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生物科学专业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专业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科学专业技能

第1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一)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服务技能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实训室内进行讲解、示范,学生模拟、操作,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感受实际工作情景,如顾客个性化需求、酒店作息时间等,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是根据现有教材按照酒店常规技能进行讲授,造成与实际工作所需相脱节的弊端。

(二)学生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在服务技能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通常存在两种观念偏差,一是侧重理论学习,认为毕业以后所从事的是管理层的工作,而诸如铺床、托盘端托、斟酒等基本的客房技能无需学习与掌握,对专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清,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二是单纯地认为服务技能只是简单的模拟操作,忽视对服务心态、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服务意识的体会和培养,并缺乏对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教师缺乏从业经验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所涉知识应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做到与时俱进。但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步入教学岗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其次,虽然许多高校开始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很多教师都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但实践经验仍较匮乏,实践能力较弱,实训课的讲授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此外,虽有部分教师有从事过相关实际工作并拥有实践经验,但脱离企业后,就很少再实地接触行业知识,对酒店的变化情况缺乏了解,造成其所授知识与社会相脱节。

(四)教学设施、设备和实训基地不完善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仍存在校内实训室设备陈旧简陋、校外实训基地缺乏、校企合作不到位等问题,与服务技能课程相配套的中西餐、客房等实训室设备陈旧、环境简陋且面积小,缺少必备器具、操作软件,只有简单的模拟实验系统,甚至很多系统已落后于现有应用,致使学生的具体操作演练受到了很大阻碍。

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服务技能课程积极性的对策

(一)明确企业岗位任务要求,创新服务技能课程

学校应通过与企业合作明确实际岗位任务要求,掌握餐饮服务各环节的具体工作。服务技能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本门课程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熟悉酒店餐厅客房的操作技能和各项服务规范,提升学生的服务技能和树立“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在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餐厅、客房技能划分为两个大模块进行教学,每个大模块也可分成若干个小模块,将每模块、每阶段的实训项目与目标具体化,如餐厅服务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主要有托盘、餐巾折花、斟酒、摆台、上菜、分菜等;客房服务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铺床、清扫整理房间、各项接待服务等,在向学生讲授每一项操作技能和 服务规范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流程。

(二)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

学生之所以在学习技能课时存在两种极端心态,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服务技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将实训与学生的兴趣要求联系起来,制订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务规划。

(三)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针对当前旅游管理教师缺乏专业技能的现状,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教师要经常到酒店做实地调研,充分掌握社会发展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聘任具有旅游行业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培养打造出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完善实训条件,加强校企联合

第2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高师物理教学;师范技能;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32-02

收稿日期:[HTSS]2006-10-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2-JKGHB-418)子课题;校级资助课题(2006-JC-10)。

作者简介:冯一兵(1970-),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一、新课标带来的新变化

新出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现行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一是课程理念的变化。首先,“标准”“注重终生发展”的课程理念;其次,“标准”体现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被动学习、验证性思维到现在的获取知识、自主学习、探究性思维的学习理念上的变化;最后,“标准”体现了从“大纲”的“一维教学目标”到“三维教学目标”的教育观念上的变化。二是教学目标的变化。“大纲”主要是以“双基”,即知识与技能为主,而“标准”则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准”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的总目标。三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大纲”将物理课的教材分为“必修”和“必修加选修”两类。由于这两类课本编写从一开始就分属两个不同的系列,而且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在二者之间选取,而这个选取并非学生自己决定,他们只能服从学校的选择,学校用哪本教材,他们就得学哪本教材。“标准”将课程分为共同必修、必修和选修。在高中一年级学完共同必修课以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发展需要在选择性必修的3个子系列中(或3个方向上)任选1个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就完成了规定的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潜力及以后的职业需求继续选择若干选修模块,这就尽可能地给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由度和自,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四是教学模式、方法的变化。“大纲”要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标准”要求“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此,“标准”明确提出了探究性学习,使教学由原来的较为单一的模式变为多样化的要求。五是教学评价的变化。“大纲”指出,“教学评价应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诊断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标准”则提出,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不以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提倡评价的多主体,“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学生”,“评价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给学生分类的标签”等。由此看出,“标准”在逐步淡化考试成绩的作用,强调评价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二、面对新变化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高师“轻师范性”倾向严重,许多高师院校物理学系总想与电子、科技、工程等名词挂钩,纷纷更其名为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尽量淡化其师范性。因此,高师首先应转变观念,突出师范性。

