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

第1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99年开始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主要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做出特别大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给予获奖者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2、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3、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第2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六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七条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社会力量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第九条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十条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二)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公民、组织: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国家安全项目中,为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做出重大科学技术贡献的;

(四)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保障工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前款第(四)项重大工程类项目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仅授予组织。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一)同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

(二)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

(三)为促进中国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第十三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400项。

第三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

第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由下列单位和个人推荐: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二)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第3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 :软件人才培养;教学规律;培养模式;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软件技术类专业是指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以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管理等为主要专业定位,或是在此基础上的专业领域软件开发专业(例如游戏软件开发方向等)。近年来,在计算机教育方面,软件开发类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规模上,随着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立,全国各地也办了类似的旨在培养应用型软件高级人才的软件学院。然而,目前不容乐观的是,软件人才的培养从数量上说似乎已经满足了软件行业的需要,甚至已经有些过剩,但是从软件企业传来的信息确是软件企业“不招应届毕业生”、大量软件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个一个侧面反映了软件类人才培养,还没有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的人才的合格率还太低。

目前,软件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个热点,特别是教育部批准举办的35所软件学院都在教学改革上做出了很大成绩。然而,大多教学研究都停留在实践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等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对于软件教育的规律是什么?软件类专业与其他传统学科有什么区别?研究者大都没有给出系统的结论。

目前,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趋势:

(1) 机制创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各地方的软件学院都对软件学院教学计划的制定给予了较大的自由度。办学收费标准也较高,使得软件学院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之普通院系优越,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质量。文献[1-2]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 实践环节改革。普遍把到企业实习看作是提高人才能力的好办法。实际上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本身素质和能力就较高,直接到企业实习效果较好,而大量普通院校的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实际效果并不太好。文献[3-4]分别研究了这方面的改革情况。

(3) 本科教育职业化。把本科教育完全改造成技术培训,完全扔掉本科教育基本培养规格。应该说把软件人才培养向职业培训转化是对原来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极端化改革,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软件人才培养规律作指导,这种改革势必会造成软件人才理论不扎实、后劲不足,所以,需要在对软件人才培养规律的清晰认识基础上进行改革。

本文分析了软件专业与传统专业的区别,指出了软件专业与传统学科,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件类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软件专业知识体系、能力提高模式与传统学科的比较

专业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逐步完善,二是解决学科问题能力的提高。图1表示了学生培养过程中专业能力提高和知识能力提高示意图。

图1中虚线表示传统学科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高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实线是软件技术类专业的情况。

在学科领域中,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工程化设计、计算方法已经相对成熟。学生知识提高的过程与能力提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大学教育单从学科能力提高方面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过程,也就是没有学专业课之前,几乎无法使用专业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就是说,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从学习专业课开始的。但是,由于传统学科的设计、计算等都已经比较成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差别不大,所以在学科基础课学好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使专业技术能力有比较大的提升。

软件类专业则不同。一方面,即使没有雄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可以学会基本的开发技术(专业技术),但是其开发能力、水平的提高,必须在继续学习专业理论且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其提高是缓慢的。可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入学一年级就可以直接接触专业方法(即编程),具有初步的能力,然后随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也即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

2对软件学科教学体系的新认识

传统专业知识体系一般可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方法。例如针对自动化专业,其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工程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专业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二是具体的控制电路及设备的选择或实现技术。这个体系的特点是,专业技术课的学习依赖于自然学科基础(如数学)。专业课的学习依赖于专业基础课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传统学科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成是金字塔形。

而软件类专业从大的方面虽然也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却和传统专业有本质的不同。专业理论知识依赖于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能力一定程度也依赖于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对于专业理论的依赖并不明显,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却依赖于专业理论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会专业技术知识并不依赖于太多的专业理论,但是学好专业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理论必不可少,并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要改革传统软件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必须先从认识软件类专业和传统学科的差异着手,将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体系,改为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先行,专业理论适当延后的教学体系。

图2粗略地表示出了两种教学体系的区别。图中横坐标是每个学期的学时数,纵坐标是学生在校的时间。在新的教学规律指导下的新的教学体系应该适当地延后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的时间。专业技术包括利用开发语言开发平台,后期是专业开发的实践。专业理论逐渐展开,用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最终,学生的知识体系并没有残缺,但是在学习期间能力的提高更符合软件学科的教学目标。

