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管理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
一、海外并购风险研究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但是相对于国外企业,中国企业还显得较弱。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想要迅速做大并走向海外市场,海外并购成为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走出去”已成为我国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呈风起云涌之势:TCL先后收购施耐德、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和大宇公司;明基收购德国西门子手机子公司等等。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里,中国公司已经在外国企业投资了约300亿美元,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但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如此迅猛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却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收购后中国企业往往陷入了无限的麻烦之中无法自拔。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但是具体到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这些国内大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么一个现实,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偏低,海外业务陷入困境,甚至会连累到国内母公司的正常经营,这些均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应该予以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以规避。
二、海外并购风险的分类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并购失败的原因30%来自于并购战略失误及并购目标企业的情报调查疏忽,17%为并购具体策略不当,而53%则是整合风险;研究发现并购失败可归结于目标对象选取失误、收购价格不妥和交易时间不当等诸多因素,并且许多并购就失败在交易的构想和执行阶段。从宏、微观层次来看,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以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前者包括国家风险、法律风险、利率、汇率风险和产业风险;后者包括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
1.政治风险和政策风险
在海外并购发生之前,首先是对政治风险和政策风险的充分估计。政治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的政局稳定性、政策连续性等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投资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受资国的外资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利率汇率政策等方面。政府在许多跨国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对跨国并购的态度,反映在其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中。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就是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差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无法挽救,常常使投资者血本无归,后果严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化解这方面风险。
由于中国与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差异,从而将普通交易上升到政治高度看待,进行最为严格的审批,甚至对交易进行阻挠。近年来,中国在西方颇为流行,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难免会遭遇敌视的目光,尤其是在资源领域的收购,更是引起了被并购企业所在国政府的谨慎甚至恐慌。例如,加拿大国会正在修改投资法,将对在国家军事、经济安全等方面存在威胁的并购活动,以及其他敏感项目的并购行为进行审查,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规定就是将对其他国家国有企业在加的并购行为重点审查。如果与相关国家的政府部门沟通不利,原本简单的并购交易被附加上政治、外交等各种复杂因素,随时有可能招致大麻烦。
当然也有外国企业的员工及当地民众由于对中国企业不了解,而形成不信任,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福利等问题,从而驱使当地工会等组织出面干预交易。
跨国并购往往会引起很大的经济震动和社会震动,因此,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在并购东道国的目标公司时,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先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再考虑并购问题;也可以先不全资并购,而是控股性并购或接近于控股性并购,待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并购;还可以利用目标公司所在国的一家合资企业作为跨国并购的者,以避免东道国政府或当地政府干预。要采取多种渠道对东道国政府、公众和媒体进行适度的沟通和游说,使之充分了解中国企业的并购动机、背景,尽量消除误解和偏见。如通过外交渠道、两国的民间友好机构或在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牵线搭桥等,取得东道国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并尽可能在社会就业方面适应东道国政府的要求,同时争取目标公司的友好合作,使当地政府从工业发展及社会发展出发,给予跨国并购方以宽松的政治环境。
2.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如果并购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过多,以流动负债支持长期投资,抑制短期内产生偿债的紧迫性,一旦现金流量不足和融资市场利率变动,将导致企业发生偿付困难甚至并购失败。目前国际上跨国并购通常的方式是使股票置换、债券互换、现金收购以及这三种方式的混合使用,其中运用最多的是股票置换,即并购公司发行股票替换目标公司原有的股票,从而完成股票收购。其特点是目标公司的股东不会因此失去所有权,而是被转移到了并购公司,成为并购公司的新股东。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发育水平低,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受到限制太多,进程太慢,无法适应海外并购的需要。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多数都采取现金交易或国际银行短期贷款的方式,增加了交易成本,为并购后的整合和公司有效经营设置了巨大的财务障碍。
3.文化的冲突
中国本土企业并购海外企业,首先面临着如何协调和融合东西方企业文化的问题。据估计,70%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其中70%的并购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一般而言,中国本土企业与海外成熟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企业文化鸿沟,如何吸收西方企业文化的积极方面,保留本土企业的文化优势,成为考验中国海外并购企业家智慧和能力的难题。
企业文化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之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目标、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组合,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逐步形成的,是维系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各国企业文化差异很大,如美国企业崇尚自由、锐意革新,德国企业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僵化的管理制度,如果不正视企业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引起企业文化的冲突,进而影响并购后的企业运行效率。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标多是欧美成熟企业,而这些企业对自身的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并希望保持自身的文化。中国企业则倾向于“企业家化”,企业文化以强大的家长制和强调个人忠诚为特征,这与大多数西方企业强调“专业化”的文化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完美融合。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后应当把实现被并购企业对其的能力、风格和愿景认同作为文化整合的重点。若处理不当,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文化方面的冲突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东西方员工的思维模式和忠诚度有着极大的差异:西方成熟的市场环境造就了企业注重制度和流程的模式,而中国企业则更显多变灵活。
在整合的第一阶段,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到被并购企业的运作中,以提高被并购企业对其的能力认同作为其文化整合的重点。中国企业在并购前应当充分调查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文化,在并购后对其进行调整,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在文化方面应当加强相互的理解,同时尽可能避免文化冲突。
在整合的第二阶段,面对双方文化冲突的增多,中国企业应当尽可能包容文化差异,强调双方文化的共性,把提高被并购企业对其的风格认同作为其文化整合的重点。在文化冲突增多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从双方共同利益出发,尽可能缓和冲突。中国企业不应把自身作为被并购企业的对立面,采取压制的方式应对管理风格冲突。这一阶段,运营相关的整合应当减缓,因为业务整合往往会加剧文化冲突
在整合的第三阶段,由于双方对彼此文化理解的增进,中国企业应当在这一阶段应当建立完善的发展计划,确立能够得到被并购企业认同的发展愿景。文化冲突的缓和为企业全面的业务调整提供了契机,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发展愿景,并全面整合双方的业务。
4.公关的缺乏
中国企业在公关和传播能力上的普遍欠缺,也是整合成功的一大要害。中国企业在进行收购的过程中,对媒体通常采用比较低调甚至是沉默的做法。以海尔为例,对公众沉默是海尔跨国并购美泰克失利的主要原因——无论中外媒体如何轰炸,海尔始终以沉默示人,这一招秉持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谨慎作风,但在美国公众看来却是海尔在逃避问题。这不但导致了海尔的最终败北,也丧失了一次向世界宣传与推广的良好机会。
