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

第1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技术培训学校主要以基础性文化理论知识、专业性技术操作能力和相对的技术岗位认识为主,通过对技术培训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课程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学习,认识计算机专业在实际工作需求中可能会用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认识计算机的相关组成原理,学习实际的基础操作手法,了解相关的多媒体操作方法,学习实际的应用系统操作环境,完成办公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计算机相关问题的研究,从而保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对于办公常用软件OFFICE的应用,利用网络信息获取知识,加深对于数据内容的处理能力,培养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保证职业性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技术培训学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

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特点以加深计算机专业应用为教学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清晰的教学思路,通过由浅入深的系统性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保证学生对于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场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计算机培训的有效目标,完成学生对于实际就业的需求。在市场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的职业目标逐渐特显,为了加强求助者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能力优势,加深市场的科技改革开放发展,保证计算机岗位的市场需求,合理的安排学生对于计算机培训的课程是加深技术培训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加强市场需求和技术培训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课程的合理化,加强企业对于实际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方向认识,保证学生可以在技术培训学校学习完成后,直接在企业中有效的进行计算机专业应用,加深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维护的能力学习,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培养,保证计算机人才的相关市场实训经验,从而降低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培训时间,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完成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应用。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应用,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技术能力的培养,树立合理的计算机能力的解决方法,保证学生在实际计算机应用中的能力培养,保证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拓展性学习,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保证企业对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有效学习,从而提高企业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

三、加强技术培训学校的实际教学能力水平

1.加深技术培训学校对于计算机职业模拟环境的培养通过对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师技术能力的配需,加强技术培训学校对于专业技术教学的特殊性认识,合理的编排教学课程安排,合理的分配完成专业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工作的环境,模拟实验完成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工作场合的认识,与实际的工作过程相契合,保证实际工作的真实可行性。

2.提高技术培训学校的计算机实际教学加深技术学校对于计算机实际教学的培养是保证对于计算机学生专业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加深计算机专业教师对于教学的培训,以专业的技术能力加深计算机教学与市场的培养,深刻认识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认识,参与合理的课程培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教学能力,保证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计算机教学,增加计算机教室对于计算机培训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的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2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计算机的教学是我们急需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高校还是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实践动手的培养不是很重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高校的教学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本文主要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两个方面来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析。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一直都在积极的探索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国内外一些计算机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们计算机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这使得一些理论知识深学生不易理解的课程在计算机科学教学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计算机的教学任务中占据的比例较小。高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在计算机科学方面出现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过关,而对计算机的操作并不熟练的问题,导致计算机的教学顾此失彼的局面。因此,出现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局面。高等院校无论是在办学过程中还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他们的理论基础的培训以及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高。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是培养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在算法方面的知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导致出现了学校只重视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致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不熟练、计算机的管理和开发缺少经验,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人才就必须同时强化他们的算法知识和应用实践的能力。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这就要求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计算机实践的经验。企业在招聘到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之后,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够担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以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2造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2.1缺乏计算机的实践环节

大多数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只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毕业设计作为实践的环节,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

1.2.2计算机专业的定位与社会的发展脱节

在高等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匹配。在高等院校中计算机科学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而社会所需要的是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的强的高素质人才。

1.3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目前,大多数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还是沿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现代化的教学应用到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中。

1.4教师队伍的建设滞后

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只是忙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根本没时间去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培训和实践动手操作的培训。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与社会上先进的技术脱节,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2.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为提高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促进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先需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下面是本人根据长期在教学工作岗位的经验对计算机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起来的综合型人才,这种教学的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急需一批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企业在招聘到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之后,希望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行适应工作岗位。而现在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主要还是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缺少了实践实习的环节,导致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在工作之后不能及时的适应岗位。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2.2改革教学的体系和课程的设置

教学体系的改革的目标在于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实际的工作能力,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各面全面的发展。

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方向,例如数据库技术、软件的开发、软件工程等。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有所放弃有所保留。将课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的设置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课要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让学生通过实践课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企业和工作环境。

