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1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184-02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多,资产价值越来越大。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固定资产总值581.59亿元,到2007年高校的账面固定资产大约为5 000亿元。7年时间,固定资产总值增长了近7.6倍。如何将这些资产管好用好,越发显得重要。随着2006年5月《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物资的采购、验收,到账、卡、物的管理都进行了规范。但是,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其数量大、规格品种繁多、涉及人员范围广等因素,发展到今天,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仍需进一步深化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校内各二级单位及广大教职工的意识仍有待加强。由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仪器设备大多分布在各二级单位,具体使用又归各位教职工,管理工作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但是,部分人员认为,教职工应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对资产管理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如“资产效益考核”或“资产使用情况统计”,认为统计了也没用,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还有的存在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认为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就是本部门的设备,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宁愿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因此,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1)未建立固定资产交接制度和报表制度。各高校按照国家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纷纷制定了校级管理制度,从物资的采购、验收、使用、保养,到报废、处置,均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未涉及固定资产的交接制度和报表制度。伴随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为了避免人去财空或人去财乱现象的发生,建立固定资产交接制度,及时明确资产保管接替人员尤为重要。另外,资产部门应每月编制资产月结表,反映当月资产变动情况,为校院两级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资产核对及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定期对账提供基础信息。

(2)管理制度各环节有待细化。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多停留在校级层面,只涉及到管理原则和框架,对学院及职能处室等二级单位来说,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及步骤,造成各二级单位遇到具体问题时无章可循。

(3)管理制度中责任不明确。尽管管理原则规定为分级管理、层层负责,但对各级别层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权限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互相推卸责任或敷衍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很多人认为,资产管理完全是设备管理员的事情,设备负责人只管使用,结果造成管理者不了解设备的状况,使用者不提供设备的信息,造成管理脱节。

3.组织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应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综合管理体系。从横向来说,实验室与固定资产管理处、财务处、人事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处室,都应从不同角度担负起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比如,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应协调做好资产的对账工作;人事处应确认离职人员所负责的资产已办完交接手续,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保卫处应核实资产的出校手续是否完备等。从纵向来说,各高校目前已建立起校院两级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但并未落实到底,只停留在设备管理员一级,未深入到设备负责人。

4.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待改进

(1)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快速上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当期资产变动统计报表汇总功能,报表应包括上期资产存量、当期资产增加量(购置增加量、转入增加量、增值增加量)、当期资产减少量(报废减少量、转出减少量、减值减少量)、当期期末资产存量等信息。一方面使各部门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其资产增减变动及存量信息,与本部门实际资产变动情况进行核对,另一方面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账提供必要信息,这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基础。

(2)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仅能提供时点数据,反映的是查看时间这一时点的现存固定资产信息,统计时期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无法反映,所以不能反映历史时期资产情况。忽视了这个问题,将影响某些固定资产指标的核算结果,不利于固定资产的考核。比如,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率=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量/2006年末固定资产存量,2006年末固定资产存量=(1)2007年末查询期间为2006年12月31日前的资产存量+(2)2007年度报废的资产总量。在这里,如果单纯用(1)作为2006年末资产存量、而舍去(2)部分,一旦当期资产报废量较大时,就会产生较大误差。

(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查看人员范围应放宽。目前的信息系统查看、修改等权限仅局限于二级部门设备管理员和校级资产管理部门人员,某些高校虽然已经网上公布大型仪器设备情况,但毕竟只是少量设备,还有很多小型公用设备信息不能被大家了解,更谈不上跨部门、跨学校的资产信息公开。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固定资产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首先要实现信息公开,放宽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范围。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强化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总体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不仅学校、学院等各级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工都要重视,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等的宣传、培训和学习,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资产管理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义务,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只有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各部门才能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将固定资产管好、用好。

2.完善组织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建立由主管副校长统一领导的、多部门相互配合、层层分解、逐级负责、落实到人的多级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级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加强从资产的购置到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制度细化工作,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

3.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增加报表统计功能。在目前的资产明细表、资产变动表、资产报废清单等功能外,还应具备资产变动平衡表的功能,定期提供各部门、各种类的资产变动、结存等信息,既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基层管理者提供对账依据。表格可采用如下格式:

(2)完善信息系统的历史信息记录、查询、统计功能。资产的来源与去向等动态信息要记录完整、清晰明确,使其拥有手工记账的优势,使资产管理者能够了解资产的来龙去脉,保证资产管理的延续性。

(3)开发类似图书管理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促进高校固定资产在校内各部门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顺畅流动,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互通有无、物尽其用、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的更多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不断完善,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道路,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赵炳起.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创新[J].教育评论,2004,(5):15-18.

