新纳入贫困户、返贫户履行“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一告知”程序。

2、脱贫户、清退户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抽查审核,符合退出条件的,在村内公告(公告期5天),无异议后告知脱贫户、被清退户。

新纳入贫困户和返贫户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审核,确定全街道贫困户名单,在村街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7天,11月24日前完成);无异议后,街道汇总报县扶贫办复审,以县为单位与公安、住建、财政、人社、工商、农机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等部门(单位)信息进行比对,把疑似问题反馈给村、户,进行第二次民主评议,确认无异议后进行公告(公告期5天,11月29日前完成),无异议后告知贫困户。

3、组织开展贫困户信息录入工作(12月15日前完成)。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7年12月26日前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扶贫动态调整和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录入后,街道扶贫办要搞好自查验收,收集整理各种采集表、公示公告等相关资料,完善纸质《贫困户档案》及清退、自然增减等台账。

2、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对贫困户退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动态调整质量,民主评议、公示公告、档案资料等内容。

3、做好迎接省、市、县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此次动态调整工作的全过程,坚持较真碰硬。各社区、村街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认真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及时调度工作进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各社区、村街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人员力量组织到位,工作安排部署到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坚持实事求是。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无论是纳入还是退出,不能单纯强调规模和数量,要坚持实事求是,真穷就真帮,稳定脱贫的就真退,实在困难今年难以退出的,要放在下年继续帮扶。信息采集要真入户,内容要真实。民主评议参会人员要有代表性,做到真评真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抽查审核要有具体方案和结果,不能大而化之。信息比对结果要反馈给村、户,不能简单化、“一刀切”,确保贫困纳入退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

(三)规范标准程序。今年动态调整要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执行,以“两不愁三保障(包括安全饮用水)”为核心标准,对《办法》规定的不得纳入和退出的各种情形,要逐项对照,严格把关。符合贫困人口条件的,要全部纳进来,确保应纳尽纳,达不到标准的一个都不能退出,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已经脱贫的,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保”,以往脱贫人口中,经核查凡是达不到标准和脱贫不稳定的,要全部返贫继续帮扶。

(四)严把数据质量。各社区、村街要用“绣花”功夫做好今年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对每条信息、每个数据都要严格把关,切实从源头上提高数据质量。对以往系统数据要在前期反复核准清洗的基础上,按照“零差错”要求,根据近日分解到村、户、人的疑似问题清单,连同今年以来审计、督查等渠道发现的所有问题,认真组织核实、校正、整改,将系统中的错误信息、重复信息、不准不实信息,在此次动态调整中一并解决,不能把问题带到下一年。

第4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依托天然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走“生态、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优质水稻、草食畜禽(高品质养殖)、高效蔬菜、休闲农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果业、茶叶、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农业生产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科技示范园”称号。目前,有农业产业化企业1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0家,各类特色产业基地378个,良好的农业家底,为我县发展产业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大力推行“五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秋雪蜜桃、赣南脐橙、马家柚、高效蔬菜为主的“五个千亩”产业扶贫项目,今年投入900余万元扩大种植面积,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11000余亩(其中:秋雪蜜桃4850亩,脐橙1447亩,马家柚1530亩,安福蚕子1545亩,茶叶872亩,高效蔬菜700亩)。项目已带动1100余户贫困户入股,基地产生效益后可获取股金分红;为300余户贫困户提供就业,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110余户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户均年增收300余元。预计“五个千亩”全面进入丰产期后,利润的50%将纳入县扶贫基金,为攻坚期后有致贫风险的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贫困户后续收益有保障。

(二)不断壮大带贫经营主体队伍。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入脱贫攻坚队伍,支持“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合作模式,目前,全县带贫新型经营主体共计204个(其中: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2家,农业致富带头人143人)。为激励带贫主体积极性,对带贫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相应奖补,2020年共计奖补11家带贫主体,发放奖补资金2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基地带动共计带动1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达5000元以上。在脱贫攻坚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帮扶主体,例如一村食品、大富乳业、、林耀农业、江莲实业共5家企业成功获批为“农业产业化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荣誉称号。

