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07—02
一、前言
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学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中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环境质量的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那些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
(一)环境感知认知理论
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人的认识活动从感觉开始,通过感觉、知觉的主客观刺激,建立印像,从而形成认知。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这些从环境获取的信息,经过人自身的经验总结,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认识。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之中活动、生活,在对校园环境的感知认识过程中,影响与塑造其行为与个性。
(二)空间行为理论
1、私密性与公共性
私密性与公共性由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决定。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丰富环境中使用者的情感内容。通常空间的完整和确定常定位为私密空间,而界限模糊和不确定的空间常看作公共空间。
2、领域性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领域性的类型可分为三种: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公共领域。其中的次要领域与我们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
3、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18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和公共距离(12英尺以上)。在环境景观设计中尽量给人提供舒适的距离。
三、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规律
(一)心理特征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长大,是一群不断成长中的青年,其心理随着周围的环境影响而不断成熟,具有不稳定性和矛盾性。思维活跃,有理想,但对抗压力的能力不强,需要在大学生活中不断的锻炼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习合作。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不断自我教育的能力但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和自我成长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意志力处于形成期,自制力和中小学生相比更强,但有不稳定的特点。大多数有自己的目标,但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容易遇到挫折就随意更改的缺点。
(二)行为规律
1、规律性
校园生活相对与整个社会来说比较单纯,首先是社会角色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学生、教师和职工构成,学生的年龄、素质差距小,水平比较相近,他们在校园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可循。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研究、生活、娱乐、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社会活动,这些行为活动都来回往返于各类相关的校园设施之间,长年沿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路线是学生主要的生活轨迹。
2、多样性
大学生行为又是多样的,校园内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文娱活动,同时由于大学生各种专业活动和社交活动的开展,对校园的各种开敞空间提出了不同的需求。随着大学生生活能力的增强,与社会的接触必将更加扩大,这对学生了解社会,提高自立、自强和自律能力,以及培养经营能力都十分有利。这种活动的多样性也要求校园环境的丰富性。
3、集体性
成群结对是我们在校园中最常见的行为模式,大学生不仅在课堂及实验室中要进行集体的学习及研讨;在生活上也表现为集体性。因此,校园户外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集体活动的要求,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4、私密性
大学生行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带着浓重的主观的情绪色彩,有些行为往往和他们的一贯行为表现没有必然联系,常常是不知不觉发生。这时需要有私密空间供他们使用,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能自由表达个人的情感及进行自我评价。
四、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的特点,针对使用者在不同场合的行为特点满足不同需求。下面针对不同的校园空间划分,分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一2014年2月
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人标准全部病人均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阳性症状量表<10分,阴性症状量表>20分,病情处于恢复期;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在智力障碍者,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伴有严重躯体疾患,运动功能差者,依从性较差者,资料不完整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9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岁?67岁(37.42岁±5.31岁);病程3个月至15年(8.33年±1.81年)。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岁?64岁(37.53岁±5.34岁);病程4个月至16年(8.49年±1.90)年。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人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阳性
症状得到控制后,病情处于恢复期进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根据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知识宣教、读书看报、看电视、下棋等娱乐活动治疗。观察组病人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深人分析病人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积极心理干预计划。由本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主任医师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训练,确保其熟练掌握和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在护理干预前,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护理干预的目的、意义、重要性等,取得家属的支持,使病人保持参与的积极性与连续性。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上午组和下午组,护理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具体内容包括:①治疗1周?2周,组织病人以团队讲座的形式进行知识教育,包括疾病病因、症状、注意事项、相关恢复知识等,引导病人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3周?5周,组织病人歌唱感恩歌曲、阅读感恩的文章,使病人具备感恩情怀,体会感恩,懂得感谢;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病人书写人生价值、责任等相关文章,让其感受到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为病人创造娱乐活动环境,定期组织病人进行下棋、乒乓球、唱歌等比赛,转移病人注意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活中增强交际能力与动手能力。③6周?8周,组织病人观看家庭亲情伦理剧,阅读关于亲情的文章,主动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写信等,并鼓励家属给予病人最大的亲情支持,多与病人沟通,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临床工作。④9周?10周,组织病人观看人生励志录像,树立康复的勇气及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重建希望。医院可以组织已康复的病人到院交流,帮助病人建立信心,鼓励病人通过书信、日记的形式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1.3评价指标
①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估病人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目标管理、自我肯定、幸福感、人际关系、学习成长5个维度,分值越高,表明幸福进取程度越高。②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病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价?5],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等,分值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6周、干预后10周进行量表评估。③详细记录两组病人住院时间,随访1年,统计精神分裂症复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数据包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王表示,采用t检验和;^检验,以PC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住院时间及复况比较,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为86.32d±ll.21d,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为130.87d±20.45d,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1年,观察组病人复发4例,对照组病人复发18例,观察组病人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6.2009,P=0.0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的重性精神病,临床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行为、情感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给病人及家属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由于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且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病人在性格、躯体、素质、人际关系方面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据长期实践表明,心理创伤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病人易产生悲观、抑郁、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幸福感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病人康复效果[6]。精神分裂症存在严重的消极心理,表现为焦虑、自卑、抑郁、低自我效能感等,这种心境不仅不利于病人病情康复,同时增加了出院后疾病复发的风险,增加了病人身心痛苦。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东西的新兴科学[7],其研究方向为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其目的是帮助个体形成积极品质,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护理,为促进病人良好康复提供依据。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计划,分时间段加强干预,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幸福感。积极心理治疗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既要看见疾病,也要看到病人的潜能,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与希望,激发其内心潜能。本研究显示,干预后6周、10周,观察组病人幸福进取感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系统评分呈上升趋势,说明积极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病人幸福感,促进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病人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提高的过程。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可见积极心理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进一步体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临床优越性。
