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

第1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46-02

目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学科和行业,人们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是工作中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是由两类组成的。其中一类是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类是针对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即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强化计算机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不仅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对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教学进行科学评估,从而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

一、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应遵循教学评估的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实际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见图1。可测性原则是指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是通过实际观察和评价获得的明确结论。实际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评估指标中应立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科的实际特点,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引导、培养学生自觉探究性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估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复合能力培养。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特色的融教育、创新、实践、操作于一体的评估指标,并激励师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最终实现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复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学评估。图1形象直观地说明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

图1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原则模式图

二、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评估,查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随后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依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课堂的教学要素和特点制定具体指标,规定出相应的分值和评估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是由两个层次组成的。第一层次(一级指标)由七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教学准备、课堂管理、教学内容、讲授方法、教学互动、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第二层次是这七个部分所包含的评估指标(二级指标)(见表I)。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把涉及到与质量相关度较高的作为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值的确定主要运用比较法,把与教学质量相关度较高的因素作为评估指标的内涵初步确定权重,然后对评估专家进行调研,通过对评估指标的试用、初评、研讨、综合等最终确定分值,见表l所示。

表1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理论课)

三、构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关键点

1.建设立体化、高素质教学督导专家队伍是有效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的基础。立体化就是不仅在学校层面要聘请督学专家,在学院层面也要建立督导专家队伍,同时还可以从校外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学校的教学督导,实现教学督导队伍的立体化格局。高素质就是指教学督导必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即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育理论应当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具备与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活跃思想,这样才能够进行高屋建瓴的督导。督导专家的评聘应当考虑到各专业的需求,兼顾学术型与管理型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专家。由此,教学督导专家队伍就能够在有效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教学督导专家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与教师交流和沟通,做到以评促进,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督导专家在听课后,要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课堂组织、课堂设计进行评估。在评估后要及时和授课教师交流评估意见,重点在于肯定教师优点的同时,促使其克服缺点,锐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从而通过教学督导专家所进行的教学评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3.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结果的反馈

是教学评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体系的实施,可将教师课前准备、课堂管理、教学内容、讲授方法、教学互动、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综合一起进行评估,构建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实施后,通过评估结果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激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结果反馈主要包括:反馈给教师本人、反馈给院(系、部)教学主管领导、反馈发现的问题,对每年评估排名在后10%的教师进行“会诊性听课”等。在结果的反馈中要体现“以教师为本”的原则,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科学化信息手段。

综上,构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应在设计好总体评估框架的基础上,遵循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各项评估指标的关联度与权重,确定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建设立体化、高素质教学督导专家队伍,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在于帮助教师成长,评估结果的反馈应全面、适度。科学、有效的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施,能够使教师及时认识到教学方面存在问题,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端正教风、学风、考风等的基础上,促进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增强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谷真研.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科学评估模式的探索.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

收稿日期:2014-01-20

作者简介:谷真研(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教学评估研究。

第2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类;学科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评估方案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市场对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这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正是这一形势在教育政策导向层面的体现。现代远程开放大学计算机模块式一体化教学[1]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双元制”[2]为理论依据,符合远程教育特点,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型。它不同于强调基础理论和封闭式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它更适合于远程教育中学生流动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现有的教学评估模型主要针对传统教育,而新的模块化教学需要新的适合其特点的评估方案。本文针对模块化教学的特点,首先提出了评估方案的设计原则[3];介绍了Object-Factor-Program(OFP)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适合模块化教学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指标内涵及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估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一、设计原则

1、科学性

教学工作是一项涉及内容很广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其中的每一项包含多个要素,所以对教学评估指标应进行科学界定。确定教学评估指标,应遵循远程开放大学计算机类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力求正确体现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以能反映评估对象的本质特征为标准,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过程。

2、可行性

各项指标要能够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在评价过程中要切实可行,对于评价项目的内涵及其等级标准的描述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定性描述要明确,使评估专家能够凭借自己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准确地评定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相符程度。对于定量的项目,要切实通过量化的统计数据来客观地反映教学工作的基本状态。

3、统一性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评估工作,一方面是对各学院已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鉴定、认可;另一方面是对将要做的工作实施引导和督促。指标体系的制定既要从目前远程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状态出发,又要坚持高标准,强调改革精神,坚持发展方向,努力使现状与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得到良好的统一。

4、通用性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工作在不同专业中既有共性之处,也有具体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工作之间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必分得很细,为每个专业、每门课程及其实践教学等都设计一套指标体系。所以,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就尽可能地考虑共性,使指标有效地覆盖各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在实际评估中,如个别专业教学工作有指标缺项,则单独进行缺项处理。

5、针对性

计算机类学科的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要紧紧围绕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还应该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色,应充分结合当前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广大网民的需求。参考全日制大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等,来分析其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进而确定适合远程开放大学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远程开放大学建设,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OFP评价模型及其评估指标体系

OFP评价模型(目标、要素、方案)的构建汲取了CIPP[4]模型的优势,背景评价与远程教育的教育目标相对应,输入评价则是目标实现的途径,即分析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实为远程教学评估标准的建立和方案的落成。同时OFP模型秉承了CIPP模型的发展,根据教育目标和影响因素等制定的评估方案能够使教学评估工作有据可依,在评估对象的不足分析中能够有源可寻,便于远程开放大学教学改进,提高远程教学质量。

OFP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目标(Objection)、要素(Factor)、方案(Program),这是一个环形封闭模型。对一个专业进行教育评估,首先应该分析该专业的教育目标,它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满足社会哪些领域的需求,其次分析影响教育目标实现的要素(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根据教育目标对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的要求,确立远程开放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评估要素,最后建立一套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三、重点指标内涵及标准

1、人才培养目标

新的模块化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关注行业对人才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的实际需求。因此,各专业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培养能适应行业未来需求的工程师,明确各类人才培养标准。

2、教师素质

传统教育模式中对教学教师的职业道,专业素质方面都有全面的要求。而新的模块化教学在已有的要求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各学科应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其动手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实践细节有更准确的理解,才能将第一手的实践经验传达给学生。