(三)合理制定产业奖补政策。为进一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快速增收,通过对全县各乡镇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制定产业奖补政策扶持自主发展产业贫困户(具体奖补类别标准:种植业:蔬菜1000元/亩,果业1000元/亩,中药材500元/亩,水稻300元/亩,油菜500元/亩;养殖业:羊100元/头,牛500元/头,鸡、鸭20羽以上的每只补10元,鹅10羽以上的每只补20元,蜜蜂200元/箱,水产养殖500元/亩)。2020年共计发放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奖补资金300余万元,惠及2034户贫困户,户均奖补1400余元。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一是下发了《关于举办2020年县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的通知》,成功举办3期,共计143人参加,涌现了韩纯、徐德纯等典型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二是制定印发《2020年县产业扶贫培训工作计划》,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需求针对性开展优质稻、蔬菜、瓜果等产业培训12期,累计培训贫困户达802人。三是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近三年全县共计培育1093名新型职业农民,其中贫困户70人。

(五)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一是实行领导班子挂点乡镇制度,分成9个小组对全县历年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摸底督查,采取项目基地现场实地查看、翻阅项目台账、询问项目负责人等方式掌握产业扶贫项目目前运转情况、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受益情况等。针对存在问题的项目下发督办单要求乡镇立即整改,完善项目台账,确保项目程序到位,贫困户受益有保障。二是对产业扶贫项目开展绩效目标考评,切实追踪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2016年-2019年的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保障项目资金发挥扶贫效益,确保贫困户受益。

(六)借助消费扶贫打造品牌效益。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截至目前第一批认定了11家企业、20个农产品为消费扶贫产品,第二批认定扶贫企业产品47家,第三批认定扶贫企业产品8家。大力推进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建立了县消费扶贫生活馆和消费扶贫网,组织全县10余家农业企业的30余款产品参与产业扶贫直播,组织扶贫企业、合作社参加省市扶贫产品展销活动3次,全县累计线上购买扶贫产品金额达600余万元。

(七)应对疫情灾情迅速出击。出台了《应对肺炎疫情影响做好当前产业扶贫工作的五条措施》,第一时间深入各大农业扶贫基地进行摸排调查,发放疫情告知书300余份,联合有关部门及乡镇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做好复工复产及落实日常防控工作,并开设绿色通道为14家扶贫经营主体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确保了产业扶贫基地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复工复产。积极推进“六进”活动购买滞销农产品,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影响。联系银行开展多品种的放贷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八)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到位。根据县级整改方案,主动认领了15个整改问题,24条整改措施,并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建立了整改台账,将长期坚持的措施列入整改工作动态更新,确保整改切实到位。

三、主要典型经验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各种帮扶模式,梳理了一批扶贫亮点,如:银河镇伍玖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以“统一服务对象、统一提供菌种、菌棒、芦笋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销售,统一扶持方式”的“五统一”管理方式,引导周边65户贫困户参与到公司的生产活动,带动贫困户增收超2.5万元,实现企业、贫困户利益共享。镇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依托政府平台,按照“三送三保三有”(即:送种苗、保脱贫、有门路;送技术、保质量、有发展;送销路、保收入、有成效)模式进行产业扶贫,为贫困户送鸡苗、送技术、送销路,逐步形成统一购买鸡苗、统一购买饲料、统一进行技术服务、统一禽蛋销售、统一协调资金的“五统一”发展格局,带动530余户农户从事蛋禽生产经营,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实现公司、农户、社会“三赢”。通过这些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扶贫开发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摸清产业扶贫底数,准确掌握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情况及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情况,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进一步强化技术保障,加大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专业人员挂点指导产业发展活动,为产业基地、贫困户提供“点对点”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第5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一、总体思路

承贷银行针对我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信用评定,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购买保证保险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支持,促进其发展增收项目,帮助其尽快脱贫致富。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精准扶持到户的原则。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获得小额信用贷款是我们工作的第一原则。科学规划,精确瞄准,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坚持信用贷款的原则。县内各金融机构要充分结合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信用档案。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联保制度,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无抵押、担保的贷款。

