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和医学技术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目前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辅助及补充医学,在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受到一些质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以目前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难以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包括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在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中医药科学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fMRI在探索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面展现了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但fMRI技术的复杂性要求从事该项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计算机信息科学及医药学基础知识,而我国传统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该领域人才匮乏。近年来,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信息化目标,全国不少中医药院校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将现代信息工程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药科学密切关联,为培养符合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人才创造了条件。笔者认为,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开展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方法挖掘中医药宝库、研究中医药科学、解决制约传统医学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
2磁共振功能成像基本原理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传统医学成像技术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及核医学成像,以往这些成像均以解剖成像为主,主要通过观察疾病引起的解剖形态变化来实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步从之前单一解剖成像发展成为一种解剖成像与功能成像兼备的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基础和临床科研的技术手段,其中MRI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fMRI便是一种将功能与解剖成像、临床与科研影像相结合的成像新技术,为脑功能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2.1基本原理
广义的fMRI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等。不同的成像技术各有优势,在临床中有不同的应用。狭义的fMRI一般特指基于血氧水平信号变化强度的BOLD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人体大脑神经元活动导致大脑被激活的功能区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血液中顺磁性氧合血红蛋白及抗磁性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改变,使局部磁场均匀度变化,进而引起BOLD信号改变。
2.2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BOLD的fMRI技术无需注射对比剂,以其无创、无辐射损伤、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等优点在脑功能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fMRI在基础科研中主要应用于运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语言、认知、记忆、智力、情绪、性格、决策、睡眠、意识、性别、发育、衰老、针刺、坐禅、睡眠等相关研究,尤其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临床研究中,fMRI技术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类疾病、各种成瘾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应用、脑卒中及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疼痛及癫痫等相关研究。值得关注的是,fMRI能从整体上探索各种诊疗方案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恰好与中医将人体视为有机统一整体的理念相符。因此,fMRI在各种中医特色病种的研究中独具优势,在揭示中医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fMRI广泛应用于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中,在中医药领域,由于fMRI实现了无损伤活体脑功能研究,可直观获取针刺时脑功能区激活状态的信息,使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目前,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基于fMRI的针刺作用机理研究[1-5]。其范围主要涵盖真针刺与假针刺时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针刺手法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穴位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健康志愿者与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区别、针刺刺激与其他类型刺激的神经响应区别等。针刺作用的发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及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但对针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如哈佛Martinos生物医学图像研究中心的中医针灸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针刺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旁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的负激活来发挥作用[6]。国内相关研究则表明,针刺刺激具有不同的时空特性,这种不同穴位的不同时空特性正是针刺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针刺穴位特异性的基础[7]。当然,关于针刺fMRI研究的方法学尚存在一些问题[8],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另外,fMRI在中医药其他领域也逐渐显现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观察、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此外,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将fMRI用于中医症候及证型的研究中。
4对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的意义
fMRI作为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对中医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fMRI研究的复杂性对从事fMRI研究的科研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fMRI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要求相关科研人员既要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求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fMRI研究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目前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这一类型人才极为缺乏。为此,不少中医院校近年来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课程。
作为一门新兴的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9-10],中医药信息学科立足于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科学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客观上提供了将包括中医药科学在内的医学和信息工程学科切实有效融合的客观条件,为fMRI研究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目前,不少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放射科室已引进了MRI,具备了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设备条件,同时又有充足的研究所需的病源条件,对今后开展中医药相关的fMRI研究极为有利。因此,中医院校有必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科的重要作用,合理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调整中医药信息学课程设置,为学生构建医工结合的基础知识体系[11];同时,重视培养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人才,推动fMRI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逐步形成fMRI研究发展与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互相促进的局面。
5小结与展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世界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97-03
An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U Xiaoxi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With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s the beginning of study,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both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fter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their differen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TCWM),it points out the real goal of ITCWM is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theory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By further pointing out the method of ITCW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it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ITCWM based on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has a wide space to develop and a good prospect.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direction;worldview;methodology