不难看出,软件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传统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只有理解和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高效率地培养软件人才。这些规律必须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否则,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虽然软件类专业目前已经多样化,建立在软件技术基础上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很多,但是作为软件技术的核心能力和知识体系还是基本相同的。所以,软件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制订,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宽厚原则。如数学是软件技术类专业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并且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都会对程序员解决问题提供灵感。所以,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该把自然科学基础作为软件类专业的最主要课程,同时在开设时机上,要改变过去必须在前两年开设完毕的思维,可以分布在学习的各个学期。

(2)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不同专业方向。软件技术类专业无论专业方向如何,其核心能力都是相同的。概括来说就是两个能力,即程序及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工程能力。这两个能力,一方面是软件技术能力,一方面是软件工程能力,软件工程能力也是以软件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所以,在进行培养计划制订的工程中,必须把核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然后通过适当的计算机科学、通讯原理、电子信息等了解性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

(3) 专业技术课程先期教学原则。这是和传统学科区别最大的一个原则。软件技术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并不依赖于软件理论课程,所以,软件技术课程可以先期进行学习。软件技术专业的技术课程很多,各种开发平台、开发语言,不可能在学校都进行学习。那么就只能选其中的一种语言一个平台,并且要彻底学会。具体选择哪种平台和语言反而并不是很重要(如果能兼顾毕业时就马上能用到的技术更好)。因为掌握某种开发平台、语言不是学生的核心能力,软件设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本科教育的研究者担心只学习一个技术会使得学生专业面太窄,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可能所学的技术在学生毕业时已经成为陈旧的技术,导致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的研究者忽略了一点,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开发实践才能锻炼出来,要进行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依托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某一个具体的技术。学会了一个技术以后,就可以在不断的开发练习过程中,提高软件开发设计能力,提高快速适应不同语言和工具的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其社会活动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的能力、合作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等,而这些能力与开发平台和语言是完全无关的。

(4) 专业技术理论适当延后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们使用了专业技术理论,而没有使用专业基础课的说法,这是因为,我们常说的传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软件技术理论课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解决学习专业技术课程的必备基础,而是为将软件设计得更好的理论指导。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教授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有一定编程经验的学生总是能够收获更大。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先会设计程序,才会对怎么才能把软件设计得更好感兴趣。所以,培养计划制订中一定要把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放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些平台和技术以后再进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课程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和软件工程能力。

(5) 加强实践性环节改革,把实践性环节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能力只能在实践中的得到提高,虽然很多软件学院都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但是大都没有摆脱“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模式。实际上,培养计划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工程能力,所以,片面地验证某一门课程的所学知识的所谓课程设计,并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每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都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内容。所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增加实践环节时间的同时,改革实践环节内容,要使学生的设计能力随着知识水平同步提高,实践环节内容和要求一定要随着学习时间不断提高。

(6) 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这几年,软件教育方面,大多数学校也都注意到了产学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到底通过产学结合到什么目的,却并不很清楚。笔者认为,软件设计能力的提高必须靠软件设计实践本身来提高,企业中的实际工作更多的是软件工程的能力,是非技术的。例如团队精神、工程规范、软件质量控制等,不到实际的软件生产第一线,是很难有体验的。所以,和企业的合作一定要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基础上进行。当然不排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企业参观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论

软件学科的工程化水平和其他学科相比还远远不够,软件学科的认识规律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的软件本科教育沿用了传统学科的培养模式,给人才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一些思考和原则已经在笔者所在学校的培养计划编制方面得到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后还需要继续按照这些原则不断改造培养计划,努力使我国的软件人才培养能够得到突破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细良,骆斌. 坚持机制模式创新 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J]. 中国高等教育,2004(4):42-43 .

[2] 汪琳琳,焦慧敏. 软件学院办学模式初探[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3):437-439.

[3] 雷敏,宋茂强. 示范性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7(6):33-55.