2.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2.3.1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要求寻找行业的支持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在于注重的是学生在实践动手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内的计算机教学设施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步伐。因此,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学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3.2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学校计算机专业提供人力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的不断发展,在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难度加大。因此,企业的发展就急需一些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这些都需要学校来提供专业的人才。因此,企业和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合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们共同的努力。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微微.浅谈工学结合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2]赵立宏.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第3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1.1技术研发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在要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专业人员的储备问题,我国现阶段在人员方面面临的问题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现在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是一项需要极高专业素质的任务,而随着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从事计算方面的人数的出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人数的增加,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许多老板为了减少公司的预算,这就让许多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了公司的应用技术研发系统,这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往往会耽误应用技术的开发进程,因为这些刚毕业的本科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会在某些地方出现因为工作经验或专业素质原因影响到了创新的进行,还有就是现在许多技术人员为了追求数量或者是为了提前完成任务,而忽视了质量的追求,这种现象也会引起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立刻的注意。

1.2各高校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今,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各高校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加入到教学大纲中。但是,我国相较于西方的先进国家,计算机的相关行业起步较晚,该项专业在高校的教授模式、方案还不够成熟,使得很多地区都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轻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即使一些区域把实践课列入到专业课程中,没有做到综合性的实训,再加上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较为滞后,不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特点,这些都导致了各高校培养的同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够一展所长。

1.3计算机应用技术尚未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没有很好的普及是其应用发展中又一重要问题。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迅速,因而只有年轻群体能够接触、精通这一技术,而一些年长的人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利用计算机,这就导致了计算机在应用方面出现了人性化服务的弊端。除此之外,还有地区的影响。计算机作为新兴的科技产物在城市中比较常见,而一些偏远的山区人们很难接触到它。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不能在全国普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情况不利于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发展。

2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的方法

2.1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可以跟一些名校进行合作,把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引入到公司中来,去帮助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以及帮助开发更高质量的应用技术,然后就是要培养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会,对开发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派员工去国外一些知名的高等学府或一些知名的企业去进行深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员工的潜力,还可以请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来进行一些讲座,来培养员工的素质。只有有了好的员工,计算机应用技术才会有更好的创新。

2.2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安全性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发一些能够保护计算机安全的一些应用技术,来保护网络环境,只有解决了安全问题,创新才能取得进展。①对防火墙技术进行创新,网络隔离最初的形式是网段的隔离,因为不同的网段之间的通讯是通过路由器连通的,要限制某些网段之间不互通,或有条件地互通,就出现了访问控制技术,也就出现了防火墙,防火墙是不同网络互联时最初的安全网关。②开发一些多重安全网关技术,多重安全网关就是在城门上多设几个关卡,有了职能的分工,有验证件的、有检查行李的、有查的、有查间谍的,可以从各个方面保护计算机。③要开发网闸技术,网闸的安全思路来自于“不同时连接”。不同时连接两个网络,通过一个中间缓冲区来“摆渡”业务数据,业务实现了互通,“不连接”原则上入侵的可能性就小多了,所以一定要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上面下工夫,要在网络安全的应用技术上取得创新。

2.3加大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要加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首先要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知识,这种普及一定要大范围地进行,包括一些老年人和一些偏远的山区,首先要开发一些比较简单的软件,这种软件不需要任何的基础,就是老年人也可以玩,还可以开发一些唱戏的应用技术,这样就会更加得到老年人的青睐,让计算机应用技术走到老年人的世界,这些才会让老年人加入到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道路中来,还有就是我国可以开发一些政策,就是买计算机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些补贴,只有这样计算机才会更快地走进人们的世界,尤其是对于一些贫困的山村,可以集合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去帮助把电脑送入到一些贫困山村的孩子们手上,让这些孩子们接触到计算机,这些孩子才会对以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才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力,只有我国的各类人们都为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提一些建议,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才会取得更好的创新,我国的计算机才会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3结束语

第4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虽然目前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在全国各地都不断的建立起来,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也在逐渐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促进了我国的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生的社会信息不断反馈回来,显示我国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方面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只重视技术效果却忽略了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内涵本质等。目前存在很多院校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立初期由于资金问题聘请一些水平较低的专业老师来担任中教学这一责任的,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学习的重点就放在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原理和运用的学习上,而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本质和其中理论与技术的内在联系却未被更多地关注到,导致学生只学到了理论,在计算机实际操作方面却没有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就更不要说计算机技术应用了。进入21世纪以后,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上有了较大改革,计算机的软件原理、操作和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逐步增加,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偏重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术的重视并不等于抓住了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本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还任然较欠缺。

2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2.1积极转变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理念

