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10-02
一、校园文化特征及作用
1.校园文化特征。从无形特征方面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开放性。校园文化与外界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具有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是有限的,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文化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2.时代性。校园文化也是时代文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时代特征。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在特定的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会沿着适合社会文化背景的趋向来发展,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给予校园文化新的活力,使得校园文化不仅具备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更加强化了把握未来的信心。
而从有形的特征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规范性。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优越的、规范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其规范性的核心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1]因此,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以核心价值为最终取向来对社会文化进行优选,用最优的社会文化精华来建设校园文化。2.系统性。校园文化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在汲取社会文化发展自身的同时,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严密的、系统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校的管理带来治理上的良性循环。3.自主性。校园文化是以师生自身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文化,在日常的教学以及各种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引导力以及学习的氛围,都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具有自主性。
2.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在学校治理中,校园文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校园文化能够整合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整体信念,使得全校师生凝聚成一体,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每一个学校成员。[2]其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价值导向为方向的精神财富,不论在物质形态上还是精神形态上都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有一定的激发作用,通过设立奖惩制度以及树立模范典型的办法,可以起到有效激励师生的作用。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辨别力差,这使得他们容易盲目跟从,从而误入歧途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
二、校园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校园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使得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方面。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其内涵价值以及实质的核心精神。校园文化关系到全校整体的思想观念以及素质素养,因此在建设精神文化方面时,要以发展的、全面的、现代化的眼光来定位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要将整体的校风和学风建立在浓厚的文化范围之上,纠正不良学风和不严教风,使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往良好的方向发展。2.制度方面。制度即是校园文化的一方面,也是学校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校园文化层面上,制度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的构建上。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硬性指标,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和导向性的软性特征,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要以健康向上、团结进取、和谐友爱为导向,修订学校旧有的、不成熟的制度文化,建立与时俱进的新的制度文化,并且定期更新,为制度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具体来说,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是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是依据,通过建立完备的制度来治理学校,这不仅体现了制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突出了学校管理的人文性和时代性。3.行为方面。行为通常受思想的支配,建立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是行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行为文化的建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对于学生要以忍耐、耐心、宽容以及理解的态度进行正确的行为思想教育,不仅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公正处理学生的各种违规行为,也要站在学校的立场,对学生的行为做总结归纳来指导行为文化的建设。[3]4.人际方面。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文化,对校园的和谐气氛是至关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秉着公平正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校进行管理,充分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作为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心理状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好人际文化的建设。
2.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建设有“校园文化”这一核心文化的学校治理模式,必须以发挥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特殊作用作为起点。要想发挥好校领导的作用,就要求校领导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学习、不断深化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其次,是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念对学生的影响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实践中,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4]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关注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出来,做好学校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治理模式并不是一个生硬的、具有约束性的管理模式,而是软性的、具有弹性的学校治理方式。因此,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教师要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助力下引导学生,更要给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波.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方瑜.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J].中国市场,2013,(17).
[3]李剑锋.探索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模式[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
[关键词]中国 市民社会 市场经济 建构 初探
一、市民社会概念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来自西方,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最初是社会和国家的一般用语,与“政治社会”并无不同;后来表示国家控制以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章制度等等,是对近代欧洲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现实的反映。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应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产生、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市民社会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其含义与政治社会并无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自然(野蛮)社会的概念。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思想家曾把“市民社会”视为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一种象征着文明、进步、道德的理想社会,为了结束人与人之间彼此“像狼一样”的敌对的自然状态,人们必须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而结合成“市民社会”。
