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世界古典文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古典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古典文学

第1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意境美;审美情趣;经典语言;母语教育;完美人格

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诗文占有一定的比重。据粗略统计,从小学一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达110首,文言文60多篇,这些诗文都是文质优美、传世不衰的名家名篇,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经典。古典诗文走进语文课堂,对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秀美的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

自然形象多姿多彩,变化万千,日月星辰、山川园林、风霜雨雪、鸟兽鱼虫,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占有相当的位置。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量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以及游记散文,把壮美神奇、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美,在祖国大好河山中找到美的真谛,得到美的陶冶。

当然,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的形成,必须明确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因此,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美育作用不是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有一个内化接纳的过程,需要教师反复诵读,深入钻研,在抓住作品自然形象之美的同时,提炼出对审美教育最有价值的东西,把审美上升为能力,使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

二、恬淡的意境――荡涤学生心灵的清泉

大量古典诗文中,有不少是反映归隐山林田园的遁世思想的。表面上看,这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仔细推敲这些诗的意境,却自有其独特价值。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用平淡的口语构建了一个和平、静穆、深远的意境。“带月荷锄归”,月下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于长满野草的小道。这是一幅多美的“月下归耕图”!这柔和完美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劳作的愉快,也映射出“但使愿无违”的恬淡情怀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意境和志趣。如《陋室铭》《爱莲说》《结庐在人境》《五柳先生传》等,教师在教此类诗文时,要抓住作品“物我两忘”的恬淡意境,把学生带到广阔、宁静、高远的境界中,体会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自然会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荡涤净化。

三、人生哲理――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大量揭示人生哲学的诗文寓言,其寓言简约浅显,通俗易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翻开中小学语文课本,《揠苗助长》《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扁鹊见蔡桓公》《登鹳雀楼》《关伊子射箭》等,或阐明事理、揭示规律,或忠告弃恶,或讽喻愚钝,篇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揠苗助长》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办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亡羊补牢》《扁鹊见蔡桓公》等则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纠正,还不算晚,万不可讳疾忌医;《论语十则》《学奕》《关尹子射箭》等揭示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学必专心,不可三心二意;《狼》《宋定伯捉鬼》等告诉人们邪不压正,对恶势力不可抱有幻想,勇敢斗争,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物喻理,道出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的人生哲理。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则借景说理,阐明站得高才不会被浮云遮望眼的人生境界……凡此篇篇,都从不同层次揭示人生哲理,启迪人们的智慧。教师要瞄准每篇诗文的切入点,重锤敲打,把它们铸造成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为学生打开智慧人生的大门。

四、高尚的情怀――陶冶学生爱国情操的源泉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文,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作者高尚的情怀,感召着人们,陶冶人们的爱国情操。教师把握住了这些诗文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的熏陶,这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经典语言――奠定学生“文化”的基石

一位学者说:“学生主要学习三种语言,一种是经典语言,一种是生活语言,一种是规范语言。”经典语言主要在古典诗文名篇中习得,古典诗文名篇的语言精炼,具有独特的美,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学生学习这种语言,虽然不是立竿见影,学了就用,但它会为学生的一生奠定“文化”基础,它的影响是长远的、持久的。因此,对于古典名著中的经典语言,我们不苛求学生学了就用,而是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去朗诵、去体会、去积淀,为自己的一生夯实文化根底。

总之,中国古典诗文对中小学成长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到人生观、世界观,小到思想、意志和情感,可谓无所不包,难以尽述。教师从古典诗文中,发掘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古典诗文所蕴含的母语文化塑造完美人格,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智仁勇.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71.

第2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古典政治学;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解读;批判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12.2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71-03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学派在考究其学派传统时,往往会将之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将修昔底德视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关系理论家”,认为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等人都受到了修昔底德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下简称《战史》)一书的深刻影响,因此,这三人也被公认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传统理论大家。本文主要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双重阅读”(Double reading)方法,以此深入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对古典政治学文本的相关解读。这一分析方法,主要借鉴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福柯所开创的“知识考古学”方法,分析具有话语权的现实主义理论如何进行文本解释,对传统支配性解读进行“重复”和“再现”,从而揭示出文本、话语、制度中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着或排除掉的“内在张力”,以此揭示传统理论对于文本的垄断解释。

一、文本解读的“知识考古”:继承关系的主观性偏差

从人性的视角来论证国际关系的特点,这是古典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以汉斯・摩根索为主要代表。摩根索在著名的“现实主义六原则”中,将修昔底德拉人到其理论解释的框架之中。他认为,利益是国际关系中永恒不变的诉求,其不受时空条件的影响,并引用《战史》中的语句指出,“从古希腊的经验中,修昔底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城邦之间或是个人之间,利益一致是最好的保证。”此外,在论述国家行为体对权力的追求时,摩根索也引用《战史》中的语句来加以佐证。有鉴于摩根索将对于权力和利益的追求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假定,而且多次在其理论的核心部分中引用《战史》中的相关观点和语句,因此可以认为,摩根索将修昔底德视为自我理论的一大基础和先驱。