2.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高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无疑是学生学习师范技能的“模板”,对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师普遍重学术研究,轻教学研究,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缺乏重视。因此,高师物理教师特别是教育类课程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完善和提高,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重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选用,应学会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法课教师应经常与中学物理教师探讨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的新问题,重视对先进教育理论的获取与应用。

3.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1)充实、更新师范类课程

在我国高师课程设置中,师范性课程的比例远低于学科专业的课程比例,课程设置过于偏重非师范性,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课程的课时数不到总课时数的15%,这与日、美、德、法等发达国家的近30%的比例相比,相差甚远。高师要加强对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突出师范特色,就要进一步充实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除“老三门”外,可增设物理教育学、物理学习心理学、物理学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等课程。

(2)增开综合性课程和教育活动课程

目前的分科教学,使学生很难适应当前学科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形势。增开综合性课程,努力促使师范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使其在将来的教学中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例如,开设物理与天文、物理与社会、科学史等的交叉学科课程,可使学生将来在教学中有更充足的知识背景。同时,还应增开教育活动类课程,如教师访谈、社会调查等。

(3)重视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

目前,在许多高师院校计算机课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也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但都只是考查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且计算机课程学时少,又太集中,上机练习时间远远不足。因此,应将计算机学习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教师应多辅导学生的上机训练,指导学生用计算机及网络获取所需的课程资源,同时,制作课件,辅助备课,加强多媒体教学。

4.重视教法课等师范类课程教学

(1)更新教法课的内容及模式

目前,高师开设的物理教法课内容陈旧、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纯理论多、操作性差且结构僵化。因此,要结合“课标”及新课程,更新教法课的内容。同时,教法课教师还要不断探索,主动参与中学新课程改革,及时掌握新课改的动向,建立民主、活跃、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2)重视教法实验课

实验室应尽量多开放,为学生多提供动手的机会。教师还要鼓励、指导学生自制教具,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设计思想、寻找制作材料。另外,要组织学生用自制教具、选择多种实验手段进行模拟试教,从而充分发挥教法实验课的功能。

(3)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微格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师范技能的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针对某一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并将教学实况录下来,教师和小组成员反复观摩、评议,提出改进意见,使优点固化、缺点纠正。教师还应利用课内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试讲、开展探究性教学,以“标准”为指导,编写物理教案等。

5.重视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许多高师教育实习的形式化倾向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高师要本着明确职责、加强沟通、保证质量的原则,建立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管理,健全教育实习规章制度等。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实习期间,应有专门教师或经验丰富的中学物理教师对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再次,可调整实习时间。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多集中于第七或第八学期,且时间短。对此,可提前并延长和分散实习时间,每学期都可安排一定时间的实习。要重视课余实践训练,把师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实践活动,如举行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最后,要探索新的实习模式。如信阳师范学院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顶岗实习、双向培训”,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实习模式。

6.建立师范技能考核与评价的新体系

首先,高师要成立师范技能考评组并制定明确的教师达标标准或等级标准。师范技能的考核要规范、严格,可以分阶段进行。例如,就实验能力而言,第一学年主要对实验操作等基础技能进行考核,二、三学年逐步对设计、改进物理实验等高级技能进行考核,大四进行自制教具等综合技能考核。其次,针对不同的师范技能,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例如,演示实验技能可采用细致具体的微格训练手段进行考核;设计物理实验的技能可根据设计思想的合理性与实践的可行性等进行考核;总体考评可让师范生准备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逐一试讲,考评组老师当场进行讨论并评分。最后,应注重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增加开卷考试和实践考核的比重将历次考核成绩与实习成绩进行合理归并,确定权重,最终得出考评的结果。对成绩不达标者应不许毕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生物科学专业有哪些就业前景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生物科学考公务员考哪几科