(三)坚持贫困户为主的原则。县、乡、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的宣传培训力度,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知晓相关程序和政策,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选择发展项目、自主申请贷款,不能侵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益。

三、目标任务

(一)确保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6亿元,其中:县农村信用联社1亿元,县邮政储蓄银行6000万元,使受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18000人,力争突破20000人。

(二)财政扶贫贴息750万元。

四、拟定合作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

根据县金融、保险机构的服务特点、业务范围等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拟确定县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作为我县扶贫小额信贷合作金融机构,拟确定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和中华联保公司作为我县扶贫小额信贷合作保险机构。

五、小额信贷主要内容

(一)贷款对象

全县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出的157个贫困村和367个非贫困村共32782户贫困户;

全县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种养业大户、村致富带头人等。

(二)贷款用途

贫困户贷款主要用于家庭增收致富项目生产发展,如:种养业、简单加工、家庭旅游业、技能提升、小型商业等创收项目。

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贷款主要用于在农村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产品生产加工项目等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生产经营项目。

(三)贷款条件

申请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必须有致富意愿、有创收项目、有劳动能力、有贷款需求,同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必须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书面签订创收带动协议,有良好发展项目,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贷款额度、期限

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可以贷到5万元(含)以下、期限在3年以内的“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

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将根据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而适当确定贷款金额。

六、方法措施

(一)评级授信。县扶贫移民局向县信用联社、县邮储银行提供各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花名册,有承贷银行汇同各乡、村信用评定小组一起开展评级授信工作,根据评级情况(分为优秀信用户、良好信用户、一般信用户)确定授信贷款额度(1000—50000万元每户)。同时建立增信、减信机制,鼓励贫困户诚实可信,按期还款。

(二)金融产品。承贷银行要结合实际的设立“贫困户小额信贷”科学的信贷产品,制定产品服务宣传指南,明确办理流程,设立贫困户贷款专柜,落实专人为贫困农户服务。

(三)财政贴息。原则上按照5%的年利率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贴息,对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在严格审查核实后按3%的标准贴息。

(四)优惠利率。承贷银行在给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贷款时,适当降低利率,给予优惠。

(五)风险补偿。多渠道筹集资金在承贷银行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专户,额度为1600万元。对确因自然灾害、重大变化等因素,造成单笔贷款发生损失时,承办保险公司承担损失的70%,风险补偿金承担15%,承办银行承担15%,降低贷款风险。

(六)保险保障。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作为首选合作对象,要有针对性的设立“扶贫小额信贷”保险产品,具体费率和相关细则要进一步协商。

七、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2—3月)

1、全面深入学习宣传省扶贫小额信贷和金融扶贫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成立县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尽快与合作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2、建立制定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

3、建立落实各乡镇、村信用评定小组工作责任和相关工作要求。承贷银行要明确相关授信等级标准、工作流程,在各乡镇、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开“贫困农户小额信贷”办理流程及财政贴息相关政策,建立贫困农户贷款绿色通道,并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在承办银行开设专户,单独存储。

(二)评级授信阶段(2015年4—5月)

1、各乡镇召开金融服务网点、村社干部、贫困农户代表为成员的小组会议,进一步培训、宣传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明确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2、发放《贫困户评级授信表》,全面采集贫困户信息。乡、村初评小组对贫困户信用等级、授信额度进行初评,承办银行审核确认。

3、建立贫困户评级授信台账。

(三)贷款发放阶段(2015年5—12月)

1、承贷银行向贫困户发放贷款;合作保险公司同时办理保险,贷款农户自主选择保险产品;乡镇政府和村社组织监督贫困户按规划的项目使用资金。

2、承贷银行建立扶贫小额贷款台账,保险公司建立贫困户小额贷款保险台账。

3、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乡镇政府根据贫困户贷款期限和还贷情况,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

(四)总结完善阶段(2015年12月)

1、有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县金融办、县人民银行等相关单位对各乡镇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

2、县承办银行开展对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评价,实事求是反映贷款风险、社会效益及其它。

3、县政府召集相关部门继续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各项措施,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同时部署来年工作。

