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微商的商业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商的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商的商业模式

第1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长尾效应;二八定律;商业模式革新

长尾效应源于长尾理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长尾效应是对传统二八法则的颠覆,传统的二八法则认为,20%的核心客户或产品代表着80%的利润,是商家所要把握的重点所在,商家的目标市场也主要集中于此。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发一个客户或产品的成本和开发一万个客户或产品的成本几乎相同,这就导致原本不起眼的客户或产品所代表的份额如果累计起来,甚至可以超过核心客户或产品所创造的利润。在长尾效应下,客户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谁拥有更多的客户,谁就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正是基于这种现象,导致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

1、平台为王

长尾效应的出现,注定了谁能拥有更多的客户或产品,谁就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这就导致了当前的互联网巨头,绝大多数都是属于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式的平台型公司,他们的利润大都来源于海量的“长尾客户”,而非少量的“VIP客户”。

目前来看平台型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的社交网络平台,例如腾讯QQ、微博、SNS社区等等。这一类公司大多以提供免费的社会性网络服务来吸引客户,然后通过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来获取利润。

另一类则是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类平台型公司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中介模式,即公司只提供交易平台,具体交易由商家和消费者自行磋商,公司通过向商家收取服务费等形式获利,例如淘宝、天猫商城、苹果的App Store、人人贷等都属于这种模式。还有一种则是销售模式,即公司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销售,同传统的商业模式一样,依然是靠产品的销售来获取利润,属于销售模式的创新,京东商城、乐视网等就属于这种模式。不过很多电子商务平台往往兼具这两种模式,比如全球最早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的亚马逊,在他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不但有由其直接销售的商品,还有大量的其他销售商在上面销售的商品。

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只是长尾效应最直观的表现,此外互联网企业对于长尾效应的应用还在其他一些方面引发着商业模式的变革。

2、O2O模式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意思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也属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一种,利用线上的长尾效应优势聚集客户,然后在线下完成交易,此种模式多应用于服务行业。

当然O2O模式运用到的不仅仅只是长尾效应,由于消费者是在线上来筛选服务,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信息,筛选到更物美价廉的服务。此外O2O模式大多采用的是预约消费的模式,因此也继承了C2B模式精准销售、按需定制的优点。例如团购、携程、58同城、打车软件这些都属于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3、掠夺性定价模式

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这种模式早就存在,只是因为在传统行业使用这种模式的成本较大,不确定性也高,因此使用得并不普遍。但在互联网行业中,一方面为更多的客户提供网络服务的成本增加极为有限,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的消除加快了物美价廉的产品聚集客户的速度,而长尾效应则保证了企业在拥有更多客户后很容易再长期获得高利润,因此使用得极为普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几乎全部都在使用这种掠夺性定价模式,既企业通过免费高质量的网络服务来抢占客户,之后再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来获取利润。由于在长尾效应下,客户就是最重要的资源,谁拥有了更多的客户,谁就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企业,市场对其价值的衡量并不在于其财务数据,而是在于其客户的数量和客户的粘性。

由于互联网行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采用这种掠夺式定价的模式,用户也已经习惯了在互联网上享受免费的服务,因此这种商业模式的影响尚不明显,但随着互联网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发展,逐渐进入传统行业,这种商业模式必将对传统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4、纵向一体化模式

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在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进行布局的一种发展战略。这同样是一种早已有之的模式,但由于存在退出壁垒高、内部交易削减积极性、不利于平衡等局限性,使用并不广泛。而互联网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长尾效应下企业的最核心资产是客户的数量和粘性,而互联网行业大多属于服务和消费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客户往往是可以“继承”的,这就极大的提高了互联网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率和积极性。

在互联网行业内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大多数互联网龙头企业都是综合性的服务提供商。如腾讯从最早的即时通信QQ一款产品,发展成为了目前涉及即时通信、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社区、多媒体空间博客、微型博客、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众多领域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而且在其中的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就是借助了互联网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发展中的“客户继承”优势。

当然互联网企业的目光不会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行业之内,实际上近来已经有多家互联网企业顺着纵向一体化的模式,将触角伸入了传统行业。例如Google并购摩托罗拉、微软并购诺基亚、乐视网推出乐视TV,以及阿里巴巴组建阿里金融、菜鸟物流和并购天弘基金等。这些互联网企业介入传统行业后,仍然延续了他们之前掠夺性定价的模式,乐视TV时就打着“两倍的性能、一半的价格”的招牌,企图颠覆传统电视格局。而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也以庞大的客户基础和超过一般现金管理工具的收益率冲击着银行业和基金业。(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美).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06.

第2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但是现在,甚至都不用那么麻烦了,因为大众点评实现了让用户在专卖店试穿完之后,直接扫一扫店内的二维码进入大众点评团购页面,在线付款购买,然后在店里取货走人,享受实体店的服务,线上购买的优惠价格。或者用户可以先在线完成购买后,凭团购券到店里试穿,不合适的话可以随时在线退换。

这就是大众点评新推出的“在店体验式消费”。现场试穿并且享受线上的团购价格,这种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比之前在网上找好款式再去店里试穿,再回来下单方便快捷多了,而且不用担心受到店员的轻蔑和白眼。而对于线下商家,不仅有效平衡了电商对线下门店的冲击,还可以将线上用户群引到线下,提升到店率,同时还能加速店铺或者品牌的互联网化。

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表示:和电商不同,O2O 并非对线下传统经济的替代,而是对线下实体经济的拉动,强调不是“在线消费”,而是“在店体验式消费”。

目前大众点评上海站已上线了包括星期六(ST&SAT)、莱尔斯丹(Le Saunda)、千百度、FED、Dfuse、探路者、PINK MARS、和 AIR WAIK 等多个知名鞋类品牌在内的团购,覆盖上海 100 多家专卖店。

还有一种情景是这样的,客户在一家甜品店里休息,无意中发现一个二维码广告:来自法国原产的巧克力,原价199元,扫一扫二维码,只需99元,即可送到你家。顾客打开手机,进入产品页面,就转化成了巧克力电商的流量。在甜品店吃到好吃的巧克力,购买巧克力的可能性最大。而二维码上的信息,除了包含商品信息之外,还包含了这个甜品店的代码,这个代码在这个产品上是唯一的,用于分成。这就是为什么店铺愿意放不是自己产品的广告在店内的原因。

顾客的这一购买行为,包含了三个利益共同体,甜品店、巧克力提供商、运营商。在这个模式中,甜品店就是一个线下的“码商”,负责挑选自己认可的产品――码,就像零售商,在店里展示产品二维码;巧克力提供者则是标准的电商,负责线上产品的发货配送;而运营商指的是这个模式的创业者,负责整个模式的运作,包括技术平台的搭建、寻找更好的“电商”产品和更多的“码商”。当顾客的购买行为成功后,这三方都会从那99元的收入中得到相应的提成。

