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预决算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预决算体制; 高校会计制度; 全面预算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使得高校的支出结构、利益分配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财政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的变化,因此,高校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财务预算,加强管理,改善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以切实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鉴于企业早已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而我国高校的预决算制度并不完善,于是企业便成为高校预决算制度改革的借鉴对象。本文通过对高校现行的预决算体制与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而全面推进高校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和及时性管理,构建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四维一体”的预决算管理体制,这既是新形势下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当前财政经济的环境、适应高校财务工作的迫切需要,也对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与高校预算体制比较
(一)预算管理制度及作用不同
目前,大多数企业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相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这种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通过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增强各层级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划分不同管理层次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分配实现管理目的,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根据事业单位准则的相关规定,高校应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管理制度,即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将全部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纳入预算,以掌握高校的收支状况和控制其收支规模。
(二)预算编制的时间不同
企业一般在每年度终了时,通过对上年度的实际生产销售等经营情况的总结并对未来市场加以分析和预测等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根据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有关的预算内容。这样企业的预算工作能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关联紧密,可操作性较强。
目前高校的预算工作通常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财政部统一部署下的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具体组织的关于高校下一学年的收支计划安排,这份预算是高校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开始编制。第二个层次是高校在新学年开始(一般为每年的1—4月份)根据各种来源的收入状况和各院系的支出计划,并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而编制的内部预算,由于内部预算与高校的发展实际密切相关,因而其操作性要强于上报的预算。
(三)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分别采取了针对性的预算编制措施:一是零基预算。随着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传统的以相对不变的经营环境为前提的增量预算已不能再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因其一般假设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都是合理的,而当资金需求的增加超出了资金供给时,该种方法通过消减新项目的预算,而不考虑以前期间的费用是否合理而对其进行调整,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而零基预算则不考虑以前年度的预算额度,对企业的各项活动每年重新评估,以及时地对各项目进行评估,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与增量预算相比,零基预算将预算视为企业的管理过程,不仅仅是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二是滚动预算。考虑到传统的定期预算容易与连续进行的新产品计划产生冲突,大多数企业采用滚动预算,根据公司战略意图的变化,不断对预算进行调整,将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断变化的环境相联系。三是作业预算。作业预算是一种综合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理念的预算管理方法。区别于传统的以成本元素为基础的预算,它是在作业管理的基础上以作业或业务流程为基础编制的。该种预算方法综合考虑业务流程的改变、部门及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经营效率的提高、顾客的需求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多项内容,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增强了预算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功能。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在上年度实际数的基础上,相应增加或保持相应的预算额度。虽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比较省时省力,但是由于它假设基数的合理性,容易造成各院系为获得下年度的高预算而浪费资金的现象,另外由于各院系的招生规模等每年都会发生与预算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方法不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造成预算与实际的脱节。
(四)预算的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预算法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宪法。而预算法的严谨丰满,它不仅是政府财政财税制度上的自我完善,也是政府管理制度上的深化。老预算法至1995年实施已近20年,从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匹配现代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发展步伐。这也是《决定》里所说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预算法刚刚落地,预算改革的新步伐就紧紧跟上,充分体现了重大改革举措于法有据。”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表示,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化财税改革的首要内容,应当先行推进。抓住预算改革这一“龙头”,并在今明两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将为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统筹财力更多用于民生,加大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建立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应统筹使用的资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机制,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
“加大各预算之间的财力统筹,将资金更多地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意味着公共财政资金将不断壮大,政府可以更好地保障百姓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管理研究所所长李燕教授认为。