积极改进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理念,对该专业进行精确的专业定位。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前的重理论,轻技术的传统思想中走出来,在重视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对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培养,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老师能够通过让学生进行打字训练、组织装机比赛或计算机的网页制作比赛、计算机组网竞赛等方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技能。老师必须走出以前那种光重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把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直接忽视掉的弊病中。中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必需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中体现,所以,每一个学习阶段中都不能忽视素质教育,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必须树立以素质教育为第一的教学理念,在传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纠正和培养。此外,现在的中职计算机学校还必需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科学合理的定位,学校应该明确办学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必需与计算机产业的相关主流技术关联,把培养可以快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够培养出被用人单位和社会接受和认可的优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2.2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现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想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就必需考虑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细处考虑,就是要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上制定相关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同等兼顾的课程体系。中职院校能够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计算机应用技术基本能力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等,把其中的每个内容看做一门核心的课程为学生教传,做到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实践、每一个教学内容中都加入对计算机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此外,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选择上的改革重点,应该放在那些具有先进性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学习上来。通过观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领域的发展,能够跟随其发展脚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把相关的最新技术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并结合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重点传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机实用知识,还能够快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3积极探索适应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先进方法和模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那些以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够与现在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了,因此必需对其进行改革。中职学校应该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首位,例如运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把传统的课堂讲授改进为项目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快速熟练把握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技术、计算机代码编写的方法和程序设计的技巧等。

3结语

第5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学生

进入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将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层次的受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指出,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一、理工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对于文理科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理工科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接受了较多的数理知识,比如高等数学、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等。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更多的涉及到计算机原理与器件理论相关的知识。

理工类学生计算机基础后续课程主要是C或VB,因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侧重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程序算法方面。在完成办公软件的教学后,可以增加硬件组装的实验,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操作上机环节,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能够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系统构造的兴趣。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慢慢的得心应手起来,进而为将来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知识,将计算机应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经管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与理科类专业相关的知识,也有与文科类专业相关的知识,其专业主要是会计学,经济学,此类专业的学生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人才。

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VB、VFP方面的知识学习,主要侧重于数据库。他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将会与财务方面有关,需要对数据有一个清晰、敏感的认识。因此,加强对数据库方面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此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学习Excel等办公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会计账务数据库是以二维表为基本部件构建的,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文件对应一张二维表,数据文件之间的关联也可以用二维表之间的关联来表示。同时还应加强相关专业涉及的函数如成本函数的应用、高级筛选、数据透视表等相关知识,有助于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应用。这样既能够提高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今后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三、文史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进一步拓宽文科专业传统的知识口径,变专才为通才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型的文科通才的重要环节。

根据文科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限制,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更应侧重于以计算机应用而非深究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理论,在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多媒体与网络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使用大量的多媒体共享软件,较多地讲解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为学生、工作以及娱乐服务。因此,文科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以网页技术的学习为基础,侧重于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与网页制作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比如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利用Word处理软件设计简历、报纸以及信函等;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等。然后适当的增加Flas设计以及网页制作等知识,使他们充分的感受到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魅力,激发起艺术设计的灵感,进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此外,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强调文字排版教学、电子政务以及语言文字处理等,使其在今后学习这些知识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自学来掌握。再者,还应该注意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比如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数字城市等,使其对计算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四、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艺术体育类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文科类学生,更不同于理工类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形象化的,而且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却很难集中精神。要想教好这些学生,首先应从他们所喜欢的互联网入手,教他们如何通过互联网等方法去搜索与学习,将兴趣与爱好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其次,还应该通过实际的案例,形象生动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而且课件也要做的精美,通过视觉效果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其对计算机学科产生兴趣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设置具体的计算机系列课程,但是基于这类学生主要是投身于设计这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参加动漫二级考试,侧重于动漫方面的设计。在完成Office软件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艺术设计类软件的教学,比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的教学,使他们能够利用这些软件设计一些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课件或者素材,充分发挥艺术体育学科的特长,既能够体现学科的魅力,又能够将其所学的内容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能够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应该有层次,按照分专业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教师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及时的更新教学知识,从发展、使用的角度选择学生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教师应注意积极的探索各种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既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提高其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沈湘芸.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z1).

[2]徐勇,高海峰.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7,(4).