第4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大学生就业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即: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观,强化基础课程教学,保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发展,寓职业指导于专业课程之中,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就业力;生物科学;教学改革

从广义上来说,生物科学类专业包括: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本文所指为狭义的生物科学专业,含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方向。此次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主要对象为各地方本科院校大三、大四生物科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和部分已经毕业一到两年的毕业生。问卷调查主要以网上调查和实际调查两种调查方式进行,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到调查问卷49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85份。以下是根据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的结论。

一、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力分析

(一)“先就业再择业”获得认同。在调查与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先就业再择业”,这部分学生占了总人数的72.16%。先就业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开阔视野,为以后的择业奠定基础。现在很多公司招聘员工都要求员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最好是跟应聘职位相关的工作经验。先就业有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打下基础;先就业可以让我们逐步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认知自己的职场能力,摆正姿态,从而渐渐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重新定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先就业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良好配置,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就业期望趋于理性。在调查的数据中发现应届毕业生所期望的月薪绝大部分在2500元到5000元之间,而月薪在3000元到3500元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66.19%。根据网络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本科生的平均起薪都在3000元以上,与学生所期望薪酬基本符合,说明了毕业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摆正心态,向自己的事业目标前进。

(三)普遍重视职业发展空间。在关于“在求职中你更看重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时,有56.49%的学生选择了“发展空间”,有20.62%的学生选择了“福利待遇”,有16.49%的学生选择了“工作地点”,有6.40%的学生选择了“兴趣爱好”,说明了学生相对于“福利待遇”,“工作地点”和“兴趣爱好”更重视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学生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能有所发挥,希望自己能受到公司的重视,并且能实现个人价值和得到社会认同。认为刚开始工作最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经验的累积,沉淀和提升自己的自身能力,也说明了学生对就业后的“发展空间”的重视。体现了求职者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也体现了求职者自身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较为明确的规划。对于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积极方面我们应该大力的提倡和巩固。而我们也要正视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消极方面。

(四)基层就业意识淡薄。调查显示,90后的学生优越感很强,缺乏必要的吃苦耐劳精神。如:在回答“工作理想地点”的问题时,有52.58%的学生选择“沿海发达城市”,32.99%的学生选择“内地中小城市”,12.37%学生选择在“原籍”工作,只有2.06%学生选择“西部偏远地区”。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均,引起摩擦性就业矛盾。

(五)自身知识技能储备不足导致职业适应能力偏低。学生再回答“找工作困难的原因”时,许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存在“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42.27%。也有30.92%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实践缺乏”。而认为“就业环境不好”的人数占到了9.28%,认为“没有足够的工作信息”的人数占到了9.69%,认为“受到了传统思想影响”的人占到了7.84%。“专业技能不足”,“社会实践缺乏”这都是自身知识技能储备不足的表现,也是找工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高,生物产业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使得生物应用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同等重要。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开有生物专业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和部分综合性院校,传统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培养生物教师类人才和为培养更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打下基础而展开。根据问卷调查也发现在大学期间有43.71%学生的实践类课程占总课程的10.00%至30.00%,有45.15%的学生的实践类课程占总课程的10.00%以下,只有9.89%学生的实践类课程占了总课程的30.00%至50.00%,1.25%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践类课程占总课程的50.00%以上。说明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安排的课程都是以理论型课程为主,实践性的课程占的比例很小,相对缺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七)职业指导不足导致职业精神欠缺。目前几乎所有院校都有相应的就业指导老师,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些老师相对来说缺乏相关专业学生应聘的职位的专业知识,由于自身任务重,工作多,也没有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某一专业上,职业指导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错位,职业指导的形式灵活性和实践性不够。根据调查也发现虽然有64.7%的学生接受过职业指导教育,但其中只有7.42%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而23.90%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33.38%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好。表明了许多地方高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缺乏专业化,不能使职业指导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改革策略

