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第1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工作;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6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外科学被越来越多的人加以关注,手术治疗也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患者对治疗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极易产生惶恐、焦虑的心理,这样会对术前麻醉甚至手术效果产生影响。能为患者提供抢救和治疗的场所是手术室,因此,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场所。医护人员对病患的舒适护理和手术室内的环境值得关注,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8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人。对照组年龄最大的为65岁,最小的为45岁,其中男患者47人,女患者43人。急诊手术20例,妇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32例。骨科手术20例。实验组年龄最大的为64岁,最小的为45岁,男患者46人,女患者44人。急诊手术19例,妇科手术19例,普外科手术33例。骨科手术19例。两组患者在病例数、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将18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手术前谈访患者,详细告知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手术开始前6个小时不能进食,手术开始前4个小时不能饮水。取下发夹、眼镜、摘下假牙等,使患者的大小便得到协助[1]。并且告知患者请相信医护人员,不必担心,我院对像您这样的手术是很有经验的。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以平缓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的心情。令患者以一个最佳的心态来面对手术治疗,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同时像患者的家属详细说明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2.2 手术前详细的对照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年龄、床号、手术时间表等。让患者知道医护人员是非常细心的在做这项工作,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1.2.3 使手术室始终保持在安静的状态。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2度和25度之间。室内适度在50%和60%之间[2]。向患者简单的介绍下手术室里的设置。详细说明术前麻醉和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和如何配合医生。协助患者保持最佳,并尽量减少身体暴露,以保持体温和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不谈论患者的病情,不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以免增加患者的疑虑和惶恐。手术进行时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面部表情等。稍有异常医护人员就加以询问并帮助调整。

1.2.4 术后安全的将患者送回病房。途中调整输液的速度,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均匀,平缓[3]。术后5小时内主动到病房做询问,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鼓励患者多下床走动,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早日康复充满信心。

1.3 观察指标:自制问卷,对两组的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手术后有无并发症产生。

1.4 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表(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手术室的舒适护理也成为人们所关注重要条件之一。舒适护理是集个性化、创造性、有效性为一体的。目的是让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能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愉悦[4]。从而对手术的治疗不那么抗拒,使不愉快的情绪得以降低。医护人员要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以精湛的技术和体贴入微的舒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工作中,可使病人对治疗疾病充满信心。感受到像家人一样的温暖,能够增加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全身心的放松,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而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和术后的伤口愈合。这样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李紫尹.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1,10(49):61.

[2] 叶玉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125.

第2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83-0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又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患者如何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佳最舒适的状态,缩短或者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院在进行常规手术工作之外,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护理,手术全过程融入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手术患者1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男43例,女35例,普外科手术28例。妇产科手术16例,骨科手术17例,急诊外科手术7例,其他科室手术10例。观察组男44例,女34例,普外科手术26例,妇产科手术15例,骨科手术18例,急诊外科手术7例,其他科室手术12例。两组年龄、麻醉方法、性别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

1.2.1 术前舒适护理 接到患者的手术通知书后,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做好术前准备的交代:如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安慰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和忧虑心情,将病人的个人信息,疾病资料以及采用手术的方式掌握清楚,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手术的必要性等疾病知识,减轻患者的忧虑。

1.2.2 术中舒适护理

1.2.2.1 护士对待病人要服务热情,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姿势,测量好病人的生命体征,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在23-25℃,湿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手术室环境要安静,手术间内不允许喧闹,不应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一切操作应做到稳、准、轻,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声响过大给病人带来不良刺激而增加病人的紧张情绪。如果病人由于术前用药产生了口唇干燥,可用棉签蘸温水湿润患者的嘴唇,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1.2.2.2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做各种操作前向病人做简单解释,握住病人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会让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从而产生安全感,缓解其紧张情绪。手术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影响生理功能且舒适为原则,准备好各种垫物或支撑物,准确安全保护好各关节部位。

1.2.2.3 密切观察病人手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及时帮助患者擦拭掉身上的血液,放好各种引流管、输液管,给患者穿好衣服,盖好被子,防止患者受凉[2]。将病人安全送回病区,并祝他(她)早日康复!