关于学习叶美峰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全县大行动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县委书记叶美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全县大行动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提振精神 转变作风 奔跑起来》的重要讲话,从深学细照,融会贯通,以最坚决的态度开展大行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最有力的举措推进大行动,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以最严格的要求保障大行动三个层面深刻剖析和阐明了大背景下,常山该如何开展好大行动,如何让大行动变成提振干部精气神、驱动常山提速发展的助推器。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开展大行动势在必行、意义深远,这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锤炼作风、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深知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我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以大行动为契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出重拳、动真格,在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上,要敢向自己“开刀”,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动真碰硬,真正触及矛盾查摆问题,寻找短板发现不足,承认差距研究对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跑村入户,做“接地气”的有为干部。树木“接地气”,则枝壮叶茂;花草“接地气”,则葱翠欲滴;干部“接地气”,则群众拥护。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接地气”要下到位,力戒浅尝辄止不深入。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坐办公室”为“下田间地头”,变“电话布置”为“实地指导”,真正做到俯下身子听民意,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始终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间,学会耐心倾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工作沉下去,才能接到地气、听到民意,才能清楚知道群众的所需所求,民心才能真正“浮”上来。同时,要积极践行“周二无会日”制度,不断放大“周二下村日”的影响和成效,做到真沟通、真服务,真落实,跑村入户,化解群众心中的矛盾和诉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增进干群“鱼水情”。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的探索,也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有关文献资料表明,经济学出现于奴隶社会产生以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的《经济论》一书问世,表明了西方开始出现了早期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部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管理问题的著作。色诺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经济学虽然出现于奴隶社会,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并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并取得政治经济学这一科学名称,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代表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其用意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而且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但重商主义经济学还不能算做真正的现代经济学,因为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流通过程。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的,完成这一转变的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本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传统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开始发展起来的。但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由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建的。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正式创立。在这本著作里,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被后人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亚当•斯密写到: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古典经济学批判和否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研究和提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地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趋于激化,使古典经济发生了危机。
第二阶段:传统经济学阶段18世纪末,古典经济学宣告解体,形成了以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歇尔等为代表人物的传统经济学派。其标志是马歇尔在1890年所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自行调节而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增长。但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使传统经济学走入困境。
第三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书中,凯恩斯表示,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总是实现充分就业,相反,资本主义经济常常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他主张,要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有效刺激总需求。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帮助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困境,困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但是,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滞涨”,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解释,也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又一次陷入困境。面对这种局面,西方经济学的众多流派纷纷出现,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货币学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供给学派主张削减税率;理性预期学派则试图用信息的不完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波动。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表明,对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研究形成经济理论,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各种经济理论形成经济学。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即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的英文为“Micro”,意思是“小”。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即家庭与企业。家庭是经济中产品的需求者(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经济中的产品的供给者(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家庭面临的问题是,在既定收入的约束下如何使自己的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在投入一定生产要素条件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既然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那么其研究方法就只能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单个经济变量包括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单个消费者的效用,单个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价格等。第二,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企业的行为都要受到价格的影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经济活动,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经济学或价格理论。价格理论实际上就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第三,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经济资源的不同用途的选择。