中医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至今仍在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兴起并传入我国以后,中医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在网络上主张废除中医,目前中医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目前中西医结合在结合层次、方法、目标等方面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新理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正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直接决定着中西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能有效地减少在中西医结合探索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能更快地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就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1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1医学的产生
1.1.1医学的产生医学不是原创学科,它是将当时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研究人的生命现象,疾病的产生、发展及防治等,从而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当时将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人体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将当时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经过长期大量的医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诊疗规范的中医学。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将当时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产生了现代西医学。
1.1.2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在医学产生过程中所借助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当时的世界观、方法论;②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这些相关知识是先于医学而产生的,是医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医学不可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凭空产生。因此,医学是在当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借助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从而形成的独立学科。它与当时的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但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所建立的理论、技术也不同,这是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本质区别。
1.1.3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气”和“象”、整体思想、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等;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为机械还原论、线性因果决定论、实证思想等。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等截然不同,最终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
1.2医学的发展
1.2.1医学发展的内容其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内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新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创立等。②外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力的增强,应用范围的扩大,民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范围的增大,交流频率的增多,交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内部的发展内容是内在本质,代表着医学的发展水平,外部的发展内容是外在现象,受内部的发展内容的影响。
1.2.2影响医学发展的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世界观、方法论直接决定着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中医向宏观方向发展,以整体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人体;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以研究微观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主,使西医向微观研究的道路上发展。②医学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借助了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同样,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观、方法论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地促进医学向前发展。
2中医的发展前景
2.1中医发展的里程碑
在中医悠久的发展史中,中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里程碑阶段:①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诊疗规范的确立,使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建立起来。②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多个中医流派的形成及学说的建立,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深入。③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创立了温病学这一新的医学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技术,填充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一大空白,同时也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更加完善和深入。因此,中医学其内部的发展内容已相当完善,即理论和诊疗技术已相当完善,中医的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发展均是理论、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2.2中医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一直没有改变,中医一直在宏观的道路上前进,但是,没有微观方面的内容,其发展是不全面的。在中医相关学科方面,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我国古代的相关学科已被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替代,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唯独只有中医学存活下来,还在继续发挥光和热,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因此,在失去了中医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下,在现有中医理论、诊疗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已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中医发展应该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这样中医才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3西医的发展前景
3.1西医发展的直接动力
目前,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直接促进了西医向前发展。新的理论、应用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西医中来,使西医原有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深入,新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被建立,同时其外部的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可以说,西医相关学科每前进一步,西医也会前进一步。
3.2西医发展的方向
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主要向微观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还原论思想上。在研究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时,总是尽可能将人体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然后用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或者干脆用某些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来说明或替代人体这一复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西医对人体最小组成部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下一步将会达到原子、量子水平,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但是,在已经进入到分子研究水平中的西医,还有许多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总是希望能在更微细的水平上去解决。西医的这一还原论思想,忽视了人体各个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间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物质之间的网络立体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影响,不重视人体的系统调节和整体调控,结果会导致只能解决一部分医学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此,西医目前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是不全面的发展,是一条腿的发展。