2 结 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在生化和心理方面均有所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手术过程中未发生由于特殊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循环淤滞;术后随访患者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9.8%。

3 讨 论

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在手术室护理中,进一步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完善了整体护理。使患者感到了医护人员的关爱,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全过程的治疗与护理,增加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通过语言、态度、行为、表情等多种方式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使病人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减轻其身心痛苦,增强其信心,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实施,对传统护理思维方式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更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的需求,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舒适护理;宫腔镜;效果

患者一般在术前均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术后肢体制动给患者带了不适感,这些因素均不利于术后恢复[1-2]。手术室舒适护理近年来已在各医疗中心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护理要求手术室护理要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患者在手术前后其生理、心理状态达到最佳,促进疾病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开封市中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拟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宫腔镜手术治疗指征,排除精神障碍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年龄27~68岁,平均(435±159)岁,平均病程(21±06)a,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内膜息肉28例;B组患者年龄25~73岁,平均(476±184)岁,平均病程(25±02)a,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息肉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开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接受手术室舒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术前访视: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亲切、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宣传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认真解释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最大程度解除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②手术室护理:正确摆放手术室物品,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调节室温和湿度。③麻醉护理:在麻醉操作前向患者说明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④护理:向患者告知摆放的目的,以最大程度获得患者理解,不要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注意保护隐私。⑤术中护理:严格完成各项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患者体温。⑥术后护理:及时用生理盐水擦拭血迹,为患者盖好被子,在送回途中应该尽量减少震动,保护手术切口,避免术后感染。B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1.3评价标准

①在患者术后第2天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comfortquestionnaire,GCQ)从4个方面评价患者舒适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价。②患者术后各项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③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测评量表评估护理质量。④术后第3天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GCQ和VSA评分

护理后,A组患者各项GCQ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组,VSA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护理满意度

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质量

A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总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并发症发生率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4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在医院里,手术室是重要的部门之一,且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在实际工作中,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将手术室的护理重视起来[1]。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是现在手术室护理中比较实用的一种护理方法,本院针对这种护理技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做相关的分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23~6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都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舒适护理,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及相应的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护理,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科学健康的指导[2]。舒适护理的步骤,首先是相应的心理疏导,一般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都不轻,有很多病史以及病程比较长,所以患者的情绪经常会有波动,食欲差,体质比较弱等,基于上述情况,最为基础的就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经常性地与患者沟通,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3]。其次就是生理护理,生理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主要先从环境开始,要先让患者适应接触的环境,然后细心地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整个流程以及麻醉的过程,之后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比较舒适的范围之内,大概在22~25 ℃,相对的湿度要在50%左右,主要是给患者一个比较舒畅的环境,能让患者安心接受手术,再就是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帮助,帮助患者挪到舒适的,再进行手术[4]。最后就是针对患者的饮食指导,这一点主要是根据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要帮助患者养成一种少食多餐的习惯,并且要尽量以高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对于刺激性的食物要避免给患者食用[5-6]。

1.3 观察指标及调查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并且观察手术后患者恢复的情况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查,评价标准为百分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情况比较 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满意度调查情况 实验组满意程度按照百分制计算为(95.8±1.2)分,对照组满意程度按照百分制计算为(90.2±2.4)分。

3 讨论

由于在医院当中,手术室是比较重要的部门,因此,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手术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了很多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7-9],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更加要求工作人员细致、谨慎地工作,并且要用实际的行动将这种情况加以改善,所以针对现在的手术治疗,本院对舒适护理的作用进行了相应的分组研究,通过结果显示,舒适护理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手术的效果,还会让患者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提高,营造一种良好的手术氛围,因此,在手术室的全程护理中,合理地运用舒适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地感受到院方带给患者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氛围。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进行舒适护理,患者的家属也可放心,让患者在医院的精心照顾下进行比较系统地护理,在这种环境下,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一定的照顾,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在手术之后,最好的结果就是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相应的风险,因为患者从心理上开始对手术没有了抗拒,因此,相应的手术风险及手术中出现的因患者紧张而导致的状况就会明显减少[10-11]。自从本院实行舒适护理之后,本院手术患者的康复情况一直很好,并且本院的手术治疗率一直很高,相应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应的舒适程度也提高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让本院的手术氛围以及相应的口碑更好,针对舒适护理这种护理方法,本院运用实际调查证明了其有效性,本院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也一直保持了比较良好的状况,可见,舒适护理值得推广应用[12]。

参考文献

[1] 王艾茵.整体护理对手术病人效果的探讨[G].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2005,152(13):21.