5.国际化人才的缺乏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跨国并购最大的瓶颈是人才问题。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案例,大部分问题都出在人才方面。海外并购和去海外新建工厂不同,新建工厂可以自己控制速度,可以招收符合自己期望的员工。而并购完成之后,马上面临的就是运营,尤其是对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并购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同行业的差别很大。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人才方面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尽管如此,中国的大型国有石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之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花了很大力气。中石油、中石化很早就选拔英语好的员工,一批批派往欧美学习企业管理,然后去实习海外业务。现在中国几大石油公司主持海外并购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海外留学并实习过的。
三、海外并购的风险研究任重道远
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荆棘密布,充满风险,因此,海外并购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并购盲目性,提高并购成功率,通过跨国并购整合产业链,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出去”,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1]干春晖《大并购——30个世界著名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 钢铁贸易 风险管理体系 构建 意义
伴随着我国重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生产量持续攀升,使得钢铁贸易频频。但因为钢铁贸易的贸易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钢铁贸易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如若不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必然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是生命危险。对此,应当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使之能够有效监控钢铁贸易,提高钢铁贸易的安全性。总之,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落实钢铁贸易风险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所谓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以钢铁贸易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为目标,依靠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手段等的风险管理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和运行体系。结合钢铁贸易业务实际情况及其特点来看,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两大目标: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所以,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直接关系钢铁贸易业务的经营与发展。为了切实有效地发挥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应当将其建立在钢铁贸易实际基础上,依靠风险管理部门及管理制度,正确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对钢铁贸易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如此才能使钢铁贸易良好进行,逐步向国际化迈进。[1]
二、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在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大多数钢铁贸易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企业经济效益与发展的情况下,明确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科学、合理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为:1)符合全面系统性。钢铁贸易风险因素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贸易环节中,为了切实有效地控制贸易风险,所构建的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应具有全面系统性,能够对钢铁贸易的各个方面进行管控,如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系统控制和协同各个部门的工作等,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因素的产生,并且尽可能地控制风险因素,提高钢铁贸易的安全性。[2]2)符合合理有效性。对于合理有效性原则的遵循,主要是在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架构时,严格遵循企业目标,对钢铁贸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进而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保证其能够有效控制贸易成本、降低贸易不确定性、改善贸易不足,避免钢铁贸易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3)以科学预测为先导。企业的风险是不受人为控制的,风险的产生和造成的后果也无法提前预知,因此必须遵循科学预测作为先导的原则。基于此点,在具体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钢铁贸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预测,并根据评估与预测的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用以规避风险,提高钢铁贸易的安全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钢铁贸易风险的评估与预测,应以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基础,同时结合企业以往钢铁贸易情况及企业目标,科学评估与预测。[3]
(2)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上构建原则的确定,笔者建议在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以下方面:1)强化风险意识。钢铁贸易企业要想做好钢铁贸易业务,需要企业内每个员工支持与奉献。而保证钢铁贸易安全,就要企业内工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素质,将其融入工作中,时时刻刻注意强化风险管理,钢铁贸易风险自然而然地就会降低。那么,如何强化钢铁贸易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呢?答案就是强化企业员工风险意识培训。即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风险意识培训,在培训中通过大量典型案例的阐述、风险意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教授、加之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企业员工逐步树立风险意识,并将其逐步融入员工的行为中,使员工在工作中无意识的强化风险管理。2)制定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基于以往钢铁贸易企业风险控制情况,可以确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基本上分为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经营风险。而外部经营风险的产生,又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不当所引起的。所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非常必要。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健全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对于内部控制岗位授权制度中授权对象、授权条件、授权范围、授权期限等方面的确定,应当通过召开讨论大会来决定,而非组织或个人越权决定。其二,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中应当严格且准确说明报告人、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频率、负责处理的部门、处理人员等方面,保证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三,内部批准制度要明确规定批准程序、批准条件、批准范围及批准人所负责任等,提高内部批准的规范性。3)评估风险,提出风险解决方案。钢铁贸易中某些风险的发生是无法预控的,但即使如此,也应当尽量降低风险的破坏程度。所以,评估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解决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就以今年天津港贸易事故来说,于今年8月12日晚天津海滨新区创库爆炸的发生,使得铁矿石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对事故风险做出了评估。即针对钢铁贸易业务的特点,结合风险识别评估要求,详细的、深入的识别评估了此次事故风险,与此同时,积极征求了相关专家及人员的意见。由于仓库爆炸事故的发生,使得滨海新区有关现场的海关正常业务办理受到严重影响、大批货物的损毁、物流工具的损毁等,严重制约了铁矿石期货的按时交付。基于此,应当针对当前局面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即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标准等,提出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等一系列的风险解决方案,尽可能地降低爆炸事故对铁矿石贸易的危害程度。
三、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1)规范钢铁贸易企业。钢铁贸易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提高了钢铁贸易的危险性。所以,钢铁贸易企业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钢铁贸易业务,有利于提高钢铁贸易的安全性。基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优化风险管理,使其有效落实,规范企业内部,提高钢铁贸易的安全性。