4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4.1中西医结合的层次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在理论层次上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但各自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因此在技术应用层次上是可以结合的。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是目前的结合层次。
4.2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医学理论的直接指导,还是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的摸索:①中医的介入阶段。中医在病情的哪个阶段介入最合适。②中药的介入途径。面对某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中药以哪种途径介入最合适。③中药的介入依据。中药在何种理论的指导下介入,是以辨证论治的方式介入还是以西医的药理医理为指导进行介入。④中药介入的时间。中药介入多长时间获得的效益最大。⑤中药与西药的协同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的目标是避免单一医学的不足,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做到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但是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需要长期大量的探索,且不能上升到医学理论上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其根源在于两种医学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截然不同。
5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5.1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应该是从目前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结合;从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互补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互消。中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细微物质结构和功能,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普遍联系及整体功能。如果各自克服自己的劣势,保留自己的优势,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两种医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就融合成为一种医学,这种新医学同时具有中西医的优点、又同时去掉了中西医的不足。在研究局部时,将局部的物质放到整体中去研究,不忽视整体;在研究整体时,充分考虑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新医学,这与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方针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5.2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目前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及思想,是无法直接结合的。因此,需要对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改造,保留各自合理的部分,同时积极吸收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成果及其它所有学科可以利用的成果,将其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现在的医学理论进行改造,保留合理的部分,同时吸取相关学科,特别是一些横向边缘学科的理论、技术,将其应用到人体,产生许多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这样,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上都被统一起来,成了一种医学,这就是新医学。目前,一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已经出现,比如“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混沌学,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和应用技术已经产生,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没有被应用到医学中来,至少它们的出现已为医学吸取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源泉。
目前,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其发挥力量的舞台正越来越小,其真正博大精深的内容只有越来越少的人所知道,因此,发展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吸取中医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合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挖掘其可取的合理的部分,为新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西医世界观、方法论还处于其发展的强盛时期,在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还能促进西医更多的发展,其不足虽已被部分认识但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想改造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并非易事。应该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其不足,同时重视系统论知识,加强对系统论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实现新医学。
5.3新医学的特征
1拉曼光谱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1.1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细胞膜表面有大量已知的生化成分可以看作是微生物的特征性标志,因而可以作为菌种快速识别和鉴定的判断标准。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在不依赖培养基的情况下直接对患者体内分离下来的或实验室中保存的单一菌种或混合菌群进行快速鉴别及分析[8]。美国华盛顿州的研究人员利用拉曼光谱对从临床患者和医院环境中分离得到的7株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7株菌株都有其各自不同于其他菌株的特征峰。他们还将其中2株副溶血弧菌菌株分别按照1∶2、1∶1和2∶1的比例混匀后分别利用拉曼光谱检测,结果显示可以通过2株细菌各自的特征峰将两者明确区别开来,其中一株副溶血弧菌的特征峰出现在了1002cm-1、1177cm-1和1532cm-1处,而另一株副溶血弧菌的特征峰却分别出现在了525cm-1、738cm-1、1319cm-1和1639cm-1处,证明拉曼光谱无论在单一菌种标本还是混合菌群标本中均具有良好的分析鉴定能力[9]。另有研究发现结合使用拉曼光谱和化学计量法可以鉴别微生物的种类及各自血清型,已有实验利用银纳米颗粒作为基底对绿豆芽中的李斯特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食物源性致病菌进行了拉曼光谱的鉴定和区分[10]。有研究报道对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物源性致病菌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从而对细菌进行等级划分,第一级便是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另外通过各自特征峰区别不同细菌菌属,结果显示各级的识别结果准确度均在91%以上[11]。利用拉曼光谱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的办法,毛丽华等人设计并建立了拉曼光谱-微流控芯片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并统计了珠蛋白生成性障碍贫血型红细胞与健康人红细胞的拉曼光谱值,通过在1004cm-1、1130cm-1、1450cm-1等拉曼光谱特征峰的数据对比,发现了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型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宽度较健康人红细胞广,并以此发现了新的快速、便捷的检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验医学技术。另有研究者也利用拉曼光谱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的办法从十多种细菌混合的菌群中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快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其他细菌有其独特的拉曼波峰,并且整个检测过程用时只需20s时间,在检验精度上也与传统PCR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所得到的结果相似[12]。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靠,非常适合用于卫生稽查部门的快速检验。
1.2在肿瘤检验中的应用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没有很好的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肿瘤的分期对预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对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摆在了尤为突出的地位[13]。在肿瘤组织中,在细胞发生病理学手段可观测到的形态恶变之前,其实已经存在由细胞增殖分裂分化或一些信号蛋白的产生等引起的细胞中遗传物质、蛋白质和脂类的结构和含量改变,而这些细微的改变可以及时通过拉曼光谱检测反映出来[14]。因而在肿瘤检验中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传统病理学检测所无法替代的功能用途,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有巨大帮助。实验证明拉曼光谱可用于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鉴别。早在1991年就有人率先对拉曼光谱的肿瘤检验学价值进行了报道。他们发现正常乳腺组织与肿瘤组织甚至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拉曼光谱在700~1900cm-1存在着明显差别,且对应的各自拉曼峰相对强度也存在显著差异[15]。从此掀开了拉曼光谱应用于早期肿瘤诊断的新时代。Gawinkowski等[16]对拉曼光谱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快速近红外拉曼光谱检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可在5s内快速测得活体皮肤的拉曼光谱。随即该科研团队利用此系统对肺癌组织进行拉曼光谱检测,结果显示肺癌组织的拉曼光谱特征与正常肺组织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此后,该科研小组又成功获得了亚洲人种皮肤黑色素组织的拉曼光谱数据。在对胃癌的在体拉曼检测中研究人员将拉曼光谱技术与微型摄像机、图像分光仪、双极管激光发生器等结合建立了新型拉曼内镜系统,也推动了内镜技术的发展[17]。