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零售
当前,我国传统零售业正面临电子商务Ⅱ出咄逼人的攻势以及自身经营转型的巨大压力。对零售企业而言,如何根据业态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之路,需要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路径和策略的冷静思索和切实行动。
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构建与创新是近年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关于商业模式定义,理论界较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四类(李东等,2010):一是逻辑说,即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总体逻辑;二是故事说,即商业模式创新就是讲一个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新故事;三是机器说,即商业模式是一种把能量转化为任务执行的装置;四是关系说,即商业模式是跨企业边界的关系组合模板。每一个成功或失败的零售商业模式,都可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和剖析。除了这些共性特征外,笔者认为,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内涵是更有效率的服务创新,具体包含两层含义:
1、提升流通效率。零售是从生产到消费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其发展和创新不能局限于自身,而应该着眼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流通效率。事实上,零售业的演进过程就是流通效率更高的业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传统的“砖头加水泥”模式(bricks and mortar),还是当下炙手可热的“鼠标加水泥”(clicks and mortar)全渠道模式,零售企业围绕提高流通效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甚至成为供应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2、聚焦服务创新。零售企业的两大核心问题是“卖什么?”和“怎么卖?”与此相应的商业模式创新可分为经营内容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或者说商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当前,“制造”日益成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行为的一环,用户已经取代产品成为了商业模式的关注重点,以IBM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正在努力完成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零售企业更应该回归商业本质,围绕服务创新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
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对创新路径进行认真思索和战略布局。对零售企业来说,其创新“路线图”至少包含以下三个相互衔接和交融的步骤:
1、发现需求、创造价值。商业模式的价值逻辑学说认为,商业模式是兼顾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特殊机制。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就是价值的再创造和再分配。当前,零售企业的身份更多地由销售转向需求,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已经不仅仅是要发现和满足消费者表面的、物的层面需求,正如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莱维特所说:“顾客来买的不是5毫米直径的电钻,而是直径5毫米的孔”。零售企业要善于发掘“可视”需求背后的需求(Beyond the visible demand),这才是顾客的核心价值主张,离开了这一点,任何商业模式都无法成立。零售企业如果固守现有的引厂进店、联营扣点、通道收费模式,以期最大可能“剥夺”消费者剩余,“压榨”供应商利益,必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如何在创造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价值的同时获取自身利益,是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果过分强调顾客价值创造,忽略企业的自身价值实现,长期不能获得合理利润,大量“烧钱”后最终也只能是。惨淡退出,导致“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的两难局面。
2、对接战略、统筹规划。对零售企业来说,发现有价值的市场需求还只是第一步,作为一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市场聚焦和顾客定位在很多情况下是“公开的秘密”,没有哪家零售企业能够长期锁定顾客并为之提供不可替代的垄断性产品或服务。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匹配因素而不是替代品。对企业来说,“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是两个问题而是问题的两个方面。零售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商业模式的配套,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时候要考虑企业战略目标和意图,在战略目标的统领下,对各组成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使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战略实施的载体和依据。
3、整合资源、发掘能力。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商业模式的运行基础。创新商业模式要破旧立新,企业在人财物各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和投入。除了有形的资源和能力,这里笔者还想强调的是勇于改变的意志和能力。从长远来看,“时过境迁”都会使任何一种曾经有效的商业模式失效,最终走向消亡。在一个既有的落后的商业模式下,企业无论进行怎么样的改良或改善,都会被那些实施了更先进更有效的商业模式的企业所淘汰,就像摩托罗拉、诺基亚被苹果、三星超越,柯达胶卷被数码技术淘汰一样。对零售企业来说,同样不应固守某一种商业模式,即使它曾经多么地有效。商业模式是连接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桥梁,合理的商业模式能够将企业核心能力转换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通过商业模式的不断调整和持续创新进一步加快形成和壮大企业的核心能力。
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选择
商业模式创新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零售企业要根据其所处的时空条件,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当前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在策略选择上呈现出以下趋势:
1、从价值转移到价值创造。如前文所述,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价值,具体包含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两个维度。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主要是从上游的生产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价值转移,零售企业的价值创造功能主要体现在降本增效上。比如,通过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连锁经营、统一管理降低营运成本,通过建立物流中心、采用先进物流技术降低物流成本,等等。当前,随着零售企业的身份越来越由销售转向需求,零售商业模式的价值链更多地表现为从消费者到上游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逆向价值创造。零售企业通过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详细掌握顾客信息,不断满足消费者在功能和心理上的个性化需求,持续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来创造价值,进而在销售、物流、采购等环节获得更多的主导权,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到供应链价值创造全过程。
关键词:新兴技术 零售业 创新 商业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涌起,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群互相融合,形成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着新型社会生活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消费者形成了电子化、个性化、泛在化的特点。新技术在零售业中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物联网等推动零售业资源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世界零售业的产业格局因此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崛起,新的业态频出,产业链重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世界零售业逐渐复苏且新兴地区将引领全球零售市场发展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零售业逐渐从打击中复苏。在经历了2010年的恢复性增长以后,2011年起世界零售业进入较为温和的增长期,2011年和2012年全球零售市场分别增长2.9%和3.2%(见表1)。
从区域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各区域经济状况不一,增长较为分化。根据官方数据显示, 2010年和2011年美国零售业增长率均保持在11%以上;欧盟零售业则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进入持续低迷的状态,欧盟27国零售业指数一直在105左右;而日本则有所波动,2010年和2012年保持2.5%和2.2%的增长率,但2011年陷入-1.2%的负增长。
但是,新兴地区保持较高增长。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多数时间的增长率超过了欧盟27国总体。而亚太地区将领先全球,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间,亚洲和大洋洲的零售量预计将出现接近6%的年均增幅,高于全球其他地区。中国的增长幅度更大,预计到2016年中国年均增长率达10.4%,届时,中国有机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
世界零售业产业结构重构
尽管世界零售业总体增长温和,但新兴技术正在推动零售业产业内部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变化。
(一)零售业结构电子化,新兴业态和服务崛起
新兴技术正在驱动电子化从零售业的管理工具成长为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目前,传统的零售业产业结构已发生变化,百货店、专业店等业态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以美国为例,尽管专业店仍然是其主要的零售业业态,但专业店销售额所占比重在逐年下跌,已从2009年的56%下降到2011年的53%。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连续保持较高增长。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从2003年以来,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保持长期上升趋势,2012年占全部零售比重上升为5.1%;2011年电子商务占欧盟27国企业总营业额的比重上升为14%;2011年日本企业电子商务使用率在40%左右。
电子化也正在催生更多的创新业态。商业平台崛起,大型电子商务企业、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等都在以店中店的形式走向平台化;而社会化购物(social shopping)正在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社交媒体成为新的电子商务门户和渠道,由此产生团购、图片社交平台、嵌入式虚拟商店等新型业态;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催生一些新兴电子商务公司的产生,如提供民居短租服务的Airbnb、提供社会化租车服务的Getaround等。
从企业内部业务构成看,数字内容销售、云服务等成为近年新的增长点,各大零售企业公司纷纷推出相应功能。以亚马逊为例,2011亚马逊媒体内容净销售额为79.6亿美元,占北美地区全部销售额的29.8%,而包括云服务在内的北美地区非零售业务净销售额已经达到14.31亿美元,占北美地区全部销售额的5.4%,增长率高达73%。此时,亚马逊已经成为多元零售服务型企业。