3、课程建设

模块式一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其模块化的特点,相关课程的建设情况就成为评估方案中的重要评价指标。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的课程结构既要符合模块化的要求,又要满足课程自身的要求。教学内容应重点突出,包含地方支柱产业所涵盖的科技内容,促进专业建设更贴合实际[5]。

4、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学习,还应该积极的从学习者的角度为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意见建议。评估方案应设置学生评价响应模块,能够及时处置学生提出的宝贵意见。这样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5、毕业生质量

毕业生质量是评估方案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结构应能很好的符合培养目标;整体素质要达到未来工程师的水平,学生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

6、社会评价

学校教育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不能割裂。以往教育模式将二者分离,教育目标、内容等与社会需求脱钩,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初期需要很长时间进行适应。评估方案应有健全的检查毕业生质量的制度,有比较稳定的毕业生质量监测、反馈点;每隔几年进行一次毕业生质量调查研究,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及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到教学实践之中。

四、总结

通过对评估方案在远程开放大学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实践,及结合专家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教学评估的对专业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导向性作用得以体现,对学生声誉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有明显的作用。由于现行教学评估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相关指标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因而对远程开放大学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有着尤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专业在接受评估之后,实践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师生员工对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明显增强。新的评估方案比现行评估方案会更加突出实践教学,因此,可以预见其对远程开放大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甚至会将其提升为一级指标。

【参考文献】

[1] 周志明等. 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 9.

[2] 邱国声等. 德国双元制与我国职教模式的比较与思考.商情,2013 .165-165.

[3] 王庆仁. 教学评估方案的制定原则及其运用.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5.

[4] Stuffiebeam,D.L.&Madaus,GF.,&Kdlaghan,T.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 Ed.)[M].Boston: 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2000:280-287.

[5] 梁家海等.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的思考. 钦州学院学报,2010.6.

第3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理念;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面向高等学校非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从1990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8年的历史。这18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直接为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出了显著贡献,而且间接地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学科的研究和工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何在基础课中体现前沿性与实用性?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而教学理念在其中起着根本作用,它主导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计。

我们既要重视基础,又要紧跟前沿,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于是矛盾的关键就是,在非常有限的学时中,如何组织课程体系结构,如何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我们传统的教学,讲究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内容的循序渐进,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我们传统的教学观点提出了挑战。

非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安排给计算机类课程的学时很少,有的专业可能只学两门计算机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这样,我们规划课程内容的时候,既很困难,于是认为,在这么少学时的基础课中,不大可能介绍很多的前沿和实用技术。的确,在如此少的课时中,似乎也只能循序渐进地打一点基础,甚至连打基础都不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个角度就是目标导向,就是首先要明确我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课程目标的变化

由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的变化、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变化,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

2.1学科交叉融合的现状

目前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已经不仅以计算机为工具,而是将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出现大量跨学科的研究,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能够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而且要了解计算机科学,及其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中不仅要介绍技术,还要将整个计算机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原理、方法、技术都做一个概要性的介绍,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及交叉学科研究奠定基础、打开通路。

2.2从普及知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硬件价格的降低,使得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专业人员的专属工具,而是进入了每个家庭,进入到了工作、生活、娱乐的每个角落。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任务也已经下放到中小学,大学本科的计算机课程要以符合型的研究和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因此不能再以技能和操作入门,而应该以计算机学科的全面介绍为引导,使学生对学科概况、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关系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作为今后学习的引导与基础。这也正式目前各校普遍将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

2.3从基本编程技能到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计算机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辅助人们进行科学计算的,到目前者仍然是计算机的最基本用途之一。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各个学科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已经从最基本的,编写代码处理实验数据、用计算支持理论推导,发展为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复杂的模拟与分析。更有将生物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相应地,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由能够逐行编写代码形成中小规模计算程序,发展到需要利用平台、工具、软件包进行更为复杂的建模与分析。

我们传统的基础教给学生的逐行自己编写代码,效率与可靠性都低,不可能开发真正有用的大型系统,无法适应科学研究中的复杂需求。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开发平台、软件构件库、服务,是现在和将来开发实用系统必须的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观点,具有应用平台和工具进行构件组装的能力。

3教学理念的变化

课程目标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在有限的学时内,有太多“应该”讲的内容。这几乎成了我们课程改革的瓶颈,好像很自然的结论就是:这么点学时只能打打基础。果真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实际上,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科学发展到了目前的知识爆炸时代,我们在有限的学时内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们知道要教给学生能力与方法,而不仅是知识。授人以渔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但是如何做到,却永远是一个新的课题。下面分别就培养目标的两个方面,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方面谈教学理念的变革

3.1应用能力的基础

具体地,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我们大多数的基础课都在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一行一行地写程序,尤其以讲C语言的居多。但是学生在他本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多少时候会需要以C语言写程序呢?他工作中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又有多少是靠少数几个人用C语言可以写出来的呢?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很少。这也是我们普遍认识到的。那么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我们习惯的“循序渐进”、传统意义上的“打好基础”是否应该有新的诠释?

我们知道目前大型的软件开发平台,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泛型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方法都已经从新技术、新方法变成了常规技术、主流方法,而我们的基础课中还在花大量时间反复训练学生如何用指针、结构体写链表程序,如何自己实现各种各样的查找与排序方法,如何以各种技巧更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如何小心翼翼避免数组越界、非法指针操作等等。有限的、不够用的学时都大量的用在这些曾经的“基础”内容中了。

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都曾认为这些是必须的基础,如果不讲这些,学生就不懂得程序设计的底层原理,就不能写很好的程序。过去这些的确是必须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程序中这些细节都必须由编程者一行一行亲自写。但是计算机软件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时代,与制造业一样,工业化生产和细化的分工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必须能够利用平台工具和预先开发好的框架、组件来快速开发稳定、高效的软件。因此,对于非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任务不是研究和开发基础软件,因而软件工程的系统观点、需求工程方法、建模方法和工具、大型开发平台的使用、各种库(类库、构件库、服务库)的使用才是现在必须的基础。