(一)重视培育学生科学的职业观。就业观是一个人对就业环境、选择、要求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在其就业方面的客观反映,是其对未来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要想找到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尤为重要。而“科学的就业观”的形成跟自身因素有关,跟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社会等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应该充分的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杜绝眼高手低的现象,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坚决打破“官本位”思想,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家庭成员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用人单位应该树立公平的竞争意识,在招收优秀员工的同时也鼓励了其它学生努力提升自己;政府也要积极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严格落实国家对于未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保证就业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运用合理的方案增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员顺利就业等。

(二)提高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生物科学本身就属于一门高深的学科,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也只能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要想真正的进入生命科学领域,本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继续深造是一个好的选项之一。继续深造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就业的过程中增大自己的竞争力度。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生物产业必将突飞猛进的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高技术人才。这是祖国发展生物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毕业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强化实践能力训练。第一、应该在让学生学好本科理论知识的条件下,应响应国家的政策,积极主动推进高校的转型工作,把办学与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第二、应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毕业生,才能最大限度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第三、应该积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会做啥工作,能做啥工作,知道自己的优点也明白自己的缺点。

(四)将职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职业指导师资是高校中职业指导教育的核心力量,其专业化和职业水平决定着职业指导所采用的方法和内容,也决定着职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所以要想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要拥有一批专业过硬和职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强职业指导师资建设。职业指导建设要多元化,采取专业课程渗透职业指导的教学理念,专业课老师积极的向学生传授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尽早的树立起专业意识,进行学业规划,培养职业素养。也要有相关企业专业的培训师在实践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精准培训,让毕业生在毕业时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掌握求职技巧,实现精准就业。

第5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总实验课程的比列有一定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开设达到80%以上为实验教学效果好,达到50%~60%为效果较好。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率很难达到50%,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

1.实验课程安排的盲目性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需要先考虑如何安排专业实验课程。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专业基础课包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所涉及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是整个生物科学专业培养课程的基础和核心。专业方向课是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的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专业选修课是专业方向课的补充和扩展,如蛋白质组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制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接受程度自行选修相应的实验技能,从而针对性的提高专业技能。基础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类型的实验内容在开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专业课程的性质。不同的专业课程对实验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时很少去区分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性质,仅仅是为了满足教育部的评估要求而盲目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这导致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无法适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而上专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时,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涉及的基础性实验内容没有完全掌握,从而产生专业实验技能培训的混乱现象。

2.实验课时分配的不合理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覆盖广,对实验技术要求高,所以需要更多的教学时数支撑。如《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仅PCR过程至少需1小时、《生物化学》的蛋白质分离纯化实验需3~4小时、《微生物学》的细菌培养需1~2天等,这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完成教学任务。通常实验课程的课时分配需要结合总课时量的分配情况,再安排不同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时比例。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分配本身就存在矛盾,如果再增加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分配比例的考虑,势必会造成这种矛盾的加剧。部分高校能够将一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内容独立出来,如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保证该实验课程拥有较多的课时。而大多数高校能独立出来的实验课程相对较少甚至为零,实验内容只能附属于理论课程之下,导致实验课程教学时数较少,教学内容不完整,这是制约高校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的问题之一。

3.实验教学模式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上延续了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为辅的教学模。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更是偏重于基础性、验证性、演示性实验。这些实验内容简单、固定,实验内容之间很少有过渡和衔接,甚至部分课程之间的实验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多样化、开放化和灵活化。不同的实验场地、实验对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可能会在一个实验项目中涉及,这不同于传统、单一、封闭的实验教学模式。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内容和方法上,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实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4.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固定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产生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其要求实验课程的开设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和试剂的管理都是统一的,任课教师为了在不违反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只能尽可能多的开设传统的、简单的实验内容,这也是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例较高的原因之一。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需要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相配套,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与之存在严重的矛盾,这是限制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5.实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使用实验设备及经费的分配是限制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之一。生物科学专业对仪器设备、实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限制因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总实验课程的比列有一定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开设达到80%以上为实验教学效果好,达到50%~60%为效果较好。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材料和经费的依赖较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涉及的仪器,动辄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一台,这对于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是个门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大多数高校在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配套设施等是否满足课程需要,而不是去考虑如何合理的设置实验内容,这违背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宗旨。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及实施的建议