[2] Kolcaba K.Holistic comfort: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as anursesensitive outcome[J].Advanced Nursing Science,2002,15(1):1.

[3] Toby Gordon S D,Sharon P,Alan Lyles S D,et al.Surgical unit time utilization review: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2009,12(3):31.

[4] 阮玉琴,许士英,徐建芳.肺癌术后不适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G].2008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体外循环学组、胸腔镜学组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0,5(111):21.

[5] 彭美慈,王春生,汪国成,等.护理是什么-诠释植根中国文化的护理概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7):301.

[6] 董兰.对反复发作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G].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2005,135(121):371.

[7] 冯春英,滕月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06-107,109.

[8] Malcolm H,Johnson M A,Dip Clin P. How does distraction work in the management of pain[J].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2005,9(2):21.

[9] Waiser J,Schreiber M,Budde K,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the Banff classification[J].Transplant International,2010,105(161):11.

[10] Michael J.Dickenmann,Volker Nickeleit,Dimitrios Tsinalis,et al.Why do kidney grafts fail[J].Transplant International,2002,15(9-10):31.

[11] Wei-kang Zhang,Chun-you Wang,Ming Yan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optosis and notch-1 expression in acute pancreatit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27(1):62.

第5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行手术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手术前后各个阶段的细节关注也越来越多[1]。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有资料提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细节护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消除或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90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最终得到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研究组中有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在21~73岁,平均为(46.3±7.2)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7例;妇科手术患者19例、神经外科手术24例。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为(47.8±7.6)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5例;妇科手术患者122例、神经外科手术2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1.2方法:参照组9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嘱咐患者静养,确保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营养;研究组90例患者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具体的措施有:①术前细节护理:a.心理护理:手术开始之前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面色、表情和语言了解患者的心态,尤其是部分年纪较大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加强细节干预,通过合理的沟通与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2]。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可以邀请病友现身说法,与患者交流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享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手术治疗产生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b.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常规禁食禁水。同时做好相关设备、器材与工具的准备,加强手术室的消毒处理,预防感染。②术中的细节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直到患者采取正确的;帮助医师进行麻醉处理,鼓励患者放松身体,诚恳的与患者交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除了对监护仪器进行观察之外还还应当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是否出现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结束之后及时对手术器材进行清点,调整患者的、确保舒适度。③手术后的细节护理:等待患者清醒之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让患者安心;保证良好的术后修养环境,保持病室的温度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50%~55%[3],房间洁净、明亮,通风良好;做好饮食干预,术后给予患者清单易消化的饮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要的维生素与纤维素,术后多喝水,确保大小便通常,以免造成腹内压上升对切口不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做好药物护理,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选择合理的药物干预,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督促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加强对病房的巡视,调整患者术后的心态。对于骨科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当采取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技能训练,促进机体的康复。1.3观察指标:①并发症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每一个表格中有25个小题,设置四个选择,分别对应1~4分,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分为100分,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满意、60~69分表示一般、59分及以下则表示不满意[4]。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研究和参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和2例皮下气肿病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5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6例皮下气肿案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两次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90例患者中对本次护理非常满意的有59例(65.56%)、满意的有27例(30%)、一般3例(3.33%)、不满意1例(1.11%),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9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7例(52.28%)、满意患者25例(27.78%)、一般13例(14.44%)、不满意5例(5.56%),护理满意度为80.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护理细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节护理所指就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更加具象、更具有针对性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健康[5]。有资料报道,通过应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更高,降低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手术疗效的同时促进康复。在本组研究中,90例应用细节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总而言之,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凌云,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57-58.

[2]余敏.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的细节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2,9(12):44-46.

[3]傅菊红,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71-772.