那么,没有很强的基础编码能力,能够使用平台和组件来开发软件吗?这是我们很多老师的疑问。如果我们借鉴一下制造业和计算机硬件行业,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我们出于应用的目的需要一台计算机时,我们需要去研究计算机的原理、数字电路的原理、……然后自己从头设计制造一台机器吗?当然不需要,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基于对我们自己需求的准确理解和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性能指标的概要理解,选择购买一台整机。如果现有的机型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通常会按照需求用现成的组件、框架去定制(自己动手或者由厂家生产)。大多数人使用这些组件时并不清楚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但是并不影响他成功地使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也经历过软件发展同样的道路,现在薄薄一个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远远超过了当初玻璃房子里一大群机柜、控制台、磁鼓等等设备。那时候的计算机的确不是谁都能组装的,它的设计、制造者需要懂得全部的底层原理,亲自设计和实现所有细节。现在的软件产业化进程虽然远远落后于硬件,但是也早已经过了必须从底层起步去写每一个应用程序的时代了。

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什么是“基础”应该值得重新考虑了。

3.2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基础

要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就不仅仅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工具,而是需要对计算机科学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将计算机科学与他它学科进行融合。学生要达到这样的能力,决不是几门基础课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不同的学科在专业课设置上进行结合、在培养方案中体现融合,这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要负责给各个专业的学生展示计算机科学的全貌,要使学生初步但是全面地认识计算机科学及其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现在各个学校的计算机系或者信息学院普遍都开设了“概论”课,其实对全校各专业来说,也都需要一门更为浅显但不失全面的“概论”课,为学生选择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奠定一个通识的基础。

目前各校正在进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就正在承担着这一任务。

3.3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传统的教学要求“循序渐进”,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过于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严格逻辑,就必然要牺牲对前沿知识、最新技术的引入,牺牲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西方学校的教学也是经历了这种观念变化的。实际上大学的课程其知识结构中可以“断点”,尤其是我们针对非信息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除了讲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外,应该将重点放在开设一些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可能需要一些基础,这些基础应该体现在教科书中,而不必都在课堂上讲。所以针对非专业的教材与专业教材的最大不同点应该是知识体系更完整,在每本书中尽量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这样老师课上可以只讲主要内容,可以让知识点是跳跃的,而教科书的内容起到连接跳跃点的功能。

4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与规划

上述的观点我们在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中也是刚刚开始尝试,远没有达到谈及“经验”的地步,这里我简要地将我们目前正在建设的课程体系做一个介绍。

清华大学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系列课程、应用专题系列和应用延伸系列课程,见图1。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两个系列。建设原则是:重组基础、分类分层,设置了多元化选修课。

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涵盖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对各专业科学计算问题进行建模、分析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专题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概况和发展动态,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作准备。

应用专题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一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足的学生补基础,使入学时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能,适应信息化的学习、研究环境。

应用延伸系列目前开设的课程有:

面向理工科院系高年级本科生的并行计算基础,课程目标是:为了适应计算技术发展趋势,将并行计算技术作为一种通用计算技术介绍给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促进其在专业计算中的应用,重点是掌握并行程序开发方法和重要并行程序工具。

面向工科院系高年级本科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目标是:介绍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和实现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性应用。

5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跨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研究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方向及时纳入课程中,不仅是课程本身的事情,更关系到众多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第4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0

目前,高等院校大多拥有理工,文史管理,艺体等多个学科门类,无论哪门学科都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科研与实际的应用工作。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其它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文针对近年来由于学生基础不同造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难以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问题,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相互独立的特点,在分层的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的思想,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自主地选择修课时间和学习模块,同时也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形成了分层模块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逐渐突显出来:

1、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步下移到中小学,由于各地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层度不同,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非入学考试的内容,学校及学生的重视层度不同。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由于基础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文化基础层次的内容对基础好的学生吸引力不大,在课堂上讲授,会让他们感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缺乏新意,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影响到后续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反映内容太多、难度太大,老师讲课太快,上机实验内容无法及时消化。

2、在教学组织方式上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室讲授+上机操作的形式,但通常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集中授课,课堂讲授采用的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教学模式,学生上机操作时进行模仿练习的内容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容少。

3、教学内容按照统一的教材来安排,且部分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交叉,知识点涵盖过于宽泛,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的不同,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脱离,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也必须掌握计算机编程吗?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财会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数据统计和报表的制作,事实上,各种不同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是有差别的。

上述问题,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跟不上",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甚至丧失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因此,如何根据形势发展科学设定教学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和教学资源,为各类学生打好计算机基础,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知识能力与水平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促进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具体实施分层次教学,一是按学生的整体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通过对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对经全面测试达标的学生准予免修,根据测试和学生自愿相结合将学生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对普通班,相对计算机基础较差,教学内容需要更细致、具体,并适当增加一些上机实验课时数,这样有利于基础稍差的学生理解、消化。二是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分层,按理工类、文史管理类、艺体类专业不同的需求,分别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模块化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模块,以模块作为教学单位,根据教学要求把模块组合成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课程体系,统筹制定教学方案,在规定的课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授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基于对每项计算机应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开发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还包括一个特定技能的详细工作步骤,它强调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也利于学校灵活而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1.按知识单元划分课程模块

划分课程模块是实行模块化教学的前提,高校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具体要求尽管差异较大,但仔细分析各个学科学生今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方向,在基础教学这个层面上,还是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理工类、文史管理类、艺体类,每个大类的院系之间的要求比较相近。理工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能力;文史管理类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专业软件,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及电子商务应用的能力;艺体类重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平面设计和计算机音频编辑的能力。

划分课程模块需要对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充分考虑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根据学习先后次序组合成教学模块。同时对教学模块设定属性,包括适用专业、教学目标、知识基础、教材、学时、教学方法、教室条件、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及考核标准等。本文把大学计算机基础分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及应用、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12个基本模块。每个教师讲授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自主地选择修课时间和学习模块,可以在同一段时期内同时学习多个没有通过考试的模块,也可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前完成课程所有内容的学习,并且通过模块考试,以拿到这门课程的合格成绩。这种模块化教学体现了因人施教,也让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自主性。根据理工类、文史管理类和艺体类的专业特点不同,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学时分配见表1。模块1至模块9属于公共基础知识部分,每个专业的学生均须掌握。其余三个模块由不同的专业分别选修。其中,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因此,比较适合学习程序设计基础;文史管理类的学生侧重于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因此,学习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艺体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三维建模与动画基础这样的应用型软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综合组班排课