(2)推动企业在外部风险环境中良好发展。在日趋激烈的企业外部风险环境变化的逼迫之下,为了防止企业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不断变化的影响下遭受重大风险和损失,可以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对不确定性风险予以管控,提高企业的安全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环境,良好发展。
四、结束语
钢铁贸易风险对企业威胁较大的情况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因素,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开展钢铁贸易业务,推动企业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为山东莱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廖国繁.关于钢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的分析[J].中国市场,2014(27):28-29.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定价系统
作者简介:王玉芝(1964-),女,河南平顶山人,经济师。
中图分类号:F830.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203-0047-03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矩阵式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般由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信用管理专业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组成。
(一)董事会
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一项重要职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大银行的董事会已纷纷将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计划,并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到了银行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由银行内部和外部的经济金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两名以上的银行决策层成员。风险管理委员会独立于日常业务管理,而且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确保其管理活动免受来自业务部门管理层的干扰。风险管理委员会一般负责制定并适时修改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以指导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和所有员工的行为。作为全行系统风险的管理者和责任承担者,风险管理委员会必须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比如限额、风险资本衡量方法等),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
(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确定的风险管理概率,集中管理全行信用风险和交易性市场风险,统一指导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对各类业务的规章制度进行归口管理,对各类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负责客户风险评级体系、市场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工作;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工作。
(四)稽核委员会
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章得到执行。内部稽核人员应当定期稽核、测试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稽核委员会报告。同时,稽核委员会向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以便执行委员会及时采取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了确保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内部稽核人员一般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程的创新时就开始介入。外部稽核人员主要是定期复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完整性、独立性,评价风险政策和程序的合规情况,并及时向稽核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
(五)风险经理
风险经理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一线人员,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发挥纽带作用。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保持联系。尽管风险经理负责本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但部门最终的风险责任由部门主管承担,并在维护银行风险管理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如下特点:
(一)风险管理流程不全,风险辨别能力偏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贷前客户风险评级方面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具有不同风险特性的企业未设计特定的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指标预警功能不强,导致了较大误差。尽职调查、贷后检查和报告路线等流程多被忽视。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运作效率偏低
各部门职责边界不清,有些风险点未纳入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有些风险则多个部门共管,造成了决策效率低下。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不强,容易受到业务部门的压力,不能独立发表意见。
(三)贷款操作集中于抵押贷款
外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在所有的贷款中占比很低,而且风险管理水平越高的银行,其抵押、担保贷款比例越小。只要能精确、科学地把握客户的偿债能力和相应风险,然后根据其偿债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就可防范风险。抵押贷款操作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只有对客户风险缺乏认识的银行才倚重这一方式。
(四)风险管理水平和方式不能有效支持贷款定价
目前,多数中资银行的贷款价格大多根据与客户关系而定,没有实现风险定价。同时,相对于承受的风险而言,定价较低。
(五)风险管理上的粗放模式导致信贷管理的成本和效率大打折扣
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和资产组合的潜在损失相比不一致。由于缺乏支持搜索和精确定位风险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技术平台,因而不能根据风险源来确定风险管理的重心,在信贷管理上以面代点,成本高。并且,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新增不良率时有反弹。
三、如何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
(一)在内控制度的建设中应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
1.在授权批准控制中突出对外签约和使用资金两大环节。对外签约是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外签约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项业务的风险程度,而资金付出事项中有很大一部分,如预付定金、预付贷款、交纳信用证开立保证金等业务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原则。其中,风险较大的签约或付款必须经过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层批准。
2.在职务分离控制中突出信用部门的制约作用。目前,许多银行存在着某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由某一些业务人包办的现象,这就使本来属于银行财富的客户和订单大量被个人所拥有,一旦这些业务人员恶性跳槽,不仅可能使银行的订单和客户流失,而且会严重影响由其经办但尚未了结交易的正常进行,从而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针对这一情况,银行应高度重视发挥信用管理部门在职务分离控制中的制约作用。其要点包括:业务部门或人员所涉及的客户应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未经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审查确认,业务部门不得对外签约。
3.在业务程序控制中强化信用风险控制环节。业务处理程序因企业而异,但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几个环节应作为业务处理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加以规定: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资信情况及与客户相关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交易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财会部门对交易事项的成本进行核算;信用管理部门对企业拟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查确认;高风险的交易事项、重大风险事项的处理方案应经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审查批准;信用证项下的交易,应由业务、财务、信用管理部门对国外来证加以审查;由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信用管理部门对应收账款采用恰当的方式追讨。
4.在管理制度控制中充实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应在机构管理制度体系中充实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容,包括:客户资信调查分析制度;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风险交易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信用贷款方式管理制度;限额管理制度;不良贷款管理制度等等。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评级和风险定价系统的步伐