(二)产业边界模糊化,竞争主导力量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传统的零售业同其它产业有着较为清晰的区分,产业链上生产、批发、零售、物流、支付、媒体等上下游企业之间有着明显的功能区隔,零售企业是商品直达消费者的主要通道。产业的竞争主导力量以从事销售的零售企业为主,竞争战略多以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为主,并以地理区位、连锁规模或特殊渠道作为竞争优势,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其替代者或潜在新进入者有着较高的进入壁垒。
然而,新兴技术的兴起,尤其是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着消费环境发生变化,也使得产业链扁平化,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零售业提供了渠道和手段,多样性参与者开始集聚于商业领域,并迅速成为主要竞争者,推动商业领域竞争格局聚变。这些新进入者包括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批发商、物流企业(邮政、快递等)、金融业(银行等)、媒体(期刊、电视、网络门户、社交媒体)、工厂、信息服务企业(软件、智能终端、游戏、通讯运营商等)。
总体上看,这些新进入者拥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基本上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渠道;二是以已有的大规模客户资源为进入基础和竞争优势;三是同时拥有线上和线下各类资源。这些共同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显著特征——平台化,即希望借助平台整合已有的资源,转化为新增长点,并形成自身的良性微循环系统。这样各大企业纷纷在金融、物流和云服务等全产业链进行布局,推行自身的商务支付和信用体系、最后一公里仓储物流体系、中小企业服务和个性化用户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体系之间如何在新兴技术支撑下进行有效整合和业务或流程重组,而产生更高效率,成为零售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企业功能重组
新兴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零售业产业内外的交叉和融合。一些非零售业的传统行业纷纷电子商务化,并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旅游业、会展业等,线上和线下资源融合,而另一些行业,如出版业、唱片业等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线上零售业影响力增强,尤其是App Store的兴起,成为产业间融合的主导力量,并共同构成了新的产业链,进行重新分工。
在零售业内部,主要是业态和渠道的融合,并促使零售业业务流程模块重构。目前,在新兴技术环境下,消费者往往以一种无缝流动的方式在实体商店、网站、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等一家或多家企业的多个渠道之间进行转移。通常消费者会通过手机或网络了解商品信息,再到实体商店查看,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询问别人意见,最终可能会利用网络或手机支付。因此,多渠道之间流畅的全方位体验才能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传统零售企业的业务流程将发生变化,原有的一体化购物流程将会被分解成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实体店在未来将更多地承担个性体验或仓储配送作用,网络或移动设备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咨询、比较、下单和支付功能,商业企业也因此会产生重组。
新兴技术推动的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在零售业产业结构重构的过程中,商业平台、社会化购物和O2O模式的兴起,使得零售业在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和流程、盈利模式(Mark W. Johnson等,2008)方面发生变化,形成了零售业新的商业模式。
(一)个性、多元、便利的客户价值需求是新商业模式的目标
当前,伴随着信息时代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军之一,更加注重自我追求,统一和标准化的需求正在被个性和多元化的需求所代替,而新兴技术为新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和途径。
社交媒体可以帮助消费者直接与产品进行关联,比如浏览使用评价、进行推荐参考、产品群体交流分享等,直至最后进行共同购物。这一系列活动推使消费者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得到便捷地统一。如被高朋公司收购的美国Mertado公司曾推出植入社交游戏的嵌入式虚拟商店,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通过激活虚拟店面完成整个购物过程。这种虚拟商店会根据不同游戏主题设定不一样的商品。
而更多企业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等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如沃尔玛于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来袭之前,即从手电筒和电池销售数据中分析出馅饼将在未来热销;2012年耐克公司亚洲最大体验店设立耐克数字挑战中心,消费者可以获得自己的运动数据,并与世界顶尖运动员进行对比 ;又如阿迪达斯和Tesco等开发的虚拟橱窗和虚拟试衣系统等。
(二)逆向、动态、多向、开放的资源组织方式是新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
传统的零售业资源组织方式往往是单向、静态的,通常是以零售企业为核心,将社会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往消费者手中。而在个性化的要求下,消费者更加希望资源组织方式以我为主,首先从消费者出发而到达生产者,同时,在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实时调整所需,并希望资源更加丰富。这是一种逆向的、动态的新型方式。
商业平台、社会化购物和O2O模式正是构建在这样的资源组织基础上。商业平台为消费者和销售者或生产者之间提供了多向选择;社会化购物将长尾性需求集聚起来,和生产或销售资源进行匹配;O2O模式则将着重将线上和线下碎片式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匹配。而信息、物联、通讯技术等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则提供了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移动支付等一系列新工具,使得新型资源组织方式得以实现,因而出现C2B、逆向物流等模式。如提供社会化租车服务的Getaround网站,将美国短时闲置车辆拥着者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供求双方的社区型网站平台,通过iPhone应用来解锁汽车,实现P2P租车服务;又如沃尔玛开发了大数据工具Retail Link,由此供应商可以事先知道每家店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在沃尔玛发出指令前自行补货,实现动态调整。
(三)微支付价值链系统优化的盈利模式是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之道
传统的盈利模式通常以广告、商品销售价差等作为主要盈利方式,但在当前消费者行为和资源组织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微支付价值链系统优化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小额支付较多。即通过长尾效益的累积,积少成多,如数字内容销售平台和APP Store应用商店等,也是多数网络商业平台采用的方式。
第二,提供增值服务。以部分免费服务获得客户资源,而以个性化、定制化、平台化等增值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第三,产业链共享和优化。商业平台、社会化购物和O2O等新型商业模式中的企业,往往从产业生态链的角度考虑盈利模式,通过平台服务、返点提成等手段与企业、消费者共同结合在一起,进行产业链的共赢和优化,实现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余叶嘉莉等. 2012年亚洲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前景展望[R].普华永道,2011
2.日本经济产业省.第3次产业活动指数[R] .2012
3.日本经济产业省. FY 2011 Research o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Japan’s Information-based Economy Society (E-Commerce Market Survey)[R].2012
4.魏农建,左鹏,刘静波.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中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商业模式选择[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但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盈利,在概念炒作之下,许多所谓的商业模式根本无法让企业持续盈利。落后的商业模式会阻碍一个行业的进步。在一些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每天都在发生。而在另一些行业,每一次改变都伴随着痛苦的博弈和艰难的谈判,家电零售业就是如此。
回归零售本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球3C零售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以苏宁为代表,以品牌专区出样为主的模式,由厂商派驻促销员在卖场销售,主要利润来自于销售的扣点和返点;另一种以百思买为代表,商业企业通过规模采购低价买入产品,赚取买卖差价,所有产品都由自己的员工推介销售。这两种商业模式在中国的结局大不相同:苏宁通过规模化扩张,成为行业领导者,而百思买最终败走中国。虽然如此,后一种商业模式却将百思买带向一个巅峰。
1989年,百思买CEO安德森一改过去以佣金为主的销售模式,以产品为导向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不再让厂家的促销员入场,而是让自己的促销人员进行销售,同时在货品陈列上改变了过去按品牌陈列货品的传统,按品类陈列。自此之后的10年,百思买开始高速增长,其股东回报率超过了英特尔,而每股收益增长速度高于微软。从2003年到2004年,热衷于创新的安德森围绕顾客体验再一次进行变革,为了取悦那些追求时尚和高新科技的高价值顾客,百思买对其在美国一半的店铺重新布局与装修,每家店铺的投入高达60万美元。经过此次变革后,百思买的毛利率大大提高,达到25%。而百思买在中国的同行,毛利率仅维持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而且,百思买单店面积每平米销售额高出中国同行近2/3。两次变革让百思买在加拿大和美国家电卖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在市场上近乎垄断。
为了探索欧美企业高毛利的奥秘,苏宁曾先后派出上百人次的考察团,对百思买、梅地亚和日本山田、淀桥(Yodobashi)、YAMADA等国外家电连锁企业进行考察、研究,并积累了数百份报告、2万多张照片。经研究发现,获得自主经营权和提供极致的顾客体验是百思买、梅地亚提高毛利率的两大关键。
在国外,家电零售企业的通行做法是供应商负责产品研发和制造,渠道商负责销售,赚取产品差价。但在中国,家电零售企业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供应商的扣点和返点,定价权和销售权集中在供应商的手里。早期,为了加快规模扩张,家电零售商倾向于让品牌商派驻促销员,以降低卖场运营成本和规模扩张带来的人员压力。同时,家电品牌之间竞争激烈,部分供应商为了强化终端控制力,规范市场秩序,也乐意委派促销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零供合作模式都能为彼此接受,但随着家电连锁卖场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商业模式开始显现弊端。
由于销售权、定价权都在供应商的手中,厂家促销员为了获得更高的销售额,不惜攻击对手。与此同时,供应商在卖场各自为政,激烈的竞争让“明码实价”成为一句空谈。这严重挫伤了消费者对卖场的信任,也给品牌体验蒙上了阴影。再者,消费电子类产品在卖场的占比不断加大,较之传统的大家电,消费类电子产品需要更为专业的导购服务。在这种合作模式下,零售商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供应商在返点、定价、促销资源、宣传费用、人员派遣、展台位置等各个层面进行讨论,难以将精力放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更重要的事务上。“从某种程度上,这不是最理想的商业模式,是产业链分工不明晰的表现。”苏宁电器运营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直言。