[3]向伟.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

第6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120

近些年恚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重视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建设。从我国多数高校当前的计算机专业建设来看,普遍存在专业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素质差异大、资金与基础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1 高校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理论教学课程比例过大,实践课程数不足的问题,并且计算机技术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造成许多高校毕业生只会理论上的东西,实践操作能力极差,无法适应社会岗位需求。这就需要高校改革原有的教学机制,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岗位的需要。

2 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1 转变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

当前,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素质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点。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教师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课程引导开展课堂教学,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1]。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形成动手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主动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实践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2 积极开展与校外企业的合作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大量教授计算机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就需要增加学生上机的时间,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理论,熟悉计算机操作,并在计算机实践中获得乐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这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外,教师还需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实践活动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计算机实践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实践运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高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合作,搭建计算机实践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技术实训平台。学生在参与项目时,需要解决项目中的问题,确定完成项目的步骤,并且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系统的安装,了解系统故障的处理,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处理,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在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在一旁观看,可以进一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3 改革计算机专业考核制度

当前,在计算机考试中,一些高校为了降低学生的不合格率,提升学生通过计算机考试的比例,在设计计算机考试的试题时,往往会降低计算机考试中试题的难度,比如设置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试题,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通过。但是,在这样的计算机考试中,学生的真实水平无法得到体现,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2]。此外,在高校的计算机考核制度中,只是采取笔试这一种考试形式,无法系统而全面的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真实水平的评估,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因此,高校需要变革计算机考核制度。首先高校需要按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真实水平,合理设置计算机考核题目,尽量让计算机试题的难度适中,在体现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哪些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高校在改革计算机考试制度时,需要增加计算机考核形式,比如增加计算机编程考核,团队任务考核、现场操作编写小程序等考核形式,通过排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从而让学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理论与实践能力。

3 结语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高校需要积极开展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建设计算机实训平台,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提供平台支撑。此外,高校还需要改革计算机考核制度,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6(01):48-51.

第7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综合素质,包括计算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停留在课堂所学计算机知识范围内。这就对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高校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表现在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上,由于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相对本专业课程来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多数学生认为与本专业关联性不大,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考级获取证书或应付院校期末考试,只学与等级考试或期末考试相关的部分就行了,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仅限于课堂老师所教的内容。另外,一些院校或部门本身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充分的重视,或是过度重视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使得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将重点放在了等级考试中的重点、难点的讲解上。这些认识误区,影响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由于我国计算机教育起步较晚,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环境和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入学时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有的学生则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计算机,使得学生起点参差不齐[1]。另外,虽然我国计算机教育起步晚,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发展却日新月异,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一方面会导致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内容难而丧失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也会使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因不能满足学习需求或因内容简单而忽视计算机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对计算机教育的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合理调配课时比例,但是这些实践操作往往仅针对相应的理论部分知识,是跟学生所学专业割裂开的,而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在所学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方面搭建起桥梁,缺乏融合。这就导致在以后的工作或科研中不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中,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策略优化方案

首先,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知识与时俱进。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与计算机结合的非常密切,需要综合、创新型人才,面对种类繁多的计算机教材,高校应选用与学科之间融合度较高的教材。同时根据才人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组织强大的教师队伍,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修订。教学内容修订由计算机本专业教师根据当今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更新补充到教材中,由其他学科教师将专业内容融入实例应用中,形成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线,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新“教材”[2]。这样既满足了不同起点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通过和专业学科的衔接,学生可以更深入掌握和了解计算机知识在专业方面的应用,拓展专业认知度。比如我校在讲授计算机基础中“演示文稿”部分的时候,临床医学专业的效果演示选用人体解剖学图片,口腔医学专业则用牙髓的图片做演示。

第二,采用多元化教学,以实践案例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由于计算机课时有限而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传统的静态教学无法跟上技术更新速度,这就对高校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对此,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讲授和基本实验课程操作基础上,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一个有关计算机技术的网站交流平台,教师除了可以将课程视频或课程疑难、重点的分析总结与学生分享,也可以转载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及计算机在专业方向的最新应用技术,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和新动向。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向学生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一方面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逐渐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同时通过对网站计算机技术资料的阅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3]能力的目的。比如我校在校园网中开设“教育技术研究”专栏,通过这个平台,各专业教师可以在上面获取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的学习技术知识。这中有意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以后进行工作研究有深远意义。