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是指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并以国家为存在条件的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有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认为国家依附于市民社会。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则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处在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之间’或‘之外’,但与两者‘相关’的……公共领域”。
现代西方学者柯享和阿拉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一书中说道:“我们把市民社会理解成为经济与国家之间的社会互动领域,它首先是由私人领域(尤其是家庭)、结社领域(尤其是自愿结社)、社会运动,以及各种公共交往形式所构成的”。
我个人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的一切私人领域和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有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包括非国家的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秩序、结构和过程。
由此而论,我认为市民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经济运行形式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建制。市场经济要求市民社会必须从政治国家中独立出来。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
第二,自愿性是市民社会成员活动的首要前提。自愿性即非强制性是市民社会成员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前提条件,市民社会成员是自发的,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而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经济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私域。
第三,市民社会遵循契约原则。市民社会成员的一切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和法理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在遵循一定的法律和章程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第四,市民社会是公共领域高度发达的社会。市民社会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个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市民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理性来讨论和评判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等等。
第五,市民社会成员具有人格独立性。人格独立性是市民社会成员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领域活动的最起码的要求,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虽然只有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这种联合也只是仅仅表现在共同需要的方面,而且是出于自愿,并且个人在联合中并未失去独立性,可以说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外在关系。
第六,市民社会是由每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相互依赖的特殊人所构成的联合体。市民社会的成员本身都是相互独立的,“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它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市民社会的成员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人作为“中介”,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既从别人那里得到满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同时我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
二、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现实分析
1.中国市民社会产生和提出的背景、内涵及主要特征
(1)中国市民社会产生和提出的背景
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国际局势影响,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威制度遭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同样遭到质疑,国家与社会没有真正的分离,可以说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国家与社会是一元化的结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自主领域不断扩大、个体主体自由度不断增大、生活方式不断非政治化、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国家对社会全面控制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权力要素流入社会,国家与社会一元化的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生长、发育和崛起。我们理应顺应这种趋势,积极探索市民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和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
(2)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内涵:就一般意义来说,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
主要特征:①自发性与人为性并存;市民社会中的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是市民社会成员自发形成的,但是由于我国市民社会发育还不成熟,一些社会组织和团体还要靠国家的力量加以推进和引导。②民间性与官方性并存;市民社会中的组织和团体,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但由于一些团体和组织本身的局限性,还需要政府的控制和干预。③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市民社会成员的自主意识是第一位的,追求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发挥,但由于市民社会发展的空间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有待加强。④分离性与合作性并存;目前中国的市民社会发育还不完善,一些民间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自主自发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出一种分离性,但用于本身力量的脆弱,政府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扶植。
2. 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现状
(1)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日益完善;(2)社会自主资源和自由空间积聚膨胀;(3)以第三部门为载体的非官方性公共领域大量涌现;(4)法治日益成为社会运行的主要治理机制;(5)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渐增加。
3.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必要性
(1)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需要;(3)抑制权力市场化滥用的需要;(4)促进弹性社会结构生成的需要。
4.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基础
(1)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政治基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3)文化基础――契约精神的出现。
5.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困境
(1)借用西方理论的学理误区;(2)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3)缺乏构建市民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4)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的保障;(5)作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发展不够完善。
三、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思路
1.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目标――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
2.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以国家培育为主,以市场经济拉动和民间力量的自然增长为辅。