在二维码横行的时代,这个商业模式对传统媒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杂志报纸等媒体,靠的是广告收入,许多杂志的发行量并不大,与品牌的议价能力很弱,想要做好的广告很难。有了这种模式,他们可以针对自己的用户群选择合适的产品二维码贴在杂志上。比如旅游杂志,可以贴一些手机充电器、景点纪念品、酒店、特产等针对商旅人群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果是文学杂志,则可以贴上书籍购买的二维码。这种模式对传统媒体而言,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在杂志空白处加一个二维码,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能将流量引到线上购买,又可以分成。其实严格来讲,这并不是一种新鲜的模式,很久以前就有在杂志报纸中夹放产品介绍的做法,只是那时候(现在也有)的载体不同,而且没有中间的运营商。时代在发展,当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媒体也需要转换方式,以谋求发展。

第3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广告APP 用户体验广告模式用户隐私

一、移动互联网整体发展趋势与现状

截止2014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突破6亿,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5.27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该如何把握这一发展趋势,为品牌广告主提供前瞻性的移动推广策略呢?我就国外知名科技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数据报告《移动互联网未来》,进行了深度剖析,洞察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发展趋势,并阐述该如何玩转移动互联网营销,从而为营销人员提供参考。

趋势一:移动互联网是O2O的“中枢神经”

移动互联网数据解析:移动电商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手机购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均在不断地影响和渗透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其中智能手机对“寻找店铺位置”这一决策渗透率达34%,高于其它决策过程,因此,可以说智能手机是连接线上线下(O2O)的最关键因素;相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主要是对“研究产品特征”、“比较价格”和“最终线上购买”这三个决策影响最为显著,渗透率分别达39%、39%和38%。

智能手机才是连接O2O的最关键因素:首先,手机具有短信接收功能,它能够接收“优惠券”和“验证码”等信息;其次,随着3G/4G网络的井喷式发展,智能手机在“查找附近信息”和“店铺位置定位”等方面更为便捷。因此,相对于平板电脑来说,智能手机才是连接“O2O”的“中枢神经”。

趋势二:APP的“眼球经济效应”充满期待

“用户的关注度”和“实际的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首先,目前的In-APPS展示类广告,存在形式较为单一,互动性差和投放较为粗放等缺点,品牌广告主更倾向于投放更为精准的移动网页搜索广告;其次,移动互联网营销与PC互联网营销相比,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认知度较低,所以品牌广告主还是习惯于PC互联网的广告投放形式――网页搜索广告。

趋势三:受众由“纯移动用户”向“兼顾移动用户”转变

世界已进入“多屏”时代――PC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和可穿戴设备等充斥于消费者的生活之中。目前智能手机和PC电脑的市场份额最高,但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未来智能电视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不能做单独的“纯移动”用户,而应该做“兼顾移动”的多维度用户。

二、移动互联网广告带给广告主和用户的双重体验

1.市场火热开发者落魄 移动广告叫好不叫座

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移动应用的火热与开发者的生存境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幕后的创造者在隐忍挣扎了许久之后,似乎迎来一丝转机。

据相关调查显示,移动开发者对于开发平台的成本以及获利潜力,相对于其他左右因素一直更甚。换种方式认为,开发者创造的前提是要生存,但移动互联网尚属萌芽阶段,盈利模式更在探索之中。蛋糕就在眼前,却苦恼于没有解馋的工具。

近日,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和西欧市场中,移动应用内置广告成为移动广告市场主流,用于应用内置广告上的费用已经超出移动网站上显示类广告的年费用。对于移动平台而言,其上游面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主体为广告埋单者,下游则是应用开发者,开发者开放广告位,再平台整合销售。分成方式是按照用户点击数量,开发者和广告平台最终获得,开发者占更大比例。

而据业内分析,目前很多广告主尚未完全认识到移动广告的价值,低质量的 Banner广告和骗取点击量的劣质广告大量充斥在普通应用之中,其中以安卓平台为甚。本应是开发者或开发商盈利的应用广告,由于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失误,却被很多第三方处以“去广告化”惩罚。另一方面,高质量广告门槛太高,普通开发者也望尘莫及。

随着二维码移动定位、移动支付等技术的普及,移动广告无疑具有更丰富的展现形式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蛋糕固然诱人,垂涎之余还得斟酌品尝,粗暴方式更不可取。

2.国内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的7宗罪

想必很多朋友都看过由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好莱坞著名犯罪惊悚电影《七宗罪》。七宗罪,正式译名为七罪宗,属于人类恶行的分类,并由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分别是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那么,国内移动IN APPS广告平台的原罪又是什么呢?

第一宗罪:贪食

以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技术辞藻骗取信任。各大移动广告平台,均不断美化其技术能力、资源优势,从而要骗取广告主的广告预算。无论是RTB(REAL TIME BIDING)还是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技术,目前只有后者在无线广告平台有所应用,但是远不到精准分析,依据数据模型进行技术与投放分配的阶段。而经常宣称自己的RTB及 DMP技术有多牛的公司,大多是在“拉大旗扯虎皮”。

前者(RTB)是因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广告投放及消耗预算机制,远没有达到国外先进平台的运作模式,亦没有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广告的成熟度。美国的广告市场和投放模式是人家的,中国的国情、行业现状、广告主习惯均大有不同。

后者(DMP)需要建立在非常大的数据量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技术投入和研发,并且根据多个广告主大预算投放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才能做到,且可以不断优化,这是没有尽头的工作。别说是拿到几百万融资的小广告平台,几家拿到千万级融资的大广告平台,在这方面的研究及投入也是极其有限的。

第二宗罪:

作弊成为常态。在一面拓展所谓的优质APP媒体资源,一面暗地里圈养用来大量消耗广告主广告费用的站长,挂着羊头卖狗肉。把广告主投放在真正优质APP的广告预算,偷梁换柱,大部分投放在有着巨大流量的低质媒体群上。我看到,每个广告平台的领导者都对外宣称移动广告平台的运营是核心,并强调自己的运营团队是多么强大。确实,各种效果优化、媒体投放选择、甚至拉大平台的利润率,大多是由运营部门牵头完成。而往往作弊的行为,也由运营部门牵头。整体的把控、掺不掺水、掺多少水、掺水后如何解释、露馅后如何弥补这些工作,只有广告平台几个核心人物最为知晓和了解,在面对着于公于私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他们也是决策的下达和直接执行者。

第三宗罪:贪婪

浪费行业资源,绑架开发者。国内几家著名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的媒体介绍资料上,都宣称自己平台上容纳着众多嵌入自己SDK代码的IOS和安卓应用,以5、6甚至8、9万来计算。一方面,这里面的水分很大,另外一方面,这里面只有极少的、数的过来的高质量APP媒体。