有学者利用激光作为拉曼光谱的激发光源,对15例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组织标本进行拉曼照射,同时与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拉曼光谱检测可以实现对基底细胞癌的高灵敏度诊断[18]。在对鼻咽癌组织和正常鼻咽组织的拉曼光谱比较中也有相似发现,它们在1290~1320cm-1,1420~1470cm-1和1530~1580cm-1这3处波段区间均存在明显特征差异,可以作为鉴别要点。另有研究人员选用830nm波长激光对甲状旁腺腺瘤组织标本及增生组织标本中的结节区域进行拉曼照射,重复了四十多次试验,比较发现二者的拉曼光谱比较相似,但在蛋白质、脂质等某些特定波段仍存在可区别的差异,建立线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将二者区别开来[19]。对人体多处肿瘤组织的拉曼检测均得到了较好的鉴别指标,预示着拉曼光谱在肿瘤学检验中将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1.3在药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较早即应用于药物检验领域。早期便有科研人员用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对盐酸曲马多进行了检测,所获得的拉曼谱带显示图谱峰形良好,峰强明显,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出盐酸曲马多的化学结构信息[20]。研究人员分析了倍他米松磷酸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这两种差向异构体的化学结构差异,分别对其固态及水溶饱和态进行了常规拉曼光谱检测,并进一步对以银胶为基底的这两种药物进行了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分析,成功建立了这两种差向异构体的拉曼区分系统,可以实现其快速区分鉴别的目的[21]。科研人员采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对不同产地且不同采集时间的野生及人工种植黄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对中药材的质量鉴定较传统鉴别方法更快速简便且不会对受检样品造成破坏,值得推广。有学者在前人基础上开创性地将拉曼光谱技术与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甲硝唑片的快速无损鉴别,尤其适合于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快速检验。
1.4在眼部疾病检验中的应用
晶状体是一具有高浓度蛋白质的双凸面透明组织,其内蛋白变化对晶状体功能改变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人眼屈光调节也有重要意义。利用拉曼光谱对晶状体蛋白质的亚结构例如:氨基酸亚基、二硫键、羧基、巯基等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晶状体及其调节模式。拉曼光谱技术引入眼部疾病的研究首先是测定了牛晶状体中α、β和γ蛋白的拉曼图谱,结果显示α蛋白主要集中于核部而β蛋白主要集中于皮质部[22]。Short等[23]测试了紫外线诱导下的兔白内障晶状体拉曼光谱,结果显示氨基酸残基中的羟基谱线强度显著增加,无法与水形成氢键,从而科学地解释了白内障晶状体中水分的缺失。与此同时,研究中发现了多肽水解物的组成成分邻氨基苯甲酸,暗示着光化学反应可以造成色氨酸残基的下降。综合现有发现,他们提出了紫外线诱导白内障发生的热损伤学说。研究人员测试了诱发哺乳动物白内障的致病性光谱,以6月龄家兔为阴性对照组,以7月龄糖尿病家兔为糖尿病组,对比发现在900~1700cm-1,并无明显差异,而在800~850cm-1两组差异明显[24]。分析后认为诱发晶状体混浊的主要原因是α、β和γ晶体蛋白的不良聚合反应。
1.5在骨科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绝大部分生物样本都有自体荧光,而荧光的强背景会对拉曼光谱造成很大的干扰,从而影响拉曼光谱的准确性。虽然关于引起骨组织光谱背景的物质尚不明确,但很有可能是一些有机基质中的某些非胶原蛋白分子[25]。如果在未处理的情况下,利用拉曼光谱对骨组织的检测很不准确。随后熊义等[26]发现了通过双氧水法降低骨组织光谱背景的方法,从而为拉曼光谱在骨组织中的研究打开了大门。骨组织在发育成熟后其密度与硬度即随生物力学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称为骨重建。在人体整个生命进程中,骨质会伴随着有所改变,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一旦吸收与沉积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则会造成不同类型的骨科疾病。Oshokoya等[27]建立了以拉曼光谱为研究手段的外力作用下的颅缝早闭模型,研究内容涉及颅骨成分、骨质及基质的相对含量和分布。颅缝早闭症是一种由多病因造成的颅缝发育异常综合征,在婴幼儿属于常见疾病,由于颅缝过早闭合,限制了颅腔的容积,不利于智力的发展。结果显示在非轴向压力的作用下成骨区的前端矿物含量相比无压力的状态下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矿物沉积不完全[28]。在成骨不全症的研究中,有学者利用拉曼光谱证实了成骨不全症小鼠在6月龄后的骨强度增长不是由于骨形态改变引起的,而是由于骨基质的改进而达成的[29]。
2展望
近20年来,我国护理学专业教材建设发展很快,教材品种由少到多,教材系列由单一到多样化。但是,目前国内的护理学教材建设还存在着定位不清晰、内容不协调、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和缺欠,为此,在建设与使用护理学教材中,除了遵循教材编写和使用的一般原则和要求,还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区别专业
培养目标的差异
由于我国护理学专业各层次、各类型主要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来设计和区别的,因此,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教材,首先,要正确分析它们的区别。以普通教育护理学专业高职高专和本科为例,两个层次教育的真正区别在于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要求,高职高专以“必需、够用”为度,而本科则要较为“系统”,就能力而言,本科还要求具备初步的管理、教学和科研能力。
注重教材内容的
整体优化和协调性
目前,国内的护理专业教材不仅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同一系列的教材也普遍存在着内容严重重复的现象。为此,在规划和修订每套教材时,编者应强调整套教材和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条理性、协调性和完整性,使每门课程服从整套教材和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需要,淡化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意识。具体而言,应在以下几个层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协调:护理学专业各层次、各类型课程教材的协调和区别;一套教材的各本教材之间的协调;一本教材的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协调。只有通过协调,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界定和划分,同时注意教材内容的联系和衔接,才能避免重要内容的遗漏、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准确把握教材
的护理特色
教材的护理学专业特色,是通过贯穿始终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等临床护理思维和工作方法,通过教材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得以反映的。如何把握好这一点,是编者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说对于整体护理观,为了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观念,护理学类的教材都贯穿了这一先进的护理理念,在课程体系、教材结构和内容上,都力求反映整体护理的思想。
然而,贯穿整体护理的理念,不等于一种教材可以包括实施整体护理的全部内涵,一本教材只是针对某个系统、某种症状、某种疾病的病人编写的,教材所述对每个具体的病人而言,是评估和护理病人的“要点”而不是“整体”。因此,在编写时,编者还应提示学生,在临床实施护理时,必须全面认识和考虑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指引学生了解和体会真正的整体护理学观。
科学整合课程
教材体系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课程改革,并积极编写适用的课程教材,一时间,各种课程形态的护理教材“百花齐放”。但是,要评价教学或课程是否具有护理专业特色,课程结构显然并不是适当的评价标准。就教材建设而言,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学科分化和交叉融合并存,即使是学科型课程的教材,为避免分科过细、课程门数过多,也有其综合性的一面,而不是绝对地只分不合,但分与合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比较成熟的考虑,否则将失去改革的意义。例如,现在的《内科护理学》实质上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但其内容已涵盖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科和神经内科,这门课程的规划教材如能淡化课程结构的影响,则可以提高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以方便各学校灵活地选择与组合。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化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印少的手段。当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影像学。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各种医学影像学设备的引进和发展,我国各级医院从事影像学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数量不足、层次较低,影响了各种现代化设备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和造就高级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便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对学生培养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思想一改传统的平面式思考方式与静止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强调形态与功能的统一,静止与变化的协调,使立体辨思及析因意识等成为主导观念;体现着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系统性、横断性、精确性及综合性等特点;要求式们必需对影像多视角地认知、全方位地把握;要求我们有更加坚实、宽厚的知识结构。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应有一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级人才。老一代放射诊断学的老师,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和努力,已成为本专业的专家和教授,但面对各种高新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仍感到力不从心,落后于形势,存在着继续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问题。目前从事医学影像专业的医师(教师),毕业于医学专业,对医学影像学的知识掌握甚少,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适应日常的医疗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攻读研究生或派送到国内外有技术特长的单位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逐步成长为医学影像人才和具有培养高级人才能力的教师。