李燕解释说,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四本预算,这四本预算各有侧重和分工。相对而言,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主要涉及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而政府性基金预算更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行业发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则主要用于国企自身。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这一改革着眼点就是要打破部门利益,把在一些领域“封闭”运行的资金腾挪出来,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大程度上实现全民共享。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预算公开是关键环节。预算公开透明,百姓才能了解财政的钱花到了什么地方,花得是否合理到位。此次决定明确从三个方面推进预算公开:一是扩大公开范围,除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决算;二是细化公开内容,逐步将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经济分类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三是对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进行规范整改、完善制度。
“预算公开的目的,就是要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政府工作。此次改革方案特别强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赋予了预算公开更深层的意义,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制度反腐’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李燕表示。
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看住政府部门“乱伸的手”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改革方案提出,要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严格减免税管理。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方面,要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收益共享机制。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完善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禁止通过违规调库、乱收费、乱罚款等手段虚增收入。
“一般而言,税收收入还是比较规范的。但非税收入这一块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刘尚希认为,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建立,像“过头税”等一些税收征管“顺周期”现象,将从机制上得到有效解决。但在非税收入上,还存在不规范、不透明问题。有的基金项目一收就是好多年,收上来的钱到底是怎么用的,效果如何,还是一本“糊涂账”。遏制“乱收费”行为,就要看住政府部门“乱伸的手”,.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对依法合规的收费也要全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刘尚希强调,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应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要对大量的公共产权收益进行细化、盘点。“现在我们对国企红利等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越来越规范,但像矿山这类国有资源,也不能谁开采收益就归谁,而是要建立机制,实现国有资源和资产的有偿使用,国家与企业收益共享。”
“加强财政收入管理,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很多是地方政府为抢税源而导致的恶性竞争。”李燕指出,一些地方通过优惠政策制造“税收洼地”,吸引企业投资落户,影响了市场公平;也有的地方把收上来的税,再通过各种名目返还给企业,导致财政收入虚增。这次改革方案提出,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备案审查、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加强考核问责、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是非常及时的。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钱不能躺在账上“打呼噜”
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过散,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是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改革方案出台了多条具体举措: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
――大力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在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属于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对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逐一进行甄别排查,凡属“小、散、乱”以及效用不明显的,要坚决取消;其余需要保留也要予以压缩或实行零增长。
――对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予以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和资金规模,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03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008- 03
1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变化的成因
近年来,财政部相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进行完善及分行业改革,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基础、预算、收入、支出、结余资金等系列内容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1.1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带来的变化
(1)会计核算基础发生变化。高校会计核算由旧制度规定的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转变为新制度规定的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在高校已经扩大到资产类、收入类业务核算方面。
(2)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在新制度中,高校会计核算五大会计要素的“支出”项修改为“费用”项,核算内容更广。具体会计核算上,一是把基本建设投资纳入大账核算,二是新增资产折旧和耗费内容,三是新增预算会计科目。
(3)财务报表体系发生变化。新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会计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1.2 新预算法带来的变化
(1)新预算法强调预算的完整性,学校的全部收支要纳入预算管理。学校收入预算包含财政补助收入(包括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财政其他拨款)、事业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学校支出预算包含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日常公用支出)以及项目支出。
(2)新预算法强调预算的公开性,学校预算必须接受社会监督。“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一是除信息外,预决算按支出经济分类细化公开。二是扩大学校预决算公开范围,除信息外,在按经济分类编制预决算的基础上,逐步将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三是加大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开。
1.3 财政财务改革带来的变化
(1)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的实施。凡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必须集中采购,同时,对采购项目立项、计划申报、招投标活动、验收管理和资金支付均提出严格要求。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突出了预算管理的核心地位,预算管理由资金预算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转变。
1.4 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带来的变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财务管理应适应新时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对公务接待、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加强管理。同时对基本建设经费、后勤管理经费、继续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也前提出了所未有的严格管理。
