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灵性与灵性社会工作
理解灵性社会工作,先得从理解灵性这一概念开始。灵性,英文为Spirituality,又被翻译成“属灵”.从狭义的角度,灵性往往会被简单地等同于。实则,只是灵性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灵性的内涵要比更广一些。
学者卡洛尔(Carroll)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1]1-13.用通俗的话来说,卡洛尔认为,灵性既可以被看作是生命个体自我内在的实现自我平衡的一种力量,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个体和神之间的存在关系。由此,我们可否这样归纳灵性---个人在各种相处关系中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它包含了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等多重关系的平衡。要实现这种多重关系的平衡,需要在两个方面超越---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我们把内在超越看成是一种作为本质的灵性,假设心灵是有层次的,有感性知觉之心,也有自我超越之心,而且个体有能力在这种分层中实现超越。作为维度的灵性属于外在超越,它的基本出发点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实体说,假设人的心灵是不完美的,不能在心灵自身中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在心灵之外找到一个对象或原型[2].如果要将灵性具体细分,可以分为四个具体层面。一是层面。这是最直接、最为人们通常接触并能够觉察到灵性存在的层面。这属于作为维度的灵性的一种外在超越。二是人生意义层面。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有对自己生命意义的不同的思考,伴随着生命体验过程的丰盛,人生意义的感悟也会越来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具灵性的光芒。三是道德层面。道德层面的灵性本身就是一种多重关系下的平衡,如我们拒绝杀生、安乐死、堕胎等,这些道德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关于个人灵性的思考。四是超自然的灵感层面。实证科学未能解释的预兆、重复的脑部影像等都属于超自然灵感层次的属灵。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灵性社会工作。它是一种关注案主内在属灵需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旨在帮助案主认识自己,协助案主学会安顿自我,超越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平衡感,实现个人成长。
二、社会工作灵的起源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凸显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末,一帮基督教徒希望通过教友之间的关爱行动来回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与隔阂等问题(即社会工作发展起源之---睦邻组织会社运动)。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作为宗教的一种信仰形态,主要关注的是人和最高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时期,随着皇权与教权、人与上帝关系等议题讨论的扩展,基督教也逐渐修正自己原来有关灵性议题的观点,逐渐扩展关于灵性议题的讨论范围。不仅仅在谈个体和最高实体的神之间的关系,还多了关于人如何进行灵修,让个体在多重关系中能够更好地获得平衡的探索。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到19世纪末有那么多的基督教徒开始参与睦邻组织会社运动,探寻人与人如何共处,如何与社会环境共融,以及个人如何修炼获得自我平衡感。广义上属灵的需求成为基督教作为宗教团体却反过来主动关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正影响了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动因。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讲求个体内在超越,社会工作的起源---睦邻组织会社运动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仍是带有鲜明的色彩。于是人们在狭义化理解灵性的时候,也在狭义化理解灵性社会工作。所以,在实证科学大行其道的学术界,社会工作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正视灵的历史与现实之需求,避而不谈,对人生意义、道德和超自然感层面的属灵人文关怀闪烁其词。
三、社会工作去灵性化的迷失
何雪松这样梳理了社会工作的哲理发展基础:实证传统、人本传统、激进传统和社会建构传统[3].灵性社会工作正与这些哲理传统息息相关。
(一)灵性社会工作的人本主义传统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这样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直被认为是西方关于“以人为本”思想最早的论述。社会工作就是在人本关怀的思想背景下诞生的。在社会工作两大起源中,睦邻组织会社运动就是源于从群体和社区层面关注人们属灵的需求;而慈善组织会社,则关注个体如何获得救助、发展个人、获得释放。所有这些都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光芒。
那么,在人本主义思想早期,有没有把灵性作为人的一种显性需要呢?在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早年对人的五个层次需求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将灵性看成是一种显性需要,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现实层面的需要。
到马斯洛晚年创立了超个人心理学之后,灵性作为人的一种需要才得以被强调。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具有生理、情绪、理性和灵性四种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灵性是人必然的一种需求,个体除了需要生理、情绪和理性之外,还需要一种超理性或者叫超越性的成长和意识状态转换。灵性需求的提出,使得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社会工作和灵性视角等也开始在专业服务中被提出。自此,灵性社会工作才开始被正视。
(二)去灵性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业界实质性地存在灵,为何发展不出来专门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何雪松这样认为:在这样一个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滥觞的时代,人本主义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激进的”[3].
1、“癫狂”的理性时代,社会工作去灵性化
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理性主义开始盛行。随之,宗教的权威性也逐渐被削弱。很大一部分社工尝试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科技理性,树立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于是,希望消除社会工作发展之初的非理性色彩,尤其是宗教色彩。他们希望以此使社会工作能够被更容易地观察和量度,让社会工作看起来像自然学科一样,更符合实证逻辑。这样,灵性就从社会工作者的研究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物质、理性的人[4].