很多APP的开发者,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因为没有较强的销售和商务资源,因此不得不转而寻找能够替其销售流量的公司。这时候广告平台就会趁虚而入,要求其嵌入某家(最好是独家,因为这样就又成为其在客户面前炫耀平台媒体资源的一面旗帜)的SDK。这样,广告平台经营者手里就有了双刃剑。不但可以通过不断许诺APP开发者投放广告、增加广告填充率、保证收益外,还可以在各个广告主面前吹嘘又有一款知名APP“投靠”在自己平台旗下,借以夸大平台影响力。

第四宗罪:暴怒

大大贬低了行业价值。广告主期望可以更好的压低推广成本,获取真正推广底价。这个诉求没有错误,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都希望这样做。但是接盘的公司呢?为了不断获取该广告主的投放预算,不断夸大自己的媒体能力、技术优势、投放效果,从而超额承诺广告主的心理预期,以达到获取广告订单的目的。但是任何一个媒体、渠道、或者平台,都有其最基本能力和最大能力。超过了这个能力,任何一家都无法做到无限制的优化广告效果。那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作弊、掺水了。广告主会慢慢发现,越来越大的广告投放预算,带来的是越来越大的的收获(KPI)。而精明的广告主会发现,后台转化能力越来越差。这样一来,这个市场充斥着虚假、欺骗、不信任。长此以往,移动广告平台以短时行为获取的订单,却使得整个行业不被认可被贬值,蛋糕怎能做大?

第五宗罪:懒惰

浪费投资商的钱。目前几大国内互联网广告平台,均获得了少则几百万,高则几千万的机构投资。但是这个市场经营了至少2年,还没有一家能够收支平衡。而各大广告平台的销售人员,无不告知广告主,这单我们只要流水、不要利润。这样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也许有人可以看做是市场爆发前的必要投入,我却看作是不正当竞争,是在浪费投资商的钱,做一个没有头尾的事情。

而为了压低成本,一个平台获取的广告主预算,或者被浪费投放在流量质量极低的APP群上;或者被以几分到几毛钱差价,转包给91、安智等平台,甚至架势广告这样的三流平台;或者更有甚者,广告平台把广告主投放在自己平台上的预算直接用于购买谷歌移动广告平台ADMOB的广告,一个点击才3-4美分。这种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而通常用于腐败工程转包的模式,也被普遍用于IN APPS广告平台的经营。

第六宗罪:自负

对于品牌广告主偷梁换柱。品牌广告主通常按照CPC或者CPM进行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的购买(90%的广告主采用CPC(COST PER CLICK)方式购买,其他的会以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进行购买IN-APPS广告。这是目前最痛苦的事情之一。究其源头,还是要提一下国内最早做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公司MADHOUSE(上海亿动广告),在2005年移动广告还停留在WAP网站的阶段,该公司就提出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广告的收费模式(CPD=COST PER DAY或 CPT=COST PER TIME),以其精准、定向、智能投放来获取广告主的青睐,并且以CPC的方式进行结算和制作排期。

因此,品牌广告主在投放时,在一个CLICK上的讨价还价,就成为必要的过程。每个点击的价格,就像一个过山车一样,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从最高2元钱一个,下跌到几毛钱一个。而为了争夺客户,大大小小不同的广告平台,竞相杀价,还在不断的降价。而为了控制成本,品牌广告主大部分预算都被悄悄投放在一些质次价低的APP上,如果这也算WEB2.0“长尾理论”的一个践行的话,该名词的提出者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怕是要睡不着觉了。

第七宗罪:傲慢

对于年轻从业者职业发展的错误引导。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IN APPS广告平台的现状,对于这一批年轻人的职业观发展,以及对该行业的认知,起了非常消极的作用。诚然,作弊行为在整个广告界都有存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所有人都寄于高度期望的行业,这些行为会成为非常不好的力量,去试图改变行业发展的方向。而往往很多从业者,考虑到自身职业的发展,即便换了工作平台也默默不语,甚至作弊方式互相借鉴,就更加使得广告平台的经营者为所欲为。

或许这就是一场所谓的资本游戏,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其实这更像贩毒,就好比每一个大毒枭刚开始都会犯以上的所有罪恶,目的是控制市场、垄断市场、消费这个自己抢夺来的市场,但是大毒枭也会被其他毒枭所替代,而一层层紧密的产业链条、利益链条,正在驱使我们把一个刚起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毒害掉。退一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三、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广告模式分析

1.对于快消品行业来说,我们该如何做移动互联网营销

对于品牌广告主来说,创意性的硬广和互动活动进行整合推广,能有效吸引用户参与,增强用户粘性,提升品牌形象。

(1)开发互动性的In-APPS展示类广告形式。可以利用Html5技术,开发更炫更具交互性的展示类广告,以增强用户关注度,如“拖一下”、“摇一摇”或“点击即可交互”等广告形式。

(2)利用先进技术,开发互动活动。可以利用Html5开发触屏互动活动,或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开发,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

2.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我们该如何做移动互联网营销

对于汽车类品牌广告,需要更具有科技感的互动活动,以提升品牌的创新性和科技感。“双屏互动”技术,能有效提升互动活动的“操控体验”,就目前来说,“双屏互动”主要还是指PC与手机的“全天候24小时的双屏互动”,这存在很大的不科学性,因此,我们要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来进行开发和投放“双屏互动活动”,即早晨9点至晚上18点,工作期间,我们建议投放“PC和Mobile的双屏互动活动”;晚上18点至凌晨24点,下班后睡觉前,我们建议投放“Tablet和Mobile的双屏互动活动”;凌晨24点至次日6点,睡觉时间,我们不建议投放任何“双屏互动活动”;次日6点至9点,上班途中,我们建议投放“Mobile和Tablet的双屏互动活动”。

3.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我们该如何做移动互联网营销

(1)LBS营销。它尤其适合具有线下店铺的零售行业,我们可以配合线下店铺的促销活动,最大化提升用户参与度,即在线下活动期间,可以对店铺周边1.2-3公里的用户,推送店铺的活动详情,增加线下活动的参与人数。

(2)O2O营销。O2O营销最常见的模式是团购,我们可以与一些团购平台进行合作,如百度糯米和美团等;当然也可以与大众点评和58同城这样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进行合作,从而利用这些平台的用户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2]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国外网络媒体BusinessInsider.