2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由于上述理财环境发生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职能已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财务管理。
2.1 加快总会计师队伍建设
为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强化经济责任,防范财务风险,规范财经行为,教育部、财政部于2014年了《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教育部在部属院校试行总会计师制度。办法规定,总会计师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要求组织领导学校的财经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参与学校重大财务、经济事项的决策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一直由校长或分管校长负责,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决策机构更多考虑的是学校的发展,忽视了内部控制和财经法规的遵守,导致高校违反财经纪律问题频发。随着国家对高校财政投入的逐步加大,财政预算公开制度的实施,社会对高校经费使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总会计师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健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
2.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学校依法依规办学的基础。高校应适应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预算法》要求,全面梳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按“全口径”预算和预算公开的要求,完善修订学校预算管理办法、收费管理办法、社会服务收入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按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的要求,完善修订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社会服务支出管理办法等。在制度修订完善过程中,运行经费支出必须充分考虑财政改革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人员经费支出必须统筹安排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各项绩效支出。
2.3 推进高校预算体制改革
遵循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着力推进学校预算公开透明。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有利于学校实现有效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益。
(1)推进财务预算公开,加大公务接待、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开。
【关键词】社保基金;建设管理;创新对策
一、主要问题
如今,全国各地方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办法立法层次比较低,几乎还是停留在部门规章的层次,并没有跟上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工作逐渐地变多,链条逐渐家长,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部门在对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时候,监管与被监管的主题往往未能够明确,相关出发权力未能落实,约束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工作。
二、问题对策
(一)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的预决算
第一,要做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预算的计划,财政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社会保障基金部门都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预算的工作进行监督,定时定期地去社会保障基金办理的机构进行监督,监督其预算的实际实行情况,同时,需要对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之后的结果进行考察工作。财政部门需要与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社会保障基金部门合作,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预决算的审核,全面的完善上报社会保障基金决算工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第二,需要加大、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对社保的征缴的力度,还要加强对清欠人员的清欠力度,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征缴工作制度。第三,社会保障基金的预决算还需要在审计部门中通过审计工作,以此延伸至每个缴费的单位的审计,从而有效督促有关缴费单位进行参保、缴费的工作,加强对各个单位的清欠工作。在加强审计社会保障的审计力度过程中,要对社会保障的理念进行全面的宣传,加大社会保障基金宣传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监督工作以及行政执法的力度。
(二)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
如今,社会保障基金的办理机构依然是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征收、监管、清欠等进行相关工作,其中对已经被征收入账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监察与管理工作是财政部门的只能所在,但是财政部门并没有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支付等情况进行监察以及管理。审计部门的职能为审计监督社会保障基金经办部门财务管理。社会保障的加大工作只是对劳动保障部的自身开展,未能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所以社会保障基金需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建立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以及审计部联合的机制,三个部门一起管理。将社会保障基金放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用账号中,切实实施收支相分离的管理,做到专款的专用。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为避免挤占、挪用的现象的出现,每个险种的基金之间都不允许出现调用现象,形成全面的、合理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机制,对相关凭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征收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制作、获取以及保存凭证,确保传递凭证时候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的对账工作,严禁私自的调整收支、结余的行为。
(三)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加强社会保障监督管理,要建立全面的、合理的社会保障基金信息的曝光制度,保障社会群众获得社会保障信息的权力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监督的权利,以此来确保大众传媒可以向全体公众公布每年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报告,大众传媒要将社会公众关心问题公布于众,其包括了社保办理机构的情况、征缴支付的情况、基金结余的情况、增值保值的情况等等一些关系至社会公民切身利益信息,以此实现全社会公民的监督。
(四)建立制约机制
将社会保障基金放进财政的专用账户以后,可以有效的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私用乱用起到防范作用,但增加了在财政部门管理环境上的困境。例如:在财政部专用账户管理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的时候,在地方财政资金紧缺的时候会给予财政部私用乱用社会保障基金提供机会,另外财政部对社保保障基金监管不完善,监察监督的重点没有放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用账户存入管理中,无视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支付以及管理。因此建立、健全财政部与社会保障部相制约制度,可以更好的实施财政部和社会保障部相互监督,减少社会保障基金的私用乱用问题,有利于将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随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更多人参加社会保障的投保和参保,随着投保和参保的员工的数量的增加,使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工作面对着巨大的考验,因此加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基础建设与基础工作的质量刻不容缓。各部门可以通过更改编制,招聘高素质高专业人才,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专业性人才投入至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建设中去,促进社会保障工作可持续的发展。