近年来,以苏宁为代表的家电零售企业屡屡传递“回归商业本质”的信号,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自主经营权。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家电生产厂家的反响并不积极。尽管零供关系回归到单纯的买卖关系是共赢之举,但供应商考虑的问题更多。在一些供应商看来,销售权事关话语权,零售商的自主经营权力增一分,供应商的渠道控制力会弱一分。无论是供应商还是苏宁,都强调价值链共赢理念,但涉及某个利益点时,拉锯战就开始了,即便在卖场内实行“明码实价”这一基本的商业要求,也经过了多年的谈判与博弈。基于认知差异和利益博弈,零供关系长期处在一种微妙的状态,供应商担心苏宁越来越强势,让自己丧失话语权,而苏宁则希望摆脱过分依赖供应商返利的现状,将重心转向研究商品和消费者。由此看来,苏宁要回归商业本质,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改变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自营革命
“供应商专注于研发生产,零售商则专注于营销,研究商品和消费者。”这是苏宁总裁金明眼中未来新型的供应链关系,而跨越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自营。苏宁设计的自营模式有两个维度:其一是产品维度,在加强消费者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零售专业知识,在产品采购选型上形成自己的主见,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以买断、包销、定制等形式,形成差异化的经营路线;其二是销售维度,通过精品店、邻里店进行品类经营,建立专业化的营销队伍,提高零售终端的运营效率。
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下,要做到明码实价并不容易,尤其是彩电、手机等产品。在挂牌价与最低零售价之间,往往有一个操作空间,这个区间会因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而有所浮动。这样一来,销售与购买,变成了消费者与促销员斗智斗勇的过程,势必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从而形成对零售商的负面影响。
“在苏宁精品店和邻里店,我们基本上能做到明码实价。”金明口中的精品店和邻里店就是苏宁的自营店,前者满足的是高端人群的购物体验,后者则覆盖县乡市场。精品店销售的主要是一些高端商品,许多精品店的毛利率超过了20%,远高于非自营店面的平均水平;邻里店则是由于一些供应商不愿意下沉到县乡一级市场,苏宁填补的一个市场空缺,其主推的产品是那些苏宁具有高度自的产品,其中不乏包销、买断的产品。
在自营店,过去常见的品牌专区被取消,产品按照品类、规格、尺寸段、价格段等多种方式陈列,商品标价变成了明码实价。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供应商的促销员被苏宁自己的销售员取代。过去,每个供应商都派驻促销员,而在苏宁精品店,每个销售员负责一个甚至多个品类的销售。这种从店面形态到人员配置的一系列变化,彰显了苏宁精耕终端的决心和努力。“我们通过一线销售人员,能获得一手的消费信息和消费趋势,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的采购人员做出精准的决策。”范志军说。
过去,督导只要管好供应商的促销员就可以了,但自营之后,督导不仅要带团队,还要背任务。这样一来,对销售人员的要求就高出了很多。销售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销售能力外,还必须熟知不同品类的卖点、技术知识、潮流走向、产品差异和摆放位置,能够熟练完成全程导购。为此,苏宁要求精品店的销售人员必须有大学学历,而且“在运营总部专门设立了苏宁培训学院,同时成立了5个派出机构”。在金明看来,自营的关键在于培训,而培训的关键在于专业能力、服务态度,“在卖场内,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往往是促成顾客在最后一秒钟下决心购买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整个体系随之彻底改变。为了防止销售行为短期化,销售人员的个人业绩考核指标主要依据品类的团队业绩,这样一来,每个销售人员都必须像老板一样思考,把眼光放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之外。“以前顾客常常在卖场内遭到众多厂家促销员‘围攻’,只能听取某一品牌片面信息的局面将不复存在。”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说。
对店长的考核则更为严格,除了考核常规的营业额和费用外,还增加了一项“毛利”。“为了激发连锁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我们还下放了很多权力给自营店,如招聘、培训、陈列等职能,店面有高度的自。运营总部只是用规范化的标准进行考核就可以了。”范志军说,“过去做店长是规范好供应商的促销员,做几次推广活动,完成销售任务就行,而现在的工作会更多、更精细、更注重单店效益。不过,对店长来说,首要的工作是抓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带好团队。服务是苏宁唯一的产品,服务好了,单店效益自然就会好。”
金明:家电零售连锁是家电零售业的主流渠道
《新营销》:家电零售业在中国高速发展了20多年,这种较为落后的商业模式为何一直不能得到彻底的改变?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金明:我觉得落后这个词表达不太准确。家电零售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一个是百货类超市,一个是像苏宁这样的全国连锁企业,另外一个是个体经营户,个体经营户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在家电零售业,个体户、专卖店和ITmall是自发性的,相对较为分散化,管理方面也不太成熟。零售商无外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个体户、专卖店、ITmall、百货公司对这些还没有太多的认知,它们对零售业的认知还停留在订单销售层面。苏宁在这些方面做得超前一些,尤其在物流和信息流上。从这个角度看,家电零售连锁应该是目前最好的商业模式。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对中国家电的快速普及、家电企业的快速扩张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在这个过程中,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得到了壮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与供应商如何进行准确的分工。
《新营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回归零售本质意味着让零售商有足够的经营自,回归到单纯的买卖关系上。对此观点你如何看?
金明:在家电连锁企业,大部分产品本身是一种买卖关系,少部分是代销,过去占20%-30%,现在占比大概8%-10%。在整个零售环节,只有一两个环节由工厂在做,其余的环节如下订单、供应链管理、存货管理都由零售商在做。在工厂涉足的环节中,谈得最多的是促销员问题和展出制作两个方面。
对此,我的观点是:并不是说工厂安排促销员,工厂就占主导地位了。因为这些促销员的部分编制、培训虽然不在苏宁的体系里,但他们必须符合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不是所有的店铺都不用工厂的促销员呢?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如何在运营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无论是用工厂的促销员还是用苏宁的促销员,都必须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因此,要从供应链分工和价值链共赢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新营销》:明码实价是正规商业卖场的普遍做法,但在家电卖场,明码实价并不是严格执行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金明:在邻里店和精品店,我们是完全按照明码实价销售的。在苏宁其他的业态中,也基本上能做到明码实价。在早期,家电零售企业通常执行的是两个价格,一个是标牌价,一个是最低零售价,这两个价格之间有一个浮动的区间,这种情况在某些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的品类比如彩电、手机上出现得比较多,不过现在逐渐在转变。过去我们在推进明码实价的时候,遇到了许多阻力。为什么?因为工厂不愿意,我们始终在这个方面跟工厂博弈。今年2-3月,我们就率先推进了明码实价工作。在社会的一些闲散渠道和部分百货渠道,推进的速度会慢一些。
《新营销》:你如何看待电子商务对中国家电零售企业的冲击?
金明:电子商务业态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不能说电子商务发展,其他业态就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如果没有体验,没有逛街的乐趣,那我们就进入到完全的虚拟世界了。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是商品流和物流。
如果物流的重心只集中某一个城市和区域时,就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开枝散叶。苏宁易购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平台和店面平台,只要在苏宁现有的平台系统上和逻辑上辟出一个地方来,专门作为电子商务的仓库,就可以将物流体系覆盖到全国。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一天就能送到消费者家里,最长不超过两天。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很难做到这样,因为它们的物流配送点没有布起来。
转型是转变商业模式
当前,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金融创新和监管政策正在发生一些重大变化,转型已成为最为紧迫的战略选择。这一点已成共识。但对于具体如何转型这一问题,则是各有各的看法。转型的前提是至少存在两个“型”,而且每个“型”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场合和时间可以重复、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型”就是“模式”,银行业转型就是转变银行业商业模式。
欧洲央行(ECB)在2010年9月的欧洲银行业结构报告中指出两类银行业商业模式:一是专业银行;二是多样化银行或“全能银行”。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2011年9月的一份报告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识别出“零售银行”、“投资银行”和“批发银行”三类银行业商业模式。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2012年6月的另一份报告中,银行业商业模式被进一步细分为四类,分别是“投资银行”、“专业零售银行”、“多样化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这里的“投资银行”并非一般所指的独立投行或证券公司,它们较少依赖客户存款,主要通过债务融资和回购协议等稳定性较差的来源筹集资金。
当前国内关于银行业转型的一些看法和研究的关注点并不相同。具体体现在,在“转型”之前加上不同的限定词,比如“经营转型”、“战略转型”或“业务转型”等,其中有些还对转变“盈利模式”或“管理模式”等进行了分析。转型的目标是形成差异化,转型具体可以体现在客户结构、业务多元化、收入结构、资本占用、服务手段等方面。存在这些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转型本身是一个涉及银行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各个方面和环节的问题。
除了观点差异,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一是转型与战略相互分离。探讨转型的文献很少涉及“战略”,或者以“战略转型”的形式出现。然而在这里“战略”一词主要是被作为限定词使用的。同样,探讨战略的文献中很少出现“转型”。战略是在动态中实现银行内部资源和技能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匹配,而这也正是银行转型的实质所在。在本质上,转型与战略是一致的。二是混淆目标和手段。有些从财务指标上探讨转型,比如认为银行转型是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减少资本占用。实际上,财务因素是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结果,财务指标的变化是银行转型的结果。三是不区分银行转型与银行业转型。其实,具体银行的转型不需要与银行业转型保持一致。比如,即使是在现代条件下,一些(特别是小型)银行仍然可以保持传统,全能银行也不是所有银行(不论规模大小)的首选商业模式。
银行业商业模式
银行业商业模式是银行向客户提供价值并实现盈利的经济逻辑和方法,可以通过四个支柱来描述,每个支柱可进一步细分,并得到十二个构成要素,每个构成要素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如表1所示)。商业模式可以建立在整个银行层面,也可以建立在个别业务或产品的基础上,个别业务或产品的商业模式需要与银行整体的商业模式保持一致。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观察,一个银行就是一个商业模式体系,银行业竞争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价值网络