如社会个案工作的鼻祖里士满(Richman)在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极力推崇使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证明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在其着作《什么是社会诊断》和《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中,鼓励社会工作者采取实证医疗模式,从现象出发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到后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学者也更关注社会工作专业实证范式体系建设,引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等思想。“技术型”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迫不及待地要与宗教划清界限,和不可经验实证的属灵决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证主义其实亦起源于人本思想,都是来自对神权的挑战和对人权张扬的渴望。实证主义希望通过技术理性来响应人们的需求。但是由于实证主义不断走向了技术和理性的极端,反而越来越远离了人本的初心。就有如今天,当我们制造越来越多工业品的时候,产品滞销,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而至于究竟为什么要制造这些产品,似乎不再是因为人的需要,而成为技术、市场和权力相互竞
逐诞生的怪物。 2、极端个人主义下,社会工作去灵性化
灵性社会工作与个人主义密不可分。人本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但是随着个人主义对个体自由的诠释无限放大,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信念被无限夸大,乃至走向极端的个人需求诠释,有些诠释甚至是粗俗的、缺乏道德伦理基础的。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工作这样假设:个体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道德依然成为可能,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主观的精神世界,找寻生活的意义,并用自己独特的言语体系来解释这种精神性[5].极端个人主义之下,个体的自我建构越发令人担忧。学者安贝托·艾柯在其着作《诠释与过度诠释》中就直指过度诠释的危机。对社会工作而言,极端的个人主义难以让案主实现多重关系的平衡,反倒可能会将案主推向人际关系紧张、焦虑与无助之境地。反过来看,这也正好警醒了社会工作者该去思考广义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
无论是对技术理性疯狂的追求,还是无限放大案主个人现实层次的需求,社会工作这一所谓“专业化”的过程,正越来越远离“人本”的初衷。人本服务中“全人服务”的理念应该包括“身、心、灵”三个维度的服务。诸如需求调查量表、会谈技巧等工具和技术,只能够让社工服务更加贴近案主现实的需要,和从技术层面做到尊重、接纳、非批判,无法从全人的角度理解案主包括灵性层面需求以及他们的能力。
四、社会工作灵性的回归与发展
灵性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本取向的回归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本主义是灵性社会工作的基础,而灵性视角则将人本主义发挥到极致。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把人与其生活情境关联起来去理解,尊重个人的态度和经历。灵性社会工作正是从更高层面,也就是灵性层面关注个人需求,尊重案主的属灵取向,要求社会工作者正视案主的这种需求,想办法满足这种需求。
(一)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
尽管灵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起源,但是因为受到实证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排斥,灵性社会工作始终未能够发展起来。
1960年代末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超个人社会工作,为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马斯洛晚年时在重新回顾早年提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时,发现早年认为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仍不能作为一个人的最终目标,否则个人就会被带入到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境地。马斯洛开始思考,把个人超越性、灵性需求放在自我实现需求之上,并在1969年正式提出超个人心理学,希望把人的意识扩展到以整个宇宙为中心[6].马斯洛晚年对需求层次的补充和超个人心理学的提出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走向关于个体灵性层面的探讨。灵性作为人基本的需要之一,同时也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受到重视。
超个人心理学试图打破传统心理学一贯将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人为地分隔开来的主张,实现主客观的整合与统一,使心灵的虚幻分化转变为本体意识的统一,使人的童年期、成年期和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结合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7].而与超个人心理学相对应的超个人社会工作的出现也开始解答属灵的问题而非单单响应案主现实需要带来的困境。灵性社会工作既有助于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克服以服务对象和某一问题为中心,更关注案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其他人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无论是超个人心理学还是超个人社会工作,他们都是在摒弃宗教灵性的前提下来讨论个人与大宇宙的平衡关系的。这更像是中国道教所说的天人合一。
超个人社会工作作为与灵性社会工作相近概念的提出,正是对灵性社会工作的一次正名。灵性社会工作也由最原始的宗教关怀扩展到关注个人内心平衡,正式变成一项关注个体内外平衡,非现实取向的社会服务。
(二)新纪元运动成为灵性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记
1970年代初在基督教中发生的新纪元运动同时也给灵性在社会工作中的探索提供了契机。在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关于灵性的探索得益于新纪元运动(NewAgeSpirituality)的发起[5].新纪元运动可以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直指人们的精神和信仰。新纪元运动主张:为人们开拓一个整合兼容的世界新体验性的秩序,使人可以从中感悟与宇宙共融的感受,以更好地适应自由多元、价值混沌的现代生活[5].另外,新纪元运动和个人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个人主义的盛行下,宗教更倾向于自主化、个性化的发展,尤其强调个体应该形成自己的价值信仰体系[5].从那时候开始,基督教中也越来越开放在灵性方面的探讨,并且伴随着新纪元运动这股力量,将灵性推到更加广泛的层面,如个体的人生意义、道德解说、超自然的灵感等等。此时此刻,也就有了Car-roll关于灵性两个角度的理解,作为本质的灵性和作为维度的灵性。应对灵性的全新定义,社会工作也不断扩展在个人工作中的灵性介入层面,灵性社会工作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作为非主流的灵性社会工作服务
在当下,尽管灵性社会工作并没有像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等学派那样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的主流,但是在过去不断的探讨中,灵性社会工作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介入范式。灵性社会工作者主要帮助案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灵性的需求,协助服务对象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安顿自我以及在不断超越中获得自我的平衡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217-01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教育、管理已不合时宜,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他们的成长规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部分地出现了教育中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和灌输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重视整齐划一的标准型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重视知识和规范教育,忽视情感教育;重视教育管理职能,忽视教育的服务职能等问题。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要转变观念,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转变,转换工作职责,要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队伍素质等问题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1 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促进学生工作创新
高校逐步实现了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跨越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适应日益显著,改革创新刻不容缓。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约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计划经济和集权管理的传统下,学校管理部门过于强调管理部门的权威、学生的服从关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平等性,对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学校的行政化、官本位体制,使学生工作的管理以控制和约束为核心,以维持秩序不出问题为目标。学生的特殊性、自主性、个体发展往往被忽视或否定。这样一种约束至上的管理理念,缺失人本、服务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第二,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学生工作很少着眼于大学生主体发展和成长,忽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是围绕事件运转,工作中常常见物不见人。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学分制、专业选择、考核方式等,基本上是封闭定制,没有征求过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忽视弱势大学生的利益和部分大学生的特殊需要,过于强调多数的原则和多数人的一般化需求的满足,不利于学生成长中的个性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要求,吸收一切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直面挑战,不断创新,给学生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高校引入社会工作可以弥补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专业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工作理念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社会工作理念“助人自助”、“人在情境中”、“用生命影响生命”以及“以人为本”等,这些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学生工作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开发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着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助学生自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进行情景教育,寓教于环境,寓教于教师的身体力行,通过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良好表率,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魅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增能”,实现受助者“自助”,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二是社会工作价值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价值创新。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核心价值观有接纳、保密和自决。高校学生工作要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学生。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积极主动地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发展情况,理解学生的文化,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或个体,信任、接受和尊重学生;要真诚信任,良性互动,不能以势压人,不装腔作势,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达到双方的良性互动;要维护学生自决,灌注希望,在保持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具体的内容、方法、时间、方式上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防止替学生做决定、大包大揽、全权的行为。三是社会工作方法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法创新。社会工作基本的三大专业手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有很好的运用价值。其中,个案社会工作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因材施教时得以运用,个案工作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理论可以帮助理解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心理――社会”模式、危机干预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以及理性情绪模式等,可以为学生工作提供技术和手段支持;而班级、团总支、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社团是团体社会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利用成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成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工作者利用这些资源,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引领小组组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成员之间的彼此观察、相互影响、正向回馈,是学生工作最珍贵的教育力量。学生工作可以利用社区工作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工作的社会化和开放性,寻找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通过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树立服务社群,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整合学生社区的各种资源开展学生社区公寓管理方面社区社会工作手法适得其所。
2 高校学生工作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难题与对策
将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完全引入高校学生工作,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较低。由于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启动晚且发展缓慢,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高校中学校社会工作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与认可,其本身在我国内地的发展尚未成熟,要将其理念和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工作还有一定的难度。二是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滞后。相对于其他已经发展成熟的专业,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而且是专业化先于职业化。目前社会工作职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还不够明确,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单位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置。扩招后高校急需大量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务技巧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但是由于没有设置专业社会工作者岗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很难进入高校从事学生工作。三是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大部分都非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知识结构上匮乏,同时,自身角色定位有“行政化”的倾向,而缺少“帮助学生成长”的意识,将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完全引入高校学生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高校学生工作应重新审视其工作内涵,准确定位,有所取舍,并积极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学习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等长处,通过消化吸收,把它变成学生工作的有力武器。一要重视宣传和推广能力的培养。如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什么,社会工作专业有哪些手法,这些手法有哪些优势、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有哪些实务领域,这些实务领域如何开展工作等等问题,深入了解的人不多,需要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和推广。二要加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培训。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和进行专业培训等途径,对现任学生工作者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建立好学生工作的各种督导制和资格认证制;还可适当吸纳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积极引进有学校社会工作经历的人员,充实队伍,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队伍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在发达国家,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的社会事业。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及其运用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其本土化。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务领域,把国外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专业手法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运用于学校工作的实践,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正是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种探索。
高校学生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是时展的需要。学校社会工作在“助人”的理念上更加凸现学生工作的人本精神,而预防性,发展性,补救性的服务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同时,高校在原有学生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导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是对日益增长的大学生社会性问题的积极回应,对现行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有益补充,更是有利于和谐的育人环境的构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居礼,张科海.试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1).