三、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的创新
(一)探索、发展“2+4”的社会保障监管制度,“2”代表的是社会保障基金中进行监察的两个形式,该形式可分为现场与非现场监督,“4”代表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四种措施,措施有:顺查法和问询法以及取证法等等。(二)创新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的创新,需要贯彻落实我国制订的两种制度:一是社保监察监管制度,二是社会保障基金抽查的制度。这两项制度要对社会保障中的办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要明确(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需要各部门相互联合,对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的力度仍需加强,对每一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与管理都要进行一个周密、缜密的监督。(四)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障办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办法。实现实时实地地监控社会保障办理以及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全过程。
四、结束语
要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一定要做好社会保障基金的预决算管理,还要加大社会保障征收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与管理,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以及健全财政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致力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改革,以保证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发挥其主体责任,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民主性。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预算法制化
我国在2015年颁布新预算法,明确要规范政府的收支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这就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的修订表明预算管理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具有法律效力,有利于改善我国多年来预算审查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使预算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2.预算公开化
政府要做到信息公开,就要保证预算信息的公开。预算信息公开有利于使公民了解政府工作的责任和效果,有利于更好地接受广大民众的监督,提高预决算能力;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减少的现象,优化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益。近年来我国预算管理逐渐向公开化方向发展,如在2015年规定中央和地方所有事业单位都要公开预决算信息,并让公众进行监督。而且随着预决算管理公开化制度的推行,公开内容也越来越细化,将财政收支情况、用途和效果都列入公开的范围内,并对一些资料进行详细的注释,有利于推进预决算的公开化。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责任的缺失
1.预算编制责任和业务工作的脱节
预算主要是针对下一年或者下一段时期的工作,针对各方面的支出情况和工作效果情况进行编制相应的资金收支计划。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一般是在每年10月份进行,而中央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是在5月份,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只能依据目前的工作水平来对下一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预测并进行预算编制,所以大部分事业单位采用的是增量预算,而又无法制定出详细的零基预算,影响着所编制预算的质量,可能造成上一年度财政问题的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部门发展。因此这就导致预算编制责任和业务工作的脱节,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而且力度不足
调查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健全和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的规章制度以及标准准则,而且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机构内部分工不明确,导致预算管控力度不足,难以起到有效的预算管理效果。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是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承担了与本单位预算管理有关的所有工作,其中包括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分析等;其他部门对此很少参与,这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求、参与程度以及操作方法不相符,将对预算管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其管控力度也不够,降低了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地位。
3.预算公开不到位
为增强事业单位工作透明度和公开度,使广大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和建设等工作,更加的明确,事业单位应当公开预算情况。然而,实践中确并非如此,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开预算机制不完善,公开力度较小。即便是一些事业单位对预算情况公开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公开不透明、明细不全面等现象。只是大概数据的公布,社会公众仍然不清楚事业单位的开支用度。同时,公开预算表中的内容非常的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到非专业人士的可读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强化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中的责任
1.强化事业对业务的规划责任
事业单位应该强化对业务的规划,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考虑计划的经费项目和各个部门需要支出的详细项目,实现预算和实际工作的统一。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制定3年或5年规划,并根据3年或5年规划进行预算编制,将计划和规划结合,保证预算制度的连续性,所编制预算的合理性。
2.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责任感
财政资金主要是纳税人缴纳的资金。事业单位在获得财政资金并进行使用时,要时刻记住它们是公众的服务基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合理使用,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编制预算时要强财政资金的使用责任感,按照编制的程序,合理进行编制、调整和审查。
3.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
事业单位要构建完善、系统和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就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型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对于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要按照以往的预算额度对预备费进行提取,推进预备费管理监督制度的建立,使预备费的利用更加合理、规范。
4.强化绩效管理责任
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管理的方向、目标有明确的了解,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管理,完善方案。还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合理设置预算指标,细化预算项目,对预算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准确,推进预算编制制度向透明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公开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事业单位要明确当前预算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合理编制预算,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2014年,全市供销社系统财会工作要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14年财会工作要点》(川供财[2014]42号)为指导,紧紧围绕市社“发展社有企业,拓展经营业务,完善基层组织,增强服务效能”的全年工作总思路,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监督指导,推进全系统经济效益再上新台阶