银行与它们的客户、供应商和战略合作者之间的交易结构和交易关系构成价值网络。在价值网络中,银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外部发生联系,这是银行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的源泉。按照彼得·德鲁克的说法,银行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满足顾客需要是银行的宗旨和使命,顾客界定了银行的业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银行需要向IT公司订购信息技术支持服务,向一些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购买数据或评级服务,还要经常性地对外采购一些基础设施和办公用品。银行还需要建立一些战略合作关系,比如建立行网络,销售保险、基金和证券,同业合作开发信用卡,更高层次的合作形式包括联合设立新机构、战略投资等。在现代条件下,银行还可以将贷款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或者向保险商购买信用衍生品,来管理信用风险。
产品和服务
银行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产品,提供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对客户需求而言是有价值的。在有些场合,银行先设计产品或服务,然后将它们推向市场。产品和服务需要包含一份价值主张,其作用在于描述产品和服务对于客户的价值,为客户提供一个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和选择自己的理由,指导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创新和开发。
交叉销售多种产品和服务被认为是协同效应的源泉。银行既可以选择提供某特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发展成为专业银行,也可以选择提供多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打造成为全能银行。实践中,银行业在经营范围选择上要受到监管部门市场准入监管的约束。
价值链
价值链是企业有机体的结构。从流程的角度看,银行的价值链是银行向客户提品和服务并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银行需要从流程的视角来设计自己的价值链,使得前台、、后台之间既相互分离且又能够相互协调、顺畅运行。整合工作流程的基础是价值链的内部联系。银行不同部门、不同活动需要相互配合,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和联系需要得到审慎管理。对各种联系的充分利用需要信息技术成果。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新的联系,一些旧的联系变得不必要了,同时信息技术还增强了银行建立和维持既存联系的能力。
财务因素
银行规模扩大可以分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费用,在某项业务或产品上形成规模也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资产负债结构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不同融资渠道的成本互有不同,不同资产配置也会产生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然而,尽管财务因素并不完全是被动地反映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但总体上看,它们是银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结果,是银行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数量表现。
银行业转型的四个纬度
银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演化是需求条件、监管环境、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发育水平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自身发展变化趋势。对于具体银行而言,其商业模式是在外部环境压力之下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当外在环境变化之后,那些构成银行业主体的在全国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展开竞争的大型银行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业自由化、收入来源和融资渠道多样化、证券化及信用衍生品创新的推动下,发达经济体银行业逐渐偏离了传统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实现了全能化和现代化。与金融脱媒对于银行业的冲击相反,在新型商业模式之下,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地位不断增加。
新型商业模式的影响并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管理,以至于它们成为银行业增加风险承担的工具。危机之前一段时期,国际银行业商业模式展现如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银行业涉及了越来越多的业务,特别是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发起设立对冲基金等。二是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创新的大规模使用导致银行业的核心信用中介过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银行可以不再持有其发起的贷款以及相关的信用风险,也可以将其发起贷款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险提供商,导致贷款增长超过表内风险加权资产的扩张。三是银行业非存款负债(特别是批发融资(回购)和货币市场融资)比重日益增加,资产扩张速度超过存款增速。四是由于银行交易账户审慎监管要求过于宽松,银行业可以在不增加监管资本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和交易活动,交易账户比重不断上升。五是伴随着短期货币市场批发融资的繁荣,银行业减少了流动性头寸,实行了更为激进的期限错配以实现高盈利。六是国际银行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和再造,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
国际银行业在全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上似乎走的过头了,在很多方面都过度了。近来,银行业资本监管、业务范围选择等受到了重新审视。随着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加强,国际银行业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向传统商业模式回归,业务选择和风险管理将更加审慎。比如,风险保留要求银行业更加谨慎地使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等信用风险转移工具,银行业会增加存款负债相对于短期批发融资的地位,持有更多资本金和流动资产,简化业务结构并为更多的业务和资产配置资本,银行业的杠杆率将会有所下降。
中国银行业历史比较短暂,尽管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体上看,中国银行业商业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当前,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信息技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等因素的促动和约束之下,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向全能银行、现代银行和流程银行转型的过渡阶段,零售银行业务的地位日益提高。
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
零售银行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和中小微型企业,单笔业务量小是其典型特征。批发银行业的大部分业务活动都是围绕为具有较高信息透明度的大企业、大项目融资展开的,单笔业务涉及金额较大。批发银行不需要像零售银行那样设立大量便利的柜台,它们不发放个人贷款和消费信贷。这使得批发银行业务具有较低的成本。此外,批发银行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
大部分银行都是兼营零售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但需要认识到,为不同客户提供服务需要不同的价值主张,需要建立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些互有差异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之上,交易过程和基础结构以及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来源和构成也因而不同。
随着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国内居民财富积累及其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银行业对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视程度亦随之增长。这显著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消费信贷日渐繁荣。二是银行业越来越重视中小微型企业业务,并在战略、组织、产品、品牌、业务流程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监管部门对于此给予了很多支持和优惠。银监会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77万亿元。三是针对富裕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日益繁荣,特别是2007年以来,大中型银行纷纷启动私人银行业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9家银行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这种趋势将延续到未来一段时期。
专业银行与全能银行
从业务范围来看,如果银行仅经营某特定类型的业务,我们称它们为“专业银行”。这里所讲的“专业银行”的外延比我们通常讲的商业银行要宽,有些专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可能比商业银行更为狭窄。专业银行发放(特定类型的)贷款,还可以同时提供存款账户。专业银行能够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但业务过于单一的银行可能难以分散局部冲击的影响。全能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银行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这里“全能银行”是商业定义,它可以通过我们通常所讲的“全能银行”(比如德意志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银行保险公司、银行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实现。多元化收益是全能化的一个基本理由,但多元化不能牺牲单个业务条线的效率和规模经济。
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专业银行时代,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各有自己的经营范围。但这种专业分工并不是建立在银行业自主战略选择基础上的。近年来,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全能化或综合化经营成为银行业一个首选的业务战略。当前,专业银行只存在于一些小型银行、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身上,他们专营某一特定的业务。但这些专业银行实力有限,不足以对中国银行业商业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正在通过控股子公司的组织形式向全能化方向转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但与同时期的国际银行业相比,国内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比较低。实际上,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中,国内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很难达到同期国际银行业的水平。中国银行业在业务多元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传统银行与现代银行