[2]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出版公司,1993.
摘要:中国社会工作的建立和发展,应该扎根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土壤中,育化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作理论与方法体系。首先,需要整个社会科学界对中国进行切实的研究,使研究结论能够真实反应中国社会的特点,并为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方法依据。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经验,并将之系统和专业化。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极其特点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当时,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急剧转型,西方社会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也由此产生许多弱势群体,例如失业和贫困的群体。社会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基督教文化所提倡的救人助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处于初始阶段的社会工作,所依靠的只是施助者的主观经验和善心,缺乏系统和专业性。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开始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按照格林伍德的观点,成为一个专业应该具备五个特性: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权威性、得到社会的认可、有专门的伦理守则及专业文化。在理论体系方面,社会工作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引入了许多理论,例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充实了自己作为一门专业的理论体系。此外,社会工作发展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实务技巧。同时,社会工作的专业所需要的伦理规范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完善。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助人实践——专业构建——专业服务”的路径。这一发展路径的启示是,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有社会内部张力的推动。从“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到“系统的、专业的和自成一体”的,一个专业的形成必须经历这个过程。
以此反观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社会工作恰好是一个“理论先于实践”的状态(向德平,2008)。由于,社会工作在中国是一件“舶来品”,而国内社会内部张力还未充分展现,造成了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先于实践”。
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是什么样?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的传入,在本质上是与人类同一性的前提分不开的。社会工作中的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等等,都承认了在这一个体上存在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之后,可以推论到另外的个体身上之。医学、生物学等基于生物性的推论,在不同人种和不同社会之间通行,这毋庸置疑。然而,社会科学的理论,在不同文化中的通用性并不强,所以单纯的内化西方社会工作的一整套理论是不实际的。如何在本国的土地上,自然发育出具有与西方社会工作相同社会功能的事物?这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当务之急。
我国的整个社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西方理论,本土发育出的理论很少。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是在西方的土壤中发育的,它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还有待验证。所以,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建立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验证的基础之上。除依赖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之外,还有的学者主张将社会工作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基础之上。江娅在论述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当中的仁爱、慈悲等文化可以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江娅,2003)。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削弱了。传统文化之于当代的中国,就像西方文化之于中国一样,已经是一个在彼岸相距甚远的事物了。所以,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话的接洽问题,也面临着跟西方理论本土化一样的问题,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性有待研究和验证。
根据以上论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关键在于“立足国情”,将注意力投入到寻找当代中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着的规律当中,这种规律包括中当代中国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切实存在的一系列特点。这种基于实证基础之上的、关于中国社会切实可行的研究结果,在建立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方面才是具有效力的。
三、本土化的社会工作
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王思斌,1996)。“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指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理论。
由此来看,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从比较高的层次来对人和社会进行阐释的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以及它们的具体研究。这些通过具体研究建立起来的理论,为社会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危机干预等活动提供了明确可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由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引申出来的、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可操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伦理准则,也应该属于社会工作的理论。
依照大卫·豪的逻辑,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从两方面来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研究认清当代中国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特点。其次,再根据这些特点发展出适合中国社会工作开展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方法和伦理准则。
如何认清当代的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工作要想具有可靠地、实实在在的理和论方法支持,需要整个社会科学切切实实的研究。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如果能够真切地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宏观和微观层次存在的规律,以此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那么社会工作的具体活动就具有了很好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性。
例如,王春霞在谈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时,认为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式的亲情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工作中有较广泛的文化基础,社会工作者必须摈弃“家长制作风”,让案主学会自决。由于传统的消极求助心理,助人活动应以社会工作人员为主动,西方的等人上门求助的模式在中国会使社会工作变得被动,传统的乡邻之谊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社区工作的展开。(王春霞,2006)
在另一个层次上,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其加以科学的总结和验证之后,推而广之,也可以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在实践层次,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西方传入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带入到中国社会的实务工作中去,验证其解释力,删去不适用的,保留适用的,并且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和方法。
的“差序格局”理论,就是立足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发展出的一套关于中国人如何将不同的人分为不同的次序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无论是对社会工作本身,还是对中国社会其他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社会工作可以按照“差序格局”的规律来构建自己解决问题的路径。但是理论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改变自己。(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向德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5。
[2]王思斌、谢立中、马凤芝、程为敏,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工作,1996.2。
关键字:社会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 A
一、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结构较为单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应急式管理,“以事务为中心”的管理只能解决表象问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并达到逐步预防的效果。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大的理论空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直接运用的方法很少。
1.助人为乐
以“助人自助” 的价值理念在我国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得益彰。社会工作是一种补救性工作,同样也是预防性和发展性工作,其平等、尊重的理念和合理调动各类资源达到助人目标的机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人文关怀意识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为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的的开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又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将受助对象范围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利用社会工作方法资源整合的功能将教育理念细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使个体在足够的资源中得到共性兼顾个性的全面发展,高校自身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2. 个性尊重。
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主体性,都具有被尊重的需求。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要求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尊重案主,这也是助人自助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尊重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的理念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日益高涨的自尊意识和主体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唤。审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往往缺失了对学生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培养,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从培养;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全面发展的愿望也就难以实现。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贯彻尊重的理念变得尤为重要。贯彻尊重的理念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真正明确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活动,发挥主体性作用。贯彻尊重的理念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个性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发现和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者要确立个性教育的思想理念,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个性化的教育手段,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满足不同的需要,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3. 平等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既是一个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引导、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的这种主观期待的实现和受教育者真正的得到发展是双方共同遵守人格平等的价值理念,平等交流、亲切沟通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无拘无束的教育氛围对教育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社会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权利”,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强调工作对象的平等性,尊重他们本身的人格尊严、情感和能力,承认他们作为合法公民所应当“享受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资源”宏观上社会工作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和模式,有利于广大思想想政治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形式与手段: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按照学生的心理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广大学生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将高校 “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和思想政治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针落到实处。微观上,社会工作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境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进行团队培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自助与助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积极面对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达到社会工作自助的目的,同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境界。
二、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组织社区成员的集体行动,使社区成员在参与过程中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利用社区资源,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共同探讨如何推动社区事业平衡发展。从高校自身的规模与结构来讲,其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社区,管理学生并为学生服务。在这一基础上将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运用在高校社区中,能更加积极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深入的开展。社区工作方法以学生社区及学生整体为主要工作对象,协调学生社区内的学生个人、群体与学生社区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社区内外资源,满足学生个人与群体的需要,促进学生社区的综合发展。社区工作通过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来解决学生社区问题、科学的整合学校以及社会资源。首先通过高校的教育改革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建设、服务管理等方式,建设学生社区组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以建设好的学生社区的各种组织为载体,深入了解社区中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针对学生社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社区组织进行及时解决或预防。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对于学生个体来讲,也达到了助人的目的,这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相得益彰。 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入情入理的的交流,不但使学生自愿的接受教育,并且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可以得到得到更好的教育。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宏观的层面和微观的层面上,都能及时的发现问题预防问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