解决资源配置就是需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其原理如下: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具体商品需求、供给以及价格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活动。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进行的。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家庭或个人)如何在有限收入条件下购买各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需求方面决定了价格。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在有限投入条件下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从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第四,市场结构理论。研究厂商在不同结构市场上的行为特征与市场均衡。前述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一部分研究其他市场结构中均衡价格的决定的理论。第五,分配理论。研究社会产品按照何种原则在集团或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即研究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在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第六,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福利的实现等具有一般性的问题。第七,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有比较严格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很难同时满足,这是因为存在着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与信息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调节经济会受到影响,并不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被称为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可能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但是,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即政府失灵。除此之外,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非常广泛,如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例如,像国企、私企、外企等根据市场要求组织生产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按什么价格出售等等每一环节,都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的英文为“Macro”,意思是“大”。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及其变化,最终说明经济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各个经济单位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如果把各个经济单位比喻为一棵棵树木,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就好像森林。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运行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的方法,只能采取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一般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汇率、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等。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这些经济总量的决定、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说明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运用。第二,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经济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个经济中心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解决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已经配置到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途径以及对一国经济总量的决定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基本指标。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中的其他问题,如物价水平、就业状况、经济周期问题等。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反映一国资源的闲置状况。通货膨胀是指一国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失业与能货膨胀是任何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克服的途径。第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由衰退与繁荣交织而成的波动状况。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求实现较小波动的长期经济增长。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现实中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在开放经济下,商品与要素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从而将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放经济理论分析国家间经济过程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出调节经济的措施。第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在分析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在宏观经济理论指导下,由政府出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主要研究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政策的传导机制。例如,国民收入、财政、税收、失业通胀治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拉动内需等等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寻找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共同基础
在得知自己获得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埃德蒙德・费尔普斯(Edmund S.Phelps)谈到,每年一到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0月,他都不免联想起自己的研究生涯。他说:“我知道可能会得奖,但我不知道美梦何时成真,或者美梦能否成真。”
73岁的费尔普斯今年终于得偿所愿。从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吵醒了他,诺贝尔奖的桂冠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他也因此独得约137万美元的奖金。
在获奖之后的忙乱时刻,费尔普斯在访谈中主要回顾了自己早年在经济增长理论上的贡献。直到哥伦比亚大学召开记者招待会之前,他的同事斯蒂格利茨教授(Joseph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醒说,他主要是因为“自然失业率”(nature rate of unemployment)理论而获奖,他才上台对此作了完整的陈述。
在一片闪光灯中,费尔普斯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研究生涯,谈起了年轻时对经济学的疑惑与追寻。娓娓道来的其实就是师友的启发,以及经济学这40年来的演变与进展。
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到,费尔普斯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间关系的研究完全改写了经济学的主流见解。从凯恩斯提出对经济大萧条的拯救方案后,宏观经济学过分扩张地解释了政府干预的空间。到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主流经济学的共识是,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负向关系,称为“菲利浦斯曲线”,从而认为提高通货膨胀率可以降低失业率。
费尔普斯率先作了严谨的分析,从微观角度引进了个人决策的要素,特别是考虑决策者对当期和未来宏观变量的预期心理。他证明,短期内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较高的预期未来通货膨胀率,从而影响工资上涨程度,新的劳动市场均衡将回归原始均衡而不会产生较低的失业率。
费尔普斯对宏观经济关系提供了一个严谨的微观分析基础,从不完全信息与心理预期出发,说明了短期或许存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向关系;但在加入预期心理后,长期将不再存在负向关系。费尔普斯的理论架构,也被称为“预期强化后的菲利浦斯曲线”。
费尔普斯的理论架构也说明,长期的失业率由劳动市场的各项条件所决定,不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样的失业率又称为“自然失业率”,任何货币政策若想把长期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之下,必然造成通货膨胀率的连续或加速上升。这样的见解不但有严谨的理论作后盾,也有坚实的实证支持,因而也成为各国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诺贝尔奖委员会指出,费尔普斯对经济增长理论也有卓越的贡献。他考虑经济增长的福利特性,推导出所谓的“黄金律法则”(Golden Rule)。当我们想求取长期人均消费最大时,储蓄率应维持在一个水平,使得资本存量的报酬率等于经济增长。费尔普斯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也作出深刻的分析,提出发展中国家想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大力发展人力资本与教育。
在总结费尔普斯的学术成就时,诺贝尔奖委员会着重指出他在宏观经济学短期与长期的关联和跨时的取舍上作出的主要的贡献。
费尔普斯出生在经济大恐慌的20世纪30年代,父母亲都曾长期失业。他在读大学时期曾想主修哲学,但因经不起父亲的再三请求而去试上一门经济学课,从此与经济学结缘。年轻的他发现,当时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对失业的分析竟然使用两个完全不同的架构,得到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为了找寻一个完整的答案,他决定去耶鲁大学攻读博士,接受经济学大师托宾(James Tobin,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指导。
然而,他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心中的疑惑。这些疑惑,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他发表关于“自然失业率”的多篇论文后,才获得解答,也确立了他在经济学术史上的地位。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是西方人研究经济问题的总结,是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科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对数学工具的依赖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门课程的及格率不高。但是西方经济学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例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会计学等课程都需要扎实的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因此,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一、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内涵