另外,实验室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影像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验室里,施行各种科学实验、建立医学影像学模型、验证科学假说,通过各种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归纳、判断和推理,变未知为已知,变知之较少为知之较多,从而充实提高教师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学术水平,逐步使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人才,为医学影像学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提供良好条件。
二、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培养
1993年,我校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在学生人学前,我们便组织教研室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参考国内兄弟院校开办本专业的经验,拟定出我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培养目标
国家教委要求医学影像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工作的临床医师。1990年4月25日卫生部医政司第27号文件指出:将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医院放射科由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这意味着放射(影像)科室由原来只承担疾病诊断,转变为既诊断又治疗疾病的双重功能,这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致的,这是形势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同样,我们所培养的新一代影像学医师,不应单纯满足于诊断疾病,而应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了解疾病的性质、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病变所处的阶段,如何选择与制定治疗方案(手术、介入与内科治疗等),病人的预后如何等等。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人才的培养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应该根据自己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既重视实践,又不轻视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医康复疗法;现代康复;联系
引言
中医康复疗法以其“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而闻名于世,近年来在国内以及国际医学界备受所重视、挖掘、整理、研究、开发之后,已有迅速的进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更为提高,中西医结合式的康复疗法也备受医学界的关注与重视。
一、中医与中医康复疗法的内涵与外延
1.中医的精髓
中医以人体为整体,以气元论,天人合一、五运六气、脏象经络的形与神具及整体恒动的理论作为约定俗成的指导思想,以直观洞察为主要思维方式,以取类比象为演绎形式,以精、气、神为人体生命三宝,将人体内气系统如精、气、神和外气系统如自然、社会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辩正论治为临床诊疗技艺,以证侯为调治目标。
2.中医康复疗法的主旨
中医康复疗法是结合疾病后期机体处于正虚状态及器质、功能同步损伤的特点,从而确立顺应自然、调摄阴阳、益气养形、积精全神、谨慎起居、形神共养、动静适宜、精气流通、协调脏腑、通调经络、养正祛邪、综合调理的康复原则,以使病残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或重建为着眼点,以病残者恢复正常、回归社会、同健康人平等地分享社会与经济发展成果为实现目的。
3.中医康复疗法的精神
中医康复疗法将冶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原则融于一体,尤其强调医疗康复的作用,即以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医疗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主要康复手段。不仅具备现代康复医学所强调的多科性、广泛性和社会性,而且充分体现了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特点,不仅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延寿作为自己与疾病做斗争的方式,而且也把残废和残疾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作为自己的目的指向。
二、现代康复医学的内涵与外延
1.现代康复医学的简述
1947年,康复医学被美国医学界正式承认,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研究;1960年,康复医学成立了世界性的国际康复医学学会;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康复医学”命名为“康复医学是综合地、协调地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使患者达到最好的工作能力与功能”;近年,对国内外对康复公认的提法为“康复是应用所有的措施,减轻残疾和残疾所带来的后果,使残疾和残疾者能够重新参加到社会中去。”
2.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思想
西方对康复医学的认识是“康复医学是应用所有的措施,减轻残疾和残废所带来的后果,使残疾和残废者能够重新参加到社会生活中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医学的康复并非单纯的医疗,而是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在内的全面康复。
3.现代康复治疗的规程
康复治疗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根据其康复需要与客观条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通常以康复医师为主导,康复专业治疗师和相关临床医学科研人员共同协作或组成一个康复治疗组来完成,并在治疗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病、伤、残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小结、调整治疗方案,直到治疗结束时为止。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与矫形器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四大技术。
三、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联系
1.内容的异同
共同之处,康复医疗时针对病人的整体,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体育治疗、物理治疗等等,毋庸赘述。不同之处,是由两种“康复”方式的不同的义而引起,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有特定的涵义,它针对于一种经过治疗也不可能恢复到健康状态而言;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康复”范围较广,包括经治疗后也可能恢复到健康状态而言,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康复”似乎可以理解为“恢复”。
2.康复措施的差别
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在内的全面康复;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侧重于医疗康复,而对功能评定、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康复工程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在促使患者回归社会,重新参加到社会生活中去,自食其力,创造物质财富,并同健康人平等地分享社会与经济发展成果的方面缺少具体措施。
3.发展阶段的不同
两者的康复对象和具体的康复医疗法也有一定的区别。如以康复疗法而言,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疗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饮食疗法、体育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与语言训练等方面;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则主要有针灸、按摩推拿、气功、体育锻炼、饮食、药物、心理治疗等疗法。
4.康复对象的异同
世界康复界认为康复医疗的对象主要有十一种疾病,即心脑血管病;慢性肺病;慢性疼痛;老年病,神经科疾病;骨伤科疾病(包括意外事故);肿瘤;慢性胃肠道疾病;精神疾患;酒精、药物滥用成瘾;大量吸烟。后三种疾病尚未成为严重问题,康复医疗对象主要是前八种。
四、结束语
综前所述,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现在康复医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有效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须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和现在康复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医者仁心”的行医理念投入医护工作,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摘要】 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在阐述医学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过程,并以糖尿病为例,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设想,以利于提高医院的临床决策能力。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临床决策; 决策树
1 前言
随着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目标的实施,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竞争力。传统的基于数据的管理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决策者对数据质量的需求,面向决策的知识管理系统正在蓬勃兴起,智能决策支持技术成为目前迫切需要发展的方向。
医学领域也不例外,临床决策研究已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当下的临床决策问题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循证医学、费用-效益评估、卫生技术评估、医学伦理与法律等学科领域,因此在临床决策中单一的经验-描述的研究纲领已不适应当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需要引入综合的决策方法,以使临床医疗达到最佳疗效。