一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加强社有资产运营管理,努力提升社有资本运营质量,提高使用效益。搞好筹融资工作,为拓展经营业务提供财务支持。
二是争取财政、税务、信贷政策支持,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增收节支,提高效益。
三是加强目标指导和检查,做好财务检查分析工作,督促亏损企业扭亏,盈利企业增盈,突出重点,定期通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强化制度建设,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努力提升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水平。积极推进各区市县联社及社有企业社有资产运营和监管,促进其建立和完善资产经营收益预算管理制度,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妥善解决地方政策性财务挂帐和项目资金申报管理
一要积极协调落实《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广安府发[2014]6号)精神,努力争取各区市县政府妥善解决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对20__年财政等七部门共同核复的供销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帐,涉及政府承担的部分要纳入预算,力争消化处理。
二要做好项目资金申报工作。组织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申报工作,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做好中央“新网工程”资金申报相关工作,早准备、早安排。加强项目库建设,完善“新网工程”项目库。
三要加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专项资金使用及效果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合规使用,发挥实效。
四、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和完善预决算管理
做好市县两级部门预、决算工作,确保财政预算资金稳定增长。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支出。进一步完善财政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提高核算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财会队伍建设
一要通过多种形式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社有资产监管,财政资金监管和使用,供销社改革发展等方面的调研工作,为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要继续推进会计报表联网直报工作,做好系统会计报表的审核、汇总工作,全面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计划放权、财政让利”这一创新体制(吕炜2002,p.102)的推行实施,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较大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渐进式改革中所积累和新生的各类矛盾与风险,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益显化,并呈加速态势。在诸多矛盾和风险中,地方政府因推进经济发展、防范与解决金融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形成的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及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地方债务压力首先源于日益固化的财政缺口。改革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一直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国企亏损的责任,加之庞大的具有刚性特征的办公和人头经费支出,地方财政支出负担沉重。而财政增收相对滞后,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同时,为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推进经济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或直接或间接地借入内外债务,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债务责任和还本付息压力,财政压力因此逐渐加大。
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模式加剧了地方债务压力。1996年来,各地在化解日益积聚和暴露的地方金融风险,如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与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所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解决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巨额债务兑付困难时,基本上采取了财政化的风险转移模式。这一模式与波兰等经济转型国家在化解金融风险中的成功举措(海尔,1999)不谋而合,有利于有效转移金融风险,维持地方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但其“转嫁”性质,却使地方政府在短期内面临集中的债务承接压力。
此外,近年来各地逐渐进入外债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而外债偿还基金等准备又严重不足,各地外债偿还压力较大。庞大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更加大地方债务压力。所有这些因素形成的债务压力,如不能有效缓解,将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
减缓地方债务压力的措施,除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扩大税基、开辟税源并厉行节支外,在中期内还需寻找替代性的稳定缓和机制。依托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将债务债券化,建立地方财政债务资金的流转机制,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和推行的举措之一。
二、现状的剖析: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的可行性
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地方债、市政债券,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债务管理方式,它具有双重创新特性:既是财政管理与债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创新。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完善债务管理方法和债务流转机制,形成宽口径的地方财政债务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运作地方政府债务,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内在的结构缺陷是资本市场相对发达,而货币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发展迅猛,而债券市场相对滞后。在发达国家作为重要金融工具的地方债,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地方债务的债券化,是地方政府完善对地方经济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目前在中国进行地方债的发行与流通试点,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首先,地方政府发债动机强烈,债券的内在品质较高,这是地方债发行的有利条件。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债的动因主要有二,一是缓解迫在眉睫的债务压力。通过发行地方债实现行债务“掉期”,不失为一种现实明智的选择。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方债偿还的长期性(最长可达20—40年)和灵活的提前赎回能力(FrankJ.Fabozzi等1998,p.351),能充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有利于地方财政灵活安排与调度财力分配。二是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较之其他债务压力缓解方式,地方债务债券化的显性与隐性成本较低。以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模式(即向中央银行借款)为例,中央银行再贷款年利率为3.24%(2002年2月21日调整后),而同期进出口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仅为2.11%,中长期国债利率也不到3%。地方债因风险高于国债,其发行利率可能略高于国债,但仍低于再贷款利率。因此,地方债发行成本低于中央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地方债较高的内在品质,主要源于趋于成熟的税收担保条件。