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之一,这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核心假定之一。而修昔底德被称为现实主义学派的先驱者,主要是因为在《战史》的第一卷中,包含了现实主义学派的3个核心假定:(1)国家(或城邦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为基本的行动单位;(2)国家为了追求权力,要么将权力本身作为目标,要么将其作为追求其它目标的手段;(3)国家大体上采取理性的行为方式。对此,基欧汉引用《战史》第1卷第23节中的名言来解释上述3个核心假定:“我认为这场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几乎被表面现象所遮盖了。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拉栖代梦人的恐惧,从而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从体系的视角来解读修昔底德文本,其中最有影响的学者当是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乎。无政府体系是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出发点,新现实主义将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体系与《战史》中所描述的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两极体系相比较,得出了极为相似的结论。沃尔兹认为,《战史》为其“国家相似性”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例证。吉尔平对修昔底德的著作更为热衷,他认为其全部理论均与修昔底德的理论相联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修昔底德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得到了很多国际关系学者的认同。他们均将修昔底德的《战史》视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重要起源。但是,对于修昔底德与自我理论的渊源关系,几位学者的论述角度却多有差异。这些学者往往倾向于从自己的学说出发去解释修昔底德的著作。比如,摩根索和沃尔兹将《战史》中的内容作为支持自己理论的重要例证,吉尔平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思想都与修昔底德的著作相联系。这使我们不得不怀疑,国际关系学者对修昔底德文本的解释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观的。

现实主义学派对古典政治学文本解读的方法是有理由被质疑的。现实主义往往片面地截取古典政治学文本中的只言词组来证明自我理论的正当性,而不是还原政治学文本以本来的面貌。英国思想史学家昆汀・斯金纳和波考克认为,对文本进行解读时,“真理依赖于情境、社会,而非作者和文本”在理解某个时期的政治哲学时,必须要把哲学中评价或规范的那一面――也就是首先与历史偶然性的那一面加以考虑,读者要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就必须掌握说话者的运用常规。而现实主义者却忽视了这一重要问题,不仅对文本的分析断章取义,而且也完全割裂了其他理论对于文本解读的可能性,从而垄断了对古典政治学文本的解读。

二、文本解读的谱系分析:现实主义的话语霸权

上述“知识考古”再现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对于古典政治学文本解读的支配性叙述,通过“双重阅读”方法,可以揭示文本互动背后的权力关系,从而批判类似的文本解读中的“现实主义思维”。后现代主义强调发掘文本之间互动背后的权力结构,揭示文本建构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从而消解传统文本解读的“中心主义思维”。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福柯曾经指出,“知识是权力的眼睛。凡是知识所及的地方也是权力所及的地方。知识总是以真理的形式为权力作辩护。”后现代主义认为是权力创造了知识,在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方面,常使用“谱系分析”方法。系谱学的任务是恢复被整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本文尝试使用这一方法,从而揭示古典政治学文本解读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以消解现实主义中心论思维。

对于现实主义文本解读中的知识和话语的关系问题进行诠释,首先要厘清现实主义言说和古典政治学文本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以及古典政治学文本中包含的很多异质性的内容。除了现实主义学派所强调的符合其理论视角的诸多观点之外,还有一些被现实主义学派“人为化”的边缘观点。以对霍布斯的分析为例,“现实主义通常从逻辑和描述两个维度来运用霍布斯”,并认为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为国际关系提供了范式”,国家之间交往的现实,同霍布斯所描述的个人在自然状态中的描述相类似。然而,奴里,尤德瑟夫认为,与其说霍布斯是现实主义者,不如称其为理性主义者。他指出,将国家之间的关系类同于霍布斯所谓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显然是有巨大缺陷的。迈克尔・威廉姆斯在《霍布斯和国际关系:一个再考虑》一文中,也极力反对现实主义学派的相关解读方法,转而用怀疑主义的方法来解读霍布斯的文本,并得出了异于现实主义者的结论。同样,大卫,布歇在

《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团体间关系和国际关系》一文中,通过研读霍布斯另外一本著作――《论市民》,得出霍市斯所谓的自然状态在现实中是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所谓国家之间的关系。此外,霍布斯的国际政治主张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扩大贸易,规避战争,其观点脱离了现实主义的主张而倾向于自由主义的观点。这些解读在同现实主义解读的互动中处于劣势地位,由于现实主义对文本解读的霸权地位,致使古典政治学的相关文本被解读为主流的现实主义版本。

文本解构背后所隐藏的实际上是权力结构。知识和权力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本身无法避免权力的运作,知识的论述机制也反映了权力的变化关系。文本霸权的存在,其实源自于国际关系理论权力关系中所存在的霸权状态。无论是对古典政治学文本的解渎,还是对国际关系现实分析来说,始终是由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权力占上风的话语模式所决定的。自二战以后,现实主义学派成为既得利益者维护现有秩序的有力工具,其依靠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的支撑成为主流话语,并取得了对其他理论的话语霸权,成为支配性的叙述,其他的理论言说受到主流话语的忽视、压抑和边缘化。因而,在对古典政治学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读者往往只听到了现实主义的声音,也只接受到现实主义的布道,从而以现实主义的观点来支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三、现实主义文本解读的实用主义批判

现实主义者总是将其学说与古典政治学传统文本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理论视为对政治思想史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传承,并试图证明这一传统相对于其他理论传统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现实主义者坚称与修昔底德、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一脉相承。然而,现实主义不过是众多与古典政治学家对话的学派之一,现实主义者通常以自我的立场和偏见来解读古典文本,从而证成自我理论,彰显其普世性。

目前,国际关系理论对古典政治学文本解读的主流声音是由现实主义者发出的。以修昔底德的《战史》一书为例,国际关系理论界几乎达成共识的认同该书是现实主义学派的开篇之作,现实主义学者都从中找到了证成自我理论的言说。然而,“近代社会科学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结构。及其一系列特定的关注,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受益于修昔底德”,问题在于“他无法自己约束我们针对他著作的诠释,所以我们太容易使自己确信,我们在他这里发现了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一切类型的文本都是历史和背景使然,但在对古典政治学文本进行解渎时,由于很难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因此难以掌握巨著的本真。对文本的解读实质上是理论者的再创作,这种再创作使原有文本受到理论者论点与偏见的玷污,显现出理论的强词夺理元素与实用主义意图。