3.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策略――“两个阶段发展论”第一阶段为形成阶段,其间由国家和市民社会成员共举;第二阶段为成熟阶段,其间市民社会成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逐渐进入“公域”,参与和影响国家的决策,并与国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4.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路径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市民社会的前提和基础;(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3)培育市民社会文化,为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提供精神动力;(4)大力培养社会中间阶层,加快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和壮大;(5)加强法治建设,为市民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四、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意蕴
1.理论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发展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促进理论创新,使理论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市民社会的崛起,也是积极迎合全球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2. 实践价值
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经过20多年的无畏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领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蓝图已经十分清晰;在政治领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方向也已经确定;只有在社会领域之中,改革的方向和蓝图还相当模糊。时至今日,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的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将无法有效运行。所以,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并通过这种研究推进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今日中国学术界面对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霍布斯. 利维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1
[2]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 , 1999 ,3 : 35
[3]柯 亨:阿拉托: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M).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2:9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 新模式合作治理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传统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其弊端
近年以来,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一直都是由国家直接投资的,在一定程度上,国有企业的经营的垄断性也使它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它是政府全面垄断经营的, 但是, 受建国初期形成的高度的集权管理体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直接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理论基础(公有制学说、计划经济理论)、管理方式(政事企合一、计划管理)、运营过程(通过计划、命令、法令)和发展目标(对政治的重视大于对经济、社会需求的考虑)等都与自然垄断经营和基于管制理论的政府垄断经营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该垄断模式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简单复制, 可称之为计划管理模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 管理体制上高度的政事企合一; 投资体制上财政预算拨款; 价格形成机制上严格的计划控制; 运行机制上依靠指令性计划、命令、法令等行政手段运作; 经营体制上严格的国有化治理, 企业盈亏由政府统一负责。从计划管理模式的实践绩效看, 在经济落后时期, 它有利于政府集中优势力量保证市政公用事业的稳定供给。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扭曲了公用事业的经济性质, 不仅既有的公用事业设施质量粗劣、供给不足, 而且运营效率低下, 经营难以维持。如图1, 1978年之前的市政公用事业各项发展指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供给严重不足。还有就是图1 不能展示的侧面, 如机构臃肿、机制僵化、财政补贴沉重、服务意识差等。这些弊端印证了公共选择、新公共管理、后等理论所一致论证的结论: 即由于政府供给难以满足萨缪尔森条件、官僚倾向于扩大预算和科层化特征易导致政策执行扭曲以及垄断性、内在性、成本与收益的分离决定了政府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等因素, 与市场一样, 政府供给公共物品也存在失灵。
二、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历程、举措和成效分析
由图1来看,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转折点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 为了超越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化解城镇化高速发展与基础设施短缺的供需矛盾和解决财政负担过重问题, 我国启动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举措,改革内容涉及经营方式转变、管理机构改革、市场化改革、价格改革、管理和监管体制的重构、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同其他领域的改革类似,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也呈现渐进性, 逐步深化。
在中国改革逐步推进的同时, 西方也经历着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西方的改革以民营化( Privatization) 和市场化(M arke tization)为导向, 核心是在适用的公用事业领域打破国企垄断并引入企业竞争机制以提高企业效率,在此基础上,引入民营资本以形成多元供给结构和建立严格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它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并进发展为声势浩大、波及全球的 新公共管理运动。 因而, 积极倡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更多依靠社会力量、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 相关理论研究的新突破和技术的进步为这些理念付诸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并开发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市场化方法。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开创了市政公用服务供给的新模式。从实践绩效来看,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由图1可知, 1978年之后,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 市政公用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三阶段的市场化改革之后, 各项指标突飞猛进, 表明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的规模、数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不过, 市政公用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市场供给存在天然缺陷。
三、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合作治理
1.作为最终消费品,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作为关键要素投入, 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通常构成使用它们的各类产品总成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仅关系到其他各类产品生产成本状况, 还关系到其生产能否正常进行。这是我们思考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和价值选择。上文的分析表明, 在市政公用领域, 任何简单的国有公营模式或市场化模式, 无论从理论角度看还是从实践效果观察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 难以达到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究其原因, 这与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密切相关。首先, 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多个行业, 各行业的性质各不相同,其公共性的差别决定了市政公用事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采用单一的或国有公营或市场化模式必然会顾此失彼。其次, 目前的社会需求类型日益多元, 层次不断提高。需求的多样化、层次性和动态性需要以混合的多元化的供给方式来回应。再次, 我国各地发展程度非常不平衡, 各地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程也各不相同。如果采取简单化、一刀切的方式照搬一种模式, 必然会阻碍某些地方的发展。最后, 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 除了要面对提高效率问题外, 还要解决供给瓶颈问题和转轨时期市政公用体制改革和机制重建问题。提高效率需要引入竞争机制, 缓解供给瓶颈需要充分开发社会资源,体制改革和机制重建问题需要在维护政府权威的前提下吸纳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因而, 无论是市场化模式还是国有公营主张, 都不能全部涵盖和解释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 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的内涵