1.实验课程的层次化和实验内容的模块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群,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要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专业课程对不同类型实验的需求,使实验课程形成完整的技能链条,具有明显的层次,即实验内容由浅入深,实验方法由少变多,实验原理由简入繁。实验课程模块化是解决实验课程课时不足的有效途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课程涉及的实验技能,精炼实验内容,做到一个基础性实验包含一个实验方法和原理,形成基础实验模块,并使该实验模块能在今后的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中被涉及。这样在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的实验课程中将基础实验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建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内容,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实验课程形有机的整体。实验课程层次化能够明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避免课程之间知识和技能的重复和断裂,建立课程之间良好的过渡和衔接。实验课程的模块化能够更好的细化知识和技能,避免专业课程之间实验内容的无序和重复。

2.实验课程课时的分配及设置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将专业基础课的实验独立出来,分配较多的课时,使专业基础课能够开设更多的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通常能够在1~2个课时完成,内容简单,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每学期一门专业基础课安排至少20课时的基础性实验,这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为将来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实验内容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课时安排上不局限理论与实验课时的分配比例,实验和理论课时可以灵活调度,将实验内容作为理论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同时也能在实验内容中进一步深入理论内容,实现“从做中学,边学边做”的教学效果。

3.开放式、信息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及管理方式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必要保障。在开放式实验环境中,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实验,以自行安排实验时间,从而避免实验室学生人数过多,实验资源紧张的情况,同时也能使教师最大限度的指导学生;学生可以选择内容进行实验,避免实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实验方法及手段,避免实验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解决实验教学课时紧张、实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放式实验环境中,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学科将实验室进行分类,以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价值进行分区,不同分区有专人负责管理。开放式实验室可建立信息化管理方式,统计实验室及仪器的使用频率,对频率较高的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管理,对频率较低的实验区域进行统筹管理。此外,考虑到生物科学专业的一些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可以专人专管,并使用网络信息系统建立预约机制,采取计划性、集中性安排仪器的使用时间,实行半开放策略。

三、结语

第6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17)4-0143-01

一、关于高校生物科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1.基础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基础性实验教学主要是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我们应该从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着手,对实验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应强调反复进行正确的操作训练,对学生进行强化,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在基础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示范模仿”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程序:示范阶段;模仿阶段:操作练习阶段;操作应用阶段。

2.研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实验教学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学生对所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关的实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实验原理和基础生物实验技术;教师启发学生,并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点评和指导,最终形成可行的实验方案,并由学生实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开设开放性实验室,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开放式实验室不仅加大了实验资源的共享度,而且有助于知识结构的互补优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操作程序:首先教师介绍生物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发展前沿,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宽厚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然后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探索,对实验进行立项、设计方案并实施;最后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再探索。

4.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模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也自然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它倡导环保理念,以优良的教学软件实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经验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在实验教学中融入了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使实验课教与学的互动性更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新问题,培养了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操作程序:教师根据实验课程教学的需要,结合实际,自行编制课件;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学习方法指导;教师通过媒体授课,师生与媒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归纳总结并指出课外自学要求。

二、关于生物科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教学评价是一种在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产生的作用主要包括检查、反馈、激励、研究、定向、管理。为了调节、改善教学活动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努力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系统。结合上文设计的实验类型,将实验过程中的学生学业成就及教师教授质量作为评价对象,对我国高校生物实验课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以下思考与设想。

1.基础性生物学教学评价

这一类型实验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使学生接受到本学科最基本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根据以上评价理论,将此类实验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划分为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授课质量,其中学生学业成就主要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这三个方面展开。二级指标中学生学业成就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情况,掌握实验操作流程的情况,对实验的科学性进行评价的能力,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对实验进行思考的能力,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师授课质量主要评价教学目标是否适合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内容选择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化、多样化,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在认知、动作技能等方面达到教学目标。