通常,古典文本包含大量的信息。学科指向也往往明确。就修昔底德的《战史》一书而言,历史学者将其视作一部宏篇的历史巨著,而国际关系学者却能从中汲取大量的国际关系理论。且不论不同学科之间固有差异能否使之共同受益,国际关系一个学科内部更是如此。正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所言:“任何一个国际关系研究者都能从修昔底德的历史巨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得到启发。”如《战史》这样的古典文本并未包含唯一的理论指向,不仅是现实主义,其他学派也可以从此文本中汲取养分。而现实主义对文本解读是在权力关系中造就出来的论述的实践,这种论述的机制反映了权力的变化。作为具有主流话语权的现实主义,其借助古典政治学家著作中提供的庞大体系和丰富内容,得以攫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理论具有深厚传统的佐证。

国际关系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国际关系理论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环境来解释一切的人类历史。现实主义的产生源于20世纪的国际关系现实,在更深层面上依赖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大环境,将这种现论与古典政治学著作相联系,使研究者忽视了局限性而过于强调其解释力,甚至热衷于以某些抽象概念和原则构建起永恒性的理论模型。现实主义“自觉”地跳人了这个“陷阱”,对于古典政治学家的智慧奉行一种“拿来主义”的态度,套用现论简单地对古典政治学文本加以诠释来证明历史传统的存在。因此,对古典文本的解读实质上是各学派将古典理论加以主观化并为我所用的过程。

四、结语

知识常常是主观性的,其不依赖于客观的对象和实体。每个人在阅读时,由于主观性的存在,都会产生彼此有差异性的阅读结果。对文本的解释,只有撇开一己之见,深入到“文本”以及情境本身之中才是最可取的。现实主义者对于文本的解读,往往是从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出发,从而使“文本”服务于自己的理论。正如理查德,阿什利和罗伯特・沃克尔所言:“真理的可能性是受到质疑的,每一个呈现并不是复制或恢复其在其他时间或空间所真正出现的事物,而是呈现其他各种的呈现,没有一个是原版的,每一个都是独断的,并且没有一个能排除其他的各种呈现。”其实,对于古典文本的解读亦是独断之思,是学者们建构出来的。因此不能就对古典文本的解读呈现出统一或定于一尊的共识。即然如此,在对国际关系著作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认知,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或神圣的,古典政治学家著作的指向是庞杂和多元化的,我们需要反对单一的占支配地位的话语。因为任何单一的话语都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实在的清楚轮廓。只有各种声音同时存在,才能扩展我们谈话的视野,才能充实我们关于古典政治学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第3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古典文学;融入

一、人文素养教育与古典文学概述

(一)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人身价值、世界观与品德修养等层面的内化,可视为个体具有的文化情况、特殊性质与有益社会发展的潜在能力。就当代人文主义而言,以科学主义为对照,更为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与追求。实践论证,人文和科学是个体生存与发展不容缺失的关键价值尺度,人文注重怎样做人,科学以怎样做事为中心。故而,人文素养是人对自身的理性认识、表述与实践规范,个体对人文知识的汲取与掌握,均能促使个体精神、价值追求更进一步。就人文素养教育而言,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经由知识教授、环境陶冶与亲身实践让其转化成个体内在人格、气质与道德修养,其属于人性化教育,将个体发展实际需求为教育价值观,将个体健全的心性为宗旨。

(二)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即各大民族具有的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关键部分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在文学发展史中不容或缺。当然,现今社会提到的古典文学,也寓意具备较高价值、较为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就“古典”二字来看,拉丁文对其的解释即“一流、典范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文艺理论家将罗马等地的优秀作品为经典示范,视为古典文学。就国内来看,将远古流传的古老歌谣、神话传说至五四前期诸多具备较高价值的文学作品称作古典文学。

二、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就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来看,效果差强人意。现状如下:

(一)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人文教育落后

高职学校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教育类院校,其教育宗旨即给社会培育、输送高素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使其熟练运用某一项或多项职业技术技能,能社会、职场中站稳脚跟。职业教育独有的教育宗旨及理念,导致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偏颇,具体为: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未对文化气质、人文素养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因而使得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提高,人文教育落后的现象极为显著。

(二)人文素养教育匮乏、文化底蕴薄弱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就极为重视职业教育,往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编制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在此背景下,人文素养教育逐步淡出视野,高职院校过度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讲授,无法面向学生教授人文知识,学生难以接触人文文化而受到熏陶,天天浸泡在职业性知识学习这一压抑的环境中,精神世界无法得到充实,使得高职学生匮乏较好的文化底蕴,精神气质较差。具体为:实际生活、学习时,高职学生自控力不强,应对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学业负担重,在面临困境时情绪低迷、自暴自弃,部分学生不愿接受他人帮助,人文素养较差。

(三)古典民族文化精神主导性减弱,民族文化衰败

在先进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学生整日沉迷网络,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均消耗在网络游戏、电影等层面,民族文化正受到部分低俗、负面文化的抨击。并且,某些高职学生仅注重时尚,丧失了民族灵魂,忽略了民族文化,把华夏数千年来的古典文学、优秀传统抛之脑后,使得民族文化的承袭与传扬遭受巨大威胁。在此形势下,匮乏古典文化与民族灵魂的高职学生,不但思想无信仰、灵魂无寄托,更甚者精神世界分崩离析。

三、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中古典文学的融入策略

在分析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革新理念,实施有效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