第4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英文名称:Science World

主管单位:上海科学院

主办单位:科学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1126

国内刊号:11-2836/N

邮发代号:2-8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第5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审一次。省科学技术奖分为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和*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授奖人数不超过2名。*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数量不限。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500项。

第三条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自主创新以及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状况;注重科学技术对解决*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效益。

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管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严格评审标准,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坚决防止弄虚作假。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组成人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奖励办)。省奖励办设在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个省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在评审工作中不得与申报单位、申报人单独接触,不得透露参评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

与被评审的个人、项目或者组织有近亲属关系或者利害关系的专家应当回避。

第八条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下列个人: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九条省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十条省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发明专利;

(二)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实施技术开发与推广、社会公益、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等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

(四)在实施管理科学项目中,明显提高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已获显著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的。

前款第三项重大工程类项目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仅授予组织。

第十二条*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一)在与*省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对*省科技、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在向*省个人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提出重要科技发展建议与对策,培养科技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成效特别显著,推进*省科技事业发展的;

(三)在促进*省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在*省的独资、合资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活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十三条省科学技术奖由下列单位或者个人推荐:

(一)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

(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三)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四条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

(一)对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二)对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或者完成人有争议的;

(三)同一技术内容的项目在同一年度同时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

(四)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

第十五条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等活动,应当逐步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应当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个人)提交《*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并提供真实、可靠的材料。

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成果应当经过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单位申报的,应当在申报前在本单位公示。

第十七条推荐单位(个人)应当对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将符合条件的报送省奖励办。

省奖励办应当对推荐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按照学科(专业)分组,并在省级媒体上公告。

第十八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组负责对本学科(专业)范围内推荐的项目、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初评,将初评结果报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第十九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初评结果进行审查,提出拟授奖人选、项目、组织的奖励建议。

第二十条省奖励办应当将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奖励建议在省级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为30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的项目、个人或者组织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省奖励办提出。省奖励办应当将公示情况及异议处理结果向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一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奖励建议进行审议,对异议处理结果作出最终裁定,提出奖励意见。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奖励意见进行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报请省长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报请省长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

第二十三条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奖金为每人100万元。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2万元。

省人民政府将根据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提高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和奖金数额。

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四条省科学技术奖奖金应当按照完成人的贡献大小分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五条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人员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首位人员,按照规定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省劳动模范或者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第二十六条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防、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门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仅限于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等保密的科技成果。具体办法由省有关部门制定,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省政府其他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不得设立部门科学技术奖。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奖励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七条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得在奖励活动中收取任何费用。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管理办法,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荣誉证书、奖金和奖牌。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推荐单位(个人)提供虚假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参与省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的专家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有弄虚作假或者与申报单位、申报人单独接触,透露参评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等行为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暂停或者取消其评审资格,对有关工作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第6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我国科普事业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保障发展的政策体系。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0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科技进步法》第5条规定:“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国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作为我国科普领域的基本法律《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总结了我国几十年的科普工作经验和政策实践,把我国科普工作带入法制化轨道。

    二、社会科普平台是水稻科普的宣传媒介

    水稻科技在提升水稻生产效率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水稻科学技术普及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下,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农业高校研究院所以及农业推广站通过“大学试验基地建设”,“农技特派员”及“农业电视节目”,“农技110”,“农业专家网上可视系统”、“手机农技短信”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水稻科学技术知识。

    三、现代种业公司是水稻科技服务新力军

    我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外国跨国种子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强化了竞争机制,激发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迫使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对品牌的培育,加大技术投入,竭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水稻种业公司服务意思意识增强,不再仅局限于水稻种子销售,为了不断提升其公司的影响力,拓宽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水稻种业公司同时向农民宣讲先进的水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科技知识,同时利用建立专业的农业网站,建立水稻科技板块、专家论坛等方式,为水稻科技普及搭建电子平台。

    四、农民是水稻科技的需求主体

    越来越多现代水稻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使得种粮农民得益于水稻科技为水稻生产带来的效益。进而更多农民将视野投向水稻科技,农民通过亲戚邻居等人际传播渠道获得相关信息,科技图书、报纸、期刊、电视等传播大众媒体也是主要通道;其次,向农技推广站、政府部门等组织求助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自己手动摸索”任然占据一定的比例。

    五、创新水稻科技传播机制

    由于水稻农业生产具有时令性,水稻农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时效性,尤其是水稻病虫害发生地区,尽早研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快速传授农民,对于解决农民水稻生产实践十分重要。因此创新水稻科技传播机制,加快水稻技术转化效率。

    六、建立水稻科技入户机制创新

    开展水稻科技入户工作的重点是运用“水稻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这一新体系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实现水稻增产增效。组织和引导科技示范户做好示范与带动工作是推进科技入户的核心所在。为此,探索和创新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传播“二传手”的作用,促使科技入户工作取得实效。