综合组班排课是根据各模块的先后顺序、教学时间长短、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学生选择模块情况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安排,将模块进行必要的连结、分类、组合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通过对教师、学生、投影教室、实验室等进行合理调配,排出每个教学班和每位教师的课表,安排出统一的授课计划。

3、进行交互式技能训练

这是模块化教学的主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基本目标分解成为相当于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并将每一模块中一系列的单项技能溶于子目标中,子目标的实现可采用下达任务书的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对预期达到的目标和结果都非常清楚。设计每个模块的子目标还要考虑学生学习程度的参差不齐,子目标知识点的设计要求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以人机之间的交互式技能训练为主要方式,教师负责个别指导。在这个阶段,教师除了依据模块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外,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上机学习或者在实验室中实践。通过上机实践和作业设计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将所学的技能综合运用,并加以发挥,直至应用到其它执行同样任务的软件上。整个教学过程重能力,学习任务作业化。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条件。

4、分模块考核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中,考核是改革的重心所在。考核内容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对学生的考核分模块进行,每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转入下一模块的学习。分模块考核不仅可以根据每个模块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考核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且使考核过程化,避免了学生集中考试时对教学资源的大量需求。

四、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为模块化教学提供支持

1、课堂教学深入多媒体机房

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可以在机房安装投影,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合并移至机房来上。使学生能看到教师通过投影演示相关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每人一台机器,又保证了理论讲解后马上练习,充分实现了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便于教师真实有效地掌握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教学上的调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网络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在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精品网络课程。精品网络课程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精品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自主性、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等特点。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包含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他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分层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该模式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制定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得到很好的运用,关键在做好每一个环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模块化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要,及时更新案例,不断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兰芳.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

第5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研究性学习;校企合作;多学科融合

近年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内涵、外延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已经成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也逐渐呈现学科融合的趋势,人才国际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变化,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基础和在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锐意改革,建立了以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研究特色,针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 4个专业的资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群建设,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1-2],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

1建立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基础实践、工程方法实践和创新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导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

在本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Project),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的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从科研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们已在80% 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操作系统”――Linux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典型金融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趣味游戏设计。在实施课程大作业十

作者简介:陈刚(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何钦铭(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陈越(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陈丽(197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涵盖13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2) 加强校企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实践能力。

我们与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共建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基地等,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若干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作正式的技术报告,将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让学生在接触学科前沿、体验新技术的同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有9门课程获教育部-微软(IBM、Intel、SUN)精品课程,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我校已经与浙大网新和美国道富银行共建了金融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建了电子服务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等。开设项目实训课程10个左右,同时与Intel、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著名国内外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30多家。

3) 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为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意识。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俱乐部(社团)活动等。

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每一届电脑节直接参与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次,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包括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等,并频频获奖。近5年共有100多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其中国际大奖50多项;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自主设立支持的SRTP项目,使SRTP的学生参与面达90%;先后创建了IBM技术俱乐部、Intel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等近10个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创新型学术俱乐部,成员超过500人。

4) 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

我校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结合近年承担的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技术性项目,吸引一批高年级的本科生进入工程技术型研究基地和课题组,从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道富技术中心(金融软件)、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每年吸收本科生150位以上。其中,道富技术中心几乎参与了美国道富银行所有的核心金融系统研发项目,成为国际化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2建设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全英语教学,通过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师资等方式,构建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1) 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培养国际化交流基础。

大力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全英文教学,为本校学生和国际生源创造必要的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有46门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共27门,其中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外我们还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文写作、高级英语口语等实用语言课程。

2)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国际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海外高校短期交流、中加双学位项目等,加强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院已与加拿大、法国、爱尔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地的19所高校实施本科学生交流。全部项目每年涉及本科生约100余名,达到单届学生总人数的25%。

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合作,启动了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不仅在培养方案上融合两所优秀高校的特色,而且在双方教师的互派、两国学生的融合教育方面创立了新的模式。接下去,将继续探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发挥两校优势,积极组建国际化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

3) 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我院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的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

近五年来,我院邀请了24位外籍专家学者讲授本科专业课程32门次,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本科生89人(其中2009年接受22人),分别在我院进行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专业训练,其中33人为攻读本科学位的全日制学生。

3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根据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我院发挥学科研究优势,以计算机技术课程为核心,课程叉为基础,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好互动。

1) 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建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群。

围绕“宽、专、交”的目标,我院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4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模块化的课程群和交叉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软件工程方法、金融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电子服务工程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信息产品设计方向)[5]以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基础融合概念创新设计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围绕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培养目标,融合数字媒体、金融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设完成12个课程群,所有课程群均涉及2个以上专业,如图1所示。2门学科交叉型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整合与创新设计。

图1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

2) 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催生学科研究新方向。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设立于计算机学科内部的该专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批信息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并形成了富有优势的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则依托学科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在金融信息学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特色,形成了金融软件系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我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所有3个拓展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被评为第一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方向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同时也已成为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3) 综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创新体验,建立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已有2个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浙江大学―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与金融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注重计算机软件、金融学、工程训练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研究生的国际化科研实践基地,实战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产业动态,融入全球理念并拓展其研究视野和实践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研究与国际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选拔的基地研究生不仅可获得3个月的海外研究和实践机会,而且有经验丰富的企业科研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并制定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实践计划。同时,合作企业网新国际还将为出访学生提供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科研项目,以真实的银行金融历史数据为基础,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以“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为创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形式化的视觉表达相结合,通过功能创新、行为方式等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技术+商业+用户”紧密整合在一起,由内而外,真正地将概念设计转化成生产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升作出贡献。在教学上,引入研究型、应用型课题到专业课教学,推行学科间互动,构建围绕学科发展的开放式创新教学平台,建立国际化互动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国际竞赛和知识产权成果推进平台。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政策

保证。学院十多年前就开始建设以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小组,并以院级教改项目为驱动,教师评价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14个本科课程小组(含12个课程群)和9个研究生课程小组,每年投入教学经费近100万元,同时设立了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以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当年起薪保持全校第一。50%以上的就业学生到全球500强企业、国际一流企业工作。2008年48%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究生,其中出国深造比例13%。近年毕业生中,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4] 陈根才,何钦铭,陈越,等.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8(13):26-29.