[2]沈国丰.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67):56-58.

[3]范俊麟.浅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J].新西部,2007,(22):52.

[4]刘仲芳,周基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安徽水利财会,2007,(1):28-30.

第2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江苏省宿迁市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于1999年,截止2014年12月,全市158家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全部纳入市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报账,取消了纳入核算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岗位、会计人员及银行账户。会计核算中心在规范各单位会计核算、监控资金支付、执行财经法规和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规范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会计核算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笔者就宿迁市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了以几点看法:

一、账实不符问题

一是购入固定资产过程中,会计核算中心按照固定资产记账而单位未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现象。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设兼职或专职报账员,购置、核销固定原始凭证由报账员整理后交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记账。由于在,固定资产概念上,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报账员往往将一些价值较小、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资产理解成低值易耗品或办公用品,未当固定资产管理。二是各单位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销账不及时,往往等全市统一清产核资时才发现账实不符。三是借入、接受捐赠、借出、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未及时报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账务处理,往往只是在单位固定资产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四是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各单位报账员往往当作维修费支出报账,会计核算中心未能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五、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甚至不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行政事业单位一些基本建设,建设周期长、资金缺口较大,部分工程款由施工单位代垫,发生的财务纠纷较多,发票不能及时开出,不能及时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导致部分固定资产已完工使用多年,却还没有入账。六、有些部门由于预算缺口等原因,往往形成上级单位单位购置固定给下级使用、或者下级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给上级单位使用、下级单位之间互相购置固定资产混用现象。资产领用过程中往往只要求领用单位经办人签字,未到会计核算中心办理固定资产移交账务手续。固定资产清查时常出现有实物找不到单位,或者单位有账,查不到实物现象。

二、职责不分,核算与管理脱节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中心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实际上扮演的是一个记账的角色,被核算单位实际上仍然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不少单位负责人却认为,本单位没有账户及会计人员,有关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上的责任应由会计核算中心承担,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推诿扯皮。这就形成了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相脱离,会计核算中心难以控制固定资产购置、验收、核销过程中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从而产生了支付风险。另一方面,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紧密联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从原单位分离出来交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客观上也造成了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脱节。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未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执行过程中无章可循,有些单位虽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缺乏可操作性。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善,资产收益流失问题

一是固定资产不入账问题,例如部分有行政执法权通过单位罚没手段取得的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未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实际上已经占有使用甚至用于经营取得收益,而账上却没反映。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往往一人兼顾十几家单位账务处理,远离原始凭证记载事项的发生环境和地点,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此类资产的管理使用和收益问题。二是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往往不考虑资产存量,部分可调配使用的资产例如数码相机等完全没有必要每个部门均购置,造成闲置浪费。三是使用人责任心不强,部分破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维修改良,也未及时履行手续进行核销,造成本可通过维修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用,重新购买。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树立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

增强单位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责任意识,会计核算中心并不是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体,单位负责人仍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及收益负总责。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是否合法、真实,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监督和管理,其责任必须由单位来承担。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各单位必须制定完整可靠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大对固定资产毁损、流失责任人的追责力度。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平台,使固定资产在购置、使用、内部调拨、价值变更、报废处置都处于制度的严密监控和管理之下。

2.定期指导各单位进行资产清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一般都具备较高的专业责任,在固定资产清查等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应定期组织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目前各单位的报账员大都是兼职,相当比例是非会计出身,对财务管理尤其是资产管理意识淡化。会计核算中心应通过业务培训,明确报账员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监督责任,保证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第3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国有企业资产运用效率与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现状,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现状 改进建议 研究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有效性管理与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现状与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与质量进行有效性研究。

一、针对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的研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以下三点意义:一是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内部的产出与投入效率;二是有助于有效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现有产权的归属问题,尽量避免国有企业因为管理存在问题而导致大量经济损失的出现;三是有助于将企业内部现有的资产盘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有效保障国有资产流动的健康与稳定,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研究