其次,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条件正逐渐具备。日趋市场化的多样化的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发行制度,以及日渐规范完善的债券交易流通市场,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初步发展,中国债券发行渠道不断拓宽,品种日益增多,除柜台和交易所发行外,银行间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债券发行的主战场;债券现货、回购等交易日益活跃,流动性增强。同时,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债券发行中介机构也迅速崛起。现有债券发行和流通市场的规范拓展,为地方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成功“先例”和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三,地方债的市场需求巨大。这种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金融机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资金充沛,证券投资需求稳步上升。据统计,到2001年底,各商业银行的存差高达两万余亿;证券类资产(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由1997年的不到4%,上升至2001年的18%。保险公司在投资渠道偏窄和存款利率降低的不利格局下,也急于为高达2000亿元的保险基金寻找证券投资途径。由于法规限制,也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谋求稳定的高收益证券投资组合中,对债券与基金情有独钟。但现有的债券、基金品种和发行规模,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其他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也迫切需要新的债券品种,以解决债券投资面狭窄的现状。
三、方案的设计:尝试性的分析
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地方政府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入债券两大类型。前者以税收权与税收收入为担保,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债务资金项目的收益来支付债务本息,以市政公司债券(也称“岁入债券”)为典型代表(FrankJ.Fabozzi等1998,pp.348—349)。本文的探究,以一般责任债券为主。
(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
1.发债主体、方式与中介。结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限定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政府。省级财政部门制定地方债的发行计划和预算方案,管理债券资金的周转和分配,掌握还本付息的总体状况;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不作为发债主体,其债务资金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进行统一管理。地方债应采取公募发行方式,以体现透明度原则,接受纳税人群体的公开监督。为方便于批量交易和托管,地方债应以记账式债券为主,以培育机构投资主体,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行面向个人的凭证式债券。
地方债的发行中介,可由人行各地大区分行组织承销团,承销团成员可以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但以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主比较合适,并由发债主体确定最终承销商。对发行规模较小的地方债,则可在经人民银行和证管机关许可后,由地方政府选择区域性金融中介如地方证券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承购包销。
2.发债审批与评级。国内地方债的发行审批工作应由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三个部门共同管理:证监会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债管理办法,授权各地证管办进行具体的监督管理;财政部负责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各地的指标分配,监督各地财政部门对债务资金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则负责地方债的发行组织工作。鉴于地方政府债券可采用区域化发行,人总行可授权各大区分行进行发行的操作,对于竞价发行的地方债,人民银行还需组织招投标工作,负责招标的全程管理与监督。
同其他债券一样,地方债也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因而存在信用等级差异以及信用风险。国内地方债的评级,可以参照国际成功经验,从地方政府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水平和结构、地方财政管理和行政效率、地方财政负债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与定性界定;由证监会依照评级结果,给予审核,批准符合信用等级的地方债发行。
(二)地方债的流通与市场监管
发达、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债券发行市场的有利条件之一。要实现地方债有序的流通交易,就必须建立严格的债券登记结算管理制度。根据现在的制度规范和已有的市场条件,可以将该类债券纳入中央债券统一登记结算管理系统,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管理。同时,建立、完善地方债的二级托管制度,由信用度高,经营管理规范,债券交易与管理经验丰富的商业银行担当二级托管人,提供地方债的托管服务和债券清算业务,为债券流通提供基础条件。地方债的流通,可以借助于多种形式的交易方式。目前可以商业银行的柜台交易为主,面向个人与机构,发展柜台市场。对资质好、信用等级高的记账式地方债,应允许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也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与回购交易。
西方国家对地方债的市场监管,主要从地方债的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等方面进行。未来中国地方债的潜在风险,可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以及地方性债券市场的管理缺陷。后者属于技术性问题,通过完善信息技术条件、规范发行秩序、增强监管经验和手段等途径,比较容易克服;而前者则会在债券发行与清偿、债务资金预决算与执行等环节削弱风险自控能力。因此,需要建立财政部对债券资金预决算的管理制度,证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对其发行和偿付行为的监督制度,以及面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在地方政府的债券资金预决算管理上,可供考虑的思路如下:首先由地方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年度内偿债资金,然后由中央财政等部门核定各地债券存量的上限,供地方政府确定年度内债券存量余额水平,以确定年度内债券规模和债务收入的增量;在财政年度决算时,总结、调整当期债券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在年度财政收支节余较多时,可将上一年度的财政节余资金,适当地进入下一年度的债务偿还预算。
参考文献:
1.吕炜:《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汉斯耶尔格·海尔:《转型国家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可能性》,《当代财经》1999年第11期
3.FrankJ.Fabozzi等:《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学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大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在名义上有财务管理制度,但只涉及到少数的报销费用和审批流程,以及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与职责要求,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办法。部分学校财务人员管理观念意识淡薄,执行时不能够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完全按程序办事,对各项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忽视执行过程中的事中控制