这一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信用风险管理。传统银行接受存款,发放贷款,并持有其发起贷款及其上附着的信用风险到期,同时监督借款人,并持有相应流动性以及准备金和资本金以应对存款人提款和贷款损失。这一商业模式是“发起并持有”模式。传统银行被认为在信息获取和分析以及监督借款人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现代银行业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过程透明度以及以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为基础的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相互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以贷款和信用风险相互分离为主要特征,信用风险转变成流动性风险或交易对手风险等新的风险形态。具体讲可分为三类:一是“发起并出售”模式。银行发起贷款,并将贷款出售,相应的信用风险一并移出资产负债表。该模式是较为初级的现代银行业商业模式,贷款出售主要适用于银团贷款、贷款转让和不良贷款出售等方面。其中,信息不透明和监管限制是制约贷款交易活动的主要因素。二是“发起、出售并证券化”模式。与“发起并出售”模式相似之处在于,信用风险也被转移,不同之处在于,贷款被“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并进入证券化过程。证券化产品是标准化的,能够取得评级机构的评级,从而增加了贷款交易过程的透明度。该模式的收入依赖于贷款数量,而非贷款质量,这极大地改变了银行业的激励结构。三是“发起、持有并保险”模式。银行通过购买信用衍生品将其持有的贷款或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险提供商,但贷款仍然在发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对于那些个性化较为显著、出售和证券化难度比较大的贷款或贷款组合,银行可以在不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的情况下,使用信用衍生工具来减少或调整信用风险承担。
中国银行业商业模式现代化实践始于2005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试点于2009年暂停,并于2012年下半年重启。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尚小,参与银行数量和投资者范围有限,尚不足以对中国银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信用衍生品创新尚未在国内出现。
现代化将是惊险的一跃,中国银行业商业模式现代化进程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特别是涉及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的金融创新。监管部门的立场和政策将决定中国银行业现代化的步伐。现代化并不是抛弃传统,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需要在做深做透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稳步转型。
部门银行与流程银行
部门银行与流程银行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流程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从银行与客户的接触点寻找组织设计和流程设计的逻辑起点。部门银行则以银行内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将相似的职能组合在一个部门。二是流程银行以业务流程为基础,而部门银行则以部门为基础。流程银行将各种工作、活动、员工和资源围绕业务流程来组织,所有参与某一特定业务流程的员工被组合在一个小组内,而不是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部门。部门银行则将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分配在不同部门之间,结果是,同一工作任务面临着多个部门的管理,尽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负责人,但却没有全流程的监控者或负责人。三是流程的简化和压缩可以使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流程银行呈现出扁平化的结构特征,而部门银行组织结构特征是“金字塔式”的科层制。
当前,国内银行业创新和变化已经成为常态,而且节奏不断增加,银行需要以流程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设计组织结构,以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银行的前台、和后台以及它们在业务流程上的相互关联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优化。与流程再造相关的是,银行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流程或业务流程的核心环节,将其他流程或环节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银行价值链的一些构成要素被转移到价值网络这一支柱。随着银行业更多地采取外包策略,战略合作和供应商在银行业商业模式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加。外包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外包内容和外包方式,还取决于外包关系管理。
零售企业转型模式之一:苏宁模式
苏宁是传统零售行业的巨头之一,也是积极转型互联网的一个案例。自2004年登陆中小板以来,苏宁依靠网点扩张一直保持着快速的成长。而在2008年之后,电商逐渐渗透到家电领域,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家电电商领域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让苏宁感受到了危机。尽管早在2005年,苏宁就退出了网上商城,但在2007年以来,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2009年,苏宁商城全线改版升级并更名为苏宁易购,标志着苏宁正式进军电商领域。
2013年2月,苏宁电器公告,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
尽管在电商领域,苏宁云商市场份额远低于京东,且巨大的成本投入令苏宁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但基于线下的优势,苏宁云商在2013年实现1052.92亿元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而京东2013年营收则为693亿元。
苏宁为传统零售企业探索出一种转型模式,就是自建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投入到竞争之中。
不过,并非所有的零售企业都具备苏宁这样的实力,苏宁模式只适合于那些全国布局、超大型的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转型模式之二:银泰模式
对于多数零售企业而言,与其自建电商平台,投入到激烈的竞争之中,不如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借助互联网企业在线上的优势,实现双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是银泰商业。
今年3月,阿里巴巴与银泰商业集团共同宣布,阿里巴巴将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阿里和银泰的合作将主要在三个方面,阿里与银泰将全面打通会员体系、支付体系,同时将实现商品体系对接。在此基础上,双方将构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商品交易、会员营销及会员服务无缝联通。这套体系将对全社会开放,为所有的线下各大商业集团、零售品牌及零售商服务。
类似的模式还有海王星辰。作为医药商业连锁巨头,海王星辰与支付宝达成战略合作,试水O2O。
传统银行的两种转型模式
类比零售企业应对互联网冲击的两种模式,传统金融机构同样可以借鉴和效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
中国平安更类似于苏宁模式。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完全可以自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平安。
201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在其深圳年度策略开放日上,宣讲了其“科技引领综合金融战略”。中国平安称,一方面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主业超越市场,推动交叉销售;另一方面继续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探索互联网+综合金融的模式。
按照中国平安的商业模式,是金融超市加客户迁徙。形式是金融超市,动作是客户迁徙。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超市,可以为客户提供简单快捷的购买途径;中国平安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客户资产的管家和理财助手。通过提高客户产品数,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使客户和利润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对于客户风险的识别程度。客户迁徙,一是保险业务客户迁徙到银行业务;二是保险业务客户迁徙到财富管理;三是银行和财富管理反哺保险业;四是通过非传统业务,将全新的客户导入中国平安的传统金融业务中。
兴业银行则更类似于银泰模式。兴业银行选择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融入到互联网金融浪潮之中。
6月12日,兴业银行公告称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业务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金融创新合作、大数据合作和产品营销合作等。
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认为,兴业银行与百度的合作有四大亮点:一是排他性,百度指定兴业银行作为其在银行业唯一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二是务实性,摆脱口号式形式化宣传,上升到商业模式化运作;三是深度性,切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深入至大数据挖掘;四是重视度,预计兴业银行将在银行业第一家设立互联网金融委员会,将互联网金融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确保合作扎实落实。
关键词:电商之争 零售商业 竞争定位
研究问题的背景回顾
最近几年,传统零售业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增速放缓之势,传统零售商的销售额或利润额大部分表现为同比持平甚至连年下降,依靠新增门店拉动零售增长的平面扩张模式难以为继,开店与关店之争成为诸多大型零售商面临的决策难题,而部分大型外商百货也开始撤资中国市场。与此同时,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却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大型电商企业的扩张趋势不降反增,与实体零售的增速放缓形成明显对比。在各大电商企业加速扩张并争夺市场份额的背景下,实体零售商也纷纷涉足线上销售领域,通过开拓网络流通渠道和布局线上与线下“双线”运营来寻求新的零售增长点,而传统“店商”立足实体零售资源向线上零售的延伸,无疑在改善服务绩效、丰富顾客体验等层面更加具备优势,也进一步加剧了“电商”之争。
2012年8月,电子商务领域最热门新闻就是京东与苏宁的价格大战,由电商京东率先发起的低价攻势不仅得到国美与苏宁线上、线下的强势回应,更引来当当、易讯、亚马逊等在3C 品类上的有力反击,但最终引致商品缺货、无故撤单、物流爆仓、服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2013年4月,电商之间的价格大战再掀。先是国美、苏宁两大传统家电零售商于2013年4月18日分别通过线上销售渠道国美在线和苏宁易购打出“全品类全线让利”的低价促销牌,随后易迅网、当当网、聚美优品、乐蜂网、1号店等十多家品牌电商纷纷跟进,使3C家电领域的价格大战迅速蔓延至图书、服装、化妆品等多品类齐发的价格混战,但恶性竞争使消费者基于价格促销的网购需求大打折扣,价格促销在带动各大电商的商品销量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事实上,无论是2012年“8·15”价格大战、还是2013年“4·18”价格混战,均是打着低价噱头的“宣传攻势战”。以2012年“8·15”价格为例,从一开始就频遭媒体抨击、后经发改委价监局调查认定的“虚构原价、未履行零毛利承诺、标明无货实际有货、重合商品少”之四宗典型“罪状”来看,一是京东、国美、苏宁三家电商均存在“促销价高于之前7日内交易最低价”的虚构原价行为;二是对于“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率”的承诺,相关部门实际抽查发现,部分商品即便促销后最高毛利率也达10%;三是对于价格战中承诺低价出售的商品、尤其是降价幅度最大的所谓“热销”商品,较多处于“缺货”状态,价格战当天苏宁的缺货率为11.12%,京东商城为29.63%,易讯、国美、库巴等也都处于10%的缺货水平上,但正是这些承诺低价而标明“缺货”的商品,实际调查结果却显示各大商家的仓库实际是有货的;四是参与价格战的各大商家的产品重合度很低,可比价的重合商品不足300件,比如海尔空调,京东商城共有20款、苏宁易购有41款,但其中相同的仅有2款。
由此可见,将历次所谓的电商价格战定义为打着低价噱头的“宣传攻势战”更为妥当,而综观零售业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各大电商之争实则也是我国零售商业发展问题的集中呈现。本文以此为背景,尝试厘清电商价格战背后的零售商业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电商之争的实质与原因
(一)电商之争的实质
在以低价竞争为宣传攻势的电商之争背后,显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便是对历次电商之争的实质应予以何种定位。鉴于历次电商之争并未体现出实质性的价格优惠,所谓“价格大战”其实更应定性为高调的“宣传攻势战”,本质上均是线上电商用低价竞争扩大市场份额、而实体店商通过布局“双线”零售网络企图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回应以维护渠道控制的零售商业模式之争。