第4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二维码,区别于常见的条形码(一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水平、垂直二维方向上)记录数据信息,看上去像一个由双色图形相间组成的方形迷宫。二维码信息容量大,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同时,二维码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比普通条码低很多。另外,二维码编码范围广,可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易制作,成本低,持久耐用。​

目前在日、韩等国家,二维码应用已非常普遍,普及率高达96%以上。早在2006年,国内就开始二维码的商业应用,但由于当时智能手机在并不普及,第一轮的二维码产业并没有真正形成。2012年成为了中国的二维码元年,据统计,目前全国每月扫码量超过1.6亿次,移动运营商、IT巨头已经抢得先机。​

如此神速发展的二维码,究竟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二维码的应用,可以分为主读和被读,被读类应用是以手机等存储二维码作为电子交易或支付的凭证,可用于电子商务、消费打折等。主读类应用是以安装识读二维码软件的手持工具(包括手机),识读各种载体上的二维码,可用于防伪溯源、执法检查等。下面初步枚举了二维码的20项应用模式。​

1.网上购物,一扫即得​

国内的二维码购物最早起源于一号店。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地铁通道里,已经有二维码商品墙,消费者可以边等地铁边逛超市,看中哪个扫描哪个,然后通过手机支付,直接下单。如果是宅在家里,家里的米、面、油、沐浴露用完了,只要拿起包装,对着商品的二维码一扫,马上可以查到哪里在促销、价格是多少,一目了然。而且,通过二维码购物,产品的二维码直接标示了产品的身份证,扫描后调出的产品真实有效,保障了购物安全。将来,二维码加上O2O(网上到网下),实体店将变成网购体验店。因此,实体店可能更多的是要设在顾客方便的地方如公交站甚至是居民区,而不是商业中心。​

2.消费打折,有码为证​

凭二维码可享受消费打折,是目前业内应用最广泛的方式。比如,商家通过短信方式将电子优惠券、电子票发送到顾客手机上,顾客进行消费时,只要向商家展示手机上的二维码优惠券,并通过商家的识读终端扫码、验证,就可以得到优惠。去年7月,海南蕉农在香蕉滞销时,与淘宝合作进行网上团购促销,网友在网上预订,网下凭手机二维码提货,成功化解香蕉危机。今年9月,在成都春熙路上的钟表文化节中,依波表举办了限时扫码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现场扫描二维码折扣,顾客就能以折扣价买走手表。目前,腾讯也推出了针对IPhone和安卓的微信会员卡,会员只需用手机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就能获得一张存储于微信中的电子会员卡,享受折扣服务。​

3.二维码付款,简单便捷​

近日,支付宝公司宣布推出二维码收款业务,所有支付宝用户均可免费领取“向我付款”的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客户端的扫码功能,拍下二维码,即可跳转至付款页面,付款成功后,收款人会收到短信及客户端通知。在福州,有一家华威出租车公司开通了支付宝,打车到目的地后,顾客拿出手机,对车内的二维码车贴扫描,手机自动跳转到支付页面,然后按照计价器上的车费输入金额,整个付款过程只要20多秒。在星巴克,可以把预付卡和手机绑定,通过扫二维码可以快捷支付,不用再排长队付款。​

4.资讯阅读,实现延伸​

过去,报纸、电视以及其他媒体上的内容,限于媒体介质的特性,是静态的,无法延伸阅读,但是,二维码出现以后,颠覆了这种界限,实现了跨媒体阅读。比如,在报纸上某则新闻旁边放一个二维码,读者扫描后可以阅读新闻的更多信息,如采访录音、视频录像、图片动漫等。如《骑车游北京》一书便设置了二维码,过手机扫描即可快速登录书中所述网址,可以实现图书、手机上网的时时互动。另外,户外广告、单页广告都可以加印二维码,感兴趣的客户只要用手机一扫,即可快速了解更详细内容,甚至与广告主互动。​

5.二维码管理生产,质量监控有保障​

条码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应用已非常普遍。二维码因为可以存储更多信息,因此,在产品制造过程应用更为深入。比如,在汽车制造中,DPM二维码(直接零部件标刻二维码,可用针式打标机、激光打标机、喷码机甚至化学蚀刻)技术现已在美国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汽车制造业协会(AIAG)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标准,从发动机的钢体、钢盖、曲轴、连杆、凸轮轴到变速箱的阀体、阀座、阀盖,再到离合器的关键零部件及电子点火器和安全气囊。从而使得生产加工质量得以全程跟踪,同时由于跟踪了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设备,使得其原生产线变成了柔性生产线,可生产多品种产品,并为MES(制造执行系统)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完整数据平台。​

6.食品采用二维码溯源,吃得放心​

将食品的生产和物流信息加载在二维码里,可实现对食品追踪溯源,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一扫,就能查询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流程。在青岛,肉类蔬菜二维码追溯体系已在利群集团投入使用,市民用手机扫描肉菜的二维码标签,即可显示肉菜的流通过程和食品安全信息。在武汉,中百仓储的蔬菜包装上,除了单价、总量、总价等信息外,还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追溯蔬菜生产、流通环节的各种信息,如,施了几次肥,打了几次农药、何时采摘、怎么运输。​

7.二维码电子票务,实现验票、调控一体化​

火车票上加入二维码,大家已经知道。由此还可以延伸,景点门票、展会门票、演出门票、飞机票、电影票等等都可以通过二维码都能实现完全的电子化。比如,用户通过网络购票,完成网上支付,手机即可以收到二维码电子票,用户可以自行打印或保存在手机上作为入场凭证,验票者只需通过设备识读二维码,即可快速验票,大大降低票务耗材和人工成本。在苏州拙政园、虎丘景区,由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二维码电子门票,一票一码,用后作废。而且,景点当天出售的所有门票都要先激活,即只有从售票处售出的门票才能通关入园。并且激活是有时效的,也利于控制人数,避免黄金周的爆棚。今年5月17日,在重庆武隆仙女山景区,使用二维码电子票,还可以享受5折优惠。​

8.二维码管理交通参与者,能够强化监控​

二维码在交通管理中可应用在管理车辆本身的信息、行车证、驾驶证、年审保险、电子眼等等。比如,采用印有二维码的行车证,将有关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车驾号、发动机号、车型、颜色等车辆信息转化保存在二维码中,交警在查车时,就不需要再呼叫总台协助了,直接扫描车辆的二维码即可。以二维码为基本信息载体,还可以建立全国性的车辆监控网络。​

9.证照应用二维码,有利于防伪防盗版​

在日、韩等国家,个人名片普遍采用二维码。传统纸质名片携带、存储都非常不方便,而在名片上加印二维码,客户拿到名片以后,用手机直接一扫描,便可将名片上的姓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公司地址等存入到手机中,并且还可以直接调用手机功能,拨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等。目前,国内已有此类应用,如银河、灵动二维码等公司。其实,举一反三,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军官证等证照资料均可以加入二维码,不但利于查证,关键利于防伪。​