由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市政公用事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发展的优先目标是持续、稳定、安全地为社会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产品或服务;第二, 治理理论为应对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复杂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和新工具; 第四, 治理模式的构建受到一国基本的国家- 社会结构的影响, 基于我国国情, 必须从合作主义思想出发寻找国家和社会能够互动合作的切入点。基于这些结论, 我们在此提出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
3. 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等多元行为者参与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目标、动机、利益和意图之间并不尽一致, 有的甚至相互冲突。这些张力的存在意味着多元行动者的参与及其相互作用并不一定指向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 也未必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因而, 单纯强调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局面仍然不能全面解决供给问题。为避免形成这种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局面, 合作治理模式强调通过构建有效的多元参与、利益整合、有序竞争、规范监管等运行机制来使彼此能够相互调适, 在特定的规则体制中归置相互关系, 确保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这些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 1 )多元参与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就是确保多元主体能够有效参与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制度规则体系。多元参与机制解决的是相关利益主体的准入问题, 它意味着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边界是开放的, 而不是封闭的, 任何利益主体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参与到治理行动中。多元参与机制是合作治理模式有效运转的前提。
( 2 )利益整合机制。合作得以有效运作的关键则在于构建完善的多元主体之间进行利益表达、协调、整合和实现的平台。利益整合机制就是旨在把各利益主体纳入到利益共同体中的规则体系。要实现利益整合首先要承认多元主体的利益多元性, 并在对各利益主体进行准确的利益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利益合理和充分的表达。
( 3 )有序竞争机制。有序竞争就是在公用事业服务的供给中要形成直接竞争、间接竞争和内部竞争相结合的有效竞争格局。有序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转的前提是存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拥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且独立承担经营风险和收益的企业或组织。多元主体的产权机制、有效竞争的管理机制和激励贡献的分配机制是竞争机制功用发挥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目前, 供给效率不高、供给环节出现颈瓶,以及市政公用事业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个难题。这些问题与市政公用事业自身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服务需求类型和层次日益多元化、各地发展程度的不均衡和改革进程的差异等问题相互交织, 共同促成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复杂、多样且动态性的特征。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必须以全新的社会治理结构来应对。 构建新型的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反映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实践的变迁对新的理论范式的要求, 反映了环境的变化对提高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能力的建构的需要。作为回应这种需求的产物, 合作治理模式不仅主张多元主体参与, 还强调通过设计多种有效机制来调适和归置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以确保合作的实现。此外, 合作治理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机制, 能够应对治理问题日趋繁复且动态的特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河流、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可持续发展
1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现状
近年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给我国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废水和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导致水污染,给我国工业、农业发展和人群健康等带来了不利影响。2003年6月,美国兰德公司高级经济顾问、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沃尔夫把水污染列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以1998年为例,我国由于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高达2475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1%。水污染问题已到了十分严重、迫在眉睫的地步。
城市是人口经济的相对积聚地,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从生态环境来看,城市水环境是受破坏和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城市河流与景观水体面临着严峻挑战,众多城市在不同程度出现水环境污染、景观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城市还出现了黑臭河流。
2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成因
(1)污水排放量猛增。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社会经济人口猛增导致污水排放量猛增,污水排放量远远超过自然水体的净化能力是导致我国目前城市水环境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此外受时代的局限,不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的的指导思想所导致的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环境管理不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恶化程度。目前,在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中,由于国家政策法令的不断落实,工业废水排放比重日益下降;而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这一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体治理的难度。
(2)河流自净能力减弱。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减少降低了对地下水的补给能力以及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城市河流截弯取直、河岸固化严重破坏了城市自然景观,河流中的生态系统也随之消失。河流中缺少了生物群落,降低甚至丧失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城市建设还直接侵占大量水域和湿地,也是自然净化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城市湖泊湿地的减少不仅降低了洪水调蓄能力,而且还降低了对水体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3)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基础设施相对其城市功能和定位而言差距较大。缺乏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造成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河流普遍受到污染。
(4)生态建设和环保资金缺口大,筹措渠道不畅。“十一五”期间我国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仅占同期GDP的1.35%左右.“十二五”期间,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环保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体制,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出资,势必使政府陷入大量财政投入进行环境建设的困境中,影响政府其他职能的发挥。因此,千方百计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切实解决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环保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城市水环境治理实践