1.建立和完善客户价值指标(Customer Value Index) 。客户价值指标用来测定每一个客户的资本使用回报率,在业务层面和风险管理层面管理客户的价值贡献。具体而言,客户价值指标由客户对银行利润贡献和相应的资本金占有成本两部分组成。客户账户贡献要全面衡量账户收入和费用,其中账户收入由流动性准备收入(贷款承诺收入)、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等构成;费用主要是资金成本、法定准备金成本、损失准备和账户管理费用。
2.提升风险度量技术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客户违约风险和风险敞口(贷款余额和授信额度)来评定贷款的质量。以此来了解每个客户风险评级的平均余额、客户风险评级的变化、审批额度的实际使用情况等指标。
(三)加大内部对信用风险责任考核的力度
1.有效设定和合理分布信用风险的防范责任机构。应明确规定信用管理决策人员、信用管理专职人员、营销人员、财会人员等相关的信用风险责任人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并采用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促使这些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2.合理确定对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如逾期贷款控制比例等。
3.在债项管理中引进利率杠杆。在考核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经济指标时,对规定的信用期限内的贷款占用,可不计息或实行优惠利率;逾期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4.试行内部信用风险准备金制度。对信用风险承担者收入中超过机构人均平均收入(亦可另行确定一个适当的基数)以上的部分,按超率累进的办法,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其所有权不变。在银行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如3 年或5 年),如发生属于个人责任造成的坏账净损失,则以风险准备金抵补;如未发生损失,期满后,将风险准备金退还个人,并按银行同期同档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四)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通过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宜采用从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层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由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另外,还要健全和完善由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公司各种管制委员会等组成的集中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较好地把握与管理银行风险。
参考文献:
[1] 任兆璋.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的内容及局限性
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内审也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并要求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该具体准则的出台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内部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审查和评价提供了规范指导。
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第2条对风险管理做了如下定义: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第6条则描述了风险管理包括的主要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在该准则的第4条中,还特别强调: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
可以看出,该准则所称的“风险管理”是从狭义上理解的风险管理,即风险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而广义的风险管理不仅包括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还包括其他起辅助作用的要素: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监督。按目前狭义前提下制定的准则去执行,风险管理审计就会忽略这些起辅助作用的要素,以至于发现不了组织风险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中航油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曾聘请国际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其编制《风险管理手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软件监测系统,实施交易员、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部、总裁、董事会层层上报,交叉控制,按照《风险管理手册》的规定,任何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共有10位交易员,损失的最大限额应是500万美元(10×50万=500万)。但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衍生品交易最终亏损额高达5.5亿美元,以至申请破产保护。中航油事件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市场云谲波诡,而在于该公司从表面上看似乎已实施了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但缺少对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其他辅助要素的合理关注,最终导致企业整体风险管理失败。这一案例也再次说明:风险管理不仅仅只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更包括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依赖于各要素的通力协作,对风险管理不应停留于狭义上的理解;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应指导内部审计人员从广义上理解风险管理的涵义,全盘考虑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其运作方式,及时有效地发现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短板。
二、重新认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对风险管理审计的认识依赖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所采取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或风险模型(用来反映风险管理过程和内容的程序图)。截至目前,已经有如下风险管理模型:1995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委员会的AS/NZE4360;1998年的加拿大标准委员会模型;1997年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下称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目标―风险―控制”模型;2004年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模型。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中出现的问题根源就在于准则中的“风险管理”概念采纳了COSO委员会1997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观点。然而,理论界和实务界还是认为该内部控制框架有些局限性,如对风险强调不够,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COSO委员会2004年的ERM框架就是在1997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相关要求扩展得到的。相比内部控制框架,ERM框架在多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增加了新的要素或赋予原有要素新的含义,对内部控制框架下的风险管理要素进行细化,按风险管理的流程划分为: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四个要素。同时,在环境要素中增加了“风险管理哲学”以及风险“偏好”。对比二者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风险管理框架中的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四个要素实质上就是风险管理的流程,也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风险管理。这样看来,内部控制框架与风险管理框架中的要素完全一致。但是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更依赖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排列方式。在内部控制三个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并扩大了报告目标的范围,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发展为“报告的可靠性”。
2、企业风险管理更加强调管理风险。ERM框架强调在“组合”的基础上考虑风险,考虑风险的集合和风险的交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强调风险管理的环境下,ERM框架显然不同于内部控制框架。
总之,ERM框架扩展并详细地阐述了与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那些内部控制要素。从企业风险管理要求和实施来看,内部控制是ERM的主要构成部分,但绝对不能等于ERM范畴,ERM的理论和实务都要比内部控制宽泛得多,ERM更适合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不能说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控制审计的一部分。
三、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审计,对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中的风险管理概念的理解就必须建立在广义的基础之上,即采纳COSO委员会(2004)ERM框架中的广义风险管理概念。鉴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行的准则体系下可以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与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之间的关系,以使风险管理审计准则能得以更有效的实施。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2005.