10.会议签到二维码,简单高效低成本​

目前,很多大型会议由于来宾众多,签到非常繁琐,花费很多时间,也很容易有会虫混入其中,混吃混喝混礼品。如果采用二维码签到以后,主办方向参会人员发送二维码电子邀请票、邀请函,来宾签到时,只需一扫描验证通过即可完成会议签到,整个签到过程无纸化、低碳环保、高效便捷、省时省力。省去了过去传统中签名、填表、会后再整理信息的麻烦,可大大提高了签到的速度和效率。​

11.执法部门采用二维码,有利于快速反应​

最近,广州番禺区的管理部门启用了“出租屋智能手机巡查系统”,出租屋管理员在上门巡查时,用智能手机读取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及时、准确获取该户址的相关信息。同理,如果在商品、检验物品上附上二维码,政府执法部门人员则可以通过专用移动执法终端进行各类执法检查,及时记录物品、企业的违法行为,并且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度安全性和保密性,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提高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部门快速反应能力。​

12.防伪隐形二维码,无法轻易复制​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的商品激光打标防伪曾经风云一时,但现在非常普遍不再具有独特性了。目前,荧光粉等印刷技术的发展,一些重要物品开始使用隐形二维码,美国的科研人员也正在试图把这些隐形编码应用到玻璃、塑料胶片、纸质产品、银行票据上。这些隐形二维码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通过红外激光照射才能进行扫描验证。由于该技术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造假者无法轻易复制。目前,此类二维码需要商家提供红外激光扫射设备,然后再让智能手机扫描验证,或者使用安装有红外激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才能验证。推而广之,一些商业情报、经济情报、政治情报、军事情报等机密资料均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密。​

13.高端商品用二维码互动营销,有助于打击山寨​

世界著名葡萄酒之一的新西兰南极星葡萄酒,掀起了葡萄酒业应用二维码技术的新风潮,以南极星Invivo黑皮诺葡萄酒为例,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产品背标上的二维码,就能立即显示出该产品的信息详情链接,点击链接,可以看到该产品的原产地、生产年份、葡萄品种、酒精度、产品介绍、获奖荣誉等信息。消费者在选购葡萄酒时能够更加轻松,全面的了解产品的各项信息,可以更好地与品牌互动,让购买变得简单有趣,而且可以准确辨识真伪,打击山寨。​

14.传情达意,二维码引领传情Style​

近日,中国邮电大学一个男生,以二维码为载体向女友传递情意,在明信片上手绘二维码“我爱你”,火了一把。如此的“传情style”引发了网友追捧。其实,这个二维码形成并不复杂,先将信息在线生成二维码,然后将图片放大后打印出来,最后将二维码绘制至明信片上。利用二维码传达情意,确实是一个技术性的Style,有高科技含量但绝对实用,通过二维码表达一定比传统的文字更能打动对方的心。目前都市里一些时尚的咖啡店里,顾客扫描一下饮料杯上的二维码,还可以下载好听的铃声或音乐。​

15.二维码点餐,个性化客户服务到家了​

如果你是一个餐饮店的老顾客,在二维码时代,你将能享受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你到达一家餐饮店,用餐饮店的设备扫描一下手机上的二维码,立即就可顺利地点下自己“最爱”菜品,还可以获得今日优惠信息,如果有VIP折扣券、代金券等,系统可以自动为你计算应付金额。或者,你用手机扫描菜谱上的二维码,即可随时把点单传递到服务台或厨房,不需要服务员现场点单。用餐完毕,可以通过手机对菜品和服务进行评价,餐饮系统将自动为你积分。​

16.公交二维码,成为城市的移动地图​

2010年,杭州公交和杭州移动联合推出公共出行二维码查询系统,这是二维码技术在公交领域的首次应用,该系统在全市公交车站、公共自行车站布设二维码,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一张所在区域的地图,随时获取周边景点、餐饮、娱乐、道路、公交信息和换乘信息,甚至可以马上查询到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或者还有几分钟可到终点站。因此,有了它,就像随身带了张城市地图,吃喝玩乐了然于心。​

17.招聘二维码,求职者可用手机来应聘​

今年11月,在银川市举办的2012年冬季人才招聘会上,“二维码企业墙”吸引了众多求职者,使用手机上的“宁夏12580求职通”客户端扫描二维码,会自动连接移动WIFI网络,求职者就能通过手机方便快捷的详细了解用工单位、岗位信息,并经由客户端投递简历。这些内容都是储存在求职通平台上,求职者刷二维码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手机调取平台上的信息,简单高效,当场就可以完成查询、应聘。​

18.二维码进入医院,挂号、导诊、就医一条龙​

对于患者而言,最烦心的莫过于挂号。采用二维码,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终端预约挂号,凭二维码在预约时间前往医院直接取号,减少了排队挂号、候诊时间。二维码服务不仅解决了挂号的问题,而且,二维码结合到看病、支付等环节后,可以实现看病、付款、取药一条龙服务,不再让患者重复排队。另外,还能对医风医德进行评价,医患双方就能够加强沟通了解。目前,很多城市的大医院都至少已经采用了条码,相比以前,医疗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医院运转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19.二维码旅游监督和导游,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前段时间,央视曝光了北京的一些旅游车宰客现象,这样的问题在一些景区总是屡禁不止。最近,上海的旅游部门看中了二维码在旅游监督方面的优势,虹口区旅游部门设想,为辖区内旅行社运营的大巴车加装彩色二维码,游客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便能获悉自己所搭乘车辆的运营资质,是否黑车,是否接受年检,有没有肇事记录等信息。烟台、莱芜、威海等旅游部门纷纷推出二维码地图,如烟台二维码旅游囊括了烟台十大特色休闲之旅,市民和游客领取地图后,只要用智能手机对上面的二维码一拍就能看到详细的旅游景点、线路介绍,加油站、休息区、停车场等信息。​

20.二维码墓碑,无限怀念到永恒​

目前,大城市地价飞涨,“死不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如何能够缩小墓碑和墓地,减少活人的负担呢?最近,英国一家葬礼公司的了新创意,推出了二维码墓碑,在逝者的墓碑上增加一个二维码,参与祭奠的亲友用手机拍下这个二维码,就能导航到逝者在网站上的个人主页,看到他的音容笑貌、活动剪影、朋友的怀念等,亲人还可以对逝者的个人网页进行更新。怀念不再受制时间、空间限制,可谓无限怀念到永远了。​

第5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

第6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出生:1978年

祖籍:广东省

创新,是企业的唯一生存之道。2012,创新商业模式。与时俱进。合作共赢。

SOHI:温总。您好。我们都知道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时尚行业发展已趋于成熟。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也在急速膨胀,中国时尚行业迅速迎来了繁荣发展的“FASHION时代”。进入21世纪后。时尚市场的发展也迎来了高峰期,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时尚行业无疑是被推上了高品位高品质的浪潮。您作为创新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时尚行业中的姣姣者。您能给我们讲解一下您所说的创新商业模式是什么吗?