八、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县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县金融办、县委农工委、县人民银行、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县信用联社、县邮储银行、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县农业发展银行、县人保财险、县人寿保险、中华联保等部门的单位负责人,全县49个乡镇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民银行,由县人民银行行长王勇任办公室主任,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县金融办协助办公。全县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由县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乡镇建立相应机构,村成立有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组成的信用评定小组。在全县形成县、乡、村分级负责、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格局。

第6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一、当前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一)政策宣传到位

以某县为例,制定了金融精准扶贫方案,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服务对象,通过对辖内贫困乡镇的走访,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贫困人口对接平台,督促引导金融机构扶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大金融扶贫信贷投放力度。通过扶贫金融政策、扶贫信贷产品、信用意识等方面的宣传,增进贫困人口对金融服务扶贫政策的了解,增强其运用现代金融工具的能力。

(二)合作社带动脱贫

如某县天祥罗汉参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唯一拥有罗汉参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专业合作社,集罗汉参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合作社采取“六个统一”,做好对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即统一种植、统一签订合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购买农资、统一产品收购、统一盈利分红,不仅提供种子、种植技术,还包销产品,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使贫困户很快脱贫致富,在“输血”的同时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目前发展社员1026个,注册资金1032.8万元,基地种植面积3200多亩,扶贫贷款50万元,与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就业脱贫协议,年人均增收800余元。

(三)金融扶持脱贫

如某县农商行面向贫困户实施“富民农户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基准利率5万元以下,期限3年的“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的贷款;面向新型穿凿经营主体实施“富民生产贷”,按照每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可获贷款最高5万元的标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府贴息3%,最高额度30万元的贷款。目前已对67贫困户进行了评级授信,发放贷款245万元,对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评级授信,发放贷款150万元,带动贫困户203户。

(四)光伏扶贫

对贫困乡镇、村庄实施家庭分布式电站工程,每户装机容量约为2.5KW,共计安装5万余户。电站及发电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在20-25年内每年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稳定的现金收入,2年内确保所安装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脱贫。

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个人的层面看,贫困对象难以识别

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如某县110万人,贫困人口12万人,贫困发生率高,需要扶贫的人口规模大。二是贫困程度难以鉴定。由于农民收入渠道多且难以核算,要把贫困家庭贫困程度进行排列并作比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三是贫困户鉴定后矛盾增多。精准扶贫实行差别扶持政策,贫困户将享受到的政策扶持增多,这样同镇同村村民,本来贫困富裕程度相差就不太大,利益的不均让农民产生不平衡心理,在利益问题各不相让,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从集体的层面看,扶贫产业找点难

利用特色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十分困难。一是由于种养殖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可预见性不强。生猪养殖就是典型的例子。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是致贫的关健因素。大多贫困村因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稍有能力的青壮年大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用发展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脱贫就变得难上加难。

(三)从辖区层面看,扶贫资金难以统筹

开展精准扶贫,实施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是保障。一是县级财政有限,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如某县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人,而现有的扶贫资金十分有限,难以实现全覆盖,财政扶贫实施难度很大。二是农民稳定收入来源不足,产业培育投入大。如某县人口稠密,土地又相对较少,多年来一直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产业收入效益较低。三是资源区域性贫困问题仍很突出。多数贫困村属于区域性贫困,资源匮乏,区域性越贫困,这些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导个体贫困问题致更加突出。

三、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对策和建议

(一)争取税收优惠

金融机构对扶贫小额贷款执行涉农贷款特别优惠利率,低于普通商业贷款利率50%左右。大量扶贫小额贷款的投放,势必会减少业务经营收入。建议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扶贫优惠政策,对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贷款予以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优惠,降低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惠农负担。

(二)建立奖补机制

作为金融扶贫主体,涉农金融机构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却不能获得有效的补偿。建议地方财政对涉农民生信贷、扶贫小额信贷设定工作目标,建立财政奖励、补偿机制,鼓励和促进金融机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三)给予再贷款支持