1. 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知荣辱网络是人的活动场所,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仅应当体现在现实的社会行为中,同样应该体现在网络行为中。要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一在于网络道德的自主自律性。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同于传统道德,主要依靠舆论监督、导向作用来约束和规范网民个人行为,要以网民的独立自觉,“慎独”“慎初”“慎微”作为基本的道德自律的逻辑前提。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隐身的,对一些错误甚至不法的行为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所以道德自律就愈发显得重要。这样,也只有将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提升到道德信念的层次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规范和约束网民的网络行为。区别之二则是其多元兼容性。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不同种族、不同国界、不同信仰、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立场的人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摩擦、冲突。所以必须教育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的特点,教育其把握网络交际的规律和尺度,明是非,知荣辱。2. 加强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教育,提高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较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只是无条件地吸纳、接受、认同既定的主流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因此,基本不涉及道德判断能力教育问题,更谈不上是非辨别能力教育。而今,网络开放性与兼容性并存,各种信息包罗万象,“一人一媒体”的现象广泛存在,这样加强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教育必要且迫切。3.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我控制能力,养成健康的网络人格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不健康是构成其网络中行为失范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结:
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入情入理的的交流,不但使学生自愿的接受教育,并且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可以得到得到更好的教育。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宏观的层面和微观的层面上,都能及时的发现问题预防问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逐渐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不断丰富,方式趋于多样化,等等。虽然如此,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依然呈上升趋势,因此,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在我国也初具发展规模,并且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借此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象范围狭窄,不能够满足
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特点由于受传统心理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注的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以大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扰,如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网络成瘾、情绪问题等问题为出发点或落脚点,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存在多样性,除个人因素外,家庭、学校及社会等都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仅仅针对个人因素进行心理调节难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贫乏、方法单一,教育成效不显著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讲座、个体咨询、课外活动等。其中课堂教学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在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共鸣;在个体咨询方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以心理学理论为背景,运用心理咨询技能帮助来访者,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由于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组员心理问题的共性,解决问题强调改变组员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不利于组员的潜能发挥以及个体特性的展现;在课外教育活动方面,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宣传,而较少关注大学生的自主体验。可见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在实际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却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剥离了学生本体,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导致教师和学生感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贫乏空洞,教育形式单调,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缺乏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多数高校设立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业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依然严重不足,仅有少数高校能够达到1:5000的师生比。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有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纵向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分别是23.25%、25%、30%,呈上升的趋势。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大学生的潜在心理咨询需求与日俱增,而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缺乏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工作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一)理念的契合,使社会工作介入
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可能《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社会工作的解释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的职业。”在高校中开展社会工作是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在学习、生活、情绪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协调学生与环境的关系,达到发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其价值理念有尊重与平等、信任、助人自助、服务等。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也是“以学生为本”,并且坚持保密、热情、真诚和助人自助的工作原则,这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不谋而合。
(二)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
有一致性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协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则是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强调学生自身的调节,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积极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两者的工作目标各有侧重,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即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一致性,决定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专业资源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可能。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
从工作方法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专业性和丰富性可以丰富和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其中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个体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更加偏重于改善环境,从调节心理和改善环境两方面入手。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校园社区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改善教育环境,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社会工作介入能够有效拓展工作范围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困难学生,还包含与学生相关的主要外部对象,如学生家长、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在社区;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尤其是有心理问题和发展需求的学生。二者的主要工作对象存在共性,即都是有困难的学生,但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则更加广泛。由于大学生中不乏因学业问题、经济困难、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学生,这些学生有解决实际困难的需求,但是无法界定为心理问题,因此社会工作有必要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社会工作理念介入,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内涵
学校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人在环境、助人自助和服务理念。其中人在环境的理念一方面注重通过心理调适来挖掘自身潜能、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倡导通过改善环境,调动各种资源为人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助人自助的理念是协助个体(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组织等)恢复、维持或进一步发展其社会功能,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根本理念,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人或社会解决问题。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现在:一方面引入人在环境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调节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来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强调心理教育的服务理念,将服务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强化服务理念,淡化教育和管理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他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整合资源,融入专业队伍,提高服务能力整合
高校可利用资源,将学校社会工作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等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能够适当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并且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因起步较晚,社会工作者介入高校的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在探索阶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具备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因此可以将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等,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开展社会工作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来弥补心理教育工作力量的不足。同时,吸纳优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及社工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手段
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做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够合理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存在的欠缺,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引入个案工作方法,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个案工作法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充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帮助和支持个人或家庭进行心理调节和环境改善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要求“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调节心理状态,提升心理素质,同时也要结合大学生生活环境,通过优化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等,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同伴教育,让友爱为青春护航
小组工作方法是指社会工作实践将团体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通过团体成员的支持,改善成员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对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而同伴教育则是利用大学生的趋众倾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开展多种主题的成长与发展小组工作坊,如自信心成长小组、人际交往小组、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沟通能力小组等,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分享式的形式,来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让大学生在同伴影响中,在友爱关爱中健康成长。
3.开展社区服务,引导大学生在助人与自助中成长
社区工作方法是强调个人发展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从而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将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应用到高校宿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完善教育环境,增进社区沟通,丰富社区服务,来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在学生社区中通过社区心理热线、社区小组工作坊、社区走访等方式,在社区内开展需求评估、心理慰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在营造温馨环境、打造文化社区的同时,为学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以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区建设。同时,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带头招募学生志愿者,走进居民社区、老年公寓、中小学等,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和服务工作,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霞.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7,(3):34-35.