2 数据挖掘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膨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数据检索的效率问题,但无法改变“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些宝贵的医学信息资源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促进医学研究?如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管理信息和临床信息资源中挖掘深层次的、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数据挖掘有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医学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2.1 数据挖掘的概念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它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包括机器学习、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数据库、模式识别、粗糙集、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
数据挖掘可粗略地理解为三部曲:数据准备(Data Preparation)、数据挖掘,以及结果的解释评估(I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医学信息数据库中,可以发现其中的医学诊断规则和模式,从而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实现临床决策支持的效果。
2.2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主要有两大分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HMIS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而CIS主要目标是支持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是属于CIS中的一部分。CDSS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临床医疗工作予以辅助支持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病人资料,做出整合型的诊断和医疗意见,提供给临床医务人员参考。系统主要采用基于决策树和真值表的方法,接着出现了基于统计学方法的系统,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医疗领域开发不同的临床CDSS。基本的临床CDSS由数据库、模型库和对话系统(人机交互系统)3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2.3 挖掘算法
对医学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主要目的是预测疾病和对疾病进行分类。分类和预测是两种数据分析形式,可以用于描述重要数据类的模型或预测未来的数据趋势。
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有:关联规则、决策树、粗糙集、统计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聚类、基于范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 简称CBR)、贝叶斯预测、可视化技术。在数据挖掘技术中,常用于辅助临床疾病诊断的方法,主要有①Bayes判别分析;②人工神经网络;③决策树。其中,决策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决策树方法的起源是概念学习系统CLS,然后发展到ID3方法而为,最后又演化为能处理连续属性的C5.0。有名的决策树方法还有CART和Assistant。
决策树学习着眼于从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事例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形式的分类规则。它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结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并根据不同的属性值判断从该结点向下的分支,在决策树的叶结点得到结论。所以从根到叶结点的一条路径就对应着一条合取规则,整棵决策树就对应着一组析取表达式规则。基于决策树的学习算法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了解很多背景知识(这也同时是它最大的缺点),只要训练例子能够用属性——结论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就能使用该算法来学习。
近年将临床诊断与治疗设计成决策树(Decision Making Tree)的形式,目的就是把决策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具体化和规格化,使临床决策思维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不致发生偏差和遗漏。
3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中识别真实、新颖、有用的、可理解的信息的复杂过程。尽管如今人们的研究重点放在对挖掘算法的研制、分析与应用上,但数据选择和数据的预处理却是整个挖掘过程中最耗时的活动,并且它们的结果影响整个过程是否能够成功产生结果。图2描述了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3.1 什么是医学数据
医学数据挖掘是一门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数据首先是以治愈为目的而搜集的,其次才是用于医学研究的资源。医学数据具有如下特点:
医学数据的隐私性(Privacy)——医学数据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患者的一些隐私信息,当这些隐私信息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不可预料的侵扰时,就产生了隐私性问题。医学数据挖掘者有义务和职责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并且确保这些医学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医学数据的多样性——由于医学数据是从医学影像、实验数据以及医生与病人的交流中获得的,所以原始的医学数据具有多种形式。医学数据的多样性是它区别于其它领域数据的最显著特征。
医学数据的不完整性——医学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过程经常相互脱节,以及一些人为因素使得医学数据库不可能对任何疾病信息都能全面地反映。
医学数据的冗余性——医学数据库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记录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可能会包含重复的、无关紧要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记录。
此外,医学数据还具有时间性特征。
3.2 构建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支持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有关的、持久的数据集合,它以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作为存储数据和管理资源的基本手段,以统计分析技术作为分析数据和提取信息的有效方法,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挖掘知识和发现规律的科学途径,是与网络通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并行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相互浸透、互相结合与综合应用的技术。
创建基于HIS的数据仓库,是从已有数据出发的数据仓库的设计方法,称之为“数据驱动”的系统设计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利用以前建设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按照分析领域对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重新考虑,组织数据仓库中的主题,利用数据模型有效地识别数据和数据仓库中的主题的数据的“共同性”(即建立主题间相互联系的属性)。
从数据仓库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构建一个HIS数据仓库需要完成:抽取主题;组织数据;获取与集成数据和建立应用。随着数据仓库的数据量增长,日积月累的数据之间有无关系,是否存在着一些潜在的模式或趋势?这些我们都无法用眼或简单的通过某种计算方式获知,而必须对这些数据加以证明或修正,这时,数据挖掘技术就派上用场了。
3.3 数据挖掘应用举例
数据挖掘是一个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模型和数据间关系的过程。
疾病的诊断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疾病分类的过程,是根据病人的疾病特征划归到某个疾病或疾病类的过程。一般的医学书上把这一复杂的问题逐次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疾病)的体系结构,患者根据症状特征及不适部位定位到具体疾病类的具体疾病,这一过程与现实中的分类过程十分相似。
以判断糖尿病为例,建立决策树。
采用决策树的方法,判断患者所患糖尿病的类型。起点是血糖高,分支的条件是是否处于妊娠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决策树就直接指向了妊娠糖尿病。因为如果患者是正在妊娠期的女性,在她们身上检测出高血糖,是归于妊娠糖尿病的。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属于其他类型糖尿病,就要判断患者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了。那我们应该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我们使用频数计算法进行判断。首先,这两种糖尿病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是否有自发性酮症,年龄,以及起病的快慢和病情的轻重。频数是指所患疾病表现的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频数越大,说明越多的患者在患此种疾病是会表现出这种症状。把上述3种症状进行调查,得出相应的频数,就可以根据病人的表现症状,把对应的频数相加,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出患者患有某种类型糖尿病的概率。
假设,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得出的1型糖尿病的频数表格见表1。表1 1型糖尿病频数表(略)
如果患者性别为男性,起病较急,病情较重,年龄是25岁,有自发性酮症表现。那么,根据上述算法进行决策,可以得出结论:患者患有1型糖尿病的几率为95%。这就达到了辅助医生决策的目的。
无论最终挖掘出来的结果是用来描述/理解、预测或是干预,我们寻求只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知识,提高决策支持的能力。由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数据挖掘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数据挖掘的目的是利用所获取的知识理解事物、预侧未来情况、进行积极的干预,为下一步的工作或决策提供基础。
医学领域的数据是一个复杂的数据库,包括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病理参数、化验结果等,而目前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应用于以结构化数据为主的关系数据库、事务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对复杂类型数据的挖掘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成为医学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必将为决策支持、科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可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爱华, 郑应平, 王令群. 医学数据挖掘综述.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 4(2):126~128.