要确保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活动顺利实施,便需革新老旧理念,由学生脑海深处加以转变,促使高职学生知晓人文素养对个体的功能价值,同时高职校领导、教师也应以身示范,由思想层面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实施,并在实际教学中把人文教育、古典文化教育置于重要位置,从而将其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以此借助较好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彰显民族文化的优势特征,为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浓厚的民族情感予以帮助,对其正确的民族文化情怀加以培育,对高职学生精神世界予以充实。经由面向高职学生讲授民族文化与古典文学,让其领略民族文化及古典文学的魅力,陶冶自身情操,确保思想有所寄托,从而发展成为具备人文魅力的优秀学生。

(二)变革传统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

民族文化历史极为久远,古典文学便是华夏数千年来优秀文化的凝集,具备重要地位,故而文明和文化均将由古典文学所呈现。要在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便需对现有课程体系予以优化、创新,将古典文学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从而并入至高职课程体系内,让其变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并经由考试或考查制对学生加以考核,从而将古典文学置于和专业课程并列的位置,由此促使高职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价值并领略古典文学具有的魅力,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对古典文学予以传扬。

(三)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实质上,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中融入古典文学是具有计划与目的的,是把文化、文学和高职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有效结合,促使双方彼此交融,以此促使高职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效学习,从而强化其人文素养,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就古典文学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来看,可把略显单薄的专业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学习爱热情,在学生获知专业知识技能期间,对其人文素养加以培育,因而高职院校需对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予以高度关注并落实。

(四)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强化鉴赏能力

将古典文学融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创新之举,颇具趣味,因古典文学具备独有的魅力与美感,如同人文教育的灵魂,其并不与枯燥的文言文背诵等相似,具体是以审美态度分析、鉴赏古典文学,经由此模式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故而,高职校领导及教师需对人文素养教育模式的革新予以高度关注,经由多元教学模式给学生呈现趣味性古典文学教育,增强其古典文学水平,让其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实践教学时,教师需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由多媒体面向学生直观呈现古典文学知识及相关背景,经由此吸引学生视线,从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古典文学的学习,强化自身人文素养,为今后的发展予以支撑。此外,教师还可面向学生组织古典文学阅读活动,经由新媒体等面向学生推动古典文学作品,拓展其视野,对其阅读兴趣加以培育。

四、结束语

第4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郭英德教授的思辨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的总结,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行为的思考,三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论的探索。这三个层面的思辨,体现出郭英德教授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学术品格的关注。他精辟地指出:“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客观认知、审美阐释、评价思辨。”“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以时间而言,具有历史性、当代性和永恒性。以空间而言,具有社会性、学术性和个人性。”文学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以文学文本结构的演变为载体的人类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演变。古典文学研究当更多地做意义阐释,提供意义,惟有如此,才能介入当代文化。

郭英德教授论析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和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是对研究主体的思考和质疑。他提出明清小说史的写作当“悬置名著”,是对学人因袭旧有的研究模式的反思和批评。种种令人不能满意的研究现象、研究行为,究其源,无不与意义的缺失、模糊有关。因此,《建构与反思》一书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解说与倡导,便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郭英德教授对诸多人们习用的研究惯例进行了深层的追问。如关于作家的仕宦经历,郭英德教授指出:“问题不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能否研究,而是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如何进入文学研究的领域,我们必须从政治与文学的双向互动关系中,深入考察作家的仕宦经历,不仅仅考察作家做了什么,还要考察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类似的精警追问在书中俯拾即是。在这一步步的追问与解答中,郭英德教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宏阔的学术世界。

郭英德教授对学术品格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理论品格、现代品格和主体性品格。郭英德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是内蕴于具体研究对象的认知、阐释和评价之中的,理论的出发点应是历史上存在的具体文学现象。研究者当沉潜于文学史料,将其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他提倡“走向具体”、“小题大做”和“实事求是”。这一提法,针对20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种种非理论、准理论和伪理论等不良现象而发,对提高学术理论品位无疑是一剂良药。

第5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古典文学不只有四大名著

魏明伦说:“中国的古典文学,广义上包括的范围非常大,诗经、先秦诸子散文、楚辞、汉赋、汉史、唐诗、宋词、元曲,然后才是明清小说,再后来是现代文学。在传统时代,正统文学并不认可小说,它认可的是诗歌、文章,当然,这是传统的偏见,今天人们已经没有这种偏见了。但在另一方面,小说并不是古典文学的全部,它只是一部分,而四大名著,则是这一部分中的代表。”

其实,四大名著本身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多次改变。魏明伦说:“四大名著,不是谁选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当中有不少变化。四大名著之所以广为人知,这是电视传播所造成的。电视特别是电视剧,要求故事性很强,而四大名著恰好是叙事性文学的代表作。所以,重视传统文学,这是好事,但是首先要弄明白,传统文学要比四大名著、比小说广泛得多。”

太多的名著被我们遗忘

魏明伦说:“中国的小说传统,从早期汉魏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到隋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逐渐成熟,然后才是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则是其中长篇的代表作。”

作为明清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唯一的。魏明伦说:“仅就长篇而言,不亚于四大名著的还有很多,比如《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最著名的《老残游记》、陈寅恪研究的《再生缘》,甚至还有一部完全以骈体文写成的长篇小说《燕山外史》等。长篇之外,还有短篇,著名的比如《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而今,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古典文学中的许多名著却很少出现在公众瞩目的行列里。魏明伦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代,大量的传统文学其实并没有得到重视,即便是传统文化热,也多是历史、哲学层面的,而非文学层面的。”

传统不能搞成假洋鬼子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下,传统文学难免遭遇冲击,更重要的是,在小说成为正统文学之后,西方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更多地占据了主流。

魏明伦认为:“‘五・四’以后的新小说,主要的方向并不是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学,而是吸收西方小说的方法,也就是说,它不是从志人志怪、传奇、话本一路走下来的,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不管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乃至荒诞、滑稽等,都是西方的创作方法,而非传统的。”