[2]屈艳红,王冬.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44-45.
[3]青秋蓉,杨发坤.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13-14.
1、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二、社会功能的增强:
1、包含对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能力的关注
2、包含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包含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考点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包括理论假设和治疗技巧两部分
1930年,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概念
1937年,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 Hollis)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展成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长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1)过去的压力-早年经验;(2)现在的压力-当前社会环境导致早年问题的呈现;(3)问题处理的压力-情绪控制能力欠佳导致问题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价值和潜能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
1、直接技巧:非反思和反思
(1)非反思: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位置;不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的反应。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p142)
(2)反思:互动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分析实际状况)、心理动力反映(分析内心世界)、人格发展反映(评价以往经历)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考点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三阶段
一、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理解服务对象(研究阶段)。
二、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动态诊断(人格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评估)、
2、缘由评估(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分析)、
3、分类诊断(判断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三、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
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
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p143
1、减轻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适应能力;
4、开发潜在能力;
5、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考点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源于行为治疗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主要涉及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治疗技巧
一、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在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加入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人有语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以语言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2、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之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改变,环境的改变状况又反过来影响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的老鼠实验。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强调人的认知在学习中产生。(班杜拉)
这三种理论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2、以学习作为核心
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二、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1、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获取、储存、利用
2、信仰系统:想法、态度、他人的期望、个人经验等
3、自我表述
4、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三、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是与系统脱敏相反的治疗策略
4、厌恶疗法
5、模仿:榜样示范和模仿练习
6、果敢训练:五个步骤-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无效行为、分析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挑战和改变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寻找有效行为、扩充有效行为的储存库
7、代币管制:用一种替代币的方式计算服务对象做出正确行为后获得的报酬。五个步骤:确定行为修正计划(包括目标行为、测量标准、修正时间)、选择强化物、建立代币管制(类型、方法、人员)、执行计划、逐渐取消代币管制
考点5、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既有认知又有行为,既有内在又有外在
考点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由艾利斯提出,他与哈帕合作,于1955年正式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入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ABC理论
A: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事件
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eliefs)-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C: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非理性信念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是指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绝对化p148-要求过高,希望完美无缺
普遍化-把某些看法概括为普遍特性
抽象化-把具体场景的经验抽象为一般准则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1)反映感受
(2)角色扮演
(3)冒险
(4)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1)辩论
(2)理性功课
(3)放弃自我评价
(4)自我表露
(5)示范
(6)替代性选择
(7)去灾难化
(8)想象
考点7、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考点8、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
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为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
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具体讲述了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问题解决的手段。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求:
1、介入时间有限
2、介入目标清晰
3、介入服务简要
4、服务效果明显
5、介入过程精密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把沟通视为工具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p152
沟通需要达到五种功能:
1、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需要承担的任务、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2、组织: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3、意识水平的提高
4、鼓励
5、方向引导
考点9、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一、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
2、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3、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4、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二、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必须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2、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三、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也是可行的: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考点10、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介入理论
1、危机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二、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时间: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考点11、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当前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考点12、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
一、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开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自我实现倾向
2、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心理适应不良: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服务对象借助曲解和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的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适应失调: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服务对象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二、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能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1、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物,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2、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3、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4、面临众多选择,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5、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考点1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二、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表里如一
2、不评价
3、同感
4、无条件接纳
5、无条件的爱
6、保持独立性
三、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考点14、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由米纽秦(S. Minuchin)提出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形成的组织化系统
2、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p160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1、重演
2、集中焦点
3、感觉震撼
4、划清界限
5、打破平衡
6、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8、显现似是而非的观察视角
9、强调优点
考点15、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二、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评估的基本框架:
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p162
2、家庭系统的弹性
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的关系
三、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需完成三个任务:
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
2、改善家庭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考点16、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
阶段
工作要求
其他相关知识点
接案或转介
一、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意愿
二、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三、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
四、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关于转介服务的概念、注意事项、转介的条件(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p164
收集资料
一、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需要确定三方面的内容:1、服务对象的问题;2、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3、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
*在确定问题过程中需坚持:1、个别化视角;2、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3、警惕自己的价值偏向;4、避免简单归因;5、了解自己的判断标准
制订计划
一、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二、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三、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四、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五、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服务计划的内容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的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
签订协议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三、服务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五、服务双方签字
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2、联系人;3、教育者4、倡导者
5、治疗者
结案
社会工作者需做好4项工作:
1、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
2、 巩固服务对象取得的改变和进步
3、 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3、变化联系方式
结案的五种情况:
1、目标达成;2、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双方关系不和谐;4、服务对象出现新问题,需要其他机构解决;5、因不可预测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评估
评估的内容
1、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2、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3、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的方法
1、 由服务对象评估
2、 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
3、 由机构评估
追踪
追踪的任务
1、 安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取得的进步
2、 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对其支持
3、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考点17、个案工作的技巧
工作阶段
技巧
会谈
1、支持: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2、引领: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
收集资料
1、会谈运用 2、调查表的使用 3、观察的运用
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