2 屈景辉, 廖琪梅, 许卫中, 等. 医学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2(1):88~89.
医学综合实验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知识是一切创新的根本,是创新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实验教学针对的是求知欲望强烈且思维非常活跃的硕士生,如果仍用陈旧的知识来教学,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要求实验教师一定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所承担教学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还要不断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作者所在院校在实验内容设置时,要求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内容增加到实验中去。由于知识更新很快,教师在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后,能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去,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2认真做好预实验和实验试讲
每个实验都有多种影响因素,在实验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不可预计的问题。所以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验前必须做好预实验,详细了解每一步实验的原理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多次预实验不但可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还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掌控全局,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实验试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研室要执行严格的备课制度,在实验课开始前要试讲,集体备课,一是督促每位教师认真备课,二是对每位教师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师要提前准备好PPT和备课笔记,板书设计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课时要辅以图表加以说明,使学生可以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所在院校在综合实验技术课开课前两个月开始准备,每位教师用1个月的时间做预实验,记录好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第2个月准备PPT及集体备课,每位教师通过试讲发现的不足之处应及时改正,优点可以让其他教师借鉴。
3根据研究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汇聚了许多学科实验技术,要求自主编写具有学校教学特色、满足研究生需求的实验指导教材。韩艳非等建议实验教材应采用活页式的教材,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完善的,编写的教材应该结合本校的科研现状,在保证医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前提下,根据大多数导师和研究生课题的需要设置实验内容。此外应介绍实验室可以开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争取做到内容丰富且与时俱进,让研究生学习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作者所在院校在Westrenblot实验课讲授中,利用实验室新购买的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在孵育二抗后就不用传统的曝光洗片方法,而是改用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检测。对自主编写的活页式实验教材进行了完善,增加新的实验流程、知识点和技术关键等介绍,这些改进都受到了研究生的一致好评,明显地激发了硕士研究生掌握新技术的兴趣。
4授课时重点介绍科研方法的交叉与联系
授课教师不但要对书本里的知识掌握好,更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随着近年来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增多,需要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也越来越广,这些都要求课程的设置更加具体化,授课时注重科研方法的交叉与联系。通过知识的相互联系进行讲授,让学生增强记忆,也可以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研思维,最后必然会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进行蛋白质电泳的时候,可以结合DNA电泳讲解,分析垂直电泳和水平电泳的区别、两种凝胶性质的区别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
5改革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无论是实验报告还是笔试考试都不能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经常会出现抄袭、编造实验数据的情况,为了真正考察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应该建立一个新型的考核体系。作者所在院校在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考核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和值日情况;②实验课动手能力评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验报告成绩,重点是看分析和讨论部分,这部分内容的书写要求研究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验课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笔试考试,采用开卷、查阅资料的形式,锻炼研究生在具体地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扩展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通过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全面地评价实验课的效果。
6课后询问研究生听课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督导作用。虽然授课前教师都会认真备课,但是由于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不同,反馈可能不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和学生们交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有侧重点的讲解和引导。此外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或药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操作能力稍强一些,如倍比稀释、PCR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都已经掌握,在给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上课时应该多讲一些关于实验设计或是学科交叉的问题,帮助他们扩宽科研思维,但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由于本科阶段基础实验接触的很少,必须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开始学习,比如移液器的使用、液体的配置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研究生的反馈意见,问卷内容包括理论课的讲授评分、实验课的讲授评分、教学方式评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评分等。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的效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教学得失,改进不足之处。
7结语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空间
1空间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献中就已经有关于“空间”概念的记载了.管子宙合曰“天地,万物之鬓也;宙合,有鬓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1].其中,“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合”则指“对拢,合抱”,即指空间,宙合往往被理解为“囊括、世间、天下”.“万物之鬓”即指万物被包裹着,所以,这句话描述的是天地包裹着万物,但时间和空间又包裹着天地[2].这种解释同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很相似,亚里士多德从感性认识的层面认为空间就像“容器”,在这个“容器”中填充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即物质的边界.这种最初的对空间的认识随着人们知识体系的完善渐渐发生改变:莱布尼茨就认为空间指的是关系和秩序,黑格尔又觉得空间就是“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康德认为空间是人认知的感性直观形式.这种对空间的理解隐含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空间概念开始占据一席之地,人们认为空间实际上是经验的产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详细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空间化,不平等的生产关系构建了紧张的空间格局,从而召唤空间正义.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对马克思隐含的空间维度做了详细阐述,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了社会空间,各种不同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场域.这暗含着任何一种空间的建构都必然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深入:领域的错综交叉,致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反复使用到像生活空间、社会空间、娱乐空间、工作空间、生态空间,还有心理空间、思维空间、文化空间等空间概念表述,由此展现了空间含义的丰富性及拓展性.医学空间,是人们必要的生存实践,是从生理技术上介入人的机体空间.这个空间不能是抽象概括,必须是精确总结,是对人的认知经验的精确把握.而医学教育是“空间经验”的不断超越,从“师生”的二维空间,到“师生物(教学手段)”的三维空间,再到今天的“师生+”的无限多维空间,教育必须跨越多重场域,坚持事物之间不停止的作用,以寻求组合之下的空间均衡.