2.研究性实验的教学评价

研究性实验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重在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因此,可以将此类型实验的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教师指导。二级指标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包括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思考能力,理论知识的迁移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识别问题的能力;熟练操作仪器,合理安排实验程序,合理采用生物实验材料;是否乐于参与研究,积极合作交流,是否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指导评价包括教师的理论知识及科研能力;是否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方法的多样性、合理性。

3.开放性的教学评价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中,重在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科研动态的把握能力。在此类型的实验中,一级指标分为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指导。其中由于开发性实验中与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因此评价体系中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核心。二级评价指标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实验设计进行指导的能力。

4.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评价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强调教师、学生、媒体的多边、多向互动以及资源共享。一级指标分为:学生学业成就、教师教学。二级指标侧重于评价学生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课外自学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教师课件设计及制作能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能力,组织教学互动的能力。针对目前国内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要不断地改变实验课“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革新实验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将以上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检验,并给出评价的权重和具体指标,从而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 有效性 合作探究

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将生物科学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在教学建议实施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现行的高中生物必修本都适当添加了丰富的生物史料,就足以证明其地位。事实上,生物科学史中每一个重大发现都涵盖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如何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有效融入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良好保证。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当前高中生物教学面临课时不足以及教学业绩等多重压力,要想师生双方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成果,就需要教师合理有效地把握生物科学史教学。以下是笔者的些许建议,以期许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得到有效的体现。

一、生物科学史教学过程需循序渐进

生物必修课本中的众多经典实验和科学史实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良好平台。教师有效地把握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学生理解和体会其发展过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像讲故事一样简单重复当年的科学研究过程,或是另一个极端即让学生去重复当年的科研过程。高中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大多是由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及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鉴于这一认知特点,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不能高估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布置的课堂探究活动难度要适中,教学过程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都有限,直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生物科学史的发展历程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难点的处理上可适当地简化。否则,生物科学史的教学极易沦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也很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处处碰壁,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更谈不上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生物科学史教学可按需进行选择加工

为更有效地实现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对生物科学史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加工,适当地选择介绍与该研究相关的科学家或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宗教文化背景等,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应拓展知识,吃透教材,做到对知识细节的合理安排和梳理,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又不能显得拖沓和累赘,做到“剔除细枝末节,凸显主干知识”。例如必修Ⅰ课本中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通过“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训练学生提出假说的能力。学生在了解了提出假说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提供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尝试提出假说。当介绍到1959年罗伯特森关于蛋白质分布的研究时,学生看到电镜下细胞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后,有的学生就会根据前面的知识“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很自然地联想到细胞膜的三层结构是磷脂—蛋白质—磷脂。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相反地应鼓励他们说出提出这样假说的依据,然后再适时引出课本中没有介绍的关于罗伯特森用锇酸处理细胞膜的过程,由于蛋白质经锇酸作用后形成高电子密度的锇黑,在电镜下呈黑色,从而建构细胞膜的三层结构模型。这节课通过科学史中细胞膜模型的建构过程,培养了学生“提出假说”的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生物科学史教学应理解其本质,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要正确理解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两个极端:有的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限制,对于如何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探究式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大多把探究式教学过程程序化,认为只要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呈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和结论分析”这几个步骤就算是探究式教学了,结果探究活动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一些教师曲解了探究活动过程,认为在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探究活动时,每个能力环节都要训练到,事实上必修课本中的每个经典实验的能力目标都有其侧重点,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目标是“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其侧重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提高,《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则侧重于提出假说能力的培养,《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则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若想要避免这类错误,就要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理解科学的本质,吃透教材,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效率高水平的教育。