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效果评估;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基线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服务对象影响评估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
考点18、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英国,在90年代后发展出“照顾管理”(care management)概念,强调提供一套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服务,目标是管理案主处境和提供支持。
个案管理是介于社会工作直接工作技巧与间接服务之间的一种整合方法,也被称为“综融性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的含义、特点
1、含义:个案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体系取向和过程取向
体系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用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被照顾的需求”
过程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一种协调的过程,通过协调和获得各种资源,来协助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服务对象”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提供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个案管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并在资源取得和使用上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
2、工作方法: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
3、功能:具有双重功能:(1)经过协调实现服务提供;(2)展示责信态度的服务提供(社会问责、强调效率)
二、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1、服务对象参与
2、服务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其生理、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
评估分为:初始评估、需求评估、财务评估、社会工作专业评估
3、照顾协调
4、资源整合
5、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6、服务的监督
三、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一种服务体系、也是一种服务过程
(一)个案发掘与转介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技术: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角色
2、引出服务对象问题的信息
3、把握服务对象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可能带有的负面感觉
4、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5、厘清角色期待
(二)评估(assessment,预估)与选择
(三)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在服务计划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个案管理者必须确保能有适当的资源来提供给机构服务使用者,满足其需求;2、个案管理者必须对使用昂贵和稀少的资源负责
(四)监督和评估
服务结束后评估的主要指标:
1、是否符合服务使用者的需求
2、服务使用者对整个服务结果是否满意
3、目标是否实现
(五)结案:p180
考点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该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方法。(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
意识: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符合理性)
前意识: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需通过思考才能觉察到
潜意识: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难以觉察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非理性)
2、人格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本能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3、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
治疗的基本思路:个人的问题源自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调解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
实务原则:个别化;签订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基本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倾听、感受、支持、接纳、理解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协议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治疗计划、时间表)、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
2、治疗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支持与安全
3、治疗性对话:p114包含三个方面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阐释过程
考点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2、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
3、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思维定势、不假思索p115
4、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5、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p116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1)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习得的,所以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服务对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更是认知的结果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2、社会工作实务应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认知、不切实际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助人过程
1、确定评估重点: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2、专业关系的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协议,建立结构性、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次数、见面主题、目标确定)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
三、服务步骤p118
1、确认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
3、发现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
4、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
5、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
四、结案与跟进
1、当受助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回到正常轨道上时,应进入结案阶段
2、社会工作者应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作为结案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提供帮助应注意的几点:
1、应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改变是相联的,服务对象的自主意志和信念非常重要
2、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认知错误
3、服务过程首先要明确界定服务对象认知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逐步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4、鼓励合作,逐步使服务对象成为自我帮助者
考点3、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p125
1、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是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2、社会工作专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Hearn)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概念
3、平克斯和米纳罕将社会环境分为: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
4、系统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将人与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社会工作的干预就是对系统的干预。
5、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系统,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6、社会工作者应该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中进行考察
生态系统理论:p126
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知识
1、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
2、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生态资源分布等关于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与环境的互动、互惠、互调
2、个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发展,理解个人须将其置于环境中
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要放在环境中进行理解、判断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系统生态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环境障碍是个人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要从相关系统分析入手
(3)服务对象与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
(4)要把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在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考点4、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相信人性本善,恶是环境的派生现象,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主要观点: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进行选择
基本原则(临床社会工作者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提出):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p129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深入的应用
1、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差别,差别应该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观点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个人的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P130
考点5、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基本知识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2、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之间的共同点: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彼此理解
3、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实践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4、受助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
存在主义的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基本概念
1、觉醒:个人意识的觉醒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5、实行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内在的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有意义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他们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考点6、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点:
增能(empowerment)
1、巴巴拉·索罗门(Barbare 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
2、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无力感的三个来源:p132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无效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
3、服务对象有能力、有价值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三、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
1、干预认可:p133是指来自各个方面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
2、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理论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人们的能力可以不断增强。这里的能力发生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环境层面
3、助人过程的注意方面:
(1)协同的伙伴关系;
(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3)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5)以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巴巴拉·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他们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教育 问题 对策探讨
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在经历了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的被取消,再到80年代的恢复重建,直到现在发展到已有二百余所院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的教育结构,社会工作教育可谓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20多年的实践证明,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已蓬勃发展起来。但我们在取得成就之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的培育, 都是非常关键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社会认同。
在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中, 除了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外, 还必须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实习教育或社会工作实习。因此,实习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它有着鲜明的应用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取向。特别强调和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重方法、重技术、重实习是这种取向的突出表现。根据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规定,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机构实习时间不得少于800小时,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实习不得少于900小时。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巩固专业价值观
“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这一价值取向是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作为一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相对于知识与技巧而言,学生是否具有乐于助人的专业意识和乐于奉献的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巩固和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环节才有可能达到。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以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有目的、有计划的督导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国际社工界之所以认为专业实习时间至少要达800小时,正是为了能使学生能有充分的运用知识和理论的机会,有充分的反思和检验专业价值观的机会和条件。