然而,既然是商业模式之争,缘何锁定“低价”作为竞争噱头?理论上讲,电商企业的核心优势并不应局限在价格层面,网络购物更多应是凭借商品品类齐全、节省购物时间、减少搜寻成本、增加产品可获得性、缩短面市时间、丰富顾客体验等特定优势而被视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
从国外经验来看,线上销售并不一定在价格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最便宜的东西也经常不在网上,网络购物对消费者而言更多就是一种消费方式。但在国内市场,电商企业的价格竞争却几乎是一触即发,一旦某个品类出现挑战式的低价攻势,各大品类的电商均大多采取“以战止战”的方式跟进低价宣传,这显然反映出我国零售商业模式背后的诸多问题,也就是要进而探明低价攻势能够一触即发的原因。
(二)电商之争的原因
其一,是服务层面的原因。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国内领军型零售企业的成长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大手笔的跑马圈地、滚动式的新增门店,各寡头零售商得以迅速扩张并争夺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各大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特征,不仅在产品选择、顾客定位、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完全拉开,线上销售的服务创新也比较有限,线上销售模式几乎只是对线下销售模式的简单复制,导致线上和线下的竞争差异也十分有限,从而线上销售的优势主要还是集中在价格上,电商之间的争夺也就只能暂且聚焦在价格上。
其二,是盈利模式的困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买方市场逐步稳固以后,国内零售商在赚取进销差价的自营模式中普遍经历了从“十点利”到“五点利”再到“零点利”的演变过程,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减以及经营风险加大等因素共同推动了“通道费”盈利模式的形成和蔓延。由赚取进销差价转向收取店面租金使实体零售商获得了新的收益增长点,但也由于自主经营缺失而使零售商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弱化。对于电商企业或者实体店商开拓网上销售渠道而言,原本是凭借网络资源和技术创新实现零售转型的利好机会,但受实体零售商盈利模式的影响,目前的线上业务并未在自主经营方面实现应有的突破,而更多是复制了线下的通道费扩张模式。如果暂时只能依靠投资人和供应商的资金来维持高速度的平台扩张,则必然会忽视自主经营创新以及供应链能力的提升,频频爆发的价格战也就在所难免。
其三,是消费层面的拉动。与国外情况相比,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显然还面临着比较特殊的消费背景:目前网络购物迅速扩张并不能说明我国的电子商务就有多发达,而是更多迎合了消费者“图便宜”的购物心理。这几年网上销售在国内迅速发展以后,消费者“货比三家”的购物心理明显是得到了更加便利的支持条件,尤其是在线上和线下缺乏服务差异的前提下,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于去各大实体店“看样品、比型号”,敲定购买意向后再通过网上购物平台“价比三家”,大部分消费者最终是选择价格折扣最优的电商平台来购买支付,这样很多实体店实则演化为消费者“看货”的地点,很多消费者在享受实体店的购物指导和相关服务之后,实际最终是把钱掏给了出价最低的电商。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商之间的价格战也应算是一种市场行为,消费者有低价的需求,企业难免就会纷纷迎合这种需求。
其四,是流通成本的问题。从根本上讲,目前国内制造行业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低价竞争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反复压缩的前提下,流通环节的费用节约尤为关键。但从现实状况来看,随着流通渠道多样和流通环节减少的新型流通体系逐步建立,国内流通成本依然存在居高不下的现实难题,近年来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各个行业的国内流通成本普遍高于国际水平。在生产成本难以压缩、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前提下,如果真金白银地来一场价格大战,无论对电商企业还是实体零售商来讲都是不小的消耗。从而,在消费者存在低价需求、各大零售商又经不起低价消耗的情况下,这场所谓的价格战最终只能是宣传攻势居多,所谓的价格大战也只能拼个低价噱头。
店商与电商的竞争定位
最近几年,由电商企业所领导的“纯鼠标”商业模式在家电、服装、图书、化妆品等流通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当然这与上述产品的流通特性有一定关系,目前线下零售商也相继开辟线上平台作为传统商业模式的一种结构调整;然而,这种趋势是否就能说明线上与线下销售模式之间必定是你死我活的惨烈拼争?线上电商与线下店商之间的竞争该如何去认识,厘清其中的定位其实是很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从电商企业的角度而言,长久之计在于创新盈利模式。目前的趋势是,国内消费者面对宣传攻势正在日趋理性,价格在未来不应是理性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决定性因素,而随着传统零售店商的线上线下结构调整日臻完善,“双线”零售模式就显得相对完整,在增加顾客体验和提升服务绩效层面也更具优势,如此一来,电商企业的线上销售模式将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目前价格战能打得起来,其实也佐证了低价策略下网购群体的顾客粘性相当有限。但从国内B2C电商的现行盈利模式来看,在差价销售毛利率不断压缩的情况下,线上销售的电商却越来越向实体店商的“通道费”盈利模式靠拢,供应商的进场费和销售“返点”开始成为重要利润来源,这也正是目前各大电商争相扩大销售平台的原因,但在低价攻势下,这种销售平台的扩大更像是投资人士戏称的“烧投资人的钱、请全国网民的客”,仍是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和扩张路径。
另一方面就实体店商而言,近年来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渠道下沉时有发生“水土不服”现象,更是凸显了线上销售渠道的投入对于渠道结构调整的作用。然而,从“钢筋+水泥”走向“鼠标+水泥”毕竟不是依靠持续“烧钱”来维系的,线上盈利模式也绝非线下盈利模式的简单复制。本质上,由传统店商向“双线”零售商的开拓和延伸,应主要是从通道费收益者转向能将“推”、“拉”策略有效结合的供应链管理者,这样在由传统渠道控制转向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必将面临一个转型期。尽管“通道费”具备市场费用的性质,“通道费”盈利模式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类金融模式只能诠释零售商盈利模式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如果不能向供应链管理转型,仅仅依靠渠道不对等关系获取定价权,对于零售商也并非长久之计。就国内大型零售商而言,未来还是应该考虑基于整条供应链的服务创新,也就是学界提到的“零售制造商”角色,由零售商提出产品概念,依据品牌规则设计、协调和整合整条供应链,而上游模块化生产商则充当“被组织者”的角色;虽说不是要百分百地朝这个方向转型,但各大零售在供应链上还是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的,这样也能通过差异化而避免不必要的渠道冲突。尤其是在外资零售巨头凭借供应链管理优势并借道电子商务进军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内资零售商在盈利模式转型方面的努力就显得更为迫切。
其实总结起来,无论是以“京东模式”为代表的线上零售商、还是与“苏宁模式”类同的双线零售商,其利润的获取大致三种来源:一是基于自主经营赚取进销差价,二是凭借终端资源收取通道费用,三是借助自有品牌实现供应链盈利。目前对于国内大部分零售商而言,通过“先买后卖”、“贱买贵卖”、“为卖而买”的自主经营形式而获取“进销差价”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大部分零售商目前或者已经进入“通道费”盈利阶段、或者在向通道费盈利模式靠拢。这种依靠“扣点”、“返点”获取利润的方式,固然使各大零售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降低经营风险,但却同时使零售行业普遍丧失商业资本功能,零售商角色定位更多集中在与上游供应商进行“扣点”谈判上,自主经营的缺失必然导致竞争同质化以及核心能力弱化,从而加剧了零售商的生存风险。同时,这种看似“零售商盈利、供应商不吃亏”的平衡格局实则是要受制于“零”、“供”双方在渠道中的不对等关系的,在零售商、供应商势力不对等的情况下,“通道费”很容易成为渠道冲突的导火索,这种降低了经营风险的盈利模式在加剧生存风险的同时其实也加剧了“零供”关系的紧张,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零供”冲突正是有力佐证。
因此,在自主经营缺失、“零供”关系紧张的前提下,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店商”,依靠供应链整合来获取利润的能力还十分薄弱,就历次参与所谓“价格大战”的各大零售商而言,还普遍缺乏产业链条的支撑,从而也只能停留在价格攻势阶段,并依靠不断融资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营。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电商”还是“店商”企业、或是双线零售企业,都应及时关注自主经营的回归,并逐步考虑从供应链上获取更高利润。
我国零售商业发展问题思考
(一)对O2O模式的理性认识与实践
理论上讲,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聚集整合,将传统“店商”和新型“电商”的优势实现双向融合。但从国内实践层面来看,无论是“电商”由虚拟网络向实体网络的延伸还是“店商”由实体店面向网上渠道的开拓,都存在着诸多的决策难点。
以电商为例,国内“碎片化”的物流行业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整体发展中的瓶颈因素。通过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的运作,实现订单需求由分散到聚合并实现统筹配送的规模效应,是电商企业由虚拟向实体结合的必经环节。尽管电子商务领域的整体物流需求很大,但单一订单规模较小、分销地域分散,从而使物流行业面临着供需两端的“碎片需求”和“碎片供给”;这种情况下,电商企业外包物流容易使配送品质失控,而自建物流体系又将导致电商企业失去“轻资产”优势,“做不做物流之争”已是电商企业面临的普遍难点,而瓶颈的突破又有待于物流行业的组织化发展。从“店商”角度而言,虽然“双线”零售已是部分大型零售商的现实选择,但在线上与线下的竞争定位上却始终存在困惑,尤其是价格冲突难以规避,建立产品区隔的尝试固然可以暂时回避双线的价格竞争,但却有损顾客体验也不利于服务绩效的持续提升。总体上,在O2O模式的实践中,“电商”和“店商”均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
(二)对“零供”关系的清晰定位与调和
归结起来,难以调和的“零供”冲突有四种原因:首先是没有资本的零售业,这与解放后商业资本的没收改造、转产收买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的利润分配上交有一定关系;其次是缺乏实力的供应商,大型零售商能够实现终端掌控与部分供应商缺少过硬品牌以及同质竞争等有很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通道费的获取也是建立在渠道势力对比差异之上的商业逻辑;再次是不可回避的市场费用,销售通道是零售商的重要资产,连锁商充分运用自己现代的流通资源为供货商产品创造了进入市场的规模化通道,而供货商必须为进入这种现代化流通通道支付市场费用,从而通道费的存在也有合理成分;最后还有难以量化的法律标准,以2012年五部委联合的《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为例,对于“促销费收支平衡”以及“通道费明码标价”等规定,在执行层面显然还有相当难度。从长远来看,通道费及其引致的“零供”冲突需要一个全面的调和机制,否则对于线上和线下零售模式的良性发展都将形成长期的制约。
(三)如何“跳出零售看零售”的问题
发生于电商之间的历次宣传攻势战,其实也反映出我国市场流通体系的诸多长期问题。比如新型中间商培育和孵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传统批发商萎缩以后,现代经销制度未能在国内发展成熟起来,有些情况下由于缺乏一个“有声望的中介人”而加剧了渠道关系的不对等,在历次价格战中受到利益损伤的主要是品牌溢价较低的供应商。尤其是很多品牌商在经济不景气或销量不太好的情况下有着较大的库存并等待资金回笼,其实就少了渠道的话语权。当厂商失去对流通渠道的控制,流通渠道的各成员之间又很难平衡时,价格战就成为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反映出新型中间商的崛起以及在一些渠道中的介入还是很有必要的。再比如在价格战中暴露出来的市场秩序问题也是难以回避的,对于市场信息的筛选、对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对于渠道利益的调节等,这些显然还是需要由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提供必要的限制和保障,需要立法和执法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相关执法提供依据和支持;同时对政府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有必要由事后监管向实时监控转型。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电商之间的价格战确实在各界引起了众多关注和探讨,但无论价格大战上演得如何精彩,低价竞争都只是众多市场竞争形式中最为原始、简单、甚至粗暴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历次价格大战并不是真金白银的价格优惠、也不应是零售商竞争的长久之计,数次“宣传攻势战”也反映出国内市场的不稳定和不成熟。电商企业在迅速增长的态势下确实对传统实体零售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短期来看,这两种模式之间似乎必然存在相互排斥和激烈竞争,但实质上,这也是两种模式在走向共生和融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和环节。从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来看,线上零售与线下零售在经过激烈竞争后最终实现了协调均衡的格局。其实无论是“线上”、“线下”还是“双线”销售模式,只不过是归属于零售商业的不同渠道模式,本质上应当是共生发展的关系,从零售商业整体角度看,不同渠道模式需要共同考虑的都是“盈利模式”问题:对于电商企业,更多是创新,电子商务作为新兴渠道需要逐步走出低价竞争依存、加大技术和服务创新力度,通过节省交易成本和提供新型服务创造价值;对于实体零售,更多则是转型,利用销售终端优势实现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甚至全链条控制,从传统的渠道优势转向供应链优势,真正向“零售制造商”角色转型。而在由相互排斥走向共生均衡的过程中,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实体零售,都要积极考虑适当的回归自营,提高自销比例,增强盈利能力,共同考虑回归商业本质,从而为服务创新和供应链整体夯实能力。