[4]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第6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子宫脱垂患者;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11―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又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系统护理,降低和缩短患者不愉快的体验,使其真正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方面感到舒适〔1〕。2011年5~2013年5月份对我院实施子宫脱垂手术的103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2013年5月份在我院实施子宫脱垂手术的患者103例,年龄48~76岁,平均58岁。103例子宫脱垂病例中Ⅰ°脱垂53例,Ⅱ°脱垂30例,Ⅲ°脱垂20例,实施手术为盆底重建术10例,阴式子宫全切术19例,阴道壁修补术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所选病例无语言和精神障碍,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史。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做好手术物品准备。术日带齐患者手术相关物品提前半小时接患者入手术室,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摆手术,严密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术毕将患者送入恢复室。

1.2.2 观察组:针对患者情况制定手术室舒适护理计划,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①术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士到病人床旁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赢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手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情况,告知病人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整个手术治疗中会全程陪护,详细介绍术中需要摆放的手术及注意事项。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特别介绍手术成功病例,使其消除顾虑、放松心情,保持良好地精神状态准备手术。②术中舒适护理:提前半小时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保护病人隐私、保暖。在病人清醒状态下摆放手术并根据病人情况调整手术,做到安全、舒适又符合手术需求。与病人沟通嘱其身体务必处于舒适,如有不适及时提出并加以改进避免损伤神经。在病人护腕、手板、踝关节及肩托处放好衬垫,病人膝下放软垫,避免发生挤压伤。为避免损伤臂丛神经,上肢外展不超过90°。麻醉前护士握住患者的手在其身旁陪伴,使其放松心情增加信心。调解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在50%左右。及时调整灯光,暴露术野。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情况,做详细记录。③术后舒适护理:手术结束,手术室护士将患者身上的血迹用温水擦净,与手术医师一起为患者穿好衣裤,妥善安置病人肢体盖好盖被保暖,与麻醉师一同将病人送复苏室。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作为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延续。询问家属和患者的感受并征求意见,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以期对后续工作加以改进。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使患者对配合手术充满信心,降低了不愉快的体验使其生理、心理达到了舒适的目的。在手术室的整体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第7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舒适护理;甲状腺手术;手术室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不再是单纯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是注重为病人提供身心全面的整体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灵魂、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甲状腺手术部位在颈部,为充分暴露手术野,手术需采取颈过伸位,该会引起病人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现象,甚至导致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鉴于此,我院手术室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86例,其中男32例,女54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2±6.8)岁。入选病例均意识清醒,无精神病史,均为首次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按手术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6±6.5)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2.8±7.1)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前一日访视病人,讲解麻醉、手术方式,手术并指导练习,术前核实患者是否取下义齿,是否带有贵重物品等,核实病人禁食、禁水执行情况,术前医嘱执行情况,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术毕平车护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病人,并做好相应记录。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措施:①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向病人进行自我介绍,详细讲述手术室环境,设备等,像对待亲人般与病人交谈,关心体贴病人,掌握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家庭背景等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紧张焦虑程度,使病人心理舒适。②手术当日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等各项环境条件进行最佳舒适调控。手术室护士接病人入手术室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减轻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给予亲情关爱,赢得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增加病人舒适感。在取颈过伸手术时,颈下垫硅胶垫,避免颈部悬空,头部垫U型硅胶头垫,固定头部,避免摇动。若术中需做快速病理检查,在等候期间,抬高头部,缩短头部后仰时间,尽可能减轻引起的不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安慰、体贴病人,在手术床旁观察并及时做好不良情绪的疏导,每一步操作时,耐心解释,让病人理解与配合,增加其安全与舒适感。术中适当抚触病人的肌肤,如轻握病人双手,让病人感到亲人温暖,提高心理舒适度。③术毕用温水擦净病人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病人穿好衣服,盖好被单,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对颈丛麻醉清醒的病人及时告知手术成功的信息,并对病人的配合表示感谢。巡回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后,与护士交接病人的同时,注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告知手术预后,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术后治疗。在整个手术流程中均有医护人员全程陪护,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与安全感。

1.3调查方法病人入院第2天9:30和术前下午5:00发放问卷,记录入院焦虑值,术前焦虑值。入院第2天7:00和术中分别测量病人血压、心率、记录入院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术后第二天10:00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病人评定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并填写调查表。

1.4观察指标

1.4.1心理指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共20题,每题4个选项,分别以1-4分计算,包括5个反向选择题,总分200分。将20个项目上的各个得分相加即为实际得分,得分超高,焦虑越明显[2]。