[5]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 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HEN Gang, HE Qin-ming, CHEN Yue, CHEN L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第6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改革

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始终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在这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经历了以下几次重要改革:

第一次重要改革是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3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5门课程及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划。并且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手段的改革要求。本次改革确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同时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规范化的研究。

第二次重要的改革发生在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一些能够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建议,并构建了以“4领域×3层次”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框架,确立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改革中还提出了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门课程。本次改革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2]。

第三次重要的改革是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以下简称C9会议)上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中指出:要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把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让学生自觉地养成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此次会议还提出应建立更为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为全国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3]。

二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新生进入高等院校之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已经不再是“零基础”。大部分地区在中小学已经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许多新进校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从近几年对进入我校的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调查发现,新生在计算机基础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计算机学科不是高考和中考科目,即使许多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但是对课程也不是很重视,一般都安排较少的课时。第二,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之间,重点中小学与普通中小学之间计算机教学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由此可见,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来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2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在财经类院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学校对这类专业的重视度也较高。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这些“重点”学科上,而忽略了对计算机相关学科的重视。学生通常抱着只要不挂科的态度进行学习,确不知既具备经管专业基本技能又能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此外,学生不重视计算机学科的另一个原因是兴趣不高。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介绍技能性的知识、原理为主,内容主要是晦涩的符号、表达式等,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兴趣下降。可见,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对计算机相关学科学习的兴趣偏低是财经类院校开展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巨大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在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没有按照学生层次、能力和内在潜力等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通常采用折中的教学方法,这将加大那些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难度,严重挫伤其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不重视学习。另外,由于学科、专业上存在差异,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专业术语、符号、表达式以及抽象难懂的定义和原理,这更加大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的难度。

2理论内容与实验的分配问题

目前,对财经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课程内容往往来自于计算机专业的教科书,而在通常情况下专业类的计算机教材和课程教学是理论内容与实验分离的。由于目前大学普遍进行了课时和学分的压缩,导致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较少。学生在对复杂的理论进行学习之后,没有适当的后续实验课进行验证、练习和应用。新学习的理论内容不仅枯燥难懂而且与实践脱轨,学生只能机械的掌握理论知识,这将很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理论内容与实验课程的合理分配也是我们探索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3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相关课程就是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计算机,如何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运用,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当前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计算机技能的熟练掌握上,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运用技术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在C9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全面展示属于计算机学科特有的思维魅力已经迫在眉睫。

三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运用分层的教学模式

为了很好的解决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教师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内在潜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程度相近的群体,对其进行针对性内容的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具体要求,控制授课的进度和难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师生的交流和合作。这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人性化教学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分层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实现的:

1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大一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掌握情况,进而确定今后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有必要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教师根据考核成绩和学生的自主意愿,将学生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随时调整”的原则,对那些不能适应相应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调整。

2制定不同层次相应的教学大纲

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大纲。在初级层次学生的教学大纲中,要针对学生基础较差,接触计算机时间较少的特点,加大对其基础知识、技能等的讲解和训练,并且增加上机实训课程。在高级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大纲中,由于学生的起点较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因此可以加快课程进度、加深课程难度、拓宽课程广度,适当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制定不同层次相应的考试大纲

由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同,所以要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试大纲。初级层次学生要侧重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高级层次考生就要侧重实际操作和技能的考核。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要在其所在的层次中进行衡量,不能将全部学生一起进行评价。通过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融合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停留在数量上的增长,而是对其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越来越重视。对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而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例如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利用EVIWS等软件处理数据,分析经济现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等软件来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帮助和建议;统计类专业的学生更要学会运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等等。可见,财经类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学与计算机的教育已经紧密相连。但是,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相当庞大,要想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针对各专业对计算机工具的需求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应用相匹配,在《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基本要求》提出的1+x+y方案中,“1”是指《大学计算机基础》,“x”是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要求学习的课程,“y”类课程则要充分考虑财经类学生的专业特点,比如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其中“1”和“x”均属于计算机基础必修课,而课程“y”为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选修课。在计算机专业必修课方面,我们可以将一些比较基础但很实用的计算机工具的应用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结合财经类学生特点着重介绍Excel在财务、金融领域的应用。在计算机基础选修课方面结合计算思维特点,开设数据处理和程序的课程,该课程在介绍数据处理和程序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不以传统的综合类院校或者理工院校开设的C语言或者Python为例,而是结合财经专业特点,以Excel VBA或者matlab为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征选择课程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紧跟时代,适应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各大高校通过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并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把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不难发现,本次研讨会对增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寄予厚望。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周以真教授曾在2006年3月提出了“计算思维”,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活动[4]。可见,计算思维也是人类科学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能行性、构造性、模型性为特征的计算思维方式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下面就针对当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探讨以培养计算机思维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初步想法:

1提高学生对计算思维的认识

虽然计算思维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认识上。为了保证计算思维能很好的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高校应该开设相应的培训或课程,并在课外多设置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计算思维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并主动产生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由大量的计算机名称、定义和符号等组成的,细节的设计也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显得很琐碎,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可以适当对其进行删减和梳理,突出讲解重点内容。另外,要重点体现抽象表达和自动执行的计算机思维的内容,可以运用一些典型的并且易于理解的例子来解释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算法设计,并且分析这种算法和数学方法的差异,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另外,在教学中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下尽量多举办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并且需要用到计算思维的培训和竞赛,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实现知识到能力再到思维的突破。

3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与认同。许多学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必须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学理论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案、教学组织策略、实现条件、教学效果评估等环节组成。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基于相应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和对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而对教学过程做出适当的说明。每位教师可以综合学生专业特点以及自己教学的重点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在计算思维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就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组织策略进行有计划的教学,并根据教学效果评估来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判,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可见,一套建立在计算思维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

总之,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改革思想,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并且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信息”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对于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内容选取、授课方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此,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博琴.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2012(9):6-9.