第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是重要的教学主体。在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至关重要,尤其体现着计算机教学上,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如果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不足或者综合素质不强,不能生动的表述教学内容,很容易造成学生兴趣丧失,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违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第一,鼓励教师科研活动和进修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其二,多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专业动向和计算机在专业方面的新应用和新技术,将学科知识融入计算机教学中。

第8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

信息产业目前正在向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方向迈进,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于信息产业中占领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电子计算机科技人才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之源动力,是我国向电子计算机科学领域高峰攀登的主力军,这便对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电子计算机科技人才指出了紧迫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本人就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建设形式和课程体系实施了研究,着重阐明了专业办学期间的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专业定位、特色及其专业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创新等诸多问题,对于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大学生从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多,而是供需矛盾表现于结构性失衡。对以培育具备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等院校来说,更是存有既不能够使学生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够培育学生熟悉的运用能力之问题,从而导致了顾此失彼、真正效果短板的局面。[1]

1.1 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社会对电子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强烈,信息时代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人才。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电子计算机技术人才培育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并且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于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只是意味死记硬背,实践运用能力不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针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大,而另一方面大批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没有办法找到工作。充分反映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人才培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适合新形势下社会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要,我们一定要对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门类实施教学改革。在高校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校教育教学顺应时展的紧迫需要。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期间的主要矛盾

按照以往对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的认识,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系相关算法之学问,培育的人才一定要具备开展算法分析与运用的能力。此是一项以专业学术发展与分析探讨为导向的培育形式,在此形式下,学校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淡化应用技术的强化培育,培育的人才偏向于学科类型、学术类型,缺少独立克服化解问题之能力;对电子计算机开发和管理工具以及手段的运用不熟、经验不够、缺少对实际事物的抽象反应力。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是追求职业化为目标的培育模式,要求培育的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并且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

1.3 导致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专业定位同社会发展相脱节

高校在电子计算机科学理论探究和知识推广层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可对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方面却略显得比较单一。

(2)教学方法及内容陈旧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课堂设置依旧按照多年以前的专业设置方法,没有与电子计算机科学发展和电子计算机运用发展同步俱进。

(3)实践环节缺乏

当前大部分高校以课堂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当作实习实践的主要环节,此实践环节存有学科片面性、同企业运用脱节、缺少系统的、完整的、具体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大部分属于擅长理论类型的教员,教学十分任务繁忙,没有时间从事运用项目的开发科研活动,缺乏实践应用本领,没有能力在电子计算机应用方面为学生指出更好的指导性见解。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教学观念

在当今条件下,电子计算机技术仍处在理论学习和推广期间,发展情势趋于缓慢,理论学习有利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发展。随着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计算机已运用到生产生活领域的诸多方面,社会需要求是大批的计算机运用技术人员,企业需求具有实践经验,并且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能亲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大学毕业生,而高校培育的依旧只是大批理论类型、研究类型的电子计算机人才,由于在培育阶段缺少真正的实践本领及实习环节,致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能力发挥方面上还很缺憾,而且已不能适合信息化社会对电子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摒弃以往的教育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建构以市场为指导、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探求新的人才培育模式。

2.2 改革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

高校在掌握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应当依据社会需要的应用目标设置不同的电子计算机应用教育方向,例如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软件开发技术等;在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应当紧密结合应用目标选取教学课程,选取应当有所偏重,有所摒弃;把教学课程分解为公共必、选修课;专业必、选修课,针对专业必、选修课,必须做到相应的课程构架环节,课程构架内容应当与时俱进,根究企业时展运用的需求,并且依据课程的要点,促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能够立即融入实践环节,并使其在掌握课程应用目标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2]

2.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基地

高校专业课程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此门专业课程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掌握该门课程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能把学习理论课程的研究同实践能力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电子计算机专业运用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兴趣,在另一方面,企业运用项目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度和时间的局限性,给学生也指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动力和压力的驱使下,有效锻炼了广大学生的实践亲自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克服实际问题的本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合作的团队互助精神。[3]

2.4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具有相关实际运用开发经验,在传授理论知识时,能够深入掌握课程的要点,并且根据具体运用实例实行讲解,在实践实习活动课中,能把运用项目的问题研究得十分透彻,条理清楚,方便学生理解和把握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可以在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就业方面等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扶持,而且也确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典型标杆。电子计算机专业系一项实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为使培育的高校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就得提升电子计算机技术动手亲自实践的能力,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教学体系内容,积极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建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打造具有双师型的高校师资队伍。[4]

3 结语

在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培育理念上,不仅要遵守因循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培育规律,而且应当不断拓展对广大学生创新理念及应用能力的培育,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门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将知识讲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培育广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本领。

参考文献:

[1]谷川,王爱民.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4.