1.4.2生理指标观察并记录病人入院第2天7:00和术中的血压、心率的变化。

1.4.3病人满意度指标采用自选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手术后第二天10:00让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填写调查表,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χ±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焦虑值两组病人入院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前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66,P

3讨论

近年来,舒适的概念引入护理,并强调每一项操作和护理行为都要关怀体贴病人,使其身心感到舒适[3]。手术病人由于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缺乏手术与麻醉相关知识,以及对手术和预后不解,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他们的焦虑、恐惧可达到高峰[4]。随着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也从相对封闭的手术室走到了病人的床前[5]。为病人提供全程的整体护理。真正让病人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佳舒适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本研究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缓解各种心理问题,让病人感到心理舒适。手术安置时,尽可能让病人舒适,等待快速病检时,将头部垫高,缩短颈过伸位造成的不适等,最大程度地缓解术中的身体不适现象,提高病人舒适度。表1显示,干预后病人术前焦虑值明显降低。病人心身舒适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稳定作用,表2显示,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比术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舒适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中,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充实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同时也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项认好,肖丽颜,温小娟.早期宫颈锥切术中舒适护理的配合[J].现代护理,2007,13(19):797-798.

[2]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185-186.

[3]李艳丽.浅谈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3):219-220.

第8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1.1一般资料

以抽签的方法随机选择70例患儿,均需要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组,观察组35例患儿,其中男童19例,女童16例;患儿年龄在3~12岁,平均年龄7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童20例,女童15例,患儿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岁。患儿的病情主要是消化系统手术、泌尿系手术、呼吸系手术、骨折修复手术,分别是:19、15、21、15例。患儿在手术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慌、紧张、精神状态差、哭闹、饮食差等。所有患儿均可以耐受手术,并且患儿家属同意本次研究。所有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方面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将整体护理贯穿于小儿手术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术前护理

术前1~3d,巡回护士按时到病房与手术患儿进行亲切的接触、和蔼的沟通,了解患儿情况。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儿当前的年龄情况,用患儿可以理解的话题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对患儿进行鼓励,并且让患儿感觉交流愉快和轻松。患儿在手术前会感觉到恐慌和紧张,再加上到医院这样陌生的环境中,心理难免会使不良情绪加重,为了减少对患儿造成的心理伤害,需要对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儿童心理护理模式,消除患儿恐术情绪,打消负面情绪对患儿的影响。具体的方法,可以适当的给患儿看些卡通片或者漫画书等,护理人员可以给患儿讲些童话故事,陪患儿一起做手工等,让患儿喜欢与护士阿姨沟通和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充分的信任护士。术前1d,让患儿了解手术室环境,用和蔼的态度为患儿讲解手术,使患儿做到对手术过程的初步了解,熟悉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保证患儿能够接受手术,并且愿意配合手术。

1.2.2术中护理

手术开始前,由术前护理的巡回护士带陪同患儿进入手术室,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摆好等。对患儿进行手术相关的讲解和指导,这样可以降低患儿的陌生程度,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患儿麻醉时,也需要护士对患儿进行麻醉护理,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麻醉,对于患儿麻醉来说十分的重要,也是麻醉成功的关键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循环等数据情况,确保患儿呼吸通畅,可以采用吸氧等手段保障患儿的呼吸正常,避免因为患儿呼吸弱。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失血量、尿液量,需要补充平衡液体时要及时补充。还需要注意患儿的体温变化,患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保持手术室内适宜的温度十分的重要,当患儿体温升高时,应当立即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因为手术时间长或者输液过凉导致患儿体温下降,则需要给患儿增加保温装置取暖,注意在对患儿体温进行物理调剂的过程中,避免温度过冷或者过烫,使患儿受到伤害。