第7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一线教师的意见,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基本要求》从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能力素质需求的基本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评估五个方面,详尽、透彻地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阐述了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必须认识和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基本要求》还按理工类、医药类和农林(水)类,分别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并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各知识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实验单元所包含的技能点。《基本要求》是新形式下规范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基本要求》建立的背景

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阶段,21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55号文件),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等五门课程及其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和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155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例如:确立“4领域×3层次”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划分为“一般”和“较高”两个层次,以及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典型核心课程等。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经过前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相对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三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指出:面对大学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的现实,面对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极大期望,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与梯队建设、教学测评与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呈现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信息素养”的特点。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基本要求》指出:一门能够凝聚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并有效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发展的关注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会逐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意见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提出了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 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规划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 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视与相关专业的沟通与融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后继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

(3) 加强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体系。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4) 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实践教学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

(5) 统筹全校教师资源,加强高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个关键。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统筹全校教师的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研究的教师团队。

(6)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及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需要有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7) 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各校应建立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高校的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关注并检查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考虑到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要求》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所涉及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归纳为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以此为依据,针对理工、医药、农林等类别各设计了一组基础核心课程,作为构建不同专业类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的选择依据。为加强指导的可操作性,还给出一些典型类别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的四个领域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以及“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领域的内容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密切相关,而“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领域主要涉及解决专业问题的所需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则涉及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需要掌握四个领域所涉及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也有所不同。

每个领域的知识又涉及不同的层次,主要是三个层次: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相关专业应用。其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应用”与专业类别直接相关,更可能成为专业课程的内容;“技术与方法”层次则界于两者之间。

4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

根据国内外计算机教学状况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知识结构的分类分层的体系。

为了规范和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体系,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体系涉及与知识体系同样的四个领域,包含了操作性基础、综合性技能、专业性应用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1) 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向理工、农林、医药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与本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密切结合的,因此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理工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值计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潜在的软硬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医药农林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科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应该分层次培养。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由若干实验领域组成,每个实验领域包含若干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技能点。根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能力,将实验体系划分成四个领域,分别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S)、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 (P) 、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D)、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A)。每个领域又分三个层次,分别是:

① 操作性基础(B):常用软硬件基本操作,基本原理的验证。

② 综合性技能(S):技术与方法的实现。

③ 专业性应用(A):涉及专业的应用技能,有关的专业软件应用等。

(2) 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领域和层次组成,实验单元列在由领域组成行由层次组成列的表格中,它是计算机实验的基础单位。实验单元由“技能点”构成。

5 理工类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举例

为了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理工、农林(水)、医药等不同的专业类别,分别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同时针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供学校选择和参考。

下面,以理工类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1) 核心课程

《基本要求》建议理工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核心课程有六门,即: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涉及上面四个领域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该课程应该类似于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其他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稳定、规范和系统。与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较,“大学计算机基础”更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原课程中一些工具的使用与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验课完成。

“程序设计基础”是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建议作为大多数专业(特别是技术类院系)的必修课。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程序设计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例如从课程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选取:

①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

②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

③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另外,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 (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开发应用程序。

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领域中两门典型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知识领域的内容。

(2) 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 + 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下面,从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议方案。其中X部分没有分必修或选修,可自行选定。

① 电子信息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等。

② 科学计算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和(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③ 信息管理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分析与决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④ 辅助设计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⑤ 基本应用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分析与决策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常用软件的应用”(如办公应用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内容与名称根据专业实际要求确定) 。

以上类别是根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进行分类的。大部分专业可以直接参照某种类别,选择对应课程;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能会涉及多个类别,请各校根据相应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参考各相关类的课程建议方案自行选择合适的课程。

6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加深远的计算机教育。回顾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是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带有普及性质),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更具大学教育特征和专业应用特征)。

(1) 在《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指委、许多知名院校和一些出版社等组织不少资深教学专家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工作。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课程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共享这样重要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而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受益于广大学生,值得我们思考,值得学校领导费心关注。

(2)《基本要求》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也是资深教师编写好的课程教材的重要依据,在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者应该首先积极领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涵。

《基本要求》提出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① 对于重点核心课程的教材,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以及计算机专业类教材。

② 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而不要再讲一些过时的概念和实用价值不高的技术。

③ 要鼓励专业课教师(或与基础课教师协作)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

④ 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要能适应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⑤ 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鉴于上机实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应做到主教材和上机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内容合理分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本要求》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开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全新局面。

第8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素养 文科大学生 培养

 

一、引言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新式的办公、生活模式,将人们带入了数字化社会的新时空。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大学计算机教学为了顺应这种变化,将原来以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提高计算机在各个学科中的实际应用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通过增设计算机高级课程,进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大学计算机课程培养的目标就是要让使学生能够在其所学专业中有意识地借鉴、使用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从而提高自身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制,尽管在制度上还保留着文科学生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的要求,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这些课程只是象征性的学习一下。在这种背景下,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的文科学生,初步具有的是人文学科领域研究所需要的形象经验思维和研究方法,而对于计算机这门理科课程,要学好,学懂,学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新的教学模式中,除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等内容都在学习之列。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文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的研究,从学生主体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文科大学生计算机素养的问题。 

二、计算机素养的内容 

计算机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工具素养或直接称为信息技术素养,其含义是利用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1]。计算机素养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是随着全球社会新信息技术的角色转变和技术发展而发展的[2]。洛克希德(lockheed)等人在一个学校计算机素养评估的调查项目中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计算机素养可以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在信息社会更具有竞争力,需要知道的关于计算机的任何东西,需要用计算机做的任何事情。 

计算机素养包括三种能力:技能、知识和理解。它包括:第一,将计算机用于帮助学习、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功能、应用、性能、局限性以及社会含义的知识的掌握;第三,出现新的应用和社会问题,对它们进行学习和评价时所需要的理解力[2]。  