(一)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多变、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快乐、健康的学习气氛,并且实现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改变目前很多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心理学将人的需要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人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是:(1)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2)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3)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4)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外偿。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
2.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形式
1.正规的参与教学法。该方法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的结合。先由教师小讲课然后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以小讲课的内容为核心进行实战演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或者是教师评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和内容为中心,鼓励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项目的研究或实施方案。
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种方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本科教学通常是向学生讲授有定论的问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给学生介绍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是老师正在研究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问题。(2)提问式的讲课。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问题可以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教师回答。(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多做这种习题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4)论文形式的考试。教师可以进行考试改革,变闭卷考试为写小论文的方式,题目可以学生自己定也可以是老师研究方向的问题。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优越性
大学教育不仅要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式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与式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学会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并进行思考、演练,每一个过程的参与都让学生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同时文献收集和阅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参与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当学生获得教师及同学的鼓励和肯定的时候,必然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从而建立强烈的自信和表现的欲望。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参与式教学方式中的分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开始收集资料到资料的整理汇总,小组成员需要配合完成,对于极富个性和急于在心理上独立的大学生来说这就是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同完成任务的锻炼机会。
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教师一定比学生知道的多,教师一定是正确的。而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或者不同的学生看法可能不相同。学生对老师不再是盲从,他们对问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这种见解有可能具有合理性。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和老师很好地交流,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师能够从学生那里吸取新鲜的血液,能够课程内容的深化。
三、西方经济学中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让学生讲授部分课程内容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由教师来教授的,而参与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讲授,这部分内容要求相对简单并且是非重点内容。例如微观经济学绪论中的第4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这一节不是重点内容而且适合学生自学。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4组,分别负责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凯恩斯革命四个阶段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书本之外的资料的搜集,要学生了解每一个阶段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传记、理论观点、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等等,然后每一组制作一个课件,派出1个代表讲演10分钟。完成之后先由班上其他同学对作业进行评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给出每一个组的成绩。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很喜欢的,因为这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消费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等等。
(二)学术前沿问题介绍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系统,但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产生出新的理论和观点解决新的经济问题。我们现在给二年级的本科生所教授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而现今的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所谓的非主流经济学发展很快,有取代主流经济学的势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仅仅介绍新古典经济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的问题是西方经济学开设的课时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太多的学术前沿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介绍可以在大三开设中级西方经济学课程当中教授和讨论。
(三)经济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高校从事了多年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每次第一堂课我都会给学生讲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好处,这虽然有一些实用主义的影子,但是一门课程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够有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要贯穿全部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讲授弹性理论的应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调查哪些商品经常打特价,而哪些商品价格几乎不怎么变动,哪些商品经常在一起搭配销售等等,然后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在成本理论中介绍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这个概念的应用,比如大学毕业以后学生是参加工作好还是继续读研究生好呢?引导学生使用机会成本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最佳选择,也让学生对于人生中的得失有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在讲宏观经济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关注每年和每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在通货膨胀理论这章讲到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今后到底应如何理财。总之,要让学生知道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学,他们会非常庆幸自己在大学学过这门课程。
(四)热点经济问题讨论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真正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迅猛发展,可是用著名经济学家布朗的话来形容,这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因为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容乐观的地球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可是这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经济理论和经济指标并不能解释经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南太平洋珊瑚礁大批死亡,为什么从南极冰原到北极冰盖冰雪融化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已处在自恐龙灭绝后最大一次物种灭绝的早期阶段?以及日常报道的森林缩减、牧场退化、土地风化、渔业崩溃等诸多问题都在表明着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激烈冲突。我们将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产生经济衰退的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即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2]它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多种可能的统计特征及其极端状况。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为环境问题,但却给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影响。它会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扩张、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等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受他们影响。”[3]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致命的。如上面提到的冰川融化,气象灾害频发,中国98洪水造成2.23亿人受灾,以及2005年的三场超级大西洋飓风,现在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二)物种多样性减少