3.1国外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
泰晤士河和莱茵河的整治都是以流域为单位,从宏观的科学管理入手,大胆尝试体制改革,实现了工程技术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才使河流起死回生,创造了奇迹。
泰晤士河水环境的恶化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内;此外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在潮汐上涨期间迫使废水急剧的倒灌而造成臭水满街。英国政府从60年代开始治理该河,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制定相关的防治河流污染的法令法规,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建设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处理污水,降低排入河流的污染物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研究河流污染机理等。经过将近20多年的不懈努力,泰晤士河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善,泰晤士河终于获得新生。泰晤士河的治理成功,关键在于开展了大胆的体制改革和科学的宏观管理,被欧洲称为“水工业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英国政府对河段实施了综合统一管理,成立了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在水处理技术上运用传统的截流排污,生物氧化、曝气充氧及微生物活性污泥等常规措施。集中统一管理,改变了以往水管理上各环节之间相互牵制和重复劳动的局面,建成了相互协作的统一整体,建立了完整的水工体系,从水厂、废水处理、水域生态保护等均得到合理配合,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3.2国内水环境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河水就开始由清变污。到了六十年代,苏州河出现严重黑臭现象。到了改革开放,苏州河市区河段更是终年黑臭,水面垃圾大量飘浮,水中的溶解氧几乎为零,鱼虾绝迹,河水呈现沥青色,成了一条“臭”名远扬的“死”河。苏州河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沿河经济人口的迅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苏州河接纳的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自净能力,水质严重污染。此外,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加剧了苏州河的水质恶化。为了实现上海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海市制定了详细的苏州河综合整治规划。苏州河污染整治的的主要方针是以治水为中心,标本兼治,远近目标相结合,突出重点。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了详细的1996-2000年近期目标和2010年远期目标。一期工程包括曝气复氧、底泥疏浚、污水截流、污水处理厂建设、水域保洁等工程措施。调活水体和污染治理是苏州河整治的根本性措施。2000年苏州河干流已经基本消除黑臭,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府南河是成都市的两条主要河流府河和南河的总称,具有灌溉、航运、泄洪、水产、娱乐、防御等功能,是成都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载体。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府南河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自然因素而言,府南河属于平原河道,纵坡小,随上游来的水量日趋下降,泥沙淤积严重,流水断面缩小,老河堤日久风化,河岸跨塌;就人为因素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过度增长,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府南河中,严重污染了河水,造成枯水季节河水污浊,沿河水质恶化,暴雨季节,河道泄洪能力小,水患频频。针对这种情况,成都市政府于1993年开始全面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并在1997年完成了成都市府南河中心段的综合整治工作。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以治理河流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小区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综合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对河道整治、污水治理、道路建设、管网建设、安居工程、滨河绿化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整治,不仅解决了城市防洪、水污染、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两岸3万户居民的安居问题,而且对于扼制岷江流域、长江上游的污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避免城市环境恶化,促进城市人口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历时五年时间,完成了包括安居工程、防洪工程、绿化工程等六大工程项目,作为城市段河流治理的典范,在1998年获联合国人居奖、环境地域设计奖。
3.3小结
综观国内外城市河流水环境整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以控制工业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治理阶段。这个阶段由于人类对水环境问题认识的有限性,尚未搞清楚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只是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限制污染物的的排放。
(2)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达国家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当时的环境问题只被看成工业污染问题,所以水环境治理就是治理工业污染点源、减少排污量。因此,在法律上,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加强法制管理。在经济措施上,采取给工厂企业补助资金,帮助工厂企业建设处理设施;并通过征收排污费或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在这个阶段,经过大量投资,尽管环境污染有所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所采取的尾部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说是被动的,因而收效并不显著。
(3)以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为特征的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阶段。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污染问题。它冲破了以环境论环境的狭隘观点,把环境与人口、资源、发展等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来看待环境问题。对于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从单项治理发展到综合防治。
(4)以遵循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这个阶段贯穿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保护领域,重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开展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水环境问题,协调水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
4总结
直排污水是我国近年来水环境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污水处理深度、生态补水等技术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而产业结构、节水政策等非工程措施也必不可少。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河流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本上依赖于有更高质量的公共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这当中,决策更为关键。更好地提升公共治理的决策质量,要注重规避“平庸决策”现象。
所谓“平庸决策”,主要特征有三方面:
一是“只重程序,不重结果”。在我国当下的公共治理中,只注重决策程序正义即形式合理性,对决策实际效果不予关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当人们检视其决策程序时,都是“合理合法”,但当人们考量其决策实际结果时,则可能是有违正义或者充满瑕疵甚至是“负绩效”的。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决策形态,本质上也是一种不作为、乱作为。
程序正义的目的在于保证“实质正义”。问题在于,凡经程序的东西,未必一定是合理正当的。很多错误的东西,正是假借“程序”而变得合法化。所以公共决策领域“走程序”的非正义决策,一直是个需要深入治理的问题。
二是“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我国公共决策领域存在一个长久的问题,即片面强调决策过程的“速度”、“效率”,而轻视决策的“质量效率”。在许多地方政府决策行为中,“求快”是普遍现象。缺乏必要的论证、研判、反诘、听证过程,常把决策当成简单的“拍板”、“决定”。讨论一个投资几万元的一般事项或许“议”上几小时,决策一个超大投入量的大工程、大项目或许只需很短时间。
“速度式”决策模式的误区在于认为“决策要快”、“要有效率”。而公共决策的效率,本质上是“质量的效率”。