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计算机素养的具体内容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人员自身发展定位的变化而变化着。当今所处的信息社会,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交叉学科领域都需要大量能胜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和外语一样成为用人单位主要考虑的一个指标。这就对大学计算机教学,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大学毕业生应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能,能够解决专业领域内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知识的更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已经是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除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之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要很好的分析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先要了解一下文科和理科。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习惯上分为了文科和理科两大类。无生命世界及生物领域属于自然科学,其分化出的各门学科被看成理科。人类精神和社会领域属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被看成文科。从研究方法上看,理科主要是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客观实验和运用公式、定理进行逻辑分析和论证,而文科则主要是进行定性研究,现象描述和经验思辨分析评价[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分类为各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如今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靠单一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无法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尤其一些交叉学科,更是需要文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在如今的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必须的工具,从资料的收集

整理,数据的分析统计,到音乐、绘画的创作、编辑等诸多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到目前,我国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都相应的开设了计算机课程,除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外,还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开设了计算机高级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等,用以提高文科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场新的挑战。 

 

(一)文科思维方式制约学习效果 

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形象思维,经验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对大量知识的识记的基础上,通过模仿、想象、组合、移植等方法完成对知识的获取。这种思维模式对符号,文字,图片等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快速的接受传递的信息,而对数字,公式,推理反应不敏感,接受上有一定困难。用文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习计算机课程,往往变成死记硬背书本和老师讲授的内容,似懂非懂,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层面还可以应对,一旦进入到高级课程学习阶段,对于讲究逻辑次序,循序渐进,注重基础的理科学习来说,由于基础的薄弱,将导致无法进行高级课程的学习。而文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在计算机学习中也会因其不够严谨,逻辑性不强而成为学习的障碍。因此,文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抵触情绪,感到困惑和迷茫。 

(二)师资队伍有待整合加强 

目前承担文科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高校是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主。这样的安排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教师深厚的专业背景,在知识传授上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脱离学生所学专业实际,忽视计算机在文科专业中的工具性,而过于强调其专业性,技术性,使教学内容偏难。又或者走向其反面,过于看重文科学生基础的薄弱,而使教学流于通过考试的简单层面。 

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设具有本专业背景的计算机教师队伍。二是相对固定从事文科计算机教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使得他们有时间去了解所教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从而调整教学,适应文科专业的要求。以上的两种方法都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实现。 

(三)文科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影响学习效果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科学生的学习行为仍然是以阅读课本为主,书本中有的内容掌握的较好,一旦离开书本需要灵活运用时,就表现出无从下手,毫无头绪的尴尬。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的学习都要配合大量的上机实践,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灵活变通,才能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时较多的是机械性完成教学要求,在主动上机训练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欠缺主观意识。这就导致学习效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要求。 

(四)教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目前出版的计算机类教材中,入门类教材过于简单,讲授的内容不能满足文科学生的专业需要。专业类教材则是以理工科学生为对象编写的。教材的书写风格,内容编排都是按照理科生的学习习惯安排的,甚至有些书中的用例都是要具有了一定理科基础后才能够读懂。这样的教材对于抽象思维薄弱,计算机专业基础差的文科学生来说,使用起来一定是艰涩难懂。而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案例类教材又缺少基础知识的讲授,对文科学生来说使用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一旦选用的教材无法提供学习的帮助,长此下去,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丧失学习计算机的信心。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四、文科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培养策略 

通过以上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和教材,另一方面是学生。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文科学生计算机素养提出几点策略。

(一)文理思维方式的相互渗透 

人类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理分科只是在研究对象上的一种划分,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而各种思维方式本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科研究同样需要进行抽象思维,理科研究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如哲学、经济学等无不需要进行理论的推理和思考。在理科中,形象思维是帮助抽象思维提出假说、获得结果的重要一翼[3]。文科学生要提高计算机素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抽象思维方式的培养。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抽象思维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有研究表明,人脑的右半球是形象思维的中枢,人脑的左半球是抽象思维的中枢。

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引入一些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如做一些数字类游戏,或是布置一些虚拟任务,让学生制订实施计划,通过回答为什么,建立起相应的逻辑关系。建议学生平时的阅读中多读一些推理型的文章,通过精细阅读,提高复杂语言逻辑的分析理解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制订行动计划的习惯,将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紧迫性或次序性进行分类,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是问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样去做,改变靠直觉办事,做事随意的习惯。通过适当的训练,文科学生一样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强化专业术语的使用 

术语是指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专业术语是专业领域内对特定事物的一种行业内的描述,是专业交流中使用最多的词语。在文科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借助多媒体手段,生活化的语言将计算机知识中难于理解的概念、算法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可以起到引领学生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但计算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高级课程的学习阶段,单纯依靠老师课堂上的讲解无法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需要学生从事大量课后的学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通过查阅参考书,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等手段来完成,如果没有养成使用专业术语的习惯,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就会难于理解和沟通,不利于课程的学习。所以应该在学习之初,就养成记忆和使用专业术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高级课程的学习,走入社会后计算机技能的自我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了,所以使用术语的习惯并不难养成,只要有意识的记忆,使用,变成描述问题的特定用语,很容易就会成为习惯的。如在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授课中,关系、记录、主键、侯选键、规范化等术语的强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而在后续的程序设计部分,流程图、程序调试、编译、源程序、存储过程等,在记忆和使用这些术语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在熟练使用这些术语进行问题的叙述时,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向计算机专业所需要的方式转变,而这正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效果。 

(三)有意识的行为方式训练 

文科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存在看不懂,想不通,写不出的现象,所以首先要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由于从高中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上大学后,文科学生数理基础相对薄弱,计算机课程在他们开始学习之前就已经被打上了学不会的烙印,所以要先从心理上接受,将其和其他课程同等对待。本人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已经具有的计机特长,比如上网,游戏等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如在学生普遍使用qq的情形下,告知学生除聊天功能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如远程协助,视频聊天,网络硬盘,邮箱等,鼓励学生使用这些功能,让他们认识到驾驭计算机并不是不可为的事情。 

其次,计算机在文科领域中的工具性更为突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它解决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习目标,不纠缠于一些技术上的细节,不盲目扩展学习内容,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经济学专业,经常会对一些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在有多种可选方案的情形下,让学生使用最简单实用的程序,用简明的逻辑关系完成操作,而不是过度强调使用了何种算法,如何进行了程序的优化,这样做的结果,学生的畏难情绪得到了缓解,在提起了学习兴趣之后,再将一些不同的算法教授给他们。  

再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记笔记和主动上机。由于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不做笔记,而是习惯将老师的教学课件复制回去。在本人的授课过程中,一直要求学生要记笔记。不只是单纯将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学会提出疑问。教学结果显示会记笔记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强于不记或不会记笔记的学生。案例教学是目前在文科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案例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或专业,明确给出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实施的步骤,并在案例后给出相关自我提高的练习。因此主动上机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要让学生知晓上机不只是为了验证教学内容,而是要学会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五、结束语 

计算机素养的培养是靠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具有良好计算机素养的大学文科毕业生将更具竞争力,适应力和创新力,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农心,等.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程[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35. 