2.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务能力
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使服务达到最优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进行的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对于工作中所必需的实务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很难保证实际工作中专业理论与价值的有效运用。而社会工作实习是学校有计划、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机构或社区中接受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实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接触他未来可能服务的对象及工作情景,从而体验社会工作的价值,提升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对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的作用。
3.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有目标、有计划、强调多方面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机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老师和实习督导的支持和帮助,把所学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应用出来,并不断反思、整合和内化,进而锻炼成为实干的、自主的专业社工的过程。目的在于在机构教育者的引导下,不断探索、练习和尝试,进而达到增进学生专业技能、专业自主、专业自我、专业认同和专业成长的教育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由上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实习督导环节薄弱
督导者一般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或机构中资深社工担任。一个胜任的督导有足够能力启发和促进学生在训练中得到改变,并与机构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目前,我国的情况是既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又缺乏有专业背景的机构从业人员。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必须具备专业训练的背景、实务经验和研究能力。这既是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现今,各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的学术背景为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专业也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实务经验。他们对学生一般只能提供工作安排等帮助,无法在专业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因此也难以担当起督导的重任。
2.专业实习资源匮乏
专业实习资源匮乏造成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习服务对象的缺失,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的一种障碍。专业机构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断涌现,但在总体的数量和规模上还是有限的,且大多数实习机构都缺乏专业性。现行的社会工作实多数都依托政府或准政府型服务机构,如民政局、妇联、残联、居委会等。现有的这些机构对社会工作缺乏认识或服务意识匮乏等原因,并不愿意接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同时这些机构目前还不能为实习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情境,学生的实习内容大多也是参与机构的管理。因此,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应用和训练,其专业价值观和原则在非专业化的实习中,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实习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各高校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又一难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长,要求高,必然需要一定量的经费支撑。建校外实习基地,教师到实习机构探访学生,学生在实习中的居住、交通及实习中开展一些诸如社会调查及小组实践等活动,都需要有充足的经费做支撑。且一些非盈利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向实习学生收取实习管理费和实习指导费。由于实习经费的紧缺,很多高校通过缩短实习时间、简化程序及减少实习次数等方法来降低实习经费的投入,这就导致了社会工作实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专业社会认同度不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代社会工作已不再是仅仅帮助穷人的慈善行为,而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与社会控制手段,其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日趋扩大。但我国社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对社会工作认同度不高不仅会影响机构主动地运用专业理念与技巧,同时也造成了案主资源的缺乏。社会工作是运用一定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群,如果没有服务对象,社会工作便无从谈起。另外,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认同。
三、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几点思考
针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建立完善的督导体制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学校应邀请国内外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以机构和社会工作教育部门为主体,机构为舞台,专家为参谋,通过合作努力,把机构建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同时,从中物色参与实际工作的督导员,与教师实习督导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督导体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专业实习的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理念、素质、技能,协助被督导者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增强被督导者的自我改进功能;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愿意尝试新工作; 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热情,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2.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教育、学习的过程,机构对实习的认识程度、支持与否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因此,积极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是保障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首先,应该鼓励同一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应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密切联系和充足的信息沟通。其次,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要选择一些相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机构了解实习要求。让社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有必要的了解,鼓励社会有关单位或机构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合作,建立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合作伙伴关系。最后,应进一步密切与实习基地及机构的日常联系,密切实习机构与学校、实习机构与实习机构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让实习机构和基地更多地参与有关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来,更好发挥实习机构的作用,体现实习机构的利益。
3.多渠道筹集的社会工作实习经费
当前,充足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经费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工作专业实习领域的投入力度,在每年财政支出的项目预算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固定投入。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逐年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经费投入比率。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多元投入机制,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其次,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传递信息,让其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工作有助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进而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要争取学校支持,建立社会工作实验室。最后,要加强对外联系和合作,重视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和交流,实现资源和经验的共享。
4.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激励机制,改进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把社会工作实习纳入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改变目前重科研和教学,轻实务的倾向。其次是完善实习的组织制度,可以成立实习领导小组,例如由院系领导组成,负责对内外联系及总体设计;实务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实习方案;建立健全指导老师、实习机构督导制度,他们具体指导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初期、中期及结束期都要与机构商讨实习有关事宜,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实习督导。再次是建立评估制度,包括实习生的自我评估,指导教师评估,实习机构督导评估,实习生对指导老师、实习机构及实习机构督导的评估,以形成有效的评估体系,为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从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实习机构、督导能力等现实情况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但是,学生对社会需要、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的认识,对社会福利服务及各种福利机构组织与功能的认识,对具体实务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处置经验的获得又都主要来自于实习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实习课程的科学化、实习运作的制度化、实习操作的规范化和实习基地的专业化,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事业也才可能获得更加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金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第2 期
[2]吕青.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 期
优势视角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工作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今的社会规则和人们的价值观。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愈来愈多的挑战,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偏差行为。比如逃学、沉迷网络、性格冷漠孤僻、打架斗殴等。同时,我们发现青少年因偏差行为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自1997年起,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逐年增加,在全部刑事犯罪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攀升。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身心都在发生着变化,个体的自觉意识在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会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和父母疏于沟通以致冷漠对待亲人,会因为自己的冲动和同学朋友之间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僻冷漠不善交际。此时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习惯是用有色的眼睛看待青少年的这些偏差行为,往他们身上贴上“问题”的标签。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利用优势视角的理论来分析偏差青少年所具备的优势特质,整合与其相关的各种优势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理念与方法,帮助解决青少年行为问题,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界定
偏差行为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定义因文化背景、情境和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在心理学上,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因遭受挫折与干扰,内心动机无法实现,从而产生焦虑、紧张或沮丧、失意等情绪状态,有的表现为狂妄自大、暴躁、孤僻、冷淡、自卑、娇气、懒惰等性格缺陷,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青少年偏差行为。在社会学中,偏差行为又称越轨行为、社会越轨,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规范的行为。本研究所探讨的青少年偏差行为指的是一般偏差行为,如在青少年中发生的孤僻自闭、厌学逃学、沉迷网络、盗窃、奇装异服、校园暴力等偏差行为。
二、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工介入理念
优势视角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运用优势视角的抗逆力和赋权这两大核心理念来分析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问题,探寻偏差青少年自身的优势特质,发挥其自身优势力量改变自己,解决问题。
(一)赋权——实现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偏差青少年发掘潜在的优势,找到他们所具有的优势特质和抗逆力,从而形成案主积极的自我认同,使他们通过发挥潜能改变现状,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优势视角下帮助偏差青少年,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偏差青少年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与他们一起探寻潜在的优势资源,如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理想抱负及周围的社会资源等。其次,激发偏差青少年的愿望,经常询问他们的梦想,燃起他们的希望,激发出他们为此改变的动力。最后,鼓励青少年利用自身的力量和周围的环境资源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愿望,从而实现偏差青少年的自身价值,增加其自信心。
(二)抗逆力——逆境中潜藏机遇
抗逆力是一种反弹的力量,是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而反抗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战胜困难。抗逆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抗逆力从一个特定层面对优势视角进行了阐述,说明当人们遇到困难、灾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和挑战。
偏差青少年在主流社会中的印象被冠以“成绩差”、“自卑孤僻”、“暴力倾向”的标签,他们的父母、同学和老师也以问题青年的观点对待他们。这种消极的标签多次重复之后,偏差青少年得不到积极的自我认同,便使他们产生了排斥或逃避现实的悲观态度。青少年的这些叛逆、不良行为便是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的表现,他们选择一种抵抗主流思想、坚持自我的生活方式。这正是抗逆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时案主的资源和优势所在。
三、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工介入服务策略
(一)帮助偏差青少年提高自信