参考文献:
1.纪宝成.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10(1)
2.李骏阳.通道费与协调工商关系的机制研究.财贸经济,2007(1)
3.夏春玉,杨宜苗.零售业态适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判定—基于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研究.财贸经济,2007(10)
4.徐从才.流通理论研究的比较综合与创新.财贸经济,2006(4)
5.晏维龙.生产商主导还是流通商主导—关于流通渠道控制的产业组织分析.财贸经济,2004(5)
1980~2009年我们居民消费水平取得显著增长,但居民消费增速在大多数时间里仍落后于GDP增速,这导致居民消费率呈现趋势性下降。收入增速较低和民生保障不足是制约我同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居民对未来支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预防性储蓄倾向加重,消费需求下降(见表1)。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同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同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中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正在由剩余向短缺转变,劳动力的议价能力显著提升,从而在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要素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有望获得持续提高。因此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着抑制中同消费的因素逐渐消除,我们相信居民消费率将会获得长期、持续的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内居民最终消费的潜力将会获得极大的释放。
我们测算,如果2010~2012年GDP年均增长8%,居民消费率提高至39%,则2010~2012年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年均增长将接近11%;如果居民消费率达到43%,则2010~2012年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年均增长将接近15%。但是,即使居民消费率达到45~47%的乐观水平,中同与其它国家相比仍然是偏低的。因此,我国居民消费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见表2)。
经济转型为消费提速
我同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转型、从私人产品供给向公共产品供给转型以及低碳经济转型。通过我同零售行业与其它国家对比可以看出,我同总零售额增速虽保持较高水平,但人均零售额仍处于1000美元的较低区间,与欧、美等发达同家5000~~10000美元的人均零售额差距较大。由此来看,我同零售行业仍蕴含着巨大的成长空间(见表3)。
在“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动下,零售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阶段。消费将逐步成为我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成为我同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居民收入的提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的完善等多个积极因素的普加,将使零售行业成为资本市场持续的热点。
细分市场机会显现
零售行业在2009年经历了“恢复性增长”后,将进入“全面性增长”和“结构性增长”阶段。
首先,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出现。
新型商业模式首先来自于需求的变化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零售企业则向多样化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百超模式、“超市+便利店”等多业态形式逐步成为零售行业的主体业态。另一方面,屈臣氏的兴起则是超市专业化的具体体现。
商业连锁经营模式与其它产业的融合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与美同相比,专业零售商在我同许多行业刚刚起步,有望涌现出更多的“苏宁电器”。服务型消费成为新的热点。ShoppingMall和城市综合体不断涌现,零售商在满足购物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和娱乐等消费,以功能开发提升购物体验。
其次,网络购物比例持续上升。据艾瑞咨询预计,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增速将不低于80%,因此交易规模将超过零售行业上市公司收入规模。2013年网络购物规模将达到12692.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上升为6.5%(见表4)。
在网络购物模式的影响下,传统零售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渠道。京东商城目前百货产品销售月复合增长率达到30%,如能保持这个速度递增,2011年百货销售规模有望达到25亿元。因此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网上零售将成为零售市场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化是未来大势所趋,提早布局电子商务是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
日前,在2009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媒体访谈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向与会记者公布了上半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运行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做出了详尽的分析,以国际化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指出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生存、发展之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以2009年上半年行业运行数据为依据,认为中国的纺织行业正处在一个“震荡起暖”的阶段。
所谓“震荡”是因为全球的经济形势仍然起伏不定,而“起暖”是因为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呈现好转,纺织行业已逐渐走出去年四季度和今年1、2月份的阴影。但由于出口形势波动下行,特别是规模以下企业的生存形势严峻,行业“两极分化”必然进一步加剧。因此整个行业的走势可以概括为:
整个纺织品服装出口负增长之势难以扭转;
行业的两极分化现象和趋势更加明显;
内需的增长将很大程度上弥补外销负增长所造成的行业增长的缺口;
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仅仅是势在必行,而是不得不行。
数字下行业的生存实态
产值加快增速
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率来看,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是-1.3%。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体经济增长率是-3.8%,例如日本,达到了-6.2%,为日本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也达到-2.8%,欧元区为-4.2%。再看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是正的增长1.6%,印度是正的增长4.5%,而“金砖四国”中的另外两个国家,俄罗斯是-6%,巴西是-1.3%。中国是保8%增长。
从我国纺织行业来看, 1~5月份生产仍然大幅回落,但是增速比前一阶段有所加快。1~5月份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是5.17万户,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了5.21%,增速比去年的同期回落了12.06个百分点。但和今年1~4月比,这个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从2月份以来3、4、5连续三个月累计产值的增速是加快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今年1-5月份,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5.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1、12个百分点,但和今年1~4月比,投资的增速加快了4.09个百分点,这也是一个回暖的信号。
出口仍呈下降态势,订单向大企业集中
出口目前仍然处于下降的状态,1~5月份累计出口同比下降了11.13%,比去年同期回落26.44个百分点,累计降幅比1至4月扩大了0.97个百分点。
1~5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出货值同比下降8.23%,但比全国出口增速下滑幅度减缓2.9个百分点。这说明规模以上企业的出口形势要好于规模以下的企业,订单在向大型企业集中。
而全行业的出口价格指数和去年同期相比,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指数是101.87%,而其中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97.49,低于去年;服装是104.95%,高于去年。也就是说总体上出口的价值在提升。
内销的增长回补了出口下降带来的缺口
内销的增速比较稳定,特别是5月份衣着类的零售额增长明显提速。1~5月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内销的产值同比去年增长了9.4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0.94个百分点,但比1~4月加快了0.85个百分点,而且几个月以来整个纺织行业的内销产值在持续提速。而同时,今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出货值下降8%,但内销同比增长了7.54个百分点。也就说出口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个产业的产值,但内需的增长回补了这个缺口。
衣着类零售总额增速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和衣着类的零售增长相比,衣着类零售增长的曲线远远高于全社会零售增长的曲线。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这两条曲线就逐渐接近。曾经有两个时期,即2008年10月份和今年的4月份,甚至出现了衣着类零售的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趋势。而今年 5月份又回归到以往的情况,5月份整个衣着类零售总额的增速是22.1%。
行业利润仍然延续负增长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整个行业的利润仍然延续了去年年底开始的一个负增长态势,1~5月整个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利润同比下降了0.14%,比去年同期的增速水平(2008年是8.37)下滑了8.51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的利润率是3.37,而2008年同期是3.53%。但是3.37%相比于今年1、2月份(1、2月份是2.94%)来说有所提高。5月份全行业的亏损面是23.46%, 5170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亏损面是23.46%。亏损企业的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07%。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考题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消费结构下行位移