[2]t.胡森, t.n. 波斯尔斯韦特. 教育大百科全书: 第7卷[m].张斌贤, 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741-743. 

[3]高秋香. 从“文理分科”看“文理渗透”的内涵及实施[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1): 764-769. 

第9篇:大学计算机学科评估范文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在客观评估大学生中学时期所接受的信息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信息能力、强化信息意识、培育信息道德,成长为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素养人”。具体表现为:(1)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形成信息“资源意识”、“效益意识”,更好地去发现和利用信息;(2)培养学生能用信息道德的准则来规范自身的行为;(3)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甄别能力;(5)培养学生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解决问题能力;(6)培养学生借助自身的信息素养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校应以“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为准绳,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构建“以信息意识为基础、以信息道德为准则,以信息能力为重点”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2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我校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非常重视,全校学生都必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课,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侧重于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一些实用工具软件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2.1信息意识比较薄弱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虽然认同信息的重要性,也能利用搜索引擎获取部分信息,但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环境中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意识不强;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相关信息和前沿动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研究性学习”对信息更深层次的需求倾向更难产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本学科应掌握的基础信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积累的意识不强,即使迫于某一目的或任务进行了信息收集,也仅限于应付差事;有的学生甚至是出于娱乐的需要,如聊天交友、看视频、听音乐等。因此,我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比较薄弱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进行培养。

2.2信息能力亟待提高通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校学生能具备信息获取、分析的基本能力,部分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还能借助常用的工具软件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挖掘,进行二次加工和集成,但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环境中使用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保护自身计算机和信息安全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显然无法达到“四化同步”进程的时代要求。

2.3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欠缺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信息道德的法律和法规,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国网民自律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商用密码管理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等,我国《刑法》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规定和处罚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由于课时、内容安排上的困难,在对上述内容的学习上明显不足,导致了学生在意识和知识层面的不足,在信息活动中屡屡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综上所述,我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仍存在诸多缺项,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实施好这一系统工程,既是我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更是高校教育应肩负的使命。

3原因分析

造成我校大学生整体信息素养不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我校至今未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信息素养课程。这就是为什么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评估能力及使用能力、信息道德及信息法律修养不高的原因。

3.2有少数系部开设了文献检索课,但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等,这就导致了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依然不高的现状。

3.3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素养课程也未开设,导致学生在高级信息素质、综合信息素质方面的能力就更显薄弱。

3.4由于图书馆基础条件的限制,导致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如加强图书文献、电子科技信息检索的环境建设;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学生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全面、高效使用的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扮演重要角色。

3.5我校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有限。我校的校园网在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能力、通用信息素质、学科信息素质、综合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资源十分有限,软件资源建设任重道远。

4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没有普遍有效地开展信息教育活动,尤其是在贵州,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导致了大学新生在信息素质方面基础普遍较差,信息知识水平与信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更应该从信息素养培养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有序、全面、高效的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4.1建设思路(1)既要以“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为准绳,更要从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出发,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中心。(2)要注重以信息意识为基础,以信息道德为准则,以信息能力为重点的组成要件和层次关系。(3)要能将教学与非教学形式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的弹性课程体系。

4.2建设方案根据专业属性和学习阶段的特点,我们将课程体系概述为“三个层次,四年一贯制”,即“通识信息素养培养”、“专业信息素养培养”和“特色信息素养培养”三个层次,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既实现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有机统一,又各有侧重。具体来讲:(1)“通识信息素养培养”侧重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基本信息技能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基础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信息检索课、举办信息素养知识讲座、网络宣传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分析、加工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尊重知识产权,维护信息安全,做一个文明的“信息人”的素养。(2)“专业信息素养培养”侧重培养大学生按特定目的对搜集到的海量信息进行审核、筛选,运用综合分析法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正确地解决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对特定信息能批判性、公正性地进行评估、有序化地进行整理、科学性进行利用和创造性进行加工,生产出所需的新的信息集合。(3)“特色信息素质培养”侧重对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院系的课程,通过结合单一课程、阶段性课程、课程群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必要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具体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特别是结合专业开展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工作,既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考查,也是开展“特色信息素养培养”的良好实践。近年来,贵州省教育厅和各高校组织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也是“特色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形式。2013年贵州省共立项318项,参与人数约1700人,各高校自行立项数和参与人数与省级立项相当,为“特色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新生进校后的图书馆资源利用教育、系列讲座、网络教育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并不断形成对信息素养和知识的评价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4.3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上述建设思路、建设方案,结合不同类别的专业特点,我们设计了“1+1+X+1”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师范专业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如表1所示。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实施,学生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信息素养培养所需的基本操作能力,然后经过“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理解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指导信息素养形成的整个过程,再经过多门素质拓展选修课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最后将其综合运用到师范专业所需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课程中,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实践。(2)非师范专业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如表2所示。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实施,学生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信息素养培养所需的基本操作能力,然后经过“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理解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指导信息素养形成的整个过程,再经过多门素质拓展选修课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最后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的高级加工、处理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和今后的研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说明:(1)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考虑了文、理科学生的专业特点,文科学生侧重于图像、文本的处理,理科学生侧重于编程能力和网站建设方面的的培养。(2)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除要求文、理科学生在达到师范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外,还增加了数据库技术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其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3)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的文、理科学生的素质拓展选修课可在学校的教务系统中呈现,学生在达到最低学分标准和学分组成的前提下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4)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学时、学分,结合各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要求会有所不同。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