然而,尽管在这个西学来潮的时代,传统文学依旧没有中断。魏明伦说:“那一代的小说家,比如鲁迅、林语堂,乃至后来的老舍、钱钟书,他们首先都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然后又精通西方文学,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学贯中西,都是先吃透了传统文学,又吸收西方文学。比如说《阿Q正传》,它的创作方法无疑是西方式的,传统文学中没有这么写的,但是在表达上,却有很多传统文学的影子。他们这一代人,对于传统的继承,是在骨子里的,是不露痕迹的,当然也是中西合璧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很多足以和传统文学比肩的作品,非独小说,散文、戏曲也是。他们对西方文学的引进和吸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数典忘祖无法赢来尊重

传统的真正中断是当代文学时代。在近现代的中西合璧之后,传统文学逐渐失落,西方文学成为中国创作者最主要的方式。

魏明伦认为:“‘五・四’之后吸收西方文学是对的,那个时代我们的问题是太古板了,只有传统,不知世界。而今天恰恰相反,当代文学中只剩下单一的外来文学,传统的几乎都失落了,小说越写越洋化,甚至太洋化了,所以矛盾颠倒了。今天的我们,缺的不是世界,缺的是自我,是传统。”

第6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村上春树;外国文学;回归

谈到中国文学就会谈起鲁讯、老舍和近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一想起日本文学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日本著名文学大师村上春树。在 1979 年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日本文坛上之后就被认为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欧美文化的影响与文学与传统的日本文学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他本人也曾经很多次表示自己的文化鉴赏、体验、认知都和日本文学关系不大。这就使得当我们研究他的作品时会忽略从日本文学这一个角度去解析、欣赏。

日本文坛对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研究已经很深入了,特别是从欧美文学这个角度,目的就是为了知道世界文学的特征是怎样体现在村上的 作品中,但是却忽略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日本文化对于村上春树的影响,而且影响还不小。从村上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地道的抒情表示手法,同时村上也提到过自己文学的原点还是在日本的古典文学体验。我们国家对于村上春树的研究还是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欧美文学和村上春树的关系;解析村上的作品特点;挖掘村上作品的魅力。鲜有人能够准确阐述村上作品的中国特性,相反更多人却在研究它与日本文学的共通点。有人说:村上的作品虽然受到欧美文学的影响,带着欧美风格的表现手法,但是究其根本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情感、意识深处带有佛教禅学的观念,只是被日本文学给掩盖起来,如果不真正的投身村上作品,去体会他的精神活动、解析精神体验我们是很难发现的。很可惜,对于村上作品的分析都很片面,要么只考虑它作为日本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却忽略了其受欧美文学的影响在结合日本文学所产生的特殊性、要么就只是λ的作品进行浅层次的批评,这就使得村上的作品至今不能全面的解析。

所以,本文旨在通过改变分析的角度,重点分析村上作品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关联,通过分析村上春树对于古典文学的理解来寻找其中文学特点。村上作品的文学主体一直都是在变化,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一变化背后最真实的不变特性,我们就能自然的全面分析村上文学,同时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可以推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村上曾经说过他从没有被日本的文学作品真正的打动过,甚至不喜欢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兼职就是排斥,现在我们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村上的家庭教育来看。村上从小就很讨厌日本文学和日本的家庭教育,这跟他的从小家庭教育有关,村上的父亲是一名老师,并且是喜欢日本古典文学的语文老师,所以从小村上就被父亲灌输日本古典文学知识,还需要背诵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而且谈论古典文学已经是父子交流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村上春树从小也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可以说在成长时期博览群书,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以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为著,升入高中以后具有了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开始接触到原版的欧美小说,而且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最后基本没有看过日本文学。所以村上说他自己并不是依赖于日本小说才成长的。

从村上春树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来说。村上春树出生 1949 年,中国胜利,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所以日本就成为了美国的文化肆无忌惮渗透的对象,村上春树的成长时期正好就是日本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得变化深深的影响到了村上春树,同时文化的渗透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文化,学习美国的语言。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在战争后确实飞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不断被渗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一时期的作家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美国文学的影子。很多小说很鲜明的刻画出了日本人屈辱的内心和美国霸道的现象。但是这些作家还是要分两种,一种是已经长大然后经历美国文化渗透,这群人对于美国有仇恨感;另外一种就是在文化渗透下出生的日本作家如村上春树就是。他们对于美国没有仇恨感、对美国文化没有排斥,加上村上春树的家庭教育背景,使得村上春树从小就一直浸泡在了美国的文学世界里,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出来看书村上还是很喜欢爵士音乐的,收集了很多唱片,写过很多关于音乐、外国文学的报道。因此村上这代作家和他父母一代的作家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可以这样说:村上的父亲们对于没有是有着很深的芥蒂,但是到了村上这一代人就基本很喜欢美国了。因为随着美国文化的全面渗透,村上春树这一代的日本人已经接受了美国文化,并且把美国文化看作自己的生活范围以内,在享受这种新新的、舒缓的美国文化的同时很自然的就接纳了,有的甚至被取代了。对于村上来说,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习得了日本的古典文化,另一方面沉迷于美国的爵士音乐、美国小说、虽然在政治上美国是日本的敌人,但是从这些方面来说,美国文学已经根深蒂固了。在村上成名之后又对美国文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批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从以上的两个方面来看,我们知道村上春树确实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而对日本的文学是直接忽略的,从来没有在某个方面把日本作家看作自己的学习榜样、奋斗目标,反而把美国大家看作良师益友。正是如此在使得村上春树和日本文学有着说不清的联系。所有的看起来是美国文学的表现背后都能感受到日本文学的气息。村上春树表示自己只是对于美国文化感兴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思,而他自己也只需要这样一个不同的而已。去除自己和日本文学的关系,在他看来日本文学就是自己的羁绊,所以村上春树才会疯狂迷恋外国文学作品,虽然是有着一点对家庭教育的抗议,但是更多的还是对美国文学的喜欢。