温:时尚行业基本可以概括为美容、美发、服装、配饰,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框架理念,但是无非是模仿其他行业的模式,在讲求差异化竞争的今天,我们需要根据自身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理念方针,创新的商业模式是让企业在行业中成功运营,从而获得最大利益的模式,也是帮助很多企业走出瓶颈的唯一工具。

SOHI:您所说的创新只是针对于您刚才说的美容、美发、服饰、配饰这些企业吗?

温:现在主要服务于美容、美发、服饰、电子商务、风险投资等等。

SOHI:真的可以服务于这么多的行业?那温总之前一定是准备了更多吧。

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现在还在云南某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SOHI:那温总也给大学生们介绍您的这种创新商业模式吗?

温:是的,这也正是我到大学里担任客座教授的唯一理由。

SOHI:那您能给我们简单的讲解一下这种模式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温:可以,简单的说现在中国最不缺人,但急缺人才,人是企业最核心的产品。

我用了六年时间研究了这套商业模式体系,主要分为三点,首先一个是晋升机制;二是建立股改体系;三是整合资源R式。

SOHI:这三个方法能起到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第7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1,视频业务,如果按照内容提供方式进行划分的话,简单的说那就是Youtube模式和Hulu模式,其中Youtube模式是用户创造内容进行分享的视频平台模式。而Hulu模式则是通过向内容版权的拥有方开展合作或者是购买版权,进行视频服务提供的平台模式。

2,简单地说,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只有两种,第一种是把视频的内容以收费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也就是说向用户收费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把通过视频服务所换取的规模性流量转换为广告收入。

3,视频业务盈利模式一:付费点播,也就是在线观看版权节目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靠用户通过各种支付平台点播节目在线收看,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点播收入,这里面又包括按时长收费和包月收费等模式。

4,视频业务盈利模式二:下载收费盈利模式,这种模式跟前一种模式非常类似。这种模式并不是用户在线收看,主要是用户下载收看,包括下载到本地电脑或MP3、手机、平板电脑等。

5,视频业务盈利模式三:转售,也就是把网站的视频平台的这些内容,卖给像网吧业主等合作方,再由网吧业主等合作方提供给网吧的顾客付费或者免费观看。

6,视频业务盈利模式四:网络转播权的经营,也就是视频内容的分销。一部影视作品如果由视频平台所购买,那么通过有序的传播、分销,理论上讲是可以盈利的,视频平台越来越多作为内容提供方的一种新型渠道。

7,视频业务盈利模式五:直播,把一些实时性很高的节目,如一些体育赛事或者是一些国外电视内容实时传递。在这种过程中,一般来讲视频平台是通过直播作为视频媒体提供独家内容的、传播和多种媒介的转用共享。

8,视频业务盈利模式六:深加工,也就是在原有的视频内容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的剪辑、组合和包装,形成更有市场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不只局限在自身的网络来盈利。

9,视频业务盈利模式七:多终端盈利模式,也就是说把视频内容通过不同格式不同码流进行转置,再通过一定的营销策划,在电脑、电视和手机等终端播出,产生多种盈利渠道。

10,视频业务盈利模式八:版权换广告,也就是说消费者是完全免费的点播观看或者下载观看,视频平台主要依靠广告盈利,把流量转化成收入。

11,视频业务盈利模式九:其它衍生增值模式,如包括盗版视频的监测服务、视频搜索网站的搜索服务、面向电视台提供视频数字化加工服务、给视频平台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等。

12,视频平台作是一种典型的高成本平台,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比较典型的挑战就是成本的挑战。对这些视频网站来说,一般来讲他们都需要在全国部署大量的CDN节点,并且配以大量的服务器,形成若干个应用服务器群,并且在带宽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这意味着视频平台所吸引的用户流量越大,所需要的成本是有显著上升的。另一块显著的成本是版权成本。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在那一年里中央电视台买断了奥委会的网络播出权,然后进行合作性推广,包括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8家网站获得了授权进行奥运视频转播。它们的投入非常巨大,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四家门户网站拿下的是点播加直播授权,价格在5000万到6000万左右,其他一般也不会低于3000万。。以近几年视频平台之间的内容大战来看,优酷在2012年推出22部独家大剧、200多部热播剧以及80%以上的国内的新剧,搜狐视频为了拿下还珠格格三的新媒体独家版权,也付出了3000万的代价。因此可以看到,正版内容的版权购买始终是视频平台非常昂贵的一块成本。

13,视频平台一般来讲很少会作为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网民的首选入口,一般这些网民的入口会通过搜索引擎、浏览器、综合门户网站进入。因此,这些视频平台往往只是作为一个垂直型平台存在,还经常面临着其它综合性媒体平台的夹击。像优酷这样的专业化视频平台,始终都面临着包括像搜狐、网易、腾讯、新浪这一类企业综合媒体平台的强有力的夹击。这些综合性平台,对于视频平台拥有海量的用户规模和高度粘性,会对垂直性视频平台产生巨大影响。

14,视频平台演进趋势一:积极部署多屏云计算策略。支持多类型终端的意义在于,视频平台必须要解决的是对于手机、电视、电脑、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形式的匹配部署,使用户进行不同状态、不同终端切换时能够保持观看的流畅性,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的。4G的到来将加速这一进程。

15,视频平台演进趋势二:借助社交化,持续提升客户粘性与活跃度。当人们通过移动终端或者是PC来观看视频节目的时候,往往并行存在着网络社交的需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在看视频的时候需要与朋友交流,或者说在他们交流的时候有时需要分享一些视频。无论这些沟通是何种形式,比如说即使通信的聊天、微博、SNS发帖子,这些社交元素本身也构成了视频平台客户粘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平台的客户粘性,不仅依赖于内容也依赖于社交元素。视频内容在社交元素的支持下,其分享的意味大大强化。对于一个被分享的视频,当对浏览内容发表评论的时候,人们其实也在与朋友们进行沟通。这意味着用户在观看内容的时候,如果能够针对内容发表评论,并邀请其他人也这么做,事实上相当于建立了内容为中心的一个小型社交网络。

16,视频平台演进趋势三:向上游内容延伸。对于视频平台来讲,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贯通上游内容。具体来说,进行内容的整合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种手段。第一就是购买版权,比如购买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的内容版权,这里面还可以分成购买独家版权和非独家版权。第二,购买信息网络传播权再进行分销。第三,利用节目版权期限特点,进行海量老片的版权购买。第四,与版权商分账,也就是说不通过一次性买断,而通过分账的形式进行购买。第五种就是与其他具有版权资源的网站进行合作,通过合作来换取版权。比如说迅雷通过技术服务提供然后来换取相应的内容。第六种就是UGC的模式,通过网友上传获得民间创作内容。第七种是交换的模式,包括与内容集成商、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性的交换。第八种就是与明星和影视集团进行合作,比如帮明星建立一个全球独家的官方视频网站等等。