四、生物科学史教学过程应是有效组织探究的过程

利用课堂渗透生物学史的教学时,教师大多会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成为课堂的助学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呢?这也成为生物学史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合理地分配各个小组成员,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各个小组的实力均衡相当,尽量不要让学生自由组合。我们常看到学习成绩好的扎一堆,而学困生扎一堆,结果一组讨论很活跃,另一组无所事事,导致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其次,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有些学生善于表现自己,而有些学生则过于内敛,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任别人说和做。这样,探究活动就成了某些学生的独角戏。俗话说“世上本无差生,只是个体差异罢了。”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合理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

再次,小组探究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教师之所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交流倾听,从而共同完成任务。但时间上要把握得当,时间过长,则浪费时间,生物课时本就不足,会造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最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助学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新课标中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同学们中去,了解他们探究进程和及时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常看到有的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就当个甩手掌柜的,等讨论结束后叫几个学生汇报交流一下就完事了。其结果是很多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不知如何下手,只能干等着老师讲解,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例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来自于二氧化碳还是水”时,就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同位素示踪法的原理,甚至个别组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这样才能有效把握整个探究过程。

第8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分制

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也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自由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学分制有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之分。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多数实行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推进的教育体制改革,许多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以往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主选择所修课程,因而较学年制有较大进步。为此,临沂大学自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课程的小型化建设,并制订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

一、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组成及课程开设简介

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是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其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及《生物技术大实验》等。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生物技术各项技术和成果在发酵菌种选育改良、细胞培养、酶制剂研发、蛋白质改造等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新品种培育、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重大作用。通过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专业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实践学习及毕业后走向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2004年,《生物技术导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首先面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开设。后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师资力量的壮大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日益完善,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技术导论》扩展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四门课程,并开设相应的实验,充分体现生物技术及其下游应用特性。而生物科学专业继续以《生物技术导论》的综合形式开课,作为本专业的方向选修课。

二、学分制下生物技术导论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①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授课学期的安排。由于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实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一直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学分制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结合专业特色,将课程小型化、精致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精益求精,在制定教学大纲前,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讨论,集体拟定教学大纲,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定位,结合培养方案,既能体现学科特色,达到培养目标,又避免内容重复。生物技术专业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分别制定,为了突出实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行1∶1的学时设置,各32个学时(共3学分)。生物科学专业制定《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实行模块化教学,实验方面开设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为48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在学期安排上,生物技术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必修课《基因工程》及其实验,第五学期开设《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系列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分情况进行选课。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生物技术导论》和《生物技术大实验》,既能与前面学科衔接,又能为后面的考研、就业提供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②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建设需走在前列。本课程在选择教材时优先使用近5年内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以这些教材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讲义,实现立体化授课,同时指定几本相关教材作为参考书,并利用专业网站进行课外学习资源。

2.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

①采用多元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要同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学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学生多为被动听课。为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根据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知识采用讲解—教授式,如《基因工程》中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的克隆和筛选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编排,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繁杂内容简明化、同类问题规律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在讲基因治疗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启发性问题,运用引趣、设疑、类比、联想等方法能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讲基因治疗的作用时,先举一个乙肝病毒的例子,提示例子关键性,提出怎么办,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翻转课堂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师生角色转换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结合本组成员的兴趣,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期间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表达沟通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互信。对于一些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认知前提较好的内容,先由学生自己看教材,总结笔记,针对普遍问题和教学大纲要求讲解,然后归纳总结,使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受到实际锻炼,掌握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内容具有信息量大、抽象、应用性强的特点,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深刻理解这些内容。而使用媒体、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如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载体、重组DNA构建、PCR的原理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讲授的基础上配以动画演示,把这些要素的应用展示给大家,生动直观形象地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③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如科学安排实验内容,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实验指导方法、改革试验考查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着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安排上主要分为3个层次:基础型实验、设计与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通过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操作方法;掌握常规仪器设备原理及应用,培养数据处理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多实验方法手段综合、多途径信息获取,以及科学分析推理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独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的进行实验设计,按自定实验方案操作、观察,获得实验数据,正确分析结论及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实验是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教改成果,使实验内容与科研应用项目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如综合型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与筛选”中,将以前单一分散的三个实验,按照其内在联系组合为综合性实验,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LB培养基的制备、质粒DNA的转化与筛选等3种基本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发酵工程实验中带领学生亲自操作发酵罐生产酸奶、米酒等产品,既掌握了发酵罐的结构,还体验了生产产品的乐趣。细胞工程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取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观察植物是如何从一个愈伤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植株,体会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在学分制指导下,通过对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酸奶发酵和米酒发酵实验中,学生体会到生物技术并不是深不可测,在蛋白质改造和基因工程药物设计中,在显微注射和动物克隆原理和技术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博大精深。在实验课中,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积极设计自己组内的实验方案,并顺利完成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完成酸奶制作和米酒酿制,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在实验报告的结尾都写出了自己的实验心得,体会收获的快乐。在教学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自己所撰写的课程论文,通过此环节的锻炼,学生的总结及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先后申请了如“创新实验设计探究盐胁迫下纳离子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离子毒害效应”、“低糖保健型石榴汁酸奶加工工艺的研究”、“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抗逆性研究”等多个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实验“叶用芥菜和白菜型油菜之间体细胞杂交体的RAPD鉴定”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三等奖。目前生物技术导论申报校级特色课程,正在建设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并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现代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天肃,张洪波,杨军,等.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6):6-8.