(一)现状之一――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善实物账与固定资产的卡片,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缺少专业人员的管理,主要以财务管理部门账面上的资产数额为主。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转移资产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财务调拨手续,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没有办理固定资产处置手续的情况下,对固定资产采取随意处置的态度。这些状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且以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的出现。

(二)现状之二――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很多国有企业在统计与盘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这种问题极易导致资产重置与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二是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还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很多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在运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比如说账务处理不规范从以至于与权责不清问题的出现。

(三)现状之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奖优惩劣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奖优惩劣制度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而对于工作态度懒散、工作效率低的财务管理人员则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这种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现状之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培训与教育,使得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逐渐下降,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努力学习的觉悟,对于当前不断发展进步的固定资产管理理论不进行学习消化吸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停留在固定的水平。

三、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现状的改进建议的研究

(一)建议之一――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制度

要巷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制度,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对国有企业内的资产管理现状与资产结构进行细致地分析与研究,有效盘活企业存量的资产,以防固定资产的积压;二是要采取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于盘亏或者盘盈的资产要进行有效性管理,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处置,以确保资产账证相符与账实相符;三是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者领导离职的时候,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安排相关人员办理资产监交与移交手续,严防资产的损失。

(二)建议之二――采取措施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

要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固定资产管理专职岗位,并安排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担任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职责,有效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范围;二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奖优惩劣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效率低的员工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措施,以达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与归宿感;三是要采取措施有效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使用、维修、增减变动以及处置等一系列实物管理与价值核算的操作规程与责任归属。

(三)建议之三――采取措施制定严格的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核销制度

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核销制度,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工作,即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与处置等各个环节中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状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将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资料转交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严防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二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固定资产报废核销工作,即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核销工作的过程中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核销的审批表,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对正在进行资产报废核销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适当地提出审核意见,而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这些审核建议,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核销处置提出财务管理处理意见,最后提交给企业的管理层批准。

(四)建议之四――采取措施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最新理论的培训与教育活动中,并定期举行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竞赛,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对于其中取得好成绩的员工要给予精神与物质双重的奖励;二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选派企业业务素质高的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进修,以达到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目标,同时要邀请固定资产管理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内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讲座或者演讲,并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在企业内部加大对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大意义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产的损失,提高企业资产的投入产出率与利用率。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建议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屈艳清.浅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建议.当代经济.2011(16).

[2]魏志成.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和对策.现代商业.2010(08).

[3]吴跃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6).

[4]孟雪严.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0(21).

[5]杨哲旗.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第4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计;管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

[2]刘国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05).

第5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关健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前言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进行了安全管理治理、生产技术的革新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作为大宗生产性企业的煤炭企业,对于占企业总资产份额比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不够重视,内部缺乏有效机制进行监督、制约。而固定资产的流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影响到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目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出于成效效益、人力资源及重视程度等因素考虑,未在企业内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企业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盲目照搬其他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资产管理混乱,一些如未审批采购、擅自报废资产及资产账实不符问题的发生,使我国煤炭企业固定资产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及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阻碍着煤炭企业正常生产发展。

(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由于多数煤炭企业未通过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管理责任,加之未将管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部门、员工的重要依据,导致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三)固定资产管理缺少监管

目前,多数煤炭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开采量、降低生产事故方面,忽视内部审计机构监督工作,未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内审机构开展工作必要的支持。同时,由于煤炭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体积大、存放地点复杂且分散等特点,资产管理及审计部门面临资产盘点困难等问题,最终促使煤炭企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环境之下,不利于资产安全、完整及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及资产规模,对资产采购、保管、变卖等过程制定管理制度。一是采购方面。各部门应结合年初采购预算将申请提交资产管理部门,采购申请在得到资产管理部门及具有相应审批权限领导审批通过后,由采购部门进行统一采购。二是保管、维修方面。资产使用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本部门资产保管、维修,并及时将维修、存放位置等信息记录于资产卡片,并定期将卡片信息与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进行核对。三是资产报废方面。拟报废资产部门应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申请单位填写内容与资产实物进行核对,提出是否报废意见,最终由企业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报废,避免部门擅自报废资产使资产账实不符,给个别员工侵吞资产带来隐患。