摘 要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有可能使医院蒙受财务方面的损失。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风险意识淡薄、财务决策失误、会计制度局限、财务活动复杂、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为了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促进医院财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后在财务工作实践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医院的外部环境、强化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完善医院的会计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同时重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审计和外部监督。
关键词 医院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风险意识 会计制度 内部控制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加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医院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财务风险。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与防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在整个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有可能使医院蒙受财务方面的损失。在整个医院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组织和管理控制方面的影响,都可能会使医院财务存在着风险。医院财务风险主要包括集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几个方面的风险。无论出现哪种风险,都会使医院的资金周转不灵,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医院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环境的影响。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比如,新建的医疗机构逐渐变多,境外医疗集团也来我国投资新建医院,这就加剧了医疗市场的竞争。而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比较滞后,未能很好的适应变化的实际情况。
2、风险意识的淡薄。很多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会计活动上,重点关注账务、报表工作,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更不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采取措施预防财务风险。
3、财务决策的失误。财务决策是医院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决策失误,必然会诱发财务风险。目前,很多的医院在决策上出现失误,在决策时缺乏调查和研究,脱离实际情况,经验决策、主观决策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重视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4、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为了规范管理医院的财务会计活动,1999年我国颁布了《医院会计制度》,它在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会计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和准确的反应医院的财务情况,对医院即将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5、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同其它机构的财务活动一样,医院财务活动也比较复杂,财务风险贯穿于集资、投资、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在整个医院的财务活动中,容易出现负债过大、负债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这样一来,资金的周转困难,资金的使用效率变得底下,医院的整个财务工作存在着风险。
6、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制度,它的目的是保证医院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调查显示,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混乱,经营效率低下,资金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难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四、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财务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医院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改进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采取措施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医院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1、改善医院的外部环境。近些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医院的逐利行为愈演愈烈,这不仅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还会加大医院的财务风险。因此,国家需要通过相关的政策调整,改善医院的外部环境,规范其运营,改善其运营状态,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2、强化风险意识。首先,医院的领导层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对潜在的危机应该有相应的认识,学会运用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医院的会计信息,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将财务风险尽量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引导员工树立风险意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风险防范工作。医院良好的财务运行状况既需要领导的重视,也需要员工的参与和配合,只有医院的领导层和所有的员工都树立风险意识,对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财务措施预防风险,才能真正提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3、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与财务风险的大小紧密相连,在医院财务决策中,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脱离实际,是不可取的方法。所以,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在医院财务决策过程中,需要认真仔细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各种有可能影响财务决策的因素,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的方案,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完善医院的会计制度。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步骤,它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医院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完善的会计制度,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是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依据准确、完善的会计信息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恰当的评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减低医院财务风险。因此,医院应该完善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依据。
5、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医院需要认识财务工作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根据变化的情况,适当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尽可能的降低和防范医院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重视预算管理。医院的开支需要编制预算,在保证满足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将医疗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和各个项目,同时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重视对预算执行工作的分析与评价,并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管理。第二、重视通过合同来加强财务管理。对于涉及到基建、维修、购销、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活动,都需要与对方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严格履行合同的各项规定,通过合同来化解纠纷与防范风险。第三、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对病人预交款的管理和催缴欠费工作;重视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及时清理债权,及时提取坏账准备。第四、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是医院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医院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效益、投资回报等进行分析,确保投资安全,促进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第五、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医院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要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保护,保障医院的经济利益。