1.2.3术后护理

患儿手术之后,主要是对患儿家属进行恢复中的健康知识普及,通过对术后注意事项的讲解,让患儿家属详细了解术后需要做的事情,提高对手术的认知度,增加术后治愈信心。家属需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和。了解患儿术后的疼痛状况,避免外界因素给患儿带来疼痛感。如果患儿不能够忍受手术带来的疼痛,还需要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止痛。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睡觉的舒适等。护士需要定时观察病室的环境,及时对病室进行打扫和通风,保持室内的环境干净整洁。室内还要保持安静,嘈杂的声音影响患儿的休息,严重的会给患儿带来惊吓,需要给患儿创造舒适的环境,增加各项安全提示,密切注意患儿的术后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62.8%,两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医师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医师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8%,42.8%,两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9篇: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无痛护理;手术室护理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在给患者解除疼痛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使其出现恐惧、焦虑情绪,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被新的护理模式所取代。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为排在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创伤给其带来的疼痛十分明显,术前进行静脉穿刺、导尿、留置胃管等操作,极易加重患者对疼痛的恐惧感。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侵袭性操作带来的痛苦,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我院自2013年3月起对择期手术患者应用无痛护理技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10月收治的20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留置胃管、尿管及静脉穿刺,年龄19~61岁,平均(41.2±12.29)岁,男96例,女104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于手术当日在病房内行导尿、置胃管,待其进入手术室后碘伏消毒,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而观察组所有患者则采用无痛护理技术,术前1d访视,告之患者将在手术室内行无痛导尿、留置胃管及静脉穿刺并进行术前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2.1 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 使用利多卡因软膏局麻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手术开始前30min,将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准备静脉穿刺部位,厚度约为1mm,表面敷一薄膜,30min后将薄膜用无菌棉签清洁,碘伏消毒后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2]。

1.2.2 无痛导尿 为降低术前导尿对患者所造成不适感,采用全身麻醉诱导后进行导尿。由于尿管对尿道粘膜刺激较为敏感,术前应向患者做出详细解释,使其在苏醒后主动配合,从而顺利渡过手术后麻醉清醒期。

1.2.3 无痛置胃管 采用可视喉镜直视下完成胃管置入法,麻醉顺利诱导后,在麻醉医师放入视频喉镜前,先把胃管插入后鼻道,然后放入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气管导管插入后马上插入胃管[3]。

1.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完成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价。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对疼痛健康教育的评价、留置针穿刺评价、留置胃管、导尿的评价。评价的等级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调查问卷于手术以后通过回访过程中发放200份,评价以后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3 讨论

随着医学体系的不断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得以被广泛的接受,逐渐出现了医疗护理的个性化,更多的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尽力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舒适的治疗环境[4]。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疼痛成为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医生和护士应该转变观念,构建一种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增加医患双方的配合和理解,并结合合适的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护理贯穿始终[5]。

目前大多数普外消化系统疾病手术,需要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需术前留置胃管、尿管,从解剖学角度看,人类咽部分布喉上神经等,尿道的神经支配相对更为丰富,对异物刺激极为敏感,如在清醒时操作,患者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加剧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留置静脉穿刺针时,顾及到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输液,比病房的输液针要粗,这就导致多数患者对术前输液穿刺产生惧怕的心理,进一步增加对手术的担忧。

患者全麻诱导以后,处于麻醉状态,精神、意识消失,表现出神经反射迟钝,肌肉松弛,镇痛完善特征,对患者行导尿术,无疼痛感,大大降低了尿道阻力,避免了患者清醒导尿时存在的尴尬和恐惧心理,保护患者的自尊心[6]。全麻诱导后予视频喉镜下留置胃管,不但明显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而且增大了一次性置胃管成功率。在留置针穿刺以前,行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认为术前进行的疼痛健康教育很有效,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胃管、尿管过程中无痛,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围手术期使用手术室无痛护理技术已逐步推广,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无痛成为患者的基本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建立起无痛护理观念,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胃管、尿管护理操作中使用无痛技术,降低患者术前各种侵袭性操作的疼痛不适感,使患者处于较佳的术前状态,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感,为患者营造无痛、舒适的手术环境,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极大程度确保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Yuen Ts.Lrwin MG.The'fifth vital sign'[J].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2005,11(3):145-146.

[2] 李玉明,陈雪敏,黄金平.利多卡因软膏局麻后静脉穿刺[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85-86.

[3] 林美珍,黎玉明,谭丽婵.视频喉镜下置胃管在气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7):43.

[4] 郭莹莹,赵斌.膝关节镜术后无痛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