很多中等专业学校在预算编制时,对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不足,编制预算时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业务发展的需要,往往简单地在上年预算的基数上,增加一定的数额,编制预算收支不准确。部分项目支出缺乏足够的论证,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差距,出现超支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与预算标准差异过大的问题,也未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三)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存在违纪问题
一些学校的财务人员配置不够合理,相关职务没有分离;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没有严格按规定范围列支现金,存在坐收坐支的行为;银行账户开立混乱,票据管理不规范;办公用品及实习材料的申请、购买、领用手续不健全,造成办公耗材及实习材料的浪费。有些学校未设内审机构,缺乏严格的内控,学校内部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的不正常现象,致使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使得某些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牟取私利。
二、加强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为科学、合理进行中等专业学校会计账务的处理,规范中等专业学校的财务行为,中等专业学校应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法规、制度的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预决算执行情况考核办法、现金管理条例、票据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财务分析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资产物资管理等多种制度、办法,认真实施,并不断完善,使中等专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及会计业务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防止资金支出过程中的浪费。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加强控制,细化责任。不相容职务分离,保证资金安全。定期核对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中等专业学校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
中等专业学校财务预算是学校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资金筹措、支出控制、效益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内部控制的“前沿”和“关口”。 中等专业学校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方针,科学测算和编制收支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严明预算纪律。一是科学合理地编制单位预算,根据物价部门批复的收费标准及学生人数,科学测算学校当年的所有收入,全部纳入学校总预算;做细支出预算,按部门、按用途、按标准进行细化,为各部门提供具体明确的经费控制目标。二是严格执行预算。预算一经下达,就具有约束力,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对未列入预算又非办不可的项目,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三)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中等专业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约束、互相监督。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力度,加强对费用报销、应收应付资金等薄弱环节的控制力度,细化工作内容,尽力消除隐患,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严格遵守现金管理规定,控制现金使用范围。规范银行账户,加强票据管理。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办理银行开户和收支事宜,不出借出租账户,不公款私存。票据由会计人员负责购买、保管,不使用不合规票据。加强对办公耗材及实习材的料管理,完善办公耗材及实习材料的申请、购买、领用手续。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依法赋予和保障内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支持内审机构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另外,要充分借助财政、审计、纪检等社会监督力量,指导规范中等专业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督促改进内部控制措施,提高控制质量和水平。
(四)夯实财务基础,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中等专业学校财务人员少,工作量大,职责大,政策性强,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学习和及时掌握有关法规、制度。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依法理财,廉洁自律,自觉遵守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等专业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学校财务人员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培养财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建立财务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对严格执行学校财务制度、取得突出成绩的财务人员,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违法乱纪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中等专业学校财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会计人员不仅要学习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还要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中等专业学校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问题;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领域,预决算是一种控制项目投资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招标工作,考核企业经管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审查机构了解投资情况,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参考资料。以上种种要求建筑工程预决算需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还有权威性。为满足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加入WTO后的需要,找出建筑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工程造价出现失控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效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便显得尤为重要了。[1]
1.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主要问题
1.1建筑工程预算中的主要问题
1.1.1预算定额不科学
借用定额问题是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如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的过程中,以工民建标准为参照展开定额作业。这种借用式的定额方法,通常忽略了建筑类型、地域,还有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最终导致预算定额不科学。
1.1.2材料价格管理有漏洞
最近几年,建筑材料也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也造成了建材市场管理混乱以及建材价格上升不受控的问题。据统计,材料费用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70%左右,由此可见材料费用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核心地位,所以,做好材料价格的管理,对于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而言具有战略性的意义。[2]
1.1.3计算方法有问题
在我国,预算不准问题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相当常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工程预算定额不正确之外,还可能是计算方法也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预算中,计算工程的间接费用时,将直接工程费用作为基数,因而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在编制工程前期预算时,只能定价其中部分材料的基价,另外,价差还不允许用于间接费用的计算。建筑工程实际施工阶段,所涉及的材料种类成百上千,除了部分规定的材料之外,这些材料的预算价格都将直接计入工程直接费用中去。在计算间接费用的过程中,材料费的增加与否将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因素,这是因为材料费用增加越多,间接费用也会随之增长。除此之外,材料价格还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些都将导致材料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降低间接费用计算的准确性,进而导致工程造价失控。[3]