6、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医院财产的安全性,还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的诱发因素。所以,医院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根据《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具体的实施程序。应该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将不同的业务划分到相应的岗位,明确各个岗位财务风险防范的职责,同时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7、加强审计和外部监督。审计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不可缺少的方法。审计包括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包括对成本、利润、负债、资产等方面的审计,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发现财务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医院采取措施加强财务控制,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外部审计是外部监督的一种形式,它可以监督医院的财务运行状况,降低财务人员失职、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医院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促进医院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伍芳英.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综述
旨提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经历财务风险,这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必然,是企业运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而我们对此,只能采取一定的规避手段和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将其消除的可能性是无法实现的。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分为四个方面,即:资金筹划、资金投资利用、资金的回收和利益分配。相应的,各种不同财务风险也不约而同,这需要企业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医院作为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实体,其虽有自身的经营特殊性但也包含了普通企业的普遍特性。在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卫生体制的大力改革,使当今的医院管理工作也不得不逐渐转向。这使得经济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变的更为复杂,对于风险的预期与掌握更加始料不及,造成不同程度的财务收益差异和损失,膨胀了医院的财务风险性,使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担忧。
二、当前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当前,国家、政府把卫生事业的主要精力都致力于农村和社区的建设中来,而一些大中型医院,诊疗项目调整,药品价格不断下调等导致医院融资成本和购买设备成本的上升,医疗赔偿增加等原因,造成医院财务风险。
2.内部经济环境因素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
第一,筹资策略不合理。在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医院由于政府财政补助减少导致资金来源减少,此时医院都开始盲目融资,致使医院的财务状况总体失衡,要承受过多的债务,导致资金不能正常周转。
第二,资金回收不安全。随着政策的不断改革,目前医保定点医院收治的参保患者越来越多,而医保部门不能及时的拨付医保费用,导致医保的定点医院的负担明显大大加大,致使定点医院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也越来越大。
(2)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效果差
第一,当前多数的医院都由于财务资金管理不善从而导致流动资金或现金的无法使用或坏账、死账。如,一些医院并未把资金合理投入到医院的正常运行中,使可利用资金没有发挥其良好的使用价值;或者一些医院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占用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的短缺,使医院陷入寸步难行的运作状态。
第二,医院应收账款资金回笼艰难,这是造成医院财务管理资金短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合理,日常管理松散,缺失严格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步骤,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由于这样的不善管理,导致医院大量固定资产的使用浪费和流失恶性循环。
(3)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
成本管控是影响企业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丰盈企业资金之本。我们知道,在医院中,各类药品与各种医用器材是医院资金使用的“重头戏”,因此,对于它们的妥善管理是节约成本的先决条件。在实际中,医院往往忽略了缺货成本、储存成本及管理成本,只是将降低药品与医用耗材的进价来控制药品的购置成本,使得部分紧俏药品与医用耗材缺货、而部分药品与医用耗材大量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医疗资金不仅效率低下,更是导致医院资金周转困难。
三、如何有效的规避当前医院财务风险
1.强化管理体制,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统一领导,集中核算”是医院要执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依据医院的业务的相关特点,严格分离互不相容的职务,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衡机制,使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减少制度漏洞,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应细化核算科目,准确清晰地反映医院业务的经营状况。
2.成本核算和管理,积极开展医院经济活动分析
建立医院成本管理组织和成本核算网络体系,为强化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实施全面成本核算和管理,为医院构建成本经营优势。要在医院建立成本考核指标和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以责任成本为重点,将其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分配体系中,使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得医院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规范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
根据年度、季度的财务计划编制预算,此预算要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对整个财务状况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另外,对于大型设备的购买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对于预算外的经费支出需要书面申请,经医院及财政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划拨资金。对于预算的制定,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并且应定期对其进行审查和核实,如果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规范和完善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医院财务管理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者通过明确的财务报表和对财务状况的了解可及时、全面的了解到医院整个运行系统的全貌,在这样真实、有效、可靠的数据显示中,领导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和整合医院的管理竞争力,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损失,使医院的生产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刘硕,崔佳音,韩振武.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2) .
[2] 罗时宣. 对医院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14) .
上世纪90年代风险管理理论开始进入税收管理领域。在我国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的扩大,跨区域经营、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方式逐步扩展,税源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税收逐渐成为各种利益、矛盾交织的焦点,涉税违法案件也出现许多新的形式和特点,税收征管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导致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因此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征管质效,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一、税收风险管理在税收征管中的重要地位
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纳税遵从风险管理,也就是税务机关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利用征管资源,以有效方式进行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根据风险等级高低合理配置征管资源,以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的过程。其中:风险目标规划是管理层对一定时期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主要措施等做出的决策安排;风险分析识别是借助风险特征指标、数据模型等工具,寻找发现存在的税法遵从风险;风险估算排序是对存在税法遵从风险的纳税人进行归类分析,对其风险度高低做出判断形成风险等级;风险应对实施是根据风险等级,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采取纳税辅导、跟踪监控、纳税评估、反避税、税务稽查等不同的服务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主要从税法遵从度和征管成本效益两方面对税收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做出评判,促进风险管理持续改进。
二、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概念来看,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要寻找税收风险存在的领域,即发现并确定风险发生的主要范围,归纳并能准确描述税收风险的共性特征;二是要分析识别税收风险发生的具体目标,即利用归纳的风险特征进行全面扫描,锁定符合风险特征的风险纳税人。从税收风险管理的各环节来看,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离的整体,哪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针对层出不穷的偷骗税手法来讲,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将是最重要的一环!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既使依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征管体制机制,同时无论风险应对人员业务怎样娴熟精通,但是如果税收风险分析识别不到位,所有一切只能成为泡影,不仅仅通过风险管理实现税收遵从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也会造成基层税务人员极大的不满和对整个风险管理的不信任,让整个风险管理的体制形同虚设。所以,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能体现“信息管税”应用和防范风险的环节,其在整个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三、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重要作用