2空间样态的复杂现状下医学生的认知困境
2.1虚拟手段的“空间压缩”,造成客观实在与主观意图的认知困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虚拟空间,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虚拟的主体.“网”就像一个空间,运用其自身不断解码的特征传播信息,它超越了地域空间的局限,用链接、符号、关联等代码式服务将一切虚拟化[3],并在数字化空间之上构造出知觉体验的感知空间,导致不同层次的社会呈现.与现实空间不同,网络所构建的“匿名场所”,更容易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随着其认同的变化而生存、发展或者是消亡.在有关医疗信息的新闻中,“悲痛不已”“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已经没有了呼吸”[4]这样的词时常印入人们的眼帘,部分媒体为博人眼球不惜利用文本输入的技巧,设置悬念,夸大事实,欲盖弥彰.这种背离医疗活动规律的报道不仅引发舆论揣测甚至医闹冲突,同时,对还在求学的医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医疗事件出现以后,由真实的“现实空间”发起,通过媒介的“再造空间”人为的抽象构造,医学生的关注点陷入真实本身与主观意图的“空间压缩”之中,从而惧怕未来的行医道路,质疑自己的职业选择,使自身认知空间受到冲击.
2.2物我交叉的“空间对抗”,造成经济实践与价值认同的认知困境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空间重组,使价值空间与经济实践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商品化、全球化、利益化的新形式迅速蔓延,呈现出有形的物质空间表象,体现了科学理性的价值.例如居住空间,高楼林立,人们靠自己的双手不断优化生活空间,但是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居住空间质量与品质的不同,又隐藏了人们身份的层次空间,致使人们渴望跨越有限的物质空间,摆脱身份的焦虑,人们更注重物质空间生活的结果,不在意其获得的途径和手段[5].因此,在观念的对抗空间里消解了“需要”与“动机”的和谐匹配方式.许多医学生在最初选择自己的职业时便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透过物质空间传达的不良信号,将医学本身的价值同实现所谓个人“价值”混为一谈,认同“收取红包”的行业“特色”,“药物提成”成为获利手段.因此,一个医师本该赖以生存的价值空间出现缺口,失去道德认知的内聚力.
2.3技术理性的“空间迷恋”,造成环境因素与人文精神的认知困境
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是最具有活力的标志.区别于物质空间同时彰显人们的价值追求以及审美情趣的就是文化空间.而由于文化具有同质性,又组成了带有特色的族群空间.文化空间的诞生正是弥补了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原始特征,是人的未完成性与开放性共存的表现.医学作为生命科学技术,必然纳于知识空间,但“人化自然”必然使社会空间内涵了包括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文化印记.因此,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等也必然内涵于医疗规律之中,医学文化空间的不断发展正是人类本质力量自我确证的过程.自西方医学传入以来,人们迷恋于西方医学的“立竿见影”,开始急于求成,加强了对技术理性的关注,造空间狭小.医学生文化教育的缺席让意识被庸俗纠缠,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改变处于“异时空”之中,人自身变化的滞后性最终不利于医学精神的发展.
3促成“空间和谐”,改变医学生认知困境的策略
3.1面对网络“族群空间”,信息教育不可缺席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培养新时代信息能力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挑战.对医学生而言,除了具备多方渠道获取医学信息的自觉性外,还应在信息分布及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下,有效挖掘和判断信息,对信息的评价具有预见性,从而在网络流动空间中形成大脑“过滤空间”,去伪存真.由于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之前始终处于缺席状态,致使学生只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要么被信息有预谋地支配,要么无意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使信息空间越来越私人化.针对媒体报道的医疗事故新闻,虚假信息,漏报错报,引起社会舆论质疑,使得许多刚刚入学的医学生因对医学专业本身认识存在局限性,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任务,在网络寻找“同命相连”的族群空间,便组成了不可小觑的“负能量场”.所以,即便进入大学,尽管医学生在大学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学校依然是信息教育的主要输出地,学校应承担起信息教育的责任.对此,医学院校应定期开展网络信息教育课程,涉及信息传播、信息选择、信息素养等方面内容,针对信息教育在医学院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应提供强有力的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有计划的开展、有规范的指导,真正能够形成系统的信息教育空间.
3.2面对现实“利益空间”,特色教育不可缺席
在空前的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努力学习本领以适应社会,成为医学生普遍认可的价值目标.他们怀着崇高的职业理想走出偏远地区,闯进繁华都市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现实中经济空间的等价交换原则被他们错误地植入职业价值空间,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将功利主义摆在首位,重报酬轻责任,在强烈的经济空间暗示下,造成价值空间迷向.医学生由于其学科性质特点,极易忽视意识形态的相关学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没有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忽视了现实空间中的多样化与教育空间中理论与专业性的结合,使学生时常感觉课本的空泛与不真实,无法引起共鸣.我们并不缺乏思想政治的教育,但却流于形式,疏于内容的创新.对医学生应采用专业特色教育,将未来医务工作人员的角色意识与公民的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将医学生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信念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将胸怀仁爱的情感经验与公平正义的秩序意识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与医学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元素交叉空间”,真正解决医学生认识上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