第7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教育

今天的幼师生是未来的科技基础教育导师,将担负着用人类创造的先进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重任。因此,幼师生自身科技意识的树立和科技知识的掌握,决定着未来的科技启蒙教育的发展方向。关系着一代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从娃娃抓起”,“从教娃娃的老师抓起”,这些思想已经成为当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思路。许多科学家都预言,21世纪,生命科学将是自然领域中的带头科学,迅猛发展的生物技术对解决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能源、资源、环境和健康等许多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生物技术将成为跨世纪技术革命的主角。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近年来,我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物技术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革生物学教材。完善课程内容的科技结构

改革和加强自然科学课程是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及时反映基础科学、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和由于现代生产带来的新问题而形成的新学科。而现行幼师生物学教材是1986年1月编辑的。无论教学体系还是教材内容都明显沉旧落后,教材学术知识过多。轻知识应用,缺乏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力改革生物学教材,调整内容,优化结构,删减陈旧、繁琐、重复的内容,增加一些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的含量,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化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趋势,体现师范教育特点的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体系。如,在讲植物类群时,删减各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在菌类植物部分,增加了利用“基因工程由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内容;增加利用“基因工程的发酵工程由大肠杆菌、酵母菌生产蛋白质、氨基酸等食品原料”的内容,补充现酵工程的发展状况。经过这样的调整。扭转了重理论轻技术,重知识轻应用的现象。幼师生物学教材可以联系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多,介绍这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知识,让学生看到科技知识的力量,由此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的情感,激发她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

二、课堂教学是渗透生物技术知识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阵地,采用恰当、易行的方法,寓科技内容与教学中,树立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她们的科技兴趣,造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情操和科学素养的未来的科技启蒙教育教师。

1.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渗透目标和内容

生物技术知识的渗透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科技含量,选准结合点,增加一些科技新知识和新成果,也就是要明确科技教育目标和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科技教育目标和内容如下表:

2.坚持渗透的经常性

教学中时刻不忘把现代生物技术及其新成果寓于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要追踪最新科技信息。不断丰富自己对科学技术的最新进步的了解,尤其是那些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新技术进步以及对这些技术进步的科学原理的了解。也就是要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举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这样的道理:生物学的发展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表示促进、推动)。

3.突出渗透的自然性

生物技术知识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中,使知识传授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水融,切忌牵强附会,喧宾夺主。如在将遗传和变异时,讲到遗传病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同学们正在憎恨遗传病的残酷、无助时。及时补充介绍现代高技术“优生遗传工程的尝试”,用实例阐明,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根治遗传病真正实现优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不久将逐渐变成现实。生动的实例。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使学生在掌握遗传、变异等知识的同时。自然地丰富了生物技术知识,培养了科学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采用多种形式多方面进行渗透

第8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 煤矿 灾害事故 矿山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是为了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发现、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其危险性的技术。矿山安全工程是以矿山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事伤害事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矿山伤害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现代矿山生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每种生产作业又包含设备、物资、人员和作业环境等要素。一起矿山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许多要素相互复杂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矿山灾害事故的处理,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我国煤矿自然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全国的煤矿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大、中、小并存,差异大。生产能力分散,生产集中度过低,大多数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抗灾能力差,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当前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大的仍然是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几大自然灾害。近年来多数国有煤矿对主要和霞要的防灾系统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建立了合理的通风系统,相当部分高瓦斯矿井新建了瓦斯抽放系统.多数高瓦斯矿井和部分低瓦斯矿井建立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国有煤矿防灾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安全生产效果明显。但在防排水,防灭火,防尘,机电运输等方面实施技术更新改造和投入的力度普遍不大,进度相对滞后;在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预测预报,防治等难题上缺乏联合科技攻关。国有重点煤矿的防灾系统相对较完善,国有地方煤矿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差的具体表现为:职工对安全重视不够,没有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总是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到最后所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可能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对家庭的正常乍活带来痛苦。特别是企业的主管,认为生产象打仗,哪能不发生工伤事故,没有把职工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摆不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也就不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更不能保证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使违章行为不断出现,导致事故的不断发生。安全管理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

二、灾害事故发生的特点

各个矿井、甚至在同一矿井的不同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生产环境和管理效能不同,其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具有其独特性,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就总体而言,所有重大灾害事故都有其共同的特征。