近年来,某县大部分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中可用资金全部储备为信贷资金,新增贷款全部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由于区域劣势,现有信贷资金储量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实体经营、基础建设、民生项目等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建议协调有关扶贫专项资金汇划、支付结算等优先通过农信社进行,进一步增大支农再贷款释放量,有效解决扶贫资金不足的矛盾。

(四)放宽监管指标

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对象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等涉农产业,因其产业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农户信用意识差等原因,很容易导致扶贫小额贷款逾期,不能按期偿还。为了确保金融扶贫长效开展,建议监管部门适当放宽农户不良贷款容忍度。

第7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全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全面摸清我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3月上旬,县政协组织6个视察组,分别由六位主席带队,深入到XXX个乡镇、选择XXX个贫困村(20xx年出列村2个,20xx年出列村XXX个,20**年计划出列村XXX个)、XXX户非政策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视察分析;召开由部分县直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采取县内视察与县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考察组到宜昌五峰、远安考察学习产业扶贫经验,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专题视察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各地认识程度较高,产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各级各单位都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抓住产业扶贫“命根子”,认真落实产业扶贫规划。县农业局、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农商行等部门通力配合,紧密结合部门实际,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全力服务产业扶贫。各乡镇和村认真对照村出列、户销号的标准,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群策群力,合力攻坚,大力实施“5117”产业扶贫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黄堡镇寨湾村通过流转农民土地,推动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寺坪镇龙凤村将贫困户300亩土地流转给神农本草公司,网络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马桥镇白果村20xx年发展土豆xx40亩,草场3000亩,今年计划发展银杏xx00亩,户均产业基地达到13亩,成为产业发展重点村。一批市、县驻村工作队坚持吃住在村,真帮实扶,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好评。

(二)奖扶政策落实较好,农民发展积极性不断提高。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xx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扶持意见》、《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兑现产业奖扶和小额信贷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据视察了解,20xx年全县兑现产业奖扶资金6XX.X万元,发放小额信贷XX.X亿元,扶持XX.X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XX.X万亩,辐射带动7XXX户、XX.X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走访调查的XXX户贫困户中,20xx年发展1至2个产业项目的有XXX户,占XX.X%,3至5个产业项目的有XXX户,占XX.X%。

(三)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乡镇和村按照建基地、扶龙头、联农户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发展链条,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据视察了解,全县共注册农业龙头企业35家,专业合作社657家,家庭农场70家,20xx年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定帮扶协议XX.X万份,辐射带动贫困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6万余亩,发展畜禽养殖30余万头(只),实现特色产品订单销售XX.X亿元。如:寺坪镇依托南河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大畈、天子坪等5个村、XXX户贫困户发展渔业养殖和乡村旅游,户均增收6XX元;过渡湾镇茶庵村依托襄阳佰蒂蓝莓公司,带动XXX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户均增收14XX元;店垭镇依托楚原欣茶叶公司,带动500多户群众发展茶叶产业,户均增收12XX元;歇马镇白竹村依托九路寨景区开发,带动XXX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到景区务工,人均增收1XX元。

(四)配套建设力度较大,产业发展基础不断改善。各级各地高度重视,整合政策资金,全面加强水、电、路、田等产业配套建设,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实。据视察了解,20xx年县水务局投入2XXX万元,集中解决了XXX个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县供电公司投入2XXX万元,对XXX个贫困村、XXX个台区,XXX个集中安置点实施了农网改造;县交通运输局完成了4条县乡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新修水泥路211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2.8公里,加宽窄路面103公里;县国土资源局投入7XXX万元,对7个乡镇、XXX个村的30000亩土地实施了开发整理,硬化田间水泥路74049米,新建田间道26170米、生产路6056米。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扶贫措施落实不够。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各级各部门虽然对产业扶贫认识程度较高,但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抓落实还不够。客观上讲,20xx年是易地搬迁年,各乡镇和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啃易地搬迁这块“硬骨头”上,导致部分乡镇和村对本地产业发展宏观谋划不够,产业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编制的规划指导性不是很强,特别是对集中安置点后扶产业规划还正在谋划之中,对贫困户产业发展缺乏微观指导,存在规划与实际“两张皮”现象。从调查走访的XXX户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规划项目与实际发展相吻合的只有XXX户,占比不到XX%。少数村对产业扶贫压力传导不够,政策宣传不够,上热下冷,坐等观望,存在“你能脱贫、我也能脱贫”的消极思想,扶贫工作手册、政策汇编等资料还放在村委会,没有发到贫困群众手中,个别村干部对产业扶贫政策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说不清楚。少数部门工作重心和精力还没有完全倾注到贫困户,小额信贷门槛较高,手续复杂,贫困群众贷款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视察的XXX个贫困村、XXX户中只有6个村、XXX户获批了小额信贷,马良镇峡峪河村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xx年没有一户获批小额信贷;农民技能培训针对性和时效性还不是很强,培训内容和方式还不是很接地气,20xx年全县虽然组织开展了47场(次)的劳动技能培训,但只覆盖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XXX人,仅占建档立卡总人口的XX.X%;光伏发电项目推进不快,全县报备光伏发电XXX个村,目前仅建成3个试点。