一是具体实现税收风险目标规划相关内容的主要途径。每阶段风险管理的目标规划都会基于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的内外部环境的判断,明确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等内容。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宏观上分析相关的税收风险的动向,提出防范的要求和目标。而风险分析识别就是这些风险管理目标和重点落实的具体体现,是联系目标规划和其他环节的纽带,分析识别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目标和重点是否能够实现。
二是风险排序评定、风险应对等环节实施的基础。如果我们考虑税收风险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结合,那在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风险分析识别。这是后续各环节的基础,风险分析识别为排序提供了具体的风险信息,为风险应对提供的按户归集的丰富全面信息,不仅为风险应对全面客观的分析风险度的大小和指向性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也从分析识别的方法上为风险应对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风险管理技术含量和不断提升发展趋势的最主要的体现。风险分析识别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税收业务水平和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并产生效益的过程,它必须对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程序的各个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才寻找出税收风险所在的环节和领域。当然这些风险存在于哪些纳税人,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在风险分析识别这个环节一定是风险管理中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部分。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我们才可能对风险应对过程中,各个风险特征的有效性和指向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不断地改善和调整在风险分析识别方面的思路,使之更趋向于合理、准确,迈入循环提升的良性步调。
四是最能让基层税务人员接受和认可风险管理理念并激发他们参与风险管理热情的环节。在我们看来,通过分析风险管理的各环节的实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理念,会给现代税收体制机制带来深刻且富有积极意义的变化。要贯彻落实好税收风险管理,除了我们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和大力宣传风险管理理念的同时,基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接受与否是其成败的关键。而让基层感受是否有效、能否接受,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其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风险管理对税收征管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以前无论工作的方式、压力、成效都有积极的变化,从而才能认可,使风险管理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基层人员的对风险分析识别的方面的认可度,通过风险应对积累的经验,也会激发其在风险分析识别方面新的思路和理念,促进整个风险管理的向前迈进。
四、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建设的可行性方法
一是要以现有信息数据为基础开展风险分析识别。要做好风险分析识别,首先要有信息,没有基础信息,风险分析识别就无从谈起。只有积极努力拓宽数据源,特别是内部及第三方信息的取得将会给我们风险分析识别带来更大空间。同时,信息数据的范围、要求是永无止境的,风险分析识别要立足以现有的信
转贴于
息数据为基础来开展。
二是要以与纳税遵从有关的风险作为主要分析识别对象。在风险分析识别方面,首先要进行定位,风险分析识别应该识别什么。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有把征管基础类指标、发票监控类指标、税务机关工作差错类指标、质量考核类指标统统列入了风险分析识别范围内,这是不可取的。这些指标也是有风险指向的,但并不是符合纳税遵从风险。所以风险识别的目标一定要与纳税遵从有关的,其他类别的指标也可以作为补充,组合运用的效果更佳。
三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风险分析识别。要开展并实施好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善于从纷乱复杂的税收经济业务中发现风险;要善于要实践中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要善于从众多繁琐的指标中选择最能衡量和甄别风险的指标;要善于把复杂的风险模型以简单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描述。
四是要建立机制,从实践出发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分析识别。风险分析识别是税收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尤其表现在风险分析识别能不能适应整个经济税收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机制,来保证风险分析识别的有效性,且能根据应对结果不断地调整完善和优化整合。这应该是一种保证持续研究分析、寻找识别税收管理中的风险的协调机制。
五、依托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加强税收风险识别建设
1.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建设
“信息管税”已经成为税务部门一个时期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实信息管税就必须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做好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工作也已经成为贯彻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和落实信息管税的关键环节。因此,只有始终坚持风险分析识别是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的认识,在风险分析识别中抓住主要矛盾,从风险管理的整体运行考虑;明确风险分析识别的职能分工,配备高素质专业人员,建立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特别是风险分析识别方面的培训,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建立面、线、点有机联系的风险分析识别的立体框架。
2.加强职能部门明确分工、紧密合作的风险分析识别机制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69-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L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不发展、社会变动和科技的进步之间的矛盾下产生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而产生了风险管理的概念。1990年初,我国也逐渐引入了风险管理,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目前,我国对风险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控制模式,管理体系以及风险评估模型等上的研究。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进行日常的管理中会遇到的潜在的危害,提前做出预测和预防措施,有效将危害降到最低。在医疗器械企业中,其实施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识别风险、并进行有效预测和衡量,采取合适的手段,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并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通常来说,医疗器械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以及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等,不断加快在医疗器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医疗器械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但是许多医疗器械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管理不当的情况,很容易给患者等带来各种风险和危害。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中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使企业在不断发展中站稳脚步,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医疗器械的设备安全,就是对人们的最好的负责。
二、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要求片面化
生产企业对风险管理认识模糊,认为只要产品能够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即可,不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更谈不上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反馈。产品注册审评时发现生产企业并不理解风险管理的本质,仅将其作为满足产品注册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大多数企业在产品注册时提供的注册产品风险管理报告都是参照雷同的模板或别的产品稍加修改而成,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文件,注册产品的风险管理形同虚设。
(二)风险管理环节片面化
风险管理只是产品注册的一个环节。任何医疗器械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设计、研发、临床、制造、销售、安装、使用与维护乃至报废的各个环节,都会以一定的概率发生故障并带来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始终贯穿于医疗器械整个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大多数生产企业认为风险管理就是进行风险分析,仅仅是产品注册时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只管上市前的风险;有个别企业甚至不知道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周期含义。
(三)风险管理理解片面化
许多企业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全面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活动。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注册时提供的风险管理报告基本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全部剩余风险的可接受评价、风险管理报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等6个部分,但真正满足风险管理活动要求的并不多。如缺少风险管理计划;缺少风险管理过程的文档及记录;不了解且不会使用风险分析工具;对危害发生的概率、危害程度及可接受准则定性不恰当;剩余风险的评价和控制不完整;缺少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及验证记录;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责任不明晰等等。很多企业风险管理的结果就是在产品注册时准备了一份不完整的风险管理报告,远没有达到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管理要求。
三、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原因