(二)加强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及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一是成立内部审计机构。煤炭企业应在内部成立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应以财经专业及具备煤炭生产经验的人员为主,同时,企业应在经费保障、部门沟通配合等方面给予内审部门开展工作必要的支持,以保证审计监督作用发挥。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应放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情况及财务核算方面。二是聘请中介进行审计。充分利用外部中介机构独立性及专业性优势,定期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进行情况外部审计。三是落实审计整改意见。煤炭企业领导应对内、外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给予高度的重视,组织企业各部门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按照审计意见进行整改,不断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及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三)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促使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煤炭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制度,年初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层层落实到各生产、管理部门,各部门再将本部门资产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位员工,并通过与部门、员工签订责任状形式,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绩效奖金发放及员工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不但可以保证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执行,而且可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煤炭企业可不定期对资产管理责任人填写的资产卡片、维修台账与资产实物进行比较,以考核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是否真正落实管理制度。

(四)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逐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一是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为:定期对各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在保证资产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关注资产损毁情况;印制固定资产台账与卡片,并督促各生产部门认真填写资产卡片信息,并定期将卡片信息与资产台账进行核对,同时,对企业所有房屋、车辆相关所有权证进行登记、保管,并通过及时与财务部门核对,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二是培训、宣传资产管理知识。企业应定期对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在企业内部宣传资产管理在保证资产安全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三是提高领导重视程度。为提高煤炭企业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建议在企业内部成立资产管理小组,由企业法人担任小组组长,各生产车间主任担任组员,以明确管理层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职责,督促企业各部门给予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配合。

(五)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企业改革的持续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应组织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制、廉政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我国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残存着许许多多没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相关领导能够重视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的其他部门也要积极的配合,相关的职务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他人。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增值保值,实现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屈利.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13).

第6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 内部控制

近年来知名大企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频频出现问题,使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混乱

(1)组织机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尚未有健全、责权分明的内部责任体系。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混乱,其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员配置不科学。资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甚至资产管理人员多由一人兼多职,导致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2)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方法陈旧。企业没有设置专项经费投入在人员的培训上,管理层没有尽善尽责,对职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没有核心的企业文化和人事管理方法,忽略了对职员内在文化和对公司忠诚度的要求。在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上,都是员工自我进行参加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公司这种对会计人员的岗上培训的忽视,也导致了个别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不高。

(二)固定资产监督力度不足

目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除了部分是由于制度本身造成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监督不力所致。监督一直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之一。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对单位的现金资产、货币资产、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的审计较为关注,而在固定资产审计方面,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总体价值大,更新比较慢,与流动资产相比增减变化发生的频率较小,审计师只是参与重大固定资产的招标、验收、处置的监督工作,在中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保值增值等情况,而对于一般固定资产,很少进行专门审计。

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优化固定资产组织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应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应建立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资产管理中心、分类归口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人层层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应将资产管理中心从财务处分离出来,直接接受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明确其监管的权利和责任。

(2)强化全体员工的固定资产内控意识。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最重要的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为任何制度的实施,离开人的因素都是无法进行的。首先,应提高管理层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管理层直接参与高校的战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任何一项管理制度的执行,离开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都只能是一句空谈。其次,将固定资产管理权和使用权广泛地分布在各个部门,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实现全员效应。

(3)提高资产管理人员胜任能力。完善的企业资产管理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很重要。管理人员作为制度的实施和和操作者,是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良好、运行是否有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把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企业的整体规划,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企业资产管理人才,保持一支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提升现有的资产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控制活动

(1)实行有效预算控制。资产购置预算是单位部门预算的一项内容,固定资产预算控制应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明确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在编制预算前,资产管理中心,作为企业资产的监管机构,应对企业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查,掌握各使用单位的资产存量结构,为预算管理阶段审核各单位的增量编制提供准确的信息。

(2)严格执行验收流程。加强固定资产验收流程执行力度,对所有固定资产按照制度规定严格进行实物验收。实物验收作为验收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对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真实性确认。只有进行实物验收,才能保证资产的真实。对于大批同类资产并且单位价值不高的,验收人员可采用抽验的方法,对价值较大或质量要求很高的资产,应采用全部实物验收的方法,现场逐一核对验收。验收人员应从思想上加大对验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责任心。

(3)加强闲置资产管理。要建立健全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闲置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予以明确规定。闲置固定资产管理由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各部门应积极参加多余、闲置设备的调剂工作,盘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闲置固定资产的作用,减少闲置资产损失。

(三)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审计

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能保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与有效运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监督应从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开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固定资产配置、使用、维护、处置等一系列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内部审计监督。

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健全与有效性进行评价,出示审计结论以及审计建议,及时向领导报告,将审计结果公开,并对提出的审计建议实施后续跟踪审计,查处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从而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障其有效运行。

三、结论

在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必备环节,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完整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来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及高效运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健.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10,(17).