对于村上春树的作品,评论家们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直接批评村上春树的作品跟美国文学太过相像,另外一种以日本文坛大师丸谷才一为首的评论家,他们说村上春树的作品虽有着美国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却有日本古典的抒情在里面,这种手法独一无二,是这位作家独有。村上春树对于这些评论感到很惊讶,说第一种吧,这也是事实,但是第二种就是完全的没有想到,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是想通过英语来写的,这也使得村上意识到自己与古典的日本文学之间确实一直都冥冥中有着联系,不是自己想要切断就能断的,他也不得不去面对这个现实。

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依靠从小的良好家庭教育使得谙熟日本古典文学,同时加上博览外国文学才造就的这种特点,并不是处于那个时代下所有作家的共性。《且听风吟》是第 22 届群像新人奖的获奖作品,可以说这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是村上春树对于日本文学看法的一个转变点,使得村上从心开始看待自己,看待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看待自己从小接触古典日本文学这些联系在当下自身的体现。当他开始寻找的时候,他发现以前所谓的日本文学是一种束缚,其实这种束缚并不存在,只是没有去真正的理解过一次,这可能跟小时候的叛逆心理有关,他发现这很多都是因为父母从小把自己带入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培养了兴趣,从而才会叛逆的时候会去读外国文学,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自己的最初文学体验都是源于古典日本文学。在他的寻找之旅途中,村上开始阅读日本文学,并且从新把小时候父亲

让自己读的日本文学重新看了一遍。他说:“当我想通之后我就开始重新的走一遍小时候的古典文学之路,每次看日本文学我都想把它读出来,但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读是很尴尬的,这与我多年不碰日本文学有关,然后我就一边放爵士一边阅读,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对日本文学的态度慢慢的发生改变,慢慢的接受”。当他慢慢走进日本古典文学的时候,他也开始把自己领会到的日本文学特质加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每次想到日本文学作品我就会想到上田秋成,我自己小时候看过他的《雨月物语》,非常喜欢,所以我就试图让自己的文学作品结合“物语”这一元素”。在他获得新人奖后出版的《寻羊冒险记》可以看出来。在村上看来日本文学可以分为古典文学和在社会的成长中出现的当代文学两大部分。村上从小就谙熟日本古典文学,在寻找之旅中可谓是开始喜欢上了古典文学,但是对于当代日本文学可谓是觉得其毫无亮点,让自己提不起兴趣去阅读,态度不得不说是区别很明显的。这种对于日本古典文学的喜欢不得不说对于之后村上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这跟他喜欢美国文学没有关系,没有影响。

自 1979 年以来,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大家所接受、喜欢。在小说创作的这条路上村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自己的热爱,村上还阅读、翻译了很多的美国文学作品,获奖不断,可谓是在文坛上一路高歌,人气飙升。在 90 年的时候村上为了追求更好的创作环境,新的创作灵感不远千里背井离乡,

在国外开始新的定居生活,并且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教授的身份开始了他全新的创作生涯。此前,村上春树对于日本文学一直保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接受古典文学和拒绝当代文学。所以这就使得村上春树从来没有系统的阅读日本小说,只是在小时候阅读古典文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部分古典文学,对于当代的日本文学的了解是很浅的。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期间村上春树被要求指导日本文学,但是他之前是从没有全面的了解日本文学,所以他觉得这也是一个自己重新的接受日本文学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任教期间村上春树开始全面的、系统的阅读日本文学,思维和日本文学全面的接触、碰撞,让他的文学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在村上开始外国定居的生活之前,在外国读者的心中,村上春树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甚至他的《再袭面包店》被收录在哈佛的文学类教科书当中。村上发现他的作品虽然都被看作是美国文学下的日本文学,但是几乎自己的作品吸引别人的地方还是在于他是一个日本人,运用了日本式的抒情表现手法,可见他的文学作品在外国被人接受不是在于他热爱美国文学。这使得村上春树对于自己的定位产生了疑问,他知道不论自己怎样的去割弃自己与日本文学的关系,都不能让自己完全的脱离日本文学,最起码他的作品是日语类的。村上春树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虽然一开始自己教授日本文学是学校的要求,但是自己在后期的过程中还是具有主动性的去学习,大家说我的作品是日本文学,但是我却没有真正的阅读日本文学,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就欣然接受了,而且我每次回国带来的东西都是我在日本买的各类小说,我发现自己的思维、体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上后来把自己与日本文学碰撞的收获写成了一本书――《为青年读者的短篇小f导读》,在书中,村上的写作风格跟以前大不一样,开始就表明了自己和日本文学长期脱轨,但是随着后期的的全面学习,他开始喜欢上了二战后期在日本文坛上享有声誉的作家,他们这被称为‘第三代新人’,全面解析这类作家的文学作品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分析的期间,村上对日本文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用日语写作的作品早该回归日本文学。村上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期间我才开始全面接触日本文学,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以前为了割弃自己与日本文学的联系而做的事大错特错,而且自己内心也慢慢转变了这种强硬的态度,开始对于回归日本文学有了很大的期待,‘同心圆’的想法是错误的,总之来说就是想回归自己的国家,回归自己本该去到的地方,就像一个浪子,现在想回头了”。村上决定的文学的回归不仅仅是文学,自己从小接触外国文化,对于日本不仅仅是缺乏文学的理解,在各个方面都一样。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探究村上的作品应该从日本文学的角度来看,只有把其中的体验和表现置于古典文学的传统观念中才能理解的透彻。不能把村上文学仅仅看作是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文学是发展的,动态的,应该把村上的文学结合日本文学一起看待,共同进步、相互影响的。我们相信村上的文学之所以被人称赞,不仅仅是由于家庭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独特的‘美国文学下的日本文学’,而是他与日本文学的联系,在村上的寻找之旅上,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位作家不断的打破内心的枷锁,不断追寻自身的‘跟’,他在文学的创作之路上会有更大的突破,会最终成为一位像他儿时所崇拜的的那些大家。

参考文献:

[1]蔡雨. 浅析高校日本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以远藤周作与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为例[J]. 科技风,2016,(04):47-48.