地球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物种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人类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量侵占动植物栖息地,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我国,上海的淡水河流、湖泊的河面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1.10%减少到21世纪初的8.40%,减少了2.7%。[4]森林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20%-40%的物种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里,可在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5]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国家的人口从15%增加到36%,而森林毁灭的速度几乎加快了90%。[6]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环境恶化并带来长期经济衰退之前扭转局势,避免重蹈覆辙。
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Mekenzie)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而在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人类觉醒了,因此大批拥有生态意识的经济思想家如雨后春笋班出现。最终,在1966年,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迄今为止,西方理论界关于生态经济的多种思潮学派,大体可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悲观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是美国的米都斯及其于20世纪60年代末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悲观派学者认为,如果任由现在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在今后的100年内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极有可能被消耗殆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们认为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现今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零速增长”,即停止经济人口增长,停止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解救人类。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人类应该回归到18世纪的田园式农耕生活来解决现今的危机。
乐观派: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代表作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以及朱利安·西蒙,其代表作为《最后的资源》。他们认为,目前的粮食、能源、人口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伟大转折(1800~2000年)”的过渡时期带来的结果,即产业革命到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类由贫困到富裕的过渡时期。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的无竭性,生态环境会愈发好转,未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消失。
可持续发展派:悲观派过于强调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性后果,乐观派则夸大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两派人员都认识到自身观点的局限性,最终产生了观点趋同的趋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赖斯特·R·布朗(Leste R Brown),其代表作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他们主张人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正当手段干预生态经济,引导技术革命,使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朝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方向前进,追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生态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不过三十余年时间。但是其发展很快,并已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8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在青海西宁的一次会议上首次发出了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1982年11月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
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7]
经过30余年的研究讨论,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理论上,有对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估等学术成果;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生态经济预警研究,积极探索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三、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8]作者在此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建立的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即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科学,从广义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这两个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它转变了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事实上,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及伦理理论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接下来着重分析下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9]生物时刻改变着环境,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所以两者是共同进化的。因此人类必须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性,珍惜拥有的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同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受限制因子的限制,这时如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10]其两大核心思想为,物品是稀缺的,以及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传统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都构成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生态经济学探讨的人类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所占地球承载能力百分比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另一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也为生态经济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生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989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生态经济》杂志的创刊是生态经济学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即便研究生态经济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规范化,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课题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其发展史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上所说,从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主流,这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0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学讨论会的题目与中心议题就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的科学与管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讨论已经形成热潮。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已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过渡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鲍尔丁及许多科学家过去认为经济系统隶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下,人们应该努力寻找两者协调发展之道。但现在,生态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不仅仅是协调发展,如何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技术进步,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都能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更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必将是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大方向。
参考文献:
[1]Lester.R.Brown. Eco-Economy [M].NYC: W. W. Norton & Co.,2001.7.
[2]刘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A].李占峰.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气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
[3]UNFCC. Background on the UNFCCC: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items/6031.php,2013.8.1.