第7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行政;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等制度改革,行政预算单位由到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报账制变为各单位建账核算,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部分行政单位弱化了资产管理,不断出现管理漏洞,使得资产浪费、流失,甚至牟取私利现象严重。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成因

(一)资产登记不细化,导致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有些单位在固定资产入账时,只在固定资产入账单和固定资产实物账中只登记产品名称、品牌、单价、使用部门等信息,未将资产登记信息细化至型号、配置情况等情况,极易出现同品牌资产进行替换的漏洞,如笔记本电脑只登记为联想笔记本电脑,固定资产实物盘查时,发现实物为旧型号电脑而非新型号电脑。有的拆除、替换台式计算机主机中主板、内存条等据为己有。

(二)资产后续维护中,增值部分疏忽管理。某些行政单位在车辆、专用设备维护中,通过维修、更换产品部件以达到优化、延长设备使用的目的,如车辆在更换发动机后性能提升,但这些维修大多以维修款直接列支,不对更新部分进行登记管理,极易促使一些人频繁维修、更换设备内部部件,从中牟利。

(三)公务卡监管缺失,形成套取资金漏洞。为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减少现金流通,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可使用公务卡用于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的支出。有的工作人员购置办公用品报销后退货,如购置普通U盘,达不到固定资产入账标准,报销时只需直接列支即可,如果工作人员和商家联合做手脚,可以通过多开发票、虚假发票以及退货方式套取现金,财务部门无法查证。

(四)资产登记不全面,形成账外资产。一是某些单位接受到外单位捐赠、奖励资产、上级单位统一配发的资产通常以无原始凭证为由不登记资产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五)资产公允价值不真实。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以真实的反映。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全部支出列入当期支出,同时反映其原始价值,不计提折旧。这种规定使得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不能真实揭示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客观评价依据。更无法为固定资产的转让或清理提供准确评估信息,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控制。

二、加强和完善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要把行政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列入单位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并作为干部离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强化各机关部门领导的管理意识,使他们切实承担起资产使用者、管理者的责任。

(二)加强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和操作性强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产权登记制度、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资产增减动态管理制度以及统计报告制度等。各单位特别要注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采购、出入库、使用以及会计核算应有不同的人来担任。规模较大的行政单位还应在各内设科室部门建立相应的资产保管领用制度,把责任落到具体岗位具体人。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这样,以制度来约束行为,以规章来防治腐败。

(三)是要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制度要求,将应该纳入核算、记录的固定资产纳入核算管理,如“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二要确保各类资产不仅要有总账,还要设立明细账,对其分布和使用状况还必须设置相关台账,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的真实性。三是不论是资产发放单位、还是接收单位都要做好相关原始凭单提供、使用工作,确保资产的完整性。

(四)为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建议引入资产信息化管理,建立行政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要将固定资产纳入其中,还要将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纳入,不仅对资产的价值属性进行管理还要对实物属性进行管理,例如对固定资产详细信息进行录入的同时,可附加照片等其他附属信息,或者扫描产品条形码即可实现产品信息录入管理,以及日常维修记录更新等,实现资产的完整准确记录。通过软件设定的功能对固定资产进行虚拟计提折旧,实现资产配置和使用状态(年限、维修次数)的预警功能,为领导决算提供依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资产的利用效率。

(五)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以及监控措施。首先制定完善的科学和易于操作的公务卡制度。建立公务卡支付范围和相关目录,明确报销项目,指导和监督公务卡实施。其次,与签约银行共同加强公务卡的网络监控功能,加强公务卡的使用和监督。一是做好日常在线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建立公务卡支出日报制度,每天向主要领导汇总报告公务卡支出的详细信息。三是通过支付数据的对比分析,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公务卡结算方式、制度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不同于企业资产管理,其重点在于做好资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管理,面对各种新事物、新情况的变革,我们只有做到细致入微,强化管理,才能堵住不该存在的漏洞。