[2]段珩. 还原本来的村上春树――评《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J]. 博览群书,2013,(12):53-55.

[3]王向远. 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使用――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思潮史》及《日本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13,(04):90-98

[4]藤井省三,贺昌盛. 论村上春树的汉语翻译――日本文化本土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变革[J]. 扬子江评论,2012,(04):46-51.

[5]邓英杰. 村上春树文学的暴力性――《奇鸟行状录》的暴力书写[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3):161-162.

[6]陈婷婷,徐F. 日本文学中成长主题的演变――以《破戒》《斜阳》《挪威的森林》为个案[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17-122.

[7]赵佳舒. 开放式历史记忆的书写――论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介入”的局限性[J]. 名作欣赏,2011,(36):98-100+105.

[8]袁惠. 传承“和风” 守望日本――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及其他作品的解读[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05):62-65.

[9]藤井淑. 二つの高度成L期――『Lと共に去りぬと村上春湮难[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04):1-4+10.

[10]刘钟鸣,曾妍. 村上春树的个人理解与宽容――村上春树与他的《地下铁事件》、《约束的场所:地下铁事件2》[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2-94.

[11]李莲姬. 战争对村上文学的影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4):89-93.

[12]吴思佳. 试析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隐喻――以《寻羊冒险记》为中心[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02):100-102.

第7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8月31日,孔雀城“爱心助学”书包文具捐赠仪式在北京八中固安分校阶梯教室举行,来自小学部、初中部的同学们整齐地排着队,快乐地接受了孔雀城送出的爱心礼物。这些漂亮的书包和文具礼包,将陪伴孩子们开始新学年的生活,鼓励孩子们独立自强、努力学习,成为有文化、有礼貌、有爱心、有责任的好学生。据了解,在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入学的新生中,有80%是孔雀城业主的子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在孔雀城,源于这里提供属于自然的人文生活:生活于此,阳光铺满草坪,午后伴随着花香,享受英伦花园般的生活。

下午盛大的开学典礼在校园隆重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以及北京八中传统的敲响“第一次铃声”仪式,意在传承光荣、接力优秀,让开学典礼更加庄重和富有凝聚力。北京八中老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龚正行先生,深刻解读了“北京八中第一次铃声”的起源和意义,并寄语入学新生,让在场的同学和家长更清楚地了解这所名校的历史和文化。小学部的同学们表演了象征传统文化的《弟子规》和武术操,初中同学表演了热情活力的“啦啦操”,老师们合唱了一首温婉动听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典礼的最后一个环节,伴随着老师和家长们的祝福和期望,孩子们与到场嘉宾共同放飞了代表和平的白鸽,为开学典礼留下了最纯洁和美丽的记忆。

北京八中落户固安,是名校走进环北京的重要事件。北京八中作为北京市和西城区的重点学校,中高考的成绩一直名列北京市前茅。从1921年开始,学校先后培养了很多享誉国内外的名家、大师。同时,北京八中也是全国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今天,呈现给社会的北京八中固安分校,拥有着英式剑桥学风的环境,带给孩子们无限多的学习乐趣和生活憧憬。走进校园,鸟语花香、绿树林荫,砖红色的教学楼、图书馆,既时尚又有历史感,映衬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在这里,学习是一场愉悦的文化旅行,孩子们每天都在干净优雅的教室里书声琅琅;业余时间,有篮球场、足球场、体艺楼可以舒展身心,尽情释放孩子们的童真天性。在充分享受到北京八中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之余,孩子们还能在素质品德方面得到更高一筹的培养。

2014年是孔雀城的品牌文化年,孔雀城在努力构建有思想、有文化、有态度的人文社区的同时,又提出“每个孔雀城都有好学校”的品牌目标。在打造拥有40%以上的绿化面积社区周围,让更好的学校、更完善的生活文化配套进驻,让业主生活在孔雀城的每一天都幸福满满。孔雀城还会举办更多的奉献爱心的品牌活动,让幸福与爱的种子传播得更广。

第8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1.研究背景

电影作为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迎来了其黄金期。以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1951年)为首,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年)等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纵观日本电影的获奖史,日本的时代剧,也就是极具日本风格的电影,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欢迎。但是,很少为人所知的是,日本电影不仅从自己的“日本风”中取材,同样也将外国文化作为素材,并加以改编。例如作为电影推广初期的明治、大正时期,那时的观众所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化,则是中国的古典文化。

2.不同时代中的以中国古典题材的日本电影

尚处于日本电影草创期的1911年,吉泽商店制作了《西游记》。紧接着1912年,在西游记广受好评的情况下,再接再厉摄制了《三国志》。另外,还有很多例如《豹子头林冲》(1919年、日活向岛摄影所、小口忠导演)、《西厢记》(1920年、日活向岛摄影所、田中容散导演)等一系列以中国古典作为题材的电影被持续不断地搬上了日本大荧幕。