[4]成克武.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
[5]张广明.环境科学知识[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01.
[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7]韩威.百卷本生态全书生态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
[8]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
[9]Frodin.D.G.Guide to Standard Floras of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2.
[10]Harper,Douglas.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Economy.http:///index.php?term=economy. 2013.8.2.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实践教学;计量分析;博弈分析
一、引言
新古典效用理论认为,不确定条件下的最终效用水平是每种结果的效用乘以客观概率加权后形成的,且在决策过程中偏好是稳定不变的。法国经济学家阿莱(1952)通过实验发现,决定期望效用水平的是主观(而非客观)概率,而且决策者的偏好是不稳定的。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4)从有限理性出发,借助心理实验,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前景理论),标志着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行为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以经济实验为基础的,从国际上看,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一些大学里设立了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教学中心,针对具体的课程项目,开发专门的创新创业实验平台,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围绕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实验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为核心学科,以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行为决策实验室、脑神经实验室、视觉认知实验室及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上述实验教学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服务。虽然国内外知名院校在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但对于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许多院校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演示、问卷抽样等方法进行讲授,这样会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学生仅仅从理论层面感知什么是行为经济学,无法深入理解行为经济学的本质应用;其次,教师仅仅通过演示文稿或课堂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无法将自己授课思路完全展示给学生,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第三,单一的讲授方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学科交叉实现实验方法创新,对于提升行为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计量分析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自从丹麦经济学家弗里西(1930)创设了计量经济学会以来,计量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量方法技术和方法不断升级,为经济实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引入Eviews和Stata等专业的计量分析软件,采用相应的计量方法,对具体的行为经济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①田树喜韩颖(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69)摘要: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实验为基础,研究有限理性当事人经济行为决策的新兴学科。目前国内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众多问题,急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计量分析和博弈分析方法,丰富和创新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教学,实现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经济博弈论的学科交叉,提升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质量及大学生创新意识。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实践教学;计量分析;博弈分析学案例开展实验教学,成为行为经济学实验方法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与相关网站建立数据链接,同时面向企事业单位、政策决策部门进行走访调研,获得了实验数据资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形成了基于经济行为计量分析数据库和案例库资源,为行为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方法创新提供基础支持。
(一)计量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依据统计资料,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交叉学科。其中,经济学为计量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数学为计量经济学提供研究方法,统计学为计量经济学提供资料数据。计量分析方程主要包括经典假设下的单方程分析方法、联立方程分析方法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其中,单方程分析方法研究的是单一经济现象,联立方程分析方法研究的是经济系统问题,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通过数据挖掘经济变量之间的行为联系。由于许多行为经济学问题都体现出很强的时序性,所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应用广泛。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平稳性分析、均值方差分析、协整分析、因果分析、误差修正分析等等,应用上述时间序列计量方法对市场上的非理性经济行为进行实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非理性,金融时间序列经常表现出波动异常的情况,导致市场风险加剧。针对这一特征,应依托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系列计量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ARCH模型首先是由恩格尔(1982)最早提出,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时间序列随机误差项的条件方差与它的前期值显著相关,因此,如果某一时间序列的本期条件方差与前期随机误差项线性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该时间序列的波动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形成非理性的波动积聚。为了规避ARCH模型中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可能产生的多重共线性,勃列斯福(1986)提出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来分析时间序列条件方差的波动特征。恩格尔(1991)进一步拓展了指数型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来计量时间序的非对称波动效应。下面本文以行为经济学中“羊群效应”为例,阐述ARCH系列模型计量方法在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应用。
(二)实验案例分析