参考文献:

[1]《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

第8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 资产;国有参股公司;管理体制

一、我国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配置不公

由于缺乏公平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和定额标准,以及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目前我国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资产配置不公平,各国有参股公司所承担的任务与所占用的资产不合理,各单位之间的资产配备不公平。

(二)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国有参股公司资产是在非生产流通领域占用的、不投或不直接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的资产,具有配置领域非生产性、使用目的服务性、资产使用无偿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国有参股公司资产占用上的免费性,使许多单位完全不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低效使用的问题一直都很严重,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加之受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资产被人为地分割在各部门封闭式运行,而不能随事业的发展变化作相应流动,致使资产闲置与短缺并存,资金的紧张困难与低效使用同在。

(三)资产流失严重

不少单位不经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遵守财政部门有关规定,随意变卖、转让、更新、报废、贱价处置资产,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资产购置与处置失控,造成资产严重流失和滋生腐败。由于资产长期被无偿占有,不评估、不流动、不核算、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年产值因素,造成每个单位都想有“自留地”,产权分散、流失和浪费严重,削弱了财政分配资金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的力度及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剧了财政资金供求的矛盾。

二、我国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应有的管理意识

对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认识上的误区,是目前我国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中国国有经济体系中,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资产较受重视,而包括中央与地方在内的国有参股公司资产及其管理却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改革不仅严重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也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

(二)缺乏完善的法制建设

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有关的管理制度与法制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实践,至今仍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法规,使得地方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的随意性很大,管理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法规、制度之间互有矛盾,无所适从。

(三)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由于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由谁管理、如何管理以及按照什么原则管理等问题,导致我国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体制不顺。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的各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国有参股公司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权限不清,国有参股公司资产具体占有、使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权限不清等等。

三、我国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管理意识

实践证明,国有参股公司对资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得越全面,理解得越透彻,对资产管理工作就越重视,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做的越好。因此,应该注重加强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资产管理思想不仅深入各级部门、领导的心中,也要使广大员工自觉学习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从思想上重视资产基础性工作。

(二)完善法制建设

加快《资产法》的制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的管理原则、管理体制、主管部门和管理办法等。制定《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法》,从立法上规定: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的目标、原则、范围、程序、内容、组织形式、监督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使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有法可依,便于新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地方性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三)理顺管理体制

1.明确相关部门间的管理与合作

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政府管辖国有参股公司的资产实施综合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国有参股公司的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国有参股公司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2.建立资产管理经营机构

建立国有参股公司资产集中处置与调剂转让市场,将行政事业管理与市场经营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制定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的资产处置办法,鼓励各单位将闲置资产拿出来进行交流,通过所有权变更或使用权转让等方式,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源。

3.坚持财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建立健全资产核算总账、明细账、序时账、备查账,认真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登记,严密核算;建立健全资产购置、接受捐赠、内部转移以及资产处置的审批制度,做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行单位首长负责制,并确立具体资产管理人员,把资产管理纳入政府考核和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范围,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四)健全管理机制

1.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对国有参股公司资产实施产权集中管理,就是在严格遵守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和国有参股公司的占有使用权的原则下,各级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履行资产所有者职能,打破部门利益格局,对产权实行集中管理。同时,各国有参股公司仅履行占有使用者的职能,在只有使用权的前提下按制度规定去利用这部分资产。

2.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

应确定资产“政府分级所有并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原则,明确管理国有参股公司资产的责任委派给一定机构作为专门的主管机构,对各级政府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3.加强资产预算管理

以往资产管理的主要弊病在于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这既不利于资产规范管理,也不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预算安排是实现增量控制的关键,因此要处理好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之间的关系。按照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制度,这是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毛程连,程北南.非经营性资产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社会科学,2006(5):61-66

第9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浅析 我国在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探讨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并购中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土地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形势及问题浅析 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取向 银河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资产评估界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张卓元.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4,(4):9-10.

[4] 刘玉平.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问题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02,(11):5-9.

[5] 刘玉平.谈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几个问题[J].中国资产评估,2004,(7):5-8.

[6] 财政部公布:超半数资产评估机构存在违规行为[EB/OL].,2004-12-10.

[7] 中坚.2007年资产评估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全面启动[J].中国资产评估,2007,(6):17.