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电影主流也由无声进入了有声期。战争时期,日本电影又制作了一系列如《孙悟空》(1940年、山本嘉次郎导演)、《水浒传》(1942年、冈田敬导演)、《》(1943年、牧野博导演)等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国策电影。

日本战败后的195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转型期,迈入了黄金时代。《杨贵妃》(1955年、沟口健二导演)、《白夫人的妖恋》(1956年、丰田四郎导演)、长篇漫画电影《西游记》(1960年、薮下泰司、手?V治虫、白川大作导演)等各种日本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电影,不但在日本上映,还进入了香港及东南亚等华语圈市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1970年代,电视取代电影,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成为了时代的主流。1978年至1980年,日本电视局制作的系列连续剧《西游记1》和《西游记2》,不但在日本受到广大观众好评,甚至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另外,于2007年制作的电影版《西游记》(泽田镰作导演),以43.7亿日元的票房,位居当年日本本土电影收入第四位。

3.从中国古典文学到日本电影

以《西游记》为首,《三国志》、《白蛇传》等以中国古典为原型的故事,经由日本导演、编剧以及演员的演绎,介绍给了日本的观众。但是,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许多地方经过了改编,展现出了与原作颇为不同的风味。

将外国的古典作品翻拍成电影,将具有各种全新的可能性。并且,虽然原作是古典文学作品,但内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一直产生着变化。例如《白蛇传》,最初冯梦龙主编的《警世通言》版本,其中的白娘子的性格,以及最后的结局,都与如今我们耳熟能详地《白蛇传》颇有不同。而日本电影选择哪个版本的故事作为故事底稿,则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历史故事也同样,由于制作方所处国家和立场的不同,讲述出的故事也会具有情节上的差异。上文中提到过的日本版《》这部电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研究日本版的各类中国古典或历史故事电影与原版的异同,可以从中发现其政治意图及意识形态,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9篇:世界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中日文化 审美观念 差异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眼睛会看出不一样的效果;同样的事物,同样的眼睛不同的心境也会看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眼光、不同的领会就是审美差异性的根本所在。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看待世界上的人和物,换言之,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人们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也不仅相同,对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而言,这种文学审美的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

一、时代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着作,在世界文坛享有盛名,对鱼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但这仅仅是在日本所掀起的文学巨浪,在中国人眼中却一度将《源氏物语》定位为“黄色”,但细细品读《源氏物语》与中国四大名着中的《红楼梦》,二者切存在着不少的相似点。究其根本,是时代赋予了两部文学着作不同的评价,《源氏物语》较比《红楼梦》足足早了七百多年,从中国人最开始接触到《源氏物语》的时候,中国就已经长期出于封建社会,被桎梏的思想接触到有宫廷生活直接体验的、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的文学作品,对其思想产生异议在所难免,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就成了一部不被当时的中国人所接受的“黄色”小说。

二、价值观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民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但在文学审美上却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性。在中日文学作品中差异性最为明显的当属文学作品的结局。在中国,人们最喜欢的是“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一个和和美美的结局往往是中国人最向往的,这和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有着相当的联系,中国的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无不是团圆之日,这种文化属性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中国人最希望看见破碎的婚姻重圆;将死之人复活;悲惨的生活变幸福。但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这种情况却是少之又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最后分手;幸福美满的家庭最后破碎,这些中国读者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结局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却很常见,这种文学的差异性归根结底是中日两国读者的价值观的差异性,是人观念的不懂,促使文学审美存在了差异性。

三、社会环境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文学审美差异性在中日两国的古典文学着作中体现最为强烈。存在于中国一千两百多年的封建社会给黎民百姓带来的不仅仅肉体的束缚,更是思想中的禁锢。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着作中,很多作品都收到了思想上的局限,体现在作品中多数是在封建礼教的管制下人性变得扭曲,这种思想意识形态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产生共鸣的。从元杂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的遭遇,这些饱受风尘的女子饱经沧桑之后无不由衷哀叹人世间的悲凉,她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即使这样,依旧收到身边所有人的冷眼,生死抵不过畜生轻重。这是封建社会给予这一职业的悲凉。在中国人眼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无论是《救风尘》中的宋引章还是《金线池》中的杜蕊娘,悲剧是注定的。但在日本文学着作中,是个性鲜明的,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并且常常将与爱国的间谍,为国家捐躯的形象相互叠合。这种文学的差异性便源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环境。

四、道德意识形态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日本着名的国学家本居宣长曾经指出:“在文学世界里,美的价值和道德价值是不同的,美的价值是取决于人的感情,而道德价值则取决于人的意志。”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提出了与此相似的观点:“文学或艺术有着和道德世界脱离的独立性。”这里说的意思是在文学创作的时候,评判美丑的价值观和平时人们生活中的价值观是有所不同的,生活中的审美价值观和道德始终是挂钩的,而在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是否美和是否道德是相互脱离的。本人虽然不能完全苟同本居宣长的观点,但还是认为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们时时刻刻都受到各种各样道德观的限制,以至于人们的行为活动多少都违背了人们自己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现实生活反而是不真实的。那么还需要继续把那些伦理道德灌输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吗?当然,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认为文学中依然要有道德的“道德派”和主张文学就应该直面人性,打破传统道德约束的“人性派”.很难武断地断定谁是谁非,但是已经明显可以看出这两派的审美观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也成了中日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的一个必然因素。

分析比较,不难看出中日文学审美存在着差异,也可以知道存在着这些差异的根源、原因在哪里。对于这种文学审美的差异性,我们应该秉持着正确的态度来对来,毕竟这是世界文坛百花园能够“百花齐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文学作品让人感叹、产生共鸣之根本。

参考文献:

[1] 杨波 . 中日文学审美观比较研究--美的价值与道德价值 . 文教资料 ,2007.02.1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