第8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去年8月,央视用长达10分钟的篇幅“质疑”了一家名叫“美尔旅居”的重庆企业,其炮制出一种号称最适合中国人家庭并且“最接地气”的分权旅游度假模式。

报道之前,这家公司早已运作了半年之久,并且迅速地完成着对旅游度假市场的鲸吞。在重庆,美尔产品一经推出,半个月之内即售出1000余份,三个月之内会员突破8000名;在成都,美尔旅居当日卖出100余份产品,有意向者更是数以千计。

央视报道之后,美尔无疑更火了。那段时间,美尔的服务热线络绎不绝;重庆总部的度假酒店展示厅内几乎每天都被旅游爱好者、旅行达人,加盟商挤爆;另一端,美尔被越来越多的大腕、名流、巨头们齐齐“看好”,万达集团、海航地产、中海地产等地产巨头们纷纷把自己的一些旅游酒店项目装进美尔旅居的平台,中国工商银行为美尔发行了旅居卡,中国人保成为美尔的保险合作机构……

美尔公司“大放异彩”,引起了业内外强烈关注,为此,5月29日,小编专程前往这家公司,采访了其董事长代育松,探一个究竟。

“说一千道一万,市场才是真正的试金石。我们的分权度假模式得到市场的极大认可,其价值就在于,我们开创了一个让中国家庭和消费者都消费得起,并以最低的成本、却能实实在在实现全球旅居度假梦想的时代。”美尔旅居董事长代育松如是解释。

最迎合市场需求

美尔的诞生基于如下市场背景。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刚需时代逐步终结。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5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降0.15%,住宅成交量同比全部出现下降。全产权房陷入市场困境,旅游地产模式“一次性投入太高、地点长期固定单一、房屋闲置时间长、后期维护成本高、卖出变现困难”的弊端又日益凸显。人们购买房产将不再是仅满足居住的需要,而附加更多功能实现、并能满足人们更多生活品质需求的物业将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对开发商来说,如何将原有仅定位为居住的物业,转而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功能需求实现,则是在地产行业低迷的当下迅速消化掉房地产库存的关键。

另一方面,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随着老年时代的来临,“大健康时代”也随之到来,富裕起来的中国百姓将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在未来,将更多的追求一种健康、长寿、自由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再一方面,旅游产业面临升级,度假“刚需”市场十分巨大。在2013年,国内旅游出行人数达到了33亿人次,旅游产业的蛋糕高达近3万亿元,市场依旧以每年超过10%的增长迅速发展,养老度假渐成“刚需”,但传统跟团旅游因景区拥堵、服务不到位、宰客扯皮、行程安排潦草等诸多弊端而陷入信任危机,所以,市场面临升级,需要一种更符合新趋势发展的新旅游模式。

时势造英雄,在上述背景下,2013年,一种既健康、又符合市场需求、又让人们花费不高,并且让中国家庭都能买得起并接受的“分权度假”模式横空出世。

最接中国地气

那么,何为分权度假旅游?

传统的旅游方式是AB制,也就是说,旅行社的利润来源更多的是靠游客的消费,双方是一种“对立关系”。分权度假引入了经济学上的“众筹”概念,将美尔和客户视为一种“联合关系”,即AA制。这种模式以度假酒店产权作为众筹的基础和纽带,将原本分套卖出的酒店分割成十份来出售,并由众人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实现度假,而酒店也由众筹者共同拥有。

美尔作为整个众筹的发起方,消费者只需花费最低7.98万元,即可获得一份精装度假酒店产权;同时,还获得40年每年28天全球精装度假酒店免费自由换住权利。更重要的是,为了切实保障会员的权益,美尔还为所有的会员每年赠送价值100万元的意外险。如此一来,消费者以最少的花费实现了度假功能,同时还获得一份实实在在的“实物”产权保障和服务保障。既不必为了度假而需要将整套酒店买下,而酒店入住权和产权均可自由转让、继承、出售甚至升值溢价的权利。既实现旅游度假需要,也实现了产品投资,可谓两全其美。

“这种模式的灵感起源于国外的会员制度假,但与单纯的分时度假不同的是,美尔旅居给所有的会员有一份实实在在的产权保障,这更符合中国人‘重实物’的传统习惯,也增加了用户的信赖和粘性。”美尔品牌策划总监鲁渝华如是剖析。

最具互联网思维

真正的商业奇才不是打造舞台、创造舞台,然后一个人在上面独舞,而是编织一个最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上面表演,甚至任何人都可以上去“表演”。

2014年3月,美尔和上市公司世纪游轮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世界内河最豪华的游轮“世纪之星”成为美尔的水上移动酒店;同在3月,美尔旅居与BookAsia签约,首批100家海外可换住度假酒店隆重推出;4月,美尔拿下了号称玫瑰之城、清凉之都的泰国清迈唯一的高尔夫国际公寓GREEN VALLY,打造海外旅居养生基地……

现今,美尔旗下自营及联营高品质酒店在海内外已达200多家,他们大都位于国内外最优美的风景区内,散布于腾冲、青岛、西双版纳、海南、青城山、峨眉山、巴马、巴厘岛、济州岛、马尔代夫等世界各地,而美尔会员的客户也超过了一万人。

2014年,美尔旅居推出全国“零”加盟战略,仅需缴纳经营保证金即可加盟。对于加盟商而言,您只需负责销售,所有售后服务交由美尔总部来做。美尔旅居甚至承诺在签约之后,再由公司为加盟商投入装修补助金,一级渠道商最高装修补贴标准可达100万元。如果美尔旅居体验馆的加盟商在3年合作期满继续合作或合作期达到一定的销量要求时,还可提前返还50%的保证金,剩余50%保证金开始计息给加盟商。

这个对加盟商的销售政策几乎也是超“震撼”的。在一个大中型城市,一年下来,加盟商只需轻松搞定2000人,卖出2000份产品,即可成为千万富翁。哪怕只卖出500份产品,也可成为百万富翁。并且可以成为终身的事业。

代育松向小编算了一笔帐,截至到目前为止,美尔的产品全部售出一万余份,每份按7.98万元计算,10000x79800=798,000,000(元),换算单位即是7.98亿元。中国有4亿个家庭,按照未来三年只发展10万中国家庭计算,美尔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00亿元左右。

三年跨入百亿企业,这不是“神话”,在互联网时代,这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很显然,美尔正在迅猛的化为现实。