(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乏力。通过对XXX个乡镇、XXX个贫困村、XXX户贫困户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等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农民增收仍面临严峻形势,如果不从根本上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很难保证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从产业结构看,各地对长效产业发展认识还不够,缺乏特色意识、品牌意识、规模意识,发展项目小而全,没有特色,科技含量低,产品商品化率低,组织化程度低,据视察了解,XXX个乡镇中发展项目最多的达XXX个,XXX个贫困村中发展产业项目最多的达XXX个,XXX户贫困户近XX%选择发展生猪、土鸡、山羊、蔬菜等传统种养项目;从劳力结构看,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思想保守、体力不支,承接产业发展能力有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现象,据视察统计,XXX户贫困户共有9xx人,如果按人均2XX元产业奖扶计算,20xx年应兑现奖扶资金XXX万元,而实际只兑付XXX万元,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从收入结构看,抽查的XXX个贫困村,经营性收入平均占比XX%,最高达XX%,最低只有3%,务工收入平均占比XX%,转移性收入平均占比XX%,最高达XX%,最低为6%,说明农民发展产业的水平还参差不齐,农业产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从空间结构看,部分集中安置贫困户由于人地分离,产业发展难度较大,与“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视察了解到,20xx年兴建的部分集中安置点产业配套建设还不够到位,贫困户要往返数公里去耕种;从收入情况看,被视察的XXX个重点贫困村,20xx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万元的只有8个,仅占XX%,走访调查的XXX户贫困户,20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3XX元脱贫销号标准的还有XXX户、XXX人,如果扣去产业奖扶资金,有XXX户、xx5人低于3XX元脱贫销号标准,说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贫困户收入还在靠政策的硬性拉动,持续增收渠道狭窄、后续乏力。

(三)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通过视察和考察学习,我们认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引擎,是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中坚力量。据视察了解,目前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实力不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较弱,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等问题严重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受产业规模、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龙头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产品不精、销路不畅、带动力不强,经不起市场调整,起不到龙头带动作用。据视察统计,全县目前真正运行健康、管理规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左右,仅占XX%;专业合作社250家左右,仅占XX%。视察中,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反映,20xx年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能人大户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举步维艰。如:马良镇农信兴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行比较规范,带动力较强,20**年基地扩大到2000亩,带动峡峪河、东风头、老岭垭等5个村发展甜玉米和旱黄瓜,产前急需xx万元资金信贷,找到银行多次协商未果,只得找亲朋好友拆借。