[2]戴小珍,王兰,李红《.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166.

第9篇: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质量 评价 标准 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213-02

1 高等农业院校主要人才类型

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总体上可分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类:研究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主要任务是探索、发现农业科技活动规律;复合型人才主要任务是运用已知规律,进行应用理论、技术理论的研究、开发、规划、决策以及领导“改造农业”。上述两类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根底深厚,知识面宽,善于学习、思考和创新。应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在农业生产或社会服务第一线,领导和组织把设计、规划方案付诸实施并具备应用研究能力。

(1)研究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素质结构特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创业精神。(3)应用型人才。经济结构整体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兴起,迫切需要大批在生产、管理一线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农产品开发、试制,可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的“高学历蓝领”,这是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

2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高等农业院校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另一方面要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以及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21世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特点,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根本,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充分体现农业大学“高起点、强实践、重研究”的特点,培养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创业于一体,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提高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知识结构上要强调复合型要求。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考察。纵向主要是指知识层次结构,可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组合呈梯形。横向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层次上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宽窄及专业知识量多少。

能力结构上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三部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能力)、人文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交往和合作,组织、判断和领导能力)、观念技能(价值观、决策能力、战略思想,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新观念)。

素质结构上注重学生专业思想修养与现代人格理想塑造结合。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与其他行业比较,农业仍将是经济效益不高,又十分艰苦的行业,其具有的重大社会效益,要求在素质机构上首先具有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意志力和学农爱农、艰苦奋斗、献身农业的精神品质;业务素质应在博学基础上能够驾驭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善于实践和创新;文化素质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积淀,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科学素养;身心素质方面应具有健全体魄、健康心理、完善人格。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3 人才培养框架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系统整合、整体优化、综合性的“宽、厚、多、高”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和课程间壁垒,重组、整合和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建立大学科课程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做到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宽”指宽口径,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厚”指厚基础,基础坚实、基本技能扎实;“多”指多方向,涉足两个或多个专业、学科,具备多种学科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高”指高素质。

3.1 培养规格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领,强调基础与应用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基础扎实、富于创新,勇于创业。

(1)“3+l”:前3年学习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1年在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参与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并完成学士论文。

(2)“本硕贯通6年制”或“本硕博8年制”:前3年学习基础理论与基本实践技能,1年在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拓展、巩固专业理论,提高实践技能,2年在技术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研发中心完成研发项目及硕士研究论文,2年完成博士论文,博士后阶段可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相关成果转化。以“强化两头,优化中间”为原则,强调统筹,即在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不同层面上统筹培养过程。

3.2 课程设置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分段培养,1~2年级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3~4年级按专业方向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按照实验、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教育等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3.3 教学管理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个体差异和具体需求,增加柔性与灵活性,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自主设计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树立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起教学目标、过程和重点环节相呼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 人才培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