三是“偏重集体,不重全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民主决策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实践理念,这是个很大进步。但所谓“民主决策”,一是强调决策法理主体上的整体性,比如党委决策的法理主体是全委会而非常委会。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全委会监督。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地方党委时常以常委会替代全委会。二是强调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性和专业智库体系的支撑性。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大问题,小范围决策”,“小问题,大范围决策”和参与性、专业性不足的倾向。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艺术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也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当前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看法和建议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艺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艺术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也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培养方式、服务面向等方面都具有与普通高等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不同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现状,笔者选择了自己所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与艺术学院,于2014年9月—12月对大一、大二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室内、景观等艺术专业,兼顾不同性别、户籍、地区的学生,共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900份,回收819份,回收率91%。有效问卷819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二、问卷情况
采用笔者编制的《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对个性化教育的看法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情况、家庭状况、个性特征、思想状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和建议、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意见等内容。除特定题目有多选,其余均为单选。
三、结果分析
(1)学生的基本情况
回收的819份问卷,男生有273人,女生有546人,11.59%是苏南地区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从家庭收入来看,49%的学生家庭收入一般,很好的只占14%。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学费和生活费是一项比较重的负担。从性格特征来看,艺术类高职大学生情感丰富、富有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崇尚自由、喜欢张扬个性,服饰、发型等喜欢标新立异。易于追求新事物,往往以时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而自居。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思考问题时感性占据上风,好冲动理性不足。部分学生存在生活作风较懒散、纪律观念较淡薄等现象,不易接受老师的说教和管理,向往所谓的自由,对纪律、规章制度存在较强的逆反情绪。
(2)思想状况
学生对于上大学的目的比较明确,竞争意识较强,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前途感到渺茫,且学习目的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实用性和功利性。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竞争意识,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和功利性,政治意识和爱国意识越来越来淡薄。其中,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振兴中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只占26%,而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提升自我,为参与社会竞争做准备的占41%。在大学学习中,多数学生认为最主要的获得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然而受到传统观念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途普遍感到渺茫,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虚度光阴的现象比较普遍。
(3)对个性化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对艺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调查显示,75%以上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有重视大学生个性培养,7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只有30%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70%的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并不感兴趣,23%的学生甚至反感。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31%的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不满意,39%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在授课内容上,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在具体的章节上可以有详有略。在授课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更多倾向于参与式、讲座式、主题式和影像式教学,选择较多的是参与式教学。其中两种、三种或四种方法综合起来更受学生欢迎。因此,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多开设社会实践教学,唯有如此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
62%的学生认为目前艺术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有必要加强,其中教育方式落后是学生最为诟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加强的能力主要集中在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37%) 以及自身学习和科研能力(29%),学生最为喜欢学识渊博(92%)、品德高尚(87%)、语言生动,制造学习气氛,开发学生思维(75%)、仪表有风度(48%)、有自己个性(23%)、有创新思想(8%)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采取的方法必须贴近人的个性、心理,针对不同人的个性、内心世界开展教育,而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非常多,通过实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提升自身文化内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调查显示,69%的学生认为参与精品、高雅艺术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帮助,55%的学生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身文化内涵,56%的学生接受艺术写生、舞台实践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融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未来教育的主要特征。培养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和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自身发展的期待,更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艺术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使艺术专业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具有难度,要想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辅导员的工作就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要不断地总结剖析艺术生的个性特点,针对艺术学生的个性特点,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新思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掌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把艺术生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踏实细致。
关键词:问题和措施;生态环境;景观建设
市民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通过该城的景观建设可以得到相应的体现,在现今发展中,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节奏愈来愈快,在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不断涌现出较为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舒适、高质、友好的环境质量已成为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最广泛的呼声。
一、生态城市体的内容与主体特征