目前国际市场的需求仍然不振。以美国为例,5月份整个服装、服饰的零售额,比去年5月份下降了6.96%。美国几家主要的零售商和品牌商,如Macy's,J.C.Penney, Levis等销售额也验证了下行的趋势。美国最大的百货店Macy's,其一年销售额在200亿美元左右,而今年全年的销售预期与2008年持平,这比2007年下滑了8%。再如Liz Claiborne,预计今年整体的销售额会下降10%以上。Polo Ralfh Lauren也预计全年的收入会减少10%以上。所以,整个美国的主流消费百货公司和品牌连锁对今年的预期都在调低。
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现的了“打折成风”。美国的店分成两个层次,一种是 “第五大道”、 Macy's的Bloomingdale之类,汇集了世界各个奢侈品牌。在这些店中,过季产品最多可以打到3折,当季产品也有打折,这种情况在以往是不曾出现的。第二是过去的大众消费品牌,比如Levis,J.C.Penney旗下的Nine West等。这两个品牌的打折率都很高。例如一个包,其传统的定价是在70美元到200美元之间,但是现在30~40美元就能买到非常好的,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
所以在短期内,对于国外市场的需求不能抱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要做好应对这种萧条状况的心理准备。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传统百货的打折和那些能够降低消费者采购成本的商业模式,如一些折扣店或者大卖场,其所受到的冲击远远小于中高档的百货连锁店。可见,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整个消费群体正在向低一个层次下滑,即所谓“消费结构的下行位移”。
国内拉动内需仅靠国家投资收效不大
一季度城镇居民的人均衣着支出同比增长了8.0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人均衣着支出同比增长了4.4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8个百分点。
虽然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已经非常大。要拉动内需,仅仅通过国家投资来拉动是不行的。要消费就要谈到消费力,居民的收入一般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属于劳动性的收入,比如说工薪阶层的工资和奖金;一个是资产性的收入,比如资本市场收入,即“二元经济”。而中国国民的收入结构应该说还是“一元结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收入还是来源于劳动性的收入,结构还比较单一,消费力也较弱。
落后的商业模式侵蚀着企业的利润
同样品牌的商品,放在中国的百货店和国外的百货店销售,我们同样品牌的产品往往要比别人贵一半。什么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商业成本。国外一些百货店,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不仅仅是出租它的店面,同时还拥有相当比例的自主品牌,这些自主品牌形成了完整的采购链和供应链,从而使其整个商业过程中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Macy's今年在迪拜开发了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个店,带去了它们高档的Bloomingdale,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向中国大陆地区开设百货店。一旦国外这些商业实体进入到中国,以其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及其自主品牌在整个商业环节中所占的比例来说,一定会对我国的商业形成巨大的冲击。
汇率的因素仍是出口企业的压力点
汇率对行业的压力也比较大,今年1~5月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比去年升值了3.7%,对欧元平均汇率比去年同期升值了19.8%。所幸的是,日元汇率比去年同期贬值了5.4%。但三大市场中,有两大市场都面临着汇率的增值,另外,横向看印度的卢比,在5月份,汇率比去年同期贬值了10.22%;印尼盾,贬值8.28%;韩元贬值了20.7%。汇率的影响应该说对整个出口市场的结构变化也会造成深远影响。从今年美国商务部公布的1~4月从世界进口的纺织服装的情况来看,总体下降了10.91%,其中从中国进口下降了6.86%,从印度进口下降了3.44%,越南增长了21.19%,所以受汇率影响,纺织服装出口的环境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一年期的人民币对美元还是处在升值预期。
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加大行业的成本压力
5月份整个行业的主要原料棉花和涤纶短纤,比今年1月份时分别高出了15.41%和24.16%。劳动工资方面,到去年年底,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的职工小时工资是1.54美元,是印度的1.8倍,越南的2.7倍,巴基斯坦的2.75倍。
释放风险创造机遇的解题之道
向商业模式要成本
较之传统的商业模式,直销和网购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比如,美国的高档百货店Nordstrom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进行网上直销,因为这种品牌更容易建立网上营销的信誉。日本的很多企业也在走“网上直销”的商业模式。
国内一些中心城市,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已经大幅度向零售进行转变,如北京大红门、官园、秀水、女人街等批发市场的零售额已经大幅度超过了批发额。其最大的优势是商业成本低,比传统的百货业低30%~40%以上。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映衬了目前国内零售业商业模式的落后。
所以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关注商业模式在当下有其特殊意义:第一要关注新的商业模式,中心城市传统的专业市场;第二,要关注面向中西部的消费,包括这些地方的零售批发市场。在强调品牌提升的同时,我们的产业如何从制造向服务,甚至向直销来延伸,即所谓“制造零售商”的概念,研究怎么让生产环节的产品,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来直接传递到消费者的手里,这很可能成为我们下一步的突破点。
生产地转移
通过对国外品牌走势的观察发现,这些品牌实际上一直在走一条降低成本的道路。这就是生产地的转移,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到了80年代、90年代则成了燎原之势。
在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产业转移地区与承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这种移动可达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有利于产业升级。但我们要注意这种转移不应局限于产业基础部分的转移,还在对未来的零售、物流及时尚业的转移奠定基础。
设计外包
一些大的品牌、大的百货公司很多都把自己的设计外包给它的供货商或者是专业的设计机构,来降低自己在设计方面的运营成本。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过去只拿到了整个供应链利润中10%~20%的利润空间?因为在中间设计服务的这个环节很少有企业能切入进去,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一站式”的服务。国内企业所接的很多订单并不直接来自于国外的品牌市场和流通市场,而是间接地来自香港等地的供货商,这些供货商之所以有能力给下单,是因为其设计能力获得了品牌的认可。因此,国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扬长避短尝试设计外包的形式。
采购环节外包
如Liz Claiborne和德国最大的百货店Karstadt(Arcandor子公司)最近就把自己的采购部门卖给了香港的利丰行。采购的外包也意味着它要削减自己的运营成本,但是这样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百货或品牌把采购权力下放给像利丰行这样的机构,这些“综合服务提供商”,提供从设计到采购,到整个生产流通监控,甚至物流配送的服务。因其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要比欧美市场更加充分,则必然对我国制造行业的成本造成进一步的挤压。
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我国企业应该突破枷锁,努力使自己能够具备这种从设计到采购,到提供物流配送全套的服务。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要争取自己的利润空间就要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提升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一是指产业的集聚效应,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全国试点了145家产业集群,这145家产业集群的产值占到全行业的60%。二是今后行业的规模、效益,将向一些优秀企业集中,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目前全国高于3亿销售额的规模企业数量不断上升,销售收入逐年递增,用工数占全行业比重也在上升。这实际上反映了产业配套能力,是一个核心竞争力。
一些朋友把“互联网+”理解成就是互联网加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加汽车,互联网加餐饮,互联网加医疗,这就是“互联网+”。我非常同意,“互联网+”必须是要和传统行业结合,而不是互联网自己玩。
但是,如果理解“互联网+”就是简单的相加,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做了一个网站,开通了微信功用,就叫“互联网+”了,这样的“互联网+”是不会有未来的。
我相信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整合+智能感应能力形成的新的业务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简单地把一些互联网的营销、互联网的业务和传统行业结合。如果还停留在只是把传统行业加上一点互联网就叫“互联网+”,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是停留在过去,那么它不是引领行业发展,而是会被淘汰。
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简单相加,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让传统的商业和互联网结合,把传统的实体店搬到互联网上,这件事情已经做十几年了,确实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全面冲击了传统的零售业。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业,正在遭受电子商务全面的打击,比如曾经很火的中关村开始全面退出电子产品的销售,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场关门。这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
但是这种电子商务是不是“互联网+”呢?
我觉得不是。这还只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简单的结合,它的本质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而不是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是零售面向电子时代的第一步。消费者要买一个东西,还是要去商店,只是从去一个实体店,变成了网店。生产流通的环节,生产―批发―零售的基本格局并未真正改变,流通的社会成本很高,并未发生质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会是什么情况?
是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和智能感应能力加入进来,整个模式都可能面临变化,效率会大大提升。
比如一个产品出厂之时,就被内置了NFC的芯片,或者ID code码,当有人看到别人在使用这个产品,或是在街上看到这个产品,想购买,只要拿手机靠近这个产品,就马上读出销售地址,进行电子支付,完成购买行为。这种情况下,产品本身成为宣传渠道,产品本身变成了销售渠道。
用一件衣服举例,它的出厂价是100元,通过第一次批发,达到160元,再次批发,达到240元,在商店零售,这件衣服很可能价格是360元。流通环节成为社会成本大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用户读取商品本身的NFC标签,或是ID CODE码就可以购买,那就是原厂价格,用户可能只需要150元就可以购买这件产品。这样,生产商和用户都是获益者,而批发商和零售商慢慢被边缘化。
这才是“互联网+”。它是大数据和智能感应能力加入后,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同时也是对互联网的改造。如果仅仅抱着互联网三个字,永远是:自由、开放、共享,却不承认新的技术和新能力的作用,我相信一样会慢慢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