首先,引导偏差青少年真正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社区居民面对偏差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诸些不良行为,对其必然会有相应的排斥行为或歧视行为,而这些行为也必然对青少年造成痛苦的不愿面对的经历。但是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引导偏差青少年敞开心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这些青少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很清楚,只是家长们一直认为他们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们心里有的想法和困惑也苦于找不到倾诉的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运用同理心取得青少年的信任,用真诚和理解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让偏差青少年放松、自由地讲诉自己以前的经历,通过体验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
其次,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估偏差青少年所具有的优势。在优势视角中,几乎所有人的境遇和个人特征都有优势存在。虽然在困境中挣扎,但可以从别人及周围环境中获取资源使自己生存下来。尽管偏差青少年在生活中存在各种问题,但我们发现他们都具有内在的自我改变、自我调整和学习的能力,精神中包含着抗争困难的抗逆力。人们不仅在成功里获得经验,在挫折和失败中也会得到教训和动力。社会工作者多维度地评估偏差青少年的优势,一方面关注青少年自身性格品质的优势,如诚实、善良、独立、创造力、反应敏捷等。这些很有可能会成为社工服务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挖掘偏差青少年身上的特长,如绘画、书法、打球等;最后,社工人员还要关注偏差青少年周围的环境设施和优势资源,这些资源来自家庭、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这些外在资源可为偏差青少年提供机会,社会工作者就是发掘周围这些潜能并整合利用资源。
第三,拓展偏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社会工作者应该通过兴趣爱好,可以让偏差青少年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并扩大自身优势。偏差青少年在爱好方面的自信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偏差青少年的自信心是逐渐建立起来的,社工人员应多关注偏差青少年的进步,哪怕进步的幅度很小,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偏差青少年在自己擅长的爱好方面取得了成绩,激发他们提升自我的信心,也会自信勇敢地去尝试其他不擅长的领域。社会工作者对偏差青少年的探索精神要支持鼓励,多从案主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发挥青少年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发挥偏差青少年的优势
社工人员帮助偏差青少年发现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且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接下来就应该引导青少年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自身的问题,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达到改变的目的。优势视角的理念要求社会工作者相信偏差青少年具有自我改变和学习的能力,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制定服务策略,为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
一方面,在心理上,社工要经常的给予青少年信任与鼓励,使他们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行为上,社工正确地引导青少年让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促进其行为的实施。只有当偏差青少年看到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的积极效应,他们才确信自己拥有能力而非原来的一无是处。
另一方面,为偏差青少年寻求发挥优势的机会。机会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次改变的希望、一次实施行为的切入点。如果没有这样的场所或机会提供给青少年,那么青少年的能力和目标都是空谈。社工人员应根据青少年的需求,运用专业的知识为偏差青少年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发挥优势力量和自身潜能去改变自己,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构建偏差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小组工作是偏差青少年结识新的朋辈群体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者将特征相近的偏差青少年组织起来形成小组,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彼此分享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人员将偏差青少年置于舒适的环境中,运用专业的方法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帮助偏差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积极的参与问题的解决,与他人共事相互支持,在分享共同经历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自己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同时,偏差青少年在小组活动中,会探索与人交往的方式,使他们在心理和社交方面得到提升,结交到新朋友,为他们发挥自我潜能建立了社会支持网络。
其次,整合对偏差青少年有利的资源,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在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充满着各种优势资源,包括愿意提供资助、支持和帮助的个人、家庭和团体,他们中会有别人急需要的东西如才能、创造力、知识和空间等。社会工作人员应该从发掘、开发和利用偏差青少年的优势资源出发,通过调动这些社会支持资源,以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支持网络中的社会资源可以帮助偏差青少年改善生活环境,又使得这些青少年与周围环境的良好互动中转变他人印象中的负面形象,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把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到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中,相信青少年有能力改变,并发现、利用青少年周围的优势资源。从优势视角解读偏差青少年,不同于传统的问题视角,立足于寻求、发现并利用青少年的优势潜能,研究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找出有利于服务偏差青少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郑杭生.社会学概念新修[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1.
[3]宋莹.优势视角理论在寓教于审工作中的应用——以残疾未成年犯为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追求目标。这就要求辅导员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还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
(二)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要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思想开始活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诸如心理健康问题、迷恋网络问题等新问题都在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倾向于经济意识、自我意识以及功利意识。这种形势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目前,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校辅导队伍过于年轻化,这虽然有利于和学生交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经验技巧和职业工作能力。二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为数不多,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缺乏专业技巧和应变能力。三是辅导员知识构成单一,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辅导员职业性质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任务纷杂,事务繁多,在学生管理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等角色,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与此同时,辅导员还担负着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如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 事无巨细, 只要是和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要去管。辅导员所要扮演的多元化角色是其职业特征的需要,但是辅导员从业者,在这些角色扮演的转换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一些与角色期待不相符合的行为,从而产生角色冲突,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误。
二、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目标
职业化培训是提高对辅导员岗位的认同,形成具有岗位特征的一系列的职业化标准和操守,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和职业成就感的有效途径。专业化培训是实现辅导员个体发展的必要途径,可以引导辅导员发挥自主性,正确评估个人知识能力结构与职业要求
之间的距离,有的放矢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成熟度;专业化培训还能促使辅导员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步骤地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技能,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目标。专家化培训是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是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辅导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问题的能手,同时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方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的方向。
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短期培训班和学历教育,这两者远不能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那么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方式也必然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应该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之上,按照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着手探究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最后达成有机的统一。
三、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思考
在和谐校园理念的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这一个崭新的局面,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独立意识普遍化,这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一个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也必然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改革。在现有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来实现改革,又将以辅导员继续教育为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认识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基层干部,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相关政策的传达者,也是学生意见建议的传递者,是学校和学生双方沟通的媒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多数为刚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担任或者是由在职教师兼任。前者缺乏学生教育与管理经验,思想不稳定,往往起不到辅导员应尽的责任。后者由于个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教学等工作上,无法及时关注和准确把握学生思想上的动态。由此,提高对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认识,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十分重要。
(二)建立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对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理论学习也包括实践培训,因此要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构建系统的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应该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及职业化培训等四种类型。其中,岗前培训的重点是帮助新任辅导员明确学生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了解岗位职责,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适应岗位能力;日常培训重在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技能;专题培训重在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满足辅导员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推动辅导员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职业化培训重在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我国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重点以非学历教育形式来开展,而职业化培训则应在学历学位教育和专业化教育方面加强,构建立体的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在构建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时候,还可以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即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工作。在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强调个案社会工作,就是要强调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增强分析学生处境的能力,这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而团体社会工作,则强调的是辅导员所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高校按照200∶1的比例选聘辅导员,辅导员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必须要具备领导团体的能力,特别是当遭遇时能够有效应对。学校是一个大型的学习型社区也是生活型社区,而学生是社区中一员,社区社会工作注重在大环境下处理好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辅导员也必然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好学生与学校、社会沟通的桥梁。
(三)注重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学生,因此在辅导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就必须要以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点需求,并结合辅导员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在继续教育内容上,要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特点,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为先导,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落脚点,构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辅导员个性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四)注重实践的继续教育模式
辅导员的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所以不能仅限于课本和理论知识,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继续教育,丰富辅导员实践经验。对辅导员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压担子、加强岗位锻炼外,还要创造条件,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等活动,让他们在丰富自我的同时,将这类经验传递给学生。注重实践的继续教育模式还可以将学生引入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来,让双方在其中可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践行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所要迈出的第一步,而重视辅导员继续教育则是将这一步迈好的基础。重视辅导员继续教育,已成为高校建设高水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当务之急,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