最早是在由UNESCO组织开展的“man and biosphere”项目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重要概念。生态城市从狭义上讲,仅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一定的生态学学术理论为依据,最终建成一个健康舒适、高质高效、和谐友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生态环境。结构布局合理、整体统一、区域独立、相互协调、高质高效、科学持久、和谐友好等七大特色是生态城市体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和谐友好即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促进,自然融合;高质高效性具体为,分级、分层、有序、循环的将所有能量、资源和物质都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提高使用效率;科学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科学分配各种资源,满足各个不同时间、空间段在发展上对能源的需求,也即解决今人和后人在发展时对资源需求的分配问题;整体统一即是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三位一体地和谐统一发展,不顾此不失彼,在一定科学合理的秩序下共同稳步发展;区域独立性是指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各城市体之间既相互存在关联又各自功能独立;结构布局合理则是通过科学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浪费不过剩,同时健全各项配套基础设施;相互协调具体指城市建设中各项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如资源更新和使用两者之间的协调、环境与人共同协调发展、乡镇与城市的协调等)。
二、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历时十八个月,由经合组织在2007年提交的《中国环境报告》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作出如下描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层面上的差距正快速缩小,然后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现状却趋近于平穷的第三世界。”作为人口最集中区域和社会化活动高度集散地,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机遇,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列待解决的问题。
1、环境污染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最严重最亟待解决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中的污染形式众多:噪音、水体、土地、大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各种污染都严重威胁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通过生化反应,上述污染又会形成众多有毒有害衍生物,造成次生污染。
2、资源利用和能源短缺
在城市工业建设和城镇化推进的同时,也考验着一座城市的资源储备与对能源的合理利用。下面主要从资源短缺和污染两方面进行讨论。1.一座城市正常运作时所需的能量和资源已经大大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能供给的量,也即该区域生态环境是处于超负荷状态下持续供给城市运转所需的能量。以水资源为例: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百分之四十二的北方地区,其相应流域河流所提供的水资源流量只在全国江河流域中占比百分之十八,在黄、辽等缺水较为严重的下游地区,部分工业城市甚至存在地下水耗尽的危险;2.由于城市集聚各种污染物,是一个最大的污染源头,对本已短缺的资源又会造成较大污染和破坏。以土地资源为例:在农耕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一面提高作物产量,一面又破坏土地的生产能力,若遇上生活污水、生产排废、酸雨等其他污染物的综合作用,土地资源会遭到更深程度的破坏与污染。
3、居住和出行的问题
居住条件的集中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的工作负荷,此外,交通工具和条件的便利性也是发展改善地区居住环境的前提条件。若私家车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主体地位,那么除了随之而来的废气污染问题,城市中被消耗占用的资源(如土地空间、燃油能源等)也会急剧增加;地表水体循环也会因大量铺设水泥道路而被严重破坏;在居住环境方面,大量建设高层住宅也会对生态环境中的水体和大气循环起到负面作用。
三、环境保护措施和手段
1. 树立正确的城市环境保护目标
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手段,首先应考虑既定目标的合理性。同时具有分类引导、舒适宜居、协调统一等几大特点的目标才具有合理性。协调统一具体指城市建设中各项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如资源更新和使用两者之间的协调、环境与人共同协调发展、乡镇与城市的协调等);舒适宜居则主要是满足市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注重环境改善的具体成效,同时辅以人文环境建设;分类引导要根据城市客观条件,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化建设。
2. 开展节能高效、环境友好型工业建设
第三产业相对欠发达,城市整体工业水平尚停留在中期发展阶段,是我国现今城市化建设的基本国情。向着高效率、低能耗方向发展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相当正面的现实促进作用。只有从根本上妥善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环境友好型工业建设才能顺利完成,具体解决手段简述如下:首要问题是相应缩减政府在各项资源上过于偏大的处理和分配权力,建设健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调节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政府只是在整个过程中必要时候起到引导和正确导向的作用;其次要注意转变唯GDP数据增长论的政绩评定体系,在考核官员政绩时应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纳入考察范围;同步地还需相应改变税收政策,生产型企业上缴税款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会刺激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税收丰厚的重工产业,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最后则需要平衡能源消耗和现实价格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法通过货币正确量化环境建设、保护与资源使用之间的具体关系,只有以市场引导为主,政府干预为辅,才能使现实交易价格与对应资源能源相匹配,降低发达国家在生产中产生的环境保护成本转移对国内发展的影响,促进自有“三高”环保技术型产业的
发展。
3. 积极建设生态城镇
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可以有效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也是城市在环境方面发展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在建设生态城镇的过程当中需要同时统筹兼顾保护环境健康和满足市民生活需求两方面的因素,以一定的生态学学术理论为依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最终建成一个健康舒适、高质高效、和谐友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生态环境。这在本质上与哲学中提出的“人、事、物相互平衡”理论相一致,对顺利建成友好生态环境城市起到促进作用。
在当前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作出如下努力以建设好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可承受工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城镇产业结构,控制投资规模,平稳较快地发展城镇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资源差异化有效配置,统筹全局,调控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2)从根本上重视生态环境体系的建设与保护,建立健全的民主监督和决策机制。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杜绝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的社会现象发生。
(3)颁布或调整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以法律手段切实有效地引导环境建设的合理开展,引导尚存的错误发展思路走出误区。
(4)着重推行科学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在区域性范围内构件经济、资源可循环发展体系。将工业生产循环系统与居民生活圈循环系统有机衔接,构建全社会生产生活可持续循环发展利用的环境保障体系。
4. 改革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1)理清环保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规划在法律层面所处地位。
应在法律上明确界定中地方和地方、中央和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在环境治理上的具体权利和责任,解决部门间交叉治理、缺乏监督等现实问题。明确环境规划在法律层面所处地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主监督和决策制度,保障社会各界的看法与声音都能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必须在城市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可允许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在城乡、城郊结合部、区域城市之间都建立良好的互动治理机制,避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产生多余消耗,提高效率。
(2)市场引导为主,政府干预为辅