(四)产业奖扶机制不够完善。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去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25类产业到户奖扶政策后,各地通过一年的实践,普遍认为政策撬动效应明显,但仍然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盼望能够调整优化。如:在奖扶项目上,类别偏多,容易分散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注意力,不利于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在奖扶标准确定上还不够合理,对全县重点产业的政策倾斜还不够,对像药材等投入较高的产业项目标准过低,对像土鸡、露天白菜等投入相对较低的产业项目标准过高;在奖扶方式上,简单地货币化注入,容易造成短期内“奖扶脱贫”,带来产业扶贫福利化和贫困户选定项目趋利性倾向,使有限的帮扶资源使用率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强化督办部门工作责任落实,转变服务方式,将更多的精力和重心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注。进一步放大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政策效应,鼓励金融部门降低信贷门槛、优化信贷服务;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紧盯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训到合作社、到产业、到农户、到田块;按照“放管服”要求,加强对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管理与服务,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加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推进速度,确保建好的光伏电站尽快并网发电,在建的光伏电站在6月底全部峻工投入使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助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的服务水平,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为全县广大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二)进一步突出地域特色,培植壮大支柱产业。建议县委、县政府借鉴五峰、远安“一县一品”产业发展经验,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确定3至5个最具xx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给予重点奖励扶持,激励和引导各乡镇按照全县统一规划布局实施产业扶贫,避免同质化发展和无序竞争,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之路,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助力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确保每个乡镇和村都有1至2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骨干增收项目,为全县培植主导产业、形成“一县一品”打基础、增后劲。

第8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贫困户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展扶贫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饮水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二、工作目标

全区17个乡镇贫困户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40升,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水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达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的要求。

三、工作进展情况

1.入户排查及问题整改。对全区17个乡镇的贫困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跟踪走访、精准对接,重点核查水源入户、供水量、供水时间、水质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过排查,家里没有水源和饮用浅井水源的贫困户,委派施工单位通过管道连接等措施,解决了贫困户家中没有水源和饮用浅水井的问题。日供水量不足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各村通过采取延长供水时间、错峰供水、配备储水设备等措施,解决了贫困户用水量不足的问题。

2.水质检测。为了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委托第三方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全区363个行政村的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举办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培训,重点对饮水安全扶贫政策、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

4.档案整理。以乡为单位,将贫困户饮水安全入户排查表、水质检测报告、饮水安全证明装订成册,发放至各乡镇。

5.回头看工作。对所有的贫困户的饮水情况进行回头看,紧紧围绕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再次对贫困户进行入户核查,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

第9篇: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县一中

**

(2019年7月)

按照县脱贫攻坚战中对贫困户“一户一策、责任到人”的帮扶政策,今年上半年我帮扶的贫困户是**村**、**。**家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有女儿赡养,已于2016年脱贫。今年以来,严格按照帮扶责任人职责,制定帮扶措施,宣传扶贫政策,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户属性

**属于低保贫困户,全家2口人。**属于低保贫困户,全家2口人。

(二)家庭成员及基本信息

户主**,男,1939年7月出生。本人无劳动能力,家庭主要因其有大病,其子已去世,女儿已成家;妻子身体不好,无劳动能力,是低保贫困户。

户主**,男,1955年出生,初中文化,患有慢性病。其子已过世,女儿已成家,半劳动能力,在大队工作;妻子身体不好,无劳动能力,是低保贫困户。

(三)家庭生活情况

**家楼房,砖混结构。家有耕地0.6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无农业机械。2018年家庭人均9997.2元,远远超过脱贫标准。

**家有楼房,家有耕地2.6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无农业机械。**两口长年在家单独居住。2018年家庭人均收入11522.6元,远远超过脱贫标准。

二、致贫原因分析

**的儿子十几年前去世,本人有大病,家中无劳动力,导致贫困。**患有慢性病,在村委会工作,半劳动能力,前些年因儿子去世,家中劳动力少,导致贫困,每月有500多元的固定收入。

三、帮扶措施及成效

(一)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经常走访,认真校对档卡信息,坚持每周去一次贫困户家里,遇到困难及时帮其解决。认真填写档卡信息,每个数据都要和贫困户核算,确保填写无误。

(二)帮助落实各项政策。针对该户实际情况,对照县里各部门扶贫政策,能享受的列出清单,积极帮助贫困户进行申请落实。目前**已享受金融扶贫,免交各种医疗保险,家中2人均享受低保补助金每月每人195元,老人养老金每人每月103元,享受电费补助每月5.6元,女儿有赡养能力。**已享受金融扶贫项目,到户争收项目,免交各种医疗保险,家中1人享受低保补助金每月215元,享受电费补助每月5.6元,女儿有一定的赡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