[2]王璐,赵琳,吴进保.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王育坚,居阳,袁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3.

[4]黄安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2010.

第9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学生创造力 计算机应用

一、引言

以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有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在需求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基本文档处理要求到目前涉及图像处理、数据库操作、网络管理及对计算机信息化领域发展的把握等,都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对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对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计算机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非专业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广[1]。计算机技术本身作为一门极具创新的技术,无论是在计算机专业领域还是计算机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其对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要求越来越高,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计算机课程作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从目前取得的成效看,并不理想。大部分教学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严重限制学生利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已有问题的能力[2]。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高校开设计算机课程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无论是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在不断地改进。但是从我国高校计算机发展和改革的路程看,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加应用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我国高校目前在计算机教学上采取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从我国高校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看,大部分高校都是在高校内通过统一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进行教学,无论任何专业,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程,采取的都是同一种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这种模式不仅会影响不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给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带来阻碍,而且会限制学生的学习选择,为了学分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上面。

2.专业教学与计算机教学脱离,不注重学生跨专业应用创新。

目前几乎任何一个专业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各个专业都出现了业内的相关计算机辅助软件,这些辅助软件可以给专业工作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以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的matlab工具的应用为例,很多高校针对该专业领域的学生都没有单独开设matlab这门专业课程,只是在通信或者信号领域相关课程中提到该工具,或者只是进行简单的实例演示,而且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将该部分的教学作为学生自学模块,而不会结合该工具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很多情况下不会注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专业问题,更别说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问题解决的跨专业创新。

3.缺乏创新环境,实践与实际应用脱离。

从我国高校目前开始的计算机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学都是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通常是简单的理论问题的复述。如在C语言教学中,通常就是以经典的背包问题、王后问题等理论性非常强的编程问题作为实践基础,进行编程实现,这种实践教学完全与现实的应用脱离,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无法激发其兴趣和创新,并且让很多学生觉得计算机技术是一门非常难的应用、难学的技术。

4.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比赛投入少。

创新实验室通常是为计算机兴趣爱好者提供一个发挥其创新能力环境的基础实验室,这类实验室是目前高校培养创新性计算机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以创新实验室进行管理和培养,以创新比赛进行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然后进行应用创新。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比赛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对此投入非常少,学生进入实验室和参加比赛的机会少,严重阻碍高效计算机创新教学的发展。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对策

前文对我国社会对计算机创新人才的要求及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全面阐释了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节将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信息化现状,对我国高校在未来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

1.加强基础教育改革,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有用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也是后续学生进行计算机相关方面的创新应用的基础。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打破现有的通用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或兴趣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结合专业前沿应用,使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学科专业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告诉学生如何用学到的知识服务于后续学习及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专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学密切结合,激发学生跨专业应用创新。

针对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育和专业教育脱离的现状,应该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加强专业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的结合[3],在教材上可以增加对应课程应用到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课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可以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知识来进行辅助学习,有效地激发其在专业领域的跨专业创新潜力。

3.结合社会应用前沿进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应用创新兴趣。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工具,被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特别是“互联网+”思维的提出,更给计算机领域的创新明确了一个方向,任何一个跨行业的创新都可能给传统的行业带来颠覆式变化,高校计算机课程往往教授的是过时的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联系到实际应用。如果将目前流行的案例引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就可以让学习更具趣味性。如将最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切入点,配合网络应用,在实践中辅以设计一些非常流行的社交应用或者电子商务应用,这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其在前沿应用领域的创新。

4.加大创新实验室和创新类比赛投入。

创新实验室加创新竞赛作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培养模式,如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物联网设计大赛等,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参与,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非常多的社会企业和公司都希望通过竞赛来挖掘创新人才。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少,导致参与的学生少,大部分学生无法接触这些赛事和专业培养,因此,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一定程度上颠覆着传统产业模式,正是由于这种快速发展和应用变革,给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如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极具创造力的人才,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信息化社会对我国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激发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对策,对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慧媛.面向服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研究与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4.

[2]余悦,贺雯.英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与面临的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