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范文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

第1篇: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微课

1 困境: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该怎么办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在此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推进速度很快,但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则相对停滞。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呼吁高校加强和改进母语教学,虽然高职院校业已认识到职业教育缺失不了人文教育,但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表明:多数学生在理智上承认语文价值的同时又认为现有课程教学并没有多大效果,不仅不能达到个人成长、提升职业能力的期望值,而且传统单一的理论授课模式无法与其兴趣和学习习惯相吻合。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普遍认为高职语文服务于整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需求千差万别,使得公共课在纵向深入、横向拓展的程度上都很难把握;且高职语文大都大班授课、互动有限,教师往往应付教学任务而忽视教学质量;加之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态度对教师教学热情的打击,这些都对教师追求高效课堂产生了消极影响。

简言之,近年来的高职语文教学的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被学校所耽搁、被学生所误解、被教师自己所荒废。解决高职语文教学困境,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一是应对于学生,须主动教改,把课上好、上出质量、上出特色自然能赢得口碑;二是应对于学校,须主动融入,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和职能部门、学生社团合作,主动融入才不会被边缘化。其中通过教改复活语文课堂,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微课:启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改的钥匙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国内外教育者当下都在探讨的热门话题。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时代要求和学生心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就国内来讲,微课业已被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一种手段迅速推广,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迅速升温。目前,国内微课主要以教学视频为呈现方式,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整地呈现出教师针对某个典型知识点的教学。其依据即在于心理学、传播学的研究结论:10分钟左右的时长符合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面对当今学生 “数字时代原住民”的特质,高等教育教学形式需要适应数字一代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基于上述背景,项目组在面向高职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在全面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同样呈现出信息知识碎片化、审美标准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各院系各专业对于大学语文的要求则呈现出听说读写应用化、人文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因此,在这两端诉求之中,教师倘若满足于自我欣赏、脱离学生兴趣、无视专业诉求开展语文教学,其效果无疑是刻舟求剑。反言之,把握住学生端和专业端的两点诉求,开发并用好微课资源,微课完全可以成为启动高职大学语文教改之门的钥匙。

3 实践:卫生类高职语文微课建设的案例评析

笔者所在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卫生类院校,素来重视语文课程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的背景之下,该校语文课程启动微课建设。其做法包含了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微课资源的开发,根据课程标准,针对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制作微课资源,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查询、复习;二是微课资源的应用,腾出有限的课堂时间,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开展广泛的阅读、思考和交流,促发学生思维,带领学生思考与表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第一阶段侧重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借助微课资源,积累起基本的语文知识;第二阶段则是侧重于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掌握的微课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文本阅读,帮助学生逐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逐渐提高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逐渐实现医学人文素养的升华。

1.微课资源的开发。从教学规律分析,绝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切片化以制作微课。鉴于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微课开发过程中,在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需要呼应专业诉求的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要定位于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选择“点”而不是“专题”。因为微课时长不过15分钟左右,主题太大、内容庞杂难以讲清楚。对此,比较好的形式应该是围绕某一主题的“微课系列”。比如,该校大学语文课程微课开发中,围绕课程标准中的“传统思想文化专题”,选择“孔颜乐处”、“人生出处”等核心概念制成一个“儒家的人生观”微课系列,该系列包括3-4个微课,各不一样但又有一定关联,可以形成集合;而若干这样的集合又统属于某个专题,从而形成“微课――微课系列――专题”的知识层级。其中微课所表达的无疑是有助于深刻理解专题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只不过它以镜头语言更生动地展现出来。

2.有效课堂建设。由于高职语文课时的极度有限性,传统大学语文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虽然也根据所讲专题给学生开出书目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并借助读书报告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施考核,但事实上学生很少深入阅读,甚至根本不读,而是借助网络截取或拼凑完成作业。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环节的丧失,是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势必要加强阅读环节。然而阅读的增加必然消耗课堂宝贵的时间,面对这一矛盾,微课的价值得到了显现。借助于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将知识的讲授前移至课前,从而让渡出足够的时间开展课堂内的集体阅读,并通过对话与反省来开展深度阅读,以纠正碎片式阅读产生的思维惰性、增加学生阅读过程中自我体验,从而真正实现语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比如,该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学生通过微课已经基本了解了儒家“孔颜乐处”、“人生出处”以及道家“逍遥”、“淡泊”等基本概念,课上教师便能够集中精力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汪曾祺的小说《钓鱼的医生》、东山魁夷的散文《听泉》等经典文本,而学生有了必要的知识积累,所以在阅读研讨中面对“你如何理解莫道渔人只为鱼?”“作者夜半听泉领悟了怎样的人生”等问题时往往能够比较聚焦、比较深入,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也都明显提高。

4 结论

如上所述,高职语文以有效课堂为中心的教改,核心在于节约课堂的有限时间充分地展开人文阅读、交流和思考。结合了信息技术的微课开发和应用,呼应了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呼应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诉求,而且在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的理解课程标准、分析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文化的养成,学生必须追加课前的自学时间、释放课堂的参与热情、延展课后的思考反省;并最终突破传统课堂,形成了师生基于微课资源的阅读、对话、反思的“有效课堂”。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