相应缩减政府在各项资源上过于偏大的处理和分配权力,建设健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只是在整个过程中必要时候起到引导和正确导向的作用,政府职能角色逐渐从主体地位淡出,转入到制定公平合理科学政策,保障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需的基础设施(如TOT、BOT等)建设;由经济市场机制来有效调节社会各项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高效的分配和利用。
(3)向自愿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模式发展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鼓励人人都成为建设中的主体角色,解决政府或者市场调节失灵的问题,缓和社会各不同团体之间在如何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存在的分歧和对立。可以灵活运用信息公示、搭建公共平台、大力宣传、政策差异化等各种手段,调动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并提高超前治理的收益性,最终发展成为自愿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模式。
五 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低效高耗的工业模式、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缺乏现实客观考量的发展思路、以及紊乱的经济秩序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了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在高发展、高消费、高推进“三高”的社会发展现实局面下,能否有效解决城市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决定城市发展的前景,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经济又稳又快发展也起到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木易.可拓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2] 杨俊.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关键词:民营企业 公司治理 现状 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随著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正面对许多错综复杂的环境,笔者简要归纳如下:
1.脆弱的制度。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民营企业往往缺乏竞争性市场经济所需的基本元素,如没有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也缺乏强制执行和主动遵循的文化传统。尽管我国在法律、监管体系上有很大差别,但他们在公司信息披露以及股东权利保护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尤其针对民营企业,基本上处于空缺状态,即使有也很少能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的要求。
2.缺乏竞争性的市场。我国市场上几乎没有完善的长期性融资工具。机构投资者很少,或不足以主张市场运作的公正、高效、透明。新兴市场的投资一般只有很少的组合投资,由于规则不明,以至于大的机构投资者没有信心或内在激励对投资对象的公司治理施加应有的影响。与此同时,这种状况也严重阻碍了各类激励的发展。
3.利益相关者关系复杂。我国民营企业往往起家于“夫妻店”、“创业合伙人”等组织形式,最初的公司治理往往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连接。在企业规模小、运营管理相对简单的时候,这种亲缘关系可以维系和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股东权益不断扩大的同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制衡与利润分配就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资产的重组与红利分配、委托-关系的有效处理、决策机制的构建等等,都是民营企业公司所治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完善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在我国现行公司制企业法规体系下,如何来完善公司治理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公司章程中原则约定持股的有关条款。这种约定主要指界定入围企业的资本的前提条件、持股的额度、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在公司各组织机构中的关系等。尽管我国现行《公司法》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经过研究后可以确定:在公司章程中来反映这些条款还是可行的。
2.具体细化持股的认购合同。这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结合民营企业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要求公司董事会、股东会等机构运作规范;必须有一些强制性的、细化的约束条款等等。
3.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保护小股东的利益。无论是属于哪种治理模式,强调独立董事的作用是各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并成为全球公司治理体制发展的潮流。设计独立董事制度的重点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尤其是不能控制公司的少数股东的利益,这是国际市场上的投资者比较认可的保护小股东的一个主要机制。
4.严格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缘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使易受损害的一方能享有尽可能充分的信息,做出“信息充分的决策”,以便尽可能地自我保护。所以说,公司运行状况的透明度高低,决定着有关利益主体尤其是少数股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严格信息披露制度是民营企业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的重点之一。
5.鼓励利益相关者有效介入公司治理。从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到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关系治理也是公司治理发展的一个趋势。以IT、网络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民营企业,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除此之外,完善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议事规则,约定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重视人力资本在其间发挥的作用等等,也都是完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
当我们的民营企业由人治管理变为法治管理、由事后管理变为事前管理、由个人管理变为组织管理、由能人管理变为好人管理、由治人管理变为治已管理、由结果管理变为过程管理的时候,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大变革也将彻底来临。
参考文献
[1]王豫颖.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10)
[2]谭乔予.我国民营企业的控制权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3)
[关键词]孔子;君子;道德;义利观;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是一个思想深沉、举止从容、循循善诱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形象。这部经典记载着他的深刻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值得中国人民好好继承。要读懂这部书,就必须深入研究,去分辨,弄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一、孔子学说的“君子”概念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认为君子什么事都会自己解决,不用去求人,这很明显带有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痕迹,这是一种落后、保守、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愚昧观念。大家还可以试想一下:小人总向别人求助,那么别人也自然会想到向他求助,这样一种互帮互助的风气是多么需要大力提倡的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和谐,同是赞同,这是说君子追求和谐而不阿附,小人阿附而不求和谐。孔子认为君子是比较有骨气的部下,而小人比较适合去当兵,服从为军人的天职嘛。
二、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学又被称为仁学
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功夫,也就是内修的功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勇不是指孔武有力,不是不怕死的勇敢,而是指见义而为的勇气。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如果一个人有勇无义,那么他必然是一个莽夫,有道德修养的莽夫会给社会带来混乱,无道德修养的莽夫会以盗为生,为害社会。这是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子路的问题时说的:“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按照儒家的理解,义与利相对,利是指个人的事,相反,义就是指众人的事,或者说是对众人有利的事,所谓“义者宜也”。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义是需要学习才能了解的,因此好勇必须好学,因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显然,三达德中,仁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修养。智和勇既是达到仁的手段,又必须依赖于仁方可正确运用。这一点,无须笔者多说,孔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