1.2建筑工程决算中的主要问题
1.2.1高套定额的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决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高套定额的问题。高套定额指的是工程决算环节降低工程标准,然而却又套用了较高标准的定额,使得二者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偏差。如,某些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用人工挖土方的定额去套用人工挖基坑的定额,前者定额单价约为750元/100m³,后者定额单价约为1150元/100m³,二者在定额单价方面差异明显。由此可见,高套定额这种做法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造价。[4]
1.2.2计取费率的问题
国家在计取费率的分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地区根据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情况计取费率,这种条件下,审核工作人员应对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总人数以及各类员工占比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当前,国家建设部正在大力推广“根据工程类别确定计取费率”的办法,
1.2.3虚增工程量
虚增工程量常常被某些施工企业当做一种增加施工成本的方法。如,某些施工企业在进行基建工程中的一个分项工程建设时,常常刻意地对工程量进行重复计算,在隐蔽工程中,这种情况尤其严重;施工单位在工程决算工作时,将某些在定额项目中已经列入到决算中去的项目在其它定额项目中又列一次,该情况导致同一项工程出现两次定额计算的问题,也就是重复计费的问题。这两种情况都将造成工程量的虚高。[5]
2.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主要控制对策
对建筑工程预决算进行控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科学地管理和分配工程项目的投入资金,实现对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最终让工程项目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展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全面,还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做到分析研究的深入化与细致化。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工程预决算控制对策。
2.1完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为解决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环节存在的借用问题,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筑类型、地域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预算编制定额体系。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以建筑工程的地域差异,还有实际施工水平为参考条件,按照预算定额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换而言之,就是以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参考工程项目的施工难易程度,进行难易系数的设置,创造尽可能多的固定资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技术发展以及工艺进步对工程预算定额体系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并积极予以应用,最终服务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6]
2.2提高计价方法的准确性
前文提到,在工程造价预算环节,有相当大的几率,由于计算方法的问题造成材料的实际价格和工程预算价格不一致,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的失控。有鉴于此,建筑企业应该在开展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尽量增加预算的材料种类,以实现材料费的减少。另外,建筑企业应该能够利用行业协会又或者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实时掌握不同区域的材料价格变动信息,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调价系数。
2.3针对高套定额的问题采用分类审核的方法
为解决建筑工程决算中常见的高套定额的问题,应该针对高套定额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类审核的方法。审核人员一方面要熟悉并能够正确运用工程组计算的规则,另一方面还要深入把握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以及竣工图纸。只有这样做,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2.4加强建筑工程投资计划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而言,做好投资计划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投资计划管理方面,主要采用分级管理的办法,不管是投资总额,还是分部门投资,又或者分地区投资,都是由政府部门决定的。以工程项目的隶属关系,还有计划信息,进行权限的安排。国务院各部门、各地区规划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分别是中央财政预算、地方财政预算拨给。与之对应的是,银行所收回的贷款中,中央预算安排的那部分上交给中央财政,地方预算安排的那部分则上交给地方财政部门。工程建设企业应该在建设银行完成开户,然后将整理好的、已经获批的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设计概算以及投资包干合同等一系列资料上交开户的建设银行,方便银行开展后续的工程造价监督以及管理工作。
2.5严格执行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基本准则
在进行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时,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基本准则。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该基本准则,才能将之准确地应用于建筑程的预决算工作中去,对各项工程资金进行科学的、高效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给出的工程预结算方案,一般而言,大多存在一些和相关基本准则不一致的问题。在国内,绝大多数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预算与决算,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工程资金预决算和实际使用之间的误差,给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准确性以及难度,增加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只有要求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审核人员,认真地、严格地按照建筑程预结算的基本准则去做,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方案以及措施。[7]
3.结语
只有深刻剖析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如完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提高计价方法的准确性,针对高套定额的问题采用分类审核的方法,加强建筑工程投资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基本准则等,才能真正做好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华. 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问题和控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01) .
[2] 王长进. 浅析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J].现代装饰(理论), 2011,(04) .
[3] 刘瑞,邢继红. 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建材, 2011,(03) .
[4] 王政. 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之策[J].中国招标, 2012,(08) .
[5] 孟丽娜. 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 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