“羊群效应”原指牛、羊等动物成群地觅食、活动的行为,引申到人类社会是指某(类)决策者与大多数人一样去思考、感觉和行动。学者们将“羊群效应”定义为后继者在观察到前面行动者行为的条件下,会做出独立于个人思考的盲从决策。“羊群效应”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金融市场在这种群体活动的状态下,行为人必然经常受到其他行为人和整个行为环境的影响,产生攀比、模仿及互相传染的行为倾向。在市场出现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这种非理性的从众行为会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众多同方向的预期导致价格偏离均衡,并形成套利限制。在心理的作用下,这种非理性无法互相抵消,反而互相加强,由此产生“羊群效应”。2015年,中国股市上演了“过山车”式行情。年初,受人民银行量化宽松以及融资融券业务拓展等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股市迎来了杠杆式上涨。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该种指数由3月份最低的3286点上涨到6月份最高的5166点,市场上形成了“追涨”羊群效应。但从6月中旬开始,以人民银行出重拳清理配资为导火索,中国股市开始急速下跌,到8月下旬,上证综合指数又跌至2850点,市场形成了“杀跌”的羊群效应。针对中国股市在2015年投资者非理性的“羊群效应”案例,本实验组织学生收集股票市场实验数据,借助Eviews软件进行实验分析:首先采用ARCH系列模型检验股票市场的波动积聚效应,进一步利用EGARCH模型检验市场上是否发生了非对称波动的杠杆效应,随后,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行为心理视角分析“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通过上述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分析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心理,实现计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交叉结合运用,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三、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博弈方法创新设计
传统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上信息是充分和对称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也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因此,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不存在冲突。博弈论认为,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是常态,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也经常存在冲突,经济学应针对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进行直接研究。自从美国数学家纳什(1950)开创了非合作博弈研究范式以来,博弈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博弈分析方法也成为行为经济实验创新的重要方面。应用博弈分析方法开展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需要引入Z-tree和Matlab等专业软件,同时,行为博弈实验教学还需要借助130相关的心理实验设备作为实验平台。
(一)博弈分析方法
博弈(game)是指一些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进行策略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基于对参与人的理性假设不同,博弈可分为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其中,应用于行为经济分析主要是有限理性博弈分析方法。有限理性意味着博弈方往往不会在一开始就找到最优战略,必须通过学习和试错找到最优策略;有限理性也意味着至少有部分博弈方不会采取完全理性的均衡策略,因此有限理性的均衡策略是不断调整和演化的结果,而不是一次博弈的结果,且即使达到了均衡也可能再次偏离。另一方面,基于对参与人所处信息环境的假设不同,博弈论又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其中,应用于行为经济分析主要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方法。不完全信息意味着参与人不完全了解对手的类型和信息状况,往往依据贝耶斯条件概率预测对手的策略选择,因此均衡策略是不确定的,只能以一定的概率出现。下面本文以“欧洲债务危机”中当事方的行为选择为例,利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有限理性的博弈分析方法,阐述博弈论在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中的创新应用。
(二)实验案例分析
2008年伊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希腊政府率先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由此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增加。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当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12%,累计的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13%,远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上限。2009年12月,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普、惠誉)纷纷下调希腊债务评级,欧债危机由此拉开大幕。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长期原因在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高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沉重福利负担使社会支出不断增加,形成收支缺口,收支缺口扩大导致信用风险上升。欧债危机爆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元区自身的体制性缺陷,即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欧元诞生后,由欧洲央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成员国仍保有独立的财政政策,欧洲央行以控制通胀为首要目标,控制货币发行,这样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各国不得已采取财政扩张政策应对,导致过度负债。面对债务危机,欧洲央行和危机国均面临两难选择。从行为博弈角度出发,欧洲央行有(救助、不救助)两种行为策略;危机国政府有(紧缩、不紧缩)两种行为策略。如果欧洲央行采取救助策略,危机国的最优策略则是不紧缩,但这样会导致危机国的道德风险问题,并会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如果欧洲央行采取不救助策略,危机国的最优策略则是选择紧缩策略,但这又会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引发国内动荡。现实中,欧洲央行和危机国难以准确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处于不完全信息环境中,同时,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形势,博弈方难以形成理性决策,因此,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在持续发酵,各方难以形成均衡的策略选择。依据上述分析,本实验将学生进行相关分组,逐次分别担任欧洲央行和相关危机国角色,利用Z-tree软件,采用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博弈方法分析欧债危机的形成和蔓延,实现经济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的有效结合,拓展行为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仿真模拟数据资源,将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等工具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切入点,并且取得良好效果。行为经济学实验强调在经济研究过程中的心理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引入,但并不拘泥于相关学科的固有研究方法,而是锐意创新,寻找更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研究方式,实现行为经济学实验教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雪军,杨晓兰.行为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4.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3〕谢炽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
〔4〕蒋军锋,殷婷婷.行为经济学兴起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5,(12):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