1.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医疗器械制造商管理对于管理职责的履行是否到位,是构成医疗器械风险因素的重要部分。能保证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条件包括:相关法规标准的执行;适宜使用环境的建造和维护;维护、维修、更新等所需的资源(计划、人力、物力、财力);必须的在职培训计划和实施;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监督等。
一方面,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承诺为风险管理创造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必要的计划。一是要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技术、设备、资金等,二是要确保给风险管理分配有资格的人员。
另一方面,最高管理者应规定一个如何决策风险可接受性的方针,并形成文件。方针应为风险可接受准则的建立提供框架,确保准则是基于适用的国家或地区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标准,并考虑可用的信息,例如通常可接受的“最新技术水平”和已知的受益者的关注点。建立方针时,使用合理可行降低风险的方法可能是方便的。
现在很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能从最高管理者开始贯彻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其实施的过程相当繁琐,若是企业管理者未能有效履行其在风险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职责,资源没有投入,研发缺乏资金,人员培训无法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自然是很难有效推行的。
2.研发投入不足。医疗器械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开发产品需要一定的投入,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开发资金最多只占总销售额的1%左右,科研人员与资金投入长期不足。如果在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设计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测试、验证、确认以及风险收益分析的进行必然大打折扣,必然影响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缺失。由于一些公司内部文化氛围问题和执行力度不够,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表现的状况很不理想: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在客户的要求下建立的,就可以向客户交差了,体系是品质管理部门的事,甚至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虚假数据,欺骗认证公司;通过认证拿到证书后,有些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从高层开始就忽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会认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没有价值,采取不配合的消极态度,还有些人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装门面,对必花的费用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就因为企业管理层根本就不重视它;公司内部的员工教育培训严重不足,实施状况令人担心。
另外,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活动,包括拟定风险管理计划、确立风险管理目标、划分职责、分配人力资源、同顾客沟通、确认过程等项目,很多项目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基本一致,连质量体系都无法有效推行,风险管理更加无从谈起。
(二)外部监管因素
1.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又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很多情况下是由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管的要求而被动进行,为产品注册要求的需要而不得不搭建一个风险管理框架。
2.医疗器械监管不到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建历史不长,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差,医疗器械管理人才缺乏。个别监管部门审评、审批把关不严,越权审批、违规审批仍然存在,个别检测机构超范围检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医疗器械监管改革和发展,还可能给公众使用医疗器械带来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医疗器械产业的规范发展。
四、医疗器械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企业方面
1.进一步提高对医疗器械风险普遍性和风险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医疗器械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包括能量危害、生物学危害等八个方面,关键是必须得到识别和控制。企业生产医疗器械固然必须满足相关安全性标准,例如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等通用标准等,还必须实施风险管理标准,对在正常条件和故障条件下损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定性、半定量甚至定量分析,来判断风险可接受性,以决定医疗器械上市的适宜性。
2.强化对风险管理标准的学习。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已经修订了多次,每一次的变更幅度都很大,这对企业掌握标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但是,标准反映的是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任何标准都需要修订、改版,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企业也应当把握行业的脉搏,了解科技发展的动向。政府监督部门与行业协会虽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标准的贯宣和指南的编写,但是最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还是本企业的领导与员工,只有通过本企业的成员共同协作才有可能以最少的成本来规避最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发挥企业成员的主动性来完成标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原文,还需要学习指南性文件,集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管理。
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全程管理。只要生产医疗器械产品,就应该进行风险管理,而且风险管理与企业利润无关,因为随着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的实施,医疗器械的风险会越发不容忽视,如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疏于产品风险管理,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很容易产生危害。企业作为产品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对产品进行召回,影响利润增加。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如果患者对企业提起诉讼,不但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包括方针的拟定、目标的确立、职责的划分、人力资源的分配、同顾客的沟通、过程的确认等项目,而这些项目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基本一致。
【关键词】 护理 风险 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基层医院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护理工作存在很多风险,而风险就意味着潜在差错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医疗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识别风险所在
1.1根据护士条例,查阅相关文献,收集院内外护理纠纷事件,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临床巡查和护士沟通,询问病人及家属等方式,分析确定各类护理风险事件易发生的环节和过程。
1.2类型
护理风险管理大致可分为护理人员、院内制度常规、技术操作的管理和用药、院内感染、检验输血的管理,以及病区的管理、各种医疗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病人的护理等。
2 制定风险管理的计划
首先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采取三级网络管理模式:护理部随时巡查、督促,保证各项措施得以有力的执行,分析全院护理工作现状,查找隐患,提出改进措施;护士长自查自纠,看各项护理工作是否到位,收集本科信息,识别风险所在,制定本科措施,上报护理部;当班护士的工作日清日毕,以整体护理为中心,保证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护理缺陷趋于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弥补措施,并上报护士长,做好记录。
3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3.1根据历次的检查可以看出,环节质量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护理部要随时修订有效性、可行性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如防火、防盗、停电、误吸、化学药物外渗、坠床、烫伤、意外伤害等应急预案。抓住重点环节管理,如危重病人、交接班、查房制、评估制、护理记录、报告制等管理;抓关键措施,如计划制、常规护理制、提问制、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的落实到位。
3.2规范关键过程管理:如褥疮报告制和预报制、转科登记表、急诊手术交接记录、预防和处理输血或输液反应预案。
3.3规范护理记录:完善护理书写规范,规范专科护理记录的频次以及设计专科护理记录表,如危重烧伤病人记录、呼吸机应用记录等。
3.4规范物品、仪器的管理:更换或新增物品的管理程序、物品质量问题报告制、专科仪器操作程序卡,以及测量和监控设备的管理,如呼吸机、监护仪、洗胃机等。
3.5规范执行医嘱、安全用药的管理:严格“三查七对”制度,规范高危药品的存放,应用特殊用药的标识及毒麻剧限药的安全管理。
3.6规范重点时段的管理:如节假日、午休、夜间、交接班、抢救危重病人时的管理。
3.7规范护理技术管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列出护理操作常见的问题,列出呼吸机常见的问题及故障排除的管理。
3.8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在病人拒绝做治疗、护理时(如翻身、测血压),在护理记录上签字;在重要的护理操作前先告知签字;新入院病人带褥疮时签字等,各科根据本科特点补充相关项目的内容。
4 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严格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强调事前控制,坚持不断的改进,将各环节质量的各要素均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的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专项安全检查,评估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达到管理目标。
5 建立以制度导向的奖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