1、突发性。重大灾害事故是在瞬间突然发生的。它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冲击最为严重,往往使救灾指挥者制定出错误救灾方案,灾区人员自救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2、灾难性。造成多人伤亡或使井下人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若指挥决策失误或救灾措施不得力,往往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3、破坏性。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往往使矿井生产系统遭到破坏。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还给抢险救灾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通风系统的破坏,使有毒有害气体在大范围内扩散,造成更多人员伤亡。

4、继发性。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复发生同类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称为事故的继发性。如火灾可能诱发瓦斯煤尘爆炸,也可能引起再生火源,爆炸可能引起火灾,也可能出现连续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可能在同一地点发生多次突出,也可能引起爆炸。

三、灾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瓦斯爆炸的防治。防止矿并瓦斯爆炸的关键是防止瓦斯集聚,其具体措施有:合理选择最佳通风系统,实行独立通风和分区通风,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加强通风管理。保证供风:及时密闭采空区,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提高通风设施质量,在允许范围内提高风速,稀释和排出井下涌出的瓦斯,严格瓦斯检查制度,必须做到按时、按地点、按规定次数对瓦斯进行检查,不准空班漏检。采用瓦斯检定器监测,监测到瓦斯超限或积存时,应立即通报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应采取瓦斯抽放措施,降低瓦斯涌出量。此外,还应采取杜绝火源,防止引燃瓦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用电炉,不得随意搬迁电气设备,一切电气设备都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

2、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支撑发展。目前在防治灾害方面主要突破重点为:研究适合高地应力高瓦斯、松软突出煤层条件下的钻机和钻进工艺及瓦斯抽放技术;研究处理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的煤矿灾害预警技术,提高监控系统对瓦斯等灾害的预警能力;开发红外、光纤维等光学原理的气体测定仪和传感器,为煤矿提供新的检测技术;尽快突破、完善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的宽带网络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关键,为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提供支撑;提高热催化元件的寿命和稳定性,确保瓦斯监测、报警的需要;研究井下、地面、采煤采气协调开发技术,把高瓦斯煤层转化为低瓦斯煤层,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与装备;研究矿井隐伏导水构造及探测老空区空间积水布置、深度富水状态等关键的高精度物探技术。

3、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提高矿井抗灾能力。采取国家、当地政府及企业共同投入,重点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法人负责的办法,筹集资金,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或系统不合理、通风能力不足问题,夯实基础,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矿井抗灾能力,保证煤矿安全、长效、持续、稳步发展。

第9篇: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范文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不仅研究了科学技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且也阐明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途径。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 科学技术资源 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资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1980)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首先,普及和应用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技巧,开发劳动者的潜能,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能使其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量增加,从而劳动生产率也会提高。其次,应用科学技术可以变革劳动资料,增进劳动资料的效能。劳动资料效能发挥程度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增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最后,科学技术作用于劳动对象,可以发现更适合使用的原材料和矿产资源,能使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科学技术资源是节省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一是自然力代替人力 “它就可以使资本家(以及社会)不费分文,而使商品绝对降价”(马克思、恩格斯,1973)。 二是“劳动生产力越高,消耗在一定量产品上的劳动就越少,因而产品的价值也越小”(马克思、恩格斯,1995)。 三是“机器能够完成以前工人完成的同样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1980)。从而可以节约工资支出。四是应用科学技术成果,提高资本周转速度,节省流动资本,从而实现“生产领域中劳动时间间隙的节约”(马克思、恩格斯,1985)。五是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使各种废料在生产中得到利用,必将极大地降低成本。

(三)科学技术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1979)指出:“所谓科学力量,不仅指它自身,而且还包括为生产所占有的、甚至已经实现于生产中的科学力量”。现代社会不管它是处于何种制度,都是以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由于在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因而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科学技术这个前提,就没有不断扩大的再生产,从而也就没有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四)科学技术资源将引起劳动组织的变革

马克思(1972)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存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场内由纯粹主观的局部工人的结合,到机器大工业时期,工厂内是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技术上的客观的整体工人的社会化协同劳动,这在劳动过程的组织方面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动力,是来自科学技术的物质载体机器的应用。

(五)科学技术资源将引起全部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恩格斯(1971)指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必然引起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的变革,从而在社会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比例关系都会随着发生变革。一些生产部门削弱了,一些生产部门拓展了;一些生产部门产生了,一些生产部门淘汰了。