旅游界“最牛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

1.跨界产业联动、服务地方经济

美尔旅居以其“大联合、大整合、大发展”的战略思路,跨界整合了地产、旅游、金融、保险、酒店及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重点输出商业模式、品牌价值和管理体系,实现了跨界多产业联动共赢,推动了经济产业联动发展、优化升级,同时也为地方吸纳劳动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改变居住理念与生活方式

美尔“分权度假”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自由的受欢迎的生活方式,降低了人们旅游成本,让普通老百姓以最少的花费,轻松享受到高品质的度假生活。

其次,美尔“分权度假”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养生度假模式,尊重了中国人“重实物”的传统习惯,在满足度假功能的同时,还给消费者一份实实在在的“实物”产权保障。

第9篇:微商的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宜家中国;商业模式;本土环境

一、宜家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由ClaytonM.Christensen提出,他把商业模式归纳为四个方面,是:顾客价值主张(CustomerValueProposition)、利润方程式(ProfitFormula)、核心资源(KeyResources)和核心流程(KeyProcesses)。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四个角度分析宜家在中国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改进从而克服其本土化的难题。

二、宜家在中国

在全球市场,宜家通过其独特的便捷的服务网络,并通过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欧美市场,宜家是廉价的代名词。由于中国和欧美国家生活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欧美市场算是廉价的物品到了中国变成了奢侈品。通过研究宜家中国,我们得出如下2个结论:

(1)面向的消费群体有抵挡消费变成高档消费

在欧美市场,宜家的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人群,它的价格低于其他竞争对手30%-50%。到了中国,宜家成为高档产品,成为“小资”的代表,它别致的产品、高昂的价格和稀少的店面,给人以”物以稀为贵“的感觉,再加上中国人普遍对欧美产品有天生的向往。宜家在中国一改以往平面代表的形象成为富贵的代表,而显得不那么平易近人,其产品设计和品牌个性也越发时尚和前沿,越来越多的代表中国中产阶级的形象。宜家中国正在脱离普通民众,成为奢侈华丽的殿堂。

(2)分店选址由偏远郊区转为繁华中心区

在欧美,宜家分店店面大多在远离闹市的偏僻的郊区,顾客一般驱车前往购买,便利的交通和较为价格较为低廉的地价成为宜家的重要竞争力。在中国,汽车拥有量并不是那么普及,因此宜家中国选址必须为交通便利的闹市区,以便于顾客购买。以上海为例,宜家在上海的繁华地段投资6000万美元,建造了面积为3.3万平方米的以黄蓝色调为主的两层房型建筑。可以看出,昂贵的店面费用使其不能随意降价。

三、价格难题的原因

宜家中国和欧美品牌文化的巨大差异,使我们不得不得对本土文化对品牌建设的影响,也促使我们对这一因素进行分析。

(1)价格优势不明显,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宜家发展的重要选择。宜家在中国大规模投资,不断扩大市场的规模和占有率,发展十分迅速。中国消费市场广阔,而且消费潜力巨大,但这并不是宜家在中国扩张的唯一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采购因素。中国原材料市场丰富,价格低廉,为宜家进行产品扩张做出了准备。然而虽然宜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中国采购原材料,却不得不因为中国国内生产和消费能力不足的限制而将大量的原材料运往其他国家加工生产,然后再将产品卖回中国。这样一来势必会产生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从而导致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此外,如前所提到的选择繁华地段的选址设计也导致了经营成本的增加,于是,宜家不得不采取通过提价产品的定价的方式来减轻企业的成本。

(2)汇率较高,挑战统一定价

宜家自己承诺,将实行产品的全球统一定价,以此来保证国际市场上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高端定位就是因为自己的这一承诺和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受汇率差异的影响,对于汇率变动不大的欧美市场而言,宜家的产品定价始终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层次上;然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的高汇率却使得宜家的产品脱离了其做出的承诺,成为了中国市场上的奢侈品,这样的结果就是宜家在中国市场上的消费群体变成了中高层群体,而不再是中低层的消费者。这一承诺带来的代价就是,宜家的品牌文化定位被扭曲。

(3)定位中高端品牌战略

有人认为,宜家的产品定位之所以由大众品牌形象变成了高档化的奢侈品代表,是由于中国的国情以及特殊的环境,同时还受到汇率及声场条件的限制所导致的,基于这些原因,其产品价格也就自然随之上升,也带来了其面临尴尬价格难题。

四、宜家在中国的未来之路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宜家在中国的未来之路该何去何从。宜家要想在中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中国的独特状况必然得考虑到,并根据中国的现实状况来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使之更加符合中国消费市场的大众化要求,从而取得成功。

(1)顾客价值主张(CVP)

过去宜家提供设计优秀的中低端产品,如今在中国,面对市场的选择和目前宜家的尴尬地位,宜家应改变过去传统的低成本战略,选择差异化,旨在给中国客户提供设计精良、使用方便、质量过硬的中高端产品。定位于喜欢新潮,接受能力强的年轻人乃至中年人,同时给中国客户在运输和安装方式上提供更多选择,既有DIY,也有“一条龙”服务,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具购买习惯。

(2)利润方程式(PF)

宜家在过去利润来源主要是靠极大的销售量来实现,而在中国,由于店面较少,同时由于价格、心理等因素,顾客的购买量不高,所以在利润获得方式上亟待改进。在顾客价值主张上,既然已经准备进入中高端,提供的是设计精良,做工一流的产品,自然也要提高价格。利润来源也应从过去的薄利多销转到重视边际利润上来。

(3)核心资源(KR)

设计是宜家成功的关键,来自瑞典的设计风格更是吸引了大部分的年轻人。在中国市场,宜家面临商业模式的调整,更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其设计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和改进,从而推出更新颖实用的产品,一方面吸引喜欢新潮、接受能力强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独特的设计推出属于宜家自己的元素,从而提高价格,获取更高的边际利润。

(4)核心流程(KP)

设计是宜家最为核心的流程。从图纸到实物,宜家产品在每一个步骤上都体现出其独有的设计理念,这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宜家还应该重视生产环节。在保证设计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这也是宜家要在中高端市场成功的前提。另外,在销售环节中,要充分发挥其在分销渠道上的优势,利用各大城市即将建立起的宜家卖场,迅速将新产品推广到整个中国。

五、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试着建立宜家新的商业模式,从过去的中低端定位转向中高端产品定位,继续发扬其来自瑞典的先进的设计理念,采用差异化战略,充分发挥其建立的分销渠道,从而快速、简单的为喜欢新潮的20岁-40岁的中产阶级提供设计精良、做工优秀、质量过硬的产品。

参考文献

[1]Johnson,MarkW.,ClaytonM.Christensen,andHenningKagermann."ReinventingYourBusinessModel."HarvardBusinessReview86,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