(六)科学技术资源将引起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造

马克思(1995)指出:“在现代这种邪恶的基础上,劳动生产力的任何新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加深社会对比和加强社会对抗”。在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第一次有意识地应用科学技术成就,迅速发展生产力,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并相应地推动全部社会经济结构实行根本性改造。以产业革命完成为标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取得了对封建制度的彻底胜利。但是,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手段,表现为对劳动者敌对和统治的力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抗的必然发展趋势,是资产阶级的彻底灭亡,一切阶级对立彻底消失。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科学技术成果日益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马克思(1978)指出:“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有一种与实际相结合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对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的追逐欲望,加之资本家之间竞争的压力,驱使资本家为解决生产经营中不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寻求科学技术成果,为解决生产经营中不断产生出来的实际问题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正如马克思(1978)所说:“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

(二)社会经济发展日趋依赖于科学技术成果

马克思(1978)指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 为生产服务的科学,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由于每一项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都成为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就使得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要素的积累越来越巨大,以致使生产过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学。同时,整个社会的一切生产部门都是有密切联系的。一个生产部门应用某种科学技术成果,势必产生另一些生产部门发生相关技术变革的必要性,从而会促进另一些生产部门应用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这就会最终引起各生产部门一系列连锁的技术上的变革。显然,科学技术因素在整个社会经济中也会越来越居重要的地位。

(三)科学技术研究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恩格斯(1980)指出:“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以前,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力量。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人类开始在不断扩大的基础之上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革新提供物质手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的因素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成果的规模、效能、种类不断扩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加上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及其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发明成了一种特殊职业”(马克思、恩格斯,1979)。

(四)科学技术成果使社会生产具有更大的扩张能力

马克思(1972)指出:“正像只要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就能加强对自然财富的利用一样,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科学技术对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扩张能力,既包括在追加投资条件下,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增加已知物质的用途;也包括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在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生产出效率更高的劳动资料在生产中进行应用,使改良了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再投入生产过程,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还包括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无需增加投资,就可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造成新材料重新投回生产过程,实现生产的扩大。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恩格斯(1975)指出:“经验自然科学积累了如此庞大数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以致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的和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的必要,就简直成为不可避免的。建立各个知识领域互相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不可避免的”。一旦各种理论自然科学建立起来,就会对各种经验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性科学和各种专门技术,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同时,这些学科也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摆脱思维上的狭隘性、视野上的局部性、方法上的片面性,不断纠正其错误,开阔其眼界,丰富其内容。

(二)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现实

恩格斯(1975)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决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科学和决定科学发展的方向。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应该允许有一些不是现存的生产需要而提出的课题,允许有一些科研成果暂时不能为现实的生产服务,但是,它们绝不能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主流。只有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智力运用于和直接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才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发现和总结前人的经验、知识和发明

恩格斯(1975)指出:“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而这个事实又证实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是由瓦特完成的,但它是许多人的智慧的结晶,是瓦特集中前人的发明、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它不是瓦特一个人的功劳。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前人的经验、知识和发明,善于对其进行总结,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同时,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会继承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科学技术成果。历史上的每一项发明,都是新发明的基础。现实社会只有在继承科学技术遗产的基础之上,才能有超越前人的科学技术建树。

(四)重视劳动者和未来劳动者的技术教育

恩格斯(1971)指出:“如果技术教育能够一方面设法至少使那些最富有生命力的最普遍的工业部门的经营比较合理,另一方面又对儿童事先进行普通技术训练,使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转到其他工业部门,那么,技术教育也许就能够最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达到的水平,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工作者队伍的状况、科学技术条件和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也取决于广大劳动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的状况。没有广大劳动者对科学技术成果的理解和掌握,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是无法应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因此,应加强对劳动者和未来劳动者的技术教育。

(五)学习和利用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马克思(1995)指出:“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马克思之所以主张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原因在于:一方面,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是没有国界的,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另一方面,各国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有的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多,有的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少;有的国家有某种技术,有的国家没有某种技术。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科学技术成果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六)鼓励科技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

马克思(1972)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尖”。自然科学不是现有自然界表象的简单概括,而是对自然界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凝结。许多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一项科学技术成果不仅是历代以来人们智慧的发掘和继承,也是同时代人的发现、发明的集合和总结。科技工作者应该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不断探索科学技术的奥秘,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人民出版社,197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M].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7.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1971

8.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